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历史课讲稿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4 15:33:06

历史课讲稿

历史课讲稿例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100年,是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的100年。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的重要论述。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以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树立正确历史观的根本指南。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总结运用。2013年6月,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党史、国史提高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会议上,在考察革命纪念地的重要活动中,在其他许多重要场合,多次引述历史、评价历史、总结历史,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对诸如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样事关全局的重大历史问题表明了态度、进行了阐发,为全党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科学对待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善于运用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对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为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学习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就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就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辩证唯物的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道路;就要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宣传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真正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捍卫好党的百年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汉书·艺文志》曰“秉要执本”,意思是说,总结历史,要抓住主要的、根本的东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壮阔宏伟、气象万千。在这么多的内容中,怎样才能把握其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十分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其主题和主线是什么、其主流和本质是什么。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同志2010年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要牢牢把握这些内容,牢牢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可以从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来把握。

关于党的不懈奋斗史,我们要记住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一个方面的根本成就和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分别和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一根本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就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在讲完“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之后,分别从5000多年、500年和60多年的历史跨度论述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

关于党的理论探索史,我们要记住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第一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关于党的自身建设史,我们要记住两个工程,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一个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民族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的事业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建设把党锻造得坚强而有力量。

进一步说,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初心使党永葆政治本色,使命使党永具前进动力。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中,体现在党勇于牺牲、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之中,体现在党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之中,体现在全党上下主动请缨、万死不辞的担当精神之中,体现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之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的党性修养之中。

无论是党的事业,还是党的建设,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无论是不忘初心,还是牢记使命,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再进一步说,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具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的政党,是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明确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受到人民衷心爱戴和拥护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定不移沿着正确路线和道路不断前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善于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卓越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奋斗不息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具有强大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保持坚强严密的组织体系,既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又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既具有世界眼光、注重互学互鉴,又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

历史课讲稿例2

近年来,讲学稿在中学教学中的使用和推广,堪称风靡。同时,由于讲学稿优点比较突出:加大集体备课,增强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教学过程设计比较严谨,使课堂的有效性更为加强;使课前、课后的安排更为明晰化、具体化,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等等。这些优点,使讲学稿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学生在教师的结构性设计中较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明显提高了学校的 “显性教学成绩”。但笔者认为,如果讲学稿的设计不够合理,以讲学稿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程式化,以及在课程衔接、课后反馈方面缺乏合理设计,很可能会使讲学稿的使用更大程度上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变相回归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导致中学教学,特别是初中教学违背素质教育的潮流。下面,笔者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为例,从讲学稿的设计、讲学稿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课堂衔接和课后反馈方面等几个方面分析使用讲学稿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感教育缺失之现象。

一、讲学稿的一般设计结构与情感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在笔者见到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讲学稿的结构设计中,一般以这样两种方式呈现。

第一种方式主要包括这几个主要部分,“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等基本内容;或者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即“教与学的目标”“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总结或者反思”等几个部分内容。

这种模式明显受到东庐、洋思等在讲学稿的使用比较早、又被认作范例的学校的影响比较深。这种讲学稿的设计,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即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每一个教学环节无不是落实教材知识,没有一个专门的环节,能够比较系统地体现出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下功夫。可能有同仁会拿“课堂学习研讨”这一环节,提出自己的疑义,强调“研讨”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等,以论证达到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的效果。但从普遍意义上讲,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在设计上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师授课的一个基本线索,从而剥夺了“研讨”这一比较模糊的 “外衣”。

第二种模式,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以相对比较呆板的方式呈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新课标理念。其出发点是有意义的:(1)想以讲学稿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节,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2)因不敢或者不愿违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在讲学稿的设计中做了对 “三维”目标的有意识保留。基于对以上两点的考虑,这种模式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稿一般在 “教与学的目标”这一部分中,罗列这一节课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关知识点,使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理念有了 “文字式”,而“优”于第一种讲学稿模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也不过又成了教师上课的线索,夹杂一些所谓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学生活动,而回归了第一种模式;“教与学的总结或者反思”在普遍程度上流于形式,就是在落实 “知识与技能”也没有发挥原本的作用,就不用说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 “隐性效果”了。

