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2-08-15 20:39:23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1

情系民众 关爱民生 ——全国人大代表李家顺事迹材料 在唐诗称酒绿、千年有酒歌的川中大地,在世代人才辈出的子昂故里,一位全国知名的企业家向我们走来。他,就是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沱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家顺。在他带领沱牌人创业、扩张、跨越的艰辛与成功之间,在昨天与今天的辉煌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辉映“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精神之光和李家顺先知先觉、锲而不舍地追求情系民众、关爱民生的智慧之光。 情系民众 1980年,沱牌曲酒评为“四川名酒”,1981年评为中商部优质酒,1988年评为中国名酒。质优价廉,集中概括了沱牌作为中国名牌和消费者心中的金牌——民牌的双重属性和本质特点。 沱牌占领全国市场的突破口,源自他对情系民众的深刻了解和对亿万消费者深深的爱。于是,才有了高中低档结合、大众酒与精品酒兼有的沱牌系列酒的研制与问世。质优价实的沱牌系列酒20年来风行全国,它强大的生命力的奥秘,在于采用了代表目前国内白酒发展方向的“两步法生产新工艺”、“六粮酿酒新工艺”和“浓香型大曲酒优质高产新工艺”。沱牌系列酒是李家顺集酿制工艺精华和情系民众孕育出的精灵。 XX年3月19日至20日,国内白酒界近百名知名专家汇聚沱牌公司,参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在这里举办的“中国酿酒工业生态园建设研讨会”,这是继1996年5月14日中国白酒协会浓香型协作组会议,同年7月5日,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研讨会先后在沱牌公司召开以来,全国白酒协会在沱牌召开的第三次高规格、权威性盛会。中国白酒工业协会会长潘裕仁、副会长沈怡方等专家,对李家顺董事长为首的沱牌集团率先建设酿酒工业生态园的成功实践,对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酿出高质量国家名酒的先进生产工艺,对规模壮观、硬件一流、软件超前的超常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1980年以前,沱牌还是一个亏损无名的作坊式小厂。那时,该厂只有高档曲酒一个品种,年产量很小。面对川内名优酒厂的雄厚实力和众多酒厂都在竞相大力发展高档曲酒的逼人形势,厂长李家顺却逆向思维:中国10亿人口,八亿在农村,广大农民刚解决或正在解决温饱,并不富裕。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并不高,生产低档酒完全符合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在具体生产低档酒时,他和技术人员经过对比分析,放弃了传统的小曲酒生产方式,选择了质量优良,能够大批量生产的固液结合白酒作原料。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了将大曲酒香醅发酵和液态白酒一起串蒸的两步法生产新工艺,从而生产出味道爽口、具有曲酒风味的质优价廉的低档酒——沱牌酒。1981年投放市场,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当年生产沱牌系列酒368吨,其中沱牌酒221吨,实现利税25万元,一举甩掉企业亏损帽子。从此,沱牌酒产量逐年翻番,知名度不断提高。它以其质量(1988年后评为四川省和国家商业部优质酒)、数量(居全国白酒行业之冠)、价格(十余年基本不变)优势,逐步占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广阔市场,至今畅销不衰。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2

我是楼底镇夏户庄人,连续两届当选为XX县人大代表。担任代表期间,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牢记自己是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不断提醒自己要经常联系选民,深入群众,把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给镇政府。另外根据自己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积极帮助镇政府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一、临危受命,协调电厂占地

2007年南焦热电工程在我镇进场,涉及到东尹村、夏户庄、王家屯,铁路占地涉及的村更多。当时需要按时占地、征地、协调农户签订协议、赔产以及地上附着物清理等艰巨工作,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相当大。由于村情复杂,“两委”干部工作有畏难情绪,不能及时做通群众工作,造成了吴家屯村成为全镇此项工作开展难度最大的一个村。针对这种现状,镇党委把我安排到吴家屯村帮助协调热电厂铁路征地工作。接到任务后,我首先开展入户调查,深入到现场了解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因为吴家屯村大部分土地都在村西边,地块大,亩数多(大约800多亩),铁路从中间横穿过,把整块地一分为二,影响以后耕作,这样涉及到全村80%的农户,再加上村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也有部分人想不通,要求修改铁路线,经过请示各级领导并于热电厂协商,此建议不可行,这是规划定下来的,不能变。我积极想办法为镇领导排忧解难,主动承担任务,晚上回到家里查有关文件、资料,找解决问题的法律条文和政策依据,与吴家屯村的老党员、老代表主动取得联系,做思想工作。开始工作做不通,我们就共同商讨、学习有关文件,讲大局、讲长远、讲风格、讲觉悟,经过我多次做工作,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这时我的心才塌实了许多。

