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6 15:17:54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3)06-0096-07

一、引言

技术与自然、社会构成了人类生活生产实践活动的基础〔1〕。今天的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体系,随着信息技术(IT)的不断发展,技术也在加速发展。由于技术存在的不完美性、多用性、发展变化性,对技术进行管理就显得越加迫切和复杂。技术管理在国外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而国内在这个领域起步较晚〔2〕。实际上技术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其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下面主要讨论技术管理的基本问题以及学科体系的发展等问题。

二、技术管理的基本问题

人们要利用技术,就必须对技术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对技术进行全面的管理。在此我们首先对什么是技术以及技术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介绍。

1.技术简述

技术(technology)一词在大英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the practical aims of human life”.(技术就是科学知识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实际),而将技术作为一个主题词检索就涉及了11个门类,76个条目〔3〕。技术与人类生活生产实践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没有技术就没有人类发展的今天,技术对于人――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它是由人类创造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它就脱离主体,而一旦脱离开主体,它就不能直接为人类社会服务。技术的存在形式我们认为,它既不是属于‘世界1’――‘物理世界的实体’或客观物质世界,也不是属于‘世界2’――‘精神状态世界’或主观精神世界,而是属于‘世界3’――‘思想内容的世界’或客观精神世界,即“技术的内容是精神的,其载体或外壳是物质的”。〔4〕

2.技术的种类

技术的种类可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自然技术是物质生产技术,如制造技术、建筑技术、电气技术、生物技术、监控技术等等;社会技术则是改良社会的技术,如民主制度、法治、自由协议、独立规则、平等原则、组织架构、议事程序等等社会运行规则;而人文技术关注人们交往的方式方法,以及人格的塑造和发展,如思维方式、诗文欣赏,因此人文技术更接近于人们所说的艺术。另外,技术按照其本质形态分为材料技术、信息技术;按照在社会中的用途可分为军事技术、民用技术;按与人们生存生活的远近则可分为探索性技术,实用技术和娱乐性技术;按技术处理的对象可分为材料技术和信息技术。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支撑,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在一个社会的发展中是自然协调的,要想有选择地发展一些技术,排除一些技术并不能全面持久地有效①。

3.技术的性质

关于技术的性质,人们讨论得比较多的是技术的本质,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技术的性质应该包括技术的本质,但技术的本质不能涵盖所有的性质。在讨论事物的本质时,大多数人是将事物本质对象片面化或绝对化,并没有统一的视角和标准,这就使得问题复杂化了。我们根据对技术的分析罗列了若干技术的性质以为讨论技术管理的学科体系参考。

(1)技术的社会性。作为前述“世界3”重要内容的技术,首先是因为人的社会性而被创造出来的,技术的价值也是因其社会性,而与人类社会共存。

(2)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既是人的发现,也是人的创造发明,人们发现了是什么、为什么,从而才用于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3)技术的经济性。技术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省时、高效、安全、可靠。

(4)技术的知识性。技术要被人们分享,就需要让人们知晓,需要说明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用,这正符合知识的要素。

(5)技术的工艺性。技术的工艺性绝不仅仅针对物质产品技术,对社会、思维、政治无不如此,人类的现代化绝对不仅仅是物质的现代化,没有政治、观念和思维的现代化――全面技术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现代化本身,现代社会是全面技术化、程序化和工艺化的功能社会②。

(6)技术的周期性。技术的周期性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一种技术不会永远有效,一直不变;另一方面,就技术的总体而言,其发展过程体现出周期性或阶段性。

(7)技术的风险性。技术无论就其特殊个体,还是技术总体,人们都无法完全预期其未来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人们对技术使用必须多加小心,但发展与使用技术时可能会有问题,而不发展与使用技术绝对有问题。

(8)技术的发展变化性(也可将周期性归入此项)。

(9)技术的不完美与可完善性。技术像人类做的任何事情一样,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即由于人类发展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局限,在其制造或设计上都会存在一些不完美之处。

(10)技术的结构性。各种各样的技术结成了技术体系,也形成技术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结构,这种结构是不断进化提升的。

(11)技术的理性或程序性(类似于知识性和工艺性)。

(12)技术的多宜性。一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尤其是某些技术不是首先为研究的目标项目服务,却在其他领域首先使用。

(13)技术的可替代性。技术的可替代性是与技术多宜性相辅相成的,没有技术革新的多宜性就不存在替代性,而且新技术总会替代旧技术。

(14)技术的扩散性。任何一种技术都必需让一定数量的人了解它、使用它才能发挥其效用,才能使其得到延续。

(15)技术的突变性和涌现性。技术的发展不是线性与可预期的,可能由于认识上的突破而发生突变、涌现,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就席卷全球。

(16)技术的进化性(IT技术最为典型,但不惟独IT技术)。

(17)技术的时效(历史)性。技术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任何一种技术都有生命周期,且各不相同。

(18)技术的多向(非确定)性。这与技术的多宜性相反,是指实现同一个技术目标可以有不同的技术路径,譬如第三代移动通讯就有几种模式或标准。另外,技术的多向性与技术的可替代性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技术的替代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技术的进步。

(19)技术开发或认知(掌握)的复杂性。技术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属于情境的产物,尤其是复杂性技术更是如此,因此,技术的开发、学习都属于复杂性的活动。

(20)技术保持或使用的耗费性。技术无论是在保存上,还是传播扩散使用上都需要一定的耗费,如果不进行妥善保存,技术可能会失传,一旦失传再要使用就需要重新发明。

(21)技术使用的边际价值递增性。技术使用得越广泛,技术产生的效用就会越大。

(22)技术有限的“人为”及“为人”性(技术不完美的另一种解读)。

(23)技术发展的非完成性。技术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映射,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也决定了技术发展的非完成性。

(24)技术的信息性。任何一种具体的技术都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技术的扩散和传播上是基于其信息性的条件,如一个人买了一台计算机,并不等于他就购买到了计算机的技术,因为他并不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信息。

(25)技术的工具性。无论是要正确做事,还是做正确的事,都有一个怎么做才能行之有效的问题。

(26)技术的创新性。技术是人的实践性创造,没有人类的实践创造就没有技术。

(27)技术的神秘性。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诀窍”,或“秘诀”,而“秘诀”和“诀窍”总是被披上神秘的面纱,给人以神秘感〔5〕。

以上对技术性质的罗列,也许还不全面,但这大体可以为我们讨论技术管理问题形成一个初步的参考。

三、技术管理的学科体系

既然人类社会是追求其稳定性、可靠性、有效性等,技术管理也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人群、组织以至人类总体对技术的期望从各种层次、方面来满足其需要,人们通过技术的发明、保存、使用、管理来达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对技术管理的体系可以从技术管理的层次、技术管理的内容以及技术管理的目标等方面来讨论③~④。

在各种各样的组织之中都存在着技术管理问题:国家政府组织的技术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技术管理和企业组织的技术管理。其实技术在这三种组织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对其关注点和追求也各不相同。作为政府组织,技术的作用可能是经济繁荣、富国强兵、社会发展等;而企业组织则关注技术可能带来新产品、提品的新功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等;非营利组织关注技术可能纯粹是为了社会责任、发展学术、解决探索问题中存在的困难等。因此不同的组织对技术的要求不同,管理的目标不同,管理工作的重点也存在着差异。

技术管理就其普遍性的要求来讲有技术管理原理,而从各种目的考虑则涉及到以下一些实务:技术统计管理、技术战略管理、专利技术管理、技术转移与贸易管理、技术周期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情报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组织管理、技术人才管理等等⑤。

而如果按技术的生产部门进行划分则有:农业技术管理、工业技术管理、建筑技术管理、运输技术管理、军事技术管理等;再按对技术的学科门类进行划分的技术管理有:物理技术管理、化学(化工)技术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生物技术管理、医药技术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管理技术管理等。

此外,还有专门化技术管理。如:施工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管理、服装厂技术管理、自来水厂技术管理、国际化企业技术管理与创新、信息项目技术管理、粮食储运安全与技术管理等等,具体的技术管理应该有成百上千以至更多。

不仅技术需要管理,管理也需要有技术。如:质量管理技术、安全管理技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技术、项目管理技术、内容管理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指标管理技术、施工管理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等等,具体的管理技术真是浩如烟海。

而技术管理实务包括: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技术组织、技术演变、技术选择、技术社会、技术伦理、技术贸易、技术资源、技术价值、技术风险、技术使用评估、技术产品认证管理、技术管理技术。

因此,管理本身是一类复杂性活动,离开了管理的技术管理本身也无法实现其有效性的目标。人们不仅仅要对知识进行管理,还需要对管理知识进行管理;不仅仅要对技术进行管理,还需要对管理技术进行管理。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知识的进化与技术的进化就一目了然了。知识本身和技术本身都有自主增殖的趋势,而知识和技术都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具有了进化的特征。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是一种自身进化的结果,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过程也是不以人们自身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会引起何种结果则是难以预料的事。因此,建设技术管理的体系是一项理性化的工作。人们必须对技术进行再认知、研究,并遵循一定的规则、逻辑,来建构一种符号体系,以便人们进行学习讨论,进而把握。

