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评论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37

经济评论论文

经济评论论文例1

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两百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它们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

1.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1)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2)由此可见,最初,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普遍交往、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1848年,马恩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3)可见,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各地区、各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各地区、各民族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特别指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所显示出的资本全球化的特征是“寻求国外市场”,批判了民粹派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无力维持下去的观点。他说:“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4)他还指出,资本主义早已造就了世界市场,将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接成统一的经济整体。从以上论述看出,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巴兰在其《增长的政治分析》中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它一方面攫取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剩余,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外来的破坏性竞争摧跨了发展中国家幼稚的民族工业。沙米尔.阿明在其《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著作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问题。他认为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仅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在宗主国内地产生的,竞争使得内地的利润率下降,使资本不得不寻求距离“中心”越来越远的市场。伊曼努尔在其著作《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价格形成问题,论证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剥削欠发达国家。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伯克特在其题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对新古典发展理论的批判》一文中指出,历史地看,全球范围内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第三世界的工业化,从而妨碍了第三世界国家金融的自由发展,也导致这些国家颁布限制利率的政策。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政策其实是受它们各自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帕洛依克斯在其《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等著作中指出资本的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商品资本被国际化,这引起世界市场的出现。第二阶段是货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资本被迅速积累。第三阶段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引起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新马克思主义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S.Amin、A.Callinicos和S.Gill是该流派的代表。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帝国主义化,他们认为今天的全球化代表了反动的全球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胜利(Callinicos,1994),其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贫富两极分化,当今各国政府已经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人(Gill,1995)。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文明(西方体制、西方观念等)的全球性扩张(Amin,19%)。

2.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亚当.斯密(Adam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的经济全球化理论。首先,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他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里。他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提出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他还看到了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他说:“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对外贸易上。”(5)他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国际贸易上表现为主张自由地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府限制政策。他最后指出:“以某种形式把世界上最远的部分连接起来,让他们满足相互之间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相互推动工业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总趋势就会使大家受益。”(6)可见,斯密不仅提倡国内贸易自由化,还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并对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及其影响作了预测。其次,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其倡导国际贸易的“绝对成本”理论里。他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基础则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增加物质财富。可见,斯密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自然资源或后天的生产条件,并指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节约资源,世界总产品和福利的增加。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补充,是一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他还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与自行调节。在国际经济交往和经济政策上,他认为使国际贸易处于自由状态是最明智的选择,一国的繁荣不是由另一国的贫困来促进的,对贸易的自由不加束缚并制定开明的政策,才能最好地促进每个国家的福利与所有国家的福利。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它使得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7)李嘉图在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即相对成本说。他认为在资本和劳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前提下,即使一国在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与他国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仍然会进口产品,因为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产品,而应权衡利弊,按“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这样,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见,李嘉图不仅认识到国际贸易的作用,提倡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还希望国际贸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他突破了斯密的见解局限,提出符合国际贸易实际的“相对优势”理论,为后来西方各国国际贸易的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赫克歇尔与俄林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解释了贸易为什么会贸易的双方带来好处,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那一种商品上也具有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则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比较优势的源泉。它从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考察一国的比较优势。根据要素禀赋说,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商品的价格差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产生各国商品价格差异的原因又是各国生产这些商品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与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应利用它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其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进行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这些种类的商品。最后,他们指出国际贸易的一般趋势是可以消除(即使是部分地)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从而使国际间商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3.当代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

(1)新自由主义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K.Ohmae和W.Grieder是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他们还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进步的先驱,因为它正促使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的一体化的出现(Ohmae,1995;Greider,1997)。新自由主义派还大力赞美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功能,因为它确立了国际贸易的四项普遍性原则:即非歧视性原则、互惠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SachsandWaner,1995)。新自由主义派强调市场的作用,通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贸易、资本、技术、信息等冲出国界,生产国际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而国际化生产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最优配置,形成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推动经济增长。

(2)怀疑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P.Hirst和GThompson。该流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神话(myth)。首先,怀疑派从经济史的角度提出,20世纪以来的全球化并不是史无前例的,19世纪末的“金本位”时期就已经出现过全球经济、市场和金融的更高度的一体化。如果以商品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标志,那么,1993年的一体化水平与1913年的情况类似(Thompson,19%)。该派认为如今的全球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化(HirstandThompson,1996),或者只是一种区域化而已,因为它只是三大区域(欧洲、亚太和北美)的金融与贸易的合作(BoyerandDrache,1996)。而经济区域化却正朝着逆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今天的区域经济日益走向排他、封闭与保护。所以,目前的区域化不是全球化的动力,而是阻力(GordonandWeiss,1998)。所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夸张”(Hirst,1997)。同时,该派通过大量的定量研究,认为“全球化”学派所认定的国家弱化与消亡完全是耸人听闻、无知可笑的,因为这从根本上低估了国家和政府干预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力量,目前所有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只有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协调和推动,才能保证经济合作的正常运转。所以,政府决不是国际化被动的牺牲者,而是国际化的主要建筑师和设计师(Gilpin,1987)。

另外,怀疑派认为,国际化并没有使南北差距、不平等消失,相反,它意味着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边缘化的发展,因为贸易和资本更多的在发达国家间流动,并由此产生更强大的“排弱”效应(HiestandThompson,1996)。怀疑派还从根本上否定经济全球化能够有助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就业机会的奇谈怪论(Krugman,1996)。并且怀疑派认为,在经济结构方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国际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世界经济的不平等、不公正的旧秩序和等级结构。所以,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能导致更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兴起、促使世界文明分解成不同文化、宗教和种族的独立领地,而不是什么世界大同、全球文明一体化的出现(Huntington,19%)。

(3)秩序转型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AnthonyGiddens,J.A.Scholte和M.Castells。该学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并正在重组现代社会和世界秩序(GiddensandCastells,1996)。目前的全球经济全球化是史无前例的。目前,跨国界的政治和社会正在对世界进行重大的调整,国际与国内、外交与内政的界线已不清晰,所谓的“国内外相交的事物”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边疆”,经济全球化正在促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空间急剧扩大,成为影响一个社会和地区的决定力量(Rosenau,1997)。所以,该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正在产生一种强大的“转型”力量,导致世界秩序中的社会、经济与制度的剧变(Giddens,1996)。但另一方面,这种世界秩序的剧变又充满着变数,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偶然的历史进程,谁都无法预测它的发展方向与它所要构建的新世界政治经济秩序(Ruggie,1996)。

二、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1.评价

(1)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本文认为马恩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他们抓住了资本“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的本质,并科学划分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与产业资本全球化。因此,他们不但预见了分工、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还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但他们毕竟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提出有关经济全球化具体方式的见解,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分析较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较客观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攫取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剩余”,并使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但他们没有看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阿明把经济全球化,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与深刻。新马克思主义派对经济全球化的认为是有失偏颇的,他们只看到西方文化、体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输入的负面作用,并把这种作用认为是主要的,无视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所起积极的、主导作用,最后得出一个悲观的经济全球化结局。

(2)对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斯密和李嘉图都认识到对外贸易及其自由化的重要性,这无疑具有进步意义。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当时指导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很明显只看到了他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掩盖了在一个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及其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作为“绝对优势”的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退居次要地位。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无疑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更深刻、有见地,但他理论建立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等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因而大大降低了其理论的可操作性。赫克歇尔与俄林仅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并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导致各国各生产要素价格趋同,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们没有揭示国际贸易中资本的作用,以及国际贸易对欠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3)对当代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新自由主义派认为经济全球化从长远来看会使“绝大多数国家”受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先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从工业革命至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亚洲的欠发达国家仍陷于贫穷、落后之中,所以,这是经济全球化程度不够呢,还是应把“绝大多数国家”改为“少数国家”?本文认为至少应改为“部分国家”。怀疑派的一些观点也值得推敲:他们认为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的全球化,其实,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的。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经过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需求,相邻的两个区域又通过协议实现两个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以此类推,当全球经济都实现了一体化,经济的全球化也就完成了。秩序转型派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偶然的、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否认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类对世界的可知性,显然是错误的。

2.我们的观点

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机制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主导规律时,全球经济走向紧密合作、相互依存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宏观上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土地、人才、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既合作又竞争。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特征,我们提出以下几个观点:(1)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人类节约全球资源、保护全球环境与自身文明的一种进步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经济上的合作与竞争,不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性质之分、正确与错误之分、应该与不应该之分,至于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出现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是因为各国生产力水平差距的现实体现,属于人类道德调节的范畴,需要通过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来解决。(3)资本对利润的追逐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机;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从而保护环境是人们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动机;而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动机,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手段(通讯工具等)。(4)经济全球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区域化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方式里的一个环节),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曲折、多变的,但其趋势是可以预测的、可知的。(5)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经济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紧密联系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将经历一个由浅至深的渐进过程:从国际化起步,发展到全球化,最后实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第8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卷,第36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第27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列宁选集》[M]第二卷,第62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经济评论论文例2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近几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如果按照自然趋势发展,中国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持续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但是由于70年代开始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生了快速转变,致使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双重压力。

第三,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转型是在经济追求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的,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发生,而欧洲是在工业化完成后的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才出现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仅为1000美元,显然,中国的人口的转变缺乏经济基础。

总体而言,对前面提到的人口问题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各种观点的争论使人口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具体而言:

