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态素养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6-20 01:02:18

生态素养论文

生态素养论文例1

“数字生态城”是数字与生态两方面的深度融合。数字生态城并不简单等于“数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是指一个复杂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需要城市具有高度发达的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繁荣昌盛的社会、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安居乐业的人民,需要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且失业率低,高新技术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数字城市是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城市集成创新应用的综合体系,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而数字生态城则是数字理念和生态理念在城市复杂系统中的融合应用,主要结合了三方面基本理念:一是运用数字理念高度整合服务和管理。

主要涵盖卫生保健、教育、商业、智能化运输、物流与建筑、城市管理和服务供应等领域,实现数字化与可互动的信息服务。二是运用生态理念确保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落实。生态理念将涵盖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层面。这些措施包括产业的生态化建设、经济的生态化运行、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废弃物的循环处理、资源的产出率不断提高等。三是运用城市理念实现多样化功能。数字生态城严密的城市结构将有助于抵御因社会变化和宏观经济条件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高效物流,创新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以及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城市数字生态化建设需要对城市系统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经济结构、人文景观、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各种信息进行有机整合;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存储,动态监测与处理;在生态化和数字化理念方面进行深层融合与挖掘,对各种关键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动态模拟、准确预测。数字生态城的建设和标准设立应具有区域发展特色。

数字生态城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新趋势,自江西省共青城市首次提出后,北京门头沟、江苏省丹阳市等地也陆续提出建设目标,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生态城、上海崇明岛生态城等也不断融入数字元素。“数字生态城”的建设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有南方、北方、东部、西部等来自不同城市发展基础的因素,其建设过程和标准设立只有融合当地的城市建设基础、产业布局基础、人口分布基础才能构建出适合地方发展的城市需求,才能引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生态城的特征要素

城市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即为社会提供物资和信息产品;二是消费,即为城市具有利用域内外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包括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三是调节,即保证城市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能力,使城市综合系统具有消除和缓冲自身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能力。围绕这三个方面基本功能,数字生态城将建成以下7个要素平台。

(1)城市综合环境管理监控平台。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使城市“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在政府与居民、企业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循环的新型关系。

(2)城市土地生态功能监控平台。土地生态系统是土壤、地形、水文和空气为环境气质和一定相应的生物群落组成一个紧密实体的生态系统,科学技术、政策导向等因子对土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对每个用地单位所占土地的物质生产力、自然生态服务和社会生态服务效果进行年度生态监控,促使可更新能源利用率、环境净化能力、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等自然生态服务功能优于或至少不低于原土地的功能。

(3)城市生态系统监测信息化平台。建立多个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生态监管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发展平台。依托现代通信技术,构建环境公共信息网、环境质量预警网及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及时实施对自动检测、远程监控、信息、决策分析等功能,为城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城市规划、建设、城管、公安、文化、卫生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在决策分析、任务派遣、目标考核等方面实行数字化管理。架构上分为两个层级。一级指挥中心主要负责事件受理派发、应急指挥调度、工作绩效考核、辅助决策分析等工作;二级指挥分中心主要负责信息上报、事件处置、应急响应等工作,耦合执法、应急、服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在功能上,主平台下设城市常态综合管理、应急管理协调、统计分析及辅助决策、综合应用支撑四个部分。

(5)城市生态保育发展平台。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依据城市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找到当前的城市与自然生态相融共生状态下的城市差距,建立发展水、土、气、生、矿的自然生态修复、涵养、保育业。

(6)生态环境社会监督平台。建立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的公开力度,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7)区域产业共生发展平台。把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平衡协调、和谐共生、生态资源可持续性作为重要尺度,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建立城市产业共生发展信息平台,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缓解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破坏而造成的生态脆弱和生态失衡,使城市最终走向产业良性循环轨道,最大程度上从源头减少排放量。

数字生态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可持续发展,从社会角度来看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动态平衡;从资源角度看是城市资源的保护、开发、循环、修复及再利用的动态系统平衡;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主要是强调利用生态规律和数字化技术手段来科学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议程》中指出其主要着眼于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生态质量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协调处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城市化速度与质量、城市管理手段、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及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产业率等。

1具有相关协调性数字生态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两者有着共同的作用对象,那就是实体城市,但两者之间也有着不同的概念和研究背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而数字生态城指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生态系统理念构建低排放、高循环、高智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必须始终贯穿整个数字生态城建设和发展过程之中,可以说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1)数字生态城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

数字生态城建设体现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及最系统的思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新兴动力。数字生态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推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对城市传统产业进行产业生态化和产业信息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二是创造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数字生态城作为高新技术集成应用的基础平台,其建设和发展过程本身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活力。三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数字化的管理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了便捷条件,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四是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数字生态城可以在顶层设计角度进行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更加有利于解决城市可持续问题。数字生态城建设通过信息化和生态循环技术及产业共生理论改造城市传统发展模式,优化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三废”排放,将改变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原有的矛盾性和不适应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平衡。

(2)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数字生态城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保证。

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数字生态城建设提供最基础的支持。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其次,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济基础为数字生态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环境优化、美化的城市为数字生态城健康运行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基础。

2具有偏好冲突性

生态素养论文例2

 

一、生态素养大学生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一种文化呈现,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毕业论文,生态理念。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大学是传承人类智慧和创造新知识的场所,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强大起着重要作用。毕业论文,生态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将从工业文明社会逐渐进入生态文明社会。新的社会形态需要大学提供与之相配套的人才,也就对大学的育人目标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政府、社会、高校都在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校。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陈敬佑教授在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探索中提出了生态大学的概念: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大学系统内外关系的调控,取得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整体功能的优化,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学校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定义与内涵

笔者通过相关资料发现,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研究生态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时大致有两种称呼,一类是“生态人”,一类是“具有生态素养的大学生”。第一类称呼涵盖面过广,因为主要是探讨的是大学生培养。对于第二类的称呼很多研究者只赋予了它具备生态知识,内涵深度不够。笔者所提出的生态素养大学生是指蕴含和谐理念,具备生态意识,拥有创新精神,掌握综合技能,以求得社会发展与自身完善动态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以说,生态素养大学生是高校实现和谐教育的一个理想状态,是构建生态大学的最终目标,现在对生态素养大学生培养的探索也刚刚开始,但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内涵决定了它在现阶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适应时展要求的全新育人理念,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生态素养大学生的核心是拥有生态理念。生态理念不仅需要大学生掌握生态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相处,培养和谐、宽容的生态精神,体现中国古代“和”、“合”二字的精神品质。毕业论文,生态理念。生态素养大学生还应当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掌握专业技能,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因为生态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世界,一个不断创新的世界,只有创新才能生机勃勃、奋发向上。

