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精神科护士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2-28 22:43:12

精神科护士论文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1

精神科护士面对精神疾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工作压力大,负荷重,风险高而又常不被病人及家属理解,她们心理状况如何?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本研究将精神科护士与非精神科护士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郑州市某精神病医院女护士48人,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6.82±5.67)岁;另一组为郑州市某综合医院内科护士42人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27.02±6.23)岁。两组护士年龄差别无显著性(P<0.05)。入组条件:1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临床一线护士;2没有急性或慢性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者。

1.2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两个调查。由我院心测室工作人员统一指导语,指导量表填写。收到有效调查表精神科护士48份,内科护士42份。

1.3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t检验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护士的scl-90测试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焦虑及躯体化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内科护士,其总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郁因子内科护士显著高于精神科护士(P<0.01)。其余各因子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应付方式问卷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幻想因子明显低于内科护士(P<0.01)。两组护士的应付方式比较,精神科护士多为成熟型,与内科护士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

3讨论

精神病人是社会特殊群体,其思维混乱,且有无法预知的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因此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都会远远高于其他人群,而社会对精神科护士缺乏理解甚至歧视,更加重了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负担,与本研究显示精神科护士焦虑,躯体化症状比较突出一致。

心理学认为,影响自己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态度。应付行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精神科护士由于掌握了更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采用成熟型的应付方法,对自己的心身健康起到了保护作用。此种防御机制能缓解内心情绪的不安及心理压力,但无助于解决问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精神科护士为什么应付方式多为成熟型而仍存在明显的心里心理症状这一结果。

参考文献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72-01

如今随着生活发展,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提高。而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老年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者,并且病情判断难,增加了护理的难度[1]。为增强患者的护理质量,组织了相关的护士的联合护理查房,取得不错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进行联合护理查房67次,参加查房的护士人数为1044人次,查房患者为精神分裂症42例,抑郁症4例,血管性痴呆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8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9例。合并的躯体疾病主要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肝硬化、支气管扩张、消化系统溃疡、恶性肿瘤等。

1.2方法

1.2.1确定联合查房的主题

当患者所在科室的护理部不能很好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时,向护理部提出申请,邀请有关科室的护士长,高级职称护士对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查房。查房前准备好相关资料,确定查房人员,并上报备案。

1.2.2查房程序

由护理部组织查房的准备工作,并通知相关科室的护士。参加查房的护士包括,申请科室的所有护士以及相关科室的护士长或高级职称护士。查房由病区总护士长主持,由申请科室记录查房过程和结果,查房结束后,由护士执行查房结果在临床实行。

1.2.3联合查房的实施

由申请科室的护士长申请理由,汇报患者的病史,治疗和护理过程,并提出本科室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有被邀请的科室护士长提出护理措施并演示护理方式。全体护士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互动,最终由护士长来解答存在的问题,最后病区总护士长总结各方意见,的出结论。

1.2.4效果评价

①护理质量评价:由医院统一制定,包括一级护理质量、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等,最后根据在联合查房前后的查房数据进行统计。②护理满意度:自己制定满意评价表,内容包括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由患者和医生进行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 18.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距用t检验,参数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相比实施联合查房前,护理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12.562,p

2.3实施联合查房之后,患者和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效果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77.3%提高到93.6%,医生满意度由原来的80.9%提高到94.8%,(p

3讨论

3.1实施联合查房能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本研究显示,实施联合查房能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护理查房能对年轻护士加强培训的过程。联合查房前,要求护士根据患者病情查阅相关资料,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找出护理过程中的不足。由专业的护士进行相关疾病的护理,能让年轻护士的见识增长,积累相关的经验,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3.2实施联合查房能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效果满意度

本研究中,经过实施联合查房之后,患者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提高(P

如今,精神病科的护士对于精神病的患者的护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除精神病以外的疾病的护理知识缺乏,联合护理查房能大大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联合护理查房是一种学习过程,各科护士能相互了解学习,通过交流能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知识和医疗技术进展,同时对护理的实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3]。

