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8 15:08:07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1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不仅会对个人行为有影响,宏观的说,它更对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基础决定性作用。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以东西方的情感教育最为明显。以美国为例,它的情感教育与我国不同之处分别表现在信仰方面的社会背景,对情感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以及在教育方式这三大方面。

一、中美大学生民族信仰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依托的差异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民族信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情感教育方面也会存在着差异。尤其在中美两国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明国家不同,美国是一个发达的极为开放的国度。在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开放的国度里,宗教信仰成了他们精神层面上的追求目标。因而宗教信仰成了美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大学生。。曾经就有某美国教育机构针对美国大学生信仰问题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当今美国大学生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他们却从未放弃对信仰的坚持。与此同时,宗教信仰也成为了美国大学生抒发情感的有效方式。美国加州大学曾就“全美大学生抒发情感的方式和目的”的课题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即使大学生不再上教堂的具体比例有所增加,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以祈祷来舒缓情感上的压力。这说明,对于美国大学生而言宗教信仰已经成为自我情感调节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中国人民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国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着党的培养教育,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与美国大学生祈祷或去教堂祈祷不同,中国大学生更在遇到情感问题时,更愿意向辅导员老师或同龄人倾诉来寻求帮助。因此,由于中美两国情感得社会背景不同,中美大学生在各自情感抒发教育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二、中美大学生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内涵的差异

各个国家对大学生情感教育内涵上的认识会因国家间的文化、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美国,由于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思想不受更多的约束,情感内涵更多倾向于将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出人情感的积极的一面,同时可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情感存在着各种诸如崇尚个性、道德观不强和严重的叛逆心理的现象。因此,我国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在进行大学生情感教育时,以沟通交流的教育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理性地认识并处理好自己在情感上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不仅可以是学生对自身有清楚地认识,也可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由此可见,即便是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中美两国的情感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出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

三、中美大学生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方式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同样会导致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方式的差异。正如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于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国,科学的情感教育才是他们所推行的。。因此,他们会着重激发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并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同时产生对科学和教育的积极态度。这种情感教育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科学的认知能力。

相反的,中国的情感教育方式则偏向于道德情感的教育。提倡以情育人的感化教育理念。不但注重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的业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还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咨询机构以及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某些情感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人文关怀,始终在一种轻松温馨的环境中接受着道德情感的教育。由此可见,中国的道德情感教育是一种灌输爱的教育。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美两国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的认识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然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已经上升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情感发育关系着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情感成长是情感教育的关键。因此,建议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在保持原有教育理念精华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美国的教育经验。重视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科学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社会的繁荣发展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易.美国大学生情感教育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金玲,宋玉洁,吕波.大学生情感教育及其基本途径,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3]张青.西方情感教育的价值及实现,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O08(2).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2

差异教学是当今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其秉着“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而发展,开展有差异的教学”的基本原则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然而,“差异教学”的开展到底有何种价值?在我国现行国情下高等教育“差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这些问题皆是研究大学生“差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一、差异教学的必要性阐述

(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基本功能可概括为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教育从属于社会的子系统,其发展必要受到社会的种种制约尤其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恩格斯曾强调:“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换言之,人的发展必须首先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生存然后谋求生活。那么社会到底需要什么要的人才呢?“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多元化”等已成为当今世界知识和文化的代名词,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与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交流和碰撞甚为紧密,我们借鉴了许多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但并不意味着即将走入一个大一统的社会。相反,人们在这种多极化的格局下正寻找属于本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政治的多极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教育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重要的社会功能,尤其在文化方面,教育正是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来发挥其功能,现今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催生出“多元文化教育”即要求:“每一个任努力去认同他人文化、生活方式、学习特点等,在认同与理解的基础上,尊重差异与特殊性,既要放眼世界,又立足本国实际,既坚持自身文化特点和独立性,又能对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借鉴融合。”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是要求我们个体学习多种文化,接受多种教育,它的精髓在于尊重个体和群体间的差异,正确看待差异和允许差异发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要求教育培养出多样化且富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人才培养观早与时代不相符,必须坚决摈弃。我国进入21世纪亦非常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在2010年3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中提出三个树立:“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二)教育历史演变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差异教学”继承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古代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化教学,没有形成正式的学校教育系统。孔子弟子三千,放到班级授课制中乃一个大“班级”,但并不影响这位先哲因“材”施“教”,他对每一位弟子的优势、性格缺陷、文化背景等“材”了如指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才有“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不仅是孔子,《学记》、《中庸》等古典著作亦显现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可见,我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差异教学。随着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社会急需一大批专业人才,个别化教学由于教学效率低下而被逐渐忽视。于是乎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固定人数、材、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的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班级授课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班级授课制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其局限性逐渐浮出水面。“时至今日,机械化、程序化、僵死化仍然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与当代社会学生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对个性化的需求是相抵触的,已经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的严重障碍。”“差异教学”正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改进,改变其过于注重共性和统一而忽视个性和多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策略。

