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8 10:36:27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G2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4-0109-03

1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是该学科研究中最主要的情报源,是发表和传播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以及学科理论建设和事业发展的窗口。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出版和发行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内容,而且其本身也成了独特的研究对象,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

1.1媒体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现状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品种的不断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从侧面反映了图书情报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究的日趋繁荣。就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隶属关系而言,编辑出版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有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出版周期看,有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按评价标准区分,有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1.2图书馆学资料室的功能、特点

1.2.1专一性。专一性是针对服务群体而言的。毫无疑问,图书馆学资料室主要收集和储备的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期刊和图书,主要面对本馆或者一定区域内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因而其服务群体比较专一。

1.2.2新颖性。①报道及时。期刊与图书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专业研究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②内容广泛。期刊发表的文献大多数是原始论文,提供的资料包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仪器装置、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此外,期刊还刊登文献述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书评和新书预告、产品广告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其他类型的文献也常常在期刊上发表,如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重要的专利在期刊上也常有报告。③连续性。期刊连续出版,不仅有利于情报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方便使用者进行文献信息检索。

1.2.3静态性。静态性是指资料室内收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所承载的信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基本是不变的,能够给研究人员提供一段时期内相对静态的学术成果。

1.2.4多元性。多元性是针对文献收集的渠道而言的。传统的采集、购买、交换等方式已不能适应资料室收集文献“新、特、快”的要求。采访人员可以从网上下载信息,或收集外出参会人员的会议文本及与多个相关兄弟单位交流资料等。

2多媒体时代陕西省图书馆专业资料室利用情况

2.1期刊利用情况

经过统计,陕西省图书馆资料室截至2015年11月30日收藏的国内常见图书情报学期刊有55种,其中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正式出版物有34种,内部资料有21种(包括《当代图书馆》),每年和其他刊物交换有28种,2016年尚有33种期刊继续订阅。其中有10种期刊是既订阅又交换。

由表1可以发现,2005年和2006年借阅资料的馆员很少。因为当时职称评审对专业数量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所以查询和借阅专业期刊的人员较少。2007年,陕西省开始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职称评审逐步规范,专业人员的学术成果成为专业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专业期刊的利用率。所以,从2007年开始,借阅的人数有所增加,2008年达到高峰,到2011年滑至低谷。而2012年、2013年又再次开始攀升,2014、2015年又开始回落,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当年报名参加职称评聘的人数有很大关系。2013年发展研究部承接了一个专业课题,完成课题需要查阅参考大量的专业学术成果,为此借阅量突然增加至115次。

2.3从借阅人数上分析

从表1和表2统计数字看,2005―2015年共有90人(次)在资料室借阅过图书和期刊,平均每年只有8.2人(次),占陕西省图书馆在岗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2%。据不完全统计,这90人(次)在11年间陆续都解决了职称晋升问题。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图书馆学专业资料室确实能给需要解决职称问题的馆员研究学术、撰写论文提供必要的文献信息帮助,但同时也说明,几乎所有人只有在解决职称评审问题时才会想起使用专业资料室。

2.4从借阅年份上分析

这11年中,陕西省图书馆资料室共借出图书和期刊850册,其实从借阅的年份看,表面上是2012年、2013年比较高,实际排除发展研究部为课题研究借阅的数量,2007年借阅量是最多的,这也是因为2007年陕西省颁布了职称评定规范,加上2007年陕西省图书馆进行了新一轮的人员招聘,所以借阅专业资料的人数增加了。

2.5从借阅者所在部门分析

在这11年间,借阅最多的是发展研究部,借阅最少的是阅读推广部。发展研究部和阅读推广部同时在2007年成立,可两个部门的借阅量反差如此悬殊,也许是因为阅读推广部主要注重给读者推广阅读了,反倒不重视自己的专业阅读,也可以说明这两个部门重视专业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3多媒体时代陕西省图书馆馆员学术研究概况

3.1从借阅者的效果上分析

近年来,各省修订的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例都对中级以上职称提出了论文数量要求,这就使得一大批从事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都要。从陕西省图书馆2005―2014年职称评审的结果看,2014年6月招聘前陕西省图书馆共有18个部门,在编职工197人,实际在岗人数181人。截至2014年底,初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93人,高级职称32人,其他22人。从2005年开始,每年职称晋升人数平均为14人,陕西省图书馆共有140人晋升了职称,其中2006年晋升人数最多,初级和中级人数基本持平,高级人数平均每年3人,这也符合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比例(见表3)。

3.2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2014年这10年时间,陕西省图书馆在编人员共提交372篇,平均每人发文只有1.9篇,其中核心期刊发文69篇,其余都是在其他刊物或论文集上发表的。

4多媒体时代图书馆学资料利用过程中的困境

4.1外部因素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馆员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仔细阅读专业资料,借阅率下降也就成了必然现象;另一方面,多媒体阅读的冲击和阅读习惯改变的冲击,成为影响资料室借阅率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资源的快速发展,CNKI、维普、万方、龙源等数据库的诞生,馆员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更加灵活、便捷,纸质资源的价值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4.2内部因素

4.2.1缺乏学术研究氛围。笔者所在馆没有形成很好的学术研究氛围,90%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年内没有任何学术成果产生,尤其是初、中级职称人员中的93%没有成果,这也反映出陕西省图书馆高级职称人员对较低职称人员的专业指导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4.2.2资料室的位置。资料室作为专业期刊阅览室,处于行政区域内,没有专管人员,常年处于关闭状态。馆外读者既不知道有这么个阅览室,即使知道了也无法进入,馆内员工需要借阅时才开门,这样会给大部分馆员留下只藏不借的印象。

4.2.3文献资源建设速度相对迟缓。藏书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书籍更新缓慢、期刊征订没有连续性,这就造成馆员关注的热门专业书从采购到上架流通时间较长,也是造成馆员借阅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5多媒体时代图书馆学资料室开发利用的路径

5.1给馆员营造一个宽容求实的学术研究气氛

目前,仅仅与个人职称评审相关联,不能够带动、影响馆内整个学术氛围。学术研究需要一种宽容求实的平和心态和研究气氛,研究者和专业杂志应该容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评论、不同的批评等,这样的研究氛围才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和深入。

5.2专业资料室要积极主动宣传,提高专业期刊利用率

图书馆学专业期刊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图书情报工作者和教学、科研人员。潜在的读者对象是图书馆的广大读者和情报用户。一部分刊物应调整编辑方针,面向读者和用户,多刊登书评文章,报道专题文献,也可报道科技、经济信息,直接为用户服务。

5.3加快图书更新速度,推荐购置新书

5.3.1提高采访员素质。多做馆员调研,摸清馆员阅读脉络,让馆员代表直接参与购书,让馆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挑选符合专业发展需求、利用率较高的图书和期刊,尽量做到有的放矢。

5.3.2加速新书、新刊上架时间。加快图书更新速度,减少中间环节,新刊到馆后尽快登记上架,缩短从订购到上架流通的时间,让馆员第一时间能在资料室看到业界的热点资料,吸引他们来借阅。

5.4服务内容要更新

资料室也要与时俱进,在服务功能、服务模式上创新,变守摊子为主动寻求读者,迎合馆员需要,开展检索咨询、学术交流、论文写作培训等多种服务。

5.5提高读者的借阅积极性

传统的资料室借阅服务是单向的出借图书或期刊,读者也是被动型的。要想提高馆员的积极性,就要让馆员主动、自觉地形成一种学术研究热情,这就要求馆内采取相应的学术成果奖励机制,激励馆员踊跃投入到学术成果研究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馆员业务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专业期刊的借阅率。

参考文献:

[1]张芝兰.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河北图苑,1991(1):29-30.

[2]乔好勤.中国图书馆学期刊研究的现状分析[J].图书与情报,1996(1):68-70,25.

[3]杨沛超,宋凤云.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建设之我见[J].图书情报工作,1994(5):44-45.

[4]龚永年.论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普及化倾向及对策[J].图书馆杂志,1996(1):11-15.

[5]王爱功.图书馆学期刊面临的冲击及发展策略[J].图书馆,2008(5):102-105.

[6]马爱芳.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期刊上网现状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6-8.

[7]彭俊玲.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展现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04(12):6-13.

[8]金泽龙.高职院图书馆“给力”阅读之科学发展[J].图书情报论坛,2012(3):22-25.

[9]王传清.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发行[J].图书情报工作,2005(2):137-140.

[10]刘宏锦.略论图书馆学研究与图书馆学期刊[J].图书与情报,1994(4):41-44.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2

(一)图书管理员职业背景

高校图书馆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被喻为是现代高等学校的“心脏”。它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窗口和基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寻求知识,追求理想的良师益友,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而高校图书馆员则是高校图书馆的主体,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是一项服务性质的工作,人们常常用“默默无闻”来形容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长期从事这项单调、重复、机械工作的图书馆员才能体会。信息时代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正处在一个比以往更复杂、需要更高技术的工作环境中。信息时代的图书馆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具有广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选好、用好、培养、留住人才,图书馆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最终体现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读者服务”。

(二)农学院图书馆职员概况

以农学院图书馆职员情况为例,说明图书馆职员的概况。农学院图书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2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研究馆员6人,副研究馆员14人,占总人数的32.3%;拥有中级职称的馆员11人,占总人数的17.7%;助理馆员31人,占50%。6名研究馆员中50岁以上的有5人,40-49岁的1人;副研究馆员中50岁以上的3人,40-49岁的8人,30-39岁的3人。

二、图书管理员职业概述

(一)图书管理员定义

图书馆是典型的知识行业,而高校图书馆则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线工作者,从事的是一种社会服务行业。

(二)图书管理员职业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手段不断革新。图书馆员作为一种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与其它职业相区别的基本特征,而高校图书馆员职业总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服务对象的广泛化、多元化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随着社会的开放与进步而不断扩大。特别是网络化的发展,使图书馆从单一的传统功能走向综合性的多功能,兼容其他社会活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息意识日益增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对信息有了迫切的需求。同时随着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图书馆的读者群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还有企事业单位及城镇居民等,读者对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可以说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是真实读者与虚拟读者并存,他们既可以是到学校图书馆去利用该图书馆资源的读者,又可以是通过计算机和通讯网络利用网络上图书馆的各类型读者。因此,图书馆员的服务超出了借还图书的传统服务范围。以读者需要为服务中心,资源共享、主动服务、读者教育等观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现在网络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便捷。在传统的模式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以被动服务为主,图书馆实行网络化管理后,这种方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图书馆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封闭式改变为开放式的服务。为读者服务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人对人,面对面的书刊借阅、文献检索以及读者服务,还新增加了远程服务即人—机交流的服务,读者可以在网上实施预约借书、网上订书、网上信息查询、网上导航等。真正实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只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使用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但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给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图书馆员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且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读者需求的专业化、个性化

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在给人们创造了无限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混乱,无序状态。当人们在信息极大丰富的冲击下逐渐冷静下来时,检索获取有效信息困难,尤其是获取科学技术专深信息困难的问题极大困扰着读者。在网络环境下用户不再认为信息愈多愈好,而是对信息更好地趋向专业化、个性化。更多地是为了吸取有价值知识信息,希望得到直接的,实用的信息。同时对信息的新颖性和时效性越来越注重,更讲求信息质量的时效性,信息需求的高效化,信息服务快速、高质化。而读者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需求则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多层次、多类别的读者需要。

