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7:31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1

一、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案例分析

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是深圳市为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建设的住区,需要解决5个村落的500户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因为由政府投资,资金受到严格控制,工期紧张,需求也非常特殊。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对项目的分析和定位非常重要,原住民对设计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工期和拆迁进度。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我们通过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精确控制,实现了低成本适宜技术的绿色建筑目标,该小区也获得2006年国家财政部、建设部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图1,图2)。

1.集成化设计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成立专门的沟通组及设计组,同步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不会因为工期缩短而降低质量。我们一方面与建设方沟通,以求更好地实现安置政策;另一方面与村民沟通,以保证我们的方案能够更贴近村民需要,也为方案后期的顺利实施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了更顺利地与村民深入交流,我们还专门选派了会方言的建筑师参与沟通。考虑到原住村民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对客家民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又引入社会学、民俗学、植物学等学科学者协助建筑师进行协同设计,丰富了方案的内涵。

2.精细化设计

为满足原村民自住房与出租房分开、每个村要相对集中等要求,针对用地紧张的情况,我们将相对比较安静的东部设为自住区,西侧为小户型出租区。5个村从南到北依次排列,通过道路、景观、幼儿园、会所等公共设施来间接区分,而不是用围墙生硬地隔断,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小区设计一体化,又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我们采用数字化手段,从定性判断走向定量验证,力图把常规技术作精,提高舒适度的同时节约资源。结合日照模拟,调整总平面布局,使所有住户都能达到规范中的日照要求,并借助通风模拟验证了小区内每栋建筑都有顺畅的通风(图3)。为避免西面城市道路的噪声影响,我们将此区域建筑平面设计成折线,功能定位为单身公寓,既形成组团和院落空间,又使建筑自身成为小区的噪声遮挡屏障,并在户型平面上用走廊和厨房对噪声进行二次遮挡,以便减少对卧室的干扰,在阳台等细节方面也综合考虑了技术要求。环境设计方面,利用模拟技术确定喜阴植物与喜阳植物的分布区域,以指导景观设计师合理选择树种及种植位置。此外,我们对建筑护结构也进行了精细化的节能设计。

3.适宜性技术的运用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新技术,如研发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利用技术;利用湖面做人工湿地,结合MBR技术作中水处理,降低一次性投入和运行费用;利用沼气等等。

按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预估,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有望达到三星级,项目的总投资为10亿,其中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615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15%。2007年8月自住区部分已经封顶。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设计阶段真正体现绿色建筑本质的价值观,将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是以较小的成本代价最大限度控制能源消耗量的重要环节。建立绿色思维是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先决条件,绿色思维是以“创新为魂”、“平衡为本”的思维模式创新性地从事建筑设计活动(图4)。其根本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平衡。创新将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方法、内涵产生一种革命性的冲击——观念更新、设计内涵增加、设计方法改变、甚至设计管理体系也会随之变化,这部分变革是软性的,因此一直没有得到建筑师的足够重视。绿色建筑的推行必然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这些革新是硬性的,与投资造价密切相关,现今建筑师设计绿色建筑时往往视之为“良方”,而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我们应该提高对软性技术创新的关注度,这是建筑师的责任,也是以最少的资源代价获取最大效益的关键控制点。

平衡是绿色设计的核心,包括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两种。纵向平衡针对有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从建设到拆除的全过程,而不应停留于将房子建成的阶段性任务。在横向平衡中,绿色建筑设计中关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室内空气品质、运行管理等方面,实际是受制于功能、造价、形式以及政治、经济、气候、人文管理等诸多因素的。所以绿色建筑一定是平衡各方面因素后产生的结果,建筑师不一定在每个要素上都作到最好、最精,但是应尽量使综合成本、技术、环境、功能、性能、艺术等方面达到整体优化(图5)。

创新、平衡之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应提倡“精宜之道”。“精”指常规技术精细化,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分类、分级、分层思考技术策略;定性、定量验证;从经验中挖掘、提升常规技术的效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宜”是四新技术应用适宜化,在风险管理意识下应用与项目定位匹配的四新技术。新技术应用一定会有风险,不能因“新”而盲目应用,也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用。科学的做法是: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分析应用的模式和范围,控制和化解风险。作到“精宜之道”需要工作模式的变革,比如集成化的工作模式、数字化的设计手段、科学化的逻辑判断及持续化的效能验证。其中集成化在精宜设计中最为关键,不仅是设计自身,而要从源头开始,让建设方、设计者、使用者共同参与。另一方面,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源于各学科的集成而不仅仅是应用一项技术或设备。比如应用高性能的钢筋是节材措施,但建筑结构合理、降低含钢量、少用钢筋混凝土也是节约材料、降低造价,这更需要设计过程中的精细化,避免为戴“绿”,而进行技术“冷拼”或为“绿”而“绿”。

推进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是建筑领域循环经济的具体表现之一,如何科学地将其实现,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现实条件与面临的问题都说明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我国是从农业经济跨越到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别是我们目前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顶峰期、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时代,探求中国的绿色建筑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建筑师不仅要关注高技术支撑下的实验建筑和示范建筑,更要研究如何设计量大、面广且低成本的绿色建筑。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2

1.1资源能效型理念

资源能效型,顾名思义,即为资源的有效性利用。一栋建筑建造在自然环境中,周围有许多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倡导绿色理念,就要努力做到各种资源能源在建筑中的有效利用,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可以建筑形体与建筑立面的整体把握,做到在日间的时间里高效率的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有效的节约使用电能等耗能的能源。

1.2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建筑为人类所提供的居住空间也应当与大自然密切结合在一起。我们倡导让建筑融于自然,让建筑回归自然,将自然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引入建筑构建的内部空间中,同时也让建筑所营造的内部空间作为自然整体空间的一个序列,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做到建筑与自然的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理念在建筑中设计的原则

在任何时候,人都是社会的主体,正是因为有着人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社会才会一直向前发展。因此,在建筑设计伊始,就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诉求性,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注重人的话语权的营造。在绿色理念的倡导下,在保持以人作为主体的前提下不能忽视了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当今时代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在绿色理念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

(1)共生原则。

黑川纪章提出的新陈代谢与共生原则是建立在哲学视角下的空间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共生理论能够较好地诠释空间的物质属性,空间属性,精神属性以及文化属性。在绿色理念的倡导下,共生原则同样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运用。绿色理念下的绿色建筑要做到人与环境共生,建筑与周边环境共生,人与建筑共生这三个最基本的共生原则。不能单单只是将人作为主体,人,建筑,环境三方是互为平等的关系,要尊重三方最基本的诉求。

(2)渗透原则。

绿色元素是绿色理念中提取出的重要的设计元素。若要使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能够充分体现,必须要重视绿色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各阶段渗透。所谓渗透的要领可以总结为设计刚开始的理念渗透,方案设计中的语言渗透,建筑施工中的材料渗透与技术渗透,建筑建成后的建筑外立面元素渗透等等一系列完整的过程。一栋好的绿色建筑必须是承载着从设计开始到最终建成后的整体绿色渗透原则的。