(三)个人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必然需要

教育的本位功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现在大多数高校打出的标语或校训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那么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呢?首要的前提乃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1983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给教育界带来了一阵春风,它打破了过去以单一智力评估学生狭隘的评价观和学生观,推动了教育教学的一场新的变革――差异教学。“有一种形式的教育与多元智能精神相左,那就是”统一制学校“的教育。什么是可替代的方案?另一种选择可能就是因材施教―一种认真对待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教育,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精心设计实践的活动,让不同类型思维方式的学生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多元智能理论是差异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为基础而定,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然而过于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使原本千差万别的学生进入学校十几年后大多数都变成书呆子,没有丝毫个性而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后,国家已经清楚意识到当前教育的严重弊端。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年龄、性别、地域、风俗习惯、语言等存在明显差异,假如高校只用一种方法一个模式去教育学生显然是不合适的。“差异教学”一个基本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的普遍性且尊重差异,使学生在原有差异的基础之上通过有差异的教学实现个性发展。

二、差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2005年全国小学生在校人数就有10864.07万人。中小学平均每班人数至少在50-60人左右。那么,“差异教学”实施在我国现实国情下是否可行,回答是肯定的:

(一)理论基石

国内关于“差异教学”研究是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正式开始的,该决议明确规定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需要施教,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后,关于“差异教学”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学者们对“差异教学”研究热情和关注度锐增。通过笔者的检索,自1999到今天,“差异教学”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热点,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00余篇,可谓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著作有:2001年华国栋的《差异教学论》,山东师范大学的曾继耘《关于差异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论差异教学思想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启示》等,此外还有国内学者翻译经典的国外关于“差异教学”研究成果:美国戴安的《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本书系统具体的介绍了如何在3至12年级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差异教学,教师通过研习本书,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开展差异教学,实践应用价值广泛。另外一本是美国汤姆林森的著作《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本书是根据差异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系统阐述了差异教学的本质规定,实施策略和教师角色等。虽说国内关于“差异教学”理论研究成果起步较晚且不够成熟,但以上列举的诸多成果为我们一线教师实施差异教学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石,教师要想熟练的驾驭“差异教学”,必须首先上升到理论的台阶,对关于“差异教学”的国内外相关著作和论文进行阅读和学习,要读“懂”、读“透、读”熟“,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在实践中实行差异教学并帮助他们解决在课堂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实践试点

一颗好种子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壤滋养,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由此,“差异教学”必须有实践的沃土,这样才能达到其回归实践最终目的,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行便是“差异教学”的试金石,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平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六条,其中三条为改变原来单一的教学目标,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改变原来“繁、难、偏、旧”知识本位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兴趣需要;改变原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施教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僵硬、机械和单一的评价方式,提出多元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方法和评价项目。且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0条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上都是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与教学革新的主要理念,同样亦是“差异教学”的指导思想。而“差异教学”是一个系统具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性极强。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受当今应试教育的人才评价机制所限,很多中小学实施课改往往是“换汤不换药”。而高等教育是培养符合个人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性人才的目标正是差异教学实施的有利土壤。

(三)技术支持

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和影响决定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必须有一定的外部经济和技术条件支撑。“差异教学”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亦有其教育资源和环境的要求。“差异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在课前了解全班每个学生有何差异,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根据差异来制定弹性的教学策略。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的差异呢?时至今日,随着档案学、心理学、统计学、测量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其它学科运用于教育学,由此亦产生了诸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学、教学评价学等交叉学科。教师要想在短时间内通过成长档案袋、心理学科学的测量方法以及数学精密的统计方法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力情况、家庭和文化背景等似乎已不再是一件难事。此外,“差异教学”的一些具体课堂实施策略如分层教学、小组讨论教学、情景教学、个性化教学等等需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来创生出一种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越书本的庞大的视听感官效果。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网络普及化时代,为“差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巨大的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持。简言之,科技的进步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差异教学”实施的现实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王辉,华国栋.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 2004(11).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EB/OL].http://.

[4] 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5] 宁玉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6] [美]加德纳.重构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3

本文探讨了中国和美国家庭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期望,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通过分析,找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与中美家庭教育差的关联,以便探索更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本文第一部分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其中包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对比分析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包括家庭教育目标和期望,家庭教育内容以及家庭教育的方法。第三部分是探究文化价值观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是本文探索的总结,包括研究结果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理论

(一)比较分析

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找出他们的异同之处,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比较分析法。本文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看中美国家庭教育的异同,所以不可避免地应用到比较分析的方法。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1.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是一种主张个人服从社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民族和国家利益。集体主义的最高标准,一切言行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也是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其科学含义是,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个人要服从集体。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为轻。

2.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认为个人利益应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在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人成就和个人权利。人们更强调独立和自力更生。“鼓励竞争而不是合作,个人目标优先于组织目标”在很早的时候就鼓励孩子独立和自力更生。

二、中美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

(一)家庭教育目标和期望的差异

1.学术上的期望

中国父母在学术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精英。[1]因为中国是应试教育,成绩已经成为中国父母最重视的东西,甚至会认为成绩就是一切。如果孩子想做其他的事情,必须先完成学校作业。美国父母在孩子学业上不会给其太多的压力,希望孩子享受学习。父母让孩子尝试不一样的东西,鼓励孩子们运动、游戏、做家务或出去和朋友们玩,而不是做作业。

2.社会成就上的期望

在社会成就上,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并努力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只有社会精英会受到其他人的尊重,不会遭到不公平对待。当孩子在某方面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绘画、书法等,父母会说:“也许你以后会成为一个画家、书法家。”美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享受学习与生活的普通人即可。只要能独立,照顾好自己,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是一个坏主意。

