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政治建设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14 17:11:46

政治建设论文

政治建设论文例1

有智者云:“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一旦越出了文明的轨道,最终可能会因为政治问题而毁灭整个人类,特别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如此。”(注:虞崇胜:《浅析政治文明建设》,《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历史表明,政治文明可以带来国家的兴旺、民族的繁荣、人类的和平;而政治野蛮则可能导致矛盾、冲突、战争,阻滞国家的兴旺、民族的繁荣,甚至使一个国家失去自己的全部文明。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大都重视政治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界已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法治建设为根本。

一、政治文明及其对法治的呼唤

1844年,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提出了“政治文明”范畴,该草稿第七条这样写道:“执行权力。集权制和等级制。集权制和政治文明。联邦制和工业化主义。国家管理和公共管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8页。)这里虽然没有界定和阐述政治文明,但足以引起人们对政治文明的思考和重视。我国学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对政治文明进行研究,从不同方面揭示政治文明的内涵,提出了许多观点,如,政治文明是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造的胜利,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等等,各种观点,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政治文明是人类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民主的、法治的、正义的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文明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政治文明为社会文明的另两个部分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政治方向和政治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政治文明制约着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况,正如汤因比所说: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彼此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

政治文明肇始于阶级社会的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由低到高,渐次更新。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古代政治文明(奴隶制政治文明和封建制政治文明)、近代政治文明(近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和现代政治文明(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以往任何时代的政治文明相比,现代政治文明内涵更加丰富,它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

1、人权保障。人权是人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人如果失去这些权利就意味着失去做人的资格”(注:李龙:《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996版,第251页。)。人权对人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因而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公开宣称: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只有确保人权不被践踏,政治才会昌盛。相反,“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造成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国家法教研室:《中外宪法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版,第279页。)。

2、民主。民主是一种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的国家形式,是一种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是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行为。民主意味着主权属于人民,意味着多数人的统治,意味着人民积极参与政治,意味着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真实反映大多数人政治主体的政治主张。所以,民主有利于和平解决不同政治主体之间的政治冲突,也有利于制约权力行使,防止权力专横,达到政治文明。

3、制度载体。制度是维系和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行为模式,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三个方面,虽然经济和文化制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状况,但政治制度才是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政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文明的政治理念只有落实为进步的、完备的政治制度,才能转化为文明的政治行为,并保障这种政治行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邓小平说得好:“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327、146、327页。)

4、政党执政。现代各国大都实行政党执政。政党执政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是“随着公民选举权的扩大以及各种集团试图通过动员选民去支持那些对不同利益都有吸引力的政党以谋求公职而发展的”(注: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138页。);政党执政又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因为它“使古代君主个人终身统治的专制政治转变为近现代政党的民主政治”,而政党民主政治“不仅使政治生活、政治斗争和政治决策公开化、团体化、群众化、程序化、法治化、制度化”,“而且还能减少和消除各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滥用权力现象”。(注:周叶中:《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337页。)

5、权力分工与制约。权力一旦集中必然带来暴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置于同一人之手,不论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均可公正地断定其为虐政”(注:[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6、264页。)所以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是必然的。但分权并不必然形成政治文明,因为握有不同权力的不同官员可能将他们的权力集中起来并采取共同行动。这样,在分权之外,还必须有权力的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权力对抗权力”,可以有效防止执政者恶性膨胀、防止权力滥用,形成政治文明。

政治建设论文例2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其《比较政治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进程、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1]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系统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情感、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取向等意识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等内容。政治文化支配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影响社会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政治文化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是政治传统、民族心理及外来文化长期交融积淀的结果,可以指导和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能促使人们形成现代政治理想、政治观念、政治人格、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政治文化蕴涵人们的政治行为倾向,支配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选择,从而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当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化为公民的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时,那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政治文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政治理念、政治观点、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构成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同时也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指导地位的确立,从而保证了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合力作用。政治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无形的力量。政治文化内含建设政治文明、推动政治发展所必需的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要素,作用于政治系统,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政治系统的情感认同、归属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序化程度,调控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要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证。然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并不必然带来有效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实现还有待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效的政治参与是科学、理性、自觉的政治行为,能促进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社会秩序和政治的稳定感,政治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公民认清自己的政治角色、政治权利、政治义务,从而有效促进政治参与,实现人民民主,推进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可见,政治文化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政治文化可以为政治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实现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而要有效维护政治稳定,首先必须有思想稳定,这就离不开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因为,政治文化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从而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增强和体现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进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政治价值模糊、政治心理矛盾、政治信念淡化等现象,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政治文明建设中需要努力回答和解决社会成员对深化改革的忧虑、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对切身利益的关注等问题,使政治文明建设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土壤中,这就使得政治文化的作用日显重要。政治文化还有利于公民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公民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和政治凝聚力的加强,有助于实现政治主体对政治系统的高度政治认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坚实思想基础,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使之能更好地发挥政治资源整合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现阶段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突出特点是人治,王权至上,等级尊卑,广大人民群众被排斥在政权之外。人治思想至今在中国社会中仍有残存,例如清官意识、官本位、权大于法的观念。政治文明建设,就其内容来讲,主要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两个方面。而就其实践来讲,关键是要处理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关系。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脱离先进政治文化而单独进行,先进政治文化的构建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在民主和法制等政治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并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政治制度建设的成果来引导和促进相应的政治文化的生成。二要处理好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共生性和相互促进关系,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文化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要放在同等位置,两者不可偏废。三要培育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以先进的政治文化引导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必须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突出主旋律,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要加强政治引导,对人民群众进行正面灌输,使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强化他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同时还要关注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实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武装他们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和提高社会群体对社会变革的心理判断力和承受能力,并且随时代的转换,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一要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二要建立政治文化传播网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把先进政治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三要提高公民参政意识。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参与的扩大。只有建立畅通的民主参与渠道,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才会得以巩固。四要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一个国家公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其政治认知、政治参与以及其他政治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政治文化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公民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国家政治生活,自觉地有效地参加国家事务管理。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任何一种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地区没有脱贫,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所需要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不充分,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还受到条件的限制。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方面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的物质工具和手段。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化建设,从政治高度看待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政治文化环境。努力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价值观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一致,把人民群众的政治行为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2]。正是通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社会成员才能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明确自己的政治角色,完成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的过程。鉴于政治社会化在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必须完善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渠道,注重发挥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以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最基本的政治知识和价值观念。要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传递作用,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学校教育应成为国家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的渠道;二是要加强政治专业训练,塑造正确的政治人格,使公民具有特定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大众传媒的导向直接影响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和评价,当前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三是要鼓励人民直接参加政治生活,从事政治实践,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培养公民自主参与意识,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社会民主参与渠道。

