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美学特征与设计手法研究

时间:2022-10-24 11:01:35

摘要:后工业社会完成了由传统工业生产向文化与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转型,同时在哲学与美学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 美学 特征

美学特征与设计手法研究

1背景

后工业(Post-industrialization)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贝尔①提出的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社会主导产业由工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转换为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即社会从生产商品转换为生产知识与服务。这是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至发达工业社会之后的前瞻性的论断,并且随着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该理论被逐步验证为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社会发展理论。后工业不仅表现在生产与经济方面,其在哲学与美学方面的变革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对工业社会美学价值观的反动,后工业美学杂糅了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哲学领域的思想潮流,成为美学的先锋。后工业美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后工业美学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线,艺术成为了自我指涉的构建,而非社会的镜子,艺术创作的主题从宏大的叙事转化为艺术家个体的自在游戏(贡布里希②,《艺术的故事》,2002);后工业美学强调了视觉的冲击力,脱离了所指枷锁的漂浮跳跃的能指(德里达③,《书写与差异》,1966)成为艺术审美的主导潮流,电视、电影、影像与电子声音所创造的令人目眩的符号代替了架上绘画与古典音乐(本雅明④,1940);后工业美学还强调了时间的破碎化与逻各斯(Logos)的解体,即“一切坚固皆碎化为烟云AllThatIsSolidMeltsintoAir”(伯曼⑤引用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的论断,1982)。当打破了一切传统与禁忌之后,后工业美学成为当代社会文化艺术领域的“通用”准则。后工业景观原本指工业及工业活动停止后遗留下的工业遗迹,这些人类工业的痕迹随着时间推移成为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混合体,后特指经过设计再造之后的工业遗迹景观。后工业景观设计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后工业美学思潮影响下,同时伴随工业社会实体工业的衰落进程中诞生的一种景观设计类型。这一设计类型从传统的景观设计中继承技术与营养,在设计手法与美学构建上则另辟蹊径。

2后工业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2.1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worksPark)是较早采用后工业景观设计手法进行设计的案例,由美国景观设计师理查德·哈克⑥设计。煤气厂位于西雅图著名的风景地联合湖(LakeUnion)畔,曾经是负责全市照明煤气资源的重要企业,后随着电气、石化等新兴能源的替代而停产。1970—1976年,在煤气厂遗留下的厂房及大量设备的土地上,一个新的公园从规划方案逐步建设完成。这一时间点同后工业理论提出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迸发高度重合,这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设计师哈克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变革及审美的转变,他前瞻性地认为,前煤气厂遗留的大型煤气分解高炉,有着令人错愕的体量与复杂结构,破败而独特,是具有重要历史意味和审美价值的元素,于是在公园规划当中刻意保留了这一组高炉。公园的整体设计风格依然采用了当时最为通用的疏林草地为主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因此这组巨大的锈迹斑斑的粗野高炉和修剪精致的缓坡草坪恰恰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恍如隔世。这种反差在今天依然让人过目不忘,可以想象在70年代给社会大众带来的巨大震撼甚至是困惑。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是后工业景观设计的早期经典。

2.2杜伊斯堡钢铁厂景观公园

杜伊斯堡钢铁厂景观公园(LandschaftsparkDuisburg-Nord)位于德国鲁尔地区杜伊斯堡市的北郊,这个钢铁厂曾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钢铁工业最新技术的代表,后因联邦德国后工业化的转型而主动停产废止。1989年,德国政府开展了整个鲁尔工业地区转型的振兴规划(IBA),钢铁厂公园是庞大规划系统中的一部分。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⑦对整个厂区进行了景观规划设计。同20世纪70年代的西雅图煤气厂相比较,后工业景观的设计手法与设计逻辑更加成熟完善。拉茨在设计中首先强调了工业遗留物的景观意义,从审美的角度充分尊重并强调这些工业文明的遗物。整座钢铁厂几乎被毫发无伤地按原貌保存下来,似乎随时可以再次投入钢铁生产。冶炼高炉和复杂的管线网络成为公园景观的核心特征。同时,新的使用功能被赋予这些设施之中,比如5号高炉被用作可以攀爬的观景塔,高空设备检修用通道被改造成为空中的漫步道,钢铁外壳的煤气储存罐被改造成室内潜水训练中心等,这些改变都力求不破坏工业设施的风貌。改造后的公园所拥有的新结构和原有历史层面既清晰明了又整体统一。其次,设计尊重自然界自我修复的过程,设计后的公园并未“焕然一新”,自然的脚步仍在走进工业废墟之中,自然衍生出的白桦林仍在不断扩张,荒草在公园里自由地生长,灌木从中铁轨上散落的生锈铁水运输“鱼雷车”也任其自生自灭,展示人类痕迹的缓慢衰退进程。设计师在一处铁矿石料仓中螺旋形状地摆放了一堆白桦树树干,树干未作任何防腐处理,在日晒雨淋中逐年腐败坍塌并被荒草所湮没,这正是设计的初始目的——展示并见证大自然的“生老病死”。景观设计同时强调了丰富的游览体验和景观空间层次:由高架铁轨改造的空中步道系统营建出了公园的顶层,连接了公园内部的各主要景点,同时为游人提供了从空中观看公园和整个杜伊斯堡北部壮丽工业风景的空中观景平台。公园的第二个景观层是由散布在园中的桥梁和人行路组成的步行道系统,这些步道采用废弃材料再利用铺砌,形式灵活多变,连接了公园的各景点。第三层是水景观层,包括以前工业生产的废水排放渠、冷却槽和沉淀池,雨水经过这一系统得到回收和利用,形成丰富的水景观系统。第四层是功能各异的使用区和独特的料仓花园体系,在这一层面上游客可以充分体验独特的工业景观。以上四个景观层次既相对独立,也可以经过道路和阶梯进行竖向上的衔接,丰富了整个公园的景观空间元素。

