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理论课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9 09:28:02

理论课教育论文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1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及大多数县、市中学,体育场地及设施均很简陋,遇雨室外技术课即停已成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近几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每学期遇雨时间几乎占全期体育课的1/4以上,那么,中学的雨天体育课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据笔者对川北地区的苍溪、营山、南充、岳池、武胜五县市10所中学的调查了解:6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被其他教师占用而改上数、理、化等文化课;2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为活动;1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让学生自习;只有10%的中学,利用雨天坚持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对“四川省苍溪中学”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1985年,有关单位下来检查体育工作,随便问到一位学生:“你们体操学了些什么内容?”该生回答:“学了‘打洋古蔸’。(实为“侧手翻”);另一位学生回答:“还有把腿杆挂在单杠上一摇一摇的,一下就翻上去了。”(实为“单挂膝摆动上成骑撑”)这些动作名称及术语的错误,并非教师教错了,而是学生当时学后,印象不深,记不住而造成的,从那以后,该校体育组全体教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大胆进行改革,坚持利用雨天体育课加强理论课教学,并将体育理论课列入期末考试内容之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引此可见,中学利用雨天开展体育理论教学,确实是一条使学生牢固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良好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利用雨天上好体育理论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2、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相当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干农活,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关节扭伤肿大后,立即揉一揉就会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3、讲授所教项目,做到学有所用。我国在很多运动项目上已进入了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体育运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不可少的地位。很多学生希望对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这些运动项目成为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使学生将来不但能够参加组织比赛,并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体育,带动和促进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4、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到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极书工整,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2

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识渊博、普于创新、体魄强壮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高师教育必须进行素质教育改革。高师公共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而作为公共体育课程不可分割部分的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一、离师公体课体,理论教学的现状

1.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无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

根据研究发现,高师体育自建国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建立起具有师范特性的理论体系,致使高师公共体育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其他院校的体育没有区别,抹杀了高师公共体育课应有的特性。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都应有深厚的理论荃础,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适合高师体育的教材。而现行体育教材大都是体育院系通用教材的翻版,根本体现不出一般大学生体育的特点,更别说高师了。

2.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课程教学时数是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大约每学期4-5学时),这一比例对于庞大的体育理论体系来说显然太少了,尽管如此,不少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课时还一压再压,有的每学期安排1-2学时,有的把它当成机动课。而特别是在大学扩招后,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室排课紧张的情况下干脆取消了理论课教学.体育理论教学课时的不足,无法使学生学到丰,的理论知识,从而无法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

3.体育理论教学的质t低下

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据了解,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出现了在理论课时照本宣读或圈定重点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的就是大学扩招后.教室安排紧张,往往100-200人甚至400人合班上理论大课。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其教学质t可想而知。

二、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理论课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荃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等内容的课.体育理论课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要性的认识,启迪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不是实践课可比的,甚至对学生在一生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是我国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体育理论教学在高师素质教育中起粉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发展培养,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形式。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体育是高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体育教学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高师公共体育之一的理论课教学对高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高师教育最好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高师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家质.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对体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的介绍,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奖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笑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远大志向.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体育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位得如何欣赏比赛,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从而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为我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服务.

(2)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科学文化家质、劳动技能家质的提高.体育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分出许多分支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经营管理学等等.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可以成为一些学生的主攻对象。体育也是一种产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而且前景广阔.它必然会吸引大批人才为之服务,当然要进人这一领域就必须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因此对高师学生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我们高师学生的竟争力,拓宽了择业面。

2.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高师师范性特点的需要.高师公共体育课是高师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师学生的未来职业是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贵.加强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弄清体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这就促使他们工作后能正确对待体育,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外,还可以教会学生怎样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以及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以便他们工作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3)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改变当前体育现状的需要.全民健身提了那么多年,全民素质还不见提高.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体育课,学生体质还那么差,原因何在?众所周知,体育在中国历来是不受人重视的,人们的思维已定型,观念难转变.这一切对整个国民家质的提高是十分有害的。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国现有260余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超过100万,每年有近30万毕业生加人教师队伍.教师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不是其他职业可比的,他们可以影响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几代人。加强我们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转变他们的体育观念.他们担任教师后,其行为可以对学生起好的榜样作用。其一,可以指导他们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其二,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的学生会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变得人人喜欢体育,人人热爱体育运动.那么若干年后高师培养的老师已遍及每一个学校,他们在那里传播先进的体育思想.如此一来不是全社会都变得重视体育了吗?全民健身不就得以实现了吗?

