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7 21:40:00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1

因为建筑材料和社会功能的不同,使得我们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当然建筑风格的不同,他们作为载体所承载的的文化就不同,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语言的不同,表达的思想就不同,艺术工匠们所倾注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的建筑的材料一般是石质的,而且是纵向发展,直指上帝的,这也显示了他们对神的无比的崇拜。而作为我们中国古代建筑的“城市法则”,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类型,故宫的飞檐有很多的类型,从天安门到乾清门,他们神态各异,有的低垂,有的直朗,有的上挑。中国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我们的各式的建筑,无不遵循着对称,威严的法度,而西方的建筑在西方宗教主义神学的环境里,追求的是一种奇特,一种原始的对上帝的敬畏,也体现了他们内心的无比的虔诚,归根结底,中西建筑的差异是是文化差,中国建筑法则都来源于是传统的儒家文化,而西方主要是反映圣经的典故,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建筑都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我们可以从中西建筑上的材料,布局,价值来分析中西建筑的差异的本质。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建筑上主要的是材质上的不同,西方的建筑大多以石质的材料为主,他们都属于砖石结构系统,他们把建筑看作是上帝休息得场所,希望他们与上帝共存。例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等,全部是用石材筑成,可以说,西方建筑史是一部以石材为特色的历史,而在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印度建筑有些例外)他们是以木材来做建筑的主要构架结构,大都采用现在很少使用的隼榫结构,因此我们中国的建筑史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的建筑对材料的选择为什么差别就如此大呢?西方在原始社会主要是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他们食不果腹,所以他们对物实用性比较看重。另外一方面西方人最后选择了石材的作为建筑的首要材料,可以看出他们务实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人定能胜天”。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们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养成了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他们重视节约,讲究储存。随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就发展为我们的传统的哲学文化,他的本事就是宣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个西方的世界观是截然相反的,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将木材作为基本建筑材料,就是是天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一,体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除了自然因素差异以外,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理念,我们才会看到今天这样的结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建筑空间的布局也有所不同。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西方建筑大都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并且纵向发展,建筑所使用的柱廊、门窗,他们无一雷同,形态各异,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每个窗户设计讲究,每间屋子都有一个窗户,以增加它们之间的交流。用外部广阔的园林来包围建筑,西方人在奴隶民主制就已经实行这样的格局了。西方的建筑布局最大的特点就是占据着纵向高空的空间,所以我们看见的欧洲的建筑多以耸高,尖顶见多,如,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而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西方人把建筑与科学结合一体,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西方建筑截然相反,我们传统的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多在地面平面铺开。与西方的高空发展有所区别,他展现的是一种“整体”的美。当看到北京故宫、明十三陵、山东曲阜孔庙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重重院落相套,并且大的方格围着小方格,构建占地面积巨大的建筑群,各个宫殿的排列有主有次,体现了我们传统思想的本质,也体现了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最后,中西建筑价值的迥异,显现中西审美观念的不同。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体现的一种精神,西方的建筑更重视他的社会功能的实用性。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他们大多没有特定的法则,主要靠是工匠们的实践、经验,这种经典的建筑格局大都是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无论是帝王的宫殿黑石平民的居所,他们的讲究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旨在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趋吉避凶、招财纳福。当我们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强调人工美,注重建筑的规则美,把建筑概括为几何形体,如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对于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也与中国的园林建造的思想不一样,如我们的苏州园林,讲究借景,让我们感觉,园林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自己。而西方的园林的花草必须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由此西方建筑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中西在建筑价值上做大的差异了。

2l世纪不仅有信息资讯的网络化,还有科技创新的神奇化,都前所未有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在20世纪曾不断出现的中国美术中的中与西的问题,特别是中西的建筑风格的差异仍将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怎样在21世纪中处理好这两个层面的关系,怎样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看传统的现代化,看西方文化的对中国影响。我个人仍觉得应该变古为今、化西为中。相信这句话在我们现代的建筑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李福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美术出版社

[3]《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2

前言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已经提出对超高层结构要将层面展开到墙、柱竖向变形及其差异问题上,但实际中具体没有明确规定怎么样考虑竖向变形差异的导致因素。所以实际施工的工程应该把以下几点问题考虑清楚:1.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楼层标高会调整到设计的高度,这时问题就出现了,施工到上层时已经施工的楼层就会由于弹性、徐变等因素导致竖向变形;2 .混凝土的物理特性以及化学特性都会在外部环境条件下、施工时间内、养护过程中发生不断的变化;3. 超高层的建筑结构其建筑布置和荷载分布是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进程而发生着持续变化的。目前来看,国内已经开展的研究中并没有对上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其结论与实践中的工程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超高层建筑实例概况

我们以一小区为例,该小区有一栋137m高的超高层写字楼,七栋城市高端住宅以及2栋超高层公寓,其建筑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其主要核心构件是采用型钢、钢筋、混凝土组合而成的墙、柱、梁的超高层建筑。

实施建筑工程之前,考虑到该建筑场地内的地质条件非常好,那么由于地基不均匀而产生的沉降问题是几乎不用列在考虑范围内的,所以基本不用考虑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竖向构件变形的影响。

二、剪力墙面与组合柱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

在施工进行当中,把开始施工的楼层标高按设计标高施工,这样就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补偿施工完结楼层与正在施工楼层之间产生的竖向变形量,如果在施工前期不能把施工过程中对完结楼层及施工中楼层竖向变形可能性考虑完全的话,最后就会出现在竣工后,结构柱、墙将产生竖向变形及差异的现象。

结合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设计图纸计算原理以及实际施工情况,在以下的表格中计算出该工程实例剪力墙、组合柱在超高层建筑封顶之后半年、三年的竖向变形差异数值。为保证差异数值清晰明了,数据采集时分别做出考虑施工标高调整与不考虑施工标高调整情况下产生的墙、柱竖向构件的变形以及差异。

在表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在施工过程中考虑调整楼层标高与在施工过程中不考虑调整楼层标高,两种施工手法最终结果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的。在工程实践中可以看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考虑了调整标高施工后的计算结果。上述表中也为我们直观的反映了施工调整是否考虑周全对工程计算竖向变形以及差异数值的影响力度。早期的建筑中对于竖向变形的研究是忽略了施工调整这一项作业的考虑,但是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兴起,研究范围更加深入广泛,施工调整逐渐被发现认可列入到考虑范围之内。