政治建设论文例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基本建立,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对于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还相对滞后,造成这种滞后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本文仅就制约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文化因素进行剖析。

一、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滞后的文化因素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底层推动着整个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目前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不断凸现。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不高,现代政治生活健康运行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心理要素——民主意识的缺乏,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与现代民主理念的摩擦和碰撞,致使民主体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缺乏等等。

(一)农民文化水平偏低,政治文化素养缺乏

公民的政治素质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条件,素质低下的公民是无法参与政治的。许多政治思想家都强调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柏拉图在所设想的理想国中就主张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通过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道德,开发人的智慧,来适应民主生活的需要。在中国,孔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宣扬“内圣外王”,实际上就是把提高个人素质看作是政治的根本和基础,主张大力兴办教育,用统一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教化民众。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样落后的教育水平和低下的村民文化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农村民主建设的需要。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弱智者是没有民主能力的,无知者的民主能力要大打折扣。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力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力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维狭隘,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能理解民主的意义和作用,也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利。我国农民现阶段较低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极其不利的因素。

(二)农民民主意识淡薄,文化心理不健全

民主意识是现代政治生活健康运行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心理要素之一。农民民主意识主要是指农民为主张民利、保护合法利益而提出的自己当家作主、管理国家、集体和公共事务的思想主张。农民的民主意识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等,只有拥有良好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民主的发展才能平稳而有序,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才能走出形式化的沼泽。

然而目前我国农民的民主意识总体水平不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多数农民具有一定的民主传统和习惯,但是这种农民式的民主传统和习惯还不够广泛和普及,同时它与那种健全、高效的民主运作机制尚有很大差距。首先,农民作为民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主要表现为农民在村级乡级社会事务中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缺乏,依附观念浓厚,农民群众往往不把自己作为权利的主体,而是寄希望于“上级”、“领导”、“包青天”,广大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其次,农民对民主认识不清,公民基本权利意识淡薄。公民的基本权利意识是社会民主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我国公民特别是农民的义务观念浓厚,而权利意识淡薄。对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认识不清,不能掌握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再者,宗族宗法观念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由于农村旧习俗的广泛存在,诸如家族制和家长制等封建制度束缚和压抑着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意志的发育、强化,相当多的农民对封建思想、宗族文化津津乐道,许多农民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民主,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民利而屈服于家族权威。

(三)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制约着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就是一种顺从性文化,中国的农民就是典型的臣民,权力崇拜、等级观念、隶属意识、清官思想、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等复杂的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他们从不主动参与政治,不敢作自己的主人。这样的文化传统培育不了公民意识,因此缺乏与社会主义民主相适应的参与性农民,这是当前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宗法社会,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家族文化在中国农民心中的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给中国基层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宗法伦理调节的主要是人际关系,而乡村民主政治属于公共政治,它主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来调节,但由于村民生活在乡村社区,他们在选择政治行为时,难免受到宗法家族观念的影响。如一些农民在民主选举时选亲而不选贤,甚至一些宗族力量利用宗法伦理和家族关系来扩大其影响,与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正式组织分庭抗礼。

宗法家族文化价值标准是建立于血缘亲疏的差异性之上的,与现代法律的普适性和平等性原则形成根本冲突。因此它对乡镇干部依法行政构成了严重的障碍,致使乡镇干部在依法行政和依情行政之间犹豫徘徊,法律因所施对象及与执法者关系的不同而被任意曲解,不同的关系采用不同的标准,普遍性的法律无法发挥统一性作用。浓厚的宗法家族文化使一些农民漠视法律的存在,以家法代替国法,无法形成健全的法律环境。

在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当中,官本位的思想也主导着他们的行为模式,致使他们无法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为普通农民作出积极的榜样。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农民文化水平和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因此,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一种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新型的文化土壤作为支撑和平台。

二、构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

(一)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鉴于农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农民政治素养不高,现阶段发展基层民主,就要着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增强公众政治参与意识,发挥民主主体作用。当前和以后很长一个时期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落到实处。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断增加的教育消费极不相适应,政府应增加教育投入,降低教育费用,保证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要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要切合农村实际,对村民进行适当的民主理论普及教育,培养与民主发展相适应的平等、公平、竞争等民主意识。同时,加强普法教育,使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重点要教育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杜绝行政违法的发生。三是普及政治科学知识,澄清人们对政治活动的误解。要让群众体会到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政治教育尤为关键,任重而道远。(二)运用学校教育、大众传媒等传播渠道,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