3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对可再生资源的高效能利用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理念中,当前主要倡导的即是“节能”,节能意味着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利用的同时,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还可以用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在当今公认的可再生资源中,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是三种主要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在建筑界中,对太阳能与风能的利用较为普遍,当前建筑普遍采用大型落地窗,就是为了能最大限度的采光和利用太阳光;我国知名建筑学者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就是依据自然环境充分利用风能的典范。同等条件下,当前我国对地热能的高效利用较少,目前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建成几个地热能校小区,但收效甚微。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成地热能供暖系统如今已经建成并且高效运行中,是充分利用地热能源的典型案例。

3.2新型材料结合绿色元素

在进入高科技时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创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新型材料的运用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施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种高新技术材料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木头,砖等原始材料。在新型材料的辅助下,一些新颖的充满想象力的绿色理念得以实现。例如,“屋顶花园”是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典型案例,在建筑的楼顶加注高级防水隔绝材料,通过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这样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在保温隔热的同时,又能美化建筑立面。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3

建筑行业能够使人们的居住需求得以满足,但是其在发展的时候,也要消耗非常大的能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稳定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被提出,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获得支持后,绿色建筑设计也逐步开始实施,并收到了非常显著的节能环保的效果。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应用要求

人类和谐的象征、大自然的象征就是绿色。目前,节能环保得以广泛推广,而人们逐步开始重视建筑能耗问题。要想控制能耗,首要选择就是将建筑设计做好,通过控制能耗,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设计的能耗。而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设计当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不仅能够弥补原有建筑设计的缺陷,还能够推动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从建筑行业当前的现状来看,时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对绿色设计理念进行引入,而要想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就要将设计要求明确下来,并遵守一定指导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作绿色设计。绿色设计理念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第一,绿色理念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但在追求绿色的过程中,不能过多的损耗能源,而要将绿色节约资源的理念体现出来,这里资源节约指的不仅是控制工程成本,也是将资源可行性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同时,要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循环使用资源。第二,要以人类健康为出发的目的。不管是什么行业,其基础都应是人类健康,建筑设计也是如此。所以,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避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伤害。第三,保护环境,当前很多的建筑设计不仅会消耗较大的能源,还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所以要求今后在设计建筑时,要有效地使声音污染以及光污染的影响得以降低。

2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

2.1以节能环保为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建筑设计所用材料,能够决定最终设计成品的效果。而对能够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体现出来的材料进行利用,除了能够体现绿色的生活理念,还能够省下成本,将资源节约下来。建筑材料同建筑风格和成本以及安全性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要通盘考虑:首先,要按照当地材料的供应情况和建筑特点,优先对当地材料进行选择,这样能够将物流费用节约下来。作为设计师,要持有一物多用的观念,合理地利用建筑材料,确保在足够的条件下,将住户想要的效果设计出来。比方说,假如住户喜欢欧美风,那么可用到壁纸或者手工艺术,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设计成本,还能够起到美观的效果。其次,可在设计当中将高科技材料引入其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非常新兴,所以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设计师可对高科技材料进行使用,这样不仅能够使节能环保的需求得以满足,还能使现代可持续的需求得以满足。

2.2对新型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步提高,有了越来越大的建筑需求和居住需求,但由于在发展阶段,过度对能源进行利用,因此很容易引发能源枯竭的危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将不可再生能源节省下来,利用新能源代替旧能源,使地球压力得以缓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节省天然气,天然气取代了原来的煤炭,在给人们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环境污染得以降低,但由于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尽可能减少使用天然气,可用太阳能来取代天然气,因为其也是一种清洁能源。第二,节省电能。当今社会,由于全球变暖,因此在夏季会非常热。所以,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家庭,很多人都会对降温机器进行利用,而这些要消耗很多的电能。所以为了将电能节省下来,可实现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可在有太阳的时候时,将太阳能存储下来,然后进行转化,这样不仅能够保障环保的用电和照明,还可以减少使用电能,可以说实惠又经济。另外,建筑道路两侧的路灯,也可利用到太阳能发电,从而给人们照明。另外,还可以开采如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些新型能源。只有真正做到回收再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才能够实现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3在建筑布局以及规划中应用节约用地理念

可以说,我国是一个多沙漠以及多山的国家,实际上,并没有开发出多少土地资源,所以人均占有非常少的土地。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大节约土地资源的力度。而建筑行业,有非常大的用地需求,假如建筑规划不合理,会严重浪费土地资源,为了要利用土地资源的效率提高,需要对建筑设计规划的问题进行考虑,并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对建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在实际的用地规划中,可同建筑现场的场地条件以及设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平整场地的工程量减少,整合利用生态能源。

2.4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建筑节能理念

在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当中,也可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理念进行利用。可按照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对建筑朝向进行合理布置,同时在设计时,还应对建筑给周边建筑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考虑。比方说,某一地区的建筑设计,由于西南风是这一地区夏季的风向,所以可以在为南偏西的十五度方向位置设置建筑朝向,这样不仅能够对自然风进行利用,将室内温度降低、将使用空调的时间减少。与此同时,还能够防止建筑受到的太阳照射太多,但由于我国南北的温差以及气象的差别较大,所以总体设计建筑的时候,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在进行单体的平面设计时,要对楼层间不同的楼板隔音以及房间隔音问题进行考虑。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将固体传声降低。另外,由于平面设计当中车行和人行入口布局同人们生活生产的节能性和安全性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设置的时候,要考虑到周边建筑功能以及市政服务设施。比如在一些大型商场和地铁站以及公共汽车站对人行出入口进行设计,而在适当的位置对机车出入口进行设计,尽可能防止车流和人流混行致使安全事故发生。

2.5在景观结构设计当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要按照小区所规划的自然景观来协调设计建筑景观,对于建筑休闲广场的景观和小区入口的景观,在设计的时候,可对递次展开的方式进行采用,这样能够确保一切内部的景观能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结合景观设计和建筑布置,除了能够为人们提供较好的景观环保,还能够让其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因此,可在道路两侧对一种乔木和树木进行种植,但具体是否种植主要依照道路功能和性质来确定。一般道路用于车辆通行,就不需对树木进行种植,假如道路用于人行道,那么就需要对树木进行种植。另外,可在建筑室外,对花草进行种植,比如在靠墙位置对爬山虎类的植物进行种植,不仅能起到美观的效果,还能让人们拥有好心情。同时,可将花卉或者盆栽放置到室内,除了能够使空气得以净化,还能达到一定修身养性的效果。

2.6在外墙设计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

墙不仅能够是保障安全,还能够分割地界。但相比于室内的其他设施来讲,墙要占据很大的面积,因此需要很高的成本。实践证明,最为复杂的墙体设计就是外部墙的设计,所以应在此设计上引起足够重视。设计人员应对房屋的隔热以及保温效果进行考虑,在对外墙宽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要对导热系数小以及热阻大的材料进行利用。还有,在选择门窗时,考虑其坚固性和节能性。最后,在筑墙的时候,应采用新型的筑墙理念,这样才能够达到保温以及节能的效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得以广泛地利用。通过建筑节能不仅能有效避免浪费大量资源,还能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同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相符。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应遵行一定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理念,重视以人为本,高效地利用能源,促进自然与人类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好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作者:杨涵博 单位: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圆,秦孟昊,ZHANGJianshun等.“绿色建筑设计工作室”———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绿色建筑集成设计平台[J].建筑科学,2014,30(8):22-29.