参考文献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3

目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偏见与不理解、经常要面对精神患者的攻击威胁、患者家属的合作性较差等原因,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处于紧张状态下,不但会对护理质量造成隐患,还会导致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力资源流失,进一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形成人员缺编的恶性循环,稳定护理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有效的激励。在激励特点中,职业价值观是个重要的变量,它是了解员工工作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是被护理专业人员所公认的、通过训练学习而内化形成的行为准则。它专业人员的决策和行为,是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石,本研究通过对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探讨影响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稳定护理队伍,选择激励方式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2结果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见表1)

2. 2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

[1]

2. 3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

3.1精神科护士较重视精神科护理和病人隐私的维护

本研究显示,调查对象对“拒绝参与违背自己专业价值观伦理要求的护理工作”、“维护患者的隐私权”价值观体现出较高的认同度。由于精神卫生及其医疗模式的特殊性,精神卫生决策无不涉及到伦理和议题6。因此,制定相应的精神卫生政策,保证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必要的。随着《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卫生条例》及《护士条例》的相继出台,规范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言行,引导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护理工作,更好的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特别是《护士条例》及相关法规实施后,每所医院组织护士进行了学习,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守法已成为护士护理服务的行为准则。

3. 2精神科护士对“参与同事间评估活动”认同度较低

调查显示,“参与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价值观体现出较低的认同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精神科护士认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任务只是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日常护理,而认为“参与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并不是其主要工作内容。这可能与参与本次调查护士绝大多数不是护理者,极少有意识参与同事间的评估活动有关。实际上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是同事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消除隔阂,屏障,互相帮助提高的一个平台,而本次调查对象认同度低,值得护理管理者及护理者重视。

3. 3精神科护士对“做患者的代言人并扮演作为患者倡导者的角色”认同度也较低

“做患者的代言人并扮演作为患者倡导者的角色”价值观也体现出较低的认同。这可能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给护患沟通带来困难,精神科护士对“责任和代言人”的涵义理解和重视不够有关。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发病阶段具有独特的病态,以致产生思维、行为等方面的紊乱。精神科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和背景,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高水平、全方位有效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3. 4影响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3. 4.1学历表4显示,学历对职业价值观总分、“行动主义”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不同学历护士在校教育培养目标不同有关。中专护生的培养定位在“实用型初等护理人才”,而大专和本科护生培养目标为“学术定向”。这是护理院校和高等院校在功能上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本科和大专学历护士理论扎实,在工作过程中懂得病理生理,能解释疾病症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而中专学历护士理论知识相对差一些。同时,中专学历护士在组织中晋升和发展的机会较本科和大专学历护士少一些,这些因素可能都是大专和本科学历护士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显著高于中专学历护士的原因。

3. 4. 2岗位表4显示,护士长对职业价值观总分及“照顾提供”和“责任、自由、安全”的认同显著的高于普通护士。护士长较其他岗位的护理工作人员有更丰富的护理工作经历和体验,对护理工作的实质、工作内容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因此,护士长对实际临床工作和责任感有较高的认同度。同时护士长相对于普通临床护士在物质、精神和信息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普通临床护士工作量大,夜班较多,同时参与教学、科研的机会较少,在工资待遇、成就感及发展机会上比护士长差。

3. 4. 3科室表4显示,教学区的护士对职业价值观总分及4个维度的认同显著高于普通临床科室的护士教学区的护士担任着护士和教师的双重角色,带教老师对护生而言则是教书育人的兼职老师,要把对护生的培养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特殊的角色要求决定了带教老师应该具备更强的事业心,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而普通科室的护士在完成自身工作之余没有教学任务,这样他们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导致了教学区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显著高于普通临床科室的护士。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4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 心理健康

精神科护士是护理人员中的特殊群体,她们工作于特殊的环境中,所面对的是失去理智的特殊病人,经常要面对病人的攻击威胁,以及家属的合作性差等原因,她们所承受的压力相当大。不仅是护理工作本身的压力,还要承担病人自伤、自杀所带来的职业风险。护士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现就我院89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研究从精神病院中随机选取8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55岁,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26.75岁,文化程度中专/高中36名,大专38名,本科15名。

1.2 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测量表”(scl-90)⑴评定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共90个问题,归纳为9项因子,每项因子依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士心理障碍检出率(scl-90)因子分≥2而

2.2 精神科护士与其它科护士常模scl-90各因子分之间的比较(见表1)