二、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不管镇政府安排和不安排我的工作,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位人民选出的代表,牢记人民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积极作表率,做奉献。比如热电厂占地涉及到我村十多户坟地问题,首先我个人先带头把坟地起走,然后再配合村里的干部做其他户的工作,在这其中有说风凉话的,有冷言冷语的,甚至还有骂人的,我听到这些话都不往心里去。热电厂如果开始进场,坟地不能及时迁走,就会影响施工进度。为了促进项目我就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岳乱和岳增瑞两户是难度较大的,这两户都是07年的新坟,按农村的传统,新坟三年不能迁,现在叫他迁走说什么也想不通,经过6次到这两户反复做工作,终于在2007年10月份将坟迁走。还有几户想利用坟地多要钱,等着靠着就是不起坟。我了解情况后,07年10月份三番五次到他们家做工作,有时人家都不愿意见我,甚至往外轰,可我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继续耐心地做工作,直到说通了,才松了口气。

三、宣传环保知识,改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我县洨河沿线基本全是用污水浇地,这里的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面粉厂家一听说是洨河两岸的粮食都不敢收购。今年以来,楼底镇结合实际,考虑民生,主动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杜绝洨河沿岸各村使用污水灌溉,并实行由镇政府协调,裕华热电厂出资打深水井灌溉农田的计划。由于用污水浇地既省力又省钱,用机井浇地,费劲不说,还得掏大量电费,所以这项工作开展以来,许多农民不理解,不让打井。为了顺利开展工作,我主动请战,负责做夏户庄村民的思想工作。在入户走访群众期间,许多乡亲包括亲属都埋怨我,说:“你管这种事干什么,大家用污水浇地几十年了,也没有见谁长出三条腿来,况且,我们生产的粮食都卖到了外地,谁知道有没有污染,再说用污水浇地又省钱又省劲,你让大家打井浇地,还得掏电费,谁干啊”!我想,要想解决思想问题,就必须让村民明白用污水浇地的害处。因此我开始阅读关于医学、卫生、健康和环保方面的书籍,从中学习相关知识,首先做到了自己清楚污染对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危害,然后对家人和亲属进行了环境保护和健康知识的教育,没有想到效果非常好,大家都同意打深井了。之后我利用广播宣传健康知识,找村民座谈打井的好处,用污水浇地的害处,并发动全家人一起做工作。经过一周的努力工作,全村400多户意见基本达成一致,赞成打井。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健康,更多的是造福后代,造福社会,更为迎接奥运会这个举世瞩目的盛事做出贡献。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3

【正文】

周建华,郯城县李庄镇前流村人,县人大代表,现为郯城县启源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小落得残疾,但身残志不残,他勤奋好学,创办企业,扩大就业;助力脱贫,从善如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成为远近闻名的县残疾人自强模范,市沂蒙乡村之星,省‘共享阳光’自主创业模范。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4

【正文】

余小根,1960年2月出生,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东陂镇第六届人大代表、河溪村新民组组长、河溪村夏禹黄茶合作社股东。他,2002年当选为人大代表,至今整整担任了18年的人大代表,18年来他始终不忘服务群众的初心,铭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宗旨,带领大家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展现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赢得了河溪村民的一致好评。这18年的人大代表履历正是河溪村民对于他的认可,给予他颁发的最好“勋章”。

勤劳善思带头致富

他,吃苦耐劳、头脑敏锐,善于抓住致富商机,是村民公认的致富能手。1993年在去崇仁看望朋友的途中,看见有人收购菜架竹和山叉竹,灵机一动:“这种竹子我们漫山遍野都是啊!我也可以收购啊!”于是上前询问起收购情况,一问更加感觉到有利可图。当即回到家便干起了收购小竹子的生意,一车拉至崇仁、抚州卖,就能赚200余元。1997年,“敢做敢为”的他又打上了竹笋的主意,收购冬笋、春笋,制作罐头笋进行出售,一年下来收入轻松达到6万余元,自己也承包下了村里的800亩毛竹山,积累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笔财富。

