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8:43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1

(2)形式:户外活动

(3)活动地点:杭州市拱墅区部分公交站点及广场

(4)参与者:生物工程072班22名同学

(5)人员分工:

1、宣传委员: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活动地点的考察及宣传工作

2、团支书:负责活动参与人数及自行车的租赁

3、组织委员:协助团支书

4、班长,副班长:负责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5.、文娱委员:协助宣传委员做好宣传工作

7、体育委员:负责活动中的安全工作

(6)活动时间简要安排:

4月26日, 13:00出发,13:30到达运河广场,16:00在广场中心集合合影,16:20返校,16:50左右到达学校。

二、活动成效

1、预期目的: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拥有一次与社会人员充分交流的机会,学会正确的交流方式,接触不同的社会成员,也借此活动呼吁人们重视自己身边的环境,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使更多人了解低碳,参与低碳行动。

2、实际成效: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增进同学之间彼此的感情,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具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起到环保宣传的作用,呼吁人们重视身边的环境,爱环境,保家园。

3、活动中最有特色的部分

让同学们锻炼了交流能力。其中,在活动过程中有一突发状况,有一位老人家对低碳的事情特别感兴趣,问了同学们很多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求同学们回答一些社会现状及自己的看法,给同学们提了许多宝贵意见。与此同时还与同学们进行了和谐欢快的辩论,增长了同学们的社会见识。

三、活动感想

1、活动中好的方面:

活动中出勤的人共有22名,其他人员因各种特殊原因未曾参加此次活动,但事后都积极地询问了活动的进程,表明他们还是十分关心班级的,出勤率达60%。

各位班委的积极协助,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让此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活动进展顺利,安全工作做得比较到位,没出现受伤情况。

分发传单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曾羞怯,言语恰当,言行委婉,未曾发生冲突,并且路人都能乐意接受,说明同学们的交流方式十分恰当。

2、活动的不足之处:

安排活动时未曾考虑天气下雨,为了同学们的安全着想取消了环城路线的计划,只采取了徒步的方式,使宣传的力度有所下降,范围缩小。

宣传过程中,没有分配好每个人的分配任务,致使每个人的锻炼程度不均匀。

对于活动中的突发情况未曾充分准备,论点不够鲜明,没有掌握主动权。

3、以后在组织活动上该做的调整:

事先准备工作要加强,细节部分要尽量考虑周全,人员分工要更具体,让同学们明白自己何时何地要在什么,避免出现找不到人做事的情况。多从其他班级的团日活动中汲取经验,从活动展中“取经”,丰富宣传活动的形式内容。

4、活动宣传方面

活动前期工作还行,团支书的号召力还是蛮有用的,一声令下,同学们都踊跃参加;博客的申请有一定曲折,幸好有金科同学的帮助,虽然还不知当天的点击率,但从同学们的参加活动情况可以看出,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宣传单的制作及路线的考察都比较充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毕竟那天还下着小雨,同学们的超额完成让我很满意。

5、对于班委我想说的:

组织委员:团支书的超额完成,有你的一半功劳。

班长,副班长:一路上同学们的出行纪律让我很满意

生活委员:三军未动,兵草先行,谢谢你的协助。

体育委员:活动安全因为有你!

还有其他成员,感谢各位的协助!

6、个人心得:

本次的团日活动有点波折,原本定在4月20日的,但是因为下雨所以延迟。应该说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吧!之后,为了不在周末举行又定在了26日,可是天公不作媒,下起了小雨。眼看28日要考试,之后又是五一长假,没有时间安排。于是取消了计划的部分内容,才得以完成这次活动。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2

我区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数量多、品种优、造型美、特色浓、质量高、管理细”的要求,突出抓好“四大板块”和重点区域绿化景观建设,大力引进彩色树种,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在城市中心区,不断延伸扩大“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绿化特色,打造特色景观大道,塑造独特的城市景观。新建香樟、紫玉兰、鹅掌楸、七叶树等特色道路。对进出城区重要节点进行景观改造,大量增植栾树、红枫、五角枫等大规格彩叶乔木树种和美人蕉、彩叶草、观赏菊等时令花卉,建设城市片林,丰富城市色彩,打造七彩城区。在空港周边,迎宾路、虹桥路、九江路、新郑路等道路在已绿化的基础上,大量增植白玉兰、广玉兰、栾树、红枫、黄栌、紫薇、紫荆等特色树种,营造出“春天繁华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色彩斑斓,冬天绿意浓浓”的四季效果。在出口加工区,主要搞好周边的大环境绿化,规划建设平均宽度500米以上的环区生态林带,主要栽植白腊、杨树等。在环海新材料工业区,以栽植白腊、香花槐为主,在园区道路两侧各建设宽度达20米的道路林带,形成防污染生态隔离带。

以黑松、栾树、黄栌、苦楝、水杉、臭椿、乌桕、榉树等树种为主进行块状混交栽植。在现有沿海防护林体系内,大量栽植红枫、五角枫、黄栌、火炬、红栌等彩叶树种,建设彩色滨海风景林,全面促进了我区绿化品位的提升。内涵三:模拟自然森林,注意丰富人工造林的层次结构。我区根据实际,开展“植大树、造大绿、栽竹林”活动,做好花、草、木品种搭配,绿地、灌木、乔木立体绿化。突出休闲广场、街心公园、特色景观道路等绿化特色工程、精品工程建设。并通过对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分析,探讨现有绿地优化调整和改善的群落技术途径,研制绿地群落评价体系,开展稳定、高效、健康和低维护的绿地群落的构建示范。城市的中心区,高层建筑多,建筑密度大的地方疏林草坪会比层次结构丰富的密林更符合需要。所以,就城市绿地中乔木的覆盖率来说,一般应该从市中心向逐步提高,从市中心以疏林草坪为主,逐渐演变到市郊以城市森林为主,同时要求以通道绿化为延伸渠道体现出层次性和连续性。我区进一步深化了道路、铁路、河流、海岸等绿色通道建设及下一步规划,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发展混交林,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绿色长廊。