由表1显示,精神科护士除精神病性症状外,其它各项因子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其它科室护士常模,且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精神科护士scl-90的9个因子中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均高于常模。这表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况欠佳,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次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偏执。其中偏执和强迫可能与护士本身的职业有关。

3.2 从整体来看,精神科护士特殊的工作环境及护理工作本身的压力是引起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欠佳的主要来源。护理人员的压力来自于工作、家庭、社会多重负担,而精神科护士还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如夜班病人自杀、自伤的行为、护士的人身安全等。其它如精神科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晋升及深造机会少,经常倒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缺少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缺乏其它医务人员的理解与尊重以及与医生的矛盾等。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长期的压力存在而至心理疾患产生。心理健康状况日趋衰减。护理是项复杂的职业,护士在工作中必然有较大压力,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它学科,因而院领导应注意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设法消除引起压力源,为精神科护士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相应的地位等。同时护士自己应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优化心理素质教育并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顺利转换角色,减少内心矛盾冲突,保持一种健康、良好的心态,顺利地度过一生。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5

1.1 专业特点对规范化培训的要求:由于精神疾病的特点,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以及具有一定的精神科专业知识,精通有关业务技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沟通能力.

1.2 要求精神科护士具备精神疾病相关知识:除掌握内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求精神科护士掌握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掌握精神病人的特点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1.3 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精神病人常常因受症状的影响,往往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病人有自杀、自伤、伤人或暴力等侵犯行为,甚至在大庭广众面前做出失态、幼稚的行为,任意大小便,或出现突发性攻击行为等。遇到此类事件时,要求护理人员了解病人行为的真正意义,是病态的表现,是属于疾病的一部分,而不应以社会规范中道德标准来衡量病人的一切表现,避免造成病人过分依赖或退缩。当病人行为失控时,护理人员应以冷静、沉着的态度处理,为病员提供必要的保护或适当的限制措施。但必须向病人说明执行制约的目的原因,同时,态度要真诚、坚定,使病人能够感受到护士确实是在帮助他,而不是报复或者惩罚。

2 培训内容

2.1 医德医风教育:从优质服务入手,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为病人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入院接待、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各个环节都制定标准化服务程序和具体要求,并要求护士熟记在心。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独特性,要求护士从基础护理做起,诚心对待病人及家属。

2.2 岗位职责教育:对护士岗位职责进行每日工作职责及阶段工作职责教育。每日职责按工作时间分段为:晨间护理、治疗巡视、午间护理、健康教育、晚间护理等,阶段工作职责教育分段为:每月以科室为单位,根据病种特点制定特色职责教育。

2.3 专科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精神科护理学和三级理论以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每月都有计划要求,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学习内容,护理部、科室实行逐级考核,理论成绩达到80分,操作考核须达到85分。

2.4 整体护理知识:包括护理程序、健康教育等内容。目的是让护士掌握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能熟练地对精神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5 医疗法律法规及各科规章制度: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执业管理办法》、《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精神科护理制度》、《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及管理制度》等。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各条款,提高法律意识,建立依法施护的观念,严格遵章守法,在工作环境中避免医疗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

3 培训与考核方法

3.1 专人负责制:科室选派1名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专业知识全面的高年资护士专门负责护士的培训考核,协同护士长做好护士的知识评估,做好培训计划,按计划内容进行授课、检查、考核,将护士考核情况汇总存档并反馈,做出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报护士长。

3.2 制定计划:对所有护士实行月考核,年度综合考评,每年制定培训月计划,以及学分制。

3.3 落实计划:实行以自学为主,科室安排授课为辅。授课内容严格按计划实施,保证学员学习时间,并做好学分记录管理制。带教老师、护士长定期抽查学习情况。

3.4 考核方法:实行分层考核。护士长负责本科护士考核,护理部不定时抽查考核。考核结果实行奖惩责任连带与科室挂钩。

3.4.1 护士长考核:考核护士在临床中运用情况、岗位工作质量、本人意见反馈等。采用晨会提问、病例分析、健康教育、各班工作质量、病人意见反馈、护理文书书写、意外事件防范能力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实行百分制记分,记录存入个人档案,上报护理部。作为护士续聘、转正、奖惩的参考依据。

