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8 19:21: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应用文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应用文实训总结

篇1

应用文作为处理、存储、传播、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媒介,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有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人文素质构成的重要部分。对于现代中职学生来说,无论是未来工作的需要,还是个人素质的培养,学会并写好应用文则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应用文写作是一种比较重要且实用的技能,也是现代中职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基本能力。然而现实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应用文写作并没有大受中职学生的欢迎和重视,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状态,因此,中职学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往往走向无趣且低效。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中,不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编人了应用文写作部分内容,只不过是不同版本对应用文写作内容做了不同的安排,有的教材是将应用丈写作内容分散到各册当中,有的是集中于一册之中。尽管不同教材对应用文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不同的处理,但是对于应用文知识本身来说,不同的教材只提供了一种相同的常识,常识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而从应用文写作的规范体式来说,这种稳定性体现得尤其明显。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结合不同版本教材,力争保持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常识和体式的稳定性的能力。应用文写作知识,分散教也好、集中教也罢,教师心中应要明确常识无法创新,但是作为教师对常识阐释的方式方法可以创新。尤其是当常识被阐释得过于枯燥无味时,我们应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力图能创造性地传递出一些趣味来,尽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应用文教学不仅有趣,而且有效;学生不仅喜欢学,而且还能真正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为此,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从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的角度做了一些研究与思考,得出下列浅显的观点与看法,特此提出与大家探讨。

一、故事导入法

若说到应用文写作的趣味性,以非文学性为自身特点的应用文写作,无论如何是不能与文学性写作的纯粹趣味性相提并论的,要想中职学生能够从应用文写作或者阅读中获得娱乐和趣味,这种可能性很小。所以要增加应用文写作课堂的趣味性,不妨寻找和设计一些故事,用故事导人的方式,来引发兴趣,活跃气氛,点燃激情。比如教写书信的时候,可以导人汉代卓文君写给夫君司马相如的有名的顺逆诗回信,一封精彩的书信挽救了一段婚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书信的作用功不可没。再比如教写职场应用文时,可以引人一些学长们成功的求职信、简历以及求职经历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写好职场应用文,在求职过程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若能用一个个小故事来导人常识的学习,必然会使一向沉闷的应用文写作课堂增添不少生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案例教学法

教材中的案例往往比较刻板,缺乏时代气息,学生兴趣不浓。教师不妨与时俱进,从校园宣传栏等处收集学生写作的请假条、通知、启事、表扬信等常见应用文写作的问题案例,并用相机记录下来;也可以从报纸上收集案例,如教授简历写作时,笔者从当月的《厦门晚报》简历秀台栏目中收集了两份应届大专生的问题简历并附上详细的专家点评。这些第一时间收集而来的案例时代感强,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将之引人课堂,并配以多媒体课件,以这些问题案例的图片或网页为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诊断病例,分析解决问题所在,学生必然兴致高涨,也可比较直观地从教师的现场演示中掌握相关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巩固所学的内容。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并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能够比较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学习。比如在历届学校的大型模拟招聘活动中,教师可跟各个专业部的模拟招聘意向相结合,在班级陈述相关专业部门的招聘意向,然后请一组学生代表模拟用人单位写招聘启事,另外一组学生根据招聘启事和自身情况来写简历、应聘信。并且围绕这项活动内容在班级进一步展开模拟招聘演练,这不仅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情境教学中较好地锻炼了语言、交际、沟通等综合能力。在课堂演练之后,教师也能够比较好地侦察到每个学生的长短处,这更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每个学生写好简历、求职信。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的大型模拟招聘活动中也能够有比较出色的表现,甚至在未来的求职途中也能够一举成功。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这种自我体验,充分发掘出自身的潜质潜能,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实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四、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强调的是在“做中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立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中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激励者、观察者和监控者。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开始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中发现问题、归纳知识、找出规律,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完成由知识学习到能力形成发展的迁移。以二年级时,笔者教应用文写作中“计划、总结”的例子来说明任务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尝试与设计。①故事导入:以一个在航空公司工作很出色的学姐面临写先进事迹总结时,不知从何下手,深夜来电紧急求援的真实故事,来说明很多职校学生工作能力强,但应用文写作能力弱的情况,引起学生对“计划、总结”应用文体的重视与关注。②学习新知:由故事成功导人阅读“计划、总结”的相关知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范文,分析讨论,明确计划、总结的行款格式及内容表达重、难点的异同。③巩固新知:二年级时,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为期20天的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工作。工作前后,实训管理处室将要求学生写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教师不妨从中抽取一些既往不合要求的计划、总结,要求学生对问题案例进行诊治,通过课堂会诊,强化计划、总结的新知,锤炼运用新知写作计划、总结的能力。④参与任务:假如两周后你也要参加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工作,并已知具体岗位分配,如礼仪岗、物业岗等,那么请你根据即将参与的具体岗位任务,仔细思考该如何写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计划,实训结束后又该如何写自己的工作总结呢?课上可以讨论归纳“我”要写的计划、总结的主要内容,讨论计划、总结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取舍,帮助学生完成一份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有岗位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在真正的实训工作启动之前促成工作计划这项任务的完成。实训结束之后,教师也可同样地让学生讨论完成工作总结这项任务。⑤实际运用:通过课堂上的任务参与和演练,学生参与实训工作时,都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岗位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从此例可以看出,应用文写作任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任务,它提倡实践、体验、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应用中学、在学中用、最后能“活学活用”。整个过程重在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就业对自己的要求,明确应用文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写作热情,在活动中自觉运用和锻炼,提高写作知识与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法