三、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培养途径

1.育人环境的生态化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如将大学比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学生和大学的生态环境系统构成了整个大学生态系统。大学生态环境系统用以前惯用的词来说就是育人环境,即其所发挥的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育人环境的生态化是培养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素养大学生培养的载体。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以 “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规划理念,体现了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将生态理念贯穿每一个环节。毕业论文,生态理念。学校全国首创地将校园和植物园“两园合一”进行建造,努力打造“两园合一、生态种植、示教结合、收藏独特”为特色的生态化校园。毕业论文,生态理念。

2.校园文化的生态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生态化的基石和核心,承载着校园生态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浙江农林大学在建设东湖校区时力争体现50余年的文化积淀、办学特色和传统,体现吴越文化的地方特色;倡导“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营造“培养创业者”摇篮的氛围;体现作为高等学校对社会文明的辐射引导作用和向周边地区的渗透作用。学校以竹文化、茶文化、健康文化为核心大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和谐、包容的生态精神。通过开展“绿色文明”主题活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等主题活动将生态文化的教育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活,培养生态道德,使学生养成生态行为,形成生态文明,培养学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3.育人系统的生态化

育人系统包括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浙江林学院在人才培养中,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原则,将生态化教育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生态素养大学生。学校构建以三大课堂为一体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强调以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促进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第二课堂采取创新竞赛、科研训练、社团活动等形式,通过实验室开放、导师制等制度,构筑师生互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第三课堂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在学科建设方面。毕业论文,生态理念。以做强特色为抓手,以基础学科为基石,以重点学科为核心,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组建了农林资源学科专业群、环境学科专业群、管理学科专业群、人文学科专业群等4大学科专业群,努力构建学科专业的生态群落,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敬佑.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大学[N]. 中国教育报,2007-11-28.

生态素养论文例3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遵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必须与一定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的变革,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管理法制化、犯罪国际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及时地调整传统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质量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大批符合“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总要求的公安高级专门人才,是公安高等教育服务公安工作、体现存在价值进而谋求发展的关键。

一、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

(一)基于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含义与构成要素的分析,厘清了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1、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窗口,正如鲍尔曼和迪尔(Bolman & Deal)所言:“我们必须建立模式和框架,从而使我们复杂的日常管理活动具有意义。”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明确目的、按一定方向运行的复杂系统。它由一系列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在运行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又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是这些基本要素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的统一体。构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要素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和对上述各环节运行效果的反馈即质量评价。硕士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同样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

2、归纳出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在厘清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过程中,我们基本认同了以上框架,并结合公安院校自身的特点,将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整体划分内循环培养过程主导要素和外循环培养过程辅助要素。内循环培养过程主导要素主要包括:理论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训练、学位论文撰写和公安院校针对公安实战所设计的实践课程模拟训练;外循环培养过程辅助要素主要包括: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公安实践基地、发展支持性学术文化。

(二)规划出“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

基于上述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分析与整合,本文规划了“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该模式由内循环培养过程和外循环培养过程共同构成,其中,内循环培养过程起主导作用,外循环培养过程起辅助作用。这两个过程彼此渗透,互为补充,为研究生培养营造出有利的内、外环境与和谐的整体环境。它具有动态性、循环性和开放性。

1、动态性

长期的实践证明,无论何种培养模式,只要是僵化固定、单一封闭的,就没有生命力,这是由公安实际工作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性、动态性的本质所决定的。首先,从对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培养模式的建构应当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因为只有具备开放特征和动态特征的模式,才能适应装备更新、技术进步的新形势,才能人尽其才,发挥所长,才能在与时俱进中实现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动态契合。其次,从培养模式本身的发展看,它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总是随着教育实践、观念和理论的发展、改革与变化,不断得到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此外,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是一种多边活动,是培养模式中的多种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以期达到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成为高层次高素质的公安人才这一终极目的。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不应是固定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不断调整和更新培养方法和途径。这就是所谓的动态培养模式。

2、循环性

目前,我国公安高校研究生培养基本遵循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三个环节纵向直线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虽然注意到了三者之间的衔接,但较少根据培养层次、学科性质、研究方向、课题性质等进行有效的调整,难以充分发挥三个要素过程的内在互相的驱动力,使得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僵化、呆板。而循环开放模式可以有效作用于这一过程。所谓“循环”,就是力求避免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纵向直线安排,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得三个主要的过程要素相互穿插、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位论文的撰写相对前置,在第一学期基本明确专业方向后,就应该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依托科学研究和参与公安实践,以及穿插的科研方法训练,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最后综合提炼成学位论文。科学研究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际,与课程教学相结合,采取边学边研边明确学位论文研究方向的模式。总之,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加强四个内循环培养过程要素的优化与整合,有效地推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战能力的培养。

3、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导师指导下的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公安院校的仿真模拟训练等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要和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公安实践基地、发展支持性学术文化等结合,使得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循环培养过程主导要素与外循环培养过程辅助要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是指所有这些培养过程要素自身都应具备开放性,任何两个要素之间都可以进行良性互动。三是指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与其他科研院校、公安机关和社会总体环境的紧密联系与互动,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支撑性发展条件,在保证公安技术保密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在适度的范围内打破公安院校研究生教育相对封闭的格局。

“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可用图1来直观表示。

图1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

以上是针对我国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提出的整体规划构想。是既遵循“普遍规律”又保持自身 “优势特色”,既顺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合理需求,又适合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公安实际工作需要,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等.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3]朱恩涛.世界警察教育概览[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

生态素养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 R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a)-0074-04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CM t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XU Yangcai1 WU Zhikun1 ZHANG Cai2 GONG Bomin1 LI Jixia3

1.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China;2.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China;3.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benefit that the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CM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fitness,humanistic quality and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edicine theory,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test system lacks the index of react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bility,and the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CM has the character of harmonization between soma and spirit,the "overall concept",just can make up for the inadequacy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test system.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ysical test project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test system,and strengthen the intervention and guidance after testing,to improve the current system of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test and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The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CM;College student;Physical health

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导致我们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很多现代文明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等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关注国民健康,寻求促进国民体质健康状态是国家的重要工作。而大学生体质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的体质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近20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肺活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而肥胖率在持续增加,视力也在不断下降,心理状态更不容乐观。最近国内大学接连发生室友之间投毒、杀害等恶劣事件,无不影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峻。针对目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国家也推进了很多改善措施,先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央7号文件”的政策或举措出台,但是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是不容乐观,还没遏制住下降的趋势,体质健康水平还在继续滑坡。探寻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新途径成为教育系统、体育系统、运动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其体质健康状态,缺少能全面反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更缺乏后期的干预措施。中医体质理论恰巧可以弥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不足,全面反映大学生心身健康状态,根据“辨体施养”的原则选取相应的中医养生措施,进而改善大学生心身健康状态。