(二)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

1.中国的家庭教育内容

中国家庭教育的内涵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部分,但是父母经常把知识教育当做首要内容。[2]在体育运动中,中国的父母更喜欢防守,静态和被动的保护方式,比如补充各种各样的营养、关心孩子的安全,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教育上,父母在孩子进入学校前,通常会买很多书籍,培养孩子的读写、计算能力,为学校学业奠定基础。关于艺术的培养,父母通常会帮自己的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却为数不多。

2.美国家庭教育内容

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关注孩子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身体、情感等。在身体方面,美国父母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比如在院子里活动,徒步旅行等。在认知方面,注重发展孩子的文化观和审美观,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引导孩子欣赏音乐、舞蹈,带孩子们去美术馆和博物馆去看各种展览,鼓励孩子们亲身接触和体验大自然的神秘。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

1.赞美和奖励

赞美和奖励是指父认同孩子的良好行为和美德。它包括三个具体方面:事实恭维,称赞人和奖励。事实恭维指父母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表示赞同,认同。中国父母经常使用事实恭维,因为你所做的事情他们赞美你。事实上,他们赞美的事情本身。称赞人是指由于孩子的善行和美德对孩子本身进行赞美。美国父母通常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而不是孩子做的事情本身的好坏。

2.批评

批评是指父母的否定孩子的错误思想,性格和行为。父母通过批评或惩罚他们错误的行为指出和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这里将批评分为错误陈述和斥责。

错误陈述指父母使用温和的声音叙事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美国父母总是使用这个方法,因为他们尊重他们的孩子,他们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

三、文化价值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集体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在中国这样受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国家。当一个人成功时,荣誉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整个家庭或团体。当一个孩子得到很高的社会成就,不仅孩子会赞扬,而且父母会被称赞。这也被称为孝顺。如果一个孩子失败或缺乏成就,人们通常会认为是他/她的父母没有教育好。更甚的会怀疑这个家庭内部的问题。所以中国父母会更严格,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二)个人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重要性。因此美国父母的主要目标是让他们的孩子变得独立。鼓励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观点。父母不为孩子计划未来的生活,如告诉他们必须去上大学。学习并不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唯一,社会生活也很重要。

总结

本文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从中美家庭教育目标和期望,家庭教育内容以及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分析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影响。

作者简介:王真坪(1995-),女,民族:汉,籍贯:四川,学历:本科,职称:学生,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经贸英语。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34-02

从传统到现代,道德在中国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人们对中国道德现状深表担忧,同时中国道德教育也再一次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出现了研究西方、日本、新加坡特别是美国德育经验的热潮,希望通过借鉴别国德育的优良传统推进中国德育改革。诚然,学习他国经验提高自身德育水平与效果是德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但必须是深刻分析我国与别国道德教育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避免简单机械的经验移植。笔者将从文化角度解读中美两国德育传统差异的原因,以及思维方式对这种差异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美国优良传统同时适合中国思维方式的德育新方法,以完善我国德育工作。

一、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内涵及外延

(一)文化的概念

西语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中的cultura,其词根是动词colere,原意是耕作土地、饲养家畜、种植庄稼、居住等,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适当生存环境的最初尝试。从拉丁语中发展而成的德语kultur和英语culture最早也是类似的意思。我国古汉语中“文化”词由“文”与“化”复合而成,万物纷繁交杂成为“文”。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有思想的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而狭义的文化,是指排除人们的物质创造活动和成果而专指人们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主要包括信念、知识、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等等。我非常赞同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界定的文化定义,他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主要包括人们的思维模式、生存模式和行为模式。”[1]这三种模式决定了个体如何构建自身的观念的世界及物质世界。

(二)思维方式的概念

思维方式是指一种文化特有的象征性把握世界的方式,是文化的本源和重要内容,对现实世界的象征性把握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一方面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特征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制约着文化,影响文化的形成,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语言、科技、教育、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中。

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必然受到一国文化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影响外显为一国特有的德育特征。

二、美国文化传统及其德育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传统与德育浓厚的宗教色彩

宗教是西方文明永恒的底色。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中,最初宗教由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带来,发展至今,宗教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以及知识理性的发展,也没有阻碍宗教统治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教堂即使在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也有其立足之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不仅对美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更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上帝与天堂,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终极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赋予人们日常生活以意义,构建了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美国的德育从一开始就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宗教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但毫无疑问,人们在建立他的宗教信念时,也建立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在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宗教更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德育与宗教的密不可分。事实上,美国的德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学校就等同于教堂,学校由教会开办,教师由牧师担任,教科书的主要部分是宗教教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牧师。从现实来看,美国81%的私立学校是受教会扶持的,许多教师在这种学校工作也是出于宗教的情感[2]。

(二)实证主义传统与德育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

美国实证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在美国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德育在这一文化传统下表现出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模式研究中得了具体的体现。美国的德育模式都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几乎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之后而得出。

(三)个人主义与德育尊重个性的特征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又一鲜明的特征,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及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教义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和《美国宪法》中个人权力的政治理论。人人平等就是把人看成了单个有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在某一关系中的部分。个人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与平等自由,就使得美国人民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严重者会受到法律惩罚;个人主义也使得美国父母更加鼓励孩子要具有独立性,老人也要维护自身独立自强,不愿意接受帮助;而体现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语言中,则是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生而平等)等谚语,以及强调自我意识的一些词汇中,如self,ego等;个人主义体现在教育中则是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以及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三、中美德育差异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因素

