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多元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4 15:23:36

多元文化论文

多元文化论文例1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具深远义理

全球一体化随之而来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价值观给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带来了许多影响。中西方文学都有所表现的道德观念中,西方儿童文学的人伦价值观更为原始,表现的是自然的亲情,而非中国儒家的孝悌礼义。《大拇指》中父亲听取儿子的意见,把他卖了换一笔钱,儿子自己想办法回来,作家赞颂的是小主人公大拇指的独立精神和智慧,淡化了父子人伦关系。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宣扬了长幼有序的人伦价值观,故事人物的品行都是符合孝悌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儒家精神体现在儿童文学中,传统的人伦价值观更为神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相互碰撞,形成了儿童文学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格局,对儿童的价值观认知产生深远影响。

(二)反映多样化的信仰宗教文化

宗教作为精神意识已经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积淀下来,成为不同文化的一部分,而每一种宗教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必然带有本土文化的印记,世界各国儿童文学在本土文化中孕育必然带有本土宗教文化色彩。美国儿童小说《安乐家》通过利斯第的成长经历和卓飞的身世遭遇,借助韦牧师之口,将宗教寓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来,卓飞得以进安乐家之门,获得救赎的方法无疑就是通过宗教,上帝的救赎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儿童文学的融合,在儿童神话传说作品中直接体现了道教文化,神话《神笔马良》中就体现了惩恶扬善的道教教义,一得到神笔马良就为老百姓做好事,体现道教精神注重对人生现世的物质关怀,马良惩治贪官后成仙离开也是道教教义的体现。

(三)多元化审美风貌

中西方文化差异反映在儿童文学上呈现出审美风貌的多元化。西方儿童文学表现为肯定个性,崇尚自然,富于幻想和情感奔放的审美风貌,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情趣体现为主张共性与个性、教育与娱乐之间平衡化的审美特点。瑞典作家林格伦笔下有很多有趣的人物,如背上装螺旋桨、能飞来飞去、爱管闲事的“小飞人卡尔松”,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在她的童话故事里小主人公大多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但他们都在快乐地成长和生活。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通过王葆的形象实现对儿童品德教育,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群体的认同感。

(四)差异性别文化

多元文化包含了对他人及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以及不同国家民族的性别意识差异观念。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通常体现男性为主导的文化意识,郑渊洁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冒险主人公还是哥哥皮皮鲁,《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妈妈形象更多是作为家庭的附庸形式出现,职业和社会地位远不及爸爸,男孩角色多于女孩角色。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人鱼公主、长袜子皮皮等形象将女孩和男孩放在同等地位,区别于中国的性别文化“男强女弱”的传统意识,多元文化有助于完善中小学生性别意识,正确认识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

二、培育多元文化意识的策略

多元文化的核心肯定和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只有让儿童逐渐接触不同的文化思想,感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理解每种文化意识的特点,才能与本民族文化融合。

(一)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我国中小学教育要想达到本国传统文化于西方文化的平衡,就必须兼收并蓄包容吸收西方文化,而非舍本逐末或者故步自封,文化的包容和平衡是建立在广阔的阅读基础之上。广泛阅读各个层级、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在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层面的文化思想,一方面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中小学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另外一方面,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适应性,树立多元文化意识。以开阔的儿童文学阅读视野为基础,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化精神,丰富本国本民族的文化。

(二)体验多元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多元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在各国家地区的不同方面,而这些文化又融合在儿童文学中。因此,以儿童文学为载体的体验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认识和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体验式儿童文学阅读可以通过营造的文化情境、学生参与扮演任务、讨论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以儿童文学为内容的阅读体验引导,使学生学会欣赏多元化国家民族文化,审视认识本国文化,既树立世界多元文化意识,又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三)加强教师引导,培育文化评判力

多元化文化教育不仅局限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世界多民族文化精神,教师还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学生逐步接受多元民族文化,然而仅仅是文化的认同感是不够的,需要教师通过中国和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文化的差异性,在儿童文学的文化浸染下,掌握各国文化精神,从而判断本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的差异性比较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明辨是非,取长补短,使中国儿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的需要,真正实现儿童文学与文化精神教育的融会贯通。

多元文化论文例2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课堂上对多元文化的分析

让学生明确主流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的精髓,使得学生能够开阔思路,多角度学习语言,多方位思考问题。多元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接纳各个民族,各个社会的不同文化,这样的知识灌输,学生在知识储备上自然而然便成为“杂家”,通晓多种文化。

(二)引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吸收先进文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以便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速度。未来的社会,单一的文化只会困扰自己发展的手脚,而多元文化能够使得学生知己知彼。

(三)注重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跨文化交流

运用课堂机制,使学生自发地将内化的修养适度地表现在课堂之上并反馈于社会生活之中,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学生在课堂上既了解各民族的语言知识,同时也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多元文化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事物都有其双重性

在多元文化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新的思路和意义。

(一)多元文化给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带来新的契机

全球一体化势必将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跨文化融合,产生文化共存的气象。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传授不同的文化,客观上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提升了文化境界,同时,学生将单一的本民族文化融入多元文化之中,文化素养将不断上升。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

通过课堂上文化的灌输,使学生的个性赋予时代性。每一种文化价值都与族群迥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因此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表征。但在文化共融中,存在共通的真善美,新时代的大学生可以自由的吸收和接纳同性与差异,找寻自己喜欢的文化,在社会群体中展现个体特性和时代特征。

(三)大学生的人生观与多元文化形成互惠

文化的多元发展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影响很大,人生观是一个抽象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向,通过大学人生观这一介质又对社会文化产生作用,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最终形成了大学生人生观与文化多元化的互动发展形态。

(四)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愿

课堂上的传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文化修养在不断的融合与交汇,让学生寻找机会展现这种融合的结果,展示张扬与个性的结合,体现在多元文化下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多元文化论文例3

