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20:22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1

作者:陈苡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对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让这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知识,必须让其更好地融入生活。与经济生活融合,是经济学最核心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经济学知识比较枯燥,理论内容较多,对于一个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要想简单地通过看书、看图来理解这些枯燥的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迫切地需要任课教师能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而这些方法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接触的生活常识入手,从中体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知道,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懂得经济学知识的人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范围日益在扩大,但是目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存在其缺陷,要想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经济学知识,就必须对其教学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1.改革现有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市场上有关经济学的教材很多,其中不乏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但是这些教材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显得过于枯燥、理论化。因为对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其学习经济学都是通过公共选修课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其时间不可能多于专业课,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想真正读懂经济学的理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经济学的教学中,首先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做到以“应知、够用”为原则,使理论更加通俗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按照现在高职教育中提出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方法,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通过项目化来完成。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经济与生活》课程,本身就是强调经济与生活的融合,课时只有36学时,不可能——去介绍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将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置了几个基础的项目让学生学习,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我们设置了项目:如果去饭堂买饭时,你会站在哪一个队伍上?为了让学生了解供求理论,我们设置了项目:请你对“十一”期间商品价格的变化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我们设置了项目: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是世界末日吗?等等。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从浅显易懂的生活中掌握经济学的理论知识。2.改革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校在进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时,主要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同时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只选取书本上已有的一些案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选取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解释“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时,可以结合我国的春晚现象。我国的春晚举办了三十年了,每年的节目都差不多,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的怪圈,这是为什么呢?而今年2012年的龙年春晚一改往年的风格,立体感更强,而且首次实行“零广告”,这让人们感觉到了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讨论的一个问题,真实而又现实。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新闻时事介绍法,这是一个可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在课后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时事,每一次课上课前,用五分钟时间介绍所了解的本周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新闻,同时结合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介绍完后,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方法对非财经类学生非常有用,因为他们本身平时就少接触经济类课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还有一个可和日常生活紧密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市场调查法,这一方法在财经类的很多课程中有采用,但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少使用,这是一个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好方法。比如针对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究竟效果如何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又比如针对春运问题,让学生到汽车或火车站去调查了解,究竟春运期间各地的运力和车票价格有什么变化?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都是要和生活密切融合才能有效使用的。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法传统的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通过闭卷的方式,这种方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的记忆而不是理解。但是,非财经类学生学习经济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方法,能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因此,考核方式应更注重过程考核。考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口试,比如分组进行演讲、辩论等;考核也不一定是试卷形式的,也可以是写小论文等。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经济学不是单纯的一门研究理论的学科,它所研究的问题可以用人类一般思维加以理解。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借助经济生活案例,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就会事半而功倍,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6―0084―03

近年来,文化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中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纵观之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经济问题的研究状况,这些研究成果大都主要局限于探讨文化与经济的各种联系,而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还不多见。一方面,传统上的大多是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角度,把文化作为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活动,乃至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来研究;另一方而,即使国内外现有的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文化产业内部运行,还是研究其具体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往往就事论事.缺乏一个必要的从经济学角度全方位、整体的研究框架支撑,更没有建立系统的文化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在吸收周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经济的角度系统地研究文化生产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一、文化经济学的概念界定

关于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形成一种有影响的权威性的科学概念。如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学者用把整个社会的一切经济现象都看作文化现象来进行分析与认识的大文化视角去界定文化经济的概念:认为文化经济学是用一种大文化视角去审视社会经济现象(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各种现象)的学问,是探讨经济现象与经济发展的文化意义,揭示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的深层动因,推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学问。同时,也有更多的学者(方家良,1991;程恩富,1999;胡惠林,2003)则比较倾向于以经济学的角度定义文化经济之概念,认为文化经济学就是关于文化艺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侧重从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

本文认为,所谓文化经济学,就是关于文化艺术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从经济范畴的角度和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的经济性和蕴涵的经济逻辑,以揭示文化经济活动的特征、变化趋势和客观规律。虽然传统上,经济学分析方法主要被运用于物质生产领域,所以,给许多人造成了似乎经济学只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假象。但是,近20多年以来,经济学当作一种方法论,运用于分析了政治、家庭、制度、历史等多种社会现象,已经把经济学的分析领域拓展到了多个领域。可以说,文化经济学也正是这些拓展逻辑的合理延展,它是经济科学向文化领域的延伸和渗透,是经济理论与文化理论相融合的结晶。因此,文化经济学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涵义:

一是文化经济学是从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出发,运用有针对性、适应性的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来说明文化之本体,并把如何最大程度的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作为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是作为整体的文化经济学,它并不研究文化经济各分部门的特殊经济规律,而是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是透过这些规律的分析,揭示其共同普遍的经济规律..

三是虽然文化经济学着重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素,揭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活动的经济学品格但由于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是文化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原则,因此,对文化经济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化的本质特性。

二、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文化,这一广泛地被使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向广延度和深刻度拓展的概念,因此,关于文化的定义较有影响的就有200多种,其中较为著铝的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之父”E・B・泰勒(E-B-TYh)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我国《辞海》曾为文化下过较为权威的定义:“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或者说,是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根据以上定义,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可以被视作文化现象,文化表现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涵。

然而,作为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文化本身。“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文化经济学也不例外,它之所以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利学,就因为它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文化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和视角对文化资源、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市场、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经济管理等一系列主要范畴的具体分析,深入研究和探索文化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作为文化经济学的对象性研究范围,主要是指和文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有关的文化活动现象,包括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文化娱乐、文物博物、音像制品、文化旅游,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设施与组织机构、如艺术表演团体、出版社、影剧院场、影视制作公司、书店、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

文化经济学建立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观,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是关于社会经济运动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三种基本形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需要消费物质生活资料,也需要消费精神生活资料。文化生产属于精神生产,是精神生产的一部分,文化生产以文化产品来满足社会的文化精神需要。而且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他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并指出:“宗教、家庭、国家、道德、法、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他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实质上指的就是广义的文化生产或精神生产。因此,文化艺术生产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虽然不同于哲学、科学、教育和宗教等其他精神生产,更不同于物质生产,但文化艺术生产同样也要“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总之,文化经济学是以文化生产活动中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和视角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的利学。其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的合理配置、文化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

同时,文化经济学是一个独立的、涉及面相当广的兼有文化和经济双重特性的领域,它有着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自己的活动领域中表现出种种特殊的矛盾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经济学是文化生产活动与经济生产活动相互融合而衍生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并在根本上把自己同其他经济学分支和文化学分支区别开来的经济分支学科。