(三)图书管理员职业的一般要求

1.学历的一般要求

具有情报学、信息管理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工作经验的一般要求

图书管理员应熟练掌握文献著录规则、编目及书目数据的相关知识,工作细致、踏实稳重,责任心强、勤奋、敬业,热爱文档管理工作。

三、图书管理员职业层级分析

(一)管理员

1.工作职责

管理员承担书刊资料采访及交换、编目、目录组织、书库管理、阅览室管理、书刊资料借阅等业务的辅工作。

2.任职资格要求

大学专科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合格;或职业高中毕业并从事专业工作二年以上者,初步掌握图书资料某项业务的基础知识、工作方法和技能,经考察证明能够履行管理员的职责,可聘任为管理员。

(二)助理馆员

1.工作职责

助理馆员承担书刊资料采访及交换、分编、书目资料编辑、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等业务的助手工作,或承担目录组织、书库管理、阅览室管理、书刊资料借阅等业务工作,或协助上级专业人员从事其他业务工作。

2.任职资格要求

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合格;大学专科毕业担任管理员一至二年;中专毕业担任管理员四年以上者,具有本专业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工作能力,掌握图书资料有关工作方法和技能,根据工作需要初步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少数民族语文),经考察证明能够履行助理馆员的职责,可聘任为助理馆员。

(三)馆员

1.工作职责

馆员承担书刊资料采访及交换、分编、书目资料编辑、参考咨询、情报服务、文献课教学等业务工作;或根据需要,管理一个业务部门(图书馆、分馆、资料室、情报室等),指导助理馆员和管理员的工作。

2.任职资格要求

获得博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担任助理馆员两年左右;获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担任助理馆员二至三年;大学本科毕业,经专业干部进修培训班半年到一年,成绩合格,担任助理馆员三年以上;大学本科、专科毕业担任助理馆员四年以上者,系统地掌握图书资料情报或其他某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有关业务,根据工作需要,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少数民族语文),经考察证明能够履行馆员的职责,可聘任为馆员。

(四)副研究馆员

1.工作职责

副研究馆员主持书刊资料采访、分编、参考咨询、情报、文献资料编辑和研究、文献课教学等业务工作并进行审核;或根据需要,管理一个业务部门(图书馆、分馆、资料室、情报室等),主持制订业务建设规划、业务工作条例和细则及规章制度等,指导下级专业人员的业务提高。

2.任职资格要求

博士学位获得者担任馆员二至三年,或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担任馆员五年以上者,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或其他某学科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深的研究,有一定水平的论著,根据工作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经考察证明能够履行副研究馆员的职责,可聘任为副研究馆员。

(五)副研究馆员

1.工作职责

副研究馆员承担副研究馆员职责范围的工作以及副研究馆员职责范围以外要求更高的工作,主持高水平的科研、服务工作项目,指导下级专业人员的业务提高,解决重大业务问题。

2.任职资格要求

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担任副研究馆员五年以上者,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或其他某学科有系统的研究和突出的成果,有较高水平的论著、译著,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经验丰富,在本专业有一定影响,经考察证明能够履行研究馆员的职责,可聘任为研究馆员。

四、图书管理员职业发展通道

(一)典型职业发展通道

目前,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很窄,馆员职业晋升途径只有两种:职务晋升通道、职称晋升通道。

1.职务晋升

这条从馆员—室主任—副馆长—馆长的职务晋升通道的周期较长,从馆员到室主任一般要2-3年时间,如果室主任位置没有空缺,则馆员没有机会升迁至室主任。从室主任到副馆长一般要3-5年时间,如果副馆长位置没有空缺,则室主任没有机会升迁至副馆长。从副馆长到馆长一般要3-5年时间,如果馆长位置没有空缺,则副馆长没有机会升迁至馆长。

可见,这条晋升通道的周期很长,馆长就是顶点。但是依靠这条晋升通道达到职业顶点的人寥寥无几。

2.职称晋升

从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的职称晋升通道,以大学毕业馆员的职业发展为例,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一年后就可转正定为助理馆员,一年后就可晋升为馆员,如果工作业绩、研究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不出现大的问题,大约40岁就可以晋升为副研究馆员,而研究馆员则对多数图书馆员来说就可望而不可及,研究馆员就是职称晋升通道顶点。

(二)非典型职业发展通道

通过非典型通道晋升的人较少,比如通过学校团委线、通过借调到校外部门等途径晋升的图书管理员,属于个别情况。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3

在分配体系还没有实现根本变革的今天。专业技术职称的高低就成为体现个体收入差异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从事专业技术的人来说。职称就特别重要。在分配体系过于依赖职称的情况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改革体系不仅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可咀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本学科的发展。

图书馆学专业从1981年国务院颁发的《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后,启动了图书馆学专业技术职称改革。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一是稳定了图书馆专业队伍,二是提高了图书馆干部队伍的素质。三是提升了图书馆专业形象。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图书馆学专业技术职称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综合改革的深入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旧的职称改革体系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

一、现行的圈书馆专业技术职称改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重科研成果,轻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缋的考核。职称是一个人工作能力、学识水平和工作业绩的综合体现,具体要求应包含以下一些内容:学历、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外语水平以及现代技术运用的基本技能。而现行的职称改革办法中,除通过简单的专业技术职称外语考试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考核外,其它方面都是以他的论著水平和科研成果来体现。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的多少,是能不能获得相应职称的决定性因素。而一些长期从事图书馆具体工作的同志,疏于写作,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就很难通过,极大打击了一些同志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一些老同志,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很难获得一个自己理想的职称。图书馆虽然是一个学术机构,但它更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服务性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其服务性是第一位的,对于多数工作岗位,大多数的同志。踏实工作更为重要。而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专家组根本无法详细了解被评者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因此只要“评”职存在,这一矛盾还将长期存在。

1.2重科研成果是导致学术腐败的主要原日。职称改革中过于重视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数量以及发表刊物的级别是导致学术腐败的主要原因。一些地区或学校在职称评审过程中过于看重科研成果与论文数量,不仅将许多不具有这方面优势而脚踏实地工作的同志拒之门外,同时还导致了“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

1.3重文凭的获取,轻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在职称评定过程中有明确的学历要求。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学历的培训积极性异常高涨。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如何利用这种积极性来提高广大职工的业务水平,是图书馆领导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在职教育与学历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调整他们的知识结构。但由于现行的职称评审条件中并没对继续教育内容作明确的要求,因此许多人在接受继续教育时不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去学习,而是选择‘些更容易获取文凭的学校或专业学习,这样的结果是学非所用。表现较为明显的是近几年图书馆全体员工学历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上都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但图书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却没有因为员工的“学历”提高而得到相应的提高。

1.4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指标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如今虽已是市场经济时代,但指标仍然盛行在众多行业中。图书馆学专业职称评审中也不例外。单位有指标。你才有资格申报,能评几个关键看指标有多少。过多的强调指标,不仅违背职称评审的初衷。同时容易在职称评审中形成一种“关系风”,一些与直管部¨关系较好的图书馆。每年可以争取一定数量的指标,而关系一般或没有关系的则机会甚小甚至没有机会。

因此现在流行一种“职称评审的不是个人的工作能力。而是评图书馆的关系”说法。

1.5暗箱操作严重。在职称评审中。一贯形成的严格的“保密制度”,不但参评者绝对不知道其具体情况,就是参评者部门的领导往往也不知情。至于结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少数专家学者的意见,而过于忽视本馆领导和同事对参评者的意见。

1.6职称的终身制。现在是一朝获得职称,终身受益。这种制度让一些人失去丁应有的动力。在未获得理想职称前。工作还能尽心尽力。刻苦钻研业务。努力从事科研和写作;而一旦评到理想职称后,在工作中就得过且过。失去进取心,还美其名日“与世无争”。他们这种工作作风不但给同事带来负面影响。也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二、建立新的职称改革体系探讨

有研究表明:短期内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管理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一些长期存在却得不到根本解决的问题,就只能从体制上找原因。现行的图书馆学专业技术职称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更有一些人甚至要求停止进行职称改革。这些现象说明现有的图书馆学专业技术职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这些问题已经不是通过加强职称改革过程的管理就能解决的。我们必须从多年来形成的职称改革体系着眼,才有可能彻底解决现有矛盾。在此作者提出任职资格制度、考试制度与年度审核制度相结台,构成图书馆学专业技术职称改革新体系的构想。

2.1建立图书馆从业资格制度。从业资格制度目前在其它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图书馆也应尽快建立从业资格制度。“资格”作为从事图书馆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任何人到图书馆工作必须获取图书馆从业资格证书。资格考试应由国家统一组织,由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机构来组织。实掩。考试内容应包括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从业资格制度的考试同时应具有广泛性,不能局限于已在图书馆工作岗位的人员。更应鼓励其它行业或在校学生(包括非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参加这种资格考试。让他们成为图书馆的后备军。建立从业资格制度,一方面能够激发现有从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克服当前职称改革中主要看论文数量而不看业务能力的弊端。有利于深化图书馆的人事制度改革;另一方面,职业资格制度是向全社会开放的,无论是哪个专业的毕业生,只要通过图书馆职业资格考试,就有机会进入图书馆工作。这有利于图书馆吸纳自己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优化员工队伍。长期以来,图书馆人员紊质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图书馆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进人机制、始终摆脱不了进人中的关系户问题。有了从业资格制度,图书馆就有充分的自主选择人员的理由,从而抛弃长期扣在图书馆头上“收容所”的帽子。

2.2建立专业职称的考试制度。建立职称考试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专业考试获取相应的职称。从业人员获取了图书馆工作的任职资格,从事一定年限的实际工作,满足定的基本条件后,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的图书馆学专业职称考试,通过了相应的职称考试。即可获取相应的职称。目前我国已有~些专业职称改革是通过考试来获取相应职称的,如财务、医药卫生等系列的职称改革。图书馆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考试。应由全国统一制定具体要求,对每种职称的学历、任职年限,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或科研成果都要做出具体的要求,在达到基本条件后,就可参加图书馆学技术职称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专业知识考试。对于专业知识考试,可选择几门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考试。也可以综台几门课程形成一份综台考试科目。“以考代评”有利于职称改革中的公开、公正,标准统一,能够做到人人平等。同时职称考试委员会也容易根据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在不同条件下对职称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考试内容),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3建立年度审核制度。职称的高低应当是一个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大小的体现。获取了相应的职称,得到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应付出同等的劳动。这样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由于我国的职称是终身制,分配制度又始终与职称紧密结合。在“评17与”聘“没有实现根本分离的时候采取年度审制就是唯。

有效的办法。年审制就是国家在制定职称改革条例时。同时制定出获取相应职称后应履行的基本职责,发证机关可根据这些要求与该同志的表现(材料由个人述职和单位意见组成)相比较,给予审核或注册。对于那些不称职的、或不熊胜任相应职称工作的给予一定的宽限期责令其加强学习和努力工作;如果连续一定年限内还没有达到相应职称要求的,应当降低其职称。年度审核翩度可以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努力工作,让图书馆的人员队伍始终充满活力与竞争。

综上所述,现行的图书馆学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存在许多不足。但我们应当看到职称评定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每位工作人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取消职称改革的继续进行,只要我们建立合理科学的职称改革体系。必然能够解决现有的一些问题。使图书馆学的专业技术职称改革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推进。在此作者提出自己的一点意见。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

参考文献: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4

1982年5月12日,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1987年12月,改称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简称“安徽省高校图工委”)。198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培训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近5000人次。今年适值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成立30周年,笔者试图通过对安徽省高校图工委30年来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以彰显成绩,找寻不足,为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探索新途径。