在未来人口战略目标上,学术界把人口目标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并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找到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的视角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确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及适度人口方面将人口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等结合起来,跨学科的特点突出;在分析人口结构问题时,选取了改进之后递进式生育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更适合于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人口生育政策的导向及人口控制的调节机制上,对人口政策的探讨不再仅限于关注人口数量,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人口政策实施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使未来的人口政策更符合实际,从而能尽可能的缩小负面效应,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全国的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未来人口研究及人口政策制定的启示

上述针对人口问题的观点,是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问题而提出的,这些观点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经济评论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F1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1(2008)02-0022-05

新经济地理学是空间经济学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来解释地理上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发表以来,新经济地理学进一步深化了在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等领域的研究,被称为是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但同时也有不少西方学者对它提出了批评,尤其是它严重地依赖于特殊的研究框架,正如克鲁格曼所指出的,新经济地理学严重地依赖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CES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即DCI框架。有鉴于此,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提出了一个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addi.tive)运输成本的分析框架,即OTT框架,来进一步研究新经济地理问题。本文拟从OTT框架的特征及三个重要模型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该框架下新经济地理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一、OTT框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改进

OTT框架主要通过引入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运输成本而发展了新经济地理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现实的运输成本假设

DCI框架下,工业品运输成本假定为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的“冰山”交易形式,即每单位产品只有一部分能到达目的地,其余部分则在运输途中溶化掉了,意味着工业品价格的任何增加都会导致其运输成本成比例地增加,这是不现实的。OTT框架下,假定工业品运输成本为附加型,即每单位产品的运输需要耗费T单位农产品,其中T>0,这更接近现实。

(二)更清晰的比较静态分析结论

在DCI框架下,采用了含CES子效用的柯布一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这使得各工业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常数且等于替代弹性,均衡时自变量个数少于外生变量个数,因此,比较静态分析时不能研究不同的工业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对企业定位所产生的影响。由于人们可能认为这些弹性是市场接近、市场拥挤和生活成本等效应相对力量的关键性决定因素,所以比较静态分析不能在逻辑上清楚地说明不同的外生事件对内生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说,DCI框架下生产函数中不变的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意味着工业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与收益递增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需求变量和供给变量的影响也不能予以区分。而在OTT框架下,通过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的引入使得企业面临线性需求曲线,工业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随价格变化,同时,这些弹性也与反映收益递增程度的参数无关,从而可得到清晰的更易于检验的比较静态分析结论。

(三)促进竞争效应(pro—competitiveeffect)的成功引入

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与冰山运输成本结合时,不变需求弹性意味着均衡价格独立于企业和消费者的空间分布,不管竞争强度如何,企业都根据边际成本采用固定成本加成定价。尽管从分析上来讲便利了,但此结论却与空间竞争研究相冲突。空间竞争研究表明,需求弹性随距离而变化,而价格随需求水平和竞争强度而变化。OTT框架下,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的假设使得企业面临线性需求曲线,再结合附加型运输成本假设,所以均衡价格与本地市场的竞争者数量有关。这导致了促进竞争效应,即均衡价格随竞争企业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具体来说,在OTT框架下,处于拥挤市场中的每个企业的销售和成本加成额都低于DCI框架,所以企业更愿意定位于有着较少企业的市场。

(四)更强的解释能力

DCI框架下的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CES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假设使得工业品需求价格弹性为常数,进而使均衡价格与企业和消费者的空间分布无关。这大大地简化了分析过程,但主要变量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使得绝大部分模型不能得到完全的解析解,从而不得不求助于数值模拟。而惟一最具操作性的FC(footloosecapital)模型却丧失了CP(core—periphery)模型的许多重要特征,例如FC模型不具有CP模型所具有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和区位黏性这两个重要特征。而在OTT框架下,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运输成本的引入使得主要变量间表达式都是线性的,这不但保留了CP模型的绝大部分重要特征,同时也具有完全的可操作性,进而可以为集聚提供简洁的福利分析,为区域政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五)预期作用的充分考虑

在DCI框架下,人们通常假定可移动要素受当前收益差异的驱动而流动(即历史因素起作用)。事实上,在可移动要素的区位决策中,如果市场行为主体十分重视未来收益且产品和要素流动性又极强,忽视预期的作用将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而在OTT框架下,主要变量间的线性关系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考虑预期的作用,并且可以准确地确定历史和预期在经济集聚形成中发生作用的参数范围。

由上述分析可知,OTT框架在多个方面弥补了DCI框架的不足,然而,其偏好的拟线性结构意味着消费者在各种工业产品上的花费与收入无关,因此,相对市场规模仅取决于居住于每一区域消费者的数量,而与他们的收入水平无关。但是,收入效应的缺乏对集聚逻辑影响不大,其主要影响是消除了重叠区,即在对称情形下,突破点和支撑点总是重合的。

二、OTT框架下三个主要的新经济地理模型

鉴于DCI框架的局限性,西方学者在OTT框架下从多个方面出发建立了许多新经济地理模型以研究生产的空间分布问题,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建立了一个基本FE(footlooseentre-preneur)模型,并分别引入预期和城市成本对其进行了扩展以研究产业空间分布及其福利问题;Ottaviano(2001)建立了一个基本FC(footloosecapital)模型以分析世界范围内本地市场效应的福利含义;Behrens(2004)通过建立一个不可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来研究不可贸易品的存在对生产空间结构的影响问题;Behrens(2005)建立了一个单边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以研究单边贸易模式对区域趋异的影响问题。城市成本被认为是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离心力,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过程加速、城市崛起速度惊人、城市成本急剧上升。同时,不可贸易商品和服务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且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更大,因此,下面拟对基本FE模型、存在城市成本的FE模型和不可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进行述评,以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一)基本FE模型

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介绍了一个基本FE模型。这是OTT框架下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两部门、两区域产业区位模型。它将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运输成本引入到新经济地理模型中,从而摆脱了新经济地理模型对DCI框架的严重依赖,并在新的OTr框架下研究运输成本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

该模型首先假定经济体系中存在两个区域,其技术水平相同。存在两个部门和两种生产要素,农业部门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下生产同质的农产品,且仅需一种投入,即农民。农产品在区域间不存在运输成本,而农民则平均分布于两个区域且不可跨区域流动,因此,均衡时两区域的农民收入相同。工业部门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下生产差异化工业品,且仅需一种投入——工人。工业品在区域间存在运输成本,且工人可跨区域自由流动。由于不存在范围经济且规模报酬递增,所以企业和产品种类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而工业部门生产成本函数的特定假设也使得每一区域的工人数量与其企业数量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所以工人的跨区域迁移必定导致相应企业的跨区域迁移。

由于工业品存在运输成本,所以企业能够分割市场并在空间上相互分割的市场成功地实施差别定价,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均衡价格。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运输成本假设使得均衡价格依赖于企业在区域间的分布。同时市场结构属于不完全竞争,所以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任一区域,均衡时利润为零,从而也就确定了均衡工资。然而两个区域的均衡工资和价格指数都可能不相同,导致区域间工人的当前效用差异。当前效用差异是工人的迁移驱动力,它会驱使工人从当前效用低的区域流向当前效用高的区域。工人的流动会引起相应的企业迁移,从而影响每一区域的均衡价格,进而影响每一区域的价格指数和均衡工资,导致当前效用的变化,直至两区域的当前效用水平相等或者工业部门完全集聚于单一区域才实现了稳定的空间均衡。该模型将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下各区域企业和工人份额内生化,得出运输成本等参数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一个新企业的进入将降低本地价格指数,从而降低本地企业的利润和工资,这是由于本地市场的竞争加剧而引起的负的竞争效应。当工业品之间替代性强、运输成本高时,竞争效应强。与此同时,新企业的进入必然会导致本地工人数量的增加,这意味着本地市场需求膨胀,从而使得本地企业利润和工资提高,这是正的需求效应。当规模经济强、农民在所有劳动者中所占比重小时,需求效应强。所以,当工业品之间替代性强、规模经济弱、农民在所有劳动者中所占比重大和运输成本高时,竞争效应强于需求效应,因此将阻止产业的地理集中,工业部门由于竞争效应过强而均匀分布于两个区域。而当工业品之间的替代性弱、规模经济强、农民在所有劳动者中所占比重小和运输成本低时,需求效应将强于竞争效应。此时,新企业的进入将增加本地所有企业的利润和工资,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工人进入,引发因果循环,最终导致工业部门在该区域的完全集聚。

总之,该模型进一步证实了DCI框架下新经济地理模型的一些主要结论,从而说明并不像其批评家们所说的:新经济地理模型的主要结论严重依赖于特殊的框架选择。同时,由于该框架良好的解析性,使得我们能够方便地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扩展。但是,就像大部分产业区位模型一样,该模型同样没有考虑集聚成本问题。事实上,在某一特定区域的人口集中必然会导致城市的出现,而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则必须承担一定的城市成本(主要包括住宅和通勤成本)。而且,当今主要的集聚分散力(dispersionforce)似乎在于城市成本,而不是在于就业和支出份额急剧下降的农业部门。因此,有必要将城市成本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从而进一步扩展FE模型。

