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模板(10篇)

时间:2022-03-15 08:11:15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1

咀嚼“江中月”月色的诗意唯美

自由配乐(《春江花月夜》)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你觉得这月下江景美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自读自悟,圈画关键字词,写批注。交流。

生:“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这里说“月亮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作者采用了拟人手法,把月亮当作一个慈爱的母亲来写,写出了月下江景的美。

“哦,你是觉得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让语言表达多了一份诗意的美,是这样吗?那么,月色是否同样美丽呢?”我追问。

生:这句话其实写出了月亮温柔恬静,如水的月色倾泻下来,静谧美好,宁静安详。

师:原来安详美好的是一种诗意唯美的氛围,是一种宁静幽深的梦幻意境。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静谧美好。

生:读“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水是流动的,光斑是跳动的,闪闪烁烁,这是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生:月光如水,江面上波光粼粼,烁金点点。这样的月夜美不胜收,我想没有一个人不会陶醉在这样的月色中。

“你用共情的方式唤醒了我们对这月夜的神往,谢谢你。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作者采用什么描写方法给我们描绘了月夜江景的美?”我提醒道,“如果你圈画一下这句话中的那些动词,你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生:这里的动词有“洒落、照亮、跳动”。

生:我补充。“流动”“闪烁”这应该也是的。

生:这是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月下江面的美。

“说得好。那我们就通过朗读来展现这动态美吧!”少顷,我夸赞道,“月色醉人,朗读也醉人啊!”

生:读“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里有两个动作的词“伸展着、起伏着”,连绵不绝的姿态非常美。

生:它们是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样的画面朦朦胧胧,神秘美好。

“它们指谁?”我追问。

生:它们指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

师:如何理解“剪影”?

生:“剪影”是这些景物的黑色轮廓,它们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充满了朦胧美与神秘美。

“它们充满了神秘美、朦胧美,还充满了什么美?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感受。”我继续追问。

生:还充满了动态美。这江天交界处的一切是静止不动的,但它们又连绵不绝,所以让人感觉是“伸展”“起伏”的。夜晚,月下景色是这样的美丽多姿。

生:同样美的还有这一句,他绘声绘色地读起来“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传神,特别美?”我点拨道。

生:我觉得“镀”这个词用得特别好。“镀”描写出了月光均匀地洒在长江里,使得江两岸的各种景物隐隐约约,还闪闪发光,感受到作者对月光的无限喜爱。

师:是的,一个“镀”字恰到好处地描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月下江景的如梦如幻,如诗如画,而且作者的喜爱之情也跃然纸上。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该像作者这样注意遣词造句,用词尽可能地准确与精妙。

师:读到这里,你是否发现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月夜美景的?

生: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写的:江面―江两岸―江天交界处。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优美的画面吧,再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多媒体展现美丽的月下江景图,配上优美的《春江花月夜》,皎洁的月亮,晶莹明净,轻柔似水,给人多少梦幻,多少遐想……在这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中,指导学生再进行个性化朗读,有所感,有所悟,用朗读、用声音表现自己心中那片独特的月光,读出自己的情,读出自己的味来。

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在读中升华感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语言的美,感受散文般优美的“江中月”。

感受“诗中月”外甥之古灵精怪

师:月是神秘,安详,美好的。面对这样的月色,“我”怎么会不沉醉其中呢?这时身边多了个小外甥。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关键字词体会,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我”相信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读懂的。文本如此直白,孩子的特点展露无遗。事实上,更可贵的并不是感知这些特点,而是作者在传情达意方面给予我们的启示: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展现小外甥的人物形象,语言富有童真童趣。

“小外甥是个怎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大家畅所欲言吧,希望大家相互启发,有更多的收获。”我叫了超级慢的“小蜗牛”回答。

他说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至于哪里感受到的,则启而不发了。他基础差,拼音不认识,汉字更不认识,即便知道也是疙疙瘩瘩读不成句的。我猜测可能是这个缘故,他才不吭声了。鼓励无果,其他孩子倒是争先恐后,于是便让他们都做了小蜗牛的老师。这下子兴致可高了――

生抑扬顿挫地读起了第四自然段:“‘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小外甥的话“月亮把我叫醒了”让我们感受到他无穷的想象力,在他眼里月亮也是有感情的,如同母亲一般安详,如今是来唤醒他感受这月夜的宁静。

生:这个自然段除了小外甥的语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特点,描写他神态的“调皮地眨了眨眼睛”,他的活泼可爱、淘气顽皮一下子跃然纸上了,不由得让人感叹这孩子真聪明。

“说得好!拿起笔来圈画一下这句话中的动词。”组织交流圈画的词:眨了眨、凝望、出神,我随机指点道,“仔细研究研究,这句话除了刻画小外甥的淘气、聪明,还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觉得小外甥除了聪明可爱,还特别喜欢月亮。来到甲板上,他深情地凝望着月亮出神了,“凝望”“出神”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我想也是因为这份热爱,因为他的聪明好学,才使他积累了那么多有关月亮的诗。

师:这就叫会咬文嚼字啊!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获得的是不一样的收获。学习语文,就是要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时候,我们阅读的时候不妨往深处再想一想。现在,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生:第五自然段说“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发出挑战的小外甥对诗时“眼睛一眨就是一句”,他的天真可爱触手可及,他的知识渊博也跃然纸上。

生:从这句话中,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多如繁星的诗句,他能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什么叫‘不假思索’?‘假’是什么意思?”我相机指导理解,而后小结,“刚刚习得的技能,辉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学会换个角度再想想,真厉害!我们连起来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展示自己的理解。”