2、音乐技能教育与文化素养教育同步进行

音乐是一种艺术文化,一方地域、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在文化传播、传承方面发挥着工具与载体等作用,音乐教育者必须强化这一认识,善于从文化赏析、文化内涵挖掘与文化艺术熏陶等角度开展音乐教学,使音乐教学课堂充满文化氛围、满富文化气息,为学生打造一个浓郁的音乐文化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从多元文化视角去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赏析文化。因此,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的音乐教学课堂不应该局限于演唱技术或旋律特征等技术层面的教学,而是要在此基础上传达文化因素,渲染文化氛围,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品位和修养。例如:在小学音乐课本中,有一章题目为“冬天的节日”的篇章,这一音乐教学主题就渗透着浓郁的多民族文化气息,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传统,教师可以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来介绍本民族音乐,例如:除夕或春节中的“花好月圆”类似的节日歌曲,让学生欣赏这一民族音乐的文化风格,同时也要对应引入西方国家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等,同时也配上对应的庆祝音乐,经过鉴别与赏析学生就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感受到不同民族生活环境下,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音乐的风格差异,从而在心理上感受到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从而更加理解音乐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力与欣赏能力,从文化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到多元文化的艺术魅力,从中理解音乐中渗透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文学色彩、艺术气息等等,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必须以这些为核心,才能体现音乐教学的艺术文化价值。

3、改善与更新民族音乐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必须重新创建一套科学的音乐课程体系,防止封闭式教学模式的出现,教师要有一种开放、自由的教学意识,积极丰富并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创新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体系,开拓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无论是古代、现代、国内还是国外的经典、知名音乐作品都应该被纳入学生音乐课程体系,成为音乐学习与欣赏的目标对象,然而,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学,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崇洋,在组织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侧重民族音乐的欣赏,支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在做好民族音乐欣赏的基础上,来引进国外知名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播放一些国外音乐,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唯美的动作表演,动听的音乐旋律来感受各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旋律特点并向学生传达蕴藏在这些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多种音乐鉴赏能力,多元文化欣赏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细胞。为了使音乐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传神,教师也可以将蕴含在音乐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了解一首曲目后的文化,由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赏析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元文化论文例4

21世纪是多元化的世纪,现代文明的发展需要语言的多元化发展,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具有包容性的。诚然,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客家方言与其他各地的方言一样,都得到保留,与普通话并存着。现在客家地区里,虽然绝大多数的老师在教学中都以普通话为主教学,但是也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喜欢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穿插使用客家话辅助教学。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要用普通话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说普通话,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必然要求之一。不过,我认为:我们校园理应大力推广普通话但不应该限制客家方言,确立客家话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与在校园中大力推广普通话,绝无排斥阻碍之意。我发现在客家地区里,从幼儿园或小学开始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均重视英语和普通话,而轻客家母语。这样使孩子从小就不会说客家母语(或讲得少),切断(或阻碍)了孩子学习客家话的途径,就可能限制了孩子的表达能力,最终导致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说不了纯正的客家话。语言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客家话也是如此。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中,非常生动真实地写出:人虽老了,但乡音是永远不改的,乡情是永远不改的。同样,现在客家乡亲旅居世界各地,他们虽然身在他乡,但还是尽量地保留自己的客家方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保留着深厚的爱国爱乡之情。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杨光先生在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已经并将继续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各个民族、地域的语言文化都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都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大贡献。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个性特征乃至一种精神,从人类文化整体上说,也就失去了其中独特的文化个性。语言的平等、多样化与和谐共处应当成为基于人类良知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目标。多语言才能多视角,多文化才能多色彩,多包容才能多理解。因此,我们要普及普通话,并不排斥方言,而是要求人们在说方言的同时,学会使用普通话,从而展现了语言的多样性与和谐统一;也通过客家人讲客家话,更有利于发扬客家乡亲爱乡爱国精神;真正做到了普通话与客家话共生共荣共发展。

1.2双语并行

在客家地区,我们语文教师适当以客家话辅助教学,能更加准确自如、生动传神地表达,更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真切体会到:用客家话助推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确实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作用很大。根据客家方言研究专家研究考证,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和广泛的古代音韵。尤其是在讲授课文时,我特别留意文言词汇与客家方言的关联,只要涉及双方有共性、共通的话,我一定会用客家话来分析该词汇在课文中以及客家方言中的意思。如讲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课文时:第五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行”在文中的意思是“走”;客家话“我先行”的“行”意思也是“走”。本册《木兰诗》的“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中的“著”(同“着”)在文中的意思是“穿”,客家话“著什么”的“著”亦是“穿”之意。同是《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归”字,与客家话中“归”均是“回来”之意,如客家话“你几时归?”。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话”的解释是“叙说、说”,与客家话“你想话什么”中“话”的意思一样。又如,讲授八年级上册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文时:文中选句“酒保……又问道:‘官人,吃甚下饭?’”。其中“下饭”在文中的意思是“下饭的菜肴”;在客家方言里的意思是“配饭的可口菜肴”。可见,此词意思是一样的。再如,讲授九年级上册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的“走”这个词,在古文里的意思是“跑”;客家方言里也是这个解释,像客家话“快走”。同是本册韩愈的《马说》中:“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食”字解释为“吃”。客家话的“食”也是“吃”的意思,如“你食西红柿炒蛋?”。像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五十六回中,选句“师父,你好没搭撒……”中的“没搭撒”,在客家话里也有“没搭撒”这个说法,而且意思也一样,《西游记》中和客家话里均是“无聊、不感兴趣”之意。当然,唐诗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著名诗人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首句“石径斜”的“斜”读音为“xiá”,而不是读“xié”,与二、四句末的“家”、“花”押韵,正好与我们现在客家话“斜”的读音一致。又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禾”字的解释跟客家话中的“禾”字一样,都是指“稻谷”,像客家话“割禾”。另外,客家人习惯把“衣”叫“衫”“,绳子”叫“索”“,是”叫“系”“,翅膀”叫“翼”“,脖子”叫“颈”“,脸”叫“面”“,黑”叫“乌”,“小”叫“细”等等。“衫”、“索”“、系”“、翼”、“颈”、“面”、“乌”、“细”等在我国古代汉语中是日常用词(普通话只把它们保留在书面语,而在口语中则已改用别的词了),我们的客家话里仍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和广泛的古代音韵。当然,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样的双语教学,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好文言词汇,又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