2013年,上级有政策扶持移民发展黄茶产业,担任新民移民组组长的他,认为这是一个发展集体经济的绝佳机会。他多次深入到浙江等地区认真考察黄茶市场,确认了种植黄茶绝对有赚头。于是,不分昼夜挨家挨户上户走访劝说,终于,新民组和新兴组全体组员开会一致同意,成立了夏禹黄茶合作社,两年期间就开垦种植了340亩黄茶。万事开头难,黄茶前两年处于生长阶段,无任何经济效益,村民们前期投入了平整土地、肥料和人工等大量资金,两年来却迟迟不见回本,渐渐失去了耐心,合作社面临解散危机。在此岌岌可危之时,余小根挺身而出,力排众议,把这340亩黄茶基地承包下来自己经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今这340亩黄茶每年能为余小根创造出100余万元的收益。今年,余小根继续做大做强黄茶产业,在黄陂镇又承包了150余亩山地扩大黄茶的种植面积,相信不久的将来又能带动周边贫困户和群众一起发家致富。

无私奉献助力扶贫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5

建设现代化医院,打造医院“硬品牌”

医院要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硬件是先进的设备,优异的环境;软件是高超的医术,团结的人心,是医院的形象和品牌。__认为,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利器。

床位少,基础设施薄弱曾是制约区医院发展的瓶颈。为切实解决群众住院难的问题,改善提升就医环境,__审时度势,果断启动区医院新院建设程序。他们自筹资金,投资3亿元,于20__年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的新院。新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规模和标准建设,并被列为全区的重点工程和20__年区政府为民办的十大好事之一。

经过四年多建设,20__年7月8日新医院投入使用。新院配备有中央空调、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物流传输、内部监控、高标准层流净化手术室、ICU病房等现代化设施。病房按照标准化建设,每间病房配备有多用途陪人椅、卫生间。整个新院布局配备科学合理,公共空间适当、美化绿化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了人性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特点,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投入亿元用于设备的配置和更新,配备有西门子1.5T磁共振、直线加速器、64层螺旋CT、16层螺旋CT、大平板血管造影系统、ECT、数字胃肠机、内窥镜系统、数字化智能超声系统等高端设备及万元设备442台(件),设备的投入使用切实为患者赢取了治疗时间、免除了转诊费用,为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在软件建设上,开展“病人评选医生、护士”活动,打破了以往病人被动就医的传统模式。通过病人评选医生、护士,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各个环节,推动医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评选结果纳入到医院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作为聘任、岗位竞争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绩效优先、公正公平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使医院一大批业务突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先后培养了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区级学科带头人20名,引进硕士研究生84名,职工在读研究生50余人,大批医务人员被培养成为__名医。

“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创造环境大力扶持,放手用才。”__的观点是让环境留人、用事业养人、用人才培养人才。为了不断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20__年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办医成功,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品牌和技术优势,提高区医院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走出了一条嫁接优势医疗资源,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不仅让__区的群众在家门口花最少的钱享受省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还吸引了邹平、博兴等周边区区的患者。一位脑瘤病人手术康复后高兴地说:“在__区医院由省里专家给俺做手术,不光看好了病,还省了3000块钱,真是想不到。”

合作办医的成功、高端人才的引入、齐鲁医院专家教授的加盟、高端设备的引进,激发了业务人员高涨的钻研探讨的学风,业务技术得到快速提高。开展的心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双侧膝关节置换、断指再植术等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针灸科被评为淄博市特色专科。

以人为本,塑造医院“软品牌”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__清醒地意识到,仅有“硬品牌”还不够,必须再塑造一个“软品牌”刚柔并济,才能真正实现起帆远航。

