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4:40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1

2施工工艺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最大优点在于与钢板连接成一体,与桥面变形具有良好的随从性,不会出现其他形式铺装的裂纹。适用于大中型桥梁,尤其是大跨度的斜拉桥和悬索桥及拱桥钢桥面铺装。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的应用上,施工工艺与普通沥青混凝土铺装大相径庭,区别在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需使用专用摊铺机和运输车。“特殊的涂膜类粘结剂+GA+SMA”是日本常用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的一种。该铺装结构充分利用GA的防水性、整体性特点,在对钢桥面板喷砂除锈后,纵横向涂布一遍粘结剂对桥面进行封闭,而无需进行任何的防腐层施工。在太原北中环桥施工中,钢桥面铺装结构采用了:喷砂除锈+英国进口甲基丙烯酸树脂(MMA)防水粘结体系+3.5cm浇筑式GA10+3.5cm高弹改性沥青SMA10。

1)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前,可使用吹风机对粘结层进行吹风和干燥,以确保其干燥整洁。对污染的油迹应及时擦洗。精确测量,准确定位侧限挡板的高度,以确保摊铺厚度。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开展人员培训和调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等。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铺装工艺和摊铺设备完美结合是施工质量的可靠保证,必须使用专用的Cooker车和铺摊机等。

2)混合料生产。将集料加热后称量,按照配合比加入适量矿粉进行干拌,可使得矿粉温度提高将其中水分排除掉,将干拌时间控制在10s~20s为宜。再将沥青喷入后湿拌60s~90s后即可完成混合料的生产。当混合料拌和使用的是未加热的矿粉时,则石料应按290℃~330℃的标准进行加热。混合料生产完毕后,将出料温度控制在220℃~250℃为宜。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拌合温度高且时间长,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拌和楼具有较高的拌和及耐高温能力。生产完成后的混合料粘性较大,在每次生产完毕后,应及时彻底清除粘附在设备上的混合料。为减少粘附,可在生产前将隔离剂涂刷在运料车、储罐或卸料斗等内壁上。

3)混合料运输。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运输必须使用专门的设备Cooker,该设备主要包括搅拌、加热和搅拌罐储存三部分。在装料前,应先将Cooker温度预热至160℃左右。混合料装车后,应不停的进行搅拌,将混合料在运输途中的温度控制在220℃~250℃之间。在施工中,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不得对桥面产生污染,同时要求混合料的卸车温度不得低于220℃。因此,应安排专人在其进入施工现场前对混合料进行温度测定及对运输车轮胎及底板进行清洗。否则,应立即驶离。混合料在Cooker车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停留。在施工中,按照1h~3h进行控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40min,总的等待时间不得超过5h。

4)混合料摊铺。这是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由于混合料自流成型无需碾压,进行铺摊作业须使用专用摊铺机。专用摊铺机主要包括自行牵引、摊铺和前置布料三部分。摊铺前,摊铺机应提前半小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160℃~200℃为宜。在施工中,混合料的流动性容易使部分空气封闭,且温度较高,封闭的空气膨胀形成气泡。应安排专人紧随摊铺机将气泡及时戳破,确保混合料与下层之间形成有效粘结。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减少横向施工接缝。必须停工时,先在接缝处放置与摊铺宽度相同长度和高度的挡板,混合料紧贴固定后的挡板并人工抹平,通过敲打将混合料击实,待冷却后将其拆除。在接缝处继续施工前,先对接缝处混凝土加热,待其软化后,开动摊铺机进行正常摊铺。对接缝处出现松散麻面情况,应人工进行处治。混合料具有流动性,为防止混合料的侧向流动,需设置边侧限制,待铺装层冷却后拆除。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混合料流动导致的皱皮现象,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变化及时对摊铺温度进行调控。为避免混合料的污染,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均应穿戴鞋套。

5)SMA上面层施工。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后,进行SMA上面层施工。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2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其合理的管理对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物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浇筑控制技术的建设,通过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由于混凝土浇筑技术完成的浇筑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控制影响浇筑质量的各种因素成为负责人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原有的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根据浇筑方案的具体要求,对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有效地指导,这样就能有效的保证浇筑过程中各项技术参数的达标完成,混凝土浇筑质量也会得到保证。

1 建筑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

1.1 材料准备

1.1.1 施工材料选择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各种各样,混凝土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对施工进程的完成和施工质量的达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泥的种类复杂多样,供应商的数量也非常多,由于品种较多,选择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选择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最后,其他的掺合物的选择。因为制作混凝土不能仅仅依靠水泥,还需要其他物质的配合,一些掺合物可供人们选择。一般来说,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粉煤灰含量要控制在25%之内,这样就能保证混凝土的高质量。另外,添加剂也不可缺少,因为他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1.1.2 制作混凝土

在制作混凝土之前,制作混凝土浇筑的相关工艺技术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足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混凝土制作时,认真分析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选择适当的操作机器,根据制作标准按比例调和建筑材料,并且按照规定时间将建筑材料搅拌均匀。除此之外,因为季节因素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还要根据具体的天气情况,调整建筑材料的比例进行调和,保证含砂率的大小合适。

1.1.3 混凝土的运输

当混凝土制作工作完工,为保证浇筑工艺能够顺利,必须在第一时间将其运送到建筑施工现场。在运送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运输装置连续不断的工作,不能出现建筑材料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作持续有序的运行。但是混凝土运输机械的管理体制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工作程序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材料运送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器械设备能否安全的运作保持高度警惕,以减少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使工程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1.1.4 清理浇筑面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运作中,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在混凝土浇筑工艺操作之间,一定要将建筑工程现场打扫干净,根据要求将浇筑平面进行彻底清理,为后续的浇筑工作提供干净、卫生的环境。因为浇筑平面的整洁程度对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展开和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铺设是否均匀、平整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

1.2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断裂的情况在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中是非常常见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按照严格的建筑标准均匀铺设水泥砂浆,并且要铺设合适的厚度,再根据施工现场的现实环境,采取适当的铺设方法(平铺法或者台阶法)进行铺设。因为浇筑的质量受到浇筑的厚度、方向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保证浇筑的厚度在30cm~50cm之间,由于滚浇法会产生浇筑厚度不均匀的情况,所以此浇筑方法不被采用。平仓和振捣工作是混凝土浇筑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这两项工作完成能够提高混凝土之间的紧密度,工程质量得到提高。除此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建筑表面溢水情况的出现,减少突发事故的发展,提高混凝土浇筑期间的管理水平。针对浇筑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检测,这样混凝土浇筑期间的建筑材料的供应才能保证浇筑工作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必须合理安排机器设备,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1.3 裂缝处理方法

