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1 08:44:54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1

那么,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回避新型城镇化,继续沿着传统城镇化道路走下去?不行,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如此极其有限的可开发土地,不允许再走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否则,就会严重威胁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况且,这种模式背离城镇化的初衷,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这种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再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拉力都会削弱下去。我国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是先放开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户籍限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到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但是,由于小城市和小城镇普遍存在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就业机会较少,公共服务不完善的问题,对农民不具吸引力,真正乐意到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不多。反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仅产业集聚程度高,就业机会多,而且公共服务水平也高,深受农民的喜爱。但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很高,限制很严。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农民越喜爱、越渴望的城市,越难落户;农民越不喜爱、越不想落户的城市,却越容易落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大大增强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包括居住功能)。

应当进一步指出的是,为了从体制上抑制“土地城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还必须进行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特别是其中的征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将会削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能力,进而削弱“土地城镇化”的动力。即将深化的征地制度改革包括:破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实行十七届三中全会早就提出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严格界定公益性与经营性建设用地,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行政性征地范围,不断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城市对非公益性用地需求,只能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加以解决,再也不需要经过地方政府征地这个环节。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将使地方政府很难通过低价征收、高价转让的方式赚取价差,土地出让收入明显下降的局面将会出现。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2

中国城镇化水平现状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研究指出,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霍利斯·钱纳里等通过对100多个国家城市化数据的研究,建立包含城市化平均水平的发展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将中国的城镇化数据与之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偏差逐年扩大,即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另外,与同等工业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也显得滞后。中国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原本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口就相对较少,而重工业更少。根据研究,以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计算的工业化率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的偏差系数也说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以上分析表明,与常态城市化水平、同等工业化水平等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都比较滞后。与美日韩三国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也明显偏低(见图1)。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中期,未来的城镇化空间仍然很大。从毛城镇化率看,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2011年已经超过50%,但离70%的水平还有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如果以70%的城镇化率和每年1.4%的发展速度估计,中国的城镇化过程还将持续13年左右。考虑到我国目前户籍城镇化率(真正能够反映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未来的提升空间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

(一)区域上更多着眼中西部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正相关。根据2011年的数据,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1.4%,而东部为60.8%,中部和西部仅为45.5%和43%,东部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有趣的是,中国劳动力从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异地城镇化率偏高,比如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在省外务工的比例超过60%,虽然这几年趋势下行,但是仍处高位。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城镇化区域的一个变化将体现为中西部的城镇化速度会加快。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看,要素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国家的扶持政策等正在逐步带动人流和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发展。东部地区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也相对成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劳动力成本、土地等要素成本也明显提升。原先在东部发展的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寻找新的目的地。从比较优势看,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成本也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完全有能力承接东部地区的转移产业。从近几年的数据看,中西部地区的GDP、投资以及工业占比都逐步提升,外商去中西部投资明显增加,我国经济正在由过去的外循环向内循环转变,如果发展顺利,中西部将成为国内的生产基地,而东部地区将成为消费基地。这必然也会带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二)城镇规划上更加强调城市群和小城镇的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主要推行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分别以江苏集体经济和浙江私营产业为载体的小城镇化为代表。江浙地区的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出现产业负载低、公共基础设施、产业经济发展规模不经济等问题。上世纪后10年至本世纪前10年,我国实施了大中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中心的大中型城市群为特征的城镇化,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但是,大中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城市中拉美化、大城市病、城乡二元化等矛盾。

十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发展方向,将侧重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群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城市立足解决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县域、村镇形成小城镇网络,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城市群建设辐射更广阔区域,解决大城市承载能力的问题。已有成熟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城市群对周边城市都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效果。未成熟城市群发展潜力巨大,将带动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我国已经形成了很多半成熟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通过这些城市群的带动,将使得区域性的城市发展提升为全国性的城市发展。

(三)产业上更加依赖服务业

城镇化的发展一定要有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否则会出现过度城镇化和偏低城镇化的现象。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服务业的提高相一致,但是相比同等工业化水平的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数据,中国的城镇化率处于偏低水平。导致中国城镇化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过度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拉动并不强。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明显好于第二产业,但其发展水平明显偏低。图2描述了中国三大产业GDP增加值占比与就业占比,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就业占比,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明显好于第二产业,但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偏低。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两者相互促进依然大有作为。但是,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来说,未来的城镇化相比以前更要依赖服务业的发展。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解决越来越多劳动者就业问题的需要,二是增加城镇承载能力的需要。可以预料,如果实现国家规划的城镇化水平,将增加数亿人民进入城镇生活,那么服务业尤其是和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是必须具备的。所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赖第三产业,而且大有可为。

