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3:26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1

二、分析国际贸易统计的规则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关于服务贸易统计的规定:一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收支统计(BOP)。另一种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1.IMF的国际收支统计。BOP统计的原则,主要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简言之,就是跨境贸易。这里所说的居民和我们的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常住人口差不多,通常是指在该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自然人和设有营业场所并提供货物或者服务的实体。在这个意义上,服务贸易统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即跨境的服务流动统计。例如:中国的某企业接受外国海运公司的运输服务,对中国而言就是服务的进口。又如,外国旅游者在中国的旅游消费支出,对中国而言就是服务的出口。显然,包括在国际收支统计中的跨境服务贸易统计,具有服务跨境消费和跨境交易的特征。BOP统计已经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并且IMF也已经认识到了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统计的重要性。在其出版的国际收支统计方法手册第五版BMP5中,已经将服务贸易项目由手册第四版的五项细化为十一项,并逐步说明指标涵盖的范围和编纂方法。为了统计的准确性,该组织统计局已经在1999年出版的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全面介绍IMF和WTO关于服务贸易统计的原则、分类和内容。但是IMF坚持其居民和非居民的统计原则,不统计境内外资企业对境内的服务贸易,认为这部分交易的统计不属于BOP范围,而属于国民核算统计。

2.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是迄今为止的第一套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多变规则,其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娱乐文化及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和其它等12个部门类别,每个部门又细分为若干个分部门,共155个分部门。GATS要求统计的服务贸易按其交易方式,既有跨境交易,包括过境交易、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又有境内贸易,包括商业存在,即境内的外资企业对境内的居民和非居民提供的服务交易,但是这种方法的统计资料很少,在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采用此法的国家不多。

3.外国附属机构的贸易(FAT)统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国家间经济联系的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跨境贸易,而包括了由于资本流动而导致的货物和服务的境内交易。例如,中国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然后在中国境内销售。由于按IMF的BOP统计的,这些外资企业属于居民的概念,或者说是常住单位。他们和中国国内的企业或者个人发生的交易,包括货物交易和服务交易,都不能统计到BOP中去,因为没有发生跨境交易,只是在中国居民之间进行交易。但是它又是外资企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又不同于纯粹的国内贸易,它不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投资者所在国家的利益,而且这种交易已经属于中国和外国之间的交易。

三、我国的服务贸易统计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2

求学网为您编辑了“国际贸易论文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和现状”

国际贸易论文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和现状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国际贸易论文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和现状”,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3

加入WTO以来,我国明确提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致使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726.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33.4亿美元,进口额392.7亿美元;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经达到3645亿美元,其中,出口1933亿美元,进口171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8.7%、18.38%及19.0%。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位不断提高。2001年,我国服务出口及进口在世界的排位分别为第12位及第9位,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的排位升至第四位,进口升至第三位。虽然与欧美等服务贸易大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

一、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不利因素

中国加入WTO以来,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增长迅速,整体经济贸易形势继续了多年来的良好态。但是,在普遍乐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隐藏在这种良好态势后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以高投入低产也为特征的经济效益低下,贸易方面的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以及频频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都在困扰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2)贸易条件恶化;(3)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我国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竞争力还较弱。

2、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

(1)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大多数居民在已经解决了基本吃、穿、和部分用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大大提高,消费与储蓄偏好发生变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服务,以及与信息、教育、房地产、汽车、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关的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前景十分广阔。这一服务市场优势,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

(2)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并未形成人为资本。中国服务业的产业内部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中国虽处于服务贸易大国之列,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还处于比较劣势。为了应对“入世”过度期后日趋激烈的竞争,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1.调整和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产业升级。

目前,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基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基础上的现实选择。但是,中国想要使服务业有长远的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既要继续充分发挥传统服务产业的优势,又要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实施服务品牌战略,增强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特征,使得市场对服务的识别不得不依赖于其品牌的影响力,因此信誉和商标往往成为服务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有力手段。鉴于此,首先要注意保护和发展我国服务企业中的老字号,如同仁堂、四季美等;其次要不断创造新的服务企业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3.培养和引进精通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人才,提升服务贸易中的智力资本因素。

目前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这势必会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走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可加强对企业现有员工的短期培训,以改善原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另一方面,可通过各种途径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我国服务贸易中的智力资本因素。

三、我国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

1、服务贸易发展的自由化趋势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使我国服务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改善经营管理,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市场开拓,强化企业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和人才观念,使企业更加重视人才和为力资本投资,推动服务部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导致服务部门技术标准化和服务综合化程度的提高,提高厂商甚至贸易国的竞争力。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服务贸易发展的高科技化趋势

由于世界服务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经营行业,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快。其他如金融、运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高新科技的发展,不仅使得世界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地高科技人,而且也使很多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的服务都被高科技手段所武装,金融的电子化、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信业务的数字化都体现了世界服务的高科技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文斐婧,王柏彬,逄忠臣. 我国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6).

