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模板(10篇)

时间:2022-02-23 21:47:4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作为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思想理论,都有自身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不例外,它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和人本思想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根据时代的变化,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理论与人本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人本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与人本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要贯穿和体现在“五个统筹”之中,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是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整体结构的核心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结构,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内容、手段和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要求,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是围绕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展开的。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否则就不可能使经济社会切实转向科学发展的轨迹。

近年来,通辽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真正体现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实际工作和具体实践中,改革开放以来,通辽市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经济效益不高,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不足等深层次矛盾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为此通辽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国家、自治区出台鼓励政策的总体框架下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性地方政策、法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通辽市科尔沁开发区已成为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万顺达淀粉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林薯渣成为猪饲料;铁人实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烟囱不昌烟、噪声不扰民、厂房不漏雨;梅花生物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工艺水、烟气循环利用模式;霍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褐煤制气、制氨,煤制二甲醚、尿素等。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政府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通过以上各种循环经济措施的实施,实现通辽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humanist

作者简介:岳秀,女,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宋广春,女,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一)准确把握“人”和“本”的概念

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通常是与物和神相对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中心或以神为本的。但是“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具体的类概念,是个体和群体的统一。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意思,而是“根本”的意思,它是与“末”相对的。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根本,什么是最值得关注的。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和物,人更根本、更重要,不能本末倒置。

(二)以人为本与我国旧社会“民本”和“民权”思想的区别

在我国历史上,“人”和“民”有时候通用,人本即民本。早在春秋时期的老子就提出“爱民治国”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君主要“以百姓心为心”。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是儒家政治哲学的代表。墨子把“民为立国之本”的思想同“兼爱”思想相融合,要求君主“先万民之身,后为己身”。但是,封建君主由于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他们从来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民本”,而只把“民本”思想作为“驭民”之术来欺骗人民以维护其专制统治。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主张的“公养”“公教”“公恤”的大同理想和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都含有以人为本的意思,但是他们都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不相信人民群众有当家作主的能力。因此,他们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

西方人本主义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他们宣传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用“人权”对抗“神权”,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但是他们主张“个人本位”。以“自我中心”为主要的价值追求。这与我党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区别。我们主张的以人为本认为人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曾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二、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以人为本是核心,而且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更谈不上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不同就在于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动发展工作。

发展观经历了经济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观、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这样一个过程,即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经济不发展,社会很难发展;经济、社会不发展,人很难发展,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离开人的发展的发展观,仍属于传统发展观的范畴,而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当作目的,而看不到发展不仅包括人的发展,而且是为了人。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与传统发展观不同的是,科学发展观虽然重视物质因素,但认为发展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人”。

三、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一)要始终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来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作自己的崇高理想。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快政治建设,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可靠的政治保障。第三,加快文化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要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邓小平说过:“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最广泛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三)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方面,要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做好事实事,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以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总之,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对国家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算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3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按社会发展过程的性质,发展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革命变革的发展观,一是和平建设的发展现。革命变革的发展现,主要是研究旧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社会关系中的两极对立和两分法,重视利用社会的矛盾斗争,促成社会内部结构的无序和不平衡,加速社会向对立面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而和平建设的发展观则相反,主要是研究事物自身发展壮大的一般规律的。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社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重视社会要素之间、层次之间的有序结构和相对平衡,重视社会内部各方面间的"和谐",重视社会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现念,从革命变革的发展观转变到和平建设的发展现上来,按照和平发展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搞好"五个统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道路的具体化;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就要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优势,也要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加强社会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把合理保护开发和节约自然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中,统筹规划。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在一定意义上讲,实现了"五个统筹",就是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4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出版发行之前,对于科学发展观表述的“以人为本”,理论界实际上是存在不同认识的。所存在的疑问,集中反映在以下问题上:科学发展观表述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有无区别?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法与党中央此前提出的“执政为民”有无实质性区别?如果“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没有实质性区别,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就是同义语,那么,党中央“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无区别?根据《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以人为本”的解读,笔者简要地谈谈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表述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有无区别?