[2]胡晶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1734.

[3]刘凯英,田慧峰.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J].施工技术,2014,43(4):60-62,74.

[4]刘勇,林边,贾宁等.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更新之刍议[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26(4):470-473.

[5]曾巍,郝军,徐稳龙等.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绿色建筑实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创新科研示范楼绿色建筑设计[J].暖通空调,2012,42(10):26-29.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4

2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绿色建筑设计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最大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创造一个低耗能、长效、舒适、无害的室内环境。基本要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减少建筑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2).在建造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减少污染,因地制宜选用无害或危害极小的建筑材料,多采用可再生资源。3).在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的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集技术、艺术与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把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引入室内设计,需要室内设计师具有社会负责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从传统室内设计向“绿色室内设计”转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以室内空间环境的安全性为前提做设计室内设计首先要保证室内空间环境的安全性,要避免危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及正常的生态秩序。在保证室内构件安全的前提下,要重点关注室内空气质量的安全性。控制室内空气质量主要从以下两点着手:(1)选择安全、环保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2)避免过度装修导致的空气污染物浓度超标。环保的建筑材料也含有少量有害物质,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预评价,根据设计方案和空间承载量、材料的使用量、室内新风量等因素,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估算,确保甲醛、苯、氨、氡和TVOC五类空气污染物,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3.2室内空间设计要以降低能耗为基础,提高室内空间环境的保温、减噪、自然通风及采光功能室内设计除了要满足功能性及美观的需求外,还要充分考虑室内空间建造及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性。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要求提高,建筑的使用能耗随之增大,为达到舒适度和节能的双赢,以降低能耗为基础,提高室内空间环境的保温、通风、减噪等功能是非常必要。(1)做好建筑的保温隔热,既确保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度,又可节能减排。保温有外墙保温和内墙保温两种方式。通常在设计功能性满足的情况下,宜采用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外墙装饰材料做外墙保温处理,可简化施工程序、减少材料损耗,保温隔热效果好。对于室内温差要求差异较大的房间宜采用内墙保温隔离,另外不要忽视在顶棚和楼地面也要设置保温层。(2)降低噪音污染,提高室内居住环境的质量。随着城市越来越拥挤,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控制室内噪声水平,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也是“绿色建筑”的要求之一。首先做好噪音污染的预控,做好室内的“动、静”分区,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对于一些会产生噪音的设备用房或人流密集的场所,为减少噪声干扰,在进行室内的顶棚、楼面、墙面和门窗的装饰设计时,要兼顾吸声与隔音效果,宜采用吸声或隔音效果好的造型及建筑材料。对噪声敏感的功能空间宜集中布置在远离噪声源的地方,不能避开噪声源时应采用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3)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环境,提高入室新风的品质。注重入室新风“量”和“质”的统一[3]。室内通风,一是开启门窗通风;二是通过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气流组织设计,但目前情况下,要完全消除空调设备的污染是很困难的,新风质量是不能保证的[3]。为了确保室内新风的“质”,只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在室内空间布局时,注意避免隔墙及固定家具的布置切断室内通风路径,固定装修及家具等宜与风向平行布置,减少其对风的阻力;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前提下,可采用镂空隔断减少对风的阻隔。当室内分区不利于空气流通时,宜采用直排式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对空调的依赖。(4)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创造优质光环境。为了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照明,进深较大的公共建筑布局尽量不要遮挡采光面,可设置开敞办公空间区域;对于有特殊私密性要求或封闭空间要求的功能区域,建议采用透光材料加百叶窗帘来营造私密空间,避免大范围出现暗房间;难解决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零星空间可做辅助用房。对于室内自然采光条件不好的大空间,可以采用反光板、散光板、采光搁板等设备将自然光反射到室内,再结合人工照明系统协同采光。实验证明,采光搁板配合侧窗能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提供充足(大于100lx)均匀的光照[4]。另外,为提高室内自然光的散射,增强照度,室内的顶棚和墙壁的装修材料反射比要高些,顶棚材料宜为0.70~0.80;墙面材料宜为0.50~0.60。除了加大自然光的利用,最好在电气系统设计时能考虑安装照度探测器及人体感应探测器等。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节能效果,配合节能型光源及灯具的应用,照明耗能比同规模建筑可减少30%左右[5]。

3.3室内设计以简约为主线,去除一切“无病”的装饰性构件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认为:住宅不是陈列品,也不是地位的象征,而是审美和功能统一的环境。因是利益的驱使,室内设计普遍存在“过度装饰”的现象,过量的纯装饰性构件,不仅占用了室内空间,加重室内空气污染,还多消耗了资源。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通过功能和装饰一体的构件来美化、改造空间。在室内设计时,不以审美需要而降低围护结构的隔声、隔热及防水性能,不影响室内的自然采光及通风,以节能环保为依托,倡导简约的设计风格。

3.4建筑材料及构件的选用要兼顾“绿色、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的选用应遵循绿色、环保、新型、节能、经济、适用、耐久的原则。除了注重建筑材料的质量、外观及有害物质含量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各方面的选用要求:(1)为了提高室内空间环境的安全及舒适性,在选用功能性建筑材料时,建议采用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新型材料,如:具有抗菌、防霉、除臭、隔热、防射线等多功能新型建筑材料,达到改善室内环境目的。(2)优先选用本地建筑材料及构件。既可节约运输成本,减少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易于融入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中。专家建议60%的建筑材料要来自于距离工地500km以内地方。(3)优先选用工业化、集成化高的建筑材料及构件。减少施工现场材料及构件加工的比例,工厂批量化加工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现场加工造成的粉尘、噪音等对环境的污染。如厨房的设计和安装,基本都是橱柜厂里按尺寸加工好,到现场直接安装,工时短,工业化的机械生产,橱柜的质量也更有保证,值得在其他空间设计中借鉴推广。(4)优先选用再生性建筑材料。再生天然材料及其制品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对环境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5)多选用自然环境下易降解的材料、可循环再利用的材料及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里规定了:“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总质量的比例不小于30%,且其中废弃物的掺量不低于30%。”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5

二、实施城市绿色设计的原因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地存在,事物的这种联系,又使事物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事物从量变到质变,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最终推动事物的发展。这其中涉及一个“度”的问题,只有当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事物才会发生质变,控制好事物的量和度,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关键。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使城市工商业逐渐繁荣发展起来,城市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资源,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城市危机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满为患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1978年,中国总人口约有9.6亿,其中城镇人口约为1.7亿,占总人口的17.9%,乡村人口约为7.9亿,占总人口的82.1%。改革开放前,我国约有82%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约有13.4亿。目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为6.6亿,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为6.7亿,占总人口的50.32%,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加快,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人口增长迅猛,几乎要与农村人口持平。其原因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农民意识的觉醒,憧憬着新生活的人们,放弃农业,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农村人口通过送孩子进城上学和进城务工两种方式,融入城市,城市人口的飞速增长给城市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城市亟待转型和升级。