多元文化论文例5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我国的民族声乐学科教育与建设还没有完全走上正轨,这时的民族声乐无论在教学和演唱上都受到传统民族声乐的深入影响,无论是在演唱方法还是作品艺术风格层面,如郭兰英演唱的《一条大河》、郭松演唱的《乌苏里船歌》、王昆演唱的《秋收》《南泥湾》等等。这时的民族声乐作品或改编自少数民族或地方性民歌,或源自戏曲曲艺的曲调,在演唱的处理与表现上也带有鲜明的传统民族声乐的唱腔和韵味。

第二阶段是20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这一时期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来讲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因为很多特殊的原因我国的社会十分封闭,动荡不断,一切艺术都陷入停滞甚至倒退,但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却仍在夹缝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由于极端的思想影响,在我们的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否定外来文化的思想,武断的否认一切外来文化的作用和价值,而一批早年有过欧美留学经验的声乐教育家则坚决的抵制这种思想,并与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主张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走一条“土洋结合”的道路,这便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史中非常著名的“土洋之争”。而随着我国社会动荡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开始,我国开始再次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而争论的结果自然是“土洋结合”道路的胜利。而这次争论的积极意义则在于从此明确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理念与发展防线,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和教育重新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开始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也重新开始发展和完善,民族声乐也正式作为一种艺术学科进入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因为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一直完整的沿用西方音乐教育体制,因此,这时“土样结合”的音乐教育理念与思想在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和发展。通过以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为代表的一批声乐教育家不懈探索和努力,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演唱水平的民族声乐教育家与歌唱家,如、阎维文、宋祖英、等等,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和繁荣。而大量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专业化声乐作品也大批的出现,这些作品同这时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和风格一样,鲜明的带有欧洲古典音乐的艺术特征,无论是在音乐形式还是在音乐风格上。可以说这一时期堪称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在演出市场的繁荣程度还是在教育教学的学科建设上。而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时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时我国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完全起到了民族声乐艺术进步发动机的作用,在借鉴和吸收外来声乐文化,尤其是欧洲美声唱法上完全做到了多元化的理念和思维,在坚持本民族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的前提和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开放性与包容性,兼收并蓄,才使得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形态最终确立。

第四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进步、发展和转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实际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演出市场和舞台上出现了很多新鲜的元素。“原生态”的抬头“,跨界风”的盛行“,学院派”的坚守,等等。一批新生代民族歌手也相应而出,如融“民声”与“美声”为一体的吴碧霞,“民声”与“通俗”无痕跨界的谭晶,“神曲制造者”龚琳娜等等。多种多样的声乐演唱方式、表演方式、声音理念、审美理念纷至沓来,对我们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提出了严峻和现实的拷问和鞭策。我们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思想、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等层面上何去何从,是当前我们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要正视和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前文已有所提及,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是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民族性是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想使其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我们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就一定不能忽视对于传统的秉承和发扬。而民族性的保持本身就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与思想重要部分与明显特质。重视传统民族声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从传统民族声乐中发掘和提取艺术养分本身也是多元化思想更加全面和彻底的贯彻。“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我国的戏曲艺术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的话就会发现,几乎我国每个地方和民族戏曲艺术都有着自己明确、鲜明的发声理念和规范系统的发声方法。例如我国的最大地方戏曲剧种京剧,其演唱发声方法就极具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与美声唱法相比甚至在很多方面更为具体,要求更为严格,有很多专用的声乐演唱学术名词,如:真嗓、假嗓、左嗓、调嗓、喊嗓、丹田音、云遮月、塌中、脑后音、黄腔、冒调、走板、不搭调、气口、换气、偷气、嘎调、长吭、杂夯等。每一个名词都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声乐演唱要求或声乐演唱标准,并且这些声乐演唱术语与西洋美声唱法中的学术名词相比更加易于国人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够在声乐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和融入诸如此类的一些声乐名词和声乐演唱概念和要求对我们的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都是大有裨益的。”诚然,科学性的声音理念与意识对于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是不容否定的,这是高水准声乐演唱声音质量的最基本保证,但如果在演唱中一味片面的强调科学性,而忽视或者忽略了民族性的概念和意识,或者对民族声乐作品本身没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知,那么无论如何完美的声音也不能引起我国听众的情感与思想共鸣。

因此,在我们的民族声乐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和声乐艺术作为必修科目系统的纳入我们的教学计划,并有效的开展和实施,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艺术本质与内涵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牢固的民族意识,才能最终在演唱中完美的表现出来。另外,加强对于各地方,各民族的原生态民歌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原生态民歌的概念,价值和意义我们已经有过很多研究,了解也比较详细,无需过多赘言,但需要之处和强调的是,当前,从民族声乐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原生态民歌一定要避免矫枉过正的态度。我国原生态民歌众多,类型多样,举不胜举,每种原生态民歌的自身性质、类型、状态也都不尽相同,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我们学习原生态民歌,最重要的是要从其中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核心审美特质,并将这些潜移默化的应用于我们的民族声乐演唱,而不是浅显的学习某些特殊的发音方式、民族语言、方言或曲调,或是将其生硬的套装于课堂教学或者实践舞台、这样才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艺术发展的科学规律,切不要形而上学。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符合了多元化的艺术发展精神与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们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进步与完善。

