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低碳经济分析3篇

时间:2022-12-29 09:55:52

摘要:介绍了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特征,分析了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要构成要素,研究了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要点,希望为我国煤炭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低碳 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分析3篇

低碳经济分析1

1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特征

企业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必须能够充分认识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特征。煤炭经济生态圈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很强组织关联性和生态性的生态圈。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特征如下:一是完整性。煤炭经济圈在空间分布上体现了完整性的优点,而且还要遵守中心分布的规则,帮助促进内部企业进行良性运作,最大限度提升经济效益。二是组织关联性。从近年来煤炭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煤炭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组织规模,和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逐渐加深,煤炭产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在互利共赢的情况下相互支持,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优化升级产业链,提升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增强企业的综合能力。三是生态性。煤炭经济生态圈也拥有生态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共同分享生态圈中的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对产业之间具备的协同作用加以利用,完善生态圈中资源性的生态功能,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有效解决企业发展和资源损耗的冲突,达到生态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

2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要构成要素

2.1主体构成要素煤炭产业、关联性产业、辅助企业是组成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三大主体部分。换言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这三个主体部分是推动煤炭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部分涉及的范围较大,包含许多类型的行业,煤炭开采公司、煤炭加工公司、煤炭发电公司、政府部门、相关研究机构等都涵盖在煤炭经济生态圈中。煤炭经济的关键核心产业还是煤炭产业,煤炭企业是依托于煤炭资源进行发展的,所以会建立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而且还会加强和其他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共赢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合作、共同进步、资源信息共享,以此达到企业之间优势互补的目的,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率。相关产业选择在相同的区域落户,发展较快的企业可以指导落后的企业,在技术、专业、先进设备方面提供帮助,推动企业开展创新研发,实现整个产业共同进步的目标[2]。

2.2资源构成要素煤炭经济生态圈需要依托资源进行发展,而资源要素除了煤炭资源外还有社会资源。资源要素也是主体部分主要作用的部分,通常要合理的开采使用煤炭资源,才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配置,这样才可以把煤炭资源的作用和经济性发挥到最大,同时能够升级优化煤炭企业的社会资源。煤炭经济生态圈中最基本的部分就是煤炭资源,但是也是煤炭经济发展中最基础的核心,煤炭企业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煤炭资源就不会有煤炭经济圈的产生。所以煤炭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煤炭资源,加强对煤炭的研究。还可以联合其他行业一起对煤炭资源开展全面、科学、高效的研究,同时还要提升煤炭开发能力,减少资源的浪费。如果要全面提升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地位和实力,需要煤炭经济主体部分具备创新能力和生态性能,也需要更注重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煤炭开发工作,减少煤炭资源的耗费[3]。

2.3环境构成要素环境因素也是煤炭经济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包含了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环境因素是所有企业在发展时都需要拥有的条件要素,煤炭经济圈也不例外,环境因素也是重要部分,煤炭经济圈和环境因素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开采和使用煤炭时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煤炭经济生态圈产生后,环境问题也逐渐变成核心焦点,生态圈建立对生存环境也会产生影响,在将来的发展规划中,必须要进一步提升环境要素的管理,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要点

3.1集约整合煤炭资源煤炭经济生态圈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要重视集中整合煤炭资源,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整合资源的主要做法有:一是改变企业发展重心。企业在煤炭经济生态圈中发展时,必须改变发展的重心,把发展的主体转移到集约生产中,同时也要推动生态圈中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工作,把企业联合起来,相关促进,帮助企业之间共享资源,企业在集约化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从而进一步推动煤炭经济圈中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二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煤炭企业要把煤炭资源集中起来再对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配置,联合各大行业一起研发煤炭资源,做到科学合理的开采和利用,最大限度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煤炭行业创新发展和积极转型。