作为技术管理的内容是广泛的。技术既是未成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都是未成的;也是已经存在的――已经应用的技术,变成专利的技术但没有使用的技术都是已成的。技术既有简单的――一个简单的物件;也有复杂的――大型现代化工厂。技术既是个体单一的――一个顶针;也是集合整体的――造一座桥,所用技术都属于整体集合的。技术既是局部的――国防军事技术;也是系统整体的――技术是一种整体建构的;是人类社会整体性的一种映射。人类社会发展与技术发展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既不会存在没有技术发展的社会发展,也不会存在没有社会发展的技术发展。技术整体是人类发展需要的整体建构,具有指向性――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这样一个认识基础出发,技术的管理内容就是极其广泛的。把技术作为知识来保存是一种技术管理;试验、开发一种新产品、新工艺,并确保其成功,也是对技术的一种管理;确保一种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是一种技术管理。因此,发展技术、保留技术、应用技术等等都属于技术管理。由此可见,技术管理的内容广泛而庞杂。

作为技术管理的体系是发展进化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就提出了技术管理,其实技术管理的实践也可说是古以有之。只不过是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对它越来越需要进行特别的关注并加以认真对待。技术对人类而言既可能产生巨大的利益,又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既可能给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需要对其进行管理。技术管理体系有两个方面:即技术管理的实施体系――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另一种即是其技术管理的科学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如技术的统计管理。这里的统计是应用统计,要针对技术问题、要求、目标,保证技术统计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等。如何做好技术统计则更多的是方法问题――怎样实施、要满足什么标准等等。这里讨论的主要是技术管理的学科体系。

在发达国家,技术管理的工作比较成熟,工业革命的经历就使他们自觉积累了关于技术管理大量经验与实际操作方法,但在后发展国家既因为后发性没有建构出发展的良好基础,也因为受发达国家的示范作用影响,不能实事求是地针对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加强技术管理建设,而可能会导致其研究脱离实际,理论脱离应用。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使技术管理的企业主体地位基本得到确立,但整个国家的技术管理与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关系的不顺是中国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重大痼疾,也是影响技术管理学科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

对技术管理学科体系来讲,应该从技术管理的基础理论、技术管理的科学方法、技术演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管理入手。当前的技术管理问题主要集中于知识管理、技术战略与技术创新领域,可以把这些看着是技术管理研究的前沿课题,但技术管理的一般内容也不能削弱与忽视。今天的知识管理、技术战略与创新管理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发展基础之上才能行之有效,离开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

四、技术管理的学科建设

技术哲学就是要解决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或关系协调问题,那么技术管理就是要具体地协调人与技术的关系,以实现技术效用的最大化、技术使用风险的最小化,技术运行的理性化、技术创新的技术化。

技术管理是一门独立的管理学科。国外在技术管理、技术战略、技术创新、技术转移与贸易、技术预见与评估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

笔者认为,我国将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并列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与我国技术经济相对应的学科领域在西方是工程经济学,工程是现代社会中普遍的问题,技术经济从术语结构或在事实上均有需要解决但无法解决的问题。尽管有人认为技术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但笔者认为如果技术经济问题是真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交流,否则我们总是自说自话,没有比较,只是自己搞一套话语体系,而一切理论方法又都借鉴西方的,自己又没有实质性的创新成果,这样的学科似乎不要也罢。

另外,即使技术经济问题是成立的,那么将经济问题与管理问题混淆也不足取。过去将技术经济及管理作为应用经济,放在经济学科之中,现在又将技术经济与管理放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中,那么技术经济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呢?技术管理是管理学研究的问题是毫无疑问的,但将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放在工商管理学科下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将“技术经济及管理”这一学科分拆为“技术经济学”与“技术管理学”也许是更明智的抉择。

技术管理仅仅有企业的技术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哲学转向或进入到技术哲学的中轴阶段〔6〕,技术管理、知识管理、创新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不确定性管理并行为管理的当代主题。技术管理问题是时代向人类提出的又一挑战,建设好技术管理学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技术管理学科建设的主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管理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2)技术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深化;(3)技术管理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范式;(4)技术管理实务规范化、系统化与信息化;(5)鉴于技术管理内容的丰富性和增长性,设置“技术管理”的一级学科,是加强技术管理学科的平台基础⑥。

五、对“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改造

“技术经济及管理”是我国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门学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在国内与国际交往中日显尴尬。在国内首先是学科归属的游离不定,20世纪80年代划归应用经济学,但与应用经济学少有共同之处,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又将其归入“工商管理”一级学科门下,成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另外在国际交往中,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与国外没有直接相关的学科与之对应,这样不利于其进行国际交流,也无法进行国际比较。

从目前“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实际研究领域与内容看包括了两个方面:“技术经济”和“技术管理”。而这里的“技术经济”不是严格的“技术经济学”而是“工程经济学”,这些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上已有所改善。中国式的“技术经济学”主要是解决工程或项目方案等内容,多数情况下所涉及到的是“价值工程”理论与方法,当然“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技术”归入工程经济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是工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管理”则完全是属于管理学科的,不应该与“技术经济”学科相混淆。“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在研究目的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非把两者放在一起就显得不太合适。

而将“技术管理”学科放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下也显得不妥。考虑到学科发展还很不成熟,目前可与“科学管理”并列放在一起,如可参考刘则渊先生建议的“科学技术管理”一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管理”学科的升级,“技术经济”学科转入“工程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就可以取消。当然,取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有些人可能不能接受,认为这个学科还在不断地扩展与深化⑦。对于其应归属于什么学科?目前还有争议,有待研究。

总之,笔者认为,对于“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在新的条件下可进行分拆和改造,不要错将国际上通行的工程经济问题附会在技术经济学科上,也不要将技术的经济问题与技术的管理问题混为一谈,技术经济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与内容体系⑧。另外,无论是技术经济及管理,还是工程经济及技术管理都不是连贯一体的合理学科,技术经济是经济学科的领域,技术管理是管理学科的领域,同样工程经济也必须与技术管理分立。我们今天用于解决技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工程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并没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所谓技术经济的新问题和新领域也都是工程经济问题的领域,我们必须还技术经济学科的本来面目。

注释:①

技术是理性的产物,因为是理性的产物,对技术的善用也是一个理性的要求。技术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这并没有成为今天这个世界的共识,尤其在传统国家。人们并不认为社会技术与人文技术是与自然技术同等重要的技术,有的人甚至希望能有选择地发展技术,或特别偏爱自然技术,殊不知离开了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的自然技术也是极难发展的。有人讲,硅谷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而是一个真正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一种深刻的见解。

②在现代化、后现代化社会里,功能社会或功能化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终极形式,唯有通过全面的技术现代化才可能实现。

③关于技术的学科体系问题,侯剑华和宋刚在2006年发表的《技术管理学的兴起及其学科体系构建》一文将技术管理划分为“技术管理一般理论”、“理论技术管理学”、“应用技术管理学”和“部门技术管理学”四个系组。由于缺少对技术性质的认知与把握,似有生硬之嫌,如“理论技术管理学”仅仅罗列了:技术经济管理学、技术创新管理学、技术战略管理学、技术过程管理学、技术运筹管理学、技术系统管理学、技术控制管理学、技术知识管理学、技术信息管理学和技术能力管理学;这些“理论技术管理学”可能不一定成立,所谓“理论技术管理学”是不是属于“技术管理学原理”呢?另外在“部门技术管理学”中列入“企业技术管理学”似为不妥,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属于行业(部门)的,那么企业怎么就又成了一个部门呢?再有在部门划分的准则上也欠考虑,邮政业、船舶业是否能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并驾齐驱呢?而且“部门技术管理学”共列出了十项:工业技术管理学、农业技术管理学、企业技术管理学、军事技术管理学、电信技术管理学、邮政技术管理学、船舶技术管理学、传播技术管理学、教育技术管理学和交通运输技术管理学。总体来讲该文需要商榷之处颇多。

④在目前流行的技术管理定义或所称的内涵中,多数将技术管理片面性规定在公司(企业)技术管理的范围内,如美国工程院下属的国家研究学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就认为,技术管理是“将工程、科学和管理学结合在一起,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与经营目标,规划开发及提高技术的能力”;而该学会提出的技术管理应该满足的八项基本要求就更将技术管理狭义化了。