(四)生活方式上更加强调农民的市民化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公共服务差异大,这一现象既存在于城镇人口中有户口和没户口的居民之间,也存在于城镇和农村居民之间。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以人为本,必然要逐步解决城乡人民的公共服务差别问题,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已经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使得现在2亿左右户籍在农村、生活圈子在农村的城市流动人口能够真正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过上城里人一样的体面生活。这是新型城镇化和过去的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但实现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基建等体系支撑,如果能够做到这一转变,城市化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明显提升,以消费为例,过去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民的3倍,如果进城农民真正能够享受到城镇一样的公共服务,消费的倍增效应将更加明显,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才能真正实现。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配套改革

(一)财税体制改革

户籍的差别在公共福利的差别,在财政覆盖人口和覆盖水平的差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财政只有从目前的户籍人口财政转变到常住人口财政,从城市财政到转变到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才能有效地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报告提出未来要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之一是公共服务差异大,很多人将矛头指向户籍制度,认为户籍制度是罪魁祸首,但是本文认为户籍制度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财税体制。如果财税体制理顺了,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差异大的问题都会轻松解决。作为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做法自然是多发展企业,同时也希望外地人到当地的企业打工,因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但是并不希望外地打工者成为户籍人口,因为会相应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事权和财权相一致的分税制体制,完善地方税制。

(二)户籍制度改革

在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需要有序推进。十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户籍制度试点,在探索中前进,预计今后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将逐步推广开来。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户籍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户籍制度改革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制定公开透明的城镇落户政策。根据2013年2月份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6号文),成为城镇居民的标准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稳定劳动关系、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优先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另外考虑到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避免只是增加地方政府的负担,预计国家也将对户籍制度改革进展比较快的地区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激励。

(三)破除垄断

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业的发展。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破除垄断、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城镇发展所必需的服务业势在必行。对于目前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是否能够平等地进行竞争,在一些领域是否对民间资本有歧视的问题大家有诸多争论。从掌握的数据来看,民间投资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比较高,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在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占比偏高。从投资的占比看一般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基本上实现了公平竞争,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等领域对民间资本的歧视明显。垄断导致的价格高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从可实施性和紧迫性看,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最有可能先行引入民间资本。

(四)收入分配改革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以人为本,收入分配改革必不可少。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提高收入水平,更主要是建立一个不同经济主体,包括不同所有制企业、城乡居民公平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既包括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也包括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在这方面,我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金融改革

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想做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改革、引进新的金融工具、制定并改变规则,对一些有综合收益或者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进行融资和金融服务支持。即使在间接融资占比较高的日本,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中,地方债也占有20%左右的比重,而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仍是贷款、地方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因此,迫切需要丰富融资手段。从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金融改革能够大幅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民间金融风险、化解银行风险,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于我国而言,资本市场很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1.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

2.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3

[作者简介]来永宝(1957- ),男,山东莒县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福建 龙岩 36402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24-02

以绿色、高效、集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它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具有“一举托两头”的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当下,更要提高城市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城镇化的支撑是产业,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业态,城镇化的路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发展或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专门人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更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与创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107万人,经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2010年以后,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生源出现了走低的趋势,这既给高职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总体上从1978年18%上升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候的20.9%,再到2012年的51.3%,大约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是,各地情况不太平衡:城市化率较低的地区,大都是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重,职业技能(术)培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任务也较重。相反,高职院校大都集中在沿海和省会城市,这些高职院校吸引力较强,大量原在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大多在就读地就业,城市的发展有了人才保证,因而城市率不断攀高,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难以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使引进了也难以长期留住,只能靠当地培养人才,也就是集中力量在当地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福建龙岩市属于传统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攀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办好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西职院)。闽西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闽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办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山区办好高职院校非常不易,这里既有办学环境的问题,也有政策支持和社会理解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凝聚办学特色,坚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质属性,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办学特色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机制体制的演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个横向差异性办学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和办学规律,走有别于中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错位办学,形成“银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型城镇化的“新型”,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涵发展”,在高职办学人才培养交汇点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现代”一词,其含义一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来引领职教科学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甚至一校两元(学校、企业两元)育人模式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体制创新;三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要“现代”和“新型”。