二、在坚持民族与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多元实践探索与尝试

近年来,谭晶、龚琳娜、吴碧霞等“跨界民族歌手”的不断出现,以宋祖英为代表的学院派歌手与其他类型歌手“混搭”取得成功效果,都不停的冲击着人们的视听感受,同时也在极大程度逐渐突破了人们以往对于民族声乐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但从严格的声乐学科种类划分的角度来看,这些看似不同类型的歌手都属于民族声乐的范畴,但又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吴碧霞本身具有深厚的传统民族声乐功底,她在艺校期间学习的是湖南花鼓,进入大学后正式开始学习民族声乐专业,而在研究生阶段却转而攻读美声专业,这种中西合璧的学习经历极大的拓展了她的艺术道路,展现出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但如果我们对整体声乐艺术或者声乐理论有一个较高的认知水平就不难发现,如果单单从演唱的专业性与规范性来讲,吴碧霞的美声演唱只具其形,不具其实,是较为业余的,其根本性质上是一名非常标准的民族歌手,但即使她的美声演唱较为业余,只表现出一些皮毛,但这也极大的丰富了她的歌唱艺术层次,增强了她的艺术规格。再比如“民俗”唱法为代表的民族歌手谭晶,虽然她的民族与通俗唱法结合只是简单用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演唱流行性质的歌曲,在声音的运用于表现层面上并没有突破民族声乐的范畴,但至少为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和演出实践上拓展和丰富了曲目的选择。再比如凭一首神曲《忐忑》,以奇葩形象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龚琳娜,则以民族声乐为基点,开创了一条极为独特的蹊径,树立起自己鲜明的风格。如果我们深入的分析它的演唱风格,不难发现其实她无论从声音的运用还是表现的方式上人属于民族声乐的范围,首先,她的声音具有明显的非常正统和规范学院派特征,但在具体的艺术处理和表现上融入了非常多元的艺术风格。比如《忐忑》、《金箍棒》因为编曲和配器上完全由她的德国音乐家丈夫操刀,所以表面上带有一定的后现代风格,但究其实质,她此类型的声乐作品则运用了我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元素,也正是这种民族与现代结合所产生的非常独特的,甚至有些怪异的、令人啼笑皆非的艺术效果才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冲击,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了这位其实成名已久的民族唱法的歌手。同时,无论你对她的这种演唱风格是喜爱还是厌恶,认同或者唾弃,我们都无法否认其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丰富和多元化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上述事例说明,首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的基点是民族性为基础与科学唱法相结合,而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方向一方面是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艺术元素、精神与气质,同时要继续秉承包容性与开放性,兼收并蓄的吸收外来音乐的艺术元素,从艺术处理与表现上不断的丰富和拓展自己,而现有的成功经验也为我们的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更加彻底和完善的贯彻多元化的理念和思想,我们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学生声乐演唱的科学性、专业性与规范性,紧跟国际上美声声乐艺术发展的潮流,吸收先进的声乐演唱理念,另一方面还要在演唱的艺术处理、曲目选择、演唱实施上大胆的探索、创新和尝试,鼓励学生在合理的艺术范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多元的声乐演唱实践。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与美声唱法的借鉴和融合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概念和课题,这本身也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多元化的最根本体现,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声唱法本身也是多元化的,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对于美声唱法的概念、意识都源自俄罗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于美声唱法的理解和认知才真正与国际接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可以说意大利的声音理念占据主流,而21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意大利的美声艺术发展逐渐陷入停滞,但在德奥地区美声声乐艺术则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这时德奥的美声声乐理念与风格独占鳌头,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与法国之间交流的广泛和深入,我们发现法国的美声声乐艺术风格与我们的亦有很多契合和相融之处,所以,可以说,我们对于美声声乐艺术的借鉴与应用要具有发展性和国际性的眼光和视角,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更具普世性,才能更好地走向国际声乐舞台。同时,我们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市场意识。作为新时期的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对当前社会的艺术发展形势与艺术市场需求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并从社会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的高等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我们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高大上”的基本声乐演唱技能以外更要面对毕业后残酷的职业竞争,因此,在大学期间仅仅具有专业的歌唱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保证学生专业演唱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首先要不断的拓展教学曲目,传统的教学曲目固然很多是必须要学习的,但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实际表现,必须要积极鼓励学生演唱更多的新创作的曲目,而在选择类型上也不应拘泥于固有思维,无论是传统的民族声乐曲目还是新创作的曲目,无论是流行歌曲还是音乐剧选曲,只要是符合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与特质就可以为我所选,为我所用。而在演唱的表演形式上也要尽量的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堂、考试和实践演出中选用对唱、重唱,甚至可以与流行唱法、美声唱法、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器进行组合,然后教师要对其进行规范和指导,这样不但能够极大的拓展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思维和意识,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使学生在走进社会后真正适应多元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实际需要,成为具有较高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同时这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杜绝教育资源的浪费。

多元文化论文例6

【关键词】多元化;核心竞争力;战略

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兴起了一股多元化浪潮。多元化经营作为一种战略选择,为许多国际大型企业成功应用,带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也跃跃欲试,在各个行业纷纷开展多元化扩张。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许多企业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数不少的企业因实施多元化战略而折翼而归,或在落花流水中倒下,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据《中国企业报》2006年8月8日报道,中国企联近日公布一份关于中国失败企业之原因分析的研究报告,这份报送国务院有关领导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报告说,在所搜集的失败企业案例中,绝大多数败于多元化。三九、德隆、三株等企业被认为是多元化失败的典型案例。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经验教训表明,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多元化经营战略管理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具体策略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企业选择了正确的多元化战略管理模式,则多元化战略的效果就与实施多元化战略过程中的所采取策略有密切的关系。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如果所采取的策略不当,实施多元化战略根本就很难成功。为了保证多元化战略成功实施,应当做到:

一、科学的进行环境条件的分析研究,确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前提条件

企业要成功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必须具备充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我国的一些企业在没有对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分析论证的情况下,采取大规模的“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不仅使企业所有者与高层经理由于进入全新领域易产生决策的失误,而且相应组织机构的变革也加大了管理和协调的难度和成本。使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后由于资源的分散直接造成财务危机,继而导致全线溃败。对外部环境的研究,主要分析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新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竞争形势的不断演变等;内部条件主要分析企业内未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高层管理者是否具有掌控新业务的能力、企业的经济规模、企业在准备进入的行业中是否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实行多元化能否提高企业的资本收益水平、多元经营的产业与当前的主业是否密切相关,目前的主业是否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企业是否有充分的人才储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只有对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研究,才能做到审时度势,为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科学选择多元化经营的进入领域,把握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时机

