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职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7:43

高职文化论文

高职文化论文例1

作者:郑欣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

从高职院校的发展形成过程来看,有从中专升格而成的,有从成人高校转型而成的,有从普通高校分离出来的,还有私人或企业建立的。这些学校特点明显:首先,文化建设普遍比较滞后。由于生源基础和学校层次的限制,中专学校文化建设很难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由于管理的松散、教育教学模式的制约,成人高校很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从高等院校分离出来的高职院校,在各个方面都与原学校有很大的差距;私立职业院校更关注学校的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其次,高职院校缺乏文化意识。高职院校往往比较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学习,对人文教育忽视较多。在大学生就业难、学校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更是无暇顾及文化建设。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学校的文化底蕴明显不足,在文化建设上形式主义严重,普遍存在机械模仿、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现象。具体而言: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关注招生规模飞学生就业等;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师资培训、教育教研、校园文化娱乐等方面投入较少;对文化建设的理解存在偏差,将精神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政治教育与道德教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产生诸多问题固然有建校时间短、学校经费紧张、政府对高职院校投人不足等客观因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高职院校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其内涵把握存在偏差等主观原因。

面对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走体现高职特色的强校之路,成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及当前存在的间题,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第一,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人文教育。高职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技能教育,还包含着人文教育,而学校文化建设则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对技术进行人文视野的处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古人云:“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缺少了人文教育是不完整的学校教育。只有从社会、文化甚至哲学的层面探讨技术的作用与价值,深人思考使用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才能使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职业技能的学习犹如高职教育的两翼,要展翅高飞,缺一不可。在高职教育中,应正确地认识文化建设,既要抓好职业技能教育,又要抓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应将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文教育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次,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各方面与企业衔接。这种衔接不仅仅是岗位技能的适应,更包含着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技能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加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展的必然,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采用两种途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到企业文化建设较好的大企业去实习,在实习中感受企业文化,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感受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目标、领导管理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企业文化引人校园,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请企业家、专家给学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讲座,让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再次,要因势利导,利用好娱乐性文化资源。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和消费主义盛行,娱乐文化逐步占据了大众文化的主流。娱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为不同层次的人群一92一所接受,可以引发人们的兴趣。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娱乐性文化的这一优势,深人浅出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第二,应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制度就是生产力,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文化,促使事业健康发展。然而,由于建校时间比较短,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这无疑制约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成了各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中,首先要对制度的内涵、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制度不仅包括规章、条例等硬约束内容,还包括道德规范、道德评价、社会舆论等软约束;制度不仅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还可以使人在认识、理解、落实制度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将制度内化为人的内心准则。通过制度建设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途径、目标等进行规范,并通过制度的执行对文化建设进行固化。

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第三,应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建设。但是,许多教师有知识没文化,缺少一种开阔的文化视野,只是将教学当成一种僵死的知识传输。因此,必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准人的门槛,还要对在校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真正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好各类人文课程。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以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开设各类人文课程。理工类专业应侧重人文培养,可以可开设中国文学、世界历史等课程,而文科类专业应加强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逻辑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文化的整体推进。第四,应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学校的建筑风格、各种场所的安排以及学校的标语警示牌的设置等硬性的文化氛围,还体现在教师文化修养、教育教学制度等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只有做到硬件与软件的统一,才能使校园文化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从制度建设、师资建设、硬软件建设、人文精神培养等方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文化论文例2

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每个高职校园重点培育方向是以就业为前提进行培养,针对这一现状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了加强毕业生的市场工作竞争力,高职校园文化偏重于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选择性忽视了对学生党建文化的传授,将传统的校园文化转变成了具有商业目的性的针对性文化,使得学校文化发展大打折扣。

1.2党建文化宣传实施不到位

目前高职校园的党建文化宣传主要是针对高校入党的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对于大多数没有入党的同学们没有给予教授的机会,造成了党建文化普及性低,没有引入新鲜的活力,使得党建文化逐渐被忽视。

2.高职校园文化和学生党建文化

2.1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支柱,其文化内涵是经由时间不断地实践和积累出来的对学生的成长、校园的建设有益的文化,是经过时间沉淀与浓缩的以学生为主体、以道德建设和思想价值观念为准则,在不断地开展适应学生发展教育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文化的精髓,使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因此高职校园的文化是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来辅衬的发展文化。

2.2学生党建文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说明了党建文化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党建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坚持以德育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同学们走入正途,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3.学校党建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联系

3.1学生党建文化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现阶段迫切需求高素质技术人才。学校的党建工作就是将各类优秀的学生成员吸纳到党的怀抱中,在党的指导理论下,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使之具有担当与责任,不断辅育优秀的大学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指导方案,综合采纳,不断深化高职校园的文化,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2党建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相关性

学生党建文化在高职院校中作为政治核心,主要渗透着高校建设的价值观,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抵御不良诱惑的侵袭,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文化管理制度的生成,管理制度更民主化。丰富充实的学生党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党建工作实施落实到基层中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进步。

4.学生党建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途径

4.1由党课传播党建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的党课教学中,部分只针对于入党学员,由于入党人数的限制使得未入党学生对于党课处于无视的状态,对此要改善这种教学状态,就必须将党建文化纳入主要的教育重点中,使得每位同学充分的认识到党建文化的重要性。

4.2培养党的骨干精英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学校党建文化的骨干精英,成为高素质、高水平、高志向的人才,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作风端正的优良品质,积极活跃在党组织和学生团体中,带领党组织建设好党政文化,抓好党建工作促进校园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骨干的领头、示范作用,成为引领校园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使校园文化更具影响力。

4.3建立党建文化媒体网络

为了更好的发展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数字化网络是主要的宣扬手段,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党建文化深入的扩张到各个领域,从而完善教学、研究、管理、服务的综合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技术更快更方便的构建党建文化平台,在平台上发表近期党的工作现状及党建文化信息,提高党建工作的管理制度,以利于同学们了解实事现状,更好的融入社会。不断地将好的党建文化传承下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熏陶其他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4加强社会实践,推进校园的文化建设

社会实践要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活动,接触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更好的获得知识。鼓励党建学生骨干分子带动学生参与到各种校内或校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展教育渠道,将党建文化带入到校园文化中,大力弘扬党的先进文化,改善落后文化,实现文化的创新。