三、加强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对策

1.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具有师范性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单独编写体育教材.高师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高师公共体育应与其他高校体育有所差别。高师公共体育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寻求理论上的突破,进行创新性体育理论建设,形成具有师范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体育教材建设.编写适合师范教育的体育教科书。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才会有所发展。

2.增加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丰畜、知识面广,包括体育的墓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即使是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执行也是远远不够的.高师公共体育与其他高校体育不同,这是它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必须增加商师公共体育课的次数,相应的更要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次数。高师公共体育理论课应该用大部分的课时来开设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与德育、体育与智育以及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科学锻炼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等专题.事实上,很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的师范系统的学校,体育课的学时都比一般高校多。

3.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素养,建立商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搞好高师公共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关链在于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师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一些新型的教学棋式的诞生,高师体育教师应该由过去的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全面发展,由简单的“示范性”转变为具备高素质的“智能性”.由此高师体育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搞好科研,提高自身的体育理论家养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和提高教学质t,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3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及大多数县、市中学,体育场地及设施均很简陋,遇雨室外技术课即停已成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近几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每学期遇雨时间几乎占全期体育课的1/4以上,那么,中学的雨天体育课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据笔者对川北地区的苍溪、营山、南充、岳池、武胜五县市10所中学的调查了解:6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被其他教师占用而改上数、理、化等文化课;2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为活动;1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让学生自习;只有10%的中学,利用雨天坚持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对“四川省苍溪中学”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1985年,有关单位下来检查体育工作,随便问到一位学生:“你们体操学了些什么内容?”该生回答:“学了‘打洋古蔸’。(实为“侧手翻”);另一位学生回答:“还有把腿杆挂在单杠上一摇一摇的,一下就翻上去了。”(实为“单挂膝摆动上成骑撑”)这些动作名称及术语的错误,并非教师教错了,而是学生当时学后,印象不深,记不住而造成的,从那以后,该校体育组全体教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大胆进行改革,坚持利用雨天体育课加强理论课教学,并将体育理论课列入期末考试内容之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引此可见,中学利用雨天开展体育理论教学,确实是一条使学生牢固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良好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利用雨天上好体育理论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2、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相当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干农活,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关节扭伤肿大后,立即揉一揉就会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3、讲授所教项目,做到学有所用。我国在很多运动项目上已进入了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体育运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不可少的地位。很多学生希望对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这些运动项目成为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使学生将来不但能够参加组织比赛,并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体育,带动和促进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4、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到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极书工整,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4

2数据流图分析

在结构分析方法中,描述数据处理的工具通常有数据字典(DD)以及数据流图(DDF)这两种。其中,数据流图能够详细地描述数据处理过程。数据流图以图形的方式,形象的描述了每个模块中数据的流向以及被处理的过程。以下是从业务功能的角度考虑,所画出的系统的功能级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由于整个系统的数据流图非常庞大,整个系统还将被分为六个小部分,分别是:课程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评分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答疑系统。

3性能需求

1)可维护性系统在运行时,若发生故障,能够对数据进行自动备份;并且在系统正常后,能自动恢复数据。提供对系统自身的集中操作。2)易操作性根据系统所面对的使用者的操作习惯,设计出能够使使用者容易操作的界面。设计一些针对某些常用功能的快捷键,以达到方便使用者的目的。3)可扩展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达到使用者的要求,系统应该要能简单快速地添加新增的功能。系统要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来适应关键的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及管理能力的上升。4)开放性系统的数据格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标准,以此确保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4安全需求