3.4.2 护理部考核:护士在1年内,每月由护理部考核1次,不定时考核。以业务知识、工作能力、责任心、医护患满意度考核为主。采用座谈、项目抽考等形式进行。将考核结果与科室进行综合评定。作为护士续聘、转正、奖惩的重要依据。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R27.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23-02

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行为干预与信息传播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使大众了解和掌握相关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实施健康行为,改善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及过程,使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得到提高,以达到预防、保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精神科患者多具有不同程度行为、思维异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多数患者根本不认同自己的病情,可能危害社会及自身安全。如何能够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培养患者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现代精神科护理方面的难题[2]。而精神科患者的健康教育难度较大,如何提高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又是一个问题。笔者等对精神科护士进行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进行精神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的必要性

1.1 精神科护士健康教育认知较差:基层医院精神科护士因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接受的教育有限。另外在工作中因知识更新较慢,加上传统护理模式的潜移默化,对自身角色认知模糊,在护理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只是每天机械的、被动的做着入院宣教、药物指导、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这种照本宣科、缺乏技巧的宣传导致健康教育效果较差,难以达到评价合格指标。

1.2 人员结构及人文环境较差:多数医院对护士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对于护士的培训并未给予相应重视,忽视了护士对发展、提高的渴望[3]。而在精神科,因护理工作缺乏技术性较强的操作,导致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再者精神科护士紧缺,外出学习进修机会极少。年龄结构不合理,分级管理不到位,不同年资护士所做工作无区别,严重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1.3 精神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有待提高[4]:健康教育在我过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较为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体系。医院现有护士为经过较为系统的健康教育培训,导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理论基础支持,难以很好的、有针对性的在适当的时机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而精神科护士多在求学期间仅对护理专业较为熟悉,对于精神疾病的理论只是并不了解,对于精神科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难以给予专业的、正确的、令人信服的解释、指导。

2 精神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日常工作之余对精神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了相应培训和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2.1 转变护理观念,制定教育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现代医疗行业为满足患者对于健康的需求而赋予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义务,任何一名护士均应具备相应专业的健康教育能力和技巧[5]。关于精神科的健康教育,近年来《精神科标准健康教育》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该标准的实施效果显著。我院在进行培训时严格按照本标准制定培训计划:评估――教育内容确定――详细计划(包括培训形式、时间、地点)――具体实施――效果评价。将患者从入院――治疗――康复――出院――回归社会整个过程相结合,对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同时对于不同层次护士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使其健康教育能力能够得到不同提高。

2.2 健康教育知识培训:通过定期分层次、分阶段的专题讲座形式对全体精神科护士进行包括心理、人文、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培训[6],提高精神科护士整体素质及只是的结构、理论水平。同时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使护士加强对健康教育的思想意识,并使之了解健康教育对精神科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的满意效果,为护士多元化角色的发挥提供有力支持,并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作为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长期贯穿于精神科护理工作全程。

2.3 注重临床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上级护士带教以及每周的带教查房等方式对护士进行精神科临床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由学历较高、年资较高、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对低学历、低年资护士进行临床健康教育能力带教。可通过电视、录像播放等方式进行机体学习,同时可在查房过程中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提问或由带教护士带领下解答患者或家属疑问,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贯穿于精神科护理工作全过程。

2.4 健康教育能力考核:实行护士自查、护士长抽查、护理部抽查及定期考核的形式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健康教育能力考核,一方面是对全体护士主动学习和提高的促进,另一方面可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也是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效果的一个客观评价。

3 小结

健康教育是一个医患双方互动的过程,健康教育效果如何,不仅受患者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尤其是情况较为特殊的精神科,患者接受教育的能力较差,健康教育的切实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故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在精神科患者中的执行力度,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提高患者出院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德英.影响精神科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2):1052-1053.

[2] 赵卓政.影响精神科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204-205.

