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模板(10篇)

时间:2022-11-29 09:28:3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1

关键词:混凝土 强度 水胶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以下简称“新规程”)从201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JGJ 55-2000(以下简称“旧规程”)同时废止。比对新规程和旧规程,发现鲍罗米公式(新规程中的公式5.1.1,旧规程中的公式5.0.3-1)发生了以下变化:

①旧规程公式中的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被新规程公式中的fb(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可实测)代替。②回归系数αa、αb的取值作了重要调整。

鲍罗米公式的上述变化意义何在?本文就该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1 关于用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fb代替水泥28d抗压强度fce的意义

旧规程在7.1抗渗混凝土、7.3高强混凝土、7.4泵送混凝土、7.5大体积混凝土等章节均提到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合料问题,但旧规程鲍罗米公式采用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fce参与计算,未提及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合料时如何计算问题,使得依据旧规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若掺加矿物掺合料便无法计算,不得不引用其他标准(规程)进行计算。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矿物掺合料可显著改变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是目前的普遍做法,旧规程存在的上述缺陷使得旧规程无法满足目前的实际需要。

新规程中鲍罗米公式采用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fb参与计算,并在新规程“术语与符号”中明确了胶凝材料是“混凝土中水泥和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称”,胶凝材料用量是“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活性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fb=γfγsfce(公式5.1.3),fce=γc*fce.g(公式5.1.4),这样,使得水泥的强度等级fce.g、水泥的强度富余系数γc、粉煤灰对水泥强度的影响系数γf、粒化高炉矿渣粉对水泥强度的影响系数γs等参数均可直接带入鲍罗米公式参与计算,解决了旧规程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得按新规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清晰,计算准确。

新规程5.1.1条明确了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fb的实测方法,使得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fb不仅可以根据经验数据进行计算,而且还可通过检测手段实测,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准确性。

2 调整回归系数取值的意义

新规程调整鲍罗米公式回归系数的取值后,与旧规程相比会产生什么差异?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会产生什么影响?要搞清楚该问题,需借助函数图象:

2.1 对鲍罗米公式进行运算,可得到下列公式:

fcu,0=■(1-ab) 公式1(将fb改为fce后适用于旧规程)

2.2 根据公式1利用Excel计算出各种骨料(碎石、卵石)、各强度等级水泥各水胶比对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fcu.0备用。计算用表格式见附表1。

①计算水胶比范围为0.30~0.68。②按新规程、旧规程分别计算。按新规程计算时为各水胶比对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fcu.0;按旧规程计算时为各水灰比对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fcu.0。③为了便于比对,假定水泥的强度富余系数γc=1,水泥中不掺加矿物掺合料(即令新规程鲍罗米公式中的fb=旧规程鲍罗米公式中的fce=水泥强度等级fce.g,这样计算的数据才有可比性)。

2.3 利用word2007“图表/带平滑线和数据标记的散点图”功能,使用用表1计算出的数据绘制函数图象(右键点击生成的散点图/编辑数据,将用表1计算的数据粘贴到自动弹出的Excel表格中,然后设置坐标轴格式,函数图象自动生成)。该函数图象是各种骨料(碎石、卵石)、各强度等级胶凝材料(或水泥)各水胶比(各水灰比)对应的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曲线(简称“W/B-fcu.0关系图”),附图1是按旧规程及回归系数绘制的函数图象,附图2是按新规程及回归系数绘制的函数图象;图中纵轴为fcu.0,单位为MPa;横轴为W/B值。

比对附图1、附图2,区别一目了然:①fcu,0随W/B值的增大而降低,附图1、附图2一致。②fcu,0随fb(旧规程中的fce)的增大而增大,附图1、附图2一致。③骨料种类对fcu,0的影响附图1、附图2明显不一致。按新规程,骨料种类对fcu,0的影响不大于0.5Mpa,用卵石时fcu,0较高;按旧规程,骨料种类对fcu,0的影响很大,用碎石时fcu,0高5MPa以上。

新、旧规程使用碎石时计算的fcu,0基本一致(误差不大于1MPa),即:旧规程使用卵石时计算的强度明显偏低。

亦即:新规程调整鲍罗米公式回归系数的取值后,与旧规程相比,用卵石配制混凝土时,配制同强度混凝土,新规程计算的水灰比大了一点(水泥用量减少了);配制同水灰比混凝土,按新规程计算所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fcu.0明显提高。新规程调整鲍罗米公式回归系数的取值后,与旧规程相比,用碎石配制混凝土,各参数无明显变化。

3 结语

3.1 新规程解决了用旧规程无法解决的问题。新规程思路清晰,计算准确,易于操作。

3.2 骨料的种类(碎石或卵石)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综合在回归系数αa、αb中。按照新规程,胶凝材料相同,水胶比相同时,用碎石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与用卵石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差异不大(不大于0.5Mpa)。

3.3 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αa、αb是在大量试验验证数据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取得的(新规程条文说明5.1.1-5.1.4,旧规程条文说明5.0.4)。骨料种类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新规程与旧规程中存在很大差异。骨料种类到底是如何影响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有多大,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参考文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2

1.对普通混凝土配比中应用水胶比公式的考量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1],以下简称2011配比规程。2011配比规程中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混凝土水胶比宜按下式计算:W/B =aa・fb/(fcu,o+ aa・ab・fb)。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大规模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中,虽经多次修编混凝土配比规程,但至今以来都是应用此经典公式。水胶比公式译称鲍罗米公式,是1930年瑞典学者鲍罗米首先提出的。对沿用此公式存有以下质疑。

1.1 水胶比公式以间接求解法计算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的思考。

根据以往混凝土工程实例,工程界得到混凝土强度依赖于胶凝材料强度的结论。胶凝材料在普通混凝土配比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配比规程中建立水胶比公式的第一求解,既应是胶凝材料用量。现有配比规程的实际计算中,水胶比公式求解的是: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一个相对比值,配比中的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只是一种粗略比例关系。胶凝材料用量要根据施工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选用粗骨料的品种、粒级范围,在与之相关的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的经验性用水量选用表中,选取配比的第一个相应解值是用水量,并以此值为计算基础,通过水胶比公式的比例关系,来间接反推计算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自身是在经验性用水量表中选取的一个粗略的经验值,还要以此值为比例基数计算胶凝材料用量,此间接反推算式是难以获得准确计算胶凝材料用量的。

在混凝土工程配比的大量研究中,有研究专家提出混凝土配比组成,靠计算来确定混凝土配比值的质疑,而是要通过多次试配比较获得混凝土配比值的定论。就因水胶比公式求解的只是一个相对比值,而胶凝材料用量要通过水胶比公式间接反推求得。胶凝材料在普通混凝土配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此间接反推求解配比中胶凝材料用量的方式方法是否可予重新考量。

