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供应链体系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7:44

供应链体系论文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1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1.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完善社会征信服务体系。供应链产业的信用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供应链产业参与者众多、行业和地区跨度大,容易产生供应链内生性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体现在既有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周期频繁、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又有诸如自然灾害、战争与恐怖袭击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同时也会遭遇到企业战略的调整冲击,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增加供应链自身信用问题的风险。二是供应链产业的白发性扩散作用。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问题凸显,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大的金融灾难。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2.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有关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中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有关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和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尚有许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现实法律中,合同法中没有明确地规定仓单的法律地位,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般物流企业签发的仓单又没有权威机构认证和监管,仓单的标准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围十分有限。同时,从我国的“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到“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

(二)必须把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2

一、导论

1987年,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根据对有关组织系统和谐运行机制的思考提出了“和谐理论”,其理论研究的对象是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组织。和谐管理理论将将“人的能动作用”对应为“和”,而“优化设计”对应于“谐”。其中“谐则”定义为有关“优化设计”的机理、规律或者主张;“和则”定义为有关“人的能动作用”的机理、规律或者主张。“优化设计”与“人的能动作用”对应的工具和方法分别称为“谐则工具库”与“和则工具库”。同时将和则、谐则围绕和谐主题在不同层次间的关联互动定义为和谐耦合。[1]

二、供应链战略联盟和谐的机理分析

供应链战略联盟和谐管理作为和谐理论在供应链领域的运用,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使该系统实现均衡的和谐机制?如果有这个机制,该机制是如何运转的?该机制的运转能否达到预期的供应链战略联盟效益?

根据和谐理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的和谐运转必须要求联盟系统在供应链和谐主题的统领下,在促协力场和协同力场的共同作用下,以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的和则与谐则作为控制手段,来保障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的和谐运转。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的促协力场就是影响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契约约束;协同力场是指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内部影响联盟运行的文化、联盟精神供应链理念等和激励供应链战略联盟运行的各种措施。而供应链战略联盟谐则就是有关优化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设计的制度和规则,供应链战略联盟和则就是联盟系统中促使各联盟成员发挥能动作用的价值理念。[2]

具体地讲,从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的内部来说,联盟核心企业是推动供应链内部各个子系统和谐发展的决定力量。我们知道,供应链战略联盟核心企业的经营水平、供应链中的商品、供应链费用、生产技术水平都会对联盟结构、供应链方式、供应链渠道、供应链体制、供应链条件等供应链战略联盟子系统产生影响,但是对供应链战略联盟各子系统起直接作用的是供应链战略联盟核心企业经营能力的变化。只有供应链战略核心企业对不同商品束的经营水平发生转化,才会导致联盟运营条件的变化,进而导致供应链方式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供应链联盟结构的变动,最终引起供应链战略联盟效益的变化。从供应链战略联盟内部系统同外部系统的和谐来看,供应链战略联盟核心企业同样是影响联盟系统与外部系统和谐的根本因素。

三、供应链战略联盟和谐的基本内容

供应链战略联盟和谐可以分为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的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两个部分。[3]其中供应链战略联盟内部和谐又可分为联盟要素和谐、结构和谐、组织和谐;外部和谐包括供应链战略联盟与经济增长的和谐、供应链战略联盟与自然的和谐等两个部分。

(一)供应链战略联盟内部和谐

供应链战略联盟内部和谐是指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与协调。它主要包括供应链战略联盟要素和谐、组织和谐。

(1)供应链战略联盟要素和谐

供应链战略联盟要素是指完成供应链战略联盟所需要的基本要件。它包括供应链战略联盟核心企业、供应链战略联盟客体、供应链战略联盟手段三个方面。所谓联盟核心企业,就是指从事供应链战略联盟活动的行为核心企业。所谓联盟客体,是指在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之间运动着的供应链物,即供应链战略联盟运营中的商品。供应链战略联盟手段是指商品供应链正常运行的所必须借助的工具,它包括两个因素:货币和信息。供应链战略联盟要素的和谐就是要求在联盟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协调一致。

(2)供应链战略联盟组织和谐

供应链战略联盟组织是指联盟内部各企业间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组织结构状态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在供应链战略联盟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着交易关系、竞争关系、协作关系,而这些关系可以通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来表现出来。市场结构是决定供应链组织竞争性质的基本因素,市场行为是指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策略性行动,它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等。

(二)供应链外部和谐

供应链战略联盟外部的和谐是指供应链战略联盟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均衡。它主要包括供应链战略联盟与行业增长的和谐、供应链战略联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1)供应链战略联盟与行业增长的和谐

供应链响应速度的加快和供应链费用的节约对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供应链战略联盟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供应链行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均衡分工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均衡综合生产力也提高。

(2)供应链战略联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实现供应链战略联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就必须发展绿色供应链。绿色供应链不同于一般的和传统的商品供应链。传统的商品供应链活动集中在满足某一经济核心企业的经济利益上。而绿色供应链则又加上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有经济属性、又有人文属性的目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利益从长远的和宏观的角度是一致的,但对于特定的供应链战略联盟核心企业而言,二者往往又是矛盾的。因此,如何把二者协调好就成为绿色供应链所要处理和解决好的一个中心问题。

四、小结

和谐管理理论注意到,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无法简单地将主观情感的一面归结或转化为客观科学的一面。也就是说,管理必须遵循两个规则,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用减少不确定性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并设法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互动作用,实现整体的一致性和更高的绩效。而本文将和谐管理理论引入供应链战略联盟管理中,分析了其运作机理,阐述了供应链战略联盟和谐的基本内容,为供应链战略联盟持续运营及发展提供新的管理思维,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3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311845024):基于电商环境下供应链协管绩效评价研究。

引言

近几年来,企业不仅关注自身的资源优化,也开始关注与合作伙伴的整体协同优势。全球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David Anderson和Hau Lee于1999年4月发表了题为“协同供应链:新的前沿”的文章,明确指出新一代的供应链战略就是协同供应链。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供应链协同的概念,被认为是更容易理解和最现实的供应链实践,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方便的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更是被寄予厚望(Sabath,2002)。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供应链协同管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评价却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尤其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通过一系列指标的测量来监管和控制供应链的流程活动和协同程度。良好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推动组织活动、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动因。协同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供应链的战略协同目标并赢得供应链的长期竞争优势。为了达到供应链实现协同管理后不仅整体效益提高,而且各个节点企业的效益也能得到提高这一目标,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评价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绩效评价作为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一部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现实的意义:

第一,要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在国内和国外应用成功率都不高,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衡量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供应链协同的评价标准,能够准确及时地描述供应链协同运作的状况,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二,对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研究可以对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是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通过协同绩效评价可以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减少矛盾冲突和内耗,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理解,发挥整个供应链的优势以获得最大效益;第四,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属于多层次、多指标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问题,这类问题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可以应用到这些方面中去解决实际中的复杂问题。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大部分企业以财务指标作为唯一的绩效评价指标,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和竞争的加剧,财务指标暴露出只鼓励短期行为、缺乏战略性考虑等弱点。

1.1评价指标的选取

Lummus R.R等人(1998)从4个方面列举了供应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在供应方面,有供应的可靠性、提前期;在过程管理方面,有过程的可靠性、所需时间以及计划完成情况;在交货运送方面,有完好订单完成率、补充提前期、运输天数;在需求管理方面,有供应链总库存成本、总周转时间。Beamon(1998)认为供应链绩效评估指标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定性指标包括顾客满意度、柔性、信息流和物流整合度等,定量指标又分为基于成本和基于顾客响应的指标;Roger(1999)认为客户服务质量是评价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最重要手段,应从有形的外在绩效、可靠性、响应速度、能力、服务态度等10个方面进行评价。供应链研究的权威机构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PRTM和AMR(2002)在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中,提出了度量供应链绩效的11项指标,包括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供应链响应时间、生产柔性、担保成本等。Gunasekaran(2004)认为,要更好地理解和改善供应链的绩效,应从战略、战术和运作三个层次上分析,并将计划、资源、制造和交货这几个供应链活动在这三个层次上进行探讨。Bradley Hull(2005)从供应链的供求弹性角度,实证分析了供应链绩效评价问题,建立了4个评价指标:供应链对市场变化的响应、供应链容量利用率、供应链分配问题、价格折扣或成本增加对供应链产生的数量影响。

