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社会公德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4 15:23:43

社会公德论文

社会公德论文例1

***

随着经济、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人类正欲以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我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鼎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盛时期,卫星上天、南极考察、经济腾飞、体育中兴……然而,在物质文明昌而盛之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提出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的问题。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客观标志。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公德便伴随人类走过漫长历史进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在社会公德上也在前进和完善,从而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更新。生产力推动着生产关系由量变到质变,由此带动包括道德在内的整个庞大的社会上层建筑发生变化,使社会形态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更迭。然而生产力仍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人不仅是生产的主体,而且是政治主体、文化主体、道德主体。公德作为道德的一种基本类型,有其独特性。而其特殊之点在于公德具有着恒广性。任何昌盛发达之邦,所有文明繁荣之国,无不将社会公德培养教育崇尚遵行放在治世重要位置。列宁曾经指出:社会公德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见《列宁选集》第三卷P247)。物质文明愈发达,道德水准就应愈高,社会公德崇尚就愈盛。小而言之,人与人,人与社会在处理日常生活关系时,要遵守共同生活准则,这样才会使人在社会上正常工作生活。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已有了“以父为义,以母为慈,以兄为友,以弟为恭,以子为孝”的较为系统的伦常道德。至于日臻完备的道德体系,全于孔孟:孔子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语;孟子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之言;清代思想家颜元曾有“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的话。外国思想家如古希腊以来的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有过道德阐述。苏格拉底曾有“知识就是美德”的道德箴言。由是观之,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形成的,保证社会正常秩序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它不是一定阶级特有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广泛的社会性,而且具有国际性。试想自古至今,从中到西,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讲卫生,睦邻居,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无不立为金科玉律,被世人共同遵行。社会公德乃道德之核、道德之基、美德之本,渗透于人类社会的诸层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此道德之根本,才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可有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的共同辉煌。纵观我国文明史,昔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景观;横觑欧亚诸国,今有西方文明,日韩中兴,经济腾飞,文明发达的美好现实。然则无不以修德养德,恪守公德,遵行公德作为治世基础、为生产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公德的建设、培养、教化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英、德等国不吝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巨资,使本国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水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意培养国民公德意识。新加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德教育,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双管齐下,以强化国民公德感,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资料表明,新加坡等国的做法使得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道德状况良好,犯罪率下降,社会安定,精神面貌好。新加坡已成为一个富饶、文明、礼貌的国度。还有如瑞典、挪威、奥地利等国,也被公认为文明国家。

古人有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古代,人尚且能如此,可是何以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的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却出现了物质文明日益发达情况下的社会公德“礼崩乐坏”的现状呢?

造成我国社会公德不良现状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其中有历史的、社会的,还有来自思想的。

1.历史上盲目地“破旧”,造成了使宝贵的文化遗产惨遭涂炭和摧残甚至毁灭的厄运。马克思主义认为,一旦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之时,生产力就会冲破桎梏,带来变革。在变革中,旧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上层建筑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道德应属上层建筑范畴,社会公德这一内容具有一定的惯性,在变革中应保存下来为新的生产关系、基础所用。但是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使得应保留的内容和应解除的内容一道统统被抛弃、被砸烂。致使宝贵的、合理的成份,优秀的文化遗产被破坏。更多的是精神财富被抛却,如泼洗澡水,连同婴儿一起泼掉。砸烂“孔家店”,一概否定儒家思想,使可资师法的精华全部否定。孔子提倡的许多公德观念原本是合理的,现成的都被撇至一边,或大加挞伐,带来认识上的盲从。

2.浩劫式的冰期——“”——过后思想道德大陆的沉降带——文化、道德的裂谷,已然横亘在行将跨入21世纪的国人的面前。“”造成的空前灾难、思想混乱、文化断裂,伦理道德在劫难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壕堑式关系之上已然构筑的通衢拦腰被斩断,形成民族伦常的不相沟通、难以逾越的断桥。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应发展,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辩证性在于通过善恶斗争表现为曲折式,螺旋式的上升、否定的过程。而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并非抛弃,而是扬弃。新旧公德之间有着继承的关系,表现出历史发展的一贯性,成为人类社会公德统一发展链条中的相联结的环节。人类社会公德是对它以前优秀道德遗产继承的产物。如对封建的“孝”的规范,我们不能进行简单的否定,而要具体分析。

3.一些人头脑中残存着错误观念,认为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既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别的就可以放弃了。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其他工作上不去,或者下坡也无妨。基于这种将经济建设与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相对立的思想,形成整个社会较普遍的“悖谬”,势必出现恶性循环式的阵痛,甚或出现改革的道德代价、文化代价。此悖谬夸而大之,则是:要发展生产,就必须牺牲公德,就必须牺牲良心,就必须牺牲文化。而要保持公德水平、良心标准,文化结构,就不能进行改革了。于是一是精力光用于赚钱,全力以赴创造利润,举国经商,根本不顾及其余;二是公德等意识形态领域少有问津、倡导不利、不予投资。这悖谬并非今人发明,早在战国时就“有机事必有机心”、“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的论断,以此“证明”社会发展必然带来道德的堕落,从而拒绝使用先进机械。18世纪西方思想家也曾哀叹“人的道德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反而有所降低”。其实这悖谬割裂了改革与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辩证关系,甚至将改革与其对立起来,我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改革就其广义而言是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体,而发展生产力则是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或曰狭义的改革。谈改革,决不能将发展生产力与其他方位的建设和发展相对立。发展生产与道德完善,是有联系的,是互为前提的,而又相矛盾的。然而,改革的结果不是必然道德沦丧,反之改革的结果也不会使道德水平自然而然得以提高。生产发展可推动人类道德趋向完善,而生产发展也会促使某些人某种道德观念淡漠。消除这种改革与道德的“悖谬”仅从提高生产力方面进行孤军奋战、单方位出击是难以达到目的的。首先,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道德所表现的则是人与人的价值关系,是人类认识、支配和改造自己的能力。所以二者虽相互联系,但又不可划等号。如前所述,物质财富的增加,不一定必然带来道德进步,借改革之机,乘人之危,坑蒙拐骗,丧尽天良之种种现象虽然不能说就是改革的必然产物,但起码证明了改革不会自动带来道德繁荣。其次,改革推动了生产发展,但是由于除旧布新之间的时间差,以及人们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的情况之顽固,生产发展也不能自发推出新的标准。改革与道德循着各自轨迹发展,不采取措施促进道德的进步,使其跟上改革步伐,适应改革需要,就会人为地加剧改革与道德的距离,使“悖谬”加深。另外,改革与道德的相互影响并非径直的、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要通过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才能发挥作用,没有这些中间环节,或中间环节出了偏差,就会造成人为的道德退步。

4.域外文化因素的渗入,在人们的思想上产生碰撞,碰撞的结果,造成价值观念、思想方式,道德标准等一系列的裂隙和崩塌,尤其是有毒文化的侵蚀和渗透。统计表明,优秀文艺作品率极低,使得被教育者无所适从,盲目接受,以致形成观念形态的痼疾,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荣辱错置。开放国门,使得被教育者得以频繁接触种种传播媒介,视野变得开阔,知识面宽,对新事物、新观念特别敏感,对于培养竞争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大有裨益。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他们通过传播媒介,窥视了世界上的隐秘。过去,社会信息系统与官方信息系统是一致的,被教育者毫不怀疑它的正确性、权威性。而如今,这种信息的垄断已不复存在,被教育者可以与教育者同时获得同样多的信息,当他们发现从媒体中所获得的信息与从教育者那里得来的信息不相一致时,他们宁可相信媒体。因而对于心理塑造,人格形成,标准的确定,规则的遵守,无不带来无法弥补的缺憾和损害。