“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小外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能和同桌也来对对这些诗吗?然后,再交流一下你理解的诗句吧。”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桌练习对诗,相互切磋,共同启发,大体理解诗意。

指名对诗。师生PK。全班PK。除课文内的,大家把积累的关于月亮的诗句一股脑儿地展示出来了,兴致盎然,不亦乐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师:“诗歌的王国就是这样让人神往,月亮的诗歌信手拈来说也说不完。大家积累得也非常多,你理解文中出现的这些诗句吗?”指名大体说说意思后,小结――

“月亮柔美、宁静、安详,我们中国文人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偏爱,甚至有人说,不懂明月,枉为中国人呢!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明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而这个明月,既是自然的,更是文化的;既是天上的,更是人间的;既是历史的,更是当下的。即便同为描写月亮的诗句,我和小外甥说的诗句包含的情愫也是不同的,是不是?这些诗中的月亮有的充满童趣,有的饱含野趣,有的寄托思乡情,有的充满分离的哀愁。今天,我们算是对月亮有了些许了解,现在想不想抑扬顿挫地来读读这些诗句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诗中月”包含着人文的情怀,饱蘸着诗歌的情愫,让人不由自主爱上我们的中华文化。

品味“心中月”想象之奇幻

师: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我们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认真品读第三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自由品读,圈画关键词咀嚼品味。组织交流。

生:我觉得这小外甥实在太聪明可爱了,他的想象力那么丰富。从他的这些幻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像眼睛,天的眼睛。”

“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

生:我觉得从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中同样能够感受到他的聪明好学、爱幻想。你看这些句子――

(1)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2)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3)……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4)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5)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生:“又冒出一个问题”的“又”和“冒”这两个词特别传神地写出了小外甥的聪明好学。

生:作者把小外甥的神态描写得特别细腻,“瞪大眼睛”“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写出了小外甥的天真可爱聪明。作者把小外甥的眼睛写得特别有神采。

师:是的,作者抓住了小外甥的眼睛就很生动地写出了小外甥的可爱聪明。这段文字中,用词之精妙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品味。平时写人物时,我们应该注意观察,抓住最传神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就有可能把人物给写活了,而不必面面俱到,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105-04

“格式塔”一词指统一的有意义的整体。该理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对单个元素进行剖析。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客体的认识有完形趋向性,人在脑海中形成的关于这个整体的意象就是格式塔意象图式( Image Gestalt)。(库尔特・考夫卡2012: 997)在中国古诗词中,读者在阅读诗词作品的时候就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格式塔意象图式。虽然诗词是由一个个词语构成的,但是作品整体所传达出来的意蕴和意境远远超出了表面的字词。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整体意象的审美把握意味着对文本各个局部语言之外美感因素的体验,这一体验有助于原文本的结构和意义在译者大脑中形成有机的整体,并有助于文本意义的有效转换。格式塔理论认为,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都经历一个从意象到词语的转换过程。而当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又将词语转换成意象。(翟海霞2011:28)在理解诗词作品时,呈现在读者脑海中的不是单个词语或元素,而是整个格式塔意象,它由个体元素与格式塔整体互动而来,二者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完善。这种互动模式正是格式塔意象转换实现的基础。

当译者翻译诗词作品时,应采取自上而下的翻译模式,即先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把握,在脑海中构建作品的格式塔质,把握诗词意象所要传达的情感,再选取合适的策略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诗的意象。下面笔者将从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异质同构性、闭合性以及整体性三原则来分析诗词作品中与“月亮”意象相关的翻译,并总结每种原则下实现格式塔意象再造的具体策略。

一、异质同构性原则下“月亮”意象的翻译策略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性主要指“非物质的心理事实与物质的物理事实之间存在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即“将内在的情感和外在事物的审美形态化作一种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诗歌之中”。(马新国2002:134)在诗词作品中,诗人常常会借用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借景抒情、物我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所用的意象便是格式塔中所指的“同构物”。“月亮”意象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是诗人词人咏物抒怀常用的意象。我们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异质同构性原则下与“月亮”意象相关修饰语的翻译策略。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1(孙大雨2007:172):

The dew has turned to white frost tonight.

The moon is bright at home.

译文2(许渊冲2013:89):

Dew turns into frost since tonight;

The moon viewed at home is more bright

译文(孙大雨2007:216-217 )3:

The crystal dews are chilling from tonight forth;

Our moon at home is solely brighter in its gleams.

这首词虽然是写月夜,但诗人一开始就描绘了秋天边塞的图景: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这样的图景给读者一种凄凉之感,也奠定了接下来诗人对家乡的想念。根据异质同构性,月亮有阴晴圆缺,这与人的悲欢离合之情是有共性的。“月是故乡明”这一句是写景,但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因为同是普天之下共享一轮明月,应该没有差别,而诗人偏偏认为家乡的月亮更加明亮。这正好衬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上给出的三个译文都把握住了诗歌的整体意蕴,在翻译“月亮”这一意象时,均用了比较时。笔者在调查问卷中把其中一个版本的比较级“more bright”改成了原级“bright”。译文1和3都把“明”处理成了“brighter”;译文2是“more bright”,这是译者为了与前句“tonight”押韵而做的安排。不论是“brighter”还是“more bright”,三个译文都准确把握了诗歌的格式塔意象,翻出了原诗句意隐含的比较级,避免了意象的失真。当然,在一些情况下译者只需要直接译出“月亮”意象则可。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性原则对于诗词而言,主要是指诗人借用意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月亮”意象而言,月亮的阴晴圆缺就与人的悲欢离合有相同之处。因此,译者在大多情况下可直接把“月亮”意象译成“the moon”、“moonlight”等英文中表示月亮的词。在翻译与“月亮”意象相关的修饰语时,译者根据诗歌意境有时需要采取“增译”的策略把意象的隐含意义翻译出来。例如,“月是故乡明”中“明”虽然只是一个形容词,但是其实原诗要表达的意思是“故乡的月亮更为明亮”,因此在译文中译者要把比较级增译出来。当作品中有“月亮”意象的明喻时,译者在大部分情况下可采取直译的策略。当涉及到与“月亮”意象相关的动词时,译者要从诗歌整体意境出发,灵活选用合适的动词,不能一味追求表面字词的对应。