根据我国著名学者高放的考证,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与时递进的三种社会思潮,它们既有继承性,又有开创性。人本主义说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发展的顶峰,它使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从道德伦理的价值观进一步上升到自然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的高度。

应当如何评价西方的“以人为本”思想?总起来说,西方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极大地打击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神权和封建专制主义君权的统治,弘扬了人性与人权,推进了科学技术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来之后,实行的却是“以富人为本”,广大无产者和劳苦大众依然处于贫穷无权状态。社会历史的发展要求建立和实现无产阶级的新的“以人为本”观。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涵义上的“以人为本”观。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句话,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基础的,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这是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法与党中央此前提出的“执政为民”有无实质性区别?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同志2003年7月1日在学习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如果不是从字面上而是从实质上理解,应当说,“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的提法没有原则上的区别,二者都是“立党为公”的宗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体现。既然二者实质上一样,那么为什么还要在“执政为民”之外又提出“以人为本”?我国著名学者邢贲思的解释是,“以人为本”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提出的,针对的是忽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一味追求高速增长的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对应的是“以物为本”,它的涵义非常清楚,用词十分确切,不应当引起歧义。

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无区别?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读本》指出,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而我们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归结起来,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我们要着重把握以下四个要点: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这相互联系的四点,具有整合的意义,准确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真义。

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关注民生,并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形势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最新论断,这一论断是党的新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价值理念和认识基础,充分反映了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全面赋予了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以人民群众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实质。

首先,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本”是指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还是发展生态文明,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都与实现好、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

其次,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整体中的个体为本。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成分。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而由于社会性是人的必要属性,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带有阶级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总之,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与共同提高。

最后,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极端的个人企图对我们的事业是一种威胁。有的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个人利益至上”,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个人利益至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人的权利,不讲人的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人是目的,不讲人是手段。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个人利益至上”,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把自我置于他人之上、社会之上,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上。这种价值观有悖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党在新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从时代高度上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不同主体提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制度保障。上述六大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其内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正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各种权利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但是,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如果忽视甚至干扰、阻碍甚至破坏了发展,以人为本就会落空,甚至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就失去其核心和实质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站在新历史坐标上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既是站在新历史坐标上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概括和完善。 转贴于

(三)以人为本顺应改革潮流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活力”,二是“合力”。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适合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要使社会有“合力”,就必须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影响了“合力”的发挥。实践证明,形成“活力”要靠改革,促成“合力”也离不开改革。在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仍然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同时,改革还要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整体实现,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得到进一步强调,党倡导的并顺应改革潮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过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这两种思想都对人的价值、地位等作过一定论述。但是,从实质上看,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潮

用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就是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潮——西方人道主义。当时的人道主义者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应该说,这种人道主义在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所谓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根本不是现实存在的东西,也根本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而只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种虚构的幻影。

从抽象人性论来讲,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满足,衡量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合乎人性,整个历史进程可以归结为人性的失落与复归。毫无疑问,在资产阶级心目中,最合乎人性的社会就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它那里,所谓人权,本质上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权利;所谓自由,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所谓平等,就是资产者随心所欲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的等价原则;所谓博爱,就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那种冷酷的“合作”关系。这种以普遍现象并且掩盖起来的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因而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现实中无法兑现。对此,最好的说明是:某些强权国家大肆鼓吹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论,其国内严重存在的种族歧视、贫富两极分化等违背人道主义的丑恶现象,不仅没有稍许减少,反而呈现扩延态势;为了巩固和扩大国内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它们往往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以军事打击等手段公然干涉别国内政,多少无辜的生命因此而惨遭涂炭,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当然,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缺陷也有批评,甚至有非常尖锐的批评,但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是它批评的前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从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产生是不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数千年的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素朴意识和美好憧憬,但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治人之术和牧民之道的重要方略之一,是历朝历代推行“仁政”和“王道”的理论基础。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无不是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本思想的大力宣扬。不可否认,在人身依附关系严重、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这种民本思想对于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那种将实现“民本”思想的良好愿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的想法,已被历史反复断定,不会变成现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绝对不可能消除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民”尽管以其勤劳智慧支撑起了全部上层建筑,但却改变不了作为封建王朝谋求江山永固、代代相传的手段和工具的历史宿命;在笃信“君权神授”、讲究“三纲五常”的封建帝王眼里,“民”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力量。正如“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就说明了“民”只是支撑这个统治的基础,并没有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内容。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才是历经王朝更替都不会改变的“天下之通义”,当然,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条永恒的清规戒律。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6