1.运用学校教育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

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式教育,它是通过正规训练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综合素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大致形成了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成人教育三教并举的教育体系,使乡村教育有可能触及到乡村每一个潜在的和现实的劳动力。目前乡村教育的主要目的除了使农民能够识文断字,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之外,就是培养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这是农村人口在人的发展上的人格标志与政治前提,对于改善目前中国农村的政治现状,激发农民的参政热情,提高农民的参政能力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公民意识是政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每一个公民的公民意识,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宗旨。由于农村的特殊性,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一直是我国目前乡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而公民人格的培养是公民教育与公民实践的核心,对农民进行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不但有利于农民个体养成良好的性格和道德行为规范,而且有利于农民“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即法律人格)”的形成。而一旦具有了较为完善的公民人格,农民就有可能在中国的民主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和健康的作用。

2.运用大众传媒,塑造农民的政治意识

大众传媒是指电视、广播、报纸等现代传媒方式。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保持农村政治稳定、营造浓郁的政治氛围、塑造农民的政治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和引导。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促进社会主义主导价值和主导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影响农民的思想观念,塑造农民的行为模式。比如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长期而系统地进行普法宣传,给农民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指导。而电视中的警匪片、侦探片又为农民认识和理解当代法治精神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对法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传统“人治”色彩的法律观念正在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现代精神的法治意识。在大众传媒的熏陶下,农民的法治观念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加强农村政治文化建设

关于民主化进程的研究表明:“民主化必须以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文化为开端”。现代化的进程本身就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其本身也必然处在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但是,任何向着现代化的努力都无法彻底超越传统的内核,文化总是继承和发展,政治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立足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评和整合,再现并弘扬其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根本精神。在此基础之上,建构与现代民主理念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建设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D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2-0081-02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其《比较政治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进程、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1]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系统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情感、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取向等意识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等内容。政治文化支配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影响社会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政治文化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是政治传统、民族心理及外来文化长期交融积淀的结果,可以指导和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能促使人们形成现代政治理想、政治观念、政治人格、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政治文化蕴涵人们的政治行为倾向,支配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选择,从而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当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化为公民的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时,那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政治文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政治理念、政治观点、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构成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同时也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指导地位的确立,从而保证了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合力作用。政治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无形的力量。政治文化内含建设政治文明、推动政治发展所必需的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要素,作用于政治系统,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政治系统的情感认同、归属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序化程度,调控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要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证。然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并不必然带来有效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实现还有待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效的政治参与是科学、理性、自觉的政治行为,能促进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社会秩序和政治的稳定感,政治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公民认清自己的政治角色、政治权利、政治义务,从而有效促进政治参与,实现人民民主,推进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可见,政治文化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政治文化可以为政治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实现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而要有效维护政治稳定,首先必须有思想稳定,这就离不开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因为,政治文化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从而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增强和体现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进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政治价值模糊、政治心理矛盾、政治信念淡化等现象,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政治文明建设中需要努力回答和解决社会成员对深化改革的忧虑、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对切身利益的关注等问题,使政治文明建设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土壤中,这就使得政治文化的作用日显重要。政治文化还有利于公民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公民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和政治凝聚力的加强,有助于实现政治主体对政治系统的高度政治认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坚实思想基础,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使之能更好地发挥政治资源整合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现阶段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突出特点是人治,王权至上,等级尊卑,广大人民群众被排斥在政权之外。人治思想至今在中国社会中仍有残存,例如清官意识、官本位、权大于法的观念。政治文明建设,就其内容来讲,主要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两个方面。而就其实践来讲,关键是要处理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关系。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脱离先进政治文化而单独进行,先进政治文化的构建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在民主和法制等政治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并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政治制度建设的成果来引导和促进相应的政治文化的生成。二要处理好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共生性和相互促进关系,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文化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要放在同等位置,两者不可偏废。三要培育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以先进的政治文化引导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必须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突出主旋律,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要加强政治引导,对人民群众进行正面灌输,使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强化他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同时还要关注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实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武装他们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和提高社会群体对社会变革的心理判断力和承受能力,并且随时代的转换,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一要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二要建立政治文化传播网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把先进政治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三要提高公民参政意识。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参与的扩大。只有建立畅通的民主参与渠道,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才会得以巩固。四要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一个国家公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其政治认知、政治参与以及其他政治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政治文化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公民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国家政治生活,自觉地有效地参加国家事务管理。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任何一种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地区没有脱贫,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所需要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不充分,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还受到条件的限制。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方面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的物质工具和手段。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化建设,从政治高度看待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政治文化环境。努力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价值观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一致,把人民群众的政治行为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2]。正是通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社会成员才能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明确自己的政治角色,完成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的过程。鉴于政治社会化在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必须完善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渠道,注重发挥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以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最基本的政治知识和价值观念。要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传递作用,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学校教育应成为国家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的渠道;二是要加强政治专业训练,塑造正确的政治人格,使公民具有特定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大众传媒的导向直接影响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和评价,当前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三是要鼓励人民直接参加政治生活,从事政治实践,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培养公民自主参与意识,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社会民主参与渠道。