1.2 水胶比公式使用回归系数求解胶凝材料用量的可靠性。

水胶比公式中使用的回归系数aa、ab,是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统计计算的结果,有其通用性、适用性。但其系数引用在一个以间接方法求解胶凝材料用量的水胶比公式中,它的通用性和适用性是否还具有其可靠性。在1996年、2000年、2011年连续三年修编的配比规程中,水胶比公式的方程式没变,只是根据修编年代统计试验数据的计算结果,每次都把公式中回归系数的量值作了调整。在水胶比计算公式下,要在经验性用水量表中选取用水量,是粗略的确定一个比例基数,即使前面计算参数的精准度再高,也难以保证后续予求参数的可靠性。

1.3 水胶比公式计算普通混凝土配比的胶凝材料用量变数大。

在普通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中,对水泥强度等级及富余系数的选用,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影响系数的选用,施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选用,是在一定取值范围选取,当其选取参数不同计算出的水胶比就不同。再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范围,拌合物稠度等施工工艺要求选择用水量,又因选择用水量的不同,导致计算混凝土配比中的胶凝材料用量变数大。即使在同批次原材料,同一施工工艺条件下计算普通混凝土的配比,当计算参数选用不同,具体计算设计配比的人员不同,时有因计算普通混凝土配比中的胶凝材料用量过大或过小,不在合适的经济质量区间,造成工程建设质量或工程经济效益的不利影响。

2.水泥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区间分划引领配比思路的创新。

在从事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工作中,对以间接反推方式计算胶凝材料用量,进行了分析和考量,总觉得此方式方法存在有待改进的提升空间。在几年前撰文者就已构思立意:应建树卓识的创新理论,从直解方式的路径着手,采用简捷的表达算式,来创新现有计算胶凝材料用量的方式方法。在认真学习标准规范,阅读相关教科书,归纳理论的经验的专业知识点,来演绎构建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创新思路。

2.1 鲍维斯经验公式引申混凝土配比拟分区间构思配比新思路。

混凝土:以水泥、骨料和水为主要原材料,也可加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材料,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制作的、硬化后具有强度的工程材料[2]。它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是现代建设不可缺少的多用型工程材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水泥化学家鲍维斯,建立了普通混凝土强度的胶空比X概念:既凝胶体积对凝胶体积加毛细孔体积的比值,用以表示毛细孔被凝胶体填充的密实程度[3]。以胶空比讨论水泥浆体或混凝土的强度,可以更直接地说明内部结构的形成状态。鲍维斯通过实验得出硬化水泥浆体抗压强度R和胶空比X的经验公式:R=KXn。式中n=2.6~3.0,K值基本为常数,当X=1, R=K。K的物理意义是硬化水泥浆体的潜在最大强度。解析胶空比始终有X≤1。当X≤1时,从鲍维斯经验公式有R≤K,引申设计混凝土配比强度,应等于或小于硬化水泥浆体潜在最大强度之R≤K推论。国家制定水泥产品质量的强度标准有等级区间分划,既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定区间,应不高于水泥强度等级来构思混凝土配比设计新思路。

2.2 普通混凝土在相应强度范围存有设计可控胶强区间的推论。

在工程材料应用设计选用参数中,强度参数是各种参数中的首选。水泥强度、混凝土强度其等级的设置与区间分划,都是通过材料力学试验,检验标准尺寸样本的强度极限来区分强度等级。水泥与混凝土两种产品因同属聚集结构的水泥基质材料,其具有同质等强的性质。在材料学中:组成相同的材料其强度决定于孔隙率[4]。在混凝土强度的设计配比中采取可控措施,控制混凝土孔隙率来调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定范围可小于水泥强度等级。基于鲍维斯的经验公式和材料同质等强的性质,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高于水泥强度等级;基于组成相同的材料其强度决定于孔隙率,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定范围,存有可小于水泥强度等级的区间分划理论。在O计混凝土配比时,用可控方法使胶凝材料在凝聚固结粗细集料,形成具有设计要求强度的同时,还存有可利用孔隙率来调控混凝土强度的区间范围,既是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定区间范围存有可控胶强区间构建的推论。胶强区间构建是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区间分划理论的引申。

例选用32.5强度等级水泥,对应设计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C10~C30区间,为32.5强度等级水泥对应设计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之胶强区间。我国通用水泥标准主要有四个强度等级,既有四个与水泥强度等级相之对应混凝土的胶强区间。胶强区间是设计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时,优先考虑选用水泥强度等级的经济质量区间。

2.3 三编规程统计拟定不同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T值mbe值。

本文从1996年、2000年、2011年连续三次修编的配比规程中,以相同原材料及工艺条件下,对普通混凝土配比中的水泥用量做了专项统计计算,统计归纳绘有《三编配比规程、四强度等级水泥、C10~C60强度等级普能混凝土计算胶凝材料用量统计表》,见附后(图表2.3―01)。分析胶凝材料用量统计表,归纳计算普通混凝土配比胶凝材料用量,在水泥强度等级高低的竖向区间,有水泥强度等级高的区间级差小,水泥强度等级低的区间级差大。在同一水泥强度等级对应逐级计算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横向区间的水泥用量,有区间级差呈线性规律变化的特征。文中将不同水泥强度等级之竖向区间级差的大小,与横向区间级差之规律变化的特征,拟为不同水泥强度等级各自具有的胶凝特征值,其胶凝特征值以字母T表示。

分析以上计算胶凝材料用量统计表中,四个水泥强度等级对应构建四个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胶强区间,胶强区间有各自的上、下区间值。上区间值等于水泥强度等级10位数上的强度级,下区间值控制在上区间值下20的整数级。在胶强区间的下区间值,统计拟有各自对应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限值,最小胶凝材料用量限值以字母mbe表示。

综上所述在四个水泥强度等级,对应四个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胶强区间,则有统计拟定的T值、mbe值。见(图表2.3―02):

(图表2.3―02)

水泥强

度等级 胶强区间下、

上区间值 T值 mbe值

32.5 C10~C30 7.8 210

42.5 C20~C40 6.8 230

52.5 C30~C50 6.0 250

62.5 C40~C60 5.4 270

3.创建胶强公式简化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路径的新论方法

3.1 胶强区间与强度标准差构建保强区间的组成与区分及应用。

在进行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时,当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取在胶强区间靠近上区间时,因施工工艺条件不同,选用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不同,至计算普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值,时有超出上区间值近10MPa的强度值,文中将超出上区间10MPa的强度值,拟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在胶强区间靠近上区间时为保证其强度作用的,属保强区间之理论范围的控制值。所在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胶凝材料用量时,有超出胶强区间10MPa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排列在此胶强区间。

3.2 胶强区间构建与胶凝特征值的拟定助创胶强公式的建立。

从鲍维斯的经验公式引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等于或小于硬化水泥浆体的潜在最大强度之R≤K推论。从材料学有组成相同的材料其强度决定于孔隙率的理论,到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在相应强度范围存有设计可控之胶强区间的构建。从三编配比规程统计拟定四个不同水泥强度等级各自对应的胶凝特征值T,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在胶强区间的下区间值,有各自对应的最小水泥用量限值mbe。至此演绎:在已知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与其相应胶强区间,确定选用相应胶凝材料的强度范,列解普通混凝土配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的算式,简称混凝土配比设计之胶强公式:

mbo=T(fcu.o-H)+mbe (3.2)