因为混凝土浇筑工工艺具有施工难度大、工作流程复杂的特点,再加上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铸件表面断裂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项目的平稳运行完成,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弥补裂缝。并且还要根据开裂程度的大小采取不同的弥补措施。首先,针对较小的缝隙。将浇筑表面彻底打扫干净,并保持其干燥度,利用环氧浆液填补开裂的缝隙。其次,针对较大的缝隙。将缝隙按照“八”字形的形状凿开,利用水泥浆修复存在的凹槽,再使用环氧胶修补裂缝。由于浇筑表面的情况受到季节、温度的影响,开裂程度出现不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除了采用环氡腔泥进行填补修护外,还可以使用防腐蚀材料来修补。如果浇筑缝隙异常过大,建筑物的防水性能也会大大降低,此时就要利用科学的计算方式测量裂缝的宽度和深度,然后再将化学灌装等方法用于修补工作中。但是在修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建筑工程结构的具体抗压能力,避免后续的建筑工程工作出现安全问题。

1.4 振捣和底部预定施工方法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过程中,工程内部容易出现气泡,为了将这些气泡排出,振捣方法的利用率提升,通过这种操作混凝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结合,混凝土的强度增强,混凝土蜂窝麻面情况出现的几率大大降低,因此可以很好的提高混凝土浇筑效果。但是在进行振捣操作时,振捣的时间必须要严格把握,适当的时间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为如果想避免出现砂浆离析的现象,就不能使振捣得频率过快、强度过大,这样振捣的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

1.5 混凝土施工后期维护方法

通常情况下,技术是混凝土施工工艺中的最重要因素,所以较高的技术水平可以保证施工工程的后期维护。首先,如果浇筑施工现场位于地梁的最底端,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按照工程多方面的要求,利用PVC管保护承台,依照有关规定顺序,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测量,保湿,检查,浇筑,振捣、找平%、养护等业务。假如屋顶是浇筑的地方,应该根据设置的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齐全,经过一定顺序的清洁、测量、准备马道、修复裂缝、检查、浇筑、找平作业等步骤。其次,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使标高线和设备之间的距离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后,将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混合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工程的需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2.1 以施工设计为基础,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方案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文件,其对各项技术工作的指导,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基础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技术交底文件、设计图纸及设计方案为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仔细分析,明确混凝土浇筑重点工作。另外还要根据实际条件制定混凝土浇筑方案,如混凝土浇筑需求、浇筑技术控制要点、浇筑质量控制因素等条件对方案的制定有极大的影响。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为工作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2.2 把好质量检测关

2.2.1 “三检”工作是进行混凝土开始浇筑的基础工作

基础处理、模板、钢筋、埋件等工作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然后再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

2.2.2 施工过程中,动态跟踪检测的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对混凝土的各项物理指标进行缜密测验;其次,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和保护措施的检测也必不可少,测试之后做好完整的记录,出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处理,防止安全问题的出现。

2.3 严格施工工艺

2.3.1 “平仓与振捣分开”原则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可忽视的原则,必须要有专门的人看管,脱模剂的涂刷必须要在定型模板使用前,否则就会出现混凝土面出现不光滑平整清洁的现象,另外,模板边线必须要符合规范,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2.3.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部分,要利用工艺技术来规范,混凝土的强度和上升的速度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和规范。

2.3.3 细化工艺。首先,要根据各单元各工序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工艺计划,确保每一个工序实现合理化、科学化,保证施工质量;其次,要有创新精神。施工企业要敢于运用新工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建筑浇筑的施工质量。

2.3.4 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操作规范作业。此外,冷却通水不适当还会造成施工建筑出现开裂等损坏现象,因此要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4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通过总结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成果及经验可以发现,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技术方案、技术参数能够得到彻底贯彻执行的关键是技术。因此,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技术员、质检员必须要确保浇筑技术参数及技术要点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标准执行,这就要求他们要不断进行巡视检查,这样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也可以得到保障。

3 结语

混凝土浇筑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施工应用技术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技术保障部的建立必不可少,可以有效保证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并且依据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技术保障部门涉及的工作内容及其履行的职责。该技术部门建立后,他可以承担监督、指导各施工部门的浇筑工作,对其技术要点进行指导,促进浇筑技术的应用逐渐实现科学性,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有了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明义.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析[J].施工管理,2013(04).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3

中途分类号:U215.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工业及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体积混凝土以其材料物美价廉、施工简便、强度大、可装饰等特点备受欢迎,逐渐成为了构成大型建筑物、构筑物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没有明确的定义。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结构厚实、体积大、整体性要求高、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等。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无论是施工技术、过程管理还是温度控制及水化热控制都具有较大难度。因此要提高混凝土质量,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措施的控制。

1.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1.1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1.2具体的施工过程

1.2.1施工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技术要求比较高、难度比较大,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在材料的选择、浇筑方法、养护措施及保温保湿控制等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⑴认真检查钢筋、模板、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施工质量及要求⑵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牢固性。⑶做好施工用电的保障工作,确保混凝土的振捣及施工照明。⑷做好施工机具及混凝土养护保温保湿材料的储备。⑸浇筑过程需要昼夜施工时,应提前将施工人员分成3个班组倒班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

1.2.2商品混凝土的制备

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具有生产资质生产厂家的商品混凝土。⑴混凝土制备前要确定施工配合比及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⑵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得采用“外掺”、“后掺”等方法进行混凝土制备。⑶混凝土拌合完成后,进行坍落度检测、和易性的观察,不得有分层离析现象。

1.2.3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

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及单程运输时间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出现交通状况可随时增减车辆,但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若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调整时,运输车应加速搅拌且搅拌时间不低于2min;若离析严重、坍落度损失量过大,经补充外加剂或加速搅拌已无法恢复的混凝土,不得浇筑入模。

1.2.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浇筑厚度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振捣棒的作用范围确定,一般为30cm~50cm。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移位和变形;尽量缩短间歇时间,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宜采用二次振捣施工工艺,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及钢筋周围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粘结力及与钢筋的握裹力,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及气泡,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裂性能。