1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继续教育工作概况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的继续教育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99年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自成立以来,即着力于馆员继续教育工作。据笔者统计,1982—1999年,共举办19期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人次约达1300人(见表1)。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学员学历层次较低,很多学员只具备中专(含高中)学历。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2)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发单科结业证书,晋升职称时可作为参考条件;(3)培训时间较长,多则一年,少则一周;(4)培训形式多样,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岗位培训以及专题研讨等;(5)涉及面广,影响大。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授课教师大部分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如赵国璋、朱天俊、白国应、卢泰宏等;(6)学员的学习经费和时间有保障。学员一般由单位推荐,学习经费由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给予一定资助。如1985~1987年举办的两期全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一年制全脱产进修班,国家教委批拨3万元专项经费;(7)具有随机性。培训主要受上级主管部门,如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的委托开展,没有纳入图工委的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2000—2001年

皖文字[1999]007号文件规定,自2000年元月1日起,全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初、中、高级职称前必须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并获取培训证书。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40学时;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32学时。凡在任职期内未完成继续教育义务的图书专业技术人员,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视为不具备条件。皖政[2000]24号文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皖人发[2001]30号文件对继续教育内容设计与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形式与学时认定、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与使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等作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

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安徽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的视野,被赋予制度层面的意义。2000—2001年,图工委利用暑期举办两期培训班,共培训278人(见表2)。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全部来自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业务,如文献分类、文献编目、文献检索等;(2)学员的学习一般为单位派遣和个人自主要求,培训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没有专项资金投入;(3)授课教师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各部门业务骨干担任;(4)管理逐步规范化。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成绩合格,由基地和文化厅审核盖章后认定72学时,登记在由省人事厅统一监制的继续教育证书上;(5)计划性。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图工委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年初上报省文化厅审批备案。

第三阶段:2002—2012年

2001年11月27日,安徽省人事厅认定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为安徽省图书资料与情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皖文职改[2002]266号文件规定:“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图书资料专业初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后,各地不得再行评审相应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皖文人字[2005]232号文件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内,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6]皖文人[2011]48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内,按规定参加并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致使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相继举办以下各类培训班:(一)“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11期,迄今共培训1076人。“以考代评”培训具有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参加初中级资格考试的馆员,均为自主要求,学习意愿强烈。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效果显著。对于不具备图书馆学学科背景的馆员来说,“为了通过资格考试必须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客观上起到了职业培训的效果”;(2)配备材。培训教材由省人事厅、省文化厅组织专家编写,分别为《文献分类与编目》、《文献检索》、《图书馆工作概论》。2007年对教材进行修订,前两本教材分别更名为《信息组织》、《信息检索》;(3)授课教师全部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安徽大学图书馆具有丰富教学或实践经验的老师承担。

(二)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11期,共培训946人(见表3)。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全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图书馆员。培训内容紧扣图书馆事业发展,追踪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或实践热点,旨在通过培训达到促使学员知识结构更新和学科视野开拓的目的。此外,根据省人事厅关于继续教育公共课的年度安排,开设有关WTO、知识产权、终身教育等专题讲座;(2)除了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加强馆员学术和科研能力培训,以适应高校图书馆学科化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3)授课老师以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教师,以及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为主;(4)实行规范化管理。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核或考试合格,认定72个继续教育学时;(5)建立继续教育激励机制。自2005年开始,继续教育学时被列入安徽省教育厅评选全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数字资源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分别于2004、2006、2011年举办三期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招收学员81人。课程班开设“图书馆理论与方法研究”、“数字图书馆技术”、“文献学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研究”等14门专业基础课程,由沈固朝、叶继元、郑建明、徐雁等业内知名专家为学员授课。根据图工委秘书处的统计,2004年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出身于图书情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仅有1人。截至2012年9月份,2004、2006两期研修班已有20人获得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证书。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全省各高校图书馆储备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很多学员已陆续成长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为鼓励馆员参加学习,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对于获得学位证书的学员每人奖励1000元现金。同时,根据皖人发[2001]30号文件规定,每门课程认定15个继续教育学时,为需要晋升职称的学员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四)其他专题培训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步伐的加快,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每年与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商,如万方数据公司、重庆维普公司以及Springerlink、Ebsco、Elsevier等合作举办数据库利用培训,培训人次达上千人。这类培训有如下特点:(1)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般学历层次比较高,且绝大部分来自网络技术或参考咨询服务等对业务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2)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比较强;(3)培训周期短,一般为一天,培训效果往往取决于学员后续的主动学习;(4)授课教师全部由相关机构的专业培训师担任;(4)培训费用由相关机构承担,外地学员只需承担差旅费,经济压力较小。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

由于安徽省人事厅和文化厅关于继续教育学时的强制性规定目前主要针对职称评定,对馆员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没有任何约束力。因此,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基本都是因为晋升职称的需要。这反映出广大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同时也表明图书馆员这一职业目前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缺少一定的竞争风险。

2.2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缺乏时间与经费保障

尽管皖政[2000]24号第十四条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但鉴于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给很多图书馆的管理层造成一种误解,认为馆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与所在馆没有关系。出于这种认识,各图书馆在经费普遍紧缺和人手紧张的前提下,绝大部分图书馆对参加学习的馆员均无法提供经费支持,甚至连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由于缺乏时间、经费的保障,不仅遏制了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而且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3继续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有待细化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设的各类培训,“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内容针对性较强,但由于学员的学历层次相差较大,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仅文化层次高,而且大多来自重点院校图书馆,对外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专业视野相对比较开阔,而来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员,有的学历层次相对低一些,所在馆的业务工作开展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借阅服务,致使在设置课程时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或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开展分层次培训。

2.4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图工委继续教育主要采取脱产学习形式,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这种脱产学习对于外地学员来说,如果所在单位不能提供学习经费与学习时间的支持,确实面临一系列困难。高校图工委根据开设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少量的实践机会,但相对于学员的需求来说,仍显不足。

3 对策和建议

3.1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

馆员学习意愿的加强,一方面有赖于馆员自身加强对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应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安徽省现行的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制度全部由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主要是指导性文件,为了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效果,图书馆界应建立与之配套的具体措施,如继续教育基金制度、休假制度、激励制度等。具体到各馆,可根据所在馆的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岗位要求等,有计划地选派馆员参加培训。同时,各馆应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对馆员的继续教育学习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

3.2争取外部资金的支持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作为全省继续教育基地,应积极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主要可采取如下途径:(1)争取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的投入;(2)争取有关数据库公司的资助;(3)与国家相关行业机构合作,寻求项目资助。

3.3丰富培训内容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展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主要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具体包括:(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馆员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业务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且取决于馆员的敬业精神与服务态度的优劣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馆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2)开设有关心理学、人际交往、仪表举止等方面的课程,提升馆员的职业形象以及与用户的沟通能力;(3)开设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和图书馆学术史课程,增强馆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学科归属感。

3.4创新培训形式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5

调查概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社科院图书馆”)是部级研究型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其办馆宗旨是服务科研,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为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笔者结合“院内研究人员对我馆的需求调查”课题,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有以下几点独特之处:

覆盖面较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行政体系按学科划分为5个学部(文史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每个学部下包含若干个研究院/所,每个研究院/所内部根据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分为不同的研究室。本次调研以研究室为最小调研单位,每个研究室随机抽选2-3位研究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5个学部下的33个研究所的225个研究室。

数据来源真实有效,代表性强。调查方式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研究室内部,因此问卷回收率较高,共计发放问卷467份,收回407份,有效问卷406份,回收率为87.15%,有效率达99.75%。此外,对样本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研究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学科类别等分布情况与同期院内在职人员的总体结构基本一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角度新颖。本次调研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高层次读者需求,文献调查结果显示,这在国内图书馆研究领域尚属首次。与其他学科相比,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信息行为习惯及其对图书馆的需求既存在一定的共性,也有许多独特之处,本文将全方位地展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人员的特点,并由此得出普遍适用于专业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调查结果客观、深入。用于调研的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读者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②读者对图书馆各类馆藏和服务的需求、使用情况;③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和建议。这3部分下设13个小项,共45个问题,目的明确,逻辑性强。后期使用SPSS软件对每条数据与研究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学科等属性一一进行交叉统计及相关性统计,统计结论更加深入、细致,对于专业图书馆按照性别、年龄、职称、学科等属性细分读者群、深化服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问卷统计分析

2.1 研究人员的信息行为习惯

院内研究人员是社科院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多数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学有所专,其中不乏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和资深学者,所以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较高。调查发现,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较弱,使用图书馆的技能也不高,对不同渠道的情报源以及不同性质文献资料的取舍是有主次之分的,不同年龄、职称、学科的群体之间差别较大。具体而言,他们使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行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社科院63.67%的研究人员习惯于在家办公,年龄40-50岁、职称为正高、所属学部为经济学部这3个群体的研究人员在家办公的比例更高,均超过7成。

88.78%的研究人员认为社科院图书馆在他们心目中是很重要的(包括“非常重要”与“比较重要”),显而易见,社科院图书馆对他们的研究工作来说必不可少。

院图书馆使用率较低,研究人员来院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借阅书刊”,总体占比74.65%,很少使用图书馆提供的阅览环境与设施。

研究人员使用社科院图书馆的频率随着年龄、职称的升高而逐渐递增,此外,文史哲学部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的频次较多。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学科分组数据并不能直接反映不同学科对图书馆利用的差异,因为还存在一个因素,即文史哲学部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办公地点离图书馆最近,利用院图书馆最为便利,因而对院图书馆的依赖性也相对较大。

图书馆仍是研究人员获取信息资料的首选,网络渠道紧随其后,再次为书店,三者的比例依次为:35.24%、33.33%、25.85%,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相对网络资源的优势不明显。

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在研究人员中普及度不够,35.88%的研究人员仍然采用“由架上查找”或“请工作人员指点”等较为初级的办法,年龄越大、职称越高,这一问题越是突出。

63.4%的研究人员掌握文献检索知识的途径是靠自己摸索,需要图书馆予以帮助、指导。

表1的数据反映了不同职称与学科的研究人员对各种信息类型的关注程度。总体而言,研究人员常用的资源依次为:学术动态、基础理论、统计数据,值得一提的是,初级及以下职称的研究人员使用最多的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学部对统计数据的关注度非常高。

习惯使用图书、报刊等传统文献的研究人员比使用互联网、联机数据库的研究人员多5.75个百分点,但这一比例随着年龄、职称的不同,有着明显的分化,基本趋势是:年龄越大、职称越高,越习惯使用图书、报刊等传统资源。相反,年龄在20-40岁之间、初级及以下职称的研究人员使用互联网、联机数据库的比例则超出了传统文献。

通过学术会议、书店等其他途径获取信息的研究人员的比例基本上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增加,这大概因为职称越高所能掌控的资源越多。

研究人员评价学术资料时,最看重其是否全面、准确(41.75%),其次看观点是否新颖(25.86%)以及是否学科权威(22.88%),是否能快速获取(8.32%)则相对不太重要。年龄在51岁及以上、职称为正高的研究人员不太注重“是否学科权威”,而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非常看重“是否学科权威”。

2.2 对馆藏与服务的需求及使用情况

2.2.1 纸本资源

社科院图书馆的纸本资源是按照载体形态分布的。调查发现,研究人员的偏好顺序依次为:中文图书、中文期刊、中文工具书、外文图书、外文期刊、学位论文、古籍、地方志和外文工具书。研究人员的需求与使用情况如下:

从语种上看,中文文献的使用率远高于外文文献,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中文文献最为频繁,而国际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比其他学部的研究人员更多地使用外文文献。

不同类型的工具书有一定的学科倾向,文史哲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最多的是字典、辞典类工具书,其他4个学部的研究人员则明显偏好年鉴。

从工具书的介质看,研究人员仍然较为习惯使用纸本工具书,尤其是51岁及以上、正高职称的群体。

古籍、地方志的使用率很低,但学科性更强。使用最多的是文史哲学部的研究人员,其次为社会政法部的研究人员,其他3个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的相关资料则寥寥无几。