二、以讲学稿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情感教育的程式化缺失

初中《历史与社会》原本是一门文科综合课程教材:课程的最终目标大多被描述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大多从与社会科学相关的学科中汲取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重视历史科在社会课中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这一课程的基本教材特征要求《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该生动、活泼,应当呈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应当体现课堂教学模式的非模式化。

讲学搞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加剧。下面分析使用讲学稿使课堂教学出现程式化的几个原因:(1)讲学稿的编写消耗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次备课的质量大大降低,这使得课堂教学往往变成了对讲学稿的简单 “解读”。一般情况下,一份比较合格的讲学搞的定稿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主备人出初稿―备课组讨论―主备人根据讨论结果修改―二次讨论―二次修改―定稿 ”。这样认真完成一份讲学稿,对本人主备一课时是相当充分的,但非主备课时就会相对陌生,课堂教学很容易因使用他人的讲学稿而无意识程式化。(2)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编写讲学稿就已经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再加上处理课堂的灵活性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欠缺,使课堂教学的程式化更为明显。(3)讲学稿本身的结构性比较强,学生思维在课前预习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结构化,更加加剧了课堂教学的程式化。

在程式化比较突出的课堂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往往被程式化缺失。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1)在讲学稿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因没有专门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一结构性内容,而被课堂教学所忽视;(2)可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巩固和落实“知识与技能”为目的而设计专门活动呈现出来,缺乏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的专门评价而被淡化;(3)可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程式化方式,像“知识与技能”一样以“文字式”显现出来,而无法内化为情感教育本身而缺失。

三、课程衔接、课后反馈方面缺乏合理设计与情感培养的割裂性缺失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独特的地位和意义。《历史与社会》较其他学科,以更为完整的、更为系统的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情感教育在教材的呈现顺序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成长需要。这就使《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情感教育不能被认为割裂。然而,在讲学稿盛行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常常因为课堂衔接、课后反馈方面缺乏合理设计而出现情感培养的割裂性缺失。

历史课讲稿例3

在我们的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主要形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培养的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做题技巧。“导学稿导学”是新课改后出现的新的教学方式。该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于教师有效备课精心设计,致力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有效结合。新的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个性又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四大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明确指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美国学者贺拉斯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他有力地鞭挞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择校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初中学校生源的质量相对下降,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村初中学校的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困难,就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我认为“导学稿导学”的教学模式对我们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是比较适用的。

一、“导学稿导学”实施的意义

通过“导学稿导学”这一方法,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导学稿导学”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提高释疑、课后巩固复习、分成布置作业、多元评价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教师则借助“导学稿导学”这一方法,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评价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导学稿导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动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培养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使用“导学稿导学”的优势

优势一,培养初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我在“导学稿”的末尾处插一个和学习内容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使学生深刻认识学习历史对总结历史经验、开阔视野,对学习各门社会科学及今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极为“有用”的。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现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历史舞台上种种引人入胜的话剧,引导学生去逐步揭开许多千古之谜,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使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极为“有趣”的,逐步养成对历史学科的感情。通过多元评价积极引导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长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技能,使他们感到学习历史确实“有得”。只要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历史“有用”、“有趣”、“有得”,就会迸发巨大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

优势二,引导初中学生养成“多读、多思、多练”的学习习惯。学习历史,一要提倡“多读”,要广泛涉猎各种历史读物,观看历史影视戏剧,扩大知识面。我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我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有三万六千多册),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文史方面的书籍,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二要“多思”,凡是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没有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大?等等。这对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形成正确的历史要领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很有帮助。当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提倡学生相互议论,以便集思广益。三要“多练”,只有做到课课练才能真正落实。