5.不容忽视的负面教育和腐败之气荼毒侵蚀,造成极其可怕的虚伪人格。负面教育来自自发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会上的种种现象都可以是活生生的教员、教材,与正面教育形成极鲜明的两军对垒。教育者长年累月、苦口婆心的教导,会被社会腐败现象,绯闻丑态,或“新民谣”给抵销;正面进行的是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负面却进行注重实惠、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教育;正面进行的是坚持原则、捍卫真理的教育,负面给予的是注重关系,明哲保身的教育;正面教育是执著的人生观,负面教育为玩世不恭;正面教育要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貌,负面教育影响人不守交通规则、不爱公共卫生、顶撞老师、忤逆父母,吃点亏就采取报复手段等等,诸类现象暴露出正面教育的脆弱和素质问题。教育者讲违心之言,导致受教育者从小就形成虚伪人格,在公开场合冠冕堂皇,背后别行一套。这样,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不信任感,这自然涣散人的斗志,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对被教育者的完善人格、品德修养,乃至世界观形成极为有害。

6.缺乏维护社会公德配套的法律措施。一个社会的风气如何,一个国家的公德面貌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该国家能否有效地进行社会调控,以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整体。那么道德调控究竟具有多大作用?其调控作用的效果多大?这其中经济调控和法律调控也在起着事关重大的作用。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类型,起着一定作用,但决不是万能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另一方面还要有法律来做保证条件。没有法律的道德至少是软弱的。因而公德的建设要有法律做坚强的后盾。只有严刑峻法,建立起完整的社会法律体系,社会才会发展;同时强调修德,只有突出道德调控,才能淳风化俗,保证社会安定与发展,而法制与修德又必须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正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因而法律手段和道德修养两者应相辅相成,互为保障。这样才会使公德和建设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公德的培养教育是一项事关重大的事业。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项事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就已明确了全体国民共同遵守的国民公德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公德培养教育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公德教育建设得好,整个社会人与人关系就和谐美好,人人心情舒畅,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开放也要求社会提供一个和谐生动的公德环境,来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公德的教育又是社会其他道德培养教育的基础,因而全社会都有责任将公德建设搞好。

第一,应完善公德教育一整套制约机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构筑起强国的堤岸。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部门都要将这项事业行之有效地统领起来,曾经有人提出设“道德法庭”,这种提法虽说不够准确和妥善,但起码反映出一种社会伦理、心理上的需求和趋向。政府应该有这样一种职能机构,这样的机构应发挥作用,来调整、规范、监督、检查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淳化民风,净化社会风气。要有一系列措施。比如设置机构、开设学校,办学习班,制订道德规范,考核评价标准,精神及物质褒奖制度等。

第二,整个社会要大张旗鼓营造一种氛围,正本清源,肃清“”造成的思想上的余毒。从党做起,带头反贪、肃贪,给全国人民作榜样,端正执政党的形象,端正政府的形象,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社会公德论文例2

李泽厚认为“所谓‘现代社会性道德’,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群交往中,个人在行为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自觉原则和标准。由于涉及面极为广阔,从政治体制和日常生活,直到个人的内心情感、信仰,它是多学科所共同研究的课题。它所处理的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行为和道德特性,与现代法律、政治、经济直接攸关。”[1]从李泽厚的这一公德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公德概念包含内容之广。尤西林在《中国人的公德与私德》一文中对公德的定义是为公共领域中的道德[2]。这一对公德的概念虽然看起来明了但表达内容甚少。

1902年梁启超《论公德》一文,该文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平心而论,说中国人缺公德,我们并不服气,但事实却往往证明这一点。本文认为在寻求中国人公德问题之因之前,有必要对公德这一概念进行细分,一是澄清已有的研究,二是明确我们的公德问题究竟应定位在哪里,如何进行改进。

对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上一直未解决、现今也未有明显提高的社会公德问题,人们首先想知道的是中国人公德水平不高的原因。但是人们越是迫切想知道就越是容易陷入对这一问题思考的误区。公德问题是中国在现代化背景下出现的一个问题,因此,人们自然地以西方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公德问题。丁为祥在《20世纪公德问题探讨中的几个误区》中提到在中西横向比较的背景下,以新旧、公私的方式划分中西方道德,是20世纪国人关于公德探讨的最大的一个误区。首创这个误区的是梁启超,他认为中国人重私德轻公德[3]。当然梁启超并没有对中国人的公德私德进行价值评判,但以后的研究者却从梁启超开始研究,并沿着他的思路寻找中国人公德阙如的原因,在自觉不自觉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自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丁为祥最后将公德的养成建立于公民社会的基础上。公德的范围很大,丁为祥所指的公德究竟是指哪一方面?抑或包含公德所有涉及的内容?

笔者认为丁为祥在提出了当今公德研究的三个误区之后,他自己也进入了一个误区,即将公民道德和公德混同。本文认为公民道德和公德是两个概念,公民道德的养成依赖于公民社会的建立,但是公德却是任何社会都必须有的。对公德概念进行划分,既有助于我们定位中国人的公德问题所在,也有助于当今公民道德建设。如果没有公德,那么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有秩序的运行。所以首先公德与公民道德的概念要进行区分。公德也称之为社会公德,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每一个社会都有与自己时代文明相适应的社会公德[4]。而现在所谈的公德是以西方为标准的公德。其实中国传统社会有它自己的公德,它体现在“礼”上。姚中秋认为“人始终生活于与他人的关系中,为维系、扩展这些关系,人自发地遵循着特定的规则。这就是礼,礼是人之为人的自然所规定者,故亘古有效”“礼覆盖所有人,一切共同体中的所有人都在礼的治理之下。”[5]礼不仅覆盖所有人,还覆盖所有人的生活,“哪怕是最细微的事务,都由礼来规范、调整。”礼尚往来,代表着公共领域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也。”(《礼记?典礼上》)王玲在其论文《公共交往与公共精神――论〈仪礼〉中“宾”的角色》一文中谈到了古代的公共生活。她认为在古礼中,“宾”这一身份说明了在先秦是有公共交往的,通过“宾”这一角色,周礼编织了家与国之间的一种公共交往。而后代礼的发展,统一的等级秩序逐渐吞没了古礼中“宾”的角色。同时有“宾”这一角色的公共社会萎缩,祭礼才成为家庭内部的事情[6]。

一、公德概念的原初含义

社会公德论文例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建设。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和谐社会的主体。胡锦涛同志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明确道德底线,遵守道德底线文学

    要构建和适应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必须首先从反对不道德的现象做起,从最低的最基本的道德建设开始才能一步步地构筑起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因此,道德底线纳人了我们的视野,成为构建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一个基点,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切入点。

    道德底线,就是善的最低、最基本的层次。是人们有益于他人与社会的最起码的社会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履行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个底线,并且我们不能超越这个底线。这个底线是让我们的行为保持着对社会是有利的而不会对社会及其他人产生影响和损失。道德底线对人的行为约束具有最低限度性。文学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外来思想文化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碰撞的时代,不同的价值选择都获得了被尊重的空间。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价值折中和多元妥协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绝对价值被相对主义所颠斑,墓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所混淆。任何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来维系。凡事皆有度,如果道德下滑超出了底线,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将因此有可能失去行为标准。