二、闭合性原则下“月亮”意象的翻译策略

格式塔的“闭合性”原理指人们通过知觉对一不完整、不规则的图形进行填补,使之趋于完整的心理趋向。换句话说,这属于人类心理上的“完型压强”,在观察“不完整”或“空白”的形状时,大脑中的知觉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填补“空白”。中国的古诗词和山水画一脉相通,经常会采用“留白”的手法获得意境深远的艺术审美效果,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正可谓“不著一字,尽显风流”。美学大师伊瑟尔曾说过:“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自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瓦宁尔1975:236)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作品时,译者应该把握好原诗的“空白”和“未定点”,从而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传达原诗中的意象,给读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如果忽略对诗歌整体的把握,按照原诗照翻意象,未免会把诗歌中的“空白”翻得太死,“剥夺”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例如李白这一首广为人知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1(孙大雨2007:208):

Before my bed the moon shone brightly.

I thought it was frost.

I lifted my head and looked at the moon.

When I lowered my head I thought of home.

译文2(许渊冲2013:49):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译文3(王玉书2004:544-545 ):

Before my bed there streams in the moonlight

It lies there on the ground, looking like frost

Lifting my head, I gaze at the moon bright;

Lowering my head, in homesickness I'm lost

译文4(王大濂1997:52-53 ):

What bright beams are beside my bed in room!

Could on the ground there be the frost so soon?

Lifting my head, I see a big, full moon,

Only to bend to think of my sweet home

译文5(龚景浩2006:2-3):

The bright to me like white near my cot,

Seemed to me like white around frost.

I looked up to gaze at the moon;

I looked down to think of home.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家喻户晓的月夜思乡名篇。关于首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该作何解释,学界有不同的论断。有的认为是坐具,也有认为是我们平时睡觉的床,也有学者认为是井栏。前面四个译文都是翻译成“bed”,而最后龚译则是“cot”,有床的意思也有小屋的意思。关于“床”的争论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考究,这里不作深究。但“床前明月光”是否要把“月光”翻出来?从以上5个译文我们可以看到译文1、3、5都处理成了“moon”或者“moonlight”;译文2和4分别翻成“a pool of light”和“bright beams”,并没有直接点出诗人所见之光是“月光”。

从格式塔闭合性原理来说,译文2和4的译法更胜一筹。虽然诗人原文的表述是“床前明月光”,但是诗人夜晚初见到那道光时,是不清楚那是月光的,所以他才说“疑是地上霜”。他可能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朦胧,才会把月光错当成地上凝结的白霜。如果第一句就按照原文的字而意思翻成“moonlight”,读者就少了一种心理期待。

相反,许渊冲处理成“a pool of light"便把诗人见到的光模糊处理了。根据格式塔的完型心理,读者此时心里就会想“诗人见到的究竟是什么光呢”,于是就有了下一句自问“Can it be boarfrost on the ground? ”读到第三句“Looking up, I gaze at the moon bright”,读者便恍然大悟,原来诗人看到的是“月光”。也就是在这一刻,那如霜的月光撩拨了诗人思乡的情怀,让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闭合性”指当外界事物部分被遮蔽时,与我们有关的知识经验也会被激发,从而把被遮蔽的那部分内容通过联想补充出来,填补原来的不完整。格式塔的“闭合性”原理与中国文化中的“留白”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译者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要充分揣摩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同时要把握诗歌整体的结构。需要变通的地方就应该打破原诗语言的束缚,翻译出作品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具体到“月亮”意象而言,译者可以采用上义词来代替具体的“月亮”,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使译文更具有逻辑性。比如,“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光”就可以用上义词“a pool of light”来代替。而有的时候则要大胆采用原诗的语言结构运用异化的翻译方法,给读者营造丰富的审美空间

三、整体性原则下“月亮”意象的翻译策略

在格式塔心理学看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诗词作品中的格式塔质不是字词的堆砌,而是语言和意象及其结构的整合。当我们翻译诗词作品时,无沦是从异质同构性分析,还是从闭合性分析诗歌的“未定沪点”和“空白”,都离不开整体性。我们在翻译诗词时,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正确处理意象的翻译。如果脱离了诗歌整体,孤立地翻译意象,则有可能出现错译,歪曲了原诗的意思。

例如,王昌龄的《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译文1(许渊冲2013:34):

The lotus bloom feels shy beside the lady fair;

The breeze across the lake takes fragrance from her hair

An autumn fan cannot conceal her hidden love;

In vain she waits for her lord with the moon above.