学位论文资料具有特殊的开发利用价值,其选题一般都是本学科需要解决的比较重要的、具有前沿性的理论或应用方面的课题[1],半数以上研究人员明确表示需要使用“学位论文”,这一比例超出了对古籍、地方志以及外文工具书的需求。

2.2.2 电子资源

社科院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领导重视,采购经费逐年增加,目前种类已经比较齐全、初具规模,其内容基本涵盖了院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研究人员的需求与使用情况如下:

电子期刊使用频率高达62.31%,远远超过了纸本期刊(34.42%)。

超过70%的研究人员使用电子资源,年龄在31-40岁、职称为中级与副高的群体,使用比例最高。但年龄并非绝对因素,随着职称的提升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对电子资源的使用也逐渐增加。

在学科方面,经济学部、国际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比社会政法部、文史哲学部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研究人员使用电子资源的比例高。

电子资源的易用性仍需加强,其在馆藏中所占比例亦需增加。

网站是图书馆的门户和对外服务的窗口,对树立图书馆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远程服务需求强烈,要求对其在家办公予以支持。

2.2.3 图书馆服务

社科院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包括传统的阅览、外借、复印、拍照等,近几年增加了网上咨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专题咨询等项目,丰富了对外服务的内容。研究人员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与使用情况如下:

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深度利用很少,外借多于阅览,因此,他们在馆内停留的时间较短,更多是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的资源。

图书馆与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不通畅,研究人员对网上咨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服务知之甚少,虽然馆员曾经通过多种方式做过宣传,但研究人员仍然鲜有了解,甚至有研究人员称,因为填写此份问卷才知道有这些服务。

对图书馆的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潜在需求强烈,54.31%的研究人员明确表示需要这项服务,尤其是年龄在51岁及以上、职称为正高的两个群体。

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信任度不高,他们需要专题信息咨询服务却没有求助于咨询馆员的主要原因是“没用过,不知道好不好”,其次是“觉得与自己检索差不多”。

综上所述,人文社科专业的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的使用与普通信息用户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都有较强的求近、求方便心理,最便于获取的信息源(渠道)首先被选用,对质量的要求是第二位的[2]。比如在语种上,更多地使用中文文献;在介质上,更倾向于使用电子资源;在渠道上,希望能够尽量通过网络获取,而不必亲自到馆。专业研究人员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不同学科选择使用的文献类型可谓大相径庭,因此,图书馆若要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必须按学科细分读者群。

2.3 资源结构问题

通过研究人员在问卷中反映的意见与建议,笔者发现社科院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基础设施、用户服务等工作中均有一定不足之处,下面主要探讨社科院图书馆的资源结构问题。

社科院图书馆的馆藏对院内研究人员需求的满足率只有39.29%(包括“非常满足”与“基本满足”),作为全国最大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这个文献保障率显然偏低。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按文献载体形态分类,进一步调查了研究人员认为需要补充的馆藏资源,反馈数据如图1所示:

图1结果显示,外文图书与外文期刊的缺口最大,其次是中文图书、联机数据库与中文期刊。这一比例与社科院图书馆的馆藏拥有量大体一致,基本上是馆藏量越多,读者需求越大,这说明,从载体形态看,社科院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比例与研究人员的需求量基本一致。但是研究人员认为缺口较大的正是馆藏较多的资源,这说明,他们的需求与载体形态没有必然的关联。

此外,课题组还针对中文图书、外文图书存在的问题,分别调查了研究人员的意见,他们对各种问题的认同程度如图2所示:

由图2中可以看出,中文图书与外文图书在每个问题上的比例也大体趋同,这个结果再一次印证了读者的需求与文献载体形态不存在必然联系。

将这些问题加以细分后发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新书太少,不能反映学术前沿、动向”与“学术性著作偏少,普及性书籍过多”均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有关,前者是指馆藏资料缺乏新颖性,后者则是专业深度不够,本文将这两种问题都归结为资源结构问题。在资源结构问题上,中文图书占38.71%,外文图书占50.86%。可见,无论是中文图书还是外文图书,这一问题都相当突出。换言之,资源结构与研究人员的需求不匹配。

进一步统计发现,研究人员对资源新颖性(中文图书26.79%、外文图书39.12%)的需求甚于对专业深度(中文图书11.92%、外文图书11.74%)的需求。

如前文所述,研究人员常用的资源类型依次为:学术动态、基础理论、统计数据,这同样证明了研究人员比较关注资源的前沿性、专业性。可见,国内大多数图书馆简单地通过文献载体的分类来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做法很难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若要提高研究人员的满意度,就有必要深入挖掘文献的内容,研究专业研究人员对不同学科资源的需求,站在专业人员的角度,以专业的眼光评价、筛选文献资源。换句话说,图书馆在学科化、知识化服务方面仍需努力。

对专业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启发

社科院图书馆是典型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在国内专业图书馆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笔者就其存在的资源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如下建议:

3.1专注专业特色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于2004年的报告“The 2003 OCLC Environmental Scan: Pattern Recognition”(OCLC环境扫描)中提到:“一个系统中的多个分支图书馆没必要都收藏通用的文献。网络诞生以后,公共图书馆可以更多地关注本地社区的特殊需求,做得更专业” [3]。专业图书馆更应该强化自身的专业特色,舍弃一般性读物,专注于高端学术资料,将目标服务对象锁定于本专业领域内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摒弃“大而全”的文献收藏观念,才能更加突出图书馆的专业特色,进而满足研究人员对文献资源学科化、知识化的需求。

3.2合作而非简单合并

社科院图书馆的资源满足率为什么偏低呢?笔者认为,这与她的历史沿革不无关系。社科院图书馆的主体馆藏原本是散落于院部科研大楼内13个研究所的资料室,自1994年合并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以来,资源的采购、整理和服务工作也随之统一,虽然有利于文献的统筹管理,减少了复本量,但也出现了很大的弊端――合并后的社科院图书馆如同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图书馆”,涵盖了众多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其采购制度是以专家选书为主,以采访馆员筛选为辅,另外还包括极少量的读者荐购,每年众多学科的资源都以这种相对单一的模式引进,以至于专业水平大大降低。

诚然,许多专业机构的小型图书馆或资料室力量薄弱,必须通过合作以寻求更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合作绝非简单的合并,尤其是专业图书馆之间,不同学科的工作细分差别很大,合作的成员馆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协作机制,取长补短,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比如,他们可以共用一个平台为读者提供服务,协商轮班时间、服务方式等,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整体的“大图书馆”形象,但每个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文献传递等工作需要各自在后台进行,而不是笼统地“打包”。

3.3馆藏重组以揭示知识内容

图书馆组织馆藏资源的传统方式是按照载体形态分别存放,并以题录信息进行标引分类,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文献资源的物理存放位置已不太重要,按照载体形态组织文献的方式凸现出一些诟病,曾经被图书馆人引以为豪的分类法也逐渐变得可有可无。在当前大力提倡图书馆知识服务、知识咨询的时代背景下,若要满足专业研究人员对文献资源学科化、知识化的要求,图书馆必须开发新的手段,比如对目前浅层的编目内容加以改良,增加标引范围,或编制二次、三次文献,对已有资源进行重组等,从深层次挖掘知识内容,全面揭示馆藏资源。

近年来,内容开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内容开发深度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三维空间(A/V、数据挖掘)、万象空间(虚拟真实)到思维空间(知识表现、概念形式化、知识量化等),不断突破传统界限。元数据、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格式、质量控制、可交换格式、自动转换以及数据制备、整合、融合、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内容检索、可视化等内容开发技术都取得实质性进展[4]。专业图书馆要顺流而进,适时引入相应的技术或软件,形成“知识服务”的能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3.4建立学科化资源建设模式

2011年制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管理章程》第十一条规定,社科院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体现馆藏的实用性、系统性,做到学科布局合理,结构优势明显,重要科研资料收藏齐备,充分满足当前和长远的科研需要。”这个指导方针是很多专业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理想状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怎样的资源建设模式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

鉴于社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的新颖性与专业性不足,笔者认为,按文献载体类型组织资源建设的传统模式难以达到学科资源建设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应当围绕研究人员需要的学科专题分类来收集和组织文献。

要深入了解读者的研究需要,必须与研究人员建立紧密的联系,甚至参与到相关学科的课题研究中去,这个沟通的重担就落到了所谓的“学科馆员”或“学科联络人”身上。200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李春旺与时任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的李广建教授提出:“资源组织者不负责服务,而用户服务者不负责资源,很容易造成图书馆工作与用户需求脱节的问题” [5]。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韩丽风老师与厦门大学图书馆的钟建法老师提出了以学科馆员为主导、以学科服务团队为支撑,与采访馆员和读者紧密合作的“学科化资源建设的组织模式”,通过划分学科领域、增设学科馆员,由学科馆员负责传递读者需求,参与甚至主导学科资源的评价、采选与维护工作[6]。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正在逐渐尝试并摸索这种模式,我国虽有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但多数学科馆员没有资源采购的权力,很难达到调节资源配置的效果。

从根本上来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目前负责选书的学科专家与学科馆员有本质的区别,对图书馆资源建设而言,学科专家在个人研究领域有极高的造诣,选择本研究方向的文献资源时有极好的高度与深度,但是不同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各有特色,个体之间差别极大,研究动向瞬息万变,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学科专家精力有限,很难实时关注这些变化多端的需求。而专职的学科馆员则不同,一方面,他们与研究院和研究所的各位专家、研究人员经常联系,可以及时了解对口院所的学科建设动态,把握研究人员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科馆员还与书商、数据库商建立联系,随时掌握资源出版动态,能够提高资源需求(包括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与供应的契合度。

3.5鼓励研究人员参与馆藏建设

调查结果表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人员的文献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研究方向的读者需求更是独特,因此,资源建设工作除了要考虑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顾及研究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在群体的体制外保留个性化服务发展的空间。

资源建设工作中,与由学科专家或学科馆员来决定资源采购的模式相比,还有一种方式能够最为准确地满足研究人员的个性化需求,那就是由研究人员自行购书。本次问卷调查中,很多研究人员提出,社科院图书馆目前由馆员或专家代为选书的做法并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需求,建议学术书籍由各所专业人员推荐购买。文献[3]也指出:“读者直接需要的纸本文献量是非常巨大的(Print-on-demand could be huge)。”

事实上,国内一些小规模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就采用了这种灵活的资源采购体制。笔者到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调查时了解到,其图书馆虽然规模小,但极为实用,其每年40%的图书采购经费都用于研究人员自行采购,然后凭购书发票报销,购得的图书在图书馆登记后,就可以通过正常的流通手续,优先使用。这种做法对于读者群较少且相对固定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来说可操作性强,且非常实用,一方面可以减少研究人员课题经费中的资料费支出,而图书资料作为固定资产集中管理,避免重复浪费;另一方面,能够弥补图书馆集中采购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图书馆可以设定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研究人员参与到馆藏建设。一般而言,研究人员比图书馆员更有机会接触到某些专业内的珍贵资料,比如,会议资料、学术研究成果、与同行学术交流时获悉的有价值的资料等。有些资料凭借他们个人的力量很难购入,图书馆可以出面采购;对于他们个人获得的资源,图书馆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表彰,鼓励他们把一些有价值的一手资料贡献出来,放在阅览室里供大家查阅,积少成多,就会形成珍贵、独特的馆藏。

近几年由于文献数量激增,大部分图书馆藏书空间严重不足,大量图书堆积如山而无人问津,很多图书馆开始增加电子资源的采购比例,缩减甚至停止纸本文献的采购。国外很多图书馆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停止购入不必要的资源,完全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采购,例如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图书馆,每个新学期开学前,分管各院系的学科馆员就会向相应院系的老师或学生征询购书需求,统一拟定采购计划。

专业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若能将学科馆员主导资源采购的“学科化资源建设模式”与研究人员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一定可以收藏高质量的学科资源――既有专业的准确性,又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而保障学科资源建设的科学性,提高读者满足率。

[参考文献]

[1] 瞿学惠. 我国高层次学位论文资源开发的价值、现状及对策[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2):21-23.