(一)信仰传统与文化理想之别

文化理想与思维方式有直接的联系,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文化理想的根本性不同。对于理想生活的不同看法与追求,直接影响了特定文化下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差异。就中美比较而言,美国的概念思维中对概念是感性事物的超越,具有抽象性与普遍性,概念自身构成了一个超越了感性世界的领域,这个领域被视为是与现象世界不同的本质世界和与流动世界不同的永恒世界,从而美国民族的文化理想就是追求这个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永恒世界。这种超越了现世的理想追求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具有更大的权威性与服从性,相关的道德要求也不容易受到现世生活的影响,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更大的约束性。

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概念思维,中国根本的思维方式是意象思维,其中的“象”与所把握的事物之间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不存在本体与现象这样的等级关系,从而其所想象与追求的文化理想也就不可能完全超越现实生活,而只能是与现实生活处于统一层面的一种可能的理想状态。就像儒家所追求的世界,并不是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与现实世界处于统一层面的文化理想,相较于西方永恒世界的文化理想,更容易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这种理想状态所要求的道德要求与规范,缺少了神圣性与永恒性,也更容易被现实世界消解,从而对现实世界中人们行为的约束力较小。

(二)德育内容、方法差异与意象思维和概念思维

中美的德育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德育方法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的实施依赖于一套由大量科学实证分析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关注个体此阶段的需要进行的德育内容是什么;而中国德育方法不注重抽象出一般的具体的德育科学方法,更多的依赖德育者主观的整体把握,关注的是变成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德育方法中就是美国德育在概念思维方式的支配下,先解决了德育是什么这一前提性的问题,然后在德育实体的清晰把握上实施德育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中国德育在意象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不会实证性地研究德育内容应该是什么,而首先会凭历史经验和主观判断得出一套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和方法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流动性,缺乏科学性和具有重复性的操作方法。

(三)强调个性、强调集体与空间思维、时间思维

美国德育强调个性,注重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发展,这与西方空间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而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中就是个人主义。时间和空间是万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把握事物两种不同的选择,人类的感知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注意中心,因此,在对待外界事物时,以空间为主或以时间为主只能两个选其一,而不能同时进行。西方以空间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西方文化必定以主客对立、分离的方式对待一切事物。西方喜欢采用分析、剖析的方法认识世界,强调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区别。

与西方的空间思维相区别,中华文化传统则以时间为本位,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方式对待天地万物。因为在同一个时空连续体中,时间是不可分割、不可截断、不可占有、不可掠夺的。从时间的角度看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永远是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这体现在德育中则是中国注重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必须是集体主义的[3]。

四、总结与讨论

中美德育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化视角来分析,可以找到根植于两国文化传统中的影响因素,如宗教传统的差异、实证研究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等等。美国文化基本上可以归属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则归属于中华文化,这两种文化传统中最根本的差异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概念思维方式和意象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上的种种差异。中美概念思维与意象思维的差异是本源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相反,有一些实用的思维是可以改变与互通的,在中国历史上就变现为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中体西用,所以我们在借鉴美国德育方法的时候,要结合中国本源性的意象思维方式有选择地借鉴,同时要在移植的过程中创新,创造出既继承了美国德育的科学方法又符合中国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德育新方法。

参考文献: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5

一、 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文化是内涵宽泛的概念,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至于,“文化”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迄今为止各数己见,莫衷一是。据有关研究,关于文化较为严格的概念就有161种,分类记述、历史类、规范类、心理了类、结构类、发生类以及综合类等多种类型。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中国的文化概念是: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英国的文化概念,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表述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美国的文化概念 ,C. 克鲁客洪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从上述各种文化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各种文化概念的界说都有其一定的理由,但对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则是肯定的。即教育是作为“复杂整合体”的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综上所述,教育与其他的人类社会活动相比,跟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受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方面,文化孕育着教育,不同的文化不仅创造了不同的教育思维方式,而且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发展出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论,进而展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教育脱离了相关的社会、文化脉络,就不能对教育问题产生较深切的同情式理解。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形成之后,教育便担负起了传承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和创新这一文化的重任,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在决定文化寿命长短的因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一部分学者如德国的包尔生(F.Paulsen)和斯普兰格(E.Spranger)甚至认为教育即文化,或教育即高度的文化。在人们日常的概念中也常把文化教育连接在一起。教育显然是作为“复杂整合体”的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要适应文化的要求。人承载着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文化也就会通过学校教育中的“人”一学生和教师投射到学校教育之中,因而学校教育不能不面对文化多样性问题;在施行和考察一定社会群体的教育时,不可无视群体的整体文化。第斯多惠曾指出:“在教育时,必须注意人在其中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一句话,应注意就其广泛和包罗万象的意义来说的全部现代文化。”乌申斯基进一步强调:“惟有民族性的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富有生命力的工具。”“如果问在哪里应当表现出民族性的话,那无疑是在国民学校里。”乌申斯基不仅看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也指出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另一面,即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传递、传播文化的同时,还具有发展文化的重要功能。而文化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从而决定了人们学习的方法和教育的模式也不同。文化背景差异性,不仅影响了教育的性质、水平、目的、内容及方法,而且影响个体正规教育条件下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受教育的程度。