注:mbo― 普通混凝土配比中计算的胶凝材料用量(kg/m3);

T ― 水泥强度等级各自对应的胶凝特征值;

fcu.o―普通混凝土配比中计算的配制强度值(MPa);

H ― 水泥强度等级对应混凝土胶强区间的下区间值(MPa);

mbe ―胶强区间的下区间值对应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3.3 应用胶强公式计算混凝土配比拌合物中胶凝材料用量的例举。

3.3.1 选用42.5强度等级水泥,对应设计混凝土强度的胶强区间为C20~C40。现设计配比C40强度等级混凝土,42.5强度等级水泥的胶凝特征值T为6.8,胶强区间其下区间值的最小水泥用量为230kg/m3。当施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选6时,C40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制强度为C49.87,用胶强公式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mbo=6.8×(49.87-20)+230≈433 kg

上式计算配制强度为C49.87,此C49.87超出42.5强度等级水泥对应胶强区间的上区间值C40近10MPa强度值。式中将这10MPa的强度值归位到胶强区间之上的,是保证胶强区间靠近上区间值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质量的,起保强作用属保强区间之概念范围的控制值。

3.3.2 选用42.5强度等级水泥,对应设计混凝土强度的胶强区间为C20~C40。现设计配比C20强度等级混凝土,42.5强度等级水泥的胶凝特征值T为6.8,胶强区间其下区间值最小水泥用量为230kg/m3。当施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选3时,C20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制强度为C24.93,用胶强公式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mbo=6.8×(24.93-20)+230≈264 kg

上式配制强度C24.93在42.5等级水泥对应的混凝土胶强区间内。

42.5强度等级水泥、C20~C40强度等级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对应混凝土之胶强区间线性图

3.4 胶强公式计算普通混凝土配比中胶凝材料用量的参考图表。

汇总胶强公式计算普通混凝土配比C10~C60胶凝材料用量的参考图表,是根据四个水泥强度等级对应混凝土强度等级之四个胶强区间,已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计算普通混凝土在不同胶强区间配比的胶凝材料用量,经统计汇总后设计绘制的参考图表,见附后(图表3.4―01):

4.胶强公式优化配比计算的意义与混凝土配比工作的责任。

4.1 创建胶强公式优化普通混凝土配比计算的实用意义。

胶强公式优化普通混凝土配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的创新理论与方法,是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选用水泥强度等级,并在对应胶强区间,用胶强公式计算普通混凝土配比中胶凝材料用量。胶强公式的应用,有利于工程建设质量的保证作用和混凝土配比设计人员实用操作。在普通混凝土的配比中创建胶强公式,客观的反映了普通混凝土具有整体强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胶凝材料的强度与胶凝材料的合理用量。此既优化普通混凝土配比计算胶凝材料的实用意义。

4.2 混凝土配比的科学研究与承担混凝土配比工作责任的区分。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分析混凝土配比及材料的物理、化学变化,微观结构特征,呈现多命题的研究成果,推动混凝土这一多用途建筑材料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但混凝土的施工应用与其研究工作的责任不同,在工程领域实际使用中,我们日常见到的是混凝土搅拌站或工程施工现场堆集的砂、石、水泥、矿物掺合料等表质的建筑材料,用精炼的易于掌控又切实可行的计算式来做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管理中常需做的,并要留存文档技术参数,承担工程建设质量与经济责任的重要技术工作。

Y束语:本文探索创建的胶强公式,已在2011配比规程的规范之外,是不同于水胶比公式而拥有创新理论的算式方法。文中胶强公式,以列式代数方程直接表达混凝土强度与胶凝材料强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是优化普通混凝土配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在算式方法上的锐意创新;从构建混凝土强度等级区间分划在相应强度范围存有设计可控胶强区间,到拟定水泥强度等级各自具有胶凝特征值,是配比设计理论的开拓创新。以上既是探究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路径的新论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7)

[2]《建筑材料术语标准》(JGJ/T191―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3

Water project concrete mix design review method

Wang Wan-lin

(Shandong-Hong Kong Project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YantaiShandong264000)

【Abstract】Concrete mix design of concrete projects that affect water qualit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water project for the concrete mix design review of research.

【Key words】Purpose;Concrete mix;Principles;Review procedures;Review will focus on

混凝土工程是水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位,其强度/耐久性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实体质量/使用年限。水运工程混凝土长期处于海水环境,周边环境腐蚀性强,特别对于水位变动区/浪溅区的混凝土,其所承受的冻融状态/海水腐蚀环境更为恶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影响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水运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审查进行研究。

1. 本文研究的目的

指导项目监理人员对承包商所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审查,提出审查的重点、关键点。

2. 本文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海水环境的水运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审查。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混凝土除强度和拌合物的和易性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外,尚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使用外界条件,具备所需要的抗冻性、可抗渗性、抗蚀性、防止钢筋锈蚀和抵抗冰凌撞击的性能。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审查的程序

监理应督促承包商提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满足工程进度需要施工单位应提前对拟采用的原材料、外加剂进行调查并抽取样品进行相关实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安排配合比设计工作。监理同时组织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平行设计,并以此作为审查施工单位所报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5. 配合比设计的监理审查的重点

监理在接到承包商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审材料后应尽快组织审批工作,审查的重点包括强度及抗冻标号、水泥品种及用量、水灰比、含气量、砂率、塌落度、粉煤灰及矿渣的掺量、碎石(卵石)的粒径、氯离子含量、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同时应审查石子、砂、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报告。

5.1掺加粉煤灰的审查。

监理应在审查产品的品质检验证书的同时,重点审查其掺加量。

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以重量百分比计,取代水泥分等量取代和超量取代法,规范规定了最大取代百分比和超量取代系数限制,监理应重点审查。需要注意的是其百分比的分母是指在取代水泥前的水泥用量(包括等量取代和超量取代法)。取代量应符合《水运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5.2粒化高炉矿渣的审查。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中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的粉磨细度不宜小于4000CM2/G,其掺量宜通过试验确定,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质量的50%;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质量的40%,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应提高到50%~80%。

5.3水泥品种的选用和掺加量的审查。

(1)水泥品种的选用。

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

(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中只规定在海水环境对于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的最低水泥用量,但没对无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作出规定;《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TJ275-2000中对海水环境混凝土的最低水泥用量作出规定。按照规范的时间推论,宜遵守《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TJ275-2000中的相关规定。最低水泥用量不得低于《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范要求,但不宜超过500KG/M3。

5.4骨料及砂率的选择。

监理应对承包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石子、砂的试验报告、所采用的混凝土用砂的级配、砂率选择进行审查。