[3] 李玉琴,等.精神科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J].当代护士,2008,3:88-89.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7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70

品管圈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活动[1,2]。为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效减少或杜绝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2013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将品管圈应用于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重症精神科病区共有4个,每病区核定床位60张,床护比1:0.4,主要收治病种为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重症抑郁、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病种。平均每月每病区收住入院50人次左右。

1.2品管圈组圈在重症精神科大科内成立护理品管圈组织,设圈长1名,由科护士长担任;辅导员1名,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圈员12名,由精神科各病区护士长、病区总带教及护理骨干组成。

1.3确定主题及活动安排由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对精神科的工作现状和质量检查中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剖析,采用评价法最终确定“促进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活动主题,并拟定活动计划。每2周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1次,圈员回到病区后在各自病区同时开展活动。在讨论中肯定成果、分析不足,并将讨论的结果和成功的经验纳入标准化管理,以巩固成果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4存在问题分析通过2013年10~12月为期3个月的调查和分析,存在问题主要包括:(1)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和防范不足。(2)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较高。(3)患者保护约束率偏高。(4)护士质量意识较差,尤其年轻护士对腕带识别依从性较低。

1.4.1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和防范不足(1)责任护士在入院宣教时不认真,未能履行好职责。(2)宣教的材料过于粗略,不实用。(3)患者的文化层次不同,接受能力受限。(4)病房设施不完善,卫生间没有防滑垫和扶手。

1.4.2精神患者冲动发生率较高原因分析(1)护士自身因素。护士对病情掌握不到位、不重视与患者沟通,风险评估不准确,年轻护士专科知识欠缺。(2)患者因素。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个性化需求未得到满足。(3)管理方面因素。住院环境较差、核心制度未落实到位、护士配备不足、健康教育措施未落到实处。

1.4.3精神病房保护约束率较高的原因(1)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未能严格掌握保护约束指征。(2)少数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过于依赖保护约束措施。(3)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及时,导致患者保护约束时间偏长。(4)病情控制不理想。(5)护士工作量大,人手不够。

1.4.4精神科护士对腕带识别依从性偏低(1)认识上有偏差,主观参与意识不强。(2)患者受疾病影响合作程度差。(3)护士未养成认真核对的习惯。

1.5设定活动目标经过全体圈员的集体讨论,设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值,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原来的1.43%降低至0.5%以下;住院患者冲动发生率由原来的4.78%降至2.8%以下;住院患者保护约束率由原来的8.28%下降至6%以下;护士对腕带使用依从性由原来的82.8%提高至95%以上。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改进,来提高精神科整体护理质量,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6改进措施

1.6.1加强跌倒风险预防宣传(1)责任护士认真进行宣教,护士长与责任组长不定期进行检查复核,复查结果与其奖金挂钩。(2)全科护士集体讨论,制定出最具科室特点的宣教材料,力求简单、清晰。(3)由责任组长或护士长向年轻护士传授宣教技巧,通过实境案例的形式进行演示。

1.6.2减少患者冲动行为 (1)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布置病房温馨舒适,地面干净。(2)严格考核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3)精神科护士在与患者沟通前,必须详细了解病史,要知晓患者的症状、治疗和护理要点。(4)加强关键环节的管理,保证护理安全。(5)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及时进行风险评估。(6)增加护理人员,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7)加强护士专科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8)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规定责任护士每日必须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

1.6.3严格约束(1)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精神卫生法,严格遵守保护约束相关制度。(2)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教育与管理。(3)对新护士加强带教与培训,使之掌握病情评估的方法。(4)与医师加强沟通,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手段。(5)根据实际患者数动态调整病区护士,减少压力。

1.6.4提高护士对患者腕带的识别能力(1)对护士认真培训腕带标示识别制度,且通过不良事件的案例教学以提高认识。(2)责任护士加强与患者沟通与交流,讲解使用腕带的各种益处。(3)通过带教和护士长的检查督促,逐步养成护士认真核对腕带的习惯。

1.7评价指标2013年10~12月,4个病区共收治患者628例,实施品管圈活动后 2014年1~3月,共收治患者643例,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服务综合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冲动发生率、住院患者保护约束率、护士对腕带识别依从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护士服务综合满意度、护士对腕带识别依从率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采集,抽样方法:每月1日、11日、21日,由每个病区使用机械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10名患者和当日值班的10名护士进行调查,实施护理措施前后各调查360例。

1.8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表1)

2.2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及护士腕带识别依从的比较(表2)

3讨论

品管圈活动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该活动强调让员工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和管理权。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主动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特点是在被授予一定权利的一个小组中,每人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3]。

3.1在精神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活动前精神科护士工作目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工作的积极性低。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科护士对存在的工作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使他们有被尊重、被认可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工作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使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更为增强[4]。

