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05-31 15:08:42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1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是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分为效益分享型、节能保证型、合作承包运营型。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用能单位和能耗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节能服务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盈利性能源管理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

二、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1997年,我国首次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原国家经贸委其它国际组织成立了“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该项目一期在北京、辽宁、山东三地成立了示范性的能源管理公司。2003年,项目二期启动。由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世行项目部,解决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的难题,并成立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行业蓬勃发展,截止到2011年底,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数量将近3900家,其中备案节能服务企业1719家,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企业1472家,行业从业人员达到37.8万人。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被引进国内以后大大促进了国内节能企业的发展,很多节能企业由单纯的制造节能设备转变为节能投资,这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节能企业本身的快速成长,更有很多企业将企业的重点发展放在了合同能源管理上,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引入中国后逐渐地适应了中国的能源环境,在运营上一步步地走向完善和合理,市场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批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在运用合同能源管理上趋于成熟。

三、我国煤炭企业的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现状

(一)煤炭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规模不大,较早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的煤炭企业已开始获得收益

在国内较早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的兖矿集团,在2007年就开始尝试这种节能机制。兖矿集团物业公司泵房和华聚能源公司济二电厂的输煤皮带改造,每年节电10万千瓦时,且仍在运行;科澳铝业公司的济三电厂、南屯电厂、电解铝厂的变频改造等项目也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济三电厂,单台一次风机变频改造,节电率达36%,全年节电收益为121万元。近年来,兖矿集团一直借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09年,兖矿集团原煤生产综合能耗达到每吨3.90千克标准煤,低于山东省能耗限额标准23.52%,位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2009年,河北冀中能源集团在东庞矿运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该矿矸石热电厂1号炉二次风机进行变频改造,年节电量达48万千瓦时,年节约电费30余万元。这标志着合同能源管理首次进入河北省。

(二)相当煤炭企业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积极,更倾向于自己组建节能服务部门

首先,在财务政策上,在合同期内,设备的所有权属于节能公司,客户只有使用权。合同期满后,设备才能成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这样,财务支出就遇到了难题。例如兖矿的合同能源管理经费最终以设备维检费来实现。其次,大多数的大型国有企业不缺少节能技改的资金,且并不相信节能公司是否拥有先进的技术,更倾向于自己组建节能服务部门。例如,神华集团组建节能环保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第三,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的节能项目,一般需要节能服务公司提前垫付资金,但节能服务公司大多是中小企业,处于成长期,融资难。而节能服务公司一般都面临着项目开发周期长、短期获利能力差、负债率高、项目融资难等困难,他们认为客户能否真正按合同分享节能效益是一个很大的风险。这造成了拥有先进节能技术的大型节能公司不希望与信誉差的小型煤炭企业合作,而资金充裕、信誉良好的大型煤炭企业更倾向于用自有资金进行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方式。

四、我国煤炭企业的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前景

(一)国内外节能减排潮流不可逆转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上,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共同致力于全球的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出,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决定。

(二)国家规范政策法规促进合同能源管理产业发展

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就规定在税收上给予能源合同管理产业发展的支持,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前提下,对节能服务产业采取适当的税收扶持政策。一是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其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免征增值税。二是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四是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上述资产的权属转移时,也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上述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另行制定。

(三)节能减排指标促使煤炭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加强合作

在2011年召开的两会上,国家“十二五”的节能目标确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煤炭行业作为高能耗行业首当其冲,节能减排压力很大,而在近年来煤炭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的先行者,例如兖矿集团、焦煤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等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的收益体现,将吸引更多的煤炭企业与节能服务企业加强紧密合作,以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五、结论

合同能源管理以其节能效率高、客户零风险、节能有保证、投资回收短、并有助于客户改善现金流、提高竞争力等诸多优势在世界范围已得到了认可和推崇,但如何将合同能源管理逐步引进并运用在我国的煤炭行业,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虽然现阶段有着很多困难,但从长远看,合同能源管理在煤炭行业的应用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有着光明的前景的。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2

二、加强领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积极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对水利旅游工作的管理,应设专门机构或明确现有机构,具体管理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和水利旅游工作。

三、科学规划。为了有序地进行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各地要把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纳入水资源综合规划范围内;并注意与当地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协调一致。在编制规划中要充分征求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把水利风景区建设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同水土保持与水环境建设密切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四、加强建设与管理。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在开发建设中,要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要确保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功能的正常发挥,特别要服从防洪的安排,科学划定禁止旅游区和禁止旅游期。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旅游设施,必须按规定的报批手续,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开工建设。

2、要保护水环境,防止水体污染。水利旅游设施建设不得损害水环境,项目建设一定要有可靠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在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植被,对暂时无力开发的风景资源,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加保护,防止水资源、水环境的破坏。

3、景区建设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有条件开发水利旅游的新建水利工程,要把水利风景区道路、通信、供电、供水、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工程建设规划,明确水利旅游风景区建设是水利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同步实施。要在满足工程设施运行管理的前提下为水利风景区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开发条件,把工程管理和水利风景区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对于已经建成的工程,其中旅游资源条件好、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结合水利工程的扩建改造,水保项目建设等同步进行。

4、加强经营管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要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采取独资、合资、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及外资,共同开发建设,其经营管理模式也可以灵活多样。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保证工程安全和水利风景区的统一管理,做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3

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实情况与当年制定国家和地方法规的经济体制背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导致景区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利益驱动机制完全变化。尽管《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都对地方政府管理作出授权,但是授权模糊,地方对风景名胜资源的管理没有明确的使命,没有直接负责人,地方政府对具体风景名胜资源的管理没有完善的立法依据。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主要靠行政命令,往往存在“政绩工程”的影子。风景名胜区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和经营,由于管理者的任期和政绩受地方政府政策目标的影响,缺乏长期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机制。