2.城市盲目扩大,资源紧缺,环境恶化

城市人口的增长,首先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人口过密、交通拥堵,导致食物、住房、水电等生活资源消耗过快,补给跟不上,城市基础设施也难以满足飞速增长的人口。其次,是为了解决新增人口的就业问题,迫使当地政府放松政策限制,以增加企业数量和让部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来吸纳失业人口,城市的土地被大量地征用,过度的资源消耗导致水土和空气污染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和空气等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直接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和沙尘暴天气增多,气候反常,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地威胁着城市人口的健康和生活。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关系告诉我们,有前因必有后果。我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人口的猛增和盲目扩大,导致城市发展过快,不堪重负,达到了承受极限。为缓解城市压力,城市必须实行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

三、城市绿色设计中的哲学理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的哲学精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就是不能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要顺应自然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生活理想,也即“道法自然”,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而然。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修正了老子的哲学思维,开创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相反的概念。“天”代表着自然,是无拘无束的自然存在。“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活动。“天地万物人为贵”,“人为”就是为了达到人类的生活理想而有选择性地对“自然”有所作为,而这种行为又不能是没有约束的胡作非为,必须要遵循“天道”,也即尊重自然规律。只是因为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的存在和行为必须符合“天意”罢了,正所谓“天意不能违”也。所以庄子极力赞美天地万物的自然有序,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同构的社会理想,其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理念。城市作为可塑的人造环境,其绿色设计中的哲学理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尊重自然,保护城市环境

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在自然界中,人类的行为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人类不但要适应和顺从自然,还要改造自然,通过改造自然,为人类创造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杜绝破坏自然。对于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城市来讲,要让城市变得清新自然,只有切断城市污染的源头,才能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具体措施是严格禁止生活污水、工业有毒液体和气体的排放,避免造成对河流、湖泊、地下水、土地和空气的污染。另外还要禁止乱倒工业和生活垃圾,以免造成环境的污染,特别是要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2.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控制城市发展速度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城市的发展不能违背规律,物极必反。城市发展要遵循质量互变原理,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严格把好“质量”关。城市作为人造的自然,要把握好发展的“火候”,控制好发展的速度。不能为了实现城市化而盲目地进行造城运动,也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城市环境,更不能为了一时的繁荣而进行过度开发,做“杀鸡取卵”的蠢事。要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健康有序地推进城市的发展。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6

2)项目地址:本项目地块周边均有城市道路环绕,交通便利。

3)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用地100000m2,小区地上布置13栋18层高层住宅楼,1栋16层高层住宅楼,2栋17层高层住宅楼,地块西侧和南侧布置两层沿街商业等配套公建,地下建筑规划为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消防设施及配套人防工程。

4)本项目绿色建筑建设目标是达到标准。

2技术措施

2.1节地与室外环境

1)按照××市××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本项目周边范围为住宅区和市武装部、公安部、第四中学及××集团,缺少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因此本小区在经十路和南侧规划路沿街一侧设置两层商业服务设施,建成后可以综合服务周边18.84ha、六个地块的居民,与周边地区的已有的公共设施协调互补。

2)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居住、文化教育、商业办公区为声环境1类区,商业或者居住、商业混杂区为声环境2类区,纬二路、纬一路、规划四路、经十路、经十一路等道路两侧为声环境4类区。在小区周边设置禁鸣路段,通过路网和交通组织优化,控制交通量,抑制噪声源。结合道路绿化,采用侧枝发达、枝叶茂密的常绿植物乔灌草组合配置构成绿色长廊,形成道路绿色声屏障。在步行道和建筑之间再配以乔、灌、草结合的植物群落,逐级削减噪声。

3)在本小区建筑布局上,主要采用南北向行列式布局,并保持适当的建筑间距,用以加强夏季的自然通风。并通过建筑外墙、植物防风带等挡风措施来阻隔冬季冷风。

4)在绿化植物选择上,大力推广使用乡土树种,绿化建设以适于本地生长的树种为主,加强本地植物利用,本地植物比例不低于80%。小区绿化植物必须同时满足:乡土物种种类占绿化物种种类比例≥70%;乡土物种种植面积占绿化种植面积比例≥70%。

5)透水地面一般分为自然的地面、公共绿地面积、绿化和镂空面积≥40%的镂空铺地。在本小区绿地率为42%,同时采用镂空面积≥40%的植草砖,并设置透水垫层,如砾石、砂、砂砾料或其组合。

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本小区建筑体形规整,均为南北朝向,楼距符合日照要求,建筑体型系数、窗墙比满足节能要求,住宅前后无遮挡,各户型自然型采光效果良好。东西向的窗户设外卷帘或百叶窗遮阳装置。

2)本小区在公共部位的照明采用了高效光源和灯具,具体措施包括:地下室采用T5节能灯,直管式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电梯间采用光感声控开关控制,楼梯间采用红外线感应开关控制。使用太阳能路灯系统,并使用LED灯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在自然采光的公共场所和部位(如楼梯),为照明系统配置定时或光电控制设施。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本小区采用在建筑附近设下凹式绿地,采用:屋面雨水→下凹式绿地→植被浅沟→收集利用或排放的方式;同时小区停车位和部分路面采用植草砖等透水铺装材质,公共活动场地、人行道铺地材质选用多孔性材质,提高雨水入渗率;采用渗透管或穿孔管用于雨水排放,使其兼具渗透、排放双重作用;同时采用蓄水池增加渗透量,可作为景观用水。透水地面应设透水面层、找平层和透水垫层。透水面层可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面砖、草坪砖等;透水垫层可采用无砂混凝土、砾石或砂、砂砾料。

2)非传统水源利用应优先绿化用水,当保证绿化用水后有富余时,尚可用于洗车、冲洗道路、冲洗垃圾间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项目。本项目将屋面、地表作为雨水收集面,在绿地中设置适量的雨水收集池及渗透管,并设置二元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及雨水分别使用之管线)。处理工艺流程:雨水→初期弃流装置→贮水池→过滤→消毒→清水池→绿化、浇洒。

3)规划范围再生水水源为××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其供水水量及水质均满足区内再生水需求。现状沿纬二路设一根DN300再生水管,沿区内经十路、经十一路敷设DN150mm市政再生水管,枝状供水,并加强与周边地区再生水管的沟通。各地块分别从市政再生水管上接管。依托片区内部绿化带及主次路网布设中水管网系统,绿化带内管顶覆土按0.3m~0.5m,路段上管顶覆土按0.7m~1.0m控制。用作冲厕以及绿化、景观、道路浇洒、洗车等。

2.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本项目中使用和施工现场相距较近的工厂生产的建筑材料约占总材料总重的70%。