过去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老师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完成一堂课的讲授,这种课堂教学反复出现的是一种单一模式和单一色调,教学效果不佳。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设备的完善,教师应尽量制作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投影应用文范文,修改病例,指出写作情景中的得失,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也许多媒体课件的过多运用在有的学科教学中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给该课程带来很大实惠,如解决了例文的演示问题,教学内容被浓缩提纯,提高了效率;也为教师真切展现写作情景,进行现场训练创造了技术平台。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并进一步构建应用文写作校园网络课程资料库。

六、学科互动教学法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些将要经常接触和用到的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因此在考虑教学计划时,就要针对专业特点来划分教学内容范围,并确定教学重难点。不同的专业,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有所侧重,在讲授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紧密联系。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就应侧重于市场调查、合同、商业广告等应用文的写作教学,然后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对学生做的市场调查、合同、商业广告等应用出实质性的指导意见。再如导游专业的,在讲授导游词写作时,可以与导游专业教师合作,由写作教师指导导游词的写作,导游专业教师指导导游技巧与注意事项等,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模拟导游大赛。赛后还可趁热打铁,与专业老师一起点评每位参赛学生在赛场上的得与失,使学生在模拟导游大赛中,既领悟了导游的技巧,又学会了导游词的写作要领,对导游有个感性而整体的认识,这样一来导游词的写作教学就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篇2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101-02

语文教学效果低下已成为中国教育界老生常谈的问题。中职语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中职学校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导致中职生语文基础逐年下降,中职语文社会地位不断下降导致中职语文“边缘化”现象目趋严重,授课时数被压缩,加之,中职语文统编教材由于过度强调统一性、标准性,削弱了不同职业学校办学的行业性、专业性和职业性……这种种因素相加在一起,使得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就应用写作而言,它不仅格式严谨、用语规范,而且有很多范文所涉及的内容在学生生活经验之外,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需要布置高密度的写作练习。与普通高中生相比,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相对薄弱的中职生学起应用文来就觉得更难,听不进、读不懂、说不清、写不出、学不会,视应用文写作为畏途。再加上大部分中职生认为到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技术,从心理上轻视基础课教学,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中职应用文艰难的生存现状,本文提出坚持“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则,本着“文化基础课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目的,在中职应用文教学中探索和实践行动教学法,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挖掘和利用校本资源,在中职应用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

一、中职应用文教学方法改进的指导思想

1.本着“中职文化基础课为专业教学服务”的课程建设理念,根据专业建设、专业教学的需要对中职应用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开展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的中职应用文教学。

2.本着“开放式课堂”的教学理念,改革中职应用文传统课堂授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走出传统课堂,加大应用文课程实践教学量,利用专业实训场所,挖掘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尝试现场教学、趣味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与中职应用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方式。

3.本着“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实现校本资源共享”的原则,化传统的抽象、理论教学为感性、具象化的现场教学,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应用文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其对中职应用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使其能起到巩固专业知识、增长生活常识的目的。

二、在中职应用文教学实践中开展以“三结合”为原则的教学方法实践

(一)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运用专业教学资源,为专业教学服务,突出中职应用文教学的职业性、应用性

如何实现中职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当前中职教改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里仅就现场教学法来进行讨论。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必然建设有专业实训基地。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中职语文教师不妨打破应用文教学局限在传统教室中授课的常规教学模式,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将学生带到专业实训场所当中授课,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授课的教学方式。利用专业实训场所开展中职应用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授课方式比较具操作性,这种操作模式一般是采取小组授课的方式,以10至20人为一个授课单位,以授课班级学生所学专业的实训场所为课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学习、练习三项活动,并进行现场评分。

当然不是所有的应用文教学都可利用专业实训场所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应用文文种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则上来说,一般侧重于选择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文种来进行授课,具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是介绍、推销、说明类文书,例如商品说明书、商品广告等。因为学生对自己所属专业的实训设备比较熟悉,所以让学生以实训设备为例,对设备进行介绍,对设备的操作过程和方法进行说明就比较容易。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又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有的放矢的情况下掌握应用文相应文种的知识要点。

二是学生在实训中有可能接触到的日常事务类文书,例如条据类、制度、实验报告等。可针对专业实训中涉及到的人员交接、物资交接、实训任务完成情况检查、纪律检查等具体实践情况,指导学生设计表格、编写制度,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是求职应聘信。学生求职应聘信的拟写及面试是学生在求职中不可避免的两项内容。把这两个内容与企业到校招聘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企业招聘来进行讲授,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更容易教会学生写求职应聘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参与学生面试过程,为学生分析面试的优势及存在不足,那么就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总结求职应聘经验,并能针对这项作业,给学生作出真实的成绩评定。

(二)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挖掘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教育教学资源,突出中职应用文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

自2004年起,一年一度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是“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职业生涯规划在中职生学习、实习、工作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中职应用文教学不妨搭乘“文明风采”大赛这条大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抓住学生专业学习中所产生的择业需求和岗位认识需求,以组织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写作这一任务为主线,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这个任务,依次串联起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应用文知识。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文本的写作教学,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文本格式、写作要求和写作意义,激发学生了解行业就业前景和所学专业对口岗位群从业要求的热情。