同时,国家对风景名胜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督手段和方法还不能完全到位,管理信息不对称也较为严重,用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资金没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有效保障,地方政府对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投入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地方管理者可以测量的经济产出和旅游收入是政绩,不可测量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成绩缺乏有形展示,不到一定程度,不会对管理者有负面影响。在有些管理者看来,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资金投入不够。体制问题加大了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即使国家投入再多的保护资金也很可能起不到保护资源的作用,甚至有限的国家资源保护投入也未必用于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更多的可能是用于商业性开发。到目前为止,在政府经营的景区,保护资金由谁来投入,还是一个“真空”问题。国家财政拨款对于众多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再加上国家和地方所制定的法规的不完备、不配套,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各地景区管理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体制不顺、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给景区的保护、开发和建设带来了困难,并使新景区的开发建设难以按市场经济运作。面对迅速增长的旅游需求,在风景名胜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包括黄山、桂林山水等10余处著名风景名胜区部分景点的30%或50%经营权已经由当地政府转移给企业。其出发点很可能是寄希望于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对于这种做法存在相当大的争论。支持景区经营权转移给企业的一方认为这样可以解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资金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快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过程,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反对者认为,风景名胜资源不具有再生性,一旦破坏,无法挽回。如果把风景名胜资源,尤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资源的经营权交给企业,旅游资源成为“公用地”,企业在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会加快风景名胜资源的“折旧”速度,从而使风景名胜资源成为少数人发家致富的工具。要使国家风景名胜区更加深入、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国家和地方的景区管理法规都应适应保护和发展的需要有一个改变。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兴起,风景名胜资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管理陷入了严重的混乱状态。对旅游业来说,客源市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游客就是景区的上帝。由于景区管理体制不顺导致景区建设和管理跟不上旅游的发展的趋向越来越严重。在旅游旺季,尤其是五·一、国庆等公休大假,全国各地景区都发生过游人拥挤、交通堵塞、进不去出不来的恶性事件,造成游客之间、旅行社之间相互抢房抢餐,宾馆、餐饮提价“宰客”,景区环境、治安、管理和游览活动陷入混乱被动的局面,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利益,导致旅游投诉大幅上升,给旅游经营者和景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难以弥补的损失。

因此要实现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改革现行景区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机制,包括立法、资金来源保证和组织机构的建立。

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景区旅游方面的问题

景区管理的综合性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特征决定了景区发展对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既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又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牵涉的利益主体多,必须要有全面的考虑。旅游商品如索道座位、宾馆床位、汽车运输、餐饮等均是非库存商品,具有不可转移性、不可贮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质量评定滞后性等特点。而旅游的淡旺季之分又使得这些特点更加突出,淡季时这些非库存商品因无人购买而白白浪费,还得照样花费人力财力来进行营运和维护;旺季时供不应求,需求量再大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商品供应量。因此,建立一个能适应竞争、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监督服务质量的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十分必要。应该看到,旅游休闲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大多数居民的普遍消费行为,这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庞大的市场基础。

景区管理方面的问题

《风景名胜条例》需要完善的问题。现在,全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已经达到225个,其中列合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的已达40多处。这些景区在国家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对这样一个现象,没有国家立法的肯定、说明和规范,显然是不协调的,并已经由于立法滞后,影响了其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化是旅游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景区开发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必须面临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规范化、法制化、没有国家立法,就无法国际化。

我国风景名胜区运行30年的情况表明,景区管理面临的许多问题和矛盾没有国家立法是解决不了的。景区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全新的社会关系和利益,需要法律来界定、说明和规范;景区要求具有相对独立的职能和统一的组织管理权限,与原有的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矛盾;管委会的法律地位和执法主体资格未得到确立,综合执法权力有限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国家立法。

综合执法权问题。景区管理经验表明,强化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协调管理力度,是实现景区管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景区宏观管理和跨部门综合协调的法律依据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出多门,互不衔接,导致执法混乱、随意、甚至冲突,是目前大多数景区管理面临的问题。

景区开发建设投资多元化问题。过去30多年,各景区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家投资和自身积累来进行景区的开发、建设。现在,国家投资基本上没有了,靠自身积累来进行景区的开发与建设速度很慢,不能适应旅游的发展,投资多元化已势在必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是我国景区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景区法制环境不健全,一方面外资、民营资本等投资主体的投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投资环境差;另一方面景区管理者不恰当引资,造成国家资源利益流失,这些问题都需要用法律来加以规范。

景区开发建设与景区保护问题。景区的开发建设与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是矛盾的统一。景区的开发建设如未能考虑到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甚至破坏了旅游资源,那么这样的开发建设对发展旅游来说就走进了死胡同。因此,景区的开发建设应服从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的要求,服从于景区旅游规划,从而使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景区原住民发展问题。景区保护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景区内的世居居民(主要是农民)。建立景区之初,因制度不健全、认识不够、财力有限等原因,没有让这些世居居民迁出景区,而是让他们继续居住在景区内,并从事旅游服务性工作。随着景区旅游的发展,这些居民大部分都因旅游而脱贫致富,并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虽然大多数景区很早就开始限制景区人口增长,采取只准出不准进等户藉管理制度,但是,因世居居民原有住房不适应居住要改造、子女长大成人要分户以及扩大经营等种种原因,造成景区内不按规划滥搭乱建房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景区到了失控的地步,这些都给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困难。将景区内居民搬迁到景区外,是各景区管理者所希望的,但是搬迁费用太高,政策难度大,牵涉面太广,使得各景区管理者都不能轻易言搬。然而,如果景区内居民不搬迁,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又难以协调。

对策及建议

尽早颁布《风景名胜区法》。我国风景名胜区按照国务院1985年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对其中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共识,并且于2006年颁布实施了《风景名胜区条例》。应在认真贯彻执行《风景名胜区条例》的基础上,尽早颁布《风景名胜区法》。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4

(一)风景旅游景区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按照公共经济学原理,风景旅游景区内的自然风景资源和文物资源属于公共性资源,人们在对其观赏等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当人们通过设立门票等手段而成为旅游景区,对旅游消费者实施进入限制,使景区游客规模在合理容量内的情况下时,旅游景区作为一个产品便具备了消费的排他性。这样,一个依托风景名胜等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当设立门票进行游客管理时,这个旅游景区便从公共产品转变为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可以让市场来经营。随着门票价格的提高,旅游景区对游客消费的排他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公众对公共资源的消费权,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干预,或采取补贴的方式降低门票价格,或将景区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直接提供。风景旅游景区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得它既可以由政府直接经营和提供,也可由市场来经营。

