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课堂教学定义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2 16:53:48

课堂教学定义

课堂教学定义例1

意义互动就是不同主体在其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基于各自的理解而展开其意义解释进而促进相互间的意义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意义控制即在意义互动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一方对另一方所施加的信息意义制约,这一制约主要表现为对意义域的控制。意义域包括意义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具体到教学信息意义的广度就是师生对内容或问题的理解范围,它表现为知识或经验联想的丰富程度、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信息意义的深度则是指对课堂教学内容或问题理解的层次,反映教师、学生内心体验的强度,深层次的理解,伴随着的强烈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主要表现为作为知识代言人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意义的制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其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学生则通过接受方式对教师教学信息意义做出自己的理解,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教师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直接相关。由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意义传递的结果大都有其必然的标准答案与规则,这种教学信息意义沟通是学生以教师为中介间接地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教学信息意义,学生意义的建构是被教师加工与过滤的知识信息,于是他们不需要作太多思考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思考。可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处于教学信息意义发生与控制的中心,而学生处于受控点上,教师作为教学信息意义中介的作用实质就是控制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自然而然地要按其所掌握的社会标准来评价学生,从而赋予学生社会标准的意义。同时也赋予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及结果以标准的意义,对于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言行进行干预从而构成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控制。

(2)课堂教学的计划与安排控制。教师事先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决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过程等,教师决定学生接受什么指示,如何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等,这说明教师拥有教学信息的选择分配的权力。

(5)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控制。教师按预定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尽管教师口头上要求学生自我建构,但学生的思考对象仍然被限制在教师自己的教学信息意义范围内,教师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标准化的教学信息内涵形成对学生的意义控制。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控制及应用分析

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规则与纪律的约束,以规范其行为、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的一种控制策略。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课堂教学的规则控制。首先,教师根据社会性要求及品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言行进行或褒奖、或批评、或惩罚性的干预从而形成规则控制。其次,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既定课堂教学,也往往要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规则控制。在一些教师看来,如果学生能遵守规则与纪律,则无疑能促进教学信息的接受。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规则、教学信息传递秩序及纪律的维护上,约束纪律、询问、提醒、指令、评价等行为主要是围绕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表现展开的。

(2)课堂教学的时间及教学环节的控制。首先,教师掌握、控制着课堂教学的时间。其次,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环节的控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环节有一种规范与权力控制,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对信息传递媒体通道的控制及课堂教学信息效果的预测等。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利用出勤情况、教学活动组织过程、检查作业、小组活动成员的指定及分派任务等环节进行规范控制。

(5)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时与教师所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空间。比如,课堂教学空间作为教室空间的基本形式,体现了教师的空间控制。在学校里无论是教室的划分,还是在这些教室中的空间安排,都体现出比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座位一般呈现传统的秧田型,这种空间构成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及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成为一种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方式。

(4)教师互动对象的选择控制。教师对与其互动对象的选择存在着差异性,教师更多地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及人际地位高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与成绩差的及人际地位低的学生进行信息互动较少。这种差异现象尽管有其客观原因,即受互动时间及互动对象人数的限制而使互动机会不可能太多,但教师究竟将这些有限的互动机会提供给哪些学生,并如何与其互动则说明了教师在对学生不同期望下的一种控制。

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规范控制,既可以防止学生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有助于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可以避免出现妨碍课堂教学的意外情况,为自己的教学信息传递减少一些变数或不稳定因素,教师从而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同样如此,在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下,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或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另一方面教师使学生对相关教学信息意义的理解、范围与层次使其与既定的教学信息意义相一致。可以说,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便于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确定无疑的标准化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传递教学信息的效率。

课堂教学控制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着教学信息从目标、内容到手段、途径的传递活动。因为教师拥有规范控制的批评、奖励、惩罚以及对评判的标准手段,所以,教师实际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这种师生间的教学信息意义交流也被严格要求按课堂教学逻辑来进行,教师对学生的信息接受持单一的预期反应,即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结果学生对教学信息意义的建构实际也被决定了,这样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意义建构也仅限于教师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自身,于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下,教学信息接受的某种强迫性也就存在着,而这正是学生缺乏接受课堂教学信息的积极性的深刻原因。

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信息控制有效性的策略分析及应用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教师要不要控制,而在于教师如何在依据社会要求,同时不至于以牺牲学生的信息意义建构或创造性为代价来实现其对学生的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控制策略。

课堂教学定义例2

(1)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自然而然地要按其所掌握的社会标准来评价学生从而赋予学生社会标准的意义。同时也赋予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及结果以标准的意义,对于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言行进行干预从而构成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控制。

(2)课堂教学的计划与安排控制。教师事先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决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过程等,教师决定学生接受什么指示,如何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等,这说明教师拥有教学信息的选择分配的权力。

(5)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控制。教师按预定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尽管教师口头上要求学生自我建构,但学生的思考对象仍然被限制在教师自己的教学信息意义范围内,教师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标准化的教学信息内涵形成对学生的意义控制。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控制及应用分析

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规则与纪律的约束,以规范其行为、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的一种控制策略。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课堂教学的规则控制。首先,教师根据社会性要求及品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言行进行或褒奖、或批评、或惩罚性的干预从而形成规则控制。其次,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既定课堂教学,也往往要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规则控制。在一些教师看来,如果学生能遵守规则与纪律,则无疑能促进教学信息的接受。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规则、教学信息传递秩序及纪律的维护上,约束纪律、询问、提醒、指令、评价等行为主要是围绕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表现展开的。

(2)课堂教学的时间及教学环节的控制。首先,教师掌握、控制着课堂教学的时间。其次,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环节的控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环节有一种规范与权力控制,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对信息传递媒体通道的控制及课堂教学信息效果的预测等。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利用出勤情况、教学活动组织过程、检查作业、小组活动成员的指定及分派任务等环节进行规范控制。(5)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时与教师所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空间。比如,课堂教学空间作为教室空间的基本形式,体现了教师的空间控制。在学校里无论是教室的划分,还是在这些教室中的空间安排,都体现出比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座位一般呈现传统的秧田型,这种空间构成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及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成为一种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方式。

(4)教师互动对象的选择控制。教师对与其互动对象的选择存在着差异性,教师更多地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及人际地位高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与成绩差的及人际地位低的学生进行信息互动较少。这种差异现象尽管有其客观原因,即受互动时间及互动对象人数的限制而使互动机会不可能太多,但教师究竟将这些有限的互动机会提供给哪些学生,并如何与其互动则说明了教师在对学生不同期望下的一种控制。