此外,要注意文化经济学与经济文化学和知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与联系。文化经济学分析的应是各个文化领域的经济问题,而经济文化学分析的应是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如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消费文化、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东亚经济崛起中的文化因素等,而文化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的分析对象和范围也不尽一致,知识经济学是单纯研究知识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

三、文化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

由于文化经济学是侧重从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生产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因此,文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研究内容应是一般经济学的拓展。如经济学中的资源、商品(产品)、价值、价格、供给、需求、消费、市场、成本、效益、资本、投资以及分工、贸易,竞争力等。文化经济学则有文化资源、文化商品(产品)、文化价值、文化供给、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生产率、文化资本、文化投资以及文化分工、文化贸易,文化竞争力等;另如经济学中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而文化经济学中的市场是以文化商品为经营对象的市场。这两个市场的活动,都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从以上罗列对比可以看出,文化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概念、范畴和内容应是经济学的拓展和延伸,并以这些基本范畴为核心,再加上其他派生的范畴,一起构成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并且,通过对这一系列范畴的分析,阐明整个文化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

正如概念、范畴和内容是经济学的拓展和延伸一样,文化经济学的也应需要吸取经济学科学体系的精华,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要注意经济学研究的是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而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文化生产中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如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中研究的“商品”(产品)都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物质产品本身没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但文化产品一般都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文化经济学没有必要也不应机械地模仿经济学,应根据自身特点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构建本学科的理论研究体系。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的配合,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是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具体来讲,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应着重从文化资源配置角度,以文化资源的分析为开端从微观、中观、宏观乃至全球层面层层展开其他内容。微观上阐明文化资源配置与开发、文化供给与需求、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文化投资与消费、文化市场等现象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中观上研究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与发展等问题;宏观上研究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及宏观调控等问题;全球层面上阐述文化经济的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总之,文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如下:

微观基础篇中观产业篇宏观发展篇国际竞争篇

1.文化与文化资源2、文化产品及价值决定3、文化产品的供求机理4、文化投资与消费5、文化市场6、文化产业的结构7、文化产业的组织8、文化产业的管理9、文化产业的发展10、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11、文化经济与收入分配12、文化经济与劳动就业13、文化经济与宏观调控14、国际文化分工15、国际文化贸易16、国际文化竞争力17、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

四、文化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几个矛盾

不断推进文化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根据不同种类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结合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然而,文化经济它不仅引出了诸如民族文化资本化等“经济”问题;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背景等对一定国民经济体系的作用、影响和意义等“社会”问题;而且基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质,甚至扩及于文化安全等“政治”问题。因此,在推进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的尖锐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物质商品属性与非物质精神属性的矛盾、文化产品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矛盾、文化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以及文化经济效益与文化社会效益的矛盾等等。这众多矛盾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重矛盾之间。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物质商品经济性与非物质精神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3

作者:曾祥云 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这是一个带根本性的经济哲学问题,对于它的不同回答,将决定和影响经济学的面貌以及对其它经济哲学问题的回答。这一论题又具体涉及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经济问题与非经济问题的划界标准是什么、经济学内部分类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经济学究竟是一元的、多元的还是工具论的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经济哲学可以在经济学提供的解答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哲学分析与评价。例如,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经济学说发展史上有“物质财富”说、“资源配置”说、“交换关系”说、“人类行为”说、“制度环境”说等不同认识与主张。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离开人及其活动就无所谓经济学,因此,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的初始点和终结点都无法脱离人这一主线索,无法回避人在人类经济活动的主导作用。换言之,如果一种经济理论无视人的存在,忽视了人的因素,那么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它的现实指导意义,就是非常值得质疑的。而由此又必然引发对经济理论合理性的哲学思考。又如经济问题与非经济问题的划界问题。经济学无疑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但究竟什么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与非经济问题究竟如何区分?怎样看待经济问题与政治、军事、文化、法律等之间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分析,对于深化经济理论研究,也无疑有其指导意义。二是关于经济学预设前提的哲学质疑。科学理论研究都有其最基本的前提预设和初始概念。不言而喻,前提预设的不同必然影响到一种科学理论的建构,必然影响到一种科学理论的逻辑推导结果,也必然影响一种科学理论对于现象层面的解释力。卡尔•波普尔指出:“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像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渐渐烂掉。要激励想像,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2]P4“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初始概念,被视为西方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开展经济分析的基本出发点。综观现代西方经济学,无论是均衡价格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还是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等,大多都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研究出发点和基本分析工具,都不由自觉地沿承和遵循着“经济人”这一前提预设。然而,“经济人”这一预设前提也始终遭到了来自经济学领域内外的非议与抨击。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人”假设片面强调追求财富的自利动机,没有看到人类经济行为动机的多样性,没有反映人的全貌,因此,“经济人”是唯利是图的“抽象的人”、“虚假的人”。“经济人”假设是经济理论中又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并且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经济人”假设对于现实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都能给出较深刻的、独到的诊断。面对理论界对于“经济人”假设的褒贬不一,经济哲学有必要作出如下追问:“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究竟何在?它是否属于“不证自明”?“经济人”的存在性质和存在方式是什么?“经济人”与“社会人”、“道德人”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能否将“经济人”等同于现实的人?“经济人”究竟是前提假设还是科学抽象?应当怎样看待“经济人”的地位与作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与哲学解读,对于澄清理论界在“经济人”假设问题上的认知偏差,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关于经济理论合理性的哲学拷问。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及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渡的一段时期,西方经济理论曾在我国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现象。而近几年随着西方一些国家出现金融危机,许多研究者又开始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产生怀疑。由此,人们不能不对经济理论的合理性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追问:究竟什么是经济理论的合理性?经济理论成立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如何看待经济理论中的预设前提?怎样理解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活动的关系?这些问题无疑要涉及到哲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对它们的分析解答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现实经济现象,而且将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启迪。四是关于经济个人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经济理性主义的哲学查审。这是经济学理论中对人们现实经济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同时又与哲学理论有着密切关联的经济观念或者说经济思潮。“个人”、“自由”、“理性”既是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基础性概念,也与西方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借助哲学思维方式,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分析工具,不仅可以对这类经济思潮给出深度分析与合理评判,而且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经济理念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二条路径或者说第二个维度,是对人类经济活动或者说经济行为的批判反思。哲学反思思想本身,并不意味着哲学可以放弃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哲学反思的虽是思想,但思想只能是关于思想对象的思想、关于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思想。因此,哲学在反思思想的同时,必然要触及到对于思想所反映的对象即现实生活世界的反思。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是人们的现实经济活动。因此,经济哲学对经济思想或者说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反思,必然要涉及到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换言之,人类经济实践活动必然成为经济哲学反思的重要视域和开展经济哲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路径。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活动或者说经济行为的反思,并不是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具体经济现象的简单描述。现实经济世界中各种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属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它们有经济学这门具体科学去研究。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把握也是一种整体性和根本性的,它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总整性把握。它包括对以下问题的追问:究竟什么是经济行为?区分经济行为与非经济行为的依据是什么?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究竟有哪些?等等。经济学家大多以“自利性”或“利己性”来概括人类经济行为的特征。问题在于:“自利性”或“利己性”究竟是不是人类经济行为独有的特性?“自利性”或“利己性”又究竟是不是人的本性?它是先天生成的,还是后天才有的?在人类经济领域,是否存在纯粹的完全的“自利性”或“利己性”?又是否存在“利他性”?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自利性”或“利己性”与“利他性”,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需要经济哲学作出思考与回答的。二是关于非理性因素对于人们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经济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性的主体性社会活动,它总是在某种特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特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与牵引下进行的。因此,经济活动在本质上并不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就是“完全理性”的,并不意味着非理性因素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影响。这是因为,现实世界的人既是一个理性的人,同时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人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样,人类经济活动也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互交织的过程。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人的欲望、直觉、无意识、情绪、情感、意志、习俗等非理性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经济学应当是研究人的欲望及其满足的科学。在他看来,一切生产要素都是作为实现和满足欲望的手段的要素,而对人的欲望及其满足的研究,即是对需要和消费的研究。那么,人的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究竟是如何作用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的?我们又应当怎样看待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影响?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比如说习俗,我们知道,人是通过文化而实现自己的社会化的,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群体的文化,任何特定的文化形态、文化群体都具有其特定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因此,“市场交换行为已不是单纯的经济关系的交换,同时也包含着文化关系的交换,习俗本身也是人们长期沿袭积久而成的社会文化的持有,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支流,不同社会文化和亚文化构造着不同的市场习俗和行为者的文化心理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市场行为者的动机”。[3]P127-128由于非理性因素必然存在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之中,也必然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和作用,因此,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行为中非理性因素的批判反思,不仅对于深化经济理论研究,而且对于调整和规范人们的市场经济行为,都是很有意义的。三是对经济自由与经济正义的哲学省察。虽然社会科学各个具体研究领域都有对自由的特定视角的关注,但从践行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角度来解读和演绎“自由”,则属哲学的题中之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因此,经济自由即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根本原则。如何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和评判经济自由及其与经济正义的关系?如何在经济正义的框架下来实现人的经济自由?经济自由与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由观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经济自由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自由观生成的意义何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应当怎样作出对于经济自由的现实选择?等等,这些都是经济哲学对于经济自由应该给予解答的问题。四是关于经济符号的哲学解读。哲学以其对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性思辨而深刻启迪着人类智慧,人类也正是在对这种最普遍关系的批判反思中,不断提升对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把握能力。而作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关系基本表现形式的人类认识、实践活动,都与符号现象有着密切的关联。经济活动作为人们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一种基本活动,无疑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活动。从产品包装到CI设计,从货币、支票到存折、信用卡,从商标、品牌到价格、广告等等,这一切都是人类现实经济生活中所特有的符号形式,即便是人们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数字符号,也因其承载着某种特定的经济信息而显其特性。可以说,现实经济世界即是一个符号世界。符号都是有意义、有所指的。但经济哲学对于经济符号的分析考察,重要的不在于符号的所指及它的意义层面,而在于符号的价值功能。人是现实经济活动的主体,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人又是特定文化群体的人,并具有其特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习俗,因此,任何人类经济活动的背后,都必然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刻有特定文化传统的印记。这表明,经济符号无疑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象征的价值,而这种文化象征价值所潜蕴的变值功能,又无疑可以成为提升商品价值、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子。因此,经济哲学对于经济符号的哲学解读、对于经济符号内在价值的发掘和揭示,也应是经济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视域。