(二)存在城市成本的FE模型

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在基本FE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一个存在城市成本的FE模型。假定经济体中存在两个区域,每一区域都为一连续的一维空间,且都存在一个中央商务区(CBD),所有企业都定位于其所在区域的中央商务区。假定企业不需使用土地,因此中央商务区在区位空间中只是一个细微的点。而区际贸易则在两个中央商务区之间进行。住宅是一种新商品,它由工人所占用的土地来描述。而作为城市居民的工人不仅需消费土地以居住而且须通勤去本区域企业所定位的中央商务区。为简化分析,假定每位工人消费一单位土地用于居住,且通勤成本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工人均匀地分布于各自区域的中央商务区两旁,每一区域的大小随着工人在区域间的分布而变化。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在区域间流动,而只能在本区域内通过选择居住位置以实现短期均衡。假定每一区域的地租统一收集后再平均分配给该区域的所有工人,所以在短期均衡时,同一区域的单个工人的城市成本(地租加上通勤成本再减去地租补贴)相同,且单个工人的城市成本与工人在区域间的分布(即企业在区域间的分布)有关。同时,由于同一区域所有工人的工资也相等,所以,同一区域工人具有相同的效用水平。然而如基本FE模型所述,每一区域的短期均衡工资和价格指数都依赖于企业在区域间的分布,所以产业分布的偏移就会导致区域间短期均衡工资、城市成本和价格指数的差异,进而引起区域间工人效用水平的差异。效用水平差异同样会驱使工人从效用水平低的区域流向效用水平高的区域,工人的流动又会引起相应的企业迁移,从而影响每一区域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城市成本,进而影响每一区域的价格指数和均衡工资,导致各区域工人效用水平变化,直至两区域工人效用水平相等或者工业部门完全集聚于单一区域才实现了长期的稳定均衡。

该模型在基本FE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分散力——城市成本,进而研究运输成本等参数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作为城市成本重要衡量指标的通勤成本系数如果足够大,那么生产的分散分布将是惟一的空间均衡;如果不太大,那么随着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将逐步经历分散、集聚和再分散三个阶段。且通勤成本系数的大小将影响集聚出现时的运输成本范围。通勤成本系数越大(小),则集聚出现时的运输成本范围越窄(宽)。在通勤成本系数不太大的情况下,当运输成本较高时,由于跨区域为农民提供工业品将承担高昂的运输成本,所以企业分散分布;当运输成本下降到中等水平时,企业跨区域为农民提供工业品所需承担的运输成本下降,同时企业集聚区域的工人所需承担的城市成本也并不太高,所以企业将完全集聚于单一区域;而当运输成本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企业集聚从而工人集中所导致的城市成本大幅上升,进而使得企业再一次分散到两个区域。

总之,该模型通过引入城市成本这一新的分散力,进一步拓展了OTT框架下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并着重研究了运输成本对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即在满足一定参数关系的情况下,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将先后经历分散、集聚到再分散三个阶段。然而,上述两模型一直建立在以下假定之上:差异化产品总能在所有区域间有效地进行贸易。而关于不存在贸易情形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问题,在新经济地理领域一直无人问津。事实上,尽管运输成本长期下降,而不可贸易商品和服务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却日益重要。正如Krug-man(1996)所说:“当我们带着空前的狂热来回运送制造品时,这些可贸易品在我们经济中的份额却在不断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在不可贸易情形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问题。

(三)不可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

Behrens(2004)提出了一个不可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其假定条件与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基本相同,惟一不同的一个重要假设在于产品未必能有效地进行贸易。尽管考虑不可贸易品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假定一些商品是可贸易的而另一些商品是不可贸易的,但是这一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因为大部分商品和服务在本质上既不是可贸易的也不是不可贸易的,其准确属性依赖于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且随时间而变化。所以该文假定所有商品在每一个地方都是潜在可贸易的,然后内生地决定在均衡时它们是否能有效地进行贸易。鉴于以往文献仅仅关注本质上不可贸易的商品,所以该文主要关注那些潜在可贸易但均衡时却是不可贸易的商品。

经济评论论文例4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

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经济评论论文例5

JNTV经济部近年来有意识在经济述评方面加大了创作力度,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两本管理的启示》获全国优秀电视经济节目评论类一等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再就业冲击旧观念》、《孪生兄弟缘何两种命运》、《更新择业观、培养新技能》在山东电视奖评选中夺得三个评论类节目一等奖。认真深入研究电视经济述评的写作特点和规律,使这一品种更好地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促使电视经济述评能够迅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喜爱和参与,是我们电视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应当重视的课题。本文将结合经济述评的创作体会,就电视经济述评创作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电视经济述评的“述”、“议”重点。

先谈一谈新闻述评写作的几个重点。新闻述评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作体裁,即材料和观点的结合,现象和本质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它围绕新闻事实,评述事件的意义和是非曲直。它采用夹叙夹议手法,既可以综合述评,又可一事一议,用来反映国内外重大的经济事件。它在报道经济新闻的同时,揭示经济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实现纪实与升华的交融,以引导舆论。在写法上,经济述评可以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从几个侧面加以分析印证;也可以先交待各种矛盾,然后层层剖析,最后得出结论。经济生活瞬息万变,当事件初起或发生转折的时刻,评述者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地对一些经济事件加以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指明方向。

新闻述评克服了以往新闻作品就事论事,就理说理的浅薄和空泛,通过“述”和“评”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强化评论的客观性和强化报道的理性思辩的双重效果。因此,新闻述评的特性在于理附于事,事附于理,举事说理,相得益彰。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让信息在一个平面上简单重复,或把复杂的经济生活、经济现象简单化,会造成记者笔下对经济生活报道的单调与贫弱。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Reporting)和解释性报道(InteipketiveReporting)以新闻事件为核心向外延伸和幅射,日益为受众所接受和欢迎。它们与新闻述评的区别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本质区别仍然存在。调查性报道就是对大量表面现象掩盖之下的事实真相的揭示。报道不判断是非,只说明情况,让受众自己从中得出结论。解释性报道是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出它对明天的含义。它主要回答为什么发生?事件产生什么影响?导致什么结果?解释性报道主观色彩甚少,能够用叙事的方式来说明问题的,尽可能不采用议论的方法。而新闻述评侧重于就事论理,揭示意义,需要融入记者的主观论点。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外延交叉的多种节目样式的混杂,会通过电视人逐步摸索实践进行理清。

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都不能离开特定的媒介。电视经济述评是利用电视声画合一、视听结合的手段,对经济领域里重大而典型的新闻事件进行“表现+论说”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下这样一个定义,首先强调的是电视经济述评使用的是电视语言,它通过连续的图像画面诉诸视觉让观众感到直接形象,它通过声音(言语、音乐、音响)诉诸听觉,让观众身临其境。正是由于电视语言的这种特性,电视述评对经济事件进行述议的时候,“述”要体现视听语言的复合性,而不能象文字那样只是表达概念,用结构性的推理强化逻辑的力量;“议”出要体现电视集束语言的特点,不能仅仅用解说词和主持人去说理推理。

1、“述”的重点:表现

叙述是对事件原委的陈述术。在电视里叙述事件当然也要符合叙述的基本要素和要求,但必须记住要生动地表现,不要平白的陈述。所谓“表现”,即在述评中对经济事件或人物进行叙述时,要充分发挥电视画面、声音长于写实的特点,考虑到图像的组接性、连续性和运动性,声音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给观众以真实感和纪录感。

如电视评论片《再就业冲击旧观念》说的是几位下岗纺织女经过择业的茫然、失落和困惑,经过转变择业观,又重新确立自强、自信,走上再就业之路的事。在叙述女工A的时候,就用一组连续的镜头,摄取了她跑工厂、跑劳动局、跑熟人要求改换清洁工岗位,另找“体面”工作的画面。片中还大段录制了女工A和厂办主任、劳动局处长、熟人对话的同期声,把新旧两种观念、“要肚皮还是要脸皮”的冲突生动展现出来。又如电视评论片《两本管理的启示》,该片说的是山东水泥厂和济南锅炉厂学习邯郸钢铁厂“倒推成本核算法”,并与国有企业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优势结合起来的管理办法,促使企业扭亏为盈的典型经验。在叙述“山水”厂一工人上山采石放炮时,摄取了这样一段画面和对话:一工人在作业段面放炮后,将现场的旧包装袋、废纸箱一个个拣起来。记者问:“这还有什么用?”工人:“拿回去卖了就是钱。”记者:“这才值几个钱啊?”工人:“现在我们都背上成本指标了,给厂里省也是给自己省。”紧接着的画面声音是轰的一声炮响,段面矿石飞起,群山回荡炮声,久久不断。这就是直接感受。“表现”所形成的声画直观冲击力让观众看到了推行“两本”管理后,工人们的成本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强化。如果叙述不依据电视媒介的特性进行,不注重“表现”而是概括式的陈述,观众就不会对事实留下深刻印象,就会直接危害到述后议论的生发和结论的归纳。

2、“议”的重点:理性

议论是对事件是非曲直的论说术。在电视里议论除了要符合立论、论证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理性的表达应更具权威性并兼顾到电视说理的生动性。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辩证思维阶段研究的概念是与抽象思维阶段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概念不相同的。形式逻辑的概念不仅仅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加以反映,它舍弃了事物的具体性、个别性及发展变化,这种概念叫抽象概念。辩证逻辑研究的概念是建立在具体同一的基础上的,它结合研究概念的具体内容,包含着差异、矛盾、对立,是复杂多样的辩证统一体,这种概念就叫具体概念或辩证概念。我认为,理性的至上形态应该是这种辩证概念的抽取,这既是思维对万物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进化的结果,也是电视媒介价值判断和价值实现的特殊要求和个性所要求的一种理性表达形态。