优势三,督促初中学生“自学、自得、自进”。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导学稿导学”,严格要求学生“自学”,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必须让学生自己独立去解决,并使他们获得成功。如:导学稿的基础知识填写部分。不这样做,就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求学生“自得”,对那些独立获得新知识感到困难的学生,应教学生以方法,使他们自己求得新知识。如:在学习每一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先明确本课课标要求,再构建知识框架,自主完成导学稿填写,解决探究问题等。再次,要求学生“自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增长才干,求得进步。

三、初中历史“导学稿导学”的实践操作说明

怎样运用“导学稿导学”教学呢?其具体实践操作方法如下:

1、引导自学。自学关键是教师必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整个深层次教学的成败也在此一举。要充分了解学情,学生有能力自学,教师就可淡化知识的讲授,否则仍不脱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窠臼。在“学”与“导”的关系上,主要靠学生学,但关键又在教师“导”。“导”既要指向,即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学,又要激趣,即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课文的兴趣。如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可以向学生展示有关青铜器的图片,再以人类在各个时期使用的工具为切入口复习旧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带着兴趣学习,快乐中掌握知识。

2、适时解疑。由于学生智力有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关于自学方法的介绍也要逐步深入。对于初中学生要求能正确地阅读课文,能划出重要年代、地名、人名、事件,基本上能讲得出重大历史现象的或历史事件的过程及评价。特别是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作为教师我很容易就把握了学生的思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加以指点,使其扫除思考障碍;或者直接解疑,这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并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课时,学生提出:“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会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属于分析理解型的问题,不能一下给出答案。我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剖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国际形势,从而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3、教师精讲。这一环节最大特点是“精”。内容要精,语言也要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教材的知识结构。为了节省时间,我通常将知识结构预先写在幻灯片上向学生演示讲解。不是讲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讲教材内容的“框架”。一段时期后,在课后打出幻灯,让学生自己对照结构优化其自学笔记。在精讲过程中发现有独创性的学生自学笔记及时展示,予以表扬,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因初中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所限,不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内容都是我要精讲的部分。如历史事件的背景,性质、影响的分析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政治主张的剖析等等都是我在讲授中引以重视的。在讲课中我力求语言精练、点到为止,让学生独立感悟。

4、反复演练。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检查教学效果。一节课的成败关键是在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这部分必须紧扣一节课的能力培养目标,巧设疑问。以《动荡的中东地区》为例,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②思考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③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练习使学生了解了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知道了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通过分析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冲突与战争最终受害的是广大人民,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认识到“生命与和平”的可贵。

“导学稿导学”这一教学方式实践性比较强。通过“以练促学”“以学定教”必然生成“导学型”的课堂教学机制,“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习”,说明课堂的关注点是学生的学习状况。“以练促学”就是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这里的“练”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练”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以练促学”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的是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的是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相对自由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性。

参考文献:

[1]历史学习方略/张静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历史教学课例分析/齐渝华,石蔷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历史课讲稿例4

例如“实验稿”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就是作“初步了解”的要求,表述非常含糊不清。二是课标要求与教科书编写脱节。以本地使用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例,课标要求认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等重点知识,但教科书中都没有表述和涉及,造成教学的无所适从。三是内容标准虽然按历史的时序编排,但有别于学科体系。

这就使各级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即将实施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稿”)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意见报告、座谈会等形式,有效弥补了“实验稿”的不足之处。如何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有效开展教学,笔者总结如下:

一、在研读课程前言中把握教学导向

“修改稿”前言阐述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它体现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称“纲要”)关于义务教育的精神和课改理念,其主旨精神集中于三个方面:

1.育人为本。“修改稿”前言首先提出: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修改稿”课程性质强调: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公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改坚定不移的方向。

2.贯彻“三性”。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对此,“修改稿”课程理念部分强调:历史课程的编制,要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使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落实好这一“强调”有利于我们明确航向、提高课堂实效。

3.服务社会。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且具有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修改稿”前言指出: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服务于社会。分析、领悟这一精神,对于进一步搞好课改新阶段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在研读课程目标中体现学科特征