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规范控制,既可以防止学生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有助于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可以避免出现妨碍课堂教学的意外情况,为自己的教学信息传递减少一些变数或不稳定因素,教师从而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同样如此,在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下,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或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另一方面教师使学生对相关教学信息意义的理解、范围与层次使其与既定的教学信息意义相一致。可以说,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便于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确定无疑的标准化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传递教学信息的效率。

课堂教学控制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着教学信息从目标、内容到手段、途径的传递活动。因为教师拥有规范控制的批评、奖励、惩罚以及对评判的标准手段,所以,教师实际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这种师生问的教学信息意义交流也被严格要求按课堂教学逻辑来进行,教师对学生的信息接受持单一的预期反应,即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结果学生对教学信息意义的建构实际也被决定了,这样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意义建构也仅限于教师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自身,于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下,教学信息接受的某种强迫性也就存在着,而这正是学生缺乏接受课堂教学信息的积极性的深刻原因。

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信息控制有效性的策略分析及应用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教师要不要控制,而在于教师如何在依据社会要求,同时不至于以牺牲学生的信息意义建构或创造性为代价来实现其对学生的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控制策略。

课堂教学定义例3

“环境育人”的道理自古有之,但将教学环境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史。我国对于教学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还不是很成熟。从国内外关于教学环境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教学环境”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从文献中可以看到各种相似的概念,如:“教育环境”、“学习环境”、“学校环境”、“学校文化”、“课堂环境”、“学校气氛”、“课堂氛围”、“学校心理环境”等等[1]。概念之间模糊不清,经常混用。国外研究中所指的“教学环境”主要是心理环境,研究目的是要揭示课堂环境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科学业成绩。国内则主要关注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在若干教学环境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几种较有影响的定义[2]。

美国F·G·诺克(F·G·Knirk)认为,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它是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

澳大利亚巴里·J·弗雷泽(Barry·J·Fraser)认为,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

美国霍利(Hawley)指出,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气氛或班级气氛。“就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温暖而安全的班级气氛。”

美国R·L·辛克莱尔(R·L·Sinclair)认为,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育环境。“就是那些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力量和各种外部刺激因素。”

国际教育评价学会(JEA)在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教学环境研究项目中提出,教学环境是由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共同构成的学习场所。

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概括地说,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

可见,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环境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种定义把教学环境主要看作是物理环境,忽视了心理环境这一重要因素。第二种定义虽然涉及了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但把教学环境等同于课堂教学环境,这只能算作教学环境的一部分,是比较狭义的定义。第三种定义又只注意教学环境的心理方面,忽略了物理环境因素,与第一种定义相对,正好是两个极端。第四种定义也主要是指狭义的教学环境,只关注了外部刺激因素,而且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不都是促进,有时也会成为阻碍因素。第五种定义混淆了教学环境与教育环境两个概念。第六种定义是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定义,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把教学环境看作是“必需”的,主要也是从教学环境的积极作用方面来说的。其实,教学环境无论是作为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复杂多变的。

以往对“教学环境”概念的界定均有所侧重,但总体看来,存在的问题本质上只有一个,就是过于注重教学环境要素的分类以及各要素的分析。

笔者认为,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是指与教学有关,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人的因素的综合[3]。教学环境区别于一般的环境概念,它与教学有关,具有教育性,不论主体是否愿意,它都会时刻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主体的行为、心理。“教学环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条件、亲朋邻里等,都属于教学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从狭义的角度看,即学校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和师生人际关系等等。”[2]我们通常所指是狭义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就是学校教学环境,学者们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笔者所要研究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更为狭义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环境的一部分。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相对于学校教学环境来说,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更有指导意义。依据教学环境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课堂教学环境的含义。课堂教学环境是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教学并能通过教学影响人的各种物理的和心理因素的综合。这一概念不仅明确说明了教学环境包含的要素,即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而且体现了课堂教学环境系统的结构性和过程性,因为综合不同与总和,综合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结构性和过程性。这一概念不仅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科学的分类,更主要的是体现了要素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整体性。

我们可以具体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概念:

第一,场域性。课堂教学环境是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离开了课堂这个特定的场域,也就不能称作课堂教学环境,那只能是学校教学环境或广义的教学环境。

第二,互动性。课堂教学环境对教学有影响,相反,教学对环境也有反作用。他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里,互动不再是狭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包括人与环境的之间的交互作用。

第三,结构性。课堂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两大主要因素。每一因素又有多种要素构成。这样,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各种要素构成了课堂教学环境整体特有的系统结构。

二、生态哲学视域中课堂教学环境的内涵

课堂教学定义例4

二、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是从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发展至认知主义(Cognitivism)后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更加深入地探讨了课堂学习的本质、过程,而且以现代者的眼光透视了课堂学习的策略、形式、环境、对象等,从多角度发展和丰富了课堂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而建立刺激(Stimulation)与反应(Reaction)的联结,学生接受教学所传递的客观世界的知识,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便达到了学习的目标;认知主义虽然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过程,但认为学习是将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建构主义者提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已定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不同的建构主义者从各自的角度论述了课堂学习,从而使建构主义课堂学习理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从总体上我们可以归纳出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1.课堂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的,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和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性的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对知识意义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简单地从外部搬到自己的记忆中进行直接的翻版,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自我理解,建立内在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的过程。

2.课堂学习的课本知识并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的学习是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建构主义向传统的学习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课本知识仅仅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比较可靠的假设,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些课本知识在进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被接受之前是毫无意义的,只有通过学习者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相互作用后,才能建构起它的意义。所以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时不是像镜子那样去“反映”呈现,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

建构主义者认为,在课堂中学生并不是一块白板,他们的学习往往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当前知识的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死记和模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知识给学生,也不能把所教的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让学生无条件地接纳,而应该引导并指导学生如何在自己原有经验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建构知识的含义。

3.课堂学习要具有情境性(situation)

建构主义者批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去情境化”的做法,他们认为学校课堂教学常常在人工环境而并非自然环境中教学生那些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常常被学生遗忘或只保留在他们头脑的内部,一旦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便很难回忆出来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保持和使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就必须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或者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活动性的学习,从而促进知与行的结合。

情境性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任务要具有挑战性、真实性,并且任务的难度要稍微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范围,让学生面对一个要求真实的、认知复杂的情境,使之与学生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的不相匹配的状态,即认知冲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