高职文化论文例3

2高职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任务,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复杂。目前,其建设水平处于初始阶段,理论尚未成熟,实践也处于初步探索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其主要表现如下:1)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校园文化是灵魂,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它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及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内容。文化建构需要长期的沉淀、积累和提炼,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办学历史短但发展迅猛的特点,截至2010年底,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已达1100多所,高职在校学生800多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半壁江山”。在近20年的规模扩张中,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而对安全文化明显重视不够。高职院校目前学制为3年,大多采用“2+0.5+0.5”的教学模式,除去校外实习与实训的时间,学生真正的在校时间不足2年,在不长的时间内难以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感。2)资金投入不够到位。当前,高职院校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招生就业、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安全工作处于边缘化地位。近年来,由于生源数量锐减,为了抢占生源市场,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招生工作,把招生视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人、财、物方面都给予大力倾斜。而在安全工作方面,严格控制安全保卫日常经费支出,减少对人防、物防、技防等投入。同时,由于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领导常因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犹豫不决。3)规划设计不够科学。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师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安全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安全场所和设施建设,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常规安防和危机应急处理,传统性安全以及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等。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安全文化建设缺少统筹,具有随意性、临时性特点。有些院校虽确定了长、中、短期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但迫于招生、就业、师资等一系列即时性和关键性的显性问题,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往往沦为摆设。4)思想认识不够全面。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多发,许多院校越来越认识到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安全管理措施,但思想认识比较片面。一是重物质,轻精神,文化建设未能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二是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忽略人文精神塑造,尤其对学生的安全素质培养不够;三是口头上重视,思想上麻痹。从表面看,领导对安全工作十分重视,逢会必讲安全,但这往往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和预防,并非真正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安全管理工作未能实现常态化、机制化。四是对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认识不清。部分师生认为安全工作是学校领导、保卫部门的工作职责,自己则是受保护的对象,对安全文化建设漠不关心。

3高职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探析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保证学生平安的主要手段,也是确保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从战略高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出发,以师生员工的安全素质提高为抓手,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手段,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3.1明晰安全文化建设任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是积极的文明的大众文化。加强“文化管理”关键在于顶层设计,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积极构建安全文化体系,重视师生的安全知识、技能和意识培养,并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背景[5]。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领导尤其是校长的领导和引导作用。“对于建构和巩固学校文化,在组织内部和外界传递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等方面,校长负有主要责任。重视维系和巩固学校组织的文化被认为是校长有效领导的主要特征。”[6]此外,还应努力提高其它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传达安全价值观念,并不断进行培育,以提高安全文化的建设效率。要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校园管理中,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位师生,做到“一岗双责”,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切实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全校一盘棋”思想,远离“隧道视野”和“局部观念”。

3.2创新安全管理工作载体,打造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精神是校园安全文化之魂,是判断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形成校园安全文化的标杆。安全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安全价值标准和安全信念等,体现为师生员工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包含着有关安全管理的经验和理论[7]。安全精神文化可有效激发师生的安全意识,在思想深处扎根并自觉付诸于实践。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宣传学校的安全理念,以培养师生正确的安全观以及良好的安全素质为核心,利用一切媒介和手段传播安全文化,实现以“文”化人;要积极拓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宣传作用;要大力推进校园可视化安全管理,健全安全标识和警示语,对师生起到直观感染并内化为自觉行动。高职院校还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安全管理载体,可从学生关心的安全知识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出发,积极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环节入手,全面加强安全文化课的建设。如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在全校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案例与分析》选修课,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3.3提升安全文化管理硬件,建设安全物质设施安全物质是安全文化的载体和表层部分。安全物质文化往往能体现出学校领导对安全的认识和态度,反映出学校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8],它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卫生防疫设施、视频监控设施、消防设施、交通设施等,完备的物质安全硬件能为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建筑安全布局不合理、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不到位等情况,这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因此,高职院校要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就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校园物防和技防设施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提高安全化的程度,逐步建立起覆盖校园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防盗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交通安全系统等。通过校园安全管理硬件的提升,真正实现“物防、技防和人防”的相互补充与深度融合,从而体现安全物质文化的深刻内涵。

3.4构建特色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制度是安全文化实施的重要手段。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旨在使安全工作的规则、章程、程序、方式、标准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种响应效果和约束作用[8]。通过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有利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高职院校应建立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举措;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实行院系、部门自查与学校安全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其周边安全;建立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机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建立师生管理机制,规范师生言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师生心理安全教育等。此外,还应针对本校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组织专家论证、评估,根据当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形势,吸收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积极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有效健康的安全管理思想,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安全工作实效性。

3.5发挥师生主体实践功能,规范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行为是安全文化的主体和形式,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9]。人的文化行为一定要靠文化来影响,安全文化行为同样如此。从国内外的统计分析资料来看,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表现为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良等。因此,高职院校应坚持将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强化安全理念渗透,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达到自觉以理念指导行为的良好风尚。师生员工是高职院校内最重要、最主要的群体,安全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这个主体。高职院校的安全文化建设应以师生为核心,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他们参与治安、消防、交通等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文化论文例4

2.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课程体系上最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协调好各门专业课程的比例、时间、位置、关系,评估它们各自的效果、相互的衔接与影响。然而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随意变化,课程门类想改就改,甚至同一门课程,每一届的内容都不一样;有些院校课程内容重复,课程之间相互套叠,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室内设计原理》《家居陈设设计》《商业空间设计》与主干课的内容重叠,范围互相包含,这是教学资源的浪费;还有些院校偏重软件、工艺一类的操作,为了尽早让学生掌握而急功近利,那些引领学生入行业门的课程居然放在了软件课之后,学生学了半天,不知道学了以后用来做什么,或者简单地认为学习创意、设计仅仅是熟练软件就够了,形成了所谓的“唯技术化”心态。其实,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创意才是核心,只有操作,没有创意,充其量是个工匠,不是设计师和创意人员。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造成的。

3.课程缺少总结与反馈。虽然许多院校在文化创意设计的课程上有联系企业、政府等实际项目,做到了工学结合,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往往是以完成项目、成果汇报展为结束,忽略了对这些经历的总结反思及企业、用人单位、受众的反馈,经常是重复同样的模式,缺乏变通与改进,使得课程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实际上,对课程的总结与反馈既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也便于我们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是服务型的行业,这就需要对结合实践项目的教学进行受众反馈,可以是企业的意见、消费对象的意见,也可以是参与课程的师生的感受。它既可以帮助师生思考创意、设计有无继续提升的空间,也能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进行提供经验。

二、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1.课程设置统分结合,要针对细分方向与新兴方向。课程设置不仅要注意大的专业方向,也要有细的小方向、特定方向的课程内容,做到统分结合。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海报招贴、企业形象CI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都是主干课程,但是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广告企业,有的专注于样本、宣传册等平面设计,有的专注于动态和视频广告,有的侧重于品牌形象策划与设计。同样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的企业侧重做家装,有的则专注于景观设计。所以,我们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中既涉及大的专业面,同时必须有专攻。可以先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然后部分专业课根据教师的不同专长,进行师生互选。另外,文化创意设计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横向性和交叉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流行趋势、新兴方向、新需求等。如,广告专业及时开设网络广告的设计课,品牌策划设计及时增添卡通形象、品牌吉祥物设计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会展类课程和方向等。

