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2:53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1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其中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占据了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较大的比重。根据多年来参与国际电力建设项目的实践,以自己公司承担的中美洲某国燃煤发电厂EPC工程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案例,探讨国际EPC电力工程项目实施的策划思路。

案例背景:项目规模2台150MW燃煤发机组,项目业主为某西方国家能源投资公司,项目业主与项目所在国签署了购电协议。购电协议(PPA)规定了购电规模和购电启止时间,并规定了不能按时向电网足额供电的相应罚则。业主方聘请了国际著名工程咨询公司作为业主工程师代表业主参与项目管理,西北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EPC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设备采购、施工、调试和移交。本人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主持了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工程项目的实施策划是项目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体现了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一般来讲,不同项目的项目实施策划,既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共性体现在项目实施策划都涵盖了设计管理、设备采购管理、施工管理等内容。个性体现在如何进行设计管理、设备采购管理和施工管理。因此编制EPC项目实施策划的重点是编制项目实施策划的思路。下面结合案例背景,探讨编制国际电力工程EPC项目实施策划的思路。

孙子兵法曰:“谋定而后动”。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策划对项目实施的指导性和有效性,在着手制定项目实施策划前,一方面要收集项目的背景知识,掌握项目特点,明确项目执行的战略指导思想,为确定策划思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形成的思路符合工程的特点,切合企业的实际。另一方面结合项目的特点和各类资源的供给条件,站在公司发展战略和项目全局的高度制定出设计、设备采购和施工等方面的管理策划思路。

1 确立项目实施策划思路的准备工作

项目的实施策划决定着项目实施的成败,项目实施策划的成功与否在于制定项目实施策划的思路,而思路的确立,需要全面思考项目自身的特点和项目执行可能遇到的内外部制约条件。因此项目实施策划思路的形成需要深入细致考虑,掌握尽可能多的基础资料和背景知识。确立项目实施策划思路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确立项目实施策划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不仅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理念,也决定着项目策划的方向。我们公司作为一家拥有60多年历史的专业化电力建设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每一个国际工程项目都肩负着企业的使命和国家的荣誉,以及中国发电设备的声誉。基于以上考虑,公司确定了确保项目如期建成发电,并在机组移交后长期稳定运行,保证业主方投资收益的双方共赢的指导思想。树立赢得企业信誉也是利润的理念。发挥公司的专业管理优势,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追求合理利润。

其次,参与合同谈判的商务和技术人与项目实施主要负责人,项目策划主要编制人员一起认真研读和掌握合同文件的真实意思表达,牢记业主要求所表达的关切,认真分析项目的技术、质量、进度要求。本项目业主最为关切的是按时发电和长期稳定大负荷发电。因此进度和设备可靠性是项目实施策划的核心。

再次,充分了解项目实施的主要外部条件,保证项目实施策划的可行性。这些外部条件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国的资源供给情况、劳务政策、签证政策、税收和相关法律法规等。这些外部条件决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本案例工程所在国与我国没有外交关系,签证办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加之外来劳务限制政策等外部条件,否决了大批国内队伍参与现场工程建设的可能性。

最后,设立项目实施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在设定项目实施目标时一定要充分体现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同时要兼具可行性。公司为该项目制定了利润率10%,满足合同工期和质量要求,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和环境事故,争取延伸本项目的业务范围,承接外方运行检修人员培训及机组移交后运行维护指导业务,确保机组移交后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赢取企业信誉,打造企业国际品牌的目标。

2 电力工程EPC项目实施策划主要内容策划的思路

电力工程EPC项目实施策划的内容即为顺利完成EPC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工作内容的并满足业主要求,以及保障和履行合同权利义务的工作策划,以期达到为项目实施预定的目标。针对国际电力工程EPC项目的特点,项目实施策划主要内容要涵盖项目总体进度管理、设计管理、设备物资采购、设备运输、现场施工、运行维护、合同管理、综合管理、协调管理。

2.1 项目总体进度管理思路

虽说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国内项目并无差异,但国际工程的特点决定了进度管理的难度较国内项目大了很多,再加之工期又是EPC合同的重要考核指标,往往与合同罚则挂钩。同时项目总体进度又是协调开展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依据。在项目总体进度管理策划上,要充分考虑设备材料运输及人力资源调遣的时间周期,以及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项目总体进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合理的里程碑进度,并以保证现场施工进度为前提制订满足合同工期要求的一级控制进度计划。案例中,进度管理策划的思路是,以合同工期提前3个月为项目实施工期,在充分调研设计周期、订货周期、设备加工制造周期、设备物资运输周期、资源调遣周期、工程所在地气象信息的基础上,倒排项目总体进度计划的思路。

2.2 设计管理策划的思路

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龙头,不仅决定着项目的技术性能,排放指标能否达到合同要求,同时也确定了项目的基本建设成本,施工难度,并充分体现了承包商的建设理念。设计管理将是EPC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关乎项目的功成垂败。为此项目的设计管理策划一定要体现主动管理的思想,设计成果要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体现EPC总成包商的管理理念。

由于案例中的项目机组容量较小,而设计单位近年来的主要业务又多集中在300MW以上大型机组上,因此加强对设计单位的主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主动管理的思路要从设计任务分包开始,在设计分包合同洽谈时增加相关条款,保证设计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动接受EPC总承包商的设计管理。

针对本案例的特点,项目部应成立由具有机组调试总指挥经验的设计管理负责人及各专业施工或调试专家组成的技术设备组负责设计管理。在设计管理策划过程中应牢记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在确保达到技术性能及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保证机组移交后的可靠运行。在建设标准的采用上,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借鉴工程所在国的电厂建设理念,因地制宜,转变观念,切忌闭门造车,增加项目建设成本。

本案例中的业主对电厂构筑物的要求只要能保证机组在生命周期中安全稳定运行就可以接受。由于理念的不同,国内认为理所当然需要的构筑物,例如,倒班员工宿舍,行政办公大楼等业主并不需要。如果不掌握这些情况,既增加了设计单位的工作量,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2.3 设备采购物资采购策划思路

设备物资的性能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事关项目建设目标能否全面实现。满足设计技术规范要求是设备物资采购的底线。

在本案例中,设备物资采购策划的思路是:国产设备性能质量过关的并符合设计技术规范的,选用国内一流厂家的设备,国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坚决选用满足设计技术规范的国外成熟产品。在设备招标过程中应采取评定分离的原则,即评标和定标由不同的人员进行。评标时技术标,商务标分开。定标时,价格相差不大时,技术标优先。

本项目设备物资采购策划的思路是:技术评价组由项目部技术组相关专业人员及设计单位相关业主设人组成,并邀请业主工程师参与,增强与业主方的互信。商务标评定由设备采购组组织相关人员参加。

为确保设备采购工作的质量,设备物资采购应实行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参加设备物资采购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其参与采购设备的技术协议签订,设备监造,出厂检验,设备安装、调试,性能测试等需要的厂家技术服务协调,并对所采购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负管理责任。

2.4 设备物资运输管理策划的思路

运输管理的目的是及时完好地将工程物资运抵现场。运输管理策划的指导思想是设备物资运输满足现场施工能按照施工计划或施工进度连续进行。为此在充分考虑运输周期的基础上,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发货顺序,严格把关设备物资的包装级别,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对重要设备和特殊物资要选择合适的仓位,甚至选择船龄适宜的货船等。同时应树立严格及时履行出口报关,进口清关,商检手续,确保通关顺畅的思想。

2.5 现场施工管理策划思路

项目的现场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关键时刻,也是设计缺陷和设备制造缺陷充分暴露的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也是考验国际工程EPC总承包商项目管理能力的重要阶段。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施工组织。在确定施工模式时,一方面要尽量考虑使用当地资源,既缩短施工准备的时间,又能为工程所在国创造就业机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有利于国际市场开拓。另一方面又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再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价格较高,人员调遣费用昂贵,工程所在国签证政策限制等。因此要求树立尽可能多的增加当地成分的思路。

基于以上考虑,针对项目所在国的实际情况,本案例的现场施工组织策划的思路如下。

土建工程:除当地不具备施工能力的施工项目外,应由当地承包商承担具体施工作业,我方派遣少量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支持和施工指导等工作。当地不具备施工能力的施工项目,如烟囱、水塔等高耸构筑物,由我方负责施工,施工人员由我方工程技术人员和一部分关键技术工人在加之一定比例的当地人员组成。