4.课堂学习需要在合作(cooperative )中进行

建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源于建构。而学生又往往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事物的意义,每个学生理解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这种客观差异性本身就构成了丰富的资源。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讨论、争辩、互助等形式的合作学习,超越了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所学的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认识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检验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对自身的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课堂上学生在交互合作学习中不断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识,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建构能力,而且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这种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学习者积极参与才能达到他们自己确定的目标。教师只起辅导、引导、支撑、激励的作用,但不能代替学习者学习,也无法将任何目标强加于学习者。荷兰尼密根大学(University ofNijmegen)对不同学习观进行验证,实验的结果能证明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的重要性。该实验的理论假设是:学习者对学习持有不同的观点,如再现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应用学习观,不同的学习观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学习风格与策略,如表面学习、深入学习和具体学习。由此则相应地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结果:回忆类问题、顿悟类问题和问题解决类问题。

然而实验结果了这一假设,实验证明不同的学习观、学习风格与策略、学习结果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学习者在三种学习结果上表现出最佳业绩,再现型学习者则相反,在学习结果上表现出最差。而且实验还表明,从小适应了再现学习的学生要重新确立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十分困难的,他们往往害怕建构性的学习,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抛开熟记的程序独立思考问题,他们总是试图将学习纳入再现的轨道,并千方百计地试图回避要求建构学习能力的情境。并且他们还错误地认为,考试所要求的就是极端的再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常常缺乏应用原有知识、控制和检查自己建构性学习过程的能力。因此这一实验结果证明只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才最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的潜力,也能促进人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Instruction Design)是指通过目标分析而设计出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以保证特定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也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包括观念(ideas)、计划(plans)以及为开发真正的教学必须和能够遵守的规则(rules),即推进学习和达到教学开始前预计的学习结果的说明和任务的分配。教学设计安排专家(教师)和新手(学生)之间为学习而进行的交流,交流的内容和讯息主要是关于经验的与正规科学的或有时是人文科学(arts)的学科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的特征(features)和有关群体所持有的规范(norms)与价值(values)的讯息只有在相关时才被讨论。而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子系统,一般认为,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主张,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主要要素(内容、学生等)的系统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创造一种教学活动模式,并形成有序的流程(反馈),以指导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对传统教学思想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对传统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质疑,这为构建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作了有益的探索。

1.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弊端

第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以及情感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只能获得僵化的、死板的知识,丧失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情感性和发展性。第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本位”。教师在课堂上处于支配地位,控制着学生的学习和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而转,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观众”,丧失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第三,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静态的教案为本位”,学生只能被动地适应并接受。从而使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丧失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定义例5

[作者简介]庞丽丽(1981- ),女,江苏邳州人,南京晓庄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7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晓庄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资助项目“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403353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00-03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现行课堂教学评价多是为奖惩教师提供依据,其评价标准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制定,这与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课堂评价的价值主体的理念相违背。因此,转变评价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笔者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现行大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收集40份典型大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其中有13份(占总数的32.5%)课堂教学评价表反映出课堂教学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基本是按照以教师为中心而制定。其指标体系是由一级指标和相应的评价要点联合构成。一级指标一般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其相应的评价要点为教学目标明确、全面,能够体现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准确、科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进程紧凑合理;教学方法有效得当,创新性强等。在这样的评价表中,评价指标的制定过多地关注了教师,几乎看不到学生的影子。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是驾驭课堂的权威,对教师的评价就代替了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事实上,课堂教学评价的客体就这样被更换了。

其中有21份(占总数的52.5%)课堂教学评价表只是在个别指标中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评价的范畴。如只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中提到“学生完成了学习计划。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学生能力得到了提高”,或者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中提到“学生认真参与双边教学,学习积极,思维活跃”等。从这些评价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进步,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这一角色的作用太微不足道,教师在整个评价表中仍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体现的仍是一种以教师的教来评价整个课堂教学的评价理念。

其余的6份(占总数的15%)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对学生评价的权重均超过了50%。表明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已由对教师的关注转移到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注。如,在教学内容上,“是否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在教学效果上,“是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得到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是否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类似这种评价表的使用表明,学生的主体地位已得到了认可,但遗憾的是目前这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数量较少(从笔者目前调查的情况看,仅占到15%),我们所倡导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只是在小范围内得以实施,尚未成为现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流理念。

二、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所收集的40份现行大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当下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评价有明显的重教师教、轻学生学,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倾向。在评价标准的具体设计上,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学生整体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把任课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情况作为评判课堂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评价只是衡量教师知识传授的有效传递情况,忽视了学生的真正发展。课堂评价如果过分关注知识点传输的数量,教师就会占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向学生灌输知识,以求获得较高的课堂教学评价,然而这样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却是极大的扼杀。于是,我们就会常常看到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景象:在课堂里,所谓“知识”就成了领导课堂的最重要力量,教师因附属于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而成为课堂教学的权威者,学生则相应地成为知识的接受体。

2.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人”和“评课”相混淆。通过分析现行课堂教学评价表,可以发现教师被当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客体,课堂教学评价已演变成为教师评价,这种现象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极不相符。“课堂教学”是评价客体,而不应是具体的“人”。对于“课堂教学”这一评价客体,是由外部评价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构成了不同层次的价值需要。“课堂教学”这一评价客体首先应满足学生作为价值主体的需要,课堂教学应以是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评判课堂教学优劣的最终依据。因此,在设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应着重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这也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教育理念的根本体现。

3.评价内容过分关注教师而忽视学生。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多地关注教师而忽视学生,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发展。评价形式上强调教学进程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讲究“丝丝入扣”,严格按照教师预先设置的教学思路进行;评价内容上关注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讲究“样样俱全”,然而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特别是评价标准中的一些项目不是评价人可以从课堂上直接得出的,而是需要评价人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推测加工后才能做出判断。在推测加工的过程中难免增加了主观臆断性,这就增加了评价结果的随意性,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4.评价标准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是静态的一次性评价,属于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以奖惩性为目的,把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作为奖惩教师的主要依据。就高校中较典型的评优课来看,由于片面追求一节课的质量而不是整体的教学水平,教师是依据评价指标精雕细琢一节课后去参赛,有的教师“一课成名”,成了“教学名师”,但平时这些教师大多数课的教学水平并不高,教师总体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在评价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5.评价方法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西方理性主义精神的影响,特别是受美国科学化、实证化评价方法的影响,促使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走上了“科学化”“理性化”和“实证化”的道路。如在教育评价开展过程中,评价者常常用“再次量化”的方式,即先通过主观判断确定某种高低有序的次序,然后给不同的部分赋予不同的数值,如把“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差”等转化为“5、4、3、2、1”等。