基于此,__提出了“仁德立医,诚信惠民,敬业奉献,环境优雅,设备先进,运行协调,技术精湛,服务周到,医患和谐”的文化理念。通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来整合医院资源,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增强全院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全面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倾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医院先后实施了“容貌工程”、“暖心工程”等,在内部增加了免费开水、免费轮椅车等多项便民服务。同时开展了“三化、五心、六个一”服务,即设施管理正规化、服务标准化、病房家庭化,用真心、爱心、关心、细心、诚心,送病人一个微笑、一个称谓、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张连心卡、一份健康指导。实行预约诊疗服务,设置门诊预约电话,实现了错峰诊疗、分时段诊疗。为方便患者挂号、就诊、检查、划价、取药和减少来医院的往返次数,实行“一卡通”服务和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在病人出院后15天内,由主管医生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出院病人回访率达90%以上,出院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也在98%以上,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__十分注重发挥区医院的品牌技术优势,让医疗服务向基层和社区延伸,承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 药品最高限价和零差价,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做好社区医疗、健康保健、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同时,实施惠民医疗救助工程。实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制度,降低药品价格。把用药比例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建立药品使用情况动态监测制度,定期通报公示,实施违规用药扣罚措施,坚持用制度规范合理用药,用制度提高医药管理水平,努力减轻患者负担。其次,通过降低手术费的收费标准、实行单病种限价、临床路径管理、与山东省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建立并启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对残疾、特困职工、低保、烈士家属以及下岗失业等病人实行“三免九减”等优惠措施。积极承担“三无”病人的医疗救助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强化管理服务,提升水平树名牌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__说:服务是永恒的主题,没有止境,特别是医疗服务行业,每个细节都事关患者安康,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力求更好。”

创新管理,建立优良的医疗工作秩序。区医院坚持“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严格落实”的工作作风,建立了一整套完善、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涉及工作质量、组织纪律、服务态度、医疗安全、行为规范等各方面内容的《末尾淘汰、末尾告诫制管理办法》,对累计扣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实行告诫或淘汰处罚,以此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规范了职工行为。同时,成立督查科,对劳动纪律、医德医风、业务规范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医院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医疗质量。20__年7月,开始推行电子病历,并在全院临床科室实行。通过信息化建设平台,达到规范诊疗行为、落实核心医疗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实现电子病历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合理用药系统的联接。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6

XXX八O年至九一年在本县上小学、初中、高中,在学校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曾三次获得“三好学生”荣誉。高中毕业后,为报效祖国,毅然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在新疆某部服役,一干就是四年,后在我县消防队工作四年。在部队服役的日子里,尤其是在新疆时期,看到当地老百姓养奶牛很红火,效益也不错,只是在对奶牛的管理方面欠缺,如给牛看病,提高产仔率,科学养殖等方面不够好,因此,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自学养牛技术,在实践中,他学会了给牛人工授精技术,授精率达到98%以上,在部队受到首长的表扬,在当地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也为他九八年复员回家发展奶牛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造福一方

九八年XXX复员回家后,我县已出现部分养牛户,他就利用在部队学到的兽医知识,走村串户为养牛户搞服务。在服务中,他看到,奶牛户要发展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养牛技术水平低,二是鲜奶销售受制约,三是管理粗放,饲料解决不当。为解决这三个问题,他开始了自己的“三步曲”。

1、自己养牛,带头示范,免费传授养牛技术。在为养牛户服务的同时,九九年他自己买了三头奶牛,在一年的时间里,他获纯利三万多元,在本村引起强烈反响,都伸出羡慕的手指称赞他,同时都希望他帮助左邻右舍“拉一把”。乡亲们想致富、并希望他“拉一把”,这正是他示范效应的目的,他以自家牛栏为“校园”,面对面的传授养牛技术、防病常识,并帮助人们购买奶牛,一些特别困难的人家他就拿出一两千元给予帮助。这一年,他们村一下子增加了十五六头奶牛,谁家牛有了病,需要授精的,都请他去;一年下来,养牛户纯收入有的达近万元,少的也有7000元。养牛效益好,服务有保障,这又为该村发展奶牛创造了条件。