2.课程体系要强调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整合精炼。现在大多数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即按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递进。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各门课程追求各自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课程间缺乏沟通与连贯性;二是如上文提及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叠、浪费教学资源、学生能力得不到有效深入和提升。因此,有必要以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为标准,整合相关课程,按照难度将它们有序地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每一学年自成体系。可以在“大的专业课”中以多个课题的形式整合原来零散和容易重叠的课程内容,力争做到“少而精”,同时,让文化课、选修课在合适的位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仅仅成为学生漫无目的、“混学分”的课程,要真正起到对专业素养底蕴的熏陶。如,可以将传统文化赏析、地方人文历史一类的文化课、选修课置于涉及这些内容的专业课之前,以便学生明确目的,产生兴趣,更好地完成专业课中与此有关的创意设计课题。

3.专业课程三个主要方面要合理设置、紧密衔接。专业课要注重三个主要方面:创意类课程、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它们是构成学生文化创意设计核心技能与思维的关键,需要统筹协调,不可偏废,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往很多院校都比较重视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如软件课、材料课、模型制作课等,认为操作熟练、技术应用方面经验多是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创意与文化、总结与理论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毕竟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提供的是知识服务,创造的是知识经济,行业的特性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是高职教育就简单地把应用人才划归到操作工的地位。这里,创意类课程要着重训练学生挖掘文化元素、人文资源的敏锐目光以及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和设计概念的思维能力;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着重进行理论教学、创意设计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实践与操作类课程主要强调将创意与概念等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作品并能适应市场推广的能力;另外,三方面课程需要贯通、融合与衔接。可以对创意、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以同一专题项目或课题范围进行联系与衔接,将课题深入、完善、做好做精,避免课题内容的低层次重复、浅尝辄止。

高职文化论文例5

网络舆情的泛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信息不够公开,不够透明,不够互动。虽然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但是的信息多以学院教学与管理的日常工作动态为主,咨询类、互动类、投诉建议类等栏目很少。即使有,但是真正深入学生,发挥作用的很少。从校园BBS的内容来看,原创内容很少,更新很慢,庸俗无聊灌水的内容经常充斥版面。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普及,校园BBS几乎丧失了“网络舆情”发源地的功能。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网络内容建设缺乏显著的吸引力,对能引起网络舆情的相关主题内容缺乏足够的关注和传播,其内容建设的价值体系没有有效建立起来。

(二)引导保障能力有限,引导效率低下

网络舆情的保障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导人员的引导素质和能力。二是有没有科学的引导工作制度体系。高职院校没有建立专业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同时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缺乏互联网思维,缺乏网络技术和网络传播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够明确,相关部门的权责存在重叠,遇事互相推诿的情况很多。网络舆情工作处理机制没有有效建立,没有遵循网络舆情引导的规律,在没有对舆情作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就凭借主观经验或者意愿就应对决策,导致对舆情影响判断失误,处理方法简单粗暴,丧失了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引导保障能力有限,引导效率相对低下。

二、基于网络舆情的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引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在引导网络舆情方面的主要缺失,我们尝试建立以技术为引领,内容为核心,保障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引导体系,着力打造技术力系统、内容力系统、保障力系统三个子系统。

(一)技术力系统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和变化,建立在这种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文化也会随技术显现出变化的色彩。可以说,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文化像网络文化这样如此依赖于技术手段,也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像网络文化一样随着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在网络舆情的范畴也同样存在因技术带来的变化。比如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开发和应用,网络舆情会更加容易产生和更加难以监控。因此,在引导网络舆情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技术的引领作用。就技术力系统的构建来说,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1.借助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监控。网络舆情其信息是海量的,单靠纯粹的人工去管理和监控是不切实际的。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管理和监控需要强化对技术手段的研发、借助和利用。可以发展智能搜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基础性和动态性研判;可以发展信息关防和过滤技术对导致网络舆情产生的有害信息进行针对性防控;其中重点可以大力扶持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对网络舆情进行专业性研判、预警和处置。通过发展和应用这些技术,建立一个高效快速立体的网络舆情研判、预警和处置平台。

2.能有效地应用新技术、新载体引导网络舆情。随着新技术、新载体的应用,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运行模式等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应该紧跟新技术、新载体的潮流,主动应用新技术、新载体引导网络舆情。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普及,就应该主动应用这些技术和载体去引导网络舆情。比如有组织地开通各级微博、微信,组建各类微博群、微信群,主动介入主动发声。

(二)内容力系统

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建设。价值建设则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建设,因为内容影响价值、产生价值,构建价值。网络舆情是一种典型的内容产品,就是其情感、立场和意见能不能得到合理的释放和有效的解决。因此,加强内容力系统的建设,可以让网络舆情在潜移默化中消解。

1.用主流文化占领网络舆情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在网络上充分传播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大力培育出版数字工程、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数据库,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让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成为网络的最强音和主旋律,营造价值分明、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2.贴近学生关注实际,强化议程设置功能,主动引导网络舆情。议程设置理论的实质是“媒介越注重什么,公众就越关切什么。”通过议程设置,可以使公众克服感性的冲动,实现理性的有效引导。在高职校园里面,越是和学生利益接近的问题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而这些学生关注的问题也越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因此,可以把学生关注的问题形成各类议题,在各类网络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展开,同时把形成的信息,按照价值标准,仔细筛选、分门别类、主次排列、取舍整理、精细把关之后,提供给学生,从而达到主动引导网络舆情的目的。

3.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原创性、互动性,加强学生粘度,提升学生的舆情素养。“粘度”是衡量用户信任度和忠诚度的重要指标。网络内容的专业性、原创性、互动性对粘度的深度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网络舆情的引导来说,主要还是在互动性方面要做足文章,因为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不对称,忽视学生的需求,很容易导致谣言四起,感性战胜理性。应该强化内容的对话性和服务性,实现互联互通。谣言止于沟通和对话,这样网络舆情也很难发难了。同时在对话与服务当中,学生粘度会加强,学生的舆情素养也会提升,不会再轻易相信谣言,会对网络信息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三)保障力系统