译文2(王大濂1997:20-21 ):

The peony is not so sweet as the beauty’s grace;

Breeze sends her fragrance on hair over court lake face.

An autumn fan hides not her longing but her pain;

The moon in sky is waiting for her lord in vain.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之前,表面上看来这是一首宫怨诗,但其实影射了作者的命运和宫人并无两异。无论宫中的器物如何华贵,美人如何娇艳,最终也只能是“空悬明月待君王”。从上面两个译文的最后一句来看,两位译者对月亮意象的理解显然是有出入的。许译“In vain she waits for her lord with the moon above”,主语是宫人,月亮在此是状语。读者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副画面:在寂静的夜晚,一位美人在皎洁的明月下等待君王,可是君王却久久不至,唯一和她相伴的只有空中那高高的明月。这样一个失宠宫人的凄凉形象便跃然纸上。

王译“The moon in sky is waiting for her lord in vain”则割裂了与上文的联系,把主语偷换成了“月亮”。整首诗的主人公是失宠的宫人,前面对殿内奢华的描写也是为了衬托她内心孤寂的情感。如果突然把主语转换成“月亮”,诗歌整体意蕴的连贯便被打一破了。因此,译者应该考虑诗歌的整体性,不能孤立地从某一句翻译意象。

格式塔整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译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主体认知把握诗歌整体意境。如果缺少对作品整体的把握,根据自己的臆想翻译意象,则可能曲解原诗的意思,译文也无法给读者呈现完整的格式塔意象。具体来说,在整体性原则下,译者应该注意译文主语的一致性,正确辨别“月亮”意象在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如果诗词作品中出现“清辉”等既可以表示月亮又可以表示白天太阳的光辉的词时,译者要根据诗歌的语境判断作品中的词语具体指代的是什么,避免错译。

四、结论

在格式塔视野下,“月亮”意象的翻译其实也是格式塔意象在译者脑海中意识再现以及文字再现的过程。译者在翻译作品前,应先充分理解诗词的意蕴,在脑海中构建起格式塔质,然后选用合适的译法处理“月亮”意象。具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兼顾整体性、异质同构性和闭合性原则。

在异质同构性原则下,译者要把握诗歌中“月亮”意象所传递的情感,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在翻译与“月亮”意象相关的修饰语时,译者根据诗歌意境有时需要采取“增译”的策略把意象的隐含意义翻译出来;译者要根据诗歌整体的意境选用与月亮意象相关的动词,如“海上生明月”中一个“生”字,便有rise/lift up/ grow/born等词可以选用,但是如果要生动表现海上明月升起时雄浑壮观的景象,用“grow”一词效果更好。在闭合性原则下,译者要把握住诗歌的“未定点”和“空白”,根据诗歌意境采用异化或者用土义词代替具体意象的方法,如李白《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便可采用模糊意象的方法翻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这样就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去揣摩“a pool of light”究竟是什么光。整体性原则要求译者要有语篇翻译的概念。在整体性原则下,译者应该注意译文主语的一致性,正确辨别“月亮”意象在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如果诗词作品中出现“清辉”等既可以表示月亮又可以表示白大太阳的光辉的词时,译者要根据诗歌的语境判断作品中的词语具体指代的是什么,避免错译。

笔者希望能有更多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来指导诗词意象的英译,既能生动地传递原诗的意象,又保留译文的音美和形美,从而让外国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翟海霞.文学翻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现[J].文教资料,2011.

[3]马新国.西方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孙大雨.英译唐诗选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许渊冲.宋词300首:汉英对照[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6]孙大雨.英译唐诗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瓦宁尔.接受美学[M].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3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一直是诗人钟爱的歌咏对象。诸多文人骚客写月、颂月的诗文浩若烟海。无论是浪漫诗人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还是禅宗诗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明,亦或是豪放词人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惆怅……月亮总是撩拨着诗人敏感的心弦,承载着无尽的悲欢离合,深情款款地走入诗人的创作情怀,成为文人墨客心中一道独有的精神寄托。而其中,颂月诗最多、成就最为卓著的诗人当属唐代诗仙李白了。月亮给了这一旷世才子以非凡的创作灵感,使其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艺术精妙,诠释了文人雅士高洁的精神信仰,留给后人以宝贵的精神盛宴。

李白是一位罕见的天才诗人,其一生诗作近千余首,其中,写月的诗句不下三百处。正如陶潜爱“菊”、陆游爱“梅”一样,李白爱“月”的情结到了近乎狂热的程度。月亮唤起了这位诗仙过人的智慧和创作的灵感,活跃在诗人的笔端,给读者营造出一个个气象万千、灵动逸趣的美学境界;它也熔铸着诗人的风骨与精神,成为诗人一生理想的浪漫化身和卓然不群的人生见证。

正如李白所云:“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诗、酒、月成为李白一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李白诗歌的美便是缘于这样一番诗酒逍遥、月色空的美好情韵。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寻李白》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个性特征、旷世俊逸的诗歌才华和执念于其心的永恒的月光情结。沐浴着高洁之光的李白诗无疑给后人留下太多值得欣赏与品味的价值。