[2] 易克信,赵国琦. 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394.

[3] Cathy De R, Dempsey L, Wilson A. The 2003 OCLC environmental scan: Pattern recognition[EB/OL]. [2013-01-18]. http:///reports/escan/downloads/library.pdf.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6

1.1 司书和司书补

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说,司书和司书补是指日本的公立图书馆和私立图书馆(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中的专业职务。日本现行《图书馆法》第4条规定(注:本文所引日本法律法规均见:日本总务省法令数据库.law.e-gov.go.jp/cgi-bin/idxsearch.cgi(2005.6.5)):

图书馆配置的专业职员称为司书和司书补。

司书从事图书馆中的专门业务工作。

司书补协助司书工作。

从实际情况看,司书已经成为日本社会对图书馆员的一种统称和泛称。所谓统称,是说人们往往以司书包举司书补,甚至包举司书教谕和学校司书;所谓泛称,是说人们往往以司书来泛指所有在不同部门、不同类型图书馆从事图书馆专业工作的人员。比如,日本总务省统计局颁布的《日本标准职业分类》中有“专业性、技术性职业从业者”的类别,其中便有“图书馆员=司书”的表述(注:)。日本学者也说,“图书馆员等于司书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已在社会上固定化了”(注:)。这种现象,体现的是一种对“司书”职位的社会性理解和认识。

司书是日本存在历史最长的一种图书馆员专业职务。早在1897年(明治三十年),日本帝国图书馆公布了《帝国图书馆馆长、司书长、司书任用条件》,规定司书是当时的帝国图书馆的一种专业职务。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日本对“明治《图书馆令》”进行修订,规定“公立图书馆的馆长可以在馆内配置司书和书记”,司书职务被正式引入所有的公立图书馆。1908年,“帝国大学”公布了《帝国大学司书官及帝国大学司书特别任用令》,司书职务又被引入大学图书馆。1933年(昭和八年),日本对1921年(大正十年)颁布的《公立图书馆职员令》进行全面修订,司书成为公立图书馆应该设置的法定职位,并建立了对司书任用资格加以鉴定的“司书资格考试制度”。1946年(昭和二十一年),《公立图书馆职员令》再次修订,有关“司书资格考试制度”的条款被删除,意味着考试制度被停止实施(注:参:李国新.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78)。战后,1950年颁布的日本《图书馆法》沿袭了战前公立图书馆配置司书的规定,但将司书细化为“司书”和“司书补”两个级别,同时规定了司书和司书补的资格条件、获得的方法和途径。有关的原则规定,一直延续至今。

1.2 司书教谕

司书教谕是日本中小学图书馆中的专业职务。日本中小学正规教师的专业职务称为教谕,学校图书馆工作兼有学校教师和图书馆工作者的双重特点,因此,1953年颁布的日本《学校图书馆法》将学校图书馆的专业职务定名为司书教谕,规定“在学校,为了掌管学校图书馆的专门职务,应该设置司书教谕”,同时规定了取得司书教谕资格的条件、方式、途径。由于司书教谕在日本是一个全新的专业职务,法律颁布的当时,事实上还没有司书教谕,而司书教谕的培养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配置司书教谕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当时颁布的《学校图书馆法》的“附则”中补充规定:“学校在目前阶段也可以不设置司书教谕”。这是基于“不可能立即在所有的学校配置具备资格的司书教谕的现实而设计的一条过渡性规定”(注:)。作为过渡期的“目前阶段”需要多长?立法当时设想的是10年左右(注:),但事实上这一过渡期一直持续了40多年,直到1997年6月修订《学校图书馆法》,才改为“12个年级以上的学校,自2003年4月以后,必须配置司书教谕”。

1.3 学校司书

学校司书是对在学校中主要从事图书馆工作的职员的统称。这是一个在日本没有法律依据、但获得了政策认可和社会承认的图书馆员专业职务类型。本来,按照日本《学校图书馆法》的规定,司书教谕是学校图书馆的法定专业职务,但是,长期以来,按照《学校图书馆法》“附则”的规定,学校图书馆又可以不配置司书教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学校图书馆的运营,一些由学校或地方政府自行决定的解决方案便应运而生。比如,最早是一些相当于我国高中、中专层次的“高等学校”自主雇佣主要从事学校图书馆工作的职员,后来,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向学生征收“图书馆费”来雇佣主要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学校职员。但是,征收的“图书馆费”数量有限,经费的窘困,导致了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的恶化。1960年,日本文部省做出关于“削减教育费的税外负担”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尽最大可能推进教育费用的“公费化”。此后,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SLA)提出了给予学校雇佣的以从事学校图书馆工作为主的职员以“学校司书”专业称谓的意见,从此“学校司书”这一称谓在社会上被广泛使用。学校司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历、资格、专业水平,以及以什么形式加以雇佣,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做法。正因为如此,日本文部省很少采用这一称谓,一般是称其为“学校图书馆事务职员”(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有关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呼声高涨,因此,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学校图书馆配置学校司书的工作尚在稳步推进。

由于日本的中小学图书馆中既有司书教谕,又有学校司书,日本学者称这种现象为学校图书馆专业职务的“二职种并置”(注:)。1997年《学校图书馆法》修订以后,有些地方政府开始终止学校司书的录用,“二职种一体化”的动向已经开始显现。

1.4 图书馆员专业职务设置的特点

日本图书馆员专业职务的设置体现了如下特点:首先,适用于公共图书馆的司书职务影响大,成为日本图书馆员专业职务制度的代表。这既表明司书职务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又说明了公共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事业、现代图书馆制度的标志。第二,学校图书馆的专业职务受到高度重视。国家为中小学图书馆专门立法,日本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学校图书馆设置结合“教谕”和“司书”双重特点的专业职务制度,有利于学校图书馆在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从小培养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技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图书馆社会认知程度的提高,有深远的影响。第三,法律化的图书馆员专业职务不涉及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这是因为按照西方的观念和体制,大学和研究机构实行高度自治,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设置主体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不是政府。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提出大学的设置标准,可以规定大学和研究机构必须设置图书馆,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什么样的资格和水准,是大学和研究机构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事实上,日本的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一般也都在套用司书制度,大学图书馆的司书占有率比平均水平还要高些,但这是其自行决定的结果。

2 取得专业职务资格的条件

2.1 司书和司书补

日本《图书馆法》第5条对获得司书和司书补资格的必备条件做出了规定。

法律规定的取得司书资格的条件是:

(1)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并按照本法律第6条的规定履修了司书讲习课程者;

(2)大学毕业,并在大学期间履修过有关图书馆学的专业课程者;

(3)具有三年以上司书补(含国立国会图书馆、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图书馆的职员中相当于司书补的人员)的工作经验,并按照本法律第6条的规定履修了司书讲习课程者。

法律规定的取得司书补资格的条件是:

(1)具有司书资格者;

(2)高中毕业或高等专科学校第三年结业,并按照本法律第6条的规定履修了司书补讲习课程者。

根据上述规定,取得司书或司书补资格的条件实际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这体现在对基本学历的要求上:司书必须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程度,司书补必须具有高中以上的学历程度。这方面的要求60年代以前更为严格。如1950年最初颁布的《图书馆法》规定,取得司书资格的基本学历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不包括“高等专科学校”(相当于我国的“大专”)。现行规定是1961年改定的。二是有关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体现在不论司书或司书补,都必须接受过图书馆学的专门教育。

2.2 司书教谕

日本《学校图书馆法》第5条对取得司书教谕资格的必备条件做出了规定:首先必须取得教谕资格;在此基础上,完成司书教谕讲习课程培训,并成绩合格。可见,取得司书教谕资格比取得教谕资格还要难。从理论上说,在日本,做有专业职务资格的中小学校图书馆馆员,比做同类学校的教师要求高。

3 以取得专业职务资格为目标的“课程讲习”制度

按日本现行法律规定,要取得图书馆员专业职务资格,必须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并经考试合格。系统的专业教育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大学开设的专业教育课程,称为“司书课程”,主要对象是没有图书馆工作经验的在校大学生;一是以取得专业职务资格为主要目的的专业培训课程,称为“司书(或司书教谕)讲习”,主要对象是图书馆的在职工作人员。司书课程是大学本科阶段的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因此,课程的种类、数量、要求履修的学分数都多于司书讲习。本文仅介绍有关司书讲习课程培训和考试的规定。

日本《图书馆法》第5条对司书、司书补讲习的实施作了原则规定:(1)司书和司书补讲习,由文部大臣委托的大学主讲;(2)司书、司书补讲习应该履修的课程、学分及其他必要的事宜,由文部省令规定。但是,必修课程的学分不得少于15学分。据此,1950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图书馆法施行规则》(2003年10月最新修订),细化了《图书馆法》的原则规定。日本《学校图书馆法》第5条对司书教谕讲习的实施作了原则规定:(1)司书教谕讲习由文部大臣委托的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主讲;(2)司书教谕讲习应该履修的课程、学分及其他必要的事项,由文部省令规定。据此,1953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学校图书馆司书教谕讲习规程》(2001年3月最新修订),细化了《学校图书馆法》的原则规定。

3.1 讲习课程的讲授主体与受讲资格

法律规定司书、司书补讲习课程的讲授主体,首先必须是大学,其次必须是得到文部大臣认可、经由文部大臣委托的大学。司书教谕讲习课程的讲授主体略微宽泛,可以是大学以外的“其他教育机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少见到有大学以外的其他机构成为讲授主体。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严把讲授主体关,以保证培训课程的质量。因为图书馆员的专业职务资格培训,是一种有关图书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系统教育,不是上岗培训,不是工作实习,因此只能由大学来承担,一般不由实际工作部门承担。实际上,在《图书馆法》颁布初期,对讲授主体的要求更为严格。当时规定,只有“设有教育系和艺术系的大学”,才能成为讲授主体。现行规定是1952年7月改定的。根据这一规定,日本文部省对申请开设司书讲习课程的大学进行审查,最基本的条件是该大学的相关系科必须有2名以上的专职教师。审查合格的大学,文部省以“告示”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包括大学的名称、准予开讲的类别、讲授的时间、招生的人数、选拔的方法等。2005年日本全国有13所大学获准开设司书或司书补讲习课程,另有11所大学获准以远程通信方式开设司书或司书教谕讲习课程(注:.见:日本图书馆协会网站jla.or.jp/shisho2005.html(2005.6.5))。

司书讲习课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受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按照《图书馆法施行规则》的规定,大体说来,如果是图书馆工作者,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经验。如参加司书讲习课程,必须有2年以上司书补的工作经验。如果是在校学生,必须是大学二年级以上,且修满了62学分以上,或者是具有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的学历。参加司书补讲习课程,必须修完了高等专门学校第3学年等。参加司书教谕讲习课程,按照文部省颁布的《学校图书馆司书教谕讲习规程》的规定,必须具有《教育职员免许法》规定的中小学校教谕资格,在校学生则必须是大学二年级以上、且修满了62学分以上。