1 中医体质理论概述

中医体质学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人类个体健康状态与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与亚健康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健康-亚健康-疾病的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运动养生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在中医体质学中,体质的概念即人的身体素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外部自然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表现为形态、结构、功能、心性、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机体差异性,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以及病变过程的倾向性。

中医体质学认为:中医体质是强调人体体质的形成基于先天遗传和后天调养两个基本因素。人体体质形成的重要基础是先天因素,很大程度上体质类型的转变与差异性还取决于后天因素的影响。另外,中医还强调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表明个体体质特征是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体特征,即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形神合一”的生命观[2]。体质的形成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转化的,从而使得体质的调节与转化成为可能。根据机体生理功能,有针对性的对各种体质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进行调整,纠正或改善某些偏颇体质状态,达到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以减少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可以预防疾病或延缓发病,达到阴阳平衡状态,这就是中医养生的“辨体施养”原则。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医家从不同角度对体质类型进行了划分,但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历代中医文献中有气体、气质、素质、体质等不同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颁布了9分法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医体质类型分别为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气虚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平和体质。其中平和质表示个体身体健康、心理健全,具有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社会环境的能力,其余8类体质则属于偏颇质,即个体处于疾病或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分类为体质辨识及中医体质类型相关疾病预防和治疗、运动养生、健康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中医体质分类趋于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根据个体的体质类型,遵循“辨体施养”的原则制定中医运动养生方案,调整人体体质的偏颇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2 中医体质理论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1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能有效反应大学生心身健康状态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基于中医体质理论,它是我国规范和指导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第一部规范文件,旨在为中医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健康管理、运动养生提供理论依据,使中医体质分类更规范、更科学。而中医体质理论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界、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统一,空气中弥漫的尘埃,自来水中的重金属便是人类破坏自然之后所得到的反馈;人类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治或乱对人体的影响亦很大。中医体质理论遵循整体观念,认为人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心身统一”“形神具备”,反对过分安逸,强调四肢要适当运动,强调心神安宁,认为心为一身之主宰,心神安定,则五脏六腑皆安定;若心神不宁,则五脏不安,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心神,也就是现代所谓的心理活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方法涵盖了反映人的心理因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中医体质类型判定能够较全面的反应大学生的心身状态。现行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缺乏反应大学生心身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项目,将中医体质类型测试项目纳入其中,从而形成完善的体质健康测试体系,全面反应学生的心身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中医体质类型选择合适的中医养生方式,调整偏颇体质,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2.2 中医体质理论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就是将体育终身化,即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一直保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意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和学习体育技能至关重要。提升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促使其在步入社会后继续保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形成良好的体育认知和坚持不懈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从而保证身心健康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高校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最后一环,也是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最重要的一环,应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重要时间段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3]。如何让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理念的教育势在必行。而终身保持健康状态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人们对生命、健康有清醒正确地认识,还要学会调养身体,维护健康的方法,而且要付诸实践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中医养生就是为人的生命健康长寿保驾护航,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中医养生的知识,将来走出校园后,可以选择适合的运动方法与手段保养身体。中医体质理论认为人的体质是先天禀赋与后天调养综合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可以调整。根据“辨体施养”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养生手段,调整偏颇体质,防病于未然。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部分,也遵循“辨体施养”的原则,例如湿热体质的学生适合爆发性的运动项目,而气虚体质的学生则应该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项目。掌握有效的维护身体健康的运动方法,并根据自身体质特征选择合适运动项目,对维护身体健康,形成健康意识,对于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2.3 中医体质理论为大学生运动养生提供依据

统计数据提示,大学生人群中的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4]。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经济、家庭、社会压力,以及不规律的学习生活方式,均会导致大学生们体质下降。近20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也提示大学生体质状况每况愈下。大学生担负着未来社会的建设重任,他们的身体素质关系民族的未来。如何提高他们的体质,成为教育界、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医养生提倡“辨体施养”,按照人体的体质类型选择养生方法,调整偏颇体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现在常用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有运动锻炼、情志调摄、中药调理、饮食调养、起居调护、四季养生、经络养生等,因此,体质辨识的方法成了个性化运动养生的工具。根据个体体质类型选择合适的运动养生方法,调整偏颇体质为平和体质,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应用体质辨识,客观地评价自身的体质类型,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健康状态,已获取个人将来可能出现的发病倾向信息。生命在于运动。个体身心健康与运动紧密相关。一是,运动养生可以有效干预个体亚健康状态,提升身心健康水平。二是,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促进病体的康复、提升体质健康状态。中医体质辨识和运动养生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应用中医体质理论为大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养生方法,能更及时、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运动炼和完善饮食结构、生活起居、情志调摄等来调整偏颇体质状态,达到体魄强健,为个性化的运动养生提供了依据。

中医体质理论在治未病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能较好地体现因人制宜、因体施养的思想,在大学生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中医体质理论应用于大学生运动养生过程中满足了其治未病的需求。中医体质理论在运动养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偏颇体质的运动调养上,指导各类偏颇体质更科学的运动养生。例如,阳虚体质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耐夏不耐冬等主要特征。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阳虚体质的人锻炼时间最好选择春夏,每天选择阳光充足的上午为最佳的时机,进行户外运动锻炼,不宜于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锻炼身体。阳虚体质的人以振奋、提升阳气的锻炼方法为主,以提高肌肉力量、爆发力锻炼等可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中医体质理论方法能有效的指导各类偏颇体质者的运动调养,从而达到阴平阳秘、身心健康。

2.4 中医体质理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通过相互作用,而逐渐升华和形成的心理潜质、能力、特点、品行的综合。大学生在校期间是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如何评价与干预大学生心理素质也是高校教育团队不断寻求的内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包含身体的健康,还应包含心理的健康。而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缺乏反应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指标。中医体质理论注重“形神合一”“心身统一”,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是一个相互依赖、彼此影响的整体,两者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的精神活动依赖于其生理功能,生理活动出现异常,会影响机体心理状态;并且异常的心理活动可以引起情志变化,进而导致脏腑紊乱。根据中医体质理论制定的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涵盖了对人体心理状态的评价。而中医养生根据“辨体施养”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中医养生方法,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气郁体质的人群可以选择户外的、大强度、娱乐性、群体性的运动项目,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所以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养生方法能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变忧虑焦躁情绪,更好的适应环境、展现自我,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的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勇敢创造的良好心理品质。另外,中医体质理论的整体观念要求个体和环境合理的融合达到一种协同促进的状态。要达到个体与环境和谐统一,即个体对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和生活需要具有较高的应付和适应能力,个体要不断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同时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身的需要,从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中医体质理论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综合性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2.5 中医体质理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特质,外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人文素质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引导个体人际相处、人与自然相处的准则,对其政治素质、文化修养和精神素养等具有巨大影响力。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它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质量上的软肋[5],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空间。这一问题已逐渐为教育专家和高校所深切关注,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发展壮大,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中医文化与中医养生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中医体质理论,是研究人体体质特征、体质生理、体质病理特点,进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理论体系。所以中医体质理论属于中医文化的一部分。中医养生遵循“辨体施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体质类型,选择恰当的养生方式保持增进健康。中医养生在衍生、发展的进程中受到儒、佛、道等传统文化的影响,结合阴阳、八卦、太极、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融传统艺术、民俗、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体系。通过培养学生中医养生的意识,进而改善心身状态,防病治病,增强体质,保证健康。在大学生中推广中医体质理论,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中医养生意识与手段,对增加学生中医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的知识,提高其人文素质也大有裨益。