政治建设论文例5

【作者简介】钱广荣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邮编241000)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空前严重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政治伦理的核心理念和最高价值标准要求公民确立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精神。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拓宽视野,丰富其内涵,突出树立正常民族心态的内容。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在坚持对青少年教育的同时,也要将党和国家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列为教育的重点。

【摘要题】经济全球化与道德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伦理/爱国主义/民族心态

【正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缩小世界各国间的时空距离,出现了所谓“地球村”现象。2001年11月10日,中国“入世”成功,表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不可逆转地融进世界体系之中。无疑,在“地球村”内,我们同别国可以开门相望,不仅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也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样就可以更多地获得发展的机会和活力,给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仅仅这样看问题又是远远不够的。在思想观念上如何适应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结束闭关自守的旧时代、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当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便蜂拥而至,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乃至主流意识形态发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我们以往单一、僵化的思维活动中融进了不少新鲜活泼的东西,但其消极因素也早已在思想文化领域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主义思潮的“趋同论”,不少中国人尤其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人的“全球主义”和“超民族主义”的观点,相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对立将不复存在,各民族国家正在走向所谓共同的“信息社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之后,这些影响再一次顽强地表现了出来,一些青年学者甚至在公开的论坛上宣称,世界各国一切政治与文化的纷争正在退居到同一的“公域生活”的背景之后,中国人正在成为“世界公民”。

只要我们睁眼看看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在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和挑战。因为,在“地球村”内,“大户”与“小户”、“穷户”与“富户”的差别依然存在,善良“人家”与霸道乃至恶霸“人家”的对立依然存在。“各家各户”为了要谋得自己的利益,需要建设一个和平的“地球村”,同时也需要建设一个只属于自己、足以抵抗、战胜对手的“家庭”。这种同是“一村”人却不是“一家”的情况,说明人类在“类”或“村”的意义上所需要和实现的联系与沟通,只具有相对的价值,而差别与对立却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概言之,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出现的“地球村”的真实情况是:一方面是“全球化”趋势在发展,另一方面是“民族化”趋势在增强;一方面是存在机遇与机会,另一方面是存在危险与危机;“全球化”与“民族化”,机遇、机会与危险、危机,既彼此对立和消解,又相互依存和适应。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并不是各国各民族的经济利益的全球化,而只是各国获取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手段和方式的全球化。由于经济手段和方式的运行能否奏效,从根本上来说从来不在于经济手段和方式本身,而在于“竖立其上”的制度和文化。这就使得经济全球化不会是各国社会经济制度、社会政治制度的全球化,不会是军事或军事联盟的全球化,当然也不会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全球化。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会出现政治格局的多级、军事格局的纷争与对抗,会出现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分野、渗透和碰撞?原因就在这里。

从人口因素来说,中国是一个“大户人家”,但从经济因素来说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从政治和军事因素来说,中国又是一个爱好和平、正在迅速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志于在本世纪内加速发展以成为“经济大户”,而从中国的国情看要如此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地球村”内的种种迹象早已清楚地表明,那些“富户”、霸道恶霸、在“家政家风”上与我一向不同的“人家”是不会高兴的。他们在“地球村”内所干的那些政治颠覆、军事扩张、文化渗透的事情,军事上的有些事情甚至干到了“地球村”之外的太空,是针对谁的?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需要在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认真思考和采用我们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无疑应当包括文化建设战略。历史证明,一国经济落后会挨打,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文化上的落后同样也会受欺侮。葛兰西在总结殖民统治的经验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搞文化霸权是一切殖民主义惯用的伎俩,在后殖民时代,推行文化霸权和文化控制仍然是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他认为,在现代社会,如果领导权不首先是文化的、伦理的,从而是政治的,也就不可能是经济的。葛兰西的这些见解,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是颇具启发意义的。在国际舞台上,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建设战略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政治伦理文化建设方面的战略。在一个民族国家,政治伦理在其提倡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因为,政治伦理总是与其特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以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基本的对象和价值尺度,从根本上影响和锻造着公民的心态,使公民在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的层面上把个人的价值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联系起来。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放松以至放弃了政治伦理建设,就等于在道德提倡上削弱或放弃了道德价值体系的主导方向,结果会在根本上影响到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建设,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强盛。同理,一个公民如果不具备应有的政治伦理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在政治上就失去了国籍和民族之根,在伦理道德上就成了一个抽象的人。所以,自古以来,世界各民族国家都十分重视政治伦理建设,把政治伦理建设放在全社会伦理建设的核心位置。

政治伦理的价值观念应是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核心要求应是爱国精神和强国意识。在处理本国本民族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中,政治伦理重视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主张始终注意维护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正当利益;在处理国家和民族内部的利益关系上,政治伦理强调把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实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价值原则,由此而产生两种价值表现形式有别而本质内涵一致的政治伦理观。一个爱国公民,应当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的政治伦理观念。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民族,历来重视以国家民族整体利益为核心的政治伦理建设,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政治伦理文化,涌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者。但是毋庸讳言,进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时期以来,一些公民的国家观念有所淡化,民族精神有所削弱,而由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一些负面影响,这种不正常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以后又有所发展。

