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板(10篇)

时间:2022-04-23 17:25:09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现状

小微企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小微企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难的主要方式,是成功创业者成长的发展跳板,也是促进科技进步,加快企业创新步伐的带动主体,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强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全方位的提升我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克服现代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停滞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去年开始,我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和措施,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但目前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金融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仍然很显著。因此,有效地降低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率、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各个机构和部门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回顾2011年,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现存问题,力图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氛围。如: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第一,确定了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六大政策措施。

这六大政策措施通过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了政策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的能力。

第二,确定了财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三大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对解决当前小微企业税费过重、经营困难,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年是我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元年,各地开展“小微企业服务宣传月”等活动,针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也接连不断的出台,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为小微企业发展带来了无尽的利好。

除了以上专项针对小微企业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也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融资及所得税鼓励措施,小微企业亦能受到惠泽。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的税收方面的政策,如到2013年年底,我国继续执行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即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将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对于不足部分根据实际发生的应纳税所得额再进行扣除。

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的原因分析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产品范围主要有一下几种:用于生产或投资经营活动的人民币授信业务;公司及个人的结算、存取款、汇款、票据等结算业务。从银行的角度分析,小微企业服务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如下主要方面:

1、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水平与小微企业金融风险特性不相适应。贷款模式相对落后,依然遵循以前的抵押和担保方式;产品定价偏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很严重。

2、小微企业自身风险模式不健全。小微企业本身没有充分的制度支持模式,对于出现问题的贷款责任追究、绩效考核制度、后期服务管理等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理念,专门的业务人员仍然受责任“终身追究制”的制度束缚,影响小微企业业务人员开发市场的潜力以及创造业绩的动力,而且这种制度创新的不足同时也制约了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3、自身设置的业务模式没有因地制宜。其业务模式没有实现专业化、专门化的一套系统的流程,销售与管理环节在职能、团队、流程和考核上没有实现各司其职。

4、银行欠缺专门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配套制度,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仍然处于传统的观念和掌握之中。

四、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措施

完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长远的规划。政府不仅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发展环境,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为之作出相应的措施,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上贯彻落实法制措施的具体内容。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建立低门槛、广覆盖、普惠制、可持续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机制。对小微企业实行单独匹配资金、单独匹配规模、单独匹配经济资本额度,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优先投放,足额投放。梳理现有的贷款程序,删除或合并不必要的程序,建立简约的与小微企业无缝对接、零距离服务的贷款流程。

2、是实行客户服务与信贷监控结合的制度,即将小微客户服务工作纳入到贷后监控工作中,最终实现优质客户的价值得到挖掘,问题客户的风险得到控制。

3、是政府应适度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建设的步伐,为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形成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格局。地方政府应建立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制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带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贴息,减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一项具有战略部署意义的长期工程,需要大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共同合作,同时小微企业也要制定完备的内部管理体制,发扬小微企业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在外部法制环境、金融机构的保障下,再加上小微企业自身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2010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吴涛.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解决途径探析.中国城市金融,2006( 02) .

[2]吴为,刘同森,黄桥. 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小企业信贷中心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2009( 24).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2

【关键词】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解决措施

1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实际状况

所谓的小微企业就是指小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微型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总称。小微企业的实际特征是实力较弱、没有充足的资金资源、贷款融资比较困难,使得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很长时间以来小微企业对于信贷的要求比较强烈,但是银行给予小微企业的贷款数量比较少,而且其中的成本大、风险高、收益不稳定等原因使得商业银行没有充足的力量来发展小微金融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客户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也逐渐增强,而且政府也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越来越顺畅。

在商业银行中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够增加更多的新客户、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完善业务结构,这样不但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反映,还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在现在的社会中,比如民生银行设立了“小微企业的银行”的发展目标后,渐渐的把关注重点转移到小微企业上面,加快发展“商贷通”业务,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在专注于小微企业的代表性小法人金融机构台州银行在2011年的时候利润就达到2.29%,其中的不良贷款率达到0.26%,被誉为世界上获利最多的银行。在国外,20世纪80、9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也不注重对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开展,而且大多数银行认为这些顾客风险较大,经营成本较大,但是富国银行去极力开展这项业务。通过实践证明富国银行中的小微企业不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利益,而且对于风险的把握也十分到位。富国银行的例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该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价上涨超过33倍,其增长幅度大大的超过了同期大盘指数和银行同业股价的增长。

2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发展中的不足

2.1小微企业本身的不足

1、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小微企业很多都是由个人或是家庭所建立的,其中个人素养和管理水平也大不相同,很多的企业都没有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治理构造,很多小微企业对业主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的情况不够明确、市场定位不准确、缺少对产品的创新力度。2、信息不相符。因为小微企业个人信息不能向外公布,信贷人员不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得很多金融机构不能对信息和风险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识别,其中的成本代价也比较高。3、财务制度不完善。很多小微企业业务在开展的时候,不能够实现实行实收实付的制度,其中有会计报表信息不完善,财务资料不真实,报表情况不能及时的反映实际情况,没有加强监管力度。4、经营风险不容易控制。小微企业经常受到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往往出现经济状况不稳定、死亡情况较多、没有抵押等多方面的风险问题。

2.2商业银行的不足

1)市场定位不确定。因为政府对于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植,使得很多商业银行也加快对小微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各个商业在对产品的设计和顾客的选择方面基本类似,没有对市场进行准确的把握,往往出现银行间相互争夺客源、在价格方面进行争夺,出现了很多问题。2)组织结构不完善。有的商业银行过分关注于大企业,对于小微企业信贷的理念认识不全面,使得在组织结构方面还是处于服务大企业的方式,和小企业之间的资金需求也不相对应。3)管理模式不完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中对人士制度的制定比较呆板,非市场化的薪酬制度也减小了客户经理在拓展小微客户时的压力;而且没有健全和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使得银行对靠站小微企业信贷的热情不高。4)信息的收集能力不足。没有健全的征信平台,不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料,对于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使用状况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给银行投资小微企业造成了困难;有的商业银行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没有配置相应的营销人员,使得银行对信息的收集不够充分。5)风险管理机制中的不足。有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方法以及现在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对小微企业的中风险问题没有进行准确的辨识,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准确的判断小微企业的授信风险。

2.3政策支持和环境因素

1、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植力度不够。财政税收对于小微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信贷中的不良贷款的核效率较低,代价较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补偿能力不足,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执行力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2、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因为小微企业的风险较大而且抵押的产品不足等原因,使得小微企业需要大量的融资来给公司增加信誉。但是,我国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范围较小,其中的融资担保能力有限,经营管理不健全等多方面的不足。3、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抵押服务也不完善而且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也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商业银行中的小微金融业务无法顺利的开展。

3 商业银行中发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解决措施

3.1定位发展目标

商业银行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水平,需要避开国有大银行中本来的优势产品,大力发展自身以及大银行中没有的优势业务。信贷资源的关注点发生改变,“择优支持”是银行应该坚持的政策方向。商业银行的体制优点和地缘优点的结合正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商业银行要注重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对小微企业进行正确的市场地位。比如台州银行始终贯彻的是“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主要开展“小本贷款”的业务,主要是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现在有超过85%的信贷业务都关注小微企业市场,小微企业中的客户已经渐渐的发展成为台州银行的主要业务。还有泰隆银行也是大力关注于小微企业市场,已经渐渐的形成一套和市场相匹配的经营管理方法,其中泰隆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到90%,整体来看,这两家银行都是商业银行中可持续的小微信贷模式。

3.2产品和服务创新

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业务支持的时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是产品方面的创新,因为小微企业的服务类别和传统的大中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之间的差距较远,过去的产品设计和服务类型和大企业都不相符,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不能更好的满足小微企业对于贷款的强烈需求。所以,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进行服务的时候要进行产品方面的创新,不断的推出和研发出更多符合小微型企业需求的产品。第二就是服务方式方面的创新,商业银行要开展多种渠道,尽量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和多样性的金融需求,不但要学习外国商业银行中先进的融资方式,还要利用银行中的信息优势和网络优势等特点,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第三就是在业务流程方面进行创新,因为小微企业在贷款方面的特点是小、频、急,所以就需要银行在审批贷款的时候提高效率,也就要求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加快业务流程方面的创新。

3.3强化小微信贷专业团队

小微企业信贷专业团队的建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微信贷专业人员不但包含前台的营销人员,还有中后台产品开发人员、台后检查人员以及审查审批人员等等,加强小微信贷专业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商业银行要对小微信贷业务进行精确的划分,建立不一样的职能部门,经过一系列的选拔和招聘,逐渐建立起具有专业水平的高素质小微信贷队伍。第二就是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加强对于小微信贷专业人员的培训,其中进行培训的内容应该包含信贷业务知识、小企业人文环境以及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等,也可以通过OJT的方式来加强小企业中客户经理的培训。第三就是商业银行应该设立健全的激烈和约束制度,从而更好的提升小微信贷专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对小微信贷专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3.4强化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小微企业的顺利发展,商业银行应该设立有关的制度进行规范,其中包含不限于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高校的贷款审批机制、独立核算机制、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以及专业化的人员培训等。商业银行不但要强化资本的管理,还要树立经济资本的经营观念,设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经济资本管理,实现价值使用的最大化。

3.5强化营销能力

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的市场营销活动,就是为了更好的和客户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促进小微企业客户业务的有序发展,改善自身和客户之间的业务结构。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时候,要通过市场营销活动,进行信息的传递,建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而且商业银行还需要从模式批量化、产品标准化、定价合理化以及道路广泛化入手,不断的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营销道路。

【参考文献】

[1]郭代.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1,30(2):26,29.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3

1.1缺少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内在动力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最为重要的目的在确保银行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利润,进而使银行可以更好的提升.然而,由于小微企业的规模不大,涉及的行业十分分散,且业务十分繁杂,对于商业银行的集中管理非常不利.而想要适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要,银行就要增添服务网点,扩展金融服务业务,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软件资源,提升运行的成本.另外,由于为小微企业贷款需要较高的成本等因素的存在,银行为了提高经济利润,自然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业务更为倾向,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发展则缺少内在的动力.

