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8 15:07:09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1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指借助信息技术的在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方面的处理优势,通过设计教学课件,并运用计算机等硬件来将其展现给学生。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们可以在一种交互性的学习状态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信息及技术主要发挥的功能是辅助教学。即通过信息技术来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最终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传递给学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新型的沟通载体,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

教育学家指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学习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客观环境,包括了学校环境和生活环境。另一个指学生的心理环境,包括学生的学习感受、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于教师来说,学习环境则包括了客观教学环境和教师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客观教学环境指的是教学环境和工作环境,而心理环境则包括授课心态、与学生和其他教师间的关系等等。在信息技术应用与高中历史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创造出一个数字化的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们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学习、掌握知识。另一方面,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具有过去性和思想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起来往往存在着学习困难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则可以将历史知识以立体化的影音图像传递给学生,不仅可以使整个历史课的学习充满乐趣,还可以使教师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得到显著优化。

2、使教师教学发生变化

首先,信息技术使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发生变化。在运用信息制作课堂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工具,这使得教师的自主性得到了扩大,进而借助信息技术,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制作丰富有趣的教学设计。其次,信息技术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变化。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使传统的历史学科在知识传递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的倒课、授课、讨论、复习等环节有了新的不同。可以说,信息技术在拓宽教学空间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更加紧密和容易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发生了质变。在传统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学习主要靠学生们阅读书本,而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各类多媒体都成为了传递知识的载体,使课堂教学容量都得到了扩充。不仅如此,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情景创设,将学生们带入一个历史环境中去学习。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与图示法、演示法和板书法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示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们在探究发现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

3、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性

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传统教学中的许多束缚和限制被打破,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方。可以说,信息技术将知识赋予了生机,使学生们的感知和思维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为学生们参与课堂教学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了出来。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的各个学校之间的优秀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使学生们可以坐在教室里,获取任何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内容,实现了跨时间,跨地域的学习。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教学方面的工具,其最重要的是将学生们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辨思维。

四、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信息技术没有科学合理地应用

在许多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并为对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形成重视,也没有从教学实际出发,来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而是盲目追求多媒体和计算机的使用,甚至存在将信息技术的美观程度当成是衡量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这就导致了所设计出的课件和教学环节,往往华而不实,不仅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影响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成为了“技术唯上主义”。

2、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未突出历史教学特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后,有些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媒体材料的便利性、多样性和课堂活动的灵活性,围绕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设计教学。教学中媒体泛滥,文字资料、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一齐上,使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此外,许多教师过于注重直观形象,而忽视了理论的抽象概括,不能将媒体演示与教师的讲述有机地结合,也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起发,导致学生无法探究式的学习中获得真知。

五、高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策略思考

1、教师应转变观念,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要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效性,适应教学改革的时代大潮,历史教师不仅仅要学习历史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信息技术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转变教育观念,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教学创新才更有源泉和动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2

1.1教学中重点和难点难以走出困境

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其内容的讲解,讲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就是理解了再讲出来又不是要讲的意思,总之要真正地理解高中政治中的一些抽象的内容,光靠讲是不能真正的将内容吃透。这样就造成这些政治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和教师面前都很难过的坎。过了很多年,我们会记得语文、数学、历史等一些重要的知识,但好好想想也想不出政治有什么重要的知识留下来。这也说明政治的内容真的是很抽象的知识。

1.2政治课堂的氛围很沉重

政治课的学习,除了记忆还要真正的理解,没有真的吃透这块内容,是会很快忘记的。但在课堂上,听课的学生很少,而且也很安静,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但喊起学生一问便知真的不懂。学生也不是很积极地发言,教师的讲解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变得很沉默,因此政治的学习效率就会低。

2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用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课程与信息技的术整合,其实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课程内容和人力资源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特点是具有知识性、时效性、政策性,并且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新时代的变化也要求我们不能一层不变的使用那些传统的方法,而且新课改条件下对课程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以前那种陈旧的教学已经退出了它的舞台,我们迎来了新的开始。信息技术的出现,也让我们认识到它的强大,不能让它白白地出现,要让它为我们服务。强大的信息技术,网络信息的强大,也是我们现在最好的工具。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3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途径