保障力系统是技术力系统和内容力的基础。保障力系统关键是舆情引导队伍建设和舆情引导工作制度建设。没有好的队伍,好的工作制度,技术无法有效引领,内容也无法有效建设。

高职文化论文例6

本文作者:阳金萍顾金峰杨益花工作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不良文化的影响分析

科学的教师文化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而不良的教师文化则可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桎梏。“弱势思维”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侵蚀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动能从教师个体层次的专业发展来看,它主要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等内容[3]。其中,专业理想是指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专业自我是个体对自我所从事工作的感受和接纳的心理倾向。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专业理想为专业自我提供动能,专业自我的不断形成和调整则是促进专业理想实现的必要过程。专业理想和专业自我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支撑因素,对教师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具有专业理想和积极专业自我的教师,对教学工作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会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承诺,并能积极面对和化解职业困境。“弱势思维”作为一种对事业的消极心理倾向,它降低了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弱势思维”放任的结果,必然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障碍,这种障碍蚕食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激情,并同职业怠倦结合在一起,使教师逐渐丧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极大地影响着高职教师个人潜能的发挥与成就的取得。“茧式思维”相对被动的行为导向,阻断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通道与普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相比,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职业性和实践性。高职教育是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着眼于职业活动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因此,高职教师更应关心市场的动态和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与教授方式上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从当前高职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实践经验不足、课程开发能力薄弱的现实情况看,开放与合作已成为高职教师突破这一困境的关键。而高职教师相对封闭和被动的心态与行为方式,无疑阻断了其专业发展的支持通道。高职教师必须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改变单独“作战”的习惯,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专业职业能力,通过合作教研探讨,开发职教课程,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权威意识”所导致的依附心态,束缚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主动发展过程,它强调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人。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只需通过设计各种相关的制度激发教师的自我控制、引导与成长的意识。而在行政权威影响过强的情况下,教师的专业自极易受到漠视与侵犯,专业自主精神不仅难以得到滋养与提升,反而容易消磨殆尽。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环境看,研究表明,“反思和研究是通向‘解放’、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有效途径。”[4]高职教师对某些学术权威的依附,是一种思维上的惰性和惯性,也是高职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的原因之一。独立与创新是大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公认真理,只有通过基于情境的反思、研究与创新,才能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才能真正彰显高职教师的专业化。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不良文化破解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既需要教师个体的积极主动发展,也需要外在的条件保障。从学校管理层面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重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软环境。强化现代职教理论学习,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二战后,以德国为代表的职教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弱势思维”的存在,一方面固然与高职发展历史短、底子薄并且遭遇招生、经费等现实困境的刺激与影响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教师自身对高职教育的作用、地位以及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不够有很大关系。对于大多数高职教师而言,对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现代职教理论的系统学都来自于高校教师资格考试,而该考试的应试性又使其学习实效大打折扣。事实上,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越明确,对外在规范的内化程度和对自身职业的投入程度就越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就会越强,这也正是教师成长的专业情感。从当前实际看,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深化认识。(1)结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帮助教师认清高职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改实践,帮助教师领会高职教育这一特殊的高教类型特征;(3)结合多元智能等教育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发展观;(4)结合本校办学历史与办学特色,形成上下认同的办学目标与共同愿景,等等。在方式和手段上,要注意理性教育与感性触发的结合。理性教育手段,比如集体学习、讨论、专家讲座、理论学习专题资料宣传等形式;感性触发手段,比如走访企业、校企座谈、杰出校友的宣传形式。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高职教师确立职业理想和使命,提升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历史责任感,让职业认同成为高职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重视教师合作文化建设,注重教研合作效能当前高职教师对于校企与教研合作的相对被动局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如教师长期以来的个人主义,也有学校管理的原因,如竞争性的学校制度以及行政性的合作取向等因素。[5]因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强引导与管理,重塑高职教师合作文化。1.激发教师的合作意识。(1)以共同愿景激活教师的合作动力。邀请教师参与讨论、制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及远、近期发展规划,并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合作团队的具体目标结合在一起,并融入到个人的教学与科研中去;(2)通过合作宣传提升合作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合作的益处,通过对合作成果的宣传和合作经验的总结,让教师体会知识共享的积极效应,帮助教师真正树立知识共享的理念。2.强化合作项目管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高校科研与合作项目的低效与形式化,也是导致教师对合作丧失兴趣与信心的原因之一。强化合作项目管理,关键是要改变对合作项目与平台停留于表面的管理方式,突出教师合作的专业取向。(1)在项目的把关环节上,要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等学术权力组织的作用,淡化合作组织和项目管理的行政化特征;(2)在监督和评价环节上,要过程结果兼顾,完善评价体系;(3)在保障环节上,要强化管理的服务职能。另外,还要邀请教师代表广泛参与,以民主的形式共同制定教师合作的管理和评价制度,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支持教研探索和创新,激发主体作用发挥对教师的政策引导必须要根据教师的职业特性和专业发展的规律才能奏效。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强调教师的自主发展,同时,其过程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既有发展,也可能出现停滞或低潮。因此,要在宽松民主的管理基础上,创设良好的外部引导和激励的环境来促进高职教师的教研创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1.要完善专业发展支持平台建设,支持教研探索。(1)完善常态的教研组织机构,如教研室、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科学管理,包括制度建设和考核标准体系的完善;(2)强化动态的以项目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如科研项目、产研合作项目的立项管理和过程管理,强调校本研究和应用;(3)鼓励和支持打破专业和部门界线的日常教研活动,并使这些活动定期化、常态化。2.要强化以过程为主的教师发展评价和反馈机制,激励教研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基于日常实践的过程,因此,学校管理要摒弃过去那种完全以数字来衡量和考核教师的管理方式,建立以教师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反馈机制。(1)要建立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避免教师专业发展单一化的取向,使三者取得平衡并相互促进;(2)在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时,既要强调工作的量,也要注重工作的质,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工作;(3)要打造宽容的教研创新文化,当老师失误时,得到的是帮助、培训和改进的机会,而不是批评与处罚;(4)要畅通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沟通渠道,使教师得到如何做得更好的经常性反馈。比如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可通过“导师制”等方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遴选一批优秀的老教师对他们“传、帮、带”;在青年教师开展的项目式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专家组或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作用,在具体的教研实践中推动青年教师的成长。总之,只有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结合在一起,教师才能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打破无力、懒散、应付的现状,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调动和发挥。

高职文化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36-06

高职科研文化作为高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职文化建设中的短板。文化具有引领性、传递性和自觉性,构建具有高职特征的科研文化,对激发高职教师科研潜力和积极性,提高高职科研与经济社会的适切性,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活动有序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明确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背景和内涵构成的基础上,遵循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高职科研文化构建策略,对于充分发挥高职科研文化的作用,促使高职科研文化不断成熟,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跨越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科研文化构建的背景

(一)我国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建设

1999年,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后,高职教育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其规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0年以来,高职教育规模基本稳定,年招生数在320万人、在校生数在980万人、校均规模在6000人左右窄幅震荡。高职教育发展从之前注重规模扩张转为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探索提升办学质量的道路。

在加强内涵建设中,高职院校遇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如生源越来越多样化,生源质量却不高;办学自逐渐扩大,然而却没有与之配套的管理手段;校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高职院校陷入同质化发展的怪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形势,加强人才培养。在这种背景下,加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高职科研文化氛围,是搞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经路径。

(二)科研水平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本科教育一样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科研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科研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社会服务水平,加强职教师资建设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搞好高职科研是打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然而,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还不高,推动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实现我国从高职教育大国向高职教育强国转变,树立高职院校品牌,开辟特色化发展道路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良好的高职科研文化无疑能够推动其发展进程。

(三)高职院校现有科研工作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

就现实情况而言,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通本科院校的翻版。就科研工作而言,高职院校现有科研工作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没有形成与现实要求相适应的科研文化环境。首先,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常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学校重视不足,没有认识到科研对于学校内涵建设的促进意义。其次,在科研选题上,高职院校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选题,或简单拷贝其他学校的科研选题,或盲目跟风普通本科院校,造成科研成果缺乏创新性。再次,在科研管理方面,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措施,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教师科研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最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已有科研成果大多数还停留在书面阶段。大多数教师的科研成果仍是为了职称评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推动教学和生产。如此种种,亟需我们加以扭转,打造强有力的科研文化环境,以文化的引领性与导向性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更好地开展[1]。