在分析现行大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后,我们可以发现多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评估方法是“再次量化”的形式。如,以要素层次分解法形成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若干因素(如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阶段等),后期建立评价表时就按照事先确定的权重给每一个因素赋值,再次确定每一个因素所属的等级,评价者根据这些不断细化的评分细则进行打分。从形式上看,这样对课堂教学评价貌似公平、客观和准确(有标准、有依据、有数字),但事实上给任课教师带来的指导性作用并不大,教师从数字里不可能判断出自己的课堂教学优点在何处、缺点又在哪些方面,评价本身就不可能发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尤其对那些在科学考量后分数一直在中间层次的教师来说,他们并不会太在意。因此,此种课堂教学评价屏蔽掉了教师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大打折扣。只见评价客体不见主体意义上的人,背离了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每位教师成为整个教学机器链条中的一个小的链接点,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封闭、呆板和僵化的机械活动。

三、“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改革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现行大学课堂教学评价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被忽略,其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健康发展呼唤我们转变评价理念、完善评价内容、重塑评价原则、调整评价方法。

1.评价理念需进一步转变。评价行为的发生需要评价主体在多种心理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在特定的评价情景中对评价客体作出价值判断。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时必须首先转变评价理念,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再只关注教师备课是否充分、讲解是否生动、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是否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而应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学生的真实学习过程如何、真实学习效果如何等等。一句话,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评判标准。

2.评价内容应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进行重塑,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思想和以学生的“学”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以学论学”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毫无例外地关注每一位学生。二是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主要从学生的情感状态、合作状态、关注状态、思考状态、成效状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1)情感状态: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学习过程中是否充满激情,是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2)合作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友好合作,课堂气氛是否活泼、和谐。(3)关注状态: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能长时间持续关注教学内容、参与教学活动。(4)思考状态: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思维是否开阔,思路是否清晰。(5)成效状态: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掌握了应学的知识,是否较好完成了学习目标,创新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增强。三是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教师来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教学及其评价中重视因材施教和进行差异性辅导。

3.评价原则确立的多样性。大学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也需要依据自身独特的原则,这是保证大学课堂教学评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前提。总体来讲,大学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有四个:主体参与、开展实践、深化发展、科学理性。

第一,主体参与原则。主体参与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课堂教学,而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充分关注学生主体的需要,课堂教学评价才有价值,也才能顺利实施。

第二,开展实践原则。课堂教学所产生的价值是在课堂教学整个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中间媒介,是在课堂中,通过各种交流互动活动,来实现学生的各种心理、情感和认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完善其能力,从而实现教学主体在课堂中的各种需求。

第三,深化发展原则。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对课堂情况作简单的好坏之分,重要的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深化发展功能。教学活动就是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素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需要只有在学生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是深化发展原则的内涵。

第四,科学理性原则。其含义就是评价主体对主体需求与客体特性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否作出了全面、科学、理性的评判。课堂教学要考虑特定的教学主体的特定需要,这就要求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之前对教学需要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选择,对于合理的需求加以明确,对于不合理的需要进行摒弃。

4.评价方法运用的完善化。一直以来,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问题。从总体上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评价方法各有其特点。科学主义评价方法优势是数字精确,考量简单,结果高效,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较强,效度较高,但从信度来看评价信息有可能失真,信息出现偏差,此种评价方法容易忽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人际关系的沟通。人文主义的长处就是更加适合采用过程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其缺点是易受评价对象和环境的干扰,主观性较强。

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处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类不同的评价方法时,应考虑课堂教学的适用性以及对应的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技巧等因素。一般而言,科学主义评价方法适用于一定区域的中观评价。人文主义评价方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评价活动,如班级内的微观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作为微观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种,所涉及的规模较小,并且较多关注于过程性评价,目的性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主要倾向于人文主义的评价方法。

但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倾向人文主义评价方法时,也不应完全抛弃科学主义的评价方式。从二者的关系来看,虽然表面上二者存在对立,但在实际操作中二者应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时因地对两种评价方法进行选择,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弥补不足,使它们在评价体系中共生共存,做到相融相合。

总之,探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一种倡导,并不是为了全盘否定现有的评价标准和内容,而是对现行评价标准的扬弃、反思与超越。同时使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平等参与者、督导者、反思者和研究者。

[参考文献]

[1]丁朝蓬.什么样的评价才是好的学生评价[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3).

[2]靳艳敏,张春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9(9).

[3]梁惠燕,高凌飚.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和框架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6(6).

[4]李荣芝.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课堂教学定义例6

【中图分类号】G6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09-03

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与当今我国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密切相关的。中等艺术学校的学生,正是知识学习和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认识复杂的世事人情,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技能,对他们而言都在启蒙之中,都在易变易动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语文课堂性质由语文教学目标决定。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一堂好课,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目标的定向,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方向与教学的流向。因此,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绝不能无视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而只顾埋头教学,也不能脱离社会侈谈个性张扬,而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目标之中,确保整个教学活动自然贴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指向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大方向。

一、中等艺术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及其价值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及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预期要取得的教学结果(目标)。它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还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语文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主要包括年度目标、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等);课堂目标(主要包括课文目标和课时目标)。这三个层次是包容和被包容关系,高层次目标包容下一级目标。

(二)教学目标设定的目标定位

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指课文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课堂教学目标层次最低,是具体教学实施环节中的目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国家语文教育目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国家教育教学全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对上,它要体现国家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对下,它又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准绳。不言而喻,中等艺术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既关乎国家教育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又关乎具体课堂教学的成败。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还必须参照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还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学习准备水平(包括知识准备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

课程目标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基础;也是提高能力,酝酿情感、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教学目标设定的方法步骤

(一)研究课文内容,制定相应课堂教学目标

课文内容是制定具体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出发点。课文内容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施教学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凭借。每篇课文都有其突出、特殊之处,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资源丰富,我们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适当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此为突破口,统领全局。有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目标资源丰富,我们就要以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作为本课文教学目标的重点。只有正确地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才能制定相应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二)了解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扶优补差

为了制定恰当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应研究了解班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水平,对优生应提出较高的目标,对差生应安排计划,进行系统的补缺。

(三)详略适当

每篇课文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资源,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不能过于求全,面面俱到。教学目标的详略要视学生的实际而定。同一个知识点,在初中三年中往往会出现多次,如果绝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就可以略讲,甚至不讲,反之,则要详讲,直到学生弄清楚为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非详不可。