一、如明月般空灵的旷世才情

李白之人千年难遇。有言道:“千古才情,李白八斗。”李白一生诗歌成就斐然,其旷世的才华令人惊叹。李白写月之美,可堪天下独步。月亮是他美好心灵的表露。

李白颂月之诗清新俊逸、飘然不群、潇洒浪漫。其笔下之月可谓性情万千。月也有春秋冷暖,春月如花,秋月如雪,有诗“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更有月凉似水,寒似于冰,有诗“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歌无不透露出一股清新自然、脱俗俊逸的浪漫气息,使得李白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笔势如天马行空,诗人想要将明月一揽在手,艺术表达何其豪放,诗中洋溢着的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和真情实感实乃豪迈和快意!《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起句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而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的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营造了空灵入妙的意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出峨眉照苍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等一句句来自于月光之境的低吟,或忧伤,或雄奇,或明净……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也让人不得不折服这位千古诗仙非凡的艺术才情。

二、如明月般高洁的人格精神

李白诗歌光彩四溢的魅力源自于他独立不羁的个性,纯真高洁的人格。他生性豪放,纯真脱俗,正如月色一般皎洁。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驰骋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作伴,表现了诗人如月般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节操。

诗人常以明月来传达人间的至真性情。当诗人怀念友人、亲人的时候,常常把情感向明月倾吐,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以孩子般纯洁、真挚的感情来拥抱明月、赞叹明月,寄托对友人、亲人的思念。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诵出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情。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表达对老友遭遇的忧虑和恳切的思念、热诚的关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门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句的至真性情,月光下的精神意趣是如此真实而高洁。

诗人亦常以明月来抒一腔潇洒豪迈的气概。诗人能流芳千古与他的豪迈、洒脱的性情有很大关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又如《东鲁门泛舟》:“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当作人生无穷乐趣。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纯真又潇洒。在大济苍生的理想破灭后,他高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他兴致盎然地泛月,高歌“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他追随着月亮的行迹,飘逸在月色的世界高唱“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作者横溢的诗情,纯真的性情、高洁的人格精神在神秘浪漫的月光世界里被尽情挥洒、尽情表露。

三、如明月般冷傲孤独的灵魂

李白一生之所以对于月亮有一种独特的爱恋,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孤独\因为冷傲。月亮是诗人表达清冷,超俗绝尘的固定意向,可以说,李白一生的孤独、抑郁都用月亮这一方净土来承载。在李白的心目中,月亮是高尚灵魂的寄托。因此,月亮成为诗人一生的挚友、知己,是诗人理想的精神栖息地。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孤寂情怀寻求精神皈依的典型代表。这里,他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把月亮、自己与自己的身影聚合在一起,绘成“三人”饮酒图,到达一个“天人合一”心灵自由的境界,在自我慰藉的快乐之中,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哀伤和难以言状的孤独。

李白是孤独的,亦是冷傲的。他邀月酌酒,轻轻地唱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惆怅感伤,高歌泪下,感叹知音难觅。“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只有月能理解他,所以无月的时候,他去赊月,咏叹“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尽情享受着无边的风月,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地过活。

李白一生介怀的是“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打击,知音的难觅,让他的孤独更深。所以他只能在《 长相思》中“卷帷望月空长叹”,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悲叹:“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面对明月,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叹世间知音难觅的心情是何其沉重!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4

2. 学生读题,引导质疑:月亮一直在天上,河里怎么也有一个月亮呢?

3.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诗,去看一看河里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吧!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出示谜语,新课在学生饶有兴趣地猜谜中缓缓拉开序幕。教师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学在浓厚的情趣中悄然展开。

二、 通读诗文,感知韵味

1.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看书聆听。

2. 学生充分自读,尝试将每一个字音读准确,将每一行诗句读通顺。

3. 同桌互读生字、词语及课文,帮助同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检查初读情况:

(1) 出示一类、二类生字进行认读,引导对比字音,加强巩固朗读:

jīng īng jìng dōng dòng yào qiáo liǎng ràng

晶―惊―静 东 ― 动 要―瞧 两―让

(2) 读一读,说一说。

滚圆 圆滚滚 圆滚滚的皮球

晶亮 亮晶晶 亮晶晶的____

5. 再读诗文,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语句押韵,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评析】对于初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语文是一块藏着无数未知的宝地。因此,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设计,扎实推进。首先,示范朗读,先入为主,让学生陶醉其中,激发其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其次,教师关注学习伙伴的合作能力培养,在识字、朗读词语和课文之初,创设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机会,教师再加以当堂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能慢慢培养起来。再者,教学生字词时,教师有意识地将音同、音近的词语归类,强化识记,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同时,也为后面学生对全诗押韵、富有节奏感的认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品读诗句,体味诗情

1. 品读第一句

(1)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试着在脑海里“画画”。

(2) 交流各自脑海中勾画的画面,教师相机板画。

(3) 想象着画面,尝试朗读,引导将“滚圆,滚圆,晶亮,晶亮”读好,读出月亮晶莹圆满的样子。

(4) 学生加上动作,配合音乐、画面演读。

(5) 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天上、河里都有一个月亮?为什么诗人要用两个“滚圆”“晶亮”,去掉一个行不行?)

【评析】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一边朗读诗句,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动作表演,将自己体会到的内容生动地加以再现。

2. 品读第二句

(1) 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鱼儿游过时的情景。

(2) 指导多形式练读,着重引导读好“忽然”“一块,两块,东晃,西晃”。

(3) 指导学习书写“东”“西”两个字。根据教室朝向,让学生尝试指出“东”“西”方向。引导对照书后“描红临写”,自学书写笔顺。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4) 情景对话:看到河里滚圆晶亮的月亮“碎”了,你想小~儿和月亮说些什么?

――小鱼儿啊小鱼儿,你怎么把那么圆、那么亮的月亮弄碎了呢?