(二)风景旅游景区在经营中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理论指出,外部经济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一个生产单位因其他生产单位生产行为的存在而受损的情况。在旅游景区经营中,外部不经济性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风景名胜等公共资源的破坏,产生外部不经济性;二是旅游景区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增加了边际社会成本;三是景区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形成的外部环境成本。这些外部不经济性通常没有纳入旅游景区经营成本中,存在于旅游景区与旅游消费者交易之外,是难以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控制的。如果对旅游景区经营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不加以控制,则社会的边际成本就会越来越高于景区的边际成本,对整个社会造成的负担和危害就越来越大。因此,在旅游景区的治理中,必须构建避免景区经营造成外部不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控制外部不经济性。这需要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管理加以实施。风景旅游景区在经营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决定了风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和治理模式的多样性。

二、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影响因素

风景旅游景区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决定了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取,必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生成的主要力量。

(一)国家法律法规是影响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首要因素。国家对风景名胜类公共资源的管理,是通过制度和监督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实现的。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风景旅游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文物资源,都是国家所有的公共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产。既有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更负有满足全社会长远发展需要的职责。在现有法律法规约束下,风景旅游景区通常走向传统的治理模式,即实行非企业型治理。由于我国风景资源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旅游景区的发展,特别是滞后于景区所在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在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的实践中进行了新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现行的政策框架,使风景旅游景区治理逐步走向市场化,治理模式也不断创新。

(二)地方政府是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我国公共类旅游景区实行属地管理。景区所在地政府对景区的控制力度和管理导向,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当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来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时,就会采取多方面的有力措施,包括突破现有政策法规的框架,创新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创造适应市场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旅游景区治理新模式。因此,现阶段地方政府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设计者和实施主导者。

(三)风景旅游景区资本性质与结构影响其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运用。作为资本性质的旅游景区经营投入,不论其来源,都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追求资本的价值增值。但不同性质的资本在景区经营总资本中所占比重不同,会影响景区治理模式的取向。由政府直接投入或有国有企业投入的资本,通常要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国有资本比重较大时,国家对景区治理决策的控制程度就比较高。而私人资本以追求资本增值为目标。当这类资本比重较大时,景区治理将趋向高度市场化的模式。

(四)资源主管部门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受原有管理体制的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更多的是承担社会文化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功能。因而,风景旅游景区主要隶属于资源主管部门,在性质上被视为事业单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能否创新,取决于资源管理部门对景区的控制力度。目前,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旅游景区在我国旅游业中核心地位的凸现,资源管理部门也在通过加大旅游景区资源保护的监管力度,或是变更资源保护方式,来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五)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人们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市场导向就会增强。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处于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推动旅游景区经营的市场化水平,景区治理模式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从而影响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和确立。

(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景区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构成了旅游景区主要的经营环境。旅游景区的经营是一个资源与资本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治理模式是实现这一产出过程的途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机制越完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等要素市场越发达,旅游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越有可能分离,景区治理结构越有可能完善。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旅游景区则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吸引社会资金,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带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些都直接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取。

(七)社会公众影响力度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选取的重要力量。社会公众对旅游景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监督上。这种关注和监督力度,将促使旅游景区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调整和处理好景区管理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公众利益和经营企业利益的关系。公众的关注程度越高,监督力度越大,景区治理模式就越有可能采取保护和开发内在结合的方式。

三、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动力机制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创新,我国旅游景区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动力所在。按风景旅游景区是否以市场机制进行经营管理,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体系可划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化治理和非企业化治理。本文就几种主要模式,分析其动力机制。

(一)整体租赁经营模式的动力机制。这一模式是指在一个旅游景区内,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由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一家企业较长时间地控制和管理,按约定比例由景区所有者和出资经营者共同分享经营收益。这是一种市场化经营公共资源的模式,体现公共性资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特点。这一模式强调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该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由当地政府主导,旅游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它是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机制不健全,旅游产业不发达,但旅游资源优势显著,旅游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介质环境中产生的。该模式以景区旅游规划约束和景区投资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的经营合同约束为主。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5

愿景,即是由组织内部的成员所制订,通过团队讨论并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而形成的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愿景管理,就是结合个人价http://值观与组织目的,通过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的三部曲,来建立团队,促使组织成功及组织力量极大化发挥。愿景形成后,组织负责人应对内部成员做简单、扼要且明确的陈述,以激发内部士气,并应落实为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以具体推动。愿景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均是围绕着愿景本身展开的,而希望管理的目的是要员工心存希望,因此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手段。

一般而言,企业愿景大都具有前瞻性的计划或开创性的目标,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引方针。在西方的管理论著中,许多杰出的企业大多具有一个特点,即强调企业愿景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愿景,才能有效地培育与鼓舞组织内部的所有人,激发个人潜能,激励员工竭尽所能,增加组织生产力,达到顾客满意度的目标。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应参与制订愿景,只有这样才能使愿景更有价值,企业更有竞争力。

现代经济本质上是企业家经济,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其创新体现之一就是他们建立愿景、管理愿景的能力。愿景标志着企业未来发展的理想图景,它是企业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过去十多年中,领导愿景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和实践领域的关注,成功的企业领导和管理者一定要拥有对未来发展的清晰图形或图像,正是这种基于未来发展的图景才能促进组织发展。WwW.lw881.com

二、跨国贸易企业的发展和对愿景管理的呼唤

跨国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资产,包括工厂、矿山、销售和其它营业机构的经济实体,其最大特点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积极奉行睦邻友善型、双赢互利型的和平崛起治国方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型的社会。在当代世界各国,民营经济都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子。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内地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持续迅猛发展,显示出十分旺盛的生命力。

我国企业跨国贸易有多种发展模式,资源配制互补型、品牌战略开放型和市场开拓互利型等。不管是任何一种模式的跨国贸易企业,想要得到跨越式发展,就离不开以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依托。“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能力,它包括管理竞争力、企业文化力、市场开拓力、创新发展力、环境创造力、规模发展力等,它是衡量一个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在诸多因素中,管理竞争力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需要创新,愿景管理为跨国贸易企业在管理上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由于管理上的相对封闭,国内企业运营对愿景意识和战略管理的要求相对低。但跨国贸易企业想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则越来越需要领导者的见识和胆略,形成清晰、明确的愿景,制订可执行的战略将是跨国贸易企业成功关键所在。