[作者简介]温日锦,广西中医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066―0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关注民生,并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形势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最新论断,这一论断是党的新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价值理念和认识基础,充分反映了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全面赋予了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以人民群众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实质。

首先,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本”是指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还是发展生态文明,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都与实现好、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

其次,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整体中的个体为本。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成分。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而由于社会性是人的必要属性,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带有阶级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总之,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与共同提高。

最后,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极端的个人企图对我们的事业是一种威胁。有的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个人利益至上”,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个人利益至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人的权利,不讲人的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人是目的,不讲人是手段。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个人利益至上”,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把自我置于他人之上、社会之上,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上。这种价值观有悖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党在新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从时代高度上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不同主体提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制度保障。上述六大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其内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正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各种权利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通过发

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但是,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如果忽视甚至干扰、阻碍甚至破坏了发展,以人为本就会落空,甚至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就失去其核心和实质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站在新历史坐标上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既是站在新历史坐标上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概括和完善。

(三)以人为本顺应改革潮流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活力”,二是“合力”。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适合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要使社会有“合力”,就必须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影响了“合力”的发挥。实践证明,形成“活力”要靠改革,促成“合力”也离不开改革。在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仍然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同时,改革还要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整体实现,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得到进一步强调,党倡导的并顺应改革潮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过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这两种思想都对人的价值、地位等作过一定论述。但是,从实质上看,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潮

用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就是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潮――西方人道主义。当时的人道主义者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应该说,这种人道主义在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所谓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根本不是现实存在的东西,也根本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而只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种虚构的幻影。

从抽象人性论来讲,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满足,衡量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合乎人性,整个历史进程可以归结为人性的失落与复归。毫无疑问,在资产阶级心目中,最合乎人性的社会就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它那里,所谓人权,本质上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权利;所谓自由,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所谓平等,就是资产者随心所欲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的等价原则;所谓博爱,就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那种冷酷的“合作”关系。这种以普遍现象并且掩盖起来的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因而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现实中无法兑现。对此,最好的说明是:某些强权国家大肆鼓吹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论,其国内严重存在的种族歧视、贫富两极分化等违背人道主义的丑恶现象,不仅没有稍许减少,反而呈现扩延态势;为了巩固和扩大国内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它们往往打着“人权高于”的旗号,以军事打击等手段公然干涉别国内政,多少无辜的生命因此而惨遭涂炭,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当然,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缺陷也有批评,甚至有非常尖锐的批评,但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是它批评的前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从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产生是不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数千年的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素朴意识和美好憧憬,但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治人之术和牧民之道的重要方略之一,是历朝历代推行“仁政”和“王道”的理论基础。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无不是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本思想的大力宣扬。不可否认,在人身依附关系严重、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这种民本思想对于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那种将实现“民本”思想的良好愿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的想法,已被历史反复断定,不会变成现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绝对不可能消除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民”尽管以其勤劳智慧支撑起了全部上层建筑,但却改变不了作为封建王朝谋求江山永固、代代相传的手段和工具的历史宿命;在笃信“君权神授”、讲究“三纲五常”的封建帝王眼里,“民”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力量。正如“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就说明了“民”只是支撑这个统治的基础,并没有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内容。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才是历经王朝更替都不会改变的“天下之通义”,当然,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条永恒的清规戒律。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7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关系