企业多元化产业领域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多元化战略的成功与否。企业进行多元化时要在现有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之上的选择,而不能哪个行业领域利润高就进入哪个行业。要选择正确的进入领域,要求做到:(1)要对新进入经营领域发展前景进行科学的预测。(2)科学预测企业原有资源的运用效果。(3)所选择的经营领域应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移。(4)避免“大而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5)避免企业投资膨胀,企业应当充分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6)在选择经营领域时要避免盲目的多元化。(7)应尽可能进入与主业的相关性较强的行业。这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败往往起关键作用。(8)尽可能选择熟悉的领域。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不仅选择好所要进入的产业领域,还需要把握多元化发展的时机。国内很多知名企业那么短命的原因就在于开始企业多元化的时间选择不当,不同程度地犯了“过早多元化”的错误,在其盲目多元化的背面,就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跨越发展。

现实中的企业往往在企业原来产业尚有潜力充分发展、市场也尚可进一步拓展时,为其他领域的高预期收益所吸引,于是便抽出资金投入新产业,结果势必削弱原产业的发展势头,而原产业可能恰恰是其企业最具竞争优势的领域。并且,新进入的行业也需要有一定的技术、人才、销售等核心能力作为支撑。因此,此时的多元化发展可能是新的产业未发展好,原有的产业领域又被竞争对手抢占,结果得不偿失。

三、建立具有强势凝聚力和控制力的企业文化,从而通过公司的共同理念降低管理成本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并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体系。一些企业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兼并、购买等方式实现多元化扩张,这种扩张方式不仅涉及产品、技术、人员、管理方式、资金运作方式等方面的整合,还包括企业间文化的整合。因为这种扩张方式进行跨行业的出击,往往会因为业务性质的差异而出现文化上的差异和冲突,这种冲突对企业经营往往是致命的,如不在企业文化和经营模式上加以整合,极容易使企业定位迷失,可能会因“内耗”导致

两败俱伤。企业要想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实现成功的提升和跨越,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对接、提升和跨越。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应深入分析文化差异形成的历史背景,客观地判断其优劣利弊,判明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吸收双方文化的优点同时摒弃其缺点,从而形成一种优秀的有利于企业战略实现的文化,并实际稳妥地推行,(下转第35页)(上接第63页)使之达到真正的融合状态。

四、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多元文化论文例7

从考核目的上看,很多医学院校仅仅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医学生能否评优获奖、顺利毕业并获取学位的一个依据;很多任课教师只是把考试作为该课程学习完毕的一种应有形式,对其他方面并不关心。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知道医师资格证考试涉及医学伦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很多人缺乏长远考虑,仅仅关心目前的学习状态。从考核内容上看,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程的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和医学专业课程一样,进行期末统一考试。考试题目由主客观两部分组成,答案基本上是唯一的,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考查,没有体现医学伦理学的学科特点。从考核方式上看,长期以来,《医学伦理学》课程多采用笔试,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价值观等进行衡量。《医学伦理学》课程意在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因此,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改革《医学伦理学》课程的考评模式,才能彰显课程本身的价值和作用。

1.2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优势所在

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也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传统考试方式的不合理,使得部分大学生即使掌握知识不充分,但通过临阵磨枪,仍能拿高分,这样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单一的书面测验和考试等考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发展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内容进行“多元化考评”势在必行。国外教育界经过多年教学研究,发现“多元化考评”相比于传统考核方式,更具有突出的优势。“多元化考评”强调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其目的是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教学改进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化考评”首先是一个以“教育多元化与考生能力多样化”为导向的多元化,具有在纵向和横向上“多层性”的属性。多元化的教育,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并能促进教学改革。

2高校医学伦理学课程多元化考评体系的建立

2.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是一次总结性的测验,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检验,期末成绩所占比重最大,但不能像以往那样占据绝大多数。笔者认为所占比值30%即可,在医学伦理学课程期末应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题型,而且编写题目应结合医师执业资格考试,让学生在学完这门课就知道重难点所在,同时为以后职业资格考试做准备。

2.2课堂表现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判断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主要通过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上课的认真程度来衡量。上课表现,往往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习惯,上课表现的比重20%较为适宜。笔者认为教师每节课应在花名册上标注学生上课的情况,对上课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加分,对旷课、睡觉、聊天、玩耍的同学进行扣分,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上课的一些不良习惯,使学生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约束,同时也是对表现好的学生的肯定,也是教育公正的一个体现,更是反映这门课宗旨的一项较好措施。

2.3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其所占比重建议在20%。众所周知,高校教师承担课程多,人数较大,平时给学生留作业比较少,所以平时成绩首先包括作业。医学伦理学课程每学期应该至少给学生留一次作业,给学生一些话题,让他们写小论文,这样可以锻炼他们思考和写作的能力,并督促他们了解医学伦理的前沿成果。此外在平时的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教学当中,分角色表演或者组织辩论等,这个分数也是平时成绩的一种。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放一些视频或呈现一些案例,让他们参与讨论,给他们的表现打分,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兴趣。

2.4实践成绩

为了提高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把所学更好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成绩要占到学生最终成绩的20%,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和实践报告的情况来确定。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走向社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医学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且进行成果展示。鼓励学生走到社会上,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可以更好地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也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把实践教学制度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

2.5职业道德测评

医学伦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它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其目的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激励他们在学校刻苦学习,以后为病人全心全意的服务。因此,该课程的考核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测评,测评比重10%比较合适。其主要做法是,教师编写职业道德测评问卷,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分。同时选取典型案例或社会热点医疗事件,由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班级各小组间互相评分,最后教师结合两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3对保证多元化考评体系取得实效的思考

3.1更新理念,确立多元化评价的考核模式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唯分数论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生,学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放手让教师不断的探索更适应医学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其次,高校教师在做学术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研究的探索,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多了解国外的和国内其他学校的教学信息,对一些好方法要借鉴,要敢于打破常规,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最后,医学生在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医学人文知识,真正做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3.2完善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化教学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是指由任课教师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然后把每个部分视为一个独立的专题来备课和授课的教学方法。对于专题的取舍,既要立足于教材,服务于教学计划,又要立足于学科要点,并适度关注学科前沿问题和时事热点;任何一个专题,都将讲述一个或者几个学科重点问题,其自成体系、独立成篇。专题化教学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但方式也有差异,其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好。不同学校选用的医学伦理学教材有差异,但整体来看内容差别不大。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依然是课本理论知识,难免枯燥单调。教师应多了解一些医学伦理学方面的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及现实案例,通过整合,开展专题化教学。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比较研究的方法,即相关内容看看国外的做法,丰富教学内容,也使得理论知识不会那么枯燥,深入思考后对学生的作用也会更大。