重点搞好了正阳特色大道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绿化规划建设,突出林带绿化、田园林绿化、绿化造型、特色景观、整体绿化美化效果。其中,正阳路绿化,岙东路至胶州界和王沙路至铁骑山这段道路两侧采用国槐、白腊、楸树、黑松等乡土树种进行带状混交栽植绿化;双元路至王沙路,采取几何地形、整形色块交替出现,以雪松、法桐、栾树、大叶女贞、水杉等高大乔木为骨架,以红枫、鸡爪槭、五角枫等彩叶树种和时令花卉为亮点,建成现代化城市景观大道;岙东路至双元路,道路绿化采取乔、灌、草相结合,以栽植水杉、银杏为主,突出工业园区生态自然的景观特色。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绿化,路最外侧各栽植1行雪松,中间各栽植2行黄山栾,靠路一侧各栽植红皮云杉、樱花1行,形成以乔木为特色的景观带,构筑绿色屏障。其它道路绿化,要因地制宜增加乔木栽植比例。在桃源河、大沽河、洪江河流域两侧各规划建设宽度50米的生态林带,主要栽植白腊、杨树、柳树等固土、涵养水源的乡土树种,营造两岸杨柳依依的靓丽景观。白沙河两侧各规划建设宽度20米的沿河绿色长廊和城市风光带,主要以栾树、苦楝、楸树、水杉、柳树、喜树、碧桃、青桐等树种进行块状混交,形成“水绿相映、桃红柳绿”的河岸景观。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我区“绿色****”建设成果来唤起群众对“城市森林”的向往,同心协力地投入到我区生态环境建设之中,真正做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

绿色是健康的颜色、是希望的颜色、是和谐的颜色,****区正以其秀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繁荣昌盛的经济实力,传递着城市理念变化的悄然信息。城市森林生态建设,自然风貌与城区景观交相辉映,为****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活改善的生态城市、和谐社会的动人画卷。我区是一座森林中的花园城市,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突出了“绿色****”建设大格局,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特色城区,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传播绿色文化、建设绿色环境、弘扬绿色理念,做足绿色文章,倾力打造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一组组鲜活的数字和一个个响亮的荣誉,充分体现了绿色****建设的巨大成就,也描绘出了****青山碧水蓝天、鸟语花香树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局面。****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决定》、《关于全面打造“绿色****”的意见》等文件,全面实施“绿色****”建设工程。截止到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近8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5万亩,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区林地总面积达到2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比2002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先后荣获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做到了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发展,逐步形成“居住在林中,生活在绿中,娱乐在花中”的生态环境体系,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结合“绿色****”和城市森林建设,分析我区现代林业发展的特点及目标如下:

一、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让城市融入森林,是我区发展的根本目标

城市森林是城市的“肺”,可缓解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自200*年实施“绿色****”工程建设目标以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每年年初举行“绿色****”工程建设动员大会,提要求,定目标,不断形成城市森林生态建设的合力。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城市融入森林,把城市森林建设贯穿于整个城市发展全过程,全力打造城乡绿化新形象,促进城市森林向纵深发展,基本形成全年常绿、四季有花、花木配套、绿树成荫、乌语花香的生态效果。同时以绿色通道和森林旅游工程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城郊主要公路、江河两岸的植树造林,着力建成“有路皆绿,错落有致”的城市森林景观带。实现了“城在林中,景在城中”城市森林新格局。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坚持适地适树,科学选择林种树种,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有机统一。

二、创新城市森林建设运作机制,让森林融入城市,是构建生态和谐的成功之举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要先行。我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城市森林建设的新机制和新路子,从而使城市森林建设成为可望又可及。我区把城市森林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以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点,聘请组织专业部门和专家,承担规划设计任务,科学编制《****区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严格划定森林和绿化用地界限,建立城市绿色管制制度,将绿化绿线、水界蓝线和建筑红线视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高压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超越绿线搞建设,坚决维护林木绿地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拓宽思路,大力开展了见缝插绿、通道绿化、山体恢复等绿化工程,有效解决了城市绿地面积增长不快、总量不足的问题,改善了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三、拓宽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渠道,让公众融入建设中,是构建生态和谐的不竭之力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3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逐步由资源环境实物量核算―――资源环境价值量核算―――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来实现的,核算内容包括土地、矿产、森林、水、海洋五大资源核算及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两大环境核算。确定优先领域,逐步开展资源环境的全要素核算是绿色GDP核算的基本实现途径。

资源指在我国领土和大陆架范围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的实物资源的总称。我国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主要是森林)、水资源(仅指淡水)和海洋资源,资源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期初期末的资源存量、流量两个方面。其中资源存量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流量构成绿色GDP核算的重点,具体表现为资源耗减成本,包括存货型资源耗减成本和资本型资源耗减成本;资源耗减成本在结构上可分为中间消耗性资源耗减成本(如矿产资源)和折旧性资源耗减成本(如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每种成本又可分为实际耗减成本和虚拟耗减成本。

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天然的和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关系。环境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按环境要素划分,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环境保护成本是指由经济活动残余物影响的自然环境“功能性”服务质量下降的价值,包括环境保护实际支出成本和虚拟支出成本。环境损耗是指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之间有着明显的交叉,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侧重于资源的数量,而环境资源资产核算则侧重于资源的质量或破坏方面。

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处于核心地位,代表系统的生产能力、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以及外貌景观等。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上的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系统。生态环境的核算包括生态环境效益与损耗两方面,例如森林生态环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建设成本指由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生态效能性”服务质量下降的价值,包括生态环境实际支出成本和虚拟支出成本。

二、实行绿色GDP核算需面对的问题

实行绿色GDP核算,需面对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绿色核算技术。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由于许多自然资源同时具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产的属性,因此,其产权界定非常困难。此外,某些自然资源的价格会被严重扭曲和低估,如矿产资源价格和水价。环境成本计量是绿色GDP核算的基础,但由于环境污染损失的多因性,对环境降级成本以及为此支出的防治成本的量化很难考虑全面。二是绿色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缺。主要包括有关绿色GDP核算的统计法规、政策和评价标准等。目前,与绿色GDP核算有关的资源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出台。三是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绿色GDP核算方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完成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计算出绿色GDP指标,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公布绿色GDP统计数据。因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绿色GDP核算从理论走向实践,需要我们找到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的方法与体系。

三、绿色GDP核算体系理论框架

1、我国绿色经济核算基础

建立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要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给出其基本模式、基本核算内容、基本核算方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金流量核算、投入产出核算、国际收支核算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核算方法,具备了相对比较坚实的核算基础。其次,不仅在国家层次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且在各地方也形成了相应的核算制度,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在区域实施提供了基础。第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已经包括了自然资源核算表,覆盖了森林、水、土地、矿产四类资源,已经考虑到了资源环境核算的某些问题,可以作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础。

绿色GDP核算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一方面涉及经济系统,另一方面涉及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从国际研究看,绿色GDP核算是从局部核算开始的,着眼于特定资源类型或特定环境问题。提高核算体系的科学性,保持与国际核算的一致性,是我国设计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础。

2、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

将环境和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是从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考虑;二是从资源、环境容量、生态服务不同功能上对环境进行分解,考虑环境的资源功能、环境的受纳功能和生态功能;三是区分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在实物核算基础上通过估价进行价值量核算;四是考虑现实发生的环境保护活动。环境经济核算主要是显示经济过程对环境所具有的负面影响,因此就必须在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包含对环境保护活动的核算。

