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精神医学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1 15:11:47

精神医学前景

精神医学前景例1

1 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21世纪初,将完成精神疾病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从分子生物学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将得到全面的发展,重点在Alzheimer病、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候选基因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精神科各种疾病和致病基因将被陆续克隆,在此基础上,21世纪的后期将可能开展对精神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从而完成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种神经生化假说(主要指经典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肽假说等),将在新世纪陆续得到验证;随着神经生物学对各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功能蛋白(包括受体、代谢酶等)性质的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将得到阐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CT、MRI、SPECT等现代先进检测仪器开始用于精神医学,使神经影像学在精神医学领域有了初步的发展。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将逐步装备PET仪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精神医学的脑功能影像学将出现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活体脑部受体的研究将彻底取代20世纪在精神病患者尸体脑组织上的研究,这对克服许多实验不稳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热衷于寻找直接服务于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某些精神生理学标志,虽然探索的结果往往自相矛盾、莫衷一是,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新世纪会得到加强,除了在脑电生理、眼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推广之外,新的、更多的精神生理学标志将被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种学科与精神医学的结合发展也势所难免,精神医学将出现相当多个互相联系但又独立性极强的分支学科,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体现。

2 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

在步入21世纪后,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并且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师参加临床各科的防治工作。

3 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

康复精神医学在新世纪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4 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

21世纪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的建设 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国际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新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

(2)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21世纪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3)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目前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

精神医学前景例2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医文化教育

一、中医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一名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是高等中医院校工作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与其他医学类院校不同之处在于,高等中医院校还秉承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精神,是中医院校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工作对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开展中医文化教育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从专业教育和行业特色角度的分析

中医学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其产生根源和学习过程与中医文化密不可分。中医文化也就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1]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中医文化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是伴随着他们学习和今后工作的精神基础。中医文化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基础。中医学的和谐观体现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中。[2]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二)从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分析,中医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从对人的教育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医道不仅仅是治病之道,它关涉到每个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确立,关涉到我们对宇宙万物整体的认识。于是,一个独特的,不同与其他医学的一种新型医学就是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产生了。

2.中医文化倡导“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中医医德观的体现。对此,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名利思想“此医人之膏育也”,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张仲景的医德[3]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的命题,充分体现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

可见,中医文化的内涵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

二、当前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从目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对待中医学和中医文化的态度看,有的学生不热爱中医专业,不相信中医、学习不认真、缺乏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更不愿意去了解和学习中医文化,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中医药事业,而已经走上中医业岗位的人员,他们的中医文化知识和底蕴不能让人满意,这样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从业人员。形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给中医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

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给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也给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现代中医大学生,进大学前接受的主要是以现代科技文化为主的教育,再加上他们从小就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一旦接触到精气、阴阳五行这些传统理论,自然就会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发生冲突,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困惑、理解上的偏离,甚至对所学专业失去信心。

精神医学前景例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48-03

广义的人文教育是指在大学里进行的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人文价值、人文素养有关的教育。目前学界关于中医与人文之关系、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科研成果颇丰,视角、观点各有建树,不一而足,但是还较少有人从中医文化里的人文资源这一角度切入。为此,本文试图探讨中医文化里蕴含的人文资源有哪些、医学院校利用这些人文资源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优势在哪里、可从哪些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等,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医文化中的人文资源

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k)说过: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文化概念出发,中医文化应该是涵盖一切与中医有关的文化,它不仅包括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中医知识和技术,还包括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中医精神文化,具体表现为与中医关系密切的观念信仰、文学艺术等――而这些,正是中医文化之人文资源。

在中医文化中,其人文资源表现为两个大类,一是世代相传的中医类文学作品,二是中医名家医训。何以见得它们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呢?下面以一则中医类文学作品《张仲景与祛寒娇耳汤的传说》为例: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医术高明,人称医圣。他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河南)时正值冬天。他沿途看到很多无家可归者冻烂了耳朵,甚为伤心。回到老家后,张仲景忙于为上门求医者治病,同时还挂念那些冻烂耳朵之人。很快,他研制出一个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具体做法是: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煮熟、切碎做馅料,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用原煮熟,让患者吃下。准备停当,张仲景在南阳东关为穷人施舍“祛寒娇耳汤”:每人一碗汤加两个“娇耳”。这天正值冬至,人们吃了这“祛寒娇耳汤”,再也不会冻伤耳朵了。

张仲景在长沙任职时也兼行医,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告老还乡后,长沙百姓每年都派人前去探望。在他晚年病重、时日不多时,长沙百姓希望他百年后能到长沙安葬,但张的乡亲不答应双方争执不下。张仲景说:长沙、南阳两地都不可忘,我死后,你们就抬我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断处,即安葬之处。

那一年冬至,张仲景病逝,民众遵其遗嘱行事。当送葬队伍走到当年张施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灵绳断开。于是,百姓将其就地安葬,并在其坟前建了庙,此即如今的医圣祠。