其突出表现就是:在看待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问题上头脑不甚清醒,只注意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看不到在这一趋势之下世界上还存在着亡我之心不死的敌对势力,中华民族在建设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极为严重的挑战,有些人甚至忘记了中华民族曾被掠夺被侵占的屈辱历史。据媒体披露,在上海等地,有的商人竟将“昔日法租界的风光”和“大日本”的广告悬挂在街道的显眼处,招摇市民,招揽生意,而路人不以为然者并不在少数。在河南洛阳还发生过这样的怪事:为了“换钱”,春节期间将白马寺的钟点提前一个小时,只打东京时间而不打北京时间。有人或许会说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但国人不禁要发问:是否应该在社会心理的层面上认真思考一下此等“个别现象”何以会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一些成年人的身上,但却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某大学在组织学生讨论发生在白马寺的怪事时,竟有不少同学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要讲究经济效益,不管是谁的钱都可以赚,能赚钱就是好事情,此举“未尝不可”!他们殊不知,世界上自古以来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作广告、绝对不能用来“换钱”的,这就是人格和国格。

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和影响,过去我们讲爱国精神和强国意识,多局限于国家和民族内部的范围,缺乏全球视野,极少思考把爱国与如何走出国门到世界大家庭中去谋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时代课题联系起来。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总的看还不能真正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14条在说到“五爱”教育的时候始终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中心,指出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为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耻,一切公民要把爱祖国落实在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具体行动上,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政治伦理建设,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上,我们无疑要认真贯彻《纲要》的精神。有鉴于此,必须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加强中国的政治伦理建设和丰富与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问题,作为伦理学研究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实施这项战略任务有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就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必须抓紧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要在理论上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确立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这一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促使全球意识与国家观念、民族精神之间达到某种合理的平衡,在理论思维的层面上使公民保持一种正常的民族心态,并将其以特定的规范形式和价值标准列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

以往,我们的道德体系虽然有爱国主义的政治伦理内容,但缺乏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内涵。在“入世”以后,中国无疑要加大开放的门户,我们一方面要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一方面要欢迎别国大踏步地走进来。但是世界各国之间来来往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无一不是为了维护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利益,走各自的建国强国之路。能否这样正确认识和把握这种形势,就是一个是否具备正常的民族心态的问题。

民族心态,常以民族的尊严感、自信心和自豪感等形式表现出来。正常的民族心态是爱国精神和强国意识的心理基础,在国际交往中,一个民族在处理与别个民族的关系时如果心态不正常,其爱国主义的情感就会失去平衡,最终影响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的正常化,失去本可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正常的民族心态,是相对于民族狭隘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想与情绪而言的,是一种既不盲目自大也不盲目自卑的精神和性格。有人说,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民族狭隘主义。对这种看法是需要做具体分析的。若是指那种不欢迎别国大踏步地走进国门的思想和情绪,那是对的;若是指可以因此而轻视、无视本国本民族的利益,放弃爱国强国意识,甚至还要一厢情愿地将自己装扮成“世界公民”的样子,那就错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们不应当视自觉维护国家的和民族的尊严,对敌视我国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对抗、军事扩张和文化渗透保持高度警惕的心态为民族狭隘主义。诚然,今天确有一些同胞抱有一种民族狭隘主义情绪,他们看到别国的老板大踏步地走进国门,心里就感到不舒服,宁愿闭门造车、关起门来过过去那样的苦日子,也不愿借用发达国家的一片阳光。但我认为,从目前国人的政治伦理心态的实际情况看,主要的问题还是民族虚无主义。目前理论界出现的认为树立正常的民族心态主要是反对民族狭隘主义的观点是没有多少根据的,主张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要“融进”世界大家庭和中国人要应当成为“世界公民”的观点,更是不可信的。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要始终注意突出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个灵魂,进行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公民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舍此,我以为就是舍本求末。既要培养从全球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要以维护和增进本国利益为己任;既要学习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又要抵制西方颠覆和破坏的图谋,抵御西方腐朽、消极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

其次,要重视大众传媒舆论导向出现的新情况,加强传媒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建设。过去,我们的大众传媒进行爱国精神和强国意识的教育,多是正面的,因特网出现以来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特网正在我国普及,接触因特网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越来越多,据有关统计,大学生中的“网民”占35%-40%。网络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地球村的高音喇叭”,成为各种企图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敌对势力的“公开论坛”。通过因特网,人们当然既可以增加和积累许多有益的信息,但也可以削弱和淡化应有的已有价值理念,其中就包含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10月4日发表文章说,因特网是一条正在被各式各样的活动分子迅速发展的途径,是一个可以用来动员和施加各种影响的异乎寻常的工具。美国的右翼以及以为代表的“”组织的头目的反动言论,基本上就是通过因特网传播到广大青少年学生中间的。就此,香港《明报》曾提醒国人:因特网是“中国和平演变的泉源”,人们“会在这些讨论区接触到不同的政治观点,这将慢慢动摇中共政权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对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和震撼”。这些新情况难道不表明,因特网对人们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决不可等闲视之,我们急需加强大众传媒特别是因特网的舆论导向吗?

政治建设论文例6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工作,主要是影响并引导人的思想,其成效的体现与经济建设成效的表现方式不同,容易让人片面地认为搞活经济建设是“实的”,容易出成绩,而思想政治工作是“虚的”,成效不明显也不直接,因而没有摆正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位置。有些单位有些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措施不实、成效不多。事实上,在我们推进垦区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垦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不同时期各种错误思想的误导和干扰,才能为垦区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与政治保证,从而推进垦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维护垦区和谐稳定

和谐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持和谐稳定,才能有序地推进垦区全面深化改革。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稳定、促进垦区和企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控制作用,它可以在问题预见、采取措施、及时防范上,把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和不稳定因素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通过加强垦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满足垦区干部职工的思想需求、物质需求、工作需求,解决垦区和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创造和谐垦区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增强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促进垦区各项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实现垦区各项发展任务