三、跨国贸易企业愿景发展的阶段性

愿景管理的价值已经显现,愿景管理进入了企业家的视野,不仅包括的国内企业,也包括很多跨国贸易企业。目前多数跨国贸易企业的愿景管理还处在萌芽发展阶段。

1.基于产品的机会主义阶段

这个阶段的企业管理者想法相当简单,就是开拓市场,寻找的产品需求者,谋取的利润。管理的手段相对单一,就是凭着最基本的方式运作企业。先发展再整合的逻辑几乎成了掘得市场第一桶金的胜出者的共同行为。在未来方向上表现为目光短浅,缺乏长期战略。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只能在时间的横断面上展开。

2.基于策略规划的战略趋同阶段

这个阶段的企业的一个最大共性特征就是策略趋同,典型的表现是企业与产品同在。不同的企业只是产品上的不同。企业管理就是“销售管理”。运作形式上表现为一阵风、一窝风。企业感兴趣的是能否“找到”好的项目。如果把各企业的名字去掉,各企业的战略或口号几乎是可以彼此互换的,以战略趋同为基本

转贴于 http://

特色,这一阶段稍高级一些的表现就是在技术研发、营销渠道、企业文化等方面有所侧重。中国企业不论是国内民营企业还是跨过贸易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的业绩是明显的。但大都进入了一个集体性的发展瓶颈。进入了准战略管理阶段的企业,其遭遇的困难不是没有战略,他们建立的不是真正系统的战略,而只是没有愿景(或没有在愿景指导下)的准战略。

3.基于洞察力的愿景建设阶段

当规模、速度、市场达到一定的状态后,跨国贸易企业想要继续的在国际寻找市场,力求把企业做大做强,如果没有系统愿景思想的指导,没有明确发展蓝图的指引,企业就会进入发展瓶颈。实现新的突破的思路就是引入真正的愿景管理。愿景是大智慧做底蕴的韬略,它是领导者在具有一定时间穿透力的眼光和大跨度的思想体系中形成的,是领导者或企业家在不断地思索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思想。企业的发展需要领导者以独特的洞察力提出愿景,然后找到合适的“战略和执行”承载体,才能充分体现愿景是企业战略的灵魂的价值。愿景是企业家远见的表现,但很多企业把愿景和战略混为一谈。愿景是一种理想化的、聚焦的、清晰生动的未来发展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企业采用多种配套策略以不断达成愿景。以阶段性、工具性的手段替代激励人心的发展愿景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目前很多跨国贸易企业虽提出了发展愿景,但多数在愿景、战略、执行三者的整合方面有都所欠缺。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6

循环经济是近几年来逐渐开始提出并得到各个行业认可的一种经济理念,其能够很好的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最终促进两者的共赢发展。在当前我国的旅游行业中,这种经济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1]。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景区发展长期处于粗放式管理模式,虽然在短期的时候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区域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破坏,给旅游活动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探究循环经济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1相关理论概论

1.1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主要是指物质的循环性利用和再生的经济,是一种资源回收利用的经济模式。综合来说,这种理念主要是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当做最主要的目标,并遵从自然环境对于物质能量的运转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其可以让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使得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消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不会产生过多的环境污染。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理念在以后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好的应用。

1.2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一种开发性保护,保障生态系统尽可能的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本文探讨的重点主要就是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因此这里也着重说明旅游生态保护的内容。旅游行业跟其他行业有一定的不同,行业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强,这在那些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区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如果旅游景区管理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就会对景区本身的旅游活动产生波及,不利于区域旅游的发展。而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则是指在景区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探究影响景区生态环境平衡的因素,并不断的优化景区管理,保障景区管理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最终达到双方的共赢发展。

1.3循环经济背景下旅游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①目前很多游客都有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多方面的意识,在平时的时候也开始使用那些绿色产品[2]。体现在旅游景区中就是多数游客更倾向于那些环境良好并且没有太多污染的景区。而景区积极进行生态保护就能够迎合游客的这种意识,最终促进景区的发展。②旅游景区的发展本身就立足于生态环境之上。如果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那么景区也就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因此,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开展旅游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2循环经济理念下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旅游生态保护没有组织

目前我国很多景区的旅游生态保护还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并没有充分的融入到景区管理和开发的组织规划中。这种情况使得一些景区在进行扩张建设的时候,很有可能使得自身的行为跟生态环境发生冲突,最终难以真正提升景区生态环境的层次,使得景区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2缺乏生态保护的人才

循环经济下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相应的管理人才拥有景区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对于循环经济、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都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就使得我国很多景区都很难招收到高素质的人才,最终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在景区管理中很难推进。事实上,正是因为专业人才素养过低,使得景区管理无法找到最合适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法和策略,不仅不能充分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还使得景区收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3改善内部管理体系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下,需要旅游景区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开发行为,避免过度开发对于区域环境带来更多的压力。目前我国很多景区在发展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生态环境承受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仅仅从利益的角度来开发景区周边环境,难以达到景区管理和生态环境的共赢发展。

3循环经济理念下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3.1优化规划和组织体系

在规划管理方面,旅游景区一方面应该依照行管的法律法规,按照规章制度完成各类建设和开发工作;另一方面也应该根据生态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于建设中的项目进行密切的监控和管理,如需变更也要经过上级批准后才能进行调整[3]。在组织管理方面,旅游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应该在当地政府和旅游行业的综合带领下,结合具体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由景区的相关管理部门直接制约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整个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和经营工作。