[2]邓世荣.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2005,(12).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4

【论文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内容的不断丰富,国际贸易统计的内容也得到了大大发展,其中尤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最快。而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却十分缓慢,大大落后于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做好服务贸易统计,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统计 服务贸易统计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世界各国的联系越加密切,而且区域合作更加紧密。国际贸易的内容的不断丰富,国际贸易统计的内容也得到了大大发展,其中尤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最快。而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却十分缓慢,大大落后于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做好服务贸易统计,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 一、正确认识国际贸易统计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随着全球经济变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整体增长缓慢,尤其以货物贸易为主。但是国际服务贸易却一枝独秀,成为国际贸易增长中的唯一亮点。在各国的贸易总额中,服务贸易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经济的发展趋向于无形化,相应地作为无形经济一部分的服务贸易的统计,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例如:美国的国际贸易年年逆差。按照国际贸易理论,长期的顺差和长期的逆差对本国的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利。但是美国的经济发展却一直较稳定,其中与服务贸易大大弥补了货物贸易的长期逆差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无形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无形中淡化了货物贸易的重要性。据统计,美国自1976年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年年顺差。1986年,服务贸易顺差达到了100亿美元;到1996年更是增加到了780亿美元,在其国内!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1993年就达到了60%以上。还有英国,其有形贸易也是年年逆差。可是自1947年以来,通过跨国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海运、民航、旅游业等以服务贸易为主的无形贸易一直保持顺差,这对弥补有形贸易的长期逆差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应的服务贸易统计也越来越重要。 二、分析国际贸易统计的规则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关于服务贸易统计的规定:一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收支统计(BOP)。另一种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1.IMF的国际收支统计。BOP统计的原则,主要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简言之,就是跨境贸易。这里所说的居民和我们的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常住人口差不多,通常是指在该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自然人和设有营业场所并提供货物或者服务的实体。在这个意义上,服务贸易统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即跨境的服务流动统计。例如:中国的某企业接受外国海运公司的运输服务,对中国而言就是服务的进口。又如,外国旅游者在中国的旅游消费支出,对中国而言就是服务的出口。显然,包括在国际收支统计中的跨境服务贸易统计,具有服务跨境消费和跨境交易的特征。BOP统计已经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并且IMF也已经认识到了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统计的重要性。在其出版的国际收支统计方法手册第五版BMP5中,已经将服务贸易项目由手册第四版的五项细化为十一项,并逐步说明指标涵盖的范围和编纂方法。为了统计的准确性,该组织统计局已经在1999年出版的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全面介绍IMF和WTO关于服务贸易统计的原则、分类和内容。但是IMF坚持其居民和非居民的统计原则,不统计境内外资企业对境内的服务贸易,认为这部分交易的统计不属于BOP范围,而属于国民核算统计。 2.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是迄今为止的第一套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多变规则,其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娱乐文化及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和其它等12个部门类别,每个部门又细分为若干个分部门,共155个分部门。GATS要求统计的服务贸易按其交易方式,既有跨境交易,包括过境交易、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又有境内贸易,包括商业存在,即境内的外资企业对境内的居民和非居民提供的服务交易,但是这种方法的统计资料很少,在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采用此法的国家不多。 3.外国附属机构的贸易(FAT)统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国家间经济联系的方式不再仅仅 局限于跨境贸易,而包括了由于资本流动而导致的货物和服务的境内交易。例如,中国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然后在中国境内销售。由于按IMF的BOP统计的,这些外资企业属于居民的概念,或者说是常住单位。他们和中国国内的企业或者个人发生的交易,包括货物交易和服务交易,都不能统计到BOP中去,因为没有发生跨境交易,只是在中国居民之间进行交易。但是它又是外资企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又不同于纯粹的国内贸易,它不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投资者所在国家的利益,而且这种交易已经属于中国和外国之间的交易。 三、我国的服务贸易统计 我国的服务贸易的统计发展远远落后于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原先采用MPS账户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根本不考虑服务创造的价值,更谈不上服务贸易统计了。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加,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已经采用了SNA体系,因而也开始重视服务贸易统计了。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统计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一是国际收支服务贸易统计,也就是BOP统计,我国基本上就是按照BMP5的框架来统计跨境的服务贸易的;另一部分就是内向的FAT统计,对于外向的FAT统计,由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较少,暂时不成熟。但是无论是BOP统计还是FAT统计,在我国还是跟不上服务贸易的发展,这正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相对而言,国际货物贸易已经不再能够充分反映各国间的经济联系程度,绕开关境或者国境的投资活动在表面上淡化了各国间的贸易联系程度。这也是美国、英国贸易长期巨额逆差,而国内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的一个原因。国际上进行比较所用的贸易额,多是以货物贸易和BOP统计的服务贸易为主,因而将大量的国外投资所形成的贸易隐形化了。事实上这部分贸易是存在的,不但服务贸易是存在的,而且货物贸易也是存在的。但是却没有用来反映国际间的贸易联系程度,也没有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活跃程度。对于中国而言,外资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更加重要。对于我国的服务贸易统计——跨境的BOP统计和内向的FAT统计正在不断发展成熟,而外向的FAT统计却发展缓慢。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5

二、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

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健全这样一套制度,促进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并对违规行为公开处罚,使金融服务机构的运营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与质量,为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为增强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持。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出台一些鼓励金融服务部门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发展政策,让其健康有序地发展,通过参与国际市场储备,对外谈判等方式为金融服务贸易发展和出口争取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使金融企业与世界市场接轨。在经济刺激计划的以及可能的经济刺激投资中,要有计划、有提升地向金融企业倾斜,增强其硬件设施及软件装备,夯实其基础,为金融服务贸易提供一片供其茁壮成长的沃土。

2“.互联网+金融咨询”

加大资金投入,利用最新科技手段,正视金融服务贸易信息咨询的重要性,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或建立相应网站、提供专门热线服务的方式,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政策咨询、风险提示、信息咨询、经济走势及对策建议等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使得各个金融服务贸易企业能尽快了解世界现状,调整自我发展方向并逐步缩小差距,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3.创新金融服务贸易产品

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是不断创新金融服务贸易产品。我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来进行金融服务创新,研发高技术含量的金融服务贸易平台,开拓有市场价值的、知识技术含量高的金融服务贸易产品,来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客户的需求。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影响服务竞争力的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本要素尤为重要,并提供了层层的创新理念。创新金融服务贸易产品的关键是具有提供金融服务贸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富有金融实战经验和服务贸易知识,掌握世界金融市场产品运作,精通金融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升金融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势在必行。国家层面上应加大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教育投入,培养金融专才对服务业务、创新技能的敏感性和能力;企业层面上建立一套多元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为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输送合格人才。