由于张仲景是在冬至给穷人施舍“祛寒娇耳汤”、又在冬至日去世,为纪念他,从此大家每逢冬至都要吃饺子,传说这样做,耳朵就不会冻坏了。

这则故事内容简单,即医圣张仲景以高明的医术和仁慈之心,为民治病去疾,民众对他报以尊敬和爱戴,但故事包含的深意却耐人寻味。稍加梳理,可知张仲景是这样一个人――身份/职业:官员,医生。技能:精通医术,人称“医圣”。事迹:任职长沙,为当地百姓治好病;告老还乡,继续行医,研制药方、施舍良药,为平民治好了冻耳朵。综上所述,即可得出张仲景“人品/医品:德艺双馨”这个结论。

再来看老百姓的反应:在他为官的长沙,有着大量受惠于其医术的患者“粉丝”。“粉丝”们在他告老还乡后,还每年一次不远万里地探访,甚至希望他百年之后到长沙安葬,而他的乡亲则希望他安葬于家乡......这充分反映了百姓对张仲景的肯定、感念、爱戴和敬仰。

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强调的不是他的官员身份,而是他的医圣身份;他受民爱戴的原因不在于他是一名位高权重的官员,而在于他用精湛的医术为民解除病患。老百姓更看重、赞赏和期待的是其精湛医术和仁爱情怀。此象背后,是社会对医者仁术和仁心的期盼与需求。也就是说,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品和高度的人文关怀既是医者的职业特质,也是社会对医者的理想期待。

而在中医传承的名家名言里,就有与此相关的医训。如唐朝孙思邈在其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里,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其一言“精”: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指明医者专业须熟练乃至精湛。其二言“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d、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强调医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诚心诚意为患者除病祛疾,精诚皆备者方可称得上“大医”。张仲景正是这样的大医,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受到百姓爱戴和尊敬。

精神医学前景例4

1.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突出强调在多元化的时代,更加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医学生是医学院校校园的主体,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acp-asm基金、abm基金和欧洲内科学联盟2002年共同发起和倡议《新世纪的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的职业精神[1],提出了医师必须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社会公平的三大基本原则和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医疗质量、对患者诚实等十种职业责任。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生的已成为当前医学院校主体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学从业人员,正在从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处于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逐步形成阶段。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要从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深刻理解医学生在校的主体地位,真正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加强他们的职业精神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缓解医患矛盾,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做好基础工作。

2.当代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医学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医学院校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一方面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结构欠合理

许多医学院校的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课程位置不清,课时少,关注和重视度均很低[2]。各类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课程设置目的性不强,只侧重于课程的知识属性的灌输,而疏忽了其内在价值性。同时,这些课程目前还缺乏与整个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使得它们仍然较独立于医学课程之外,不能充分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3]。

2.2 非医学背景教师对医学知识了解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非医学背景教师容易认为医学只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忽视了建立人文素养课程的真正目的是将人文素养课程的内在价值影响给学生,而不是一味侧重人文素养课程的知识属性[4]。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等非医学专业课程,完善学生的自我修养,并为其以后进入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支撑。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地讲解概念和理论, 而没有注重其实用性。另外,非医学背景教师对医学知识不够重视, 容易导致所教知识与学生的专业脱节, 学生兴趣不高,也不能实现课程的宗旨。

3.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3.1 教学中融入医学元素

传统的非医学学科教学游离于医学教育之外,所以医学生只是迫于考试的压力而学习,并不能将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意义[5]。教师恰当地结合医学知识进行学科教学, 既可以达到学科间知识的有机融合, 有助于改善知识结构,改变狭隘的专业观,也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帮助[6]。

3.2 辅导员队伍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引导

辅导员在高校中是最为接近学生的教师群体,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活动组织等大量工作,很多辅导员对学生来说亦师亦友,对学生的引导和导向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应该重视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运用辅导员的有利资源引导并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让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生命观、价值观,进而在医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3.3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医学职业精神的本质是医学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春雨润物般的医学职业精神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至关重要。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弘扬医学职业

神为核心,如果偏离了这个核心,校园文化就会流于“通俗大众化”,没有了医学职业精神所独具的特色精彩和灵气。一是加强校园校貌环境建设,通过建立医学家塑像群、医学家事迹长廊、医学家名言画像等,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切身的医学气息氛围和深厚的医学文化积淀。二是加强人文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利用橱窗、校内刊物、广播、网络等大力宣传中外历史上医德高尚、妙手回春、治病救人的故事,让他们的崇高职业精神永远在校园中流传,达到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目的。

3.4 加强医疗实践,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来说,外部的教育影响和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被他们所理解、消化和吸收,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观念。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体现知行统一的医疗实践,让医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和必须胜任的社会角色的价值,强化他们治病救人乃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的观念,对病人一视同仁的观念,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观念等,使学生接受生动而深刻的职业教育,增强责任感,从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精神得到升华。

3.5加强以榜样召感为主题的教育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加强校园内外医学职业精神教学基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140多所医学院校,包括70多所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建有校史馆的约达90%,但建有专门的以弘扬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题的医学教育场馆寥寥无几,其比例非常低[7]。因此,医学院校在扩大规模的建设规划中,应有系统地建设以弘扬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题的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园等示范性教育基地。这些展室、展馆等要展出人物的生平事迹、贡献成果介绍、珍藏物品和个人塑像,要让参观者有视觉和心灵的震撼,让他们被一种高尚的力量所吸引、所启迪。同时,要把参观这些展室、展馆建设成为新生入校、毕业生离校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干部培训、新教师培训、新医务工作者培训的必修课。医生、护理人员入行前必须在先辈们面前宣誓,为将来献身医学许下庄重的诺言,让毕业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医学职业精神的教育,将精神铭记心灵。

参考文献:

[1] abim基金,acp-asim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倡议.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1-2.