1.2对小微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较大

和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贷款具有的风险性较高.由于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不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财务制度,资金账目的透明度不高,使得银行很难监督与控制小微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在对信息的采集上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存在的违约风险很高.而就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仍然采取的是大中型企业大贷款模式来对待小微企业,而不能使得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得意体现,加大了银行对资金进行回收的风险.

1.3金融服务创新性不高

从市场定位来看,大型商业银行通常都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中寻找机遇和获取利润,以便占有更大的市场率.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或是中西部区域,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则相对缺乏,对于该地区的小微企业发展十分的不利,而导致金融资源分布相对不均衡.尽管在结合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各家商业银行都拓展了对小微企业进行支持的金融业务,然而由于业务间的相似性,大部分业务都是进行银行承兑汇票和抵押贷款,在对小微企业产品的服务上也是基于促进自身的发展,缺少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这就导致银行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不同领域小微企业的差异性需求.

1.4缺少多样性的贷款担保方式

从小微企业的贷款担保方式来看,大部分都是将固定资产等实物作为资产抵押进而从商业银行中借贷周转资金.但在贷款的实际应用保证以及信用贷款上则相对不高,担保的方式十分的单一,这些都对其自身的发展不利,特别是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由于缺少实物资产,又不能用保证或是信用等方式作为担保的条件而时期贷款的难度更为增大.

2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对策

2.1拓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通道

作为商业银行来说,如果可以对平台进行拓展,为小微企业的人脉发展和专业培训提供帮助和支持,就会使其所具有的银行服务价值得意体现和凸显,进而使得更多的高价值客户得以维系.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通道,为小微企业搭建信息分享平台,减少信息不完备以及机会主义而带来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全面服务客户能力的提升.例如,银行可以给小微企业提供较多的服务,和发展较好的优秀小微企业共同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小微企业更好的发展销售网络,拓宽业务思路.

2.2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与服务

对小微企业业务发展进行支持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做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第一,因为在产品方面的创新,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也应进行差异性创新,从而满足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性需求.第二,商业英航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拓宽融资的渠道,使得小微企业的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得以满足.第三,要创新金融服务的业务流程,因为小微企业贷款常常存在急、小和频的特征,但银行的贷款审批则需要很多的流程,所以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

2.3对担保方式进行创新

担保方式不同,对于银行而言所存在的贷款风险则就存在不同的差异.在保证与信用模式下的贷款具有较高的不良率,而在质押与抵押模式下的贷款则具有较低的不良率.同时,担保的强度越小则所带来的风险就越大;相反风险就越小.运用担保的模式,其作为主要的目的是要实现小微企业在不同参与主体间还贷风险的分担.因此可以将企业、担保公司以及银行都成为担保风险的主体.

作者:余方玉 单位:贵阳农商银行风险管理部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4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1)-0078-03

近年来,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从金融支持、财政税收、创新发展、市场开拓、公共服务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金融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小微企业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对小微企业实质性支持受限较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满足率、覆盖率不足,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配套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制度以及考核评价结果尚未实现规范化披露和市场监督。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对被监管机构进行考核评价从而有效推动《社区再投资法》(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以下简称CRA)实施的举措,提出建立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的一些设想。

一、美国CRA考核评价的实施

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CRA法案,主要目的是要求被监管机构以安全和稳健方式满足其所在的整个社区,尤其是中低收入社区(群体)、小微企业和小农场的信贷、投资、服务需求。同时,美国联邦政府配套设计了一套考核评价体系,促进CRA法案顺利实施。该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内容有:

考核评价机构。参与CRA考核评价的主要联邦金融监管机构有:联邦储备体系(FED)、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蓄机构监管署(OTS)和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其中FED、OCC、FDIC、OTS为考核评价机构,FFIEC为协调机构。

考核评价的数据支持。美国监管信息系统主要有专门实现监管职能的全国检查数据库系统和专门用于数据共享的银行机构全国桌面系统。

考核评价的内容。美国各联邦金融监管机构对不同地区、不同金融机构都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标准,例如:对小型机构考核评价主要是贷款考核,其主要内容包括:存贷比、贷款情况同业比较、贷款结构情况(贷款区域、与各项贷款占比、贷款对象的收入、企业规模)和消费者投诉情况。对中小型机构考核评价包括贷款考核和社区开发金融服务考核,社区开发金融服务考核的内容包括:社区开发贷款和投资数量和金额、向社区对象尤其是中低收入社区(群体)、小微企业和小农场提供金融服务情况和服务覆盖程度以及对社区开发信贷需求、合格投资、社区发展服务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对大型机构考核评价包括贷款考核、投资考核和金融服务考核。其投资考核的内容包括:符合CRA标准的合格投资金额、投资的创新性和复杂性以及合格投资对社区开发及其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等。其金融服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立分支机构的情况(数量和区域分布)、所提供服务的可用性及有效性、社区开发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满足程度。

考核评价的结果应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满意、还需改进和完全未遵循4个等级,由FFIEC将考核结果对外批露和公开。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评估受理被监管机构申请开设分支机构、并购、开设新业务等的重要依据,而且整个过程公众参与度高,可以影响监管当局的评价结果。

二、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考核评价的启示

从美国针对CRA法案实施进行考核评价的经验来看,考核评价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促使了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美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预期的金融服务对象。因此,建议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施考核评价,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一)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数据的系统支持和共享机制。目前,我国有关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分布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各部委,数据“孤岛”现象较为明显:一是部分支持政策措施没有专门的考核评价制度,监管部门没有对相关数据进行规范,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法保证;二是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或机构,机构之间缺乏系统协调机制,无法对监管数据进行统一规定。

要建立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考核评价,首先要完善监管数据的系统支持和共享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管信息系统协调机构,组织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委就监管信息系统涉及的基本业务需求和管理进行统一规划,确保各监管信息之间的有效共享。

(二)建立分区域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机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金融机构自身情况不一,需要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小微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分区域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根据各地人口、自然、经济发展的特点,评估各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严格小微企业区域服务职责,定期考核金融机构满足辖区小微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状况。二是在监管指标的选择上既要选择具有共性的综合指标,也要考虑各区域在经济结构、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制定能反映各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特性指标。三是考核评价内容要避免僵硬的数量约束,减少固定量化的指标,要在尊重市场的原则下,针对不同区域的金融机构采用不同程度的约束机制,区别对待,灵活现实地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三)根据被监管机构规模,分类制定考核评价内容。目前我国参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机构既有四大商业银行,又有股份制银行,也有规模较小、业务范围较窄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应分类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内容。

对于小型金融机构,由于业务经营范围局限所在区域,熟悉当地小微企业情况,提供的金融服务大部分也是针对小微企业。因此考核评价的内容不应复杂,建议主要以定量考核评价小微企业贷款情况为主。

对于中型金融机构。考核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小微企业贷款情况;二是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情况,包括小微企业专营分支行、合作设立的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

对于大型金融机构,应接受三方面考核评价:除了上述小微企业贷款和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情况外,还应重点考核评价大型金融机构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手段,向小微企业提供结算、理财、管理咨询、股权融资、财务顾问等多种金融服务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并且这一方面的考核评价还需要社会公众和媒体广泛参与和监督,减少定性考核评价的主观性。

(四)增强对被监管对象考核评价的软约束。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不能强制要求被监管对象违背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经营原则,被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是要求金融机构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满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因此,要保证考核评价政策的科学、稳健和持续,需要增强对被监管对象考核评价的软约束,强化正面激励效果。

一是对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结果较好的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再贷款、再贴现、支付结算以及征信管理方面给予较大的倾斜;另外,考核评价结果也要作为被监管机构享受“差异化监管”优惠措施和各省市奖励资金的重要参考因素,包括资本优惠、存款准备金率、财政税收优惠、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等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为当地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切实提高当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二是要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考核评价过程中公众可以通过访谈记录、投诉等方式参与,影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考核评价的结果,促使被监管金融机构努力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要注重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通过媒体的广泛披露和关注,向社会公布考核评价结果,对漠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机构施加声誉风险压力,促进监管执法,较好解决监管约束尺度问题。

四是实行排名评价制度。建议监管机构每年公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状况年报》,对各家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进行打分和排名,公布全国和各省市排名靠前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名单,方便比较、评价和社会监督,激励各家金融机构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同时,小微企业可以根据各家金融机构排名情况和金融服务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本地金融服务机构,降低获取金融服务的信息搜寻成本。

参考文献

[1]庞贞燕.加大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J].中国金融,2013,(19):94。

[2]汪兴隆.论大中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J].南方金融,2012,(6):79-83。

[3]肖平.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初探[J].商情,2012,(43):47。

[4]张莉.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现路径-国际经验借鉴与国内探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50-52。

[5]张谊.浅析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及其管控创新[J].商,2013,(8):116。

The Evaluation o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of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Inspiration from Amercian CRA Evaluation

CENG Xianyan YANG Yang DAI Hanyong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5

一、美国CRA考核评价的实施

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CRA法案,主要目的是要求被监管机构以安全和稳健方式满足其所在的整个社区,尤其是中低收入社区(群体)、小微企业和小农场的信贷、投资、服务需求。同时,美国联邦政府配套设计了一套考核评价体系,促进CRA法案顺利实施。该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内容有:

考核评价机构。参与CRA考核评价的主要联邦金融监管机构有:联邦储备体系(FED)、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蓄机构监管署(OTS)和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其中FED、OCC、FDIC、OTS为考核评价机构,FFIEC为协调机构。

考核评价的数据支持。美国监管信息系统主要有专门实现监管职能的全国检查数据库系统和专门用于数据共享的银行机构全国桌面系统。

考核评价的内容。美国各联邦金融监管机构对不同地区、不同金融机构都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标准,例如:对小型机构考核评价主要是贷款考核,其主要内容包括:存贷比、贷款情况同业比较、贷款结构情况(贷款区域、与各项贷款占比、贷款对象的收入、企业规模)和消费者投诉情况。对中小型机构考核评价包括贷款考核和社区开发金融服务考核,社区开发金融服务考核的内容包括:社区开发贷款和投资数量和金额、向社区对象尤其是中低收入社区(群体)、小微企业和小农场提供金融服务情况和服务覆盖程度以及对社区开发信贷需求、合格投资、社区发展服务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对大型机构考核评价包括贷款考核、投资考核和金融服务考核。其投资考核的内容包括:符合CRA标准的合格投资金额、投资的创新性和复杂性以及合格投资对社区开发及其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等。其金融服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立分支机构的情况(数量和区域分布)、所提供服务的可用性及有效性、社区开发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满足程度。

考核评价的结果应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满意、还需改进和完全未遵循4个等级,由FFIEC将考核结果对外批露和公开。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评估受理被监管机构申请开设分支机构、并购、开设新业务等的重要依据,而且整个过程公众参与度高,可以影响监管当局的评价结果。

二、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考核评价的启示

从美国针对CRA法案实施进行考核评价的经验来看,考核评价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促使了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美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预期的金融服务对象。因此,建议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施考核评价,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一)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数据的系统支持和共享机制。目前,我国有关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分布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各部委,数据“孤岛”现象较为明显:一是部分支持政策措施没有专门的考核评价制度,监管部门没有对相关数据进行规范,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法保证;二是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或机构,机构之间缺乏系统协调机制,无法对监管数据进行统一规定。

要建立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考核评价,首先要完善监管数据的系统支持和共享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管信息系统协调机构,组织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委就监管信息系统涉及的基本业务需求和管理进行统一规划,确保各监管信息之间的有效共享。

(二)建立分区域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机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金融机构自身情况不一,需要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小微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分区域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根据各地人口、自然、经济发展的特点,评估各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严格小微企业区域服务职责,定期考核金融机构满足辖区小微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状况。二是在监管指标的选择上既要选择具有共性的综合指标,也要考虑各区域在经济结构、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制定能反映各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特性指标。三是考核评价内容要避免僵硬的数量约束,减少固定量化的指标,要在尊重市场的原则下,针对不同区域的金融机构采用不同程度的约束机制,区别对待,灵活现实地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三)根据被监管机构规模,分类制定考核评价内容。目前我国参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机构既有四大商业银行,又有股份制银行,也有规模较小、业务范围较窄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应分类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内容。

对于小型金融机构,由于业务经营范围局限所在区域,熟悉当地小微企业情况,提供的金融服务大部分也是针对小微企业。因此考核评价的内容不应复杂,建议主要以定量考核评价小微企业贷款情况为主。

对于中型金融机构。考核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小微企业贷款情况;二是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情况,包括小微企业专营分支行、合作设立的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

对于大型金融机构,应接受三方面考核评价:除了上述小微企业贷款和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情况外,还应重点考核评价大型金融机构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手段,向小微企业提供结算、理财、管理咨询、股权融资、财务顾问等多种金融服务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并且这一方面的考核评价还需要社会公众和媒体广泛参与和监督,减少定性考核评价的主观性。

(四)增强对被监管对象考核评价的软约束。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不能强制要求被监管对象违背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经营原则,被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是要求金融机构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满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因此,要保证考核评价政策的科学、稳健和持续,需要增强对被监管对象考核评价的软约束,强化正面激励效果。

一是对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结果较好的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再贷款、再贴现、支付结算以及征信管理方面给予较大的倾斜;另外,考核评价结果也要作为被监管机构享受“差异化监管”优惠措施和各省市奖励资金的重要参考因素,包括资本优惠、存款准备金率、财政税收优惠、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等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为当地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切实提高当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6

本次调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小微企业基本情况;二是当前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三是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四是小微企业在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对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本次调查以书面填报结合电话访谈的形式进行,保证了填报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为使本次调查对我区小微企业及区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从我区目前产业实际情况出发,本次被调查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抽样方式,共选取25家企业,使样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被调查企业分类

按主营业务分,制造业10家,占4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5家,占60%。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2家,占8%,私营23家,占92%;按企业人数分,10人以下的1家,占4%,10-50人的6家,占24%,50-100人的9家,占36%,100-500人的9家占36%。

2.生产或经营场地情况

在被调查企业中,拥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0家,占40%,租用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5家,占60%。

二、调查情况总体分析

(一)影响企业发展因素调查

本次调查中列举了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6种因素,即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缺乏创新能力、资金紧张、其它等。

2.生产或经营场地情况

在被调查企业中,拥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0家,占40%,租用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5家,占60%。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前三个因素依次分别是人力成本(90%)、资金紧张(80%)、原材料成本(60%),影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的前三个因素依次分别是人力成本(93%)、原材料成本(86%)、资金紧张(33%)。

调查结论,人力成本上升、资金紧张、原材料成本上升是当前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力成本上升因素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影响略大于对制造业的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因素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影响大于对制造业的影响,资金紧张因素对制造业影响大于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影响。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调查

1.近三年资金缺口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近三年存在资金缺口企业19家,不存在缺口企业6家,存在资金缺口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76%,不存在资金缺口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24%。其中,存在资金缺口企业的19家企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1家,制造业8家,分别占被调查企业中该经济类型企业的73%和80%。

调查结论,近三年近80%的小微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资金缺口比制造业略微明显。

2.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渠道选择

调查中列举了弥补资金缺口的12种渠道,即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职工自筹资金、国家财政投入、票据融资、民间借贷、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企业自身积累、私人资本投入、企业之间融资及其他等。调查结果表明,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最常选择的方式前4项依次为企业自身积累、金融机构贷款、私人资本投入和国家财政投入(其中后两项并列),而股票市场融资等其他8种渠道均很少小微企业采用。企业最希望获得融资途径前三项依次为金融机构贷款(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0%)、企业自身积累(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6%)和国家财政投入(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2%)。

调查结论,企业自身积累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小微企业在弥补资金缺口时最普遍也最希望选择的渠道和途径。但小微企业因大多没有自有厂房(经营用房)而无法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所以在弥补资金缺口时,只能选择企业自身积累这一渠道,而调查显示,这种渠道并是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次选渠道,金融机构贷款仍为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首选渠道。这表明,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渠道弥补资金缺口的意愿是最强的,同时也从反映出,通过自身积累方式解决资金缺口而达到企业快速发展的效果是非常不明显的。

3.企业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小微企业面对资金缺口,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前两位依次为金融机构贷款和国家财政投入。其中选择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12家,占被调查企业的48%,其中制造业4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家,分别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40%和53%、选择国家财政投入的企业11家,占被调查企业的44%,其中制造业6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家,分别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60%和33%。

调查结论,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希望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意愿是大体相同的,而对获得国家财政投入的期望却又明显差异,制造业要远远高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家省市各级对制造业企业支持的各项政策较多,而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支持相对较少。

(三)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困难和问题调查

1.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情况调查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情况调查结果为,在被调查的25家小微企业中,近三年,8家企业有过贷款,1家企业有过民间借贷,16家企业没有发生过贷款。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难易程度调查结果为,在被调查的25家小微企业中,6家企业反映贷款难易程度为一般,9家企业反映比较困难,10家企业反映特别困难。调查结论,目前,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比较严重,近三年,只有32%的企业取得了银行贷款,远远小于有资金缺口企业(76%),而无法取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只能采取民间借贷等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缺口。

2.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存在问题调查

调查中列举了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中存在的9项主要问题,即手续烦琐、审批时间长、贷款政策不透明、中介评估费用较高、银行服务产品不够、对企业及产品了解不够、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对企业信用等级要求过高及其他等,调查中要求被调查企业在银行贷款存在问题中选择三项,并按轻重程度依次确定为首选、次选和末选。

调查结果表明,在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过程常见的9种问题中,企业反映比较多的前3位依次为手续烦琐(占被调查企业的76%)、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占被调查企业的64%)和审批时间长(占被调查企业的52%),均超过了被调查企业的半数以上。而作为小微企业申请贷款首选问题的前两项依次为手续烦琐,两者合计占被调查企业的84%。其中,手续烦琐占被调查企业的52%,占被调查企业中反映该问题企业的68%、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占被调查企业的32%,占被调查企业中反映该问题企业的50%。

调查结论,手续烦琐和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是企业申请贷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首要问题,而手续繁琐是企业在银行贷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对于没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的小微企业尤为显现,具体到行业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因规模较小,大多租用生产经营用房而表现比较突出。

3.小微企业融资难内外因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18家小微企业反映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内因是企业缺乏抵质押担保,占调查全部内因的72%,其中制造业5家,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50%,占反映该问题企业的2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3家,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72%,占反映该问题企业的72%;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外因依次为金融机构支持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分别占调查全部外因的45%和37%。

调查结论,缺乏抵质押担保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内因,这一点对于没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表现更加明显,金融机构支持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外因,这也反映了企业对获得金融机构支持与政府扶持的渴望。