资产与资源存量及环境状况核算框架主要展示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非资产性自然资源的存量规模、结构与数量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等基本核算内容。框架中的各类核算对象,除了反映其核算期初期末存量外,主要用于资源、环保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折旧、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等资产与资源环境的数量(包括质量)变化。

3、资源―环境―经济流量混合核算表

经济活动一方面消耗了资源,一方面排放了废弃物,完成了物质资料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生产和再生产领域、又从人类生产和再生产领域回归自然的流量循环。资源―环境―经济混合核算的目的,就是要以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将经济活动与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联系在一起,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核算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按照经济活动类别分别编制资源消耗实物核算表和废弃物排放实物核算表。纵列表示各类经济活动,主要是不同经济产业和消费活动,相关分类要与经济核算分类保持一致;横行区分不同的资源类别和废弃物类别,分别体现资源的经济使用去向和废弃物的排放来源。第二步是将资源消耗表和废弃物排放表置于经济投入产出表之上,形成资源―环境―经济混合核算表,如表1所示。

经济投入产出部分是价值表,按货币单位编制,而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部分则是实物数据,按各种实物单位列示。显然,这样的混合表不能做列向合计,由于不涉及价值估算问题,从而也更加具有可行性。

4、自然资源和环境存量变动核算表

自然资源存量核算是期初和期末时点拥有量的核算,同时,该核算期间内引起资源存量变化的原因进行分类核算,构成一个从期初到期末的动态平衡关系:期初存量+当期变化=期末存量。

资源存量的变化表现为增加和减少,包括生物资源的自然增长,矿物资源的发现,经济使用导致的资源减少,其他因素如灾害等。而资本形成、固定资本消耗等经济交易是影响变化的原因。对环境存量来说,直接的数量核算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价值估算也是很难实现的。期初和期末存量实际上是该时点环境的数量和质量状态,在核算期间内,主要是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变化的原因既和经济利用、排放引起的污染有关,同时也存在经济之外的原因。

以上是对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总体框架的初步设想。要具体将绿色GDP核算付诸实施,还有许多具体方法需要研究。

四、绿色GDP核算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绿色GDP泛指在现有GDP的基础上,扣除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降级成本之后的余额,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以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根据资源耗减成本中的不同资源构成要素和环境降级成本中的不同环境构成要素,在实际核算时,就形成了不同内容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由此也就形成了反映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绿色GDP结构。以资源耗减成本进行扣减得到“经资源耗减调整的绿色GDP”;以环境防护成本进行扣减得到“经环境防护调整的绿色GDP”;以环境退化成本进行扣减得到“经环境退化调整的绿色GDP”。环境成本是环境防护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和,环境防护成本代表为维护环境而实际发生的成本,环境退化成本体现在环境保护之外应该发生的虚拟成本。在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得到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eGDP)=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折旧-自然资源损耗-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

(1)不同内容的绿色GDP结构:

绿色GDP=绿色GDP资源+绿色GDP环境

绿色GDP资源=绿色GDP土地+绿色GDP森林

+绿色GDP矿产+绿色GDP水

+绿色GDP海洋

绿色GDP环境=绿色GDP环境保护+绿色GDP生态建设

(2)不同层次的绿色GDP结构,分为绿色GDP总值与净值。

绿色GDP总值=GDP-中间消耗性资源实际耗

减成本-中间消耗性资源虚拟

耗减成本

绿色GDP净值(EDP1)=GDP-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实际耗减成本

-环境实际降级成本

EDP2=EDP1-折旧性资源耗减虚拟成本

-环境降级虚拟成本

=国内净产值(NDP)-资源环境实际成本

-资源环境虚拟成本

由此可见,计算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关键是估算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一般地,可以用本期环境保护费用代替特定时期的环境污染损失的下限值。

1、GDP与绿色GDP的不同点

首先,GDP只从市场经济角度计量了经济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论从生产、分配角度,还是从支出角度,GDP未考虑与经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绿色GDP则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生存与发展的更完整、更科学的角度,从经济与自然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角度,考虑了经济要素和自然要素,考虑了经济成本投入与资源环境成本投入,考虑了经济生产要素的分配与自然要素的分配。其次,绿色GDP的计量单位在具体操作上更具有灵活性,在计量单位上可使用混合单位,即经济计量采用货币单位,资源环境成本的计量使用实物量单位。在估价方法上,不仅有市场估价法,还有非市场估价法。资源环境的虚拟成本是指资源环境的净损失,是现行条件下保持资源环境期初状况应该支出的成本。

2、国民财富核算与自然资源环境核算、人力资本核算的关系

国民财富核算是反映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点所拥有的人造资产、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人力资本的存量状况及结构特征数量关系的宏观描述,经济资产核算内容包括资产总值、负债总值和资产净值,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是针对自然要素的流量与存量核算,人力资本核算主要是对经济活动人口所具有的素质,包括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与能力等进行核算,国民财富核算是对经济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进行的净值核算。

国民财富核算为存量核算,有经济价值核算及混合价值核算;而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核算则既有存量核算又有流量核算,并且人力资本核算则只有经济价值核算。自然资源核算、人力资本核算均为总值核算,而国民财富核算则是净值核算。国民财富与人造资产、自然资源和环境、人力资本的关系为:

国民财富(经济价值)=人造资产±自然资源与

环境+人力资本

3、国民财富的真实储蓄率

真实储蓄(Genuine Saving,简称GS)是考虑一国在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真实储蓄率,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潜力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

无论是绿色GDP还是真实储蓄,它们都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损耗或折旧。很显然,要计算绿色GDP和真实储蓄,关键问题是要核算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损耗。而且,估算环境污染损失要比自然资源的核算困难得多。

真实储蓄(GS)=净储蓄-自然资源损耗

-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

真实储蓄(GS)=储蓄+教育投资

五、推行绿色GDP核算的建议

1、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和目标模式

由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处于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范围内,因此绿色GDP核算也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并且核算技术十分复杂,所以,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及各部门之间、国际国内之间协调配合。因此,首先应组织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水利部、海洋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统一工作平台,在统一协调部署下,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及目标,并负责组织试点及实施工作。

建议绿色GDP核算采用联合国推荐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将环境资源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卫星账户,在完善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价值量核算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资源消耗两部分。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和自然资源耗减损失调查,这是环境和资源价值量核算的基础,最终建立实物量和价值量两套核算体系。