思想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即为经济发展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入推进垦区改革发展强有力的政治保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让职工清楚垦区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自觉为垦区改革与发展承担责任,树立克服困难、创造美好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职工的团结意识和大局观念,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垦区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垦区各项发展任务全面完成。

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垦区和谐发展

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充分认清社会新形势,深入分析新时期职工的思想特点,结合垦区和单位实际,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强化保障,确保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垦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定期分析政治工作形势,密切关注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认真落实各级党委(组)书记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带头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调查研究,探索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发挥基层党组织贴近职工的工作优势,动员组织基层广大党员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二是要强化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要根据单位实际,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关心政工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确保他们在学习培训、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与同级生产经营管理干部享受相同政策。三是要加强工作保障。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必要开支列入单位年度计划预算,鼓励支持单位开展各种有益的集体文体活动。要建立完善奖励激励措施,从工作制度上给予支持。

(二)以人为本,创新方法,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

社会形势在变化,垦区在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改革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方式。我们必须结合垦区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目标任务,分析掌握职工不同时期的思想动态,了解职工的实际需求,在内容、形式、方法、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善于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思想工作方法,既要讲道理、讲政策、讲原则,又要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把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与垦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正确方向上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职工自觉并乐于形成“以农场为家、以垦区发展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甘于努力为垦区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加强学习,提高党性,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对班子建设作用

领导班子是垦区建设、企业发展的带头人、领路者。既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做好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深刻认识垦区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到领导班子建设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改进思想作风,提高素质能力,严格管理监督,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务实创新、团结和谐、清正廉洁的坚强领导班子。一是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和自学制度,规范干部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二是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广东农垦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等精神教育活动,为垦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奠定重要思想基础。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三重一大”决策事项集体研究制度。进一步完善议事和参与决策机制,对关系垦区改革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坚持做到集体研究、办公会讨论后实施,提高党委(组)集体领导和科学决策的水平。四是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批评交流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增强班子的团结协作。五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促进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从事前监督、预防入手,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提高领导班子的自律意识和防腐能力。六是严明政治纪律。自觉接受党的政治纪律的约束,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责任,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塑造一个顾大局、讲团结、干事业的良好班子形象。七是严明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按照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健全完善垦区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规定,坚持民主、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促进垦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规范。

政治建设论文例7

二、完善财政法规制度是基础,建设“法治财政”要有法可依

要通过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设计,使财政行为在法律规范内正常运转,做到主体合法、范围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和形式合法。

(一)要加强财政立法建设

要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立足于财政立法与财政改革相适应,不断建立规范、完备的财政法律体系。要加强财政立法预测,制定中长期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要加强立法项目制定的调研、论证工作,有序扩大财政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要探索建立财政立法项目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探索建立制度建设评价评估机制,提高财政法律制度建设质量。

(二)要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

要严格规范规范性文件立项、起草、审核、公布、清理、备案等管理程序,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事前法律审核和备案审查制度,文件制发前要由法制机构进行法律审核,文件制发后要及时报政府法制部门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审,有件必备;要按照上级统一要求,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确保财政管理依据统一、合法,并将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和清理情况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是重点,建设“法治财政”要有法必依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保证财政部门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是全面推进依法理财的根本要求。

(一)要规范财政重大决策程序

按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财政重大决策程序。要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程序。要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各种决策风险。重大决策事项应交由财政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经财政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二)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要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建设,制定完善行政执行责任制,界定执法范围,明确执法依据,分解执法权限,细化执法环节,规范执行流程。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避免执法的随意性。要切实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落实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要探索建立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建立完善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执法风险。

四、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是保证,建设“法治财政”要违法必究加强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规范财政分配秩序以及防止腐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依法实施财政监督

要积极开展日常财务检查和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加强对重大基建工程项目的立项管理、财务监督及跟踪检查,节约财政资金,确保支出效益。要加大会计执法力度,严格把好会计从业准入关,加强会计队伍业务素质建设、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二)要加强财政绩效评价

政治建设论文例8

2、积极配合校园软环境的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着力培养自己科学、进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要认识到我国社会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迅猛发展,正在带动高校职能的不断拓展、高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现如今已不能把教育过程只看作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过程,应该在学校生活中提倡和培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创新以及情感的关怀和伦理的关怀等意识和理念;其次要努力推动在师生中培养健康的行为方式,构筑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校园风貌。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一所大学的校风、一所大学的精神的体现,也是大学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校园软环境的过程中,要着力倡导师道精神,健全师德意识和规范,其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包括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在内的干部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理想的校园软环境,加上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清雅、优美的校园、校舍环境,对师生舒展性情,陶冶情操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包括师主任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推进自己的工作所需要的理想天地。

3、进一步依靠学生党、团组织和积极分子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除了应该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还应该依靠学生,主要是依靠学生党、团组织和积极分子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学生中的党、团员和积极分子是学生中比较有觉悟、有思想的一部分,他们最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真实想法和真实需要,而且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依靠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依靠学生做好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组织、管理工作,依靠学生带动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西方国家的高等院校向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领导能力,我们应该及时改变只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的老做法,依靠学生中的党、团组织和积极分子,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培养、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领导能力,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政治建设论文例9

在人类社会政治领域,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对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传播、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合作等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经济最有利的方式。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要加强和谐的政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政治文化环境。