多元文化论文例8

2多元化需求促使多元化设计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设计产品取得了快速发展,具体体现在目前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完善,造型越来越优美,技术越来越高超,体验越来越美好.这些特征分别从产品的功能、造型、技术、使用体验等角度反映当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概括为五种最基本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等级关系,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得以满足后,才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要.例如,穿衣服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穿衣需求,穿不同风格、样式新颖的衣服体现的则是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高层次需求,是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要.正如墨子所说的“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面对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心理体现出的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消费需求,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因此,产品作为满足消费者使用、实现其价值的物质载体,其必然在设计理念上符合消费者各式各样的使用需求.目前,根据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的消费促使人性化设计、情感化设计、可持续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等诸多设计理念的产生,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产品与“人”、“环境”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人性化设计、情感化设计,还是可持续设计、服务设计,它们的设计目的始终是以产品功能为中心,在达到消费者对产品基本功能的需求之后去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即满足消费者在功能、审美、体验、环保方面的需求.

3以系统设计的理念进行多元化设计

近年来,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到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可持续设计再到以促进服务为目标的社会创新设计,多元化设计不断发展,具体体现在:通过对“人—机”系统、“人—环境”系统和“机—环境”系统的不同侧重,为“人—系统设计理念下的多元化设计分析———从“人—机—环境”的角度出发刘世平,冷荣亮(滁州学院北校区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摘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通常要求设计者以整体的观点去考虑设计过程,从而使子系统与主系统、子系统与子机—环境”整体系统理念的发展提供系统支持.

3.1“人—机”系统

“人—机”系统中关注的是人与设计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两者之间的和谐交互关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性化设计、情感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和情感化设计是“人—机”子系统下的重要设计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它以人与产品的基本关系为出发点,考虑人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众所周知,产品功能是产品存在的本质目的,通过实现其功能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人性化设计在实现产品功能的过程中还体现出对使用者关爱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产品的功能多样化、形态人机化、使用舒适化、视觉美观化等多个方面.目前,人性化设计作为“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理念下的子内容,实现设计中“人—机”系统的和谐.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如图1,伞是生活中常备的产品,通过对伞柄上增加一简单的缺口为人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新的使用方式,充分体现对人关怀.

3.2“人—环境”系统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环境”系统在系统设计中表现出人与环境的友善态度,人作为客观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近年来,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度破坏,社会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人类也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在设计中把环境因素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其中可持续设计的发展便是人类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对环境的关爱.可持续设计仍然是以绿色概念为主题,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此外,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现代设计的新内容,以服务设计为例,可以通过有效的设计和社会创新促进服务效率、提高服务品质.服务设计是在创新的背景下产生的,其面对的是关系复杂、系统庞大的社会问题,和以往的设计形式不同,设计并不再仅仅以提供实际产品的形式参与其中,而更多的是以服务的形式.例如,湖南大学进行的“新通道”设计项目,旨在通过社会创新来保护与传承湖南通道县“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项目成果包括平面印刷、产品设计、服务体系和建筑设计等,通过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对湖南通道县的侗族文化进行传承与推广.

3.3“机—环境”系统

“机—环境”系统反映出产品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或者不利影响.有利的影响是指产品对环境起到改善的作用,或者有助于预防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不利的影响是指产品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破坏.为了保持生态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应当通过设计尽量避免产品在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使产品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可持续设计、低碳设计、绿色设计等设计理念在产品、环境的系统中始终把产品和环境的协调关系放在第一位,呼吁设计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能源是产品与环境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为了利用新能源减少对生态资源的消耗,各种绿色能源使用概念被广泛提出,充分表现设计者对环境的保护.是关于地铁门禁的概念设计方案,产品通过吸收人体表面的热能进行发电,为其提供工作能源,减少现实产品对电的消耗,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为产品能源利用提供新思路.是关于对现在空调外机的改良设计,根据温差发电的原理,该产品在空调外机的出风口增加一个发电装置,合理利用排风扇周围的温差进行发电,达到对能量的有效利用.

多元文化论文例9

一、多元化经营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所谓多元化经营,它是指所有金融行业之间的经营关系,金融经营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综观当今世界各国,多元化经营已成为普遍趋势。

(一)金融全球化发展是金融业多元化经营的宏观环境

金融全球化是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全球爆发了规模空前的金融业并购热潮,除了银行合并出现大型化、垄断化趋势以及合并活动趋于全球化、跨国化外,更为突出的是,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交叉并购成为新热点,大银行全能化与综合化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新的重组浪潮不仅包括银行之间的兼并,而且包括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跨业兼并。金融业的传统分业经营体制在合并中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之间的合并是三业合并的典型,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成为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全方位金融业务于一体的“超级金融航母”。

(二)多元化经营具有极大的优势

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全能银行对于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对客户和银行,还是对经济都非常有利。首先,它可以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即全面的金融服务;其次,它可以使银企关系更为密切。全能银行通过全国的金融服务,使客户与银行之间更加相互了解,加强了双方联系,有利于巩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最后,它可以更好地促进储蓄的发展。全能银行通过众多的分支机构为广大的客户提供多种方式的储蓄机会,特别是作为投资的各种证券,使每家全能银行都能与成千上万的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从

而使全能银行更好地充当储蓄与投资者的中介入。

二、我国目前金融经营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把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金融业的风险实际是更加集中和扩大。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全能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而影响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信贷资产中80%左右投向了国有企业。这种资产结构存在很大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处于困境的情况下,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剧增、经营效益下降,使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高风险运行之中。

(三)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事实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国的银行、证券商、保险公司分别处于无差异经营和无差异竞争的状态,包括机构发展和市场定位在内,还没有形成一种有层次、有分工、有竞争、有合作的良性发展格局,对金融业资源的总量利用造成了极大浪费。