三、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的差异性人类从其诞生起,就在其现有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并在受其文化背景的制约的、特有的教育模式下,逐渐成长为与其独特文化背景相适应,符合其社会文化范型的个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有些内容是带有普遍性的,几乎在各种社会文化中都可以看到,例如,绝大多数文化都有语言、音乐、舞蹈、求偶、婚姻、游戏、体育、智育、德育、宗教、艺术、民间传说等等。但是,不同的文化又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差异性的表现,大致可归纳为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道德意识的差异、儿童教养方式的差异、的差异等,它们对各自的教育又产生不同的影响。1、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突出地表现在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上,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决定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例如,在古代,古希腊的斯巴达文化的价值标准和雅典文化的价值标准就迥然不同。斯巴达人尚武,雅典人崇商,因此,反映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截然相反。在教育目的 ,虽然斯巴达和雅典都是要培养忠于祖国的公民,但二者对公民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教育目的的实质上也很不相同。斯巴达认为好的公民仅仅是能为祖国英勇作战的军人,而雅典则认为,一个好的公民不仅要能为祖国英勇作战,而且应该有健美的身体,高度的文化修养,多方面的兴趣,发达的智力,高度的审美情趣和从事艺术活动的能力,还要关心国家大事、节制、正直等美德,就是说,雅典的公民应该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斯巴达仅仅是为了战争而教育孩子;雅典则不仅为了战争,也为了和平而教育孩子。所以,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的主要课程是马术、射箭、行军、格斗、袭击等;雅典的课程是音乐、诗歌、修辞、经营术等。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人强调自我意识的锻炼,而雅典人强调内在素质的修养。2、儿童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每种文化都有一套特殊的养育幼儿的方法和习俗。在某种文化中,只要婴儿一哭就立刻哄他、逗他、抱他,尽量满足他们的欲望。在另一些文化中,婴儿只在特定的时间受到父母的照顾,而且也只是匆匆忙忙地喂些奶、哄几下、放在摇篮中,婴儿根本无法随意地活动。婴儿逐渐长大,也伴随着更多的限制。养育方法的差异对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不同,儿童的经历也不同,形成了中美两国人不同的人格特征。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而中国人则以集体为中心。在美国,儿童以个人为中心了解世界。尽管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爱好。由此延伸,美国人与其亲属的关系也依其所好决定。美国人在其儿童经历中,便可看到个人选择是一项强有力的因素,可以产生创造或消除个人间的关系。父母只管自己,不与孩子的爱好发生竞争。大多数美国父母鼓励其孩子自立――自己饮奶,自己办事――这便是美国儿童能培养自己的爱好。他们希望环境能适应他。中国的孩子们学会利用一套关系看世界。他不仅服从其父母,而且他们没有多少权力来选择社会关系。中国的父母们相信,长辈们总比年轻人了解得多而好,这便导致了中国的孩子们认识到区别环境的重要性。为了明哲保身,孩子们的标准是‘不要闯祸’,‘如果事情不妙就跑回家’。中国儿童被迫适应环境。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文化背景,它们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的性质、水平和速度,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与形成,造成儿童在自主性和对成人依恋性方面的差异,美国儿童则更多表现为自主性,而中国儿童更多表现出对成人的依恋性。3、宗教上的差异罗马尼亚学者亚.泰纳谢指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又“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由此,人才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虚妄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力量,填补着自己的柔软和自己的历史局限性”。由此可见,不同的宗教,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来说,个体的差异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宗教的历史是久远的,佛教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道教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道教主张“无死”,以自身为真实,注重修炼养生,所以其信徒超脱尘世,相信并追求长生不老。佛教主张“无生”,以有生为空幻,注重涅磐清寂,所以其信徒遁入空门,希求精神解脱。这说明宗教是导致人们心理行为差异的途径或方式之一。不同的有不同的社会化,道观寺庙不仅是进行宗教寺庙的场所,还在历史上具有某种慈善事业、文化教育意义,对人的社会化也有相当的影响。再如,藏族佛教的寺院教育它以宗教教育为主,要求信教群众在以信仰经典为前提的基础上接受教育。这种宗教教育对青少年儿童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所有这些都以宗教意识形态的形式,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不仅使下一代形成某种信仰和崇拜,而且,还因其代表了某种文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而,也使下一代逐渐形成某种生活观念。4、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左传・成公四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古籍中较早提出了不同民族有其不同心理行为特点的思想。由于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促进了人们色风俗、习惯、爱好、文学、艺术、等的交流,因而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气质,即共同的风俗和习惯。例如,我国云南省的纳西族,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制度的形式。子女从母居,财产由女性继承,婚姻关系不固定。因此,纳西族人从小有男女平等的观念,练习生活、生产技能,遵循母系社会的习俗。又如,朝鲜族喜欢白色也是这个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父母很早就对孩子进行勤劳和洁净的教育,小孩的穿戴几乎全是白颜色的衣物,朝鲜族人的勤劳和洁净的心理品质与行为,就是在这个民族崇尚白色的风俗里形成的。中国人吃饭有使用筷子的习惯,而西方人吃饭却使用刀叉的习惯等等,如此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的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潜移默化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社会心理深层,代代相传,形成一股巨大的陶冶力量,起到一种积其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5、社会道德意识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因其道德标准不同,中国的汉族历来把女子婚前的看得十分重要,特别注意女子婚前的贞洁教育,而云南的纳西族至今保留着母系社会的某些习俗,实行走婚。男女只要遵守同一母系血统的后裔禁婚的原则,就可任意寻找配偶。纳西族词汇里,没有“父亲”一词。舅舅是家中的男性长辈。在传统的伊斯兰教国家,要求妇女从头到脚都遮盖起来;而美国妇女没有穿着上的限制,想怎么穿就怎么穿。这些体现在道德意识上的文化背景差异,在各自的道德教育上也有不同的反映。另外,在婚姻观上,按中国的道德意识,中国人结婚是为了白头偕老;而美国的文化强调个性,结婚意味着在法律上一起生活,一旦个性不合在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反映在婚姻教育上,中国文化强调伴侣之间的相互忠诚、责任、义务;而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综以上述,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它不仅影响教育的性质、水平、目的、内容和方法,而且还影响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和受教育的程度,从而影响受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