2、找关系,畅通稳固的鲜奶收购渠道,解决“售奶难”问题。随着他的“示范效应”的提高,他所在村及邻村纷纷养起了奶牛,奶产量大增,但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当地没有收奶的,有的要到20里以外的地方县城交奶,有的则走村串户零卖,鲜奶收购成为养牛户的一个头痛问题。XXX看到这一问题,急为百姓所急,想为百姓所想,他开始寻找固定的鲜奶收购商。保定、石家庄、北京等地他去了十几趟,但没有确定合作关系,但他没有气馁,只要有机会就宣传鼓动在他的家乡设立奶站,在一次闲谈中,他获知同学的同学在石家庄“三鹿”集团任一要职,他不顾已经被“三鹿”冷落过的感觉,拽着老同学又上了石家庄。接见他的仍是上次的“冷落人”,这位“冷落人”说:“现在要我们设奶站的客户很多,我们要考虑奶产量、奶质量,以前我不认识你,在某些方面不好说话。这次有同学介绍,我想会有结果的。”有了这番话,便吃了定心丸。经过七八次的磋商,奶站终于建成了,打消了奶牛户销奶难的疑虑。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7

采访期间,记者听说了一件事:__自1950年把妻子迎娶进门以后,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就再也没有时间去过妻子家。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他的岳母到姚关去赶街,看到一辆汽车从街上过时听人提到了女婿的名字,老人想上去和久未见面的女婿打个招呼,可一晃车子就直奔乡下去了。直到临终前,老人都没再见过自己的女婿……

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会“无情”和忘我到这种地步?从1955年任__区区委书记到1988年从__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30多年的时间,他都在忙些什么?

与__谋面是在他的家中。老人穿着一件灰色的旧卡基布中山装,坐在一张枣红色的老式木沙发上。那一刻,让人感觉像是穿越时空,回到那久远的年代……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

__年的一天,一个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的中年人出现在__县某,打听公社领导在哪里。接待的同志一看来了个老农,而领导正准备接待县委书记,就随口打发说领导不在。来人一听没作声,转身就去村子里面转悠了。过了约定好的时间,公社领导仍然没见到县委书记,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接待员把县委书记当成老农给打发走了。这位县委书记就是__

做过9年石匠、工农干部出身的__,当了__地委书记,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脸色黝黑,双手老茧,和农民一起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给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给困难户力所能及的帮助,下乡不给农民添负担,从来都自掏饭钱……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给__担任秘书11年,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那时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每天天不亮,我们就出了地委大门,天黑之后才回来。地委开会都在晚上。”祝正光说,“书记一直认为,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__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同志到*考察。总书记提前抵达,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桥公社去通知地委书记,到了公社才发现,他正在田里头和农民一起插秧,裤腿挽到了膝盖上,猫着腰只顾忙碌,听到工作人员的喊声,他才回过神来,赶紧拔腿往回跑。“杨书记是换了衣服才去见总书记的,可他和农民一起插秧的事还是传到了总书记的耳朵里。总书记感叹说像__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见。”

在他眼中,人民的事马虎不得。*年,当时驻板桥汉庄的地委工作组接到板桥镇宗家山村__老人的申诉。老人去卖猪,半路上被人截住,一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猪,并扯着老人来到了地委工作组要求主持公道。工作组负责处理此事的人轻信了对方的话,责令杨春兰立即将猪送还给对方,并罚款80元。老人含冤叫屈告到了工作组。他得知此事后,马上责成工作组与地委办公室的干部进行调查核实,并要求将处理结果报告他本人。经过认真核查,事情很快真相大白,原来__所卖的猪是别人偷了转卖给他的,他自己毫不知情。“我们处理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行事,不能伤了群众的心。”事后,工作组专门派人当面向__道歉,并赔还所收的罚款。

“老书记12岁失去父亲,陪着母亲艰难度日,从小就深深地体味到身为一个农民的诸多难处。因此他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民’,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这使他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融的紧密联系。”在他身边工作过8年的__日报记者苏加祥这样解读这位“农民式”的地委书记。

“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

我们来到了__县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的老家。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较之于周围的院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他的老伴。在丈夫为了事业和理想顾不了家60多年的岁月里,这位叫张玉珍的老人默默地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

杨老家现已是四世同堂,他的大女儿、孙子、重孙和老伴一起生活。__年,孙子攒够钱新建盖了房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凡而融洽。但是,在他常年顾不得回家的岁月里,这家人曾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__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在屋里居住。__没办法,专程跑去找__,叫他无论如何想办法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听了,久久无语,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钱交给妻子说:“你先拿这30元钱回去,买几个瓦盆接一下漏雨,暂时艰苦一下。”她接过30元钱,含着泪水回到了老家……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确实没办法,他很穷,我们以后再也不能去给他添麻烦了,家里的日子我们先凑合着过吧。