从******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下简称“和谐社会理论”)以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既是对我党各个时期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也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新的科学总结,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发展,成为我党当前统领和指导各项工作的指针。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全面的发展观。它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如果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与之相匹配,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的过程。就经济的全面发展而言,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方式、经济结构的优化、人们经济生活的质量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等等,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就政治的全面发展而言,包括社会政治意识的科学性,政治制度的先进性,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等等的发展。其中,核心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文化的全面发展而言,包括思想道德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关键是人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同志说:“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以,科学发展观反对“单打一”、反对片面性,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均衡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也是协调发展观。它要求统筹兼顾社会的整体、全局、长期的发展,包括系统的内在诸要素、诸方面、诸领域,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等等。******同志说:“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即“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区域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的健康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互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又不失时机地发展自己,趋利避害,提升国家整体实力。

再次,“科学发展观”还是可持续发展观。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们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也要考虑后来人的需要,处理好需要与持续的关系。保证发展在实践上的延续性、在方式上的系统性、在类型上的内涵性、在时间上的长效性。

最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因此,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核所在。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性质、宗旨的时代表现,是我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新方针,也是我党解决现实社会发展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和谐社会理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出的战略指导思想。它是2005年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会上提出的新理论。他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志的讲话,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并站在时代的高度,赋予和谐社会建设新的内涵,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上,提出的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社会内在关系的和谐包括社会结构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社会结构和谐,即社会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如人口结构、家庭结构、阶层结构、社会领域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等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即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和谐;人的身心的和谐,即个体身心关系的和谐,如体魄健康、身心协调等等。

社会外在关系的和谐既有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如人们能够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规律办事,爱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共生共长,也有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如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保持良好的协作与互助关系。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得出:和谐是一种理想,赋予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追求的方向,引导人们不断走向更高程度的社会和谐;和谐也是一种现实,人们不仅处在一定意义的相对和谐社会之中,而且正在构建更高意义的和谐;和谐还是一种理念,反映人们拥有的社会历史观和改造社会现实的方法论,不仅具有扬善褒美,调理关系,化解矛盾,激发向往,引领精神,升华心境的功能,而且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和谐同时也是一种战略和策略,体现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和谐社会还是一个历史范畴,人们在不同时期赋予和谐社会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标准。中国历史上曾把“国泰民安”、“桃园生活”作为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型。在今天的视野里,这种和谐社会显然是有缺陷的。它不仅生产力不发达,信息不畅,而且眼界狭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都不够高,不具现代性。“和谐社会理论”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一种现代新型的和谐社会。不仅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为价值目标,而且重视社会的自由平等、共同富裕、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水平等等。因此,这一“和谐社会理论”不仅反映了人们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而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正如近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表明了“和谐社会理论”的目的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因此,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诚信友爱的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此,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关键是“科学”。“和谐社会理论”的核心是“发展”,关键是“和谐”。当然“和谐”与“发展”互为条件,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反之,社会和谐也是实现发展的条件。而“科学”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与要求。所以,“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具有内在本质的同一性。和谐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系统要素内在关系具有科学性的表现。科学发展则是社会和谐的条件与规律走向。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的与归宿

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目的自然是为了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我党的传统宗旨的表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核所在。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社会和谐的条件。所以,实现“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围绕的共同核心与追求的最终目的。这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内在本质一致性的根据所在。