3.2加强人才队伍培训

生态旅游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旅游专业,对于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和游客等多个主体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旅游区的开发者和管理者来说,需要掌握旅游管理、生态旅游、生态系统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而我国很多景区在这些方面的人才都比较缺失。这也使得生态旅游开展的进程和效益都比较缓慢。在此基础上,我国景区应该加强对于该类人才的培训,积极使用派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训建设机制,综合提升现有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景区还应该积极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管理人眼,从而加强对于旅游区生态旅游的管理,促进整个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3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7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构建旅游管理系统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生态区旅游管理必须将生态区的开发和规划从源头融入到管理体系中。首先,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经营权的公开拍卖而言,需要在尊重我国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开发所需的开发权,要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竞标和公开发包。在此之前必须对生态区生态工程项目,就是否可以进行经营权和开发前的公开拍卖展开详细调研和论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忽视此环节中的管理需要。在进行生态区工程启动前,必须要进行市场定位、市场配套体系设计、市场预测等的规划,从发端阶段,将生态区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生态区自然景观的现状、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协调统一有效连接起来,将生态区工程建筑的建设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基础和保障来进行规划。生态区的旅游优势在于,旅游资源较为原始,如具有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人文景观,或者拥有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习俗、民族风情区域。因此,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健全,必须建立在生态区整体景区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风蚀比较严重的峁顶、山头,可考虑使用抗寒、抗旱、抗风的生态型林灌草,科学计算生态区现有的生态群落对各类灾害的抵御能力,尤其是关注生态区五到十年内的变化趋势,从水文资料、气候资料、周边居民等方面进行资料考证,以保障生态区工程项目的科学规划以及日常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逐步完善生态区由内而外的日常管理和管控从日常运作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实际覆盖范围,进行由内而外,由上到下的整体性调整。其中包含对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专业人员团队、品牌形象、游客、政府支持程度、市场、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现状调研和分析。只有通过对自身现有竞争能力和生态区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明确对比,才能明晰的找出目前管理模式、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从促进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应对性措施。比如深入产品开发、服务供应、生产销售、宣传等各领域,从整个旅游产业链发展需要的角度,分析生态区现有旅游管理模式和系统中,各环节合作和协同的能力。这同样也是完善生态景区日常旅游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此外,还需要从深化生态景区内外部系统的协调和协同效率方面入手,在考虑使用低成本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来迅速满足游客个性化需要的同时,还需要从旅游市场的整体动态入手,进一步提升滋生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并谋求较高的经济利润值。在生态区的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对象和因素相互之间关系较为复杂,生态区旅游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旅游管理必须以资源保护、游客维护、创新发展为中心,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必须从此三个方向入手,并合理地调整三个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完成由内而外的管理和管控需要。

(三)强化管理型生态区旅游产业价值链功能生态区旅游管理体系的调整离不开旅游行业整体价值系统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管理体系改革的同时,注重深化管理体制、体系与旅游产业链、产业集群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积极主动的促进和改善生态区旅游自身价值效率,以及上下游合作企业的运作效率,从整个生态区旅游产业系统运作效能的角度,促进其他产业链条优势的发挥。具体可以从构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角度入手,也可以从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对整个生态区旅游的改革需要角度进行资源、管理手段的系统整合。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化获取,必须要加强产业链中不同环节企业相互之间的认同和信任。从此点出发进行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就不能单纯的立足在生态区本身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条中,而是需要延伸到以生态区为核心的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统一性管理中。把握产业链条的核心价值环节,将生态区资源集中在此环节中,以巩固产业链条的核心竞争优势,且以此核心价值环节的现有竞争优势作为辐射点,不断激发其他环节的主动性协调意识。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必须有一个权力相对集中的管控组织,不但需要密切关注不同环节对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构建的需要和相关信息的及时反馈,还需要关注现有管理模式、架构对产业链发展和演进的影响及作用。此外,就宏观层面的管理需要来看,生态区旅游产业链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还务必肩负起对整个产业链的引导职责,其他企业则必须履行积极配合的职责。

三、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策略

(一)模拟使用生态信用管理系统,尝试推行个性化管理模式信用管理系统是银行为保障业务的顺利展开,以客户在银行的业务记录情况为依据,而筹划起来的客户信誉管理方案。通过对客户信誉值的了解和对比,尽可能减少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隐患,这种管理方式在银行的日常运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由于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本身,需要覆盖到生态区的建筑、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生态区资源的日常维护和重点保护,以及在生态区产业链模式下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管理,因此在具体规划和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引入生态信用管理系统。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必须由国家旅游管理部来牵头并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需要将各个生态区工程承揽者、建筑者、游客、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以其所在区域的生态旅游区为核心,所出现的行为表现要详尽录入生态旅游信用管理中来,所有的生态景区均可以借助互联网登录到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对所需信息进行查找。在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中审核信息,都是可以共享和积累的,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务必及时跟进、修改、更新相关信息以保证使用的时效性。个性化管理模式尝试开展主要以生态旅游环境和资源的不同特征为运作基础。比如典型脆弱型生态景区碧塔海可选择管理委员会模式。此类景区主要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或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体,生态化环境比较脆弱,一旦因为日常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害无法恢复。在生态区的产权关系上,此类生态区主要归国家所有,但是具体管理则由政府职能部门,如旅游部门、社区行政机构、环保部门、林业部门、消防部门来落实。受到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以部门经济利益为主导观念的限制,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存在大多形同虚设。自然景区以现有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产品和服务开发主体里,生态环境承受力较强,可开发性较为良好的生态自然景区如虎跳峡,就可考虑使用公司制管理模式。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8

1.前言

地域文化自古以来就存在,是随着人们在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结合其生活行为习惯逐步总结和沉积的文化遗产。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交流的逐步扩大,在各个城市建设中,对城市建筑物和风景设计要求逐步增加,对外来文化的的归纳和引进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园林建设的时候能够将当前地域景观同外来文化景观能够相结合,形成一套系统化设计方法和措施。

1.1地域的内涵

地域景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因素形成的具有区域色彩的景观形式,是通过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文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发展和相互综合应用而形成的地理因素。这里的地,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或地球的某一部分,包括地理环境和地理资源。在当前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手段的日益完善的趋势引导下,为了反映出人们对时空、人类活动因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认识。其在社会发展的中是不可缺少的地理形态方式,更是当前地区人们对环境认识不断加深和应用的最终结果。

1.2景观的内涵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城市建设要求逐步的提高,城市在建设中,对城市功能逐步的完善,在其建设中是利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施工设计,保证景观设计中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这是城市功能在社会发展中逐步改变的结果。在城市发展中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修对城市中的建筑物进行设计和修筑,提高其管理措施和管理方式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形式,更是保证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满足当前城市要求的关键,结合自然界各种因素协调统一发展。景观是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人们实践发展中能够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统一的区域,是自然地理区域的总称,更是当前地理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为改变和改善结局。在当前社会中,随着各种自然因素和地理因素的不断变化,各种景观形式逐步的发展出现,成为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难点。在当前社会中,景观被分为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经济景观灯。由于各种景观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相似性,因此在当前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是采用综合处理和设计的原则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分析。