2、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4

12月份,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绿化工作,充分发挥妇女在打造绿色新农村方面的积极作用,市妇联、市园林绿化管理局联合组织开展了“绿化庭院、美化家园”绿色行动。三年来,妇联系统和园林系统的同志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巾帼绿色行动年年有主题,三年结硕果,参与活动人数过万,种植树木过万,全市人均庭院绿化面积达到15平方米,为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就开展好“绿化庭院、美化家园”新一轮三年绿色行动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新一轮绿色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创新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创张家港新辉煌的关键五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将张家港建设成为“富有独特精神、临港产业发达、长江文化汇聚、生态优美宜居、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的现代化港城。环境绿化作为城乡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和地位。对新三年巾帼绿色行动,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深入推进巾帼绿色行动是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是前提,社会的可持续是目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时期。我市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量少,要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矛盾,实现我市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必须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挖掘绿色行动的潜力,人人认种一棵树,人人多栽一盆花、人人绿化一平方,进一步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二)深入推进巾帼绿色行动是绩效比拼的体现。开展“绿化庭院、美化家园”新一轮绿色行动,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新时期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三年行动,我市妇联系统、园林部门还要继续紧密配合,共同推动,以创先争优的勇气,以绩效比拼的干劲,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共同参与家前屋后、庭院阳台为主的植绿护绿工作。努力将“绿化庭院、美化家园”绿色行动打造成服务经济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展示港城巾帼风采的亮丽窗口、彰显创先争优精神的展示平台,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绿色张家港”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深入推进巾帼绿色行动是城乡一体发展的需要。徐美健书记在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部署20xx年工作目标任务时,重点提到了生态文明城乡共建,提出了全市上下要持续建设“绿色张家港”,突出抓好沿路、沿河、沿村庄绿化、新增林地、绿地6000亩。我市目前仍有许多的农村家庭,今后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居住分布格局将发生变化,必须将巾帼绿色行动纳入城乡一体化总体战略布局考虑,有效构建“家家植绿、村村见林、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绿色行动新格局。

二、把握重点,落实新一轮绿色行动的工作措施

按照苏州市新一轮绿色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三年要实现“十万家庭庭院绿化美化,十万妇女参与植绿护绿”的目标。对照上述目标,必须进一步创新方法、把握重点,全面落实新一轮绿色行动各项措施,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要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妇女参与意识。“绿化庭院、美化家园”绿色行动是以妇女和家庭为主开展起来的活动,其成效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妇女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过去三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在组织、宣传、发动上做了很多细致扎实的工作,激发了广大妇女的参与热情,掀起了绿色行动的参与热潮。今后三年,仍然继续把组织、发动妇女和家庭参与作为推进新一轮绿色行动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不断强化绿色生态理念,将参与庭院绿化美化转化为广大妇女和家庭的自觉行为,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真正成长为庭院绿化美化的自觉参与者和主导力量,在新一轮绿色行动中充分展示妇女风采、巾帼力量。

二要加强指导,因地制宜开展好绿色行动。“绿化庭院、美化家园”绿色行动是以土地和农户为依托开展起来的活动,其成效好坏,与土地、村庄等自然属性密不可分,与正在进行中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进程密不可分。过去一轮的三年绿色行动,市妇联、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对保留村庄、庭院绿化、新建农民居住区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工作指导思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三年,希望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将绿色行动与正在进行中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村庄和生态社区结合起来,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林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指导村庄、社区和农户从当地、当户实际出发,开创新亮点、形成新经验 。

三要加强养护,确保绿色行动取得实效。新三年,各级妇联组织、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还必须把好绿色行动“三关”,即树苗关、栽植关、养护关,其中养护关最为关键。为确保三年绿色行动确有实效,希望市镇两级妇联组织和园林绿化部门及时督促和指导村(社区)建立切实可行的日常管护制度。要明确责任,家前屋后、庭院阳台的绿化工作由家庭负责,村庄成片绿地和新建农民居住小区绿化由村(社区)负责。要加强培训指导,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和村民的养绿护绿水平,确保有人种、有人管;确保栽一棵、活一片。

三、完善机制,形成新一轮绿色行动的工作合力

为确保“绿化庭院、美化家园”新一轮三年绿色行动在更高的起点上取得新成绩,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新一轮绿色行动的工作合力。突出做好以下三点: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5

绿色印刷尽显环保理念

1.绿色印刷的定义

实际上,绿色印刷的概念白提出后,一直没有一个确切并且成熟的定义,2011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的《绿色印刷指导手册》首次对绿色印刷的概念进行了解释: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具体而言,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刷方式。

绿色印刷产业链主要包括绿色印刷材料、印刷图文设计、绿色制版工艺、绿色印刷工艺、绿色印后加工工艺、环保型印刷设备、印刷品废弃物回收与再生等。通过绿色印刷的实施,可使包括材料、加工、应用和消费在内的整个供应链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由以上定义不难看出,绿色印刷强调在顾及当代人的同时,兼顾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它要求印刷企业将近期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相结合,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接轨,实现环保事业与市场经济双赢,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2.绿色印刷的特征

(1)减量与适度

绿色印刷在满足信息识别、保护、方便和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用量最少、工艺最简化的适度印刷。

(2)无毒与无害

印刷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印刷材料中不应含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相关标准以下。

(3)无污染与无公害

在印刷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或造成危害,即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中均不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绿色印刷的解读

也许大家对绿色印刷的定义还不够清楚,因此笔者就在此谈一谈对绿色印刷的理解。

(1)印刷材料是环保的

由于目前印刷行业产生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印刷材料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印刷材料是绿色印刷的关键。实施绿色印刷,就意味着印刷材料应具有环保属性,尽管不可能要求所有印刷材料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百分之百无影响,但一定要为之努力改进。

(2)印刷过程是节约的

印刷过程包括印刷工艺的科学设计以及印刷工序的合理安排,应将印刷流程进一步优化,以实现节约各种材料和能源的目标。例如,目前很多印刷企业都在使用的CIP3油墨预置技术,便是通过优化印刷工艺,在提高工作效率与印刷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油墨与纸张的节约。

(3)印刷品是无毒的

印刷品的无毒是绿色印刷最直接的体现,尤其是面向儿童的图书,对此要求应更加严格。

(4)印刷环境是安全的

印刷环境往往被人们忽略,真正的绿色印刷应是在保障操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前提下的印刷工作。实施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已形成拥有10万家印刷企业、370万从业人员、年总产值达7700亿元的较大产业,但技术先进的大型印刷企业和集团却不多,仍以中小型印刷企业为主体。在不少印刷企业中,各种传统的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工艺仍是主流。从制版工序的胶片和废定影液、电镀液,到印刷过程中的溶剂型油墨、异丙醇润版液、洗车水,再到印后整饰中仍在广泛使用的即涂膜、油性上光工艺等,都会污染环境。例如,印前制版使用的乙酸、甲醇、硝基苯、草酸、氯化锌、糠醛等都含有毒化学成分,印刷使用的普通油墨、洗车水等都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元素。