3 结语

大学生体质连续下降,肥胖率不断攀升,慢性病不断滋生,心理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大学生心身健康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大学生又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只有大学生健康了,才能保证将来我们的社会和谐的发展与进步。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体质类型辨识与中医养生,不仅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还具有增强其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目前实施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一方面缺乏反应大学生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另一方面缺乏有效干预措施。而中医体质理论与运动养生可以弥补其不足。笔者建议将现行的大学生体质测试增加中医体质类型测试,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新体系,并依据“辨体施养”的原则,对不同体质状态的个体开具综合运动养生方案,一方面构建了新型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还加强了测试后期的干预和指导,从而全面的促进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2.

[2] 张彩,吴志坤,徐仰才,等.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 22(6):12-14.

[3] 伪.大学生也应重养生[J].食品与健康,2010,(11):24.

[4] 林锋.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与方法[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15-16.

[5] 林海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7(6):102-104.

[6] 邱男,徐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医体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4):614-618.

[7] 蔡增亮,龚博敏,吴志坤,等.中医体质理论融入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中医教育,2015,34(3):5-8.

[8] 杨俊丽,郭文海,李海涛,等.中医体质辨识与亚健康调控[J].中医药学报,2013,41(3):12-13.

[9] 邱新萍,王洪,魏青,等.基于脏腑相关理论的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辨识思路初探[J].中医临床研究,2016,8(9):8-10.

[10] 邸洁,朱燕波.中医体质干预研究现状及展望[J].天津中t药,2014,31(5):314-317.

[11] 陈善平,张中江,潘秀刚,等.学校体育政策态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110-115.

[12] 董跃春,谭华,宋宗佩.建设终身体育社会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4):51-60.

[13] 马逸奎,毛世玉.中医体质分型理论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5):138-139.

[14] 孟强,谭晓华,刘乐,等.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28-130.

[15] 吴志坤,张彩,徐仰才,等.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9):598-601.

[16] 刘阳,海维芳,艾东明.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7):71-72.

[17] 周鹏.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126-128.

[18] 刘晨,冯德琳.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4):347-349.

[19] 孔增强.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5):51-54.

生态素养论文例5

(一)学术界关于语文素养内涵的争论

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理想境界。然而,对于“语文素养”在教育界也有许多争论。作为新课标主要编制者,巢宗祺指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其实,“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理念,其合理性比较容易论证:但关键是新课标把它当作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其受到质疑是必然的,因为理念的相对模糊性与目标的相对明晰性本身就存在深刻的矛盾。

(二)语文素养的特点

从以上对语文素养的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是强调“后天的教养效果”和形成过程的。据此,我们便可以看出语文素养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它的特点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同时具有整体性的基本特征。

二、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它的提出是多年语文教育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语文教学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定向、目标集中、要求明确,就是为了在教学中容易把握。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是把学文和立人结合起来,体现“整体的、全面的人”的发展思想,这是在理论上的突破,同时也为语文教学实践孕育了新的萌芽。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夯实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文化根基,让语文可以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家园、精神的居所。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今,社会要求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将听、说合而称为口语交际,这是一种新的提法。从中也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语文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内容。

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历来被师生所重视,但是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上的力度,还是不够。要把语文素养放到语文教学上来看,语文教学就要求学生能够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提倡多读、多写、多口语交际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言语知识能力以及语文的学习规律,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生态素养论文例6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文化条件,提供精神动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增强他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自觉,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源泉。

一、生态文化素养的内涵

生态文化素养体现人们在生态文化方面的认知、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修养 体现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对大学生而言,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的教育,生态伦理及其规范的引导以及绿色精神的培育,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环境熏陶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培养良好的欣赏、维护生态美的能力,养成积极的关注环境,主动地保护环境的心理和行为。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大学校园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拯救人类精神家园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让生态意识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正确的生态文化价值理念。20世纪以来,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诸如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等,不仅表明生态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的渗透,也展现出一种生态文化现象正在全球蔓延。这种生态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社会文化进步。培育生态文化素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使我们学会尊重一切生命体的生存权利和价值,懂得维护他们的尊严和权益,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有助于推动人类道德进步和道德成熟,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2、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行为导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及其行为的养成,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及未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就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之将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而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就是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使学生把生态文化知识,包括生态伦理转化为内心的生态道德良知、情感直至信念,把自己的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及信念转化为外部的生态道德行为,培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可以促进师生自觉地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并以此影响社会。

3、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等内容。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说,和谐文化不仅追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生态价值也是其价值追求之一。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就是要使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等各方面的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化理念,提高生态文化素养,有助于大学生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层次认识和把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三、和谐文化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途径

1、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育人氛围。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他指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 、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也说过“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可见大学的育人(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如果历久积淀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从校园生态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对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可以说,为大学提供和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氛围是21世纪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借山光以悦人性 ,假湖水以静人心”,合理的校园布局,美观的建筑风格,校园的绿化美化以及校园环境中所蕴涵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应充分赋予校园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融入其中,深刻地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生态审美素养,培养它们学会欣赏自然、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情感。要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中的作用,把制度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奖惩手段促进外在文化向内在文化转化,促进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养成和良好行为的培养,自觉保护环境。要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崇尚自然的绿色消费观,让学生在这样的无形的精神氛围里,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态文化素养。总之,大学校园文化应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探究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让生态意识的观念、行为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

2、提高教师队伍生态文化素养。影响大学生生态文化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无疑占据重要地位。生态教育是跨学科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各专业的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使他们自觉地防止污染,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此,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所有学科的教师建立起生态文化认知体系,高校教师既对本专业的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又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知识底蕴和生态文化教育能力,这样才能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态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自己内化了的生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并内化成学生自身稳定的生态文化素养。