二、高职科研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一)高职科研文化的内涵

高职科研文化是高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高职文化剥离出来的一种文化类型。它是在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共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研究氛围、风气和制度,它体现了人们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等[2]。从高职科研文化的组成要素来看,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

1.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是高职科研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它是具体可感的具有物质实体的科研文化事物。从其包括的内容来看,高职院校所设立的科研管理机构、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部门,以及高职教师和高职科研工作者所创造的科研成果等都是高职科研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

2.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是保障高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推动高职科研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约束性和导向性,因此,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中,应该形成自身独特的制度文化,用以规范教师的科研活动,激励教师的科研行为,引导教师的科研方向,推动高职科研工作的开展。

3.行为文化层面。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和科研管理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高职院校领导对科研工作是重视还是忽视?高职教师开展科研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高职科研管理者的科研管理是清晰有条理还是混乱无所适从?这些都是高职科研文化行为层面的表现内容。

4.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行政人员与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它是科研文化中较难感知的层面,也是其核心。相对而言,科研文化的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建立,但科研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的构建却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共同推动。

(二)高职科研文化的特质

1.科研主体的“双师”性。“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所决定的,高职教师一方面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就高职科研主体而言,尤其要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不仅能够关注学生和教学,也能够了解生产实际,并且在科研工作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科研对象的职业性。高职院校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原则,因此,高职科研与职业具有天然的联系,科研对象围绕职业而展开,与职业明显相关。高职科研要研究社会职业结构变化,进而对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进行调整;要研究企业岗位情况,对岗位需求情况、岗位职业标准、岗位生产流程等进行全面把握;要研究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学生能力与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要研究不同职业和岗位生产流程中的工艺方法,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

3.科研内容的实践性。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从科研积淀和研究队伍来看,都与历史悠久的普通高校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果从事与普通高校相同的科研工作,无疑是以己之短,比彼之长。一般认为,普通高等院校从事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它贴近科技前沿,展现出高尖端的特点,而这种科研内容并不适合高职院校。高职科研的重点应该是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这种科研内容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在企业生产一线中找难点、找课题,为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工艺和技术难题,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地方服务,促进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高职科研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4.科研功能的区域性。与普通高校基础理论研究的普适性不同,高职科研功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区域性特征要求高职科研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因此,高职科研应加强针对性,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区域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三、高职科研文化的作用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它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因此,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科研文化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转型

高职院校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科研工作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必然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更好地服务区域企业,更好地适应所处的发展环境,从而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二)有助于厘清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与发展路径

要搞好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定位问题,只有解决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问题,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因此,构建有高职特色的科研文化,明确高职科研工作独特的品格与价值取向,坚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目标定位,对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能够起到保障作用。

(三)推动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要解决高职院校生源、培养以及就业等问题,就必须加强产学研结合。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善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规定,致使在现实的校企合作中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积极性很高,而企业却不为所动。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唯有打造强有力的科研文化,加强科研工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主动为企业服务,为他们解决生产中的现实难题,才有可能激发企业的合作意愿,提升校企合作的稳定性,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四)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不愿意搞科研,一方面是认为其侵占教学精力,反而会影响教学;另一方面一部分高职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相应能力。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高职院校缺乏科研文化氛围,教师对科学研究狭隘化理解,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选题,没有正确地定位好科研方向,因而觉得科研工作是神秘和高深的事情。高职院校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和科研实际上是互榇俳的,教师在教学上发现的问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选题,而科研工作又能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知识储备,提高其教学水平。在科研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的熏陶、制度文化的建立、精神文化的引领能够为高职院校教师拨开科研工作的层层迷雾,为其提供理论性指导,规范和激励他们的科研行为。

(五)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在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之下,就学生而言,其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能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就教师而言,科研工作的开展与科研能力的提升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高职科研文化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既要区别于普通高校形成职业教育特色,又要具备一定的层次和高度;既要具备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共性,又要根据各院校自身情况形成校本特色。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校本原则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它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极为紧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是由以前的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有的高职院校有着深厚的行业办学背景,有的是由高等继续教育院校转化而来,有的是由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转型而来,有的是从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剥离出来,有的高职院校是全新独立设置的。因此,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既要传承学校的传统,又要考虑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服务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术背景等[3]。

(二)教研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教学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就高职院校而言,其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科研文化应打造一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文化,避免为科研而科研的形式主义倾向。这样,既有利于改进和促进教学,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欲望的培养等问题都需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自觉运用教育规律,努力探索,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教研结合的科研文化,使得高职教师能够摆脱科研的畏难情绪,从切身的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提升科研素质与能力。

(三)区域原则

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只有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才会有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才能形成一种“活”的科研文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是当今大学的几大主要职能,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科研工作的实际价值,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高职院校形成科研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历史使命。

首先,高职院校科研文化建设应该与区域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科研定位上要以解决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从区域特有资源研究中培育特色科研方向,并以此为导向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其次,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打造还要注意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分布地域广泛,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定的人文环境,高职院校科研文化要立足于地方特有文化,形成鲜明的科研文化特色,并推动和繁荣地方文化。

(四)产学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的科研文化应该是产学结合的文化,就办学体制、人才储备和资金渠道而言,高职院校还不具备进行前沿性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纯理论性研究,也不能完全根据教师个人兴趣毫无规划地开展。科研与产学相结合,是高职院校科研文化构建的助推器,能够实现科研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对于高职管理者和高职教师而言,产学结合的科研文化有助于他们转变科研观念,主动增强科研工作的适切性,加速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对高职院校而言,产学结合的科研文化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急需的技术服务,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增强他们与学校的联系,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美誉度。

(五)错位发展原则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结构功能、培养目标、学业标准、教学方法、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等方面都存在区别。因此,高职科研文化应该有自身的构建原则和独立的发展途径,决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文化构建模式,将高职科研文化打造成普通本科院校的翻版。高职科研文化构建应秉持与普通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的原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五、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策略

针对目前高职科研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科研文化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科研文化构建工作。

(一)从精神文化层面强化科研意识,扫除高职教师科研工作的思想障碍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基本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科学研究职能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科研服务、科研提质、科研兴校的理念,从管理层面到教师层面加强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强化高职教师的科研意识,使科研文化在教师中入脑、入心,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科研在精神文化层面尤其要为高职教师厘清以下三大问题。

首先,要帮助高职教师厘清要不要搞科研的问题。总体上来说,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还不高,他们认为只要搞好教学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科研对自身职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校内打造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形成积极的科研文化环境,打破高职教师只教学不科研的思维定式。这种积极的科研文化环境一旦形成,文化的自觉性与导向性能够促使高职教师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意义,清晰地规划其发展路径,促使高职科研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其次,要帮助高职教师厘清搞什么样的科研的问题。高职教师的科研意愿一旦形成,摆在他们面前最为现实的问题就是科研方向问题,高职院校要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面对科研工作的困惑与迷茫。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根据W院教师专业结构和优势学科出台科研选题指南,指导教师进行科研选题,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根据自身所长选择优势科研项目;高职院校也要积极争取校外项目与支持,并匹配与之对应的科研力量,让专业对口的教师参与其中,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教师扫清科研障碍。