学校办得如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一所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实际上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最重要的高职院校之一。闽粤赣边四个设区市(赣州、梅州、三明、龙岩)仅有两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闽西职院在其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弘毅笃行、技精业成”的办学理念,继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方面,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平台,产业对接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要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设定专业教学标准。闽西职院坚持“立足闽西、面向海西,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呼应龙岩“1+2”主导产业(即重点培养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发展2个500亿级商贸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和“155”(1个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全国性产业基地:精品卷烟生产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金铜长夜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5个海西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能源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要依照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龙岩市生态型经济枢纽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专业平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的,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产业性(以产业集群为依据)、相关性(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专业)和有效性(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特征。同时,应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就无法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内涵发展便失去专业支撑。

特色专业是指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和明显的特色,并获得社会的认可,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闽西职院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其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知名度饮誉省内外。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以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三、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推手

1.高职院校要重视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办学机制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政、校、企、行都从各自的职能职责出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到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探索引厂入校、前店后校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集团化、园区化合作办学形式,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把学校建成企业培训基地。要围绕“一线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专业教学只在校内进行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空间时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创新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适合学生技能训练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闽西职院深化“一线二双三证”(即以红土地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书、资格证书和素质证书的目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实践育人机制,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部级、省级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推行高职单招改革试点和中职对口招生,坚持五年一贯制培养,通过技能高考、注册入学试点等多方面招生。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创业基地或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建立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5.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是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要求,2012年扩大到省级示范,2013年扩大到全部公办学校,2014年扩大到全部民办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体现高职的基本特质。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既擅长理论教学,又要精于技能培训。高职教师应当成为技术型、技师型、技能型的智者。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更加丰富。“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对教师而言,立德既要加强德育,也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占领人才高地。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闽西职院2012年和2013年开展市级、院级教学名师选拔评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4

城镇化已经成为下一个阶段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我认为城镇化并不是新问题。我们前十年、前三十年一直都在推进,如果继续走老路,城镇化不一定能够成为我们的最大红利,还有可能产生风险。如果延续以往的路子,由快速城镇化所导致的高房价、农民工不公平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就会进一步涌现。由于缺乏透明造成的金融风险也会带来,由于建筑能耗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地污染、河流水源污染问题也会有风险。由于城市扩张模式占用大量的耕地,我们的粮食也有风险。如果继续走老路,风险非常大。二战以来的经验表明,除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成功进行了城镇化并实现了现代化之外,在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虽然很高,农民也大量进城,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发展,反而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

所以说,我们的城镇化一定是新型的。这新型是指不能走老路,一定要转型升级。根据我的理解,城镇化应该有4个重点:第一,新型城镇化一定是一个体制变革的过程,比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第二,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改变过去人口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过度积聚的现象,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过程;第三,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过程,由过去的粗放发展、污染发展向绿色、低碳、智慧的方向发展;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城镇化一定是一个包容式、分享的过程,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是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存在哪些机遇?

接二连三产业综合体 和二产接着又和三产连着,不仅仅是生产业,还包括小型的科技公司、创意集团、文化产业、旅游公司等,这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中间,就是搞生产。产业链前端的高附加值部分,从设计和策划开始,全部是在国外。现在要搞中国版的产业升级城市,就是将这个产业作全面发展,需要做文化、创意、科技、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的提升。这一块我们需要大力解决,首先需要闯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把它概括为接二连三,二产接着,连着三产。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5

1、新型城镇化道路内涵的界定:

自党的十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之后,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纷纷展开讨论,提出了有关新型城镇化内涵不同的看法[1]。

一是以人为本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质量为主导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增进人的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不仅市民要更幸福,而且农村转移人口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其基本特征是全面协调、集约高效、人文活力和公平共享。代表有,吴江(2009)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 ,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是城乡建设的视角。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 + 新城区 + 农村新社区。老城区重点是对棚户区、工厂外迁区等进行改造和环境治理,使之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商业区和服务区;新城区是指开发区、实验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社区就是新农村建设。主要代表有:刘海平(2012)[2]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引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空间等诸多基本要素协调发展优化组合的过程;

三是农民市民化的视角。众多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必须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再是不单纯追求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农民转入城市,并融入到城市的正常生活之中。