1.2评价模型和方法

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1992)在《均衡计分卡―良好绩效的测评》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均衡计分卡(简称BSC)模型,该模型提出了一套系统评价和激励企业绩效的方法。供应链研究的权威机构PRTM(1995)提出了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模型,即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它提供了通用的供应链结构、标准的术语定义、与评价有关的通用标准和最佳实施分析,可用于评价、定位和实施供应链应用软件的公共模型。Beamon(1998)提出了一种由三个一级指标(资源测度、输出测度、柔性测度)构成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作者称之为ROF模型。此模型是从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出发,以影响战略目标的几个关键因素为基础建立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是一个对具有多投入多产出及多个决策单元问题的效率评价方法。它在1986年由运筹学家Charnes和Cooper创建,并广泛使用于绩效评价;Narasimhan、Talluri和Mendez(2001)将数据包络法应用于对供应商的评价。

在我国学者提出模糊综合评价法之后,F.T.S Chan和H.J.Qi(2002)将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构造出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HP),并将之应用到供应链绩效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简单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适用于多目标、多准则、无结构特性或难以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该方法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能有效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评价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F.T.S.Chan(2003)在研究供应商选择问题时应用了层次分析法并涉及到绩效评价问题。

2 国内研究现状

2.1评价指标的选取

马士华等(2000)提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统计指标,包括客户服务、生产与质量、资产管理和成本4个方面。在每一个方面又提出具体的7项指标,他还认为供应链的绩效应辅以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供应链生产效率等。学者霍佳震等(2002)以用户满意度的角度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承诺水平、产品价格这四个二级指标建立了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体系。

杨金海等(2005)指出从供应链的财务业绩、客户满意、业务流程、节点协调、革新发展及社会责任6个角度构建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将社会责任纳入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王传民等(2009)建立了三层框架结构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能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和客观的评价。张天平等(2010)提出和建立了基于供应链总体效益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把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绩效指标。

2.2评价模型和方法

马士华等(2002)在一般平衡记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供应链记分法,从客户角度、供应链内部流程角度、未来发展性角度和财务价值角度研究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参考指标。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供应链管理委员会(Supply Chain Council of CECA,简称CSCC)(2003)结合中国供应链管理模式和企业现实需求,推出了“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评价参考模型”(简称SCPR)。方承武等(2005)以层次分析法和顾客满意度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为供应链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定量化方法,且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供应链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BP(Back Propagation)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出的,林丽红和李锦飞(2005)利用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史东成、陈菊红和郭福利(2007)利用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作为模糊数学的一种具体应用方法,最早由我国学者汪培庄提出,该方法特点在于:评判逐对进行,对被评对象有唯一的评价值,不受被评对象所处对象集合的影响。此模型应用广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姜方桃(2009)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从定量的角度对集成化供应链企业进行绩效评价。顾小林(2009)应用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的绩效评价体系从面向客户内部、管理过程、面向客户外部的绩效三方面以及量化测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史文利等(2010)利用未知集理论对供应链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

结语

通过对上述大量文献的阅读、分析与归纳,可以看出供应链协同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总体上包括组织关系、面向流程(包括物流、信息流及信息技术)以及协同知识创新这几个方面。但在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国外做的实证研究较多,而国内相对理论推导多;另外国内较为注重理论机制的探讨,缺乏我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对供应链协同实际运作过程方面的研究,因此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对供应链协同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具体研究。■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D, Lee H. Synchronized supply chains: the new Frontier[J]. ASCET, 1999,6(1). http:// Ascet com.

[2] Lummus R R, Vokurka R J, Alber K L. Strategic Supply Chain Planning.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1998,(3): 49-58

[3] Beamon BM. Supply Chain Design and Analysis: Models and Metho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8,(55):281-294

[4] PRTM. SCOR-Model. SCOR Overview Booklet,2002:1-10

[5] A. Gunasekaranan, C.Patel, Ronald E. Mc Gaughey. A framework for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4, (87):333-347

[6] Bradley Hull. The role of elasticity i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J].Production Economics,2005,(98):301-314

[7] Robert S. Kaplan, David P.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2):71-79

[8] PRTM, Soor model[EB/OL], http:///html/soor-overview,cfn

[9] Lummus R R, Vokurka R J. Defi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Industrial Management&Data Systems,1999,(1):

[10] 11-17

[11] Kaplan RS, DP Nor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12-15

[12] 葛亮,张翠华.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发展[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6):151-154

[13] 张翠华,周红,赵森,常广庶.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及其应用[J]. 东北大学学报,2006, (6):706-708

[14] 方承武,雷勋平.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评价.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22,(4):412-415

[15] 霍佳震,隋明刚,刘仲英.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同济大学学报,

[16] 2002,(4):495-499

[17] 殷梅英,王梦光,刘士新.供应链分销阶段运作绩效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10): 400- 403

[18] 史文利,高天宝.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未知测度模型.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32,(5):983-987

[19] 杨金海,刘纯阳,夏雷.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5,(12):153-155

[20] 周淑华.基于协调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2):38-41

[21] 罗明,马卫,周叶.供应链生命周期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7,26(10):81-84,104

[22] 马士华,李华焰,林勇.平衡记分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4):5-10

[23] 叶春明,马慧民,李丹,柳毅.BP神经网络在供应链管理绩效指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业工程与管理,2005,(5):35-38,43

[24] 陈坤,洪艳.主成分分析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探析[J].学术交流,2006,(8):107-109

[25] 邹辉霞.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6] 陆杉,高阳.敏捷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J].2009,26(2):26-29

[27] 吴金南,仲伟俊.电子商务能力影响供应链绩效的机理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1):142-149

[28] 郭绪魁,董毅明,袁明.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绩效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5):16-19

[29] 马晓锋,骆温平.供应链绩效评估指标分析与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11,(1):26-29

[30] 陈冬冬.一种供应链绩效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31):200-202,210

[31] 刘丹,周叶.供应链绩效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航空武器装备制造为例[J].物流技术,2010,(218):16-19

[32] 苏勇.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及其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3] 史文利.供应链绩效的多维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4] 陈娟娟.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与仿真研究[D].四川: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5] 彭志忠.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体系实证效应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9):30-33

[36] 余洁.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协同管理[J].物流技术,2008,27(2):82-84

[37] 段尧清.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研究(Ⅰ)――基于结构方程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科学,2010,(12):1871-1875

[38] 陈学涛,张萍,李初民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市场细分方法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0(2):40-45

[39] 凌一苇.基于供应链协同的供应链满意度管理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0] 王红梅,史成东.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评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1):234-237

[41] 贾瑞霞,李云.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济,2010,(1):28-29

[42] 任继如,张世新.浅析顾客价值导向的供应链协同[J].商业时代,2009,(6):18

[43] 王宁.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

[44] 马士华,徐贤浩.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南民族学院院报,2000,19(2):58-61

[45] 王传民,彭志忠.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应用研究,企业管理,2009,(16):164-165

[46] 张天平,蒋景海.三层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求索,2010,(6):38-39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4

1.引言

环境问题是全球商业活动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众多的企业将环境改善活动集成到其战略计划与日常运营中,商业组织正面临着市场与环境绩效之间平衡的压力[1-2]。研究者为研究了如何降低制造业对环境的负影响,提出了将环境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两者的研究集成起来,满足商业需要的绿色供应链。

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提出较晚,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原材料的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及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3]。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国内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绿色供应链实施驱动力分析。本文综述体系如图1:

图1 研究框架

2.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研究综述

朱庆华等(2005)讨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内涵界定、研究内容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等,为企业实施从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到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的转变提供决策支持[4]。董雅丽等(2008)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特征,设计了具体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提供了一种定量的评价依据[5]。朱庆华等(2005)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质量管理对其的影响,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决策支持[6]。

叶飞等(2010)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说明绿色设计对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黄国青等(2007)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给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8]。张华伦等(2006)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做出了理论探讨[9]。刘威(2010)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分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韩志新(2010)引入成熟度理论,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成熟度模型,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成熟度。

以上文献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但研究有一定的局限,绿色供应链是社会全方位的集成,在对其绩效评价时难免会有一定的主观性,且有些指标量化时并没有合理的体现出其作用。但其从侧面反映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常见问题。

3.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王能民等(2007)在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回顾的基础上,研究了绿色供应链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特征的环境管理模式。汪应洛等(2003)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认为共生原理、循环原理、替代转换原理与系统开放原理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理。庞燕等(2011)考虑低碳经济环境下,运用钢铁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构建钢铁制造业“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绿色供应链结构。李霞等(2014)认为不断提高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迫使企业重新整合供应链资源,率先在中国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并将其逐步推广至上游供应商。李海萍等(2004)论述了生态工业园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并提出了制造业企业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田中禾等(2007)在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其建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了关于对我国企业绿色供应链重整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4.绿色供应链实施驱动力研究方面文献综述

朱庆华等(2009)基于系统观思想,通过对289份企业问卷的分析,勾画动力、能力转换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框架模型。朱庆华等(2010)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压力/动力-实践-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机理进行了研究。郭承龙等(2011)从成本角度探讨林业绿色供应链动力,探讨在整链内追逐更高的利益分配比例正是林业绿色供应链形成的动力源之一。

在绿色供应链实施驱动力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突出显示了针对供应链的协同发展过程中,驱动力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也表明了绿色供应链的强劲动力。

5.结论

综合以上文献研究,目前绿色供应链发展还不完善,但绿色供应链有着强劲的发展力,绿色供应链满足更快、更具有柔性、更有效率和更具有社会责任的商业需要。作为未来发展中供应链的一部分,企业、中间环节角色以及消费者要以绿色生产、绿色运输、绿色消费为基本导向,全力协作,共同经营绿色供应链,使整个供应链快速完善,提高经济效益,达成一定的社会效益,全方位解决供应链效率问题。(作者单位:1.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参考文献

[1] Sarkis, J. A St rategic decision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3, 11: 297~ 409.