4.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

金融服务贸易的需求包括进口需求和出口需求,目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需求远远小于进口需求,解决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需求更为迫切,我国居民对服务消费特别是金融服务的消费特别低,消费结构单一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拓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市场规模,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需求,直接影响我国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做好外资企业入对我国金融需求的调查工作,在金融服务机构给每一家外资企业建立信息资料档案,方便金融机构及时做出答复。同时,还可以通过拓宽海外市场来增加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需求,实现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本土化经营,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还可以并购海外金融机构,实现员工的本土化,并借助员工本土化的有力条件,大力开展金融业务,拓宽金融服务对象,拓宽金融服务方式,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6

1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1.1当今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4年4月,117个国家和地区在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在内的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上签字。GATS于1995年1月1日与《建立WTO的协定》同时生效。GATS是服务贸易领域中形成的第一个全球性多边法律框架,借以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消除服务贸易壁垒,扩大国际服务贸易,促进贸易各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标志着WTO体制较以往的国际贸易体制更完善。

当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活跃的领域,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扩大到53304亿美元,期间增长了5.9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980年15.7%上升到2006年的17.9%。同时,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的结构进一步调整

长期以来,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随着全球新科技浪潮的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业上,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金融等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2)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地位逐渐上升

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不平衡。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亚洲地区的服务贸易是世界上最具增长活力的地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率。而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其它亚洲地区。

(3)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服务贸易壁垒形式更为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各国在经济势力强的部门和经济状况良好的时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在幼稚产业或衰弱产业部门和经济窘迫的状况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鉴于服务产品的非储存性,产销不可分离性,不容易监管等特殊性,各国都在保护着本国的安全,如限制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外商股权参与的比例,限制服务交易数量等。

1.2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国际服务贸易呈现以欧美为主的格局,发达国家在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体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单个国家来看,美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贸易盈余国。另外,在WTO公布的2006服务贸易出口排名数据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其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稳步上升。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达到914亿美元,排名第8位,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3%;在进口者排名中,中国位居第6,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100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8%。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高度集中,服务贸易进出口前十位伙伴国家(地区)占有3/4的份额。其中,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为前三大服务贸易伙伴。

2波特“钻石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开尔.波特在《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一文中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波特指出,一国特定产业能否取得成功或者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这四项因素正像一颗钻石的四个基本面,通过紧密结合形成核心优势,构出了竞争环境所需的框架前提。此外,政府行为和机遇作为另外两个辅助因素影响着上述四个要素,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着影响。

2.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初级劳动力等。而高级要素有人力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经营管理等。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和劳务输出等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产品的提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各服务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高级资源要素。

服务消费在生产中完成,要求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存在某种形式的接触,这就对服务贸易的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反而对知识、人才、通信手段等高级要素依赖性却越来越大。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竞争。中国的人力资本状况就不容乐观,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要的外向型高级人才紧缺,培养机制不够完善,这使得我国在当今世界服务贸易量大的金融、保险、咨询和专有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

2.2需求条件

一国服务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波特的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获取所起的推动作用。本国的需求会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改进,服务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市场国际化随之加快,国际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

在我国,以保险为例,由于保险种类有限,公民的保险意识较差,随着金融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保险理念和众多的保险产品,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消费者的保险知识,刺激了他们对多功能保险产品和高层次保险服务的需求。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这是其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有利条件。

2.3相关和辅助产业

相关和辅助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其发达和完善程度关系着主导产业的产品成本、品质和信息交流,从而影响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服务业就是一个大的关联行业群。如运输业的发展无疑会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电信业的发展更是金融、保险和咨询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为运输和旅游项目,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服务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必然导致对某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一旦该地区发生经济波动就会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形成巨大冲击。在国内地区结构观看,沿海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经济体系,服务贸易规模较大,在运输、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有较明显的优势。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其现有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服务贸易所占的份额极小。

2.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

国内竞争程度高的国家,企业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服务创新的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纵观我国国内各服务企业,意识较为封闭与落后,甚至一些大型企业眼光仍然停留在国内,尚未实施跨国经营企业。另外,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一种竞争不充分的状态下,垄断经营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市场竞争。如邮电部长期以来对我国基础电信业的垄断;即使有外资银行的加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业的垄断等。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以及企业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阻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另外,政府拟定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而往往许多自然垄断的行业由政府垄断经营,其管制表现在对某行业的人为进入壁垒,过多的行业准入限制,遏制了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因此,大部分主要以国有成分为主的中国服务领域,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降低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尽管一些服务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要真正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样会受到较严重的冲击。

2.5政府行为和机遇

当今社会,政府的作用日益重要。政府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引入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管理制度等优点,为我国服务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加入WTO是发展中国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遇,中国应积极支持国内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而不断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不完善,缺乏一些基本的行业性法规或法律,这样会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健康发展。再有,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外贸易管理上责任不明确,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等问题。此外,服务业由于管理落后造成对服务业统计不规范,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使得统计数据在全面性和准确性上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现状。

3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我国应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有利于同国际服务贸易惯例接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积极开拓国际服务市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优化升级。

3.1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应客观地根据我国国情、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服务贸易法律原则,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国作为GATS的成员国,应当以GATS为原则制度,国内有关服务方面的条文应该与国际法规相接轨,减少我国现行服务贸易法律与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的冲突。以规范和约束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政府应及时对外公开立法法规、法律政策,并增加法规的可操作性,确切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应明确或建立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综合的管理机构,确立其管理的范畴,平衡各服务业主管部门的利益;明确服务贸易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职责,按照国际国内服务业行业的法规条文进行管理,统计和掌握本行业的情况。