(四)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建议调查

调查中,列举了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优惠创业信贷、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建立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为支持创业,银行提供便利的信贷服务、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小微企业领导人社会地位和声誉、设立更多专门服务于小企业的小型银行、拓展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普及小企业金融服务知识等9种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方法和途径,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即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优惠创业信贷、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拓展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96%、80%、72%。

三、几点建议

学习外地商会的经验,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联保机制,为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和小额贷款融资服务。

一是加强辅导和培训。在非公企业中联络和选拔一批创业精英,定期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对我市小微企业进行系统辅导和培训,在企业管理、投融资、技术、财务、人事、法律、市场与战略等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释疑,帮助小微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从而帮助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二是规范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相关收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对有关小企业贷款的抵押质押登记、评估、公证、担保等中介收费标准进行全面清理,统一规范小微企业贷款的中介收费标准,不断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外部成本。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7

银行综合化服务深度和广度不足。小微企业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应的金融需求并不相同。但目前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信贷服务,对于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为一体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方面尚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部分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部分银行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整合财务管理、现金管理和理财管理等业务线提供一揽子服务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银行竞争存在同质化趋势。尽管监管政策正向激励持续加强,各商业银行均发力小微金融业务,但同质化竞争趋势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同质化,各家银行的产品创新程度有限,即使出现新产品也很容易被快速复制;二是客户同质化,银行更趋向于把目标客户锁定在接近企业划分标准上限或是具备第二还款来源的优质群体。由于竞争的加剧,部分金融机构甚至出现通过放松贷款条件来抢夺客户的情况,多头授信等问题也陆续浮出水面。

银企信息不对称现象仍然突出。目前,部分小微企业仍没有规范的财务会计报表,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也不够完善。信息的不透明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低、频、急、散”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银行的管理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

部分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一是受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需减少的多重影响,部分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销售下降较明显;二是受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的影响,小微企业生产成本逐步提升;三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传统产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四是小微企业行业风险传播速度快,抵御能力弱,钢贸、石材行业小微企业的风险积聚就是明证;五是部分大企业资金链紧张,配套的小微企业资金被大企业占用现象增多,拖累小微企业资金周转趋向紧张。

小微企业贷款相关财税政策落地效果有待加强。虽然财政部有关规定给予商业银行单笔500万元以下不良贷款的自主核销权,简化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程序,但由于税务部门并未给予银行有关不良贷款税前列支核销的优惠政策,因此,部分规模较小的银行机构对于利用现行政策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取证时面临涉及部门多、手续繁琐、取证费用高等问题,操作难度大,也不利于不良贷款的核销。

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价体系。小微企业信贷将会成为众多银行战略转型和业务调整的重要方向,应进一步调整金融服务评价方式,由单纯的数量指标考核评价向数量指标和机制建设相结合的监测评价转变,引导商业银行将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由监管强制性要求向机构内生性发展转变。

引导银行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银行与小微企业在多次博弈中进行了充分的信息交流,双方若能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就可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的行为,从而实现利益共赢。而且通过长期的合作,也能够使银行充分了解和满足小微企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广泛的金融需求,并为其量身打造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为一体的综合化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8

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举世共知,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借助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的力量,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一)专项立法

通过法律手段扶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国际上支持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之一。美国出台了包括《中小企业法》、《反托拉斯法》、《中小企业投资法》、《管制制度缓和法》、《中小企业技术革新法》、《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消除限制法》、《公正平等法》、《扩大中小企业商品出口法》、《中小企业投资奖励法》等一系列旨在扶持中小企业稳健成长、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的法律法规。英国出台了十余项有关中小企业的法案,内容主要包括保护中小企业发明专利、鼓励科研成果向中小企业转让、防止大企业过度吞并中小企业形成垄断、解决企业间债务拖欠维持中小企业资金正常周转等方面。

(二)专职机构

国际上对中小企业进行专职管理的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综合管理型,设立专门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统筹管理,职责相对集中,如美国设立了隶属联邦政府的中小企业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它是美国中小企业的最高政府管理机构,局长由总统任命,并直接向总统负责和汇报工作,主要负责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就保护中小企业权益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并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和技术支持。另一种是分散管理型,中小企业管理职责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相对分散,但管理权限明确,部门间有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如德国在联邦政府经济部、财政部、研技部等政府机构中都单独设立了负责中小企业事务的机构,各州政府、工业协会、工商会也都设有专职负责中小企业事务的部门。

(三)专项基金

美国政府设立了种类众多的针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援助基金,包括针对专项科技成果的研究与开发基金、产品采购基金、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失业人口就业基金、风险补偿基金、财政专项基金、特殊行业再保险基金等,从而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欧盟由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投资基金合作建立了“欧洲技术便捷启动基金”,通过介入中介风险资本基金25%股本的方式,支持风险资本基金投资于有新研发成果的研究中心和科学园区的中小企业。

(四)专属担保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通过提供贷款担保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按照7(a)贷款计划向金融机构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美元的贷款,由中小企业管理局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担保,金融机构自主决定是否提供贷款,贷款风险由中小企业管理局共同承担。此外,中小企业管理局还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贷款担保及小额贷款。日本依据其1958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并在各都道府县成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构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由信用保证协会对其债务进行担保,而信用保证协会承保的债务再由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进行保险。

(五)专享税率

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中小企业进行减税,年利润低于30万英镑的中小企业公司税税率从38%逐步减少至20%左右,低于大企业10个百分点,同时免去了中小企业的投资收入附加税和国民保险附加税。法国对实施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减免50%的税收,日本也有类似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该国对研发型中小企业免除法人税和所得税,对企业因研发而产生的亏损允许其结转到以后年度补亏。

(六)多元融资

在间接融资方面,建立了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和社区银行等在内的多层次差异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在直接融资方面,很多国家开辟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的全国证券交易协会自动报价系统(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 NASDAQ),英国也设立了伦敦股票交易所另类投资市场(The 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 of 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和为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市场(Off-Exchange)等二板、三板市场。在民间融资方面,发达国家大多拥有较为成熟的民间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补充性融资支持。

通过这些国际上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和发展的主要政策,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府力量和市场作用双管齐下,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引导商业力量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政策涉及面广、针对性强、扶持方式多元化,涉及到企业的创立、发展、科研、融资、招聘等多个方面,而非仅仅局限于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帮助。三是重视小微企业自身的能力建设,特别是科研创新能力,着力扶持有高新技术的小微企业发展。

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手段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12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就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政策部署,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也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小微企业融资状况逐步改善。据银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国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14.77万亿元(含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1.95%,较年初增加2.4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9.6亿元,增速为19.73%,较各项贷款增速高2.62个百分点,连续4年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目标。

但是,对照国际上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和发展方面的主要政策作法,可以看出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体系仍然存在一定改进空间:

一是在立法方面,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第一部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专项立法,这部法律虽然包含了大量保护、扶持和引导小微企业良好发展的法律措施,但其中大部分规定为原则性、政策性条款,具体配套办法和措施有待跟进,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在政府机构设置方面,目前我国政府层面专职负责小微企业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相较发达国家而言,层级相对较低。虽然国务院层面于2009年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但由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财税、项目审批、金融服务等职能分属于多个部委,部门之间有效协调机制仍待完善,政府层面推进合力略显不足。

三是在财政资金支持方面,虽然国家层面和各地方政府每年均有相关财政补贴用于帮助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支持,但存在着使用较为分散、覆盖面有待推广、支付方式相对单一等问题,且在实际操作中非政府背景的小型信贷机构和担保机构在获得财政补贴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四是在小微企业担保服务方面,目前我国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担保放大倍率低、资金来源单一、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且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和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能够支持的小微企业范围有限。同时,繁复的抵押担保手续和相对较高的抵押担保费用也影响了小微企业担保服务的可得性。

五是在税费负担方面,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包括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在一定时期内免征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借款合同涉及的印花税等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措施,但据《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2013》调查结果显示,仍有超过4成小微企业主认为目前税费负担过重。同时,小微企业在获得金融服务方面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为获得信贷资金需要向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支付一定隐性成本,这也是小微企业感觉“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之一。

六是在多元化融资体系建设方面,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与小微企业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缺乏针对于小微企业成长周期的金融产品服务支持体系,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债券市场规模偏小,非公开发行、非上市公司股权流通渠道不够畅通,风险投资机构发展政策尚未明晰,这些都制约了小微企业、特别是初创期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相关政策和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建议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基础,建立完善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政策组成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并根据形势变化对《中小企业促进法》进行适当修订和调整,使之具备更强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金融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所需的一系列配套制度予以完善,考虑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和规范信用担保、民间融资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二)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

建议进一步完善大中型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合理设置贷款审批权限、调整审批环节,创新适合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为各个成长阶段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理财、咨询、财务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不合理收费的检查和查处力度,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大力发展以小微企业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小型微型金融机构,适度放宽小型微型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引导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各项制度,发挥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与机制转换功能。发展债券、私募股权、场外交易、融资租赁等非信贷类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进民间金融规范化、阳光化发展。

(三)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手段

在财政政策方面,建议进一步推动设立以为小微企业贷款进行风险补偿为目的的专项财政资金,扩大风险补偿范围,适当抵补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与杠杆作用,提高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融合度。对于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从机制上激励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考虑赋予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税前自主核销权,简化呆账核销程序,提高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效率。在税收政策方面,建议通过降低税率、增加费用扣除等方式,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降低其经营发展成本。通过对研发费用、设备投资费用等予以税收抵免的方式,鼓励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9

前言: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潮流中,小微型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越发不可忽视,在解决我国人员就业这个难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企业家成长的平台,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使得小微企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为了扶持小微企业能够平稳较快地发展,已经连续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旨在促进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目前,由于企业本身成本不断上升,对于企业的融资问题依旧存在着困难,如何做到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使得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等多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进行分析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金融服务的品种有多个,包括的范围也广,包括公司或者是个人的存取款等多个业务,从企业银行的角度出发,我国小微企业在发展金融服务的时候存在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包括下面几点:

(一)管理理念和水平无法和小微企业本身的风险特性相吻合

对于我国风险中的管理理念来说,相对趋于保守,依旧是以担保和抵押作为主要的发放贷款的方式,产品本身的定价较为低廉,在报价时使用的方式无法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利率上浮这样的间接报价为企业服务,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在定价方面的主要决定权。

(二)企业存在的制度得不到更好的完善

在小微企业中,本身制定的制度对金融服务的支持度不够,在对小微企业进行责任追究方面依旧存在传统观念,考核和服务管理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处于一线的工作人员存在终身追究责任,最终无法摆脱,在小微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容易受到影响,在市场拓展和营销方面无法充分发挥其本身具备的潜力,在制定上的不足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制度本身的创新性不够,使得小微企业人员的业务无法快速发展。

(三)模式不符合小微企业发展业务的特点

在进行企业业务拓展的过程中,缺少专业化的模式,业务在进行销售的时候没有很好地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做好分离,在职责考核上没有做到相互的独立,使得效率和优势得不到足够的发挥,存在着操作、道德等多个风险在其中,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业务的快速进行,企业得不到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小微企业在建立售后服务这一业务上缺少共识,得不到统一的建立,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之中缺少有效的手段,需要做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客户对业务的信任度不高,缺少可持续的业务服务支持,在销售方面缺少交叉业务的机会存在,比较单一发展。

二、完善服务措施,发展小微企业金融前景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想得到长处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服务措施,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并且需要长远的规划,政府在对小微企业进行相关的政策支持的同时,更加应该注重对企业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银行等多个主要的机构需要有良好的措施开放,在做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配置资金

建立门槛低、覆盖率高的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专业机构小微企业在进行贷款的同时,可以实现有效的资金配置。在资金规模以及相应的贷款额度上建立独立的机制,使得小微企业能实现在贷款的过程优先得到足额的款项投放,对现有的各个贷款流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梳理,对其中阻碍贷款流程的不必要流程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者更改,使制度得到一定的完善,对小微企业建立简单方便的贷款流程,实现零距离的服务效果。专门设立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能够拥有独立的审批权力,提高审批人的独立审批额度,对贷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适量的减少。小微企业的贷款时间以及周期可以适量压缩,使得贷款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建立良好的风险评判体制,使得小微企业在风险方面得到良好的控制以及适度的减低,当小微企业在贷款的同时能够证明其行为合法的时候,可以进行免责过程,促使企业在贷款的过程中能够放心。

(二)服务、监督、扶持为一体

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中,需要将客户的服务工作加入到后台的贷后监督工作当中,使得贷后的各项工作于客户的采集工作得到良好的融合,努力挖掘最有价值客户的信息,促使贷款过程中的客户风险得到良好的控制,需要综合思考到小微企业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经济周期、行业等多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实现贷款的过程之中附加一定的违约补偿费用的多个补偿要求,使得利率水平能够有效地保证小微企业的基本收益,在此同时也能够较好地覆盖了贷款中的风险,确保一定的资产收益,政府进行小微企业扶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国有的机构进行大力的支持和方向上的引导,支持本身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行业间的相互扶持,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小微企业业务的进一步重视,使得小微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同时能够拥有良好的贷款担保机构,三者能够形成良好的格局,实现风险共同承担,利益共同分享的关系,地方财政部门在进行相应的扶持的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贴息机制,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贷款而设立,对其贷款实行一定比例上的补贴和支持,减少小微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得到资本上的减低,促使企业能够在资金上得到更好的运转,加快企业本身的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确保小微企业在贷款过程中的各个流程,政策性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使得其能都正常运行并且取向专业化,主要是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进行良好的统计和收集,以此作为小微企业良好的信用的记录,对小微企业的经营动态有良好的把握,能够进行信用的评估,克服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对于动态数值能够全面熟悉,实现企业产业内的调整和进一步的升级,坚持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原则,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观念不断得到加深,实现小微企业资本能够更加方便地进入到我国的信贷市场,实现小微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增长,逐步实现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综合开发,提高企业的价值,全面优化和整合各项金融服务产品,建立良好的产品定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使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够得到更好的深化和认可,实现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上的改变,从小微企业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小微企业创造利益,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中的实际情况。

三、结语

小微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员,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并且在市场经济中一直活跃存在着,它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具备一定的金融业务潜力,本文主要从小微企业的现状出发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出现现状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前景的各项措施,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内容。(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10

景学成:对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责任不仅限于银行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复杂,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格局依然存在。国有大银行的资源很大的一部分用到了大企业、大项目上。小微企业对于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最近提出了一个金融产品,并将其命名为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称“SPE”)。普遍来说PE规模都比较大,无法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而且目前有些泡沫化了。我们把PE的低端拿出来,资金规模不要太大,几百万元的规模就可以,以股权的方式进入这些小微企业,服务生产,技术改造,回归本质。我们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把非法集资规范起来,然后让它以股权的方式而不是贷款方式进入到企业内部,为企业的生产流动资金服务,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服务,把小微企业搞活,把小微企业的一个行业搞活。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金融机构还应该进行一种变革,有必要考虑把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来。2012年中央财政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微企业。但是我认为减税建立起来的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不够,财政部应该出资专门建立起给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财政出资的方式以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

最后,我们应该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服务。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联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这可以把大家联合起来。目前,国务院同意小微企业可以上市融资,所以通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联盟的IPO部门来培育小微企业上市,摆脱找银行贷款的狭窄区域,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瓶颈突破指日可待。

(作者系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

魏加宁:加快金融改革,服务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大多都从事实体经济业务,它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担当了技术创新先锋。

目前小微企业急缺人才、技术和资金要素。如何通过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来为小微企业服务?我认为需要三个方面的改革。

首先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压缩民间借贷的空间,防范金融资金的体外循环。我们一方面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又维持着负利率的状态,结果很多资金脱离正规银行体系,流向非正规银行体系,流向民间借贷。为了纠正这种扭曲,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发挥金融市场配制资源的作用,有利于克服负利率下金融机构对存款人的掠夺,有利于反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差异性,反映各自供求关系的变化,反映这个金融机构对风险的判断和定价,这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另外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金融行业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有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也有一定的条件。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财务约束。那么如何来加强,我认为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民进”,放开市场准入,让民间资本进来,开办民营银行。这样一方面促进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适当压缩非正规金融体系的空间。另一方向是“国退”。各级政府从商业银行领域退出去,有助于强化银行的财务约束,有利于促进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还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其次,政府资金退出后,我主张首先就是要做好政策性银行业务,以防商业银行都去给政府融资平台做贷款了。政府把政策性银行办好,而从商业性银行业务退出来,让民间去竞争。中国应该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因为现在最重要的不是钱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为中小企业服务要有一套服务的体系,在项目审核这方面,给中小企业要提供很多的咨询服务。此外,政府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发展中小银行。

最后,要加快金融安全网的建设。金融安全网的核心有三大支柱,第一是审慎监管;第二是最后贷款人;第三是存款保险制度。审慎监管这道防线我们要做两件事情:一是理顺经营方式和监管方式的关系;二是理顺金融领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就是要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存款保险制度与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密切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到大银行,这样对中小银行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所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根据作者发言整理)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陈伟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的主体,所以,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但就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澄清一些模糊概念。

第一,什么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对于金融系统来说,最大的社会责任是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维护存款人的利益,这是最大的社会责任。如果这件事做不好,一味强调救穷救贫做善事,那是本末倒置,只有在主要职能完成好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尽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

第二,理性选择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实体经济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鱼龙混杂,有的发展前景不好,有的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有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这样的企业,回报再高银行也不能盲目支持。银行应该多扶持那些发展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对民生贡献大、对社会贡献大的企业,把有限的钱用到最需要帮扶的经济实体上。

第三,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对于银行来说,在哪些方面扶持也体现了责任感。银行要尽可能在企业的自主创新、产业转型以及提高附加值的攻坚克难方面多加支持,特别是对那些向环保、可持续发展转型的企业,应重点扶持。

第四,要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中国的银行种类很多,有的适合做大企业,有的适合做小企业,有的适合做跨国集团,有的适合做乡镇企业,不能强求一致,更不能强迫自己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

第五,要在创新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银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活力。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创新,更不要把眼睛只盯在衍生产品上,要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考虑创新。比如,理念观念创新、体制编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等,最大限度创出自己的特色。所谓特色,就应当是让别人无法复制。

第六,要在品牌上狠下功夫。品牌是最具附加值的,同样是手提包,价格相差一百倍,但为什么贵反而有人买呢?因为口碑好,信誉度高。银行也一样,要努力创品牌,尤其在同质化竞争这么剧烈的情况下,更要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顾客。品牌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是千锤百炼炼出来的。比如现在银行收费项目多,老百姓有意见,银行就可以从这里入手树形象。如果有哪一个银行家敢于喊出“我的银行不收中间业务费”的口号,那才叫有战略眼光,才叫有魄力。其实,现在的中间业务费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9%,如果出奇招让自己的存款额增加一倍,远远高于中间业务费的收入,趁现在高利差的时代,让出中间业务这块小蛋羔,去争取存款这个大蛋糕,不失为一个合算的买卖,既增加了利润,又树立了形象,这才叫名利双收。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培训中心副主任)

黄隽:大中型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优势

一般来说,小微企业财务上不透明,规模比较小,又没有合格的抵押品和担保品,它是适合小银行的服务对象,小银行需要花费比较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和客户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差异化的服务才是小银行的市场定位目标,其成本比较高,收费自然也比较高。