3.2合理处理污染排放煤炭行业需要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属于高碳行业,如果在生产时没有重视资源的有效利用,会非常容易导致资源浪费,最终导致开采利用过程中排放量过高。煤炭企业在低碳经济视角下,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利用生产原材料作为切入点,降低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是以能源作为切入点,最大程度减少浪费。与此同时,还要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专业技术对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生成的污染物进行专业处理,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3.3清洁开采煤炭资源如果煤炭企业在煤炭经济生态圈中可以把资源集约利用有效整合,将会成为企业明显的发展特色,所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要把这一特点发挥出来。这就必须把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特别是资源和技术,确保煤炭企业在推动自身发展过程中,将低碳经济观念深入运用到每项工作中,然后再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而且还要注意必须使用清洁开采的方式进行。

3.4创新技术降低消耗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够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所以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重视的因素。创新在煤炭经济生态圈里也是煤炭企业重视的关键点。在推动低碳经济模式发展下,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都是重点要素,所以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更高要求,企业需要进行创新发展,在发展观念、生产技术、管理模式上都需要进行创新。而且还要加大对生产技术的资金投入。在进行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在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时,要注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生态的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企业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目标。

4结语

随着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发严峻,低碳经济理念的应用成为了推动煤炭经济生态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因此加强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煤炭经济生态特征分析,探讨其构成要素极为重要,这就要求煤炭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控整个经济生态发展趋势,结合对低碳经济下煤炭经济生态圈发展要点,进而在实际生产与运行过程中实现真正的低碳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打造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煤炭经济生态圈。

作者:聂翠萍 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

低碳经济分析2

为了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协调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明确表示要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低碳经济,为煤炭产业与企业发展提供新方向,满足国民日益多样的能源需求。生态圈模式以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绿色效益为核心。以企业、生态与政治环境与煤炭资源为重点,通过科学调控,让三者协调发展。政府应站在宏观角度,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导下,提出建设新要求,推进煤炭供给侧改革,提供政治政策帮扶。企业应站在微观角度,改进生产与资源利用模式,发展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合力。要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加强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并实现绿色开发。

1低碳经济概述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各类污染问题,要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之路。加强气候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由此,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此经济活动直接影响未来生态环境变化,也决定了各经济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具有耗能少、污染少、排放少等优势,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重新规划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其本质是通过优化清洁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率,为社会提供低碳产品,能兼顾经济与生态双效益[1]。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属于市场经济体系,需要遵守市场规则。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时,不能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就是要在维持人们日常生活条件的基础下,规控浪费、奢靡行为。低碳经济具有技术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既能优化能源利用,也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节约并提高能源利用率时,要保证能源服务质量。在减少气体排放的同时让人们有序生活。低碳经济具有目标性,低碳经济是人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产物,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

2煤炭经济生态圈概述

2.1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概念近些年,我国持续制定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环保战略等,增强了经济的生命力与内在动力。在此背景下,建设煤炭生态经济圈是必然选择,既是科学、高效的产业生产模式,也具有产业集群效果,能让煤炭产业朝着规模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构建产业系统,制定改革创新路线,从而加大煤炭开发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相较于传统发展模式,煤炭经济生态圈以生态、节能理念为指导,具有绿色发展优势,能实现能量良性循环。协调煤炭经济中各类主体的关系,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重点,兼顾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三效益,优化产业环境[3]。煤炭经济生态圈并非试验品,国际各组织机构研究表明,在低碳经济下,此生态圈具有重要价值。以煤炭经济为基础,以各企业与辅助机构为重要构成主体,以政府为保障,能科学分配资源、升级生产配套设施,为煤炭产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建设原则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聚集、创新与优产”原则,在共同目标与利益的影响下,各企业汇聚成产业集群,筛选出高质量的煤炭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煤炭产品,推动经济圈有序发展与产业升级,既能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也能在环境最大荷载内增加煤炭经济价值[4]。