[2] 汪滋民,李明,蔡郑东.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87-88.

[3] 梁进.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科教育的全球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6(4):1.

[4] 刘翠,程乐森,徐玉梅,等.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23(1):98-99.

[5] 祝世娜.医学院校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知识学习[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71-74.

精神医学前景例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的兴起,本身就是医学理性精神属性之必然逻辑性的展开,与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范式和医学理性精神教育息息相关,故医学理性精神的泛化是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因素。医学理性精神属于医学科学精神的范畴,是医、护工作过程的精神基础,与医德养成教育关联密切,与医学应当相辅相成。面对守望生命的医学事业,卫生职业教育的医学理性精神内涵包括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对高职医学生坚持高尚的和稳定的医学理性精神教育,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卫生职业教育和工学结合办学属性之逻辑必然性的展开的基本要求。在新医改背景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卫生职业教育的范式教学模式下,再认识高职医学院校的医学理性精神教育的品位建设如何开拓是一个现实命题。

当今过度医疗、看病难、看病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医疗消费不合理、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资源共享缺陷的弊端已不是一般性的问题,关系到现行社会医疗消费市场和各类医学教育是否公平、诚信、实用,关系到医疗保健的公益性保障,也关系到医疗消费者对医学理性的信任问题。在此种背景下,医学理性精神建设正在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特别是职业医学应当亟待探讨的问题,同时医学伦理学的善良总原则要求树立医学理性精神,忠实实践医学目的与公平、公正的医疗消费,籍以保证医学服务的公益性取向。卫生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新兴的医学教育事业,其生源质量较差,毕业生工作能力受限,但高职医学生接受医学理性精神培育的空间较大。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高职医学院校势必需要加大力气对高职医学生进行医学理性精神的培育,再认识医学理性精神教育与医学职业行为培育的相容性方面的问题,再认识坚持和弘扬医学理性精神建设与提高高职医学生职业成长性和医学职业服务境界的内在关系,或许更有利于显现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效性。

二、卫生职业教育医学理性精神的基本属性

医学理性精神基本内涵是职业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行为中具有的医德理性的特定渗透、表达和反映的心理状态,是医学目的之逻辑必然性展开的心理活动,是医学随时代变迁、广大医疗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而适时自我审视、自我发展的必然属性。其属于医学科学精神的范畴,是医疗活动的精神基础,是以善良总原则和“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为前提的精神境界,也是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元素。笔者认为,卫生职业教育医学理性精神是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的集合,基本属性包括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是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倾向的综合体现。卫生职业教育坚持医学理性精神教育,可以造就高职医学生的医德境界和职业成长性,在一定程度上导向和定向卫生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培养高职医学人才。

三、再认识高职医学生建构医学理性精神的几个相关问题

1.再认识高职医学生对现代医学理性产生困惑的症结

目前,三大因素困扰着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的建构:其一,过度医疗、医疗技术主义的萌生与泛滥,使“利润绩效”转嫁于医疗消费者,造成医院公益性淡化,有悖于医学理性和善良总原则,引咎高职医学生对医学理性精神产生模糊认识。其二,“必需、够用”的教学理念束缚着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属性的必然逻辑性展开,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没有完全融入卫生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连受“挫折”,知识体系的积累存在缺陷,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理性精神混沌。其三,高职医学院校建构主义理论缺陷,不能有效地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使高职医学生对医学理性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存在局限性,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同化、顺应和平衡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的建构。

沉思高职医学生对现代医学理性产生困惑的主要的社会背景, 需要再认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多数高职医学生对卫生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就业前景的担忧,使其医学理性精神的自我建构和自我调控能力低下;二是,医疗消费是商品消费的再认识进一步印证了卫生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医疗的商业化影响,并由此引发诸多的现实医德问题,高职医学生与医疗消费者一样,对从医人员的医德境界和医学理性精神提出质疑,而医疗机构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改善现实医德和医学理性的问题。三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滥用对医学目的的异化,并带来的道德和医学伦理难题,使高职医学生与医疗消费者对医学目的产生了困惑,同时对从医人员的形象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提出争议,进一步对医学理性精神产生困惑,而从医人员又不能时常自觉维护和履行医德规范及坚定医学理性精神。四是,医疗机构及其从医人员医德不自律而蕴生的拜金现象、过度医疗、医疗技术主义、医学情感淡化、医院文化建设无序均为医学理性精神的惰性因素,它们有悖于医学理性精神的真谛,是坚定医学理性精神的系列障碍。

面对高职医学生对现代医学理性的困惑,高职医学院校对高职医学生必须坚持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引导高职医学生认识和明确现代医学遭遇的医学理性和伦理道德困惑的根源在于医疗服务业忽视了对医学性质的认识、对病人是医疗消费第一因素的认识、对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医学的认识以及对人文医学的认识,籍以引导高职医学生自觉地接受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不断完善人格素质。