第二阶段,为了满足学生渴望了解就业前景的需要,组织学生学习调查报告的基础内容,并就所学专业对口岗位就业情况展开调查。调查活动的顺利开展涉及调查计划的制订以及调查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等环节,由此引入“计划”“总结”文种的学习,最后完成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在调查所得的基础上对自身特点特长、兴趣爱好以及现阶段所具备的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完成实习定位。以意向企业、意向工作岗位为求职对象,撰写求职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求职应聘现场的练习,由此引入“自我介绍”“求职信”文种的学习。

第四阶段,在整合前三阶段所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以组织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这一项目任务为引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采取课堂讲授、调查报告(如组织学生组建团队开展就业前景调查)、案例教学(如求职案例讲授、研讨,从而导入求职信的写作训练)、情境模拟(如模拟求职招聘会)、影像放映(如播放企业宣传片、学校优秀毕业生就业现状影像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地参观(如组织学生参观合作企业)等多元的互动教学方式,使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投入应用文学习、写作训练当中。

(三)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以应用文教学为载体,辅助学校完成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突出中职应用文教学的针对性、特色化

这里主要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众所周知,学校中心工作大都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应用文当中的“通知”“通报”等公文文种时,以学校所下发的文件为例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该类文种的功能及使用范围,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的了解,通过应用文的载体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除此之外,中职应用文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针对学校的办学需要开发应用文校本教材,例如针对企业冠名班开发应用文校本教材,以提升企业冠名班应用文课程教学效率,辅助学校完成企业冠名班特色管理。

企业与中职学校联办企业冠名班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定向培养,让企业得到素质优秀、综合能力良好的技能人员,也就是说,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质量决定校企“冠名制”合作的持续性,因此,开发企业冠名班语文校本教材不仅仅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可积极地推动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中职企业冠名班语文校本教材在编写时主要以冠名企业生产、生活中的常用文体或具体案例为素材,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日后到冠名企业实习时有用武之地。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较迅速地适应企业要求、融入企业生产和生活中,另一方面能更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这种语文校本教材上课还可起到隐性德育教育的作用,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无形中也接受了教材中所蕴籍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冠名企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另外,这种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教材编写者会充分挖掘企业教育资源,将其与学校资源进行有机结合,让校企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地挖潜、利用,同时也让教材编写者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使其得到知识更新,促进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师专业化转型,让 “物”和“人”两方面的教育资源都得到充分运用,确保了教学效果。

三、以“三结合”为原则的中职应用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价值

1.以“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三结合”教学方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体现,教改研究的方向符合中职教育发展趋势。

2.“三结合”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学习应用文的积极性,对提高应用文教学活力、实现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目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职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整合研究。

3.“三结合”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行为引导能够达到调整文化基础课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师整体素质的目的,是行为教育的有效方式。在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起到对文化基础课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作用,具有一举数得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史平,秦旭芳.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索与创新[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8)

篇3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如何体现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一直是教学难点,也是高职英语教师研究、探索的重点项目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涉外工作的典型任务来选取、整合教学内容,努力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一致性,注重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来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兼顾培养涉外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技能。吸取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归纳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行为控制教学模式的精华,创建“任务型学习、项目载体实训、‘四结合’式多元化测评”三个环节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的“三环合一”教学模式。以“三环合一”教学模式为引领,根据常用涉外文书写作、涉外商务文书写作两大模块教学内容和高职学生特点,教学方法采用“一主多辅”模式,即以“工作过程六步法”教学方法为主线,结合运用项目驱动式自主学习法、实战演练法、成果展示交流法、范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网络教学法、评价激励法、情境导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还建立英语写作协会、开展英语写作竞赛活动,让学生用英语撰写竞聘演讲稿、求职信、简历、广告、产品说明等应用文,给学生创造真枪实战的机会,进一步检验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一、任务型学习

任务型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虚拟涉外工作情境,或通过范例引导,师生共同分析写作任务,教师讲解设计、撰写各类应用文所需要的知识点,布置与目标岗位工作内容一致的英语应用文写作任务,并设计具体的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由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设计的各类英语应用文写作任务;进行多种形式的作品反馈、评改,教师引导活动、指导答疑、并点评总结,提出努力及改进的方向。这一环节将教、学、做、评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快速掌握各类英语应用文的写作要点,一般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完成。

任务型学习环节的教学重点在英语应用文写作实践及作品的反馈、评改。课程组教师结合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乐于实践的特点,考虑到现在授课任务重(人均210课时/学期),班容量大(平均50人/班),教师人均教授学生总额大(约350人)的实际因素,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法――成品教学法中“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写、老师评”的学做分离,做评分离、学评分离的弊端,重点引进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的精髓,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讲”“师生共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写作任务分析、写作实践及作品的分析、反馈、评改环节。通过作品自我评改、互相评改、小组讨论评改、教师评改、集中点评等多种形式完成作品有效评改,及时修正所写各类英语应用文在格式设计、内容选取及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提高写作作品反馈、评改的时效性和指导效果。师生共同总结写作要点,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做评结合”,让学生快速掌握各类英语应用文的写作技能。