3.2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团队合作意识[5]通过定期的讨论,提高了大家的组织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使精神科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同时,也使每一位员工相互之间更加了解,工作协调性和配合能力增强,每一次活动的总结都使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增强。

3.3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较多护士操作不规范,对基础理论、专科理论、护理常规、规章制度学习不认真,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为了使护理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护士自觉学习基础理论,专科理论、护理常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在科室进行自查自纠,主动寻找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改进。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提高。因此,品管圈活动是精神科护理质量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推广。

4存在问题及建议

由于品管圈活动在本院尚为初始阶段,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缺乏认识,担心开展活动与日常工作有矛盾,其他部门对活动开展支持力度尚显不够[6],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管圈活动的效果。今后,我们将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与培训制度,把管理创新纳入绩效考核,促使更多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品管圈活动中来。在最贴近患者的基础护理上积极创新,及时发现基层护理人员的点滴成长,多组织培训和经验交流,以点带面,将品管圈活动持续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16):94-97.

[2]潘海燕,颜波儿.品管圈活动在ICU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54-2155.

[3]高元芝.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8):100-102.

[4]李黎,郦萍萍,罗欣,等.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 (3):312.

[5]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 R19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015-01

Study on the pressure sources on the nursesin the mental department or in the general department

Liu RuiSu Zong-xiaLiu Yong

(The Fifth people's hosptial of Zibo, Shandong 255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n the source and the degree of the pressure on the nurses working in the mental department or in the general department. Discuss on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se questions. MethodsBy questioning among 51 nurses working in mental department and 60 nurses in mental department, let's analysis their conditions. ResultsThe pressure on the nurses in the mental department comes from their serve object, mental subject, working quantity,time distribution, working condition and resource, patients' care and managemen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 on. The pressure on the nurses in the mental departmen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ne on the nurses in general department (p

[Keywords] Mental department; General department; Nurses; Source of pressure

压力源是指存在于护士自身的周围环境引起护士身心失衡的刺激因素,也称压力因素[1]。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护理群体对职业压力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对精神科护士来说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还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社会心理康复,但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受精神患者的异常心理压力是比综合性医院护士要大,为了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状况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精神科专科护士51名,平均年龄(28.12±3.36)岁,综合科室专科护士60名,平均年龄(26.31±3.65)岁均为女性,问卷调查历时一周。

1.2 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2],本量表由35个条目组成,分为⑴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⑵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⑶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⑷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⑸管理及人际方面的问题等5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大。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前统一指导语,由护理部工作人员发放问卷,以无记名形式进行调查,1周后调查者收回问卷,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见表1

表1显示,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经X2检验及t检查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比较见表2

表2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工作压力源比较(x±S)

表2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的压力在患者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高于综合科护士,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

3 讨论

不同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对护士产生的压力也不同,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3]。本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来自护理及服务对象。精神科护理工作责任心强、风险性大患者随时都有外越、自杀、自伤、冲动、伤人等意外事件可能发生,加之长期的倒班工作制,使精神科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由于人们对精神病患者存有偏见,不仅精神病患者受歧视,而且精神科护士也被歧视,护士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致使护士的精神压力增大甚至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相对于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相比精神科护理操作性的工作相对少一些,但她们面对的是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复杂,且病情变化无规律,加之患者言行失去控制能力,护理工作非常复杂繁重,另外,精神科护理人员还要检查危险物品并定时巡视患者,防止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等。在工作环境方面相对综合医院护理,精神科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差的,环境往往比较噪杂混乱,经常会有一些躁闹患者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甚至会威胁到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工作情绪,而且影响护理质量,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4,5],因此,医院管理者及护士的自身对工作压力应引起足够应对策略。

精神科护士应对压力的策略有一下几个方面:1 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支持:深入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特点和需求,有目的有计划的为护士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营造良好的专业发展空间,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晋升机会提高福利待遇。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护士实施奖励,推动全社会尊重精神科护理工作者。2 医院的主管领导支持:重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减轻工作压力加强技能培训,介绍新仪器设备,新的操作程序,增强护士的自信心。3 各级护理管理者支持:护理管理者要注重人性化管理,体谅精神科护士的繁锁及不规律。合理调配上班人员,创造融洽温馨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定期为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结果减轻或消除压力源。设立维护护士权益及身心健康的管理机构,需要时对护士进行心里咨询。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护士应掌握护士的心里,身体,家庭状况根据护士的业余时间安排一定照顾,使护士感到领导的关心与照顾有利于平衡心态恢复体力和培养对工作的热爱。学会善于忍耐与克制病人的过激言行,不能与病人发生争吵,应予谅解真诚开导取得病人和家属的合作与理解。利用多种形式培养护士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以适应社会需求。