安装工程:应采取我方各专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少量关键技术工人指导当地分包商实施的思路,进行安装工程管理策划。设备试验和机组调试由于专业性强且事关设备和工程安全,由中方人员实施。

2.6 项目实施沟通协调管理策划的思路

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参建方的协调配合,特别

是国际工程项目,如果协调沟通不到位,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成为制约项目建设的因素。沟通协调的效率决定着项目建设能否顺利推进。

2.7 沟通协调管理策划的思路

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沟通协调管理策划的思路是:对外,即与业主(业主工程师)方的沟通协调,应该坚持“信任交易成本最低”原则,与业主及时真诚沟通,换位思考,转变观念,接受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沟通不畅,提高双方到互信水平。对内,即协调EPC总承包合同项下各参与方到沟通配合,坚持以我为主,全面主动协调的指导思想,以工程进度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全面协调设计、设备物资供应、现场施工、调试、运输等方面的关系。此外,鉴于国际工程项目不同地域,涉及多方及时协调的需要,应借助互联网及国际通信网络建立高效的沟通平台。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2

大庆油田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1年,目前已成为中油系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道桥专业施工企业。2000年以来,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将公司推进了市场的大潮,在几年的风雨征程中,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思想境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也逐渐被公司认识并实践。

整合优化组织结构,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

组织结构是企业资源运用的载体,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我们企业是在伴随着进入市场的不断深入,伴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和实施,组织结构建设历经着从不适应到适应,新老交替,逐步完善,逐步深化的发展历程。

(一)成立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中心

1995年以后,随着油田道路市场的逐步放开,大庆矿区内的道路市场逐年萎缩。在严峻的市场现实面前,公司确立了“站稳油田内部市场求生存,开拓外部市场求发展”、“依托油田而不依赖油田”的战略思路。在市场开发上提出了“三足鼎立,两翼齐飞”发展目标,即:进一步站稳和拓展油田内部、市政和外部三个市场,在主营业务上真正实现道路和桥梁的共同发展。

各分公司积极响应,在做好油田内部市场的基础上,投身外埠市场开发。但随着时间推移,各分公司各自为政的市场开发格局,其弊端逐渐显现。首先各单位考虑本位利益,各自掌握的市场资源和信息不能共享,以各分公司为单位进行投标,公司综合实力被稀释,中标率不高;其次中标后项目经营管理中,项目经理部作为分公司的一个施工班组实施项目管理,其经济核算单位隶属于分公司,项目经营状况等信息常常被分公司过虑加工后再流向公司。项目经营等情况不能得到真实地反映,给公司进行项目监管和政策决策形成阻碍。再有,由于项目经理部隶属于分公司,一旦没有项目干整队人马可以马上退回本部,无生存压力可言,加之其一般不承担市场开发职责,项目经理部其市场开发动力存在先天性地不足。而分公司也是外部项目、内部项目兼营,其外埠项目开发热情也同样是先天性地脆弱,一旦市场开发受阻,就会知难而退。

外埠项目分散开发分散管理的管理模式,其组织结构现状已不适应公司外拓市场的战略要求。

为从本质上解决外埠项目分散开发分散管理的管理模式,公司借鉴按事业部制划分组织机构理伦,于2004年3月成立了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中心,外埠项目经理部从各分公司剥离出来,收归到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成为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在此基础上公司成立了统一的市场开发组织机构¬——市场开发部,市场开发部整合公司资源,结合外埠区域项目经理部地域信息,开展市场开发。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企业正常运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支撑和载体。组织结构的优化重建,给公司外埠市场发展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保障。

公司于1992年先后承建了广东高水公路,辽宁沈本、沈山、沈大、内蒙古省际通道、徐州特大桥,广西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专用公路等工程项目。2000年后公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外埠市场份额贡献率占到60%以上,并形成了“两翼齐飞,三足鼎立”发展格局,顺利完成了市场拓展的战略布局。

(二)进一步深化组织结构建设,突出组织专业化

企业历经市场风雨的冼礼,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济规模大幅度攀升,但企业始终没有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效益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壁垒。公司将组织改革作为突破口,着力解决组织机构长期以来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粗放的问题。

将设备车辆从施工生产单位剥离出来。长期以来设备车辆从属于各基层单位是司空见惯的事。一是由于各生产单位不是专业的设备车辆管理单位,设备车辆维修保养跟不上,加速了企业固定资产减值;二是由于各单位设备各管各的事,使生产资源不能在公司层面统筹配置,设备效率不能最大化发挥;三是施工单位即管工程又管设备,分散了组织的智力和物质资源,不利于专业化队伍建设。有鉴于此,公司对整个企业的设备车辆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服务型车辆划归运输单位、生产型设备划归设备租赁单位。

将物资采购权上移,实现集约化采购。公司为提升企业效益,进一步规范了物资管理流程,重新约定了职责权限,统一取消了各分公司(工程处)一级的材料库,使分公司(工程处)一级实现零库存,让生产物资直接流向工程项目。另外,公司取消了各各分公司(工程处)一级的大宗材料采购权,将物资采购权上移,从而发挥了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增强了企业同供料方的讨价还价能力,降低了材料成本,增进了企业效益。

借力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推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重物轻人的模式正面临时代的挑战,怎样推行以“人”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必需的思考。

作为国企,我们赋于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时代内涵,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将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既是我们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创新的机缘;现成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或平台,也是我们国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落地生根的沃土。

我们本着“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认识,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2005年我们在总结几年企业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确剖析了多元的职工价值观念,提出“构建和谐路桥,打造优势企业”的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公司基于“以人为本,以人文促人力”的认识和想法,在打造现代先进企业时一方面加强规范了规章制度等刚性管理,另一方面始终坚持柔性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人的情感视为资源,视为生产力,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让企业管理氛围出现温色调。努力营造企业尊重人,讲人情的人文氛围。公司同大庆晚报《戴姐热线》合作,为单身职工和大龄青年的婚姻牵线搭桥,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性化关怀。

开展外埠项目亲友团慰问活动。每年由公司统一组织大庆本地的亲友,到外埠项目慰问背井离乡奋战在外埠一线职工,且吃住行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和安排,慰问期间,项目给一线职工安排串休,同亲友会面。公司还特意为不能参与活动的职工家属拍摄了DV短片。此项活动被大庆油田作为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范例,广泛推介,光明网、《工人日报》也分别对此项活动进行了重点介绍。

每年的年终岁末,公司都组织一次外埠项目职工代表和爱人参加的联欢活动,一起畅谈开拓外部市场的酸甜苦辣。丈夫给妻子送上一朵玫瑰花,给孩子送上一份小礼物,公司还给家属送上一份纪念品,对他们外闯市场的付出表达谢意。很多职工家属当场表示:“只要工作需要,爱人什么时候走都行,什么时候回来都可以。”

为鼓励和引导职工扎根外埠施工一线,表达公司对他们的理解和敬意,公司设立了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外拓市场功勋职工奖”,向在外埠施工项目年满10年的老职工颁发“外拓市场功勋职工奖章”和奖金。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正确认识和谐与发展的关系,付出了真情,加大了投放,做出了大量且扎实细致的工作,为企业发展构建了积极和谐的稳定环境。

(二)特色文化,助力企业发展

我公司从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发掘职工主观源动力出发,积极创建切合实际,为我所用的特色企业文化。我们在不断摸索实践中构建了“和谐发展文化、火炬特色文化、亲情亲民文化、安全稳定文化”为内容的“四位一体”企业文化体系。

“和谐发展文化”就是通过贯彻落实“构建和谐路桥,打造优势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产值与效益同步提高,各项工作协调推进;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党群干群关系团结融洽,充分凝聚发展力量;有一个和谐的心态,使员工都能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火炬特色文化”就是以火炬树的品格借喻路桥人,以火炬节为载体,在职工中大力弘扬火炬树的四海为家、志在四方的奉献精神,勇敢坚毅、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沐风雨、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亲情亲民文化”就是把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关心职工的生活和成长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宗旨的具体行动,注意把发展成果惠及职工,使职工收入不断提高,工作与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安全稳定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形成亲人嘱咐、企业约束、职工主动的安全文化格局;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善良的同情心处理好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从人文角度对职工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和规范、从人文角度对职工对人对己对事提出要求。公司创新工作理念,大力倡导“工作并快乐着”的新理念。