在任务型学习环节,课程组教师还经常使用“实战演练教学法”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与写作的真实性,让学生结合真实的校园活动写英语通知、启事、海报等应用文,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与应用技能,并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载体实训

项目载体实训即结合任务型学习,让学生完成与岗位真实工作内容一致、要求一致的项目实训。要求学生不仅完成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任务,还必须以Word、Excel、PowerPoint等形式提交实训成果,并在课堂模拟涉外工作场景,用英语进行成果展示、交流、评价,教师点评总结指出努力和改进的方向。此环节接近涉外文秘、涉外商务助理岗位实际工作,注重将现代办公技术、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与英语应用文写作有机结合,让学生以项目为载体、以英语为工具,借助现代办公软件、现代科技来完成实训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为以后零距离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一般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资料搜集、分析,英语应用文撰写、排版、打印等实训内容,并由小组代表在课堂用英语进行成果展示、交流、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写作技能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四结合”式多元化测评

为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不断改革考核方式,在任务型学习和项目载体实训环节同时进行评估考核,构建了“四结合”式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实现教、学、做、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考核方向的改革:构建“四结合”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即对应每类英语应用文都设定实训/实习项目,实训/实习考核和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75%。

(2)理论考试与实训/实习考核相结合,以实训/实习考核为主,占总成绩的60%。

(3)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以他评为主,包括学生互评、小组互评、主讲教师及企业实训教师评价等。

(4)课程考评与资格取证相结合,如学生考取了涉外秘书、外销员等与本课程联系紧密的专业资格证书,本课程期末考试免试并记满分。

2.考核比重分配的改革:以形成性评价、实训/实习评价为主

(1)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由2003年的100%逐渐调整至70%,目前正在尝试设置为总成绩的25%,意在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实训实践教学项目。等实训实习条件进一步成熟后,可以考虑继续降低其比重或完全取消。

此外,从2004年开始期末考试方式就不断改革,摒弃传统的以考查学生的知识背诵、记忆能力为主的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开卷考试来考查学生英语写作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运用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下一阶段,我们还设想到机房进行期末考核,结合网络上涉外企业提供的真实信息让学生完成英语应用文写作任务,增加对学生利用现代办公技术及时完成工作任务的综合能力考核,实现学习、考核与岗位工作任务紧密对接。

(2)形成性评价(含实训/实习及平时表现)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由0上升为75%,将实训/实习项目完成情况及个人参与度、贡献大小的考核比重提升至30%,综合实训的考核比重也占30%,从而使实训/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达60%,突出了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特点。

篇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工学结合强调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关键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此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改革迅速展开,内容涉及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标准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应用文写作能力是高职学生职业工作中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甚至部分高校都将这门课作为大一、大二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可见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许多一线教师总感觉教学效果甚微,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往往不尽如人意。以我院为例,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认为《应用文写作》课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文种的概念、分类特点等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在学完一个学期的应用文写作,往往还是不会写一些规范的应用文。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

现有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都基本都带有普适性,忽视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实际的工作需要,如我校曾使用过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张文英主编的《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这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全国各高校中使用范围极广,全书分为绪论、党政机关公文、事务文书、日常文书、经济文书、、诉讼文书、科技文书、礼仪文书、传播文书九章,包括公告、通告、请示、函、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36个文种,这本教材较为全面的涵盖了当前社会各个领域中所需的应用文文种,但是由于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周期仅为32个学时,因此学生基本不可能掌握所有内容。同时,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也往往不能和学生所学专业真实的职业情境相匹配,例如:财经文书、诉讼文书这类文书专业性较强,文秘、护理、光伏、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学生也不太会用到。对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教材中财经文书的种类较少,范文和案例不够充实。因此任课教师必须结合所教专业对教材进行整合、优化。

(二)教学过程中实训写作环节有效性不高

以我校为例,《应用文写作》的课时设置为32个课时,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在课时分配上为1:1,在教法上一般采用理论讲授一种文种,实践写作一种文种。在实训方式上,一般采用课内实训的方式完成,如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写作、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之后对作业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点。在未进行课改之前,基本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采用同一本教材,设置相同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脱节,无法体现写作与职业的关联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热情不高。第二教学时间与实际学情不符合,高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一节课的写作时间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写作要求。笔者曾对6个班310名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对简报这种应用文,有60%的学生基本不能在一节课45分钟之内完成。所以一节讲授课理论、一节课写作实训的教学模式的确在可行性上值得商榷。

(三)应用文写作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应用文写作课教师一般来自文秘教研室,笔者对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教师的学历、专业、年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文秘教师的师资存在着年龄偏大、专业不对口等问题,比如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文秘专业教师的专业都为汉语言文学,而且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只占文秘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比例偏低。同时文秘专业教师大多缺乏企业一线的行业知识,真正参与过企业顶岗活动的只有2位教师。在职称方面,写作教师高级职称人数过少(仅有1人获高级职称)、中级以下职称人数偏多,这说明大部分的应用文写作课教师专业科研成果不够丰富。

上述问题导致了学生应用文写作的热情不高,写作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被激发,直接引发了对写作课程的消极、抵触情绪。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公共限选课,但又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目前,我校基本各个专业都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但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课题组尝试在《应用文写作》这门课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将职业情境教学融合到课堂教学任务中,积极倡导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优化教材、任务驱动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二、基于职业情境,以行动导向为中心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