但就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而言,和谐社会理论则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质所在。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和谐社会理论的主线,是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目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在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明确强调“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显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的提出过程看,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理论承接与递进深化关系。同时,在战略方面,本世纪头20年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时期,和谐社会理论正是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提出的方法策略。再者,和谐社会建设显然不是指一种社会形态,也不可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而是一种价值目标,是我们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因此,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取向与建设过程的统一。从现实生活看,“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等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是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发展经济、科学文化,都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当然,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所以,和谐社会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和谐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科学”,包含着符合客观规律,即符合自然、社会、经济和执政党的发展规律。因为只有符合规律的,才是科学的。而符合规律的,必然也是和谐的。这就是说,科学发展也就是符合规律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因此,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与根本保证,指明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建设反映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坚持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均衡性。不仅使社会的经济增长、财富积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要使社会的民主、文明、法治、生活质量、财富分配、****保障等等都得到发展。虽然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它不是唯一的标志,单纯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保持发展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和谐社会是社会、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自然资源的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的中心内容。实质上,科学发展,中心就是社会的科学发展。

三、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问题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是科学社会主义内在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过渡性的社会,而共产主义是人类追求的最美好的社会,不仅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三大差别,而且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是和谐程度不断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自然成为这一制度最终的和经常性、长期性的奋斗任务。在实践中,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是我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正确面对和科学解决现实矛盾的必然选择。我们既然选择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当然就要正确面对和解决多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比如选择经济上的多元化,必然就要正确面对和解决经济利益的复杂化矛盾;选择思想上的多元化,必然就要正确面对和解决不同价值观念冲突的显着矛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趋明显,由此产生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多。它们既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带来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

第一、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已经产生。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发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自然成为参与生产和分配的基本要素,劳资矛盾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众所周知,资本的本性自然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它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制度里虽然受到诸多遏制,但仍然不时与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产生矛盾。我们无法回避它,也不能不承认它,更不可能企图去消除它,因为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伴生物。出路只能是寻求平衡这一矛盾的支点,把矛盾形成的张力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才能让这一矛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直面劳资矛盾,公平合理地调整劳资利益。

第二、公平与效率矛盾的发展。公平与效率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人类始终都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然而却又无时不在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中。这一矛盾反映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就是“共同富裕”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矛盾。前一矛盾是后一矛盾的基础,后一矛盾则是前一矛盾的时代表现。二者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们孰先孰后,孰重孰轻,没有绝对的界限。但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坚持公平是本质的方面,对于市场而言,效率自然是主要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是讲效率的公平,效率也是讲公平的效率。同样,先富是为共同富裕的先富,共同富裕也是有差别有先后的共同富裕。当前的问题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只讲效率,不讲公平,导致公平的发展没有随着效率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制度规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矛盾突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固然使我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财富总量、国际地位都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但也应看到二者的结合中存在制度规制不健全、不完善的矛盾,导致主体缺位,制度政策缺失。如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干部****现象不断发生问题、道德失范的诚信缺失问题,以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制假造假等等诸多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来临。

我国面临的上述现实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坚持市场经济体制,劳资矛盾就不能不产生;同样,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步伐,必然既讲公平,也要讲效率;而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就难免出现某些不协调。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合理地协调整合这些矛盾,保持这些矛盾的适度张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8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趋势后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学说的最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基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说明发展是首要的和居第一位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之所以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主要是因为: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要靠发展;解决人民的思想认识问题,最终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使他们坚定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所指出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1]P265“发展才是硬道理。”[1]P377

毫无疑问,这里的发展是指全面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但首要的是指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P1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解放和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必须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基本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上层建筑,它是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靠发展;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要靠发展;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要靠发展;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最终也要靠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原理而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就是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实现;就是要走共同富裕之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所提出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对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要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因此,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方向,是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的信念和信心。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就是依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华民族能够继续不断发展、壮大,仍然是依靠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终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们知荣抑耻,扬善弃恶,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途径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伟而又艰巨的伟大事业,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与此同时,在推进这四个方面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努力促进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从而最终达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永续发展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谓全面性,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要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不管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哪个社会阶层、哪个人,都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社会新闻媒体的优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进行广泛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次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四位一体,缺一不可。所谓协调性,一方面是指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其他各项事业建设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要协调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部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即要分清主次。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最根本的方面,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方向。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目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动力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此外,还要努力协调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其他社会思想,使它们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2]P34所谓可持续性,主要是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完成这项重大战略任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求我们不断总结新鲜经验。