三、新课标是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指针

新版(2011年版)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

(一)指导思想

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

(二)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打下基础的。新课标要求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四、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自身及其周围事物的价值定位,就是人对物质世界关联自我的意义、作用的总体看法;核心价值观是指对人或事物价值的诸多看法中居核心地位,起决定作用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引领全体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同心协力投入建设事业追求美好理想,实现幸福人生的统帅性价值体系,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价值论者认为,一切价值植根于人,指向于人,是人(客体)或事物满足人(主体)的需要所呈现的特性,离开了人,便无从谈论价值;没有与人产生关联,便无法确定价值――总之,“没有进入社会实践及认识活动中的人――主体,世界不过是一团按照某种规律运行的自然之物,是无所谓意义、无所谓价值的。”这就显而易见,无论什么社会形态,无论哪个发展阶段,真正进步的积极的价值观,应该体现遵循人的本性、维护人的尊严、遵从人的需要、彰显人的主体潜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由此观之:人,是价值哲学的立论基点,也是价值哲学的研究归宿;以人为本,无疑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要保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要求,自然必须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作为始终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中的一条红线。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我们须以敏锐的目光,从教材中发现这种资源,从文本中挖掘这种题材元素和语言文字,尤其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提炼升华,整理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而又不偏离文本主题、对学生具有情感煽动性的课堂教学目标,以智慧的策略引导和情感的渗透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确立人本主义理念,铺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比如,《明天不封阳台》一课从生活起居中碰到的一件小事入手,表达了一个严肃的主题: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存的“环境保护”的主题。

这一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仔细阅读课文,在抓住中心事件的基础上,能够把握贯穿本文的线索,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首先研读文章内容,理清线索,然后思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和儿子的美好情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意识,提出自己“人与自然”问题的设想。

(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融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所以必须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学生对文本素材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充分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教学目标应该致力于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故事情节、英雄形象的过程中,去发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从而深刻了解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由衷热爱我们中华民族,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迎难而上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顽强拼搏的意志,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中潜移默化、自觉自愿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责任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的强大内驱力。

以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为例。《最后一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与民族精神打造的完美结合的教例。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这些内容通过一个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更真切动人。小说中韩麦尔先生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知识教育,而是通过对本民族语言的讲授这一活动,体现他了对祖国,对法兰西民族的热爱。

针对这篇比较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审美特征的课文,应该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呢?我想,必须致力于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注重给学生情感的熏陶渲染和情景的创设、引入。

综上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可这样设定:

1.知识与能力:结合小说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爱国感情。

(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渗透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青少年们去继承,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青少年们去开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特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体现精神面貌的深层内核。时代精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今时展的潮流推动了时代精神的培育,深化了时代精神的内容,并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入21世纪,时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当前,世界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这些新情况、新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培育和弘扬开拓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自由平等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等。教育面向未来的重任要求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无论是面向世界还是面向现代化,最终

(下转第110页)

(上接第10页)

落脚点在于面向未来,这就需要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将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中。

教材中的大量课文内容本身就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崇尚的时代精神,是培育学生精神品格、树立健康人格的极好素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自然渗透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日》《月》《在山的那边》《理想》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应该侧重理解并感悟作者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居里夫人》的教学目标设定应该侧重理解并感悟“沉醉于世界的优美,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的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信念;而《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设定应侧重理解作者对非正义战争的谴责,对和平的呼唤;《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目标设定应该侧重理解并感悟雄健豪壮的精神气魄。

五、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预期要取得的教学结果(目标)。它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还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充分挖掘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因素,并发挥语文学科教育育人的优势。教师应借助语文教学的各种形态,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式教育,其优势的确可谓得天独厚。教师引导和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对语言进行品位的过程中,更深刻的体验文本中的情感、生命、艺术、文化和历史,以上升到升华思想、充实精神、唤醒灵魂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目的,真正帮助学生真正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策划得当,功到自然成。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与时代的脉搏同律跳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功能,实现语文课标及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拟定和强调的重要教育目标,以载道之文化,培育和造就出更多符合国家需要的志向远大、情操高尚、人格健全、行为规范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2]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王新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郑 凤.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8(4).

[6]尤藐难.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度研究[J].考试周刊2014(55).

[7]刘永康等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天地出版社,2001.

课堂教学定义例7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立体课堂的理论基础

立体课堂建设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90年代以来,该理论在我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中国知网检索可以看到,关于建构主义的文献记录逾百万条,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记录始于1980年,至2016年共66万条,同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共45万余条记录。两者的数量和占有关建构主义记录的绝大部分,而且变化趋势相同:1990年代中后期每年记录上千条,2000年以后年均记录上万条。可见,学习论和教学论是认识建构主义的核心重点。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基于以前的认知结构,主动地选择外在信息,完成对新事物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因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所以,教学应该营造宜于学生知识建构的环境与氛围,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发生和完成知识的建构,而不是教师知识的传递和灌输。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据此,如果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和教师的教学反思,能改善思修课堂教师讲道理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实现关于信仰的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二、建构主义教学的情境设置――锚式教学

锚式教学指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问题作为“锚”抛出,这样整个教学内容和进程被确定下来。就像轮船被抛出的锚固定一样。接着,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提出与情境的设置。20世纪90年代,美国Vanderbilt University 的认知科技群(Cognition and Technolodg Group at Vanderbilt简称CIGV)在提出锚式教学法的理论模型时就同步设计了两款多媒体课件:《年轻的夏洛克?霍姆斯和奥立佛》(“Young Sherlock and Olive”)和《杰斯帕?伍德巴瑞问题解决系列》(“Jasper Woodbury Solving Series”)。这两个软件主要适用于5~6年级学生。前者让学生观看完影片后从制片人的角度思考清洁设置是否合理有趣,场景及任务活动是否可信?这样学生能了解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生活状况,学习讲故事的方法。后者讲述了主人公的两个历险故事,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解决是否返航、最佳路线设计、解救受伤的鹰等问题,涉及大量的数学计算与科学文学历史知识。前者为语言阅读教学,后者为数学教学。

这两款课件生动有趣,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新媒体技术尚不发达的环境中,它们的运用一改传统课堂的呆板沉闷,调动了学生学习课堂内容和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这也让人明白了中国现代教学改革为什么这么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但现实状况是大部分思修课教学的课件只是将书本的文字配上图片搬到投影幕上。课堂状况仍然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输出。当然,每所学校都想制作出CTGV那样的课件。可是,没有如商业大片般的问题导入和情境设置,思修课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下的持续探究式学习呢?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立体课堂的设计与实施