3低碳经济视野下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分析

3.1基本特征①空间性。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拥有特殊的地理植物特征,对于某些产业,煤炭资源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与经济效益。在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时,其规划、布局既具有全局性,也具有单核心性。②结构性。受煤炭资源与政策等要素影响,煤炭产业常以网络集群形态出现,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煤炭经济生态圈建设,都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并重视开发。发展过程中,煤炭产业为单核圈,涵盖各类企业与机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与帮助[5]。③环境性。煤炭经济生态圈具有复合性。通过企业共享资源、积极合作,能增强产业发展优势。在生态学的指导下,煤炭经济生态圈能加强企业耦合,形成科学、有效的产业链与生态链,循环利用各类资源,既能减少废物排放,也能保护生态环境。在此过程中也能降低煤炭开发成本,将原有的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矛盾转为动力,从而实现低碳经济。

3.2构成要素①主体要素。建设与发展煤炭经济生态圈过程中,各类主体要素是重要动力,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是煤炭产业,合理规划煤炭集中区域、协调分工;第二类是相关产业,如电力产业等;第三是辅助机构,如政府部门等。要促进煤炭经济生态圈持续发展,要充分调动这三类主体要素的能动性,提高控制水平。其中,要重点关注煤炭产业,以煤炭开发为主要内容,以大中型煤炭企业为主要动力,既能吸引多类主体,形成产业集群,也能推动经济、技术发展,带动区域经济[6]。②资源要素。资源要素主要为社会资源与煤炭资源,要想保证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正确分配、开发煤炭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资源是市场竞争的重要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元素,为煤炭经济生态圈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煤炭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煤炭资源,能提升产业实力与资源利用效果,强化煤炭经济生态圈功能。根据上文可知,煤炭产业虽然能增强与能源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动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但是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挑战。通过煤炭经济生态圈,有序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发展绿色技术、形成绿色消费[7]。③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市场、生态与政策环境。煤炭经济生态圈建设与企业发展,必须处于一定环境内,各环境要素相互影响、进行能量交换,能为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由此,要提高对环境要素的重视程度,寻求平衡[8]。

3.3主要内容①规模化生产。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时,企业应该掌握市场发展动态,了解行业前景,意识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性,合理整合圈内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既能维持生态平衡,也能保障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建设时,企业之间应该进行优势互补,结合信息与技术优势,拓展行业发展空间。②清洁开采。煤炭经济生态圈能形成产业集群,在企业之间共享资源与信息。低碳经济背景下,要顺应时代浪潮,发展清洁技术、进行清洁开采,将节能环保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强化环保意识,让工作人员自我约束与完善[9]。③更新技术。创新与技术是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技术研发,在提高开发水平的同时保护矿区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研发污染防治技术,为后续环保工作奠定坚实基础。④污染治理。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守生态圈模式建设标准,缓解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减少污染。

4低碳经济视野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对策

4.1发展清洁生产模式,形成产业集群煤炭产业要立足于行业发展实际,建设具有独特性与资源开发特色的经济生态圈模式,要考虑煤炭资源分布、行业发展前景等要素,调整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煤炭企业作为煤炭产业与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体之一,要发展低碳模式,通过优化部门组织工作与生产工作、引进先进的开发技术、改造矿区、废弃物处理等,实现低碳、清洁生产。①集约化生产。在我国矿产资源整合政策的帮扶下,煤炭企业重新规划矿区规模,减少小型矿井比例,开发中大型矿井。提高工艺与技术水平,配备更加安全的生产设备,加大开发力度、提高回收率。若企业资源充足、生产稳定,也能逐渐扩大开发范围,加强制度保障,将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模式转为精细化、集约化生产模式。②清洁生产。想要实现清洁开采,必须重视开采流程、开采技术,升级与创新原有的开采工艺,如岩层控制技术等,解决传统开采工艺与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首先要科学规划巷道,选择符合生产实际的开采技术,以此减少煤矸石。同时,还要发展煤矸石处理技术,减少污染。其次,要提高选煤水平,以选煤为基础开展清洁生产,选煤技术能控制原煤燃烧,提高煤炭运输效率。最后,要研发煤炭温和气化技术,获得焦炉煤气、煤焦油与焦炭三类产品,实现低碳化应用[10]。③污染物循环利用。煤炭开发会产生多种污染物,通过研发污染物控制与治理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利用。首先,要合理利用瓦斯。瓦斯气体具有危险性,不仅危害开采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还会污染环境。要研发井下抽放技术等,通过瓦斯发电或生产炭黑,提高瓦斯气体的经济效益。其次,煤炭开发过程中会导致土地塌陷等问题,通过研发土地复垦技术,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实现安全生产。最后,要科学地应用煤矸石,将其运送到电厂,复垦后将其制作成建筑材料或肥料等。④降低能耗。低碳经济下,要减少能源用量,提高生产效益与实现环境保护目标。要系统开发伴生矿物,如膨润土、耐火黏土等,增加企业副收益。研发节能技术与装备,减少能源损耗。