    所以构建新的道德体系首要的任务是确立道德底线,确立基本的善恶是非标准,在社会公德领域,职业道德领域,和家庭领域都应该建立起最基本的善恶标准。不能让我们的道德底线一再的下滑。社会舆论不应当对超出道德底线的行为予以姑息纵容,要坚决的予以谴责。这样才能树立社会正气,才能有可能改变目前道德行为大量失范的可能。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对一个基本的善恶都不明确,一再的姑息原谅,甚至理解与同情不道德的行为,那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是危险的。

    二、建立公平的回报机制

    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即公正和平等。我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应该承认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应该承认道德的核心是公平,一味强调利他和一味强调利己一样,不仅其本身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以这两种价值取向所建立起来的两种道德规范都不可能对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公平而有效的调节。 文学

 社会道德乏力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道德建设缺乏相应的社会约束、激励机制的支撑。这种约束、激励机制,既包括精神上的褒与贬,也包括物质利益上的奖与罚。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活动的动机是以物质利益为其根源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我们的道德建设主要是借助于对道德行为的褒与对不道德行为的贬来进行,褒与贬是一种精神形式的奖与罚,而精神形式的奖罚在社会舆论缺乏一致性的情况下其作用是有限的。如果道德的行为不仅不会带来物质利益,相反会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甚至最可宝贵的生命;而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不会丧失物质利益,相反可以保住既得的物质利益,甚至可以得到新的物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形式的褒贬就很难起大的作用。只有当道德建设具有相应的社会约束、激励机制的支撑,道德的行为成为合乎利益的选择,而不义之举将导致利益的极大损害时,道德才能对通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道德赏罚是进行道德控制的基本手段,通过对道德行为的赞扬和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使人们分辨是非善恶。文学

    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和形成社会公德奉献与社会公德回报机制。要真正发挥社会公德的治国作用,就必须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良胜循环的社会公德奉献与回报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保障营造出一种扬善抑恶的社会公德环境,改变社会公德义务和社会公德权利相脱离的现象。要使那些认真履行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回报,使不尽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受到谴责和惩处。只有真正建立起扬善抑恶的有力的社会机制,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以德治国,才能真正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应该奖励公德,惩罚缺德者。在尊重个人个人的基础上建立权利义务制度,建立恰当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贡献奖励制度。

    三、提倡高尚的道德文学

    追求道德理想,崇尚高尚的道德人格,是我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先贤们强调要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培养自己的人格.努力争取达到或接近“至善”的思想境界。另外革命道德传统也具有丰富的内涵,献身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将祖国和人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实现奋斗终生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道德情操。文学

社会公德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公共文明,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支撑。 “公共文明”是指作为主体的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表现出来的精神生活进步与开化的状态,既包括人们公共生活的价值观、道德风貌、觉悟、信念等思想方面的内容,又包括由这种思想指导的人们的公共行为风尚、公共生活制度、法规、设施等文化方面的内容[1]。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要求。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关键阶段,加强公共文明建设,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社会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相比,它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更加精彩纷呈。发展社会公共生活,既对公民的文明素质起着促进作用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加强城市基本条件和环境建设。由于城市基本设施和环境条件具备公共性,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们“公共”的概念,为人们形成公共意识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公共设施的广泛增建,“公共空间”的意识也迅速增强,一系列的公共规则也由此推行。在此基础上,各种事件所引发的讨论使人们对公共生活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使人们开始反思公共生活中的伦理与价值以及道德问题,这都有助于公共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但是目前许多城市较大的公共场所还太少,相关措施不够人性化(比如有些路段果皮箱的设置的不符合建设部相关规定的要求,很少有加收旧电池的网点,有些马路从这个路口到下个路口很久,过马路如果不跨越栏杆,就要转半个小时等),需要扩充完善的项目和内容还很多。

要促进社会成员参与公共生活。比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社区与社团中的讨论,公共媒体上的讨论等等,鼓励社会成员关心并参与有关重要的公共生活事务的讨论。比如把公共文明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推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纯正风尚。比如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公共文明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其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二、培养公民的公共责任

公民的公共责任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生活方式和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公共生活传统的社会里要培养公民的公共责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要增强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基本意义在于,作为一个公民,知道自己根据宪法和法律以及最普遍的社会公共生活伦理原则,可以做什么和应当做什么,从而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包括平等意识、主人翁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等。

要注重公民道德养成。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具有一定义务和权利的公民。所以每个人必须对作为公民的自我和他人履行一份道德义务。首先要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次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培养公民美德。在爱德华・希尔斯(Adward Shils)看来,现代公民社会的公民美德的核心是公共精神(publicspirit)和市民认同(civitity)。公共精神主要包括“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为规范、善待生命社会的慈悲胸怀”[2]。

实践证明,社会成员自觉地发扬公共精神,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成熟的表现。提倡公共精神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公共文明的需要。

三、加强学校教育,打牢思想基础

人的道德,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发地形成的,一个人的道德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和选择能力是以他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的,有一个接受道德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因此,道德品质要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抓起,需要每个公民从举手投足开始,从简单易行的身边的小事做起。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形成教育,引导学生对公德规范、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实践,由他律到自律,通过正确行为的不断重复、反复强化以及对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矫正,逐渐形成道德行为习惯;要充分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阐释良好的道德品质,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作为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的教师,要时刻铭记教育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3]。

总之,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培育学生美好心灵,让道德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四、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

公共文明行为的形成和践行,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其中新闻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要遵循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使公共文明深入人心,变为人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要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交车上的城市频道,以及微信、微博等各种即时通讯手段,进行正面引导和氛围营造,尤其在涉及到重大问题、敏感问题时,要精心做好宣传工作,帮助公民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总之,要通过舆论的力量净化社会空气、升华人心,扶正祛邪、弘扬正气,通过舆论的力量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参考文献:

社会公德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80-02

前言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是社会公德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种种破坏社会公德的思想和丑恶现象的影响,高职学生经常做出不文明和不道德的事情,他们的公德意识比较薄弱。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出社会公德教育的应对策略已势在必行。

一、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公德教育内容单一,政治信仰教育占主导

1.大部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内容单一,以讲授理论为主。一些教师照本宣科,为了追求政治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考虑社会实际,不从学生的需要和思想状况出发,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方面,作为甚少。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书本上一些死的知识,包括理论考试分数很高的学生,也未必能自由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社会事件并指导自己的言行,这反映了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失败。

2.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政治信仰教育为主导,丰富性不够。一般情况,其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这些课程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课程的内容,绝大部分都以政治信仰教育为主导,有针对性的公共道德教育内容相对较少且缺乏新意,不能满足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高职学生的要求,影响和削弱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效果。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家庭和学校在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面前,没有实现默契的配合和相互的促进。虽然学校及老师在学生中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方面的优秀品质,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各自的家里,却因父母本身的素质或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受到一些消极因素(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的影响。尤为突出的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过程往往既简单又顺利,父母视他们为掌上明珠,那种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呵护”使得他们不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德之间的矛盾时显得无所适从。可见,两种相互矛盾的教育理念彼此干扰了对方,削弱了优秀品质的教育效果,这对高职学生形成社会公德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阻碍和羁绊。

(三)市场经济不良思潮的冲击

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的思想也多元化了,受到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尤其是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也加大了。而作为价值观、人生观正处在塑造期的高职学生,面对这些渗透和影响,必然会受到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迷惑和鼓动,在思想上产生动摇,在矛盾中产生迷茫,致使当代高职学生价值取向向多元而混乱的方向发展,其价值选择和判断则不断趋向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四)高职学生集体意识淡化,文明观念缺失