⑤国内外都有一批学者在研究新兴技术管理,我们认为新兴技术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的,既然有新兴技术管理那么也就应该有传统技术管理。实际上我们的看法是,所谓新兴技术管理、传统技术管理都应该纳入技术管理的框架,所谓新兴技术管理应该是技术发展与进化到这样一个阶段,技术管理研究中涌现的新问题,事实上,不确定性管理等理论方法已经为其做好了准备,新兴技术管理并不存在特殊的对管理学的开创性工作,应用已有方法理论就可以解决。应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管理也需要不断地发展。但仅仅用新技术管理、新兴技术管理等来表述技术管理研究的进步,不应该是学科自身的逻辑。

⑥关于设立“技术管理”的一级学科问题,1997年刘则渊先生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上曾发文建议设立“科学技术管理”一级学科。笔者认为,鉴于技术问题的复杂性、庞大性和重要性,应该设置技术管理的一级学科和技术科学的一级学科,因为技术本身涉及问题的面之广、与人类关系纠缠之深,实非用一个二级学科所可以涵盖包容,而“技术科学”亦可称为一个体系庞大复杂的问题,同样应该设立一级学科。

⑦大多数中国学界的技术经济学人士将“技术经济学”等同为“研究技术和经济之间关系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交叉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种关系的解读就会无止境地需要。究竟技术经济学是只能研究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其他广泛的内容,技术经济学可不可以研究技术的经济问题呢?而事实上,技术经济研究的新领域仍然应该属于工程经济的研究范围。将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管理归入到技术经济之下则更是牵强附会。

⑧此处所说的“技术经济学”应当是指与“资源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等相类似的学科,而非指“技术经济分析”或支持“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分析,也即不属于“工程经济学”。目前尚未见到对技术问题的经济学讨论,很有必要创建一门真正的“技术经济学”。

参考文献:〔1〕

钱伟长.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19-220.

〔2〕吴贵生,谢伟.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研管理,2005,(6):49-55.

〔3〕“technology.”Encyclopdia Britannica〔C〕∥Encyclopdia Britannica 2007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Chicago:Encyclopdia Britannica,2007:30-38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2

一、“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所谓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就是针对一定区域与范围的、用以满足公众不断面临的公共安全需求的科学技术,它属于民生科技范畴,具有人为性、为人性、社会性、公共性等特征。其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器物层面主要指为提高公众安全、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实现公众科技权益而直接提供的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在三层次中具有外显性特征;制度层面则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为保障公众公共安全需求和处置公共应急事件而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精神层面则是指公共安全科技服务过程中渗透公众与社会之中的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价值德行。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体现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公众理解科技的重要内容。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将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加有趣并且更少威胁性的地方,因此,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应把公民排除在外,科技只有在满足公众需求与参与的基础上,才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在近些年所发生的如sars、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事件中,一方面各有关部门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对有关事件进行了处置,另一方面公众以利益相关人或关键人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科学决策过程中。这些实践证明: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和谐紧密联系,体现了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融合,科技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日益凸现,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渐突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十分必要。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各地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显得尤为紧迫。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温家宝主持会议,在听取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汇报时指出:区域性公共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首次将区域公共安全科技列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形成机理的研究与科学预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多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和加强多目标多阶段的应急决策理论,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决策;(2)有助于在处置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科学处置,及时使救援力量得到优化调度、应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尽量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恢复社会秩序、舒缓民众心理、化解社会危机与矛盾,维护区域内的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与引导民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更是警示我们: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加快发展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并建立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中之重。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我国还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研究,缺乏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体系,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2)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建立还刚刚起步,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相关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内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专门人才不足、公众安全教育不够完善;(5)在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条件等。

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坚持“科技为了人民、科技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理念。要从理念、制度、服务能力、公民意识等角度加强体系建设。

(一)提高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深化相关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社会和公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府在公共科技服务上的责任意识,注重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理论建设;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和对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涉及政府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涉及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做好各部门间的事权配置,防止出现在履行公共科技服务中的模糊行为、责任承担时的相互推诿。

(二)鼓励供给主体社会化趋势发展,处理好责任主体政府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的关系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涵盖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形成了党、政府、人民团体和科技单位密切配合、大联合、大协作的新的工作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与协调,很容易滋生各方定位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继而出现相互推委、互不负责的不作为现象。要避免此类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加强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实现有效协作,统筹部署,集成资源,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科普事业的纵深发展。

(三)细化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增加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投入,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保证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率

加大对现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公众对保障自身权利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法规政策的细则化和可操作性;持续增加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财政投入,开拓多渠道鼓励社会投入。要加大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上的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投入,并有倾向性地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积极投入公共科技服务的局面;要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监测评估,尽快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要倡导由公众、社团、大众媒体在内的第三方评估,以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四)注重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提高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公共科技服务与公众需求相适应

增加可视公共安全科学空间的数量,提高可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学空间的服务质量;充分调动科学共同体作用,提高公共科学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安全科技信息资源,加大大众媒体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五)坚持公共科技服务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中公众的权利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机制

在建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公众对公共安全科学服务应享有的知情、获取、表达、接近、参与、监督等权利,针对诸如有关科学技术的突发性事件、热点事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发现、回应、表达与参与的机制,建立重大公共科技项目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公众听证会、协商制度,公益性科研项目报告公开、信息公开存取制度,实施“关键公众”接触,加强公民调查工作,鼓励公民科研行为等,创建全民参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3

一、“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所谓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就是针对一定区域与范围的、用以满足公众不断面临的公共安全需求的科学技术,它属于民生科技范畴,具有人为性、为人性、社会性、公共性等特征。其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器物层面主要指为提高公众安全、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实现公众科技权益而直接提供的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在三层次中具有外显性特征;制度层面则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为保障公众公共安全需求和处置公共应急事件而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精神层面则是指公共安全科技服务过程中渗透公众与社会之中的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价值德行。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体现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公众理解科技的重要内容。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将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加有趣并且更少威胁性的地方,因此,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应把公民排除在外,科技只有在满足公众需求与参与的基础上,才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在近些年所发生的如SARS、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事件中,一方面各有关部门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对有关事件进行了处置,另一方面公众以利益相关人或关键人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科学决策过程中。这些实践证明: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和谐紧密联系,体现了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融合,科技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日益凸现,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渐突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十分必要。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各地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显得尤为紧迫。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温家宝主持会议,在听取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汇报时指出:区域性公共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首次将区域公共安全科技列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形成机理的研究与科学预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多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和加强多目标多阶段的应急决策理论,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决策;(2)有助于在处置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科学处置,及时使救援力量得到优化调度、应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尽量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恢复社会秩序、舒缓民众心理、化解社会危机与矛盾,维护区域内的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与引导民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更是警示我们: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加快发展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并建立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中之重。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我国还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研究,缺乏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体系,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2)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建立还刚刚起步,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相关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内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专门人才不足、公众安全教育不够完善;(5)在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条件等。

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坚持“科技为了人民、科技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理念。要从理念、制度、服务能力、公民意识等角度加强体系建设。

(一)提高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深化相关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社会和公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府在公共科技服务上的责任意识,注重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理论建设;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和对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涉及政府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涉及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做好各部门间的事权配置,防止出现在履行公共科技服务中的模糊行为、责任承担时的相互推诿。

(二)鼓励供给主体社会化趋势发展,处理好责任主体政府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的关系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涵盖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形成了党、政府、人民团体和科技单位密切配合、大联合、大协作的新的工作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与协调,很容易滋生各方定位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继而出现相互推委、互不负责的不作为现象。要避免此类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加强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实现有效协作,统筹部署,集成资源,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科普事业的纵深发展。

(三)细化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增加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投入,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保证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率

加大对现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公众对保障自身权利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法规政策的细则化和可操作性;持续增加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财政投入,开拓多渠道鼓励社会投入。要加大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上的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投入,并有倾向性地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积极投入公共科技服务的局面;要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监测评估,尽快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要倡导由公众、社团、大众媒体在内的第三方评估,以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四)注重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提高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公共科技服务与公众需求相适应

增加可视公共安全科学空间的数量,提高可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学空间的服务质量;充分调动科学共同体作用,提高公共科学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安全科技信息资源,加大大众媒体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五)坚持公共科技服务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中公众的权利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机制

在建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公众对公共安全科学服务应享有的知情、获取、表达、接近、参与、监督等权利,针对诸如有关科学技术的突发性事件、热点事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发现、回应、表达与参与的机制,建立重大公共科技项目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公众听证会、协商制度,公益性科研项目报告公开、信息公开存取制度,实施“关键公众”接触,加强公民调查工作,鼓励公民科研行为等,创建全民参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4

一、引言

科技报告不仅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建立现代化的科技报告制度就成为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在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依靠现有科技管理体系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国家立项资助的科技项目的科技报告实施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收集和管理,使其由信息孤岛纳入到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中。科技报告制度的建立包括科技报告的产生、收集、检索、获取、收藏等多个方面,为科技管理、决策、创新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和可靠保障。