公司以企业报纸——《和谐路桥报》为文化宣传阵地,向广大职工传达企业精神,以温润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取得广大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为加深职工对企业理念内涵的理解,我们把理性、抽象的企业理念通过企业故事的形式加以阐述,组织编写了《路桥人之歌》等企业文化故事集。

2004年以来公司针对两级班子中存在的“党政同心不够、思路同步不足”的问题,推出了“最佳书记经理配合奖”这一激励机制。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3

引言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存条件,更是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从交通运输网络的组成来看,路桥项目工程是一个不可的部分。路桥工程的质量高低,对于交通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路桥项目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路桥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路桥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内容涉及到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的管理工作都直接影响着路桥项目工程的质量。因此,作为路桥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正确认识路桥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工作责任感,提高管理质量。鉴于路桥项目工程管理不足的问题,笔者选择路桥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项目管理重要性分析

与其它的建设项目相比,路桥项目工程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只有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才能使路桥工程达到建设的预期目的。大量的路桥项目工程施工实践表明,路桥项目工程在施工难度上高于其它工程,自然环境等因素对于路桥项目工程建设工作的影响较大。加之路桥项目工程的施工还会受到更加复杂的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建设施工的难度增大。除此之外,路桥项目工程的规模一般较大,工期也就较长,在整个工期中,产生问题的机率就较大。许多路桥项目工程施工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开展,如果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会对项目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路桥项目建设都要管理工作的支持,对于路桥项目工程的建设来讲,机械设备的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的管理质量,都对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旦项目管理工作力度不足或者工作不到位,都会使不良问题出现的机谋增大。因此,路桥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从路桥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出来,开发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与路桥工程施工相关的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才会得到优化配置,才能全力作用于项目工程的建设与施工。也只有项目管理工作的加强,才能推动路桥项目工程更加顺利地发展,推动路桥项目工程整体的提高。

二、质量管理重要性分析

质量管理是路桥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进行路桥项目管理工作之时,要对路桥项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加强监督力度,按照建筑工程行业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保证路桥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质量管理工作,就是路桥项目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利用正确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对路桥项目工程施工的每一个施工程序与环节进行与检查,减少不必要的违规操作与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行为。在管理实践的促进之下,建立起一套科学全面的管理体系,服务于路桥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对于路桥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来讲,只有不断进行质量管理实践工作,才能使更多正确的质量管理经验被积累下来,作用于科学的质量检测标准与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路桥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使其真正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一部分,并且作用于交通行业的发展。在进行路桥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之时,要加强不良施工行为的抵制工作,监督各个施工部门加强施工质量意识,利用创新型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提高施工者的施工责任心。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之下,全体施工以及管理人员会明确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配合管理人员将质量问题进行解决,推动路桥项目工程质量的提高。

三、资源管理重要性分析

对于每一项工程来讲,资源管理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对于路桥项目工程管理工作来讲也是一样,路桥项目工程的建设与施工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可以满足社会与群众的要求,关键在于施工资源是否得到优化配置。只有资源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使相应的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使施工者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对于路桥项目工程来讲,资源管理工作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与物资资源管理两个方面来谈。只有人力与物力同时作用于路桥项目工程,才能使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转变施工与管理思想,使路桥项目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来讲。施工者是路桥项目工程建设的主体人员,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路桥项目工程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路桥项目工程的建设之时,要建立起正确且科学的管理体系,高效解决人员配置方面的问题。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者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帮助施工建设的决策者进行人员高度,使每一位施工者的个人才能得到发挥,对于路桥项目工程建设的积极作用得到全面体现。另外,路桥项目工程的管理者还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使施工者的人个利益与工程整体利益相关联,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路桥项目工程的发展。

其次,从物资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来讲。受到路桥项目工程的建设规模影响,其使用的物力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比如说机械设备资源以及施工材料资源等等。因此,在进行路桥项目工程管理之时,只有加强物资资源的管理和维护,才能使正常的施工得到保障。加强物资资源的管理,更多地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者可以利用编号制度来对物资进行管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物资管理系统,解决管理力度不足以及科学度不足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加强物资的管理,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更可以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避免他们行为的出现。因此,物资管理工作可以在加强路桥项目建设管理的纯洁度,加大物资资源使用情况的公开化,使路桥项目建设工作可以达到设计目标与社会大众的要求。所以,只有加强物资资源管理工作,才能使路桥项目工程具有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与前提,这对于路桥项目工程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也有重要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交通运输行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会越发突出,交通运输行业的地位也会大大提高。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路桥项目工程自然会得到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所以,作为一名路桥项目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正视路桥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视性,掌握正确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提高管理质量与水平。只有这样,路桥项目工程的各项资源才能得到优化配置,路桥项目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整体提高,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廷元.路桥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性[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315-316.

[2]蔡国华.路桥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性[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330-331.

[3]李青蕊.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造价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3,21:316.

[4]加武荣.浅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17:360+353.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4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2-0086-04

0引言

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方法是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关键链是继关键路径法和计划评审技术之后项目管理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关键链技术克服了传统进度计划管理局限性,考虑了时间和资源双重约束,利用聚合原理缩短项目工期,通过配置缓冲区域以消除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缓冲区的管理实现对项目进度管控。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从对缓冲区时间设置进行理论研究,集中于如何有效计算出缓冲区大小。主要的缓冲区计算方法的理论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糊理论、灰色模型三种。而对于如何更有效利用缓冲区进行进度监控和管理,如何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进度管理模型等问题,仍尚待完善。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把关键链在项目进度计划和进度控制两大模块上更有效结合起来,并给出缓冲区管理实施步骤,对目前基于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模型加以分析和补充。

1 关键链理论的基本思想

关键链理论(critical chain)是以色列科学家高德莱特的约束理论TOC(theory of constrains)在项目管理上的运用结果,是项目管理技术新发展。关键链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概率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基于“工程项目必须遵守整体优化而非局部优化”的思想,以概率50%估计每一道工序时间,将单个工序不确定因素统一放在项目缓冲区考虑。将关键链作为项目进度管理重点,通过项目缓冲区,输送缓冲区和资源缓冲区的管理来减少延误[1]。关键链理论就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把每道工序节省下来的安全时间综合利用起来,通过设置项目缓冲(PB)、输入缓冲(FB)和资源缓冲(RB)来降低风险,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1.1 约束理论

TOC最先运用于制造业,它根植于OPT(原指最优生产时刻表,Optimized Production Timetables;后指最优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2]。经过不断地研究和发展,TOC已经在生产、运输、营销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思想是:任何组织或系统都存在约束,这些约束成为制约组织或系统实现其目标的瓶颈因素,因此,只要对这些约束进行系统调控就可以收到显著效果。TOC在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促进了关键链方法的产生和发展[3]。

1.2 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的思想

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三个普遍问题:①项目进度延期;②项目成本超支;③进度计划变更。通常,项目经理们将这些问题归结于项目不确定性,但根据Goldratt的观点,这些问题产生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1.2.1 “学生综合症”

有人总是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努力,这种现象称为“学生综合症”,就像有的学生总是在作业提交截至时间前几天才开始做一样。如果这种综合症发生在项目活动中,项目组成员思想松懈,工作效率低下,那么项目或任务的延期将不可避免。

1.2.2 多任务效应(Multiple tasks effect)

多任务效应反映了共享资源对项目执行的约束作用。假设某项目成员(共享资源)同一时间内需要完成A、B和C三个任务,每个任务周期都为10天。但在多项目环境、情绪压力或人为干预等因素影响下,上述任务通常以轮换形式执行,那么每个任务周期将延长一倍。可见,项目的多任务效应将直接导致项目延误。