三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三条路径或者说第三个维度,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批判反思。与其它科学一样,经济学也有它自身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就曾存在抽象演绎法与历史归纳法、证实法与证伪法之争。由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关系到一种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指向,关系到对于人类经济实践活动本质的认知,关系到一种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因而,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查审,既是经济哲学研究的题中之义,也是哲学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牵引、有力推进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西方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学研究方法虽因经济学家个人的经济观、价值观和研究视角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是,任何一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背后,实际上都无不刻上了哲学世界观的烙印,哲学无疑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理支撑和初始地平。那么,梳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背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合理性的恰当评估,就成为经济哲学应有的话题,并可由这一话题进而引发对如下一些问题的思考:如何看待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经济学研究方法对于哲学理论自身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哲学对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何在?哲学应当怎样发挥自己对于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功能优势?等等。我们知道,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抽象演绎法,而抽象演绎法的哲学背景即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以批判抽象演绎法而登上经济学论坛的历史学派,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历史归纳法则无疑又是以经验论哲学为背景的。众所周知,在西方哲学史上,唯理论哲学遇到的最大挑战,即是来自经验论哲学对它的批判。因此,西方经济学史上关于抽象演绎法与历史归纳法的研究方法之争,实质是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与经验主义哲学之争的翻版。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还存在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争,而这无疑又是与西方哲学史上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的。主张实证分析的穆勒本人,即是实证主义哲学的一个代表人物。而随着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登上哲学舞台,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证实法与证伪法之争亦随之而兴。实际上,无论是作为实证分析学理背景的实证主义哲学,还是作为倡导证伪法哲学根据的证伪主义哲学,又无论是作为抽象演绎法哲学基础的唯理论哲学,拟或是作为历史归纳法哲学背景的经验论哲学,等等,都只是被一些经济学家简单地“借用”于经济理论研究的。由于这些西方哲学理论或哲学流派因其观点本身就存在着某些片面、偏颇等不合理因素,因此,以这些哲学理论或哲学流派为背景的各种西方经济理论或经济学流派之间的相互论争与攻诘,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经济哲学对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性把握及其所形成的哲学理念,对于促进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并进而推动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无疑有其独特的方法论指导意义。经济哲学还应当关注经济学范式的批判反思。自库恩提出“范式”这一概念以来,有关具体科学门类的研究范式问题,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特别关注与重视,不仅有牛顿力学研究范式、哲学研究范式之说,而且也出现了对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分析考察。对经济学范式的研究,无疑属于经济哲学的研究论域。库恩的“范式”作为一种整体框架,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确立科学认识主体的整合机制,而且是科学理论自我完善的手段和工具,是实现科学革命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经济学范式研究,对经济学研究及其发展也无疑有其重要作用。但是,我们看到,有的研究者由于对“范式”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误将经济学流派当成了“经济学范式”,结果变成了经济学范式“满天飞”。由于库恩的“范式”概念是针对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提出来的,因此,开展经济学范式研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经济学范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究竟产生和形成了哪些经济学范式?它们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进而分析什么是经济学的“范式转换”?经济学范式转换的条件、方式又是什么?在库恩那里,所谓范式转换,是指新范式对旧范式的取代,且这种转换是整体转换,而转换的方式即是“科学革命”。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经济科学,其范式转换的方式又究竟是什么?如此等等,它们都是需要经济哲学来解答的。需要指出的是,从传统的对于哲学的理解及其相应的哲学话语体系来说,经济伦理也无疑是经济哲学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论域。但考虑到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人们通常是把经济伦理当作与经济哲学并列的两门哲学分支学科来看待的,同时,经济伦理研究远较经济哲学研究要深入、成熟得多,且已形成相对独立的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在这里,我们并未将经济伦理归入经济哲学研究的论域之列。经济哲学或许还有其它的研究路径和论题。国内外的经济哲学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迄今为止,也远未形成某种获得大家一致认可的统一的经济哲学话语体系。但基于对于哲学和经济哲学的理解,我们认为,上述经济哲学研究的三条基本技术路径及其相关论题,在经济哲学研究中应该说是相当重要的,自然也是主要的。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4