篇5

应用文写作教学要走出“弃之可惜,嚼之无味”这个困境,必须明确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活动过程的理论依据及如何运用的问题。

一、活动过程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依据

活动过程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依据包括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写作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有一个由“技”到“艺”再到“道”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本身需要人类活动的参与才能完成,人也只有通过观察、考察、游戏和劳动等活动才能理解事物,获取经验。

应用写作教学,大而言之,也是教育活动,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都从活动视角来认识教育现象,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了历史借鉴。活动教育理论同样有其坚实的哲学基础,从主体论,实践论与认识论以及交往论来看,鉴于活动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通道,人便是在作为主体的自我与作为客体的诸种事物与现象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不断实现其本质力量由客体向主体的回归,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精神个体,建构其新的心智结构。教育教学体系作为活动的基本存在,不但丰富了活动本身的内涵,更将其中的活动教学发扬光大,实现了活动教学的体系建构。由此,作为活动教学基本方式的活动方式理应成为活动教学的基本构成,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切入点和为活动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建构提供基本理论支持。反观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是一种无主体性的、主知主义的教育观。其教育方式停留于静听式、封闭式的学习,以教师单一方向的传授和灌输结构与知识为主要方式。这种教育观将写作课的内容停留于认知范围,把“知道”等同于发展,将应用写作的功能停留于“得分”。应用写作教学由此疏离了活动的现实。而活动写作教育是克服传统写作教学弊端的途径。活动写作教学强调培养严谨的思维,强调学生对应用写作的体验反思过程,强调活动教学是学生在交往中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和规范下的能动活动过程。应用写作活动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思维能力,流畅、平实的表达能力。这既要遵循应用写作教育规律,优化活动教育过程,同时应用写作活动教学要坚持主体性、发展性和整体性的基本原则。

再看实践依据,笔者近几年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使用过不同出版社不同编者的教材,这些教材中大体包含三大类教材:一是“格式加范文”(大多数教材采用此体例),一是“项目任务”(如黄巨龙主编的《企业应用写作》),一是一半“格式加范文”,一半列些与谈写作有关的“美文”(如徐中玉版),在最初的教学探索中,按照各类型的教材编写思路组织教学。笔者发现效果不佳,即使是采用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模式,可发现还是有问题,就是学生都是在一种课堂虚拟中完成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充分动起来,很难真正进入角色。有些问题还是不明白。真实的工作任务又难以寻觅,当尝试着引入活动过程时,整个教学活动有所改观,并取得初步成效。那么来看看活动过程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中的构建。

二、活动过程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构建

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自主性才能得以体现,因此活动参入是开端,怎样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来参入活动组织,这是教师要精心思考的;自主、协作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活动的关键;教师引导是活动教学的前提;多元评价是活动教学的动力。只有这几方合作才能真正达到应用写作教学的目的。正是基于活动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开学初,精心组织教学及实训,以组为单位,学生自由组合分好组,建班级博客,把分组情况与每次实训的成果、分数及照片由班级课代表上传至班级博客。

各组学生根据每次活动任务,设计每次不同的角色定位并完成一定的任务。学生的活动成果,以组为单位在课堂展示。教师明确给出评分标准,每组展示完后,根据基于工作任务的自主探究所得知识及教师的点拨和讲授的理论知识,各组评分并点评、小组自评,最后是教师的点评。

例如,在组织“计划”的写作教学时,先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自主探究过程,提供活动背景材料,学生全盘考虑,比如采取什么措施、步骤,人力、物力怎样安排,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等等,如何进行构思,明确写作任务,讨论写作难点,学生分组讨论后列出,培养其写作技能及思维能力。第二步,综合学生的回答完成理论知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完全是自主自动完成。教师在这过程只是个疑难解答与疏导的角色身份。第三步,平实、流畅的表达能力,严谨、务实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计划前言、目标,文段改错,学生改完好,教师给出参考答案。措施可操作性训练,学生在反复的比较后,对应用写作的能力有切身的感受。第四步,具体写作实施及实训,完成课前教师提供的项目任务的写作,单纯到这一步,学生的整个写作能力还不能,真正提高,从几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模仿能力挺强,“照葫芦画瓢”的习作看不出任何问题,一旦到现实的生活中,问题就出来了。所以,吸取以往的教训,就有了第五步,活动整合写作实训:班级三年规划、真实的工作任务,全面参与增城市荔枝文化节活动。班级三年规划,学生课后分组完成,课堂展示。实训活动步骤如下:(1)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作业(时间10分钟),教师给出评分标准:格式10分;内容15分;计划的可执行性15分;陈述中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程度,表情达意的准确度10分。(2)教师对此次计划大赛的相关程序与要求对学生予以详尽的介绍。(3)在每一次陈述之后各小组选代表(评委)打分,并对该组进行评价,互评后自评(各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点评。(4)公布最后得分。(5)教师对此次计划大赛做总结。(6)授课教师和学生双方,针对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7)上传至班级博客。