(1)审查相关试验报告,检查其总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是否超标。对于常用料料源,重点审查总含泥量、泥块含量、轻物质含量。

(2)海水环境严禁采用活性细骨料,宜对有怀疑的骨料安排活性检验;淡水环境采用活性骨料时,应使用碱含量小于0.6%水泥。

(3)规范中除对浪溅区、水位变动区的钢筋混凝土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用砂条件限制使用海砂外,未规定禁止使用海砂,但在施工中宜尽量采用河砂。

(4)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用量占砂、石总量的质量百分率。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选择最佳砂率。最佳砂率与砂的粗细、级配、含气量等因素有关系。当配置泵送混凝土时,砂率宜加大,一般超过40%,但不超过45%。砂、石子越细,配置混凝土的砂率越大。

(5)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应跟踪检查砂的含水量,并根据含水量来调整施工加水量和砂的用量。对于下雨后的砂,其含水量明显加大,常常由于忽略该项工作,造成配合比计量不准确,改变了混凝土成品的和易性指标。

5.5塌落度的审查。

(1)塌落度是混凝土和易性的指标之一,其选择原则是: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2)选择塌落度的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混凝土的含筋量、混凝土的浇注方式等。

(3)影响混凝土塌落度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塌落度因素包括水灰比、含气量、减水剂掺量、砂率、粗骨料的形状等。调整混凝土塌落度,不可简单的通过加水的方式,应通过试配的方式综合确定措施。

5.6含气量的确定。

混凝土含气量是抗冻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抗冻性能主要通过含气量来实现,但含气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监理应通过现场测试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方式来验证配合比是否合理。

(1)检查设计含气量是否满足规范规定。

(2)关注影响含气量的因素及相关控制要点。

应选择质量稳定的引气剂,好的的引气剂可以增加引气量,减少在振捣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引气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关注所用水泥的品种,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引气效果较好;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引气效果较差,其引气剂的掺量宜加大。

5.7氯离子含量的确定。

(1)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最高限值,系指由拌合水、水泥、细骨料的海砂、粗骨料的海砾以及外加剂等各种材料带进混凝土的氯离子。尤其在海水环境和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会造成钢筋的腐蚀加剧,造成严重后果,对于氯离子含量控制应高度重视。

(2)控制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离子来源含量,混凝土的氯离子主要来源于拌合用水、外加剂、砂等,需严格分项控制。

5.8抗冻性能的审查。

影响抗冻性的因素包括水泥的品种、水灰比、含气量、集料的质量,其中主要的指标是水泥的品种及含气量的大小,宜重点审查。

5.9拌和用水水质的要求。

(1)混凝土拌合用水,应采用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或促使钢筋锈蚀的饮用水。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200mg/L。不得采用沼泽水、工业废水或含有害杂质的水。

(2)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均不得采用海水拌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4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毋庸置疑混凝土以其优越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成为大量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当今必不可少的首选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在设计施工中往往把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作为主要技术指标而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重视不够。为使混凝土业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两个同等重要的社会需求之间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高强”仅仅是混凝土性能的一个方面, 耐久性更需要被重视。耐久性一般理解为结构保持其使用性能的时间或“使用寿命”。耐久性可概括为混凝土的各项设计指标没有明显降低的长期性能。对材料、结构形式、构造细节、施工工艺、保护措施等进行综合选择, 从设计、施工、维修等各方面来加以保证。本文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构件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混凝土施工成型养护等方面, 论述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并提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111骨料

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 对收缩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质量良好、技术条件合格的骨料, 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条件。骨料由粗骨料和细骨料(砂、石) 组成。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的混凝土, 粗骨料和细骨料应作坚固性试验。

(1) 细骨料。配制混凝土的细骨料应使用清洁不含杂质、级配符合要求的粗砂或中砂。因为, 如果砂中含有有害杂质, 这些有害杂质就会粘附在骨料的表面, 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 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还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 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 最终导致裂缝产生, 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等耐久性能。砂的粗细及颗粒级配是砂质量的重要指标。采用配级良好的粗砂或中砂, 不仅可减少水泥浆用量, 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2) 粗骨料。混凝土使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 同样粗骨料要求清洁不含杂质、级配良好且最大粒径符合有关要求。粗骨料表面粗糙, 与水泥粘结较好, 混凝土强度较高; 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 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对于高性能混凝土, 一般认为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 mm为宜; 石子级配良好,可节约水泥和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特别是拌制高强度混凝土, 石子级配更为重要。

112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组分, 其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我国混凝土的质量验收习惯上以混凝土的强度指标为单一的衡量标准, 从而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 使水泥细度增加, 早强的矿物成分比例提高, 而这一切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 所以不是所有早强和高标号的水泥就是好的。实际应用时, 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或所处环境条件, 选用合适的水泥。

113 水

拌合混凝土用水, 按水源可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以及经适当处理或处置后的工业废水。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可拌制各种混凝土。地表水和地下水, 首次使用前, 应按《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1989) 规定进行试验。海水可用于拌制素混凝土, 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 不应用海水拌制。

114 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

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普通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因素。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活性矿物掺料中含有大量活性SIO2及AL2O3,它们能和波兰特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及高硷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应,生成强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硷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的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通路。此外,还能改善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区性能。这些重要的作用,对增进行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都有本质性的贡献。

2合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211施工配制强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首先要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 现行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 施工配制强度fcu1o≥fcu1k + 11645δ, 其中δ可根据混凝土的统计资料计算, 当没有统计资料计算时, 按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采用。但一般情况下, 没法取得统计资料计算, 而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也没有提供δ的数值。因此, 配合比设计人员应到工程现场, 深入了解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慎重确定合适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因为如果δ选得较小, 会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 标准差选得较大,增大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 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对混凝土耐久性不利。

212水灰比

水灰比的大小是决定混凝土密实性的主要因素, 它不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而且也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为了保证混凝土必要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实条件下, 随着水灰比的降低, 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 混凝土强度提高, 与此同时, 混凝土的抗渗性等各种耐久性指标也随之提高。因此,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选择合适水泥, 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料, 尽量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

3 施工养护

实际工程中, 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多数是由于施工养护不当所造成。因此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非常重要。现场混凝土的搅拌, 应实测砂石含水量, 调整配合比用水量,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计量准确, 搅拌均匀, 浇灌和振捣密实, 避免过振和漏振现象, 加强养护, 保证养护期。

5 结束语

我国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晚于西方发达国家, 但近年来取得了丰富成果和巨大进步,编制了多部耐久性规范和标准, 在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已经充分贯彻了“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理念, 并提升到了“强度设计与耐久性设计并重, 强度服从耐久性”的认识高度。“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混凝土耐久性是影响工程使用寿命的主要问题,应针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构件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混凝土施工成型养护等方面等,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同时,应采用新技术、新成果,改进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程文瀼、康谷贻、颜德姮主编,混凝土结构原理(上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5