部分高职学生集体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他们不关心集体及其开展的活动,缺乏应有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公共生活中经常以旁观者的角色出现,而当集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的得失,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有些高职学生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公共形象,缺乏社会文明观念。比如不讲诚信、言行不一,是非、善恶观念不清,更有甚者把着背心、穿拖鞋出入公共场所视为生活小事,否认这是有欠文明的举止,还有的把浪费粮食视为个人生活习惯,认为这些行为不应受到谴责,对基本的文明观念不以为然。

(五)不重视网络媒体对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网络信息时代给人民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挑战。高职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在网络环境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高职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也更容易突破社会公德的。首先,网络的虚拟交往影响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减弱了外在的约束力,使一些学生放松思想道德的自我约束和监督,出现了学生在网上和网下人格不一致的现象。其次,网络上的价值观比较混乱,使得高职学生在面对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时,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心理,平常形成的“诚信、责任”等价值标准的认同感被降低,容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再次,人民在网络公德的建设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具有随意性和虚拟性的网络文化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容易产生偏激行为,但在现实中却没有相应的纠正机制,因而,高职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六)社会公德认知与实践相分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道德知识的传授是有一定成效的,大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也是令人满意的,但是知行不合一的情况依然存在。事实上,高职学生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以及如何遵守公德,他们不仅善恶分明,而且对一些明显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也倍感忧虑甚至坚决反对,但在实际生活和行动中,却不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并切实遵守相应的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有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社会公德只是为了考试,考完试后就没有用了,而他们在测试中也确实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说明他们在社会公德的认知方面还是符合要求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这些学过社会公德相应内容的学生仍然在教室里吃早餐、打电话等,也看见过他们随便丢垃圾的身影,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放松要求,轻视或忽视自身对社会公德的践行,出现了思想和行为的严重分离,可见,高职学生在公德认知与公德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加强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社会公德实践,加强日常行为训练

1.高职院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公德实践活动。首先,学校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和义工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和考核工作,以帮助他们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同时,可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学生道德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环保宣传、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和领悟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公德意识和习惯。其次,学校可在校园里采用勤工俭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等形式,还可设立公德监督岗、班级公德检查员等,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检查校园内的卫生或不文明现象等,满足他们的道德需要,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2.加强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上去了,才能谈得上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增开文学、美学、心理学等对社会公德产生直接影响的人文科学课程,陶冶他们的情操。其次,高职学生应从自我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的侵袭。再次,高职学生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积极践行社会公德规范。比如,有些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细节容易被大家忽略,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这样,就会助长不良风气的形成,因此,高职学生要在点滴的日常小事和日常行为中下功夫,社会公德的外化才能最终得于实现。

(二)优化社会和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氛围

1.优化社会大环境和网络小环境。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和水平的提高,与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和网络道德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中许多丑恶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对涉世不深的学生会产生各种“示范”效应,从而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高职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必须与全民的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和民主法制的外在保障作用,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必须加强网络的文明宣传。网络的普及和推广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各种弊病也接踵而来,要构建良好的社会公德体系,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的宣传作用。而高职院校还要引导校园网络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大学生营建一个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高职学生则必须自觉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和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优化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绕开意识的障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谐校园环境包括:环境是否优雅、整洁;教师人格是否正直、高尚;学风、校风是否良好,这些都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公德意识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做好校园育人环境的设计和优化工作,比如绿化、布局和教学生活设施等应该蕴含着教育的因素和内容,要借助校园环境的整洁美观熏陶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提升审美能力,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强化公德意识。其次,力促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要建立一个合理、公正的道德奖惩制度,强化校规校纪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使其具有更好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公德教育的良性机制。再次,教师也要加强自我素质的提升和对外的影响力,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文化,优化校园“软文化”,并以身作则,引导和感染学生。可见,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的形成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开展公德教育之树常青。

(三)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1.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在开展公德教育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和心理沙龙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公德行为习惯。

2.扩大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社会公德的内容。比如待人礼貌、诚信、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这些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易被学生接受,学校应积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通过开设传统文化必修或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为他们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供必要的平台,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目的。

(四)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实现言传身教

1.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既是学生的传道者、管理者,又是学生的朋友、示范者,担任多重角色。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教学艺术、仪表体态等对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产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学会走近学生、接纳学生,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不断加强人格锤炼,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和带动学生,做到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教,最终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

2.增强德育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首先是德育教师,同志曾号召教育工作者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这对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德育教师要以端正的教育思想影响学生,以健全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关心、对待学生,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传授学生,以自己良好涵养和学识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其次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担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及行为管理等工作,扮演协调和参与等角色,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言行的垂范作用更加重要,必须设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觉地进行各种公德行为。

(五)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公德教育合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高职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负有共同责任。首先,家庭在公德教育中有启蒙的作用,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对学生各种观念的形成是最直接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道德水准对孩子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父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其次,社会氛围在公德教育中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是培养社会公德的一所大学校。因此,全社会都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再次,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集中而重要的阵地。必须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优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三者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公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六)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作用

要对高职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公德教育,高职院校必须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手段,鼓励学生到社会和现实中去汲取营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可以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起点,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并在教学中联系热点问题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最新变化联系起来,使教学与时俱进;也可以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同时,为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方法,遵循教育规律,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多一些社会实践,少一些理论灌输,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此外,还必须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管理,杜绝学生逃课、睡觉等现象的出现。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情操和形成社会公德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培育高职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成效。因此,高职学生必须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和约束自己,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杨建国.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1):23-25.

[3] 葛晨光.做好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J].前沿,2005(7):113-115.

[4] 邓海霞,吴敏英.试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J].社会经纬,2006(8).

社会公德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识码:A

Perspective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of Civic Virtue

SHAN Jie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Abstract Traditional virtues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and moral desire, along with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civic virtue came into being. Clarify the concept of civic virtue essential to explore the civic morality,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is process, the guiding role of individual citizen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 role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application both play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civic virtue; social transform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当今社会诸多领域暴露出的“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现象等再度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社会关系、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文明的状况也在不断进步,人的主体身份也已伴随社会的转型而发生转变。这一切都向我们当今道德领域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战,“公民道德”欲求亟待推进。

1 公民道德概念的学界视点

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第一次直接使用了法治意义上的“公民道德”概念。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它的颁布,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支撑。十年间学术理论界对公民道德给予了深刻而广泛的研究,学术成果丰硕。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整理,我们可以把学术理论界对公民道德的研究观点概括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公民道德”的基本概念是“一个由国家主导,贯彻国家意志或伦理规范的过程”。公民道德的主体以一定的政治共同体即国家为依归,遵循其所设定的基本道德道德规范,以此为行为准则和准绳。“国家伦理是由党和国家倡导、提出的道德体系,公民道德建设本质上是公民道德对国家伦理的最大化实现。”公民道德有其前提性和限定性,反映的是个人与国家,个体道德与国家伦理的关系。“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它将公民道德狭隘的限定为仅由国家单向度的主导,公民主体作为国家伦理实施的客体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基本道德规范,忽视了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和公民双向互动的过程。

第二种观点强调公民道德中公民的义务必要性和合理性问题。李兰芬教授认为“公民道德就是人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的一种价值系统和精神特质,它本质上体现了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在承认、尊重公民个体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侧重于公民义务的履行的公民道德观。它区别于传统封建社会中道德只有尽义务的责任,而无享受权利的自由。公民道德中公民性的特征之一就是自我意识被集体性自我意识部分取代时的一种行为,其中集体性自我意识是将自我视为集体之一部分的认知状态。同时,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权利与义务是构成公民道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它的完整构成要素还很多,不能仅此来涵盖整个概念。