1.2.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防治温度应力裂缝产生的关键。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保温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散失缓慢,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使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保湿的作用是防止尚在混凝土强度发展阶段的混凝土因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粘贴塑料薄膜进行养护,在不易粘贴塑料薄膜的部位涂刷养护剂,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降温缓慢。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可设置遮阳降温棚或加强覆盖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快速硬化,产生收缩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设置专人进行养护,经常检查塑料薄膜、养护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15d。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1泌水和浮浆的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时间间隔较长,因此各浇筑层容易产生泌水,泵送混凝土尤为严重。针对秘书和浮浆问题,可以采用人为设计的“集水坑”或“水潭”,将多余的水分集中后用隔膜泵抽水排出。

2.2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以科学、合理的留置施工缝。这样既有利于减小温度应力的约束范围和作用,又有利于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施工缝的处理必须满足防渗防漏的要求,封闭前,做好凿毛处理及钢筋连接,用高一级砼强度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灌缝密实。

2.3模板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承受着混凝土较大的侧压力及振捣棒的振动力,对模板的刚度、稳定性要求较高,有条件时宜选用钢模板。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应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对模板、立管、横管、拉杆及支撑系统的所有构件,都要进行设计计算,确保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保证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牢固性。

2.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应根据建筑物结构大小、整体性要求、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进行确定。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宜采取分层浇筑,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2.5混凝土裂缝控制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施工角度入手,优化配合比、选择水泥品种、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延缓混凝土降温速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另一方面从养护方面入手,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并使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一方面从材料方面着手,使其大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2.6特殊条件下的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在特殊条件下进行施工时,必须采取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⑴大体积混凝土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对石子、砂子、水泥等原材采取遮盖、降温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 ⑵大体积混凝土在冬季低温中进行施工时,宜采用热水拌合、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⑶大体积混凝土在大风、雨雪天气进行施工时,在作业面宜采取挡风遮雨雪措施,增加混凝土表面的压实抹光遍数,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

结束语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坚持严谨的施工态度,做到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力争把混凝土质量问题降到最低水平,使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4

混凝土的浇筑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和其它方面的施工,对建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建筑中对混凝土的普遍青睐,使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成为工程人员不得不注意和不断提高改进的部分。目前混凝土的浇筑已经有严格的施工标准和要求,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中找到了目前最完善的施工方式,施工负责人员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混凝土浇筑工艺按现行标准进行。以下是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注意事项和具体浇筑工艺。

一、浇筑的一般要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同时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并随时填写施工记录。

1、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

2、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自由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对于竖向结构(如柱、墙),浇筑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3m;对于配筋较密或不便捣实的结构,不宜超过600mm。

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产生蜂窝、麻面、露石等质量缺陷。

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

5、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应连续进行。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情况,发现有异常的变形、移位时,应及时擦去措施进行处理。

二、施工缝与后浇带

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求之一是浇筑需要连续进行,现代的大面积、大体积施工中,施工量较大,或者技术、设备或人力资源有限,不可能真正做到连续浇筑,如果间歇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初凝,就容易产生问题,所以,施工前要事先确定好施工缝。另外,施工过程往往较长,这中间的温度难免会发生较大变化,为防止温差造成有害裂缝,也需要设置后浇带。下面就施工缝和后浇带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方法做出基本介绍。

1、施工缝的留设。

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约为其抗压强度的0.1倍,故施工缝是构件中的薄弱环节,宜留置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与板连接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复杂结构,应按设计要留置施工缝。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除掉水泥浮浆和松动石子,表面加以湿润并冲洗干净,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待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1.2M/m㎡方可继续浇筑,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结合紧密。

2、后浇带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及位置,应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条件下通过计算来确定。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位于室内和土中的混凝土为30mm;露天则为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800~1000mm,后浇带内的钢筋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完好。

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表面清理干净,整理好所留置的钢筋。后浇带宜选用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浇筑时的温度宜与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接近,并保持至少28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附近的结构构件应采取可靠支撑措施,以防止出现过大变形损坏结构构件。

三、混凝土浇筑工艺

混凝土浇筑工艺适用于多种建筑和建筑中的多个部分,现代建筑的结构多样,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混凝土工程,浇筑工艺也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工程中采用不同工序,注意不同事项。这里仅对三项最常见的混凝土浇筑类型做出简介。

1、多、高层框架结构的浇筑

框架结构应按竖向结构分层施工。在每层每段的施工中,应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柱子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浇筑,以利用梁板模板作为横向支撑和柱浇筑操作平台;一个施工段内每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由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以防柱模板受推倾斜造成误差累积不易纠正。柱子浇筑应分段进行。在浇筑与柱墙练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或墙浇筑完毕后1~1.5h,再继续浇筑,使柱浑天充分沉实。

2、剪力墙浇筑

剪力墙浇筑应采用长条流水作业,分段浇筑,均匀上升。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地面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0nn左右。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接槎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保证接槎严密。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保证钢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常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5

高架桥选择“形盖梁”是由高架桥的设计原则决定的。在满足桥上车辆行驶和桥下车辆或行人通行空间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高架桥建筑高度,以减少设计、施工技术难度与投资,是高架桥的首要设计原则之一。试想,若将盖梁断面设计成“T”形,如若保持桥下通行空间不变,只有增加高架桥建筑高度;如若保持高架桥建筑高度不变,只有压缩桥下通行空间。鉴于这种情况,令盖梁部分断面分享箱梁所占据的空间,相对缩短其箱梁总体建筑长度规模,不失为一条佳径,于是就形成了“形盖梁”,俗称“倒T形盖梁”(见图1)。然而,“倒T形盖梁”与“T形盖梁”相比,不仅仅是形状的变化,其施工难度明显增加,其工艺技术应作精心的设计,方可实现设计意图,确保结构技术性能。

2倒T型梁施工易出现的问题

倒T型钢筋混凝土盖梁,采用现场浇筑工艺施工,倘若按以往正T型钢筋混凝土盖梁工艺—“整模浇筑一期混凝土”,由于模板限制,振捣棒无法垂直插入,混凝土振捣密实难以实现,即使采用斜插振捣棒的方法,也依然会出现三角形振捣盲区(见图2),这是因为盖梁属于配筋率很高的构件,密密麻麻的钢筋会阻碍振捣棒的斜插效果,为此,混凝土的漏振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3倒T型梁施工工艺设计