仍然需要说明的是:组合柱与剪力墙发生竖向变形产生差异数值的最大值出现部位不是在建筑物的顶部结构或者底部结构,时长出现这种竖向变形的差异值的结构是在建筑物高度的中部范围内。柱、墙竖向变形以及出现差异数值的影响因素有:施工加载的顺序、混凝土的徐变、建筑物竖向构件承压力出现的差异等等,这样的话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布置的变化、构件的建筑性能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竖向变形的计算结果。

三、组合柱与剪力墙下料长度

在常规的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竖向建筑构件会受到施工进程的影响而持续发生竖向变形,与此同时施工单位也会根据实时的建筑测量结构把正在施工的楼层标高及时调整到设计标高。如果施工之前对即将施工过程中竖向构件产生的压缩量有一定的估算话,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时标高调整的操作程序就会更加方便了,因为这样的话就有备用好的组合柱、剪力墙,提前加工好这些建筑构件并且预留出他们的压缩量,就会给建筑工程带来方便。

四、结论

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分析, 超高层结构竖向变形差异问题与处理 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竖向变形差异以及产生差异数值之后的数据,是要考虑到施工楼层经过实时测量调整到设计标高,以这样的形式来满足施工楼层与完结楼层之间产生的竖向变形,将变形差异结果最小化,最后与工程设计实践达到统一的竖向变形及差异结果数值。

2. 通过前面的工程实例可以看到,将施工中的楼层经过实时测量调整标高后,在该建筑竣工封顶半年之后,数据会显示组合柱建筑构件产生的竖向变形是80mm,剪力墙的竖向变形是70mm,其主要竖向变形是发生在建筑构件的中部以及中上部附近,组合柱与剪力墙两者之间的竖向变形大约是12mm,同样是发生在建筑构件中上部。总体来看,由于超高层结构的布置与荷载的变化,不同的位置产生的竖向变形也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多数的超高层结构组合柱与剪力墙发生竖向变形产生差异数值的最大值出现部位不是在建筑物的顶部结构或者底部结构,时长出现这种竖向变形的差异值的结构是在建筑物的中部。

3. 在施工前估算出楼层之间产生的竖向变形数值,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标高调整操作的方便程度,钢筋的预留量也能在加工的时候储备妥当。在经过工程实践之后发现,以组合柱为例钢筋的预留量是这样的:建筑结构主体下部一到六层段是需要预留钢筋大概5mm的压缩长度,结构主体上部五十一到五十六层段需要预留钢筋大概20mm的压缩长度 。

4. 超高层建筑结构中产生竖向变形引发另一个局面就是建筑层高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会对非建筑结构构件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会影响到电梯的正常使用。所以在施工前期以及施工过程中,在考虑到主体竖向受力构件变形差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非建筑结构构件以及电梯的使用问题。

以上就是本篇论文就超高层结构竖向变形差异问题的讨论,对于问题的出现也提出了解决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施工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竖向变形带来的超高层的诸多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3

1、建筑面积的意义及其概念

建筑面积是表示房屋面积大小的一种数量属性,是我国城市管理、产权登记、产籍管理、税费征收、城市地价核算,房产交易、房屋拆迁安置和房屋面积统计等中的计量单位。房屋建筑面积的多少是我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房地产测量中需要测定的基本要素。近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住房制度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在住房商品化以后,建筑面积作为房屋的重要属性,和人们的生活就更加紧密了。当您在市场中进行房屋交易时,买卖双方一定会谈到房屋的建筑面积,新开楼盘的售楼人员会向您介绍商品房的建筑面积;房屋经过当地房地产登记部门登记以后,向您核发的房地产权证中会注明房屋的建筑面积;当您以房屋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金融部门会根据房屋的建筑面积进行评估其市场价值量,以此决定给予您的贷款额度;当房屋被拆迁时,拆迁部门会依据房屋的建筑面积进行拆迁安置和补偿。由此可见,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面积已经融入人们的经济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房屋建筑面积逐渐成为广大买房人和卖房人关注的焦点。

那么“建筑面积”是如何解释和定义的呢?目前比较一致的解释是认为,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米以上(含2.20米)的永久性建筑。每户(或单位)拥有的建筑面积叫分户建筑面积。平房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勒脚以上的墙身的水平面积。楼房建筑面积则指各层房屋墙身水平面积的总和。

同时由建筑面积还派生出若干个与建筑面积相关的“面积”概念。房屋使用面积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房屋共有面积是指各产权主共同拥有的建筑面积。房屋产权面积是指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由直辖市、市、县房地产行政部门登记确权认定。

2、建筑面积计算的不同目的

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过多个部门联合协调管理,每个项目的建设大体上要经过方案设计、报建审批、规划许可、勘探勘测、建设施工、监理监督、竣工验收、测绘确权、房产登记、资料归档等环节,在这些诸多环节中,会涉及到设计面积、规划审批面积、工程预算面积、房屋预售面积、房屋竣工面积、规划验收面积、产权登记面积等,而这些环节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不同的部门对于建筑面积的确认有着各自不同的计算规范,因此造成目前关于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不同标准。

我国有关建筑面积计算相关规则在《房产测量规范》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等计算规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由于各种规范使用的部门不同、使用的目的不同,其涵义和作用就不同,这使同一建筑物在不同部门管理活动中确定的建筑面积不同,最终导致了规划设计、施工、确权之间的面积差异,从而容易引起社会经济矛盾,因此对建筑面积的正确理解、适用和确权则成为疏通各种矛盾的重要途径。

经过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对于建筑面积的计算实际上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的计算目的,分别是建筑工程方面、房屋权属登记方面和建筑容积率指标方面的不同的建筑面积计算目的。不难发现,前面提及的设计面积,工程预算面积应该属于建筑工程方面的建筑面积,其适用的计算规范应该为《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书馆2005);商品房预售面积,房产办证测绘面积应该属于房屋登记的产权建筑面积,其适用的计算规范应该为《房产测量规范》 (GB/T 17986-2000)以及《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住房[2002] 74号文);规划审批面积,规划验收面积应该属于建筑容积率指标方面的建筑面积,其适用的计算规范应该为各各地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性的相关技术规定,比如安徽省芜湖市城乡规划局的《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芜 规字[2009]172号文)。