四、“统筹兼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条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的宝贵经验。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要兼顾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要理顺不同区域、产业、行业、部门、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根本问题。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方法。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情况。在城市,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比较高,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进社区活动。同时还要重点搞好广播电视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深入人心。在农村,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还比较低,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以简单的理论灌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宣传和教育,而要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

第二,要统筹兼顾区域发展情况。对于东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都比较发达,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所遇到的实际困难相对来说会比较少。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所遇到的困难就会比较多一些,如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山区,地方财政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一些基础文化设施也比较落后。对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适当倾斜。

第三,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要统筹兼顾。对于具有大学文化及其以上学历的人,要重点突破。因为他们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同时也易于受到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对于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的人,要通过不断加强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观念进课堂、进头脑。

第四,对于领导干部与一般群众,也要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领路人。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对于一般群众而言,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不断提高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9

科学发展观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浮出水面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进程后,顺应历史潮流而提出来的发展观。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环境问题也不容乐观,想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就必须要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面对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夹击,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有一席之位,就更需要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哲学正面相对,开始融合贯通。科学发展观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新情况和新形势下的发挥和运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该报告形象生动地表明科学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以人的立场为出发点的科学思想,其宣扬的思想是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总结历史经验,结合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一致同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核心,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其中的“以人为本”的人只能是现实中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个体,“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思考的结晶,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要求,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

“以人为本”思想的产生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代表性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其提出了“认识万物的尺度”的标题,人们开始把目光从自然转向了人身上,确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中世纪开始,宗教的地位空前上涨,人的地位开始逐渐被神所取代。随着历史的演变,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兴起,人们又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人,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康德、狄德罗、爱尔维修等。费尔巴哈将唯物主义重新带入人们的主体视线,但是他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他理念中的人只是抽象的人,并不是具体的人。尔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理念进行加工,汲取了费尔巴正确的理念,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生产关系概念的提出是对人的进一步关注的结果,揭示了生产过程本身的内在结构,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1]。发展观经历了时代的检验,传统的发展观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是片面地把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发展观,并没有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性,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把人作为第一位,发展是为了人,发展也得依靠人。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种全会《决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拓展,是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充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国情下提出来的新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以人为本”符合国家的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特点。要想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坚持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经济的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任何理论,只有来自人民群众、回归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接收住了历史的考验,又被历史发展所证明。“以人为本”回答了发展的原由、目的以及根本动力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只讲目的不讲动力是唯心的表现,只讲动力不讲目的也是盲目的,都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立足于国情的,是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进程的重要理念。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当一个国家一味只关注经济的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致使森林植被大面积被破坏、各种资源枯竭、环境严重受到污染,那么这个国家也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人类的生存问题也收到了极大挑战。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建设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统筹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质量相统一,让下一代也能够在享受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化。

四、结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人为本”首先是要解决好人民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3]。在科学发展观中落实好“以人为本”,能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10

一、前言

基层单位是部队稳固发展的基础,也是部队众多职能部门协调平衡、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只有站在战略化的视角、宏观的角度从消防部队的整体建设出发,夯实基础、稳步发展,使基层部队的财务保障工作做扎实、做稳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队、用持续发展观强化全队,才能切实提高现代化部队在和平年代的核心竞争力,使财务保障工作开展的完备、科学、创新。消防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其基层部队的财务工作更科学、更高效才能促进全队上下在良好的财务服务环境中构建和谐的部队、文明的部队、数字化的部队、信息化的部队。