1)容错性当用户提交一些错误信息时,系统能够启动容错机制,给用户提供相应的友情提示,或者自动进行修复校正。2)系统的外8在环境安全系统要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提供多层次的保护,确保用户数据不会泄露或者丢失。提供相对独立的安全机制,以防止来自系统外部的未经授权的访问。3)系统内部安全确保外部系统的安全的同时,系统也要保证系统用户的合法性。4)系统运行安全系统能够抵御外部的非法入侵。同时,系统的硬件没有潜在的单点故障。系统能够提供手动和定期自动的数据备份。能够在数据损坏或数据丢失的情况下找回数据,实现一定程度的数据恢复。

5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主要是根据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远程移动教育的需求和特点进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的用户群需要不同的功能,该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将整个系统的功能分为了六个小模块。在系统总体功能设计阶段采用HIPO图的H图对系统总体功能进行设计和描述,如图2所示。系统一共分为课程管理、考试管理、用户管理、评分管理、现金管理、答疑管理共6个模块。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实体关系是:1)一位老师可以上传多份试卷,一份试卷只能对应一位老师。2)一名学生可以做多份试卷,一份试卷也可以被多名学生做,但是一张已完成试卷只能属于一名学生。3)一名学生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也能被多名学生选择。4)一名学生能够提很多问题,但是一个问题只能被一名学生提出。5)一位老师可以批改多份试卷,但是一份试卷只能被一位老师批改。6)一位老师可以上传教授多门课程,但是一门课程只能被一位老师教。7)一个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多个用户信息,一个用户信息也能被多个系统管理员管理。8)一个用户可以产生多条日志,但是一条日志只对应一名用户。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5

适应未来发展确定新时期培养目标

当人们回顾本世纪一百年教育的发展,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的时候,发现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知识是第一位的,发展到能力很重要,发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关注最多的是知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很少的教师(不到10%)意识到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更重要。这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的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社会的价值追求造成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了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

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即学科——课程——科目,中小学课程基本是若干个学科的浓缩。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力求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注重的是所编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位置怎样,是否为下一个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等等,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须的、恰当的,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等。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应当依据怎样的课程观和知识观构建学科教学内容,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在分析现行义务教育课程现状时,一些专家指出,基础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即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但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关注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而忽视了后一项培养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考虑更多的是选拔人才及少数人进一步深造的需要,而较少考虑大多数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直接进入社会、从事各种工作的需要,当然也就无从谈起适合每个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带来了课程设置和内容编制上的一系列问题,如内容过多、量过大、程度过深、过难。这种对于课程目标认识上的误区,与另一种观念是直接相关的,即以高难度和增加学习内容来保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课程专家通过反复讨论达成以下共识,第一,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儿童法定的受教育年限。国家课程标准应当是一个基本的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第二,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因此,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第三,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的教育,因而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求知、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达成的共识。

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每一门学科课程标准都是按照这三个方面构建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编写,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课程结构:从整齐划--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

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由于门类过多,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从而导致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忽略了其他类型的课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课程缺乏弹性,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学科门类,对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持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学科的地位,使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且将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分为三级,从而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并行的课程结构。通过结构的调整体现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语文、数学等传统科目占据了较大比重,与日本、韩国的课程计划比较不难发现,我国语文、数学、社会等科目所占的比重高于日、韩国的课程计划比较不难发现,我国语文、数学、社会等科目所占的比重高于日、韩两国,而科学、体育与健康则低于这两个国家,而且没有综合课程的科目。新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降至13%--15%,并对其他传统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有了6%-8%的课时,地方和学校课程有了10%—12%的课时。显然,此次课程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要求,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

多年来,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学生有限的九年时间里,究竟学什么最有价值?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在制定新课程标准前,专家组成员首先达成共识,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当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拔高。而且,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因而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时代的要求,重新确定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重新界定了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也应成为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等。

在每一门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材编写上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部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了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探究性活动等内容。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另外,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与此同时,新课程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是死记硬背背会的,还是大量做题练会的,还是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的。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时比例的6%--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了渠道,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唯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地方和学校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规划具体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

未来的中小学课程将出现一种新课程——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也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专家预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而只对原有分科课程做一些细节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亟待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因此,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必然体现。

设置综合课程,不是增加一门新课程,而是通过综合课程的开设,改变课程观念,推动课程改革,改变单一的学科本位的模式,形成一个包括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在内的新课程体系。无论是综合还是分科,最终目的是使每门学科独特的有价值的东西得到最好的发挥。