[2] Khoo, H H, et al. Creat ing a green supply chain[J]. GMI, 2001, 35(Autumn): 71~ 87.

[3] 黄凤文,吴育华.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前景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252-256.

[4] 朱庆华,赵清华.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评述[J].科研管理,2005,26(5):93-98.

[5] 董雅丽,薛磊. 基于ANP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和算法[J].软科学,2008,22(11):56-63.

[6] 朱庆华,耿勇.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绩效关系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5(5):13-19.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5

引言

供应链是多个独立的企业或部门之间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的组合,这些企业之间通过交流达成契约或协议联合在一起。在供应链形成的过程中,每个企业认识到通过协调合作可以获得较多的联合收益,并且在分配利润时,都期望分配到相对较多的价值。因此,供应链成员在合作时需要探讨如何获取“1+1>2”的联合收益以及分配的问题,这就是供应链中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的问题:有效性和分配性。前者指的是整体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即各企业之间如何通过协调合作形成供应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损失,得到最大的剩余价值,这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后者是针对供应链上各个成员来说的,即实现合理的利润分配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这有利于指导公司管理者运营企业业务操作和选择合作者等。只有同时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才能保证供应链的稳定与长期发展。但实际上,这两个问题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有时,供应链企业(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可能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略整体的效益,因此,有效的解决这种冲突矛盾对社会及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谈判作为一种解决矛盾及冲突的有效机制,在解决供应链的问题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谈判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供应链的形成,并有效的解决供应链中的冲突矛盾。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谈判具有可以促进供应链协调合作的积极作用。谈判在物流或供应链中比较普遍的应用主要在采购环节:根据对某地区建筑行业的调查,从1995-2000年,44%的私营企业使用谈判进行采购;Bonaccorsi指出医疗设备的采购中,在质量不确定时,谈判是经常采用的方式;我国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报告他们1/3的合同契约是通过谈判方式达成的。

谈判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具有自身的优势。如果消费者需要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和生产商或供应商进行谈判可以使对方了解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达成有效的交易;如果供应链成员合作的项目比较复杂,谈判可以为成员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提供更广阔的的交流空间,有助于产生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应对复杂的境况;若供应链的谈判方比较少,即一对一等简单的形式,有效的谈判有利于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协调,产生情感的共鸣,促进更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对于国营企业的批量规模化生产经营,97%选择竞争拍卖的形式,但实际证明单纯的拍卖机制缺少事后控制,因此,为了避免效率损失,在拍卖机制的交易中逐渐融入了谈判这一机制。

谈判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从博弈理论到更加理性化、人性化的谈判决策分析,谈判理论为供应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但是目前却少有文献对供应链谈判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因此,本文将立足于谈判理论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发展,介绍谈判理论发展的每一阶段是如何实现供应链的有效性和分配性的。

供应链谈判的基础理论

(一)谈判的概述

谈判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Luce和Raiffa的《博弈与决策》一书中,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冲突,随后谈判的广泛概念作为博弈理论的一部分,但对其却没有正式的界定,直到1982年,Raiffa的《谈判的艺术和科学》使得谈判分析作为特定的领域综合且全面的问世。

关于“谈判”,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一些行为学研究中,谈判作为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最终达成某些共识或形成统一态度的过程;在某些经济文献中,谈判有时用于双边交易行为,区别于拍卖行为;在谈判分析中,通过谈判这一行为可以使得最初的缺乏效率的交易达到有效的平衡,实现帕累托最优。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学术标准,方便跨学科之间的研究,Bichler对谈判进行了定义:谈判是两个参与方及多个成员之间的重复交流和做决策的过程,且参与方具有以下的特点:参与方不能通过单方的行动获得他们的目标;交换信息,进行出价、还价和争论辩解;处理共同的任务;达到一致,做出折中的决定。

鉴于供应链和谈判的特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供应链谈判进行了简单的定义:

供应链谈判,是供应链中多个企业参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供应链的各企业会在采购、生产、运输或销售等环节就某些款项进行协商讨论,为了实现他们共同的目标,达成协调合作,签订最终的协议,实现“1+1>2”的合作目标。

(二)谈判力

所谓谈判力,是谈判双方在解决冲突矛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更多优势,凭借此种能力,谈判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现有文献,主要是通过“谈判协议最佳替代方案”来描述谈判力的,拥有较强谈判力的谈判者能获取更高收益。Lovejoy认为谈判力是公司获取剩余价值的能力;Deutsch将谈判力看成是一个关系性概念,存在于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交互中,而不是寄居在个体中;在有些文献中,将供应链成员的谈判力认为是谈判方在某一环境中影响对手的相对能力;张雄会等人说明了供应链成员的谈判力不对称会影响供应商的质量改进投入;Thompson的任务相互依赖理论认为拥有很强谈判力的企业可能会影响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协调合作的能力。

谈判力在供应链的协调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文献对谈判力并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有些文献中使用相对谈判力,将其应用到纳什讨价还价模型中,如Roth拓展的广义纳什讨价还价博弈中的指数,代表谈判成员的相对谈判力大小;Arrow等人将风险喜好作为评估谈判力的标准进行研究,当对手的风险厌恶程度越大时,其谈判方的谈判力越大。Crook和Combs分析了供应链的多种情况下谈判力的来源和对整个供应链协调合作的影响,但是对于谈判力也仅仅是将其作为外生变量定性使用,没有将其数量化。

由此可见,谈判力作为供应链谈判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缺乏统一的定量化,因此,企业相对强弱的标准难以确定,但是这也说明了谈判力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指标的。

(三)供应链谈判解决的问题

1976年,Williams以1000名律师为研究对象,做了一份调查来研究谈判有效性的问题,通过这个研究,Williams和他的同事们将谈判分为竞争性谈判和合作性谈判两类,调查数据证实了合作谈判的有效性。通过这个经典的案例,我们可以推测合作性谈判有助于解决供应链协调合作中的问题。

供应链要实现协调合作,其目标是如何达成一致的?是如何解决利润分配的问题的?谈判力是如何影响利润分配的?供应链成员是否结成联盟,以及联盟过程是如何实现的?这些都是供应链协调合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要整理谈判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根据假设条件和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同,本文主要从谈判博弈和谈判决策两方面进行介绍。

供应链谈判的博弈理论应用

供应链谈判博弈理论一般是建立在参与人是完全理性、信息共享等假设基础之上的,追求帕累托最优解。另外,Z.Livne、John P.Conley等人对纳什讨价还价理论进行了拓展使其公理化,加入了时间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使得讨价还价理论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将其博弈论的拓展研究应用于未来的供应链协调合作中,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

下文介绍谈判博弈在供应链协调合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供应链联盟和利润两个方面。

(一)供应链成员的联盟

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联盟合作有助于增加谈判力,有效地提高成员合作的稳定性,提高整体的效率,通过成员之间的联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减少风险、节约成本。

供应链的联盟合作,也是博弈理论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联盟最早出现在供应链文献中可能是1961年,该文章中统计了52个月的数据分析联盟对联合收益的影响;Nagarajan对于联盟形成中的博弈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整理。下文将具体分析联盟中的谈判模型是如何解决协调合作问题的。