3、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的若干差异点

通过对《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房产测量规范》及其《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具体条文的研读,可以发现上述这些适用于不同方面的面积计算规范,其绝大部分的技术规定都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但是在某些具体技术要点上,存在着差异性的规定。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这些体现在不同的面积计算规范中的若干差异点。

3.1建筑层高方面的差异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规定: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 m 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 高度不足2.2 m 者计算1/2 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净高超过2.1 m 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 m~2.1 m 的部位应计算1/2 面积;净高不足1.2 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水平面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 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 m 者应计算1/2 面积。

规范中以高度2.2 m 为界分两类进行计算建筑面积的还有:单层建筑物内局部楼层;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 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深基础架空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回廊, 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落地橱窗、门斗、挑廊、檐廊、眺望门, 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走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舞台灯光控制室;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规范突出了高度在建筑面积计算中的控制作用( 高度在2.2 m 以上者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 m 者计算1/2 面积) , 还有很多部位的建筑面积均是依据其净高分3 类( 净高超过2.1 m 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 m~2.1 m 的部位计算1/2 面积;净高不足1.2 m 时不计算面积) 进行计算, 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等。

《房产测量规范》8. 1. 2条内容规定: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8. 2. 3(a)条内容规定:层高小于2.20m以下的夹层、插层、技术层和层高小于2.20m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不计算建筑面积。同时8.2.1条的内容中,有关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的条文中,均强调“层高需在2.20m以上”。

另外《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内容中,关于层高的技术规定内容有“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层高(高度)均应在2.20米以上(含2.20米)”;“房屋屋顶为斜面结构(坡屋顶)的,层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对倾斜、弧状等非垂直墙体的房屋,层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房屋套内具有使用功能但层高(高度)低于2.20米的部分,不计算建筑面积,但在房屋权属登记中应明确其相应权利的归属”。

可见,“层高在2.20m以上”是《房产测量规范》及其《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计算建筑面积的必要的要件。

《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在容积率计算时涉及“建筑层高”问题时的相关内容为: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3米(2.8+1.5)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大于7.1米(2.8×2+1.5)时,按3倍计算,以此类推。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8米(3.3+1.5)时(除门厅外),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大于8.1米(3.3×2+1.5)时,按3倍计算,以此类推。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4米(3.9+1.5)时(除门厅外),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大于8.1米(3.3×2+1.5)时,按3倍计算,以此类推。坡屋顶住宅建筑的顶层,当屋脊线距顶层室内地面高度超过4.9米,建筑面积的计算按该层地面面积的2倍计算。

可见,在涉及容积率计算时的建筑面积中的“建筑层高”技术规定比较复杂。

3.2阳台面积处理的差异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3. 0. 18条内容规定“建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 2计算”,此条文明确了,无论何种形式的阳台(即不论阳台是否封闭)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1/ 2计算。

《房产测量规范》8. 2. 1(f)条内容规定“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 2. 2(c)条内容规定“未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围护结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可见,“封闭阳台计算全部建筑面积,未封闭阳台计算一半建筑面积”是《房产测量规范》中对阳台面积处理的具体规定。

《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关于阳台的相关内容为:封闭阳台应有围护结构与建筑室内空间分隔,否则规划审批时作为室内空间计。阳台进深大于等于2米(不规则的阳台,按其进深的平均值控制)的,规划审批时按全面积计算,并纳入容积率计算。与阳台相连、且底板标高与阳台一致的附属构件(如花台等)并入阳台,参与阳台一并控制。永久性顶盖全覆盖的阳台(下层阳台以上层或隔层底板为顶盖),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或不封闭阳台,规划审批时按阳台规则计算建筑面积;永久性顶盖未全覆盖的露台、挑台、阳台的覆盖部分,覆盖部分规划审批时按阳台规则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含顶盖未全覆盖的未覆盖部分)的阳台、露台、挑台,规划审批时不计算面积。

可见,在涉及容积率计算时的建筑面积中的“阳台面积”技术规定比较复杂。

3.3室外楼梯处理的差异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3. 0. 17条内容规定“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 2计算”。3. 0. 24条内容规定“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和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不计算建筑面积”。

《房产测量规范》8. 2. 1(g)条内容规定“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面积”。8. 2. 2(d)条内容规定“无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未涉及室外楼梯的面积计算规定。该技术规定说明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相关条文执行。

3.4室内飘窗处理的差异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3. 0. 24条内容规定“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 2.l0m 及以内的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不计算建筑面积”。

《房产测量规范》及其《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均未涉及室内飘窗的面积计算规定。

《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关于室内飘窗的相关内容为:飘窗与室内楼地面高差必须达到0.45米,进深必须不大于0.8米,不计算面积;否则规划审批时计算全部面积,并纳入容积率计算。可见,在涉及容积率计算时的建筑面积中的“室内飘窗面积”的技术规定比较复杂。

3.5变形缝处理的差异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3. 0. 23条内容规定“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房产测量规范》8. 2. 1(o)条内容规定 “有变形缝的房屋,若其与室内相通的,变形缝计算建筑面积”。 8. 2. 3(j)条内容规定“与房屋室内不相通的房屋间变形缝不计算建筑面积”。

可见,“变形缝是否计算建筑面积,取决于变形缝是否与室内相通,”是《房产测量规范》中对变形缝处理的具体规定。

《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未涉及变形缝的面积计算规定。该技术规定说明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相关条文执行。

4、总结及其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的有关规定条款,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简单明了,容易操作,趋于统一的原则。对于上述不同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体现的若干差异点,提出几点个人认为的改进建议。

第一,建筑层高计算原则,均以2. 20 m作为临界高度,2. 20 m以下不计算建筑面积。简单明了,更易把控。

第二,阳台计算原则,不论阳台封闭与否,统一为按一半建筑面积计算。

第三,室外楼梯计算原则,不论有无顶盖,统一为按一半建筑面积计算。

第四,室内飘窗计算原则,不论飘窗如何设计,均不计算建筑面积。

第五,变形缝原则,无论变形缝是否利用该空间,与室内是否相通,均计入建筑面积计算。

本文是笔者近年来学习研究现行各类建筑面积计算法规的初浅体会,以此供业内同行参考,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关注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存在的问题,能够协调有关管理单位、技术标准归口单位,也希望标准编制单位在修订规范时能够相互衔接和完善,进而把建筑业及房地产业等有关建筑面积计量的法规,归并为一部统一完善的建筑面积计算法律规范,这对于我国建筑业及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张红英,杨斌,胡友健.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测绘科学,2007,32(1):145-147.