四是农村发展的视角。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绝不是强迫农民离开土地,强制搬迁上楼,远距离地涌入大城市,而是农民自主式的城镇化,就地融入城镇。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既要鼓励和支持异地转移就业,更着眼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还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不抛弃和遗弃农村,反而以农村繁荣为前提条件,农村人口也能享受城镇均等的公共服务。

五是综合的视角。新型城镇化是采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高度关注农民市民化,着力解决城乡和城市内部“双二元结构”,以人为本、次序协调、城乡一体、融合共享的城镇化。代表有,单卓然(2013)将其定义为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彭江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是十分丰富的,不同的学者研究的方向不同,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也就因人而异,但总得来说,以城乡统筹为主线 ,突出以人为本 ,彰显人文关怀 ;以全面协调为标准 ,推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保障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 ;五是因地因时制宜 ,探索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2、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在学术界,由南京大学教授吴友仁先生发表的《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研究》掀起了了研究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浪潮。他指出关于中国当走何种城镇化道路,应当优先发展哪一种城镇化模式是发展城镇化的重要议题。对此,倪鹏飞(2013),仇保兴(2012)等一批学者认为我国城镇化主要分四种模式,即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中小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综合城镇发展模式。

以北上广为主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其能力范围可以辐射周边的小城市与小城镇,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可以疏散和承担由中心城市原来承担的部分功能和职责,同时,也能更有效的促进中间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以省会城市为主的中等城市模式。中等城市一般定义是人口数目在50―100万规模的城市。中等城市不但可以在社区和工业生产上能够发挥其应有的集聚效应,又可避免出现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出现的人口过度密集、功能过于集中的超大城市病。发展中等城市模式对于推动其所在地区的全面区域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作用。以中等城市发展带动小城镇发展,也是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个路径选择。

以发达小城市为主的小城镇模式。由于大中型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并且存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资源有限的城市病。小城镇模式的发展可以使城市与乡村之间和谐发展,逐步加强城市与乡村的城乡联系,进而消除当今日益突出的城乡二元差别问题。发展小城镇模式是解决中国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和实现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不二选择。

以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为主的综合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中国应努力避免西方国家在城镇化发展中曾经出现的“先集中发展后又疏散,最后再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这些巨大的资源浪费现象。结合我国国情,统筹规划区域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实施分散型和集中型结合发展的道路,以小城镇模式为发展基石,中小城市发展模式为主要渠道,将大城市发展居于核心地位,构建布局合理,比例协调,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化体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国内研究述评: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策略,纵观文献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二类:针对某地域的路径研究;三类是:针对某一侧面的发展规划

(1)全局的战略规划,以单卓然(2013),楚爱丽(2011),仇保兴(2012)[6]等学者为代表

(2)针对某地域的路径研究 ,以雷凡、魏玉翠、付渊博等人的硕士论文为代表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一条适合区域发展的路径。

(3)针对某一领域的路径研究,徐光平(2011),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相结合,通过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在新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障碍,从而寻求一条解决的路径。吴江(2009),通过对地方政府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的行为偏差的分析,从而对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行重新定位,设计出一条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5]。(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02)

[2]刘海平.新型城镇化内涵探析[J].决策探索.2012(07)

[3]魏后凯.党的十以来社会各界关于城镇化的主要观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3(14)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6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90-02

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聚集与扩散并存、动力机制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化和个性化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逐步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1年,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规模的扩张,而且是城镇质量的提高、城镇功能的增强、城镇结构的优化、城镇环境的改善、城镇个性的塑造以及城镇资源的集约节约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是两条不同的城镇化道路,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多年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从城镇化的机制看,新型城镇化在继续强调传统工业化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信息化、国际化的作用;从城乡关系看,新型城镇化在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关系,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从城镇化方针看,新型城镇化总结了传统城镇化多年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在强调城市群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二、相关评价研究现状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主要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最能够表征城镇化意义,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镇化的水平,这类指标主要包括城镇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镇用地比重指标等三种,主要指标法通过测度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来对城镇化水平进行表征,不仅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城镇化的发展状态,而且可以方便地用于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综合指标法又称为复合指标法,通常是通过构建由多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测度某一区域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法的优点是将表征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因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衡量。但是,由于其选用的指标较多,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差异性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同研究者针对不同研究区域所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在通用性和可比性方面也往往存在不足,因而难以推广或进行纵向横向多角度比较。因此,在实践应用中,主要指标法,也称作单一指标法更为通行。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新型城镇的内涵和理念,在建立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发展的本质方面,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水平和质量。