2.再认识高职医学生的学习理性精神对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的制约

学习理性制约着高职医学生的学习困惑、学习挫折的转归,是影响学习发展与医学理性精神问题的基本因素之一。学习理性精神的内隐与外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医学生学习心态、学习行为与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建构的律正、医学伦理关系的协调与医学责任的归属问题。学习理性精神是自律学习行为、制控学习责任和界定学习价值的重要因素,对高职医学生诸多的学习责任、学习困惑、学习挫折和学习心理障碍问题有一定的制约效应,其终究要潜移默化为对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的心理感应。面对卫生职业教育“淡化学科意识、知识体系弱化、注重技能训练”的不争事实,积极倡导和督促高职医学生建构坚定的和稳定的学习理性精神,会使其在医学专业知识体系的学习积累中处于优势地位,进而对其职业成长性和医学伦理观念产生良好的启示作用,对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建构呈现良好的制约效应。

3.再认识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的迷茫与医疗困惑的问题

当今,高职医学生基于上述原因,对医学理性精神产生了迷茫或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对医患医疗消费心态、医学人权的律正、医学伦理关系的协调和医学责任的归属等问题的判断。试想,高职医学生在对医学理性精神产生迷茫的情境下,面对诸多医学责任问题、医德困惑和医学伦理问题,就不能表现出应有的医学理性精神,不能把握医学理性精神制衡效应,就会产生医疗困惑的心理阴影。这说明医学理性的迷茫与医疗困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面对守望生命的事业,高职医学院校对高职医学生重新提出、界定和审视医学理性精神是一个重要课题。

四、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是高职医学生建构医学理性精神的新起点

人们期望高职医学生拥有高尚的医学理性精神,是医学的重要进步,也是高职医学院校新的教学取向和教学潜能。这种教学取向和教学潜能需要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方能使高职医学生置于其中,建构自己的医学理性精神,为自己的顶岗实习、择业、服务能力和职业成长性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1.师生共创和谐的学习理性的教育情境

教师在高职医学专业课施教中充分展现教学热情、教学情感、教学成果、教学有效感和教学品位,可以创设教学理性情境,引导高职生正确对待学习挫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情感、学习成果、学习有效感和学习品位,籍以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理性情境,形成培育和强化高职医学生学习理性的合力。

2.工学结合、院院结合,共同创建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的教育情境

工学结合、院院结合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结合案例教学,超前性创建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的教育情境,提升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的建构效果。以工学结合为抓手,培育医学理性精神建构的土壤,是提高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境界的新起点。

3.实习带教,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

临床实习的带教环节是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的有效平台,注重实习带教情境培育高职医学生的医学理性,是卓有成效的举措。面对医学服务工作情境,带教医师(护师)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情感体会,可以直接将工作平台需要的医学理性精神施教于顶岗实习的高职医学生, 会收到现实的、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4.社会舆论和顶岗实习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

过度医疗、医疗技术主义、转嫁医疗费用、看病贵、看病难等不满的社会舆论和救死扶伤、医者仁心、为患者排忧解难等满意的社会舆论与顶岗实习中的服务流程的训练,从医人员的言行和患者的评议,可以共同创设高职医学生的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

参考文献:

[1] 罗根海.评判中医药学需要科学与理性精神[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1):13-15.

[2]孙奥丽,孙永波,陈红霞.医德养成教育和医学理性精神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4,24(6):34-35.

[3]杜治政.卫生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调节[J].医学与哲学,2007, 30(1):3-9.

精神医学前景例6

[作者简介]蒋晓俊,中央财经大学在读博士,广西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助教,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05-03

医学即人学,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医学院校科学发展中担当的时代性任务。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应始终尊崇“以人为本,确立其对医学科学、技术的指导地位,适时约束医学技术行为”这一理念,并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构建全景式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平台,使医学教育走向具有人文关怀的健康发展之路。

一、培养医学人文精神需要正确处理的两大关系

(一)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的关系

医学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天然结合,但在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往往强调了科学技术而忽视了人文涵养,造成了整个医学界的畸形发展。为适应全科医学生教育培养的要求,摒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走单科办学的道路,转变实行生物医学的教育模式,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已经势在必行。

虽为中国的医学界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的旧模式,但其暴露出诸多弊端:最明显的是学科面窄,人文课程单薄,指导思想突出政治信念、忽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作为医学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理应得到正视。因此,医学教育界要在理论、观念上,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价值的相通性(医学科学对于真善美的自觉体认和永恒追求),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只有把人文精神培育的意识贯穿在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整个的医学实践中,这样才能实现医学模式的真正改变,使得医学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注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双向整合的关系

两种教育的整合要求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使学生视野开阔,有利于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中国现阶段的高等医学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专业教育,仍然以20世纪初的医学课程体系为主,这就使得我们至今也只能在分科教育的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英国学者阿什比曾举例阐释,“叫一个想当物理学家的学生花费时间去学习西方文化遗产,可能会很不耐烦。假如叫他以物理学为学习中心,讨论物理学在历史上的影响,物理学对社会产生的结果以及物理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之类的科目,他就会注意了。一个学生只要认识到非专业学科与专业学科的关系,他就会热心钻研的”。因此,人文教育必须整合到专业教育之中,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须通过各种专业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