4.2立足于煤炭供给侧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能源改革,构建清洁低碳、安全有效的能源发展体系,保证我国能源稳定。对于生态环境脆弱且资源丰富的区域,要加强治理,实现绿色开发。在保障能源开发效益的基础上,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立足于煤炭供给侧改革,要做好生态维护与修复工作。要以政府为主,鼓励企业研发绿色生产技术,进行土地复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通过资金与政策帮扶,缓解煤炭企业发展压力。例如,加快制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与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等,立足于当地生态环境现状与煤炭资源开发程度,建设煤炭产业链,如发展矿区风电、碳汇林等,为推进煤炭行业持续发展,实现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作用,提供相应帮助[11]。

4.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生态修复工作想要推进我国煤炭产业与企业稳定发展,持续供应煤炭能源,就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进行绿色开发。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要控制开发规模、方法、时间,集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维持为一体,应用填充开采、煤和瓦斯共同开采等技术,降低资源开采对区域水土、植被的破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避免发生水土流失、地面坍塌等风险事故。还要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脆弱或重要区域,建立生态恢复基金,加大保护力度,动态监控开采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严格控制开采规模。要做好生态恢复工作,要推动矿区与生态环境融合,对破坏严重的区域,要进行生态再造。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经济发展与开采特色,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生态恢复与污染治理方案,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我国方针政策规划工程进程。要以保护为主,恢复为辅,发展生态旅游、植被碳汇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恢复效果。要让矿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自我造血与修复能力,重点关注排土场、工业工厂等区域,还要防控水污染与气体污染。

5结束语

总之,煤炭作为我国重要资源,开发时间长,建设经验丰富。但是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增强,煤炭开发与应用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要在扩大煤炭开发规模、提高应用效益的基础上,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实现绿色发展。由此,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是必然趋势,具有经济与生态双效益。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拓展煤炭企业发展空间,增强煤炭产业持续发展动力,缓解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要重点关注环境、主体与能源三类要素,立足于生态圈建设与发展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增强政策帮助,综合开发资源并且改善企业生产模式。

作者:吴昊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

低碳经济分析3

绿色发展理念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我国绿色GDP的发展理念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就已经提出,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时,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已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直被着重提倡,掌控好生态安全边界就是守住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当下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制造类国有企业,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切以大局为重,争做产业整合、推动改革绿色发展的支持者、促进派、实干家。

1节能减排政策背景

全球气候不断恶化,其根源主要在于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在这其中二氧化碳是排放量最多的温室气体,所以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减少碳排放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权衡环境与发展战略,必须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2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我国能源的基本结构是以煤炭为基础,电为中心,多种能源协调发展,其中煤炭的基础地位明显。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体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模式和产品结构类型不断优化,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整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释放优质资源,使得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全国供需关系也逐渐平衡。2018年,全国原煤产量36.8亿吨,比1978年增长4.9倍,年均增长4.6%。煤炭被誉为工业原料之母,关系到我国工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稳定。当前,国家对煤炭的开发布局也在做深度的调整,煤炭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以煤为原料的产业链不断延伸细化,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大气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改善了煤矿“黑、脏、乱”的生产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矿区的建设。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由能源消耗走向高科技附加,煤炭消费由总量发展转向结构优化,整个经济步入由规模化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对煤炭行业的影响表现为:一是煤炭需求总量增长空间较小,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持续下降,煤炭企业增长空间受限;二是化解国内煤炭过剩产能仍将有序进行;三是煤炭的清洁和高效利用将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四是下游行业的产品升级、工艺改进对煤炭产品的质量、环保提出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五是对煤炭供应链运营的效率和精细化、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总结2010—2019年全国煤炭产量变化,其中2013—2016年产量呈现负增长状态,这一时期煤炭产业在政策推动下积极完成去产能任务。随着煤炭产能置换的不断完善以及推动煤炭优质产能有序释放等政策的推进,2017年以来进入“优产能”阶段,全国的煤炭生产能力逐步恢复。随着生产效率低、技术装备水平低、安全保障程度低的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优质产能释放,大型煤企不断整合重组,转型创新,2020年全国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体工业化进程决定了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基础地位不会变。实施煤炭精细化生产战略,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对我国是更为可行的战略。