1.2.3 工期变动效应的不对称性

在项目实施进程中,任务的延迟通常会由于工序的逻辑关系产生级联效应,但项目却很难从某些任务的提前完成中受益。例如:A、B、C是三个可并发执行的任务,D为A、B、C的紧后任务,A、B、C的任务周期为5天,D的任务周期为10天。通常,该项目需要15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但是任务B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意外而推迟了3天完成,从而导致整个项目周期延期至18天。如果现在反过来思考,如果A、B、C能够提前2天完成,那么整个项目周期是否就变成了13天呢?事实上,答案是否定的。分析如下:首先,如果项目组成员提前完成了任务,他不会因此而得到奖励,反而却导致项目经理对类似任务的预估完成时间将减少,显然这对他没有好处,因此他不会愿意提前完工的。另外,即使A、B、C能够提前完成,但D也许因为资源尚未就位等原因而无法开始,所以项目就无法提前完成[3]。

为克服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的三种行为,Goldratt在TOC的基础上提出了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通过三个缓冲区的设置来解决三种约束,即项目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和资源缓冲区。

①项目缓冲区。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认为一个项目能否如期完成与每一个活动的完成日期有关,因此都会在每一个活动上加上很多的安全时间,来确保项目能准时完成。但人们因为有惰性,知道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开始时不全力以赴,等到时间变得紧迫时,才开始努力去做,这样使原本富裕的时间被浪费掉。由于安全时间大部分都会被浪费,而且不会累积到下一个活动,因此删减每个活动的预估时间,便会释放出足够的时间来设置项目缓冲PB。项目缓冲一般设置在关键链尾端,通过设置项目缓冲区将延误控制在预期范围内,保证项目如期交付,以关键链上各工序节省时间总和的一半作为其大小。

②输入缓冲区的设置。虽然关键路径有了项目缓冲,但当有非关键路径与关键路径会合时,就必须考虑到非关键路径有可能延迟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因此必须在非关键路径与关键路径汇合的地方插入输入缓冲FB。FB主要是保护关键路径,可以消化非关键链工序带来的工期延误。输入缓冲一般设置在非关键链与关键链的汇合处,主要是为了保证关键链上的工序如期开始而不会受非关键链上工序延误的影响,以非关键链上节省时间总和的一半作为其大小。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5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04-0136-02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实现项目目标,对项目活动的进度和日程安排、项目活动需要的各种资源和项目活动需要的成本预算所进行的管理过程。对于一个项目而言,项目进度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最为关心的议题。

进行项目进度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管理。进度计划是项目组织为实现一定的项目目标而科学预测并确定未来行动方案。通过完整且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可以使得整个项目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没有有效的项目进度计划,任何项目的风险和失败概率都将会大增。项目进度计划指引着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朝着正确的项目目标方向前进。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就是在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活动定义、活动排序及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和所需资源,对项目所有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进度计划编制工作,其主要工作是要确定项目各活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传统常用的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法有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现在,针对CPM和PERT某些缺限,正在推广和应用更符合实际的现代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法――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

一、传统的CPM和PERT比较

(一)CPM和PERT的基本思想

关键路线法(CPM),也称关键路径分析法,是一种借助于项目网络图和各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值,通过顺推法计算各项活动的最早开始、结束时间,通过逆推法计算各项活动最迟开始、结束时间,这样可以决定哪些活动的进度安排灵活性(总时差)最小,在此基础上确定关键路线,并对关键路线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使项目完成时间最短,使项目进度计划最优。

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当项目的某些或者全部活动持续时间估算事先不能完全肯定或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时,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先求得项目活动期望平均时间,并以此时间作为网络图中相关活动的持续时间,化不确定性进度计划为确定性进度计划,再进行进度计划时间参数估算和分析。

(二)CPM和PERT方法特点对比

传统常用项目进度计划编制的CPMT和PERT方法,各有其优点和缺点,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CPM和PERT的主要不同点在于:CPM利用的是活动持续时间的最可能的估算值,而PERT利用的是活动持续时间的三种时间(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和悲观时间)加权值;CPM基于单一的时间估算,从本质上说是决定论的,而PERT从本质上说是或然论的,每个活动时间基于beta分布,预期时间期限基于正态分布;CPM常用于基于精确的时间预算,并有较强资源依赖性的建筑项目,而PERT则常用于估算时间的风险具有高度可变性的研发项目。

CPM和PERT的主要相同点在于:在给定了项目活动的期望平均时间估算,PERT的网络计算与CPM的网络计算就相同了,顺推法可得到项目活动最早结束时间,而逆推法可得到项目活动最晚开始时间;CPM与PERT都允许使用虚拟活动来表示逻辑;安全活动时间均隐藏于各活动时间之中;均在无资源约束假设下采取尽早开工的关键路线管理原则。

二、关键链管理(CCPM)与传统关键路线管理(PERT/CPM)比较

(一)关键链管理(CCPM)

关键链的基本思想:1997年,以色列物理学家Goldratt博士在约束理论(TOC)基础上提出了关键链法(CCM),主要用于解决项目进度计划的问题,是项目管理技术的新发展。关键链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概率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基于“项目必须遵守整体优化而非局部优化”的思想,以50%的概率估计每一道工序的时间,将单个工序的不确定因素统一放在项目缓冲区考虑。将关键链作为项目进度管理的重点,通过项目缓冲区,汇入缓冲区和资源缓冲区的管理来减少延误。

关键链法就是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把每道工序节省下来的安全时间综合利用起来,通过设置项目缓冲(PB)、汇入缓冲(FB)和资源缓冲(RB)来降低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链的界定:在项目体系中,不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总存在一些对项目的工期最终制约的工序,这些工序既考虑了工序问的紧前紧后关系,也考虑了资源约束,这些工序集合所形成的一个步骤链即为关键链。关键链是制约整个项目工期的一个关键的工作序列。

(二)关键链管理与传统的关键路线管理特点对比

关键链与关键路线的区别:关键路线的确定仅考虑了时间参数,而在关键链的确定中则同时考虑了资源的约束情况,是直接优化。通过计算网络图中的各个时间参数,关键路线就可以确定下来,而关键链的确定过程则是一个持续不断寻找更优的过程,尤其是当项目需要多种有限资源时,关键链的确定就会变得很困难。不同的资源调配方式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关键链。关键路线上的工序有严格的紧前紧后关系,而关键链上的工序不一定要有这个关系,这是因为关键链还需要考虑资源约束条件。

关键链管理(CCPM)是把关键链法思想用于项目进度管理的一种新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关键路线管理(PERT/CPM)方法,其具有相当的优势。

关键链管理(CCPM)的优势:安全时间没有隐藏于工序中而被慢慢浪费掉,而是转化为缓冲被用于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有限的关键资源没有被非关键工序所占有,不以先后顺序而以重要性分配资源;通过关键链找出争夺的资源,关键工序优先使用,并重点监控确保没有问题发生;计划有持续性,不必为不断改变的计划烦扰,最小化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三、结 语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项目管理不仅普遍应用于建筑、航天、国防等传统领域,而且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开发、制造业、金融业、保险业,甚至政府机关和非赢利性组织以及国际组织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业务运作的重要模式。项目进度管理作为整个项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最为关心的议题。进行项目进度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管理。传统的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法(PERT)应用了40多年,其存在的缺陷不断被项目管理专家学者和实践者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专家学者和实践者正在推广和应用具有更大优势的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方法。这将对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进度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对现代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伟,项目管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社,2008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6

思路决定出路。今年自治区提出了“8337”的发展思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思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开拓创新。

1. 要牢固树立“工业强旗”的战略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工业强旗”的战略思想,真正树立不抓工业绝无出路的忧患意识。前旗近几年来的发展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实践证明,头脑最开明,思想最超前的地区,就是经济最发达、社会最先进的地区。针对前旗而言,工业难则全旗经济难,工业兴则全旗经济兴。工业主导地位既要喊得响,更要抓得实、抓到位。基于这样的思维,科右前旗要实现“三、五、十”的奋斗目标,没有一些强硬的措施和超前的工作意识,跨越式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追赶全区发展步伐、实现富民强旗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开放的意识,要用开放的眼光、合作的姿态,更新观念,全方位的扩大开放。尤其是在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鄂尔多斯等地的沟通合作,积极承接沿海开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大中型企业,确保实现产业发展,增加税收,带动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