[5]肖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差异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16):14-15.

[6]张洪升.规划建设领域涉及的各类建筑面积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07,(5):41-43.

[7]GB/T 17986-2000,房产测量规范[S].

[8]GB/T 50353-200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S].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企业和建筑行业中的持续发展,我国在国际建筑行业中占有的份额也在不断扩大,在国际建筑行业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即使国内建筑企业在国际中取得的成就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来看,我国建筑企业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在发展中随着经济模式的不断更新,国内外文化传统以及其他方面情况的不断融合,我们的建筑企业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都会对国际市场中中国建筑企业的推广造成制约。

一、“软实力”的概念

相对于经济准水准或是基础建设这种有形或者硬性的指标,软实力则是从一个地区或企业中的文化理念、价值理念、社会制度等方面出发,综合这些因素在实际的经济生产中能够对生产或者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按标准讲,软实力就一个地区或者企业中不能有物化因素所描述的实力就是软实体。在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要素构成进行分析时,一般会将这个国家的实力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从其他的角度中说,软实力的影响力是十分细微的,在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软实力往往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有学者人为在国家之间的软实力体现是通过吸引和外交沟通的方式将你在他国中想要的东西进行获取。这个理念应用在建筑企业中也应当使用,以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在建筑企业中的国家化软实力,除了在国际建筑行业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外,还应该拥有能够干预国际市场的能力作为配合补充,以此来壮大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发挥出的软实力。

二、国际中企业建筑在软实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范围内看我国建筑企业,分析我国建筑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不难看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的影响力和各方评价与我国建筑企业中具备的建筑能力和建筑水平并不匹配而且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建筑行业中标准的提高,不少建筑企业中逐渐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腐败和环保方面的问题,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部分国外媒体居心叵测的不良报道,人权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影响我国建筑企业软实力发挥的重要问题。

1.逐渐加快的海外扩张使得技术和其他层面的不匹配

我国的建筑目前也随着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而逐渐朝着此方面迈进,而且在技术水平、资金运作、资本累积等硬实力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就,但是随着海外扩张的加快,一些建筑企业中国际化软实力开始逐渐与自身的硬实力脱节,由于本身与国际中较为著名的建筑企业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这也就导致了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当中,我国建筑企业进行项目承揽的过程屡屡受挫。而一些项目之所以失败,很多时候并非我国建筑企业硬实力不过关,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环境保护方面、员工福利方面、政府的影响方面以及诚信问题常常遭到国外相关利益者的质疑和抵制。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建筑行业在国际市场中推进的情况承受了较大的阻力,而且常常因为这些原因加深了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同样的也不利于后续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

2.文化差异导致的公信力下降

尽管我国的建筑企业在不断地在科技上和管理层面取得进步。但是由于部分地区舆论的错误引导,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历史遗留问题,都在制约着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影响力的发挥。根据近几年国内建筑企业在国外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以污染和人员为主的问题占了大部分原因。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建筑施工中环保问题的重视以及细化的环保条款我们国家的建筑企业有时无法正确的应对,这也就导致了问题发生时,我国的建筑企业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方面原因的影响,不少地区的媒体舆论带有非常鲜明的地区色彩,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产品不是抱着怀疑态度就是全盘否定,这是对于大众的一种非常不利的舆论引导,东西方文化本身就存在着差异,不同事物间的理解对待不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方式,处于一些理由,一些国家的报道抵制中国色彩格外的浓厚,不仅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大发展,也不利于国家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破坏积极和谐的市场环境。

3.员工以及企业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出现的问题

在国外的环境中进行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根据国外的承包人或业主的要求,在员工的福利待遇方面与国内是有着较大差距的,这也就导致了国内外员工福利差距的出现,一些企业处于一定的原因,不愿对员工福利进行较大更改,因此在国际中常常因为这样的原因出现企业活动中的制约,由于国内外国情的不同,长此以往容易极大地打击企业的软实力发展和员工的施工积极性。

三、我国建筑企业软实力的建设方式

1.加强实力是软实力发展的基础

不管软实力如何发展,最终的落脚点都是需要硬实力来进行承担的。因此,一个企业软实力的建设,需要硬实力的发展作为支持和基础。我国建筑企业当中的软实力发展更应按照这个理念进行不断地深入发展。对于不同国家之中的利益相关者,只有拿出能够说服对方的硬实力,长此以往才能够对过去国外利益相关者对于我们国内建筑企业的形象进行改观,才能够逐渐建立中国建筑企业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以此来抵消国外媒体中不利于中国企业发展内的谣言。

2.因地制宜的外部建设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行业规范,规范不同相应的建筑标准也就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国际的建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因企制宜地进行建筑建设活动,以当地出台的政策为基准,对建设中的建筑进行要求,以满足建筑施工中以及最后的验收工作。尊重别国传统是我们国家一直倡导的对外交流的政策,因此响应国家的号召,不论在何地都要遵守当地的行业规范来进行建设活动,确保最后的施工成果能够符合当地标准,减少二者之间差别的存在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化工程施工建设中,常见的异形柱结构体系主要包含了T字型、L字型、Z字型和十字形柱截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中,这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建筑结构的改革、增加了建筑材料应用,减轻了建筑物资中,增加了建筑物使用面积,适应了现代化变动功能,是目前工程施工技术改革的主要途径之一。就当前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其柱截面形式也与传统的截面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一、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对于住房要求也逐渐由原来的最低房屋保障到现在的商品化发展。使得大多数的市民在住房要求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住房,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发展形成的,这一结构的出现有效的,满足了建筑结构功能要求,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概念