《两本管理的启示》确立的论点是:党的政治优势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能够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本片在说理时,没有只讲政治优势的作用,也没有撇开政治优势片面褒扬“成本倒推法”,而是从国情、厂情出发,着眼于市场机制下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怎么做、怎么发挥好的问题。同时,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又应该怎样适应变化了的经营机制亦应给予分析。本片通过厂长、工人、党校教授、客户、家属、政府官员和主持人的访谈,展示了这种辩证概念的丰富性;又通过两家企业的融合总结了“人本成本”的辩证关系。可以说,正是论说的丰富性、辩证性才体现了大理性,也避免了主持人一味说教或画外音一味解说的枯燥单一性。关于评述中的理性,下面还要谈到。

二、构筑理性框架,激发受众的思考能力。

理论追求的是对事物高度抽象的概括。在电视述评中,事件往往是一瞬即逝的匆匆过客,而其理论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延伸会更加明显。因此构筑理性框架,不但可以把记者的思维引向深刻,把记者的目光引向深邃,而且可以激发受众的思考能力,从而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进行合理引导。

1、“寓虚于实”--含而不露的思想性。

“虚”指观点,“实”即事实。“寓虚于实”这种说理方法并不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寓道理、见解、思想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途述之中。电视述评的思想高度和教化意义不一定要通过理性的引伸和哲理的思辩来完成,只要选材得当,角度巧妙,以叙代议同样有“不著一词,入木三分”的效果。

《再就业冲击旧观念》一开始讲述了一名下岗女工要求辞掉在胜利石油大厦“伺候人”的活儿,接着记者在一家商城现场采访,另一位下岗职工时她一再向记者强调,只是临时帮忙;还有一位下岗职工则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还是脸皮比肚皮值钱。”--公司经理的一句话点出了在旧观念的束缚下,下岗女工没有出路的主观原因。然后,该片转向一位在济南开美发厅的南方人进行采访的镜头,他说:“我们来济南,掏下水道的都有。”“只要能靠自己的劳动挣到钱,没有职业高低之分”两相对比,揭出下岗职工“等、靠、要”的旧观念与南方人“有活干就是再就业”的新观念之间的冲突。该片浸透着生活的质感,它以纪实的手法表现出中心议题:观念的转变是再就业工程中首冲的问题。可见,情节本身的思想性在节目中同样具有力量。

寓虚于实的特点是不直接从正面讲道理发议论,而是巧妙地寓论点于论据的具体叙述和对照之中,把思想、见解、论点包含在具体事实的客观叙述和描写之中,让受众自己运用逻辑的思维和记者一起共同得出应有的结论,领悟其中的思想和道理。

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于这种做法:不在新闻稿中加进一点言论,不对我们所报道的事情作一些引伸,不在叙事过程中加进一些拔高的道理,似乎就不足以显示出思想性和指导性。殊不知,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以家庭为主要收视场景的特点决定了生硬说教是不能奏效的。观众追求的是可视性,这就要求理性同时要用可视性的电视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将论证过程隐含于事件的叙述过程中,让受众自己得出结论,必要时可以淡化主持人、记者的主观意见,使受众由被动受教育转到主动观察思考。

2、强化分析手段,实现由事到理的过渡。

用事实去参与理论,必须走过一座“桥”:从事实中抽象出理论观点,摆事实,还要讲道理。这就要用理论的目光从事实中找出“道理”来。

现在有许多述评节目,在分析手段的运用上显得粗糙和僵化。该升华主题提炼观点时,有些记者却力图用客观事实或采访之口来说话,弱化了新闻述评本身所具有的分析手段的力量,这是导致述评节目出现“以叙代议”现象的内在原因之一。记者迷恋对事物本身逻辑的追求,只会使电视述评成为一盘散沙,成为相关细节的堆砌,从而导致整个节目偏离主题,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甚至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电视经济述评与一般电视经济新闻不同,它不象有的新闻那样靠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头交代,也不讲究用描写场面吸引受众,主要依靠精辟的分析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把事实性材料中所蕴含的道理清楚地表现出来。因此,电视述评需要对事实进行科学分析,并把它充分地深入浅出地揭示出来,以理服人。

六集系列理论专题片《人本成本--企业成功之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使论理层层深入。首先,它将济南轻工化学总厂当作手术台上的麻雀进行层层解剖,寻找它亏损的原因;然后通过山东水泥厂的管理实例,突出“好班子能带出好队伍”的主题思想。第三集的背景过渡到济南锅炉厂,这个厂注重调动工人主人翁意识的能动性,然后完成“人本是成本之本”的论述。第四集讲述山东水泥厂实行成本控制,使指标落实到企业各个岗位,各个职工,给人以“抓成本就是抓牛鼻子”的启示。第五集动用济南锅炉厂的实例说明“以人本降成本”的道理。最后把人本管理和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主题思想得到提炼,即“把人本管理融入成本管理中”,实现“低成本高效益”。从大的论证结构看,是演绎,但每集里又都有归纳,每集之间的逻辑关系十分严密,每集内部的脉络也十分清晰。除了编导的大逻辑意识,主持人的点评承转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需要“发言”时就发言,该长就长,当短则短。虽然主持人的话不是太多,虽然述多于评,但是评重于述,只要有份量,理性就会闪射出光辉。

电视经济述评的创作灵魂,就是要用理论的目光分析经济典型的事实,把新闻事实中所包含的“理论油”榨出来。

3、多方论证,增强电视经济述评的思辩性。

所谓多方论证就是指主持人、政府官员和专家、当事人等多方参与评论经济典型事实的特征。它既包括主持人的主体论证,也包括专家、官员、群众的客体论证。三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完成述评任务。

在电视经济述评中,主持人的论证是起主导作用的,其功效是起到提示论题、开掘述评深度和归纳总结论点。《更新择业观,培养新技能》一开始采访了几个下岗职工,记者发现职工下岗后并非没有就业门路,而是他们想找一个“舒服”的岗位。接着画面便转换到演播室,由主持人对此进行了一番言辞犀利的评论:“不愿伺候人,不愿当个体户,不愿进私营企业,这一系列的‘不’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还是在用旧的择业观面对新的选择,其结果只能是离再就业越来越远......”。这种点评不但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同时还会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

述评中政府官员和专家的论证则成为决定述评高度的标尺。如记者采访山东省再就业办公室负责人时,这位官员说:“在济南这样一个大城市找一份工作是不难的,关键是下岗职工的观念没转变。找工作离家远不行,没公费医疗不行,工作脏累差不行,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老脑筋。可现在是市场经济了,观念要变喽。”几句话便挖出了旧观念的根源,可谓片言居要、发聋震聩。

JNTV经济部近年来还尝试了在专题片结束前加一个5分钟的小话题节目,或在专题片前加一个阐释的话题引子。如在《资产重组1+1>2》的开篇便邀请了山东大学数学系教授、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所长用通俗而专业的话语、例子解释1+1>2的数论涵义和经济学上的“木桶理论”,既普及了经济学知识,也使论证更具指导性和权威性。

另外,当事人论证是论证必要、有益的补充。如《更新择业观,

培养新技能》纪录了一位劳工科长下岗后卖包子总躲着人,后来逐步转变观念的事,这位劳工科长说:“多数人都在重新寻找自身价值,我觉得只要观念转变了,适应市场了,你就能够走出这一步去。”现身说法给人的启示印象更深,效果更好。

三、调动电视手段,填充感性血肉。

美国CBS广播公司有一则关于电视新闻价值判断的名言叫做“可视的故事+硬碰硬的新闻”,从相当程度以上体现出“可视性”是电视新闻价值判别和价值实现的特殊要求和个性所在。当今时代,受众对频道的转换日益频繁,用“可视性”唤起民众的注意力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受众总是宁愿相信事实,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事实做出分析、判断,而不愿接受空洞的议论。同时,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何做到“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更是电视人的一种追求。因此,在电视经济述评中为理性“骨骼”填充感性血肉,不但可以增强“可视性”,而且能够把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化、通俗化,从而使受众不仅接受事实,而且能够理解观点。

1、选择适当的切入点。

这个“点”指的是具体的,客观发生的经济新闻事件,或者是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选择适当的切入点能够以一种情景化、具象化的状态将观众引入相应的主题。

一个事实,究竟撷取哪一部分,要以能表现立论思想为转移,同一事实从不同角度叙述,往往显现不同的意义。因此要顺着说理的方向选择合理的叙事角度。为强化说理所配置的材料应分清主次并突出材料间的联系点。

在《抓大放小的启示》一片中,记者在抓大上,选择中国轻骑集团作为佐证。由于其发展速度在国内同行业领先,97年济南轻骑B股的发行又具有典型意义,且在实行银企业联手中,中国轻骑集团更受益匪浅。于是选择“轻骑”作为政府资助其低成本膨胀,走大集团、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路子的典型,此为“抓大”;在放小上,则选择全国闻名的股份制改造颇有成绩也颇有争议的山东省诸城市为典型,并就“放小”是不是实行私有化进行一番争论。很明显,上述两例事实都是经过编导深思熟虑才选取的,论证角度也是新颖的。