引言

水泥混凝土它是由水泥、砂、石、添加剂、外加剂和适量水混合逐渐硬化形成的人工石材,因此原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成本和性能,进而关系到土木结构物的品质、造价和寿命,但是现有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经验成分多,应用中不宜量化控制的问题,这就限制了此类结构的推广及应用。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传统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以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所得的经过28d期龄标准养护的抗压强度为依据来设计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这种方法存在着试配周期长、不能适应材料变化和现代快速施工的需要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试验室可采用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进行快速配制的方法,即通过检测水泥3d强度值来推算水泥28d的强度值,具体为按公式,来推测出混凝土28d的强度值。

1.1水灰比的确定

根据水灰比定律可知,在材料品种相同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其变化规律呈曲线关系,而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的变化规律呈直线关系。在关系曲线未建立之前,可以采用《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 55-2011(以下简称《规定》)提供的公式 进行初步计算,该式中的回归系数A和B随所用材料的品种及质量不同而异,在试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结合丁程实际使用的材料通过试验求出;当缺乏试验条件时,可参照《规定》中的有关数据:碎石混凝土A取0.46,B取0.48;卵石混凝土,A取0.07,B取0.33。为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

但是,从多年来水泥的实测28d强度结果看,不同水泥厂的水泥富裕强度不尽相同,同一水泥厂同一品种水泥在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若仅以这一次送检结果作为整个工程的材料质量指标是不适宜的,因此,可以将此次检测结果仅作为一个参考性的指标,在实际配合比设计时采用一个系数加以折算修正,该系数可取0.7~0.9,这样既考虑到水泥富裕强度的变化,又可以不使折减值低于标准值以致影响合格判定。

1.2单位用水量的确定

单位用水量的选取通常参照《规定》进行,即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粗骨料的品种以及粗细骨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只有水灰比w/C,坍落度按l0~30mm、35~50mm、55~70mm、75~90mm的顺序每调一档,用水量应增加l0kg/m3 左右;

1.3重量法表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结果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工地现场混凝土拌和均采用实物过磅计量。在《规定》中,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密度的范围为2350~2450kg/m3。为了设计操作的统一性,不同强度等级均取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密度为2400kg/m3 进行计算。经过对混凝土密度的大量试验统计分析,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混凝土的表观密度随着强度等级的升高而增大,除C10混凝土之外,基本在2450kg/m以上。因此,将高于C10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密度调整为2450kg/m3,基本上满足混凝土表观密度假定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假定计算值的2%的要求,同时使重量和体积相吻合。

2.混凝土强度检测

2.1重量法表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结果。《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工地现场混凝土拌和均采用实物过磅计量。因此,为了方便施工操作以及提高施工配合比的可靠度,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结果最好采用重量法表示。在《规定》中,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密度的范围为2350~2450kg/m3。为了设计操作的统一性,不同强度等级均取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密度为2400kg/m3 进行计算。经过对混凝土密度的大量试验统计分析,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混凝土的表观密度随着强度等级的升高而增大,除C10混凝土之外,基本在2450kg/m3以上。因此,将高于C10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密度调整为2450kg/m3,基本上满足混凝土表观密度假定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假定计算值的2%的要求,同时使重量和体积相吻合。

2.2混凝土试件。《规范》针对留置强度试件的作用,强调应留置3种混凝土强度试件:第1种为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第2种为用于确定施工期间混凝土强度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第3种为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主要是验证混凝土的实际质量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的一致性,并用于混凝土的强度检验评定,它能反映出原材料、配合比及材料的计量等混凝土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情况。这种混凝土试件每次取样都应该留置,并标准养护28d进行试压,用于确定施工期间混凝土强度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即确定构件拆模、出厂、吊装、张拉、放张等施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

2.3混凝土取样。对于按照既定配合比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全方位地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测与评定,是保证混凝土工程满足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性能要求较直接的手段。混凝土试件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的依据,是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的重点。

2.4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要求评定。试验检测技术人员除了在试验室依据混凝土试件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进行检测评定之外,当需要对被检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做出准确的判断时,还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情况及检测条件进行现场检测。

3.结束语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6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具有高流动性、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需振捣而达到密实的混凝土[1]。自密实混凝土最早由日本东京大学岗村甫教授于1986年提出,1996年岗村甫教授首次将这种混凝土命名为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2],其关键技术是通过掺加高性能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在低水胶比条件下,拌制出高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能良好,不泌水、离析的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不加振捣施工也能依靠其自重作用自由流淌充分填充模板内形成均匀密实的结构,硬化后亦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同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上对原材料质量和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水泥:配比设计中规定水泥强度等级根据混凝土的试配强度等级选择,同时还需考虑与外加剂的相容性。通常,自密实混凝土因其特殊性能要求,其水泥用量与强度等级较普通混凝土为高;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对骨料要求较普通混凝土更严格;外加剂:自密实混凝土宜选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本文试验研究了C50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与其工作性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矿物掺合料可以很好地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出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自密实混凝土。

1.试验用原材料

(1)水泥: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II52.5级,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1。

(2)矿粉:安徽马钢嘉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级矿粉,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2 。

(3)粉煤灰:扬州市广陵区富江新型建材经营部生产的F类II级灰,其物理性能见表3。

(4)细骨料: II区中砂,其细度模数为2.6,含泥量为1.9%。

(5)粗骨料: 5-20.0mm碎石,连续级配,其含泥量为0.5%。

(6)外加剂:选自西卡(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某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匀质性检验结果见表4。

表1 水泥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水泥品种 比表面积(m2/kg) 凝结时间(min)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P.II52.5 364 初凝 终凝 3d 28d 3d 28d

165 220 5.9 9.5 32.1 67.2

表2 矿粉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矿粉品种 比表面积(m2/kg) 流动度比(%) 抗压强度比(%)

S95 411 102 7d 28d

78 100

表3 粉煤灰的基本物理性能

粉煤灰品种 细度(%) 需水量比(%)

II级 12.7 95

表4 外加剂匀质性检验结果表

产品品种 PH值 密度(g/ml) 含固量(%) 净浆流动度(mm) 砂浆减水率(%) 检验掺量(%)

聚羧酸系 4.6 1.071 27.4 250 18.6 1.0

2.试验用配合比、工作性及强度结果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绝对体积法。按《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及以上选用的原材料,按规程规定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的设计步骤进行配合比设计,结果见下表5所示。

表5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工作性及抗压强度

水泥

(kg) 矿粉

(kg) 煤灰

(kg) 砂

(kg) 石

(kg) 水

(kg) 高性能减水剂 抗压强度(MPa) 扩展度(mm) V型漏斗通过时间(s)

用量 掺量% 7d 28d

360 130 60 860 790 168 4.68 0.85 53.1 61.9 680 9.6

由表5可见,设计之配合比工作性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定的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等级二级的指标要求:扩展度650±50mm,V漏斗通过时间7~25s。试验强度亦完全能达到C50自密实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