这是我国印刷行业的现状,总体上来讲,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绿色印刷。2010年提出绿色印刷的概念之后,尤其是2011年实施绿色印刷认证之后,我国从全行业的角度发出了实施绿色印刷的号召。

1.优秀印刷企业早已走上绿色印刷之路

2011年,共有60家印刷企业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而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科印网主办的“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中也涌现了一批绿色印刷先锋企业代表,如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等,尤其是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还参与了香港及内地等相关环境标准的制定,这类印刷企业在我国还有很多,他们走在了行业前列,有些甚至已经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中小型印刷企业面对绿色印刷会有压力

与走在前列的印刷企业相比,中小型印刷企业的主要精力目前仍在印刷企业经营方面,在绿色环保方面的关注和投入相对较少。而面对绿色印刷这一趋势,中小型印刷企业则压力倍增。毕竟,实施绿色印刷要从设备、材料、厂房等多方面人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尤其是原材料方面,要付出更多成本。

政策、标准助力绿色印刷实施

2010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性指标规定,积极参与印刷、复制行业环保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探索产品用纸循环使用等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污染,打造‘绿色’印刷、复制产业。”这成为印刷行业向绿色印刷进军的动员令、号召书。2010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了我国绿色印刷的发展。2010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正式批复,从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结构性调整资金中专项拨付5420万元,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协调申报的“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印刷环保体系建设及绿色印刷新技术开发”两大工程建设中的10个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的投资支持,其中有5个项目涉及绿色印刷。

从此,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绿色印刷进程开始加速。而在之后到来的2011年,更是被业界称为“绿色印刷元年”。

2011年初,我国印刷企业的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开始启动,通过认证的印刷企业可以获得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绿色印刷认证——十环标志。2011年1~3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和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先后在不同地区组织了5场绿色印刷宣传贯彻会,向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印刷企业代表宣贯绿色印刷认证。

2011年3月2日,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正式颁布,这是我国印刷行业首个绿色印刷标准。而按照绿色标准制定时间表,今后凹版印刷、商业票据印刷等方面的绿色印刷标准也将陆续出台。

2011年4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别指出,“十二五”时期,绿色印刷企业在全部印刷企业中所占比重应超过30%,这无疑是将“绿色”与“高速发展”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2011年10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这是继2010年9月两部委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之后,推动绿色印刷深入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明确了实施绿色印刷的指导思想、范围目标、组织管理、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安排及配套保障措施等,对推进绿色印刷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规定,“十二五”期间每年11月的第一周为“绿色印刷宣传周”。

2011年11月1日,第一届“绿色印刷宣传周”的首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两部委联合召开绿色印刷推进会,会上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共同编写的《绿色印刷手册》,首批获得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60家印刷企业名单也在会上正式公布,这些绿色先行者将会长期发挥榜样与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绿色印刷工作的推进时间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在政府采购项目中率先实施绿色印刷,因而,中小学教科书自然而然成为推广绿色印刷的切入点。而伴随着绿色印刷的推进,认证范围也将从中小学教材、政府采购的印刷品领域拓展到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领域,最后实现绿色印刷的全覆盖。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之下,绿色印刷相关组织及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的“部市合作”项目,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的建设在2011年也获得重要进展。2011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分中心暨上海绿色认证检测中心在金山园区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上海印刷产业的认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完成,绿色印刷认证已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2011年1月,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及旗下媒体科印网适时推出“绿色印刷在中国”系列活动,印刷企业、设备商、行业精英积极参与,媒体凝结起的行业力量成为助推绿色印刷的又一股热浪。而“绿色印刷在中国”评选活动将成为每年印刷行业的一大盛事。

所有这些都给我们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发展绿色印刷势在必行。

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印刷新发展

1.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要做好绿色印刷,对绿色印刷理念的推广工作刻不容缓。尽管白2010年以来,绿色印刷已成为每年印刷行业的焦点词汇,但很多印刷企业对绿色印刷依然没有概念或者没有正确的认识。在2011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期间,笔者负责“绿色印刷专区”的接待工作,对此深有体会。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却苦于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绿色印刷,怎么样做才能称之为实施了绿色印刷。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从展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印刷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意愿,希望企业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发展。而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的解读绿色印刷的手册《绿色印刷指导》更是在展会前两天被参观者申领一空。

2.上游厂商应大力开发绿色产品

前文提到,要实现绿色印刷就要从材料、设备、环境和生产工艺等多方面人手,这当中绝大部分涉及到印刷上游厂商的相关产品。如果上游厂商能够提供更多的环保设备和原辅材料,尤其是成本能够在印刷企业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将极大提高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的积极性。可见,在绿色印刷的问题上,上游厂商的创新改造是重要的一环。只有上游产业与印刷行业协同作战,才能加快印刷行业的绿色化进程。

以油墨为例,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材料,虽然油墨的绿色化早已在业内引起重视,大豆油油墨、水性油墨也已相继投放市场,但关键问题是环保型油墨价格高昂,所以一直未能在印刷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3.推广先进的印刷生产工艺,并逐步在中小型印刷企业中应用

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实现印刷材料及能源等方面的节约,也是绿色印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软件系统等优化现有生产工艺过程,也有的印刷企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提出改进生产工艺。无论何种方式的尝试,实际上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往往对于大型印刷企业来说简单易行,而对于小型印刷企业来说则面临很多压力。因此,相关协会等机构应大力向中小型印刷企业推广一些实用的、成功的生产经验,以促进其生产工艺的优化。

4.加快绿色印刷的标准化建设

国家首个绿色印刷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的正式颁布仅仅是一小步,绿色印刷标准是我们评判印刷企业是否“绿色”的基础,而印刷行业涉及面比较广,要全面地评价印刷企业的绿色化进程,还需要从不同的印刷方式(胶印、柔印、凹印、网印、凸印等)、材料选择(油墨、纸张、橡皮布、洗车水等)、“三废”处理、制版方式、车间环境等多方面人手进行评判,尤其是面对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例如包装印刷、票据印刷、防伪印刷等,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客观全面地对印刷企业绿色化情况进行评价。

5.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优惠措施,激励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们不能否认实施绿色印刷确实会给印刷企业带来投资及成本上的压力,也会给印刷企业带来一定负担。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印刷企业来说,还未有像大型印刷企业那样主动向绿色环保靠拢的自觉性,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印刷企业有甜头可以尝,以提高其积极性。

2012年,一系列绿色印刷相关活动均已开展。即将在5月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首次推出绿色印刷展及绿色印刷技术交流会等活动;2011年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的“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也已进入2012“赛季”,业内有关绿色印刷的活动此起彼伏,相信绿色印刷定将在2012年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