二、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

(一)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目标

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目标为使其成为科技计划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利用现有的管理模式加强对科技报告工作的管理,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报告的撰写能力和提交意识,并逐渐演变成为科技知识资源积累的基本手段,成为政府科技投入及产出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作为可公开的政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目标分为几个阶段实现:第一步,到“十二五”末阶段,建立科技报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的标准规范,形成科学、高效、合理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第二步,到2020年,形成基本的国家科技报告工作的政策法规环境,逐步完善各项基本制度,建立基本的组织管理架构,基本实现收藏共享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由国防、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统一的科技报告体系。

(二)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原则

(1)政府主导,强制呈交。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在制定科技报告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基础平台搭建和组织体系构建方面,充分依靠政府的强制力量,从而推动国家创新性资源的快速积累和有效积累。

(2)以用为本,服务创新。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重点为创新自主服务能力,提升公共科技服务的创新能力,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

(3)统一标准,共建共享。制定能适用于不同部门、不同地方的统一标准,推动跨部门、跨地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建立联合共建、合作共享的工作模式。

(4)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应先将局部地区或部门设为试点,在试点运行过程中摸索规律,从而探索出实用性更强的科技报告制度,并逐渐加大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的支持力度,推动整个科技报告体系的完善。

(三)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框架

中国科技报告制度的总体框架包括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以及共享交流体系的建设。

(1)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离不来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护,这是实现科技报告收集、管理、共享、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基本依据。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将科技报告管理工作纳入到合法程序中,以保证科技报告的产生、收集、管理和交流工作的合法性,维护科研部门及科研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2)组织管理体系。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及实践,主要依靠国家、部门、地方和基层科研本部门组成的三级体系的力量,各个体系之间,按照“谁出资,谁管理”的原则,负责科技报告的产生、提交、审查和管理工作。国家已经的《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已经成为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已起草的《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承担着推动各部门全面实施科技报告制度的重任,对各地方、各科研部门的科技报告工作起到指导指导性作用。

(3)标准规范体系。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是科技报告产生、收集、管理、共享的统一形式,建立这一体系主要任务为研制和宣传科技报告的编写、编号、保密级别的划分及管理、基本元数据等各方面的标准,对科技报告的编写―审查―提交―验收―加工―利用等工作流程进行科学规范。我国在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方面虽然仍处于落后阶段,但仍然在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科技报告编写标准》《科技报告元数据集》和《科技报告保密等级代码标识》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已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进程。

(4)共享交流体系。科技报告要从管理到使用,离不开共享平台的建设。我国在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服务系统的建设方面主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在原有的科技部门一站式申报平台中开发科技报告报送专栏;另一方面建立的共享服务系统正在进行全面测试,通过测试后的平台将为公众提供免费查询科技报告的服务,用户通过实名注册后还能进行浏览全文。

(四)科技报告制度实施的意义

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是国家创新举措的必然选择。科技报告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能源紧张的今天,国家的经济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利用水平。我国对科研的投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指数却处于落后阶段,科研投入及产出比例严重不符,造成了资源和经费的极大浪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规范的科技报告制度,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管理。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后,不仅将推动我国科技研发工作,还能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从而推动我国的创新举措。

三、结束语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拥有创新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知识,即便具备这一能力,消耗的时间和财力对于企业或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国家利用政府的强制,将社会各领域的科技成果集中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共享平台,使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了解国家的最新科技动态,加快科研进程的同时,还能促进科研转化的进程,使科学研究真正转化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施向群单位为枣庄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施利群单位为枣庄市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处)

参考文献

[1] 张铣清.对发展中国科技报告工作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1995(06).

[2] 范文.中国科技报告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4(07).

[3] 石颖.美国科技报告制度的经验和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

[4] 胡红亮,王维亮,于洁.网络时代的科技报告体系建设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08).

[5] 范文,赵今明.中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科技,2014(01).

[6] 赵俊杰.美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概况[J].全球科技经济t望,2013(03).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5

(二)总体目标。到2011年,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区建设发展要求的科技应用、创新和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科技投入稳定增加,科技在城乡建设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建成比较完备的信息化平台。到2011年,基本建成电子政务、基础地理、行业监管、城乡规划、“数字城管”等五大平台。

——“四新”等实用技术在建设领域得到较广应用。完成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工艺、材料、设备18项以上。

——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创建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家以上,取得部级工法3项以上、省级工法10项以上。

——建设行业发展中有明显地方特点和急需技术研发与创新全面开展,重点研究突破2项以上技术难题。

二、推进建设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加快建设工作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设事业是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科技创新和成果的集合,科学技术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先导和引领作用。近年来,全区建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工作重点,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信息化进程,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较好地发挥了科技进步在促进建设事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区对建设科技工作重视不够,科技工作基础弱、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整个行业科技贡献率低,科技的落后已阻碍了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把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事关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真抓实干,奋起直追,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三、推进建设科技进步的工作重点

今后三年,要根据市局科技进步“525”行动计划的统一部署,重点做好*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三大类25项工作:

(一)推进5大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建设行业信息化水平

1、政务信息化平台。

一是加快建设系统网站建设。完善*建设网,实施与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有效整合,提高网站信息量与及时性。继续办好城管、房管、公积金、建筑业、自来水、城建档案等专业网站。(责任单位:局办公室、相关单位)

二是建立办公自动化(OA)系统(包括移动办公系统)。基本实现局机关办公自动化、文档数字化以及行政管理网络化。支持有条件的下属单位开展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局办公室、相关单位)

三是建设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系统,实现审批业务标准化、流程化、及时将行政政策、行政服务和行政审批程序向社会公布,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服务。(责任单位:区行政服务中心城建窗口)

四是建设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馆藏重要纸质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责任单位:区城建档案馆)

2、基础地理信息化平台。

一是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步伐,处理、整合测绘基准与大地测量成果数据,建立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二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建设系统信息化建设最基础的支撑平台,制定统一标准,开发数据加工、入库、提取、更新等功能,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更新与对外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三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以网络设施和计算机存储设施为支撑,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整合政务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多种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地理信息公用服务系统。(责任单位:局城建科)

四是配合做好全市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TZCORS)。以高精度实时定位的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为核心,运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建设10个GPS参站网子系统、数据管理和监控中心子系统、数据通信传输子系统和数据子系统。配合市局建立全市卫星定位基础服务系统,实现城市空间位置信息实时发送,为“数字*”构建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框架。(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五是建立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完成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及数据库建设,建立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子系统,理顺供水、排水、污水、燃气、电子、通讯等地下综合管线归档、入库和更新机制,使网络具有档案管理、项目管理、施工许可受理及发放、质量监督、竣工备案等综合管理职能。(责任单位:局城建科)

3、行业监管信息化平台。

一是企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建设行业企业与从业人员信用征集机制,编制信用信息采集、维护和的标准与规范,形成包含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信用档案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责任单位:局房地产科、局建筑业科)

二是进一步完善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建筑业网站,加快与市建筑业信息管理平台的整合,使网络具有施工许可及备案、质量安全监督、竣工备案等综合管理职能,实现企业、人员、项目信用平台等方面的动态管理和数据库的共享。(责任单位:局建筑业科)

三是加快数字房地产建设。建立和完善集办公自动化、房地产企业资质和信用管理、数字房管、商品房预售许可和透明购房、物业维修资金和物业保修管理、住房保障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房地产系统,实现住宅与房地产业管理网络化。(责任单位:区房管局、局房地产科、区住房保障办)

4、城乡规划信息化平台。

一是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村镇规划业务审批为主线,按照图文一体化的要求,制订统一的数据标准,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和三维技术,以多比例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规划成果数据库、规划审批数据库、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等为支撑,建立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辅助审查和决策功能,实现规划管理网上审批,提高城乡规划效能。(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二是建设*“固房”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农村农房防灾能力普查基础上,实现对普查结果的汇总、查询、更新,建立农村农房防灾信息管理系统;在农村危旧房现状调查基础上,建立农村危房现状档案和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档案,建立农村危旧房改造信息管理系统。(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5、数字城管平台。

推广应用“*市区数字城管系统”,进一步完善数字城管应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执法车辆、环卫等专用车辆GPS监控系统,加快建设“数字城管”网上公共服务系统。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标准建设,严格执行市、县(市、区)数据交换接口规范,形成全市一体、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全局互动的“数字城管”体系。(责任单位:区数字城管办公室)

(二)推广应用18项“四新”等实用技术,提高建设行业科技应用水平。

1、配合市局推广应用三维实景模拟城市综合信息系统,运用WebGIS(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和VR(虚拟实景)等技术,提供三维实景模拟图,实现环境真实再现,为城市规划决策服务。(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2、城市道路快速养护技术(含沥青冷拌、冷铺、利用现有混凝土路面沥青修补技术)。冷拌冷铺施工设备基本配置齐全,实现建成区城市道路快速养护。(责任单位:区市政工程管理处)