3煤炭企业产品结构绿色优化策略分析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生产思维

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一场新的基于能源革命的赛跑已然在各大国间展开。煤炭作为我国第一能源,在绿色营销理念的原则下,要通过对煤炭生产、综合利用以及使用过程的整体性优化,不断丰富煤炭产品品种,优化产品结构,延伸煤炭产业链,继续提高煤炭产品精细化水平。当前全球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恶劣的经济发展氛围,深刻考验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各企业必须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传统煤炭生产企业在整合重组、转型升级的同时,必须同步转变营销思路,提升营销策略,创新适应于新形势新格局下的销售模式。大型煤炭营销企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国内企业在新时代、新常态、新形势下创新煤炭营销模式,提升营销效能,促进煤炭运销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煤炭供给侧与需求侧市场的良性互动,互惠合作,既促进了煤炭企业稳步发展,也有力支持了下游煤炭消费企业。煤炭转变,不仅是开发成本的降低、技术水平的提升,更是经营方式的转变,是金融化程度的提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让生产系统的劳动在市场检验中获得最大收益,以煤炭的高质量营销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逐步将煤矿粗放型生产转变为产品结构精细化分类,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

3.2提高煤炭提质创效能力,强化煤质管理

3.2.1坚持系统推进,分项落实原则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发展不仅包括利用方面的高效清洁,还包含生产侧更是需要高效清洁生产。加快选煤技术升级改造和产品设备研发推广,在全环节发挥科技优势,使煤炭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重点从主洗环节效果管控、粗煤泥高效回收、浮选工艺优化、尾煤泥深度脱水提效、褐煤干选提质等方面技术攻关。完成技术基础支持后进一步降低原煤灰分、提高精煤回收率、消灭煤泥产品,四方面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整体系统推进,从源头降低能耗,优化产品结构。

3.2.2坚持综合施策,精准落地原则在制定生产规划和策略时,应当一张蓝图绘到底,树立全局意识,要统筹兼顾,高度顶层设计,在政策制定、管理决策、细化落实、工作考核等方面综合施策;要立足各单位管理和生产实际,结合现有洗选工作水平,层层落实,“一厂一标”细化目标任务,明确重点、精准施治、有序推进。对相关煤化工、煤制氢等排放二氧化碳较为严重的领域和行业建立切实可行的法规标准,同时确保严格执行,建立上下终身追责制,使减排、减碳的目标和任务能够切实落到实处。
3.2.3坚持科学指导,务求实效原则在重点任务推进过程中,要坚持攻关与试点并行,组织专业队伍,对标行业一流,强化科学指导。可以充分采取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手段,缩短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性时间,同时对于重点技术要建立项目制科研攻关团队,尤其要针对“井下排矸”“煤泥深度降水”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突破制约瓶颈,确保精准落地,取得实效。