    笔者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 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 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体系结构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 因为体系本身担负着整合经济哲学思想的任务,从体系出发去研究经济哲学能更完整地 把握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 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 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二

    国内学者目前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哲学方法都比较传统、陈旧,缺乏时代性、先进性和 创新性,表现在:所用的哲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这必然影响经济哲学研究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为,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力求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运用 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 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 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我们已经进入关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事物 都必须从系统关系中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关系经济,因此,关于市 场经济的哲学自然应该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样才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创 新性,才能达到对现代经济关系完整准确的理解。

            三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 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本体论、本质 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马克思之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 来越占主导地位,“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智囊机构”“专利机构”大量出现 ,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 ,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 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 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 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 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在许 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的转型不仅改变 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观,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 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例如,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今天,从大经济观 的角度去划分社会生产部门,就应该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三大生产部类,第一部类是 人才生产部类,第二部类是信息生产和知识生产部类,第三部类是物质生产部类。

    再如,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列宁只讲了5个,今天,就该有第 6个——信息垄断,第7个——知识垄断,第8个——人才垄断了。除此之外,劳动价值 论、社会平均利润下降趋势理论等也面临着与上述相似的挑战,这些挑战迫切需要经济 学加以全面的回答,这是从微观上说的。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 入、高增长”,“高生产、高消费”,造成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 态的失调,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 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 模式,去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目的与手段、途径的对立。

    今天,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使人们的经济观 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加宽泛的经济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整个文化都理解为经济 ,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文化学、社会学的概念,今天似乎都变成了 经济学的概念。与此同时,经济也在文化化,“经济中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 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 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产业”。[1]总之,今 天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样地密切,以致于完全可以说,经济的危机实际上是文 化危机的具体表现,而经济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创新。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问题和疑问,面对现代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 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色色的经济理论,但是, 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 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经济本质 、经济规律、经济方法,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系统、正确的经济哲学 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是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 象就越是严重,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危机越是尖锐,人类的文明越是走向陷阱。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 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 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 实的,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 。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 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 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 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 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 ”的产生。当今理论界兴起的“经济哲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学”的代名词。

    从学科性质看,经济哲学与其说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不如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 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 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几千年 文明史表明了,人类是通过经济活动而走向社会的,而社会经济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 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 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及其消费习惯,而这些都是哲学 研究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括,研究的是自然、社会 、人、思维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必然要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况且经济学的研究也无法脱离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 ,我们说经济学本身又是哲学的经济学。

            四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 以下六个部分。

    首先,经济哲学必须回答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中曾提出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一致的思想。自然主义把自然界看作 是世界的唯一真正本体和基础,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真正 主人,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同时人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创造物的主体本质和 基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这种表述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按照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经济也应该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在这里 ,自然主义是指对财富的索取,这不仅包括对自然界财富的索取,而且包括在经济行为 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本主义则是指经济行为的合乎人性,在对自然的索取中要考虑 到自然与人的关系,考虑到子孙后代,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经济行为中追求 利益的最大化,要防止经济统治一切,经济压迫人、控制人,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伤 害等等。因此,这种合乎人性实际上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表述经济学的时候也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 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按照这种理解,经济哲学必须从经济活动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 ,文化的广度,首先研究经济的价值,经济对人类的意义。这样,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 有经济价值论,它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和灵魂,规定着经济哲学的全部内容。在研究经济 价值中,经济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未来理想的经济价值思想,而且要研究过去和现在经 济价值的异化和复归。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 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 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 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 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 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第三,大经济观下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 制度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新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把现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 到经济规律的研究之中,是经济哲学的主要任务,因此,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规 律论。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5

笔者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 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 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体系结构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 因为体系本身担负着整合经济哲学思想的任务,从体系出发去研究经济哲学能更完整地 把握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 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 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国内学者目前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哲学方法都比较传统、陈旧,缺乏时代性、先进性和 创新性,表现在:所用的哲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这必然影响经济哲学研究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为,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力求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运用 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 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 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我们已经进入关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事物 都必须从系统关系中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关系经济,因此,关于市 场经济的哲学自然应该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样才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创 新性,才能达到对现代经济关系完整准确的理解。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 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本体论、本质 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马克思之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 来越占主导地位,“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智囊机构”“专利机构”大量出现 ,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 ,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 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 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 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 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在许 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的转型不仅改变 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观,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 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例如,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今天,从大经济观 的角度去划分社会生产部门,就应该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三大生产部类,第一部类是 人才生产部类,第二部类是信息生产和知识生产部类,第三部类是物质生产部类。

再如,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列宁只讲了5个,今天,就该有第 6个——信息垄断,第7个——知识垄断,第8个——人才垄断了。除此之外,劳动价值 论、社会平均利润下降趋势理论等也面临着与上述相似的挑战,这些挑战迫切需要经济 学加以全面的回答,这是从微观上说的。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 入、高增长”,“高生产、高消费”,造成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 态的失调,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 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 模式,去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目的与手段、途径的对立。

今天,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使人们的经济观 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加宽泛的经济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整个文化都理解为经济 ,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文化学、社会学的概念,今天似乎都变成了 经济学的概念。与此同时,经济也在文化化,“经济中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 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 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产业”。[1]总之,今 天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样地密切,以致于完全可以说,经济的危机实际上是文 化危机的具体表现,而经济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创新。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问题和疑问,面对现代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 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的经济理论,但是, 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 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经济本质 、经济规律、经济方法,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系统、正确的经济哲学 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是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 象就越是严重,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危机越是尖锐,人类的文明越是走向陷阱。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 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 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 实的,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 。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 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 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 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 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 ”的产生。当今理论界兴起的“经济哲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学”的代名词。