绿色印刷推进时间表

2011年,启动试点阶段

2011年,在印刷全行业动员和部署实施绿色印刷工作。要求各地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有条件的地区和印刷企业要在与儿童、青少年紧密接触的印刷品,特别是中小学教科书上率先进行绿色印刷试点;鼓励骨干印刷企业积极申请绿色印刷认证。

2012~2013年,深化拓展阶段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6

绿色印刷尽显环保理念

1.绿色印刷的定义

实际上,绿色印刷的概念白提出后,一直没有一个确切并且成熟的定义,2011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的《绿色印刷指导手册》首次对绿色印刷的概念进行了解释: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具体而言,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刷方式。

绿色印刷产业链主要包括绿色印刷材料、印刷图文设计、绿色制版工艺、绿色印刷工艺、绿色印后加工工艺、环保型印刷设备、印刷品废弃物回收与再生等。通过绿色印刷的实施,可使包括材料、加工、应用和消费在内的整个供应链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由以上定义不难看出,绿色印刷强调在顾及当代人的同时,兼顾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它要求印刷企业将近期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相结合,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接轨,实现环保事业与市场经济双赢,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2.绿色印刷的特征

(1)减量与适度

绿色印刷在满足信息识别、保护、方便和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用量最少、工艺最简化的适度印刷。

(2)无毒与无害

印刷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印刷材料中不应含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相关标准以下。

(3)无污染与无公害

在印刷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或造成危害,即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中均不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绿色印刷的解读

也许大家对绿色印刷的定义还不够清楚,因此笔者就在此谈一谈对绿色印刷的理解。

(1)印刷材料是环保的

由于目前印刷行业产生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印刷材料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印刷材料是绿色印刷的关键。实施绿色印刷,就意味着印刷材料应具有环保属性,尽管不可能要求所有印刷材料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百分之百无影响,但一定要为之努力改进。

(2)印刷过程是节约的

印刷过程包括印刷工艺的科学设计以及印刷工序的合理安排,应将印刷流程进一步优化,以实现节约各种材料和能源的目标。例如,目前很多印刷企业都在使用的CIP3油墨预置技术,便是通过优化印刷工艺,在提高工作效率与印刷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油墨与纸张的节约。

(3)印刷品是无毒的

印刷品的无毒是绿色印刷最直接的体现,尤其是面向儿童的图书,对此要求应更加严格。

(4)印刷环境是安全的

印刷环境往往被人们忽略,真正的绿色印刷应是在保障操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前提下的印刷工作。实施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已形成拥有10万家印刷企业、370万从业人员、年总产值达7700亿元的较大产业,但技术先进的大型印刷企业和集团却不多,仍以中小型印刷企业为主体。在不少印刷企业中,各种传统的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工艺仍是主流。从制版工序的胶片和废定影液、电镀液,到印刷过程中的溶剂型油墨、异丙醇润版液、洗车水,再到印后整饰中仍在广泛使用的即涂膜、油性上光工艺等,都会污染环境。例如,印前制版使用的乙酸、甲醇、硝基苯、草酸、氯化锌、糠醛等都含有毒化学成分,印刷使用的普通油墨、洗车水等都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元素。

这是我国印刷行业的现状,总体上来讲,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绿色印刷。2010年提出绿色印刷的概念之后,尤其是2011年实施绿色印刷认证之后,我国从全行业的角度发出了实施绿色印刷的号召。

1.优秀印刷企业早已走上绿色印刷之路

2011年,共有60家印刷企业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而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科印网主办的“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中也涌现了一批绿色印刷先锋企业代表,如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等,尤其是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还参与了香港及内地等相关环境标准的制定,这类印刷企业在我国还有很多,他们走在了行业前列,有些甚至已经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中小型印刷企业面对绿色印刷会有压力

与走在前列的印刷企业相比,中小型印刷企业的主要精力目前仍在印刷企业经营方面,在绿色环保方面的关注和投入相对较少。而面对绿色印刷这一趋势,中小型印刷企业则压力倍增。毕竟,实施绿色印刷要从设备、材料、厂房等多方面人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尤其是原材料方面,要付出更多成本。

政策、标准助力绿色印刷实施

2010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性指标规定,积极参与印刷、复制行业环保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探索产品用纸循环使用等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污染,打造‘绿色’印刷、复制产业。”这成为印刷行业向绿色印刷进军的动员令、号召书。2010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了我国绿色印刷的发展。2010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正式批复,从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结构性调整资金中专项拨付5420万元,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协调申报的“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印刷环保体系建设及绿色印刷新技术开发”两大工程建设中的10个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的投资支持,其中有5个项目涉及绿色印刷。从此,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绿色印刷进程开始加速。而在之后到来的2011年,更是被业界称为“绿色印刷元年”。

2011年初,我国印刷企业的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开始启动,通过认证的印刷企业可以获得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绿色印刷认证——十环标志。2011年1~3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和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先后在不同地区组织了5场绿色印刷宣传贯彻会,向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印刷企业代表宣贯绿色印刷认证。

2011年3月2日,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正式颁布,这是我国印刷行业首个绿色印刷标准。而按照绿色标准制定时间表,今后凹版印刷、商业票据印刷等方面的绿色印刷标准也将陆续出台。

2011年4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特别指出,“十二五”时期,绿色印刷企业在全部印刷企业中所占比重应超过30%,这无疑是将“绿色”与“高速发展”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2011年10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这是继2010年9月两部委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之后,推动绿色印刷深入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明确了实施绿色印刷的指导思想、范围目标、组织管理、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安排及配套保障措施等,对推进绿色印刷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规定,“十二五”期间每年11月的第一周为“绿色印刷宣传周”。

2011年11月1日,第一届“绿色印刷宣传周”的首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两部委联合召开绿色印刷推进会,会上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共同编写的《绿色印刷手册》,首批获得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60家印刷企业名单也在会上正式公布,这些绿色先行者将会长期发挥榜样与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绿色印刷工作的推进时间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在政府采购项目中率先实施绿色印刷,因而,中小学教科书自然而然成为推广绿色印刷的切入点。而伴随着绿色印刷的推进,认证范围也将从中小学教材、政府采购的印刷品领域拓展到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领域,最后实现绿色印刷的全覆盖。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之下,绿色印刷相关组织及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的“部市合作”项目,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的建设在2011年也获得重要进展。2011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分中心暨上海绿色认证检测中心在金山园区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上海印刷产业的认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完成,绿色印刷认证已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2011年1月,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及旗下媒体科印网适时推出“绿色印刷在中国”系列活动,印刷企业、设备商、行业精英积极参与,媒体凝结起的行业力量成为助推绿色印刷的又一股热浪。而“绿色印刷在中国”评选活动将成为每年印刷行业的一大盛事。