1.3地域景观的内涵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地球村概念的出现,使得人们在信息发展技术要求的过程中对世界各个领域的文化景观要求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鉴于景观概念的宽泛性和景观类型的区域性特点,在景观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其地域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提。它是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融合,因此在当前建设的中却又带着一顶的自然特色与地域特色。通过对地域景观的详细认识综合分析其在应用中所能使用的方式,精益求精,对各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由于地域景观是在长期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应用中是结合人们精神情感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方式,是当前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措施。因此研究地域景观必须融入历史阶段的概念。在当前有句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可以看出在当前社会中地域因素对当前人们生活的影响。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使得养育出长期生活在这片地域上的人群独特的文化性格同样的,因此在当前也可以说是一方水土一方园林,这里的水土我们可以将他看做是自然园林景观。而园林是由于当前人们对自然景观进行设计与改造而逐步形成的人为景观建设思路和模式。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啊的主要发展趋势。

2.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

2.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们长期与自然界争斗的产物,更是当前人们生活中的主要社会精华的产物。文化作为历史的沉积物,是人们在过去生活中,各种精华元素的聚集成分。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技术管理手段,更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和技术控制手段。在当前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提高其文化的建设目标是当前园林景观的建设依据,更是其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关键。

2.2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要求日益的增加与提高,各种园林建设过程中,其文化底蕴要求日益增加,打造文化品牌以逐步成为当前风景园林建设和设计的重点,更是提高当前城市文化的关键。其在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对文化要求日益提高,在风景园林创作中对当前各种地域文化要求的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是对园林绿地进行管理和分析的过程。但是随着当前文化体系发展的要求,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不断的增加和提高。

3.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创作

3.1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提炼

地域自然景观是特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要素及其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综合体现。由于构成自然景观主体的地形地貌、土壤水系、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都是有生命,往往也是十分脆弱的,彼此之间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因此要素和自然暴观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整治行动,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导致原有自然景观特征的丧失。

3.2地域景观特征的艺术再现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9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小型旅游景区的建设管理现状,以昭山旅游景区为例提出在景区建设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如何加强再开发景区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合理开发旅游景区及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小型旅游景区;建设;管理;对策;昭山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2-0059-03

1 序言

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旅游业、娱乐业和服务业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达到一定程度的大中城市,为旅游业而进行的相关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服务活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因素。而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管理是旅游业的重心工作,即便拥有丰富的旅游风景资源如果不能实施规范的管理和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再开发,那么该旅游景区的旅游业将会面临重创。

旅游景区的类型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很多。如按景观的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如按旅游景区等级可分国际级旅游景区、部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景区;如按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规模又可分为大型旅游景区、中型旅游景区、小型旅游景区。本文主要探讨小型旅游景区。

小型旅游景区一般具备如下特点:其一占地规模较小;其二具备一定旅游开发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精品景源缺乏同时现有景源等级较低;其三景区的景观环境水平、利用水平和规模范围等建设不够,开发潜力较大;其四旅游景区基本形成一定范围的旅游客源市场,但因知名度不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其五旅游景区的整体管理存在较多的空白与矛盾,如经济效益与人才引进的矛盾,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等。

随着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带来比较明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旅游景区的热度越来越高。近些年,国内出现不少新型的小型旅游机关那曲,有的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有的是未开发完全开发有待深开发型的旅游景区,例如昭山旅游景区就属于后者。

2 昭山旅游景区的简介

作为湘潭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昭山旅游经贸区是一个以休闲、度假、旅游业为龙头,以商贸为基础的综合发展的开发区,而昭山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昭山旅游经贸区并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长株潭三市的生态“绿化”和交通枢纽,也是湘潭市区九个功能区之一,即长株潭郊野休闲度假区,发展山水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体育竞技等以及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的功能区。

昭山旅游景区由山、江、湖泊、动植物、文化古迹、名人胜迹及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景区内有昭山、玉屏峰、龙骨岭、凤形山等山体,海波高度为150-300m,其森林覆盖率为92%左右,拥有金桂树、银杏树、杉树、兰花等主要的花草树木品种,其中的千年银杏属于国家保护植物,同时景区内还有野鸡、野兔和山蛇等20多种动物。

昭山是昭山旅游景区的中心景区,它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的人文历史名山,因昭王南巡至此而得此名。因昭山的秀丽景色和传奇历史,吸引不少文人雅士前来游玩,特别是宋朝著名书画家米芾登山观景后所画的《山市晴岚图》,被列为“潇湘八景”之一。昭阳古寺位于昭山顶处,该寺始建于唐朝初年,其内有关圣殿、玉皇阁、玄帝殿和观音堂,另外还建有千手观音寺。同时景区内有北宋抗金名将太尉刘铸的故居,有曾驻留过的伟人亭,司令逃难经过的将军渡,以及大弟弟彭金华等八烈士蒙难的烈士坡等革命民族和名人的胜迹。

3 小型旅游景区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目前许多小型旅游景区因一时“旅游热”过急过快的开发或再开发,没有以精致的景观资源、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景区内涵来提升景区的品位,吸引广泛的游客前来观光,也没有从长远目标思考,而是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使得景区的指导思想不明确甚至是靠主观意识来开发或再开发景区。例如昭山旅游景区位于景区内的一部分即长株潭大市场的建设开发,没有从整体考虑到与其周边的景观特色和内涵,侧重追求短期的市场经济利润和市场开发而忽视景区的景观建设及旅游服务建设等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和开发昭山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无针对性开发,定位不够清晰,导致目前景区经济效益不高,建设和开发的力度偏小。

3.2旅游景区缺乏规划依据,建设开发的力度偏小

建设规划管理对风景名胜区来说无论是开发还是建设发展均起到指导、推进和实现计划与发展目标。因此组织和实施建设规划是搞好风景名胜区长远发展与保护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手段,也是确保景区合理开发利用与协调发展的统一。然而目前小型旅游景区的建设与营运阶段缺乏必要的规划和手段,例如目前昭山旅游景区就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一是景区内的环境品位不高,如何统一协调景区环境与经济效益值得深思;其二是长期以来景区的核心风景点一直局限于昭阳古寺和山市晴岚,没有充分挖掘文化古迹、名人胜迹及革命纪念遗址等名胜古迹,其三是缺乏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虽然昭山旅游景区已经编制了《昭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纲要》,但目前在该景区内的旅游设施及其他必备的设施如给、排水、供电设施等较为简陋,同时在景区内外还暂时无法给广大的游客提供良好的吃、住、休息等场所以及丰富的娱乐项目,尤其给计划短期旅行的游客造成诸多不便。同时在《昭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前该景区的道路网布局不清,游线和路线随意,景区的出入口较为隐蔽,难以吸引旅客注意,甚至有的游客未经指引难以找到人口。