3.2 讲习课程的内容与学分

司书和司书补讲习的课程设置、讲授内容、是否必修、必须取得的最低学分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现行的规定为1996年8月最新修订,从1997年4月1日开始实行。按现行规定,取得司书资格必须履修“甲组”的全部课程,取得全部学分;履修“乙组”中至少2门课程,取得2个以上的学分。这样,总共需要履修的课程至少为14门,取得的学分至少为20个。取得司书补资格,必须履修全部11门“司书补讲习课程”,并取得全部15个学分。与此前的规定相比,现行规定要求履修的课程、取得的学分数都增加了。按照文部省颁布的《学校图书馆司书教谕讲习规程》的规定,取得司书教谕资格必须履修5门课程,取得10个学分。

以下是司书讲习的具体课程和学分数:

甲组

(1)终生学习概论 1 (2)图书馆概论 2

(3)图书馆经营论 1 (4)图书馆服务论 2

(5)情报服务概说 2 (6)参考咨询实习 1

(7)情报检索实习 1 (8)图书馆资料论 2

(9)专门资料论 1

(10)资料组织概说 2

(11)资料组织实习 2 (12)儿童服务论 1

乙组

(1)图书与图书馆史 1 (2)资料特论 1

(3)传播论 1

(4)情报机器论 1

(5)图书馆特论 1

以下是司书补讲习的具体课程和学分数:

(1)终生学习概论 1 (2)图书馆基础 2

(3)图书馆服务基础 2 (4)参考服务 1

(5)参考资料解题 1 (6)情报检索服务 1

(7)图书馆资料

2 (8)资料整理 2

(9)资料整理实习 1

(10)儿童图书馆服务基础 1

(11)图书馆特讲 1

以下是司书教谕讲习的具体课程和学分数:

(1)学校经营和学校图书馆

2

(2)学校图书馆媒体构成

2

(3)学习指导和学校图书馆

2

(4)读书与社会

2

(5)情报媒体的综合利用

2

3.3 讲习课程的免修

1996年8月公布的《部分修改图书馆法施行规则的文部省令》中新增加了一项内容,规定“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某种“资格”的人,在取得司书或司书补资格时,可以免修某些课程。

“免修”问题最早是在1992年7月文部省终生教育审议委员会的一个“报告”中正式提出来的。该报告认为,“在努力谋求进一步提高社会教育主事、学艺员(按:日本博物馆中的专业职务)、司书、公民馆主事等专业职员的专业研修水平的同时,有必要重新检讨大学等机构中的研修课程体系,重新检讨专业职务资格的授予条件”。作为具体措施,该报告提出了专业讲习课程的“免修规定”。

“免修”的依据是什么?如司书和司书补,依据“对工作经验等内容的评价”(注:)。日本图书馆界有学者对这一措施很不以为然。有人说这是“廉价的资格给予”,有人说这是“十分可笑的措施”(注:),但最终颁布的文部省令采纳了终生教育审议会提出的“免修”思路与方法。

新规定的免修对象包括三类人。第一类是具有一定的图书馆工作经验者。“一定”的量化指标是时间,具体规定为“2年以上”。“图书馆工作经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必须在图书馆工作,如公共图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大学图书馆、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等;其次是所从事的工作必须是图书馆的专门业务工作,如司书或司书补的工作,而不能是“单纯的事务性工作”。第二类是具有某种资格者。如按照法律规定取得了司书补、司书教谕、社会教育主事、学艺员资格等。第三类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第2种考试”合格者。按照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及其配套规章的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共分3种。第2种考试的录用对象包括那些“需要相当高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职位”,“图书馆学”列在其中,录用的人员“主要从事需要图书馆学专门知识、专业技术及其他能力的业务工作”(注:)。上述三类人可以免修的课程不完全相同,最多的可以免修4门课程7个学分。

3.4 讲习课程考核与成绩认定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司书、司书补、司书教谕讲习课程的考核与成绩认定,由开讲的大学进行。考核的方式可以是笔试、论文或报告书。经考核认定成绩合格者,司书和司书补讲习以开讲大学校长的名义颁发毕业证书,同时必须向文部大臣报告合格者的名单。司书教谕讲习则直接以文部大臣的名义颁发毕业证书。

4 图书馆员专业职务制度确立的标志

专业职务和专业职务资格获得方式的法定化,是专业职务制度的必备要素,但仅有此,并不能说专业职务制度已经建立。日本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员问题调查研究委员会提出了标志图书馆员专业职务制度真正建立的6大要件,包括:(1)图书馆录用的专业人员,是具有专业职务资格者;(2)消除了无视图书馆员本人专业特点的随意变换专业工作的行为;(3)建立了基于工作经验积累和工作能力评价的独立的图书馆员专业职务晋升制度;(4)图书馆馆长以及专业职员具有司书资格;(5)建立了个人的、集体的业务研修制度;(6)图书馆配置适当数量的司书及其他职员(注:)。

现代社会知识的剧增、分工的精细,导致了专业职务的大量涌现。考察一下西方专业职务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最初只有医生、律师、牧师三者被称为专业职务,如今,会计、教师、技术工作者、护士等等,都被视为专业职务,新的专业职务还在不断出现。所以有人说,20世纪是专业职务盛行的时代。现代社会的专业职务,基本上都是一种在接受雇佣的条件下、在职务场所发挥个人的专业水平、运用个人的专业技能的活动,因此,作为一种专业职务制度,首先需要确立的是专业职务的资格标准和获取资格的程序、方式。资格是专业水平的基本标志,如果没有资格标准,这个职务就很难说是专业职务。但资格并不是制度要素的全部,至少下面两个问题对维系制度的稳定和健全至关重要。第一,具有专业职务资格者对专业职务的独占。很难想象社会会认可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者去当医生,没有执业律师资格者去当律师,因此,任何专业职务都一样,没有基本的职业准入,要么说明这个职务不具备专业含量,不需要专业要求;要么就是在自毁职业的专业严肃性和权威性,自毁职业声誉。同时,没有专业职务资格拥有者对专业职务的独占,所谓专业职务的资格标准,所谓获取资格的程序与方法,全都会沦落到形同虚设的境地。第二,建立与获得专业职务的付出相适应的、可预期的职业回报制度。如果承认由获得专业职务资格到获得专业职务职位的作为比不作为需要更多的个人努力和付出,那么,相应的、可预期的职业回报就是一种必须的激励。由于现代社会的专业职务大都表现为一种公务活动,因此,职业回报制度必须是社会性的。没有职业独占,职业资格就会形同虚设;没有相应的职业回报,即便是职业独占,也会导致少有人问津。所以,职业资格、职业独占、职业回报是完善的专业职务制度的关键性要素。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7

作者:曾娟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图书馆馆员作为高校教工的一份子,在高校中的地位相对低下,工资水平基本上处于高校教师中的低层,高校图书馆人员比例关系失调、效率低下、公平感缺失、馆员的主动精神被抑制的人力资源现状与数字图书馆发展极不协调。人才的流动由市场来决定使得哪里待遇高、福利好,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人才就往哪里流动。高校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人才队伍不稳定,而科学合理地分析图书馆人才流失的各种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使图书馆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好,并充分发挥人才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平时的岗位中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但是馆员对于长时间从事图书馆单一的工作积极性逐渐减低;另一方面,图书馆在管理中应该加强对馆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他们自身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一些馆内对于馆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不高,在对他们工作业绩进行测评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工作绩效及能力的考核,然而对他们在思想文化素质方面则要求不高,且对这方面的考核较少,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上,馆员对待其思想素质考核方面积极性也就不高。另外,由于馆内多数馆员并不是学图书馆专业,在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和学习上也就较浅。这就需要图书馆馆员们不断的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对图书馆知识的学习。

所在高校的人事部门和图书馆应该想方设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有些高校的职工待遇向行政倾斜,管理人员的岗位津贴明显偏高,图书馆的副高职称的员工待遇明显低于科级干部,职称高低几乎没有差别。针对此类现象,必须转变导向,向职称倾斜。首先应落实员工的职称待遇,特别是图书馆系列员工的职称待遇,就高不就低,引导广大馆员积极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职称,形成你追我赶的“赶超”氛围,进而达到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的价值,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充分发挥馆员的知识能力和开发潜能,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较高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知识型馆员。高校图书馆员也要打破传统管理的模式,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人为中心,同时也要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制定知识管理的目标、计划和措施,加强知识集成以产生新的知识,帮助师生在图书馆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信息。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借助服务平台帮助师生进行教学和学习资源的分析,为其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分析家、知识管理者、知识领航员,成为具备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们学习的主要阵地,图书馆的环境及设施的更新对学生们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来学习和掌握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在校师生们学习和探索新知的重要场所,舒适和现代的图书馆环境更能够使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的积极性,一个环境良好的图书馆更能够吸引读者在图书馆学习的好习惯。因此,加强建设好图书馆的读书环境,让师生们能够在一个舒适而现代化的环境里学习,不仅能够发挥读者们在其中学习的效率,而且也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形象。同时,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中还应为师生和读者们配备相应的学习办公设施,提高图书馆工作服务的范围,如一些打印室、饮料部、文具部等以备学生们及时使用,在学习生活中给予最大程度的关注。同时,在图书馆藏书资源功能方面要加大完善力度,尽可能的提高对馆藏图书及现代化网络数据库等相关资源的引进和应用,提高馆藏搜索资料的使用率,让更多的读者能够通过图书馆网络文献资料这一窗口掌握到更多的资料和知识。服务理念与时俱进图书馆的发展不仅在管理制度上要科学完善,在其服务理念上也要与时俱进。图书馆在更新教学用学习资源和文献资料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师生们进行宣传,让他们熟知使用新资源的方法和操作,特别是要对入学的新生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门讲解,让他们熟知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如何查阅书籍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员的服务要不断地更新服务理念,扩宽服务领域和创新服务模式,只有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服务,才能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3]。

同时,图书馆要不断开辟新的网速服务形式,如在网上图书馆中设置一些电子信箱地址、新闻公告栏、留言和评论交流区,通过在网上对读者们提供多种交流服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战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战略就是要求高校图书馆既要让馆员能够以开放性的视野去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和参观访问等形式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也要求高校图书馆利用外部技术力量开展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从两方面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首先,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岗位的要求,紧紧地围绕岗位需求,根据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现有馆员进行培训考核,其次要利用外部技术力量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通过聘用非正式员工、实行业务外包、加入图书馆联盟等多种有效形式改善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状况。即充分立足于馆员的使用和培养发展,积极而又务实地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合理利用外部技术力量,以此推动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4]。无论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如何变化,在构成图书馆的资源、技术、人员三个主体元素中,只有馆员才是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完成知识交换的真正界面[5]。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更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宣传地。现阶段,我们要重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出科学和合理的发展策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为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8

“报告关于体育的相关论述,是我们党在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历史关键点上对体育战线发出的动员令、吹响的冲锋号,国家对体育职业赋予了更大的使命,对体育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体育强国梦助力中华复兴梦,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体育应有的贡献。”[1]41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余年之际,为讴歌伟大祖国文化事业与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对陕西省部分院校之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事业、作为高等教育三大支柱的图书馆事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改革开放后,私立院校(民办院校)再度兴起,为改革开放一支绚丽的花朵;新时期出现了大学城:许多院校又建起了新的校园,且聚集某一地域,形成了新的大学教育聚集点文化,此亦亮丽的风景线!陕西省为我国的文化教育大省,其院校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排行前五名,对其体育教育事业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探讨,一为讴歌新中国及改革开放,二为有研究探讨之必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体育卫生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取得显著成就”。[2]1;“1979年,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国家制定的图书馆政策、措施、条例等,在指导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健全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明确图书馆职能、改进图书馆工作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图书馆事业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

1陕西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我们分别赴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翻译学院及本校西北大学等院校进行了体育教育事业各方面发展状况调研……我们主要依据《学校体育卫生综合目标管理效能评估表》及体育教师职称与学历构成、体育馆与体育设施配备等进行调研:“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对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要求随着时展而不断推进,”[4]139;“《学校体育卫生综合目标管理效能评估表(示例)》……17.体育教师配备……82.体育馆(房、室)面积(m2)、83.游泳池(m)……”[5]

1.1西安翻译学院体育教育简况

西安翻译学院位于翠华山下,依山傍水,为改革开放后,陕西首家民办的私立院校。体育部谢颖老师及办公室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情况及数据(见统计表)。

1.2西安科技大学体育教育简况

我们又赴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进行了调研,此校区也是依山傍水,依于骊山脚下。去体育部,首先看到了漂亮的体育文艺文化馆:文体楼!李东颖副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新老校区体育教育的一些情况。文体楼里边有体操房、羽毛球场地、健身操房、舞蹈练功房、文化课教室、尤其独到的是:洗浴房———运动后洗浴卫生及消除疲劳、放松肌肉的科学保健!