就模板而言,倒T型盖梁与正T型盖梁相比,因承重、外形没有本质性变化,其模板设计、加工制作、支撑固定并不复杂,难度较小;可混凝土浇筑工艺则不同,如果对其混凝土振捣盲区认知不足,预防不利,则会直接影响其结构混凝土质量。因此,工艺论证的重点是混凝土浇筑工艺方案的优化。

3.1模板设计思路

因为盖梁体积庞大,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压力大,需要模板强度高、刚度大,选用钢模板是比较稳妥的,可以设计成图3所示的组合式,使用时按设计拼装成一体。一般由承重底模、“1字形侧模”和“L形侧模”组成。其余设计方法及支撑方案与正T型盖梁没有本质性区别,可借鉴参考。

3.2混凝土浇筑工艺设计方案

3.2.1方案一论证

推荐方案一:模板一期整体支立,混凝土浇筑一期完成。避免混凝土振捣盲区出现空洞、气泡、水流子等病害的技术措施是配制自流平、自密实、免振捣高性能混凝土,并配合附着式振捣器。自流平、自密实、免振捣高性能混凝土,多用于钢管混凝土,效果确实不错,但其前提是:在泵送压力下混凝土自下而上缓缓充满钢管(模板),将气流、游离水、浮浆顶推至出气孔、排浆孔,排除钢管(模板)体外。而倒T型盖梁混凝土入模,则是自上而下,其混凝土混合料在靠自重坍落的过程中,极易于混凝土振捣盲区窝存气体、游离水、浮浆,并很难将其彻底排出模外,致使混凝土构件形成空洞、水流子或气泡,影响混凝土质量。此方案仍存质疑,故不可取。

3.2.2方案二论证

推荐方案二:模板一期整体支立,混凝土浇筑一期完成。避免混凝土振捣盲区出现空洞、气泡、水流子等病害的技术措施是在其“L形侧模”水平放置的部分,适当打一些“排气孔”,以预防其气流、游离水、浮浆窝存形成病害。此方案,确实可以起到避免混凝土振捣盲区出现空洞、气泡、水流子等病害的效果,但是,容易形成两点负面影响。一个是盖梁混凝土外观不良,会因为“排气孔”的存在,而导致其外观明显的不平整;另一个是会因为“排气孔”的存在,而导致其混凝土浆紧紧握裹其钢模板,或造成拆模困难,或毁坏盖梁混凝土表面。并且,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混凝土浇筑盲区”振捣棒垂直插入振捣密实的问题,此方案亦存质疑,故不可取。

3.2.3方案三论证

推荐方案三之核心技术是:混凝土分两期紧凑浇筑施工工艺。根据倒T型盖梁的构造特征、混凝土浇筑性能和模板结构特点,倒T型盖梁混凝土的浇筑采用两期浇筑工艺(见图4)。其步骤与技术要点如下:图2倒T型盖梁混凝土振捣盲区混凝土振捣盲区倒T型盖梁图3倒T型盖梁模板构造示意图¬!"#$%&’()*+,-./01234555567558$%&’9:;<=6555@ABCDEF!5>5!GH5!K9LM¬N/@ABL形侧模1字形侧模承重底模图4倒T型盖梁混凝土(1)准备。查验墩柱质量,审核验收资料;查验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批示意见;验收模板、支承构件及预压情况、地基强度与稳固情况。(2)按工艺设计要求,架设模板支撑体系。(3)支立承重底模,检测底模标高与中线偏位情况并按设计文件调整至合格。(4)支立“1字形侧模”,浇筑一期混凝土,振捣棒可垂直插入各个部位,分层振捣至密实。(5)对“L形侧模”水平放置部分(即混凝土一期浇筑,振捣盲区部位),用木抹子找平、压浆,清除多余水分及浮浆;铁抹子压光,检测一期混凝土顶面标高(见图4)。(6)支立“L形侧模”,并用其模板支承体系负担其模板重量,避免其一期混凝土因强度不足而变形。(7)浇筑二期混凝土前,将其一期混凝土与二期混凝土的结合面翻松(见图4),以利于两期混凝土融为一个结构整体。(8)确保在一期混凝土初凝前,支立“L形侧模”,浇筑二期混凝土;振捣密实;木抹子找平、压浆,铁抹子压光,检测二期混凝土顶面标高与中线偏位情况。(9)整理施工原始记录。照此方案施工,不仅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了“混凝土浇筑盲区”问题,确保了混凝土的振捣质量;而且,不会产生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需要特别强调:两期混凝土“间隔时间”参数,要以材料试验为基础,经过反复实践测试来确定,应用时严格按“水泥初凝时间=两期混凝土间隔时间+30分钟”控制,并采取其它有效保障措施,确保其二期混凝土浇筑时,一期混凝土仍未初凝,经振捣棒插入一期混凝土振捣后,两期混凝土不分层,能形成一个结构整体。这就要求施工组织严密、准备充分,“L形侧模”支立及时,各相关工序衔接紧凑。

3.2.4方案比较汇总

对上述三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汇总于表1。由表1可知,推荐方案三,核心技术可操作性强,技术适应性缺陷容易克服,潜藏的负面效应小且容易预防,工艺繁琐程度低,故确定为最优方案,建议采用。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6

关键词:补偿收缩混凝土、跳仓法、超长混凝土、无裂缝、抗渗、施工技术

Abstract: shrinkage-compensat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method jump warehouse with the compensation shrinkage concret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ocedures in accordance with concrete super-length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seamless jump warehouse law construction, control of crack overlong concrete structure.

Key words: compensation shrinkage concrete, jump warehouse method, overlong concrete, no crack, anti-permeabilit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引言

随着建筑向大体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超长建筑不断出现,而高强混凝土和泵送施工工艺的应用,是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成为混凝土施工中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补偿收缩混凝土是利用混凝土膨胀剂的膨胀性能,制作成微膨胀混凝土,对整体混凝土结构不同部位的收缩进行叠加复合补偿,达到结构整体现浇连续无缝施工的目的,能够确保工程的整体性,使混凝土结构达到良好的抗渗性能。但在工程施工中,随着地下结构的超长超宽,连续无缝施工较难实现。因此考虑引入跳仓法解决,即通过跳仓法施工,使混凝土在短期内应力释放后,再将其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本施工技术研究是将补偿收缩混凝土理论与分仓施工相结合,保证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及整体性,以实现混凝土结构防裂抗渗的目的。