2. 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目前,我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要珍惜大好来势,抢抓机遇,努力为前旗工业发展搭建有力平台。我们知道,工业效益取决于规模,规模大小又决定着宏观发展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从目前经验看,我旗工业一是缺乏载体;二是环境亟待优化,首先应把工业园区建设放在首位;三是要为现有企业和未来入住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筑巢引凤才能繁育更多健康、活泼的企业队伍,只有利用这个空间,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为前旗工业经济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所以我们在观念上既要立足当前,又是着眼长远,对现有企业的规模以及生产能力、存在问题、发展前景进行一次全面调研,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让那些骨干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3.发挥优势,提高工业化水平

科右前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新能源方面,风资源较为丰富,形成了西起桃合木东至察尔森和额尔格图的东西狭长200余公里,南北宽50公里的风带。期间可安排两个“百万千瓦”风场的建设项目;光伏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正在逐步探索;围绕水资源和该旗周边的煤炭资源,重点在阿力德尔、大石寨和归流河三角地带发展煤化工项目;围绕科右前旗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接替产业推进,进一步做好绿色、低碳、节能产业的引进工作。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做出了加快兴安盟发展的差别化扶持政策,都将极大促进我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旗被确定为部级的重点扶持旗县,又被纳入国务院大小兴安岭产业转型与扶持发展规划,还享受国家老、少、边、穷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这些都是我旗发展所面临的难得机遇;特别是全旗各族干部群众求发展的迫切愿望和真抓实干的精神,是前旗加快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二、开启前旗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科右前旗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的工作思路,以抓项目开工竣工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培育和发展能源、矿产冶金、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非资源型四大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和总量,成效显著。

1.培育新兴企业,推进重点项目转型发展

我旗找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定位,加快发展重化工、能源、矿产冶金、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非资源型五大产业,加大机械制造、新型建材、中蒙制药等重点项目培育力度。强力推进兴晟太阳能、中广核察尔森风电一期、龙源察尔森风电二期、大唐新能源额尔格图风电二期等项目,年内争取风电项目核准达3家以上。加快圣华新药业无水葡萄糖、荷马糖业甜菜加工、沐禾节水灌溉设备制造、金牌有机食品加工等十几个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京津现代加气混凝土、蒙奥药业、畅源高低压开关、田源米业等9个续建项目,并进一步提升科尔沁王酒业、宏达压铸、蒙佳粮油等老企业生产能力,促进华锐风机制造、上海艾郎风叶、永润畜类等企业达产达效。同时,做好桃合木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大唐河北、龙源等多家风电企业和索伦抽水蓄能发电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为项目的顺利申报和及时落实创造必要条件。

2.优化发展环境,拓展招商引资空间

牢牢树立抓环境就是抓优势,抓环境就是促发展的理念,实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旗级领导分工负责制,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和企业平稳运行。我旗不断缩减行政审批事项,全面落实鼓励和保护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的力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我旗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地广泛开展项目推介活动,采取多张方式吸引区外投资。积极主动对接大企业,争取有意向的项目早日落地建设。2012年上半年,我旗复工建设的工业有20项,项目总投资181.45亿元,今年完成投资73.65亿元。

3. 发挥能源优势,形成重点项目产业链条

科右前旗丘陵地形较多,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风力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内蒙古蒙电华能、大唐、深能源、龙源风力等10多家风电企业入驻前旗。其中,蒙能国电一期、大唐一期,深能源、蒙电华能和龙源一期已并网发电,总规模达到25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度,年产值达2.7亿多万元。

为了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前旗还积极引进华锐风电科技4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到前旗投资建厂,形成了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风电产业成为前旗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同时,科右前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大旗,具有发展农牧业的良好条件,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生产基地。科右前旗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科右前旗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环保体系已基本形成。科右前旗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又被国家划定为西部大开发地区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范围;内蒙古自治区又决定加快蒙东地区发展,我旗又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些都为科右前旗的发展带来了历史的机遇。

科右前旗将与全国有识之士合作开发,依托基地优势,引导龙头企业,以农畜产品加工,资源开发为重点,加之境内丰富的水资源和宽阔的建厂用地,努力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依托自治区已确定的乌兰浩特—阿尔山—海拉尔—满洲里的重点旅游线路和阿尔山—柴河重点旅游景区,开发我旗以一条热线,四大景区,十四个景点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基地。

4.构筑园区平台,打造工业产业集群

科右前旗快速崛起的风力发电产业给风电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拓展市场的空间。随着科右前旗、兴安盟及蒙东地区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全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纷纷在科右前旗工业园区投资建厂。目前,中航虹波风机塔筒和机舱罩项目、上海艾郎风机叶片制造、华锐风机制造等4家企业已落户,形成了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

自2010年,科右前旗被列入国家《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范围,前旗工业园区被列为11个重点扶持的接替产业集聚区以来,2011年,兴安盟鄂尔多斯工业园区又选址于科右前旗工业园区,科右前旗工业园区升级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这对全旗工业经济的发展插上了快速腾飞的翅膀。截至目前,前旗工业园区已累计投入58510万元,先后启动实施了路网完善工程和道路亮化、绿化和美化工程。在抓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园区土地收储,狠抓节能减排,加强入驻项目的审核把关等,确保入驻项目的质量和档次。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7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年,水利部组织研究并提出了《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报告》。规划思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精神的过程,规划思路报告广泛地征求了国家有关部门、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广泛地听取了专家的意见,最后经过部长办公会研究通过。正如在部长办公会上汪恕诚部长指出的那样,规划思路报告研究的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大局。因此,经过部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的规划思路报告应该是今后编制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之一。

(一)充分认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水利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首先,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需求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水利提供饮水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保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在水利发展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水利在保障公共安全、支撑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等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水利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水利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实现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因此,面对这些新的形势和要求,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对水利支撑和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从水利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十一五"及到2020年,水利将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逐步完成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水资源作为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好地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使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是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解决饮水安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是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因此,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对推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水利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从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定位和作用来讲,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专项规划,是指导今后5年至15年水利发展、确定水利重大工程布局和建设安排、加强涉水事务社会管理和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规划依据,是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本届政府十分重视规划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的作用,把以往的五年计划改为规划,就是进一步强调"十一五"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事关今后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规划编制。

(二)深入理解"十一五"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

纵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发展的需求、水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的水利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自然、资源、资金、生态移民、体制机制等条件制约的不利因素。这一时期,我们既要充分把握住发展的良好机遇,又要尽可能规避风险和克服不利因素,把握好"十一五"期间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定"十一五"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体现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求效益,继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水利各项改革,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确定"十一五"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还要根据国家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明确"十一五"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二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克服水利发展中的体制,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要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统筹考虑不同流域、区域和城乡水利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合理确定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五是要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原则,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节水为主,治污优先,把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作为水利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六是要坚持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合理确定水利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明确水利发展的重点,坚持扩大能力与巩固提高相结合,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确定"十一五"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更要体现在制定防洪减灾、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等重大战略过程中,全面贯彻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在防洪减灾方面,要给洪水以出路,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手段,科学安排洪水,尤其要加强对人类自身行为的约束,逐步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根本,通过建立国家水权制度,不断完善节水的体制机制,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方面,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明确河流的纳污能力,严格管理社会的排污行为,倡导绿色经济;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结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逐步扭转我国与水相关的生态恶化的趋势。

(三)全面把握"十一五"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体系

与以往水利发展五年计划相比,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水利发展目标体系,而改为水利发展和水利改革与管理并重的双重目标体系。在水利发展目标方面,提出了防洪减灾、饮水安全、城乡供水、节水、农村水利发展、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水利现代化等宏观目标。在水利改革与管理目标方面,提出了以洪水风险管理为主要任务的洪水管理目标,以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为主要任务的水资源管理目标,以建立河流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为主要任务的水资源保护目标,以健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为主要任务的水土保持管理目标,以建立经济手段为主的长效节水机制为主要任务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以及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水价体制等水利改革目标。双重的规划目标体系与国家对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双重定位是一致的。一方面规划要成为政府审批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依据,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水利发展目标体系以确定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布局和安排;另一方面规划要成为政府对涉水事务实施社会管理的依据,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水利改革与管理的目标体系以确定政府在哪些领域需要改革,需要加强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实践证明,建国五十多年来,水利在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在"九五"和"十五"期间,仅依据国家投资计划,就可以形成约6000亿元的新增水利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水利发展的历史欠帐还很多,水利建设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水资源作为全社会的基础性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管理上差距更大。因此,在规划思路中强调双重目标体系,就是要更好地在"十一五"期间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践部党组治水新思路,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重点抓住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十一五"规划思路重点提出了九项水利发展任务、四项社会管理制度、四项改革措施。这些在思路报告中均有充分地论述,我在此简要地点一下,使大家更清楚我们在"十一五"期间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在水利发展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方面,一是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加快实施以治淮为重点的大江大河治理,重点加强大江大河蓄滞洪区建设;三是加强南水北调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节水和治污力度;四是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建设,水库建设中要充分重视移民和生态问题;五是加强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主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强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七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八是加快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九是加快水文及水利信息化建设。