2.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既能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又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的内容要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居民生活、生态宜居和集约协调等多个方面。

3.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各个统计及评价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4.易收集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代表性和可获取性,尽可能选取已经建立了政府和部门常规统计制度、统计资料比较健全、易于计算、容易获取的指标,做到指标的可采集、可量化和可对比。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以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理念为基础,根据河南省各城镇经济发展特点,遵循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我们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反映城镇的综合实力。准则层包括城镇发展、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指标层是具体评价指标,可以直接从统计资料或者计算获得。其中,城镇发展类指标具体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增长率、中心城区新增人口、县城区新增人口、镇区新增人口、新型农村社区新增入住人口等,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经济高效类指标具体包括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集约协调类指标具体包括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土地流转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比重,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与努力方向。生活方便类指标具体包括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燃气普及率、城镇人均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和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环境友好类指标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要反映城镇化生态宜居、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见图1)。

四、结论

本研究遵循国内外城镇化评价原则,从城镇建设、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原来根据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简单评价,转为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衡量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综合水平,发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提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新型城镇化引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孙雪.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7

[4]辜胜阻.城镇化新政要把握五大要点[EB/OL]..

[7]周延礼.公平的保障体系是城镇化建设保证[EB/OL]..

[8]孙祁祥.保障跟不上城镇化建设只是换汤不换药[EB/OL]..

[9]杨枝煌.京交会推进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设计[J].中国经贸(总第257期),2013.

[10]蔡继明.中国有2.6亿农民工被伪城镇化[N].中国证券报,2013-03-03.

[11]马光远.城镇化的成本算法[EB/OL]..

[12]王小广.中国发展城镇化没有资金障碍[EB/OL]..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8

关键词:

城镇文化;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和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极大提升。优化配置和提升城乡资源,使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城镇居民往往有产业“无生活”,文化气息缺乏,文化生活贫乏,居民邻里生活被高楼大厦所阻隔,逐渐出现人际隔膜和阶层隔膜,缺乏相互信任,拜金主义成为主导观念,社会普通公众信仰缺失。这些不良现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来,是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城镇化建设的不良后果。文化是支撑和推动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型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是否形成了先进的、有强大生命力的城镇文化。只有形成了包含了丰富文化内涵的城镇文化的城镇,才会潜力无限,焕发城镇的魅力,才是“人”的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与城镇文化

城镇,包括城市和城镇,意味着筑城守民,设市易货,置镇守边。古代的“城”“市”和“镇”基于全然不同思维逻辑而出现,功能上有显著差异,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演进,逐渐走向融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更大程度上体现为乡村城镇化,即同时包含“城”和“镇”两个发展模块。其中“城”代表城市,而“镇”则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环节,属于城市的范畴。健康、有序的城镇化应当实现城市和乡村同步发展,而不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阻碍、牺牲农村的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有了文化,城市才有了鲜活的生命和意义。城镇和人是城镇文化的两大要素,同时处理好城镇和人的关系,才能铸就健康、有意义的城镇文化。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建设的内涵和质量,在强调城镇建设数量、规模和速度等指标的同时,更关注城镇建设质量和文化内涵等指标。坚决摒弃传统粗放式扩张的发展思路,坚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转变。改变传统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乡镇和农村发展的建设理念,转而实施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同步协调发展的建设方针,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不能牺牲乡村经济的改善和发展。以高收入、低消费等经济指标衡量城镇建设的同时,更关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等发展目标。简单来讲,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本,“新”在彻底摒弃“土地城镇化”,真正实现人口或居民城镇化,“新”在努力实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同步协调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摒弃陈旧发展思路、推行科学发展方式的线性过程,更是多方位、全方面“文化创新”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强化文化记忆,延续文化的传承。