[2]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6

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首先必须贯彻中介选择的差异性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为了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各自的实际需要、适应个人的本质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与运用的人本原则必须基于每个教育对象的需要和特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选择和运用中介时,要尽量考虑到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中介上的差异性,尊重教育对象的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地选择教育中介,最大程度地适应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求同的较多,个性化的较少:一样的课程教材,一样的教学计划,一样的教育方式,一样的教育环境。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不顾人的层次性、差异性,不能尊重人的个性,也就是说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中介选择原则,更不能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差异性原则,即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差异而选择合适的中介。

其次,是生活教育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性,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影响人、教育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总和,生活教育除学校教育外,还包括社会、家庭和终身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遵循了人的社会性,包容了人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都能生动活泼地接受教育,在浩瀚的社会生活海洋中给教育对象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达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教育原则的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指教材、广播、影视、网络等载体中介,还包括现实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介和环境中介。这些中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活”教育的中介系统。这个系统时刻影响、改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好的生活教育所形成的环境将对人们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信息辐射与功能辐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是审美性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无不喜爱美、追求美。美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美的力量和审美的原理来丰富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整个历史,既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历史,又是人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历史。这一切都离不开审美这个必要的中介。审美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丰富人的本质与完善人格等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美的载体、美的环境和艺术化的方法等中介,努力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当前,尤其要积极发挥先进文化载体的审美教育功能。先进的文化通过大众传媒,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为人们提供适合不同群众需要的文化娱乐服务,寓教于闻,寓教于读,寓教于视,寓教于乐,在富有感染力和美的先进文化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为了贯彻审美性原则,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5],使人们在先进文化所创造的优美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选择在贯彻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途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化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体现。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在运用中介系统时,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教育对象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人的无意识模仿性,尊重了教育对象的自主选择性,给教育对象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在贯彻“生活教育”原则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无疑,隐形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把教育主体的“权威”思想强行灌输到教育对象的头脑中,而是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性、自主性,通过教育对象的自我感知与内化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具有渗透性的隐形教育内容符合“生活教育”原则。教育主体把需要教育的思想和观点“隐藏”得十分巧妙,通过多种渗透附着于一定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中介之上,对教育对象进行某方面特定的教育,宛如用糖衣裹着的“良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接受这种思想和理论,从而避免了因显性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宜人性的隐形教育方式符合审美性原则。显形的教育常常运用主题明确的外显方式,诸如上课、作报告等手段进行公开的“说理”,对受教育者进行直接的灌输与启迪,旨在要求教育对象“言听计从”;而隐形教育则往往采用似乎与教育主题不太相干的模糊性活动,包括谈心、娱乐、旅游、参观等令人愉悦的方式,不拘一格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融情”工作,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某种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人是有情感的,教育者通过精心设置的宜人环境、娱乐活动等中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意念、想象、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使人感到如入春风化雨之境,自然乐于接受某种思想和理论的熏陶。此外,隐形教育综合运用了多种教育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系统的整体作用下,适应了教育对象需要和特点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具有了一定的包容性。这样,隐形教育既尊重了教育对象的独立自主性,为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是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当前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隐形化,究其本质而论,是教育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贯彻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人置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对象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素质,他们的性格特点形形。尤其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人的差异性,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思想状况与各种特殊的个人感受,允许人们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摈弃“一刀切”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者主观性、强制性的教育方式,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形式,包括心理咨询、参观访问、娱乐活动等。隐形教育集人的差异性、社会性和审美性于一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因为隐形教育的人本特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当今的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格外青睐隐形教育,他们习惯于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参观访问、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向人们“灌输爱国主义和效忠国家的思想”,培养国民的团队精神、报国意识以及民主法制观念等。这一点正是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创新实践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最后要提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人本价值取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6]思想政治教育正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等中介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7

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首先必须贯彻中介选择的差异性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为了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各自的实际需要、适应个人的本质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与运用的人本原则必须基于每个教育对象的需要和特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选择和运用中介时,要尽量考虑到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中介上的差异性,尊重教育对象的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地选择教育中介,最大程度地适应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求同的较多,个性化的较少:一样的课程教材,一样的教学计划,一样的教育方式,一样的教育环境。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不顾人的层次性、差异性,不能尊重人的个性,也就是说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中介选择原则,更不能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差异性原则,即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差异而选择合适的中介。