__年,他已经退休并回到大亮山种树。出于__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方便的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5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的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起了一间房子。房子是盖起来了,但这5万元的债怎么还?张玉珍专门找到他:能不能凑点钱还还账?他东拼西凑拿出了9600元,“你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钱?”老伴问。他摆了摆手:“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看着老伴无奈的神色,她只好又一次含着泪水回到老家,把刚刚盖起还没来得及住的房子卖了。

他的大女儿向我们讲述了另一件更让人心酸的事。她3岁那年,一天深夜忽然高烧昏迷,奶奶和妈妈急得顶着暴雨爬山路连夜赶往施甸县城。山路崎岖不平,路过一个山崖的时候,奶奶因走路慌乱而失脚,身子往山崖下倾倒,母亲急忙伸手去拉奶奶,不料由于失去重心,3人一起掉下了山崖,挂在了一蓬枯藤上……回忆起昔日的艰难,年近花甲的杨会菊含着泪水,轻轻地抚摸着母亲的手说:“父亲不容易,我妈更不容易啊!”

他的小女儿回忆说:“我8岁时,第一次见到了父亲。当时因为奶奶病重,父亲赶回 家来送药。母亲对我说,这是你爸爸,赶快叫啊,我却害怕地躲开了。”

他退休后,组织上安排他到昆明安度晚年,一家人欣喜万分,以为终于可以与在外忙了几十年的父亲共享天伦之乐了,不曾料想,他却一头扎进了家乡的荒山……

“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一个老地委书记的妻子和家人怎么会在农村?从大柳水村出来后,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是老书记自己不让办‘农转非’。”熟悉情况的人解释。__年,他担任*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上级组织部门有个通知,地、师级干部,家在农村的妻子、母亲、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市户口。当时,他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将他家“农转非农业人口”的报告打上去时,他坚决要求撤销报告。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自己常年不在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照顾也不给家人享受,杨善洲做过的类似事情数不胜数。

__年盛夏的一天,保山地区中专生招考张榜处,有个18岁的姑娘眼睛睁得大大的在榜上寻找了无数遍,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他过来拍拍自己小女儿的肩头说:“别难过,明年再考。”“爸爸,要是明年还考不上你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吗?”女儿可怜巴巴地问。他紧锁眉头,严肃地看着女儿:“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8

“拥护就拥护她过得硬”

向金娥自小随父母移民而来,丈夫田林是孤儿,他们家在村里是典型的“外来户”十“单姓独户”,既没有“势力”可依,更无“大树可靠”。而慧眼识才的老支书却发现她是棵“好苗苗”,硬是把她作为“接班人”来培养。1988年在全村党员的推荐下,向金娥担任了村支书。

向金娥首先从会风抓起。原来,村组干部开会常常是“八点钟开会九点钟到,三分钟开始‘呼噜’叫(睡觉)”。向金娥定下规矩:谁开会迟到谁检讨,谁会上睡觉谁“下岗”。她说,我一个女人家还要给孩子们做饭穿衣,大老爷们没有迟到的理。从此,陈岗村村组干部开会无一人无故迟到。

向金娥刚上任时,村里欠下了30多万元的集体债务,且全是利滚利的高息借贷。向金娥当下和村“两委”一班人拿出了一个“三条腿走路”的办法:清收村组的15万元债权还债,党员干部带头还欠款,并包组包户清收,任务分解到人;压缩开支还债,村组不再支出招待费;向村组干部借低息还高息。向金娥带头拿出5000元,其他干部也都3000元、20__元的借给集体。从此,陈岗村成了无债村。

向金娥任支书16年,未经手过集体一分钱,未乱花过集体一分钱,未占过集体一分钱便宜。据村农经站长介绍,向金娥虽然接待比较多,可她没在集体报销过一分烟、茶、饭钱。就凭这,其它村干部也没人敢占公家一分钱便宜。就连被向金娥像宝贝一样收藏着的那部电话机,也是五六年前镇上为了便于联系工作,为她安装的。

向金娥已连任6届村支书,如今已51岁了,又积劳成疾,患有慢性肠炎和脑血管病,确实不想再干了。可村民和党员们总要让她“全票当选”,因为村民们拥护她过得硬。

“相信就相信她讲公道”

向金娥把一颗滚烫的心交给了乡亲们,让大伙领略到了一个人大代表、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镇里规定,村组干部外出开会、公差,午餐补助3元钱。可向金娥和她的搭档们常常是躲在角落里,靠一碗面条两个馍了事。外村的干部说她们“这干部当得不值”。向金娥却说:“这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们大吃大喝糟蹋了,他们会拥护你吗?”