3.2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加,为国内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同时,综合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服务部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应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对于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出口服务业要扶持其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目前比较劣势明显,而且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产业,要给予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促进中国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3.3内外并重,渐进有序地对外开放

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推进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国家垄断。通过竞争鼓励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国家竞争力。重视国内需求,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及管理、资金,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鼓励国内服务型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办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国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结合,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将会得到一个新的发展。但就服务业部门之间而言,不可能没有一点保护的开放,要采取适度的隐性保护措施,循序渐进。服务离不开国家的管理,实现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并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的管制,在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应保持适度的原则,保护本国企业和国民的利益,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我国服务市场。

3.4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素质

目前,我国虽然人力资源充足,但熟练掌握国际规范的人才较缺乏,这无疑是影响经济长足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大投入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品格素质,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5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出口的突破点

中国巨大的制造业市场、优质低廉的劳动力尤其是日益普及的通信设施以及入世之后在服务领域不断加大的开放力度,使其成为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重要目标国之一。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为299.93亿美元,比05年增长了37.8%。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要素重组中,我国可以通过承包软件开发等远程服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派劳务等途径,获得外包服务,进一步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优势,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我国更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庆林.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赵放,冯晓玲.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兼论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J].世界经济研究,2007.9.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7

一、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瓶颈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年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高于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对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不注重发掘货物贸易蕴含的服务贸易的机会、自身服务贸易研究与开发受到抑制等。

二、造成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瓶颈的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瓶颈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方面的差距。我国目前从事现代服务业和承接外包服务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紧缺,尤其是在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不断扩大的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的外向型高级人才更是缺乏。发展服务贸易不仅需要一般的金融、保险、运输等方面的人才,更需要一批精通国际金融、国际运输、国际商法等业务的人才。

(二)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我国服务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经有关专家预计,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将达到20%以上。

(三)相关产业支持不力

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看,自由化形成的外部竞争将迫使发展中国家只能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传统服务,其服务业结构的局限又形成对生产进口的依赖。这样,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将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信息技术生产,另一方面又依赖传统服务业的出口来换取外汇,平衡国际收支。这种服务贸易格局固定化后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用附加值低的服务来换取发达国家附加值较高的服务,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已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转化为更高的价值,会使其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的落后地位。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国际化、自由化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的现实问题。

(四)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欠合理

服务贸易竞争潜力的发挥,说到底要落实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服务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实施战略管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度和集中度。我国服务企业普遍存在重竞争策略轻竞争战略,重价格竞争忽视服务质量的倾向。目前这些情况虽有所改善,但我国目前仍缺乏一个真正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

(五)政府辅助力量较弱

我国对教育、研究、开发的投入和指导始终较低。各国对于服务贸易大多采用立法和法规的手段进行调节,这是影响和控制服务贸易活动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对外开放市场的法律依据。但我国服务业各部门立法不完善,甚至存在空白,对我国极为不利。

三、解决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瓶颈的有关对策

(一)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

以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来说,我国的服务业总量都显然不足,商业和对外贸易也大有发展潜力。因而当前一方面应进一步发展自然和劳动资源占优势的服务业,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开拓技术、知识型占优势的新兴服务业。应重点发展海运服务业、旅游业、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产业。

此外,还必须大力鼓励我国的服务企业走向世界。通过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可及时获取国际市场的信息、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加强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与商品市场的对外开放、降低保护是一样的。我们需从政府的角度,加强政策研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配套进行。

1、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服务业提到与工业、农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对人力资本、科技方面的投入,培养能力突出的服务贸易骨干人才,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创造良好的环境。

2、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服务业竞争能力培育中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完善优惠措施,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3、加快服务贸易立法,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立法体系。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立法未成体系。要尽快形成协调一致的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政府就要积极采取措施、出台具体政策,扶持国内服务贸易企业发展,深入研究各国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服务出口的限制;并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对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和优惠条件等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4、要加快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条件是国家必须加强对服务业的扶持。除了国家对服务业应增加投入外,还应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发展服务业,打破某些服务部门的国家垄断和地区封锁。服务业不仅要对民营企业开放,同时应扩大对外开放,尽快建立和完善服务市场体系。

5.鼓励企业在促进货物出口的同时积极寻找配套与派生服务出口的机会,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

(三)培育服务贸易的知名品牌

虽然我国商品进出口规模巨大,但并不注重发掘货物贸易蕴含的服务贸易的机会,在会计、咨询、金融、保险和电讯等专业服务业领域缺少本土知名品牌。所以必须加快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发挥龙头骨干作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全面研究规划现有服务出口品牌,从中确定一批有影响、有发展潜力的品牌,在市场开拓、跨国经营、信息服务等环节予以重点扶持。

(四)重视服务技术容量的提高

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立足点应放在促进整个经济发展上,要特别重视生产的发展,把服务业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样一方面生产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商品出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生产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又可以改善服务出口结构,减少对外国服务的依赖。但在实施这种战略时,对于某些对生产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即使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一时难以打入国际市场的,也应该加以扶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后劲。

(五)熟悉和运用规则

服务贸易总协定在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将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不作为各缔约方的普遍义务,而是按自愿原则对某一服务部门的开放作为具体承诺,以此与其他缔约方作为对等互惠条件相互进行开放。因此,在进行国际服务贸易活动的过程中就必须熟悉运用相关规则:

1、要加强国内服务贸易的调查研究,以便于在国际谈判中既实事求是,又有所作为。深入、系统地研究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服务贸易通行惯例、世贸组织有关协议及其条款、各国服务贸易壁垒对中国服务出口的限制,以便审查研究世贸组织各种例外条款对服务贸易适用的可能性,充分利用各种保障机制保护我国服务市场及服务企业的正当贸易利益。

2、要认真研究各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贸易,防范开放风险的经验教训,研究各国服务贸易减让、谈判策略,认真汲取他国经验,以便为我所用。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8

当前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更加频繁,国际贸易额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和激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至2006年,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2008年,我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从2008年一季度的贸易摩擦情况看,共有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17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达20亿美元,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5起,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从涉案产品看,主要集中于轻工、纺织、机电等我国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其中尤以纺织品贸易摩擦更为突出。如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中欧鞋业争端,中美钢铁业争端,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中日纺织品争端等。

一、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一)反补贴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最大的新特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近几年全球反补贴案件数量总体在减少,而我国与这种趋势相反,我国在极短时间里骤然成为世界头号反补贴调查目标国。至今,我国共遭遇反补贴调查22起,其中加拿大7起,美国13起,澳大利亚和南非各1起。从2007年起,国外对我国发起的反补贴调查频率创世贸组织的贸易救济史先例,反补贴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和热点。2008年一季度,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相继对我国产品提出反补贴调查或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是首次对我国产品发起反补贴、反倾销合并调查。早在2004年,加拿大就首开先河,对我国的烧烤架和钢制紧固件发起了反补贴调查。2006年11月,美国也改变了其20年不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惯例,对我国铜版纸开始了首起反补贴调查。在我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之前,反补贴调查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现在却频频出现。

(二)与我国发生国际贸易摩擦案件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

我国与美、欧发生的贸易摩擦较突出,我国已连续6年成为欧洲反倾销调查的第一大国;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116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这是近7年来我国对美出口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增幅远低于同期我国总体外贸出口21.8%的增速,较2007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速回落9个百分点。我国对美出口呈全面萎缩状态,预计全年增长幅度很可能还要低于上半年的8.9%。

(三)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相关产业受到影响

从2000年至今,我国生产的柠檬酸先后遭遇了美国、泰国、乌克兰、南非等诸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我国柠檬酸遭遇美国的“双反”调查,是继2007年遭遇欧盟的反倾销之后,对整个行业影响最大的一次。美国是我国柠檬酸的第一大国际市场,约占总市场份额的10%,美国市场对我国柠檬酸产业的发展来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的柠檬酸企业面临着欧盟征收的高达49%的反倾销税,同时又面临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双重调查,从长远来看,这必将给我国的柠檬酸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四)国际贸易摩擦的产品、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2007年我国成为世贸组织争端案件中作为被诉方次数最多的国家。从产品看,纺织品成为贸易摩擦的热点,但已从个别产品的倾销与摩擦阶段,开始逐步向多产业贸易摩擦和结构性贸易摩擦方向发展;从领域看,从货物贸易向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方向发展;从国别看,已从欧美贸易摩擦,向美日贸易摩擦到今天的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发展。如阿根廷、韩国、日本、菲律宾等贸易伙伴对我国玩具、轮胎、食品等设置技术性的贸易壁垒,限制甚至禁止我国出口相关产品;2007年6月1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制度正式生效,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我国产品的技术准入门槛;巴西、阿根廷对我国产品设置最低进口限价和违反周边规则的进口许可措施;美国利用“337知识产权调查”,遏制我国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的出口。

二、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一)正确制定和运用补贴政策,避免不符合WTO规则的补贴

加入WTO并不意味着取消补贴,补贴是国家鼓励外贸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手段。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只有政府实施的财政资助或任何形式收入或价格支持行为,或政府支配下的私人机构行为才构成补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的禁止性补贴主要以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为主。不可诉补贴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二是有专向性但符合规定条件的补贴,包括研发补贴、落后地区补贴和环保补贴,这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的。可诉补贴具有双重性质,没有绝对禁止,但在给其他成员产生不利影响时则可能导致反补贴措施,我们应慎用。政府要加强对反补贴的认识,尽快熟悉游戏规则。要积极调整政策,规范促进贸易的政府行为。政府应该设法通过提高政府效率等手段,降低企业的隐性成本来鼓励出口,不要直接进行各种税费减免和补贴。反补贴调查涉及各级政府和多个部门,工作量大,协调困难。因此,政府部门协作应诉是取得胜诉的关键。

我国各级政府的各种补贴名目繁多,补贴政策既多又杂,难免有些补贴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相冲突。各级政府在已有的或将要制定的政府规章和具体政策措施中,应考虑与WTO规则《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一致性,对现有各种补贴措施应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对已颁布执行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应集中清理。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加强法规规章审查工作,确保新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WTO原则规则以及我国加入世贸承诺相符合,充分体现法制的统一性原则、非歧视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二)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体制和政策,消除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的自身因素

1、建立和完善政府的权威信息与交换机制,并且建立预警机制。对进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生产量、利润与亏损等进行通报,进行信息交换。贸易主管部门、国内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之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及时相互通报产品国内生产、销售与进出口情况。一方面,对进口产品数量猛增,对可能对本国产业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的威胁进行预警。另一方面,对那些大批量单一产品的大量出口,可能引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适用进行预警,并对出口产品多元化、出口国多元化提出建议;政府部门还要建立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相应的机构,对相关的事务做出快速的反应,避免经过繁琐的程序,耽误时机。以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框架下的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为基础,修改并完善现有产业损害相关规则,把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综合起来运用,使之适应全面开展产业损害调查的需要。