两种教育的整合是通过交融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关系。科学本身是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机相联,不可分割。学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专业教育),教会学生做“人”(人文素质教育)同样重要,对于医学生尤其如此。因此,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价值的专业取向与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高层次方面的结合。甚者,整合须基于两点:其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两种教育整合的提前;其二,观念、思维、知识三个维度的整合是相互联系与渗透的。

二、构建全景式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平台

如能正确处理好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中的“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的理论关系和“专业与人文双向整合”的实践关系,籍此基础上,笔者试图从三个层面构建全景式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平台。

(一)以人本为核心的全员育人平台

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构建以人本为核心的全员育人平台,首先,要积极引导医学院校教职员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切实提高人文素质。只有人人把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视为己任,全员育人,把人文精神培育渗透到办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才能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言传身教、传道授业。第二,要强化管理与服务的双育人功能。在管理中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管理就是服务,管理的本质就是为人才培养服务,“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细心的关爱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感觉,使服务管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由单纯的管理育人向管理与服务双育人转变”。做各项工作时要树立“学生事无小事”的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志趣,尊重学生的追求和创造。第三,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人学”的思维。让学生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去完善自我,学会引导学生从哲理的高度去总结、体验、认识、反省自己。人文精神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思想,走上社会后学生才可能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平台

1.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第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精心建设课程体系,明确规划人文社会医学核心课程与体系,将其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其学时应占总学时的10-15%左右。同时,要广泛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培育正确的医学人文意识和理念,学会规范化的基本操作技能。第二,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宜选用该专业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典型事例等启发教育学生;要创新教学内容,适量适度,精心选择,让学生全面接受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美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系统教育。第三,在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见习、实习教学单位将医学生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与医学人文知识结合起来,将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和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让学生既丰富人文情感,升华职业精神,又能

培养敬畏生命、尊重权利、关心群众疾苦的品质。第四,在教学改革中推进医学人文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学生自我教育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人文知识向人文品格转化;加强教材修编,在专业教科书中的关键章节、内容中注入医学人文元素;建立健全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教学课程综合评估体系,借鉴国外的人文课程的评估方法,除笔试外,还可以有论文、讨论、参与教学研究。

2.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的无形阵地作用。隐形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无形阵地,建设隐性课程是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符合精神教育的基本尺度。人文精神的培育其实就是精神教育中的一种,王坤庆在《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一书中谈到:“实施精神教育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尺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由性。”在隐性课程建设过程中,需遵循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由性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建设隐性课程的主要任务不是教材的编写、课时的安排,而是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改善校内人际关系、形成优良校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有效学校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学校风气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一些基本显性课程并无多大差别的情况下,学风好、校风好的学校培养出更多的更为优秀的人才的现实也证实了这个问题。因此,对于那些想使学校站在医学科学技术高峰的医学院校来说,建设隐形课程主要就是创造优美的校园与医院环境、丰富校园与医院的生活、改善学校与医院内的人际关系、形成优良的医学院风气。总之,人文素质的培养既有赖于见诸教学计划的显性课程,更有赖于教学计划之外弥漫于整个校园环境的隐性课程,因为隐性课程在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整体性、非公开性、潜隐性、愉悦性和易接受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恰恰是在第一课堂进行人文教育所欠缺的!

(三)以仁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平台

如果说医学人文是一种精神,那么更确切地说它显著地表现为仁爱精神,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仁爱精神提倡泛爱仁厚,倡扬医学术业超凡入圣,强调的是博大而高尚的泛爱情怀。优秀医学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的载体作用,在医学生中有层次的构建以仁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平台,引导学生“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能够爱、传递爱”,在校园中树立起积极追求医学人文精神的良好风气,培育“大医必有大德,大德必有大爱”的医学人文精神。

1.积极开展“以爱为核心”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爱,认识爱。加强学生感恩教育,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人性化的服务和指导中感受到社会、学校、老师、同学及亲人的各种关爱;积极发挥国家新资助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学校给予的支持和关爱;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励志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爱无处不在,爱心之举随处可见。

2.加强校园“以爱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学会爱,能够爱。加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爱心作用。积极开展歌颂为医学事业捐献遗体的志愿者活动、无偿献血志愿活动、宁养义工等爱心活动,引导学生自发、自愿进行爱心行动;组织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进行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以感恩之心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回服祖国;