3、推广应用供水水质水压在线动态监测,包括水压、余氯、PH、浊度、流量;全面推广高、低压变频装置和实现分时段变频恒压供水;实现生产自用水零排放。(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

4、积极推广第三代水处理技术。(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

5、供水供气智能抄表技术。在新建居住小区和部分现有居住小区推广应用供水供气智能抄表技术,逐步实现供水供气抄表自动化、智能化。推广应用自动计费、自助缴费设备。(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燃气有限公司)

6、推广应用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县城以上实现新建多层住宅免除屋顶水箱、现有屋顶水箱逐步取消的目标,减少二次污染。(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

7、推广应用中水回用技术。建成*污水处理二期中水回用工程。(责任单位:*市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8、推广应用污泥无害化处置技术。支持*四强公司加快污泥造粒制砖项目建设,基本实现污泥处理资源化、无害化。(责任单位:*市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9、推广应用车载GPS监控系统。实现对环卫、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的实时卫星跟踪定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区数字城管办公室)

10、推广应用燃气器具防漏安全自动切断装置,新开用户安装逐步推广。(责任单位:*燃气有限公司)

11、推广应用住宅小区雨水利用、中水回用、垃圾生化处理技术。(责任单位:局房地产科)

12、2010年7月1日前,实现预拌砂浆在上建成区建设工程中全面应用。其中,今年6月份先搞试点(责任单位:局建筑业科)

13、推广应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全面推广12层以下住宅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推广应用浅层地能、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利用;开展建筑能耗分析及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工作。(责任单位:局房地产科、局建筑业科)

14、推广应用绿色建材与新型建材。重点推广自重轻、导热低的新型墙体保温节能材料(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重点推广塑料管道、复合管道及新型防水材料等化学建材技术。(责任单位:局建筑业科)

15、推广应用建设工程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技术。全面实现桩基静载荷试验现场检测数据实时传输;试块试压(砼、砂浆)、试件试拉(钢筋原材及钢筋接头)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报告自动输出。(责任单位:区质安站、区检测中心)

16、推广应用混凝土工程和钢筋工程节材技术。重点推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超大体积混凝土防裂、防渗技术,清水饰面混凝土技术以及高强钢筋运用和新型钢筋连接技术(HBR400级钢筋、预应力钢筋应用和粗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责任单位:区质安站)

17、推广应用基础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着力推广在软土地区应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桩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和钻孔扩底灌注桩等);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及监测控制技术,重点推广组合内支撑支护结构及新型复合支护结构。(责任单位:区区质安站)

18、推广应用建筑施工远程监控技术。全市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工程和创省、市标化工程实现建筑施工远程视频监控。(责任单位:区区质安站)

(三)针对制约当前建设事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开展2项课题研究。

一是开展台风多雨地区围护结构防渗漏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居住建筑外墙体、外门窗等的防渗漏技术研究,为防治建筑质量通病提供依据。(责任单位:区质安站、方远集团)

二是开展高锰原水应用课题研究。针对长潭水库原水锰含量超标的实际,开展除锰工艺研究。(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

四、推进建设科技进步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推动。为加强对建设科技进步工作的领导,成立*建设系统推进建设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协调全区建设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建筑业科,负责日常工作,并牵头制订年度推进计划,抓好督查落实。建立全区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组织指导全行业的科技进步工作。

(二)政策拉动。要将科技进步作为企业资质与升级、评优评先等的重要前置条件。一是要列入规划条件。要将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列入建设工程规划条件,从源头上推动科技进步。二是要将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业绩列入建设企业定级、晋级、年检、增项重要考核指标。三是要列入各项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要将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业绩作为评选十强房地产企业、十强建筑业企业、十佳建造师、十佳科技带头人的重要条件。四是要将“四新”等实用技术应用列入勘察设计市场检点之一,应推广应用未推广的,予以通报批评。五是要将推广应用“四新”等技术业绩作为工程招投标资格预审的重要内容,增加建设科技的权重。六是要争取发改、经济、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支持和联动,制订和实施激励建设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建立推进自主应用、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争取在科技进步奖项、科技项目申报、创新基金争取、墙改基金退还比例上得到更大的支持。七是要定期制订并淘汰限制落后技术通告及推广应用“四新”等实用技术目录,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各单位要抓紧清理调整好政策,建立、完善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

(三)企业主动。企业是科技进步的主体,要在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中起带头、示范作用。一是建筑业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1家以上,取得部级工法3项、省级工法10项和各种专利8项以上。二是勘察设计企业要成为“四新”等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的主导力量,在“四新”等实用技术应用中起龙头和推动作用。三是市政公用企业要系统推进科技进步,在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中起带头作用;供水企业要根据“两创建”(创建现代化水厂、创建现代化营业所)的标准,制订供水行业科技进步实施细则。四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发挥在推进规模住宅小区建设中应用“四新”等实用技术的主体作用,全区5万平方米以上规模住宅小区必须推广3项以上新技术。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6

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

电子政务,由于具有公开透明、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计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推行电子政务作为提升政府竞争能力的手段,积极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建设“电子政府”。为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科技电子政务建设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实现科技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国家科技部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福建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已开展十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距离真正的电子政府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今后的电子政务大潮中,与先进科学技术打交道最多的科技管理部门如何确立电子政务排头兵位置,成为电子政务的先行者,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科技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福建科技管理部门实际,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福建科技电子政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福建科技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福建省科技厅(原福建省科委)早在1995年即开始筹建福建省科技信息网络,同年10月建成福建省第一个因特网节点,1997年1月建成福建省科技网网控中心,1997年12月实现全省九个市(指地级市和省会,下辖区县,下同)科技网互联。2001年正式开通“福建科技网”站,2002年福建省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列入“数字福建”“339”工作计划的重点项目。

目前,福建省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已建成一个门户网站(福建科技网)、三个平台(“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平台”,“福建省星火科技110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六大业务应用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申报系统”,“福建省科技招商项目管理系统”,“福建省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价及信息管理系统”,“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及十几个下属子网站。

福建省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建立了“一个窗口”的业务受理,开展了“一站式”的政务公开、网上申报及互动交流等服务。电子政务的建成与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福建省科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福建省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拓扑结构及福建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功能参见图1、图2。

图1 福建省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拓扑简图

图2 福建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功能

福建省科技系统电子政务通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引发了管理流程以及管理规程的变革,大大促进了科技管理工作的开展和业务水平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⒈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科技宣传与服务的重要窗口

建成的福建省科技厅门户网站,成为实现科技厅电子政府功能及对外科技信息服务的窗口;使福建科技网与福建地区的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企事业单位,乃至省内外、国内外相关网站互联,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纵横交错的科技信息网络系统;通过宣传科技方针政策、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服务与科技最新动态信息,架起一座由科技通向社会的桥梁。

福建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在加强与社会各界沟通、促进政务公开、在线办事等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开通初期(2002年)的平均日点击率600次到2007年的平均日点击率10000次以上,成为社会公众了解科技发展情况的重要窗口。

⒉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科技管理水平

福建省科技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推广使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科技管理水平。例如,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优化了科技管理的业务流程,提供了统一的申报入口和管理入口。通过对单位登记组织代码、个人登记身份证号码,为项目提供了依据,并建立资信评价系统,使得管理落实到人和单位,从技术的角度杜绝重复申报的情况。在科技厅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科技管理信息高度共享,信息以大集中的方式存储,对不同的用户、管理者均保持一致,根据不同权限划分,各类型用户可经授权获得需要的数据。对科技厅内部来说,各业务处室之间可以分享管理数据,不再各自为政,在处室内部还可以实现完全透明,提高了办事效率,提高了科技管理水平。

⒊加强了对公众的科技服务

通过互联网,社会各界可以从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方便、快捷地获取相关信息,并获得各种网络服务。科技厅的电子政务系统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导向,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新理念。科技厅电子政务的内容是在简单(建立政府网页)到复杂(项目管理系统)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逐渐成为以满足公众需求为特点的“较成熟电子政务”,提供的服务可监督程度越来越高,涉及的外部接口越来越多,交互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实现了科技厅电子政府功能及对外科技信息服务的窗口,提供了政务信息公开、网上项目申报、相关表格下载等在线办事及网上调查、公众咨询、监督投诉、厅长信箱等互动交流,还提供了总信息量高达6TB的大型科技数据库服务。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无论是技术、信息交互程度、还是满足公众需求方面,都处于省内各政府部门的前列。2002-2006年福建省科技厅连续五年获“全省政务信息网网站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⒋促进了科技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统一了科技管理入口,将以前由单一业务处室实施的项目审批流程,改革为通过多业务处室联合审批的过程。如项目的受理,改变为首先由计划处初选,初选通过后分发给各业务处室处理。合同管理审批过程改革为业务处、主管单位、申报单位、条财处、厅领导联合审批的模式。项目审批流程的改革实现了科技厅各个处室日常工作的规范化。