3后工业景观设计的美学设计手法

通过以上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及杜伊斯堡钢铁厂景观公园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后工业景观设计具有以下普遍性的美学设计手法:

3.1衰败的审美取向

大工业的生产,开掘各类矿产资源,通过大型体量的厂房设备进行提炼与加工形成工业材料与产品,在大地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并产生大量的剩余物甚至是污染物。当工业活动停止,工业建筑和设施设备被弃置荒废,经过多年后,自然重新占领这些空间,形成了独特的废墟景观。德国摄影师伯纳德、希拉夫妇⑧首先捕捉并呈现了这种图景,他们在20世纪70—80年代联邦德国的各处工业区中游走拍摄,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工业之后的影像,这些作品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广泛的共鸣。后工业摄影通过强调形式、光线、图案与色彩来表现人类工业活动的痕迹,这是一种关于衰败的美学,完全不表现宏大历史或鲜活的人类存在,画面中只有荒芜与空寂。在后工业景观设计当中,充分肯定和继承了后工业摄影的审美取向,工业遗址现场的风貌是最应保护与忠实呈现的。《下塔吉尔宪章》中明确指出,工业遗存景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及审美价值(TICCIH,2003),例如破败的高炉、车间与长满荒草的铁路,是后工业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图1)。设计即应对工业设施设备进行完整的保留,这种完整性的保留,既是美学审美的需求,更是对工业流程和工业技术历史信息的保护,具有科技考古学意义上的价值。如十分必要需要进行拆除,则应在判定需拆除部分的景观价值和工业历史技术价值之后方可进行。残破的工业现场是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这种价值依赖于景观设计改造过程中的原真性,即尊重场地现状,原始、真实地展现场地的工业风貌。设计当中人为的修饰、翻新,使其看上去更“美”的企图是错误的。上海宝山铁合金厂位于宝山传统工业区,停产后改造成为景观公园,景观设计尊重并凸显出了废弃之后的工厂所特有的萧素气质,保留了大量的混凝土框架建筑和主要工业设备。原厂一组40米高的用于生产中降低污染排放的粉尘积尘净化塔被特意保留,塔身所有的锈迹和尘埃都未被清理,除尘塔旁设计了大面积矩形景观静水池,用于映衬塔影与天光。水池周边还种植了大面积的芦苇,夏季时郁郁葱葱,冬季时则衰败枯萎,突出了除尘塔的历史沧桑感,成为公园的景观地标。新的景观设施也重视与原有场地风貌的统一性。一组高架输送带的框架被保留,形成景观廊架,廊架下方地面采用质朴松散的灰色碎石铺衬,形成新的景观步道。道路两侧采用钢筋网编织成的石笼挡墙,石笼内部填充了打碎后的砖块、混凝土块等再利用建筑垃圾材料,营造了一条在工业遗址中穿越的景观游览线路,形成废墟感强烈的景观空间印象。与之相反,广东某造船厂所改造的公园中,大量的工业设施被涂刷了靓丽的红、黄、蓝三原色,并艺术化地新建了一条遗址上本不存在的精致的种满野草铺满白色卵石的铁路。曾经的工厂遗址变成了靓丽的“工业主题公园”,由于该案例在我国建设较早,带动了一批后续的设计项目走入了“装饰与翻新”的歧途。