从学科性质看,经济哲学与其说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不如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 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 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几千年 文明史表明了,人类是通过经济活动而走向社会的,而社会经济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 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 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及其消费习惯,而这些都是哲学 研究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括,研究的是自然、社会 、人、思维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必然要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况且经济学的研究也无法脱离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 ,我们说经济学本身又是哲学的经济学。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 以下六个部分。

首先,经济哲学必须回答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中曾提出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一致的思想。自然主义把自然界看作 是世界的唯一真正本体和基础,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真正 主人,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同时人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创造物的主体本质和 基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这种表述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按照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经济也应该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在这里 ,自然主义是指对财富的索取,这不仅包括对自然界财富的索取,而且包括在经济行为 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本主义则是指经济行为的合乎人性,在对自然的索取中要考虑 到自然与人的关系,考虑到子孙后代,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经济行为中追求 利益的最大化,要防止经济统治一切,经济压迫人、控制人,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伤 害等等。因此,这种合乎人性实际上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表述经济学的时候也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 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按照这种理解,经济哲学必须从经济活动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 ,文化的广度,首先研究经济的价值,经济对人类的意义。这样,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 有经济价值论,它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和灵魂,规定着经济哲学的全部内容。在研究经济 价值中,经济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未来理想的经济价值思想,而且要研究过去和现在经 济价值的异化和复归。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 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 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 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 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 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第三,大经济观下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 制度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新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把现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 到经济规律的研究之中,是经济哲学的主要任务,因此,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规 律论。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6

一、“相互联系的生活”观

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替代路向”的研究理路有志于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整合为一体,并使文化由边缘进入核心,成为经济行为的内在含义。在关于“市场如何运行”的追问中,传统经济学在“经济领域”与“情感领域”的二元分割中发展出了一套“敌对世界”观。针对“分离领域观”和“敌对世界观”在对亲密交易的分析中导致的混乱,泽利泽提出了“相互联系的生活”观,这种观点是泽利泽进行“替代路向”分析的延续。当市场机制日益向人类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渗透扩张的时候,无边无界的市场对现实社会中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团结是否会构成潜在威胁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亲密交易》一文中,泽利泽从法庭对两起案件做出不同裁决结果的讨论中引出了二元论视阈中“敌对世界”的观点。在泽利泽引述的两起案件中,不具有婚姻关系的两个人都维持了一种长时间的亲密关系,并且男方都给了女方钱财。然而法庭认为,在第一个案件中,金钱转让是一种礼物馈赠,而在第二个案件中则是对的补偿。泽利泽认为,因为长期存在一种深层的、经常是隐含的假定,即金钱与亲密关系属于不同的相互分离的层面,因此在亲密情感与金钱转让相结合的情况下,法律往往陷入难以裁决的境地。法庭借用二分法对这类关系进行划分,这种划分取决于在这两个不同层面之间存在的十分明显的边界。

泽利泽指出,自19世纪以来,社会分析家们习惯使用这样的假定:社会各个领域是按照彼此对立的和不可比较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依附与成就、情感与理性、团结与自利等。如果这两个领域发生混淆,则彼此都会受到玷污。如果工具理入感性的情感世界,情感之源就会枯竭。如果把感情引入理易之中,就会导致效率低下、偏见和裙带主义盛行以及其他形式的腐败。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敌对世界”的观点:各个层面要健康发展,就必须适当分离,彼此之间必须维持适当的边界。而在反对上述“敌对世界”观点的阵营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还原论,他们试图找到一种单一原则来对社会生活进行统一的解释,认为亲密关系世界只是某些一般原则的一个特例而已。最典型的三种情况是经济还原论、文化还原论和政治还原论。简而言之,“经济还原论者认为,看护、友谊、性和亲子关系只不过是在有所限制的条件下个人选择理性化的特例。文化还原论者则认为,这些现象不过是独特信仰的外在表现。政治还原论者则强调相同现象的政治、暴力与剥夺基础。”④泽利泽认为,社会学家对于经济过程的解释长期以来都在敌对世界观和各种还原论之间来回摇摆。敌对世界观主张经济与社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认为一个体现的是个人理性,一个体现的是隐秘的情感。经济社会学在成长为一种具有自我身份认同的学科领域的过程中,接受了这种在市场层面与非经济层面之间所作出的划分。但是,经济社会学家认为经济层面只是半自治的,并开始考虑支撑经济层面的社会结构基础,并由此进入了各种还原论的解释之中。如在消费研究和家庭经济研究中,文化还原论和政治还原论的解释盛行,而在所谓主流经济社会学中,经济还原主义则相当普遍。⑤据此,泽利泽认为,上述两种分析理路在对亲密交易的分析中导致了极大的混乱,这些被人为区分开来的关系,实际上在所有的社会生活舞台包括学校、军队、教堂、公司法人中都存在。泽利泽集中分析了由看护、友谊、性、亲子关系所引出的论题,并对亲密交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主张。泽利泽指出,超越敌对世界观的分裂和还原论困境的出路在于:视所有的经济交易都是在亲密程度与种类上有所不同的关系。⑥随后,在《亲密关系的购买》一书中,泽利泽进一步概括明晰了这两种观点:人类社会是由两个独特的领域构成的:一个以理性效率为导向,另一个以情感与团结为导向,两个领域各自独立存在,并或多或少和谐地独自运行———泽利泽将这种观点称为“分离领域”观。如果上述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发生密切的交叉或接触,就会相互侵蚀、玷污;如果理性计算渗透到情感领域,就会腐蚀和消解团结,而如果情感渗透到理性领域,就会损害和降低效率———泽利泽将这种观点称为“敌对世界”观。在关于经济过程如何运行的讨论与研究中,泽利泽对上述看待经济过程的两种常见观点进行了深入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观点,即,“相互联系的生活”观。泽利泽认为,“世界并不会分为亲密与经济相互隔离的两个领域或层面。我们所有的人习惯上都会把我们最亲密的关系与经济活动混合在一起。实际上,我们都会向我们的小孩、配偶与父母,常常还有朋友,履行经济义务或提供经济支持,并获得情感的满足。即使充满爱的家庭,如果无经济努力地有规律地投入,也不会维持多长时间。”在泽利泽看来,人类生活两个领域的分离,只不过是一种人为的虚构或神话,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真实存在的理想类型。