电子政务系统促进了科技管理的科学化,使科技厅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绩效指标可以量化,绩效考核具有可行性。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工具和技术手段,使管理量化指标可以实现,科技管理更趋科学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建省科技系统电子政务为科技管理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⒈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

全省科技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现象较严重。

福建省科技电子政务建设至今尚未制定中长期规划,特别是有关统一的技术标准方面。“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的指导思想尚未得到很好的贯彻,科技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意识薄弱,省科技厅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没有起到统一规范和指导作用。各市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科技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省级科技管理部门集中的应用系统数量不少,但满足本部门自身工作需求的居多数,不同部门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较低,数据不交换,资源不能共享。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模式不统一,另外,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省级科技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与各市、县科技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缺乏沟通和协调,各自为政,采用的技术标准也各不相同;在数据格式、技术实现和管理形式上也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不能无缝对接,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造成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采集、分类、加工、存储、交换、等的管理制度。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缺少顶层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及交换体系作为参照和规范,这些都制约着电子政务建设资源整合和系统互联的进一步拓展。

⒉各市科技系统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均衡,总体上比较落后

相比而言,福建省各市科技系统的电子政务普遍起步较晚,地区发展很不均衡,总体上比较落后。根据福建省科技厅在2007初年做的调查(参见表1),福建的九个市科技局全部都建设了信息化网络,绝大多数科技局指派了主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这说明已经将信息化工作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同时,大部分科技局拥有专业信息技术人员,也有少数科技局将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外包给外部单位完成。在硬件条件上,各市之间差距较大,而各市科技局在应用系统方面则相差更大,少数市甚至是一片空白,而一些地方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是总的来看,电子政务水平较低。

表1 福建省九个市科技局电子政务建设调查概要

由此可见,福建省各地市科技系统的电子政务仍普遍处在第一阶段,即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主要解决办公自动化、文档信息化等问题,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基础硬件的购买上;少数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应用系统建设阶段。不同业务应用系统的横向业务集成难度越来越大,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不能完全释放信息化的潜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不能很好地为创新服务型政府服务。

⒊科技管理部门机制改革和创新滞后制约科技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管理机制改革和创新的结果。但相对于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的速度,目前政府部门管理机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明显滞后,“创新科技管理理念、转变科技管理职能、再造科技管理流程、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水平”的创新意识不强,尚无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科技管理模式的束缚,进而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管理与服务体制和科技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服务型政府。

如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不高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科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⒋科技系统电子政务对社会、企业、公众的服务功能不完善

利用信息技术为社会、企业、公众提供网上办事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福建省科技系统电子政务对社会、企业、公众的服务功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①在线办事服务不完整、不完善。②双向互动或交互式的事务处理项目较少。③办事服务的服务质量不高,如“监督投诉”、“民意调查”等指标还处于较低水平。④有的应用系统还不够完善,如“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已经全面应用在科技项目的申报、立项、合同、验收等方面,业务流程全面,功能也基本实现。但是该套系统在稳定性、软件设计、后期维护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与完善,以进一步实现服务功能。⑤许多应用尚未开展,如“在线访谈”是政府和公众交流、沟通的很好形式,但科技厅网站至今还未开展这项服务。

存在上述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①科技系统各部门在数据、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整合不够,制约着科技电子政务的发展;②科技政府网站系统与科技电子政务后台业务系统的整合不够,制约着科技电子政务提供完善的网上办事服务。

三、促进福建科技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⒈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建立科学高效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

全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电子政务工作的领导,要把电子政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及时研究解决电子政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电子政务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积极推行首席信息技术主管(CIO)制度,从既懂机关业务又懂信息技术、有实事求是和创新精神的业务和技术骨干中选拔和培养专职CIO,使行政领导和一把手拥有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合格、得力的信息化建设助手。这对于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电子政务统一规划、顶层设计、标准、规范,协商、组建和管理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最终保证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需要的,也是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

要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机构建设,建立高效协调机制。电子政务中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在电子政务中,“政务”是主体、是内容、是灵魂,而“电子”是革新和改进政务服务的手段。在现行体制里,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办公室是行政的枢纽,熟悉工作流程,拥有协调职能。电子政务的筹划和管理职责可放在办公室,建立办公室总协调,各有关处室信息员组成联络组,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撑的管理和服务体制,从而能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⒉制定电子政务总体建设规划,统一技术标准,明确阶段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电子政务更不例外。应该根据电子政务的自身特点,吸取近年来建设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全省科技管理部门要自上而下结合科技行政管理的实际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总体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要加强与全省各市、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做好科技电子政务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要有组织、有步骤地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实施,才能适应电子政务本身的特性,并指导全省科技系统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此外,制定全省科技系统电子政务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也是当务之急。技术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必要前提。

还要建立或完善一系列的电子政务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保证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⒊以社会公众为中心,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设计服务流程

电子政务的本质就是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它是对政务流程的再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要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把社会公众真正作为客户,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围绕需求提供服务。电子政务只有实施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用户才能真正体会到政府的服务,才能得到最大的实惠和便利,从而也为电子政务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客户并进行客户细分。电子政务的客户可以分为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企业单位、其他政府机构、非盈利组织等。为了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和偏好,客户析分做得越细越好。要针对政府提供的信息、办事事项实施个性化的服务策略。用户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此有必要对每一个用户的特殊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这就要求政务系统在完成客户细分的基础上,把信息和服务也进行细分,把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及时提供给需要的用户,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⒋革新观念,加快职能转变,实现电子政务全面提升

推行电子政务是为向科技管理部门及社会大众提供各种实用、迅捷和完善的信息及服务,更好地实现电子政府功能。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变“管理”为“服务”,建立起不断满足当今时代科技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机制,重组业务流程。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整体最优化为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使管理与服务流水线化,保证政府业务流程高效、有序、顺畅地进行,全面进入电子政府时代。

电子政务为科技管理的改革、改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契机。应把科技管理机制的变革、改造同电子政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科技管理的各部门职能、业务进行系统分析,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精简、合并职能重叠的专业部门,要加强对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的协同研究,制定电子政务服务协作规范,以使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步调一致,向公民、组织提供快速便捷一致的服务,真正实现高效的科技管理和服务。

⒌建立稳定可靠的科技系统电子政务技术服务体系

稳定可靠的电子政务技术服务体系是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技术支撑。由于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特别是应用系统开发,是一个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需要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用以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连续性。所以,为保障科技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必须建立稳定可靠的科技系统电子政务技术服务体系,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趋势看,有必要由科技系统直属单位直接参与或介入电子政务的开发与建设,使其在电子政务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采集、技术维护、信息安全、技术咨询与技术培训等具体工作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晓林,李卫东.科技系统政府网站评价与科技电子政务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5(6)

2 寿志勤,杨善林,马溪骏,等.华东地区科技电子政务发展典型案例调查[J].中国信息界, 2OO7(2)

3 翟鲁宁.科技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体会[J].信息化论坛,2006(1)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7

二、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相继步入实践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一些制约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1.档案分类整理基础薄弱

由于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所属部门和下属成员单位较多,各部门、各单位形成的科技档案专业性强、保管分散,加之现有的企业档案分类规则定性不当、部分二级类目设置欠科学等,给企业科技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导致企业普遍存在科技档案分类整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例如,目前企业档案的分类整理多执行的是1991年7月4日的《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1]和2008年制定的国标《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2](GB/T11822-2008),而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行的分类和整理规则已不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亟待进行修订和完善。

2.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企业科技档案专业性强、形式多样、规格不一,且具有成套性等特点,其管理和数字化处理的业务标准和规范要求应与企业文书档案有所区别。由于我国的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3],不同企业、不同专业、甚至同一行业内各企业的科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异构,数据接口的通用性、兼容性差,不仅导致“信息孤岛”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科技档案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3.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力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的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总体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尤其是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大量的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处于分散管理状态,游离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外,严重制约着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4.信息化建设人才极度匮乏

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其特殊的人才需求,需要有一批既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能力,又精通档案业务、通晓本企业科研生产常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的现状是,企业档案人员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能力,聘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又不熟悉科技档案动态管理的系统需求,加之通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不完全适用于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情况,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因此,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

三、推进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针对上述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1.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不仅是社会信息化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在现有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基础上,加快制定、修订和完善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通用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国家工信、科技、标准管理部门尽快研究制定、修订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种标准、规范,为档案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三是各行各业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本行业科技档案的特点,研究制定各类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标准、规范,使各行各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加有规可依。

2.加强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科技档案的构成特点,加强科技档案的基础管理工作,使科技档案管理分类科学、整理有序、归档齐全、检索便利,尤其应遵循企业科技档案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注重科技档案成套性、动态性保管及企业CAD电子文件等的归档管理工作[4],为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整合信息资源进行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应根据所属部门多、二级单位多和科技档案专业性强的特点,针对科技档案实体管理分散的状况,系统地分类整合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各专业、各项目相关的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为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筑牢基础。