1.3西北大学体育教育简况

我们又赴本校体育部进行了调研,张旭主任、丁聪副教授等为我们介绍了有关情况,提供了有关数据(见统计表)……

1.4陕西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统计表(三)大学体育教师学历已最低限制硕士,有些院校已有了博士学历老师:(四)西安科技大学体育馆设立了洗浴室,是体育健身与保健的独到的设施!

2陕西部分民办院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

陕西为教育文化大省,公立院校数量居于全国前五位,而异军突起的民办院校其数量与规模也在全国省市中位于前列———此乃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之一!也是陕西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1赴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等院校调研

我们先后赴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学院、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等私立(民办)院校图书馆、又到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等“三本”院校图书馆进行了调研。调研过程中,依据刘国钧、皮高品、王振鹄等学者创立的“图书馆要素说”为理论指导:“‘要素说’是在20世纪30-50年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所做的概括和总结”[6]81图书馆要素主要包含:图书馆建筑与设备;文献资源;工作人员;管理的科学方法;读者等。值得指出:依据国家政策,当前“三本”院校一律改为“二本”院校。

2.2列表分析:

以“图书馆构成要素”为分析对象此表依据各图书馆调研状况、文中所述、各图书馆简介等资料,空白处尚无收集到准确信息。

2.3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笔者到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等院校图书馆进行的调研,发现了以下共同的特点与不足:A特点与成绩(一)工作与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礼仪;(二)书刊等各类文献排列的较为整齐;(三)多数院校有一座独立的图书馆建筑;少数依附于一座大楼内;(四)文献收藏量较为充足;(五)图书馆的设备较为先进,但多数未实行“RFID”管理———自动化借阅;B不足之处及存在的问题(一)工作与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不够理想;(二)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工作与管理人员不多,有些馆甚至无一人;(三)管理比较教条、呆板,缺乏对读者的指导及服务的灵活性;(四)工作与管理人员的学术水平有待提高;(五)工作与管理人员与同行图书馆的业务交流与学习欠缺;(六)知识与素质有待提高———尤其知识面较窄。

3陕西若干公立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

3.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调研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古老而又新生的教育产物,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国家及社会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实用型(适用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有三校基础上应运而生,三校分别位于西安、咸阳与临潼,临潼校区原为“西安煤炭卫生学校”,主要为煤炭系统培养医护人员。2002年,该校与位于咸阳的陕西省煤炭工业学校及位于西安的陕西省煤炭职工大学三校合并,改名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图书馆随着1953年西安煤矿学校的成立而设立:“1953年元月,国家在西安成立了西北煤炭工业管理局。2月,燃料工业部煤炭工业管理总局决定在西安建设一所煤校……1953年10月1日开学,校名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西安煤矿学校’,西北煤管局委任杨震兼校长。教职工共20余人,其中教师8人……由于校舍未建成,学校暂时寄居在南郊距新校址约2.5公里的观音寺村的一座旧庙内……临时图书馆设在农民家的磨坊里……”[7]1在该校图书馆调研时,看到了许多五六十年代的图书,佐证了这一点!在共和国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困难条件下,在建校之初的艰苦条件下,借助旧寺庙当校舍,借助农民家的磨坊当图书馆,体现了“煤校人”艰苦奋斗、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精神和做法!也体现了“设校必建图书馆”的思想!现状:“学院咸阳校区和临潼校区各有一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7447平方米,按万人计,人均面积0.74平方米……学校还建立了三个大型电子阅览室,装机300多台。系统中装有电子图书8万册,电子期刊6050种×10年,博士论文3万篇,外文期刊、会议论文54GB×200(册),电子图书总容量2.86TB,共折合纸质图书18万册,通过VPN实现两校区资源共享。图书馆共有流通书库6个……”[7]187此数据为2013年所出版文献中的统计。2019年11月,我们去该院及其图书馆进行调研,党委书记令狐培选、馆长师培杰及王老师等接待了我们,何柳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数据:电子资源数据库4种;试用的8种;电子图书22万册;纸质资源54.6万册:其中,期刊10.4万册,图书44.2万册;报纸未在系统中统计。列表对比分析:对所列表中数据分析后认为:(1)电子图书的数量增长迅猛,近七年间数量增长到近三倍;(2)纸质图书2006年到2012年增长迅猛,增长到约三倍;(3)纸质图书2012年至2019年增长相对缓慢,仅增加了近2万册图书。

3.2所见过的最高的图书馆建筑: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我们又赴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进行调研,进入学院后,乘车左转行至图书馆门前,令我们惊讶的是:见到了15层建筑的图书馆(1-12层为图书馆)--此为我们见到的中外最高的图书馆建筑———此亦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陕西省辉煌成就之见证!图书馆门前还有著名教育家孔子的雕像--更增加了学校和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王启合纪委书记及图书馆王倩副馆长、刘凤琴等老师接待了我们,解答了咨询,并给我们三本关于图书馆的系统资料。资料载:“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现有1个总馆(渭城校区图书馆),1个校区分馆(秦都校区图书信息中心),15个学科分馆(院资料室)。总馆始建于1978年,并与2011年秋季迁入新馆,秦都校区图书中心于2015合校成立。图书馆建筑面积共约3.4万平方米,其中渭城校区总馆约2.9万平方米,秦都校区分馆约3500平方米。现有各类阅览室14个(其中秦都校区分馆4个),读者座位数2598个,其中阅览座位1218个,自习室座位1380个,读者使用计算机182台(其中秦都校区分馆80台)现有在编人员43人,其中秦都校区10人,博士1人,硕士9人,本科以上30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0人。”[8]

3.3独到靓丽的圆形图书馆建筑: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062-03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高职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升格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工作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升格高职院校

教师科研工作的意义

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 德国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教授主张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科学研究是第一位的,科研重要地位从此得以在现代大学确立。升格前,中专学校教师长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专任教师工作量过大,对外学术交流机会少,从事科研的精力有限;升格后,他们处在教学与科研的工作转换之中,需要通过科研工作提升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通过科研可以掌握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把握学科和技术发展态势;科研还应同生产第一线保持密切联系,教师应了解企业的先进技术,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进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够成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既有较丰富的知识,又掌握较先进的技术的“双师型”教师。

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院校的声誉,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专业开设、培养目标确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实训实习等方面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办出特色、培养一线岗位急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当中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密切相关,科研学术水平提高以后(特别是有成果在SCI、ET等权威杂志上发表、收录后),院校知名度就高,社会认可程度高,这对于刚刚升格且办学历史短、办学特色不甚鲜明的高职院校在招生、办学水平评估和申请省级部级课题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新升格高职院校教师

科研工作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科研对高职教师、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只重教学、不重科研的观点;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根本不愿搞科研,也不会搞科研;有部分教师参与科研也只是完成任务,蜻蜓点水,不予深入,科研成果价值不高,或是脱离高职院校的特点,偏向于基础理论研究,而不是把科研重点放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还有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因与自己评职称、晋升职务有关,只是挂名凑数而已;有部分教师想参加科研,但是缺乏引路人,自己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无从下手;有些教师虽有科研的基础,但是又苦于信息闭塞,资源匮乏,难以获得课题和资金的支持。造成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困局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存在。主观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大部分教师和部分领导对高职院校科研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 他们认为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教学工作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只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就能胜任当前工作。高职院校的“研”是“产”与“学”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那些从来都不参加教学与科研工作、不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与改造,也根本不去了解学术的发展前沿和潜心于技术研发的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肯定是空洞无物,不能栩栩如生地讲出所以然来。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具有超前意识和创造性的学生的。

大部分教师科研水平偏低 新升格的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由原来的中专教师转岗而成,他们习惯于原来的工作方式,只是注重教学,科研意识淡薄。有部分教师认识到产学研的重要性,想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但是缺乏相关的实践技能,理论水平低,不能有意识地去寻找科研的切入点或不能很好地把握选题;不能利用好互联网络工具去搜集科研文献资料,了解科研的前沿;对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知之甚少,不知如何申请课题,也不能很好地为写好的论文选择合适的刊物来发表。部分教师是高职院校近年引进的优秀本科生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他们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尚处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阶段,想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尚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参加科研的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科研大多为了评职称、职位晋升或者科研津贴,功利性太强。许多中老年教师按照中专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条件已经评为中、高级讲师,现如今按照相关规定可以按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职称评定标准转评为副高级及相应的职称,由于科研要求不能达标,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科研论文,但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不容易;且两种职称的工资相差不大,因此动力不足。有些教师为了能够评职称,只好搜肠刮肚、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炮制出一些论文,甚至请人。真正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去搞科研的教师少之又少。

客观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教学管理任务重,科研时间少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膨胀,教师教学任务非常重。据笔者调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12所高职院校(9所公办,3所民办)教师的周工作量平均都在14~24个课时之间,平均课时量在20节,有小部分教师的周课时数达到30节。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很难抽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很多教师除了担任教学任务还兼任行政或学生管理工作,使得教师根本没有时间静心思考和总结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用理论加以总结。

研究参考资料和文献资料缺乏 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料以供学生学习和课外阅读的书刊为主,对教师科研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十分匮乏;用于科研的基本的电子资源,诸如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许多高校都没有,这就更增添了教师进行科研的难度。由于购买网络数据资源的价格不菲,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办学水平评估,购买了数年数据库当中的某些专业板块,许多资料是限制下载的,对资料的收集带来一定的困难。

科研经费投入很少 科研经费是实施科研项目的基础保障,进行科研工作需要经费的支持。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紧张,在科研硬件和软件上投入经费极少,即使是通过教研人员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获取科研最前沿信息的重要的工作也很少能获得经费的支持。

缺乏科研工作的信息服务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科研管理手段的变革,是高校科研管理发展的必然。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对于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升格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院校领导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教学科研工作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二是资源建设投入不够问题;三是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数据跨平台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工作对策