3.1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以前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对备课的内容采用PPT的形式进行讲解,对一些抽象的内容采用图像或动漫的形式,及对一些政治事件采用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这些都会增强学生的活跃程度,一些课上睡觉的学生减少了。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堂活跃起来了。然后对每个难懂的内容通过其他形式的讲解,并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3.2完善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基础多使用网络教学中的教育教学信息,这些信息特别适合高中生进行自主学习,为其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条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使教师善于使用信息技术,而且还让学生也学会主动学习的能力,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信息技术带给教师和学生不仅是便利,更是一种思维。

3.3将信息技术深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每个角落

信息技术是个不断发展的技术,但对这些技术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要分清楚那些知识是正确的,那些知识对政治的学习会出现误区,教师在准备讲课之前必须对其中的优差进行辩解,防止一些不好的内容影响到教学并影响到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上。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甄别和选择,做到知行结合,比如在讲解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区别时,要通过具体的知识内容,如人大代表会议,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视频资料或新闻报道来说明,以实现对学生认识的厘清和分辨。总之,教师是领路人,对浩瀚的信息知识必须通过筛选才可以使用,才能和高中政治进行整合。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3

一、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师生双向互动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育、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即使是凯洛夫的五段教学论(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虽然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术强的学科,它要强调的是一种“交际”,而这种“交际”实际上正是人与人之间一种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便体现为师生间的互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那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改变这一弊端,实现师生间真正的教学互动呢?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角色转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即以引导为轴线,以知识传授为内容,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作用可以从提供者的传授者逐步过渡为知识的导航者。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查阅和掌握有关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一些教师也不曾掌握的知识,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与远在天边的人进行特定内容的交流,获取对学习的有益指导;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主动地摸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训练出良好的信息素质。总而言之,在网络媒体提供的条件下,有效的客观资源更为丰富,学生自身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

第二,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的BBS、社区论坛、聊天室、在线QQ等渠道或者发Email与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沟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某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在学校具备网络教室的条件下),或者进行网上“故事接龙”等等。学生也可以通过QQ、Email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及对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实现师生间真正的双向互动,而借助传统媒体实现的师生沟通大多数是单向交互的,是教师到学生的,学生的反馈行为一般并不通过传统媒体来实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网络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甚至可以方便地实现学生与校园围墙以外世界的双向交流。

二、利用信息技术,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这一现状将会有圈套的改变。在网络上,存在着远远超出人们需求的信息,只要上网鼠标轻轻一点,古今中外各类文学著作,便尽收眼底。这将给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带给革命性的改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教学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网上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科学中,过量的信息获取被称为“信息过载”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获取的信息没有好好组织,混乱地堆在脑海中,未经形成知识的信息,从而白白占据大脑空间。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寻找信息,正确评价信息,并把凌乱的信息组织成结构良好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素质。

第二,要利用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如在网上开展主题性研读活动,选择性阅读活动和阅读经验交流活动。其次,主题性研读活动是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学生可从在网上获取相关资源,可在论坛交流心得,选择性阅读是让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作文教学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4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试卷,通过题海战术提高自己的成绩,这与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后,网络上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指导,自己在网络上寻找需要的资源。另外,学生可以把网络上存储的教学视频随时下载观看,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部分,现在化学又分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生命科学,所以在遇到相应题目或者知识点的时候,教材中可能并没有详细的解释,但是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自行查阅各种补充知识,甚至通过这些知识把相关的问题串联在一起。另外,教师在授课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现在,科技发展速度飞快,有一些本来模棱两可的结论,可能过了几天变成肯定的结论了,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相关信息,避免出现教师讲授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教师不如自己的想法。