二、城镇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城镇文化同时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代表物质方面的或者是有形的生活器物,如居民建筑、基础设施、公园和交通工具等;而非物质文化则代表居民的生活习俗、社会价值观念、宗教、法律等。城镇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显示着城镇人群整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以及城镇的气质和品位。城镇文化是城镇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共同缔造的,主要由形态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形态文化,主要指地理和生态方面的特征,城镇整体的布局和相关规划,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建筑风格,标志性建筑和文化遗产等,是有物质实体的、有形的文化事物,有可感知性,是城镇文化的外在方面的体现;经济文化,指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特色、经济资源优势、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等,代表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体现了当地的现代化程度;社会文化,指所居住居民的族群结构和状态,整体社会所体现出的关系和结构,国家政治关系和法律制度等,社会文化体现的是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该城镇中的社会团体和结构关系;精神文化,指哲学、宗教、道德、文艺和社会心理等,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是城镇文化的核心部分。城镇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兼具开放包容的地域性。人类的出现是分地理区域的,因此伴随人类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化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对城镇来讲,其形成也经过了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历练,地理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最终经过不同阶段相对成熟的文化状态而形成特殊的城镇文化。地域差别对文化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地域性特征也确保了城镇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自然简易的传承性。另外,城镇对居民的吸纳本就体现出无差别性,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需寻求城镇的庇护,也因此随着多个民族和文化风俗的碰撞和交融逐渐形成新的种族和文化风俗,形成新的社会形态。这种开放包容的地域性特征实现了城镇文化的存异求同、多元共生。集聚性和辐射性。城镇文化是一种以城镇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因此城镇的部分特征自然便成为城镇文化的重要特征。城镇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安全的庇护场所,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汇聚中心,集聚是城镇的突出特征。马克思曾指出城市本身便代表了人口、资本和生产工具以及各类需求的汇聚。城镇从诞生起便成为创造文化和传播、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镇之中,物质财富、各类生产和生活信息、政治权力,甚至不同族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相互依存和碰撞,自然成为各类资源的汇聚中心。城镇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所具备的凝聚力不断强大,相应的也造就了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文化沉淀。而同时,城镇的高度发展也必将通过发散传播的方式将地域优势与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先进的制度和政策辐射出去,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和演进。因此,城镇文化同时具备这种集聚性和辐射性。延续性。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是历史的、渐进的,在历史的维度下,城镇的建设发展在漫长的过程中扬弃与继承了历史文化,留下了历史的印迹,沉淀出今天的城镇文化。顺着城镇文化的历史往上追溯,就可见一条清晰的文化发展脉络,这就是一个城镇的文脉,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传承与延续。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9

1.新型城镇化概念解析

“新型城镇化”的由来要追溯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战略,继而党的十正式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当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职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后,“新型城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尽管长期以来各行业和学界人士分别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不同的研究和定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新型城镇化”并无明确统一的概念。直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至此对“新型城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序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①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②矫正和弥补持续高速的城镇化所带来的弊病和损失;③使广大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④提供中国未来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与内涵

新型城镇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建设有条不紊、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绿色低碳。深刻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主导因素以及实施路径,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这一美好愿景的基本前提。

2.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统筹推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①

以“包容、公正、有序”的理念推进人的城镇化,着眼于解决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如异地高考、养老问题等,为移民、进城的农民提供保障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同时应极力避免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出行的“城进农退”问题,改变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慢于经济城镇化的两个慢于状况,构造社会文化生态,创造城镇欢迎、接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社会环境。②

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其发展内涵不容忽视,必须深刻理解阐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各类资源日趋减少、“资源枯竭型”城镇接连出现、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速。这些问题无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努力摆脱现阶段对土地、资源、人口的严重依赖,坚定不移地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精神层面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长,因此新型城镇化仍应以改善民生为基本要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众多的弊端和损失:忽视了农业经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致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受到制约;城市空间不断被侵占,城镇肆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与紧缺问题并存,亟待解决;传统资源被过度依赖和消耗,致使能源、材料濒临枯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监管力度,致使“三高”问题长期存在。2014年爆发的雾霾天使全国半数省区、30余个城市深受迫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为此,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质量效益型为主,必须坚持健康城镇化,坚持走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

综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强调质量。在此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发展与惠民并举的新道路。

3.新型城镇化的主导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推行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市场,并非政府。政府的职责在于维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象征是城市的形成,然而城市的形成并非简单的“圈地运动”。城市是先有“市”后有“城”,“市”即指市场。过去的城是因为先有了市场,人们在市场上交易、生活,然后城才慢慢形成,谁也没有刻意造城。像魔都迈阿密和中国上海等一些国际大都市都是无意中形成的,其后来的发展规模和实力远在人们预料之外,一些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如此。因此,城市化,市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配角。③

目前,新型城镇化已由政府全面主导逐步向有限主导转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政府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建设、土地利用、体制改革等发面发挥作用,市场主导具体的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解决人口转移、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