2.超长混凝土结构防裂抗渗

防止超长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有害裂缝是超长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水泥等胶凝材料细度的提高,以及各种外加剂的掺加等原因,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或由于混凝土干燥收缩而产生的收缩应力的变化引起的混凝土的体积变形而产生的裂缝的防控问题尤为突出。

补偿收缩混凝土是近年来针对超长混凝土结构发展的一种新的混凝土品种,通过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膨胀剂,使混凝土水化后产生一定体积的膨胀,在结构中建立一定的预压应力,来抵消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减少或消除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一种技术措施。

跳仓法施工,则是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在5到10天期间性能尚未稳定和彻底凝固前容易将内应力释放出来的特性原理,将大面积混凝土平面几何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以避免混凝土施工初期部分的激烈温差以及干燥作用,可撤销后浇带的设置,更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

本技术研究是将补偿收缩混凝土理论与分仓施工相结合,充分体现出“以防为主、抗放兼施”的原则,及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自应力复合补偿以及混凝土分仓施工的短期应力释放,实现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量和结构的整体性,从而实现混凝土结构抗渗的目的。

目前该技术研究在国内尚无成型的理论,属于国内先进水平。

3、应用技术领域和技术原理,性能指标

应用技术领域:

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采取连续施工的超长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等工程。

工艺流程

1 操作要点

1.1准备阶段

(1)配合比中膨胀剂的掺量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限制膨胀率,并应采用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经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后确定。

(2)分仓间距的确定

根据工程特点及尤其是基础底板的结构形式,通过混凝土施工阶段温度应力与收缩应力的计算,确定板块分仓的划分方案。

1.2实施阶段

1.2.1分仓接头处止水处理

分仓混凝土接缝处应设置止水钢板、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等止水措施,根据工程情况可单独或配合使用。各板块端部全部设止水钢板(或橡胶止水带)。

1)在采用止水钢板或橡胶止水带施工时,再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将止水钢板或橡胶止水带上下松动的混凝土凿除,清理干净,再行浇注混凝土。钢板止水带可采用电焊将钢板止水带固定在钢筋上,钢板接口采用双面满焊的方式,确保焊接质量。橡胶止水带可采用钢筋弯制的蝴蝶卡或可采用钢筋夹牢,橡胶止水带应保证固定牢固,位置准确,不因浇筑混凝土而发生偏移。

2)采用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做止水处理。安装止水条时,要求把施工缝周边浮渣清扫干净,用钢钉将止水条钉设在施工缝中部,在混凝土浇筑前要保持止水条的干燥,这样才能确保止水条的正常作用,即在被混凝土包裹状态下,遇水膨胀、封堵、阻隔地下水的浸入,达到抗渗、抗漏水的效果。在再次浇筑混凝土时安排专人检查止水条的完好程度并浇水湿润膨胀止水条。

1.2.2 制定浇筑顺序,绘制浇筑顺序示意图,控制浇筑带宽度。

浇筑带宽度根据以下公式验算:

LBh/V≤T

L:浇筑带长度;

B:浇筑带宽度;

h:浇筑带厚度;

V:浇筑速度;

T:混凝土的缓凝时间;

斜面分层示意

为控制浇筑宽度平行于浇筑带按一定间距设置钢丝网,以阻挡混凝土的流淌,避免预期之外的冷缝、施工缝产生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质量。

1.2.3 分仓浇筑混凝土

1)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收缩应力释放,后续混凝土可采取间歇7天后浇筑,也可以膨胀加强带连接缩短间歇时间。

2)混凝土抹平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为防止出现表面沉塑裂缝在混凝土表面快收干时,用木抹子拍平抹实并拉毛,有裂缝的位置应加强拍实,使其愈合,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及毛毡等保水保温。

1.2.4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15h内派专人养护,为减小混凝土表面与养护水的温差,宜喷雾养护,不得将水直接喷至混凝土表面,喷雾宜两遍,以混凝土表现有明水为准,然后加盖养护毯,养护毯上面可直接洒水,以湿透养护毯为宜。

5、产生的效益

补偿收缩无缝混凝土施工工艺是以自应力混凝土为结构材料,以膨胀砼加强带取代后浇带实现混凝土连续浇筑的一种工艺,该工艺有以下优点:

1)取消后浇带后,结构受力合理,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结构砼,提高了其整体防水性能。

2)简化施工工序,缩短工期。后浇带一般需经40~60天才能浇筑混凝土,采用本技术减少了对后浇带处理这一繁琐的施工工序,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

3)解决了后浇带施工缝处常出现开裂、渗漏等质量问题,同时省去后浇带的清理工作,降低工程成本。

6、结束语:

对于补偿收缩砼施工,能够很好的实现砼的整体性,但应用也应因地制宜,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不得盲目,在工程中一些受力较为复杂的后浇带是不能取消的,另外补偿收缩砼无缝施工也受结构尺寸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我们施工条件的影响,所以应用时应谨慎,并寻求设计单位等多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042-02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B1和B2地块两部分。其中B1地块共四栋建筑,一栋地上12层,地下2层,其余均为20层,地下2层。B2地块共四栋,两栋地上12层,地下2层,其余为20层,地下2层。本工程中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

2 混凝土浇筑施工

2.1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模板清理隐蔽工程验收核查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2.2 混凝土的泵送工艺

1)工程施工中,合理的布置泵管,是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2)泵管的布置原则是尽量保证管道最短,弯道最少;3)为保证输送的效率,在向上输送时,要保证地面的水平泵管长度不小于10m~15m,以抵消反坠冲力的影响。并在出料口附近的输送管上加一个止流阀;4)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不大于25mm,以免堵塞泵管。为保证泵管的正常使用,每次混凝土泵送施工完后,都要清洗泵管,泵管的清洗主要采用水洗,当水压不够时,则采用气洗,但必须注意,水洗和气洗两种方法不能同时进行;5)混凝土泵送前,应先开机用水湿润整个管道,而后投入与混凝土等强度的水泥砂浆,使管壁处于充分滑润的状态下,再开始泵送混凝土。

2.3 混凝土浇捣

1)混凝土自由下落倾落高度应控制在2m以内,若混凝土浇筑自由下落倾落高度大于3m时,必须采取串筒或溜管等措施;2)混凝土浇筑时,应遵循分段分层连续浇筑的原则,每层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为1.25倍振捣器作用部分的长度,且应小于500mm;3)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遵循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的原则,振捣时还应顺序逐点移动进行,均匀振实,不得遗漏。一般移动间距为30cm~40cm,且不得大于1.5倍的振捣作用半径。对上一层混凝土进振捣时,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上、下层间的接缝。表面振捣器移动时,其移动间距应确保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4)混凝土应连续不断地浇筑,若无法避免间歇时,应尽可能地缩短间歇时间,并必须确保次层混凝土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浇筑完毕;5)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等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且应确保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2.4 柱、墙混凝土浇筑