和谐的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特别是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借鉴人类社会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信仰和遵守的“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为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道德准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政治热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逐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从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上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群众为本”,改善领导和群众、上层和下层、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增强社会调节和适应能力,努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另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加强党和国家的历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分析,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认同和支持力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在于“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成为民主实践最迫切的任务。加强党内民主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民主生活、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鼓励干部“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彻底杜绝在干部队伍中存在严重的浮华骄奢现象。要加大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坚决克服公共利益部门化、团体利益个人化的倾向,防止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确保中央好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做好新世纪的“精兵简政”工作,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决策中广泛听取民意,吸纳各个利益阶层民众代表参与决策过程和政策制定过程,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支持他们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关系,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建设高效节约的符合现代社会管理的新型政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安全保障。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社会成员、阶层、群体之间利益关系协调,而腐败恰恰破坏了正常的社会关系和公共秩序从而引发社会矛盾,它不仅不能创造任何新增财富,反而由于滥用公共权力倾吞社会财富,造成更大范围的社会分配不平等,使国家、人民和社会整体利益受害。现阶段腐败可以说是已经深入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党和政府威信下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方面,已经到了非下大力气治不可的地步。

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必须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严抓反腐败斗争,从治理群众看得见、反映强烈的腐败现象入手,从关系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的地方入手,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惩治腐败,维护公平正义。要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创造有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党外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政治斗争,所以必须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反腐工作“思想上有预防、制度上有保障、监督上有条件、惩治上有威慑”,以此来逐步扭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向好的方面发展,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和谐的党群关系带动整个社会的整体和谐,逐步营造健康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政治建设论文例1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发展和创新。实现政治文明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政府的依法行政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依法行政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1.依法行政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让人民享受充分的民主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依法行政是民主的集中体现。依法行政体现了法律的平等。虽然政府拥有行政权,但它和人民一样,必须在宪法与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依法行政推动公民参政。国家通过建立健全与公民政治权利相配套的公开制度、监督制度、国家赔偿制度和责任制度,完善行政程序性规则,使人民与行政权力的运行结合起来,保证行政权力行使与人民意志和利益一致。依法行政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确认。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这种权力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在胜利后,由人民赋予的。

2.依法行政,调动公民积极参与政治,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巨大的主体力量

人民群众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现代政治文明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依法行政能够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的实现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依法行政以实现人们利益为目的,使公民权益直接与执政党政治权力的运行结合起来,保证政治决策与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一致性,从而激发人们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促使公民主动地依法参与政治决策,投身政治文明建设。

依法行政具有提高公民素质的功能。新论者指出,“政治制度具有教育性”,它“逐渐形成那些在其中活动的人的性格”[1]。依法行政对法律的尊重,对民主的张扬,对权利的保障,能够培养公民的法律至上理念、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形成公民的自由、平等思想。

3、依法行政为政治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有坚实的社会基础,需要发达的经济、健康向上的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政治秩序。依法行政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在于,它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稳定的政治秩序,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依法行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可以依法向人代会提出立法建议,将经济、文化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方针宪法化、法律化,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方向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突出了“经济立宪”这一宗旨。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不无关系。中国共产党也可以依法制定发展方针、理论指导、推荐领导干部等,从而对经济和文化建设发挥影响。还可以通过依法执政防止腐败,形成勤政廉洁之风,树立勤政廉洁政府形象,从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经济和文化建设之中。

依法行政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稳定的政治秩序。依法行政通过发扬民主、保障人权、规定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协调人的社会性和个体性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平衡发展,从而规制人们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如此,依法执政还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政治秩序。一方面,宪法和法律本身意味着秩序,正如新论者所指出的,宪法一词指的是“人民在其政治联系中的‘形态’、‘组成’或‘建制’。另一方面,依法执政是政治制度化、有序化的过程。通过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与人代会、政府、司法机关的关系,执政党与派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因得到宪法或政党法和其他法律的确认和调整而形成法律关系,于是,政治关系由于有法可依而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依法行政为政治文明建设锻塑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亨廷顿曾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中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凡达到目前和所预料到的高水平政治安定的发展中国家,莫不至少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没有强有力的政党的政治体系更容易出现暴乱骚动和其他形式的政治不安定。然而,坚强有力的政党不会自然形成,执政党要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必须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通过止恶扬善保障政府的清廉。人性有其弱点,人的行为容易受到的影响,“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虽最好的人们(贤良)也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由于“人类的本性是容易犯错误”,所以“采用严格的规则是合理的。”[2]法律是理性的产物,依法行政能有效防止行政行为发生偏向;法律对合法行为进行肯定,对违法行为给予惩罚,依法行政能有效地止恶扬善,防止腐败,保障政府清廉。

依法行政通过程序控制抑制行政权力的腐蚀性。行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行政权力具有腐蚀性,如果用得不好,“可能被用于最大的邪恶”。法律是制约行政权力的重要手段,依法行政成为防止行政权滥用的有效保障。因为依法行政意味着依程序行政,而程序是控制行政权力运行的“安全阀”。在行政活动中,程序包括选举、听证、登记与审查、行政与政治决策、惩戒和处罚,复议等一系列程序,设置程序不是窒息与扼杀权力,而是为了抑制权力的腐蚀性,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失控或滥用,使权力运行沿着文明的轨道进行。

二、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政府必须依利民之法行政,实现政治制度文明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含丰富的内容,而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政治制度文明要围绕这一基本内容进行。依法行政的法必须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只有利民之法,才能体现与保障人民的意志与利益;只有利民之法,才能管理好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业;只有利民之法,才能实现政治制度文明。何谓利民之法?在中国现阶段,利民之法有其特殊含义,即:第一,必须反映广大人民意志;第二,必须符合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第三,必须符合正义原则,并具有可操作性。概言之,利民之法必须在内容上,价值取向上,程序与形式上符合一定的标准。