(一)立体课堂的涵义

立体课堂就是把点对点的二维平面课堂变成点和面构成的三维空间。把传统的教师带领学生,教师灌输知识给学生的直线型平面型的课堂转化为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三者有机结合的立体空间。教师、学生、学习内容都可以作为平面的顶端,其他两者处于一个平面的时候,第三者就可以作为立体支撑,让三个要素都发挥主体作用。

(二)立体课堂的要素与运行模型

立体课堂要解决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课堂要素定位;第二是课堂运行过程。要素定位即课堂是由不同的要素构成。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通过教材和教法结合在一起,完成课堂运行过程。同样一堂课,如果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把课堂内容称之为教学内容的话,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可以把同样的内容称之为学习内容。所以在处理三者关系的时候随着中心的定位不同会构成两种不同的课堂运行过程模型。第一种模型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教。教师主导驱动,主导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并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当中。第二种模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重新认识教学内容,掌握规定知识,学习自选知识,主动参与教学或者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聆听者,信息接收者,而是信息发送者,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者之一,参与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籍此完成自己知识结构的构建。同时也形成自选知识和规定知识的交叉,这个过程是学科迁移,学科融合的过程。

(三)立体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在上述两种模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核心区别在于教学过程由谁主导驱动和采用的方式。当然,一名优秀的传统型教学的教师会把传统的教学过程进一步发散或者提升,会把自己主导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迁移,迁移到学生认为有用的自学内容中去,从而扩大学生视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但这仍然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三要素按照传统方式构成传统课堂运行过程。而立体课堂除了有传统方式还需要有线上教学,就是教师随时随地都会主导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时学生也对学习内容进行改造,通过提问和质疑倒逼教师学习。线上教学的即时性,使得课堂内容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变成一个师生间的双向流动过程。这个过程自下而上地推动老师将学生的自选知识和他所要教授的规定知识进行融合,推动线上教学的发展。在这个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课堂运行模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仍然是平等的,不过原来教师与学生的平面关系,变成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的三重立体关系。原来固定时间地点的单一课堂变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维立体课堂。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似一条动脉,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立体课堂运行过程则是动脉静脉一起工作,能够形成课上传统与课下现代技术相结合,线上的现代性与线下的现代性相结合,既有学科迁移又有学科交叉,从而把原来的单向平面课堂重构成双向多层次立体课堂。

(四)思修课立体课堂建设

侧重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削弱高校思修课的教学效果,建设立体课堂是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之举,是当前思修课教学改革的应然之选。思修课立体课堂建设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课堂主体要素、线上教学、课堂内容和线下实践。第一,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就要让学生提出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问题,提出他们最喜欢的上课方式。这对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因为他的角色要从权威的信息供应者变成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要和学生一起学习解决问题。第二,线上教学与课堂内容和线下实践联动,完成包含情境、协作与交流的理想学习环境创设。第三,思修课内容必须体现思想的深刻性和理论的底蕴性,让学生真正折服于思想和理论。第四,通过线下实践环节让这些思想和理论外化于形,把学生的认知和实践放在同一个学习过程中,认知过程也是实践过程,实践过程也是认知过程,使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实现理论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的效果。

四、立体课堂建设需要规避建构主义的理论缺陷

基于建构主义建设思修课立体课堂要注意全面科学地认识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迷信建构主义的某些教学观点,容易陷入教学困境。激进建构主义格拉塞斯费尔德提出,取消教师权威,不要教学目标等观点,并不能给思修课教学正确良好的引导。因为思修课的教学必然是以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为终极目标。热衷方式创新而忽视内容研究,追求教学形式上的热闹而缺乏思修课应有的思想理论深度,那么思修课教学不论怎样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都是舍本逐末之举,制造的也是虚假的课堂繁荣。

参考文献

[1]廖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3(7).

课堂教学定义例8

绪论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2011年3月,“生本课堂”项目正式立项为国家“十二五”课题。课题开题后,总课题开始有计划的在全国各地发展实验校区,目前北京总部导学馆已经为推进中国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推波助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生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是一种追求平等、互助、民主的人文课堂环境,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模式。学生通过互助、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于知识的探求度。

在生本课堂推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角色的转变,老师要走下“神坛”,走向“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者。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自己自主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提高。

在小学推行生本课堂,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现在的“生本课堂”在中学和高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进,但是在小学教育阶段,生本课堂的推进还需要我们加大推进的力度,这是因为小学生本课堂的建设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生本课堂建设的特点

1.1小学生本课堂建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因为“生本课堂”概念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本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必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氛围一定是民主、公开、积极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发挥天性,让学生在自由、安全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释放和成长,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益的知识。正是因为生本课堂的要求,才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1.2小学生本课堂建设是对教学内容的再开发

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主要是依赖教师作为主要的传播者,将书本上的内容和教师的已有经验进行填鸭式的灌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知识和已有经验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学生要求,所以,在小学的生本课堂中,就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在开发,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善于开发和引导,引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

1.3小学生本课堂建设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有着很深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小学生中体现的格外明显,因为生长环境不同、个人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家庭教育程度的不同,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体现出不同于中学生的特点,比如:好动、多问等等。原本的教学形式,教师会因为既定的教学内容没有被所有学生理解而迁怒与学生。“生本课堂”的推进,则是帮助教师明确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盲点,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这是对于学生个体性差异的最好尊重。

2.小学生本课堂教学形态的形成过程

2.1以学习为先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职责,对于刚刚接触教育的小学生来说格外重要,所以,在推进生本教育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以兴趣作为引导,是增长人生见闻的重要途径。培养教师新的学生观、教育观。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进行合理的评价。

2.2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真理判定含义对于小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践过程中,才能检验知识的准确性,也更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通过探究性学习、互学习等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进而提升学生的行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小学生好动、多问的性格特点的。

2.3以思考为推力,促进小学生本课堂的建设

生本课堂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够急于一时,所以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和生本课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戒骄戒躁,扎实有效的推进生本课堂在小学中的实践。小学的生本课堂建设需要时间给教师适应课堂上教学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小学的生本课堂建设需要给学生时间适应思维方式的转变。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案例,都需要以思考作为推动力,不断的进行扬弃,发展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更正我们再实践过程中犯下的错误。

3.小学生本课堂建设的意义

3.1小学生本课堂建设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的最重要一环,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普及生本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增强学习过程中的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基础、兴趣和行动力正是高等教育过程中最需要的环节,所以,小学的生本课堂建设会是学生未来学习的重要基础。