在强化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方面,一是建立洪水管理制度,开展洪水风险分析评价,建立国家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完善蓄滞洪区管理制度,提高蓄滞洪区管理运用调度能力。二是建立以水权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制定国家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水权转让制度,培育水市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建立以水功能区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确定水体纳污能力和纳污总量。四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市场节水机制。

在水利改革主要任务方面,一是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流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二是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水利投资体制,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三是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建设管理的"四制",加快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推进水价改革,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四是推进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探索准公益性水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完善水利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

规划思路报告中提出的这九项水利发展、四项社会管理、四项水利改革的任务,应该是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点,各个流域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结合本流域和本地区的实际,在规划编制工作中把这十七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精心编制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为下一步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阶段,要进一步深化流域、区域、专项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思路,理清今后水利发展的脉络,科学确定水利发展和改革目标任务、布局重点、政策措施及重大建设项目安排,把规划思路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到规划编制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十一五"规划成果体系。为此,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找准问题。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总结及现状评价,对照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对全国、流域、省区和专项水利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和达到的现状水平进行统计和分析,全面总结和评价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执行情况,产生的效益和取得的经验等。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十一五"及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需求分析。要结合各地实际,统筹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镇化进程、保障粮食安全、东中西区域发展战略、生态与环境等对水利发展的需求,并且要达到量化的要求。在水利发展现状评价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找准水利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主要差距和问题,作为"十一五"水利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

第二,量化目标。水利改革与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任务,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水利发展目标。在规划思路提出的目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论证"十一五"及到2020年水利发展和改革目标的合理性。要以*年水利统计数据为基准,预测到*年底水利发展主要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根据水利发展现状指标和需求分析,合理确定"十一五"发展量化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统筹考虑需要与可能,科学确定"十一五"及到2020年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目标。要科学分析量化的目标指标,引用的数据资料来源要可靠,预测方法要科学,对成果要进行合理性分析。要统筹确定各项目标指标的发展水平,既要考虑长远发展,也要切合发展实际。

第三,优化水利发展规划布局和重点水利建设安排。制定水利发展规划布局和重点水利建设安排是水利发展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规划布局要从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出发,突出重要流域、重要区域、重点领域和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工程。重点水利建设安排要统筹考虑近期与长远、重点与一般、需求与可能,在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在建规模、发展需求、前期工作深度、工程效益和投资能力等各方面情况,合理确定"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规模。按照轻重缓急,做好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安排,根据各类项目的特点和国家有关投资政策,做好建设项目分年投资测算和投资来源分析,以合理确定"十一五"水利投资需求和投资政策。

第四,细化水利改革与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要把强化水利社会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结合各地水利发展的实际,将水利改革与管理的各项主要任务具体化,使之具备实际可操作性。水利改革与管理措施要有的放矢,每一项措施都要确定改革与管理的思路、目标、内容、步骤和实施效果,不能仅停留于口号或思路。全国、流域、省区、专项规划要分别反映水利改革与管理的重点,不要面面俱到,上下雷同。各地要善于从近几年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好的经验,积极探索水利改革与管理的有效对策措施。

第五,认真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制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指导水利发展,"三分规划,七分实施",好的规划方案最终要落实到实施中,而规划思路的体现、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保证。因此,要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结合水利工作的实际,从投资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人才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提高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切忌面面俱到,做表面文章。每一项措施都要具体可行,以保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能够落到实处。

第六,把握好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质量。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为保证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质量,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突出规划的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总体和长远考虑水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提出既有现实性、又有预见性的水利发展和改革规划。二是在规划思路和方案创新上下功夫。"十一五"水利改革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和要求,因此,在规划编制中,要善于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治水思路和理念,善于学习和借鉴相关行业发展的好经验,善于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规划中的实际问题,在规划思路和规划方案上努力创新。三是在相关规划协调和衔接上下功夫。要把握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工作的协调和衔接,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做好全国、流域、区域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协调和衔接。要合理确定水利"十一五"专项规划体系,加强部内相关规划之间的协调。要做好与发展改革、建设、国土、环保、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的规划衔接,做好与相关部门联合编制规划工作。四是在规划成果体系上下功夫。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成果体系主要包括全国、流域、区域、省区、专项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重点项目数据库,规划思路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要加强规划成果的管理,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抓紧完成工作,并根据国家总体规划的要求,整合重点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三、统筹协调,认真处理好规划编制中的几个关系

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涉及的内容、领域、部门十分广泛。为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综合协调,认真处理好规划编制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水利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一方面,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各地区、各行业对水利发展的需求,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对调整区域经济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等提出对策建议。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争取把水利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和领域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也要按照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完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延伸。

二是处理好加强水利建设与强化涉水事务管理的关系。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相比,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大江大河还需加快治理,蓄滞洪区仍是防洪中的主要薄弱环节,中小流域防洪能力还比较低;水资源短缺问题远未解决,还有400座城市存在缺水问题,50%以上省份处于资源短缺的状况,提高城乡供水能力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十一五"乃至2020年水利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九五"、"十五"以来,各级政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近6000亿元,水利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并没有好转,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遏制,归根结底,是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因此,随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巩固和加强,政府对涉水事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迫切,如何规范人类活动,防止对水与生态环境的侵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成为涉水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在"十一五"及今后的水利发展中,不断变革和完善水利管理制度。通过加强水利建设和强化涉水事务管理的双重措施,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移民和生态问题已成为水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规划编制中,要妥善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和切入点,水是生态与环境改善的必要条件。要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作为水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要加强对水资源短缺地区、水环境恶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治理。在确定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安排时,要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和生态保护,对移民人口多、征地面积大的项目要慎重决策,项目投资测算要打足移民安置投资。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作为规划的重要理念,新建水利工程要认真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新建水利项目要慎重决策,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同时,也要防止人类活动侵害水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以及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是处理好重点建设项目中续建和新建的关系。据统计测算,"十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水利基建投资规模约在3500亿元左右,而到"十五"期末预计结转续建项目规模为2500~3000亿元左右。因此,"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要以续建项目为主,适度考虑重点新开项目。从投资需求来看,考虑目前在建规模和适度的新开工规模,今后几年每年需中央和地方投资约600~700亿元。从投资形势来看,1998年以来,中央水利基建投资主要依赖于国债资金,而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近两年国债投资呈快速递减趋势,水利投资规模因此也呈递减的趋势,今年中央水利投资减少62亿元。中央水利投资的减少,再加上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一些重点在建项目投资强度不足,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致使"十五"期间结转投资规模偏大。因此,在确定"十一五"水利建设项目安排上,要把重点放在续建项目上,对续建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对一般性项目,抓紧收尾和清理。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要根据轻重缓急,合理控制建设规模。

四、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年,是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关键一年。按照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工作的总体安排,今年要完成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明年初完成规划成果的审查报批,规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有关单位要继续把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和组织保障,切实抓紧抓好。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8

一、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滞后

成本管理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整个过程中,所实施的成本核算、成本决策等科学性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始终,而不是局限在项目开始的计划预算阶段,更应该将其运用到施工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另外还需要充分重视的是项目结束以后的成本维护等方面。对于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来说,每个施工团队都有自己的一套成本管理方法。但是据了解,大部分成果不尽如人意,其失败的关键就在于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二)成本管理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

在实践中,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团队仅仅认为成本管理就是做好前期的成本分析,工程竣工后做好成本核算。对施工前成本缺乏一些必要的预算,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考核也不够重视,没有具体的施工统筹规划。加之一些监工工程中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各项工作制度没有贯彻落实,造成大量的建筑材料损失浪费。另外,在整体施工、验收、保险等方面也严重缺乏统筹规划观念,加大了施工团队成本管理的难度。