其次,是生活教育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性,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影响人、教育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总和,生活教育除学校教育外,还包括社会、家庭和终身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遵循了人的社会性,包容了人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都能生动活泼地接受教育,在浩瀚的社会生活海洋中给教育对象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达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教育原则的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指教材、广播、影视、网络等载体中介,还包括现实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介和环境中介。这些中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活”教育的中介系统。这个系统时刻影响、改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好的生活教育所形成的环境将对人们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信息辐射与功能辐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是审美性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无不喜爱美、追求美。美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美的力量和审美的原理来丰富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整个历史,既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历史,又是人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历史。这一切都离不开审美这个必要的中介。审美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丰富人的本质与完善人格等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美的载体、美的环境和艺术化的方法等中介,努力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当前,尤其要积极发挥先进文化载体的审美教育功能。先进的文化通过大众传媒,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为人们提供适合不同群众需要的文化娱乐服务,寓教于闻,寓教于读,寓教于视,寓教于乐,在富有感染力和美的先进文化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为了贯彻审美性原则,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5],使人们在先进文化所创造的优美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选择在贯彻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途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化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体现。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在运用中介系统时,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教育对象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人的无意识模仿性,尊重了教育对象的自主选择性,给教育对象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在贯彻“生活教育”原则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无疑,隐形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把教育主体的“权威”思想强行灌输到教育对象的头脑中,而是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性、自主性,通过教育对象的自我感知与内化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具有渗透性的隐形教育内容符合“生活教育”原则。教育主体把需要教育的思想和观点“隐藏”得十分巧妙,通过多种渗透附着于一定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中介之上,对教育对象进行某方面特定的教育,宛如用糖衣裹着的“良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接受这种思想和理论,从而避免了因显性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宜人性的隐形教育方式符合审美性原则。显形的教育常常运用主题明确的外显方式,诸如上课、作报告等手段进行公开的“说理”,对受教育者进行直接的灌输与启迪,旨在要求教育对象“言听计从”;而隐形教育则往往采用似乎与教育主题不太相干的模糊性活动,包括谈心、娱乐、旅游、参观等令人愉悦的方式,不拘一格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融情”工作,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某种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人是有情感的,教育者通过精心设置的宜人环境、娱乐活动等中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意念、想象、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使人感到如入春风化雨之境,自然乐于接受某种思想和理论的熏陶。此外,隐形教育综合运用了多种教育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系统的整体作用下,适应了教育对象需要和特点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具有了一定的包容性。这样,隐形教育既尊重了教育对象的独立自主性,为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是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当前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隐形化,究其本质而论,是教育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贯彻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人置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对象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素质,他们的性格特点形形。尤其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人的差异性,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思想状况与各种特殊的个人感受,允许人们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摈弃“一刀切”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者主观性、强制性的教育方式,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形式,包括心理咨询、参观访问、娱乐活动等。隐形教育集人的差异性、社会性和审美性于一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因为隐形教育的人本特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当今的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格外青睐隐形教育,他们习惯于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参观访问、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向人们“灌输爱国主义和效忠国家的思想”,培养国民的团队精神、报国意识以及民主法制观念等。这一点正是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创新实践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最后要提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人本价值取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6]思想政治教育正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等中介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8

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首先必须贯彻中介选择的差异性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为了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各自的实际需要、适应个人的本质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与运用的人本原则必须基于每个教育对象的需要和特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选择和运用中介时,要尽量考虑到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中介上的差异性,尊重教育对象的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地选择教育中介,最大程度地适应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求同的较多,个性化的较少:一样的课程教材,一样的教学计划,一样的教育方式,一样的教育环境。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不顾人的层次性、差异性,不能尊重人的个性,也就是说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中介选择原则,更不能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差异性原则,即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差异而选择合适的中介。

其次,是生活教育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性,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影响人、教育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总和,生活教育除学校教育外,还包括社会、家庭和终身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遵循了人的社会性,包容了人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都能生动活泼地接受教育,在浩瀚的社会生活海洋中给教育对象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达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教育原则的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指教材、广播、影视、网络等载体中介,还包括现实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介和环境中介。这些中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活”教育的中介系统。这个系统时刻影响、改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好的生活教育所形成的环境将对人们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信息辐射与功能辐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是审美性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无不喜爱美、追求美。美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美的力量和审美的原理来丰富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整个历史,既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历史,又是人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历史。这一切都离不开审美这个必要的中介。审美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丰富人的本质与完善人格等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美的载体、美的环境和艺术化的方法等中介,努力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当前,尤其要积极发挥先进文化载体的审美教育功能。先进的文化通过大众传媒,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为人们提供适合不同群众需要的文化娱乐服务,寓教于闻,寓教于读,寓教于视,寓教于乐,在富有感染力和美的先进文化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为了贯彻审美性原则,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5],使人们在先进文化所创造的优美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选择在贯彻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途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化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体现。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在运用中介系统时,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教育对象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人的无意识模仿性,尊重了教育对象的自主选择性,给教育对象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在贯彻“生活教育”原则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无疑,隐形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把教育主体的“权威”思想强行灌输到教育对象的头脑中,而是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性、自主性,通过教育对象的自我感知与内化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具有渗透性的隐形教育内容符合“生活教育”原则。教育主体把需要教育的思想和观点“隐藏”得十分巧妙,通过多种渗透附着于一定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中介之上,对教育对象进行某方面特定的教育,宛如用糖衣裹着的“良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接受这种思想和理论,从而避免了因显性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宜人性的隐形教育方式符合审美性原则。显形的教育常常运用主题明确的外显方式,诸如上课、作报告等手段进行公开的“说理”,对受教育者进行直接的灌输与启迪,旨在要求教育对象“言听计从”;而隐形教育则往往采用似乎与教育主题不太相干的模糊性活动,包括谈心、娱乐、旅游、参观等令人愉悦的方式,不拘一格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融情”工作,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某种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人是有情感的,教育者通过精心设置的宜人环境、娱乐活动等中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意念、想象、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使人感到如入春风化雨之境,自然乐于接受某种思想和理论的熏陶。此外,隐形教育综合运用了多种教育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系统的整体作用下,适应了教育对象需要和特点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具有了一定的包容性。这样,隐形教育既尊重了教育对象的独立自主性,为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是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当前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隐形化,究其本质而论,是教育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贯彻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人置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对象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素质,他们的性格特点形形。尤其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人的差异性,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思想状况与各种特殊的个人感受,允许人们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摈弃“一刀切”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者主观性、强制性的教育方式,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形式,包括心理咨询、参观访问、娱乐活动等。隐形教育集人的差异性、社会性和审美性于一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因为隐形教育的人本特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当今的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格外青睐隐形教育,他们习惯于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参观访问、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向人们“灌输爱国主义和效忠国家的思想”,培养国民的团队精神、报国意识以及民主法制观念等。这一点正是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创新实践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最后要提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人本价值取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6]思想政治教育正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等中介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9