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从本次课程改革的B标来看,要改变过于往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为此,在每一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开辟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一节,为学校教师利用课程资源提出具体建议,教师在执行新课程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纵观各国课程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成鼎足之势。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着差异,完全用大一统的课程设计和一刀切的要求,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妥善处理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在新课程计划中,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这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按照新课程计划,地方、学校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12%。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适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学生发展更有特长。

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6

课堂教学是在多元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是动态的,无疑是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因而,我们在强调生成的同时,表面上看起来对预设淡化了,其实不然。而是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预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课堂生成中的种种可能性,作到含而不露、隐而不发。

因为教学是一项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活动。教学事先必须有周密的预设,它能确保教学的理性和有效性。没有充分的预设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是荒唐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课堂教学的进程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只有两者并重,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创,才能演绎精彩的课堂。

一、精心预设,为演绎精彩生成张本。

课前预设是实施教学的蓝本。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也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为演绎动态生成张本,用智慧将课堂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1、预设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动态课堂走向——精彩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和归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方向的性质,是一个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以达到的航标。

我这里讲的目标,主要是指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或一堂课中某个环节预设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明确了,我们才能做到成竹在胸,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成资源,演绎精彩的课堂。一剑(教学目标)在手,不管有招还是无招,都能胜券在握。因为心中有剑,才是最高境界。教学目标明确了,那么条条大路通罗马,课堂上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驾驭课堂才能游刃有余。

例如教学《华南虎》一文时,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初读课文,读出华南虎的形象特点;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读懂华南虎的象征意义;理解诗歌中运用的象征手法;感受诗人不羁的灵魂。预设这样明确的教学目标,无疑对有效地展开课堂教学,起了引领作用。能有效地把握动态的课堂教学走向,预设教学目标是引领精彩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和归宿。

2、预设弹性教学过程,拓展自主发展空间——精彩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保证。

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曾经说过:“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因此,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设计弹性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在实施过程的设计上要“大气”,重在全程大环节的关联式策划,它可以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活动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互动方式及产生的预想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笔者在预设《华南虎》的教学过程时,设计了较为弹性的教学方案。现记录如下:

⑴教师导入后,学生初读课文,说说你读到的华南虎有怎样的形象特点?你还有哪些疑问?

⑵谁能介绍作者的情况。

⑶再读课文,你说说对诗歌中,华南虎这一意象的理解。

上面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有极大的弹性,有利于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在这样的开放型课堂上能较自由地解读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且问题的预设有层次感,能使学生在层层递进中,把握诗歌的主题。预设这样有弹性的教学过程,拓展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是精彩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的保证。

3、预设教学中的空白点,激活思维想象因子——精彩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亮点。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空白”。这样的“空白”就会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寻找答案。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果教师将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给学生,过于注重教学的“实”,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只有化实为虚,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意味。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起到了“吊学生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作用。

《枣儿》一文在备课时,文中的“枣儿”和“巧克力”有怎样的用意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于是我将这一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我提出这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枣儿”“巧克力”这两个颇有代表性的事物的意义探究,来体会文本主题的双重性,和思想内涵的多样性。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故意提出问题引而不发,留下了空白,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学生大脑兴奋了,于是“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种预设,是精彩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中的亮点。

二、妙用动态生成,演绎精彩课堂。

动态生成式的课堂教学观,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把课堂中各种有意义的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为精彩课堂的生成服务。教学中学生的灵机一动、节外生枝、别出心裁等,都可以超出教师的智慧。教师要敢于因势利导,打破常规教学,对预设的目标和内容适时进行反思和调整,演绎更精彩的课堂。

1、妙用学生的疑问,生成精彩课堂。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有师生之间的,也有生生之间的。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情绪的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就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启迪学生思维的魅力。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其认识逐步深化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疑问,巧用这些疑问,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想起钱梦龙老师上鲁迅的《故乡》时的一段精彩插曲。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这是一个成功的临时调整教学实现生成的镜头。学生提出的“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是偏离原教学中心的意外问题,钱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问题“宕开一笔”,通过“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一问,突出了原教学中心又及时收拢,达到了意外的效果。这是妙用学生疑问,生成精彩课堂的一个范例。