就价值取向而言,利民之法应当符合正义和人民利益的要求。沈守灵教授认为:“法律的价值可以总结为正义和利益两个方面。” [3]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伦理价值,它要求在全社会中以公平的方式分配社会权利和义务,合理地分配社会的利益。圣奥古斯丁指出:“不公道的法律不能称之为法律。”“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所以法律是否有效,取决于它的正义性。”[4]利益是法律所促进的价值,是某种需要或愿望的满足,它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式和手段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利益是权利的基础概念,“法律权利就是国家权威所认可与保证的利益。自由、平等是人权和人的利益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依法治国中,是通过法律对权利、权力的配置从而分配利益的。在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法律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为了公共利益而毫不客气地牺牲个体利益或只顾个体利益而漠视公共利益却不可取,应使公私利益统一的和谐发展,实现公益与私益的“双赢”。

就程序与形式而言,利民之法必须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必须具有形式上的科学性。所谓程序正义,是指法律程序安排和设置上的正当性,美国法学家富勒将程序正义称为内在道德。要实现程序正义必须增强政府行政行为过程的民主性和公开化,扩大公民参与政府行政过程,让公众的意见能充分表达,使行政行为能体民情,反映民意,顺乎民心,蕴含着人们的希望与追求,符合人们的道德关怀和价值判断,这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政治制度文明的途径。

2、政府要带头守法,实现政治主体文明

政府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实现政治主体文明,首要的是要政府率先守法。依法行政的法的本质是“民治”而不是“治民,”关键是“治权”与“治吏”。实行依法行政,首要的是要政府率先守法,依法用权。如果政府只视法为治民的工具,将自已凌驾于法之上或置身于法之外,借“法治”之名行之实,就谈不上依法行政,也就实现不了政府这个特殊政治主体的文明。在我国,法应是民意的体现,政府应是法律的产儿,其全部权力都来源的于法律,其是否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决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如何行使人民赋予它的权力,关系到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主张:“政府所有的一切权力,既然只是为社会谋幸福,因而不应该是专断的和凭一时高兴的,而是应该根据既定的和公布的法律来行使。”[5]作为政治文明主体的政府,就需要带头守法,依靠法的合理性制约政府的随意性,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坚持行政行为的公正,实现政治意识文明

政府作为政治文明主体,在施行行政行为时,必须树立公正的理念。政治意识文明要求政府反对偏见、歧视和不公正,强调在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对社会资源进行公平合理地配置。公正是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与价值取向,它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即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的核心和关键是要求政府公正地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扩张与控制是20世纪行政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所必需,但它可能被滥用,因此必须受到监督与控制,否则将导致专横与恣意。英国行政法学家威廉.韦德认为,“绝对的和无约束的自由裁量权的观点受到否定。为公共目的所授予的法定权力类似于信托,而不是无条件地授予。”[6]美国行政法学家B.施瓦茨提出:“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的核心。行政法如果不是控制自由裁量权的,那它是什么呢?”[7]

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在行使政权时,要遵循正当的程序。依法行政离不开富有理性的程序的导引,贯彻“公开、公平、公正”诸则的行政程序既可以成为行政活动合理化和正当化的源泉,又可以满足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功能期待。正当程序能为公众参与公共行政提供制度化的渠道,能在公共行政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起理性的对话平台,将公众从单纯的管理对象变为可以通过行政程序制约管理者的参与性力量。

程序公正主要表现在:第一,行政行为公开。政府行为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应一律公开进行;行政法规、规章、行政政策以及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的标准、条件、程序应依法公布,让相对人依法查阅、复制;有关行政会议、会议决议、决定以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应允许新闻媒介依法采访、报道和评论。第二,行政回避。是指行政人员执行公务过程中,如处理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务或裁决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争议时,应当回避。第三,不在事先未通知相对人和听取相对人陈述、申辩意见的情况下,作出对其不利的决定。政府在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决定前,必须事先通知相对人,听取相对人对有关事实、理由的陈述和申辩。第四,说明理由。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决定时特别对相对人不利的决定时,负有说明理由的义务,应将作出行政决定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通知相对人。第五,不单方接触。它要求行政主体在处理某一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利益冲突的当事人的行政事务或裁决他们之间的纠纷时,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别一方当事人接触,听取其陈述,接受和采纳其证据,以防止偏听偏信或先入为主从而有失公正。

4、坚持行政行为问责制,实现政治行为文明

民主政治是一种责任政治,民主行政也是一种责任政治,它需要对法律、对社会、对人民负责,行政权力的行使需要承担相应的并在一定的义务限制范围内行使权力。责任行政要求行政权力的运行要受到监督和制约。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法承担违法行政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如果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异化和职能分工的重复或缺位,都会导致权力背离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依法行政的精髓就是监督和制约行政权,规范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必须依法承担行使职权产生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如违反法律规定,失职、越权、等,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撤销的就应撤销,该变更的就应变更该履行职责的就应责令其限期履行职责;违法行为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实际损害的就要承担赔偿责任,并要视主观过错程度追究实施违法行为的公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因此,没有法律责任就没有依法行政。

注 释:

[1][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4页

[2] [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7页

[3] 沈宗灵:《法•正义•利益》,《中外法学》1993年第5期

[4]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6期

[5] [英]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