(三)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纰漏

一些施工团队不够重视合同管理,缺乏管理的人才,公司从上到下合同意识淡薄,团队合作力不能凝聚。而且,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贪图利益的承包主为了迎合业主,忽视合同的法律性质和合同的科学审查性质,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办事,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民事和刑事纠纷,同时又增加了项目成本支出。

二、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要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成本意识

“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一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意识,培养公司从上到下的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发现和挖掘员工成本管理的潜能,有目的地对重点进行指导培养,鼓励他们发挥最大的潜能,达到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的。

(二)战略成本意识

为了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也成了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将战略成本思想运用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上,不仅应该从整个项目的总体角度出发,降低成本,保持成本优势,形成一套具体的成本管理制度,还应该认真落实到各个部门,形成战略成本意识。战略成本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将在项目收益上一览无遗。

(三)成本效益理念

在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条件下,成本管理应从成本效益出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项目作为施工团队更应该具有成本效益观念,一方面是要公正客观地控制好施工成本;另一方面,不能一味地因为控制成本而忽视了该有的支出,最终导致成本效益低下,偷工减料,进而出现质量事故。只有提供高质量、多功能的高速公路建筑产品,才能最终从中获取利润。

(四)科技优化成本意识

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成本管理模式正从传统向新型的科学化管理转变,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因此,在我国科技兴盛的大环境下,施工团队成本管理必将与施工生产、技术工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改进技术的前提条件下,降低成本损耗,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三、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体系

成本管理应该体现在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如何强化成本管理、提高成本优势,最终实现公司效益,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体系。一方面要充分贯彻落实成本管理方针、政策,加强员工培训;另一方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都要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只有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体系,才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高效处理好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成本问题,从而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最终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

(二)强化施工团队全体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团结就是力量。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更需要整个团队的同心协作。有人说,意识决定形态。的确,在成本管理中只有施工团队人员时时刻刻心系成本管理,才能真正为公司节约成本和创造效益。一方面,要使得施工团队管理层形成统一的成本管理思想,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做好下属员工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成本管理要落实到细处,从一袋水泥甚至是一根螺丝上做到杜绝浪费,从细微处入手,把成本管理意识潜移默化的灌输到每个人员的思想中。

(三)选择正确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我们引入成本作业法。通俗来说,即为成本对象导致了作业需求,而作业需求又导致了资源需求,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圈。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作业成本法己经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了“作业”上。一方面,作业和资源引起的资源消耗,将资源成本归集到作业;另一方面,根据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而成本对象耗用作业。

作业成本法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也是对高速公路路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包括全员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优化施工过程作业链,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业成本法要求项目从管理层到施工层,从资源采购到消耗,都应该统筹管理,控制成本;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在以作业为起点和核心管理过程中,要求项目把重点放在每一个作业的完成及其耗费的资源上,通过作业分析,溯本求源。

总之,高速公路无论是施工规模还是专业技术上面都是相当繁琐的,整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现金的技术和专业的施工团队,更需要现代化的科学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加强监督,制定管理的相关制度,正确处理好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投入成本的关系,让工程达到政府部规定的建设标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安全施工,这才是我们项目成本管理始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9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全国水利发展“*“规划思路

按照国家“*“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4年,水利部组织研究并提出了《全国水利发展“*“规划思路报告》。规划思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精神的过程,规划思路报告广泛地征求了国家有关部门、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广泛地听取了专家的意见,最后经过部长办公会研究通过。正如在部长办公会上汪恕诚部长指出的那样,规划思路报告研究的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大局。因此,经过部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的规划思路报告应该是今后编制全国水利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之一。

(一)充分认识“*“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水利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首先,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需求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水利提供饮水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保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在水利发展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水利在保障公共安全、支撑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等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水利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水利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实现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因此,面对这些新的形势和要求,做好水利发展“*“规划,对水利支撑和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从水利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及到2020年,水利将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逐步完成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水资源作为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好地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使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是水利发展“*“规划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解决饮水安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是水利发展“*“规划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因此,做好水利发展“*“规划,对推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水利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从水利发展“*“规划的定位和作用来讲,水利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专项规划,是指导今后5年至15年水利发展、确定水利重大工程布局和建设安排、加强涉水事务社会管理和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规划依据,是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本届政府十分重视规划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的作用,把以往的五年计划改为规划,就是进一步强调“*“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做好水利发展“*“规划,事关今后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规划编制。

(二)深入理解“*“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

纵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发展的需求、水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期间的水利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自然、资源、资金、生态移民、体制机制等条件制约的不利因素。这一时期,我们既要充分把握住发展的良好机遇,又要尽可能规避风险和克服不利因素,把握好“*“期间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定“*“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体现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求效益,继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水利各项改革,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确定“*“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还要根据国家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明确“*“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二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克服水利发展中的体制,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要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统筹考虑不同流域、区域和城乡水利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合理确定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五是要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原则,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节水为主,治污优先,把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作为水利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六是要坚持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合理确定水利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明确水利发展的重点,坚持扩大能力与巩固提高相结合,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确定“*“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更要体现在制定防洪减灾、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等重大战略过程中,全面贯彻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在防洪减灾方面,要给洪水以出路,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手段,科学安排洪水,尤其要加强对人类自身行为的约束,逐步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根本,通过建立国家水权制度,不断完善节水的体制机制,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方面,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明确河流的纳污能力,严格管理社会的排污行为,倡导绿色经济;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结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逐步扭转我国与水相关的生态恶化的趋势。

(三)全面把握“*“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体系

与以往水利发展五年计划相比,水利发展“*“规划思路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水利发展目标体系,而改为水利发展和水利改革与管理并重的双重目标体系。在水利发展目标方面,提出了防洪减灾、饮水安全、城乡供水、节水、农村水利发展、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水利现代化等宏观目标。在水利改革与管理目标方面,提出了以洪水风险管理为主要任务的洪水管理目标,以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为主要任务的水资源管理目标,以建立河流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为主要任务的水资源保护目标,以健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为主要任务的水土保持管理目标,以建立经济手段为主的长效节水机制为主要任务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以及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水价体制等水利改革目标。双重的规划目标体系与国家对水利发展“*“规划的双重定位是一致的。一方面规划要成为政府审批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依据,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水利发展目标体系以确定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布局和安排;另一方面规划要成为政府对涉水事务实施社会管理的依据,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水利改革与管理的目标体系以确定政府在哪些领域需要改革,需要加强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实践证明,建国五十多年来,水利在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在“九五“和“十五“期间,仅依据国家投资计划,就可以形成约6000亿元的新增水利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水利发展的历史欠帐还很多,水利建设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水资源作为全社会的基础性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管理上差距更大。因此,在规划思路中强调双重目标体系,就是要更好地在“*“期间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践部党组治水新思路,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重点抓住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规划思路重点提出了九项水利发展任务、四项社会管理制度、四项改革措施。这些在思路报告中均有充分地论述,我在此简要地点一下,使大家更清楚我们在“*“期间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在水利发展总体布局和??的首要任务;二是加快实施以治淮为重点的大江大河治理,重点加强大江大河蓄滞洪区建设;三是加强南水北调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节水和治污力度;四是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建设,水库建设中要充分重视移民和生态问题;五是加强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主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强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七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八是加快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九是加快水文及水利信息化建设。

在强化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方面,一是建立洪水管理制度,开展洪水风险分析评价,建立国家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完善蓄滞洪区管理制度,提高蓄滞洪区管理运用调度能力。二是建立以水权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制定国家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水权转让制度,培育水市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建立以水功能区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确定水体纳污能力和纳污总量。四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市场节水机制。

在水利改革主要任务方面,一是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流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二是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水利投资体制,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三是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建设管理的“四制“,加快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推进水价改革,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四是推进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探索准公益性水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完善水利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

规划思路报告中提出的这九项水利发展、四项社会管理、四项水利改革的任务,应该是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点,各个流域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结合本流域和本地区的实际,在规划编制工作中把这十七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精心编制好水利发展“*“规划