二是基于活动理念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以往,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重写作能力训练,但很多作业布置下去,学生没有反应,他们觉得有作业的课是负担。即使有学生写作,可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不够,怎么把形式训练做好,并且坚持下去呢?不论大小写作,每个学生都写都交,对于应用写作老师来说,带的班多,人数多,这是个不可完成的工作。以分组形式参入,就会出现一种状况,就是作业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完成,只有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才能改变这一局面。因此,开学初,把整个教学活动设想及评价方法告诉学生:整个考评体系分成横向和纵向考评,横向考评将过程考核与评价纳入课程总成绩,改变用期末一次成绩评价,促使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将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挂钩,自己评价与同学、教师评价结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纵向考评(进步度)的方法(见表1、表2),强调对学生进行个体评价和过程评价,激发学生上进心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无论基础好坏、都有机会获得成就感,增加智慧开启的经历。

横向考评成绩作为主要考评成绩,纵向考评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最后要说一点,要真正改变整个应用写作教学的大环境,学院制定的教学评价一定要随着而变,不然,改革只是一种理论,很难在日常教学环节中真正实施。因为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活动方式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使评价为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在有效活动方式的评价中,既要看这种活动方式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个性的养成,还要关注是否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以及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延续性、效能性等各个方面。

【本文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编号:GDKM2013-22】

(作者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孟建伟.应用文写作教学“去文学化”探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篇6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8―0046―01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语文底子薄,初中阶段在写作上基本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上中职学校后对学习语文没有多大兴趣,应用文写作能力普遍较差。针对这一状况,笔者认为,中职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一、明确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很多中职生认为,将来自己工作不做文员、秘书,不用学习应用文体的写作,对应用文学习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和学生大谈应用文是“政事之先务”的大道理并不能打动学生,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的实例谈起,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如,个人总结写不好可能会错失升职良机,求职信写不好可能会影响前途,不明白合同条款可能会使自己蒙受经济损失等。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自然就有兴趣进入一个新的知识天地。

二、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由于应用文写作训练本身具有格式刻板、内容枯燥的特点,对于语文基础本来就较薄弱的中职生来说,便更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许多中职生对应用文写作一窍不通,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简单的自我介绍、请假条、留言条的写作开始,再逐步提升到调查报告、应聘书、求职信等较复杂的应用文写作,让学生感到应用文写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应用文写作的信心。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并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单一的教学手段已难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之中,而且还要加大力度开发实用的、高水平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课件,开发更多优质的无纸化教材。只有这样,才会不断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注入活力,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快速、形象地展示多种信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演讲词时,教师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国内外著名演讲者的演讲片段播放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鉴赏演讲词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演讲词的无穷魅力。

四、注重情景模拟训练

篇7

笔者曾见过我校不少毕业班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写得不合乎格式的个人简历,在写实习申请书的时候缺乏标题和称谓,在写入团、入党申请书的时候忘了写结尾、敬语……因此,提高我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迫在眉睫。因此,如何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实际需求进行应用文写作,阶梯式教学值得探讨。

《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一书中指出,阶梯式教学法“是一种分层次进行目标管理的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是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铺上成长的台阶,引导其踏上‘正确定位’‘主动升级’‘积极进取’的良性‘魔力圈’。”把阶梯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应用文写作当中,就是在对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和实践中,把教学活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

一、由入校初期到毕业前夕,循序渐进地教学

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开始长期接受记叙文、议论文等几大文体的写作训练,形成了固化的写作思维定式。而应用文写作在文体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几大文体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学生到了中职学校开始接触专题性的应用文写作时,教师就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入校初期对彼此不熟悉,在班会课上通常要做自我介绍,并且,对班级竞选、各种社团招新等活动充满了新鲜感,对中职三年的学习生活也充满期待,并开始学习做事,所以,一年级开设的写作课就可以从竞聘稿、演讲稿、简历、海报、学习计划、各类活动策划书等新生需要用到的应用文体入手。这是初级阶段,也是第一阶梯,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并对应用文产生兴趣。

当新生成为老生之后,在校中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针对已经度过了新鲜期的一年级下学期、二年级的学生。这段时间,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用到更多的校园应用文,专业课也会用到应用文。因此,教学内容可以上一个阶梯,可以结合各类总结(个人学期总结、主题班会课总结、班级工作总结、社团工作总结)、各类申请书(入团、入党、入社团、特困生助学金、周末留校等)、各种专用书信(邀请书、证明信)、贺卡、请假条、便条、借条、会议通知、启事、调查报告、实训报告等进行教学。

学生在三年级开始面临就业实习或参加高考的抉择,这时候的应用文教学应该针对自荐信、求职信、实习申请、实习报告、个人简历、劳动合同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结合的内容。目前,我校一些毕业生在一年级、二年级学过这类文体,一到毕业时就忘记了写法。因此,在三年级这个阶段可以组织模拟面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求职流程。

二、结合每学期的节日循序渐进地教学

每学期都有不同的节日,在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时应结合实际节日来分步教学。

例如,三月,适逢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月,围绕倡议书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就某一活动提出倡议和号召;五月劳动节、九月教师节,指导学生学写慰问信、贺信,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尊师爱师的情感;十月国庆节,可以教学生写关于爱国的演讲稿,并结合国庆主题出一期简报、海报等;放假前想去旅游的同学,可以让他们集思广益写一份旅游计划,设计好旅游路线图。这样的教学法,既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文体“所为何事”而作的特点,使学生深刻体会行文中所有的遣词造句、精心构思、行文格式等都应围绕完成相应事务这一目的而展开,也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从生活的点滴中获得学习应用文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