3、在课堂主渠道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基地要重视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写到: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自联合国倡导环境教育以来,世界已有许多国家开设了环境教育课程,如美国于1989年签署了《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案》,把环境教育定为高校的必修课。目前,俄罗斯的大学生态教育已从原来的传统生态学中拓展开来,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学生。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重视生态文化教育,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在非生物、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仍然不多,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只占到很小的比例。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应对高校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改革,把生态文化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整体布置,科学实施,不仅把它作为高校必修课程,充分发挥公共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并且还要把生态意识,生态思维,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贯穿于其他专业学科教学之中。在各课程中渗透有关生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断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4、在实践活动中培育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也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要突出实践,善于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不能仅在课堂上讲授灌输中进行,还需

在实践中让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感悟外化为一种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和提升,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使自己的生态文化素养得以提高。大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许多学校都注册了几十个社团组织,要依托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各种绿色文明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树立生态意识。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设立有关环保的研究课题,开展环保调研,参观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深入乡村、企业、街道小区宣传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法律法规; 让学生参与到“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戒烟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的宣传教育活动之中去。学生通过直接参与这些活动,把生态意识自觉落实到行动上,从而加深大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关爱,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黄正福.高校生态教育浅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刘春花.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07(9)

[3]苏 彤.高校育人与校园“生态文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6(10)

[4]黄百成、张保伟.略论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M]湖北社会科学.2005 ( 5)

生态素养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50-02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社会对于商务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商务英语为例,截止到2012年已有62家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1]

目前我国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的针对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理论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专业发展的不科学、不平衡和资源浪费,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2]因此,当前我国急需一种普遍适用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商务外语人才培养。作为理论上的尝试,本文探讨用生态学理论指导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现实性和价值,研究建立“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生态化模式”的路径和方法。

二、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理论最初是用于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3]并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问题研究。最初国外研究的重点是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后逐渐侧重于研究微观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因子生态学、宏观教育生态学。[4]教育生态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研究多以教育整体为对象,以教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界面。进入21世纪,随着生态思想的普及和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关于高等教育的生态学研究显著增多,从教育的宏观研究,如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学校制度等到微观研究,如课堂教学、课程等都有涉及,研究的也比较深入。

然而国内外研究者都没有系统地应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商务人才培养问题。笔者认为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可用于指导商务外语人才培养。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说,人才培养就是从学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学生的发展,认识环境因子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的过程。用生态学研究人才培养,就是将生态学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生态的概念、理论、观点、原则和学科解释,从个体、群体、群落、生态系统多个层面,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规律、条件、途径和方法。[5]

三、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生态化模式的研究要素

(一)研究层次

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生态学视角下的研究可从四个层次开展,即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个体层次上,关注于环境因子对有机体的作用机理以及环境因子的变动所引起的有机体的变化;种群层次上,关注的是种群对于环境的反应;群落层次上,关注于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研究视角主要投射在环境变动与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之间的机制;生态系统层次上,关注的是生态系统内部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食物网和营养物的循环等。[6]当前研究者普遍将生态系统作为研究主体,从整体上探讨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其他三个层次具有同等的价值。由于商务外语人才培养工作涉及到宏观和微观各个方面的工作,因而研究必须要从这四个层次入手。

(二)研究尺度

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总是围绕着学生这一特定的主体,生态因子的作用也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上的。因此,不同的生态环境必然地就成为了人才培养的研究尺度。环境是学生主体之外的学校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全部要素总和。在环境要素中,对学生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的要素,称之为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

1.人才培养生态环境

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是一个复合生态环境,它是指围绕生态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各种因素。[7]人才培养生态中学生是当然的生态主体,其他因素都纳入环境之中,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

环境总是相对于一个主体而言的,站在不同主体的立场,环境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课堂环境、专业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纵向尺度,探讨环境因子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

2.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就是其生态环境,其中对人才培养起作用的因素就是生态因子。按生态因子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社会因子、学校因子和家庭因子。生态因子的作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表现着共同的基本特征,遵循着统一的作用定律。生态因子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对人才培养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有的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因子就是主导因子。任何因子都可能成为主导因子,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主导因子会发生变化。生态因子不能相互替代,任何生态因子的缺失都会对生物产生致死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以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如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是影响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但在条件缺乏的时候,教师的高水平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陷。在不同的阶段,作用于学生发展的生态因子或其强度是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8]

(三)研究对象

教学条件、教学资源、课程、师资、专业环境、规章制度等显性环境因子与校风教风学风、教育思想观念等隐性环境因子,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生态因子。其中,课程生态、师资生态、专业生态和管理生态是核心生态因子,也是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研究对象。

1.课程生态

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单元,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性质及其结构的合理性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9]因此课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元素。商务外语课程应建立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群、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群、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和人文素养课程群等四个课程种群。在商务外语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以“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与个人即课程”的生态观为指导,将个体生态、群体生态与教育环境有机结合,在摆脱局部生态效应的影响,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的基础之上,处理好商务知识与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等六对生态关系,建设和谐互助的课程群落关系,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课程体系生态模式,以培养出适应专业及相关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实现教育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循环提供保证。[10]

2.师资生态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共生关系。教师群体的结构和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既要将教师作为一个“生物种”来看待,又要将教师看作是一个种群,用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的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讨教师个体和教师队伍的结构状态,分析教师迁移和群落演替规律。

3.专业生态

专业可以看作是一个“种群”,而一个学校的专业体系就是专业种群的集合,具有群落的特征。因此,要从种群和群落的视角,来看待专业内部的竞争和专业群落的演化发展。专业生态位、专业规模与环境容纳量、专业内外的竞争及协同进化、专业群落结构与演替、专业多样性等。

4.管理生态

管理制度是教学活动开展和教学行为发生的依据,具有规范、导向、激励与约束作用,是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教学过程和结果公正公平的保证。[10]管理者必须考虑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学生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规律性,为优化环境条件、调控环境资源、协调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内外关系、营造适宜学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

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研究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应先以区域性研究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区域内商务外语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位,内外部生态系统和影响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如在黑龙江省,必须要根据经济区,即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和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的发展需求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商务外语人才,这样才能以区域经济为本,满足更宽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四、结语

生态化模式下的商务外语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发展,还要关注群体、群落的内在结构、作用和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发展及其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发展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状态和演化;不仅要关注学生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要关注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而对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校内各种因子的影响,还要关注社会环境的作用。

为更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区域内高校可以共享、优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专业强点互补化,课程资源共享化,教师资源流动化,科研项目联合化,就业信息互助化”的教育教学资源生态平台,节约资源,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到无限的人才培养之中去。

参考文献:

[1] 王立非.商务英语跨学科研究新进展[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2] 薛金祥.生态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63-165.