(一)文化传统与德育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是西方文明永恒的底色。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中,最初宗教由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带来,发展至今,宗教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以及知识理性的发展,也没有阻碍宗教统治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教堂即使在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也有其立足之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不仅对美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更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上帝与天堂,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终极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赋予人们日常生活以意义,构建了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美国的德育从一开始就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宗教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但毫无疑问,人们在建立他的宗教信念时,也建立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在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宗教更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德育与宗教的密不可分。事实上,美国的德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学校就等同于教堂,学校由教会开办,教师由牧师担任,教科书的主要部分是宗教教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牧师。从现实来看,美国81%的私立学校是受教会扶持的,许多教师在这种学校工作也是出于宗教的情感[2]。(二)实证主义传统与德育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美国实证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在美国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德育在这一文化传统下表现出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模式研究中得了具体的体现。美国的德育模式都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几乎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之后而得出。(三)个人主义与德育尊重个性的特征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又一鲜明的特征,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及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教义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和《美国宪法》中个人权力的政治理论。人人平等就是把人看成了单个有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在某一关系中的部分。个人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与平等自由,就使得美国人民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严重者会受到法律惩罚;个人主义也使得美国父母更加鼓励孩子要具有独立性,老人也要维护自身独立自强,不愿意接受帮助;而体现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语言中,则是像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Allmenarecreatedequal(人生而平等)等谚语,以及强调自我意识的一些词汇中,如self,ego等;个人主义体现在教育中则是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以及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例10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不仅会对个人行为有影响,宏观的说,它更对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基础决定性作用。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以东西方的情感教育最为明显。以美国为例,它的情感教育与我国不同之处分别表现在信仰方面的社会背景,对情感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以及在教育方式这三大方面。

一、中美大学生民族信仰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依托的差异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民族信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情感教育方面也会存在着差异。尤其在中美两国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明国家不同,美国是一个发达的极为开放的国度。在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开放的国度里,宗教信仰成了他们精神层面上的追求目标。因而宗教信仰成了美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大学生。。曾经就有某美国教育机构针对美国大学生信仰问题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当今美国大学生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他们却从未放弃对信仰的坚持。与此同时,宗教信仰也成为了美国大学生抒发情感的有效方式。美国加州大学曾就“全美大学生抒发情感的方式和目的”的课题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即使大学生不再上教堂的具体比例有所增加,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以祈祷来舒缓情感上的压力。这说明,对于美国大学生而言宗教信仰已经成为自我情感调节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中国人民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国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着党的培养教育,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与美国大学生祈祷或去教堂祈祷不同,中国大学生更在遇到情感问题时,更愿意向辅导员老师或同龄人倾诉来寻求帮助。因此,由于中美两国情感得社会背景不同,中美大学生在各自情感抒发教育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二、中美大学生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内涵的差异

各个国家对大学生情感教育内涵上的认识会因国家间的文化、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美国,由于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思想不受更多的约束,情感内涵更多倾向于将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出人情感的积极的一面,同时可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情感存在着各种诸如崇尚个性、道德观不强和严重的叛逆心理的现象。因此,我国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在进行大学生情感教育时,以沟通交流的教育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理性地认识并处理好自己在情感上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不仅可以是学生对自身有清楚地认识,也可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由此可见,即便是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中美两国的情感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出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

三、中美大学生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方式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同样会导致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方式的差异。正如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于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国,科学的情感教育才是他们所推行的。。因此,他们会着重激发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并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同时产生对科学和教育的积极态度。这种情感教育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科学的认知能力。

相反的,中国的情感教育方式则偏向于道德情感的教育。提倡以情育人的感化教育理念。不但注重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的业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还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咨询机构以及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某些情感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人文关怀,始终在一种轻松温馨的环境中接受着道德情感的教育。由此可见,中国的道德情感教育是一种灌输爱的教育。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美两国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的认识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然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已经上升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情感发育关系着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情感成长是情感教育的关键。因此,建议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在保持原有教育理念精华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美国的教育经验。重视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科学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社会的繁荣发展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易.美国大学生情感教育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金玲,宋玉洁,吕波.大学生情感教育及其基本途径,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3]张青.西方情感教育的价值及实现,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O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