第三种观点紧扣公民道德中公民这一主体的独立身份。宋惠昌认为“公民道德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因为公民是现代民主政治实体社会中有独立、平等法律地位的个体,不是任何政治实体的附庸。就此而言,公民道德是有着现代民主性质的道德规范。”这一观点认为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具备了不同于以往的独立身份,而与此身份相匹配的就是作为公民而呼吁的公民道德的诞生。其前提是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公民身份的确认,公民独立身份的确定及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公民道德的一个重要因子,它是对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理论概括。但是这种身份论的自身就缺乏清晰性,公民的内涵决定着公民道德的内涵,公民这一概念却可以从多种不同的层次予以解读和阐释,如公民作为政治概念、法律概念、伦理学概念等都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

以上是对学界关于公民道德概念的简单归纳、总结。总的来说,对公民道德的概念、内涵共识的是:第一,公民道德是公民这一具有独立身份的主体在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不是个体的私人道德; 第二,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国家的引导,国家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第三,公民道德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正确处理公民个体自身的权利和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之间的关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学界重视和研究的倾向和问题:

首先,割裂了国家与公民道德主体的公民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国家主导的公民道德存在一定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从而忽视了作为公民道德主体的公民自身的发展和欲求,公民道德建设的中心是人,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标,公民道德建设的本质在于个体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提高。个体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不能淹没在国家的单向主导中,推动公民道德进步的过程就是国家和公民双向互动的过程。

其次是存在着对公民道德中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混淆。公民道德的主体不仅是一个义务主体,还是一个权利主体,唯有“权利主体”的确立,才能有道德行为的自主自愿性。义务与权利统一的公民道德同时也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客观要求。任何人既是个体性的存在,又是社会性的存在;既是自然性的存在,又是精神性的存在;既是主体性的存在,又是客体性的存在。道德在本质上讲是自律的,是人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但我们同样重视道德他律的作用,“道德他律是依靠外力来推动和约束的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服从。道德他律的作用在于,保证社会秩序和道德维持一个基本的界限,大家有一定共同的生活准则。”

2 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思考

第一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合法性、必要性问题。首先社会关系、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公民道德建设的诉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市民社会的崛起。“市民社会是公民道德的社会性基础之一,公民道德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自己现实的丰富性和多元化的。”但是我们应该清晰的看到在市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市民阶层对自身权利、利益的欲求不断增强,导致国家公权力逐渐退出私人领域,其所具有的社会调节力被限制。此外,社会关系的一个变化就是陌生人社会代替熟人社会。当年梁启超曾经说过在中国私德很发达,公德很欠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在以血缘、宗法等组成的熟人社会中,担负维系人际关系、约束公共行为的是传统美德。赫胥黎曾说过:人们所真正害怕的不是法律,而是别人的议论。而伴随着市民社会的逐渐形成,更多的是法律、规则的介入,公民道德应运而生。

其次是社会文明状况的进步,公民参与、价值认同呼唤公民道德。从广义角度解读公民道德即在社会道德层面上是公民的道德,公民由于主体身份的多样性而在社会活动中同时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传统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强加于子被统治者,后者缺乏选择的权利与自由,以国为家,以家为国的思想深刻的烙印在人们心中。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现今公民的道德参与、价值认同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特别是在现如今道德呈现出破碎化、泡沫化趋势,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时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和文化越发展、越复杂,道德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就变得越细微和越普遍,但又很模糊和很隐蔽。”这些因素冲击人们内心价值观、道德准则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人们对道德缺乏一个核心共识――公民道德。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所以,我们当前亟需树立以公民道德为共识的标准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第二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思考。目前学界对此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主体”、“客体”两角度来阐述。首先,主体角度强调从公民个人出发,通过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觉悟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个体道德的发生是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的,道德内化是社会和个体互动的过程。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把外部道德调控和内部道德修养结合起来,把道德灌输机制和接受机制结合起来,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其次,客体角度包括客体环境、实施方式等来论述。我们更倾向于从公民道德的主体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的概念区分中来探索构建的路径问题。公民道德的主题是公民个体,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公民个体道德水准的提升,内在责任心的增强是关键,社会不是个体的简单累积但同样不能脱离个体。具体的讲,个体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施以不同的道德教育,将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则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包括政府、公民个人以及社会组织。首先国家颁布的《纲要》要求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以德治国或德治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发挥国家伦理的主导、导向作用,“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治不仅仅是调整社会生活的一系列规范体系,还是一种文化形态、一种人的生活意义,更是一种道德价值的实现方式。”爱德华・希尔斯曾讲过:“市民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在那里法律既约束国家,也约束公民。”可见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中社会组织扮演了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在国家公权力和公民个人权利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三个主体,互相配合,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博颖.公民道德教育中国家伦理实现的三种方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9).

[2] 徐木.价值信仰与公民道德建设高级论坛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3(3).

[3] 王伟,李舒东主编.全球化进程中的伦理建设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64.

[4] 申明.道德他律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5] 陈菊,张博颖.近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5(5).

[6] 新民说.论公德[M].

社会公德论文例7

一、社会公德含义

总书记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说到公德,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就是指适用于社会公共领域中的道德规范或者道德要求,即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的大多数公民或者全体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和交往中都应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与集体以至民族、社会、国家有关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1]狭义社会公德,特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历史的优良道德积累而形成的,为社会中每个成员所应当遵循的那些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2]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在继承人类历史上积极因素的同时,也增添了新时期人与人之间新型关系的内容。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3]所以,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对人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时的外部行为表现的一种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相互交往的道德标准之一,按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侧重于人们行为的外部要求。助人为乐: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社会公共生活交往中,每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难事需要相互帮助,这就要求社会全体成员具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精神。爱护公物:公共财物是全体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在我们国家,爱护公物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而且要使这种良好的道德风尚不断地发展。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和义务,也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公德的新内容。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的速度日益加快,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和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开始提倡环境道德和生态道德。必须要在全社会提倡环境道德,让人们树立起环境道德意识,形成环境道德舆论。遵纪守法:在公共生活里,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因为人们只有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才不会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从而也保障自己所要从事的某项活动;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和谐,并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是维护人们正常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规则。

三、社会公德的理论渊源

中国传统社会公德主要是儒家的道德观,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德观是一种西方文化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德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以、邓小平、和为代表的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从当时中国国情的具体实际出发,从不同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进行了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德观。所以说,当代社会公德的理论渊源应包括中国传统社会公德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德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德观。

(一)中国传统社会公德观

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我们的公德建设是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的。其中有许多内容和社会公德建设有直接关系。儒家伦理精神强调“仁爱”思想。主要是追求一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和谐统一,其核心就是“仁爱”。“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是个含义极为丰富的概念,对它的理论阐释始于孔子。孔子明确指出“仁”即是“爱人”(《论语·八佾》),“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君子学道则爱人”(《论语·阳货》)等等。其后孟子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二者都把仁释为“爱人”,把“爱人”作“仁”的核心思想。由于人们之间有着各种不同的关系,又有着不同的道德角色和道德义务,这就需要把儒家的“仁爱”思想扩展开去,我们在公共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就应该相互奉献爱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礼相待。这正是我们在当前的社会公德建设中所应大力提倡的[4]。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公德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对社会公德的定义作过解释。马克思把社会公德称之为“最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马克思对社会公德的作用作了积极的肯定。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认为,社会公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列宁多次强调,在阶级社会里,存在着“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这些规则其实就是今天所讲的社会公德。列宁认为公德应该重在养成,当人们对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的时候,不是为了搞形式主义,“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过渡到它的高级阶段的大门就会敞开”。