陈岗村没有特权干部。修路、修渠等等,村组干部和群众一样分任务,没有人享受减免义务工的待遇。用电看起来是个“小事”,可对村民们来说却是个敏感话题。向金娥和村干部们“决不把手指头伸出来让人咬,他(她)们丁是丁,卯是卯,电表装在户外,电费该交多少就交多少,让村民们监督。向金娥说,想沾光发财,那不是代表的作为,也别想当干部。”

陈岗村没有特殊公民。十多年来,陈岗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一律化解在村组,凡是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向金娥总是及时赶到现场。20__年夏季,一组村民张某某、陈某某因用水发生纠纷,40多岁的陈把60多岁的张打了一顿,张的弟弟请了一帮打手要教训陈,陈也召集了一帮人。眼看就要酿成的时候,向金娥赶来了,她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请你们相信党组织会公正的解决问题。”经过向金娥的说服劝导,张某某说:“向书记,我们相信你,这事就交给你解决。”说罢带着一帮人走了。接着,向金娥又连夜赶到陈家做工作,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让陈某某感动了,他表示要主动向张某赔礼道歉。就这样,一场纠纷让向金娥判了个是非分明,也让受冤屈的人伸了冤,让仗势欺人者受到了惩罚。

陈岗村没有黑恶势力横行的市场。20__年4月15日,一场龙卷风把陈岗村小学的围墙刮倒了几十米,外地的几个地痞找到向金娥要强行承包这一修复工程,要价8600元,并许诺事成后给她好处费1000元,若不然,就给她颜色看。向金娥当场严厉拒绝,严肃地说:“这点活我们村干部自己干,不需要劳你们大驾,若是你们真想把我怎么样,你们看着办吧。”几个地痞眼看无望只好灰溜溜地走了。结果,这一修复工程仅花了1500元。

20__年春节前夕,几个“坏虫”不由分说硬要把100斤瓜籽、20斤茶叶和20条假冒名牌香烟等物品放在一个村干部家,说是让村干部代销,言下之意就是想捞一笔。这名村干部当即找到向金娥,并劝她说,这几个“坏虫”不好惹,买下算了。向金娥一听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批评那名村干部,并说:“让他们来找我,我就是不要,看他们敢把我咋样?”几个“坏虫”也没敢找她,只好拿东西气鼓鼓地走了。

“佩服就佩服她能吃亏”

向金娥一身正气,心里只装着村民,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党支书、优秀市人大代表、而作为人妻和人母,她是“不合格”的。

向金娥担任村支书时,儿子8岁,女儿刚满5岁。1988年冬季,向金娥到离家10公里远的水利工地带工,丈夫不得不把两个孩子带到学校,既当爹又当妈,谁知工程一干就是两个月,期间女儿发高烧,丈夫叫人带信让向金娥赶回来,可她推不开身,等她抽空赶回来,女儿刚刚从昏迷中醒来。

去年秋天,邻居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全家人为学费而发愁。向金娥知道后,把为自己儿女准备的500元上学钱借给了邻居,而自己女儿的学费却没了着落。

去年高考的当天早晨,向金娥正准备送女儿去高考。这时身患残疾的村民黄明金找到了她,说是“孩子高烧不退”,向金娥二话没说,拉起板车就把黄明金的孩子往医院送。当她把女儿送到学校时,高考已经开始,差一点就进不了考场。

“当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向金娥非常热爱自己的代表事业,她经常说:当人大代表就要做老百姓的贴心人,为群众排忧解难。她注意聆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搜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当地群众遇到难事,或者有什么想法,也都喜欢向她反映。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9