4 自身应对:设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参加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知识的水平,提高自我调节,解决问题采用适宜的自我调节方法如:微笑,放松疗法等。家庭的支持也可减轻其压力消除自卑感。

综合所述,精神科护理人员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定期进行减压训练和放松情绪,对减少压力紧张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显玲.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3,17(4):441.

[2]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6.

[3] 胡显玲.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3,17(4):441.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9

目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社会偏见与不理解、经常要面对精神患者的攻击威胁、患者家属的合作性较差等原因,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处于紧张状态下,不但会对护理质量造成隐患,还会导致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力资源流失,进一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形成人员缺编的恶性循环,稳定护理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有效的激励。在激励心理特点中,职业价值观是个重要的变量,它是了解员工工作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是被护理专业人员所公认的、通过训练学习而内化形成的行为准则。它指导专业人员的决策和行为,是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石,本研究通过对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探讨影响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稳定护理队伍,选择激励方式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于2008年12月8日至15日,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正式和招聘注册护士共204名进行调查。排除标准:尚未取得护士执照;调查期间外出进修、休假;进修生、实习生。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Nursing Professionai Values Scal。一R,NPVS一R ) -s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即照顾提供(10个条目)、行动主义(8个条目)、责任、自由、安全(5个条目)、信任(3个条目),共26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n 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对该条目的职业价值观认同越高。量表总计一及各个维度的Cronbach’s。系数为0. 663—0.796。

1.2.2问卷发放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18份,缺项>25%者视为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为85. 00%。

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使用频数、百分数,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统计方法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2结果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见表1)

2. 2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

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分处于中等水平(3.35 10.47)分,其中各维度得分见表2,得分较高的前5位与得分较低的前5位条目情况见表3。

2. 3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分和4个维度为因变量,以调查对象的职称、学历、年龄、护龄、性别、岗位、类型、科室(设哑变量,教学科:X1 -1,X2=0;合并症科:Xl =几X2=从普通科:X1 -0,X2=0)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分有影响的因素是学历、岗位、年龄和科室,结果见表4。

3讨论

3.1精神科护士较重视精神科护理伦理和病人隐私的维护

本研究显示,调查对象对“拒绝参与违背自己专业价值观伦理要求的护理工作”、“维护患者的隐私权”价值观体现出较高的认同度。由于精神卫生及其医疗模式的特殊性,精神卫生决策无不涉及到伦理和法律议题6。因此,制定相应的精神卫生政策,保证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必要的。随着《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卫生条例》及《护士条例》的相继出台,规范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言行,引导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护理工作,更好的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特别是《护士条例》及相关法规实施后,每所医院组织护士进行了学习,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守法已成为护士护理服务的行为准则。

3. 2精神科护士对“参与同事间评估活动”认同度较低

调查显示,“参与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价值观体现出较低的认同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精神科护士认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任务只是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日常护理,而认为“参与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并不是其主要工作内容。这可能与参与本次调查护士绝大多数不是护理管理者,极少有意识参与同事间的评估活动有关。实际上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是同事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消除隔阂,屏障,互相帮助提高的一个平台,而本次调查对象认同度低,值得护理管理者及护理教育者重视。

3. 3精神科护士对“做患者的代言人并扮演作为患者倡导者的角色”认同度也较低

“做患者的代言人并扮演作为患者倡导者的角色”价值观也体现出较低的认同。这可能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给护患沟通带来困难,精神科护士对“责任和代言人”的涵义理解和重视不够有关。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发病阶段具有独特的病态心理,以致产生思维、行为等方面的紊乱。精神科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信仰道德、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高水平、全方位有效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3. 4影响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3. 4.1学历表4显示,学历对职业价值观总分、“行动主义”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不同学历护士在校教育培养目标不同有关。中专护生的培养定位在“实用型初等护理人才”,而大专和本科护生培养目标为“学术定向”。这是护理中等教育院校和高等院校在功能上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本科和大专学历护士理论扎实,在工作过程中懂得病理生理,能解释疾病症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而中专学历护士理论知识相对差一些。同时,中专学历护士在组织中晋升和发展的机会较本科和大专学历护士少一些,这些因素可能都是大专和本科学历护士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显著高于中专学历护士的原因。