事实上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学生有了这样的问题后,教师不能只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要抓住这个契机,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激发他们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该教学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及时抓住学生的提问,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延伸下去,通过步步追思,从而生成新知教学的深化点,它是“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观的体现。

2、在共同探究中,生成精彩课堂。

在布置学生预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邹忌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中,“妾”为什么会“畏”邹忌?一般情况下,该是邹忌“畏”“妾”才符合常情呀?这是我备课时忽略的地方,想来无论是学生平时接触的生活中,还是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大多该是主人怕“小老婆”,哪有“小老婆”怕主人的。

于是,我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妾”的知识在课堂上交流。学生明确了:中国古代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很简单——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于妾。妾一般都来自卑贱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因此,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纳妾时给予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谷梁传》:“毋为妾为妻”。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钻石王老五”。而嫡(dī)妻死了,丈夫哪怕姬妾满室,也是无妻的鳏夫,要另寻良家聘娶嫡妻。妾的身份,至此已经成了定局,到唐宋,更是成了铁律。《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假如将妾升为妻,就是触犯了刑律,一旦事发,是要两口子一齐服刑一年半的,而且完了照样得离异。这样的法律之下,做姬妾的女人便已经不是人了,丈夫或嫡妻凌虐姬妾,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学生在查找、探究中,找到了答案,那种成功感和老师直接给予答案,无法相比的。在课堂上让她介绍时,老师同学对她钻研精神的肯定,使她享受着探究的快乐。尽管是一个小插曲,却在学生的探究中,成就了精彩的课堂。

3、在拓展创造中,生成精彩课堂。

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学生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

下面是笔者在执教《乡愁》时的一个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导演,准备将《乡愁》这首诗拍成MTV,你准备选哪一节?拍怎样的一个镜头?请大家再读这首诗,结合相关句子,发挥想象,把这个镜头描绘出来。

生1:我选第一节诗。在中秋节那天,“我”怀揣着贴了邮票的家信,一人漫步在幽静的雨巷中,透过迷蒙的眼帘,眼前出现母亲的幻影,似有若无,隐隐约约。

生2:我选第二节诗。我选在七夕之夜,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中拿着一张窄窄的船票,兴致勃勃地登上甲板,眺望着远方,回忆着和新娘一起劳动的情景,一脸的幸福……

生3:那我就选第三节诗。在阴雨绵绵的清明节,“我”回到久别的故乡,跪在母亲的坟前眼中充满了思念……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7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绪

教师要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创建引人入胜的课堂情景,提高学生学习乐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丰富、充满活力的现实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讲音名与唱名时,可以把它与人名联系起来对照讲。比如:每个明星通常都有自己的学名和艺名,那么音符也不例外,它也有两个名字,一个是用英文字母表示的叫音名,另一个是用汉语拼音来表示的叫唱名。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在讲常用记号的时候,用歌曲和音乐来感染学生,营造生动的课堂情境和轻松的课堂氛围,更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授变音记号、滑音记号的时候,我会有针对性地演唱一段艺术歌曲;在讲授装饰音记号、琶音记号的时候,我会有目的地弹奏一段钢琴曲子。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而且让学生更容易加深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得到的记忆也会更加持久。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思路

多媒体音乐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的优势明显,有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能给乐理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比如在讲授音程的扩大和缩小时,我先用五线谱软件把原音程、扩大音程、缩小音程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并分别倾听它们的效果,把丰富的音响和强烈的直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随时进行对比,就很容易让学生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另外,课堂上的乐理练习题也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学生在答对题时,课件给出鼓掌的响声或胜利的手势,能激发学生继续做题的欲望。答错题时,课件可以即刻给出正确的答案,伴有音响和动画加深印象,从而能让学生对照检查,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使各种练习由原来的枯燥变有趣,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在学习常见拍子的时候,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从中体会各种拍子的强弱关系。如2/4拍子的《义勇军进行曲》、3/4拍子的《雪绒花》、4/4拍子的《同一首歌》等,这样学生更能形象的掌握和区别各种常见拍子。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8

自2006年秋季开始,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道,将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整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这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契机。我认为,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