2、横向联系与比较,纵向牵连与把握。

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着相互间的粘连。展现事物间的关系有助于对事物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来龙去脉则需要纵向的历史背景资料,分析过去的事件有助于把握当前事件的深层涵义。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是进一步深化主题的需要。一般的报道使用背景材料侧重补充说明,而电视经济述评则是用来拨开云雾、指点迷津,它侧重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为百姓解惑。

《伟大实践二十年》是JNTV经济部制作的大型政论片,它运用了横向联系和纵向把握。该片从尘封的报刊资料中寻找到二十年前关于真理问题标准大讨论的遗迹,人们的思想开始接受春风沐浴,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农村改革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破题,对外开放搞活,第三产业篷勃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又很好地运用了横向联系比较,说明实践标准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最后,以展望明天来结尾。整体来看,该片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出它对明天的含义,它很好地把握了报道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为主题的深化,内容的丰满提供了条件。

2、宏观角度作指导,微观事实为佐证。

以宏观角度对事实进行再认识,是经济述评提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必要之路。当代经济领域不断发生着变化,对事件进行宏观上的观照,可以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或经验。在介绍事物后概括时,融入记者的评论,然后又用微观事实佐证,使个案凸现。这种结构使得概述和例证相互结合,宏观与微观相互照应。如《伟大实践二十年》中介绍第三产业的发展时,选取济南市北园路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迅速崛起,形成“隆起带”的事实,说明了该市第三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进步。

3、数据证实

数据对于事件形象的抽象化传达,具有严谨、翔实的说明力。数字的威力,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并可勾勒出整体的面貌,使数字本身成为形象。如《再就业冲击旧观念》在叙述下岗职工就业不成时,提供了一个南方打工族占领济南市服务行业的数字:“据劳动部门统计,目前在济南就业的南方打工者保守的估计也有5万人,&127;而这个数字相当于济南市所有下岗职工的一半。”这个数字说明了济南下岗职工并非全因就业无门而待岗,与南方人相比,观念上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数字在述评中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它是使微观和感性走向宏观和理性的桥梁。

四、感性与理性互相交融,激活电视经济述评的生命力。

打个比方。一个建筑要有材料,有结构,整个建筑还要有设计。观点和材料隔绝了,就象工厂的车间和原料离得很远,甚至中间隔了一道墙一样。这个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叙评结合的重要性。成功的述评应包含三种语言成分--客观叙述、带倾向性叙述和议论。在叙述中逐渐出现主观色彩,到最后提出鲜明的观点,或先提出观点,再夹叙夹议,这是述评的大致轮廓。

1、评与述有机结合,事与理水乳相融。

有述有评,评述结合;叙事论理,事理交融,这是电视述评的显著特点。只述不评,或只评不述,或评述脱节,将评与述写成两个互不相干的部分,形成两张皮,这样不可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如何处理述与评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结合?最重要的一点,记者应该深入地分析事实,找出其中蕴含的“理”,再采取以具体材料入手,以虚带实,就实论虚的写法,用观点统帅材料,又从具体的材料中引申发挥,边述边评,讲清道理。

《抓大放小的启示》从济南入手,首先点出国有企业面临的难题:缺钱,而国家该把钱投给谁呢?这又是难以抉择的问题。“满把全抓等于一把不抓”,这句形象的话亮出了记者的观点。“从平均用力到重点突破”切入到主题上来,即要“抓大”。当小鸭集团从银行那里得到一笔宝贵的发展资金时,主持人的话评论得当:“银企联手是济南市在组建企业集团后,遇到资金困难时采取的一个措施。通过这种方式,银行为优势企业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从而使得一些大企业集团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主动权。”其实,这就是一事一议。

在电视述评中,事和理要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主观评述失去了客观事实只能是无本之木,客观事实失去了主观因素的加入只能是一盘散沙,很难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寻找传受双方的情感相通点。

电视经济述评怎样才能具有雄辩的、令人心悦诚服的说服力和论辩力?经济述评的深奥内涵如何转化为通俗、生动的语言?如何让经济节目更贴近受众,让受众主动思考并接受观点?王夫之说:“是与非奚准乎?理也、事也、情也。”

随着传媒的日益大众化,新闻事件是否具有人情味,贴近性已成为新闻价值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关注老百姓的身边事,从受众容易产生共鸣的细节入手阐释重大社会问题,这种手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传播者所认同。《再就业冲击旧观念》一片就通过鲜活的事例,表现下岗女工寻找职业的急迫感以及对新职业的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变化,显示了她们挣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旧观念的羁绊,走向新生活、创造新生活的喜悦。该片整个过程贯彻着一种人文精神,并给人以最大的关怀。受众跟随编导思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以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跨越。

不管是调动电视手段来增强可看性,还是寻找传受双方的情感相通点,以激发受众的收视兴趣和思考能力,最终追求的都是节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或者说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3、系统思维方式:

经济评论论文例6

一、低碳经济的起源

在国际社会上,关于低碳经济的起源,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气候变化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在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联合国于1988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以监测和报告全球气候变化。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兰特兰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拉开人类重新评价西方工业化及其后果,改弦更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序幕。

2.初步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体系规则

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宗旨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

3.初步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规则

199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大会上,参加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提出了采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并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

4.低碳经济的正式提出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是由英国首相布莱尔于2003 年2月24日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的,并且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英国将到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

5.低碳经济的发展时期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N 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 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明确了气候变化谈判机制和时间表,确定了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缔约方第15次会议将成为“后京都时代”谈判的最后关口,制订出一项新协定,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此背景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转型逐渐的被世界各国提上日程。

2009年7月8日,八国集团峰会提出,到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1990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80%以上,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实现这个目标,全球经济就必须转型到低碳经济。这预示着从现在到2050年的未来40年,低碳经济将是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国外低碳经济理论和低碳经济评价的综述

1.国外低碳经济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首次出现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术语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1]。

莱斯特・布朗(2003)掀起了一场“A、B发展模式”之争。“A模式”即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B模式”则是以人为本,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 ,它是以气候科学为基础,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论证(进行学术和方法论阐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2]。

巴里・康芒纳(2006)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本身,而在于造成这种增长的现代技术。这种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的消费使用的目的出发,而发明出来的。它忽略了整体,忽略了这种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从而粗暴地破坏了不断循环运动的生命之圈。因此,要克服危机,首先要克服这种技术上的缺陷;要做到这点,则必须树立生态学的观点。

2.国外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述评

当前国际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是“脱钩”指标评价,以及关注如何提高生态效率的对策与途径。

在脱钩研究方面,sturiuson(2002)认为脱钩指标虽然有很多缺点,诸如缺乏与环境容量的自动联系,难以兼顾各国国情以及受环境压力的最初水平和使其选择的影响等,但脱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2)研究了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的国家差别,发现环境与经济脱钩的现象普遍存在于OECD国家中并且环境与经济的进一步脱钩是有可能的,从而得出结论:在OECD国家,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己经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在继续向好的方面转化。可以预计,在不遥远的将来,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3]。

TaPio(2005)利用“脱钩弹性”(decoupling elasticity)的概念,进一步将脱钩指标由原有的初级脱钩(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即能源与GDP的脱钩)、次级脱钩(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即CO2与能源的脱钩)、和双重脱钩(同时达到初级脱钩和刺激脱钩)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连接、脱钩和负脱钩三种状态,再依据不同弹性值,进一步细分为弱脱钩、强脱钩、弱负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衰退脱钩与衰退连接等类,使得脱钩指标进入新阶段。该指标的优点在于对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驱动力指标的各种可能组合给出了合理的定位。

此外,国外许多学者都对本国及世界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检验。Panayotou(2003)认同对部分环境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长期关系呈倒“U”型关系的论断,并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角度解释了原因: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此时,人们开始关注环境的保护问题,环境服务成为正常品,环境恶化的现象逐步减缓乃至消失[4]。

综上所述,国外有关低碳经济的理论与评价研究为我们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国家差异的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尚无法直接套用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方法。

三、国内低碳经济理论和低碳经济评价的综述

1.国内低碳经济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1世纪以来,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才逐渐增多。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的内涵方面。付允(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2008)指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金乐琴(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

第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方面。黄栋(2009)认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出于以下考虑:首先,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能源和资源消费会大幅度增加。其次,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也要求中国承诺更多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第三,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朝阳产业。冯之浚(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以及缓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又可以面对来自国际上的挑战。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方面。(2009)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从另一角度看,中国如果不能尽快实现包括低碳化在内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金乐琴(2009)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诸多不利条件:一是发展阶段。二是发展方式。三是资源禀赋。四是贸易结构。当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减排空间大。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三是减排的成本低。四是技术合作潜力大。

第四,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战略对策。鲍健强(2008)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二是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三是发展低碳工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四是建设低碳城市,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五是通过植树造林、生物固碳,扩大碳汇。郭万达、刘艺娉(2009)认为未来40年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鉴于气候变化的国际外交谈判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应“内外有别”,对外要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进行国际谈判,“对内”,则要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发展低碳经济。吴昌华(2009)指出低碳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和结构重构。任力(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等。

2.国内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述评

张雷(2003)运用多元化指数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认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会导致国家从以高碳燃料为主转向以低碳为主。赵云君等(2004)通过选择多个单一国家的不同样本,发现有些指标的实证结果相互矛盾,从而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个客观现象,而不是一个客观规律”的论断。赵一平(2006)根据“脱钩”和“复钩”的思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相对“脱钩”和“复钩”的概念模型,并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响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能源弱“脱钩”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主要矛盾进行识别与分析。脱钩指标研究初步显示出其重要价值。谭丹,黄贤金,胡初枝(2008)首先测算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近十儿年来的碳排放量,并总结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的特征,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产值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测算工业各行业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变化,分析了工业行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

四、总结

通过对国内现有低碳经济理论和评价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可以总结出几点结论:一是近年来(下转第9 页)

(上接第 4页)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正悄然兴起,但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有关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文献则鲜有见到;二是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对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完善,而并没有应用指标体系对区域或者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设计出来的指标体系与实践应用操作尚有一段差距;三是在低碳经济评价方面,多限于某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缺乏对多个城市或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没有体现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 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 London:TSO,2003.