(三)中国几代领导人提出的践行社会主义公德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科学学说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形成了的公德思想理论。他的公德思想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紧紧围绕“人应当这样活着,应当怎样成为高尚道德的人”而展开的。邓小平的公德思想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多次指出公德思想的重要性。在邓小平看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四有”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强调要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开展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倡顾大局、讲风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培养人民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十报告中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社会公德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课题,它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有利于人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5]

四、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

2011年11月,沈阳某大学大二女生杨某某在坐141路公交车时,目睹一男子扎伤女公交司机,在车上乘客都离开时她一个人打车护送女司机到医院,为救治女司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一时间,赞美之声不断,《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及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单位都报道了杨某某的救人事迹。2013年7月31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2010级学生陈洲贵,在老家探亲时,不顾个人安危,冲进海中成功救起一名遇险男子,当再次进入深水区营救其他遇险群众时,不幸被海浪卷走,壮烈牺牲,年仅22岁。反观让人心痛的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已经随着小悦悦的悄然离世而告一段落,这强烈的对比背后,让我们的社会又一次感到热血沸腾,也再一次让我们直面社会公德的话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并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公德教育是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发展呈现积极、健康方向。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且更成熟,更社会化。他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更应争当道德模范。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的道德观日趋现实,行动缺乏持久力

当代大学生有良好的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多年的素质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思想上体现出青年人积极正能量的一面,而且他们推崇高尚的道德行为。但是受到当下社会现实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在行为上表现出同目标的偏差,往往是知道什么对的,但知而不能做,或是知而己不做让他做的行动。有的学生赞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说法,但也有少数学生赞同“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说法。在对待学校中的作弊现象时,有部分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不诚实,是道德问题”,而也有占一定比例的学生则认为“作弊是出于无奈,并不一定是道德问题”、“最好不作弊,但偶尔有一、两次也无妨”,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人人都可能作弊,为此没有什么大错”。更有一些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和同学关系处理不融洽等,加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和不良风气不能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发生倾斜,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逐渐突出,厌倦、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也随之产生,生活中消极处世、冷漠待人,道德观念淡漠。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关注自身成长,有良好的成才愿望。并且注重开拓进取、成就学业,很有强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渴望事业有所建树,取得一定的声名地位。但另一方面又缺乏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并且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具体行动上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体现出华而不实,行动缺乏持久力,受了一丁点的苦头就犹豫、退缩了,目标与行动出现不统一。

(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功利化的倾向

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生信息来源的多元化,社会上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化倾向对学生产生着不小的错误导向。在现实生活中则往往表现出缺乏内省的精神,难以做到“慎独”,甚至无视社会公德。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讲信用,谦虚礼让,向往人际和谐,但在实际活动中,在讲究人与人的对等关系时,有的学生还认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是渣子;而多讲奉献,少讲索取,则是傻子”。多数人则是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学生则更多地认为是等价交换,是相互利用。有些学生认为“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说法总是有道理的,表现为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与辱、是与非的混淆,公德心的缺失,诚信的缺失、个人行为的失范以及个人主义的抬头。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大量存在,面对别人考试作弊的不以为然,自己考试作弊的不以为然,答应好别人的事情轻易地单方面毁约,也不好好解释愿意,甚至还认为理所当然,这一系列行为在大学生生活中时有发生。[6]

(三)学生的婚恋观西方化

在婚恋方面,大学生一方面向往纯洁、美好的爱情,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和现代西方思潮的影响,爱情的功利性、随意性增强,并对婚前持宽容态度。

五、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

作为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富于想象力、勇于创新的特点,另一方面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思想上活跃与混乱、单纯与复杂、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一些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得不到老师同学赏识等,加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和不良风气不能够正确认识,使人生价值发生倾斜,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逐渐突出,厌倦、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也随之产生,很容易沾染打牌、抽烟、破坏公物等不良恶习,生活中消极处世、冷漠待人,造成道德观念淡漠。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矛盾、生活挫折、贫困等出现了多种心理问题,孤独、沉默、消极、冷漠,甚至性格扭曲,这也影响到了他们正确地待人处世,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公德行为。

(二)不良社会风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经济讲究效益利润,社会现象形形、纷繁复杂,不仅存在真善美,也存在假丑恶,特别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新的游戏规则没有建立和完善,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出现。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对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人和事曝光、鞭挞、惩罚的力度不够,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拾金不昧等良好道德品质被有些人认为是大话、空话、套话,使其在调节、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弱化,例如,有些人通过不正当途径升官发财等。这些社会上的“墨”,会给中学生的道德、心灵造成污染,有的甚至被染“黑”,严重导致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

(三)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四通八达的网络给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了社会道德的传播性、开放性、多元性,但同时也给道德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网络游戏中常带有血腥暴力动作;有的电影、电视作品为追求所谓的票房价格,用许多思想内容极不健康的作品吸引观众,宣传暴力、凶杀、色情等;电脑“黑客”用病毒不断制造不道德行为;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等观念四处传播并强加于他国等等。这个强大的网络时代,个人隐私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和情感方式,学生是极易受网络影响的群体,如不正确加以引导、处理,会给学生的道德行为带来偏差。

(四)学校和家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待加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 也愿意花费时间去督促引导孩子的学习。但大多数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普遍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在当前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数量,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父母对子女溺爱娇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犯的错误,无原则地原谅,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长此以往,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懂得尊重别人,缺乏社会责任感。这种习气伴随孩子进入社会,就会表现为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使孩子缺乏公德意识。很多父母也忽视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现实中,很多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不注重个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当代大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发展方面,具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富于想象力,勇于创新的特点,另一方面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思想上活跃与混乱,单纯与复杂,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

六、做好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

(一)积极发挥舆论在建设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很有道理的。学习先进人物,可以从历史上学习,也可以从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更要注意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精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发人深省。当选沈阳市感动人物的杨某某同学就这样真情的号召大家“我想让我们团结起来, “以爱之名,创造‘虎妞’时代”为口号,把艳艳的虎劲传递下去,勇敢地去帮助其他人,让我们用内心的爱温暖社会”。

(二)社会公德教育要纳入到思政课程体系中

大学要加强诚信教育,形成诚信的道德文化。大学生在学校里,应该认真学习,模范地贯彻执行学校所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认知及行为习惯。此外,在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提倡社会公德的公益活动来达到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目的,例如开展《如何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大学生社会公德我来谈》等讲座,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从而提升社会公德意识。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就是高校弘扬社会公德很好的载体。教授这门课程内容除了涵盖与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紧密联系的几个专题,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认识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更要顺应形势提高大学生品德与素质,讲解中国传承百年的优良文化传统和社会公德,开阔学生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

(三)学校社会公德教育要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

长期以来,高校的道德教育内容存在脱离学生实际﹑过于理想以及内容重复较多等不足。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予以纠正,必须设立符合学生和社会需要,要改进传统的教育做法,把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目标体系。让学生走入社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成果。管理者也不在重复的教育公德常识,让学生在社会事件中体会公德的正能量,感动于其中,化为自觉地行为。

道德教育除了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一传统的主渠道之外,还需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载体来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

(四)规范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十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学生的眼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眼前现实中的行动榜样。因此,我们大力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使全体教职工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素质,在上课、办公、社交以及日常生活等场合,言语文明,行为端正,热情关怀学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从而德高为范,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示范性和强烈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3.