――滚圆晶亮的月亮啊,你怎么碎成一块、两块,还东晃、西晃了呢?

3. 品读第3句

引导多种形式轻声朗读第3句:“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

【评析】情境里对话,语境中识字,是这一环节的亮点所在。首先,教者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并围绕动态变化展开朗读评价。当学生全身心投入情境时,教师适时采访,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心中的疑惑吐露,从而使品读过程彰显思维的深度和语言的审美。其次,在语言学习情境中,教师紧紧抓住“东晃”“西晃”这两个动态变化的词语,引导学生关注“东”“西”两个生字,开展生字教学,使诗句品味和生字书写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4. 品读第4句

(1) 同桌互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教师相机指导合作朗读。

(2) 引导体会:“依旧”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仍然、仍旧、照旧、还是)

(3) 交流想象到的画面,与第一句对比朗读。

(4) 引导讨论:读到这里,你能解开读题和初读第一句时产生的问题吗?(天上的月亮是真的;河里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里的影像,不是实实在在的月亮。)

(5) 相机出示儿歌,了解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联系: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评析】针对全诗首尾呼应、反复描写的手法,巧妙设计“首尾呼应释疑”,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悟写法,并解开阅读的疑惑,将学习的方法指导蕴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四、 诵读积累,拓展延伸

1. 拓展延伸:你还会背诵其他写月亮的小诗或儿歌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中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出示《月亮歌》: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蛾眉/十五十六圆又圆。)

2. 教师小结:诗人用优美、富有感情的诗句,描写了美妙的月亮,希望大家课后多读、多积累,本月的诵读小擂台比赛中,我们将选出背得正确、背得多的同学,成为班级的小诗人!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5

1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作到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例如,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句便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里的巴山楚水是诗人被贬官地区的代称,二十三年则是被贬官的时间。那么诗人为何被贬官呢?为何回来后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却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吟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如果查阅以下诗人的身世经历,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刘禹锡是因在贞元二十一年(805)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官,这期间宦海沉浮二十多年,虽历经坎坷,但诗人那种达观向上,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却没有改变。 这还可以从他的另外两首诗中看出。一首是815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中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朝廷有人想起了他,结果他回长安写了这首诗,刺痛了当权者,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另一首是十四年后在回长安,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的性格从这两首诗中可以明显的表露出来,所以在这首诗中,他能从前四句沉郁中奋起,振作。了解诗人的经历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容,还可以从诗人的人生境界中受到启发。

2 形象内涵、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大多为饱学之士,他们身上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一种精神,自诗歌中信手拈来,表达一种情怀。 20世纪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研究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我们民族的诗人受传统文化熏陶日久,他们继承了许多民族性的文化信息,在诗歌中广泛应用,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意蕴,但同时也给今人解读古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一类的文化信息,我们必须了解、归纳、掌握,从而成为一种解读诗歌的手段。 例如,古诗中登高,望月与思乡的关系,可以说包含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有人曾从“原型”批判的角度对诗歌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作了非常精当的分析,如傅道彬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中对月亮及其艺术象征作了分类研究,他认为中国文化中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和女性。《礼记、祭器》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说文》中释月“阙也,太阴之精”。中国第一位女神女蜗,又是月神,这些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月亮的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启发人们对宇宙的思考,从而又衍生出许多象征意义。如月亮是孤独失意的象征,月亮是美的象征,月亮同时象征着和谐静谧的中国智慧和超群脱俗的士大夫风范。因而在诗歌的审美意象中,月亮被赋予多层含义。月亮意象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因而和思乡主题和旧梦重温有着必然联系。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体味诗眼,解读诗歌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练字。因练一个好字、好句,是全句、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就是“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诗作体现主旨的精彩与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可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的描述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的背景上,则给人以茫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誉浑圆之美融为一体,面目壮观,别的字确实难以替代,这“直”和“圆”正是该似的诗眼。杜甫的《蜀相》中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就是该句得诗眼。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诗眼。 注意:诗歌中的一些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往往就是诗眼。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4 把握特色,重点突破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鉴赏的古代使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掌握已写诗歌的反战以及分类的知识。诗歌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语言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诗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咏怀诗等;还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即卒章显志的写法)。 如: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理解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竹、石、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 3 感想。简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于元三年(1088)。诗人以游戏的笔调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并且发挥想象,写画中之物几乎全要动起来了,以致于诗人不得不出面关嘱。这样的写法,既再现了画面的生动,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前四句高度概括画面的内容:石、竹、牧童、牛。“峥嵘”、“绿”、“觳觫”等形容词用以代指事物,诙谐有趣。后四句寄理于形象之中,涉笔成趣,余味隽 。

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应该有一定的研读鉴赏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诗歌研读中就应该抓好以上的鉴赏方法,这些只是我个人对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些浅见,毕竟中国古代诗歌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和深刻挖掘。

(指导教师:大连经贸高中 张帅)

参考文献: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6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保障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新课伊始,我引导学生比赛背诵含有“山”“花”的诗句,他们兴趣浓厚。接着我肯定他们的表现:“听你背诵真是一种享受!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正如古诗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可是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月亮,而且个个与众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赵丽宏笔下的月亮。”这样的导入,从学生熟知的古诗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脸上无不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二、 诗文整合生情趣