所谓的异形柱主要指的是那些柱面结构异常的建筑结构简称,这里所谓的异形截面主要指的是区别于传统的几何形状、横截面的异常状态。在目前的工作中,是通过采用异形模板结构来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柱结构。异形柱是在满足建筑结构的刚度、承载力要求和前提下,根据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设计布局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设计、布置要求而采取的一种其他截面形态的柱体结构。

2、异形柱结构的应用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异形柱结构的采用日渐增多。形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随着城市能用土地资源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结构不断出现,从而使得传统的建筑结构无法满足目前人们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而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和使用功能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这种建筑结构的应用使得房屋装饰效果好、家具布置灵活、室内整齐美观的优势。

二、异形柱横截面承载力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种新兴建筑结构不断涌现,已成为房屋建设工作的重点所在。在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中,目前的工程项目在应用中已成为保证建筑结构质量安全的基础依据。在工程建设中,做好异形柱横截面承载力研究至关重要,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

1、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

异形柱截面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一般都会发生双向弯曲的现象,因此在工作中应当按照双向偏压构件来进行研究。经过工作研究我们发现,在这几种类型的异形柱界面中,普遍存在着承载力与弯矩力低的特点,同时不同方向上的承载力所引起的差异性也较多,其在横截面与轴面上的位置变动也不尽相同。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常都是通过离散截面法和手算法两种进行的。手算法在应用中通常都是建立在点算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简单、简化的计算流程,是通过计算图标中所涉及到的仪器、简化公式来进行计算的一个过程。通过在计算中考虑到纵筋锚固的滑移问题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问题,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针对建筑结构的本身特点与自身施工优势进行研究,且在工作中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经过分析表明,在目前的建设工作中,对于异形柱横截面双向弯压柱的计算是一个随着轴压比不断增加而减少,随着荷载角度变动而变化且差异性不断转变的模式。

2、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关系

钢筋的应力σs与应变εs为线性关系,钢筋的应力取其应变与弹性模量Es的乘积,但当应力大于强度设计值时取设计值。用公式表达为:σs=εsEs;-fy≤σs≤fy(3)式中,εs,σs-钢筋应变和对应的应力,Es-钢筋的弹性模量;钢筋的拉和受压强度设计值。

3、内力平衡条件

4、异形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L、T、X、十字形截面柱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由于翼缘的有利作用,其受剪承载力的平面图形在各象限呈外凸的梅花瓣形,在斜向剪力作用下,如果按X、Y两个分量分别配筋计算中不考虑垂直方向翼缘的作用满足要求的话,则柱的斜向承载力将满足要求。试验研究表明,轴压力可以推迟斜裂缝的出现,抑制斜裂缝的开展和提高受剪承载力,增加配箍率同样可以提高受剪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并使裂缝分布均匀裂缝宽度变窄;提高构件的剪跨比可以提高其延性系数和极限位移。

5、异形柱的受力性能及其轴压比控制

异形柱的延性比普通矩形柱的差。其在设计的过程中轴压比、高长比(即柱净高与截面肢长之比)是影响异形柱破坏形态及延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异形柱由于多肢的存在,其剪力中心与截面形心往往不重合,在受力状态下,各肢产生翘曲正应力和剪应力。由于剪应力,使柱肢混凝土先于普通矩形柱出现裂缝,即产生腹剪裂缝,导致异形柱脆性明显,使异形柱的变形能力比普通矩形柱降低。

三、结语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比普通矩形柱框架灵活,可以较好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结构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异型柱的受力特点,正确把握设计要点,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 陈尚建,陈洲,苏先科,李大桥.玄武岩片材加固混凝土双向板的试验研究[A]. 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

【2】 李志刚,邵志民,张丽娜.钢筋混凝土双向板体外预应力加固受力性能分析[A]. 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1

【3】 张前国,黄承逵,,刘明,刘文,刘毅,刘昌平,李庆钢,杨魁,张毅斌,张贵军,袁朝,薛宏伟.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A]. 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6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 2006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6

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我国的造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更是世界园林的珍宝,与此同时,西方园林因其独特的风格也备受关注,两者可谓共性与差异并存,并在浩瀚的园林史中相互影响交融。

一、中西方园林的共性

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致使中西方不仅在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思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1、以“人”为主体。中西方园林艺术不管形式如何不同、类型如何特殊,其主体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无论中国还是欧洲,园林的建造都源于人们希望在其对自然的传统观念中去寻求某些新的实践,因为园林建造的本身就是要赋予自然一种文化的形式。园林艺术的实质是“人”的艺术。

2、构景要素相同。细察中西方园林的构成,无一例外都是利用了植物、山石、水体和建筑等构景要素,所不同的只是在具体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方法上。西方园林将这些构景要素按建筑法则来设计安排,使之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在建筑方面则更注重其布局的严整;而中国园林则用绘画的法则来布局安排,更多地采用自然的形状,建筑布局也较自由随意。

3、由奢侈品向大众化转变。在中外历史上,无论是中国的“半亩园”还是法国的“凡尔赛宫”,抑或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都是为特权阶级所享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开始逐步淡化,公共园林逐渐形成。公共园林的出现使得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也开始拥有了享受园林的权利,园林艺术也因此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转变。

4、相互渗透与融合。“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园林艺术也不例外。土生土长的中国园林艺术不仅在西方的文化土壤中扎了根、开了花,还深深地影响着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而扎根于西方的园林艺术亦不仅没有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排斥,反而被汲取和采纳。这种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其本身就是出于人类对于艺术和美的共同认识和追求。

二、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概而言之,就是前者着眼于自然美,后者侧重于人工美。这一不同侧重的形成,可从思想性、风格形式、建筑等三个方面来细作比较。

1、思想性的差异。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有道佛之风范,参禅悟道,却始终没有一句明确回答。中国园林正有这种味道,如同中国画写意多于工笔,因此在造园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互生,成为中国园林一大特色。而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其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2、风格与形式的差异。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总体风格上的最大区别,在于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一大原则是“可游”、“可居”。中国园林既具实用性,又具审美性,既具工作性,又具休闲性。审美性与休闲性就体现了“可游”,实用性与工作性就体现了“可居”。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布置,往往随意、自然,注重环境构成因素的利用,因此在总体布局上,中国园林将自然与建筑相融糅。西方造园也讲究因地制宜,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完全统一在园林的总体规划设计中。它们大多方方正正,重视几何图案,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甚至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法国宫廷画院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平面构图上很强调园林中部的中轴线,在这根中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则布置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物也就控制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物。正如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的,要“强迫自然去接受匀称的法则”。