[2] Stern N.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 OECD.Indie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Summary Report, OECDSG/SD,2002.

[4] 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2008(3):14-19.

经济评论论文例7

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湾地区,集群已经成为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随着产业集群的日益兴起和广泛实践,集群带来的负外部性也日益突出。浙江永康五金、绍兴轻纺、海宁皮革等产业集群发展“块状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山东省的造纸业集群在促进造纸工业规模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资源紧缺和同类污染加倍问题,环太湖流域化工企业聚集引起的水污染问题,都是典型的集群污染。这种集群内资源的集中消耗和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往往是集群所在地难以承受的,更是制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出现这些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地区发展目标的不科学,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因此,引入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产业集群绩效的科学评价方法与体系,引导集群的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是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经济学理念

1.生态经济学的内涵。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假定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与周围的环境没有物资与能量的交换。因而,经济系统的理想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物资财富的线性增加过程,该模式的特点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物资流动,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提取物资与能量,还给自然生态系统污染和废物,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种经济扩张模式在经济系统相对于生态系统较小时,即世界是一个“空的世界”时尚能实现。然而,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扩张。经济系统快速膨胀,世界逐渐从“空的世界”变成“满的世界”,环境与资源日益稀缺,支撑人类经济社会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极度脆弱,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缺陷随之显现。长此以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为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世纪60年代,生态经济学正式创建。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经济学和生态学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以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中间环节——由各种技术手段组成的技术系统,二者不断地进行着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的流动和转化运动。因此,概括地讲,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技术系统和经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2.生态经济系统。所谓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中介技术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大系统。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在各自独立存在,发挥彼此功能的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耦合。经济系统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低熵物质和能量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供给,同时剩余的高熵物质和能量又还给自然界,在自然循环中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二者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与转化。

鉴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要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统筹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在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中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下表系统总结了传统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差异:

二、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产业集群的绩效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组织,是区域内互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合体,是以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依存互动为基础的有机系统。

放眼全球,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性经济现象,世界上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创造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世人瞩目。目前,探讨产业集群的绩效也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企业和产业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影响。马歇尔就从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进行分析;韦伯从集聚因素带来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的降低来研究;迈克尔·波特则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二是分析产业集群对于所在区域发展的影响。集群的社会区域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有利于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地区产业优势,从而进一步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2)对经济贡献具有乘数效应。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为区域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促进集群的良性发展,不仅可以把某些产业做大,而且这些产业的兴旺带动其上游产业的发展,又促进其下游销售、运输业的发达。同时,从横向上带动相关产业以及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由此使地区经济成倍增长。所以,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产业集群的绩效研究多局限在传统经济学范畴之内,以集群经济绩效为研究考察对象。可是,一方面产业集群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集群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严重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有着“中国皮都”之称的温州平阳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成品皮出口供应基地、亚洲最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2002年,近1200家制革企业的年产值达40多亿元,但是水头制革污染在2003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十大重点污染源”之一。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号称“中国针织名城”,在2平方公里多的区域上拥有针织企业430余家,2003年全街道的工业总产值为65亿元,可是由于针织企业高度集聚,缺水、缺电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在集群系统中,要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保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建立多角度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集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综合绩效测评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构建出产业集群绩效科学的评价方法与体系,从而为测度和比较不同产业集群对地方区域的影响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2.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本文认为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和实用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本研究所确定的指标要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同时,要求指标涵义明确,界定清晰,能够量化,计算方法规范,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

(2)完备性原则。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足够的涵盖面,能够概括地反映集群综合绩效的基本内涵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3)实用性原则。指标设计不仅应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应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实用性原则包括以下含义:指标不宜过多,力求以最少的指标来反映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避免重复和交叉,保证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指标的设计应有利于资料的获取,指标内容应简单明了,容易理解,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能够予以计算研究和分析,具有可操作性。

3.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开发。基于以上分析,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等原则,本文从产业集群中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要素共生共荣、协调统一的视角,构建集群综合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层为目标层,即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如上所述,将产业集群看作是生态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子系统,认为产业集群的绩效应该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此谓之综合绩效。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集群经济效益、集群社会效益和集群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第三层为指标层,为准则层的进一步深化,由8个具体指标构成,各指标层次递阶结构如图所示,各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可以从集群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和资金利润率三个方面进行测量。

①集群总产值。它是反映集群生产规模的指标,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生产规模越大。计算方法是:

集群总产值=一定时期集群内企业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②全员劳动生产率。它是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劳动效率越高。计算方法是:

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的总产值(或总产量)/同时期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100%

③单位资金利润率。它是反映生产经营效果的指标。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经营效果越好。计算方法是:

单位资金利润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同一时期资金平均投入)×100%

(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集群发展对社会科技、政治、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社会效益可以从安全生产、员工受教育程度、企业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①安全生产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指标计算方法是:

安全生产率=(一定时期安全生产天数/同时期总生产天数)×100%

②高等教育水平人员比率。能够综合反映集群内员工接受教育的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计算方法是:

高等教育水平人员比率=(一定时期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人数/同时期全部员工的平均人数)×100%

③新产品率。能够体现集群生产新产品、开创新市场的能力,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创新能力越强,因而对社会的科技进步贡献越大。计算方法是:

新产品率=(一定时期的新产品数量/同时期销售的商品总数)×100%

(3)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绩效,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人类整体的、长远的经济也难以得到保障。生态效益可以从能源的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二个方面进行测度。

①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国突出性的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因此,应将单位产值能耗作为生态效益的主要指标。单位产值能耗越低,说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越少,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单位产值能耗=(一定时期总投入能量)/(同时期总产值)

②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如果将大量未达标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损害,这种做法无论从经济、社会还是从环境方面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应该是生态效益中的重要内容,指标数值越高,就说明环境治理的效果越好。具体计算方法是:

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某地区企业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地方)标准的项目数(个)/同一地区考核的全部项目数(个)]×100%

参考文献:

[1]顾强.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6,(10).

[2]HermanEDaly.BeyondGrowth:TheEconomic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M].BostonBeaconPress,1997.

[3]周立华.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J].自然杂志,2004,(4).

经济评论论文例8

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较好地诠释了一个国家如何实现经济起飞,摆脱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状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法、熊彼特的创新学说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将人类社会划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或持续增长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罗斯托将起飞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视为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认为,经济起飞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两次历史性的剧变。在经济起飞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逐渐摆脱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状态,劳动力大量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产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逐渐呈现出起飞的状态。在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高度发达后长期面临的人们精神空虚、感情颓废等精神问题,以及环境污染、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日益得到解决,人们不仅在物质财富上生活舒适、安逸,而且在精神上有新的价值标准和追求,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逐步得到实现。因此,说这两个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次剧变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罗斯托的这种理论还特别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怎样过渡到经济起飞阶段的,实现经济起飞的途径又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解答。因此,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又被称为经济起飞理论。

一、经济起飞和起飞前的临界水平

依照罗斯托的理论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起飞”主要是指该国或地区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20―30年)内,突破了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实现基本经济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①。当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本国工业化进程中,向着经济起飞阶段迈进。而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却始终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如许多非洲国家经济发展落后,人均收入水平极低,仍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因此,如何使本国经济摆脱贫困状态,完成本国的工业化,实现经济起飞的问题就摆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面前。而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则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促进本国经济飞速发展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指导。

依照经济起飞理论,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过程是经济发展质变的过程。在实现这个过程之前,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会面临着临界水平。而现在许多处于贫困状态,未进行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这种临界水平。罗斯托认为,这种临界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纳克斯提出的“贫困的恶性循环”,另一种就是莱宾斯坦的“低水平均衡陷阱”。