本课教材中穿插着不少描写月亮的诗句,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诗句。如何能借助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从而丰富学生的认知呢?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同学们,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诗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情思。你们看这每一句诗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他们在借月亮诉说着什么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一句诗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有的同学说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出诗人半夜醒来,独自一人对着月亮的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有的说从“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看出诗人小时候特别天真、有趣,竟然把天上的月亮当作白玉盘子;有的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体会出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时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让学生从文本入手,在读通的基础上,深入诗句体会,潜心揣摩,情趣无处不在,感悟无时不伴,课堂绽放精彩。

三、 妙用音乐造情趣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课堂是艺术的课堂,艺术学科间本是融会贯通的。新型的语文教学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的融合。音乐、美术、朗诵、表演等形式若能有机、适时地融入语文教学,营造情趣,这样对语文教学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是教学的一条捷径。《望月》 一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生动的画面,美的文字描写了美的意境,而美的意境唯有靠学生自己去感悟才能领会。教学中,教师从美入手,让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感觉文本,触摸文本,学生都从课文中读出了生动优美的图画,领略了文字背后那美的意境。

四、 动态生成显情趣

教学需要预设,但同时又因突破预设而变得丰富多彩和富有情趣。动态生成的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展示课堂学习的原生态。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世界,他们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无限的,在新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想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是亘古不变的,诗中说得好,“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你心中的月亮和别人的就不同,张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在你心中,月亮像什么?刚开始大多数学生沉默,其中一位同学说月亮像一扇门,教师和大多数同学都不解,机智的教师没有立即否定他,而是让他大胆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学生补充说:“我觉得月亮像一扇门,天的门,有时把门关上,那是它要休息,有时把门打开,那是它要出去玩。”教者大加赞誉:“有个人见解,言之有理,谁还想与他比一比?”并鼓励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觉得月亮像太阳的女儿,她觉得妈妈只在白天出现,晚上人们怎么办呢?她就从太阳妈妈那儿借来一点光,让人们晚上也能看得见。”“你真会思考!”……

学生的想法似乎很幼稚,很可笑,但这是学生真实的体验感悟,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放飞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充分地开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月亮像什么,这是教师的预设,独具匠心,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是展开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阅读的支点。在这里,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共同创造着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7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琵琶行》这首叙事诗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元和年间,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用熟稔的艺术技巧,将感同身受的人民疾苦,谱成了一曲苍凉哀婉的琵琶歌行。《琵琶行》中那一轮明月就是有雨果眼征的东西。因此,可以将《琵琶行》的授课切入点定位为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月亮这一意象,通过明月串联全诗,达成教学目标。在品读涵泳诗歌的同时,抓住意象“月”这一暗线,从内容和形式上初步感知诗歌主旨;通过对“月”这一语言艺术形象的分析,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体味人物心理。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从唐朝、从浔阳江头循秋风、踏寒月而来,凝成司马清泪悬在我们的腮边,滑过面庞,滴入心中,让我们深味着人生。于是,不幸者的身边有了更多同情者的泪水、温暖的双手、真诚的安慰和无私的帮助。因为有一曲琴音携着荻花的微润,在我们心中共鸣。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条落寞之感,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整首诗围绕人、船、月、江水来勾画诗人与琵琶女奇遇的环境,通过环境描绘意境,其实所有的描绘都是诗人心境的投射。纵观全诗,诗人匠心独具地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身上,以及船、江水这些可以感知的意象上,对于明月而言也只是水中的模糊影像。诗人没有举头赏月,可是月亮却纵贯全诗。所以,明月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诗心。

三、胸藏明月,沿波讨源

1.拓展思维,增长见识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靠月亮,更能完成“文学上的不朽的图画”。李白让整个长安披上月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让月色为江流着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桃源行》里有松树,有房子,但不够,再添一个月亮才全盘美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

2.惜月之情,范例佐证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诗人张泌甚至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个纯情痴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在面对明月的时候,好像躺上现代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童年、故乡、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

3.培养审美,领悟“语感”

中国儿童都会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杜甫的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我们已经赋予那块在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使月亮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中国人,对“月亮”这个词才有那么丰富的“语感”。

四、长诗短读,分句探讨诗中意

《琵琶行》中最好的诗句就是含有月亮的,读懂挖掘其深刻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该诗。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含有月的诗句就不会断章取义。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整首诗中有五个含有月亮的诗句,摒弃音乐的描写,赏析无声的明月也意味深长。

1.初见月,定基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两句诗出现在全诗的开头部分,该诗开头部分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在秋天的夜里,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虽有酒,却无丝竹歌乐助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这样的场景下,主客双方的凄楚情绪可想而知,故而诗人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将离别的悲伤感情表达到了极致。眼看情感表达已进入高潮,正要无话可说,就在此时诗人却巧妙地转换了角度,推出“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诗。即将分别时,一弯冷清的月亮倒映在茫茫大江上,多么幽冷、孤寂,水中的这一弯清月可以说包含了主客双方分别时的所有情绪,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月亮作为一种语言形象,与贬谪抑郁、秋夜离别的情感相联系,用月叙写了诗人秋江送别的哀婉凄惨。

2.月无言,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随着琵琶女“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似喜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如他在写《琵琶行》之前,还写过一首《夜闻歌者》,诗云:“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清冷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3.未见月,话凄凉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月升月落,月缺月圆,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是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的,因而月光还是有生命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琵琶女的曲折命运,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好时光像流水一样很快的溜走了,她的青春与浮华在春风秋月的流逝中被淹没。随着琵琶女的年老色衰,贵族子弟已经不再上门了,仅有的几个亲戚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款过时的服饰,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一个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自然想起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昔日的年华越是奢华灿烂,越是会反衬出今日飘零的凄惨。此时的月亮把琵琶女相隔数十载的人事勾连在一起,用月“渲染了琵琶女身世沉沦的悲凉辛酸”。