精神医学前景例7

面对中医经典教育在中医药院校需要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学校立足于中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于2010年9月,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仲景实验班”工程,开办以继承仲景学术思想为主的中医传承型人才实验班,以中医核心课程为主线,突出传统、突出经典,加强临床实践,强化经典背诵,探索一条弘扬“仲景之光”的办学之路。这一试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正在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的中医职业信仰和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具有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具有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中医专门人才。为继承和发扬医圣张仲景的思想,传承仲景文化,营造特色鲜明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成立有仲景学术研究所,在《中医学报》开辟了《仲景文化》专栏。2010年4月至5月,学校举办了“首届大学生仲景文化节暨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在仲景文化节开幕式上,千名师生齐诵《〈伤寒杂病论〉序》,在大学生中掀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艺术节期间,学校聘请中医中药大家和文化名人开展学术专题讲座20场,举办中医经典、歌唱比赛等竞赛活动10多项,参加人数2万余人次。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大学生们对医圣张仲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在教师的学术活动方面,学校坚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大力弘扬学术民主、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摒弃学术腐败,创新和发展了学术文化。此外,学校还举办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届仲景学术文化节”,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仲景学术思想,推动和促进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工作,提升学校仲景学术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在文艺产品开发中彰显传统文化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50多年办学历史的优势,积极开发中医药文化艺术产品,宣传和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文化育人的新途径。为宣传和弘扬首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原院长李振华教授所代表的老一辈中医专家的优良品质,学习和继承他们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德医术和视病人如亲人、精究方术博极医源的精神,启迪后人,教育后学,学校自筹资金于2010年8月与有关部门联合拍摄了电影《精诚大医》,以李振华和众多中医泰斗的生活经历为素材,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为底蕴,精心刻画了一代国医大师的艺术形象,被业内人士誉为影坛上极为少见的中医大片。2011年3月,《精诚大医》一举夺得第16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启蒙电影奖”和“组委会鼓舞奖”。此外,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目前正在紧张的拍摄中。该片记录了我国中医师承教育向院校教育转型时期,老一代河南中医学院人在建校初期极其困难、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边学习医学知识、边建设学校的艰难历程。电视片真实地记录了从学校这些奠基人当中走出的一批德艺双馨、人民爱戴、饮誉省内外的全国名老中医,他们中至今还有许多人依然默默无闻地在省内外各地为百姓解除病痛。观看电影《精诚大医》和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将成为学校新生入校教育的必修课。

三、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医文化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学校通过设计和建设幽雅别致的校园人文景观,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矗立在老校区的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医药大家的雕像、长达50米的中医药文化碑廊和历代名医名言,塑造了深厚、广阔、灵慧的精神空间。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通过中医特色校园文化工程整体设计,与新校区各项建筑工程浑然一体、交相辉映。赋予天一湖文化内涵,点缀山石、花木,建设水文化景观,以彰显校园的灵性美;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树立了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塑像,在北大门内建设了“中药百草园”,在教学大楼走廊悬挂了历代名医的画像,在教室和学生活动中心张贴学校退休教职工为学生书写的以中医经典和格言警句为题材的大幅字画等,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气息。在学生宿舍和食堂墙壁上悬挂了大批人物画、山水画、油墨画,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成为学生增长见识、优化人格的源头活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此外,学校还计划通过建设河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草药植物园等工作,使学校成为人们了解河南中医药文化的窗口。

四、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体现先进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多年来,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努力打造诚信自强的育人品牌,坚持“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发挥国医大师、教学名师等的示范作用,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的教风,以人为本,铸造了爱与责任相统一的新时代师魂。同时,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强化教育引导,增进师生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涌现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王一硕和“全国大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十大自强之星标兵”白云苹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效仿,大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诚信自强、团结互助蔚然成风。继王一硕、白云苹等大学生先进群体之后,在学校学生中又涌现出到四川灾区做抗震救灾志愿者、荣获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的邱永华,勇斗拦路抢劫歹徒的陈子涵,智擒拐卖儿童犯罪分子的李萍,带着弟弟上大学的张瑞娟,在禽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期勇挑重担、主动请缨到隔离门诊工作的贫困县志愿者郑五洲,“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苏国磊、白丽萍、白丽娟等一批新的优秀大学生先进典型。2011年5月,双胞胎姐妹白亚平、白亚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获得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提供的“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精神医学前景例8

神农神农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好吃的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意。湖北神农架据传是神农搭架采药、疗民疾病的地方。他在那里“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

歧伯岐伯是我国远古轩辕黄帝时期的重要人物,著名医学家,被后人称为中华医学鼻祖。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岐伯又尊称为岐天师,意为懂得修养天真的先知先觉。关于岐伯的遗著,见于医籍者有《岐伯经》十卷,《岐伯灸经》一卷,《黄帝岐伯针论》二卷及《岐黄要旨》、《岐伯精藏论》、《岐伯五藏论》、《岐伯奥旨》等。但以上诸书大多失传,仅留残著,被后人整理编辑成《黄帝内经》,流传至今。后世人把医术称为歧黄之术,从事中医业者为“歧黄传人”。

黄帝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目前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黄帝内经》据传是根据黄帝与歧伯的对话,后人编辑整理而成。

长桑君长桑君是战国时的神医。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与之交往甚密,事之惟谨,乃以禁方传扁鹊,又出药使扁鹊饮服,忽然不见。于是扁鹊视病尽见五脏症结,遂以精通医术闻名当世。

公孙光公孙光是西汉时医学家。甾川(今山东寿光县)人,医术精湛,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以之为师,得其各种疗法之传授,遂以医名。

公乘阳庆公乘阳庆是西汉医学家,临淄人,精经典,重实践,医术精湛,著有《黄帝扁鹊脉书》,为中医脉案之宗,是淄博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代名医。公乘阳庆年迈之时,没有能继承医术的后代,就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授于淳于意,并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淳于意学了三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