3.2小学生本课堂建设对于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在生本课堂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会成为教学的辅助者,这对于教师的自身知识修养有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知识盲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知识的准确性。

生本课堂的建设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生本课堂在小学的建设是符合小学生性格特点的,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中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

结语

小学生本课堂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重要的阶段,生本课堂的发展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也是未来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生本课堂有着自己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特点,它的形成也会有着独特的模式,最重要的是因为生本课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本课堂的建设有着其重要的特点。在小学进行生本教育,是对教学内容的再开发,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环节,是对于小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

而小学的生本教育也有着很深刻的意义,小学生本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石,对于小学教师和小学生的成长也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生本课堂的形成大抵是分为三个过程,要以以学习为先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以思考为推力,促进小学生本课堂的建设。(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定义例9

柳州市中小学“禁补”之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在与教师的谈论中,常常听到或谈到这样的话题:课堂上讲了几遍,学生还是听不懂;这道题做了几次,学生还是不会做。仔细琢磨,结合笔者的教学生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的心态没有调整好,教师自身固有的心理暗示,也是一种心理寄托。总认为讲了做了学生就能听懂、记住、会做,自己心理就平衡,否则就放心不下。考前拿到题目,看似熟悉的题目,认为学生一定会做,但考试结果还是一塌糊涂。基本的运算、等式的变形、定义、定理都错漏百生、含混不清,教师常常这样怒斥学生:这么简单的题目,你也不会做,课堂听到哪里去了?有的题目稍微改变形式,如数字的改变、图形位置的改变、描述方式的改变等,学生就无从下手。

2.教师课堂上想尽一切办法把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急功近利,满堂灌,题目一条一条地讲,课本内容一点一滴地传授,生怕知识结构不完整,还要把知识拓展延伸。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课堂时间不够,还要拖堂上课,生怕遗漏一个环节,但学生课堂上什么也没有记住。

3.题海战术。教师大量布置作业,试卷满天飞。教师不加选择地抛给学生做,学生做得天昏地暗,漫无目的地做,一题接一题地做。学生成为做题机器,思想麻木,甚至晚上要做到十二点,哪有时间归纳做题的方法、技巧。同类题的分析比较,教师认为题目做得多了,各种类型的题目见多了,方法总会练成的。题海茫茫,新题型层出不穷,能做得完吗?

二、课堂应走追求高效之路线

如何在40分钟内提高教学效果,产生最大的效益?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关键,追求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笔者认为课堂上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是避免不了心急气燥,好高骛远,拓展无度,课堂上话语好似“连珠炮”,没有给学生喘息的机会。学生应该深刻掌握的定义、定理等没有达到目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训练、发展。事实上,大量的解题都是回归定义概念、定理等,这些不变的东西掌握好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对基本知识了如指掌,如同探囊取物,深刻准确理解了,做题才是有效的。

对于定义、定理等应让学生理解、掌握成立的条件、适用的范围、几何语言表达的形式等。如三角形的定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直线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不急于给出,而是通过原有的认识基础判断一些图形是否是三角形,还可通过实验观察任意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否是三角形。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然后给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成立的条件是什么: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b.三条线段;c.首尾顺次相接。这样学生就能牢牢掌握三角形的定义。此外,对于基本定义、定理等还应掌握其逆向应用、建模分析等,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2.课堂上应注意知识体系的构建

课堂上教师惜时入金,尽可能多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各个知识点面面俱到,结果样样都想抓,样样都抓不牢。教师舍不得花时间在课堂上检查学生掌握知识、解决能力如何、记忆如何、类同知识联系比较如何,光有布置没有检查等于没有落实。事实上,成功源于细节,只有把这些零碎的东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否则学生什么都记不住,什么问题都是一知半解。一节高效率的课,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记住并且掌握这些定义定理。

这就要求教师每一节课要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让学生主动有意识地记忆掌握,并付诸实效的检查,不让归纳总结走过场。要清理本节的重要内容,知识脉络清楚。如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教师如果不加强引导强化记忆掌握的话,到了九年级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记忆为两腰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检查学生的基本定义、定理,知识结构,很少有学生说得清楚。凡是考察基本定义、定理的题目丢分十分严重,只有课堂上着重解决这些基础问题,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效益突出。

3.课堂上应少讲精讲,深化重点、化解难点,追踪热点,针对考点,有的放矢

对易错、类同题、易混淆不清的地方应针对性训练。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每题精讲,人人掌握,人人过关。不贪多,只求精,精益求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苦下工夫,有独到的眼光,平时应注意收集好题、典题。建立自己的题库,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大纲、考点,做一个智慧型研究者,通过精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规范书写,选题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要充分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错误的思维倾向。对同类题放在一起讲评,有利于总结、归纳、提炼,有利于学生区分,形成专题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4.把课堂还给学生

现代的教育理论教师都懂,但操作起来,总避免不了“穿新鞋走老路”,回到习惯性的心智模式上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先读题,然后写出解题过程。含变形、计算、理解等,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教师在黑板上一手完成。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书写剥夺了学生的动手机会,但在考试中,读题、解题均是学生一人完成的。教师读完题,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学生当时是听懂了,但独立做起来还是不能完成。这样的讲解等于不讲。教师们何不通过观察学生独立审题、解题过程,让学生暴露不同的思维倾向,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学生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形成共识。这种课堂方式,学生们的认识是深刻的甚至是终身难忘的。此外,课堂还要培养学生数学的基本思想、解题的方法、书写的技巧等。

5.课堂应培养学生的紧迫感

数学中,很多学生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体现在作业不完成,等教师讲评抄进去。懒开动脑筋,懒动手,懒动口,依靠教师分析问题,自己机械记忆。课堂漫不经心,讲小话、开小差,没有钻研精神,更没有紧迫感。课堂上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功能性的有效手段就是限时审题、限时理解、限时解题、限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树育.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0(9).