2、在经济体制和制度方面,应该按照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尽快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价格和市场改革,以消除可能诱发国际经济摩擦的体制和制度因素,并结合多边和双边谈判,尽快获得更多的国家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摆脱在反倾销等国际贸易摩擦中的被动局面。遵守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3、慎用贸易救济措施。作为国际规则允许的保护措施,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可以使用,但必须是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使用,更不能因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而滥用。在动用贸易救济措施时,不仅要衡量受保护产业的收益,更要计算相关产业受到的损害。只有在得出对大于失的情况下才能动用保障措施。否则,不仅对国内经济得不偿失,而且很可能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4、采用国际规则和标准。应该树立国际化观念,尽可能采用国际经济规则和国际技术标准。如果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标准存在严重缺陷,我国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和标准。但是国内规则和标准一定要比国际规则和标准更科学合理。同时,新的国内规则和标准要尽量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保持一致或“兼容”,使得国际标准向新国家标准的转换简单便捷,并且不必付出太大的成本。

(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促进他国的贸易自由化

1、完善WTO的中性规则。即无论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容易滥用、并且对所有WTO成员都不利的规则,特别是争端解决规则和反倾销规则,以尽量减少这些规则存在的漏洞,避免其他国家利用规则漏洞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和挑起中外贸易摩擦。

2、完善约束发达国家的规则。首先,约束发达国家切实履行以往开放市场的承诺,特别是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开放以及削减农产品补贴方面的承诺;其次,要求发达国家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扩大发展我国优势产品的市场准入;最后,在贸易与环境保护标准等新议题的谈判中,尽量明确发展我国国际贸易中应该得到的正当利益。

3、完善约束发展中成员的规则。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目前,发展我国的贸易保护行为日益凸现,严重阻碍了发展我国之间的相互贸易,特别是使我国深受其害。我们应该转变观念,通过完善有关规则,促进发展我国国内市场的开放。

4、完善有关我国加入WTO的法律规则。在我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中,有些规则存在很大漏洞,导致其他WTO成员对我国滥用反倾销、特别保障等贸易限制措施。应该完善有关我国加入WTO的法律规则,应该学会讨价还价,通过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来弥补这些漏洞,避免由此引起的中外贸易摩擦。

(四)积极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企业发展不能完全靠政府补贴,要靠科技、品牌、效率和质量参与国际竞争。及时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获取出口利益的同时避免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企业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战略,实现市场多元化,分散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企业一旦涉案,要积极应诉,因为只有企业积极应诉,政府和企业才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其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于永达,戴天宇.反倾销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赵晓,柳阳.再论我国崛起之“国际经济摩擦时代”[J].国际经济评论,2005(4).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9

①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国际上衡量某一国家或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主要有一定时期内该国家或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天数以及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水平,其中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水平这个指标最具有综合性。因此本文选取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水平来度量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②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选取与测度。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一国某一产业是否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六点:即需求状况条件,生产要素条件,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政府行为和机遇。而韩国学者乔东逊(1994)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于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解释度不高,他提出“九要素模型”,突出了人力要素对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影响。因为旅游产业涉及面较广,旅游产业链由旅游交通、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众多产业部门组成,因此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也有很多。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乔东逊的“九要素模型”,将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a.旅游产业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旅游产业组织,因此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组织的国际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旅行社是旅游产业组织四大核心行业之一,把游客的食、宿、行、游、娱、购这些分散的旅游服务需求有机联系起来。入境游客来浙江旅游往往首选国际旅行社,因此本文选取国际旅行社数量作为代表因素来衡量旅游产业组织接待入境游的能力与水平。

b.旅游人力资本状况。旅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大力发展人力资本,确保满足国外游客的需求和期待值,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新的经济形势和产业背景下,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业的营运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必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综合型旅游国际化人才。因此在衡量旅游人力资本状况这个因素中,本文采用浙江省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作为代表变量。

c.旅游交通状况。旅游交通业是旅游产业链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长距离的国际旅游中,国际航空旅游交通直接影响着地区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和客流量,也是旅游创汇的重要渠道。通常一个地区开辟了新航班与航线往往会增加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因此本文选取民航定期国际航班航线条数作为代表性变量来衡量浙江旅游服务贸易交通条件。

d.汇率。理论上来讲,人民币升值会增加中国的入境旅游成本,降低入境旅游的价格竞争指数,从而抑制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相反,若人民币贬值则会降低入境旅游成本,提高中国入境旅游的价格竞争力和入境旅游量,从而提高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2.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说明

本文采用Eviews8.0统计软件,选取2005-2013年共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数据主要是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浙江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整理计算得来。为了减少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对模型的影响,本文对相关数据采用了取对数处理。

3.回归结果与相关分析

①回归结果

调整后的R2为95.72%,显示了模型拟合度比较好。F统计量为283.43,模型通过了5%的F检验,说明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4个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由回归结果可知,自变量LnTIO,LnFR,LnER的参数估计量的P值分别为0.0385,0.0324和0.0159,均小于0.05,说明这3个变量通过了t检验,说明这三个变量对LnY的线性影响比较显著。而自变量旅游LnHR(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的参数估计量的P值为0.5728,未通过t检验,说起其对因变量LnY的线性作用不显著。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②回归结果分析

a.国际旅行社数量。根据回归结果可知,国际旅行社数量每增加1%,旅游外汇收入上升0.15%,可见国际旅行社数量对其旅游外汇收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浙江国际旅行社虽然数量上一直在增加,但是规模经济不强,行业利润率、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及天数等硬性指标方面都较弱,行业竞争力远不如拥有大量国际空港的北京、上海和广东等交通枢纽地区,所以国际旅行社的发展还未充分发挥其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

b.人力资本状况。由回归结果可知,以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来衡量的人力资本状况对于旅游外汇收入没有显著的影响,这点有悖于常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浙江省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不能适应具有国际性的现代旅游业发展对应用型国际化旅游人才的需求;二是是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偏低,行业忠诚度不高,而且浙江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学生毕业不一定都会留在浙江就业。以上原因均可能导致以浙江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来衡量的人力资本状况对于旅游外汇收入影响不显著。

c.民航定期国际航班航线条数。回归结果显示:民航定期航班航线每增加1%,旅游外汇收入增加1.84%,其对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国际旅行社的数量,也就表明,交通的便利性对国际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上的影响远远大于旅行社的影响。

d.汇率。由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人民币相对美元每升值1%,旅游外汇收入降低3.79%,可见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当前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对于以价格优势取胜的中国入境旅游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提升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整合资源优势