写作,是应用文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应用写作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可以反映学生的文化素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综合素质,因此是应用文写作训练的重点。但是我们的学生层次不同,他们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过程好比登山,只要一个个阶梯地往上攀爬,就可以顺利地登上顶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一步步、分专题地教学生。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应用文的格式,再学习内容,让学生逐步掌握标题、称谓、正文(开头、中间、结尾)、结尾敬语、落款(名称、时间)、公章等写法;先让学生模仿范文,再引导写作,进行独立创作,接着斟酌修改,最后是评价反思;先教学生写条据、专用书信这类简短的应用文,再教学生写公文。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能力的提升,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最终能独立写出合乎格式的应用文。

综上所述,根据中职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与生活特点进行应用文写作渐进式教学设计,本质上凸显了应用文的工具作用,也将应用文写作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情境模拟、专项训练等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尝试到会写作的甜头,从中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提升写作技能。在生活体验中写作,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让写作变得自然而快乐,更快地掌握写作技能,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篇8

科学构建中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有效改变学生不愿听、不会写的现状,使教师教与学生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内涵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由此可知,教、学、做乃是一体。

二、“建议书”写作教学实践

1.出示任务,明确目标(8分钟)

(1)出示任务。请擦亮双眼,开动脑筋,找出学校或班级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或意见,由此形成建议书。

(2)明确目标。明确课时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赏析案例,明确课时情感目标。

2.创设情境,展开任务(60分钟)

(1)创设情境。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创设具体情境,采用头脑风暴法。

(2)角色讨论。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从学校领导角度评述“建议书”。

(3)明确理论。梳理并提出课时理论知识点。

(4)小组讨论。针对提出的问题,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充分进行分析与讨论,尽可能多地提出建议与意见。

(5)着手写作。根据分析与讨论情况,学生进行独立写作。

(6)小组点评。组内成员互相传阅、点评,个体进行初改。

(7)全班点评。引导学生点评各小组优秀习作,学生进行第二次修改。

3.归纳总结,完善习作(12分钟)

(1)归纳“建议书”的写作基本理论。

(2)总结“建议书”的写作技巧。

(3)修改完善习作。

我们根据实训情境设定教学目标:以“能合理使用建议书或口头方式向组织或领导阐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为中心,将“掌握建议书的作用、写作格式和要求,理解建议书写作的针对性与语言的明确简要”作为理论支撑,将“树立职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设置为情感目标;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针对什么问题应提什么建议或意见,从而实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承担责任的意识,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学生首先根据实训情境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想出解决的方法,由此形成书面的“建议书”;然后化身组织或领导阅读“建议书”,进行分析与评价;接着展开组间讨论;最后进行独立写作,并通过小组之间的传阅、评点,优秀习作在班上的宣读、修改与完善,最终完成训练任务。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行动的主体,他们的听、说、读、写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线。如此,传统教法当中理论灌输被根据具体情境展开任务,最后完成建议书写作的整体过程替代,任务驱动、情境设置、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和阅读、分析、比较、书写、修改完善等一系列举措施,使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并用,切实训练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由此可见,这次写作教学打破了教师自始至终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成为关键,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主动积极地学。毋庸置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变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其写作热情,汇教、学于做,从而实现学思合一、教学合一、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

三、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篇9

目前,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应用文写作教材建设落后:许多教材理论性太强不复合中职生的阅读特点,可操作性不强和实训设计性不足;另外,多数专业共用一个版本的教材,例文没有结合各个专业的实际,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使得教材失去了实用性。纵观当前,一体化课程在各中职学校中悄然兴起,并在应用中被逐渐纳入日常教学体系,随之被认为课程改革的最佳选择和最有效的突破口,这无疑给应用文写作教材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教材定位:成为满足于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应用文写作教材

目前的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受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影响很深,许多教材所包括的教学内容多而广,且每个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更是全而深,没有考虑到中职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今后的职业岗位实际。这样的教材自然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实用性。

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要把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持续发展能力。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含或体现在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等动力因素以及自主学习的方法、习惯等操作方面。因此,应用文写作教材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样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的,而且是能够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习惯来获取知识、技能的。

二、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来确定教材框架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然而,应用文写作除了是文秘专业人士的专业能力之外,它更多的是一种基础能力,无法像专业课一样可以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划分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换句话说,我们中职生极少数人就业后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进行应用文写作。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来确定教材框架。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只是按照中职生的就业轨迹进行大致的划分,主要有三个阶段:职业准备期、职业发展期、创业期。

这样的划分与学生今后的就业轨迹相符,学生在拿到这样的教材后,就会觉得这本教材是对自己有用的,从而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此外,如果学生毕业后在工作的各个阶段使用到相应的应用文的时候,就可以拿出这本教材来作为工具书查阅,这样使得这种教材的实用性得到大大加强,从而摆脱了一考完试就被学生丢弃的命运。

三、以职业岗位常见的写作任务为参考确定教材内容

一体化课程的实例、实训和主要的课堂活动,是以“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来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但是应用文写作作为一种基础能力毕竟不同于专业能力,它无法像专业课一样可以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划分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再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来确定教材的内容。