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的原因就是因为贫困,即“因为穷,所以穷”。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极容易形成两个恶性循环。这两个循环分别是供给上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上的恶性循环。从供给上看,发展中国家的该恶性循环是这样的:低收入导致低储蓄和资本短缺,进而导致低生产率,并必然造成收入低下。而需求上的恶性循环则是:低收入意味着购买力低,市场不旺,从而投资引诱不强,投入生产的资本少,因而生产率低,必然导致收入不高②。这两方面的恶性循环必然造成发展中国家供给上的不足和需求上持续低迷,并且低供给和低需求之间相互影响,从而使得贫穷造成贫穷,该国更加落后。针对这种状态,罗斯托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必须有所发展,才能冲破这种恶性循环的状态,是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莱宾斯坦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认为,即使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发展,但其发展程度不高,还是会无法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其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引起人均收入上升,而人均收入上升会引起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最终会使人均收入下降到仅仅只能糊口的水平,即回到“低水平均衡”。罗斯托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仅仅发展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发展。而要有高水平的发展,就必须获得某种推动力量,该力量会使一国经济发展冲破“低水平均衡”的“临界水平”,这种力量就是“最小临界努力”。

因此,综合以上两点来看,罗斯托认为,一旦发展中国家以“最小的临界努力”超越了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和莱宾斯坦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这个“临界水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就可以像飞机因推力加大,摆脱地球引力,冲破空气阻力而突然腾空起飞那样,突破长期的经济停滞和徘徊状态,实现经济的“起飞”,即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剧烈的突变或质变,跨出了传统社会的循环圈,进人了经济大规模持续增长阶段③。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起飞前必然会面临着经济发展处于“临界水平”的瓶颈阶段,而要冲破这瓶颈阶段,必须获得“最小临界努力”的推动力量。那么,如何获得这种力量呢?发展中国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过渡到经济起飞阶段,实现经济起飞呢?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解答。

二、经济起飞的条件

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起飞,过渡到经济起飞阶段,必须具备4个条件:

1.必须要有比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增长必须以利润不断重新投资为条件”,一国经济要想获得充分的发展,实现经济起飞,必须不断地提高资本积累率和储蓄率,并使其在国民收入中占10%以上,为经济起飞作好必要的物资准备。该理论要求的资本积累率占10%是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得出的结论。该模型用式子表示为:G=S/V,其中G代表经济增长率,S代表资本积累率(储蓄率或投资率),V为资本―产出比。由该式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与资本积累率成正比。一般而言,资本积累率高,其经济增长率就高。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的准备阶段,人口增长率往往较高,其经济增长往往被较高人口增长率所抵消,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必须要有高的经济增长率,而这又要要求比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因此,拥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计算,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所需的资本积累率至少要占国民收入的10%。

而且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证明较高的资本积累是促进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该理论就是戴蒙德世代交叠理论,如该模型反映了一国经济起飞道路时均衡资本图所示:

在该图中,Kt表示t时期的人均有效资本,Kt+1表示t+1期人均有效资本。在均衡资本K1前,一国或地区均衡资本趋向于0,而资本与经济产出呈正相关关系,该资本逐渐减少并趋近于0时,必然造成其产出的减少。而一旦资本K超过K1时,K必然增加,并趋近于K2,资本增加后,必然带来其产出的增加,这时该国的经济起飞就实现了。因此,K1点可看出某国的经济起飞的临界点,而K1增加到K2的过程,可视为该国经济起飞的过程。一旦某国资本积累超过K1时,它的经济起飞就可以实现了。因此,戴蒙德世代交叠理论④也证明了较高的资本积累率是一国,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

2.必须要建立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其资金数量是十分有限的,国家不可能把资金分散地投到各个产业部门中去。此时,该国必须建立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才能实现经济起飞。这些产业部门不仅自身采用高新技术,发展很快,而且还能起到扩散技术,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作用,并逐渐使得整个国家的产业经济部门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该国实现经济起飞。而且罗斯托还是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史,列出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5种“主导部门综合体系”序列,以供发展中国家在寻找实现经济起飞途径时作为参考。

3.必须鼓励技术发明、革新活动。技术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和起飞中起着关键新的作用。而且几乎所有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都证明了一国人均有些产出增长率(可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最终等于技术进步率。因此,罗斯托认为,一国的技术发明、革新活动越活跃,生产活动中越能吸收科学技术所蕴含的力量,就越能促进经济起飞。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技术因素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起飞。

4.必须进行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在此变革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投资刺激强的经济制度。只有进行这样的变革,一国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才能为一国的经济起飞提供良好的“无形资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落后是与其比较落后的体制相关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进行体制变革,才能消除以前旧体制的弊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才能为实现经济起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经济起飞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作用

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为发展中国家描绘了经济增长阶段序列的诱人图景,也详细地说明了一国实现经济起飞所必要的条件,似乎发展中国家只要以该理论作为指导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就能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以实现经济起飞。然而,事实上,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却没能实现经济起飞。二战以来的半个世纪里,全世界130多个发展中国家,算得上已实现了经济“起飞”的,只有十几个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举步维艰,大约三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至今仍然极端落后、贫穷。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大多在非洲,那里的经济长期停滞不前⑤。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资本积累率)并不低,甚至比发达国家的还高,而且这些国家还得到来自国际经济组织的许多资金援助。那为何这些国家没能实现经济起飞呢?其原因在于,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再怎么详实、再怎么体系完善,它也只是一种理论而已。它无法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实经济发展问题。就算它反映了某些经济起飞条件,某些发展中国家也不一定能做到创造条件以促进本国的经济起飞。比如说该理论指出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进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但是事实上某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体制变革却困难得多,因为进行该变革会触发这些国家既得利益者的政治、经济利益,这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从而使得体制变革无法顺利进行,也就无法使得这些国家实现经济起飞了。

总的来看,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但一国的现实经济发展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经济上取得质的发展,就必须得要进行具体的经济建设实践活动,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经济起飞。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注解:

① 黄景贵:《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述评》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月,第16卷,第二期

② 罗时法:《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述评》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经济评论论文例9

 

一、厦门文化产业集群现状

厦门的文化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厦门比较成熟的文化产业集群有油画产业聚集区、惠和石文化园、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

油画产业聚集区。其包括乌石浦油画村和海沧油画一条街。厦门的油画产业聚集区目前已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画师一万多名,且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这保证了该产业群落的原创性以及创新性。不仅如此,该集聚区拥有进出口企业30多家;大中型油画制作室100多家,个体画廊进470家;销售生产油画颜料、油画布及画框的企业近40家;实力较强的产业公司15家;拥有多家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产权自有的工厂。由油画的生产经营为中心,发展出众多的为油画服务的文化企业,形成了油画创作、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条,该产业集群被誉为全球三大商品油画基地之一。

惠和石文化园。该园由厦门惠和腾飞石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产品远销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和欧美国家,年产值2000多万元,是一个集石雕展示、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及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较之自发形成的油画产业集群,惠和腾飞石业引领该石文化园的聚合,在围绕“创意”核心的同时,通过博物馆、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等为创意主体提供了开放沟通的网络平台,这为群内行为主体的隐性知识传播提供了途径经济论文,提高了创意人员对新文化的敏感度,使创新发生在多个层面上。

厦门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该产业区时由厦门市政府于2006年投资建成,到2008年实际入住企业297家,入园企业员工总数达18000人,实际销售额62亿元。厦门市政府在这一企业群落中扮演着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将创建国家动画基地作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搭建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责,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协调、引导,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推动产业品牌的配置和营销,促进不断延伸的产业链的建立。厦门广电局每季度举行一次影视动画企业节目制作座谈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传播。[1]

由此可见,厦门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契机和推动力量,但它们都具有核心原创的行为主体,具有沟通和交流的正式与非正式的途径,具有前后向关联的企业支撑,具有对同类企业较强的吸引能力论文网站。

二、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

厦门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这赋予了厦门经济发展的先行优势,运用政策优势和地方自主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出台扶持促进政策,促使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厦门的集聚。厦门地处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与世界经济接轨快,外来的生产要素便于进入,文化也随之进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二)文化优势

厦门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经济论文,是一处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市,其中西文化融合,人文底蕴深厚,社会包容性强,非常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闽南语为媒介进行表演的歌仔戏、高甲戏、布袋戏发展良好;传统手工艺——漆线雕的制作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一直畅销不衰。厦门现代艺术底蕴浓厚。鼓浪屿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1993年10月成立的小白鹭民间舞团,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民间舞艺术表演团体。在各类舞蹈比赛中频频获奖,其表演以浓郁的民间风格和独特的闽南特色博得各界好评。新中国第一个女指挥家郑小瑛指挥下的中国第一个民办公助交响乐团——爱乐乐团,被列为全国9大交响乐团之一。厦门城市内涵丰富,拥有强大的城市精神。有爱国爱乡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的“嘉庚精神”,愚公移山、矢志不渝的“海堤精神”,奋勇当先、争创一流的“马拉松精神”,还有诗情画意、浪漫温馨的“爱乐精神”。

(三)资金优势

厦门被确立为经济特区以来,全市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是中国经济发展十强城市之一。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文化事业的财政补助逐年增加,民营资金也纷纷介入。200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88.73% ,2724个文化服务单位中,公有制的有307个,非公有制则有2417个,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2205人,产值达102.76万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为6.06%。[2]

(四)需求拉动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8元。[2]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消费结构也随之变化,相当居民的消费已向教育、科技、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转移,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潜在要求也在不断增大。

综上所述,厦门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论文,有着开放经济带来的资金技术优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文化需求,有着灵活的政策支持体制,具备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