一,乐于吃苦,超越自我。____,男,中共党员,1969年1月出生,现年44周岁,系____县杨地镇金盆村人。他自小出生在大山深处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中,家中兄弟姐妹多,生活十分困难,经常饿着肚子上学,在村上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勉强完成了高中学业。走出学校大门后,贫穷的他满怀着一颗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心,远离家乡,独自踏上了打工路。

他先后深入______县金矿区、______金矿区给矿主们背矿,还硬着头皮进入矿洞给矿主们采矿。脊背和手磨破了,他摸摸泪继续干,衣服磨出洞了他缝了又补,生活的艰辛让年仅20出头的他独自学会了承受、忍耐、坚强和执着。他为人善良、勤快、乐于吃苦、爱动脑子,迎得了矿山老板赏识。矿山老板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凭借他的吃苦精神,矿山老板让他当采矿长,并分给他一点小股份,激励他好好工作。在他的辛勤努力和精心管理下,老板们喜收硕果,他分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红利。当他捧着用心血换来的一沓人民币时,不尽热泪盈眶,万分感激。

二,深情厚义,树立典范。冬去春来,他在金矿管理事业上蒸蒸日上,经验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从此,他拥有了自己的新房子和私家小车。在他摆脱贫困的时候,他没有忘记贫穷落后的故乡,更没有忘记生活十分拮据的乡亲们,他把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组织起来和自己一起去矿山创业,让村民们干劳务、做零活,解决乡亲们的生活困难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大部分村民摆脱了贫穷,慢慢过上了小康生活。为了帮助更多生活穷困的家庭渡过难关,他凭借自己多来来在矿山摸爬滚打的丰富经验,把辛苦攒下来的钱大胆地进行投资,开办属于自己的公司,实现了金矿采选业一条龙经营模式。自己担任西安福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________金矿分公司总经理、____县永明矿业公司董事长。三处公司成立后,大批农民工就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实现了自己兴企办厂、服务社会的梦想。

如今,他拥有资产4000多万元,下辖11个工队,现有职工1000多人,年收入20__多万元,每年带领本村及周边邻村700多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均创造劳务收入7万多元。在务工人员素质培养上,先后培养52名技术骨干,其中32人被提升为三处金矿公司中层领导和管理人员。在他手中富裕起来的村民,100万元以上的户数达30余户,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人大代表事迹材料例10

对工作,*同志从来不讨价还价。只要是区委决定的、领导安排的,尤其是对区委的一些中心工作、组织部的一些急、难、重工作,总是勇挑重担,想方设法,保质保量地坚决完成。今年春,区委安排他参与“一片七点”新农村建设工作时,恰逢全区区直单位领导班子调整的关键时期,他二话没说,拿起公文包就到“一片七点”新村办上班,承担了领导协调“一片七点”办公室专班的重任,白天在新村办上班,晚上加班加点处理分管的干部工作,还要协助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明君同志搞好组织部门自身工作、抓好老干部工作,后来又根据区委安排牵头主持区人事局工作,大量繁重的工作任务都压在他那瘦弱的肩头。有些熟识的同志和他开玩笑说:“幸亏你个头小,否则腰杆早就被压折了。”为了及时启动“一片七点”工作,*同志通过周详的筹划准备,组织区农办、国土、城建、交通、环保等区直单位和伙牌、朱集两镇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分别到老河口市、仙桃市新农村建设实验区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参观学习、考察,借鉴两地新农村建设经验,督促区规划部门因地制宜地拿出襄阳新农村试点镇、村生产发展、环境整治、街路户建设、改造标准规划。项目启动后,*同志又及时协助区委有关领导抓好督办,确保了项目各个阶段的正常推进。目前“一片七点”推进工作顺利,共新建疏通下水道13059米,完成沟渠清淤3300米,高标准水泥护坡、铺设涵管、修建“u”型渠整治沟渠3090米,铺设人行道彩板30609平方米,硬化修建4米宽道路共7252米,植树绿化3359棵,安装路灯243盏。“一片七点”各镇、村的路段(街、巷、场)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涂乱贴、乱拴乱晒等现象基本得到清理、遏制,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五个移民点均已按要求完成“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宅基地)任务。试点范围内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建设,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也在有序开展。

二、他是一头开拓创新的拓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