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为目的和尺度的,是使人成为“人”的活动。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在我国,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应当体现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院校同样是高等学府,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殿堂。绝不能狭隘地将高职教育理解为就是职业能力培训,就是以培养“才”为唯一目标,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对“人”的培养。否则,高职教育就会变成能工巧匠式或“手艺匠”式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高职院校就会变成生产合格“产品”的“工厂”。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理解高职教育的内在属性,将人文教育渗透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不能例外。

人文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其教学目标首先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纪律、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认同并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工作,贡献力量。这一点对于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是至关紧要的。但也要看到人文属性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内在属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学科来看,不是只涉及单一的某个学科,而是涉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所有门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人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世界的前途,只有从政治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统一中,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涵。

人文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在有些地方也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学生认同和欢迎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单调的理论宣传和乏味的政治说教,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大力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人文内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教学的统一,通过倡导人文教学,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领域,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意蕴,摆脱说教意味,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大学生的认同感,这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完整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属性与人文属性兼备的课程,人文属性是与技术至上、功利至上、个人至上相反对的价值取向,具有开放性、超越性,集中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体现着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概括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

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不是以“致用”为目标的课程,而是追求“无用之用”。这种定位在表面上看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相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由。专业课的用处是显性的应用之“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用之用”则是隐性的,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旨在唤起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使学生不为专业所局限,不为技术所束缚,自觉按照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尊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不把别人当工具,不把自己当奴隶;遇事能够思考是否应当,进行价值评估(价值理性),然后分析是否可行,提出行动方案(工具理性)。

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人们都生活在现实之中,要更好地理解现实,就不能缺少历史意识;要更好地把握现实,就不能不关怀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虽然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本身就是一门史论合一的课程,离开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无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无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充满着热切的未来关怀,教育学生要具有未来的眼光,关心社会和自己的未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个人理想要自觉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历史课,也是理想课。

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和栋梁,所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将来社会的面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责任课,要帮助大学生摆脱个人至上、自我中心的狭隘观念,从理论上说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但主要在于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可以通过伟人和先进人物的具体介绍,展示其胸襟抱负、理想情怀、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要教育学生树立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现代公民课,要使学生摆脱数千年专制传统遗留下来的权力本位(亦即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人治观念,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权利义务观念、公德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规范,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和公民素质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核心部分。

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在现代世界,大到国家、民族,小至个人,如果没有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是难有大作为、大成就的。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以训练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学生的理论水平为衡量标准,但是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和青年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必要的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应当成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坚持并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高职大学生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既可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能够把握其中蕴涵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矛盾分析、大局视角、求实态度等方法论原则,从中学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实现

要切实挖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努力转变观念,确立人文教育意识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等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转制而来,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历史文化积淀不足,尚处于创业阶段,自身传统还在形成之中。所以,与人文学科齐全、文化积淀深厚的综合性大学相比较,人文教育容易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盲点”。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其特殊的人文属性所决定,必须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与活生生的人的对话,在教育者的心中一定要时刻有“人”的存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特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也不能单纯地从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和内涵,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人文教育之中,在人文教育之中自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责任,树立人文教育意识,这是开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思想前提。

全面改革教学,贯穿人文教育理念高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对人生、对社会的困惑,还有一点青春的迷茫甚至叛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主动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内心世界,主动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想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意蕴,必须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人文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要严格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导,又要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善于捕捉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思想困惑和难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思想引导,证明理论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既要认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邓小平这样的伟人,也要认识了解张思德、雷锋、王顺友这样的普通人,认识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可以尝试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字浅显、篇幅适中的原著,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领略理论的魅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历史图片、专题纪录片、电影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受到教育,获得启示。在考核方式上,要把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作为重要依据,考核的内容既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要适当增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考核具有开放性,切实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理念。

提高教师素质,树立人文教育榜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教师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自觉地以“人师”而非“经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砥砺德行,学习新知,言行一致,对自己的职业满怀自豪,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热爱,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学的良师益友和榜样。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钻研教学艺术,修炼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摒弃说教,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春风化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受到人文教化。

参考文献:

[1]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2]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1,(4).

[3]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4]顾明远.推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N].南方日报,2005-02-02.