除了少数企业比如惠和腾飞有限公司以外,在集群中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资金不足成为制约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厦门市动画企业规模小,企业的产品多停留在企业宣传片和广告节目的制作上,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油画产品单一,缺乏综合展示和交易的平台,除了部分进出口企业可以直接与国外市场接轨,厦门有将近70%的油画出口是通过“第三方”,[3]即外商直接收购或深圳等地的外商收购,进行包装后出口,利润空间被中间商大幅压缩,画师画工的劳动仅仅是赚取了劳务费。

(二)产业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足

首先,厦门优惠政策的力度较之周边地区薄弱,引致投融资渠道不畅,高级人才流失。其次,在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忽视了传承已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对闽南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缺乏系统性,使这类文化遗产无法很好地运用到文化产业的创作中。第三,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缺乏很好的规划和设施配套建设,致使已聚合的产业资源分散。最典型的是油画产业园区,乌石浦油画产业聚集区的条件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生产的产地不足、不集中,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店面缺乏,供需失衡的情况下房价店租不断上涨,导致画师画商的创作和经营成本大幅上涨,部分画师画商被迫外迁,产业集聚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薄弱

厦门目前只依靠创造性较弱的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业推动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外文化产业以及内容产业发达城市的产品扩张的情况下经济论文,若再不提高创新能力,其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空间势必受到挤压。

四、推动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文化产业链条

成熟的文化产业链是创造、发行和衍生产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完整链条。只有完整产业链支撑的文化产业集群才能有效发挥出规模和互动效应。因此,要从建立一条优质高效的文化产业链开始,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发行,三处共同发力论文网站。要营造鼓励原创的产业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创新,打造文化企业品牌,开发品牌衍生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建立推广宣传平台。在上下游链接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联合的产业链条。

(二)科学规划,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引导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就厦门文化产业存在的情况,因地制宜,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集群。加强与台湾的文化合作交流,建立承接台湾文化产业交流的平台。扶持具有地方特色且有发展空间的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如艺术、影视、印刷、传媒等的发展。注重加强相关支撑产业的扶持,尤其是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扶持。

其次,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要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科学把握文化产业群落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合理布局,统筹发展。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园区周边区域的交通、市政、商业设施、健全园区的配套功能,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意灵感的氛围,增强文化产业要素进入的吸引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力引进公共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和相关支撑性文化企业,为入区企业提供市场化信息,技术和交易共享平台,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的环境和市场。这样才能改善政府的投入和管理经济论文,优化政府对公共性文化资源的配置能力,强化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特质性使创新的作用更为重要。在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对于文化服务业来说,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利用各种机会,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摒弃模仿创新的观念。对于处在文化相关产业层的企业而言,要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增强技术优势,根据国际产品市场变化发展的趋势来改进技术,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产品。

其次,要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了快速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的关键。依靠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院校的知识优势,培养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产、学、研互动。政府可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加强企业家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可以鼓励大学教师、研究人员到公司兼职,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林起主编.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蓝皮书(2009)[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P:364.

经济评论论文例10

 

一、厦门文化产业集群现状

厦门的文化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厦门比较成熟的文化产业集群有油画产业聚集区、惠和石文化园、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

油画产业聚集区。其包括乌石浦油画村和海沧油画一条街。厦门的油画产业聚集区目前已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画师一万多名,且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这保证了该产业群落的原创性以及创新性。不仅如此,该集聚区拥有进出口企业30多家;大中型油画制作室100多家,个体画廊进470家;销售生产油画颜料、油画布及画框的企业近40家;实力较强的产业公司15家;拥有多家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产权自有的工厂。由油画的生产经营为中心,发展出众多的为油画服务的文化企业,形成了油画创作、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条,该产业集群被誉为全球三大商品油画基地之一。

惠和石文化园。该园由厦门惠和腾飞石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产品远销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和欧美国家,年产值2000多万元,是一个集石雕展示、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及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较之自发形成的油画产业集群,惠和腾飞石业引领该石文化园的聚合,在围绕“创意”核心的同时,通过博物馆、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等为创意主体提供了开放沟通的网络平台,这为群内行为主体的隐性知识传播提供了途径经济论文,提高了创意人员对新文化的敏感度,使创新发生在多个层面上。

厦门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该产业区时由厦门市政府于2006年投资建成,到2008年实际入住企业297家,入园企业员工总数达18000人,实际销售额62亿元。厦门市政府在这一企业群落中扮演着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将创建国家动画基地作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搭建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责,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协调、引导,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推动产业品牌的配置和营销,促进不断延伸的产业链的建立。厦门广电局每季度举行一次影视动画企业节目制作座谈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传播。[1]

由此可见,厦门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契机和推动力量,但它们都具有核心原创的行为主体,具有沟通和交流的正式与非正式的途径,具有前后向关联的企业支撑,具有对同类企业较强的吸引能力站。

二、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

厦门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这赋予了厦门经济发展的先行优势,运用政策优势和地方自主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出台扶持促进政策,促使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厦门的集聚。厦门地处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与世界经济接轨快,外来的生产要素便于进入,文化也随之进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二)文化优势

厦门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经济论文,是一处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市,其中西文化融合,人文底蕴深厚,社会包容性强,非常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闽南语为媒介进行表演的歌仔戏、高甲戏、布袋戏发展良好;传统手工艺——漆线雕的制作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一直畅销不衰。厦门现代艺术底蕴浓厚。鼓浪屿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1993年10月成立的小白鹭民间舞团,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民间舞艺术表演团体。在各类舞蹈比赛中频频获奖,其表演以浓郁的民间风格和独特的闽南特色博得各界好评。新中国第一个女指挥家郑小瑛指挥下的中国第一个民办公助交响乐团——爱乐乐团,被列为全国9大交响乐团之一。厦门城市内涵丰富,拥有强大的城市精神。有爱国爱乡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的“嘉庚精神”,愚公移山、矢志不渝的“海堤精神”,奋勇当先、争创一流的“马拉松精神”,还有诗情画意、浪漫温馨的“爱乐精神”。

(三)资金优势

厦门被确立为经济特区以来,全市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是中国经济发展十强城市之一。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文化事业的财政补助逐年增加,民营资金也纷纷介入。200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88.73% ,2724个文化服务单位中,公有制的有307个,非公有制则有2417个,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2205人,产值达102.76万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为6.06%。[2]

(四)需求拉动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8元。[2]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消费结构也随之变化,相当居民的消费已向教育、科技、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转移,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潜在要求也在不断增大。

综上所述,厦门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论文,有着开放经济带来的资金技术优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文化需求,有着灵活的政策支持体制,具备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

除了少数企业比如惠和腾飞有限公司以外,在集群中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资金不足成为制约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厦门市动画企业规模小,企业的产品多停留在企业宣传片和广告节目的制作上,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油画产品单一,缺乏综合展示和交易的平台,除了部分进出口企业可以直接与国外市场接轨,厦门有将近70%的油画出口是通过“第三方”,[3]即外商直接收购或深圳等地的外商收购,进行包装后出口,利润空间被中间商大幅压缩,画师画工的劳动仅仅是赚取了劳务费。

(二)产业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足

首先,厦门优惠政策的力度较之周边地区薄弱,引致投融资渠道不畅,高级人才流失。其次,在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忽视了传承已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对闽南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缺乏系统性,使这类文化遗产无法很好地运用到文化产业的创作中。第三,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缺乏很好的规划和设施配套建设,致使已聚合的产业资源分散。最典型的是油画产业园区,乌石浦油画产业聚集区的条件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生产的产地不足、不集中,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店面缺乏,供需失衡的情况下房价店租不断上涨,导致画师画商的创作和经营成本大幅上涨,部分画师画商被迫外迁,产业集聚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薄弱

厦门目前只依靠创造性较弱的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业推动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外文化产业以及内容产业发达城市的产品扩张的情况下经济论文,若再不提高创新能力,其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空间势必受到挤压。

四、推动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文化产业链条

成熟的文化产业链是创造、发行和衍生产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完整链条。只有完整产业链支撑的文化产业集群才能有效发挥出规模和互动效应。因此,要从建立一条优质高效的文化产业链开始,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发行,三处共同发力站。要营造鼓励原创的产业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创新,打造文化企业品牌,开发品牌衍生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建立推广宣传平台。在上下游链接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联合的产业链条。

(二)科学规划,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引导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就厦门文化产业存在的情况,因地制宜,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集群。加强与台湾的文化合作交流,建立承接台湾文化产业交流的平台。扶持具有地方特色且有发展空间的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如艺术、影视、印刷、传媒等的发展。注重加强相关支撑产业的扶持,尤其是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扶持。

其次,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要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科学把握文化产业群落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合理布局,统筹发展。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园区周边区域的交通、市政、商业设施、健全园区的配套功能,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意灵感的氛围,增强文化产业要素进入的吸引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力引进公共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和相关支撑性文化企业,为入区企业提供市场化信息,技术和交易共享平台,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的环境和市场。这样才能改善政府的投入和管理经济论文,优化政府对公共性文化资源的配置能力,强化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特质性使创新的作用更为重要。在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对于文化服务业来说,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利用各种机会,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摒弃模仿创新的观念。对于处在文化相关产业层的企业而言,要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增强技术优势,根据国际产品市场变化发展的趋势来改进技术,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产品。

其次,要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了快速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的关键。依靠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院校的知识优势,培养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产、学、研互动。政府可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加强企业家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可以鼓励大学教师、研究人员到公司兼职,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林起主编.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蓝皮书(2009)[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P: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