三、我国金融经营模式的几点新思路

(一)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多元化经营的全能银行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银行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必然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构成严重的挑战。有鉴于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考虑着手按全能银行方向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并据此完善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可以选择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试点,率先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进行多元化经营的试点。逐步放开业务限制,形成相对完整的网络体系。在这里,集团公司的资金来源,可以由银行来参股,证券公司来参股,更多的是吸收其他产业公司的加盟,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投资入股。在集团公司内部,设立各自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这样,集团公司就具有了完备的金融业务,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时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整合

我国现有金融机构种类繁多,门类复杂。金融机构种类繁多,有利于形成竞争,但也过多地加大了竞争成本,尤其是分业经营的前提下,其无差异竞争成本更大,我国金融业的普遍不景气状况也就难以改变。而整合现有金融机构,可以实现经营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在境外多设立分支机构,并实多元化行经营,发展全能银行,与此同时,则减少境内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可以在境内重组金融机构,实行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相互并购或相互参股,并以一业为主,他业为辅,他业则以独立子公司形式存在,并分别设立账户,分别核算经营成果,分别进行风险控制,建立系统内垂直管理体系,成为金融集团公司。

(三)建立一套跨市场的、连续性的、统一的监管体系,实行金融业统一监管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是分业监管,监管部门有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业监管的初衷是良好的,但随着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金融改革趋势,统一监管也将成为一种必然。因为面对全能型的外资金融机构和即将成为全能型的中资金融机构,不能不进行统一监管。为此,应制定统一的金融安全标准和监管标准。

当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一体化时,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正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所言:“监管体系应适应被监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在现阶段,我国应加强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将来,可对此三者进行整和,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负责对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监管,从而形成我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戴相龙.中国金融出版社

多元文化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B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1-0031-05

大陆学者几乎都认为王夫之(1619-1692)是伟大的民族主义者及爱国主义者。侯外庐以后,学者都依据这个论点来发挥。然而始为俑者是章炳麟(1869-1936)。后来比较具代表性的是稽文甫。他称王夫之的思想是“最极端的民族主义”,以为王夫之“抱着大中华主义,想借武力以宣扬文化。”。

在先前发表的文章《王夫之“民族主义”思想商榷》中我反驳现代的学者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观点来诠释王夫之的民族思想。我此文的结论是:王夫之的民族思想中种族认同的成分很薄弱。他的民族思想是带有相对性的,是超越种族的文明论。在气论的哲学基础上,他主张民族间应该互相容忍,尊重各自文化之特质与独立性。他更没有现代的“国家”观念。所以我认为以“民族主义”加诸王夫之身上是不恰当的。

然而王夫之反清的心境及动机和此问题有关,值得我们探讨。王夫之从青年时期即在父亲的反对下,很热烈的投入反满清运动中。但是基本上他在35岁(1651年)之后就和实际政治绝缘了。虽然在往后四十多年的山林生活中,王夫之消极反抗满清的意念未曾改变,但是他反满的坚定心志是否在晚年稍有软化,则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果王夫之对满清的态度有改变的话,这会影响我们了解他的民族思想。

和反抗满清一体两面的是王夫之对明朝的忠贞,尤其是他对明朝皇帝之耿忠。换句话说,王夫之是否能超越对皇帝个人的效忠,而去考虑整个国家民族之命运的大问题。他忠贞的对象是明朝的皇帝或是以明朝为代表的国家?

一、王夫之的民族观

王夫之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他的“华夷之辨”及“夷夏大防”的主张。我们必须先了解他对民族的成因,以及民族差异的看法,才能正确了解他对夷狄的态度。王夫之采取了类似风水观念(如“地灵人杰”的概念)的气质论,来解释民族之形成与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许多不同的民族呢?王夫之以为是由于“地异”(地理环境不同),而导致“气异”,“习异”,“种异”一连串的差别。对这个种族间的差异,王夫之一方面认为是文化上的差别,因此他做出“文明”与“野蛮”之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他认为这也是道德上的差别,因此他提出“夷夏大防”的原则。但是不论民族间的歧异是基于文化还是道德的因素,王夫之主张我们应该尊重民族之差异性及特殊性,而不应该对其他弱小民族进行文化之侵略与同化。

二、种类论

《黄书》开宗明义就提出王夫之的种类论,以为全书的理论基础。他以为天下万物都有其所属之族类或类别。圣人“清其族,绝其畛,建其位,各归其屏。”所以“乘禽力横,耕禽力纵。水耕宜南,霜耕宜北。”这都是不可变易的自然之现象或规律。而圣人“绝其畛”,使每个事物都归属到它所属于的类别之中,目的是防止族类与族类之间的混杂相参。

应用在夷狄与华夏的问题上,王夫之因此主张华夏要“保其类”,“不可使夷类间之。”换句话说,汉人与夷狄各自隶属不同的种族,彼此不应该混杂。所以在《读通鉴论》中他以为华夏与夷狄理想的关系要像“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中国不要去将夷狄的制度文化加以汉化,夷狄也不要来侵略中国。彼此相安无事,互不羡慕,也互不干扰。

王夫之的“种类论”建立在他的气的哲学上。天以气化生万物,然而由于地理环境之差异,“天气”所造就的事物有品种、本质上的不同。他说:

“天以洪钧一气生长万族,而地限之以其域,天气亦随之而变,天命亦随之而殊。……地形之异即天气之分,为其性情之所便,即其生理之所存。”

他是用气之流行与地理环境来解释“理一分殊”的原则。为了要维持“地维”,才引发出“夷夏大防”的主张。他说:

“天下之大防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非本末有别,而先王强为之防也。夷狄之与华夏,所生异地。其地异,其气异矣。气异而习异,习异而所知所行蔑不异焉。乃于其中亦自有其贵贱焉。特地界分,天气殊,而不可乱。乱则人极毁。”