3.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结果分析

按《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定设计出的C5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如上表5所示。按此配合比拌制出的混凝土,依《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定,测试其拌合物性能,结果亦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该配合比拌制出的混凝土满足二级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

本论文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主要测试了其7d和28d抗压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不需振捣施工、依靠其自重作用自由流淌充分填充模板的混凝土,混凝土内部是否填充密实,无法通过外观进行准确评定。自密实混凝土充填性能越差,内部空隙/孔隙越多、越大,混凝土强度也将降低。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见表5,其强度亦能达到设计要求。

4.结论

本文对C50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与其工作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室试验研究。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分析可得:

1、自密实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区别在于[1]:

1)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采用绝对体积法;

2)单位体积二级自密实混凝土中粗骨料绝对体积为0.30 m3~0.33m3,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自密实混凝土限制粗骨料用量,主要原因为:为防止拌合物通过钢筋间隙时发生阻塞;为了有足够的浆体使骨料悬浮于其中;

3)单位体积用水量宜为155~180kg;

4)水粉比按体积比宜取0.80~1.15;

5)根据单位体积用水量和水粉比计算得到单位体积用水量宜为0.16 m3~0.23 m3;

6)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宜为0.32 m3~0.40 m3;

7)自密实混凝土宜采用增加粉体材料用量和选用优质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改善浆体的粘性和流动性。

2、根据上述要求,综合考虑其工作性能、强度及成本等多种因素,配制出工作性与强度均符合要求的C50自密实混凝土。

其中采用P.II52.5水泥,同时掺入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及矿粉。掺合料是自密实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入矿物掺合料既可节约水泥,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在于矿物掺合料的技术效果。粉煤灰具有“形态效应”、“火山灰效应”、“微集料效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经时损失率。矿粉抗离析性较差,但矿粉比粉煤灰活性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可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热,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减少温度变化造成的裂缝。

3、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所配置的混凝土拌合物扩展度为680mm,V漏斗通过时间为9.6s,符合二级自密实混凝土指标要求。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3]。目前,自密实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一些新建的大型建筑结构、桥梁以及既有结构的修复加固等工程中。根据不同的实际工程需要,已成功开发出不同类型的自密实混凝土。但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性能不仅与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有关,而且与现场环境条件、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根据实际工程综合考虑,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稳定性与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7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混凝土是非均质的固、液、气三相体,就是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三相体体积的变化,通过试样将三相体得体积调整到最佳比例,也是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的最佳比例,同时,尽可能采用最小的胶凝材料用量,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成本,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

2 混凝土原材料

2.1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作用,赋予拌合物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各组成材料的选择及技术要求

⑴水泥。配制混凝土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矿渣硅酸盐32.5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一般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32.5水泥。

⑵骨料。普通混凝土中的骨料的用量约占混凝土总重量的3/4,因此对混凝土来说相当重要,它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也大大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能。配合比设计中应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一般采用干燥状态骨料,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情况良好。细骨料宜优先选用Ⅱ砂;当选择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降低砂率。粗骨料宜选择5-20mm或5-25mm连续粒级的碎石。

⑶掺合料。在混凝土拌合物制备时,为了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其分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和非活性矿物掺合料两大类。一般主要使用粉煤灰与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外观类似水泥,胶凝性差,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混凝土掺合料。配制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抗渗结构混凝土、抗硫酸盐、压浆混凝土等,均可掺用粉煤灰。通常选用F类Ⅱ级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是经干燥、磨细达到相当细度且符合相应活性指数的粉状材料,其活性比粉煤灰高。通常选用S9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同时掺加适量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对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⑷水。为保证混凝土用水的质量,使混凝土性能符合技术要求。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同时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离子、碱含量等水质要求的规定;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的放射性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⑸外加剂。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检验项目应包括PH值、密度(或细度)、混凝土减水率,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减水剂以溶液掺加时,溶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水中扣除。液体减水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内,粉剂减水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内,需二次添加外加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搅拌均匀方可出料。

3 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⑴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与强度标准差。当施工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或C30等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⑵计算混凝土水胶比。根据所使用的原材料,通过试验建立的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来确定回归系数aa和ab;当不具备试验统计资料时,碎石aa0.53ab0.20,卵石aa0.49ab0.13。混凝土水胶比在0.40~0.80范围时,可按规程选取;混凝土水胶比小于0.40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⑶计算用水量。每方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规程计算,也可结合经验并经试验确定外加剂用量和用水量。

⑷计算胶凝材料用量。进行试拌调整,在拌合物性能满足的情况下,取经济合理的胶凝材料用量。计算矿物掺合料用量,继而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复掺时,针对不同等级粉煤灰,选择合适的复合比例,与Ⅱ级粉煤灰复合,粉煤灰控制在15%,矿粉控制在30%。与Ⅰ级粉煤灰复掺,最佳组合,粉煤灰控制在20%,矿粉控制在40%以内。

⑸砂率应根据骨料的技术指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施工要求,参考既有经验资料确定,当缺乏砂率的经验资料可参考时,可通过体积法或质量法确定砂率。

⑹试验室成型:每盘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应不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一般搅拌20L-25L做强度试验,当有其他如抗渗等要求时根据试模的尺寸计算。保持计算水胶比不变,以节约胶凝材料为原则,调整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外加剂用量和砂率等,直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然后修正计算配合比,提出试拌配合比。

⑺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应为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试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外加剂掺量也做减少和增加的微调。

⑻通过绘制强度和胶水比关系图。配合比应按以下规定进行校正配合比调整后,应对设计要求的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试验,符合设计规定的耐久性能要求的配合比方可确定为设计配合比。可根据常用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并应在启用过程中予以验证或调整。

4 配合比实施

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前需进行配合比审查和核准。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是指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等指标应相同。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1.对混凝土性能有特殊要求时;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在生产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如因天气或施工情况变化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需要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结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最佳比例,从而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砼成本。在实施中应加强配合比控制,并按照不超过3个月周期进行统计以积累数据。以上为个人根据从事预拌混凝土多年工作经验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做一些心得与探讨,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同仁们指正。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8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2.1配合比设计的信息收集

(1)工程信息资料

任何预拌混凝土都是为工程及工程施工服务的,配合比的设计必须满足工程要求。 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工作性的要求。 此外,为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还必须满足相应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的要求。

(2)原材料质量信息

目前预拌混凝土市场发展迅速, 市场上原材料供应紧张,原材料来源复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必须针对原材料实际状况而确定, 并能根据原材料波动情况及时作出配合比调整。

(3)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一般包括温度、湿度、交通状况等。不同的环境条件对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不同, 如夏季施工,由于气温较高,混凝土表面水蒸发速度较快, 应考虑防止预拌混凝土干缩裂缝和混凝土坍损过大,这就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适当降低砂率,降低砂率可加快现浇混凝土表面水析出速度,以平衡混凝土表面水蒸发速度,防止干缩裂缝,降低砂率还有利于减少坍损。