全国水利发展“*“规划思路为下一步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水利发展“*“规划编制阶段,要进一步深化流域、区域、专项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思路,理清今后水利发展的脉络,科学确定水利发展和改革目标任务、布局重点、政策措施及重大建设项目安排,把规划思路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到规划编制中,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成果体系。为此,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找准问题。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总结及现状评价,对照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对全国、流域、省区和专项水利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和达到的现状水平进行统计和分析,全面总结和评价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执行情况,产生的效益和取得的经验等。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及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需求分析。要结合各地实际,统筹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镇化进程、保障粮食安全、东中西区域发展战略、生态与环境等对水利发展的需求,并且要达到量化的要求。在水利发展现状评价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找准水利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主要差距和问题,作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

第二,量化目标。水利改革与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任务,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水利发展目标。在规划思路提出的目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论证“*“及到2020年水利发展和改革目标的合理性。要以*4年水利统计数据为基准,预测到*5年底水利发展主要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根据水利发展现状指标和需求分析,合理确定“*“发展量化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统筹考虑需要与可能,科学确定“*“及到2020年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目标。要科学分析量化的目标指标,引用的数据资料来源要可靠,预测方法要科学,对成果要进行合理性分析。要统筹确定各项目标指标的发展水平,既要考虑长远发展,也要切合发展实际。

第三,优化水利发展规划布局和重点水利建设安排。制定水利发展规划布局和重点水利建设安排是水利发展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规划布局要从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出发,突出重要流域、重要区域、重点领域和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工程。重点水利建设安排要统筹考虑近期与长远、重点与一般、需求与可能,在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在建规模、发展需求、前期工作深度、工程效益和投资能力等各方面情况,合理确定“*“期间水利建设规模。按照轻重缓急,做好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安排,根据各类项目的特点和国家有关投资政策,做好建设项目分年投资测算和投资来源分析,以合理确定“*“水利投资需求和投资政策。

第四,细化水利改革与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要把强化水利社会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结合各地水利发展的实际,将水利改革与管理的各项主要任务具体化,使之具备实际可操作性。水利改革与管理措施要有的放矢,每一项措施都要确定改革与管理的思路、目标、内容、步骤和实施效果,不能仅停留于口号或思路。全国、流域、省区、专项规划要分别反映水利改革与管理的重点,不要面面俱到,上下雷同。各地要善于从近几年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好的经验,积极探索水利改革与管理的有效对策措施。

第五,认真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制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指导水利发展,“三分规划,七分实施“,好的规划方案最终要落实到实施中,而规划思路的体现、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保证。因此,要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结合水利工作的实际,从投资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人才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提高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切忌面面俱到,做表面文章。每一项措施都要具体可行,以保证水利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能够落到实处。

第六,把握好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质量。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为保证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质量,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突出规划的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总体和长远考虑水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提出既有现实性、又有预见性的水利发展和改革规划。二是在规划思路和方案创新上下功夫。“*“水利改革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和要求,因此,在规划编制中,要善于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治水思路和理念,善于学习和借鉴相关行业发展的好经验,善于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规划中的实际问题,在规划思路和规划方案上努力创新。三是在相关规划协调和衔接上下功夫。要把握好水利发展“*“规划工作的协调和衔接,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做好全国、流域、区域水利发展“*“规划的协调和衔接。要合理确定水利“*“专项规划体系,加强部内相关规划之间的协调。要做好与发展改革、建设、国土、环保、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的规划衔接,做好与相关部门联合编制规划工作。四是在规划成果体系上下功夫。水利发展“*“规划成果体系主要包括全国、流域、区域、省区、专项水利发展“*“规划报告,重点项目数据库,规划思路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要加强规划成果的管理,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抓紧完成工作,并根据国家总体规划的要求,整合重点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三、统筹协调,认真处理好规划编制中的几个关系

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涉及的内容、领域、部门十分广泛。为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综合协调,认真处理好规划编制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水利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发展“*“规划中,一方面,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各地区、各行业对水利发展的需求,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对调整区域经济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等提出对策建议。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争取把水利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和领域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也要按照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完善水利发展“*“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延伸。

二是处理好加强水利建设与强化涉水事务管理的关系。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相比,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大江大河还需加快治理,蓄滞洪区仍是防洪中的主要薄弱环节,中小流域防洪能力还比较低;水资源短缺问题远未解决,还有400座城市存在缺水问题,50%以上省份处于资源短缺的状况,提高城乡供水能力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乃至2020年水利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九五“、“十五“以来,各级政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近6000亿元,水利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并没有好转,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遏制,归根结底,是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因此,随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巩固和加强,政府对涉水事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迫切,如何规范人类活动,防止对水与生态环境的侵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成为涉水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在“*“及今后的水利发展中,不断变革和完善水利管理制度。通过加强水利建设和强化涉水事务管理的双重措施,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移民和生??规划编制中,要妥善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和切入点,水是生态与环境改善的必要条件。要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作为水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要加强对水资源短缺地区、水环境恶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治理。在确定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安排时,要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和生态保护,对移民人口多、征地面积大的项目要慎重决策,项目投资测算要打足移民安置投资。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作为规划的重要理念,新建水利工程要认真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新建水利项目要慎重决策,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同时,也要防止人类活动侵害水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以及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是处理好重点建设项目中续建和新建的关系。据统计测算,“十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水利基建投资规模约在3500亿元左右,而到“十五“期末预计结转续建项目规模为2500~3000亿元左右。因此,“*“期间水利建设要以续建项目为主,适度考虑重点新开项目。从投资需求来看,考虑目前在建规模和适度的新开工规模,今后几年每年需中央和地方投资约600~700亿元。从投资形势来看,1998年以来,中央水利基建投资主要依赖于国债资金,而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近两年国债投资呈快速递减趋势,水利投资规模因此也呈递减的趋势,今年中央水利投资减少62亿元。中央水利投资的减少,再加上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一些重点在建项目投资强度不足,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致使“十五“期间结转投资规模偏大。因此,在确定“*“水利建设项目安排上,要把重点放在续建项目上,对续建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对一般性项目,抓紧收尾和清理。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要根据轻重缓急,合理控制建设规模。

四、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5年,是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关键一年。按照全国水利发展“*“规划工作的总体安排,今年要完成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明年初完成规划成果的审查报批,规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有关单位要继续把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和组织保障,切实抓紧抓好。

能源项目工作思路例10

**同志任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主持县国土资源局全面工作。近年来,该同志不论是在担任县国土资源局副职期间,还是升任县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职务后,都能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本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和带领全局同志,出色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主要事迹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思想上、政治上和加快发展上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该同志能认真搞好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上、政治上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注重培养和塑造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襟怀坦白,对党忠诚。能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升贯彻执行政策法规和融入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刻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特别是近年由该同志牵头负责的灌云县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和从国土资源部、省测绘工程院引进的“土地调查之星”示范项目及网络RTK高科技试点项目,均获得成功并被广泛运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受到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高度评价。

二、敬业尽职尽责,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该同志多年主管县国土资源局基础业务和土地经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等工作,对所主管的各项工作,都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地籍管理工作于20*年、20*年和20*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省国土资源厅表彰,20*年还被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地籍管理“双强县”称号。地价评估、土地更新调查和城镇地籍测量等工作始终位于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前列。由该同志牵头主抓的行政服务大厅,自20*年底开始运行以来,深受社会各界好评,为国土资源部门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该同志在主管国有土地储备及土地市场经营工作期间,能在抓好土地经营、盘活存量土地、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城区建设、激活房地产市场的同时,每年还为县财政贡献数千万元土地收益,并牵头承办和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人民西路、西环路、国土路、小鸭河综合整治等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担任主要领导后,在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组织实施的同时,该同志都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指挥在一线、督查在一线、落实在一线、实干在一线。几年来,该同志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和单休日,在保障和服务全县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用地,全面推进西环路、国土路和人民西路工程建设以及搞好土地市场运作等方面,该同志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而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三、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搞好廉洁自律。一是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决定,能坚决贯彻执行、落实到位。二是严格遵守组织原则,坚决服从和自觉接受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三是严格执行经济工作纪律,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至上,从不为个人谋取一私一利。四是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在组织开展征地拆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尽最大努力照顾群众的利益,让群众满意。五是模范执行“十条禁令”、“八项要求”,做到逐项对照、带头做好,用自身的表率作用推动廉政机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