重新认识科研工作的对高职院校的意义,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工作的“三驾马车”,它们相互支持,缺一不可。科研为教学提供发展动力,教学为科研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二者的目标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可见,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高职科研重点应着眼于以“研”促“教”(科研成果向教学转移)和为“产”而“研”(解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等问题)方面。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发现、挖掘与培养人才与多种渠道引进科研人才并举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注重组织内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职院校此举可以节约大量的经费,培养出“双师型”教师,可以激励教师,有利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解决教师参与科研动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稳定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研相长,使科研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高职院校应注重教师个人科研兴趣、科研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教师科研素质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自立,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最后达到质的飞跃。方法可以是“送出去”和“引进来”:“送出去”是指选出培训对象后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大学进修攻读学位、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或到企业进行实践性锻炼、调研考察等;“引进来”是指为了教师科研业务能力的提升,可以聘请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聘请离、退休高级职称人员来校兼职。高职院校要善于结合专业建设要求,通过团队建设培育研究人才,形成人才梯队,通过专家指导式、科研驱动式、互助小组式与网络教学等主要方式,从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着手,通过科学研究促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建立院、系两级的科研管理机构,做好科研的服务工作,建立激励机制,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人文环境 鉴于高职院校的科研环境现状,应该成立院、系两级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他们相应做好院、系两级的近期、中期、长期科研规划目标,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强化科研机构的管理监督功能,指导院、系两级的科研工作。

1.解决有科研潜力的教师有时间参与科研的问题。尽可能更为合理地安排课程,如在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把课程较为集中地安排,使他们有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科研;相同课程班级不同(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合班上课;采取弹性的工作时间;对于有科研潜力和实力的教师尽量不安排学生管理工作,在时间上为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供“学术假期”等等。

2.解决科研资料和文献资料匮乏问题。针对科研资料和文献资料匮乏的情况,一是学校在购买学生学习和课外阅读的书刊外,可以根据教师科研需要的书籍开出的购书单集体采购,也可以订购一些电子图书与文献(检索),如中国知网数据库等;二是争取与省高校联盟共享的网络图书与文献资源;三是与对口支援的院校共享一部分科研资料和文献资料(当然还是要支付小部分的费用),比如共享图书馆资料(包括电子图书与资料);四是学校无力订购电子资料文献如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时,可以采用购买该数据库资料充值卡等更为经济实惠的方式;五是将学校教师拥有的资料和文献相互交流。具体的办法是教师可以在图书馆的专区存放相关的资料,这些图书资料不外借,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管理,所有权为教师本人,而使用者可以是全校所有的教师;六是教师在遇到图书资料不足的情况,可以自己找关系到有资源处下载,也可以提出清单由科研机构想办法解决等等。

3.多渠道、多方位地筹集科研经费。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教授认为,科研经费的缺乏几乎是所有大学遇到的共同问题。北大在科研经费问题上都有困难,刚升格的高职院校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必要的科研场所和设施设备是科研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应该提供,并设立专项科研经费,积极想办法多渠道、多方位地筹集科研经费。一是向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作相关的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二是教师自己通过相关的努力争取课题和项目,获取项目,申请到科研经费;三是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设备、技术信息等优势,积极承担地方或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项目,选择的课题(或项目)成功之后对企业生产与经营效应有重大提升(和企业合作的项目),企业将会提供较大的一笔赞助。如此种种将为学校科研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在来之不易的科研经费的使用上,要加强管理,健全监督机制,使得科研经费用在实处。各科研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执行有关的财务制度和院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项目负责人应了解、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结余情况,保证专款专用。

4.建立服务科研的信息系统。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要顺利开展,及时、准确、全面的科研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研选题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科研的信息系统直接服务于课题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题选择、申报、论证、实施和成果管理等各个要素)。学院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信息收集、甄别、归类与传递和交流,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广域网内和校内局域网内的学术交流与专题研讨,搭建起实时、丰富的研究信息交流平台,服务于教师的科研工作。

5.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首先是如何开发和留住人才,要按照“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构建有效激励机制,让拥有知识的人来创造价值,通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激励人才为自我价值实现、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其次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营造一种科学、民主、独立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管理氛围,唤醒教师们获得别人尊重及自我实现的更高层次需求,激励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现状虽然不容乐观,但只要从学院领导及教师思想意识、科研人才的开发引进及构建良好的科研服务机构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构建一个人才成长良好氛围,科研工作将会有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罗展鸿,周志高.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模式探究[J].继续教育,2008(8):49-50.

[2]李超任.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J].中国冶金教育,2005(4):56-59.

[3]许瑞超.高职高专学校教师从事科研之我见[J].成人教育,2008(2):54-55.

[4]边丽君.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科研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29-30.

[5]伍建桥.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圈,2007(11):109-110.

[6]吕俊峰,袁建平,孙小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24-26.

[7]白廷国,兰虹.高职高专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问题浅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41-42.

[8]许瑞超,傅新业.科研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助推器[J].成人教育,2007(5):41-42.

[9]唐利利,张政.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与措施[J].价值工程,2010(2):26-27.

图书资料职称论文例10

十以后,文化软实力被各级政府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看待,对地方文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尤其是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如何参与到地方文化建设中,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地方文化是包括历史文化、风俗文化、风景文化在内的区域性文化,具有独一性、地方性和价值性。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使一些地方文化衰微或消失,如何保护和发扬这些地方文化不仅是地方政府要做的工作,地方性高校更要主动承担起保护传承的责任。周口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处于黄河经济协作区和淮海经济区之间,也在大经久经济协作带辐射范围,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周口属于典型的中原文化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从地域文化来讲,周口地区的陈楚文化是一种既与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想并列同时又有别于这些文化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其文化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上古时期以太昊氏为代表的东夷部族所创造的东夷文化,也包括东夷文化与周文化交融形成的妫陈文化,还包括战国时期楚文化与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多元复合文化。伏羲在周口正姓氏、制嫁娶,率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故而伏羲文化可称得上中华文化之根。周口还是中华姓氏文化的源头、八卦文化的原点、中国农业文明和医药文化的发源地。由伏羲文化延伸的农耕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影响至今。因此,周口地区的文化具有根源性、融汇性和包容性特征,在构建中华文明过程中起到了突出作用。传承文化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周口师范学院作为周口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自然是责无旁贷,而对周口地区文化的挖掘、保护和研究也成为周口师范学院的一个优良传统。1998年6月,我校王剑教授编著的《陈楚文化》一书创造性提出“陈楚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概念,成为总揽周口区域文化的代名词。2010年6月,我校教师编著了《周口历史文化通览•文化卷》,对周口地域文化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梳理。迄今为止,我校教师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周口地域文化研究项目40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之后,我校获批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成立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及老子文化研究院,承担了中华姓氏文化节、国际老子文化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的学术论证工作。依托地方文化,周口师范学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明确提出“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围绕地方做文章,依托地方文化,利用地方资源,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多年的文化研究和学术积累也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命题,那就是如何收集、整理、加工地方文化资料,建立地方文化数据库,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资料和情报信息服务,为弘扬本地特色文化提供平台。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突出优势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74年,前身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图书馆、河南省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2002年由专科升为本科合并周口教育学院组建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座拥有32298平方米馆舍面积、纸本藏书154.5万册、电子图书92.30万种的综合性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信息中心,也是周口地区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经过多年的积累,我校图书馆在参与周口地区文化建设中表现出突出优势。首先是人才优势。我校图书馆拥有一支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学术氛围浓厚的较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有职工65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6人,学历层次合理,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0人,本科学历33人,具有大专学历以上53人,占职工总数的81.5%,中级以上职称27人,占职工总数的41.5%。图书馆工作人员大都经过专门训练,有相当部分人员具有中、高级职称,可以对庞杂的各类信息进行甄别和提炼。在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流通、阅览等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利用现代信息设备处理大量的情报信息,并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这种优势也是地方公共图书馆无法企及的。其次是资源优势。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多载体的馆藏体系,是我院文献信息中心和信息化基地。图书馆藏有比较珍贵的大型文献资料:《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初编》、《古今图书集成》、《太平御览》、《永乐大典》等以及5900种古籍图书。图书馆注重多元化信息类型资源的采集,数字资源的比重不断加大,目前共引进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及外文期刊数据库、施普林格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金报兴图年鉴资源库、(电子版)四库全书等中外文数据库68个(其中自建数据库2个,未购买试用数据库32个)。2013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后,加大了图书资料购置经费投入,图书馆馆藏文献不但增加很快,而且紧扣教学课程建设,具有较高的质量。因此在保证本校学科建设需要的情况下,系统的采集地方文献,扩大师生的视野,为各类读者提供文献检索服务,也是一般公共图书馆所无法达到的。还有就是设备优势。图书馆设有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参考咨询部、技术部等5部1室。其中各种阅览座位2796个,其中包括各类阅览室7个,阅览座位938个;公共阅览区约5千平方米,阅览座位1758个;学术报告厅1个,能容纳164人;100座位电子阅览室一个。在馆舍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新建了图书馆大楼;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图书馆管理软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加快了图书馆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在图书馆设施设备投入上,采用了适合本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了运用计算机手段为读者服务和科学管理,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得到极大的利用。因此,在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服务于地方建设,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最后是科技优势。我校有教职工136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356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32人。有河南省教学名师、优秀专家、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50余人,聘请省内外兼职教授30余人。他们中有些专家教授还长期承担地方重大的科研项目,各院系的地方文化研究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文学院的周口作家群研究和周口历史文化研究。图书馆依靠学院的科技实力,在参与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对相关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开发,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情报信息服务,也是地方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地方文化特藏室建设。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文化,是任何其它地方无法复制的,是地方高校图书馆进行特色建设的丰厚土壤和立足点。就周口来说图书馆应立足于周口地区的文化特色,在地方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等人文环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中的特色资源作为建设地方文献资源库的素材,走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建设之路,建立相应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献馆藏,如姓氏文化数据库、老子文化数据库、农耕文化数据库等。以姓氏文化数据库为例。河南是中华姓氏的主要发源地,汉族120个大姓有96个起源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占汉族人口的79%。周口又是河南产生姓氏最多的地方,全国五大姓中的李姓和陈姓发端于此,分别占全国人口的7.94%、4.53%。再加上由陈姓分出去的60多个姓氏和郡望在此的姓氏,数量十分惊人。因此,图书馆应着力建设姓氏文化资源数据库,以收录本地家谱为主,内容包括源起姓氏、本土姓氏、迁入姓氏、姓氏分布等信息资源。该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地域、家族、姓氏文化研究,同时为家族寻根、姓氏寻源等社会文化活动搭建知识平台,在文化层面推动民族团结与统一。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情报信息服务。据调查,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低,馆藏利用率只有40﹪左右,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服务好本校师生的同时,应把图书馆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面向社会开放,为城市文化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来说,(1)可以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当地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协商,创建合作平台。(2)向社会普通民众开放文献资源,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借阅服务。(3)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协助当地的文化团体和个人举办书画作品展览、演讲比赛和读书征文评选等活动,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在这几个方面,我们图书馆做的显然不够。2012年在淮阳举办的“中原民俗保护和传承论坛”、2013年在淮阳举行的10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举办的周口市姓氏文化研究会、2015年周口市文广新局开展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2016年周口市平粮台古城博物馆举办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都有图书馆的缺席,失去了交流和收集资料的机会。面向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周口师范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图书馆积极主动地向学生推广地方特色文化,扩大了周口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如举办了2016届毕业生以鹿邑传统文化和地域资源为主题的“设计鹿邑”作品展,举办《老子的智慧——〈道德经〉导读》等周口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向学生推荐《另一个面孔——袁世凯的人生世界》等与周口历史文化相关的优秀图书,接受保管宋河老子国学基金会、作家张新安等集体或个人捐赠的相关图书。这些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感受地方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经过校园文化洗礼和熏陶的大学生毕业后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作为积极能动的文化主体,在跨出校园进入区域内各行各业工作时,把他们所承载的地方特色文化带入单位,传播于区域社会,促使地方特色文化得以传播。总的来看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或融入到当地文化建设既是高校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高校图书馆转型的趋势。发挥好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建设的潜在作用,既能促使地方文化良性的发掘、保护和弘扬,也是高校新的时代环境下自身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俞海洛.周口地域文化十二讲[J].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