[3] A.麦肯齐,A.S.鲍尔,S.R.弗迪著.生态学(中译本第二版)[M].孙儒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上海:华中科技大学,2010.

[6] 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8]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生态素养论文例8

一、引言

生态翻译的概念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提,它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研究翻译问题。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译者的主体性、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等。一方面,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是翻译行为的主体,译者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作出选择,最终产出能够长久生存的译文,即翻译生态环境影响着译者的翻译行为。而翻译生态环境又包含各种要素,译者进行翻译行为时受一种或几种要素的推动或制约。因此,研究生态翻译行为的影响要素具有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出能够生存发展的高素质译者,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教师必须具有生态翻译观,思考在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翻译生态环境要素的能力。换言之,从“译者中心”的角度出发,以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翻译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生态翻译行为的影响要素

在讨论生态翻译行为的影响要素之前,有必要了解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生态环境定义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作用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反作用两个方面。首先,译者的生存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要从翻译生态环境中获取他需要的一切,包括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一切关联互动的要素;同时,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决定着翻译策略的选择,会在译者产生译文过程中的词汇、句式、语用、交际等不同层面体现出来。其次,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也具有反作用:好的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来实现翻译目的的同时,又在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过程中创造出多样的翻译策略,进而能动地建构和促进生态翻译环境的变化。所以说,研究译者对生态翻译环境的适应和选择能力,研究在特定翻译生态环境影响下的译者能力、翻译行为,以及翻译效果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问题。

既然翻译生态环境是翻译活动发生、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所有影响译者生存和发展的因素皆可视为影响译者翻译活动的生态环境要素,即译者生态翻译行为的影响要素。依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生态翻译行为影响要素的划分也不同。例如,按范围来看,可划分为宏观要素和微观要素;按属性因素,可划分为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按主客体因素,可划分为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按哲学依据,可划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等等。这里为方便描述,笔者列举了五类最主要的译者生态翻译行为影响要素,包括宏观环境、支持环境、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选取这五个要素是因为:作者、译者、读者构成的翻译生态价值链体现了翻译过程;宏观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成宏观环境要素对译者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外界环境的支持。

1.宏观环境。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政治、文化、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国家的政体和意识形态会作用于译者,使其在选择翻译策略和评价生成的译本时有意无意地兼顾政治、经济和法律的要求。而且,一般情况下译者与作者常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传统中,也使得翻译行为受到制约。

2.支持环境。支持环境即翻译业务环境,包括翻译资源、行业环境、翻译研究、翻译技术等。翻译活动需要资料、文献及翻译范例等资源,翻译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可得性会影响翻译效果。另外,翻译都有一定目的性,译者要考虑到赞助者和出版商的意见,所以在翻译行为中或多或少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3.作者因素。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影响翻译的结果,比如:作者的知识背景、时代背景和个人价值观念都在原文中有所体现,译者是否能够完全理解这些文本精神影响到翻译的效果。

4.译者因素。译者的翻译是否成功,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理解和对译文表达的能力。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精神追求、情感需要、经济利益取向、个人兴趣甚至性格特点都在翻译过程中有所体现。另外,译者对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创作灵感都影响其翻译水平。

5.读者因素。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有自己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即使译文完全忠实于原文,读者的理解也可能无法与原作者的意图一致,所以读者因素对译者的翻译行为也产生很大影响。

三、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译者的翻译行为离不开翻译生态环境,其生存境遇受到“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制约。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兼顾翻译生态环境要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

(一)影响要素――翻译教学的宏观环境

优秀译文的产出依靠优秀的译者,优秀的译者必须考虑自己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对其的影响,以便做出翻译过程中的适应和选择。所以在培养未来的译者时,必须将翻译教学置于翻译生态环境这个宏观背景之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传统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分析两种语言特点对比入手,介绍常用的翻译技巧,教学顺序也多是从词法到句法。学生在课堂上接触了大量的译例,掌握了足够的翻译技巧,却不见得对真正从事的翻译实践有多大的帮助。这是因为翻译技巧的运用与译例的选择都脱离了翻译生态环境这个背景,忽略了影响译者的各种要素。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把翻译教学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中,由基于语法的分项讲解转向面向实践的整体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翻译生态环境意识,使他们逐渐了解、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学生亲身体验翻译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翻译工作的生态环境,让学生有真实的翻译体验。例如,在翻译课堂教学中对一项翻译任务的全程进行模拟,包括了解双语的宏观环境、根据译者能力接受翻译任务、根据原文作者特点和想定的读者需求提出翻译标准、利用支持环境进行翻译实践、进行校稿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指导,并在最后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导学生在目的论指导下选择和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来采取翻译应对策略,产生整合适应度高的译文。这样一来,学生对翻译的理解就不止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置身于翻译生态环境,考虑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进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活动。

(二)多维转换――翻译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摆脱不了各种生态要素的影响和制约,那么他就必须“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才能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鉴于语言、文化、交际“一直是翻译过程中通常需重点转换的视角和翻译理论家们关注的焦点”,因此,生态翻译学将视角落在“三维”转换上,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所以在翻译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三维转换”能力。

1.语言维的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能够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并掌握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教学中,学生在语言维的转换能力培养比较成功,大多数教师能够在翻译教学中注重学生英语词汇的积累、语法的掌握及两种语言差异比较等。不足之处反而是对中文的掌握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往往对英文的理解很到位,但却找不到恰当的中文表达。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两种语言的均衡掌握,培养英语能力的同时不忘汉语修养的提升,从而在语言维上做出最佳的适应选择性转换。

2.文化维的转换。文化维的适应选择性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文化维已经开始重视,但是没有注重学生宏观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当出现文化维上的误译时,教师只指出此处错误,解释此处的文化内涵,停留在教师讲一个,学生记一个的状态;所以,当再次遇到其他文化维上的翻译问题时,学生可能还会误译。要培养学生文化维的转换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宏观文化意识,让学生主动了解异国文化;教师的授课也必须超越语言维,把翻译教学置于双语的文化背景之中。

3.交际维的转换。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也就是说,翻译时应把握原文的交际目的,将其充分地移植到译文中去。然而在学生的翻译实践中,经常忽略交际意图,而且教师在授课中也没有注重对学生交际维转换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讲授某个文本翻译时,教师通常会介绍翻译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增词法、删减法、转换法等,但为什么要增词,什么时候该转换,却没有作为讲授的重点。虽然学生对一个文本有了把握,却未必能将交际的目的灵活运用与其他翻译材料,结果是学生只是拘泥于文本意义的转换,忽略交际意图。因此,在翻译任何文本时都要让学生考虑到原文的交际意图,达到翻译的多维度适应选择。