2.2 参数的选择

(1) 使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选择参数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就参数的选取有一些规定, 这些规定是根据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得来的,可直接使用,例如:在用水量的确定上,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5~10 ㎏ ,采用粗砂时 ,则可减少 5~10 ㎏ ,对流动性、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以坍落度 90 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 20 mm,用水量增加 5 ㎏。

对砂率的选取有下列规定:a、 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小或增大砂率。 b、对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c、对薄璧构件,砂率取偏大值。

上述内容,均为规程中根据原材料状况对配合比设计参数的选择进行确定,日常生产中碰到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原材料检验结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好设计参数的选择,对能够根据原材料检验结果来确定的参数,一定要先检验后确定参数, 以确保配合比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2)参数选择调整

在混凝土强度试验的配合比确定过程中,必须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条件要素, 正确选取水灰比、砂率、用水量等,称之为参数选择调整。

a、参数选择调整是经验性调整,参数选择调整是以经验、数据积累为基础的调整。

b、参数选择调整是趋势性调整,当我们确定某一条件要素发生变化时,必须计算这种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设计计算时,就要合理选择参数,以消除这一因素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c、参数选择调整是主观性调整,我们能够对某种因素(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的影响做定量分析,做定量分析只是调整过程中的一个手段。 但实际上,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以试配的结果为验证,所以参数选择调整是主观性的调整,最终参数的选择还必须以试配结果为确定。

d、 参数选择调整,不能代替试配后的调整,更不能代替试配。

2.3试配

2.3.1试配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

(1)取样的代表性

在料堆上取样,因为影响取样代表性的因素太多,(例如:料堆的大小、堆料的方向、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试配所需材料建议在输送过程中连续均衡取样。

(2)制样

制样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样品能真正代表原材料,二是样品必须具有高度均匀性。 常用的制样方法为四分法。

(3)资料收集

所有原材料, 都必须严格根据国家标准检验后,才能根据检验结果计算配合比,进行试配。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来不及等所有原材料检验结果出来以后,就要进行试配,那么,作为试配方案确定的人员,就要注意收集原材料统计数据,着重做好下面的工作:

a、日常收集原材料供应商的检验、试验报告。

b、建立企业自身对原材料检验的数据库,对各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要建立独立的分析台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定期评价供应商检验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程度,供应商检验报告长期可靠、准确的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时,报告结果可直接应用。

c、对定点供应的水泥,要掌握水泥的强度增长规律,并能用回归分析法依据水泥早期强度推定水泥的 28 d 强度。

2.3.2试配时的拌和方法

实践表明,混凝土搅拌方法对混凝土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对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度损失影响较大。

2.3.3混凝土性能及强度试验

按计算的混凝土配合比首先进行试拌,检查拌和物的坍落度和工作性。 当坍落度和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和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可以确定此时配合比为强度试验基准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试验至少采用三个不同配合比,一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 0.05,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基本相同,砂率分别增加或减少 1﹪。

在条件(材料、时间、人力)许可的情况下,强度试配试块组数越多,试配结果的可靠性越大,在强度试配试块组数的选择上,应尽量满足数据统计分析和强度检验评定的要求。

2.3.4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后调整

一次性试配的结果, 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还要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试配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最终确定配合比。

(1)通过检查试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工作性,确定适宜的用水量。

(2)通过检查试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确定适宜的外加剂(缓凝减水泵送剂)用量及砂率。如保水性不好, 凝结时间过长的可适当减少外加剂使用量及适当提高砂率。如果拌和稠度过大,坍损较高,可适当增加外加剂用量或适当降低砂率。

当然,外加剂用量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减水效果,必须调整水灰比及用水量。

(3)以混凝土强度检验结果,确定混凝土水灰比,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各种胶凝材料用量。强度检验结果偏高,可适度提高水灰比,强度检验结果偏低,可适当降低水灰比。 水灰比的调整幅度参照水灰比和强度关系曲线,并根据试配结果来确定。

当生产任务较紧,可检验混凝土 1 d 或 3 d 强度,再参照以往数据积累,根据 1 d 或 3 d 强度用回归分析法推导 28 d 强度, 再依据推导出的 28 d强度结果,调整混凝土水灰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9

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间的竞争也在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在建筑市场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发成为每一个施工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而工程项目的盈利则是企业活动的第一出发点。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中,材料费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说,抓好了材料管理、控制好材料成本,也就基本上做好了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所以在水泥混凝土的施工上,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优化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一、 配合比经济性优化

配合比设计要点,其计算式如下:

Fcu,o=fcu,k+1.645σ

式中:fcu,o-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的设计强度,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及进行的重要工作,其直接涉及后续工程进展的顺利与否。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优化主要是从使用材料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方面进行考虑。具体来说,必须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前提下,主要应从水泥、外加剂、混合材料等着手,还要结合砂石材料的种类、供应情况等进行优化。

1.1 水泥的选用优化。

水泥的选用优化关键在于不同品种水泥的选用,以及是否使用外加剂、混合材料这几个方面。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构件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环节中应以在实验室试验数据作详细分析、叙述,然后得出最佳的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的水泥。 如据笔者在试验中发现:在水泥品种相同时,即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砂率相同、设计坍落度相同的情况下,区别主要是是否使用外加剂而水泥用量不同。从比较可以得知两种配合比大多数工作参数基本相同,都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只是不同的配合比造成的造价成本不同而已。因此,水泥的选用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选用

级配好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所以一定要求骨料级配良好,而且最好还是连续级配。这就要求对原材严把质量关。对材料从源头予以控制,应多方选择料场。如混合材料的选用混凝土混合材料主要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材料等,其中以粉煤灰最为常用。根据相关文献混凝土中掺入混合材料可起两种作用,一为代替部分水泥使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成为粉煤灰水泥等掺用混合材料的水泥;二为起填充材料的作用,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等性能。显然,混凝土混合材料的使用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砂、石地材的选用优化无论从经济成本控制来讲,还是从满足混凝土性能考虑,都应合理使用水泥用量,而砂、石质量是保证合理使用水泥的关键之一。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必须满足相关规定。砂、石材料为地方性材料,混凝土关于砂、石的经济性优化最主要是根据其价格,结合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进行两种材料在混凝土中所占比例的调整,以获得最经济的混凝土配合比。此外,混凝土关于砂、石的经济性优化再就是砂、石中一种材料的比选。石子选用可在粒径、级配、品种等方面,在满足要求前提下进行。譬如,对于低标号混凝土,如果工程所在地卵石多而碎石少或没有,显然,卵石价格较低,则采用卵石混凝土必然比碎石混凝土经济。

1.3外加剂的选用

原则是: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加后期强度,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与水泥的相容性,外加剂的稳定性。通常选用高效减水剂、高效缓凝减水剂、高效早强减水剂。