3、建筑的差异。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而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在建筑文化的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园林开放、轩敞、一览无余,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深藏不露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园林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庶几可窥得全貌。即使加上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的多维审视才可获取整体轮廓,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即使有,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

三、结语

中西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不同,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西园林的交融、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只有真正把握住中西园林的差异性,汲取其艺术的精髓,才能科学地继承古典园林的优秀成果,不断开拓的现代园林崭新局面。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40-02

1 引 言

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是勘察设计行业里一支重要的力量,为我国勘察设计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一方面将越来越少的享受国家、地方和行业的一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却又背负起沉重的历史包袱,而企业体制改革又十分缓慢,导致竞争能力大大削弱。与此同时,随着建筑设计市场的不断开放,很多具有灵活经营机制的外资建筑设计企业、中外合资建筑设计企业与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命运越来越难以把握。在此种情况下,管理者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研究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的竞争战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促使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转变的必经之路。

2 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这里使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为工具对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进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迈克尔•波特认为: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其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都取决于五种力量模型: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和产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如下图所示。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2.1 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1)国内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国内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大多拥有较长的历史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技术和人才优势明显,大多拥有部级的建筑大师或知名的设计师,这类公司的作品中不乏设计精品,包括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和知名建筑。同时凭借其品牌优势和坚实的技术实力,为国内各大房地产开发商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并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共赢关系。

(2)国外建筑事务所。中外合作、合营建筑设计事务所挟带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工具进入国内市场,大量吞食国内高端建筑市场。它们广泛地和国内各大设计机构合作竞标,并兼并了一些中小型设计机构以符合建设部门对勘察设计行业的监管。而且一些国际知名的建筑事务所将目标聚焦于最有价值的高端建筑方案设计。中国主要城市相当部分的标志性建筑,大多都出自国外建筑设计师之手。

2.2 新进入者的威胁分析

(1)国内的专业设计院。现阶段,铁路系统、公路系统、电力系统、水利系统、化工系统等都拥有系统内的专业设计院。这些设计院设计能力非常强大,资质等级也非常完善。这些企业在各自的系统中如果遇到行业萎缩、增长放慢的情况,很有可能利用某些契机实行相关多元化战略,向建筑设计领域渗透。

(2)国内新成立的设计事务所。国内一些在建筑行业知名的设计师可能利用自身的品牌和技术实力,从原有单位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这类事务所将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并在某一特定领域发挥专长。

2.3 供方议价能力分析

建筑设计行业属于智力密集型服务业,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需求不明显。对外部供应商的少量需求也仅限于建筑模型和效果图的制作,投标文件的印刷和装订等,这些供应商之间在价格上竞争非常激烈,议价能力不强。

2.4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建筑设计行业的买方主要由政府机关、工商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组成。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规范化,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了品牌竞争和个性化竞争。房地产开发商逐渐意识到,设计环节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并且买方对设计质量和创新思想没有太多要求,价格是主要的衡量标准,因此这类买方群体有相当强的议价能力。

2.5 替代产品的威胁分析

当前,一些房地产商出于成本的考虑自己成立了一些设计机构,还有组装房屋的出现也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这两者都不可能大规模普及。因此,建筑设计行业不存在明显的替代品威胁。

3 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波特指出,企业获得长期优良绩效的根本基础是持久性的竞争优势。任何企业都可以寻求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低成本或差异化。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其他优势或劣势的显著性,最终取决于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相对成本和差异化有所作为。成本优势和差异化又由行业结构所左右,这些优势源于企业具有比它的对手更有效地处理五种作用力的能力。竞争优势的两种基本形式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相结合,就可以引导出四种获得优良绩效的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的成本领先战略和目标集聚的差异化战略。

选择合适的竞争战略,不但能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弱化企业的劣势,而且能使企业更好地利用外界环境的机会,并增强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成功制定基本战略的关键在于认清机会与威胁,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从而制定出有效可行的适合本企业的竞争战略。

31 总成本领先战略分析

建筑设计以高素质员工的智力活动为基础展开运营,人力成本在企业经营支出中占60%~70%,具有刚性,且固定成本比重较小。但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特殊的人文、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不太可能形成标准化生产。专业人员从方案设计到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都要大量频繁地与客户直接接触,为业主提供面对面的服务,这都限制了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追求成本领先,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就势必要给予员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员工的大规模流失。所以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对于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不可行。

32 目标集聚的成本领先战略分析

由于目标集聚的成本领先战略同样需要企业降低成本,同全行业总成本领先战略不适用于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一样,目标聚焦的成本领先战略也不适用于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

33 差异化战略分析

实施该战略的企业,需要具备独特的资源或者在行业内形成独特的能力。对于设计企业,需要下面几种资源或能力中的一种才有可能实现全行业差异化战略:广泛的分支机构;世界范围内品牌的知名度;技术专长。

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现有技术实力还比较有限,而建筑设计业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全程的服务并和客户进行大量的人际沟通,这都限制了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设分支机构。所以,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也不能采用全行业范围内的差异化战略。

34 目标集聚的差异化战略分析

目标集聚的差异化战略要求企业以行业的某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或某一个或几个区域为目标,争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对于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来说,应该选取省内城市和国内少数的建设热点城市作为目标集聚的细分市场,力求实现产品差异化、人员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

首先,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优势。建筑设计业是一个特别依赖于良好声誉和信誉的行业。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对省内的市场有很好的把握,拥有良好的品牌资源,一般拥有许多著名的设计作品。因此,可以将省内的客户聚焦在政府和机构的大楼、公共建筑、中高端商业地产和中高端住宅,提供不同于其他设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而在省外,则将目标集聚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积极参与大中型项目的竞标,以少量代表作品树立起在当地的品牌形象,将目标集聚在中端客户,并力求取得高端客户,并展开差异化竞争。