[5]邬大光.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环境[N].南方日报,2005-02-02.

[6]朱小蔓.道德人和知识人的统一[N].南方日报,2005-02-02.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9

自2006年秋季开始,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道,将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整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这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契机。我认为,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

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为目的和尺度的,是使人成为“人”的活动。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在我国,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应当体现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院校同样是高等学府,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殿堂。绝不能狭隘地将高职教育理解为就是职业能力培训,就是以培养“才”为唯一目标,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对“人”的培养。否则,高职教育就会变成能工巧匠式或“手艺匠”式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高职院校就会变成生产合格“产品”的“工厂”。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理解高职教育的内在属性,将人文教育渗透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不能例外。

人文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其教学目标首先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纪律、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认同并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工作,贡献力量。这一点对于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是至关紧要的。但也要看到人文属性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内在属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学科来看,不是只涉及单一的某个学科,而是涉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所有门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人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世界的前途,只有从政治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统一中,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涵。

人文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在有些地方也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学生认同和欢迎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单调的理论宣传和乏味的政治说教,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大力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人文内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教学的统一,通过倡导人文教学,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领域,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意蕴,摆脱说教意味,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大学生的认同感,这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完整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属性与人文属性兼备的课程,人文属性是与技术至上、功利至上、个人至上相反对的价值取向,具有开放性、超越性,集中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体现着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概括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

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不是以“致用”为目标的课程,而是追求“无用之用”。这种定位在表面上看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相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由。专业课的用处是显性的应用之“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用之用”则是隐性的,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旨在唤起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使学生不为专业所局限,不为技术所束缚,自觉按照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尊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不把别人当工具,不把自己当奴隶;遇事能够思考是否应当,进行价值评估(价值理性),然后分析是否可行,提出行动方案(工具理性)。

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人们都生活在现实之中,要更好地理解现实,就不能缺少历史意识;要更好地把握现实,就不能不关怀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虽然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本身就是一门史论合一的课程,离开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无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无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充满着热切的未来关怀,教育学生要具有未来的眼光,关心社会和自己的未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个人理想要自觉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历史课,也是理想课。

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和栋梁,所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将来社会的面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责任课,要帮助大学生摆脱个人至上、自我中心的狭隘观念,从理论上说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但主要在于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可以通过伟人和先进人物的具体介绍,展示其胸襟抱负、理想情怀、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要教育学生树立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现代公民课,要使学生摆脱数千年专制传统遗留下来的权力本位(亦即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人治观念,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权利义务观念、公德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规范,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和公民素质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核心部分。

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在现代世界,大到国家、民族,小至个人,如果没有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是难有大作为、大成就的。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以训练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学生的理论水平为衡量标准,但是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和青年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必要的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应当成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坚持并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高职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既可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能够把握其中蕴涵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矛盾分析、大局视角、求实态度等方法论原则,从中学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实现

要切实挖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努力转变观念,确立人文教育意识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等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转制而来,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历史文化积淀不足,尚处于创业阶段,自身传统还在形成之中。所以,与人文学科齐全、文化积淀深厚的综合性大学相比较,人文教育容易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盲点”。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其特殊的人文属性所决定,必须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与活生生的人的对话,在教育者的心中一定要时刻有“人”的存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特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也不能单纯地从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和内涵,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人文教育之中,在人文教育之中自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责任,树立人文教育意识,这是开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思想前提。

全面改革教学,贯穿人文教育理念高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对人生、对社会的困惑,还有一点青春的迷茫甚至叛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主动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内心世界,主动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想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意蕴,必须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人文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要严格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导,又要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善于捕捉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思想困惑和难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思想引导,证明理论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既要认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伟人,也要认识了解张思德、雷锋、王顺友这样的普通人,认识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可以尝试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字浅显、篇幅适中的原著,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领略理论的魅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历史图片、专题纪录片、电影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受到教育,获得启示。在考核方式上,要把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作为重要依据,考核的内容既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要适当增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考核具有开放性,切实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理念。

提高教师素质,树立人文教育榜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教师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自觉地以“人师”而非“经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砥砺德行,学习新知,言行一致,对自己的职业满怀自豪,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热爱,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学的良师益友和榜样。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钻研教学艺术,修炼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摒弃说教,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春风化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受到人文教化。

参考文献:

[1]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2]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1,(4).