(三)事后追惩――翻译教学的评价体系

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要求以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和专业素养为目标,对其行为和表现作出裁定。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也应将五大影响要素考虑在内进行整体综合性评价,内容应包括中文和外语的理解及表达能力、翻译技能、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适者生存”法则对译品进行仲裁,对其中的弱者、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预警和淘汰。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主体的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不同的翻译练习内容,鼓励学生轮流做译员和评审员,培养学生在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做“适应性选择”的能力,对原文进行“操纵/支配”。在译文产生之后,译者和评审员之间要进行讨论,这时教师要起到指导和仲裁的作用,帮助学生“淘汰”一些不适合的译文,并将结果记入平时成绩。在期末考试中,学生的笔试成绩也会反映出不同程度的“追惩”。除了常规考试和平时成绩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译者生态翻译影响要素的相关问题与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树立翻译生态环境意识,并将讨论结果记入学生总成绩。问题的设置可以涉及翻译材料选择、翻译收入、翻译项目管理、如何与出版商等交涉、如何关照作者因素与读者因素等,以培养适应市场化需求的实践性翻译人才。

四、结语

总之,翻译过程中的译者时刻处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中,受宏观环境、支持环境、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的制约。因此,欲培养出优秀的译者,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适应选择能力与翻译生态环境进行关联:首先,要让学生适应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其次,翻译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层面上的转换能力;再次,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表现和译文进行评估。换言之,翻译教学应该在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能力的基础上,以翻译生态环境与译者的相互作用为指导思想来统筹翻译教学,做到宏观环境与课程设置相统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统筹,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相统筹,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相统筹,从而把翻译教学构建成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实现翻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钱春花.译者生态翻译行为影响要素研究[J].语文学刊,2011,(10):62-64.

生态素养论文例9

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将其视作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大学生作为这场变革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素养水平直接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绿色发展理念能否贯彻。大学校园作为加强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的主战场,对大学生绿色生态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当大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其身份转变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参与社会生产等各类实践活动时,其言行是否符合生态道德规范,则体现了整个民族、国家的生态素养水平。所以,加强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一、江苏高校加强生态素养教育的优势

1.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江苏是教育强省,拥有2所“985工程”高校和11所“211工程”高校。在中国管理科学院的《中国大学评价(2017版)》中,江苏高校综合实力评分位列全国第二名。这些学校拥有更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更先进的教学设备、更优雅的教学环境,为高校生态素养教育的开展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辽阔,湖泊众多,拥有丰富的水土、矿产及生物资源。平原面积之多,水域比例之大,低山丘陵面积之少,在我国各省区中均居首位,素有水乡之称。以上述自然资源为依托建立的农业生态园、生态实践教育基地等,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台,丰富和拓展了高校生态素养教育的场地。3.互联网环境欣欣向荣《2015年度江苏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指出,江苏互联网普及率达55.5%,高于全国50.3%的平均值;而从网民学历结构看,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比例高达30.9%,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此欣欣向荣的互联网环境,给江苏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开启了新次元,提升了生态素养教育的时效性。

二、江苏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必要性

大学作为现阶段我国高层次青年的聚集地,是新思想的萌发地和辐射源。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各种新理念和新观点不断影响着大学生,其中当然也包括“生态素养”的相关理念。在推动生态文明深入大学生的头脑使其形成深刻的生态价值观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大学生是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必须要认清和把握住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高校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深度生态素养教育,可使其在校园学习期间就能正确把握并适应未来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生态素养教育还能帮助学生克服因群体性而导致的怠于遵守生态规则的现象,帮助其建立生态危机意识、生态使命感。这种生态使命感的建立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各种素质、个性、能力的均衡发展,这种发展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大学生的这种全面发展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绿色发展就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同时这种使命感的建立有助于实现未来绿色发展的模式,进一步构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绿色发展已经贯穿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规划中,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终极愿景。江苏作为教育强省和经济强省,众多可量化指标均领跑全国。而在江苏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生态素养教育,可以让江苏继续担任“排头兵”“先行者”的角色,为生态素养教育在其他省份高校的展开提供鲜活经验。

三、江苏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现状

1.生态失范现象尚存笔者在近6年的大学生活中,发现校园里有各种亲切的提示性标语悄无声息地提醒人们用实际行动爱护自己的家园,校园环境也越来越宜居、宜学。但在生态之光照耀不到的角落,诸如随地乱丢垃圾、水龙头长流不尽、公共场所举止不雅等与生态文明要求严重偏离的现象仍旧屡见不鲜。作为上述行为主体,这些行为失范者是否接受过生态教育值得质疑——他们生态意识淡薄。换言之,生态意识没能指导他们实施合规的生态行为。2.生态教育力度不足纵观江苏各主要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可知,生态素养教育在培养环节中的体现仍不够明确。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人与环境”“生态学入门”之类的课程,但多为选修课,而且课程考核多为相对宽松的心得体会、小结论文等开放形式。于是,这种源自顶层设计(如培养方案、课程计划等)的重视力度不足使得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沦为“走马观花”式的浅尝辄止。毋庸置疑,通过这样的教学要养成真正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行为习惯是十分艰难的。3.生态教育意识行为转化乏力虽然我国高校生态教育起步晚于西方,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在少数重点大学设计第一批生态环保相关专业,并在极少数综合性大学开设相关选修课,但时至今日,全国各个层次高等院校普遍均已开设相关课程,并将生态素养水平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生态失范行为缘何依旧时有发生?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素养教育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笔头、口头,而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以及在此种意识指导下的生态行为的实施,却“着墨”有限。