再次,要帮助高职教师厘清怎样搞科研的问题。有的高职教师已经具备科研意愿,也选定了科研的方向,但是往往由于缺乏科研理论、科研方法的支撑,导致科研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这时高职院校要适时为高职教师提供科研理论与方法支持,在校内经常举办科研讲座、发放研究指南或进行集中培训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升他们的科研素质。

(二)从制度文化层面加强科研导向与管理,建立有高职特色的科研配套制度

面对高职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科研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的现状,高职院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对科研工作进行引导与管理,打造高效有序的科研制度文化。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比起普通本科院校来说起步较晚,基础也较为薄弱,很多科研管理制度都是照搬或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做法,没有形成符合高职教育本身特点的科研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制度的导向、管理、考核、激励等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制定出台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科研管理制度,考虑高职教师的层次、水平和优势,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效开展。

首先,高职院校应制定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相比,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与自觉性相对较低。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前期引导与过程管理,从学术道德规范到具体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验收以及经费管理等环节对高职教师进行引导与规范,不仅让高职教师有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也促使他们在相应的制度约束下保证科研项目的有序开展和按期完成。

其次,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师是科研工作的主体力量,高职院校要制定必要的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有效完成科研任务,并对他们的科研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与奖励。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要考虑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方面的内容,双管齐下,提升实效。物质激励是基础性的激励措施,而精神激钤蚴歉高层次的激励措施,它能使高职教师在精神上获得信任感、荣誉感、成就感与满足感,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另外,高职院校还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并引入竞争机制,使他们在张弛有道的良好科研文化氛围中产出更为丰富的科研成果。

再次,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科研工作考核制度。要注意考核制度的人性化与弹性空间,针对不同职称的教师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并根据教师具体岗位的不同制定差异化考核内容。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将教师的津贴奖金、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年底评优等与考核结果挂钩,强化高职教师科研动力。

无论是科研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还是科研工作考核制度都要注意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层次性区分,要根据高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标准,否则能达到条件的高职教师数量太少,容易挫伤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起不到科研导向与管理的初衷。

(三)从行为文化层面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发挥高职教师“双师”优势

高职教师的科研素养还存在许多不足,必须花大力气加以培养,使科研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高职院校在科研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要注意挖掘教师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一是要帮助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所长找准科研方向,二是要帮助教师努力提升科研能力,三是要强化教师的学术道德意识。高职教师要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除了看到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差距外,更要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努力创造实用的、应用型的科研成果,提升科研能力,形成“研究―发展―研究”的良性循环。

其次,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为他们扫除科研障碍,使其安下心来搞研究。一是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搭建平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要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科研信息,为他们申报科研课题提供方便;要整合行业、企业、协会、学校、教师的力量,使其形成科研合力,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解决现实难题,使他们的科研有途径、有平台、有空间、有落实。二是要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实践和服务平台。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服务平台的搭建也有利于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其产生实际效益,激发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促进“双师”能力建设。三是要进行科研团队建设。对高职教师而言,个体的科研能力、科研资源都相对有限,在科研团队中,教师能够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促进棘手问题的解决。科研团队能够起到约束与激励作用,有利于克服教师个体的科研惰性,营造积极热烈的科研文化氛围,使科研工作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4]。

(四)构建外向型的高职科研文化,提升高职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高职院校科研文化的构建靠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必须搭建多方联动的合作平台,加大科研政策支持力度,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首先,高职院校应为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要在理念上,认识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能够成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要在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方向、具体内容、制度等方面进行整体架构,使高职院校科研能够服务于区域企业人力资本提升,服务于区域企业技术开发与应用。其次,高职院校应构建科研成果支持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高职教师的科研立项,并对其成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与应用。再次,高职院校要加强政校企合作,一方面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解决高职院校科研发展上的政策困境,另一方面也为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服务,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区域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充分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使校企双方取得双赢。

参考文献:

[1]杨德山.科研自觉: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文化诉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8-30.

高职文化论文例8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来说是里程碑性的文件,目前进行的改革不是修补和改良,而是革命。高职新课程改革不仅要发生外在形式的改变,而且要生成新的内在价值。只有进行内在的文化变革,才能实现革除旧课程文化,创立新课程文化,贡献于民族新文化。所谓课程文化的内在价值的生成,就是课程文化要素的变革,是课程文化要素获得新的特质──文化的“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

一、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满足行业需求的课程观

建立能力标准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能力标准不仅包括若干能力点,还包括能力代码、能力名称、能力表现水平、任务、条件说明、考核鉴定方法等内容,既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又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的要求,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课程方案严格按能力标准的要求定位,围绕培养目标展开,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考虑职场安全和平等参与的基本要求。教学材料包含的基本信息有:能力标准、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建议、相关知识与信息、教学活动、能力鉴定、教学信息反馈等。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区域经济

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与行业分布特点设置专业方向,根据行业要求和业内人士的建议设置课程结构,走出教育的职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不能延用以前的传统课程教学体系,而是要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时更新与调整,围绕行业设专业,围绕岗位设课程。

三、课程结构的多元整合和动态优化

多元整合、动态优化课程模式的课程结构要求做到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个性化。课程的综合化是将相似或相近的课程内容组合成一门科目,既节省学时又发挥学科课程的学术性特长,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综合化不仅指知识的综合,还指知识与技能和素质三要素的综合,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是全方位的综合化。模块化课程是活动课程模式的特色之一,是一种课程结构的安排形式。模块化课程具有明显的优点:①设计成果可共享,节省开发时间和费用;②灵活性、机动性大,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③可集各课程流派之长,有利于多元整合;④有利于各类各层次职教之间及同其他教育的沟通、衔接,避免重复学习;⑤有利于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诸项能力;⑥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课程结构的阶段化,实质是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有序性和递进关系。这种阶段化的前后设置是依据教学规律、知识技能的前后关联特性、受教育者接受知识技能的个性习惯、知识技能的迁移规律等因素确定的。课程结构的个性化,一是指课程结构特色,二是指课程结构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需求,即课程结构要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施教原则,既能因材施教,又能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个性选择。若从教与学的方面而言,课程结构既要有利于发挥教师潜能,又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另外,从产学合作教育的需要出发,课程结构要具有灵活性,适应企业的个性需求进行适时调整。

四、以特色课程引导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设计的理念上,我们贯彻的思想是:重视实践与应用,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能,使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有效结合,研究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与培养,因材施教和促进个性发展。我们通过实施学程性课程、项目课程、企业课程、渗透性课程、导入性课程等特色课程,把行为导入法中的角色扮演法,将模拟仿真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有效地融入课程之中,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概念去实施,这样教学方法就成了“课程”的一个内涵组成,而不仅是独立于课程内容之外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改变教师的“教书”观念,还能解决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为只要教师接受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按照特色课程的内容要求去施教。实质上,特色课体现了完整的“课程”内涵,它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对实现课程目标的作用,关注素质与非专业能力的形成途径,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所在。