1)柱和墙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柱和墙的底部浇筑5cm~10cm厚的砂浆,砂浆为浇筑混凝土配合比减去石子,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厚度应在50cm以内。振捣时应防止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棒触动钢筋和预埋件;2)当对高度大于3m的柱和墙进行浇注混凝土时,应使用串筒或溜管进浇注,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安装溜槽进行分段浇筑,每段高度应小于2m,每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将洞口模板封闭严实,并用柱箍箍牢;3)柱墙混凝土浇注应一次连续不断浇筑完毕,若需设置施工缝时应设置在主梁下面设计要求的部位。在梁柱节点接头部位的梁板混凝土要按柱子的强度等级浇捣混凝土,并用钢板网作混凝土的临时隔断缝;4)浇筑完后,应及时整理伸出的搭接钢筋,使其恢复原位。

2.5 梁、板混凝土浇筑

1)使用“赶浆法”对梁和板同时浇筑混凝土,浇筑时由一端开始,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2)梁柱节点处由于钢筋较密,梁柱节点处浇筑所用的混凝土宜使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3)浇筑板砼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砼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浇筑板砼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砼;4)一般楼板不留施工缝,若遇特殊情况必须留缝时,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用钢丝网挡牢;5)施工缝处已浇筑砼强度等级大于1.2MPa时,才能继续浇注和振捣砼。应对施工缝处已浇筑砼的表面进行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砼,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6)混凝土的振动棒插入时要快插慢拔,振点均匀排列,顺序前进,均匀振动。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一般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即30cm~40cm ;7)板面混凝土随浇随抹平,在板面纵横方向每隔2.0m用短钢筋设找平标记一个,以便找平时控制楼面标高。

2.6 楼梯混凝土浇筑

1)楼梯混凝土的浇筑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浇筑的同时应先底板混凝土进行振实,底板和踏步混凝土应一起浇捣,保持混凝土浇筑连续向上推进,同时应抹平踏步上表面;2)确保连续不断地浇筑完楼梯混凝土,应在多层楼梯梯段的1/3处设置施工缝,且垂直于梯板面。

3 施工质量控制

1)配合比的设计应按《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要求进行,为使砼更加密实,有效提高砼的强度,应适当掺加矿粉,最后确定其理论配比;2)对设计配合比应进行多次试配,考虑砼的坍落度、保水性、粘聚性等因素,微调砼水灰比,在保证砼强度应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使其可泵性满足要求,确定施工配合比。试配时同时试配出冬季施工配合比;3)各种材料的选择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定,所有原材料都必须经过复检合格方可使用;4)砼搅拌站应有专班,由商砼站总工负责,对砼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监督;5)每车砼到现场后,经监理或我方检查坍落度后,方可入模,且生产运输均匀,尽量不使砼浇捣断档,不压车;6) 混凝土的泵送除应满足2.2小节中的要求外,正常泵送过程中,宜保持泵送连续性,尽量避免泵送中断,若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也要保持泵送连续性。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充满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在泵送混凝土时,水箱应充满洗涤水,并应经常更换和补充;7)砼浇筑完成后,应在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根据混凝土的湿润状态确定,混凝土应保有足够的湿润,养护期应大于7d,防水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14d。

4 结论

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实例,以及笔者从事施工管理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混凝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工程实践效果表明,对本工程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均满足设计要求,可为解决同类工程的施工问题提供较好的借鉴。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8

前言

随着我国高科技技术的迅速更新,民用建筑企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寻觅到了新的发展契机,怎样科学处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获取理想的建设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民用建筑施工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从4个方面对其作出分析,确定出最佳的建筑施工方案,并且作为基本规范为为民用建筑施工服务。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民用建筑施工的方案,此过程是民用建筑施工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指出了民用建筑模板机构施工;而第三部分是从多个方面阐述了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第四部分则是对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总而言之,进一步优化了民用建筑施工技术,才是民用建筑建设施工的重要前提。

一、民用建筑结构施工方案分析

1、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方案。框架结构中,板、梁、柱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均使用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适应性,但相对来说工作量大,并且需要大量的模板,以及解决好钢筋的加工成型和现浇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灌、振捣、养护等问题。现浇框架结构柱、梁模板一般采用组合式钢模板、胶合板模,根据其特点整装散拆,可采用滑模施工。在用于楼盖模板设置时,采用组合式模板可利用早拆模板体系,加快模板的周转利用。

2、剪刀墙结构施工方案。大模板和滑动模板的施工工艺一般会用于现浇剪刀墙结构,由于大模板工艺已经在现浇剪刀墙结构施工中被广泛使用,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装修湿作业少、机械化施工程度高等特点。所以,在大模板建筑的内承重墙施工中,都会运用大模板进行施工;其次,现浇剪刀墙结构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滑动模板工艺,也具有着结构整体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的特点。所以,楼板一般是现浇,同时也可以采用预制。

3、筒体结构施工方案。钢筋混凝土简体的竖向承重结构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现浇工艺,由于其能够确保民用建筑的结构整体性,并且模板也可采用工具式组合模板、大模板或滑动模板。内筒与外简(柱)之间的楼板跨度为8-12m,所以,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或以压型钢板、混凝土薄板作永久性模板的现浇叠合楼板,也可以采用预制肋梁现浇叠合楼板的方法。

二、民用建筑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1、柱模板用组合钢模板。柱子的四面边一般由钢平模拼成,而且,四角采用连接角模或阳角模,上下左右均用U型卡连接,并在柱子底部设置小方向盘定位。在顶部与主梁、次梁连接处,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尺寸,另行制作顶模板,而且还要设三道支撑,长撑用钢支顶,短撑用木枋并对下竖枋支顶,下撑用木枋。

2、梁板模板采用门型刚架组合式脚手架作支撑,梁板采用木模,门架布置的间距和承载能力要经过核算方可使用,挑檐板门式刚架之间的联接,在垂直方向使用连接棒和锁臂, 在脚手架纵向使用跨度1 .8m,深梁处采用0.9m;挑檐模板必须撑牢拉紧,防止向外倾覆,确保安全。