推进优质旅行社的企业集团化建设2013年浙江省国际旅行社的数量为87家,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百强旅行社名单》,浙江仅有2家旅行社进入了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为逐步改变目前浙江国际旅行社市场“小、散、弱”的劣势局面,实现旅行社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从而拉动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有必要加大对龙头旅行社的扶持力度,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进行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形成具有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规模化、集团化、特色化的国际旅行社集团公司。

2.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

培养高素质国际化旅游人才浙江旅游人力资源丰厚。2013年,浙江省开设旅游系、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共计35所,在校生数量为28940人。要实现如此丰富的旅游人力资源向旅游人力资本转化,要加强旅游高等院校与本省相关旅游企业的联动,做到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对接、与岗位需求衔接,从而培育高素质、竞争能力强的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此外,政府应健全旅游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并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从而改善旅游人才的职业认可度和忠诚度偏低的现象,吸引更多人力资本加入浙江旅游行业。

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例10

内容论文摘要:本文运用1982-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算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及各项目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出口市场份额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了中国当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特点。接下来与印度、日本和美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及结构进行了对比,得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整体较弱,旅游业竞争力最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其他商业服务业的竞争力缓慢改善的结论。最后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贸易竞争力指数 出口市场份额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在国际贸易领域,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就开始高于货物贸易。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贸易总额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增长了10个百分点,而这10个百分点几乎都是缘于服务贸易比重的增加。对于中国而言,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例一直偏低,我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服务贸易规模在全世界只排第9位,服务贸易比重偏低,我国是贸易大国而非强国。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加服务贸易出口,对于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1982-2007年的较长及更新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指数计算和国别对比,全面细致的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特点及现状。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特点 本文利用贸易竞争指数(TC)、服务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市场份额(MS)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个指数来分别评价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首先对这几项指数加以简单介绍: (一)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TC)是指某国某行业进出口差额与进出口总额之间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TC=(Ej-Ij)/(Ej+Ij),式中Ej和Ij分别代表一国j产业的出口和进口额。TC在1和-1之间变动,TC>0表示产业处于优势,TC<0表示处于竞争劣势;TC=1或-1代表一国该产业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的极端情况。TC值绝对值越接近0,说明贸易收支越接衡,竞争优势越接均水平;而TC值绝对值越接近1,说明贸易收支差额越大,竞争优势越大或越小(正值为越大,负值为越小)。 根据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各项目进出口数据计算各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得出结果(见表1)。从服务贸易总体情况看,1997-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一直处于劣势,TC指数一直在-0.07左右徘徊,没有太大的变化。 从行业来看,根据TC指数的正负值以及变化趋势,本文大致可以将所有行业分为如下几类: 类别一:长期处于竞争优势的行业。此类行业的TC指数一直为正,包括旅游业和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中旅游业的TC指数相对平稳,基本保持在0.15左右;而其他商业服务业的TC值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其他商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增强。 类别二:竞争劣势较为明显的行业,这部分行业的TC指数为负,且绝对值较大,包括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业、电影音像,其竞争力也未见明显的提升迹象。如这三个行业在9年中的TC指数平均数分别为-0.89、-0.82、-0.46,且各年的数值处于波动状态,没有十分明显的趋势。 类别三:竞争劣势逐渐减小的行业,是运输业。虽然运输业9年当中的TC指数平均为-0.43,属于竞争劣势比较明显的行业之一,但是9年当中,除了1年有些许波动外,其他年份一直在上升,可以看出平稳上升的趋势。说明运输业虽然仍处于竞争劣势,但竞争劣势在逐渐减小。 类别四:由竞争劣势转为竞争优势,并且竞争优势有望继续增强的行业,表现为TC指标由负变正,且数 值在波动中提升,包括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这些行业虽然有些波动,但已处在竞争优势地位,且地位在波动中逐渐提升。 (二)市场份额 本文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及各项目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及各项目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作为分析服务贸易世界市场份额的指标。1982-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及各项目出口额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见表2),根据表2制作的图表(见图1)。由表2和图1可见: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及各项目的世界市场份额较小,但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25年来总体趋势是稳步的攀升。从服务贸易总额看,市场份额从1982年的0.68%增长到2007年的3.89%,2007年是1982年市场份额的5.72倍。从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项目的情况来看,25年间,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由1.03%、0.69%和0.34%增长到4.09%、4.81%和3.32%,三个项目2007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982年市场份额的3.97、6.97和9.76倍。 旅游出口市场份额增长的速度是最快的,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长。本文计算了各项目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在1983-2007年间各年的增长情况,并计算了其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3)。从表3可见,25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年均增长0.13个百分点,而三个项目当中,旅游的出口市场份额平均增速是最快的,年均增长0.16个百分点,其次是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都是年均增长0.12个百分点。标准差和均值的比可以衡量增长的波动情况,从这一指标看,25年间,运输服务出口市场份额的变动是最具波动性的,标准差/均值数达到了2.27,接下来依次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业和总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其值分别为1.92、1.80和1.23。 本文再以2001年作为时间分隔点,因为2001年中国“入世”,从此逐步扩大了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分别计算了1983-2001年间及2001-2007年间总体及各项目世界市场份额年均增长的均值和标准差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2001年之后,从市场份额的年均增长情况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份额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除了旅游出口市场份额年均增长较2001年前只提高了0.01个百分点之外,其余两项,即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的出口市场份额年均增长都大大高于2001年前;其中运输一项最明显,2001年前后市场份额的年均增长分别为0.02%和0.46%;其他商业服务2001年后的市场份额年均增长也从0.06%提高到0.29%,它们带动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整体的市场份额年均增长率也大幅提高了。