对于大中银行来讲,其客户比较适合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规范,报表也比较规范,有比较好的抵押资产。所以说,大银行的交易贷款,有差异化的评分模型,也很容易取得透明的硬信息;同时大银行可以将金融产品商品化、规范化、批量化,提供无差异的产品。

目前大家有一种共识,小银行适合中小企业,而大银行不适合中小企业贷款。但是可以看出,其实这样的一种所谓的主流的观点,和银行具体的实践,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美国的富国银行是世界前十大银行,但是其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做得非常出色。我认为大中型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贷款关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银行其实对小微企业越来越感兴趣,他们普遍认为这个市场有非常好的利润前景。我们看到很多大中型银行,特别是一些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把发展的战略定位到了中小企业的市场。

第二,关系贷款并不是银行能够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唯一的出路。许多创新的技术手段和金融工具都可以服务于中小企业,比如标准化的评分模型、风险评估、以资产为基础的贷款、保理业务、租赁保险业务等。

第三,贷款只是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一个内容,交叉销售是银行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从国外的例子来看,比如富国银行、花旗银行,它们超过60%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是来自非贷款类产品。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已经开发了大量针对小微企业非贷款类的收费服务,这些产品在盈利方面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包括了银行很多后续服务,例如支付、财务管理等。非贷款类的产品有很大的空间,通过这些产品的销售,可以深入到中小企业内部,和小企业一起成长,最后成为服务小企业的一个最主要的银行。

第四,在新型模式下,大中型银行在竞争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和大企业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大中型银行可以接触到很多大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这种所谓的供应链金融,围绕着核心企业,管理和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和物流,对单个企业的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这样一种供应链的整体的可控风险。这极大拓展了大中型银行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大中型银行的技术优势和后台优势。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赵瑞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要政府税收、法律支持

我认为,在过去的五年,银行在为小微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业绩。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民间借贷比较活跃,规模比较大,说明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还有巨大的空间。

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需要政府更多政策支持,尤其是在税收、法律方面。

第一,人民银行、银监会制定的促进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有关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该债券对应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计入贷存比考核,该政策使商业银行有资金、有信贷规模来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人民银行对中小企业票据的再贴现政策,使商业银行有资金、有信贷规模来为小微企业提供票据贴现融资。希望今后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能不能不实行信贷额度控制,如果有这样一条政策,我们中小银行就可以对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服务小微企业的动力更足。在税收政策方面,建议对商业银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减半征收营业税。如果有这样一个政策,商业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更高,小微企业融资便利了,未来国家的税收会增加。小微企业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需要不计其数的银行为其服务,所以我不建议再设新的中小企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只要小微企业贷款营业税减半了,各种类型的银行都会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从根本上改变。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小微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高,建议对小微企业贷款损失准备在税前计提。

第二,发挥中小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在地域上具有天然联系,中小银行具有服务小微企业的便利性。在产品和业务流程上,中小银行也都具有优势,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简单的融资产品,审批速度快。北京银行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建立了中小企业特色支行和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审批绿色通道,实现了营销批量化、信贷审批标准化,提高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处理效率。

第三,尊重小微企业融资权。小微企业能够促进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点,增强社会经济活力,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完全靠市场机制小微企业发展无法达到社会需要的水平。所以,政府要在政策、制度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美国国会在上个世纪70年代通过了《平等信贷机会法案》等一系列信贷立法,禁止信贷歧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信贷权利。我国应加快信贷公平立法进程,尊重和保护小微企业融资权,在法律上,给小微企业更多支持、更多关怀。

总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商业银行、立法部门长期不断的共同努力。

(作者系北京银行副行长)

郑志瑛:对银行收费问题的思考

针对我国银行业收费,目前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社会和媒体普遍认为银行业收费很高,银行业应该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水平;许多银行业人士认为收费尚少,差距仍大,应该进一步提高手续费和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完全不同的认识,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小型银行要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历史地看待银行收费问题,摒弃“中间业务崇拜”,减少收费,建设廉价、高效银行。

商业银行不应以“学习西方银行”之名扩大收费。发达市场经济体长期实行利率市场化,银行存贷款息差只剩下1个百分点左右,还不够资本占用成本,仅仅依靠息差银行难以生存,不得不挖客户之潜、收客户之费――要知道发达经济体的广大客户也是不欢迎银行收费的,几十年前他们也没有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到位,保持着3个以上百分点的息差,社会上关于银行业暴利和收费的民怨甚多。中国的商业银行动辄成为“全球最赚钱银行”,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突破1万亿元,资本回报率高于一般企业的一倍。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照搬发达市场经济体银行的做法,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水平,不合时宜。――不可想象,在3个百分点的息差之外,再向客户收取另外3个百分点的非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不应以“中间业务”之名扩大收费。中间业务的本意是银行居间、不占资本的业务。因基本的自营存贷款业务而派生的正常成本,如账户管理费、年费等,本身并不是中间业务,不宜再以“中间业务”的名义收费,而应该在存贷款息差中覆盖这类成本。一般认为,发达市场经济体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40%~50%。我国商业银行2011年非利息收入占19.3%,是不是低了?实际上这里有许多不可比因素:一是我国商业银行较低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是与较高的息差收入相比的。假如我国的息差由3个百分点降至1个百分点,则19.3%的中间业务收入便可以提高到接近60%、超过发达经济体银行的水平!二是我国商业银行受分业经营限制,难以实现发达经济体银行那么多的投资银行等中间业务收入。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我国银行目前的实际收费水平是大大高于发达经济体银行的!待我国银行息差因利率市场化而足够小时,再学习西方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以费补价,也不为迟。

商业银行应放弃“因成本而收费”的思维。银行在不同环节收费的似是而非的说辞是“服务有成本”。实际上,在一个统一核算的法人企业内部,所产生的各种费用、成本只能一口对外,统一通过单一价格获得补偿;即使是实行相对独立的事业部制内部管理体制,也应将各种成本内部化,通过内部转移定价的方式分摊解决,而不能因成本分散产生而分别收费。很难想像,我们在饭店吃饭除了支付餐费外,还要分别支付饭桌费、座椅费、餐具费、餐纸费、佐料费、空调费、采光费,虽然这些都有成本。“服务有成本”的说辞也不利于企业包括银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据统计,一个员工1年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10万分钟,如果银行满足于雁过拔毛、收取一两元的蝇头小利,即使全年不停地收费,恐怕连员工的工资成本都收不回来!

商业银行要树立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经济学一个最基本原理是“需求是价格的函数”,薄利多销,利厚客少,银行业同样逃不脱供求规律的制约。银行过度收费、抬高价格并不利于自身发展,免费低价的金融服务才能引客户、树形象、促发展。邯郸银行长期实行“邯银卡,免费刷”、“邯银网,免费上”和“票单证、免费用”三项大规模免费政策,全部免除了政府定价以外的银行卡、网上银行、票单证等各种收费,2011年减免费用943万元,有效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邯银卡从2009年末的2.6万张,发展到2010年末的11.6万张、2011年末的22.3万张;网上银行公私用户从2010年末的102户,发展到2011年末的1万户;2011年末存款余额260亿元,比上年增加74.7亿元,增长40.4%,总量在河北省城商行的排名由第四位晋升为第三位,在邯郸市银行业的排名由第六位晋升为第五位;2011年实现利润总额6.2亿元,比上年增长68.3%。

商业银行要努力办成“普通的企业”。商业银行要摒弃自己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之自恋幻觉,按照“生产决定分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摆正位置,放下身段,不仅要办成“真正的银行”,还要办成“普通的企业”,学习普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普遍做法。普通企业不会在内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层层收费,自找麻烦,增加成本,降低效率。让企业适应客户,而不是让客户适应企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通企业的基本“教义”和起码“礼仪”。银行业与其费力不讨好地“说服”客户理解自己,不如让自己适应客户――这也是商业银行作为普通企业的应有之义。

(作者系邯郸银行行长)

王洪林:持续增强中小银行融资能力,实现小微企业平等融资权

小微企业融资权的问题,现在已成为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却又始终解决不了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把小微企业获得平等融资权的问题很好地予以解决,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家企业抑或一个个人,想不想做成一件事,能不能干成一件事,主要由三个要素决定:一是意愿,二是能力,三是环境。从意愿上来讲,我们这样的区域性中小银行,解决小微企业的贷款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小银行天生就是为小企业服务的,我们跟小企业门当户对。我们稠州银行从创办至今,服务了将近十万个客户,现在留下来的一万多个客户中91.89%是小微企业,目前贷款余额的61%是小微企业,我们愿意服务小企业。从环境上来讲,小银行要做小微企业也没有问题。外部的监管政策、监管环境和监管要求都是要求小银行去服务小企业。既然意愿没有问题、环境没有问题,那么我想,剩下的就是能力问题。

首先,我们考虑一下,小银行有没有能力支持小微企业?从银行本身来讲,最大的难题是资金来源。就存贷比而言,我们这些区域性的小银行存贷比是最低的,只有63%。所以从资金运用的角度来讲,区域性小银行还有很大的空间来做这件事。但是现在做不了,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资金来源跟不上,很多国家垄断性的财政资金不允许到我们这种区域性的小银行来,这是一个严重的歧视政策,涉及到国家垄断企业和财政性存款;第二,大银行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小银行是门前冷落,冷冷清清。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家不放心,宁愿到国有商业银行去排两个小时的队,也不愿来我们小银行。所以我想,能不能在利率市场化放开之前,把存款利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样,大家的钱就会到小银行来。但这一个点提高了以后,又增加了小银行的经营成本和经营压力。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能不能补一点?这样在资金来源上,小型银行的压力就能得到一些缓解,就能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资金和实力。