3.2解构

解构(Deconstruction)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德里达在海德格尔⑨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从《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语言的构成出发,在文本与阅读之间创造裂隙,这一诞生于哲学的概念后逐步拓展为艺术设计手法。解构设计手法强调对固有关系与逻辑的否定:采取碎化、拼贴、叠加、重组,强调单体及局部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曾经的大工业生产,采用高效而组织严密的流水线进行,分工明确、逻辑清晰,是人类社会发达技术与工具理性的鲜活例证。这一逻辑支撑了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繁荣,而工业之后,则见证了这一宏大场景的轰然倒下,时代转身之后,留下的一片荒芜与寂寥。后工业景观设计之中,强化了时间片段的破碎性,新的景观材料与手法与场地遗留的历史信息互相叠加,形成多个时间片段的并峙。部分工业设施或工业零件因历史或设计的意图而被凸显出来,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场地地标,这些地标物脱离了原有生产流程与生产线的束缚,形成独立的个体性的景观要素,其工业生产上的逻辑已经丧失,而获得自由的景观审美意义。位于意大利都灵的由钢铁和汽车制造厂遗址改造成的多拉公园(ParcoDora),由彼得·拉茨事务所主持设计,设计师捕捉住了这一场地的最初印象,对前维塔利钢铁厂大厅的巨大橙黄色钢结构立柱进行了景观阐释,在屋顶的外层和大部分墙面被拆除后,30米高的钢柱看起来像一片穿越时空的“未来主义丛林”(图2),一条新设计的空中廊道穿梭在这些巨柱之间,引导游人近距离观赏体验不同高度的空间感受,这一区域成了公园迷人而充满活力的中心。大厅仍有屋顶的部分被规划成为一个有遮蔽的多功能活动空间,各类半室内文化活动在这里上演。地面层设计了简洁的线条状绿化,茂盛的植被和公共生活占据了这个人工环境,巨大的混凝土塔成为户外当代艺术展的展墙,混凝土建筑的地基正在变成梦幻般的游乐场。比利时恩客由煤矿改造成的城市广场,地面铺装材料采用了大面积的黑色粗粝碎石,与昔日煤炭产业相呼应。一批造型独特的白铁座椅被有节奏感地固定在广场的特定区域,如同当年井下开掘煤矿的矿工铲。设计师利用煤矿保留下来的一组18世纪铸铁材料矿井提升井架及一组19世纪钢铁材料为特征的井架作为广场的主景。新的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和举办文化集会活动的场地,配合现代的红、黄多色泛光照明设计,使18世纪、19世纪的煤炭工业结构与21世纪的市民文化产生并置、冲突与对话。

3.3隐喻

隐喻的目的,是与大众进行交流或引导,暗示某种历史的、文化的、技术的回忆或发展方向,通过具象隐喻、抽象隐喻、后现代隐喻及装饰隐喻等手法,强调多元与差异性。隐喻表达了与大众沟通的观点,希冀观众对隐喻意义的解读与再创造。工业之后的场地,厂房与设备带着技术与历史的烙印,成为时间的复杂载体。后工业景观设计,通过符号的提取、装饰语言的模仿或再现,隐喻出宏大历史篇章及其散落的记忆片段。同时,通过对工业设备的非复原功能性再利用,充满游戏与反讽意味,引起大众的关注与解读,启发而非界定多元复杂的文化联想。鲁尔的关税同盟煤矿与焦化厂,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中的工业遗产地。在景观设计中,结合焦化厂庞大的炼焦炉群兴建了一座摩天轮,高大的摩天轮如同工业齿轮缓慢运行于积满灰尘的旧设备之中,隐喻了昔日的钢铁与煤炭工业盛况(图3)。大众乘坐摩天轮可穿过精密复杂的焦化高炉内部,如同当年传送带上的煤炭原料一般感受到机械的震撼与人的渺小,然后逐步上升,以独特的视角从空中重新审视曾经穿越的黑暗闭塞的工业机器并眺望整个工业区,之后再下降高度重回地面。多重的视角造成了多重的空间与心理感受,这一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趣味的游乐设施既是对曾经崇高工业的致敬或反讽,也旨在引发不同人群的解读。一部以鲁尔工业为主题的后现代舞剧以焦化高炉为演出舞台,人数众多的舞蹈演员通过音乐、灯光与肢体舞蹈再现与抽象演绎了鲁尔产业工人昔日的荣誉与彷徨,渺小的个体演员与巨大体量的工业设备形成强烈反差,他/她们在高炉之上纷飞跳跃、时隐时现,如同工业时代德国产业工人们的命运,令人印象深刻并唏嘘叹息。结语后工业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景观设计类型,与后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美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后工业景观设计采用了后工业美学观点与设计手法,以工业遗址为设计对象,通过系统的设计营建,突出衰败的审美取向,采用解构、隐喻等设计手法,营造了气质独特并启发大众复杂文化联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工业社会的文化与美学[J].求是学刊,1993(02):69-73.

[2]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4]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5]杰拉德·德兰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M].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7]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43-48.

[8]OnTheLegaciesofDerridaandDeconstructionToday:AnInterviewwithJean-MichelRabaté[J].DerridaToday,2021(01).

[9]杨震宇.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

[10]杨震宇,李笑寒.关税同盟煤矿的景观设计——遗落风景的重拾[J].设计,2018(09):94-95.

[11]杨震宇,李笑寒.船厂工业遗址的再生——悉尼鹦鹉岛景观设计[J].建筑与文化,2021(11):131-132.

作者:李笑寒 杨震宇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