2)本工程住宅多数为18层,8度(0.20g),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采用工厂预制混凝土。

3)本工程全部采用C30~C50混凝土、HRB400级钢筋。

2.5室内环境质量

1)窗户是沟通室内和室外空间的桥梁,除此之外,它还兼具有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作用,良好的视野、通风、采光有利于住户保持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本小区住宅均为两个单元、三个单元相拼,前后两栋住宅楼间距在40m以上,在空间上,设计师最大限度地使不同栋楼之间住户在前后左右视线上的相互干扰,每两栋住宅之间的水平视线距离都大于18m,完全满足视线要求。卫生间开设外窗有利于污浊空气的排放,在一个户型有≥2个卫生间的前提下,实现了至少有一个卫生间开有窗户,方便自然通风。

2)本小区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山西省的节能图集对外墙、屋顶、楼板及特殊的热桥部位进行计算。

3)本小区将严格按照当地节能规范,对屋顶和外墙、楼板等节点进行节能设计。

2.6运营管理

1)本小区在设计初期,重点考虑垃圾站的位置,垃圾站的建设要和住宅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垃圾站内应设置中水冲洗和排水设施,存放的垃圾分类、分区,及时清运,防止污染环境。

2)按照小区的实际使用情况,本小区将根据CT174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的相关要求,本小区将设置:闭路电视监视子系统;电子巡更子系统;可视对讲及远程控制开锁子系统;家庭自动报警及紧急呼叫子系统;防火、防煤气泄露子系统;三表远距离自动抄表子系统;给排水、变配电集中监控子系统;物业计算机网络管理子系统。

3)本小区严格要求采用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生物、仿生物制剂等新技术的应用,规范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对生活有不良影响化学产品的使用,坚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者的结合。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7

关键词:

绿色建筑理论;景观建筑设计;高校教学;影响

近些年,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一天天变少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现状,绿色建筑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迅速在高校的建筑设计专业中蔓延开来,被融入到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教学里面,一些高校还专门针对绿色建筑理论对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全新改革,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并开设相关的课程。

1绿色建筑理论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代表了一种概念,从设计到建造的过程中消耗最少的资源。绿色建筑理论指的是将生态学理论和自然环境应用在建筑设计和建设的过程当中,使建筑物和自然环境能够相互协调,绿色建筑理论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且在减少破坏环境的情况下构建出适合人们生活需求的生态环境,既节省资源消耗,又能保证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有关部门、建筑专家以及生态环境专家的研究和认可下,绿色建筑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要想建筑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就必须坚持绿色建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建筑物。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第一,绿色建筑和自然的相互融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就是创建建筑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在理念中展现了当地的人文环境,通过建筑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展现出来。第二,合理的利用能源。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但要重视环保节能,建筑布局合理,还要充分合理的采用各种生态技术手段将能源利用起来。太阳能和风能是绿色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两种能源,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建筑顶部增加利用太阳和风能所用的电池板和风车,将太阳能、风能转换成电能,不但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消耗,还增加了能源的使用率。第三,建筑室内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充足的阳光,防噪音等。室内空气的流通能达到节能省排的效果,充足的阳光可以减少室内灯具的时间,从而延长各种灯具的寿命,节省了电能的消耗。总之而言,运用绿色建筑理论建造的建筑物不但能够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条件,还实现了人类、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2景观建筑设计的全面认识

2.1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

景观建筑设计是一门在建筑专业课程里新兴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景观建筑学是以建筑、园林、规划为研究理论支撑骨架,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艺术的发展与综合运用,设计领域的学科交叉共荣已成为其必然趋势。从建筑学的发展角度来说,景观建筑和一般建筑不同,景观建筑和当地的环境、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造型优美,具有景观和观景的双重身份,比一般建筑在设计上敏感、复杂、广泛。景观建筑设计需要丰富的建筑知识,并且还涉及到了风景园林学、生态环境、规划学等多科学的知识,景观建筑不单是指设计一个好看的房子,它还代表着当地的文化的社会形态,承载着当地的文化习俗。此外,景观建筑的设计还涉及到科学、美术、社会等诸方面因素,它们密不可分,相辅而成。景观建筑设计对全球的城市和环境建设起到而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

2.2景观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区别

LandscapeArchitecture在国内学科的意思就是景观建筑设计,但是,在与中国传统的园林学科等融合的过程中,将LandscapeArchitec-ture翻译为“风景园林设计”。从翻译的角度讲,景观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设计,只是设计的内容、对象、表象不同而已。景观建筑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景观建筑为主,对特殊园林建筑、景观建筑的只是用于实践。而风景园林设计的研究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广,不仅涉及到设计层面的内容,还涉及到规划层次的内容,比如风景区旅游规划、森林公园规划等。在设计要素方面,风景园林设计包括了景观建筑设计,但是景观建筑设计也有一部分内容不属于风景园林设计,比如城市的博物馆、城市中的特色景观建筑。所以,对于设计对象,景观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层次范围不一样,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交集。

3绿色建筑理论和景观建筑设计的关系

3.1绿色建筑理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价值

如今,无论是绿色建筑还是景观建筑设计,这两者的共同主体就是可持续发展。城市里的的标志性建筑由传统高消耗发展模式转化成可持续发展模式,而绿色建筑正是转变的唯一道路。景观建筑设计关系到土地、城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景观建筑设计里包含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建造和技术的推广,社会的多个层面,多种学科的参与。由于建筑周围的景观不仅要具有美学的价值,还要突显出绿色生态的意义和环境保护作用。一个好的景观建筑设计作品至少包括两方面,第一要关注自然,不破坏生态平衡,具有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二是要展现出当地的人文情怀。所以,景观建筑周边的环境景观的设计和应用都离不开绿色建筑的理念。

3.2景观建筑设计有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

根据我国目前能源耗量来讲,建筑设计的能源消耗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0%,我国的建筑达400亿平方米,但其中节能建筑只占了的1%,剩下的全部都是高能消耗建筑。有专家提出,运用景观建筑设计手段可以实现低性能的绿色建筑。景观建筑设计将被作为发展、推广绿色建筑理念的一种策略,利用绿色建筑理念和景观建筑的优势就可以将高能消耗建筑转化为低能消耗的建筑,这也是我国未来在建筑设计发方面发展的一个趋势。

4绿色建筑对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的影响

4.1景观建筑设计概念的形成

将景观建筑的周边环境从一个场所模型想象成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在景观中带有目的的寻找能激发能生成建筑形态的要素,这个要素可以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有特色的景观特性。将要素结合到一起,将这个集合作为建筑形态的出发点,同时思考人类在景观中的方式与建筑的关系,从而确定景观建筑的设计概念。

4.2建筑设计课程的调整

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突出,意识到绿色建筑理念对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各所高校也纷纷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教学当中,在各高校对建筑设计专业进行了绿色建筑理念的设计课程改革后,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全面了。针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的方式主要有建筑设计课更加重视绿色生态,增加绿色生态实例并对其分析;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增加了绿色建筑、生态环境等专题,甚至针对建筑设计教学的改革,形成了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的体系等。