同时大多数小型旅游景区内增设项目不多,缺乏基础的设施和旅游管理,所以旅游景区应在规划依据上加快编制,在经营管理上注重从深层次的开发和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景区的建设和发展。

3.3管理机制有待建全,行政管理尚需统一

由于小型景区内因缺乏精品景观资源而其他增设休闲、娱乐项目不多,配套设施严重缺乏,使得景区的建设与发展缓慢,而景区周遍的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够,随意占用景区边缘土地修建筑或是砍伐树木,例如。在近些年,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共发生了挖山毁林、毁绿案件20多起,毁坏山林面积达到了2.25万m2,并造成山体滑坡1500m2。尤其是该景区内天马山整个山头不到134hm2,而山上的坟墓却不少于3000座,再如昭山旅游景区的范围界限不清,对景区的管理随意性较大,出现了乡、村、组多层管理,加上没有统一的行政管理以及具体的管理实施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景区管理混乱、执法不严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有相应效能的管理体制和

相应权威的政策法规配套尤为迫切。

3.4景区内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急需改善

对于小型旅游景区的建设与管理阶段中,明显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瓶颈现象。由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缓慢,其经济效益相应不高,出现人才流失或是人才引进困难等尴尬局面,例如昭山旅游景区内设有管理处,属于事业单位,没有人、财、物的管理支配权。下设办公室、财务、护林防火、治安、售票、宗教事务管理等科室,现有职工2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四分之一。显而易见,昭山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高,人才结构需要调整,人才层次有待提升。因此缺乏了优秀的管理和经营人才,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型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3.5旅游景区缺乏宣传,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

许多小型旅游景区虽然在当地小有名气,从景区内的景观资源到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比起临近空间区域的几个风景名胜区较为逊色。例如昭山旅游景区(湖南湘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起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湖南长沙)和南岳风景名胜区(湖南衡阳)来说差得较远。大多数小型旅游景区市场开拓力度小,几乎没有宣传手段和途径及策划活动或新闻报道来增强景区的影响力,加之缺乏优秀的导游等旅游组织者,未能对景区内有优势的景观资源给予介绍和宣传,对游客和市民的吸引不够,直接影响景区的经济收入,反过来使得宣传经费陷入瓶颈的尴尬局面。

4 小型旅游景区再开发建设管理对策

因此为做好小型旅游景区的事业,增强良好形象,创建特色品牌,解决景区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本人就关于加强建设发展小型旅游景区的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明确小型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为景区的建设与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

可持续性建设与发展景区是开发景区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建设开发一个有影响力的景区不仅要提升其经济效益更要兼顾好环境保护,只有环境与效益达到协调才能更好地建设与发展景区。因此,小型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基于“资源保护高于一切”的观点,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政策,从有利于综合效益的创造、强调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突出旅游景区的特性、重视市场需求和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协调旅游景区与城镇的发展等六大主题思路对旅游景区进行有度、有序、有节律地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4.2按照规划依据加快规划的编制,促进小型旅游景区的环境与效益的统一协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正确的规划依据和编制,势必在深层次影响到景区的建设开发和可持续行发展。小型旅游景区必须依照诸多规划依据进行实施建设,如《旅游景区暂行条例》、《旅游景区规划规范》、及《××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基于众多规范的规划依据,利用已有的资料数据和特定的营销手段制定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案,从而在此基础上加快景区的规划编制,科学、规范地建设开发小型旅游景区,突出景区的重点资源,充分挖掘潜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的项目,按规划的标准和要求合理建设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为吸引众多游客提供保障。

4.3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实施规范的行政管理

针对景区内范围界限不清,对景区的管理随意性较大以及没有明确统一的行政管理和具体管理实施办法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按照要求划定景区的范围与界限,实行规范的行政管理,分清所属各处的行政机构,做到责任明确,落到实处,避免管理随意、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并加大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切实加强景区内各项管理工作,按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旅游景区详细规划》以及《××××旅游景区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有了规范的行政管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要达到效果,本人认为必须狠抓内部主要管理,一抓安全管理,二抓经营管理,三抓建设开发管理,四抓资源与环保管理。

4.4积极改善条件拓宽引进人才渠道,不断合理地完善人才结构

人才是21世纪重要的资源,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力的发挥。高效率的人才无疑会给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无穷的力量源泉。积极改善条件加快引进人才的步伐,将需要多专业的人才发挥专长,改善景区的人才梯队建设,从人才效应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景区经济效益与人才引进困难的矛盾,相关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景区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同时景区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与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4.5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例1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推进城乡融合,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各地区挖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农业资源等要素,将旅游与农业紧密结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但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如何均衡?乡村旅游管理的生态化取向如何体现?如何加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何以必要

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应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同时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加强对农村地区旅游生态系统的控制与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管理工作也是十分复杂的,无论是从现实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生态学系统理论出发,加强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都均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城镇化背景下传统的乡村旅游管理方式迫切需要改变。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旅游更应该注重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1]。但是,在近年来的农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景区管理和规划的规范性不足,导致许多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制约了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农村旅游发展中没有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没有以尊重生态发展规律发展旅游业,反而起到了负面效果。实际上,农村旅游的开发与经营管理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为推进城乡融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也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味的追求短期利益,势必会限制农村旅游的发展,进而也不利于城镇化建设与城乡融合。基于此,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农村生态旅游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其次,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近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型旅游小城镇,一般是在生态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农村地区,通过发挥当地的自然地理优势,环境资源优势等,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小镇。这种新的农村旅游形式得到迅速扩展,并逐渐形成产业优势,对于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2]。当前,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要求传统的农村旅游经营模式需要做出改变。尤其是一些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的旅游模式,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农村生态化旅游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为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考虑,牢固树立农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美丽乡村、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政策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加强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确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一)行业准入制度不健全