4.江水月,人心寒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是描写琵琶女在江边期待丈夫早日归来的场景,身为商人的丈夫一去无消息,只留琵琶女一人在家中孤独地等待,她只好来到江边,希望能迎接到丈夫,遗憾的是,只是“守空船”,一轮清寒之月又照射在水中,愈发凄冷,正如琵琶女那凄伤的心境。可以说,江水寒,人心更寒。

5.秋月夜,愁断肠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发了诗人的共鸣,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诗人为琵琶女的不幸而落泪,也为自己的遭遇而伤怀。白居易被贬浔阳,浔阳地势荒僻,环境恶劣,卧病悲切,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说他被贬浔阳,闲适独酌,快意自在,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8

每当我看见这一轮金色,总是要和她赛跑一番。可是,她仿佛能预料到未来的事情,我快速地奔跑,月亮也在奔跑;我停下来慢慢地散步,月亮也在散步。她似乎总要领先一点,让我永远也追不上。能超过月亮,成为我童年时代最大的愿望!

在有着月光的晚上,我和小伙伴们也常常在月亮下捉迷藏、骑自行车、玩老鹰抓小鸡……如水的月光洒在我们的身上,如披着一层轻柔的金纱,真是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后来,我慢慢长大,读到很多关于“月”诗句。原来,古往今来,诗人们对这轮明月,也有着别样的情感。他们在月下做诗,让经典的诗句流传下来。苏轼看到这轮明月,便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弟弟,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诗句;王维看到这轮明月,便写下了他所见到的山中美景,给我们带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画;李白看到这轮明月,便思念起故乡和亲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9

??喜欢对着月亮浮想联翩的人,可以找来义大洛·卡尔维诺的小说《宇宙趣潭》,翻开第一章《月亮的距离》读读,里面有许多关于太初远古的月亮有趣的事情,匪夷所思。从此以后,你看月亮的感觉和联想,可能会不太一样了。

??曾读到过一首俳句,读到时是英文,翻译成中文大意是:虽然是破碎了的,破碎又破碎,还是在那儿,水中的月亮。

??月亮的确充满魅惑力。英文是lunacy,是“疯狂”之意,字根就是luna——月亮。还有moonstruck,给月亮打倒了,说不定打昏头了,所以也是精神错乱之意,可见月亮会影响精神状态,这是西洋之说。那么中国呢?鲁迅的《狂人日记》劈头一句就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张爱玲写她被父亲监禁在家,几乎快疯了,她这样形容当时看到的月色:“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的月光,那静静的杀机。”同时还引用了一句关于狂人半明半昧的心理状态的诗:“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后来她小说中关于月亮的意象用得特别多,特别好,效果特别强烈,不会是没有缘故的……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例10

关键词:古诗;诗眼;诗句;解读

俗话说,文有文言,诗有“诗眼”。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 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或使 诗句形象生动,或增强诗句感染力, 这些词,往往被称为“诗眼”。 诗歌形 象的鉴赏,意境的把握,思想内容的 评价以及表达技巧的分析,都离不 开对关键词的把握和理解,把握“诗 眼”,常常成为解读诗歌的钥匙。凡是“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这篇课文,我在教学时就进行了尝试,巧抓“诗眼”,对古诗进行了精妙解读。

第一首: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细读这首诗后,我找出“和”是这首诗的诗眼。“和”即“和谐”之意。全诗围绕一个“和”字写出了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应,显得多么和谐自然。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相得益彰,就像是一件绝妙的意思书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第一句是写湖光与月色的“融和”。它们交相辉映,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如月光;皎洁明亮的月光,柔似水;水中有月,月融水中,那么和谐,那么自然。

“潭面无风镜未磨”,第二句是写湖水的“柔和"。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湖面的光线既不刺眼,也不昏暗,而是那么“柔和”,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如同仙境一样。让人陶醉,令人神往。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写出来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诗人置身于岸边,仿佛自己就是那景中的一份子,浑然忘我,天人合一。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三、四句是写洞庭山水的“巧和”。在如水的月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君山就像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放在了银色的盘子里,恰到好处,惹人喜爱。在这里作者把洞庭湖水比作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洞庭山水相得益彰,巧妙结合,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让我们不由得想把它捧在手中,把玩不已。

诗人内心的“平和”。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在作者眼里一切都是平和宁静的,山水有情,心中有爱,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只有诗人内心充满了祥和恬静。一幅和谐宁静的洞庭月夜图就才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景由心生,这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第二首古诗: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的诗眼是“流”。全诗围绕一个“流”字描写了峨眉山的月色、秋夜、江水等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全诗优美动人,充满诗情画意,思绪波澜起伏,恰似流不尽的滔滔江水,绵延不断,诉说着诗人无尽的思念。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峨眉山月半轮秋,' 首句是写月亮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流)。作者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的夜晚。雄伟的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半轮”秋月而非一轮,并且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船的前进,那“半轮”月也在渐渐地变化。月儿时而钻进云里,时而躲在山后,影影绰绰,扑朔迷离。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 影入平羌江水流。”次句是写月亮的影子随着江水而“流动”(流)。“影”指月影,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缓缓流去;而随着月影的晃动,江水也在徐徐地流动。正可谓月随水流,水随月动 。一幅变换迷离的景色呈现在我们眼前。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