4.3景观建筑设计

增加新课程景观建筑设计在理论课程方面,国内的一些高校在充分研究认识绿色建筑理论后,在景观建筑原有的理论内容中增加了绿色建筑理念,为了让课程更好的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开设了相关理论课程让学生选修,当学生选修的相关课程结课后,所学到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内容会一直渗透到每年的建筑设计课程中,并且要求学生对景观建筑设计方案说出合理有效的绿色建筑的分析。

4.4绿色建筑理念加入景观建筑设计教学后的现状

建筑设计专业的景观建筑设计课程的文献资料并不多,建筑设计的研究多见于建筑学课历史、建筑学科实践方式以及学校的建筑专业的教学体系,或者是风景园林设计的研究。有建筑设计专家针对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景观设计做出了研究。在建筑设计原有的优势上加入绿色建筑的理念,运用实地感知、测绘和分析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景观设计意识。

4.5当今高校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的局限性

自从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逐渐被融入到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的体系中后,很少有学生对景观建筑设计背后的绿色生态区深入探索,大多数学生都是直接照着某些知名景观建筑设计师的绿色景观建筑设计作品进行模仿,这种现象表现出来的不是结合本土的生态和思想,更像是对流行的跟风。景观建筑设计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相关的应用实践,还要求学生要牢固树立建筑的生态环保意识,奠定基本的职业素养。在目前景观建筑设计的教学体系中,建筑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生态环境、当地的文化习俗、当地的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景观建筑设计的理论课与设计课的联系不紧密,这样和很容易形成景观建筑的设计与理论、技术慢慢分离。建筑的造型和图纸成为景观建筑设计课程的重点,从而忽略了建筑的技术特征和设计意义。而学生对绿色建筑理论的知识和技术一知半解,在实践中也没用办法在生态技术层面进行合理的运用以及创新。由此可见,绿色建筑理论并没有正在融入到景观建筑设计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局限于景观建筑设计的表层,并没有深入到景观建筑设计的生态思想,甚至养成了学生在画景观建筑图纸的时候的模仿习惯。

5总结

如今,绿色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专业和景观建筑设计课程的共同话题。绿色建筑理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受到应用,成为节省能源、促进建筑、城市、人类以及自然的和谐发展,而绿色建筑理论仍然是建筑教育者和专家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话题。绿色建筑理论在景观建筑设计课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学生详细了解了一个绿色景观建筑的知识链。

参考文献:

[1]郭苏明,夏兵.绿色建筑理论对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的启示[A].高等建筑教育.2014(05):5-9.

[2]林飞.浅谈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论的应用[A].江西建材.2014(10):7.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8

1、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相关内容

1.1可持续发展内容

在绿色建筑中,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危机问题,主要以有效的方法解决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天人和谐”思想表现的较为明显。

在评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在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由该定义可知,在实现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在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1)将发展作为主题,但需要统筹兼顾人类不同时间段的发展需要;(2)强调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要求人需要立刻转变对待自然的态度,并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管饭关注的问题,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价值目标。

1.2安全适用

从当前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要来看,评价建筑物价值的要素主要分为:适用、美观、经济、健康。而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作为指导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思想,自然需要体现上述要素的内容。

从安全性来看,其主要指建筑主体安全,并且能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统计我国上世纪80年-90年的建筑安全事故来看,其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平均每年约有98.3幢楼房因为各种问题而倒塌;在2008年汶川地震来看,大量房屋倒塌,说明我国某些地区的教学楼存在抗震能力差等问题;而自2009年至今,“楼脆脆、楼歪歪”等现象屡见不鲜。统计上述现象的发展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劣质材料,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缺陷。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安全性这一底线。

2、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分析

为关中民居为例,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2.1绿色建筑人文理念应用的基本原则

(1)坚持自然性的设计原则

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天人和谐的表现最为明显,主张“天人合一、仁及草木”,而管在关中民居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性原则的指导思想,其应用方法主要为:①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重视保持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将建设周边基地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建筑效果的重要标准。从建设情况来看,关中民居实现了居所与自然的统一,房屋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丘陵之间,且基本做到了“家家有树荫、户户有虫鸣”,有效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②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针对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在工程建设过程汇总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在易于初选水土流失的地方移植绿色植被,提高了该地区整体绿化面积。

(2)坚持地域特征指导性原则

“安全适用”是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在关中民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充分结合关中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关中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若一味强调“宅高、面积”势必会增加居民负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坚持地区特征指导性原则,确定设计的基本要求:①民居平面布设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生产要求;②不断降低民居体系,避免因为出现严重的建筑凹凸现象而出现能连损失;③重视自然因素,强调自然采光、通风;④民居能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并能与周围环境交辉相映。

2.2具体设计方法

(1)村镇布局设计

结合观众地区存在平原地貌、阶地地貌、台塬地貌等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针对上述三种地貌的实际特点,精炼减少土方开挖,尽量保持原有生态格局。其主要设计方法见表1。

(2)建筑形态设计

①院落布置

在传统的关中民居院落布置情况来看,其院落狭长,进深大,并与独院实现了横向与纵向拼接,形成合院式民居。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设计中,院落依然是长方形结构,只是进深减少,并采用前后院的布局方式。其中,前院主要用于就餐、社交、居住等活动,而后院主要承担饲养、卫生间、储存等功能,强调院墙对整个院落结构的指导性作用。同时,若居民有需求,则可以在门面房进行加盖,以承担一定的商业功能。

②建筑平面功能布置

由于关中地区属于寒冷地区,确定建筑平面在提高民居舒适度、解决采暖资源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关中地区民居设计的主要特点,根据自然条件将其划分为北冷南暖的温度分区。其中,主要功能区应布置在有日光直射的南侧温暖区,次要房间可以设置在北侧,进而形成温度阻断区,通过北侧房间合围,提高南侧地区的保温效果。

③绿色民居形体设计

结合关中地区自然气候特点,使用坡屋顶。一方面,坡屋顶满足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人文要求,能有效延续低于文化;与平顶屋相比,坡顶屋具有良好的生态型。其表现在于:坡屋顶的投影方向和建筑物的宽度,可以影响建筑迎风侧与背风侧的压差,从而影响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

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天人和谐”的思想,强调建筑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通过不断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绿色建筑基本人文理念诠释[J].中国能源报(企业文化),2014(21):1-2.