[3]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4]顾明远.推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N].南方日报,2005-02-02.

理论课教育论文例10

一、师生互动。改进教学方式

为解决大学政治理论课与现实脱节,从而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的问题,必须改变“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使他们在知识的接受、领悟中渐次扩展视野、博大胸襟,提升其境界。首先,多开设专题讲座。以专题专论的方式深入地介绍和阐述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和提高其理论思维能力。为此,一要将这些课程分为若干专题,进行重点讲授;二要根据现实问题和学生兴趣设计一些相关专题。教师在分析问题时,并非只讲某一个原理、观点的应用,而是讲多个原理、观点的综合运用,以利于对问题的全面把握。这样,较之于“一个原理加若干例证”的讲授方式,无疑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组织学生开展“知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就某些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或辩论。在讨论和辩论中学生可自由地谈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相互补充,完善认识。这会迫使学生更多地去上网查询和翻阅报刊资料。这样做,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亲身投入和参与,学习自觉性会更高,印象会更深。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三,改进作业方式,组织学生书写心得体会。以往教学中,学生作业题的答案基本是照抄教材,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知识的基本点是完全必要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学生的自由创造。解决办法是由教师命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挑选感兴趣的问题写心得体会,然后由教师做出批语并加以评论。这样做,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这种方式除了可以提高学生自学和写作能力外,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对话沟通,增进互信和了解。如果学生的观点出现幼稚、片面甚至过激等问题,教师可在简短的批语中给予鼓励和进行讨论,指出其长处和不足,或者建议他去翻阅某本书、向某个有见解的老师请教,等等。这不仅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教育的方式。有时候教师的一段充满睿智和人情味的批语可能改变某个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会影响到他未来的人生。

二、必须有传统文化的教育

如何看待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呢?龚自珍讲过,“欲如大道,必先为史”。克罗齐也讲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并没有死去,就存在于我们的灵魂和行为之中。重温历史的步伐,在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往往会成为我们新生活的源泉,为我们继续前进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一个人总是生活在现实、历史、未来的交叉点上,历史与现实,都是人的存在方式。从这个角度看,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对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当是无可置疑的。

与此相关,在教学中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即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投向历史,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例如,对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这一问题,如果泛泛而淡,不过就是有吃有穿,日子好过一些,生活富一点而已。但这不足以让学生领会到我们党改革开放政策取得的伟大成果。在讲授中有必要将这一问题放到整个中华文明史中去考察,以说明这种变化是多么了不起,即从一定意义上说,甚至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更加伟大,因为它更具深刻性、基础性和本源性,所解决的是十三亿中国人民对物质利益的根本需求,所满足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温饱、小康生活的追求、渴望和期待。试想,从孔夫子的“大同”世界到老子的“小国寡民”,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再到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孙中山的治国方略,哪一个思想家、政治家不是以小康的实现为社会理想?中国历史上有数百次农民起义,其目的也是为了“均贫富、等贵贱”,以达“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太平盛世。历史学家们歌咏赞叹的所谓“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也不过是短时间之内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再看看先贤们一再提出的许多道德训诫,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其背后所隐藏的无非也是物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这一基本事实。实际上,人不一定非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可,它并不具有历史的确定性和必然性。人,作为一个有多种价值取向和意义存在的动物,除物质生活的满足外,还有不断发展的、更为宽广的、多样化的存在方式与活动方式。将物质生活压到最低限度的这些道德训诫自然有它的价值所在,但它所反映、透视和折射出来的仍然是生活艰辛、温饱不得解决的沉重历史事实,昭示于人的无非是多数人饥寒交迫的基本生存境遇和窘况。正是在这一根本点上,我们党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才具有了深刻上网历史意义,它不仅掀开了中华文明史上崭新的一页,而且真正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世界地位奠定了基础。当然,对小康问题的上述阐释未必就是全面和准确的,但对培养学生自觉的历史意识却是完全必要的。不管怎样,注意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结中去寻求对某种问题的阐释和解答,对于开启学生心智,拓展其思维,其作用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必须有现代新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