其次,也有利于利用行业的机会,因为客户越来越看重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在建筑设计业内因悠久的历史和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所以更容易赢得业主的信任。该战略使企业能有效地将自身与其他的竞争者区分开,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使企业摆脱纯粹的价格竞争。

最后,该战略也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并将现有资源进行了重点的投放。既避免了缺少聚焦而形成的资源不足,又使差异化有了足够大的市场得以实行。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8

0引言

建筑工程预算是工程应用的重要衡量标准,其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及计算规则夯实了基础、为建筑企业的报价提供了合理依据、能够有效的满足建筑企业对低价中标及评审的要求。若当前的建筑企业在进行投标及报价的时候不依据计算规则及衡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那么计价结果则没有任何的可对比性。当前阶段建筑工程的预算定额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清单计价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应用的弊端,而对这些弊端的解决将直接的决定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方向。

1建筑工程定额差距组成分析

当前建筑工程计价程序、相关费用产生差异的主要组成依据构成要素可以分为管理费用、规费、利润、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税金等取费费率及基数标准。1)管理费用取费费率及基数差距:一般来说管理费用包含了人工费用、机械费用、材料费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工程费率主要是由建筑檐高确定的,这三项的差距将直接的决定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差距。2)利润费用取费费率及基数差距:一般来说利润的费用取费费率及基数由管理费之和、预算价及费率共同决定,工程类别的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费率。3)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取费费率及基数差距:安全文明施工取费主要分为基础费用和增加费用两个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区域等都会决定取费费率及基数的大小。

2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过程

通常来说工程预算定额计价都是依据政府有关的文件及有关管理信息,当建筑工程在进行造价计算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依据结构图及施工图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当工程量计算完成之后就能够计算出国内工程的计价预算,在完成之后需要对工程费用进行组价计算,对整个工程项目当中需要的人工、材料、利润、管理、机械等费用进行计算,最终就会得出建筑工程的总体造价。

3导致建筑工程中预算及定额的价格差异原因分析

各个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最后获得的价格是有差异的,其费用的构成造价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工费用的差距、管理费用的差距、机械费用的差距、规费的差距等都是较为明显的,所以在该部分笔者将会对建筑工程当中的预算及定额的价格差异进行原因分析。

3.1建筑工程预算及定额差距的人工费用原因

在建筑工程当中人工费用主要指的是工资的支付,在各地区当中建筑工程单价是有差距的,人工单价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津贴、辅助工资及交通补贴等,在规定当中施工工人的基本用工、辅用工、人工幅度偏差、材料运输费用都是导致人工费用不同的原因。建筑工程作业内容的不同会导致人工消耗量的不同,例如有些建筑工程主体砌筑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消耗费用较高,而有些建筑工程的墙面抹灰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所消耗的费用较高,所以这些造价上的差异就会导致建筑工程预算和定额之间的人工费用差距。建筑工程企业在面对人工单价定额差异的前提下,在进行投标报价的时候需要严格的参照当地的定额情况执行,同时还需要参考附近地区的人工定额消耗,采取清单计价方式,在综合性对劳动市场中的人工费用变化情况进行考虑的前提下,做好人工成本的合理性预算。

3.2建筑工程预算及定额差距的机械费用原因

在建筑施工工程当中涉及到的机械费用主要包括施工机械、机械租赁费用及仪表仪器的施工费用,而这些费用在地区之间、项目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在预算和定额投标报价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不同地区进行工程预算的规则及费用的具体组成,例如需要确定工程当中是否涉及拆迁、机械进场费用等,然后依照费用预算经营来进行报价,同时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费用的合理让利。另外由于各个地区编制和定额的习惯不同,所以计算出的机械费用预算及定额也存在着差距。

3.3建筑工程预算及定额差距的管理费用原因

在建筑工程中管理费用也是预算和定额的一部分,清单计价对报价当中有关的内容会做出调整,将招标的标底改称为招标控制价,这就能够让投标报价的活动更为严格,而对于投标人来说,其投标的时候最优先进行考虑的因素就是策略上的让利,在实际当中让利者一般会将让利放在利润及管理费用方面,也就是说会优先的对管理费用进行让利考量。但实际上在具体的建筑工程预算和定额当中若所计算出的管理费用过高,则会使得控价失去意义,而管理费用过低则会使得相应的企业在投标报价中失去积极性,长期下去对于规范性的报价工作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3.4建筑工程预算及定额差距的规费原因

所谓规费指的是政府及有关权力部门规定的建筑工程必须要缴纳的那部分费用,主要涉及到职工的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费用。造成建筑工程规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区间相关政策的不同,而作为每个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则必须要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规定来进行计取,这属于影响的费用。

4建筑工程优化预算定额造价的建议

当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包括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编制方法落后、定额编制不够公正、没有有效的监督检查等,而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预算定额造价的准确性。

4.1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定额水平

建筑工程的预算定额和工程的双方都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所编制的预算定额需要具有合理性和公平性,在进行预算定额编制的时候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既不能让定额标准过高,又不能让定额水平过低,所以在预算定额编制之前就需要进行实际调查,获取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及施工材料等实际情况,依据建筑工程的技术和积极趋势来合理的进行预测,实现保证工程预算定额符合实际情况。

4.2保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公平性的落实

首先要对定额管理的相应机制改革,使得编制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有效的分离,例如将第三方定额编制委托给具有编制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从而保证预算定额编制的公平性,另外在预算定额编制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工程实践、相应的经验理论,故在进行预算定额编制的时候建筑工程需要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选取一部分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小组的组建,使得预算定额编制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各方的实际情况。

5结语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涉及到的内容是非常多的,人工、材料、利润、管理、机械等费用都会导致预算定额编制的差异,而面对着当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存在的各种问题,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进行定额水平的制定、保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公平性的落实是有效的优化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的关键。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异形柱是指在满足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等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设计布置的要求而采取不同几何形状截面的柱[1]。异形柱进入建筑市场犹如许多新生事物一样,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实力。目前,异形柱结构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工程实际。不过,异形柱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完整,我国积累的实践资料还比较少。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工程实践,探讨了屋建筑工程中异形柱的设计及其应用,旨在为异形柱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一、房屋建筑工程中异形柱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多层高层民用住宅建筑在我国城镇越来越多,而这些住宅多因建筑上要求平面的灵活性和结构上的抗震性而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多采用矩形断面形式,且柱断面较墙断面宽,常常使柱子凸出房间内墙,形成墙角,使用户在家具布置时遇到诸多的不便,影响美观,房间的使用面积亦减小,用户和开发商对此颇有意见。为解决这个日益突出的设计问题,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自然地被一些设计人员采用。这种异形柱的框架体系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框架体系设计中的矛盾。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将柱设计成“L形、T形、Z字、十字、工字”等形状(见图1)。