其次,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小银行做不做支持小微企业这件事?我想,一要靠小银行的自律,二要靠监管部门的他律。自律加上他律,那我相信,在有能力的时候小银行一定会加大力度去支持小微企业。因为小微企业虚拟经济很少,基本上都是实体经济,而且大多数是短期信贷,跟银行流动性要求相匹配。对我们区域性小银行而言,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实体经济。我们稠州银行始终把发展战略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通过今后几年的努力,希望能够在支持小微企业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一些。

(作者系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副行长)

章张海:信用风险分散助推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我从风险分散的角度来讲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问题,基本点是如何建立信用风险的分散机制。

我们小银行的战略定位就是服务小微企业,而不是因政府说要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我们才去支持小微企业,这是我们一直的选择,不是阶段性工作。我们嘉兴银行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与小企业共同成长,在这一市场里精耕细作,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样做到持续、健康的发展。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金融安全为代价,这是股东的要求,也是社会责任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就是我们要有风险控制能力。小企业的特点,实际上就决定了它的高风险,小企业的生命周期通常比较短、抗风险能力弱,这也决定了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绝对性,银行虽然有全面的风险防控措施,但也不可能在企业发生风险的时做到全身而退。所以我要讲的就是小企业它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银行要控制风险,但银行风险控制严了,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就会提高,一旦银行放宽标准,风险又会增大,只有平衡好这一矛盾,才能实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小企业解决融资,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这是一个根本。

2012年2月1日国务院会议上四条措施再次强调了要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提高不良容忍度,也可以说是我们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虽然股东很有意见,但最后还是同意了,这也体现了我们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但这项政策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操作细则,在银监会对我们的监管评级当中,还是按照实际的不良率情况来评分、评级。一方面要求银行提高不良率的容忍度,但是评级还是按照原来的标准,这样一来,政策就失去了实际操作意义,影响了银行的评级,就影响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新业务、市场拓展都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银行更好地支持小企业融资。退一步说,即使我们能容忍不良率的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不断加大,担保公司、企业互保的风险也会持续加大,当这一风险链断裂的时候,这个风险最终还是要由银行来承担,如果风险积累不能化解,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在资本约束下,如果不良率持续走高,也会影响银行股东的资本补充意愿,那么银行的持续、稳健发展也将成为空话。

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问题的根本是怎么解决风险的分散机制。我们当时思考怎么引入保险的理念,向政府提了一个关于建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的设想,当时我提出了一个运作模式,政府也很感兴趣,牵头做了一些讨论和协调,这是涉及到所有银行的问题,一个银行做不到,需要政府的主导,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最终没能实现。于是,我们开始寻求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前年,我们开始主动接触一些保险公司,和它们进行交流,向它们灌输这个理念。最后,长安责任保险公司愿意与我们合作,通过探讨,申报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责任险”。这是一个新的险种,企业申请贷款,担保公司担保以后再向保险公司购买担保责任保险,如果发生损失,那么由保险公司来补偿80%。通过保险的三大功能:转移风险、均摊损失、风险补偿,把原来集中在局部的风险分摊到整个体系共同承担,来实现风险的分散,确保银行、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我们签约合作了七家担保机构,也做了几千万元业务,但由于整体经济形势收紧,跑路老板带来了负面影响。看起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大了,于是相应提高了核保要求,影响了业务的拓展。但浙江经济总的来说还是健康的,这个模式不是说简单地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关键是这个分担比例可以调整,收费可以调整,只有确保保险公司有盈利,游戏才可以继续下去。所以我们的思路不是牺牲银行的不良率来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是在不良率得到控制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外部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再担保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分散机制,注册资本较小,由政府主导,相对来说在操作层面上,跟市场还是有一点距离。我想在这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政策,以后是不是允许以民营资金建立再担保公司,能够更市场化一点。今年我们在业务推进上也遇到了一些瓶颈,现在正计划和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展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我们努力持续推进这一项风险分散机制,为小企业融资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政府的政策也不能说根本地解决市场问题,但是政策可以改善我们的融资环境,市场问题还是要靠市场来解决,风险控制机制也还是要适合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嘉兴银行副行长)

杨小波:“四个推进”创新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我行根植于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活跃的浙江台州。台州作为中国股份制经济的发源地,目前“两多两难”并存的问题日益凸显,即民间资金多,但民间资金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一家与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地缘、血缘、人缘”关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我行自成立以来努力践行“与中小企业同发展,与地方经济共繁荣”的企业使命,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最便捷、最可靠、最贴心的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末,我行小企业贷款余额197.28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余额的89.65%;小企业贷款户数占全行贷款总户数的91.81%;全行户均贷款余额不到95万元,以实际行动赢得 “小企业之家”的赞誉。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行逐步建立了一套服务高效、特色鲜明、风险可控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并将其归纳为“四个推进”。

(一)加强客户研究,推进创新化产品。针对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先后推出灵活方便的“商惠通”贷款、专为小企业周转资金设计的“商惠通”信用卡和“民泰随意行”手机自助循环贷款等。其中“商惠通”贷款被中国银监会评为2010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民泰随意行”作为全国首个金融IC卡手机信贷平台,可通过手机短信实现24小时自助循环小额贷款功能,被人民银行总行列为科技创新项目。

(二)突破融资瓶颈,推进多元化担保。大力推行以保证担保为主、其他担保为辅的灵活多样贷款担保方式,采取离散式和捆绑式的“多重担保、多人担保、多户联保”等。如多户联保模式,通过在同行业、同地区、产业链、生意网、亲友圈等小企业客户群体内设立联保小组,形成利益共同体,对小组成员实施综合授信,强化组内成员的相互监督和约束。2011年末,我行保证贷款占到了贷款总额的98%左右。

(三)优化流程环节,推进高效化服务。坚持“精简、精益、高质、高效”的流程法则,致力于业务流程的便捷化、高效化。一方面,在简化授信流程上做文章;另一方面,以风险可控为前提,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环节。客户首笔贷款一般情况下当日申请当日即可发放,最长不超过三天,周转贷款一般在一天内资金到账。目前,全行85%左右的贷款都是在分支行审批办理。

(四)抓准贷审视角,推进实用化风控。针对小企业特殊的风控问题,我们不唯书,重实效,逐步总结出了“看品行、算实账、同商量”的风控九字诀。“看品行“即在贷款服务中注重分析判断借款人的个人品行,做到对借款人品行“知根知底”,及时充分地掌握非财务信息。“算实账”即做到“一查三看”。一查,即查征信。“三看”,即一看“三费”,水费、电费、税费;二看台账,即存货进出、应收账款等;三看流量,即资金结算情况,并以此判断贷款是否存在风险。“同商量”即针对每一位客户设计个性化的融资方案,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对临时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但经营尚好、有还贷意愿的企业,与之协商解决资金问题、制定风险防范预案,或以资产债务重组等形式让企业正常运转。

(作者系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副行长)

雷丰新:汉口银行的创新实践和改革思路

首先我谈三个观点,只代表个人,不代表单位。

一是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容易把这种矛盾焦点对准金融系统,把银行业推向风口浪尖,认为这是银行提供信贷支持方面出了问题,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表象,它不是一个深层次根源上的原因。应当看到,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不是单方面的,有小微企业行业特性、经济大环境、市场经济制度等多方面导因。从经济基本原理来说,还是经济决定金融。

二是要解决表象反映出来的融资难问题,还是应该回归和上升到金融改革和发展这个层面,既需要金融改革和发展加快步伐,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一系列配套改革,通过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三是城商行在积极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同时,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扶助和支持。从规模上来讲,城商行本身大多也算是金融行业里的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从这个角度,国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有必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城商行的发展,为城商行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其次介绍一下汉口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一些做法,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指导。2011年汉口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占全行贷款总额的23%,增量贷款中小微企业占到60.88%。我行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第一个是机构创新。我行率先挂牌成立湖北省第一家专业科技支行,随后提升为光谷分行,同时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搭建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该中心联合政府、风投、担保、保险、中介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开展现场办公、协同作业,通过建立“直接融资、贷投联动、政策金融、增值服务”四条流水线,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工厂式的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

第二个是审贷方式创新。将行外科技专家和风投专家引入科技金融审贷会,并赋予投票权。对于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受到地域和专业的限制,银行不可能对每一家企业及产品都很熟悉,我行与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建立了合作关系,引入科技专家并建立我行科技专家档案库,涉及哪一方面企业和产品,就请哪方面的专家对这个产品进行评估,如果经过专家评估认为这个产品有发展前景,银行通过考察觉得企业家也具备相应素质,那么就可以减少审批环节,走绿色审批通道,这样依托外部科技和风投专家提高科技金融信贷审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011年我行有20笔项目通过专家贷审会,共审批授信贷款8.25亿元。

第三是产品内容创新。前面专家谈到的PE设想做法,实际上汉口银行已经在这样做了,通过积极开展与联想投资、省高新投等风投机构的合作,充分借助其在科技和投资领域的专业优势,创新推出“先投后贷、先贷后投、直接服务”等贷投联动作业金融产品,2011年通过这种模式成功给13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了5.39亿元的贷款。对于我行科技金融业务模式,银监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专门编发过简报,予以推介。

最后关于小微金融机构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首先应把同业存款计入商业银行存贷比考核的分母中,承认银行吸收同业存款也是资金来源之一,完成在银行系统内适当调节资金平衡。

其次允许银行适当混业经营。比如银行看中一家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通过贷款也可以参与其部分股权,这样做10笔业务即使可能有两三笔损失,也可以通过另外几笔股权收益来弥补。

第三是建议创建全国小微企业征信平台。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业务面临一个难题是不能形成供应链式经营,很多只能一单一单做,从而增加了成本支出。如果建立一个全国小微企业的征信平台,把全国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公司概况、产品特点、行业前景等信息录入到这个平台,银行与这些企业发生业务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企业及行业信息,从而提高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