精神医学前景例9

二、相关理论

首先,压力缓解理论与注意力恢复理论。RogerUlrich认为优美的自然风景有助于缓解压力,Kaplan夫妇认为自然环境也有助于消除疲劳并恢复注意力。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主要内容为:提供充分接触自然并能开展各项运动的机会;提供远离日常烦琐生活的新鲜环境;既提供私密、可控的空间,又提供社交与聚会的场所;具有良好的空间及场所可识别性;具有积极向上的艺术感染力。其次,场所精神与精神感知理论。C.N.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认为“场所精神”对一个地方的特质起决定性作用。若缺乏场所精神,人们便难以与自己所处的空间建立真正的联系,场所感将不复存在。场所精神理论曾广泛运用于城市设计及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但营造疗愈景观环境时也需要赋予所在场所一定的精神意义。

场所精神只有被人感知时才能体现其意义。为了易于被感知,疗愈景观环境必须符合一定的秩序。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自然界中所蕴含的秩序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并将其运用于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中。疗愈花园(HealingGarden)是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最重要的一类疗愈景观环境。总结了J.Westphal提出的疗愈花园的主要类型,图4概括了张文英提出的设计要点。结合上文的设计理念,我们选取了3所有代表性的北美医院案例进行分析。这3所疗愈花园分别附属于黎巴嫩社区医院、俄勒冈烧伤中心以及瑞迪儿童医院,主要指标。

三、黎巴嫩社区医院疗愈花园

该花园借鉴了多种日本造园的手法,强调从室内看花园时富有距离感的视觉体验以及漫步于花园中身临其境的动态感受。

1.花园类型――疗养花园该花园的设计目标是通过精心营造的自然景观,为所有使用者缓解压力,进而恢复身心平衡,强调在医院的各空间都能直接看到花园。埃门希泽中心的灌注治疗室,临接鲤鱼池,患者与自然花园的美景之间仅隔一层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室内外空间宛如一个整体。此外,在医院的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观各异。从灌注治疗室可看见叠水瀑布,为癌症患者带来舒适、积极的自然感受,可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野外自然景观该花园试图为漫步其间的人们营造一种野外自然景观。花园采用不对称布局,各类植物沿蜿蜒曲折的花园小径布置,阻挡了视线,可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3.公共空间与专用空间该花园既允许公众的使用,同时也留出了患者专用空间,使患者、医护人员、来访者都可在同一时间使用花园而互不干扰。

4.设计元素该花园的主要设计元素包括:3个小型瀑布、两个凉亭、露台、手工长椅、照明、常青树及落叶树。尽管借鉴了日本造园原理,但非简单套用其形式,所以该花园的环境仍让患者感到熟悉亲切而不陌生,这样有助于提高治愈效果。

四、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

1.花园类型――康复花园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不仅可为烧伤患者提供户外的康复运动空间,同时也为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减压休憩的场所。烧伤患者,尤其是腿部烧伤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步行来促进身体康复,为此花园中设置了环绕大部分花园、且具有不同路面材质及坡度的步行道。为保护患者自主行走,有坡度的步道单侧配有扶手。路面交替使用了沙砾与混凝土两种材质,可提供不同的触觉感知,从而丰富了患者的步行体验。

2.感官体验丰富的种植在植物配置上,特别选取了多种香味宜人、色彩和谐、花期不同、质地各异、高度错落的植物,可丰富来访者的感官体验。另外还种植了大量的多年生植物,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可充分观赏它们的成长过程。

3.受众人群烧伤患者对阳光很敏感,为此花园里设有钢结构凉棚及爬满藤蔓植物的格架,花园内外的树木也提供了大面积的遮阳树荫,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休憩场所。

4.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对于伤势严重、卧床不起的烧伤患者,病房窗户的位置与尺寸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躺在床上也能观赏到花园景色。

五、瑞迪儿童医院的莱西塔克家庭疗愈花园

建筑师TopherDelaney是一位乳腺癌幸存者。由于经历过生与死的较量,她认为除自然景观外,患者还需要能引导他们乐观向上且易于产生共鸣的设计元素。因此,该疗愈花园的设计宗旨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充满想象力且富有深刻寓意的童话世界。

1.花园类型――体验花园该花园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设计者确定色彩、造型、纹理及尺寸时,均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物质与心理需求,并利用动态的水景、光影的变化及可移动的景观家具等手段积极鼓励患儿与花园互动。如花园设置了海星状的凳子、彩色风车;带遮阳伞的可移动长椅可让患儿坐在椅子上参与各类活动;动物图案墙上的用彩色金属板拼出的动物造型,可随着光线移动改变影子形态及长短。

2.赋予设计元素特殊的意义花园主入口设有一只名为山姆的恐龙。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位做过27次手术的住院儿童,恐龙的高大形象寓意了该患儿与疾病搏斗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恐龙的腿上爬满了藤蔓植物,并饰有白色小灯,夜间也能展示它的生命力。另外,镶嵌着玻璃的蓝色围墙象征着星空,每颗星星象征着一名儿童。