4.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关于如何选择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问题,一度出现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但随着大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又出现了小城镇发展观点。通过反复的争论、分析、探索后,关于道路选择问题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即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应该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化,各地从实际出发,走综合协调与多元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资源环境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也不尽相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必不能采用相同模式,更不能搞“一刀切”。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④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和实际布局来因地制宜地确立城镇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5.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具体问题提出来的,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层面。

5.1人口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政府部门片面追求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却没有解决农民在城市中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没有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由于农民缺乏文化素质和一技之长,所以在城镇中的社会地位无法提高,这就违背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竞相涌入大城市,造成大城市负荷过重,形成城市拥挤、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过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人口的不合理转移致使大中小城镇发展畸形化。

5.2资源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资源短缺、资源浪费这些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强调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相违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现代化农业还未彻底实现在,这些都直接导致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城镇化占用大量耕地建设城镇,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化迅速发展导致大量资源过度消耗,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用资源十分有限。城镇建设与人口需求的严重不和谐致使建筑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鬼城”这样的怪现象。

5.3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和产业对生态环境平衡遭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大量绿色植被遭到破坏、生活环境严重恶化、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水资源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无不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和伤害。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无法顺利进行,社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6.总结与展望

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阶段极具关键性的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建设、城乡发展的关键指导战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核心、内涵与路径,发掘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十分必要。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正式公布,今年以来,取得突破性成果,24省出台户改方案。2015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北京指出,将扩大新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名单不久将会公布。新型城镇化必将蓬勃发展,拉动内需,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佳彬.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3(9).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例10

一、引言及相关研究综述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地区。对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进行评价,可以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的补充和完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以此有利于更好地推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作为具有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在我国学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孙久文(2009)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从速度型向“又好又快”的质量型转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彭红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健康城镇化。仇保兴(2012)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进行比较,认为新型城镇化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高耗能的城镇化转向低耗能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王如松(2013)、魏后凯(2013)、李铁(2013)等人对新型城镇化的阐释中,着重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绿色、生态、资源集约等方面的城镇化内涵。结合既有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可以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很难用单一指标直接进行描述,必须根据其特征构筑评价指标体系。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政策评价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社会进步、城镇化质量、城乡统筹、节能环保。需要指出的是,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指标还有很多,但综合评价并不是指标越多越好,而应做到指标简单、全面,客观合理。因此,本文采用这10个指标(见表1)来评价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这些指标中,有些是正指标,有些是逆指标,正指标越大越能体现新型城镇化要求,逆指标越大越与新型城镇化要求越相悖。

三、新型城镇化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一)新型城镇化评价方法的选取

本研究在确定了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以及经济计量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与分析和确定指标评价体系权重。在具体数据上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2010年、2015年)中有关长江经济带相关省份的数据,根据数据的处理方法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处理。

(二)判断矩阵的构建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的权重(表2),同时利用(1/3/5/7/9)标度法得到相应的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各元素的重要性排序指数,即权重或加权分值。

(三)指标权重

计算最后,综合考量以上多方面因素和计算处理后得到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体系构建结果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019(X1),0.1322(X2),0.1164(X3),0.0877(X4),0.0662(X5),0.0700(X6),0.1069(X7),0.0628(X8),0.0931(X9),0.0628(X10)。

四、新型城镇化评价结果分析

从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综合水平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呈现下中上游的梯度分布,显示出东中西部发展的相对不平衡,推进水平较高的省份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水平明显偏低。从时间维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都随着时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中西部省份,推进水平与效益都有较大提升,显示出这些地区发展的后发优势。从推进速度来看,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市的推进速度明显较快,而东部发达省份的上海、浙江、江苏推进速度则相对较慢,中部省份居中。从推进水平的分指标来看,这些地区的发展状况也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显示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不平衡发展现象,尤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亟待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在提升城镇化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各省份要结合发展实际,针对本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特点与问题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五、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各省份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的定量与定性评价,可以得出,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最好的是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而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效益提高最快的是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城镇化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成为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的制约因素。基于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时代性较强,其进程评价不能用简单指标或方法,必须从不同角度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要着眼于当前城镇化的重要方面,运用科学、客观、多元的方法进行评价,力图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第二,影响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是非农产业产值比例、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乡城收入比和城镇化率,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GDP的能耗。为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必须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加快非农产业,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缩小城乡收入差别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振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9(3):50-54.

[2]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3]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18.

[4]孙秀艳.中科院专家:新型城镇化生态要优先[N].人民日报,201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