图1房屋建筑工程中异性柱的几种形状

二、 房屋建筑工程中异形柱常见的加固方法

房屋建筑工程中异形柱常见的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粘钢板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等五种。

三、 房屋建筑工程中异形柱的计算分析

1.计算方法

在低烈度区,且水平力作用在截面对称轴内时(如异形柱为十字形),弹性分析计算其翘曲应力很小,此时如同承受水平力的偏压构件,仍可按平截面假定分析,按混凝土设计规范计算。而在高烈度区,且水平力作用在非主轴方向,则翘曲应力不容忽视,按平截面假定误差较大,则应对异形柱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决定内力和配筋位置及大小。在进行内力计算和配筋计算时,应选用带有异形柱计算功能的软件,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TAT,SATWE 程序及天津大学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配筋计算程序CRSC 等。

2.计算模型

由于在实际工程中所布置的竖向构件往往不全是异形柱,其中经常会混合采用墙肢相对较长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或部分短肢剪力墙),形成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这类结构的计算模型输入时,有的设计人员常会把异形柱按短肢剪力墙输入,有的甚至将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全部异形柱按短肢剪力墙输入,这就势必造成计算误差,而且发现有些构件的误差会影响结构、构件的安全。如框架梁,按异形柱输入的,梁长取两端异形柱形心长度;而按短肢剪力墙输人的,梁长取墙肢端点长度,两种方法引起梁内力、配筋有较大出入[2]。

四、异形柱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应用特点

由于异形柱截面不等,使得墙肢平面内外两个方向刚度对比相差较大,导致各向刚度不一致,其各向承载能力不同;对于长柱(H/h>4)可以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控制轴压比较小时,受力明确,变形能力较好。而对短柱(H/h

2.应用条件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是指截面形式除矩形、圆形以外的柱,如“T”形边柱、“十”字形中柱、“L”形角柱等[2]。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是指仅由异形柱作为竖向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它的使用条件本着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异形柱框架结构形式适用于地震烈度7 度及以下地区的民用房屋,尤其适用于带错层越层的多层复杂住宅和小高层。

3.应用举例

本文以异形柱在别墅住宅中的应用为例,浅谈异形柱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3]。

①别墅概况:a.建筑层数:地下1 层,地上3 层。b.基础型式:人工挖孔桩,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c.结构型式:异形柱结构d.设计基本数据。e.建筑耐火等级:三级。f.结构安全等级:二级。g.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h.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 年。i. 抗震设计参数。j.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k.地震设防烈度:6 度.

②此别墅所采用的异形柱截面型为L形、 T形等,见 如图2。实践证明,此别墅选型合理,内力计算精确,设计构造符合规范要求,异形柱在此工程中得到了较好应用。

图2 别墅住宅所采用的异形柱

五、 结语

总之,异形柱避免了框架柱在室内凸出,房屋建筑空间,改善房屋建筑观瞻,为房屋建筑设计及使用功能带来灵活性和方便性;同时结合墙体改革,采用保温、隔热、轻质、高效的墙体材料作为框架填充墙及内隔墙,代替传统的烧结普通砖墙,贯彻了国家关于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利用废料、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在当前房屋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魏山山. 型钢混凝土L形短肢剪力墙承载力性能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 2010 .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例10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发展的历史过程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点。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历史悠远,包罗万象,而文化更是变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大致的差异,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万物都是有情义的,它们有着至善至美的价值。人类对自然要寄予深切的关怀,不要试图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过道德修养去体会自然之美,自然之伟大与深邃。

与中国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的立场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把自然作为人类认知的对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物,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是和人根本不同的,它们无所谓善恶美丑,更不带有感彩。而《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人站在自然界之上,统治自然界,要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二)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中国的传统中,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家庭扩大、引申而成的。现在我们所说的裙带关系就是这种家庭本位文化的现代形式。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国家和政治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扩大,家齐,国才能治,天下才能平。

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地位。它认为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他不靠任何别的人而存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自由、独立性,这些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文化中的每个人首先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其次才被看作是一个家庭或者社会群体中的成员。

(三)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谐和万邦的大一统思想。《周易》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导出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协和万邦、包容万物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态度。西方在民族关系方面讲究竞争、斗争,主张向外扩张,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

三、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一)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从建筑材料上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体系;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是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如: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

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除受自然因素和生存环境影响外,更重要是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结果。首先,中国传统社会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人们依赖大地生存,死后又回归土地,自然会对土地产生崇拜感。而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有生命之亲。而西方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界的超越感,往往利用石材的特性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寸来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其次,受《易经》中反应大自然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思想影响,包括中国神话中所描述的神都是自然的神,他们有着自然界的普遍特点,会像自然事物一样衰老、死亡,只是神的精神和品德会在世间流传和继承。而木构建筑正与这种思想相符合,木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变长,渐渐腐坏,最终毁灭消失,但是建筑的技术和形式会继续流传并被运用和发展。因为石质坚硬而不易腐蚀,正好象征了西方世界祖先精神永不泯灭,同时石材经常以人体雕塑的作品呈现,石材的硬朗和结实对西方人所追求身材的矫健和强壮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木材有自己的特性,朴实无华,易于雕刻和改造,形成通透的外形,与自然界相融合,符合中国人追求温情、和睦的心理。石材冰冷坚硬,符合西方人理性、客观与人际关系冷漠的心理。

(二)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将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它们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几乎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种类似于“院子”的格局。这种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严肃而宁和的伦理秩序,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采用“体量”不断向上叠加,以巨大且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峨壮观的整体,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狂热的崇拜。

(四)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如荀子主张:“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别轻重而已,不求其外。”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在21 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