五、实施“产学全程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不同环境和丰富资源共同培养符合社会和专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其核心是建立学生由学校通往社会与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让社会与企业全程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场所延伸至社会与企业工场,使书本教学与有计划、有指导、有检验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走“订单式”培养之路。

新课程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它由中华民族文化振兴所催生,又要服务于中华民族文化。它是民族的,但又是开放的,将推动着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发展。它要吸收国外的课程文化,但不是全盘照抄,而是把握其灵魂,使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新鲜血液。中国的课程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就是已经崭露头角的素质教育课程文化,它就是我们民族的新课程文化,要坚持在实践中推动这种民族的新课程文化不断地创新发展。总之,新课程文化应是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创新的社会主义素质教育文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著.职业教育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职文化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38-02

校企文化互动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和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由之路。“什么是校企文化互动?校企文化应怎样互动?”是推进校企文化互动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要实现校企文化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在弄清“什么是校企文化互动,校企文化为什么要互动,校企文化为什么能够互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探讨“校企文化应怎样互动?”

一、校企文化互动的根本目的与原则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创新则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种力量,就像恩格斯所说的,“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高职院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推进校企文化互动,就是要加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实现校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要促进高职院校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是要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校企文化互动应当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坚持“源于企业文化、高于企业文化、辐射企业文化”的原则,多管齐下,博采众长,实现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与共赢。

二、校企文化互动的路径

高职院校文化特色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应该是与“职业”、“技术”元素相关联的内容。企业是高职院校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取决于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因此,必须探索实践校企文化互动的各种途径。

1.校企文化互动着力点——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和核心,学习研究吸纳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是高职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高职学院要通过努力,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吸纳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的思想,尊重每一位教职员工。二是创新发展的理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良好的创新精神。三是团队协作的理念:作为为企业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特别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愈识和协作能力。四是顾客至上的理念:高职院校应全心全意地服务自己的“顾客”——学生、学生家长及行业企业,树立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思想。高职院校通过校企联合办学、横向合作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咨询、产品研发、顶岗实习过程中体认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熏陶,把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吸纳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来。

2.校企文化互动的切入点——物质文化

高职院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鲜明的企业文化色彩。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实一体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在校园醒目处悬挂的应是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画像,教室里张贴的应是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橱窗中展示的应是学校创业成功的校友画像与简介,学生的校服就是企业员工的工作服;还可以合作企业或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合作企业家、优秀校友的名字,命名校园内的楼、路、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处处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无论是校徽的制作、校训的确定、校歌的创作、校刊的编辑、校服的设计,或是校园建筑的布局创意、教室宿舍的文化布置,都要充分体现企业优秀文化的内涵。

3.校企文化互动的突破点——专业文化和课程文化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高职院校应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反映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建立适合高职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搞好“三个对接”:育人理念与企业用人理念的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对接;评价标准与企业质量标准的对接。二是要实现“三个零距离”: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瞄准市场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积极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氛围,以此潜移默化地引导和熏陶学生,稳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零距离,课程更加注重应用型、实践性和开放性;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零距离,建车间式课堂,办工厂化学校,教学做合一,产学研并举。三要推行“三个淡化”: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淡化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的界限,淡化专业课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狠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特色课程团队建设,四要坚持“三个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人才: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面向社会服务;面向教学过程开放,变学生传授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变学习过程为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面向未来开放,着眼于企业、行业发展和先进技术、设备,抢前学习,使学生跨出校门就能自豪地凭果实证明学识、用能力创造魅力、靠智慧赢得机会。

4.校企文化互动的落脚点——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上,高职学院必须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更新管理观念,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事和管人,一切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事,做到规范、有序。一要创定学生若干“应会应能”要求,明确专业基础能力,便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主动关注所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二要通过实施与企业接轨的实习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穿企业工作服,佩戴工卡上岗,按规程操作。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在校内就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领悟到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三要将企业理念、生产方式和“5S”企业管理等融入到专业文化建设中,突出工厂化学校、企业式管理的校园环境,突出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管理机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三、我院“校企文化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以来,我院以江苏省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基地建设为载体,自觉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谋划,并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XX元互动”与此前提出的教学“三双模式”(即:主干专业链与支柱产业链“双链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教融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相融合,探索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四双”育人模式。其中校企文化“双元互动”的主要做法是“创设两个平台,共建三大基地,引入四项规章,培养五实人才”。

1.创设两个平台

一是与全国百强、江苏十强、江苏长江以北最大的国有企业——江苏悦达集团携手合作,共建悦达学院,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品研发等方面深化合作,努力实现共构组织、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使之成为校企文化“双元互动”的有效平台。二是创设企业家与杰出校友讲坛,传播企业核心文化,解读创业成功历程,分享经验,树立标杆,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和树立职业信心,构筑学院精神文化又一展示与教育平台。

2.共建三大基地

一是共建实训基地。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与生产一体化、教学与技术研发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创建“校中厂”、“厂中校”,建成全真型部级和省级实训基地,创造出真实的职业教育环境,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共享。二是共建创业基地。专门成立创业基地管委会,按照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做好职业环境布置和企业文化氛围渲染,引进企业二十余家,重点打造创业认知中心、创业体验中心、创业模拟中心和创业实战中心,使校企实体相通,文化相融。三是共建研发基地。按照校企“互惠双赢”的原则,建立了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江苏省生态染化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组建了纺织品研究所,建成全省唯一的部级纺织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的精神面貌。

3.引入企业四项规章

一是引入企业组织管理制度,专门成立了学院理事会,构建政行校企四方合作办学机制,为校企文化“双元互动”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引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借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注重过程、动态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三是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形成注重业绩、奖勤罚懒的绩效管理体系,打造能上能下、动态发展的师资团队。四是引入企业成本管理制度,构建经营有方、资源节约的高效服务体系,开源节流,提高办学效益。

高职文化论文例10

1.1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已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以历代作家作品为载体,《大学语文》的教与学基本停留在传统的阅读与分析上,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封闭式,某些选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重复,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受“技能至上”、“专业至上”、“功利主义”等多种影响,对《大学语文》并不感兴趣,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如何使学生对《大学语文》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学生所就读的学院所在的地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文化遗迹、民间艺术、风俗文化等。学生长期生活在此地,地域文化会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精神、性格、个性,让他们对地域文化产生亲近感,引起学生好奇心。因此,对生活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而言,可以将五溪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适当地融入《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热情。