那么,我们要如何确定应用文写作教材的内容呢?尽管以工作流程来确定应用文写作教材的内容可行性不强,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一体化课程“以课程项目任务的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这一做法,既然前面我们把教材的框架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发展期、创业期三个部分,我们只要把这三个时期常用的文体列出来作为教学内容就行了。如在职业准备期,常用的文体有求职信、实习报告等;而在职业发展期,使用较多则是调查报告、策划书、产品说明书、述职报告等;最后在创业期,在整个店面或公司开张过程中,涉及到的文体就有开业申请书或《开业申请表》、开业启事、名片制作、邀请信或请柬、开业致辞、祝酒词等。这种以职业岗位常见的写作任务来确定应用文写作教材内容的做法,实际上是与一体化课程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来确定课程内容的做法可谓是殊途同归,

四、教材体例模仿理实一体化课程体例

其实教材体例的选定是教材编写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使得编者教学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是一本教材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用文写作教材应该致力于要成为一本操作性强和实训设计丰富的教材,要做到这一点,教材体例可以参考一体化课程体例,但又不完全照搬,按照应用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教材体例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知识准备模块”、“学习任务模块”、“例文参考模块”。

三大模块中的重点是“学习任务模块”,它是以职业岗位的任务引入写作文体的教学,给学生真正的职业岗位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领会理论知识,掌握写作技巧,锻炼写作能力、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对知识要点的理性认识。其实,这也是教材编写中最难的一部分,因为它不是简单的以一两百个字给出写作任务就可以了,这其中还要进行多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在有限的时间内,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而这些小任务的呈现方式是什么,是游戏?是讨论?是提问?是抢答?是表演?……这些都要进行精心而周密的安排,既要懂得教学规律,又要站在初学者的立场上对待学生,同时要保证每次的学习任务都有亮点和新意,以免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而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知识准备模块”这部分,每种文体理论知识的引入是由完成写作任务的实际需要引起的,不是由知识体系引起的,且理论知识的难度是以初学者的立场确定的,这体现了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而理论知识不需要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讲授,通常在完成任务之后,由学生归结总结出来。

最后,选取一些符合职业岗位写作任务的例文列入“例文参考模块”,作为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完成写作任务时的参考,同时也能成为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进行应用文写作时的仿例。

五、文字表述、版式设计风格要符合中职生的阅读、审美习惯

一本教材虽然实用性很强,但如果由于字涩、句长、段落内容多而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它的实用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应用文写作教材要想让学生产生阅读、自主学习兴趣,除了做到框架设计参考就业轨迹、教材内容符合职业岗位的应用实际、教材体例具有操作性和实训设计丰富之外,最后还要在文字表述、版式设计风格方面下些功夫。

中职生由于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教材在文字表述上要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尽量少用生僻、艰涩的字眼,也要多用短句,段落内容避免冗长,这样才能符合中职生的阅读习惯。而在版式设计要改变以往教材色调单一、图片不够多、整体感觉呆板等特点,做到色彩丰富、图片多样、整体感觉时尚,让学生对这本教材有一个很好的第一形象,改变其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先入为主的观念。

以上对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提出的意见,是源于对本地经济情况的了解,基于本校专业就业岗位的分析,以及立足于本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借鉴了一体化课程的某些理念和做法,以期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它不一定能适合所有中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但希望其中一些共性的东西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应用文写作教材改革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

篇10

二、物业管理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受学科特性的影响,应用写作课程的内容偏于枯燥,格式的程式化和固定化,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对于经济应用文写作所存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思想,与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所容易出现的“一写就错”问题,正是物业管理中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人才培养相对较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物业管理科目所囊括的各类知识和相关技能在物流管理行业实践应用时的重要性来看,仅仅凭借课上学习的经济应用文写作知识,拟达成企业经济应用文撰写的标准化需求,显然具有较大的难度。经济应用文写作在物流管理公司日常运作中所肩负的丰富信息记录、传递等功效,更需要教师在学校期间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形式各样的、应用用途多元化的经济应用文写作讲解及练习,以稳固学生在经济应用文方面的写作基础。

三、基于实践应用要求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的优化

1.调整教师教学心态,结合岗位要求优化教学内容

在目前经济应用文的讲解和实训引导中,教师会忽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轻视学生的语感训练,因此,以物业管理经济应用文写作需要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按照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等方面的具体任职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师可参照物业管理资格认证标准的规范性要求,来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按照不同经济应用文文种的撰写需要如计划、总结、红头文件、策划方案等,设定情境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并进行写作,教师负责引导其自行检查或者共同检查写作中的问题,主要以如何规范自身的写作方式为教育目标。以市场调研报告的撰写为例,为帮助学生更为精确的了解和掌握此种写作方式的技巧和要求。教师可命题由学生自行到社区进行市场调查并按照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进行相关过程和结果的成文化表达,教师对此过程进行把控和适当的点评。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经济应用文写作的了解,教师可搜集物业公司日常所使用的各类经济应用文为学生提供实际范例,学生通过仿写、对比等可加深对经济应用文写作需要的记忆。此外,教师还需要提供读写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感,引导学生确定撰写思路,准确得体的进行文字修饰。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培养应该与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的培训密切结合起来,比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真实接触公司的岗位要求,真切了解不同物业管理公司对经济应用文写作的需要和要求。此类要求需要包含不同物业管理公司写作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针对以上要求,建议教师在教学心态调整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对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