4.注重研发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1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level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effect will affect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design a set of reasonable index system for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this can work in laboratory supervision more effective,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data will also provide a powerful reference for the school laboratory management decision,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Key words open laborator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evaluation system

1 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一项工作各个环节,不同的指标进行的对照评价。一般参照基础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量化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工作项目各个环节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进行对比衡量的客观评价。通过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比,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建立考评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1 简明科学性

选取或者设定的指标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内容。并且指标可以度量和参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充分反映实际,又不能太过细小,不能实际测定。

1.2 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的不同指标之间要具湟欢ǖ穆呒性,能够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不同的指标反映实验室建设不同方面的功能特征。众多不同维度的指标,才能形成全面的衡量和考核标准。

1.3 可比性

遵循可比性,是为了实验室的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统计,在不同的学校实验室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参照。绩效考评体系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相关指标在比较时,要能够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实验室建设内容庞大,涉及到的人员、事务以及仪器设备较多,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一套合理的,能够基本反映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例如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质量、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能力等。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产出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设定的标准高一些,包含的考核评价维度要更集中一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结构指标变量,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干内容。

2.1 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因此,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创新是衡量实验室研究能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细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级考核指标。如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研究的高水成果、实验成果产品转化率等。

2.2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室专业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国内不少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由于国内专业人才不足,而是聘请了国外科研人员。因此,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工作时,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中去。这方面的人才包括:高级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特长顾问,青年科技创业人才等。

2.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

2.4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 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3.1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好之后,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上述指标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即每一项以及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权重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各专业教师、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权重系数不宜特别复杂,因为一级指标维度相对较少,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简洁性。

3.2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

3.3 综合评估定量化

通过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为 = (=1,2,3……),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体情况的分析,也可以按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有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为了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在实际考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级指标设置5个左右的二级指标,这样能够提高以及指标的丰富性,也使得考核指标的代表性更广泛。

3.4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不合理的权重指标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虽然能够在整体上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但是,随着实验课题、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指标和权重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应的权重分配,不是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实验室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5 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找到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改正。通过上面的指标评价能够看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其实验室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什么层次,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同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实验室每年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直观层面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的年度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指标对比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4 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为考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且在运用绩效考评体系时,还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不同的考评需求。

1 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一项工作各个环节,不同的指标进行的对照评价。一般参照基础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量化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工作项目各个环节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进行对比衡量的客观评价。通过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比,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建立考评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1 简明科学性

选取或者设定的指标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内容。并且指标可以度量和参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充分反映实际,又不能太过细小,不能实际测定。

1.2 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的不同指标之间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能够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不同的指朔从呈笛槭医ㄉ璨煌方面的功能特征。众多不同维度的指标,才能形成全面的衡量和考核标准。

1.3 可比性

遵循可比性,是为了实验室的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统计,在不同的学校实验室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参照。绩效考评体系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相关指标在比较时,要能够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实验室建设内容庞大,涉及到的人员、事务以及仪器设备较多,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一套合理的,能够基本反映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例如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质量、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能力等。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产出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设定的标准高一些,包含的考核评价维度要更集中一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结构指标变量,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干内容。

2.1 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因此,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创新是衡量实验室研究能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细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级考核指标。如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研究的高水成果、实验成果产品转化率等。

2.2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室专业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国内不少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由于国内专业人才不足,而是聘请了国外科研人员。因此,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工作时,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中去。这方面的人才包括:高级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特长顾问,青年科技创业人才等。

2.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

2.4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 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3.1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好之后,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上述指标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即每一项以及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权重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各专业教师、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权重系数不宜特别复杂,因为一级指标维度相对较少,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简洁性。

3.2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

3.3 综合评估定量化

通过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 = (=1,2,3……),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体情况的分析,也可以按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有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为了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在实际考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级指标设置5个左右的二级指标,这样能够提高以及指标的丰富性,也使得考核指标的代表性更广泛。

3.4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不合理的权重指标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虽然能够在整体上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但是,随着实验课题、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指标和权重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应的权重分配,不是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实验室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5 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找到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改正。通过上面的指标评价能够看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其实验室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什么层次,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同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实验室每年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直观层面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的年度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指标对比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4 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为考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且在运用绩效考评体系时,还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不同的考评需求。

1 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一项工作各个环节,不同的指标进行的对照评价。一般参照基础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量化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工作项目各个环节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进行对比衡量的客观评价。通过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比,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建立考评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1 简明科学性

选取或者设定的指标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内容。并且指标可以度量和参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充分反映实际,又不能太过细小,不能实际测定。

1.2 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的不同指标之间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能够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不同的指标反映实验室建设不同方面的功能特征。众多不同维度的指标,才能形成全面的衡量和考核标准。

1.3 可比性

遵循可比性,是为了实验室的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统计,在不同的学校实验室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参照。绩效考评体系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相关指标在比较时,要能够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实验室建设内容庞大,涉及到的人员、事务以及仪器设备较多,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一套合理的,能够基本反映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例如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质量、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能力等。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产出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设定的标准高一些,包含的考核评价维度要更集中一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结构指标变量,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干内容。

2.1 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因此,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创新是衡量实验室研究能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细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级考核指标。如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研究的高水成果、实验成果产品转化率等。

2.2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室专业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国内不少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由于国内专业人才不足,而是聘请了国外科研人员。因此,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工作时,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中去。这方面的人才包括:高级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特长顾问,青年科技创业人才等。

2.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方面设计。

2.4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 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2.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

2.4 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 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3.1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好之后,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上述指标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即每一项以及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嘀氐纳柚茫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各专业教师、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权重系数不宜特别复杂,因为一级指标维度相对较少,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简洁性。

3.2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

3.3 综合评估定量化

通过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为 = (=1,2,3……),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体情况的分析,也可以按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有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为了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在实际考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级指标设置5个左右的二级指标,这样能够提高以及指标的丰富性,也使得考核指标的代表性更广泛。

3.4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不合理的权重指标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虽然能够在整体上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但是,随着实验课题、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指标和权重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应的权重分配,不是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实验室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5 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找到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改正。通过上面的指标评价能够看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其实验室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什么层次,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同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实验室每年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直观层面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的年度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指标对比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4 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为考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且在运用绩效考评体系时,还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不同的考评需求。参考文献

[1] 陈烨,周莉萍,姜文彪,徐弼军,王登科.建立实验室绩效考评与保障体系提高实验室建设成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8-15.

[2] 周恒瑞,金德飞,马从国.浅析高校自动化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31).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9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gress,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commencement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in full swing, the construction quantity also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Now, already is not just limited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work discipline, more importantly, it gradual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management science, has become th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unified mutual fusion is an important course. Project management concept, is not only a breakthrough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dustry,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staff and leadership is a completely new challenge the road full of thorn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and system structure, for the futur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concep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eory;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C9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基础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建设工程项目中成为焦点的已经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多的是对建设工程中‘质’的关注,工程管理的概念越来越深入建设工程行业,对于现在要求复合型人才的建设工程行业来说,工程管理理论和其体系结构,关系着整个建设工程行业的成长和进步,了解工程管理理论和体系结构,可以很好的了解工程管理对于建设工程行业的重要性。

1工程管理理论的创新

工程管理的概念涉及多个方面,工业革命之后,工程技术不断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投资中逐步的形成了业主、咨询师和承包商的职能分工。工程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工程投资经济分析、工程建设总承包以及施工管理理论等。

在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紧产业的高端发展,城乡配套建设、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就是说,没有科学先进的工程管理理论知道,我国的科学发展很难实现起来。

1.1工程管理的定义

所谓工程管理就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有效的利用资源,对于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工作,更加是一门结合了技术的管理型工作,一般来说,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从国内社会需求与改革开放来看,随着工程建设建筑标准要求的提高,将对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挑战。如何使工程建筑在质量、监理的水平以及创意上有所突破,都需要工程管理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在建筑施工组织和技术、工程开发和经营、财务滚动和回收、整体规划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工程管理的升级和同步发展,以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

1.2工程管理包含的几个内容

工程管理是以人造活动设施为管理劳动的对象,以人造活动设施的计划、组织、控制者为管理劳动者,以提高人造活动设施的效果、效益和效率为管理劳动的目标,以对人造活动设施参加者的规划引导、型维管束和经济激励为管理劳动的手段。所以可以将工程管理分为工程规划管理、工程投资管理、工程设计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使用管理五大部分。

(1)工程规划管理理论

所谓规划,就是制造出一项工程的基本蓝图,对于整个工程从前期,中期到后期的实施进行计划。工程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活动设施的策划工作。按照规划项目的不同,它可以细分为产业发展规划管理、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和建设项目规划管理,这三个部分看似各自分开却有很大的联系,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和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影响着产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规划管理和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又支持着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而其中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则左右联通了产业和城市的两部分规划;