1.4 水灰比的确定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采用全国参用的A、B值,如计算出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为0.36,通常为保证强度要求根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中4.0.1.1.2条规定及经验,可将该水灰比略做下调。将下调后水灰比作为基准水灰比,然后再设计2个配合比,其水灰比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少0.02-0.03,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

1.5最优砂率的确定

根据实践经验,混凝土的用砂率应使所含砂子的松散体积填满石子的空隙体积外略有富余,才能使混合料的工作性良好,因而最优砂率Sp优应是理论砂率Sp乘以大于1的系数a,但当使用物细砂时因砂子的表面积大,其混凝土砂率则应乘以1的系数a。

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当砂率很小时砂浆数量不足以填满石子的空隙体积或甚少敷余,在此情况下,石接触点处的砂浆太少,混合料的流动性很小。当砂率过大时,集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耗用于包裹细集料表面的水泥浆数量增多,砂粒接触点处的水泥浆不足,甚至水泥浆不足以包裹所有砂粒,使砂浆干涩,混合料的流动性随之变差。在上述两种砂率不当的情况下如要达到一定的流动性,势必要参加水泥浆,提高混凝土的成本。通过试验,可求出在满足工作性(流动性)要求条件下水泥浆用量最小(也即水泥用量最少)的砂率,或者求出在相同水泥量下混合料工作性最好的砂率。这个砂率叫做最优(佳)的砂率。a系数,也是根据试验结果所确定的经验系数。

1.6 配合比修正

当采用假定表观密度法设计时,混凝土表观密度与假定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假定值的2%,则需对其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配合比应重新进行试拌,检验其坍落度、和易性等各项指标;根据配合比实测强度、耐久性以及经济等方面考虑选定最优理论配合比,据此换算施工配合比。

结束语: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工程经济性优化简单来说就是在确保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和数量,进行混凝土的单价计算、比较后,获得最为经济的混凝土配合比,以用于实际工程施工之中。其途径是合理确定组成材料的品种及用量、尽量节约材料、应用新材料、科技创新等。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工程经济性优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其涉及工程质量、材料供应、新技术、地方资源情况等许多方面,其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意义重大。要做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工程经济性优化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调查工作,掌握、获得丰富、充实的第一手资料,才能顺利进行优化工作。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经济性优化一直是工程、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工程经济性优化,需不断加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例10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改扩建工程安装2台单机容量10.5MW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1MW,多年平均可发电量为6738万kW.h,装机利用小时3208h。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挡水重力坝工程、自由溢流坝、厂房建筑物、开关站、灌浆平洞、导流建筑物、基坑抽排水、旧坝及旧公路桥拆除、闸门及启闭机的制造和安装、机电设备预埋件的埋设、环境保护、基础处理等。

2 原材料检验

2.1水泥

水泥使用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鱼峰”牌P.O 42.5水泥,水泥样品无受潮或结块现象。经检验,水泥物理性能满足GB175-2007相关技术要求。水泥物理性检验结果详见表1。

表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结果

2.2粉煤灰

粉煤灰使用广西来宾市华天能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Ⅱ级粉煤灰,样品无潮湿或结块现象。经检验,粉煤灰物理性能符合DL/T5055-2007规范中Ⅱ级灰的技术要求。粉煤灰物理性能检验结果详见表2。

表2粉煤灰物理性检验结果

2.3细骨料

细骨料使用某水电站改扩建工程砂石料生产系统生产的人工砂。经检验,砂细度模数偏大,其他所检项目均符合DL/T5144-2001规范的品质要求。细骨料物理品质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细骨料物理品质检验结果

2.4粗骨料

粗骨料使用某水电站改扩建工程砂石料生产系统生产的5~20mm、20~40mm粒级人工碎石。经检验,所检项目符合DL/T5144-2001规范的品质要求。粗骨料物理品质检验结果见表4。

表4粗骨料物理品质检验结果

2.5外加剂

外加剂使用广西南宁精一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AF-1PC” 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液态成品。经检验,所检项目符合GB/T8077-2000规范的品质要求。

2.6试验用水

试验用水使用广西南宁市市区生活饮用水进行拌合及养护。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配合比设计方法

开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应对工程概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如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结构类型与钢筋布置,混凝土所处的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和施工季节,同时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试验比较,取得基本数据,如粉煤灰的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粗细集料筛分析,粗细集料体积密度,粗细集料表观密度与吸水率等。如有以前的类似工程资料可以参考,则可以参考该工程积累的有关数据,例如用水量与所用水泥、集料的关系,水胶比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等。

3.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要椐工程实践报积累的经验可知,提高混凝土施工平均强度,才能使大部分试件强度高于设计强度。提高的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强度保证率的要求,也取决于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即标准离差的高低。对于商用混凝土,在材料没有变化及工艺稳定的条件下,可根据连续30个实际取样试件强度计算标准离差。对于现场集中拌制的混凝土,在材料与生产条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亦可参考前期工程统计数据来确定标准离差。混凝土配制强度见表5。

表5确定的混凝土配制强度

3.3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大粉煤灰掺量的限制要求

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和《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的要求,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粉煤灰最大掺量的限制要求见表6。

表6 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粉煤灰最大掺量的限制要求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及成果分析

试配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试配所用原材料必须要有代表性,最好在输送过程中连续均衡取样。样品取好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制样。所有原材料,都必须严格根据国家标准检验后,才能根据检验结果计算配合比原材料用量,进行试配试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来不及等所有原材料检验结果出来以后,就要进行试配,那么,作为试配方案确定的人员,就要注意收集原材料统计数据。还要注意,试配时的拌和方法应选择与实际生产方法相吻合的方法。

4.1混凝土用水量和最优砂率的确定

在确定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砂率时,使用固定水灰比0.55,采用不同的用水量和砂率进行试配试验,根据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确定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最优砂率见表7。

表7 混凝土基准用水量和砂率

4.2混凝土试配试验结果

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330-2005)及委托方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常态混凝土试配及抗压强度试验。试验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等因素条件进行混凝土试配,混凝土试配试验结果见表8。

表8 混凝土试配试验结果

说明:拌合室温27.5℃~28.0℃,砼温度27.0℃~27.6℃。

4.3混凝土胶水比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根据表8的试配试验结果,对双掺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与胶水比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混凝土28d抗压强度(f28)与胶水比((C+f)/W)的关系式,见图1及表9。

图128抗压强度与水胶比关系

表9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与胶水比的关系

从所得出的回归分析结果上看,胶水比与抗压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均具有良好、密切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可信度好,回归线的精度高,既反映了试验系统的良好状态,更为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本次试验成果,结合该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相关施工规范的硬性规定等因素,确定某水电站改扩建工程常态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0。

表10 某水电站改扩建工程常态混凝土配合比

6 结束语

该配合比仅推荐给某水电站改扩建工程用于施工,其他工程不得套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适当调整用水量和砂率,满足施工工作性要求。当工程上原材料特征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此配合比设计仅为类似工程提供一种参考经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