Nagarajan和Bassok具体分析了供应链联盟的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供应商成员结成联盟;第二个阶段是联盟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或竞争获得联盟利润;最后一阶段是联盟成员进行利润分配。他们建立了供应商和联盟依次进行的多边谈判模型,每次谈判使用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和Roth的广义纳什讨价还价模型,通过谈判模型展示了谈判力对联盟的影响以及谈判力与联盟稳定性的关系;Nagarajan将联盟组合问题扩展到动态的联盟结构中,分析了一个分散式组合系统的供应链中两阶段的联盟形成,使用了Stackelberg博弈和纳什博弈模型,预测了供应商的谈判力、数量和市场需求对供应商联盟结构的影响,并考虑了联盟中产生的成本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Tirole建立了供应链中供应商联盟的相关模型,虽然产生了最大的剩余价值,但却忽略了稳定性和随机联盟结构的问题;一些文献关注于供应链的运营过程,研究了联盟组合中的生产力、库存、价格或契约等问题,还有的文献中研究了联盟中的合作、竞争和信息共享等影响因素。

供应链的联盟问题对企业的运营和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选择合适的谈判博弈模型对于联盟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分配

供应链的协调合作需要各成员之间合作的动机,其中获得合理的利润分配可以有效的保证供应链的顺利实施。

贡文伟等人设计了三级逆行供应链系统,并建立了Nash谈判模型对总体利润进行分配,结果显示,供应链成员的利润所得与其在链中的地位成正比;李应在三级供应链的协同计划系统中,建立了三层规划生产、分销计划谈判模型,实现了帕累托最优解;公彦德等人在基于合作满意度的基础上,运用Nash谈判模型设计了三级供应链系统的利益分配方法。Lovejoy建立了谈判链的模型来解决不同供应链结构之间的协调合作问题,分析得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利润分配与谈判力以及与每层链中的参与方的成本结构的关系。

谈判博弈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分配问题,也可以解决供应链协调合作的其他问题,如Hubert使用谈判博弈论分析了俄罗斯天然气的供应链的投资选择问题和谈判力的结构情况;Worley等人也利用谈判的博弈理论解决太平洋西北部的芦笋业的管理情况等,但是谈判博弈要求参与人是理性、信息共享的,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供应链谈判的决策分析

(一)供应链谈判的决策分析的意义

谈判决策分析是在博弈论领域的基础上推动发展的,Raiffa将谈判归为决策分析的范畴,强调精确的描述谈判对手的特征,可以为现实中的冲突提供最可靠的谈判解决方案。决策分析中的谈判不追求帕累托最优解,而是倾向于得到可能的协议区,在此区域中的解都是谈判者可以接受的范围。James K从决策分析的角度分析了谈判分析的特征和组成元素,他提出谈判分析倾向于忽略博弈论解决方案中的概念和唯一的均衡解,追求谈判的可能协议区和可能的谈判解的分布,谈判的四种因素(包括各种博弈中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均衡概念的数量、完全理性的偏离、共享知识的缺乏、分散的谈判结果)使得博弈理论在谈判中的应用偏离实际的发展。

实际中,谈判过程确实是一个复杂的求解过程,是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整体及个体的冲突矛盾,实现他们的协调。因此,谈判决策分析更加接近现实的情境。

(二)供应链谈判的决策分析的应用

供应链谈判的决策分析可以应用于生产-销售计划中、供应商或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以及利润分配等方面,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谈判决策支持系统作为谈判分析的工具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学者的广泛研究。

1.供应链运作生产中的供需平衡。在供应链的运作生产过程中使用谈判模型可以达到供应链的供需平衡,其谈判模型主要如下:供应链的各成员会以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生产、销售、库存等平衡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在这样的数学模型中,谈判方就采购数量或价格进行反复的协商和讨论,实现最终的一致。

Jung等人设计了一个仅包含分销商和制造商的反复谈判过程,分别建立了分销商的订购数量的谈判模型和制造商的生产计划模型,最后达成两个模型数量的统一,此谈判过程中,谈判方信息共享量少,相比完全信息共享的集中生产计划模型,仅存在5.8%的差距;Dudek和Stadtler结合数学规划为两层供应链中的谈判方的协同计划建立了一个基于谈判的集中式供应链协调合作方案,上下游企业通过反复谈判修订订购和供应的数量,以缩小总成本为目标,实现供需一致,通过计算机仿真求得这种基于谈判的协同计划得到的结果与最优解很相似;在此基础上,Dudek和Stadtler又将一对一的两层供应链扩展到多个买方,实现了供应链的运作计划协调;Hernandez等人在分散式供应链协作计划过程中使用了多主体的谈判模型,最终实现了生产需求信息的共享、供应链整体利润以及个体利润的增加。

通过谈判决策分析,供应链成员实现了产品的生产、库存和销售计划的平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谈判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随着谈判理论和信息化的发展,依赖网络技术的谈判决策支持系统也为供应链的协调合作提供了广阔的技术支持和平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Kersten和Noronha认为谈判支持系统需要决策理论和通讯设施的共同集合,并且能够符合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下的使用者。供应链合作逐步走向国际化,因此,设计一个能够多文化环境通用的谈判系统有利于促进国际化的供应链的协调合作。纪淑娟等人指出了电子商务自动谈判协议研究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这说明真正的电子自动谈判的实施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待进一步的开发。虽然目前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的谈判系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很多文献都设想了完整的谈判决策系统,如Kersten设计了谈判决策系统的软件环境、组成部件以及功能等。为了解决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Jain和Deshmukh在动态的供应链模型下设计了模糊混合谈判机制,这保证了在自动的谈判机制中谈判双方更加灵活和具有鲁棒性;谈判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谈判者很容易的显示出自己性格及心理变化的特征,因此,合理的调整谈判策略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谈判力,汪定伟等人就针对电子环境下集中采购的价格谈判的特点,提出了讨价还价轨迹图的概念,可以通过轨迹图分析谈判对手的心理特征,为当前谈判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成交的可能结果。

但是从对文献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供应链的谈判决策支持系统很大一方面是停留在对系统框架的设计上,对于具体的供应链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比较谈判的博弈论更追求结果而言,谈判的决策分析更注重供应链谈判方进行谈判决策的过程,在整个谈判的过程中,谈判方会对彼此有更清楚的认识,实现信息的交互,并且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促使双方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这样有利于实现供应链的长期合作。

未来研究

供应链的协调合作解决了有效性和分配性的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资源整合及资源分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谈判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制,其解决协调合作的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现提出四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供应链是各企业之间形成的网链结构,但是在很多文献中,往往将供应链的结构简单化,讨论两层或三层之间的供应链合作,并且每层供应链的参与方比较少,缺乏供应链的普遍性。因此,在未来的谈判问题中,将供应链的结构普遍化,实现多对多的多边谈判符合实际的需要。

目前对于供应链谈判的研究多是模型应用,因为供应链中涉及多个企业,其结构与关系复杂多变,问卷的设计与数据的收集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实证研究的文献比较少。但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状况、谈判者谈判行为等因素对谈判结果的影响。因此,拓展实证研究对供应链协调合作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供应链的谈判是一个反复协调修正的过程,在反复的谈判过程中,会由于消耗时间、人力等资源产生更多的成本,或是导致分配的总利润逐渐减少,这一部分是在很多文献中被忽略的,因此,在供应链的谈判中,考虑这一部分的损失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也是提高谈判效率,减少谈判次数,加强合作的重要因素。

目前,对于供应链的谈判决策系统的研究多是对框架及结构的设计,但谈判中涉及到具体的谈判主体、谈判对象及谈判协议等款项缺乏深入的研究,而信息网络化的决策支持系统无疑是为供应链的协调合作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因此,这也将是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onaccorsi A,Lyon T P,Pammolli F,et al. Auctions vs. bargain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medical device procurement[J]. Bargain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Medical Device Procurement (January 19,2000). 2000

2.张雄会,陈俊芳,黄培.谈判能力不对称对供应商质量选择的影响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13

3.Crook T R,Combs J G.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bargaining power in supply chains[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25(2): 546-555

4.贡文伟,葛翠翠,陈敬贤等.基于Nash谈判的三级逆向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16

5.李应.供应链多层规划问题及其合作对策协商求解[J].运筹与管理,2012.21

6.公彦德,李帮义,刘涛.基于3PL和NASH谈判模型的三级SCC机制研究[J].预测,2009.28

7.Sebenius J K. Negotiation analysis: A characterization and review[J]. Management Science. 1992,38(1): 18-38

8.Jung H,Jeong B,Lee C. An order quantity negotiation model for distributor-driven supply chai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111(1): 147-158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6

一、引言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已然成为学术理论界所追捧的热点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于供应链管理中合作伙伴的选择及合作机理、供应链需求与供给问题、绩效评价以及对于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及预防手段等问题的分析。本文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机制研究与选择研究两方面入手,旨在就国内外研究学者做出的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并从中分析出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研究