课堂教学定义例10

一、民主与自由同在

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最能促使创造力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保持心理自由。心理学研究也一再证实“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可见,民主与自由相辅相成,没有民主的课堂气氛,就谈不上学生的自由参与,没有学生的自由参与,就没有任何民主可言,也就不可能有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民主与自由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与基础。

要创设民主、自由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重视第一堂课上的开场白。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性较浓、政治性很强的课程,一直以来,学生对其形成了“思维定式”的偏见,普遍不大重视此课程的学习,大都抱着拿学分的心态走进课堂。鉴于此,教师尤其需要重视第一堂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第一堂上树立的形象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今后能否与学生融洽相处,能否在课堂上掌控自如。恰到好处的开场白能为教师良好形象的树立和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从第一堂课的开场白起就应制造民主气氛,以消除或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一方面,要敞开心扉向学生做自我介绍,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尤其要让学生领悟到你不是一个“刻板”的马克思主义“说教者”,而是一个愿意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善于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一个追求民主、主持公道的老师。另一方面,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所谓“先做学生,再做先生”,教师在第一堂课上一定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畅谈心目中理想的政治课老师的标准、授课要求等。鼓励学生向老师提要求、向课堂提建议,消除学生的“畏师情绪”和心理顾虑,为给日后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其次,要善于把握民主和自由的度。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理论学科,具有理论前沿性和政治敏感性,学生难免在课堂上就当前的某一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其观点难免有些偏颇甚或背离主流价值观相。面对此,教师切忌强行终止学生的发言,或搪塞、敷衍甚至批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者要向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特殊使命,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此,思政课教师有义务有责任通过课堂这个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包括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平等、博爱、友善、引导的心态及时发现、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以及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或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便更好地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力与纪律并存

和谐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活力的课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两重的参与重于一吨重的说教。”高校思政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等特点,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同时要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可巧妙地向学生说明课堂参与的优势,比如,每次的课堂讨论、发言采取累计积分制,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竞相迸发,课堂气氛自然会活跃起来。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谈论,在思想的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自觉选择马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选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思政课的教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实际上,学生参与讨论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主体性的自我建构过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远甚于一味地理论说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

和谐的课堂充满活力与自由,但并不意味着不要课堂纪律。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一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思政课堂追求的纪律应该是“动中的纪律”,即表现为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活动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课堂上“讨论环节”的诸多问题均需教师事先精心构思、组织、安排:首先,讨论的主题要紧扣教学内容,联系当前社会问题,并由教师事先布置,以便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查阅资料,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切忌当堂随意发起,学生即兴发挥,这种讨论的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只能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此失去兴趣。同时,无组织的即兴提问、发言,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或失控,最终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聊天室”。其次,讨论的时间和形式。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宜将讨论时间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个人、小组或小组代表的形式进行。最后,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一人或一组的观点受到其他小组的“文斗”的质疑时,教师一定要具备及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客观地给予解释、加以引导的能力,消除双方争议的疑点和困惑,以保持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如此,课堂呈现出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的和谐氛围。

三、效率与公平相伴

和谐课堂的构建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两大问题。

首先,要注重效率。这里所说的效率即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与效果。为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宜考虑效率优先。即在课堂讨论采取积分制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奖惩规则:课堂讨论向所有学生开放,多参与,多积分;少参与,少积分;不参与,不得分。具体细则如下:教师把课堂上一定的时间(一般15钟左右为宜)留给学生,组织、引导、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就事先给定的议题展开精彩的讨论、辩论。可以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其中以个人形式参的每次发言可获得2个积分;以小组形式参与的(可小组成员集体参与,也可选派代表),每次发言小组成员均可获得2.5个积分。个人发言与小组发言0.5的分差,旨在鼓励学生之间加强团结合作,形成“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的课堂氛围。当然,鉴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不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发言,因此,这种做法难免有一定的弊端。尤其是,由于学生个体性格特征的差异,课堂讨论所得的积分会出现“贫富差距”现象。长此以往,容易引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此,还需兼顾公平。其一,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相对公平。为确保学生参与的相对公平,课堂讨论环节可采取学生自愿与教师随机点名相结合的方法,争取机会向全体学生开放。尤其需要兼顾学生个体的性格差异,教师要要多关注、鼓励一些较为内向、慢热、被动型的学生,调动其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或在适当的时候点名让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以确保发言机会的相对公平。其二,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相对公平。“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手段,更是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态的必然要求。”健全、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同时也彰显出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因此,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对于和谐课堂的构建至关重要。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考核多采取期末考试的形式,考核方式多为开卷,题目多为书本上的内容。可以说,这种单一的过于重视结果的考核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具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创造了可乘之机。同时,这种评价方式也将给课堂和教师带来极大的挑战性和难题。科学的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的动态过程,包括学生的出勤、作业、讨论、整体学风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论文或报告的撰写情况,等等。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及通过学习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有何转变等。这种多元、综合的评价方式能确保评价的相对公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鉴于此,宜采取“考试”与“考查”两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可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并将两部分量化(平时占60%,期末占40%),期末考核可采取集中笔试,随堂进行考查,由授课老师出题,题量一般保持在2~3题,题型较为开放,多为主观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平时成绩可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作业、讨论、学风、社会实践调查论文或报告等。面对如此繁杂的成绩组成部分,教师一定要仔细做好课堂记录,同时为保证成绩的客观性和相对精确性,可把分值比例再做一次量化分配,如可以把平时成绩所占的60%进一步细划为出勤20%、作业15%、讨论15%、学风10%。做到每一项分数“有章可循”、有理有据,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平时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评学的相对公正性。

四、诚信与友爱兼有

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与友爱精神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做好德育攻坚战,搞好诚信与友爱教育,从打造和谐课堂做起。

一是师生之间的诚信与友爱。苏霍姆林斯斯曾说过:“教育技术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欲达到这种境界,教师要学会用诚信与友爱感化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比如,当面临学生请假、上课“溜号”、情绪低落等情况时,教师一定要沉着、冷静应对,学会关爱、相信、理解学生,时刻留意学生的情绪波动,发现某些微妙变化时,主动走进学生,倾听他们的述说;或以委婉的方式询问,了解其心理需求,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中学生遇到的困难,以真诚与关爱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谓古人所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的权威不是靠权势来维系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若能深入学生内心,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感受学生的情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心与学生交朋友,客观公正地待人处事,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戴,学生则大多能自觉接受教育,收到“无为自化”“不令而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就是和谐课堂的促进者和建设者。

二是生生之间的诚信与友爱。高校思政课作为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决定了授课班级规模的特殊性:大班授课、不同的学院、专业,容易出现“小团体”现象,易造成生生之间的不和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如在课堂讨论环节上,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以拉近生生之间的距离,或多给学生创造课外合作的机会,可能的话,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展开实践调查,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完成此项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此项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加强了合作与团结。

在和谐课堂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综上,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听—记—思—问—辩”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即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宗旨。和谐课堂的构建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就社会层面来说,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和谐课堂中培育出的健全人格特质,有助于他们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其次,就学校层面来说,和谐课堂有助于带动和谐校园的形成,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再次,就教师层面来说,和谐课堂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实现轻松教学;最后,就学生层面来说,和谐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