3、柱拆模要掌握好柱卡或对拉螺栓的拆除时间,过早松脱会导致柱面变形或出现裂缝脱皮现象,过迟松脱会造成模板难拆和抽不出螺栓的情况。拆模后应及时修补柱面,及时清除粘结在模板表面上的水泥浆,重复使用前须涂刷模板隔离剂,涂刷时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施工缝。

三、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钢筋由现场加工成型,由人工负责绑扎。钢筋的绑扎顺序:柱钢筋绑扎梁钢筋绑扎板底钢筋绑扎板支座处负筋绑扎。钢筋进场要有完整的试验报告、原材料合格证。钢筋搭接长度、搭接位置及现场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遵守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1、柱竖筋直径较大者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直径较小者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接头应避开柱端箍筋加密区。搭接长度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接头相互错开35d。

2、柱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3、柱节点加密箍筋采用以下工艺处理:在柱端箍筋加密区Ln范围内,取梁的高度将加密箍筋预先各扎2φ12竖筋,短竖筋上端加长3cm,下端增加长度为密箍的间距,并用电焊机将φ12短竖筋与箍筋的接触处全部点焊牢固,然后穿梁的纵筋。落梁筋前,将绑在竖筋上的扎线拆除掉。落梁筋时,套箍随同梁筋同时落入模板内,到此整个工艺结束。

4、梁的纵向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φ25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φ25mm时,短钢筋与纵向钢筋相同直径、规格,必要时可用电焊将纵筋与短钢筋点焊连接,防止二层钢筋移位。

5、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6、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的净间距应留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四、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先浇筑该层全部柱的混凝土。待每一层的楼面模板安装后,钢筋绑扎完毕,垫好保护层垫块,有关部门验收后逐段浇筑梁、板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按下列原则进行:

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板的清扫口应先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0左右。

3、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隔,其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后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5、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己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毕。

6、柱浇筑前,或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20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7、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表面必须凿毛,清除松动的石子和水泥浮浆,并用水冲净,清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8、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来控制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应用刮尺抹平表面。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住宅建设逐渐占据了建筑工程的主导地位,民用建筑在城市的建设中也越来越普遍。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加强民用建筑施工的技术非常重要,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与一般来的混凝土浇筑工程一样,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对材料的选择也要兼顾经济和使用两方面,同时要 根据现实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防止混凝土面在施工中产生裂缝,加强施工养护措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选材分析

从材料上说,混凝土是通过多种材料加水调配而成的,使用的材料不同,或者注水量不同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因为每种材料的干缩性不同,就在整体上决定着混凝土的干缩性不同。具体来说,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比普通的硅酸盐水泥的收缩性大,粉煤灰水泥的收缩性较小,快硬水泥的收缩性较大。

通常来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收缩性决定了混凝土的收缩性,混凝土中的砂石骨料的用量不变,如果水泥浆越多,混凝土干了以后的收缩的水分就越多,砂石骨料就起不到制约干缩的作用,混凝土就会开裂。相反,如果水泥浆越少,混凝土凝固后收缩的水分就越少,整个混凝土面的变化不大,也就不容易产生裂缝。同样地道理,在调配混凝土时,水的用量控制也极为重要,它和水泥一起搅拌的水泥浆不能太稀疏,这样会导致混凝土干后的收缩率加大,但是也不能太稠密,应该在科学用量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砂石骨料配料本身含泥过多或者颗粒级配不良将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率增大,混凝土浇铸完成后从而产生裂缝。应该选择那种颗粒直径较大,弹性良好、密度稍大的砂石骨料,以便降低收缩率,防止裂缝。所以由此看来,混凝土本身的材料选择非常讲究,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所以我们需要科学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各种配料的搅拌比例,尤其是用水量绝对不能超过已经给定的比例,应该使用设计允许的最小水泥量和最小用水量,选择最合适的水泥类型,以便使混凝土的收缩率减小。同时注意选择级配优良的石子,以减小空隙,减小收缩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强度。

浇铸混凝土时都要先做钢筋支撑,以便起到约束和牢固的作用。钢筋的用量越多,就越能约束混凝土的变形,使它不容易收缩。所以如果想降低混凝土的裂缝几率,就可以使用有效的钢筋结构,比如焊接钢筋网、纵向排列辅以横向箍筋的钢筋结构等等,这样使得钢筋产生很强的力将混凝土握裹于其中,有效防止混凝土面产生裂痕。

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的高低,即便是再优质的材料,如果施工技术有问题,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大体积混凝土的不合理的施工工艺主要有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混凝土搅拌的时间过久、运输泵在运送时客观改变了配合比例、实际浇筑过程的顺序被打乱、浇筑速度过快等等,这些都将引起混凝土浇筑后的质量,从而让混凝土的承受强度减弱。

如果是现场施工,也会发生很多不合理的混凝土浇筑问题,例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振捣棒直接放在钢筋上进行振动,容易使钢筋也被搅动变得松动,从而使得钢筋支撑的握裹力减弱,对混凝土的约束力降低,容易产生裂缝。这样的施工方法还影响到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的质量,破坏了它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振捣棒的速度过快也会随混凝土的结实程度起到影响。还有当在风速过大或者太阳暴晒的施工环境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也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值的加大。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浇筑之前,一定要搅拌均匀,时间也不宜过长,速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同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能打乱顺序。

在混凝土的振捣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把模板用水浇透彻,以免模板吸收了混凝土中的水分产生干缩现象。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刮抹,控制好刮抹限度,最好不要再用干水泥。刮抹后要进行良好的防风防晒措施,以便让混凝土正常风干无裂痕。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尽量多等些时日再进行后续工作,不然太早地上砖、上荷载,只能是影响混凝土面的质量,还容易将钢筋压弯,更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养护技术

施工养护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的重视,选择适宜的养护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保证。

过早养护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它的交接能力,但是如果养护的时间又太迟,混凝土受到更多的风吹日晒,其表面的水分的蒸发速度就特别地快,水泥的收缩性大大提高,甚至是急剧收缩,那么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问题,使得混凝土的强力弱,那么每逢冬夏昼夜温差大的时候混凝土就特别容易裂开。