而从波动幅度看,总体市场份额的上升趋势更平稳了,体现在2001年后,服务贸易总出口市场份额的标准差/均值比从之前的1.52降到了0.62。其中旅游出口份额变动的波动性增大了,其标准差和均值的比值从1.23提高到3.45。但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业出口的份额增长明显变得平稳,标准差/均值的比值大大下降。这似乎说明入世后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份额增长以及服务贸易竞争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商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当RCA值小于1时,认为该国该行业在世界市场上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而当RCA大于1时,认为该国该行业在世界市场上具备竞争力。本文计算了1982-2007年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在运输、旅游及其他商业服务行业的RCA指数(见表4)。根据表4中的数据,制作了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显示了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1982-2007这25年间在运输、旅游及其他商业服务行业的RCA变化情况。 从25年间的RCA均值来看,中国服务贸易中旅游的竞争力是最强的,要强于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业。旅游也是唯一一个RCA均值大于1的行业,说明中国的旅游出口具备国际竞争力。在运输业方面,中国的RCA均值为0.96,虽不具备优势,劣势也不甚明显 ,因为其值离关键值1比较接近。而包括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服务、电影文化等行业的其他商务服务业方面,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最弱,RCA值仅为0.77。 从国别比较方面看,日本和美国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高于中国和印度。从表4可知,日本和美国都分别有两个行业的RCA指数是大于1的,即日本在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业领域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美国在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较强。而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国家,分别只有一个行业的RCA值超过1,在中国是旅游,在印度是其他商业服务业。 与运输和旅游业相比,其他商业服务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但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这一领域同样具备国际竞争力,而且其RCA均值还高于日本和美国。这可能是由于印度近年在服务外包领域发展非常迅速,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不仅提高了其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更是直接推动了服务贸易的出口。而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其他商业服务业领域的RCA值从来都没有大于1,一直在1之下徘徊。这也体现了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作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中心的分工地位。 日本的运输服务和其他商务服务出口都具备国际竞争力,但旅游的国际竞争力缺乏。相比较而言,美国在三个行业的贸易国际竞争力均比较接近于1。从图5可以明显看出,美国的三条RCA线从来就没有离1太远。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业的RCA指数也只是略高于1。这说明美国的服务出口模式与世界范围内服务出口模式比较接近。 中国旅游业出口的RCA值除了个别年份之外,一直都是大于1的,说明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直较强,在2001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又开始缓慢回落,但整体看,还是比较平衡的。相对而言,运输行业的起伏比较大,1991年之前,运输业的RCA指数一直是高于1的,即具备国际竞争力;但1991年之后开始下降,一直到1999年降到最低后开始回升。如果用2001年作为一个分隔点来看的话,2001年后,运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在增强的,而且近年其RCA指数开始超过了1。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其他商业服务业,其RCA指数只在极个别年份高过1,不过从长期趋势看,它的RCA指数在缓慢的上升。其他商业服务业的RCA指数在1991年达到最高点1,之后一直下降,一直到2002年开始回升。 结论及评价 (一)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特点 本文用TC指数、出口市场份额以及RCA指数分别观察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其中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比较强的。它的TC指数为正,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在三个行业中最大,且RCA指数也一直高于1。从TC指数和RCA指数两方面看,都可以得出运输业处在竞争劣势的地位,但是劣势在不断减小。 关于除运输和旅游之外的其他行业,从市场份额和RCA两个方面看,都可以得出其竞争力仍然比较弱的结论。如其市场份额仍然最小,RCA指数仍然小于1等;但2001年之后,其他商业服务业的市场份额高于平均水平,RCA指数也在不断上升。由于本文在对后两项指标进行比较时,无法得到更细致的行业分类数据,所以无法更细致的解释各个行业的变化。但是从TC指数方面看,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在增强,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业、电影音像业的竞争力持续处在劣势,且无好转的迹象。 可见,虽然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比较迅速,但国际竞争力整体仍然比较弱,而处于优势地位的行业仍然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一些现代新兴服务行业,如专有权使用与特许、保险、电影音像,这些都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服务业,中国的劣势地位更加明显。这说明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仍然受到资源禀赋的影响。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评价 本文认为,从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和目前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以及推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出口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相反,发展资源密集型的服务业和服务产品出口就不应该值得鼓励。 发展服务业,进而推动服务业出口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而言有重要意义。首先,面临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资源约束加强的现状,制造业在某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受阻,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目 前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服务业相对较高的附加值,可以容纳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同时节省自然资源,必然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下一个目标。然而,我国最大的国情仍然是人口众多,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关键,因此,不能因为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就忽略了就业问题的存在。 而当前,中国也正面临着一个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同时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好机会,即服务外包的出现。目前跨国公司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考虑,将一些非核心业务职能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做,利用这样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迅速提高服务出口水平。利用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的机遇,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更深入的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水平的成本低、效率高的方式。 另外,服务业中最核心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低下,就会导致服务质量低下,无法满足潜在的服务需求,更无法满足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对服务的需求。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各层次教育,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培养能够适应后工业化社会的综合型、国际型人才,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供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