二、基层部队财务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策略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创新实践中充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特色的的重要战略化思想。依据党中央的明确规范要求,消防部队只有从基础建设做起,充分贯彻落实党的科学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实践指导思想抓服务建设、抓基础巩固、抓强化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消防部队整体持续发展力不强、科学建设力薄弱的不良局面。因此,笔者从消防部队基层财务工作的日常管理入手,意图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强化渗透,构建消防部队持续发展、创新提升的全新境界。

1.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促进基层部队财务保障工作的高效开展

消防部队各基层单位应把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当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化任务来抓,因此各级党委及相关后勤部门负责人必须结合新时期消防部队的全面发展特点,正视目前后勤财务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找到切入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将其各项基本要求、基本理论均融入到现实工作实践中,促进财务保障工作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科学指导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层部队的财务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科学发展观是消防基层部队开展财务工作的理论保障,因此我们只有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突出重点,切实提高基层部队的财务工作水平,向质量要效益、向精品求发展才能最终为基层单位财务保障工作的全面发展构建依法管理、流畅管理、廉政管理的良好环境,使之成为消防军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管理中我们应充分树立追本溯源、强化建设的科学理念,将财务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以创新求实为根本、以长远发展为基点,不断强化统一财务工作模式的完善构建。

3.全面协调、科学发展。推进基层部队财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首先我们应强化基层部队的服务职能建设,从财务基础设施完善做起,加大投入力度,以科学的统筹规划激发基层部队财务工作的全新思路、创新精神,使消防部队在新时期以高尚的道德感、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将保战备、保生活、平衡协调、统筹兼顾的职能物化于财务保障建设中,圆满的完成灭火、抢险及安全救援的各项保障任务。在财务工作实践中,基层部队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制度不合理、配合不完善的矛盾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财务协调职能的发挥,着眼于加强消防部队的财务建设与基础层面的规范管理,以精品建设为根本,使各项基础财务工作突破难点、强化重点、集中热点,促进传统管理工作的变革与创新发展。另外,在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构建一支综合素质全面、结构层次合理、流程规范清晰、梯队配合高效的财务工作队伍,我们必须强化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应用,将财务工作的建设作为消防部队综合发展的重中之重,从队伍机制建设人手、信息化建设入手、强化培训入手,切实推进基层部队财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基层部队财务工作的协调发展

在基层部队财务工作实践中,科学发展观是客服矛盾、校正偏差、协调平衡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才能全面促进基层部队财务工作的协调发展。首先我们应抑制不良的片面性发展观点,着眼于战略化的宏观角度抓协调平衡、抓财务工作水平的提升发展。面对某些急功近利的作为,我们应予以杜绝,合理的调控资金流向、杜绝举债建设、超前消费的现象发生。在部署基层部队各项工作任务时,应将资金的需求量可行性调研放在首位、促进工作开展与财务资金保障的充分融合,从而使消防部队基层建设开展的更完善、更牢固。同时,部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因此在财务工作建设中我们应继承老一辈革命人的光荣传统、注重内涵建设、朴实建设,杜绝本末倒置、主次颠倒的形象工程、表面工程、为了表露政绩的空壳工程的建设,对这部分工程坚决断绝财务支持。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点,将基层财务工作落到实处

财务规律是基层财务工作的固有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点就是要我们完善素质建设、从基层军人做起,更从领导干部做起。强化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提升,改进传统的财务工作方式,在充分遵循财务规律的前提下来源于实际的促进科学发展观实践能力的全面形成。那么如何把握新时期基层部队的财务工作规律呢,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不断的观察发现新问题、形成新思路、总结新规律,权责分明的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的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促进基层财务工作在有序的财务环境中实现有条不紊的高效运转。

五、结语

财务工作的科学发展是提升消防部队核心竞争力、规避财务运行风险的必要保证。在信息化、数字化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唯有求质量精品建设、求秩序稳定建设、求科学发展建设、求创新提升建设,才能使基层部队的财务工作为消防部队整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从而保证各项消防事业的健康、稳步、安全与持续发展,使现代化部队的创新发展为我国国防事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做出必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