“相互联系的生活”观打破了在现实中存在的工具理性世界与文化表意世界之间应该分离的世俗看法,消除了对这两个世界如果完全联系在一起将会彼此侵蚀和损害的担忧。文化因素存在于所有的经济行为中,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的整合成为可能。在二元分割的敌对世界观中,“亲密关系是一种脆弱的花朵,会因为接触货币和经济上的自利而逐渐枯萎”⑦,而在泽利泽“相互联系的生活”观里,亲密关系的花朵在理性的经济世界里一样可以绚烂的绽放。泽利泽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透过这种崭新的研究视角,公共政策设计者不应再担忧和害怕亲密关系与经济活动之间会相互掣肘,而是应考虑如何才能更好地把二者混合起来。与哈耶克将人为的制度安排批评为“致命的自负”不同,泽利泽对人为的制度设计秉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她说:“可以肯定的是,正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充分显示的,腐蚀与非正义的确实实在在地发生着,但我们应该记住,市场的实际运行,比起市场神话所暗示的要更多地服从于人类的控制。”⑧泽利泽相信,通过更好的制度安排,经济领域与情感领域之间可以实现公正的、令人愉悦的和增进生活质量的结合。

二、经济行为的非经济维度考察

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经济学已经演变成一个逻辑相对严密的体系,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预设中,经济行为主体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非经济因素都被暂时悬置起来,只剩下逐利的原子化个体及其置身其中的经济系统。许多人已经习惯于在这个严密的经济体系中进行思考,对某些基本假设习以为常,而疏于对在假设中被排除的非经济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而这些非经济因素,正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上文所述,泽利泽对经济活动的非经济维度考察始于《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一书。在该著作中,泽利泽考察了非经济因素在美国主要经济制度发展中的作用———考察了影响美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文化因素,考察了货币利润与事关人类生死的神圣关怀是如何建立起货币等式从而交汇在一起的。《道德与市场》一书开启了泽利泽对经济活动进行文化分析的路径。随后,在《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一书中,作者更直接地考察了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除了坚持文化视角的审视,作者还考察了阶级和改变中的家庭经济与儿童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多个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关系和文化对经济活动和制度秩序的形塑作用。例如,泽利泽分析了儿童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关系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儿童保险政策、赔偿金确定、儿童的收养与买卖产生的影响。伴随着儿童价值的文化转型而来的儿童道义上的无价性在与市场机制的交织博弈中,形成了种种非常规的独特市场,换句话说,围绕儿童形成的独特市场,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泽利泽对这种交互作用的重视与分析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假定。在传统经济学的假定中,情感之域是不可计量的,然而,在有关孩子的独特市场中,我们却看到,美元的价值在与诸如喜爱与痛苦之类的人类情感价值之间进行了量的换算,情感的货币化、商业化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无疑将市场推进到了假定是不可能的情感之域。泽利泽的研究再次印证了经济社会学的假定:市场必然受到人类意义系统和多样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市场即是人们所创造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社会关系本身。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4802

在所有的课程资源里,教师与教材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教材是承载课程目标具体要求的文本资料,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所有的文本资料都无法企及的。现行经济生活教材系根据教育部在21世纪初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编写而成,已经使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其精粹所在与不足之处均已充分显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适度整合,方可尽扬其长而力避其短,更好地做到物尽其用。

一、现行经济生活教材的瑕疵所在

毫无疑问,现行经济生活教材可谓佳品,但是,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十全十美之物毕竟不存在,教材也一样。笔者个人就觉得,现行经济生活教材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瑕疵。

1.教材内容的结构强调生活逻辑甚足,而对理论逻辑顾及不够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模块要求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经济生活教材对生活逻辑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从微观来看,几乎所有知识的问题情境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来设计;从宏观来看,教材的知识结构也高度地生活化了,纵观其内容,依次讲述的是: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样的宏观安排,从生活逻辑的角度来看,确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来看,则无疑是很大程度地碎片化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尽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轻松,但是,在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却不能建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会导致他们无法准确而灵活地运用知识。

有些专家认为,现行教材的内容本来就不是很多,即使不构成严密的体系,教师在复习时再做一定的梳理或者指导学生自己梳理来形成体系,也不是一件难事。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脱离实际了!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专家的视角来看与从学生的视角来看,绝然不是一样的。专家是对这一学科的内容极为熟悉且极有研究的行家,在这一行业中浸润了好些年,而学生是未成年人,且是这门学科的初学者,更何况,优秀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能力很一般,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很弱。在专家眼里极为容易的内容,在学生眼里,却犹如天书般难懂!

2.对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与路径选择的阐述不够清晰

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富强”,排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之首。经济发展的路径,也就是通向富强的路径。对这一路径的充分理解,有助于学生增强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从而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增强政治认同,这正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B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生活重要的教育价值所在。

教材对这些内容也使用了一定的篇幅来论述。实质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正是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教材在这些方面所费的篇幅不可谓不多,而且,在第四单元中,教材还专门设置了一课的内容来阐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与主线等问题。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这一课的内容只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鳞半爪,且没有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并形成体系。

尽管教材的论述并不系统,但是高考命题在考查这些知识时却毫不含糊。历年高考的非选择题在涉及这些内容时,均有不低的要求,学生如果对这些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就根本拿不到高分。

3.讲述各种经济角色必须掌握的知识过于零散,不够集中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在界定思想政治学科这门课程性质的时候明确提出的要求。现行经济生活教材对在社会上担任一定经济角色所必备的知识也有所论述,譬如作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经营者等角色,在碰到某些常见的问题时应当怎样应对,也做了一些说明。但是,这些知识给学生的印象仍然比较零碎、散乱,需要重新梳理形成一定的体系后,学生才能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既然教材存在上述瑕疵,我们就有必要对症下药,对教材内容予以重新整合,以提高其效用。

二、重新整合经济生活教材内容的基本思路

1.将理论性相对较强的一部分经济学原理集中讲述

现行经济生活教材文本中散布着许多经济学原理,但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各不相同:有的原理是服从于一定的主题的,比如市场机制的运作原理、政府干预的原理等;有的原理是直接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比如金融投资的基本原理等。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原理全部抽离出来。但也还有一些原理理论性相对较强,在教材体系中,与实践的关系也不是十分紧密,例如:价格的含义、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关于分配的基本理论,关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等。把这些原理集中“打包”,学习效率可能更高。

2.更加明确地揭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与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与路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需要将现行经济生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重新整合来使其体系化。

首先,我们要强调,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将我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之后,将第十课的全部内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第十一课最后一目的内容(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整合在一起,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让学生学习。第十一课最后一目的内容,其理论依据已经在集中学习部分经济学原理的时候学习过,这里的实践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等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整合在一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意义,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8