四、江苏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对策初探

1.积极落实有关政策从国家发改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到镇江市通过竞争性评审入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从省委李强书记提出“两聚一高”到省政府制订“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并取得一定发展成果的同时,江苏结合省情制订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具体发展方案,这使全省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而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更应以之为纲,在现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大学生生态素养发展规划的制定更加体现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2.推进生态课程改革所谓课程改革是转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把课程从强调知识与技能转向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那么,在高校生态教材编写、生态理论体系构建时,就要尝试把借鉴西方名词术语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并融入符合大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征的关怀性因素,让教材表述更恰当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给生态理论赋予民族性、时代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努力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形式,而更多地采用情景模拟、陶冶等方法,让生态课程教学形式与高等教育学段更匹配。在评价反思时,要运用好作业、测评作为知识转化为能力、思想外化为行为的“催化剂”角色,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将自身的生态素养展现出来,外化成为合规的生态行为,养成习惯并加以保持。如此,高校生态课程改革使得教材表述更亲切,教学方法更鲜活,评价模式更务实。3.加强生态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上课。于是在教材选取、教案编写、教学实施、评价反馈等各方面均要考虑到大学生思想逐渐成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等特点。考虑到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教师要尝试找到生态学与各个专业的融汇之处,并辅以日常生活中生动而具代表性的实例,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从而让学生感知到,生态学理论知识既没有被束之高阁也没有和其他学科水火不容,而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是平易近人的“大众科学”。此外,前文所述的融汇之处亦可培养学生跨专业、全局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使已养成的生态行为习惯更为稳固。4.重视隐性教育功能众所周知,教育对人的影响、对人思想行为的塑造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针对这种“潜移默化”,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素养教育时,要充分突出隐性教育的功能,即以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为目的,通过无计划、间接、内隐的教学活动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具体而言:公众场合张贴的行为规劝警示性标语可添加更浓厚的文学色彩或采用更丰富的语体,从而在达到规范言行的同时,更体现人文关怀;各级各类团学研自治组织在举办活动的主题设定中可适当引入生态德育内容,从而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多地拥抱生态,构建生态化、常态化的校园文化序列。在这种隐性教育的文化滋养下,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当然会逐渐提高,以至于进一步形成崇尚自然的良好校风。5.用活用好互联网平台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与教育融合,越来越鲜明地惠及教育。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互联网+教育”,教育手段之新颖、模式之多元前所未有。而针对大学生的生态素养教育更应该用好、用活互联网平台,把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扫一扫”“摇一摇”、网络直播等形式与生态素养教育有机融合,增强生态素养教育过程的参与感、体验感、仪式感。例如:通过“签到”让大学生生态行为日常化;通过“点赞”让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人物事迹得到认可和效仿;通过网络直播让大学生更真切、更直观地了解诸如垃圾处理、水源净化、废物利用等原本相对陌生的生态过程。如此一来,时下流行的互联网互动形式活化了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也拉近了大学生和生态素养教育的距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还是西方教育学说,都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丰富翔实的论述。纵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的本土化、制度化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到近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德育和生态素养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和关键环节,历来受到高度关注。因此,基于对江苏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实施对策进行探索,提出的积极落实有关政策、推进生态课程改革、加强生态课程教学、重视隐性教育功能、用活用好互联网平台等五个对策,对全国大学生整体的生态素养的提升具有指导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怡波.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

[2]蒋国保.我国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01):5-13.

[3]万金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路径探讨[J].教育探索,2014(08):114-115.

生态素养论文例10

英国是最早提出媒介素养的国家,其历程主要经历了辨析阶段、文化研究与流行艺术阶段、屏幕教育与解密三个阶段。它的教育初衷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精英文化避免被如洪水般席卷人们生活的大众文化。而作为媒介素养发展最为快速的加拿大,则是出于抵制美国经济文化模式的侵蚀,确保加拿大国家和文化的独立性,从而得到国民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参与,在短短几十年间飞速发展,并可与该领域“元老”英国比肩的水平。[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www.dylw.net]例如,媒介超级大国——美国,则是为了抵制自己强大传媒电影电视等领域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美国的媒介教育开始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变阶段。教师们理解到媒介和媒介的受众都是意义的制造者。让学生和受众能够批判性地处理媒介信息就变得尤为重要。诸如此类,媒介素养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深层的社会背景及在此背景下孕育出的国民意识是分不开的。

2媒介素养在中国人文视角下的解读

中华民族是从黄河中下游最先发端,而后扩散到边疆各地,于是有了边裔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儒家的“以礼治国、以德服人”,道家的“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等思想深入人们的思想。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发演讲时说道,“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同一个景色,用西方油画或者水粉水彩或是素描和中国画表现表达出来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形,因为西方人认为能触摸即是美,而后者更注重意境上表达。

那么如何从人文视角看待我国媒介素养的本土化发展。首先,我国的社会各方面飞速进步,传媒的发展也是刮目相看,国内自身和国际影响带来整个传媒生态的巨大变化,在各种文化涌入中国的同时,我们需要秉承和坚持本国的传统文化。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我国传媒行业也经过重重考验,国家的宣传政策也做出了重大改变,整个社会也经历了变化,现今,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回归,尤其是全新的传播理念的提出——人性化传播,更是一种人文体现。传媒是文化的载体,媒介素养是在人具体的言谈举止上文化的体现,它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人文视角就是一种“以人为本,和谐共生”为基础思想的视角,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媒介素养体现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人和媒介的关系,对这种针对素养展开的研究的最终目的使人和媒介融洽相处,即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所倡导的“和谐”。人与媒介的关系也应该是和谐共生,而不是批判的对立,在媒介影响受众的同时,受众也在影响着媒介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众多学者给出的媒介素养概念中,最能体现我国人文精神的应该是“‘人——媒’共生的理念”(白传之/闫欢)下提出的定义:媒介素养作为人们批判性地解读和欣赏多种媒介讯息与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传媒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与社会其他种群一起组成社会这个大生态系统,媒介素养的概念应该放在整个生态环境中来考虑,对这种素养的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社会生态环境达到和谐——这一最佳状态的发展。在西方的媒介素养研究中,更为重视的是一种技能的培养。特别是美国,在经验主义的指导下,更多的老师认为,需要重视像写作,阅读之类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对媒介的解读,辨别,还有应用能力,这一切是西方文化在媒介素养的体现。在我国十多年的研究中,学界也在不断探索媒介素养在我国的本土化路径,但是至今未得出一直意见,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实证调查缺乏,对于媒介素养教育也只有实验性小范围实践。作为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媒介素养无论是理[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www.dylw.net]论研究还是媒介教育,都应该以“人文”为起点和归宿,也是中华民族渊源文化的体现。而对于媒介素养在中国文化上归宿更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首先是内在的意识培养,然后再是外在的技能培训,“能力”则应该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而提升媒介使用者的多种素养和媒体应用技艺水平,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生态。

3结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媒介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的,有些时常是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习惯,观点,甚至思想。在这样媒介无孔不入的时代,媒介素养的具备是不能缺失的。通常意识的发生是在行动之前的,所以我们要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如果只有技能而没有意愿去使用,技能是毫无意义的。而我们培养这样的素养并不是为了和媒介为敌,或者仅仅是武装自己而不受侵害,这样的视野太过狭窄。正如在过去,媒介和受众的关系,是媒介处于上风,媒介就能从受众处获得无限利益,显然,这样命题是不成立的,同样,在现今,并不是受众能很好地压制住媒介,它就能彻底地服务。两者共同的发展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当然,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不能成为一种新的思想禁锢。所以,人本思想能够很好地解决这样的忧患。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现世有很多智慧地启发,而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媒介素养以及其教育也吸收在传统文化中精华,并在其指导下走出中国特色的路来。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