(作者系汉口银行副行长)

华而诚:为小微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目前国家提出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而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微金融机构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尽管高层给予城商行和其他以小微金融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很高的期望,但是其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金融宏观环境却不是十分理想。这主要表现在缺乏一个和大银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种公平并不是要给小微金融机构更多特殊待遇。下面我谈三点考虑:

第一,我觉得我们的监管单位(包括中央银行),关心更多的还是大型金融机构。从“维稳”的角度来讲这没有错。因为大银行支持的是国家重点项目, 同时它们的信贷规模的占比大,可能产生系统性的风险。上个世纪90年代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时就采取了“抓大放小”战略。银行商业化的改革也是从“抓大”开始,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进行改革并成功的上市了,但是还没有“放小”,也就是说我们对小型金融机构的关注度仍不够到位。但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以及关键的结构转型不能仅靠大中型企业,为数众多小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壮大才是关键。因此,讨论金融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时,我们必须把注意点转到如何填补小微金融,这仍是一大块空白。虽然大、小银行都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显然,大银行至少在过去并没有把它们的主要客户定位在小微企业之上,否则,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该如此的突出。小银行由于资本金的限制,很自然地会把其经营的重点放在小客户上。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鼓励以提供小微金融为主业的金融机构的发展。但是,2011年贷款规模“一刀切”的管理,使我们包商银行这个以小微金融为主,存贷比不到40%的金融机构不能充分满足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同时在市场上处于与大行(大信贷额度)竞争不利的地位。

第二,利率市场化已经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下一步是具体策略的设计和实施。利率市场化将使得小银行和大银行在面对同样的金融市场时处于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再受信贷规模管理的扭曲。同时,市场化的利率可以增加资本的效率。但是,利率市场化也必然给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波动,增加了金融风险,使小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适时推出才能有助于在后利率市场化时代,小银行和大银行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

第三,在不鼓励城商行及小型金融机构盲目的跨区经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以小微金融为主业、为品牌,并且经营优良的城商行及小型金融机构跨区经营。因为,中国幅员广大,有众多的小微企业都需要好的金融服务,但是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个突出的问题不限于一区、一地。因此我们不需要限制这些小微金融机构做跨区经营,这样可以把小微金融服务拓展到更广大的中华大地,能够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得到帮助。假如说跨区经营不成功,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不需要监管部门过分的担忧。同时,有更多的地方、更多的金融机构从事小微金融,这也促进了市场的竞争,有利于小微金融、小微企业的发展。

(作者系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方峰杰:如何推动村镇银行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要从机制上解决,一定要有小银行、小微银行来解决这个问题。前两年在银监会的支持下,我们也积极参与了村镇银行的建设,从我们感觉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了门当户对的问题,因为村镇银行绝大部分处于县城以下这一区域性问题,加上单户比例问题等,所以它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去放大贷款,支持大企业。从目前我们所发起的两个村镇银行来说,户均贷款都在100万元左右,没有房地产贷款,没有政府性平台贷款,也没有其他的一些虚拟经济的贷款,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刚开始的时候还因为有一些资本金,略微放了几笔相对较大的贷款,但未来总的方向来说我们户均贷款都要低于100万元,事实上我们浙江很多村镇银行总的平均额度已经低于100万元的额度,所以靠这些小的银行去做,它肯定是做小微贷款,这是没问题的。如果让大银行去做,勉为其难,因为它要利润最大化,做小微业务充其量是尽社会责任,没有可持续性。所以说关键的问题要建立和发展门当户对的类似城商行的小银行,村镇银行更是如此。但在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当中,面临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政策方面,比如说它的结算渠道、汇路等都很难;第二就是经营方面,主要是存款,因为社会美誉度不够、网点少等,拉存款很难;第三是风险管理薄弱。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推动村镇银行这种小微银行发展,从而破解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借鉴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建立深圳特区这么一种模式,可以先把一些政策放在村镇银行这种小微银行来试点。对于一些问题的突破,因为现在它的规模小,地域性很强,即使出现一些小问题也是在国家可控的情况下,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小,不像国有银行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我想需要解决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公司内部治理的股权问题。一是尽量将优质的民营企业资金引入到银行系统来,建立起民营企业经营机制;二是经营管理层可适当持股,用股权的形式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这样,一方面有效激励快速发展业务,另一方面风险控制会更谨慎处理;三是政府可以拥有一部分股权,但是,量要小一点,比如说5%以下,它不能参加董事会和经营层,它主要的功能是什么?是解决大家对这个村镇银行的信誉问题,政府在里面大家就放心多了,把政府的利益也捆进来,政府也有这个积极性,为什么?地方一级法人银行,它的税收要交给地方,因此政府有很大的积极性,一个银行所交的地方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政府是很愿意做的。

其次,经营困难问题,主要是存款来源问题。一是是否可以在利率市场化之前,主要是存款利率(比如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允许村镇银行这些弱势银行有一定的浮动幅度(比如上浮1%以内),可以吸引一部分居民存款;二是银行间的同业存款,比如一定期限之上的同业存款,主要是主发起行的同业存款,是否可以计算存贷比,拓宽村镇银行放贷资金来源渠道;三是村镇银行是否可以建立起对接国家财政、社会基金、国家政策性银行转贷款等支农支小的商业化服务渠道;四是可以加大人民银行对村镇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等力度,规模控制更趋宽松,准备金率优惠等。

最后,税收和补贴的一些政策问题。目前中央财政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按照贷款的季平均数的2%左右,这是一笔很可观的补贴。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补贴的钱,或者在这个基础上再拿出一部分钱,建立一个存款保险制度,在村镇银行来试行。这个保险机构可以是政策性的,换句话说存款保险制度是不是可以率先在村镇银行先试点。村镇银行一些营业税、所得税等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是可以返还给银行建立一个风险基金,它发展得越快,交税越多,按照一定比例返还,支持小银行的发展。这些小银行发展好了以后,提高了它与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就可以填补我们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空白,从而也可以为农户、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优惠的利率。

(作者系湖州银行副行长)

王锦: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三大挑战

对银行而言,中小企业业务是有利可图的――如同沙里淘金,只要有精细化的管理和技术,就会有好的回报。但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银行业务,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方向,即战略;二是机制和模式;三是技术和平台。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真正把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做好。

首先是确定方向,包括明确目标客户是谁、应该采用什么产品去满足客户等问题。

其次是明确业务模式和机制。中小企业客户很多,选客户如同大海捞针,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有一个模式,能够快速有效地确定优质客户。分析表明有两种业务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关系型,也称“按图索骥”,即找准一个集群或价值链,然后上下延伸出去,国内银行多采用这种模式;二是交易型,也称“沙里淘金”,这种模式基于数据分析,筛选出目标客户,国际大银行多采用这种模式。两种模式的运用,与银行管理的成熟度和数据有关,对银行自身能力、资源配备,技术采用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先把模式确定下来。关于组织架构,有总分行式、矩阵式事业部制和事业部制三种。三种方式各有利弊,抉择时更深层的是要决定客户如何划分,如何能在目前总分行制下调动各层面积极性,如何充分共享平台资源。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单独设立中小企业部,而是要在资源分配、规划与政策、考核等方面,切实体现重视。比如,在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政策方面,如何能真正符合中小企业客户的要求,做好中小企业业务?这些要有全套机制的配合。

最后,是技术、流程和管理平台。“信贷工厂”的特征是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流程化,并根据市场情况不断改进,才能真正适应业务的要求。同时,中小企业业务要按照集群、按照组合管理,而不像公司业务是单个客户管理。组合管理和预警管理的手段和技术,对做好中小企业业务至关重要。

(作者系德勤管理咨询合伙人)

史建平:客观评价银行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确实难,绝对不仅是银行的问题,还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作为银行家研究问题的时候,从银行着手没有错,但是如果把这个视野放宽一点,就得从整个体制环境的角度审视中小企业的问题。只有我们能全面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提出一些高屋建瓴的,真正能够对中小企业问题有一个根本性解决或者缓解的政策建议,我总感觉到现在社会上的舆论对银行很不利,近两年我看都是攻击银行的,但是看看银行业呢,银行是在非常努力经营,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问题,比如说收费问题,高利差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反正什么都是说银行不好,银行不对,但是银行工作很辛苦,“5+2”,“白+黑”就是其真实的体现。如果说银行收入高,那么从风险和压力的角度来讲,其实收入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有些银行现在收入并不高,目前舆论已经将此问题看得很严重,银行简直成为众矢之的、社会公敌了。我希望我们的银行家不光是从银行自身的角度,从整个的金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这个大的事业来分析,来思考一些问题,探讨可行发展路径,像《银行家》杂志这种阵地,多发出一些声音,客观地来谈一下这些问题,来思考这些问题,这必有益于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

赵怀方:小微企业和中小银行―一个硬币的两面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首先, 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中小银行的发展。目前在谈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时,大家谈得更多的是中小银行如何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实际上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支持,共生共荣。莱商银行从1998年几家法人城信社合并重组并发展成目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的现代商业银行,这个过程就是伴着对中小企业的真诚而执着的支持而走过来的。截至2011年年底,我行中小企业信贷客户达1539户,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20.26亿元,占全行人民币贷款余额的85%,同时,莱商银行的大多数业务和利润指标在当地同业持续多年位列第一。从全国的城商行看,莱商银行的主要财务和监管指标也是保持着比较好的位次,如目前我行风险监管评级持续保持二类行,人民银行综合评价中全部业务均为A级。对此,我们董事长几年前就总结出其中道理:支持有多大,发展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