[2]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3.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G].杭州:浙江林学院党委宣传部编印,2001:6.

社会公德论文例8

一、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的结晶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在总结中国古典仁爱思想和周礼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仁学。孟子又为义学的确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孟为儒学奠定了基础。《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集中反映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礼”。《论语》是世界上最好的伦理学论著之一。《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由于《论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非孔子一人之思想,因此使《论语》的伦理学说具有很高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儒学的奠基之作。两千多年以来,它是中国伦理学和法学的基础,是调整人们生活、生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二、伦理道德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伦理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这个体系刚刚孕育还有待进一步完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道德、倡导文明新风,对于培养公民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一个适应新时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体系迫在眉睫,在此关键时刻,学校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伦理道德启蒙再教育工作中去。

三、中国应该建构怎样的伦理道德体系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儒学便是其中之一。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儒学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中国的伦理道德体系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同时保留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里的积极的部分,道德建设的一切措施,只有当其能普遍促成人自觉自愿地遵守道德规范时,才是充分有效的。而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强化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大力进行道德教育,将现代社会具有公德意义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民众的自觉行动,使外在的强制力量逐渐内化为公民的积极认同和自觉践履,这才是现代道德体系建构的重要措施,这才是真正适合国情的伦理道德体系。

四、中国建构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的必要性

道德重在养成,重在把遵守道德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化为广大公民的道德习惯,主要靠主体的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要靠个人的良好道德意识,自觉地规范约束自我行为。一个社会自律意识越强,力度越大,这个社会的秩序就越好。道德教育是道德养成的基础。进行道德教育,一是要普及公共文明礼仪知识。二是要突出公共文明礼仪教育重点。着力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自觉遵守法规的意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宽容他人的意识等。

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已成为当前文化教育工作的迫在眉睫的任务。学校必须承担起我国伦理道德启蒙再教育的重任。

五、学校投入伦理道德启蒙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大量采购伦理道德方面的书籍

学校一定要肩负起伦理道德启蒙再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重担。校办图书馆在图书采购时,要大量采购伦理道德启蒙教育的理论书籍,为学生受道德思维的熏陶创造条件。大量购进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伦理道德启蒙思想的著作和其他社科类书籍。各个学校必须将这些名家的名著保持一定的藏量,满足读者的借阅需要。

2.学校要大量举办伦理道德启蒙再教育讲座

学校不仅要抓好教学大纲安排的伦理学理论教育,还要制订详细的介绍伦理道德启蒙教育学说的业余讲座规划。在伦理道德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为非在校人员进行儒家伦理规范的补课。把各家伦理道德启蒙教育理论学说的讲授任务分别落实到学校有能力讲课的每一个人身上,安排他们认真学习,安排他们搞好讲座。由于学校力和能力的局限,学校除了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办好伦理道德理论的介绍和讲座外还要请当地社会名流系统讲授伦理道德理论。还可以实行校际交流,即以省市为单位,统一组织学校系统中的精英人才,在全省或全市流动讲课。特别是大学学校要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支持基层学校,特别是基层学校的理论讲座。大学还要动员所在学校的教师和优秀学生参加理论讲座。营造一个全民学习理论的良好气氛,为理性社会的建设作出学校应该有的贡献。

3.学校要利用自办简报介绍伦理道德知识

好多学校都有自办简报和固定的宣传橱窗。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载体,介绍伦理道德知识。培养国民高尚情操,培养国民的理性思维能力,为社会管理和国民自我约束创造条件,为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具有良序美俗的和谐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

4.学校要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伦理道德知识

教育系统有全国联网的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学校办好传播投入伦理道德启蒙再教育的讲座极大地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可以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在线视频讲授,并可以把专家讲座存入数据库,方便读者随时调阅。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工程无空间、时间限制的优势,大力传播以投入伦理道德启蒙再教育为核心的各类西方社科类理论,培养国民理论学习的热情,塑造一个理性的民族。促进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5.学校要利用多媒体和多功能厅介绍伦理道德知识

好多学校都有多媒体播放设施、视频观看设施、多功能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和场所介绍伦理道德知识。特别是多功厅的容量大,可以举办大型讲座。既可以利用视频播放专家讲座,又可以邀请讲授人举办现场讲座。学校教育及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又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增强学校道德教育实效,需要把着力点和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要真正落实学校道德教育的自我教育,必须首先搞清楚它的表现特征、提前条件和低效的原因,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论语》及孔子.百度百科.

社会公德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78-02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当今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公德素质,其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具体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一)公德教育力度不够

1.家庭公德教育的欠缺

家庭教育是培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的第一步,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重大。但目前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特别是对其的公德教育,孩子一过三四岁就送入学校,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缺少父母的公德启蒙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和父母接触时间少,缺乏交流和沟通,父母良好的言行举止很难影响到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又过多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忽视对其公德教育,使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学校公德教育的不足

高校教育强调大学生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但目前大多高校设定的教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的甚至过于理想化、形式化现象盛行。部分学校教育没有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个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公德教育方面很少涉及,一些代表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著作如《大学》、《论语》、《中庸》、《礼记》已不再出现在课堂和书桌上。同时学校公德教育面向的学生人数众多,使得公德教育很难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且公德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很少开展“爱心捐募”活动、“手拉手”等公德实践活动。高校教育更多倾向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其道德素质尤其是公德意识的提升。

(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不良现象,如随地吐痰,乱抛垃圾,假冒伪劣,绿地践踏,抢位霸座,公共景点乱画乱涂,不扶老弱,不恤病残,放任宠物,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等。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开始定性的重要时期,社会是大学生接受公德教育的大课堂,对大学生的公德建设有很大影响。由于大学生好奇心强、敏感度高,对社会不良现象鉴别能力弱,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很容易对其公德评判标准造成巨大冲击,就最近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及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等大量社会现象对其公德建设方面造成极大的影响。如若不加强这一方面的引导,有可能使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加淡漠,出现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

(三)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少

参与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接受教育的理想课堂。但我国高校德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纯理论的课堂教学,老师可以讲一些为公益事业做出奉献的实例,但很少组织大学生实际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使其亲身体验,学校对学生参加公益事业的行为,并没有给予过多重视,没有积极倡导也没切合实际的奖励措施,使大学生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漠,在大学校园里,很少看见大学生相互自发组织去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四)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

当代社会,网络以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日常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对大学生来说,网络生活已成为其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很难避免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如各种类的视频、图片、文学等低级趣味、庸俗、萎靡、颓废的内容,、造假、诈骗、暴力等各类违反法律和违反道德的行为,对其思想道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部分大学生承认在使用聊天工具时,出于某些原因,谩骂、诋毁他人的行为时常发生,文明上网的大学生很少。尤其是因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进而致使网络的不良信息更加肆意的无限制传播,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观,无形中使大学生忽视社会公德。

(五)忽视自身的公德修养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形成,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给予高度重视。但就目前形势而言,部分大学生忽视自身的公德修养,具体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言语粗俗、衣着不齐。如在校园里光膀,穿拖鞋等;行为不雅,如在校园里情侣间的亲昵动作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不注意自身的个人形象,乱闯红绿灯,购物插队,在名胜古迹上乱刻乱画,不爱护公共财产,肆意损坏公务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为抄近道践踏草坪,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不能保持公共卫生的干净,浪费水电,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些都是因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自己公德修养的表现。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的路径分析