如果在早期混凝土刚刚浇筑完未彻底固化时,就给它很多负荷,则不仅混凝土的表面容易出现问题,而且将钢筋压弯后整体的承重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使用寿命,或者过早地就把模具拆除,也会带来这样的后果,因为混凝土的最终凝固需要一段时间,不能急于求成或者为了赶工期而给混凝土造成内伤,埋下隐患。在养护混凝土时更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它将是混凝土的核心支柱。所以在选择钢筋的时候直径是需要充分考虑的,根据房屋的总体受力情况来估计,同时如果混凝土出现了裂痕更要及时修补,以免钢筋生锈,影响韧度和强力。

混凝土工程的养护要把握好适当的时间,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还要注意投入足够长的养护时间,并切保持一定的湿度,气温也不要太高,这样混凝土的收缩率将会大大减小。因而要重视养护过程中的混凝土的水化热程度,可以预先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这样保证水分的散失量少同时速度也小,以便让混凝土正常凝结和硬化。在现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彻底凝结变硬时就出现了裂缝,可能是由于材料和工艺方面出了问题,这时需要进行有效补救裂缝的处理,常见的补救措施有以下一些:如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这样还能防止化学侵蚀作用。如果要将主裂缝面的抗拉强度恢复到一个趋于正常的值时,可以用钉合法。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混凝土的材料方面、工艺方面、养护方面等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以免出现混凝土开裂的情况,有效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师丽华.浅谈建筑工程中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浇筑的技术难点与重点[J].民营科技,2012(2)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例10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始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应用和施工质量控制都是其关键的环节。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1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工艺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工艺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了施工必要性、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选择、施工具体要求、施工问题处理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1.1施工必要性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应用有着自身的必要性。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即建筑工程的整体要求也开始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基础建设和房屋建筑等工程能够得以顺利的进行离不开混凝土的支持,这意味着混凝土的好坏将会在不同严重影响结构物的质量。除此之外,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施工必要性还体现在随着我国居民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商品砖,混凝上施工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掌握先进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来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可靠的工程品质。

1.2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进行需要对于相应要点进行合理的掌握。在施工技术要点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于钢筋的配置情况即其具体的疏密情况有着清晰的了解。除此之外,在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清晰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与钢筋完全解除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保证的施工目的。即如果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和钢筋出现较为炼制的离析,则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崩开、钢筋锈蚀等问题,从而最终使得钢筋混凝土强度大幅度下降,因此对UI与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合理的掌握与应用就能较好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

1.3混凝土选择

混凝土选择对于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工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混凝土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针对不同结构物和建筑工程不同的强度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和相应的施工设备。举例来说在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群殴相应混凝土强度等级要高点(C4O一C50)。除此之外,在混凝土选择的过程中对于低层建筑、装饰混凝土、室内地面混凝土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保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5一C30间就可以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

1.4施工具体要求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有着具体的施工要求。这集中的体现在了施工缝的限制与后浇带的具体要求。即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各种大面积浇筑结构物开始逐渐变多,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原料限制、人员限制、施工机械限制等诸多的问题,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浇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提出相应的施工要求就能确保即使没有一次浇筑也能够保持较好的工程质量。除此之外,在施工具体要求的过程中由于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停工、开工过程中固结的混凝土会造成很大的生产问题,因此这意味着建筑工程人员应当注重在生产过程中预留相应的施工缝从而能够更好保证施工质量。另外,在满足施工具体要求的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的结构物的多样化并且各类拱、壳、薄壳等机构对施工要求较高,因此这意味着在此类的建筑物施工作过人员需要确保施工工艺的应用能够满足温度、湿度、工期等具体的施工要求。

1.5施工问题处理

施工问题的有效处理才是有效确保混凝土工程浇筑质量的根本所在。在施工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于耐久性的提高还需要施工和材料设计的有效结合。除此之外,在施工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当进行工程实践过程时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有效避免因养护不当而引起的早期干裂问题,即通过延长浸水养护时间并且通过及时的养护以及采取覆盖塑料薄膜等相关措施,来促进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得到的有效预防与解决。

2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提升桩基浇筑质量、优化建筑结构、提高施工要求、进行养护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工作

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2.1提升桩基浇筑质量

提升桩基浇筑质量是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在提升桩基浇筑质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对于不同结构物的浇注工艺建筑结构采取不同的桩基浇筑顺序。除此之外,在提升桩基浇筑质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当确保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尽可能的确保一次浇筑,而不应当留下缝隙。另外,在提升桩基浇筑质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保浇筑顺序是从四角到中间,来使混凝土和钢筋接触充分,混凝土中没有气泡,来更好地确保最后形成的结构基础更加稳固,从而能够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混凝筑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持续提升。

2.2优化建筑结构

优化建筑结构对于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优化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保高层结构、多层结构建筑物的浇筑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顺序应该是竖向结构。除此之外,在优化建筑结构的过程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保浇筑过程中先进行浇筑柱然后进行浇筑梁和板。另外,在优化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保台阶式基础上的各层浇筑层均匀斌奇怪振捣结实,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效率的有效提升。

2.3提高施工要求

提高施工要求是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提高施工要求的过程中鸿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提升混凝土浇筑的具体质量和品质。除此之外, 在提高施工要求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确保施工工艺和浇筑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足够的科技支持,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提高施工要求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将混凝土建筑物进行整体分层浇筑,或者是采取二次振捣法来保证建筑物的强度,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可靠性的不断进步。

2.4进行养护工作

进行养护工作是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在进行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清晰浇筑成品的养护普通商品硅的标准养护期是30天。因此这意味着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应当注重严格把握周围环境和空气温度、湿度等容易改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进行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过人员应当注重确认减值结构具体的使用年限,从而能够根据其具体的使用寿命要求来选择不同的养护策略。另外,在进行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棉被包裹、炭火炉加热、电热毯加热、加筑保温层等方式提高周围环境温度,达到养护混凝土的目的,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2.5进行质量监督工作

进行质量监督工作才能促进工程质量得到确实的保障。在进行质量监督工作的过程中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商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越来越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依旧存在着相应的质量问题。因此只有通过进行相应的监督工作才能有效确保问题的真正减少。除此之外,在进行质量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把握不同工程的不同点并且根据钢筋布置状况、浇筑类型、结构物用途工程量要求、工期要求等进行相应的监督工作,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合理性的快速进步。

3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建筑工程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内容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践的进行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l]陈学渊,陈军.自议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J].建材与装饰一施上技术,2012,(5):25一27.

[2]刘海鹏.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浅析闭.科学论坛一科学与财富(电子版),2011,(22):18一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