(2)工程投资管理理论

工程投资管理是指对于工程开始之前的投资阶段,所有的项目进行管理。它包括工程投资项目管理、工程投资资金管理以及项目投资回流管理,这些管理的集合,出现了工程投资管理理论,很好的控制了投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让项目、资金等都有了很好的平衡。很大程度上,工程投资管理决定着企业是否可以在工程中获利,或者也可以说成,企业是否能够接下一项工程,这其中整合了资金、工程量和公司规模的管理,只有这三个方面都有了细致的考虑,企业才能决定是否进行工程投资,从而也决定企业是能够获得利润;

(3)工程设计管理理论

工程设计管理理论是对单项工程的实施,在经济和技术上所进行的全面详尽的安排,将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引入生产的渠道,可以说是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现代工程建设,除了传统的建筑建设外,更加注重建筑的品质,感官和投资回报,工程的设计,不仅可以达到三方面的权衡,还可以更加注重建筑品质,对于整个工程进行有效有利润的计划和规划,让现代工程建设变得更加时尚,更加有个性;

(4)工程建设管理理论

工程建设是将建设项目的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从建设准备开始,经过建筑和设备安装,使用的准备和竣工验收等到交付的过程。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资金的节约或者浪费以及进度的快慢,都会为企业本身带来很大的利益或者亏损,所以工程建设的管理是要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时候工程建设的周期尽可能缩短,工程造价尽可能低,这对于建设工程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5)工程使用管理理论

工程结束交付使用后,对于该工程来说,其使用价值,工作能力,精密度和生产效率会逐步的降低,甚至还会有某些部分会先于整体损坏,必须进行整体或者局部的维护和修理。所以工程使用管理,不仅是要对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换代更加要对建设工程的生产工艺,使用设备,建筑物等进行改造和综合方面的改进与完善,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工程使用管理来实现的。

2工程管理体系构建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是一个知识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独立结构。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法,是各个要素结合的形式。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要素是构成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想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首先需要一个出发点,想要解决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的问题,必须从工程管理的实践开始。

2.1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我国在于工程管理的实践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但是都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论阶段。随着国内建筑工程的大量出现,建筑工程建设的经验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在不断的积累加深。工程建筑学界和理论学界对于工程管理的大量探索,产生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管理、模式方法和手段等应用理论,但是工程管理建筑体系却未能完整的形成,因为研究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对于其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

(1)对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将工程的各种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加以了科学界定,便于以后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现代工程管理已经不仅仅是我们以往所说的盖房子那么简单,它将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相结合,变为了科学管理下的建筑技术的学科,这样一来,为原先只是盖盖房子的理论加上了严谨准确的科学定论,让它变为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科学管理体系学科,不仅增加了其难度,更加承认了其重要的地位;

(2)不仅完善和改进了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还使得工程管理成为了有理论体系支撑、有可行办法操作运行的真正科学的学科,更好的知道了工程管理今后的实践工作。所谓实践工作,毫无疑问就是亲身体会,也就是说,工程管理的理论体系不仅仅需要严谨的管理知识来支撑,更加需要硬朗的建筑技巧,只有真正的经过了验证、亲自实践,才有可能掌握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精髓。

2.2研究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涵义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也可以说成是对工程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其研究的目的在于让概念性的东西形成科学、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拥有可探寻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整体结构。虽然工程管理理论和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没有工程管理理论研究的成果,就没有工程理论体系的形成,而没有了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工程管理理论也就无法成为科学的理论学科。

2.3工程理论体系的内容

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人们根据工程管理理论进行理论研究、实践而渐渐构造出来的完整理论体系,他有许多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工程管理活动、工程哲学基础理论模块和应用理论模块三个部分。

(1)工程哲学是从哲学原理的角度来看待工程的本质内容,引导大家去探讨工程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工程管理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注重点,在于先学好理论知识,所谓的哲学原理也就是说,贯彻大家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作为实践最好的桥梁和支撑,只有掌握了其哲学原理,铭记于心,才有可能将其运用在实践中;

(2)工程管理活动是研究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也就是说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其中包含了生产施工管理,维护运行管理,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活动。只有深入了解这几个部分的知识,才能够了解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的重点,这些都关系着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展开,也更加是构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3)工程管理被设定在特殊的工程技术与一般基础管理理论的交叉地带,可以说,这个特殊背景奠定了工程管理应用理论,这些理论包括质量、成本、风险的综合性管理活动,不仅让工程管理理论的层次有了提升,又可以进一步应用工程管理体系结构,实现工程管理理论的实践性。在工程这种技术性的学科里,加入了科学管理层次的内容,让工程从单纯的技术学科里解放出来,变成了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学科,这不仅是学科上的突破,更加是建筑行业的突破,对于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结构的建造来说,拥有技术的管理科学,是支持实践内容的最好支柱。

3结束语

简单介绍工程管理理论及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只是了解了工程管理的冰山一角,工程管理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宽广,可以说,没有深入的研究和结合实践的工程管理活动,便无法理解工程管理理论的精髓之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建设领域专业技术有了长足,专业化的进步。他们的分工也日趋精细,这也对工程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传统的工程管理理论和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实践的需求了,深入了解工程管理理论和重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才可以跟上社会日新月异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例10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做到科学发展就必须改变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做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示范区的由来

2006年7月28日,总书记在参观考察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建设时提出,“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长远、整体规划,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狠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把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这是我国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最早论述。总书记的讲话既为曹妃甸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曹妃甸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如何更好、更快的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

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是一次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曹妃甸的建设者进行创新和探索,建立一套崭新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既然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是一种新的创造,为了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就必须科技先行,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科学发展示范区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

周志田、杨多贵等认为传统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指有科技资源投入,经科技组织运作,产生科技产品的系统。陈立辉认为,科技支撑体系是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需要有资源的投入,要有科技组织的运作,这样有科技资源投入,经过科技组织运作,形成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产品的过程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

我们认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科技支撑体系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由科技资源投入体系、科技创新主体培育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科技环境支撑体系组成的,并在一定的科技政策保障下,促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有效系统。

三、建立科学发展示范区的科技支撑体系的框架建议

(一)科学规划体系

科学发展示范区是一项伟大实践,必须规划先行。对于示范区建设来讲,需要国内外专家对其进行科学的论证,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发展制定一个10―20年的发展规划。比如曹妃甸工业区就在大量专家的研究、论证下,制定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2010年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在制定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长期规划的同时,还要制定3―5年规划,要根据示范区建设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不断调整每年的实施性规划。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体系。

(二)科技攻关体系

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需要与之配套的技术,涉及到节水、节电、节能、节地、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多个方面。但是任何一个地区的财力、人力、研发能力等都是有限的,必须采取科技攻关的形式,对一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逐点突破,利用现有资金解决目前的难题。当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年选择一些前沿性的课题进行攻关。科技管理部门每年要制定好科技攻关计划,通过招标、申报、委托等多种研究形式,组织国内外研究机构解决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科技投入体系

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部分是科技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人才投入、技术设施建设投入等几个方面。现阶段,我国的科技投入以政府为主,主要利用国家宝贵的财政资源,对于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需要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引进一些社会的科技投资、风险投资。我国要尽快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建立鼓励企业投资研发的机制。国家要对这部分投资切实落实财税减免政策,鼓励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投入主体、研究主体、创新主体。

(四)科技引进推广体系

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光靠自己的研发是不够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主要特征是对全世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因此如果本地的研究机构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需要,就必须采取引进吸收的办法。科技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强大的科技推广管理部门,帮助研究部门建立和企业对接的中试基地,为科技推广牵线搭桥;建立一些知识产权数据库,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为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提供有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还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市场的方式,来提高技术的应用效率和经济社会效果。

(五)环境保障体系

第一,要制定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一系列的资金投入政策、技术研发优惠政策、科技资金管理政策等建立一个有序的、高效的政策体系。

第二,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要将国家制定的科技研发鼓励政策、高科技企业优惠政策、实验室、实验中心优惠政策等汇编成册。要建立完善的科技政策数据库,便于企业、研究人员查询使用。

第三,对科研投入资金、科技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管。要建立科研管理制度,建立科研管理监督机构,定期的实施监督检查科研资金的投入与使用情况,要保证企业科研资金投入到位,使用到位,防止资金的虚假使用。科研管理要制定有力的监管制度,并切实执行监管,保障科研资金的安全高效的使用,保证科研政策的权威。

(六)人才引进培养体系

科学发展示范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科学发展示范区内需要建立专门针对高层次科研人员的灵活的研究机制,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员;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引进一些本地区急需的研究人才,着力解决一些科技难题。要支持本地大学发展,也可以委托著名大学,培养未来的科技人员,以满足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长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