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界定,学术界仍众说纷纭。Rackham(1995)等指出,当双方同意改变个别的经营方式,一起控制企业体系的某个部分并共享利益,便形成了伙伴关系。Alfred(1999)认为真正的伙伴关系需要了解每个伙伴的需求和能力,以建立一个清楚而明确的愿景。结合不同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可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理解为一种组织与组织间的合作意愿,一种类似于人与人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所联系在一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并依靠契约等手段维系。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机制研究

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谈判机制

谈判,常被定义为“多个谈判参与者为了就某些问题达成一个可共同接受的协议而进行的交流过程”,而供应链企业间的谈判机制有其独有的特点。在供应链管理中,由于有着各自偏好的理性Agent的存在,不仅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过程中需要一个高效的协商谈判机制,在运营过程中,若彼此在最终利益分配出现矛盾,也需要通过谈判解决。

理论界对于基于智能Agent理论的研究日趋深入。早在1998年,J.M.Swaminathan 等人就在多Agent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建模,对于多个问题谈判方法的优化进行了探讨。另有专家学者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多Agent谈判过程中,例如Lai R(2002)。可见,现阶段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谈判机制的研究限于基于智能Agent系统,利用计算机运行包括遗传算法、离子群算法、模糊神经网络等内的学习算法后实现谈判过程。然而此类研究在如何简化学习算法以实现谈判过程自动化、如何建立简单有效的谈判协议、如何设计更便捷的操作软件等方面有待完善。

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信任机制

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奠定优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而要建立起供应链上各个结点企业的相互信任关系,首当其冲的是要建立起能够相互促进信任的机制。因此,对于信任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中的重点。Zucker(1986)将信任机制划分为过程型、特征型及规范型三种形式,指出供应链管理需保证所设立的机制与供应链运行要求互相吻合,通过建立产生机制确保整个供应链形成协同。Creed & Miles(1995)则按照以上三种模式,分析信任产生过程,建立简化的信任函数。金玉芳,董大海(2004)则专门针对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信任的产生机制进行研究,将其分为施信方自身的心理过程、施信方对受信方的判断过程、交往过程及外部因素等四方面机制问题]。在供应链结点企业间信任机制的研究方面,李娜(2006)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包括法律、信誉及感情在内的三种信任实现机制。可见,对于信任机制的研究经历了从整体构架的建立到分点分面的探究过程,逐步深入,并且和博弈论等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相结合,由定性转为定量化发展。

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利益分配机制

(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的理论研究

在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协调机制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Giannoccaro等指出可通过优化合同协调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三方供应链中各个成员的利益。而Cachon 等则研究了用批发价格和共享系数两个参数描述的收入共享契约,并将其同回购、价格折扣和数量折扣等契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收入共享是一种需求风险分担机制,以协调固定零售价格和零售商制定价格两种情况下的供应链利益分配。王勇等(2005)则进一步研究了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的供应链利益共享合约问题。

在影响供应链节点企业利益分配原则的研究方面,Chauhan认为,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原则主要包括互惠互利原则、风险补偿原则、多劳多得原则及民主决策原则和科学分配原则;兰天等认为除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之外,还必须激励和约束盟员企业行为以及防范合作风险,激励各盟员企业为实现企业动态联盟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通力合作,同时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达到帕累托最优。

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研究上,陈菊红等(2002)分析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固定支付模式、产出分享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方式。李治文等(2007)运用博弈论采用定量方法研究了二级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定价决策权威问题。

综上,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实体性和程序性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前者主要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运作模式出发,说明了利益分配的形成过程;而后者阐明供应链利益分配本质内容包括在利益分配中所涉及的原则、协调机制及模式等,相互依托、相互影响,从不同维度奠定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的理论基础。

(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的实证研究

目前解决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问题的方案主要有Shapely值法、Nash不对称谈判模型、基于满意度的Nash谈判模型和群体重心模型等。

在利用Shapely值法方面,占辉武和郭锦墉(2003)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引入Shapely值法来解决利益分配这个动态联盟中关键而又复杂的问题。郝海,郑丕锷(2005)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拓展和修正,通过利用Shapely值给出利益与风险分配的计算公式,合理设计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分配机制。叶茂(2008)利用Shapely值对供应链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用遗传算法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计算。

在Nash谈判模型研究方面,孙东川,叶飞( 2001)采用Nash谈判模型解决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化文娟(2008)提出利用二次分配解决由成员企业完全合作和信息共享带来的超额利润偏向核心企业问题,稳定动态联盟。

群体重心模型是在Shapely值基础上的应用拓展,它是对每个合作成员先设计一个谈判的起点,然后根据一定的分配原则,在谈判起点和最大可能的分配额度之间协商,得出相对满意的方案。姚冠新等(2010)在利用公平理论、Shapley 值法、综合评判法对配送中心动态联盟供应链计算基于成本、贡献、风险的利益分配值的基础上,进行群体加权得出最终的利益分配值。笔者认为,虽然这种方法可以修正对Shapley 值只考虑“贡献” 这一因素的不足,但是由于它需要对供应链整理未来的利益进行预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的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具体刻度供应链结点企业间利益分配的大小。同时,在充分运用已经较为成熟的Shapely值法、Nash谈判模型和群体重心模型之外,积极寻求与其他相关方法的结合,这也将是今后研究的创新点。

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研究

1.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选择的理论推理

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研究的理论推理方面,现有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数学模型例如运筹规划等手段的运用上。例如史学锋,徐国华(2006)建立了集成单阶段与多阶段供应商选择的混合证书规划的多阶段供应商的选择模型。宋元涛等(2007)利用Shapley值方法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小组的权力分配模型。笔者认为利用数学模型最大的难点在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一旦数据的获得加入了人为的主观因素之后,数学模型本身期望达到的客观效果大大降低,失去其评价的说服力,因此,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将数学模型与其他领域例如经济学模型结合,以优化模型的适用性。

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选择的模拟实践

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研究的模拟实践是在数学推理下衍生出的全新研究方法,并且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如:唐加福(1999)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优化理论分析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选择;马永军等(2000)提出将AHP法引入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选择进程中;而韩庆兰,杨涛(2003)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模糊理论与AHP法相结合探索虚拟企业盟员选择问题;另外其他方法的运用也是理论界探索的方向,例如聂茂林(2006)就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拓理论和权变理论的新方法――层次权变优度评价法。

纵览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研究的模拟实践研究文献,可将现有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分为定性与定量两大类。将来的研究可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解决在单一方法下出现的冲突矛盾问题。

五、小结

供应链及其管理,是现代制造与管理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管理又是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综述可知,现有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管理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机制研究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选择研究两大方向。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化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供应链管理正在向着绿色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也必将是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几年的研究方向及热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Neil R,Frifdman L,Ruff R.Getting Partnering Right:How market leaders are creating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J]. McGraw-Hill,1995.

[2] Alfred W.Partnering through cooperative goals in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J].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1999,10:786-793.

[3] SS Fatima, M Wooldridge, NR Jennings.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on negotiation equilibrium[C], Designing Mechanisms and Systems,2002,2531:180-193.

[4] 张丽. 敏捷供应链中的谈判决策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5]Lai R, Menq-Wen Lin. Agent negotiation as fuzzy constraint processing[J].

Computer Society Press, 2002(2):1021-1026.

[6]Zucker,L.G.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6,8,53-111.

[7]Miles,R.E.& Creed,anizational forms and managerial philosophies: A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review.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l behaviour[M],1995.

[8] 金玉芳,董大海.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过程的观点[J].管理世界,2004(7):93-99.

[9]李娜.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问题的博弈分析.价值工程,2006,25(10):51-53.

[10] Ilaria Giannoccaro, Pierpaolo Pontrandolfo.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by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4 (2):131-139.

[11] Cachon, Gérard P,Martin A.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s:Strengths and L imitation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1):30-44.

[12] 孙浩然,王勇,裴勇.物流联盟的信任机制分析[J].北方经济.2005(11):40-41.

[13] Satyaveer S. Chauhan, Jean Marie Proth.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with revenue shari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5 (97):44-51.

[14] 兰天,徐剑. 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机制与方法[J].东华大学学报,2008(2): 301-304.