所有这些都给我们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发展绿色印刷势在必行。

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印刷新发展

1.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要做好绿色印刷,对绿色印刷理念的推广工作刻不容缓。尽管白2010年以来,绿色印刷已成为每年印刷行业的焦点词汇,但很多印刷企业对绿色印刷依然没有概念或者没有正确的认识。在2011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期间,笔者负责“绿色印刷专区”的接待工作,对此深有体会。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却苦于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绿色印刷,怎么样做才能称之为实施了绿色印刷。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从展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印刷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意愿,希望企业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发展。而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的解读绿色印刷的手册《绿色印刷指导》更是在展会前两天被参观者申领一空。

2.上游厂商应大力开发绿色产品

前文提到,要实现绿色印刷就要从材料、设备、环境和生产工艺等多方面人手,这当中绝大部分涉及到印刷上游厂商的相关产品。如果上游厂商能够提供更多的环保设备和原辅材料,尤其是成本能够在印刷企业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将极大提高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的积极性。可见,在绿色印刷的问题上,上游厂商的创新改造是重要的一环。只有上游产业与印刷行业协同作战,才能加快印刷行业的绿色化进程。

以油墨为例,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材料,虽然油墨的绿色化早已在业内引起重视,大豆油油墨、水性油墨也已相继投放市场,但关键问题是环保型油墨价格高昂,所以一直未能在印刷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3.推广先进的印刷生产工艺,并逐步在中小型印刷企业中应用

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实现印刷材料及能源等方面的节约,也是绿色印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软件系统等优化现有生产工艺过程,也有的印刷企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提出改进生产工艺。无论何种方式的尝试,实际上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往往对于大型印刷企业来说简单易行,而对于小型印刷企业来说则面临很多压力。因此,相关协会等机构应大力向中小型印刷企业推广一些实用的、成功的生产经验,以促进其生产工艺的优化。

4.加快绿色印刷的标准化建设

国家首个绿色印刷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的正式颁布仅仅是一小步,绿色印刷标准是我们评判印刷企业是否“绿色”的基础,而印刷行业涉及面比较广,要全面地评价印刷企业的绿色化进程,还需要从不同的印刷方式(胶印、柔印、凹印、网印、凸印等)、材料选择(油墨、纸张、橡皮布、洗车水等)、“三废”处理、制版方式、车间环境等多方面人手进行评判,尤其是面对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例如包装印刷、票据印刷、防伪印刷等,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客观全面地对印刷企业绿色化情况进行评价。

5.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优惠措施,激励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们不能否认实施绿色印刷确实会给印刷企业带来投资及成本上的压力,也会给印刷企业带来一定负担。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印刷企业来说,还未有像大型印刷企业那样主动向绿色环保靠拢的自觉性,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印刷企业有甜头可以尝,以提高其积极性。

2012年,一系列绿色印刷相关活动均已开展。即将在5月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首次推出绿色印刷展及绿色印刷技术交流会等活动;2011年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的“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也已进入2012“赛季”,业内有关绿色印刷的活动此起彼伏,相信绿色印刷定将在2012年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

绿色印刷推进时间表

2011年,启动试点阶段

2011年,在印刷全行业动员和部署实施绿色印刷工作。要求各地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有条件的地区和印刷企业要在与儿童、青少年紧密接触的印刷品,特别是中小学教科书上率先进行绿色印刷试点;鼓励骨干印刷企业积极申请绿色印刷认证。

2012~2013年,深化拓展阶段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7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以“绿色学校”为载体,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奋斗目标:

(一)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 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 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二)教育工作优质化 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创建活动多样化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三、总体要求:

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如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不乱倒、不乱吐、不乱写乱画,不高声喧哗,不损坏树木花草,自觉节约资源等。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专设环境教育办公室,并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政教处、教务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学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名单为:

组 长:田 淼

副组长:曹卫国 严国章

成 员:王德胜 魏方平 谯延春 邱小春 陈文杰 王家勇

程兴全 陈旭东 韩贵华 李昌林等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工作。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发挥外聘环保领导的指导作用,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环保意识发展,同时外聘市环保局领导指导环保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工作。

(三)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计划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1000株,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净化校园。继续做好“无烟学校”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做到校园净化,课室整洁,宿舍卫生,厕所清洁,饭堂卫生符合标准。

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加强“生态植物园”建设,增设地理室,完善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建设

(四)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科组计划,要有措施,有总结,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介绍、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3、发动学生,组织“绿色卫队”,自编节目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4、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调研和社区环保实践活动。各部门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育活动。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五)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理

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网、校刊、校报开辟“绿色教育”专栏,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介绍交流学校和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8

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结合“三项”整治,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为目标,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营造整洁优美生活环境。

二、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

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在办事处创建“绿色环保社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对全管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进行督促、指导等工作。选出2个社区居委会争创“绿色环保社区”具体创建标准如下。

1、确定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2、环境管理措施切实可行,注重社区生态建设,社区环保工作计划和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健全,并能严格执行。

3、社区人居环境良好,区域环境噪声达到《青岛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应区域划分规定》的标准,无在室外使用高音喇叭的经营性店铺,垃圾分类收集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率高,社区内无违法建筑,无废弃煤池,无生活废水乱排现象。

4、社区居民环境意识较高,有一定的环境文化氛围,经常开展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社区内设置环境保护宣传栏1-2块,每月更换宣传内容。

5、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了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抵制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6、居民对社区环境质量满意率达90%以上。

三、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共分5个阶段:

1、制定方案阶段:5月31日前完成。成立创建活动领导机构,选出创建社区,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经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2、组织实施阶段:9月20日前完成。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统一研究解决,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3、自查申请阶段:10月20日前完成。街道办事处自查合格后,向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由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组织验收后,将验收合格的“绿色环保社区”上报市“创绿”办公室,并向其提出对创建单位进行命名的申请。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9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及绿色GDP概念的提出,绿色核算监督已成为现今国内外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主流。在绿色核算监督体系的三大组成要素中,绿色GDP是目标,绿色会计是基础,而绿色审计是保障。要想实现绿色GDP的核算,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必须以推行绿色会计与绿色审计为前提。

一、实施绿色GDP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能较准确地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较准确地表达出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水平。在传统的GDP核算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往往也能增加GDP(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所带来的医疗产业的收入),传统的GDP核算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传统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的核心在于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成本纳入GDP的统计核算之中,以达到保护资源与环境的目的。

二、关于绿色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以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核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等要素,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间关系并加以评估企业资源利用能效及环境成本与收益的一种方法。绿色会计旨在尽可能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信息,促使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绿色会计作为传统会计学的延伸,在基本框架上遵从传统会计学的一般规律,但考虑其本身的特殊性,应对传统会计基本理论作必要的修正。

1.绿色会计假设

传统财务会计的四大假设对绿色会计仍然适用,但需做必要修正,具体包括:会计主体应明确其应承担的环境责任;会计计量除货币计量外还要使用非货币计量;将持续经营假设修改为可持续发展经营假设,以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三方协调统一基础上的经济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经营。