随着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国内各高校都将西方经济学列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理论性较强,在学习中还需要借助于大量的数学公式、图形以及经济学专业术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近年来,已经开始了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用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经济学时所遇到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作用

经济学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从人们具体的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中抽象出一定的规律形成的一门学科。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借鉴和引入了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使经济学理论研究更为科学和严谨,但同时也变得枯燥、复杂、难以理解。这种特点使在本科阶段学习经济学的同学对其很难提起兴趣,更难以熟练掌握。但是,经济学毕竟是来源于生活的,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利用更加直观的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将枯燥的理论还原为生活。具体来说:

1.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复杂抽象的经济理论

目前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就这门课程本身来说,对经济管理类学生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就好像盖楼房,地基打牢了盖的房子才能坚固,西方经济学学好了才能在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相关的课程时更加游刃有余。

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更加具体和丰富的实践结合到枯燥抽象的经济理论中,使其形象化、通俗化,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易于掌握。例如,“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不仅在经济学比较重要,在财务管理学、管理学等课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讲解时,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上的概念去解释,则拗口且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引入案例进行讲解则学生会更易于掌握,如可以让同学们计算一下上大学的成本、选择观看演唱会的成本等等。

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和迷茫,虽然这些理论来自于实际,但是学生往往不清楚学习这些理论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经常会出现“学习西方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若不使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能够帮助他们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中引入的案例都是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可以将理论和实际很紧密地连结起来,尤其是一些正在发生的经济热点问题,特别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主动性。例如近期发生的新一轮工资上涨现象就可以用若干经济学相关理论来进行解读,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结果没有统一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一话题和条件下,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非常高,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也得以提升。

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对经济学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打好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外,经济思维的培养也是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本科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但在有些时候,解决和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成熟性。经济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成熟。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和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提高他们关注经济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口头表达等等。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们逐渐生成一种经济思维,从而在考虑问题时更加成熟和理性,提高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形式

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采用合适的形式进行教授,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主要适用于在讲授新课时。学生在接触新概念或新的知识点时,思维往往趋于固化,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如果用生动的案例来解释呆板的理论则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点化作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生活的实践,打破学生在学习理论时的思维限制。例如对于价格歧视这个概念,各级价格歧视都可以选用一些案例来进行解释,学生们如此便能意识到原来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价格歧视的影子,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思考,如果他们自己是商品的卖方,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运用价格歧视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2.课堂讨论案例

用于课堂讨论的案例可以有两种具体的形式,一是在每一章的开头作为本章内容的引例,二是在每一章结束时作为本章内容的总结性综合案例。

作为引例的案例,教师需要在每章开始时选取相关案例进行阐述,同时提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问题,但不做解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等到本章学习结束,再对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顾,请同学们利用本章出现的相关经济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作为在章节结束时的总结性案例,教师需要选取与本章理论相关度较高的典型性案例,首先请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观点,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分析。例如在需求与供给这一部分,在课程一开始引入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的案例,请同学们思考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课程结束后利用供求定理等相关理论来解释。课程结束时,可以请同学们讨论1990年美国征收的“奢侈品税”为什么会成为最短命的税项,并利用供给理论和弹性理论共同来进行分析。

3.综合案例讨论

综合案例讨论主要是在有相关联的几章内容结束后进行的大案例讨论。案例涉及到的经济理论比较复杂,不能够仅以某一章的内容进行分析,需要考查到学生对若干章节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在案例的选择上以讨论式案例为主;在发生的背景方面,以选择本土化、现实经济学案例为主。例如,在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一些相关理论后,可综合生产要素理论、总需求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内容,让学生讨论“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4.课程小论文

课程小论文一般在课程结束时,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布置。小论文的选题一般以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某一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社会经济生活等为对象,请学生自行拟题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通过撰写课程小论文,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深化对

相关经济理论的认识。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可在审阅完成后对小论文进行综合点评,指出各自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案例选择要注重典型性,并注意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分析案例是为了说明理论,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有典型性,案例的内容必需能够说明理论所要传递的含义,并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最好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兴趣。

除此之外,案例的选择还要注意与中国本土的实际相结合。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很多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案例都诞生在西方国家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都有一定差异。例如,目前我国微观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大量案例,很多都是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缺乏既有我国特色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案例。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案例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对有西方国家背景的案例进行科学的取舍,取其精华,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收集和整理有中国特色背景的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和我国的经济热点、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

2.教学方式上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案例讨论不能是教师唱独角戏,要特别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最好的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进行交互式教学。具体形式可以有:(1)学生回答问题。由教师导出案例,然后根据案例所反映出的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做点评。(2)小组讨论。由教师导出案例,学生自由分成若干组,每组5名同学左右。各小组针对案例进行自由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整理,由一位同学负责阐述该组观点,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3)建立学习小组。该种方式主要在课下进行。由一到两名学生负责组建学习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小组活动。组员就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收集整理相关案例,在小组活动时进行发言和讨论,同时由专人负责记录小组活动内容。教师可参与小组活动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也可针对小组活动记录进行点评。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信息社会互联网上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不乏趣味性,科学性的精彩案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博采众长,还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经济学的灵感,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尤其可以选择一些热点的、能够说明一定经济原理的短片进行播放,将比纸面上的案例文字更加生动,更能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地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9

一、引言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目前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学生普遍觉得难度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1)作为大一、大二学生只是初步接触专业知识,对经济的认识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在开始学习中会感到经济学过于抽象;(2)有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当利用数学方法解答经济问题时,就比较难理解;(3)缺少对社会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身边的经济社会关注较少。总之,普通高等院校无论在生源质量和教学条件上都先天不足,如何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是需要专业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互动不足

中国传统教育,永远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在现在大学大班教学中也是主要形式,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比较被动,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很少有同学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经济学知识。

(二)教材的理论性太强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其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和难懂。刚上大学的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加上数学知识有限,对于理论和模型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现在理论教学课时量的缩减,内容都讲理论很难讲透,删减部分内容理论体系就不完整。数学又是学习微观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普遍运用微积分, 图形, 图表等来推导、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经济模型,使得数学基础薄弱的、特别是文科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三)教学方式单一

鉴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的严谨性,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把理论和模型讲透,所以在教学的方式上,主要以讲为主。学生理解理论和模型,并不意味着学生能把这个理论和模型应用与分析现实经济生活,导致学生认为课程枯燥,实用性不大,不愿意学。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重视交互式教学方法

交互式教学法最早由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他强调教学的实质是沟通,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师生是教学中的对等的双方,是平等、合作、协商的关系,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直接与客体发生作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交互式教学法的优点就是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频繁的信息交流、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选择适合的理论教材