[15] 陈菊红,汪应洛等.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2 (1):13-15.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供应链及其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供应链的理论、方法和实施过程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学者利用供应链的某些思想研究了供应链,如东南大学白世贞(2006)对供应链管理复杂系统中Agent的行为进行了研究[1]。张光明等(2008)分析了供应链文化的系统特征,提出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供应链文化[2]。只有少数学者把系统科学思想应用到整个供应链的管理研究中,如北京大学的孙道银(2008)提出了利用系统科学思想管理供应链的策略:供应链整合、供应链结构、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以及供应链机制设计等[3]。常林朝等(2008)从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四个角度论述了供应链管理成本策略[4]。利用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利用系统科学思想提出供应链系统的特性和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 供应链与系统科学的联系

1.1 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Supply Chain)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Stenens较早给出了供应链的定义[5]:“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包括通过前向物流和反向信息流连接在一起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工厂、配送服务和顾客”。

关于供应链的定义有很多。马士华[6]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1.2 系统的概念

系统科学形成于20世纪,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系统科学以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或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系统的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钱学森指出,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客观世界所建立起来的科学知识体系就是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思想为研究复杂的事物提供了新的综合方法,大大拓宽了人类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系统是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所谓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1.3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

从供应链的定义中可以看出:①供应链由多个企业组成;②企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③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能产生整体功能。所以,供应链是一个系统。Stenens的定义[5]就明确提出了“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在各种关于供应链的定义中都包含有一个共同的含义:“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所以,供应链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行为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具有系统的属性。

2 供应链的系统特性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供应链系统具有整体涌现性、目的性、动态演化性、开放性等特性。

2.1 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供应链系统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等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环节的企业都有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自我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独立地制定目标,只关心自己的资源和效益,相互之间很少沟通与协作,进而产生信息的扭曲和时间的滞后,就会相应削弱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造成“1+12”的效果。这就是供应链的整体涌现性。

供应链的整体涌现性主要是由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按照供应链的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的,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即结构效应、组织效应。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充分注意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协调和连接,产生涌现性,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功能和竞争力。

2.2 供应链系统的目的性

供应链系统有目的性,具有不同特点的供应链系统有着不同的目的,如:反应性供应链的目的是对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反应;有效性供应链的目的是协调物料流和服务流,使库存最小化,最终获得供应链上的制造和服务效率最大化。不同供应链系统的最终目的都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或者利润最大化。一方面,以顾客为中心,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把客户满意度作为衡量指标,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企业的优势,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提高利润和效益,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供应链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就是一种根据供应链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实体的分目标,通过反馈作用,调节和控制供应链,使供应链的发展顺利地达到预定目标。供应链系统的目的是供应链的主导,决定着供应链中各个实体的组成和结构,引导着供应链的行为,实现供应链的功能。

2.3 供应链系统的动态演化性

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于市场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供应链处于不断重构的过程中,这就是供应链系统的动态性。供应链系统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结构的变化,如:当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时,这种产品的供应链系统就会分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又组成了新的供应链;而在某种产品的生命周期期间,供应链节点企业种类或数量也会有增减,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有变化等。二是在供应链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信息、物料和资金的流动,如信息流的前馈及反馈、物料流的反馈等,都体现供应链系统的动态性。

供应链演化的动力有来自供应链内部的,如供应链的各个实体之间的合作、竞争、矛盾等,导致供应链的规模改变,特别是各个实体之间关系的改变,进而引起供应链功能及其他特性的改变。供应链演化的动力也有来自于供应链外部环境的,环境的变化及环境与供应链相互关联方式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供应链系统内部发生变化。所以,供应链是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共同推动下演化的。

2.4 供应链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实现的,系统能够同环境进行交换的属性称为开放性,系统阻止自身同环境进行交换的属性称为封闭性[7]。供应链系统是受环境的影响,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它不能独立于环境而存在。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如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宏观政策的变化等,供应链的组成模式、运行模式、内部结构即实体与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所以,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系统,开放固然有风险,但如果供应链系统具有良好的个体品质、结构形式与合作机制,就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鲁棒性能,使系统在学习、校正中不断发展。

3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几个系统论原则

供应链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产生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马士华教授给供应链管理下的定义为[6]: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时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从供应链定义中看出,供应链管理就是要对传统的、自发运行的供应链进行人为的干预,使其能够按照企业(核心企业)的意愿,对相关合作伙伴的工作流程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最佳的效果[6]。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应用系统科学思想提出指导供应链管理的几个原则:

3.1 还原论分析与整体论综合相结合

要了解某个供应链系统,首先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一要清楚供应链由哪些实体构成;二要确定供应链中实体与实体之间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相互关联起来的;三要对供应链的环境进行分析,明确供应链所处的环境和功能对象,供应链与外部环境相互如何影响,供应链外部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利用还原论把供应链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孤立起来进行研究。然后把供应链系统整体分解为部分,即各个实体,把高层次的还原为低层次的,对各部分进行解剖、分析和研究;再利用整体性观点,从整体上把握观察各实体的品质、特性和功能,分析清楚供应链系统的结构,并提升各实体子系统的品质和性能。

其次,要对供应链进行综合,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以达到对系统的全面认识。如果不还原到各个实体,不了解供应链的结构,对供应链整体的认识只能是直观的、笼统的;如果没有整体观点,对供应链的认识就是零碎的,片面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难产生供应链的整体效果,难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3.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是侧重于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主要解决“是什么”、“是不是”等问题。而定量分析则是对事物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解决“是多大”、“有多少”等问题。定量分析必须以定性分析为指导,其研究结论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综合体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绩效、供应链节点企业、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所做出的评价时,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包括顾客满意度、柔性、信息流与物流整合度、有效风险管理等方面;定量包括成本、顾客响应等方面。例如,如果要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要研究合作伙伴评价问题涉及的众多因素,其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所以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不过,定量指标要有清晰的概念和确切的计算方法,定性指标要能恰当地反映指标的性质。

3.3 正确界定供应链的外部环境

供应链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又在环境中运行、延续、演化,供应链的结构、状态、属性、行为等或多或少都与环境有关。供应链环境中的不同事物之间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且根据与供应链的联系形成更大的系统。所以,也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供应链的环境。

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如:自然环境,是供应链系统所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包括土地、河流、海洋、生物、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这些因素影响到供应链系统的产品改进与革新等重大问题,供应链系统的自然环境与供应链系统联系又组成了更大的系统。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界定和分析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可以清晰把握供应链系统的特性和功能,提高供应链系统管理的效能。

3.4 适当利用模型

给对象实体以必要的简化,用适当的表现形式或规则把它的主要特征描绘出来,这样得到的模仿品称为模型[7]。模型有形象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模型等。模型具有代表性,它可以应用到许多类似的供应链系统问题,可以通过对参数的调整和仿真代替烦琐的实验和计算。

在供应链管理中建立模型,恰当地整理和组织观察数据、资料、信息,可以对供应链系统的行为特性和运行演化规律做出解释,使问题规范化,加深对供应链系统的理解。

例如,建立供应链管理流程结构模型,可以形象、简洁的表示出供应链的流程结构。用重心法或混合整数规划法对物流系统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遗传算法对其模型进行求解,可以找出运输总费用最少的配送中心的位置,从而使企业花费最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好的服务。建立物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可以在方案投入实际使用之前模拟该方案的应用情况,分析影响因素,预先发现问题,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物流系统中分拣环节是整个再用、循环和再加工过程中物流网络能否成功和是否有效的制约瓶颈,可以用Flexsim、AutoMod等仿真软件对分拣系统进行仿真及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影响因素,为分拣系统的建立提供科学的依据。

3.5 全面协调与集成,重视整体优化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系统观念,强调从供应链系统全局出发,对内部实体进行全面协调性的合作管理,不仅要考虑核心企业内部的管理,还要注重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信息的共享、资源的利用、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以及资源的配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以最少的成本达到供应链整体运作效果最优、利润最大。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最大,不代表供应链中各个实体的利润都最大,供应链中各个实体也可以采取措施追求自身利益和价值最大化,但个体最优不一定是整体最优,如果他们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各自为政或只是简单的业务衔接,相互之间缺少合作与协调,就会进入“囚徒困境”,使得供应链整体运作效果最差。如果供应链中各个实体能够友好的合作和协调,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例如分享“需求与存货”的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缓冲库存等,彼此信任,互相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供应链上游企业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为下游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就会使供应链系统效益最大化,取得“1+1>2”的效果,使供应链整体成本最小,每个实体获得最优的结果,达到双赢的目的。

用整体性观点管理供应链,强调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所有节点企业,以及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所有过程之间的一体化,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信任、合作、协调,可以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使供应链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协调的前提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目标及合适的途径,如果目标选择错误,其结果将会适得其反。

4 结束语

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系统的许多属性。利用系统科学方法,既有助于认识供应链系统各企业成员的品质与性能,也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思考和分析供应链的管理,从而促使供应链达到整体运作绩效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世贞. 供应链管理复杂系统中Agent的行为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3):562-568.

[2] 张光明,李平,等. 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供应链文化[J]. 系统科学学报,2008(7):73-76.

[3] 孙道银,李东. 供应链管理中的系统科学思想[J]. 经济与管理,2008,22(1):77-82.