[2]赵安启,马欣伯.绿色建筑基本人文理念阐释[J].绿色建筑专题,2013(12):30-34.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85-03

一、绿色设计是当代设计领域不可违背的原则

(一)绿色设计概念提出的背景

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场革命为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人类的进步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在这场革命中,工业设计也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工业革命助推器。因此说,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二百多年的工业发展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首先,由于产品生产的需要,大大加速了资源及能源的消耗;其次,工业生产也引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以及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以碳经济引发的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再次,随着消费品的大量普及,新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出,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度消费的重要介质,如:“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产物,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而日趋缩短,这大大增加了所谓“废旧产品”的数量,特别是家电消费类商品。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工业设计师们不得不考虑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得不考虑在拯救地球的生存中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的理念也就随之产生了。

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威克多・巴巴纳克在《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强调设计工作的社会伦理价值,认为设计师应认真考虑有限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绿色设计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虽然当时维克多的理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可利用资源的日趋枯竭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繁衍,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首先掀起了“绿色消费”的浪潮,继而席卷全球。无氟冰箱、环保彩电等绿色产品不断涌现,广大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也越来越崇尚。到了20世纪90年代,绿色设计成为设计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绿色设计的定义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兴起的设计思潮之一,总体上属于理性主义设计理想中的一环;是当今世界的“绿色环境”命题,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领域的表现。

绿色设计也被称为生态设计(Ece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la3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alConscious Design,ECD)等;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上以绿色产品作为绿色设计的最终体现,即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产品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种相关因素,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使用功能、使用寿命和造型等。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旨在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创造出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从更广义的角度上来理解“绿色设计”,可以将其视野扩大到全社会的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文化意识及整个环境系统的要求上来。

就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可归结为“3R”原则,即Reduce少量化,物尽其能;Reuse再利用;Recycle资源再生。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1994年,菲利普・斯塔克为沙巴公司设计的一台电视机,机壳采用了一种用可回收高密度纤维模压成形,其暖调的色彩,使人产生一种很自然的亲和性,该设计开创了电器绿色设计的先河(见图1)。

(三)绿色设计的特征

由绿色设计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设计是以绿色技术为原则所进行的产品设计与服务设计,它是针对传统设计的种种不足而提出的全新设计理念与方法。这种理念与方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功能全程性。绿色设计将产品的生产由传统的“生产一使用”过程扩展为“生产―使用一回收处理”的过程,也就是“从摇篮到再现”的过程。这种被贯彻以新功能和价值认识的设计思想与策略便于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环境问题,以及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处置等。只有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总体考量,才能进行绿色设计的整体优化。

2.环境亲和性。绿色设计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环境需求的分析考虑是辨别绿色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就要注意使用再造加工技术或是废弃物管理方法来协调产品设计,使零部件材料在产品达到寿命周期时,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再生值回收、利用,从根本上解决设计与环境的矛盾问题。

3.价值创新性。绿色设计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价值创造,概括地说可以归结为三个层面:(1)在结构与零部件设计中体现的结构技术与产品设计的层面;(2)在材料与工艺选择中体现的污染防范技术与产品设计的层面;(3)在人与环境整体关系中体现的创新技术、提高产品总体价值的层面。

(四)发展绿色设计的意义

1.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重要战略思想,它强调人类的发展要保持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人类对地球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日常生活中制造的大量垃圾,给自身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危机。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开始意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创造业大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策略,正是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正如本文所述,绿色设计是当代设计领域不可违背的原则,它从设计的根源上引导生产向可持续、无害化的方向发展,成为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点。

2.绿色设计引领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理念的产生,是对传统模式深刻反思后的创新,也是人类经过理性选择和道德自律的结果。绿色消费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调查显示,中国71.3%的消费者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

品对改善中国环境大有好处;53.8%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如绿色食品、绿色建材和绿色家电等绿色产品……。

由绿色设计引导形成的绿色消费理念,是有利于人类生活向良好的环境发展的一种消费理念,因而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趋势。这也为绿色设计成为当代设计领域重要思想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功能主义对绿色设计的拓展

(一)当代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形成于20世纪,是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设计思想。早在18世纪时,功能主义作为一个哲学名词就已出现。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设计史上的巨大变革,功能主义也随之被赋予新的意义。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理念,功能主义要求设计要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简而言之就是功能至上。虽然这种思想在当时来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是过于理性化的设计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病:设计忽视了产品的审美性,也就忽视了人对产品的情感因素;过于单调的设计使人的情绪得不到释放,越来越多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到了当代,设计的功能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更为强调“以人为本”的功能性理念。这种理念使“人性化”成为产品设计的焦点,将“人”放在了产品设计的第一位,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产品是为人而设计,设计应满足人的需求。进入21世纪,人们的要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层面,人们更需要人性的关怀。产品设计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系的,只有从感性的、生理的到关心心理需求的设计,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正如马斯洛所说,人的需求是一个从生理需求不断上升到尊重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的过程。满足功能只是最基本的需求(见图2)。

(二)当代功能主义设计目前存在的误区

当代功能主义设计的核心可以简言之“以人为本”。但这里所指的人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个体,更是一个集合。确切地讲,这个集合包括“社会”、“环境”、“人”等诸多因素。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在以往的产品设计中,由于过分强调设计所针对的个体,却也忽略了人的宏观概念乃至社会和环境因素,从而导致诸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种种问题的出现。因此产品的设计应该是在满足人(个体)的需求(包括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审美性等等)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协调各个因素问的关系。这也许正是目前功能主义设计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比方说现在有很多产品,虽然在功能性、美学性上实现了设计的目标,却在生产或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破坏,对于这样的产品我们又怎能将它算作是当代功能主义真正意义上的产物呢?

(三)绿色设计的理念与当代功能主义思维的有机结合

1.将绿色设计的理念融入当代功能主义思维。产品设计中的“绿色”理念涵盖的内容十分广阔。其不仅要利用绿色技术解决好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要解决好人与产品、产品与社会环境、人与环境(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真正实现“人―机―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绿色设计思维的不断深化扩展。人们逐步意识到绿色设计不仅仅是针对产品结构的易拆卸性:清洁的生产过程以及废弃后回收的优化设计,而是应该从根本上利用设计引导消费者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发展。就此而言,工业设计师们显现出较其他专业所独有的优势,这种优势通过产品对使用者“消费行为”、“使用行为”及“态度”的影响表现出来。因而,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到当代功能主义的思维中,作为对当代功能主义的思维的补充,将当代功能主义设计的概念进行拓展。通过对产品“以人为本”的设计研究来引导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转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2.绿色设计理念与当代功能主义思维的契合点。虽然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到当代功能主义思维是对当代功能主义思维引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拓展,但有时两者在产品设计中融合时会产生矛盾。那么为了消除这种矛盾,我们就应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使产品在以人为本和绿色保护之间获得最佳的平衡点。如何消除这种矛盾呢?首先设计师应在产品设计之前深入研究目标群体的需求层次;然后在以人为本设计的同时进行产品的环境兼容性分析,并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前提下,通过对产品造型的适当简化、材料的合理选择以及是否循环、组合设计的巧妙运用,使产品在以人为本和环保之间获得最佳的平衡点。此外,设计师也有责任通过设计不断向人们展示绿色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美,引导人们正确的消费,从而间接促进以人为本产品的环境协调性。1996年,威利姆・比尔・斯登夫和顿・晗・维克共同开发的一种用于办公的座椅,以人的足、膝、腰三个部位为轴心,配合入的坐姿的变换,设置了手动调节装置,以便随时调节座椅的形态,使之增加座面和靠背对人体的合理、有效的支撑点,采用具有弹性、透气性和触感均良好的织物绷面,使人感到舒适。座椅靠背和框架采用强化聚酯,扶手和椅子的腿、支架等部分采用高强度特制铝合金制作,不仅结实耐用,方便组装、拆卸和维修,而且节省资源,有利于回收,不但对人是一种关怀,对环境也体现了深切的关注,实现了当代功能主义与绿色设计统一。这也将成为功能主义在新时代的新的发展趋势(见图3)。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设计理论不断成熟,特别是将其与当代功能主义思维的有机结合,使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宜人的产品,这不仅让消费者受益,同时也能促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可持续不仅是资源、环境的可持续,还应该是包含人类情感世界的可持续。设计被视为一种兼具理想主义色彩与强烈社会责任的工作。因此,当代设计应该是具有一定伦理道德观念的行为,不是只满足某个人或一小部分人的需求就可以了,而是要符合大部分人群的心理需求甚至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将绿色设计的理念融入到当代功能主义思维,寻求到一个两者间的最佳契合点,从而促进产品进一步满足人类更深层次的需求,体现出设计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把绿色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促进绿色设计与当代功能主义的融合,真正实现“人―机―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 平.潘玉林.现代十大设计理念――绿色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杨明朗.蔡克中.工业设计未来之路――绿色设计[J].包装工程2001,(3).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裘 成.韩春明.通过工业设计看绿色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07,(1).