三、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

1.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一些复杂概念和抽象理论,认识这些问题需要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方面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可能会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吃力。但如果能采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模拟,那么学生会得到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加快认识过程。例如,在介绍晶体种类时,将不同种类的晶体类型通过三维动画加以演示,那么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可以大大缩短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一个钠离子吸引6个氯离子,同时每个氯离子吸引6个钠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数量比为1:1,就像读者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一样,在没有学科知识基础的情况下,看到这段文字会很难理解这样的晶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如果用三维动画演示出来呢?相信即使没学过化学中这个知识点的人只要看见了就能理解氯化钠晶体是什么样子了,这就是所见即所想。

2.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原本无法实现的实验以及看不见的实验。有些实验反应特别快,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模拟,并把反应速度调低,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化学反应的每一个细节;而对于一些反应特别慢的实验,则需要调快反应进程,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的具体现象。对于硫酸的工业生产,由于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在教室及实验室内无法模拟这样的环境,这里就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了。教师可以用软件模拟制造环境,这样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硫酸的工业制法;另外可以通过模拟化学反应微观上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模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实验所产生的变化,准确地了解物质的特性。

3.发挥形象思维的独特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软件,把实验过程准确、反复地模拟,这样在学生进行正式实验的时候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实验应有的操作。

四、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所有学科的教学

利用本地多媒体电脑和网络协调工作,可以把有限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在一个愉悦的心情下把知识学会。但是,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能有一个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面对一道跨越学科的理科综合试卷的题目,如果教师素质不过关的话,即使所有的资料齐全,也未必能对学生将题目讲解清楚。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好信息化教学,一定要把多媒体电脑以及网络的所有功能都利用上。第一,要充分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面对现在高性能个人计算机,如何全面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其实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把需要的东西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例如,利用多媒体处理软件把需要的图片进行处理。或者对某些声音文件进行编辑,模拟一些特定的环境。第二,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课堂中可能需要的课件。互联网中有很多的素材,充分利用网上的素材,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英语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找一段对话,这时候完全可以去电影中找电影的对白,这样通过电影对白和课文中的对话相对比,给学生一个可以更深理解英语的机会。最后,在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丰富的知识。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加以引导。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58-01

引言

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探讨,不断改进,继而推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追求的不是学科自身的完善。而是要经过“整合”,使语文学科出现崭新的面貌。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也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但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架起了一座沟通信息时代与语文教学的桥梁,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特点

1、创设教学情境

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即利用影像、声音、音乐、动画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改变教学方式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学习、交流合作、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探索学习,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有利于课前预习的深入、课后复习的巩固,也有利于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3、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阅读、写作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检索、阅读和处理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例如:学生掌握了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寻找资料,都能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也丰富了写作内容和方式。同时,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也提高了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在进行整合课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到教学内容中,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恰当运用,才能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化。

1、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对于教学而言,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终结点,它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一节课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组成,教学目标规定了一节课须掌握的知识点,如基本思想,基本内容等,还有些只须了解,无须掌握的内容。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前提条件的,是在对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所需掌握的知识单元进行整合,这样才符合教学要求,才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例如:在教授高中语文第二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因为这篇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条理也很清晰,而且,作为高中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那么就无须特意过分要求创设情境,否则就有画蛇添足之嫌,建议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也不必对课文进行串讲,过细的讲解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北方边远地区的一些学生,也许从未见过或尝过荔枝,此时教师则可通过课前准备好的相关课件,适当地展示荔枝的形状,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以此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弥补他们对荔枝缺少感性直观认识的遗憾。

2、学习者特征

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当然,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既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学习者特征,在设计层面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是不可干预,但是可适应的。对于教学设计实践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18-01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优越性体现

1、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视听教学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有效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且容易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语文课堂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其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效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2、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口语教学的优越性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语文口语教学愈发重要。口语的教学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说优越的环境是成就语言的基础因素。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是为高中语文口语教学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学生通过网络,能够与任何人随时随地进行即兴的交谈,在潜移默化中良性提升自身的口语能力。

3、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越性 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科学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工作,多年来,众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和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理论工作者,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显著成果,但是总体上来看效果还仍然不够理想。而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一定层次上有效推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所产生的视觉具象性及形象性,使学生在学习中的阅读积极性大大提升,自根本爱上阅读。