这种根据地理环境与种族所居住生活之地域来界分华夏与夷狄基本上并没带有任何价值判断在内。

三、气质论

有些学者认为王夫之讲“夷夏大防”,是以气的宇宙论与人性论来将他的排斥夷狄,甚至仇视夷狄的观点加以合理化。其实“夷夏大防”顾名思义是要防止夷夏彼此渗透而且是基于上述之“种类论”之考虑,和种族歧视或仇恨无理论上之关连。而且王夫之论夷夏之防和君子小人之防相提并举。他说:“天下之大防二,而其归一也。”我们必须先了解王夫之将夷狄华夏的问题和君子小人的问题视为同一类的问题,否则最后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王夫之所谓的根本性的问题是道德心的差别,即“义利之分”。而不同的道德心是环境所造成的。在此王夫之提出他的带有“决定论”意味的气的人性论。他说:“一者何也,义利之分也。生于利之乡,长于利之涂。父兄之所重,肌肤筋骸之所便,心旌所指,志动气随,魂交神往,沈没于利之中。终不可移而亡于华夏君子之津。”他进一步用地异、气异、习异、种异的观念来说明为什么夷狄和小人丧失掉道德心。

王夫之的这种思想是立基于他的气的宇宙论,以及他得自于张载的气质变化说。由于在他的整体理论架构中气或是气质是可以改变的,异种、异习也都可以改变的。而且他对夷狄也不是有种族的歧视或仇恨。他恨夷狄不仁不义,就像他恨小人不仁不义一样,根本上只是一种道德、文化的谴责。

但是我们仍旧可以追问,王夫之在解释民族差异的形成时,是否完全采取外在(即地理)的因素来说明,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他的《黄书》开宗明义就主张“凝黄中之”,因为中原的气得山川秀丽之精,是纯气。相对之下,夷狄所处之地域的气是间气、余气(不纯的气)。我们不能把王夫之所谈的“地异”、“质异”、“气异”、“习异”、“行异”等看作是一连串必然的关系。

四、什么是“夷狄”?

首先,王夫之所谓的“夷狄”不等于现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而且他心目中之“夷狄”的名称及分布和明朝末年时的实际情况亦有出入。王夫之除了对湘西及广西之少数民族有亲身之认识外,他的“夷狄”的知识全都来自书籍。因此他延续传统的观念,以为世界大致上是方形的,而中国(即“九州”)居中间的地位,旁边被异民族环绕着。但是王夫之所谓的“华夏”并不等于今日我们所了解的“汉民族”,因为他认为居住在“九州”之内的“夷狄”,如“潞甲之狄,淮浦之夷,陆浑之戎”,并不是真正的夷狄。他们其实“民皆中国之民,君皆诸侯之君。世降道衰,陷于非类”才成为夷狄的。王夫之用以区别华夏与夷狄的尺度不是种族的,而是文化的判断标准。

他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文明的消长,而指出春秋时有部分“华夏”堕落成夷狄,而且明朝以来“地气南徙”,江浙一带,成为了文明的中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准,不再是蛮夷之邦了。因此王夫之的民族观实际上是一种“文明论”,并不是以血缘为基础的“种族论”。因此我们不能同意王夫之将所有的夷狄一概视为禽兽,可以将他们赶尽杀绝。王夫之对付夷狄的手段是基于很简单的实际政治的考量,而不是基于对夷狄之种族仇恨。王夫之视夷狄为虎狼是由于夷狄侵略中国的行为。在华夏与夷狄之间存在有敌意时,中国杀伐夷狄是自卫的正当手段。“夷狄非我族类者也,蟊贼我而捕诛之,则多杀而不伤吾仁。如其困穷而依我,远之防之,犹必矜而全其生。非可乘约肆淫,役之贱之而视为利也。”所以我们不能误解王夫之,以为他主张要将夷狄赶尽杀绝。其实他对待夷狄的方式是合理的,完全看夷狄对待中国的态度而因应。战争时则杀夷狄,和平时则设防夷狄,而且甚至要辅助夷狄。

归根究底,夷狄和小人“均是人也。”夷狄只不过是为利欲所胜的人。“盗贼之与夷狄亦何以异族人哉?志于利而以动人者惟利也。”王夫之在此显示了他的儒家本色。道德的裁判终究比种族的差别,文化的歧异来得重要多了。夷狄和小人一样,基本上是由于在道德上有缺失而堕落的人。

王夫之认为夷狄中“自有其贵贱”,夷狄也有像金日碑这样的好人。而且王夫之的论点侧重在“防”,及维持夷狄与华夏之界线,因此王夫之虽然有汉民族的优越感,在对待夷狄的外交策略上,他带有井水不犯河水的胸怀,完全和所谓的“文化沙文主义者”不同。这点我们必须承认王夫之早在十七世纪即有如此恢闳的气度与开放自由的精神。

五、文明与野蛮之分野

王夫之对华夏的定位带有文明与野蛮的价值判断。他虽然受到时代的限制,不免有“大中国主义”的看法。但是值得强调的是他的文化优越感不是立基在狭窄的种族主义之上。因此王夫之的民族思想和所谓的“种族中心论”有极大的差异。

首先王夫之认为“文明”不是“中国”的代名词。在黄帝之时,中国不是唯一文明的国家。而且“中国之天下,轩辕以前,其犹夷狄乎?太吴以上,其犹禽兽乎?”王夫之以“文质”(文化与纯朴)的观念来解释文明的迭移有兴衰消长,以此作为文明与野蛮的分野。

中国人虽然由禽兽、夷狄进化到有文明的华夏之人,也可以由于失掉文明而退化成有质无文的夷狄,甚至禽兽。文明因此不是永恒的存在,也不是华夏的专利。这是一种超越种族的“文明论”。

王夫之对华夏与夷狄的分别和今日我们所谓的“汉人”和“少数民族”的分别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王夫之的“夷狄观”是“华中有夷,夷中有华”。因此严格的来说,他的“汉人优越说”只可说是超越种族的“文明论”。

六、结语

基于实际政治的考虑,《黄书》中没有直接批评满清的言论。书中论及夷狄的文字应该放在他之“种类论”及“气质论”的理论中来看。王夫之认为夷狄是异族、异类,但是他不是从种族的角度来分辨华夏与夷狄之不同,而是从文化上及道德上来做分别。

王夫之了解历史上治乱相循环,中国被异族统治是很常见的现象。他因此承认中国人是个很复杂的种族,所以他论“夷夏大防”不是从种族认同来谈,而是从文化及道德的认同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