[5]蔡克中.余伟伟.基于环境意识的人性化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6,(6).

[6]黄志斌.刘志峰.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7]朱庚华.耿勇.工业生态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任工昌.高晋.王平,以人性化为导向构建绿色设计战略体系叨,包装工程,2009,(1),

[9]柳冠中.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9.

[10]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例10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相联系,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深入人们生活的产品宣传绿色观念,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实现绿色理念的全面推广。当下,绿色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绿色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中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对于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法是推动绿色设计理念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一、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严重、难以解决且已经对社会发展造成直接阻碍和影响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与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限制工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一些地方的生态平衡因为这些问题而逐步被打破,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也逐渐模糊。这些问题对于各国而言都是大问题,需要采取具体的方法加以控制和解决。绿色设计理念的核心就是绿色观念,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注重保护环境,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浪费和资源消耗,同时要提倡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健康的消费理念等。绿色设计理念重点包括产品设计中的产品性质设计、产品功能设计和产品质量设计,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确保产品的可降解性、可回收性以及材料的重复利用。绿色设计理念的推广有助于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控制环境污染。绿色设计理念的出现代表社会整体意识的改变,同时也代表现代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提升。由此可见,绿色设计理念对于社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二、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主要是在教授产品设计方式、设计重点、设计原则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绿色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产品设计知识的过程中重视绿色设计并掌握绿色设计方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提升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质量,教师要详细分析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关键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案,防止教学过程中出现过多的偏差,稳步提升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产品设计人才。1.产品设计教学中绿色设计独立化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绿色设计独立化。在产品设计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将产品设计知识教授和设计理念实践分为明确的两个板块,导致绿色设计理念与产品设计无法有效融合。学生在产品设计练习过程中刻意应用绿色设计理念,出现了不可实施、过于理想化等问题。如,教师在教授矿泉水瓶设计的过程中,全面讲述矿泉水瓶的设计重点、设计内容等设计知识,包括矿泉水瓶形状的视觉性、商标位置的美观性等,然后教授相应的绿色设计理念知识,如矿泉水瓶的材质选择、标语等。学生在独立设计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设计偏差,如,只考虑绿色设计理念,采取淀粉等可降解材质,而忽视可行性;或者只重视矿泉水瓶的形状、商标,而忽视绿色设计理念;等等。这种教学形式直接导致学生将产品设计与绿色设计理念的学习分为两个板块,在设计应用过程中偏重其中一个板块,导致设计结果不尽如人意,进而导致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质量较低。此外,教师若缺乏绿色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就会导致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无法发挥作用,这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2.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理论化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过于理论化。一些教师采取口头教授的教学方式,全程掌握课堂走向和课堂节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些教师所采取的实例教学是利用固定的成功案例进行解析,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理论化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于绿色设计理念和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的必要性的理解较为模糊。一些教师的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偏向于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目标逐渐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偏离,导致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抽象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较弱。产品设计教学的发展因此受到限制,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绿色设计理念的推广也受到了抑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设计技术、设计技巧、设计想法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缺乏创新意识。3.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不踏实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存在的又一个问题就是教学不踏实。一些教师在大致讲解了基础知识之后,直接讲解各种方案和各种案例,让学生直接进行具体的产品设计并提交产品设计方案。教师所寻求的只是设计与自身讲解案例的契合,不重视学生的具体知识掌握情况。如,在购物袋的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粗略讲解购物袋的基础设计知识之后,讲解可回收的各种环保材质的购物袋设计案例和伸缩性良好的、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设计案例等,然后让学生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购物袋的设计。该教学方式会直接导致学生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基础不稳固,对于设计的理解逐渐往模仿、借鉴方向转变,产品设计创新越来越少,其设计思维被固定在一个范围内,难以取得突破。同时,一些学生对于产品设计绿色理念的认识较为浅显,无法深入理解绿色设计理念,更难以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活和生产。

三、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法探究

通过探究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能够明确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法和发展方向。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式的具体内容和操作也能够进一步得以确定,笔者力求完整地进行阐述、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全面展示有效的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式,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和建议。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于产品设计的兴趣和产品设计能力。1.设计教学融合化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绿色设计理念与产品设计教学融合。具体操作是在产品的功能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阐述该产品的功能设计方向、方式,还要具体分析实现该功能的操作,即在实现该产品该功能过程中所利用的设备、材料以及所使用的操作方法应尽可能地降低污染、能源消耗和成本,还要注意分析该功能应用过程中的环保性和有效性,设计具体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案例的使用频率和完整度,保证对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空间。教师要全面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提升学生吸收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在产品的性质设计过程中,教师既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产品的硬度、弹力等性能,还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产品的可回收性、重复使用性和可降解性等,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的能力,对于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促进产品的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授产品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分析成本、性价比等基本因素和基本关系,还需要全面分析制作工艺中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情况,分析所选择材料的可行性和环保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确保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自然地融合绿色设计理念,保证设计的环保性、合理性和创新性。2.设计教学实践化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的另一个有效教学方法为教学实践化,即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合实践教学。具体操作是校方通过考察,确定合作的企业,确定学生实践和实习的场所,给予学生充分的设计空间和设计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增加实践经验,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更为得心应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更为具体地了解理论知识和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的具体情况,同时调动对于设计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新颖的设计和巧妙融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方案,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奖励。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获得与专业团队共同设计的机会,这样既能够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3.设计教学稳步化教师要重视向学生教授产品设计和绿色设计理念的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阐述绿色设计理念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渐形成环保意识,继而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基础知识包括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原则、注意事项、设计基础操作和设计技巧等。学生要在打下扎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培养自身的设计能力,稳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结语探究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大量的产品设计人才,实现绿色设计理念与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这对于实现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