3. 4. 2岗位表4显示,护士长对职业价值观总分及“照顾提供”和“责任、自由、安全”的认同显著的高于普通临床护士。护士长较其他岗位的护理工作人员有更丰富的护理工作经历和体验,对护理工作的实质、工作内容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因此,护士长对实际临床工作和责任感有较高的认同度。同时护士长相对于普通临床护士在物质、精神和信息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普通临床护士工作量大,夜班较多,同时参与教学、科研的机会较少,在工资待遇、成就感及发展机会上比护士长差。

3. 4. 3科室表4显示,教学区的护士对职业价值观总分及4个维度的认同显著高于普通临床科室的护士教学区的护士担任着护士和教师的双重角色,带教老师对护生而言则是教书育人的兼职老师,要把对护生的培养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特殊的角色要求决定了带教老师应该具备更强的事业心,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而普通科室的护士在完成自身工作之余没有教学任务,这样他们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导致了教学区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显著高于普通临床科室的护士。

精神科护士论文例10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表示愿意配合。其中男10例,女44例;年龄21岁~53岁;文化程度:中专30人,专科13例,本科11例;职称:护士16例,护师10例,主管护理师21例,副主任护师7例。

1.2调查方法 应用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共包括90个项目,有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此量表来自于行为医学量表手册,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每项根据被试者最近1w的感受按"1"(没有症状)到"5"(极严重)5级评分。然后根据不同症状的评分相加得出总分、各因子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状况程度越好。开始评定前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心理治疗师担任辅导老师,向被试者解释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对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如实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54份,收回54份。

1.3统计学方法 将测试结果与中国常模即正常人1388例数值[3]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见,精神科护士SCL-90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随着《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和实施,人们法律意识提高,对护理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精神科病房大多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患者出现问题首先质疑护士的工作,面临来自社会、家属、医院一系列的责难,使护士工作压力大;精神病患者不同于普通患者,他们大都没有自知力,不承让有病,拒绝住院,拒绝治疗,在病态思维下,往往会出现冲动、自杀、伤人、毁物、逃跑等异常行为,甚至会有更加严重后果。为了防止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精神科护士必须工作认真细致负责,应激反应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例如:15min~30min巡视一次病房,护士在交接班时必须清点患者人数和危险物品数目,特别是约束带。长时间使护士养成了反复检查反复点数等习惯;精神病患者思维紊乱,行为异常,随时都可能发生自杀、自伤、冲击护士等危险行为。据报道精神科护士在其职业生涯中遭受患者的攻击率为86.21%[4],所以精神科护士上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就要求精神科护士让患者始终在视线之内,正确认识精神症状,掌握接触患者的技巧方法;基层医院精神科护士工作环境差,护理人员相对缺乏,据报道我国精神科护士密度的平均水平是1.46/10万~2.25/10万[5],导致夜班次数频繁,工作负荷大,经济收入与付出不匹配相对较低,在对工作付出努力后,却受到不公平对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就会导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4对策

4.1加强护理人员多方面继续教育 重视精神卫生宣教工作,对护士工作给予支持和理解。为适应精神医学的发展和需求,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紧跟科技,提高对患者精神症状的认识,正确、及时、客观的判断患者情况,如及早识别冲动发生的先兆,及时发现,用保护性约束的办法及时制止。加强业务学习,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学习及自学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健康人格及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减压,提高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4.2加强管理措施 医院管理者从护士的人员结构、工作状况、学习途径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降低工作负荷,调动工作积极性,更好的维护护士身心健康。

4.3改善工作环境 为了患者和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必须改善精神科病房的工作环境,完善精神科病房的安全实施,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减轻精神科护士的精神紧张和工作压力,降低工作风险。

总之,基层医院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还是有些改善,远期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谭苏玉,黄晨.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和自我防护[J].中国社区医师,2012,23(14):241.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杂志,1999,13(增刊):64-6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