3.3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化生产新高地

坚决杜绝以往用数量来堆积起来的低效GDP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让煤炭利用发生质的变化。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立足科技创新,提升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一是深入开展标准化、智能化选煤厂建设,严格按标准化选煤厂建设标准开展对标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基本型和示范型选煤厂智能化建设进程。选煤厂深入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通过提升选煤厂标管理标准要求,不断优化选煤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实现减量化(减少煤、电、水、介消耗)和资源化(煤泥、矸石等综合回收利用)生产。二是全面开展标准化、智能化煤场建设,强化煤场无人值守智能化发运系统管理,优化煤场发运流程,提高煤场发运效率。标准化煤场建设通过完善煤场基础设施,强化发运流程管理,规范现场人员操作标准,提高煤场发运效率和服务水平。各生产矿井建设应用封闭式储存煤棚,具备产品运输、储存、装车功能,实现煤矿“出煤不见煤”,有效应对煤炭市场变化和环保要求。规划提升煤场区域功能,按混煤、精煤等品种分类存放,规定发运路线和装车地点,确保运煤车辆有序行驶和安全发运。加强煤炭产品发运流程管理,重点抓好产品计划、装车、计量、采样、出矿等关键环节管控,做到发运流程各环节形成有效监督制约,堵住现场发运管理漏洞,确保煤炭安全高效发运。

3.4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一是构建节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碳排放监测和大气污染防治办法,调整优化运输结构,严格把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步淘汰老旧设施,推进煤炭行业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广节能和新能源车船,构建绿色运输体系。二是充分利用电力的清洁优势,实行“两个替代”。①清洁替代,提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重,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性。在能源集聚地可建立火力发电厂,采用电能输送能源的方式替代以往的煤炭运输,在开发侧采取电能替代,利用特高压技术实行远距离、大容量、高电压等级的能源输送,实现煤从天上走,电从远方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污染;②清洁替代,在能源的消费侧,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比重,提高电能等清洁二次能源的终端消费比重,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三是制定行之有效的运输规划体系,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通道投入通车,全国各个大型煤炭基地外运能力大幅提高,在此基础上,深入拓展多式联运,以铁路物流基地为中心,规划建设配套公路港、海河港口,形成具有规模的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降低煤炭路途损耗和污染。

4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4.1开发侧加快产业升级,最大化利用煤炭资源在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方面,要因地制宜,“一厂一策”,推进燃煤电厂排放技术改造,降低有害物质排放,改进水循环系统,提高中水的回收利用和二次使用,将能源回收利用实现最大化;推动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发展,以煤炭作为燃料的同时,将其作为原料深加工,延伸产品链,最大限度提取分类优质副产品。引入资源利用的KPI考评模式,制定污染源排放和达标标准要细化,对于污染物排放少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实现正向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4.2传输侧发挥智能调度优势,实现全国范围内快速运输煤炭运输是稳定煤炭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近两年来受疫情因素的影响,近期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资源价格飙升,煤炭的产销运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铁路运输的枢纽地带和煤炭的生产地要尽可能产生更多更深的交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煤炭的智能化调度,利用大云物移技术采用新算法,优化过往的运输路线和体系,建立敏捷的响应机制,实现煤电联动,快速高效降费的煤炭运输。

4.3消费侧引入可靠的需求模型,节约重复成本我国煤炭的分布和需求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煤炭行业面临高质量供给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这就更需要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去克服这种不平衡。主要能源基地要充分合作,合理分工,避免无序竞争、交叉运输等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于各省地区在不同时节的不同煤炭需求建立可靠的模型分析,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巩固好中长期合同这一压舱石,稳定能源价格,切实保障民生。

5结论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优化产品结构、建设绿色矿井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改变煤炭企业在民众心里脏、乱、差的传统形象,增加企业利润,更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工作。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煤炭高效智能化开采,在生产侧、运输侧和消费侧同时布局谋划,实现资源精准开发、绿色开采、智能调度运输、节约消费使用,基于煤炭资源的有限性,根据市场需求、环境承载力,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己任,通过改变企业形象实施煤炭绿色化发展,更便于拓展新的业务,赢得竞争,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绍强.统筹推进煤炭行业节能减碳,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挑战[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1(5):1-6.

[2]刘峰,曹文君,张建明,等.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J].煤炭学报,2021,46(1):1-15.

[3]冯萌.推进精益化管理提升煤炭企业经济效益[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7):165-166,200.

[4]张西寨,周相团,闫东,等.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模式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6):99-100.

作者:王希彦 单位:山东能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