2.绿色会计的确认

绿色会计的确认具体包括绿色资产的确认、绿色费用的确认与绿色收益的确认。其中,绿色资产是指特定主体已取得或加以控制,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绿色费用是指特定主体在其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付出或耗用绿色资产的转化形式;绿色收益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绿色资产给人类带来的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效用。

3.绿色会计计量

绿色会计的计量是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各项经济业务数量的会计处理过程。由于绿色会计计量的特殊性,不应勉强予以货币计量,而应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定量计量与定性计量相结合的形式。目前会计理论界对绿色会计计量的定性计量方法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调查分析法、法院裁决法、政府认定法、文字表述法等;对绿色会计计量的定量计量方法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模糊数学法、直接市场法、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等。笔者认为, 不同 行业类型的企业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选用不同方法,但必须在绿色报告附注中加以说明并保持一致性,以强调绿色会计报告的可读性和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性。

4.绿色报告

笔者认为,绿色会计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环境资料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披露有关企业的环境问题类型、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企业自定的或根据政府法体规定采用的环境排放指标以及企业的完成情况。这部分信息可采用在原有会计报表附注中揭示与披露的补充报告模式;另一部分是较具体地反映计入本期损益的环境支出及与环境有关的资本性支出、已资本化的环境资产及摊销情况等数字。这部分信息应纳入企业原有的财务核算系统与其他的经济活动信息一并核算企业盈亏和所有者权益。

三、建立绿色审计机制

绿色审计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实施绿色会计与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必然产物。绿色审计依据现有的环境政策与法规,通过对企业绿色利润及环境经济责任的特殊鉴证,确保绿色会计核算的公允性、真实性、合法性,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在我国实施绿色审计,将更好地将国家企事业的资源存量及耗损较为全面的计入现有的会计体系中,对绿色GDP 的核算具有重大意义。

绿色审计范围应包括环境政策法规执行审计;环保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审计;环保投资项目和建设项目审计等。具体地,绿色审计可通过验证被审计单位的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的方法是否合理、环保项目收支以及其他与环境有关的经济事项是否及时完整地记录以确保公允;通过验证被审计单位有关事项的披露是否恰当、环保资金使用的记录是否正确以确保真实;通过验证被审计单位与环境问题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循了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及有关环境标准以确保合法。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资源问题愈来愈多的重视,推行绿色核算监督体系是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必然走向。笔者期待本文中探讨的我国绿色核算监督体系的理论结构能在现实中切实地发挥作用,然而更完善的绿色核算监督体系势必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思纯孙兴华:绿色会计计量初探[J].会计之友,2008,(1)

[2]李彬武建:环境成本会计研究[J].会计之友,2006(10)

绿色出行活动总结例10

一、绿色化消费的内涵

绿色化消费,也被称为绿色消费,它是一种消费行为,这种行为产生于消费者日常的交易生活并且具有动态性的特点。1962年,蕾切尔的《Silent Spring》的出版,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急迫性,人们开始反思着过去惯有的消费模式,积极探索未来环境与物质消费如何共赢的路径,这就是绿化色消费理念的渊源。英国1987年出版的《绿色消费指南》一书中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对造成资源浪费和使用后造成污染的商品的消极消费。

二、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现状

贵州省先后出台了多部地方性法规、条例,形成了贵州省较为齐全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其中以《贵州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为总纲,随着该总纲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无法可依的窘状。《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于2006年颁布实施,该条例第1条在1997年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内容;第2条明确规定其效力范围只针对贵州省境内的消费者;另外,《贵州省价格条例》于2003年颁布实施,该条例应当是作为《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辅助条例,是贵州省境内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消费指南。

三、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

贵州省的绿色化消费的法制化基础较为薄弱,如上述分析,要么是规定过于笼统并缺乏系统的绿色消费的规定和相应的实施细则,要么是立法时间久长,观念落伍。这些问题使得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体系表现出不健全的样态,使得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的促进其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如2006年实施的《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并没有引入绿色化消费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理论,因此,条例中没有涉及对“绿色化消费”的权利义务性规定;2003年出台《贵州省价格条例》应当成为贵州省境内消费者进行绿色化消费的指南,而以13年前贵州省的消费水平与较现今的消费水平相比,应当是具有层次性的差距。

(二)缺乏健全的贵州省绿色认证法律制度

贵州省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绿色化税收法律制度,在《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节约能源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有一些关于税收的规定,但都只是片面的对水污染的环境税的征收进行了规定。而对那些会造成环境污染产品,有必要征收环境税的,贵州省在这方面的规定缺失。

四、完善贵州消费绿色化的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贵州省绿色产品认证法律制度

绿色化消费需要的不是个提醒消费者的自觉选择,只有在消费群众达成绿色化消费共识,才能有效地促进绿色化消费的发展。本文提出对贵州省绿色产品认证制度的完善正是基于对西方发达怎么完善贵州省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细化绿色产品认定标准。在绿色产品认定中,贵州省各级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参数,对没有条件获取参数的,可以通过购买知识产权的方式引进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参数,以此制定出符合贵州省绿色产品认证标准;二是适当扩大绿色产品认证范围。如前述绿色产品的定义应当是无害或者较小危害的产品,相对一般产品,绿色产品能够让消费者放心地消费和使用。由此,更多种类的绿色产品投入了绿色化消费市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选择面也逐渐广泛,而贵州省政府对绿色产品认定制度的完善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适当地扩大企业意图向市场输送的并且被境内消费者普遍认同的绿色产品认定范围。

(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以促进绿色消费

目前,《贵州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对消费者的绿色化消费进行了笼统性的规定建议贵州省对《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进行修订,增加消费者进行绿化消费活动的权益救济规定,同时明确消费者进行绿色化消费活动应当自觉承担的义务。因为从绿色化消费的内涵可以来看,绿色化消费更多的强调消费者对义务的自觉承担,所以,对消费者进行绿色化消费活动的规定并不能只局限于对权益的保护,更应当对消费者就其进行绿色化消费的环保义务进行规定。需要说明的是,《贵州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纲,没有对绿色化消费做出具体化、细化规定是必然的,因为总纲涉及面广,需要规定的内容多、繁、杂,因此,如无必要,不宜过多地增加总纲的条文篇幅,而修订《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这部针对消费者消费活动的专项地方性法规,也能有效地对总纲进行配套补充。

五、结语

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在平常的消费行为作出时应考虑这种行为是否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尤其是一些小事,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做一些对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行为,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树立起绿色消费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这才是健康发展的生活方式。(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秦书生,X永娟,王宽.生态文明要求推动消费模式绿色化转向[J].环境保护.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