目前国内编的《微观经济学》的教材大多偏重于理论,内容不够深入浅出;教材内容以公式和图表为主。而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大多有经济学大家编写,无论是总体把握、还是编写方式都能做到深入浅出,只是教材案例取材于国外的经济现实,理解起来缺乏生活实际。所以在教材选取上,只要学生经济条件允许,最好把原版英文教材和中文教材配套使用。

(三)丰富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课程在讲述过程中,在重视理论讲述前提下,我们可以引入情景式案例教学。我们在讲授理论前,引入一个适当的案例,激起学生的好奇,思考甚至讨论,最后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推导出理论,再对理论进行强调。《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采用情景式案例导入式教学是非常适合的,教师引入案例。例如在讲“机会成本”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大学四年时间的机会成本。

四、结论

普通高等院校无论生源和教学条件方面都有明显不足,而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变化教学思路,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理论,拓展他们思考问题角度。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经济学与生活论文例10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9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单独列于应用经济学专业目录下。随着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内容不断地丰富与完善,我国许多高校面向经济管理专业与信息管理专业本科与研究生开设信息经济学课程。近年来,我国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信息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为了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切实有效地掌握课程的内容、并能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教学的定义在百度百科中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教学工作包括“教”与“学”两方面,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掌握知识的效果,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信息经济学学科本身,实际存在着体系松散、内容抽象的特点导致了信息经济学课程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一个难题,如何从宏观角度把握学科的总体框架,从微观角度掌握具体的应用,就需要我们结合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的新思路。

1 信息经济学“教”与“学”的难题

1.1 信息经济学研究内容丰富,教学体系松散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罗万象,现将国内主要研究代表人物的观点整理后概况如下:国内用博弈论来研究信息经济学的第一人张维迎在他的著作《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提到的信息经济学内容有:非合作博弈理论、委托理论、逆向选择和信号传递。这些都是从博弈角度展开的研究。经济学家乌家培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从讨论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三个最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开展对委托与激励、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等四类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讨论,最后,在些基础上对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理论进行讨论,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归。陈禹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五个方面:研究市场信息经济效用、研究信息系统经济、研究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试方法、研究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研究国际信息经济理论,特别认为市场不确定性理论、统计决策理论、技术不确定性理论及信息社会假设和信息竞争优势假设构成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之一。武汉大学的马费成教授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归纳了四大方面: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研究、经济活动的信息因素研究、经济学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研究。这四个方面基本囊括了信息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强调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结构与规模,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条件。

纵观以上信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在学科体系上的相对松散,针对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由于缺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基础,又要求具备相当的数学功底,如果侧重某一理论进行讲授会使学科体系缺乏完整性;如果面面俱到,那么每个部分就只能介绍最主要的理论和方法,缺乏连贯性。因此想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全面掌握信息经济学的结构体系,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1.2 信息经济学教学方法的落后

适用于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都会结合学生与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学习法等,而信息经济学课程在相对较少的学习时间里,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将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掌握基本理论的最佳途径。信息经济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互动性较少, 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通常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从而导致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有挫败感。案例教学法尽管是经济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但就信息经济学而言,即使使用有时也难以找到切题的案例;同时,就有的教学内容本身来讲,例如博弈论等抽象的数学模型,本身就难以转化为生动的实例;再例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就更难以用实践加以说明。同时学生也会迷茫于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教学可想而知会偏离预计的目标和效果。

2 信息经济学“教”与“学”的新思路

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说:“你只需要掌握五六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也会使你对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结合信息经济学课程内容的特点,面对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教”与“学”两方面尽快找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达到教学目标,普及信息经济学的知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摆脱这门学科在高校学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因此从应用性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地掌握基本概念与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掌握学习方法的根本手段。以下从应用性角度介绍几种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CL)。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主要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信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也要提高学生间的互动性。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小组的形式由学生合作完成,在此期间,遇到问题可与老师与同组成员进行时时交流。

2)问题导向学习(PBL)。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目前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透过简单的生活实例,藉由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目前许多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教改都朝著这个方向来进行。在信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PBL 教学法,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为了引导者、指导者,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学生们的态度也变得积极主动,学习意识不断的增强,遇到具体问题可以自主探究与分析,能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且在解决问题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真实可靠地评价。PBL 教学方法集合了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根据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分析实际经济现象,为学生们提供了自我学习、自我实现的平台。

3)案例分析法(CAM)。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又称个案研究法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今天的“案例分析法”。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后来被许多公司借鉴过来成为用于培养公司企业得力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能明显地增加员工对公司各项业务的了解,培养员工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这是经济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选择相关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扩展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罗伯特·弗兰克教授通过康奈尔大学开办的“严谨写作”项目获得启发,在他教授的“博物经济学”课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经济现象写下来,并用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形成短为考核依据之一,这些短文也成为他日后课程中的案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打破了经济学学习的枯燥,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学下去,成为经济学的“粉丝”。

4)引路者(Pathfinder)。“引路者”是美国图书情报学教学单位在讲授“参考工具书”课程时设计的一种辅的综合练习。“引路者”就是为读者获得某一专题研究资料指明途径。具体地说, 这一练习是在课程开始后不久即由学生各自选定一个专题, 在随后的一个学期中, 要求学生跟随课程进度围绕其选题, 步步深入地检索各类工具书, 并在课程结束时整理成书面的专题检索报告, 这种报告可作为引导对此专题感兴趣的读者深入查检文献的指南。 信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借鉴“引路者”的思想,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有一个目标,并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自行拟定一个选题,通过丰富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内容,灵活运用经济学方法来解释其中的经济学奥秘,最后形成一相关报告。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教师时时互动,并将阶段性任务在课堂或是以小结的形式定期总结汇报。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更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 结语

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教”与“学”的水平,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从“教”入手,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学习,成为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具备深厚经济学功底的高水平专业教师,保证信息经济学知识教授过程中的完整性, 勇于改革与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应该给予教师更大的学习空间,积极组织教师进修深造,与兄弟院校加强合作与往来,加大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培训力度。让教师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与步骤进而引导学生学习。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要有特点,有水平,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有效应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能主动的探求其中知识的乐趣;学生的“学”要积极,有成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理论与知识,灵活高效地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并能通过报告与短文的形式成为自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方厚政.信息经济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信息界,2012(03):52.

[2] baike.省略/view/296035.htm[2012-6-22].

[3] 乌家培,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陈禹.信息经济学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马费成.信息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 曹文文,路剑,王印华,刘妍. 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5):794.

[7] 罗伯特·弗兰克著,闾佳译.牛奶可乐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baike.省略/view/1367636.htm[2012-6-22].

[9] 范晓男,戴明华,孙晓程.论PBL 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8):67.

[10] baike.省略/view/3041024.htm[20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