社会公德是公民基本道德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是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人们道德的最低底线,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和思想修养程度的尺度。当代大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力军,其公德水平不仅事关个人,更重要的是其直接影响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整体形象,因此,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十分关键:

(一)加强公德教育力度

提高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教育是基础,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

首先,家庭是大学生接受公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应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公德启蒙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公德意识,树起良好的模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文明习惯。

其次,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专业及各个学习阶段科学规划要进行公德教育的内容。把德育放在首位,尤其要重视公德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注重校纪校风建设,积极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重点放在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公德认知。

再次,社会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各级党政组织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把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列为重要内容,并在学校附近的商场和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通过宣传等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意识。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公德建设各有侧重点,因此在公德教育中应将三者有效结合,促进大学生公德教育的深化。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自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后,对公德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的主力军,脱离不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执行好《纲要》,首先要注重大众传媒、文学艺术和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公德建设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大众传媒要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文学艺术要注意文学艺术品味不得出现有伤风化有损道德的内容;体育活动要精心组织,营造团结拼搏的氛围”。其次,健全基本的公共设施,公共场所设置各种规章制度的牌子等,随时随地提醒,达到知行统一,以点带面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再次,加强法制建设,发挥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惩戒作用,对有损公德的行为借助于法律法规的力量,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为大学生公德意识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开展公德实践活动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需理论教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参与实践,是加强其公德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和了解社会、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使大学生见贤思齐,从一些感人的事迹中如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从真人真事中受到鼓舞吸取力量,感化情感。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手拉手”等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的公德建设有深刻的影响。

(四)倡导网络信息文明

当今社会,网络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然网络有利有弊,在促进社会发展,方便人们生活,促进交流的同时,又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有损社会公德建设,妨碍社会发展。大学生作为受网络影响的主要群体之一,首先教育大学生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鉴别信息真伪,培养自律精神,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其次教育大学生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地做到健康、文明、安全上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能因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做出有失公德的行为。

(五)提高自身公德形象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其举动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社会乃至国家形象,这就要求在掌握基本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须提高自身公德形象,践行社会公德规范,提高公德修养,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言谈举止得当,乐于对需要帮助的群体伸出援助之手,爱护集体财产和公共财产,加强环保意识,不随手扔垃圾不践踏草坪,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不插队、不乱闯红绿灯、遵守公共场合的各种公约,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对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公德形象,展现独特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R].2001.

[2]徐瑰丽.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及对策[J].大家,2011(2).

[3]李长春.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4-11-22(4).

[4]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焦守伟.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教育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8).

社会公德论文例10

从古说到今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于黄河、长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黄河、长江中下游,以高原和平原为主要地貌。高原和平原宜于农耕,农耕生活将人口长期地束缚于土地,祖祖辈辈聚族而居,血缘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人们依据家庭构建社会和国家,家天下成为历史必然。家国同构注定了德主刑辅的社会管理模式,伦理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标志和主色调,人才的选拔必然以德为主。从汉代举孝廉制度开始,道德作为官员晋升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加重,至宋,有了司马光用人的高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同时,家国同构注定了中国社会文化匮乏私生活和公共生活的界限,私德与公德不分,所以,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历代统治者都信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是故,在中国古代社会,以德孝为选材之本的取才模式,拥有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家国政治的政治基础、宗法家族的社会基础以及儒家伦理的文化基础。此种文化体系在中国盘桓数千年,自然是根深蒂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促使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家天下变为民族国家,家国政治为民主政治取代,社会从血缘身份社会过渡为契约社会,以德孝为本的选才模式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明日黄花。当然,也要看到,人们的观念不会随着社会实际生活的变化产生立竿见影的转变。

从东说到西

与中国黄色的土地文明形成鲜明对比,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山地和海洋的环境促使西方人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人口不断流动,氏族的血缘关系受到根本冲击,社会人际关系不像中国以拥有血缘关系的熟人关系为主,个人不得不独立地面对社会,人际关系以生人关系为主。商业交往导致人际利益冲突频繁而且尖锐,社会和谐的创造再想依赖血缘亲情和道德良心就不切实际,法律、契约顺理成章地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法主德辅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商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直接影响社会选才模式,才能的价值被突出出来。对官员,人们更多的不是寄希望于他们的道德良心,而主张加强制度建设约束其私心,用其才能。对于中国人来说,最不可用的才胜于德的小人,也能够节制其恶,发挥其长。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让我们对这种人才观印象深刻,一伙恶贯满盈的罪犯组成了神奇的战斗集体,出神入化地完成难以想象的艰巨任务。

生人关系为主的契约社会,促使西方人养成了尊重隐私的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社会私生活和公共生活界限模糊、私德取代公德不同,西方社会文化强调私生活和公共生活的界限,重视私德和公德的差异,张扬公德,对一般社会成员的私德较少计较,一般人才选用重视德性也主要是强调公德。

当然,西方社会官员的选拔和一般人才的选拔不同,人们对社会主要政治人物,不论是公德还是私德,也都有严格要求,甚至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隐私的,对政府官员来说,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道德形象是政府官员为官从政的重要的道德资本。所以,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和实习生莱温斯基闹出绯闻,严重影响了他的道德形象,令他在公众面前颜面扫地,先是百般抵赖,后是尴尬道歉。不过,美国毕竟有区分公德和私德的传统,所以,尼克松总统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化解“水门事件”,求得公众宽容,只能引咎辞职,而克林顿的道歉则可以获得美国国民的谅解,总体而言,美国公民对克林顿的评价并不低。

就今论今 就事论事

从古说到今,我们说,中国传统德孝为本的选才模式,已经失却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基础。从东说到西,我们说,西方社会德才分离和区分公德、私德的人才观,更有利于挖掘人才、人尽其用。这似乎是说魏县的做法是应该否定的。好像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大道理不能不讲,道理不明,实践难免犯错。但是,任何大道理都不能生搬硬套,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单纯说魏县选官方式的对错,还要就今论今,就事论事。

魏县的做法显然是中国传统人才观念的延续,这种观念用于实际的人才选拔,显然不会影响德才兼备和无德无才的人的任免,而可能是德胜才者脱颖而出,而才胜德者折戟沉沙。魏县组织部官员说,德孝不是唯一的考核指标。那么德胜才者被选任的可能性也不大,关键是才胜德者应该不应该有机会的问题。依愚见,是不是能够给予才胜德者机会,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实际问题。若岗位有限,人才多多,单单是德才兼备者都能够完全充实岗位,自然不应该将岗位留给才胜德者。但是,如果人才匮乏,选任才胜德者,通过制度建设,遏制恶性、用其所长,就并无不可。毕竟,我们不能用传统的人才观,再人为制造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而是应该创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会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中国的传统,又要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观显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观,要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但是,不能凡事都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不能总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中国传统的人才观不论是从工具合理性来说,还是价值合理性来说,都应该坚持。但是坚持传统,一定不能拘泥传统,“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的观念,恐怕就不得不变。坚持传统的精神,必须促使其实现现代的转型,这个转型实现的不二法门是实践的探索。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魏县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至于具体操作方式的得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当然,诸多网友担心,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这种担心也不是多余的,但愿魏县组织部门能够踏踏实实进行新的人才选拔方式的探索,而不是玩形式主义的游戏。

某种意义上,魏县的做法也给现在在职的官员敲响了洁身自爱的警钟,告诫大家公德和私德都要加强。毕竟,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官员因为私德不彰而公德败坏,最后陷入腐败的泥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