1.2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拘囿于作家常识、文学知识、文学作品、写作知识。以地域文化资源来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由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文化寻根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增加文化的底蕴,从中发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院而言,可以依托五溪地域文化,将其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把大量鲜活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语文教育资源,比如可以将五溪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现象、人文景观、爱国英雄、名人事迹、风俗由来、民间传说、文化遗址、名胜古迹、节庆文化、五溪文学等内容融入教学,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1.3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地域文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美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对于地处五溪地区的怀化职业技术学院这所高职院校而言,将五溪文化融入《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用五溪人物的历史事迹及其经历故事激励大学生,用五溪文学的经典篇章感染大学生,用五溪的风俗民情陶冶大学生情操,用五溪的人文环境熏陶感染大学生,用五溪文化精神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增长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对当地文化、民族文化的热爱。

2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原则

地域文化要发挥其积极影响,实现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大意义,就需按一定原则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2.1“去粗取精”的原则

地域文化,本身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在融入过程中首先应该“披沙拣金、去粗取精”,摒弃迷信的、陈旧的、落后的东西,选择优秀的文化内容,编入大学语文教材,以保证教材的质量和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于学院而言,将本地五溪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也要遵循“去粗取精”的原则,要引入丰富而优秀的五溪文化资源,比如民俗文化、隆平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和平文化等资源中的优秀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其人文素质。以“隆平文化”为例,让学生动手搜集各种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提炼,理解其丰富内涵,融入到大脑里,落实到行动中,以此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2.2“兼容并蓄”的原则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如同支流和主流,地域文化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质,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域文化的学习,应该持“兼容并蓄”的原则,既要吸取地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接受和容纳地方文化,更要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学习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置于民族文化背景下展开教学。比如学习五溪文化中的端午等节庆文化、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通道会议转兵旧址、芷江受降纪念坊、或粟裕、滕代远、向警予等人物的自传都可以联系其他民族节庆文化、风俗习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二战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将其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领略五溪文化独特的魅力,又可以更广泛而深入地学习民族文化的知识,防止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地域文化不见民族文化。两者须结合,才能使五溪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相融。

2.3“同一性”原则

地域文化的补充和融入,可以大大拓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极大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更好地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但在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遵循“同一性”原则,与大学语文教材的目标与功能要保持同步,具有“同一性”。比如:五溪文化的教学要向《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功能看齐,要进行母语文学的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无论是民俗文化、五溪人物、五溪文学的教学,还是纪念场馆、名胜古迹的教学,所有这些内容都紧紧围绕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和功能实现,使五溪文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熏陶感化作用。

2.4“适度”原则

地域文化的融入,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更爱学大学语文。但地域文化只能作为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文学阅读部分处在平等位置,不能一味强调地域文化而忽略了对其它文学作品的学习,应该与其它文学作品更好地融入,共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比如,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融入五溪文化的部分内容外,还以文学史线索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精选了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文、诗词、现代文,涵盖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影视文学作品,单元知识讲座中还补充了文学鉴赏方面的知识,使五溪文化和其他经典阅读相结合。因此在地域文化教学中,一定要掌握“适可而止”的原则,切不可因为地域文化的引入而忽视其他内容的学习。

3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举措

地域文化的融入不仅要遵守以上基本原则,而且要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对于我院而言,我们在教材、教学、教研、活动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为地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语文》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3.1挖掘优质资源,开发《大学语文》校本教材

从长期的教育实践来看,传统的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多层次教育、多元化人才提出的需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自愿、自主、独立或与个人合作的方式,应该在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指导下,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浓厚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我们可以选择学校所在地区蕴含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即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包括自然景观、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历史渊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遗址等,以突出学校的地方特色,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对我院来说,开发校本课程方面,整理、挖掘、研究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并将其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人文教研室的全体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搜集了大量资料,遵循《大学语文》课程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陶冶情操的目标,体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有选择性地把五溪文化的民俗风情、文化遗址、纪念场馆、人文古迹、五溪文学、五溪人物等内容编入了《大学语文》教材,这些内容的引进使教材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又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更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吸引力,有助于大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3.2加强实践,创新《大学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述多,学生动手少,理论知识多,实践经验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活动空间。我们尝试加强实践教学,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想指引下,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学习,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觉应用语文能力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学习目标。对于地域文化模块的教学,主要通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课外实地观察、调查、收集书面和口头资料、图片、音响资料,课堂中进行讨论、探究、反思,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展播ppt、开展主题演讲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这样,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究质疑能力,突出在学生的实地考察学习中主动建构学生的人文知识,锻炼其思维能力和方法能力。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布置调查任务,组织学生参观安江农校纪念园,激发学生对名人的好奇心,让学生分工合作,搜集袁隆平院士的书籍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了解人物艰辛的科研历程,先进的思想理念和隆平精神,分组进行讨论、质疑,最后以调查报告、论文或制作ppt课件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评出优秀者。在这一实地参观、考察、调研的过程中,在课堂的质疑、讨论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学习袁隆平先进感人的事迹,领会隆平精神的实质,并以隆平精神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

3.3进行地域文化研究,促进《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的特殊功能在于把教育和研究结合。”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校的传统与地域文化的特点,挖掘、利用、研究地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资源,申报地域文化方面的院级和省级课题,并推广研究成果。既有助于深化地域文化的保护、认识,又有利于地域文化的教学、研究。比如: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文化积淀深厚的怀化,围绕五溪文化老师们开展了“隆平特色人文教育研究、基于高职人文教育目标的地域文化课程开发研究”等省级课题的研究,带着研究课题走访名家,深入了解二酉藏书洞、沅陵洞、大唐龙兴讲寺等文化遗址;了解大小端午习俗、侗族人的传统节日芦笙节等风俗民情;了解黔阳古城、芷江龙津风雨桥等人文胜迹;了解芷江受降纪念坊、陈纳德飞虎队纪念馆、湘西剿匪纪念碑等纪念场馆;了解袁隆平、熊希龄、黄永玉、沈从文等五溪人物;了解《涉江》(屈原)、《五溪深行》(马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竞渡曲》(刘禹锡)、《临江仙》(王庭)、《走近袁隆平》(姚昆仑)等五溪文学,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五溪地域文化理念,并通过举办五溪文化专题讲座之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隆平文化等讲座,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新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让学生更加理解五溪文化的丰富内涵,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真正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

3.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氛围

《大学语文》的教学除了以校本教材为载体,立足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地域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之外,还要搭建课外活动平台。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春风化雨似的熏陶和渗透,因此,围绕“地域文化主题”,在校园里开展各种诸如社团活动、画展活动、专题演讲活动、书法比赛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活动氛围中潜移默化,感悟地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综合人文素质。对于学院来说,可以围绕五溪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开展五溪文化主题的班会活动,举办五溪名诗文的书画展、五溪摄影作品展、五溪文化特色小品比赛、隆平精神主题的演讲比赛、五溪文化手工艺品展、隆平文化艺术节、五溪文化专题讲座。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五溪文化和校园文化水融,使《大学语文》在校园文化平台得以拓展,使大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关注社会、热爱生命和生活、崇尚实践的良好精神风貌,使高职生在地域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求知、实践、创新。从而达到以课外活动促进课内内容的学习,以校园文化氛围感化高职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对地方五溪文化的热爱和对自身专业学习的热爱,实现以大学语文促进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