4、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优越性 传统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是一种即单调又乏味的模式,教师一般会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安排学生写课文读后感或话题作文抑或日记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其中比较惯用的方法一般都是教师先讲写作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安排,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再进分析总结,这种方式对于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远远不足。

二、高中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7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整合时,它们能给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下面根据笔者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效果好的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学习九年级几何“点的轨迹”一节后,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对“轨迹”是毫无想像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教师的“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九年级代数中的“函数”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让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

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

4.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九年级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

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

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超级秘书网

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

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8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似懂非懂地听,师生之间互动几乎为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日益丰富的媒体资源,新课标也要求教师不能再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导,而要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

(2)促进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高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压力过大,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均匀,加上课堂时间有限,造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缺失,使得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之后,势必会大大改变这一情形,首先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备课,网上有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供老师选择,课堂上老师就会腾出更多时间对教学效果做出检验,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加,关系变得融洽,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1)以现代通讯工具为媒介,制定教学重难点。

高中学生因其思维层次和知识基础的不同,就要求教师在把握高中数学教学重难点的时候进行差异性选择。第一,要仔细研读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结合本班学生整体层次和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行确定。这样,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偏差,也可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补救。第二,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通过现代通讯工具。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杂症收集起来,制定课堂教学重难点。

(2)博采众长,潜心制作高品质课件。

现在的高中生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大爆炸、信息设备日新月异的时代。因此,单纯靠老师的一张嘴和一块黑板,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形形的图文影像和丰富的示范,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一个高品质课件应该具备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简单、清晰易懂等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接受度,能恰到好处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起到画龙点睛的目的。

(3)信息技术的运用应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根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要运用于教师的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确实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不少便捷。但我们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解决教学重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从根本上动摇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因此,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知道哪些手段能够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开发,哪种方法适得其反,浪费了课堂时间。

(4)做好调查反馈工作,让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好发挥。

很多教师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了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效果就一定完美无缺。事实并非如此。教师想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课堂受不受欢迎、效果有没有达到、学生有没有掌握课堂所学,不能凭空设想,要及时做好各项反馈工作。通过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做到取长补短,在不足中寻找弥补的方法,改进工作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9

二、在课后拓展环节,为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高中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式的学习任务,需要自动地搜集研究材料、分析研究材料、整合数学知识、完成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地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为学生做好综合评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例10

所谓的教学软件其实就是指课件,是软件应用于教学领域内的独特称呼。在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软件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软件,一般都是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以及Flash等软件。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地理教学灌注了新鲜血液,它把难以用语言表达出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但是,有时由于教师准备得不充足,或者没有完全发挥出其主导作用,导致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了起来,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学生从中能够真正了解和接受的知识其实很少。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于课件的使用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来选择和制作课件,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和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教学软件的具体应用

高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其思维正逐渐从感性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课件的内容一定要进行科学选择。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所具有的科学性。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固定概念和比较感性的内容是不需要使用课件的。如果是单纯的概念,只要教给学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记忆就可以了。对于比较感性的内容,例如旅游地理这一类知识的讲解,只需很少的一部分图片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根本没必要去制作大量的课件。课件的运用主要针对的是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这样在课堂上可以直观地将其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只从旁引导即可。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认真,可选择合适的时机插入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动态画面或者是图片,以便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音频和视频,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教学内容作为依据,在课件中体现出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地感悟。例如,在对《地球宇宙环境》一课进行讲解时,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单纯地用语言叙述,那么无论教师的口才多么的出色,讲述得多么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但如果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将太阳系的运行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然后教师再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就会更好地进行理解了。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不但能够快速地接受和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软件的作用

(一)常用的教学软件及其使用简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软件就是GoogleEarth,这款教学软件是由Google公司用于提供地图搜索服务的网络软件,它能够提供非常清晰的遥感影像,小到居民的住宅,大到整个空间都能够非常清楚地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在封闭的校园内对宇宙进行观察,掌握全球动态。将这款软件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完成“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在安装GoogleEarth软件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自己在旁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当软件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利用它进行高效率的地理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