首先,企业间存在不良竞争,不利于市场秩序的维护。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逐渐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要迫切需要满足。为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归回自然的旅游方式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也为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农村旅游市场缺乏健全的准入机制,对旅游企业的准入门槛低,导致行业发展出现很多问题。一些农村旅游经营者管理意识缺乏,素质不高,对生态化旅游认识不足,或采取恶性竞争的方式,不利于农村旅游市场秩序的维持,也给当地人文环境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其次,旅游企业生态环保意识不足,管理观念落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近年来才能到快速发展,相应的旅游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和人们的管理意识、观念建设明显滞后。在农村旅游的发展中,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内部管理较为松散,各企业管理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在权责分配上并不明确,甚至很多管理者同时担任多家小企业的管理,责任意识不强。中小企业受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等的限制,加上农村地区旅游人才的匮乏,管理形式和手段更新缓慢,很难适应当前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二)行政管理理念滞后,存在多头管理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较大,农村生态旅游管理必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3]。目前来看,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景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有的农村旅游景区主要由村委会主任和村民来担任,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造成农村旅游各参与主体管理分散,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确,一旦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互相推脱,这种管理机制必然不利于责任的追究和生态化发展。其次,对游客行为缺乏有效管理。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除了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等主体外,游客的行为也会对农村旅游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游客素质高,环境保护意识高,那么景区环境管理难度也会降低;反之,不仅加大了农村生态旅游景区管理难度,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来看,很多游客并没有认识到自身行为对环境的破坏性,而且在景区管理方面,对于游客的不环保行为缺乏警示和惩戒,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游客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再次,景区管理部门员工生态保护意识薄弱。为促进城镇化发展,我们不仅要在基础设施和环境上下功夫,还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对人们的行为举止应发挥表率作用,景区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人们的观念认识有直接影响。目前,由于我国农村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任务比较繁杂,尤其是旅游旺季游客众多,景区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部分员工管理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职业倦怠心理。从行政管理的视角来看,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一方面,政府在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明确生态旅游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原则,高度重视生态化旅游发展;另一方面,仅仅依靠政府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企业管理、社区管理等要素,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共同推进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的管理。

三、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生态行政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严重的生态问题,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当前,随着城镇化不断深入开展,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政府相关旅游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监管,按照国家要求组建专门生态管理部门,配置专职人员,加强行政监管[4]。按照自然生态、特色农业和民族文化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继续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以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一)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与指导,健全生态旅游管理机制

1.明确生态行政价值取向。报告中明确提出,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美好追求,同时也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美好追求,因此,政府在具体宏观管理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也要贯彻这一思路,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人文关怀精神的政府。在对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具体管理上要切实将生态行政理念作为行动指南,科学设定乡村旅社评定等级,加强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广泛宣传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生态行政理念融入到整个管理体系之中,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生态旅游管理机制。2.切实优化政府行政职能。完善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系是政府生态行政职能履行的重要途径,按照旅游管理体制的具体要求,从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政府行政服务职能,将生态理念与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融合。一是要加强政府对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的管理重视程度,明确旅游管理部门对农村旅游发展进行监督管理,并将生态旅游作为监管重点。二是应该按照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实际成立相应行业协会,加强制度监督,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活动。特别是要针对具有资源优势特点的乡村旅游地,切实对生态、文化、遗迹资源进行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和破坏。三是要加大科技、人才和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合理投入是提升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人才是提升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效率的核心要素[5]。此外,还要及时更新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并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实现环境监测手段智能化,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3.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按照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之中,并做为地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在干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中作为重要依据,实施一票否决制,提升地方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重视程度。对于目标考核内容未完成地区加大惩罚力度,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乡村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地区生态环境特点,构建地区生态考评机制,将乡村绿化率、旅游地环保效果、综合环境治理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加强监督管理,将考评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鼓励农村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监督与管理

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应该构建和完善多元化主体参与形式,政府在实施有效调控下更多发挥市场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多元主体参与下应该实施参与者利益分享,而如何做到合理利益分配则是当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利益分配上可以按照政府、旅游公司、旅游协会和农户等多个主体共同协商的统一分配模式。在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中,鼓励农村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监督与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当前个别地区在农村社区参与上管理还不到位,导致社区居民参与意愿不强,参与管理效果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从地区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特色,将社区融入到自身管理体系之中,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社区居民了解环境保护重要意义,同时政府应该进行角色转换,让社区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监督管理,更好地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协调发展。调动乡村自发组织经营的积极性。要想让农户在整个利益分配中占据一席之地,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主动行动起来,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性,按照统一规划,为农户成为经营户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通过经营平台打造将农户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农村社区参与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通过政府组织协调让社区居民能够参与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和决策之中,并将社区居民意见纳入到规划之中。二是要制定更为科学的激励措施,让社区居民有积极性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之中。三是要从未来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生态旅游管理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居民生态意识和旅游管理意识。四是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职能,积极为农户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搭建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实现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三)规范乡村旅游游客行为,以环境承载力为前提控制游客数量

游客在整个生态旅游管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游客既是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同时也需要承担重要的环境保护职责,要想让游客在生态旅游管理中发挥自身作用,就需要从游客角度出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教育与培训,从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将生态旅游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从而提升游客自身素质,进而能够自觉的对自己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机构应该加大生态辅助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宣传标语、指示牌、生态环境保护小知识讲解、知识趣味性问答等方式,让游客掌握更多生态旅游保护小知识。同时对于客流量较大的农村地区生态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机构要从景区环境承载能力入手,对游客进入数量进行管控,确保旅游区内游客始终在环境承载力承受范围之内,避免因为游客过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诸如踩踏、摘花、垃圾污染等问题。确保生态旅游资源始终维持在一个良好水平,让旅游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此外,还要对故意破坏农村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旅游者进行严肃处理,情节较轻的可以进行口头警告、罚款等方式,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列入景区黑名单或旅游黑名单,对其旅游行为进行限制。综上所述,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为加强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打造生态行政管理体系,通过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履行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同时吸收农村社区、旅游企业的参与,形成多主体监督和管理的局面,共同致力于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提升管理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贵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172-175.

[2]付检新.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J].农业经济,2017(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