[4] 常林朝,吴晓宣,周荣户. 基于系统论的供应链管理成本策略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8(1):22-23.

[5] Stevens, G. C.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Materials management, 1989(19):104-106.

[6] 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7] 许国志,顾基发,车宏安. 系统科学[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8] Whang, S. Coordination in operations: A taxonom[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1995(12):81-89.

[9] 力,王宏安,戴国忠. 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39-1442.

[10] 刘丽文. 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J]. 管理科学学报,2003(4):81-88.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能否快速、及时地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如何优化企业的供应链成员以降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成为很多企业思考的重点。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普及,通过信息共享和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作业计划,增加供应链的可视性,提高供应链管理的信息透明度,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对供应链系统进行集成。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时变大系统,涉及到众多目标不同的企业,牵扯到企业的配送网络的重构、配送战略、供应链集成与战略伙伴、库存控制、产品设计、信息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以及顾客价值的衡量等,因此实施供应链管理必须确保要理清思路、分清主次,抓住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供应链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本文从大系统理论出发,通过供应链大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探讨建立供应链大系统协调控制模型的方法。

1 供应链协调发展的大系统结构

按照大系统的多级递阶结构思想,对于供应链大系统,可以设计并建立供应链大系统的多级递阶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最低级(第一级)为供应链管理综合服务应用系统局部控制模型,该模型是微观运行级模型。主要功能是为供应链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产地决策子系统、仓储管理子系统、运输配送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支付子系统等)提供局部控制,直接为供应链大系统中的企业和客户提供配套的综合服务,促进供应链上的各商家与客户进行正常的生产与交易,提高客户满意度,减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中间级(第二级)为供应链管理协调发展控制模型,该模型为中观管理级模型。主要功能是为供应链大系统进行总体递阶协调发展控制,运用协调预测模型和协调控制模型,分析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通过最优化手段,既对各子系统协调控制,又为最高级提供供应链协调发展的最优策略方案及综合数据信息。

最高级(第三级)为供应链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控制模型,该模型为宏观调控级模型。主要功能是为供应链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控制。通过递阶结构和协调发展指数模型,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与实施方案,以实现供应链大系统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

这三个递阶控制级融为一体,可在定性分析指导下提出相应的供应链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实用的评价方法,并通过适当的定量模型描述,求得具体的结果(最优控制策略)。

由于篇幅有限,下面重点介绍其中的供应链管理协调控制模型中的协调发展预测模型。

2 供应链大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评价模型

2.1 历史数据的预处理

在建立供应链大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需先对子系统指标收集到的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4 结论

本文从供应链大系统的相关因素的协调关系出发,研究供应链大系统的协调发展规律,从而建立起供应链管理的协调发展模型。由于供应链管理的时变特性,重点研究了供应链大系统的动态预测模型,模型规范,操作性强,故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席裕庚. 动态大系统方法导论[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

[2] 汤兵勇. 市场经济控制论[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3] 韩志刚. 多层递阶方法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9

1.引言

供应链是以某个企业为核心而与上下游企业形成的链接关系,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更是一条增值链。很多学者对供应链契约、稳定性、协调定价、库存管理、收益共享和利润分配等供应链相关领域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近年来,一些文献将博弈论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供应链的定价问题。如易余胤(2008)[1]认为市场可能呈现三种不同的力量结构: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零售商领导的 Stackelberg博弈、制造商和零售商 Nash 均衡博弈,并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和对比了三种市场力量结构下的均衡回收率、批发价、零售价、渠道成员利润和渠道总利润。章艳华(2012)[2]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并且制造商占主导地位,分别分析了零供双方集中决策时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分散决策时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最后得出集中式决策时的最优零售价格比分散式决策时的最优零售价格低,集中式决策时的供应链系统总利润比分散式决策时的供应链系统总利润要大的结论。周媛、王利(2007)[3]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建立了成员之间的利润分配模型,在两种利润最大化原则下求解制造商的价格决策变量来确定利润分配系数。李志方等(2008)[4]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销售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通过构建随机需求函数和运用 Stackelberg动态博弈具体分析了该二级供应链的定价情况,证明了从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出发的策略是可取的。高文军等(2010)[5] 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与两个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协调定价问题。通过利用博弈理论对两种定价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收益,并分析了市场需求扩散程度对定价策略与收益的影响。

现有文献虽然对由供应商主导的供应链效益进行了研究,但是都将两零售商视为竞争关系,即二者独立决策,没有考虑到两零售商有建立战略同盟的可能性。有鉴于此,本文在研究供应链的效益时,将分别考虑两零售商独立和同谋的情况。供应链研究首先需确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即主导企业,本文所要研究的供应链是由上游供应商主导的,并且在零售商和供应商博弈中由供应商先决定批发价格,零售商再据此制定零售价格和购买量。本文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模拟零供双方的博弈过程,比较在不同情况下供应链相关变量取值的变化,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文章接下去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供应链一体化与非一体化时的定价模型的建立;第三部分为不同情况下供应链的效益比较;第四部分从利润分配视角来探讨供应链一体化的实现;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展望。

2.定价模型的构建及其效益比较

在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假定两零售商从唯一一个供应商处购进产品(这里将供应商简化为制造商)。本文将分别建立在该种供应链结构下的三种定价模型——供应链一体化、供应链由供应商主导且两零售商独立决策和供应链由供应商主导且两零售商同谋决策。该种类型供应链所对应的实际情况是市场由少数大型供应商和众多小型零售商组成,并且由供应商(如知名的大型制造商通用、保洁、可口可乐等)主导。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设置和说明如下:pi—零售商i的销售价格;pm—批发价;cm—供应商的生产成本;?仔ri—零售商i的利润;?仔5—供应商的利润;qi—零售商的采购量;?仔T—供应链总利润;?仔T*—供应链一体化时的总利润;?孜—市场随机需求因子。零售商i面临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i=?琢?鄄?茁pi+rpj+?孜,i=1,2且j=3-i;?琢为常数;由于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关系,特设 0

当供应链实现一体化时,零供双方从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出发,买卖关系可以看做在企业内部进行。这种关系的形式可能是纵向一体化、纵向并购、买卖双方建立战略联盟等等。

2.2 由供应商主导且两零售商独立决策时的定价模型

此时由供应商先决定批发价格,两零售商再决定零售价格,双方之间的决策过程可以看作由供应商领导的斯坦克尔伯格博弈,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

上式为两独立决策的零售商对于供应商给定价格pm相应的反应函数,由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及理性人假设可知,供应商在行动时能预测到零售商的这种反应式,故将其代入供应商的利润函数表达式中,再由供应商利润最大化求pm的值。

2.3由供应商主导且两零售商同谋决策时的定价模型

此时的决策过程仍可看作由供应商领导的斯坦克尔伯格博弈,与上一小节中的模型的唯一区别在于此处轮到两零售商行动时,双方从二者整体利润最大化出发来行动,即两零售商从最大化 ?仔r=?仔r1+?仔r2=(p1-pm)q1+(p2-pm)q2出发来行动。仍然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

3.不同情况下供应链的效益比较

当供应链由供应商主导时,供应链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经济效应不同;且当非一体化时,两零售商结盟与独立决策时的经济效益也不同,下面具体比较不同情况下相关效益指标的变化。

3.1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比较

由上述比较可知,供应链一体化时的商品零售价格低于非一体化时的零售价格;销售量多于非一体化时的销售量;供应链整体利润高于非一体化时的利润。即供应链一体化对消费者和零供双方都是最优的,也即一体化时供应链的效益高于非一体化时的效益。而关于整体利润如何在零供双方之间分配,则由零供双方协商确定。由于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形成一体化的供应链对零供双方都是最优的,因此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一些实力较强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纷纷建立了这种联盟关系。

3.2非一体化时,两零售商竞争与同谋的比较

由上述比较可知,在整个供应链上下游非一体化的情况下,两零售商独立决策时市场零售价格低于二者同谋时的价格;独立决策时的产品销售量高于同谋时的销售量;供应链总利润在二者独立决策时低于同谋时;各零售商利润在同谋时高于独立决策时;供应商利润在两零售商独立决策时高于同谋时。即两零售商同谋有利于供应链整体利润和零售商自身利润的提高,但不利于供应商和消费者。该结论的经济学解释可以是:当下游零售商同谋时,二者合二为一,零售商市场力量增强,既增加了其与上游供应商的谈判势力,又提高了其在下游零售市场上的卖方垄断势力,随着零售商市场力量的增强,对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伤害也就越大。但是,现实中,众多散而小的零售商为什么没有形成联盟与供应商抗衡呢?可能的解释是:形成零售联盟的交易成本太高;联盟的稳定性太弱;零售商对整体竞争力的认识不够;各零售商实力太小,受到各方面资源的约束,难以形成联盟。