3.带来感官体验的种植园中所有植物品种都经过精心挑选,不仅有宜人的颜色、形态和气味,也含有众多生命的隐喻,可使患儿及其家人在精神上得到宽慰。

精神医学前景例10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学研究生需要在儿童重症医学科进行实习轮转,学习对重症患儿的抢救和诊治。儿童重症医学科是培养儿科医学生重症抢救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的重要场所。但危重患儿病情变化快,潜在医疗纠纷的风险大,医学生短期内获得动手操作和参与诊疗的机会少,往往会降低研究生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效果,影响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医学教育进步,模拟医学教育(simulationbasedmedicaleducation,SBME)的应用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1]。在既往重症医学科实习教学中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患者为主要操作训练对象。而SBME则打破了这一模式,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和仿真模型模拟各种危重症的临床场景,以供临床教学;SBME贴近真实,具有内容丰富规范,重复性和安全性强等特性,对于医学教育有重要作用[2-3]。本文初步探讨对儿童重症医学科轮转医学生开展SBME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1SBME是社会发展和伦理学的必然要求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医学的“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指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遭受损伤。目前对医学生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伦理学,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不伤害患者[4]。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的医学生如果多地进行医疗操作,即使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也可能有违“不伤害原则”。SBME在培训医学生提高其医疗技术的同时规避对实际临床教学中对患者伤害的风险。因此,大力开展SBME符合伦理学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和疾病治疗越来越重视,较多人希望能在大医院进行诊治,使教学医院的医疗负荷不断上升。然而目前患方对疾病和医学认识不足,期望值和维权意识高,易造成医疗纠纷。儿科又是目前医患矛盾的高发区,儿科医闹现象和伤医案不时被报道。与以前相比,紧张的儿科医疗环境使儿科医学生无法在临床工作中获得相应的操作实践机会。在此社会环境下,SBME可以帮助医学生不断接受培训提升其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减少医疗风险。

2SBME是提高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

危重症抢救分秒必争,救治过程中有时可能无法向医学生讲解和示范,重症医学临床教学工作有其困难之处。SBME能模拟休克、呼吸衰竭、室颤等各种危重症,结合急救设备,能给医学生提供相关临床场景和救治演练。SBME实践性、重复性强,不受时间限制,是提高医学生危重症抢救临床知识和技术的有效手段。受时间限制,医学生在重症医学科学习期间不一定有机会面对特定的危重症,比如室颤。在儿童重症医学科中室颤发生率低,电除颤使用也少,室颤发生的时间不定,进行相关教学时学生往往感觉空洞,教学效果差。但是采用SBME就能很好地进行室颤急救教学。通过计算机软件使与仿真人相连接的心电监护上出现室颤心电波形,同时仿真人大动脉搏动消失,医学生通过心电波形和重要体征评估,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进行电除颤治疗或抢救药品推注。指导老师通过SBME完整地讲授室颤识别、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并作示范。再通过考核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评估教学效果,并通过摄像回放来纠正错误和不规范之处,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传授和讲解知识为主,医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来切身体会知识要点,并核实掌握程度。而SBME能帮助受培训者完成知识到实践运用这一转变,提高其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保障患者安全[5]。

3SBME有助于培养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危重患儿的抢救既需要指挥者的决策,又必须依赖团队力量来完成。传统医学教育注重知识单向灌输,各种考试考核也仅仅关注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培养医学生在危重病情下的诊治决策和应变等方面严重缺乏。而在SBME中可设定场景,并指定某位医学生带领团队,由其负责指挥,着重培养和锻炼其治疗决策和应变能力,利于全面培养医学生。在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间的沟通、协调合作非常重要。但在儿童重症医学科中指导教师无法有效地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去培养和锻炼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然而,SBME可以提供培养团队精神的良好机会。面对模拟的临床危重场景,参加培训的数名医学生需要群策群力短时间评估病情、抢救施治,整个环节都必须相互信任和协作,以达到成功救治患儿的目的。如在心跳呼吸骤停场景中,医学生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各行其是势必引起抢救的紊乱和错误。经过SBME培训的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增强。

4SBME在儿童重症医学科医学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

仿真人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儿童重症医学科开展模拟医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它们并不能模拟危重患儿全部的症状、体征和情绪变化,如果医学生仅仅满足于SBME培训成果而脱离临床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因此SBME并不能完全替代重症医学科内危重患儿诊治的床旁教学和技术指导。另外,SBME抢救的主要情节步骤来源于临床,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临床抢救工作。因此指导教师在情节设计和考核评估中均应考虑到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可能情况进行纠正和补充。医学是一门爱的科学。但是SBME在医学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医学生在面对仿真人时容易存在这是在面对“机器”,是在技术培训的思想认知,可能无法产生对待真实患儿的责任心、同情心和关爱,在培训室中也认为无需就患儿情况与患儿或家属进行相应医患沟通或病情告知,从而造成与实际临床工作的脱节,不利于医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因此,指导教师在SBME时需要进行医学职业素养、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教育。让医学生尊重仿真人,像对待真实患儿一样对待仿真人,牢记“不伤害原则”。综上,SBME能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培养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也必须正视SBME存在局限性,可以通过与临床工作结合、精心设计和加强人文教育等方面克服其不足。

参考文献

[1]梁菊,李瑛.模拟医学教育:医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2015,24(3):266-269.

[2]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4-23.

[3]SchroedlCJ,CorbridgeTC,CohenER,etal.Useofsimulation-basededucationtoimproveresidentlearningandpatientcareinthemedicalintensivecareunit:arandomizedtrail[J].JCritCare.,2012,27(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