4.利润分配视角下供应链一体化的实现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零供双方建立供应链联盟对零供双方和消费者都是最优的。那么,零供双方在什么情况下愿意形成联盟,即从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出发进行决策呢?这里关系到供应链的协调,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零售商和供应商,利润是其一切决策的出发点。要使双方有动机合作,必须使各自利润在合作时至少不小于非合作时。这里假设供应链一体化时供应商所得利润份额为?姿?仔T*,两零售商所得利润为(1-?姿)?仔T*(?姿为利润分配因子)。

4.1两零售商独立决策时的利润分配方案

要使得零供双方愿意合作,只有当双方合作时各自的利润份额不少于之前分散决策时的利润,供应链一体化才可能实现,即利润分配因子应满足以下要求:

只有当供应链利润分配因子的范围满足上式要求时,零供双方形成联盟才是可行的。否则,双方不会愿意合作,而是从各自利润最大化出发来独立决策。

4.2 两零售商同谋时的利润分配方案

同理,只有当零供双方建立供应链联盟时各自的利润不少于分散决策时的利润,供应链联盟才可能建立。为此,供应链利润分配因子应满足: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两零售商同谋时,供应链要实现一体化,零供双方的利润分配额必须在上述所得分配因子的范围内。

以上分析只界定了供应链利润分配因子的取值范围,在现实中,零供双方具体的利润分配比例则由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决定。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模拟零供双方多阶段讨价还价博弈过程。

5.结论与展望

本文研究了由供应商主导的供应链结构下供应链一体化的决策、供应商领导且两零售商独立决策的Stackelberg博弈、供应商领导且两零售商同谋的Stackelberg博弈,并对比了这三种情况下供应链总利润、供应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和消费者福利,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供应链一体化时的效益总是优于非一体化时的效益;当供应链由强势供应商和两弱势零售商组成时,零售商存在同谋动机,但由此给零供双方和消费者带来的效益影响并非都是正向的。此外,文章还制定了供应链实现一体化的利润分配方案。

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没有考虑市场随机需求因子是如何影响供应链效益的;在构建博弈模型时只考虑了简单的二级供应链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易余胤.不同市场力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07).

[2]章艳华.零售商竞争环境下二级供应链协调机制探讨[J].商业经济,2012(05).

供应链体系论文例10

0引言

质量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是传统质量管理模式在主体尺度上的简单延伸,而是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有关资料表明,采用质量链管理可以取得数倍的投资回报。研究质量链管理及其在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可以为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技术支持。

1质量链管理的内涵和基础

“质量链”(QualityChain)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学者提出的,他们综合了QFD、SPC、SPI、供应链及工序性能、产品特性值、工序能力等重要的质量概念,系统地、全面地表示了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Trozynski,1996)。朱兰博士按照他的理解,提出了“质量环”(QualitLoop)的概念,即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Juran,1999)。实质上“质量环”与“质量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强调质量调控过程中的系统性和协作性。

目前,国内对质量链做出的权威定义是,质量链是“组织群共同参与实现的质量过程集合体,是质量流以及信息流、价值流运行的载体”;质量链管理是指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实施有效的质量链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基础工作:一是管理任务的确定。质量链联盟内各成员都是独立运作的,质量链是基于联盟内部各个成员将各种所投入的资源要素(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等)变换为产出(服务产品)的过程,也就是说,“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并利用信息网络组织在一起的,因此,质量链在组建之初应明确成员在联盟中的地位及承担的相应的质量责任,并识别质量链的关键节点,确定关键质量特性、质量瓶颈等对产品质量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二是管理工作的规范。质量链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应在联盟组建之初进行,以使其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统一化,从而保证成员之间的各项质量工作建立在统一的质量体系之上,保证成员之间的质量接口,是质量链管理工作得以高效运行。规范化工作的对象是质量链运作过程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各种实体,如质量信息、各种实体资源等;另一方面是无形的事物,如工作程序、处理方法等。三是管理信息的统一。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质量信息已经成为质量链管理的重点对象,各种实体资源的实际流动也是基于与之相关的质量信息的运作而运动的。在联盟组建之初,应对可预见到的各种质量信息及其过程进行详尽分析,加以统一和标准化,建立模型,确定它们在质量信息系统中的存储格式,建立它们的流转机制,开发出一个强大高效的质量信息系统。

2质量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质量链管理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个部分是直接对质量链管理进行研究,另一个部分是基于供应链进行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2.1质量链管理研究

国内研究以对质量链直接进行理论探讨为主,集中于制造企业质量链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对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比较缺乏。文献[1]中,描述了传统的封闭型质量管理模式。指出在这种模式下,缺乏开发性与信息共享,企业间缺乏或无法展开质量管理方面的合作与协调,进而难以实现产品整体水平与全过程质量策划与优化、难以实现产品整体水平与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打破这种质量黑箱,需要实行质量链管理模式,作者其后提出了一种协同质量链管理实施框架。在文献[2]中提出质量链管理的思想是研究多组织、多要素、特定时段的质量链运行规律,并通过关键链节点的控制,实现有效耦合的管理方式。并提出了质量流、质量链、链节点、链节图、耦合效应等概念作为质量链管理的基础。并依照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对质量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进行了描述。文献[4]对现有的质量链相关理论研究做了归纳和分析。

2.2基于供应链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供应链指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顾客之间所形成的供需网络,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主要着眼于供应链的特定功能,如采购、生产、运输等等,质量管理也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质量活动,对于供应链环境中企业间的质量管理、协作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文献[6]中提出了基于质量环的供应链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分为供应链孕育期质量管理、供应链构建期质量管理、供应链运行期质量管理。文献[7]提出了供应链质量管理方法框架应包括组织模型、进化模型、进程模型和信息模型四个部分,分别加以了探讨。

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通过专题[8]“供应链质量管理(SupplyChainQualityManagement)”从不同的方面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研究,和直接对质量链管理进行研究相比,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要更广,除在供应链环境下研究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控制外,对供应链本身也进行研究(如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性等)。

2.3装备质量链管理研究

当前装备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基本还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着重在企业内部完善对于质量的控制,军事代表系统也是按设计、配套、制造环节,按系统划分,按设计、生产单位、供应商等所处的地域进行职能划分,各自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对于企业间的质量控制关注不够,质量管理存在脱节,不同环节间出现质量问题往往需要通过上级部门出面组织协调加以解决。目前关于装备质量链管理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少,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研究。

3装备实施质量链管理有效途径

3.1选择优秀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和质量链

供应链是质量链的基础,只有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才能为质量流及质量链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随着装备系统复杂性的不断提高,零部件质量对最终产品质量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现在军品生产对民营企业放开,供应商的可选范围大大增加,建立有效的供应商评估、选择、淘汰体系显得尤其重要。装备研制过程中对供应商管理的研究应着重于建立更为完善的供应商评价选择体系;除对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估外,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产品制造质量的控制;研究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逐步引入供应商共同参与等。

3.2分析产品质量规律,对装备研制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产品质量在研制全过程中是处处关联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质量特性也不是相互独立的,上游环节的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通过将将产品研制全过程看作一个链状结构,分析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装备明确特定的质量指标;分析各个环节中中间产品的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其质量水平对最终装备的质量的影响;质量特性在各环节是如何传递、积累、转换的;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环节、不同质量特性,建立有针对性的质量特性接口关系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找出研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重点,并根据不同产品、不同质量特性随时进行调整。

3.3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质量链管理基础条件

供应链和质量链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先进制造模式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质量链管理,就必须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装备研制过程复杂,研制周期长,牵涉面广,研制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可以使各环节可以迅速高效的进行信息交换,建立集中有效的质量链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成功的实施质量链管理必不可少。装备结构复杂,质量信息量大,进行质量信息共享与交换的部门、单位数目众多,因此研究重点应在于质量信息的选择、筛选、分析,质量信息特别是涉密信息在系统中的传输、分配等。

4结束语

本文对质量链管理的内涵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质量链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质量链管理理论作为一个源于复杂经济社会的复杂理论,其丰富的内涵和运行规律尚待进一步探索。推进装备质量链管理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唐晓青,段桂江,面向全球化制造的协同质量链管理,中国质量,2002.

2 唐晓芬,邓绩,金升龙,质量链理论与运行模式研究,中国质量,2005.

3 肖媛,服务企业质量链管理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金国强,刘恒江,质量链管理理论研究综述,质量管理,2006.

5 Chu-Hua Kuei, Christian N. Madu, Chinho Lin, Wing S Chow, Developing supply chai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supply chain quality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