“修订稿”课程目标总体体现出尊重历史,求真求实的原则,强调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真相的方法。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实践上可操作的规范。它突出专业层面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口号式、概念化的词句。他使课程标准能够在教学中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1.以课标为依据,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克服教科书相对滞后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博览群书,关注史学动态,善学习、勤思考,这是讲真实的前提,2007年任世江老师在《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一文中探讨的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到底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还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引发了史学界的一次求真、求实教学的讨论,也促使了历史真实教学的发展。二是要有冲破教学的理念和胆识,这是讲真实的保证。

历史课讲稿例5

随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的颁发,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多个年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并得以解决,《实验稿》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同样有问题暴露出来,于是,2012年初,教育部制定颁发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将初中课改再次向纵深方向推进。对比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贴近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更符合教育规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更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在内容标准的表述上行为动词更明确,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后变为“史前时期”)部分内容为例,课程内容在表述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两个版本的表述分别是:

1、实验稿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2011年版

(1)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 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稿》的描述是模糊的、难操作的:对于元谋人、北京人,要了解哪些方面?了解到何种程度?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外,还要了解其他的早期人类吗?“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是个范围广、深度深的概念,需要初中生掌握到何种程度?这些模棱两可的描述让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缺少了明确的目标指向,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为了考试的需要,教师一般都会“宁滥勿缺”,把所有相关的知识和观点都介绍给学生,学生也会不加选择地接受,这实际上是增加了学生负担。

反观《2011年版》,在语言描述上使用了“知道”、“了解”指向明晰的行为动词,而且在行为动词后连接了明确的宾语指向:“知道”北京人的“特征”,进而“了解”其发现的“意义”;“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以此作为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的基础上“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这些描述指向性明确,而且在目标要求上呈现出递进关系,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能力认知水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体现得更明显

除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外,《2011年版》还提出了明确的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和指导,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同样以中国古代“史前时期”内容为例,在“课程内容”部分提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这些简单明了的叙述很容易让初中生明白历史研究的方法;在“教学活动建议”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参观”、“想象”这些体验性字眼同样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更清晰明朗,更能体现通史原则

为了体现初高中教学差别、避免简单重复,根据人类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编排是以通史体例进行,高中历史则是以专题模块的形式编排。但如果仔细研究《实验稿》我们不难发现,在它通史体例的面纱下夹杂着太多专题史的编排,实际上是“通史下的专题史”。而《2011年版》则真正贯彻通史原则,完全按照通史体例编排。下面笔者以中国近代史部分内容来说明。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至1949年,百年历史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先后有鸦片战争(1840-184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64)、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及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中国人民的探索维新变法运动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此后又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之后的中国近代史先后经历了一下几个时期:中共成立和国民运动时期(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实验稿》将中国近代史课程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近代化的起步、(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六)经济和社会生活、(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一)部分主要是从政治史角度归纳了列强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及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部分主要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的角度集中阐释了中国的近代化问题;第(三)至(五)部分回到通史顺序讲述中国革命史;第(六)、第(七)部分又回到了不同的专题。这样的课程内容叙述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其实《实验稿》的各部分内容均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带来许多无谓的重复。

再看《2011年版》则是严格按照通史顺序对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实现真正的通史体例编排,既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四、内容删难去繁,更简单,易把握

新版课程标准在内容上也作出了很多调整,删掉了一些不常见、远离学生生活的知识要求,并对一些知识进行了重新归类,更简单,易把握。笔者选择以世界古代史课程内容为例加以说明。

《2011年版》中删除了“南方古猿”、“人类的起源”、“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这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即使用“想象”也很难想清楚的史前时期人类概况;删除了像“讲述的主要活动”这样概念范围太广的要求;不再对“《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分别提出要求,而是建议学生“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这些变化给实际教学更大的空间,更能体现新课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等理念。

综上所述,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相对于实验稿来说更贴合教学实际,更贴近学生实际,确实是一大进步。笔者相信在实际教学中它也会发挥更强的指导性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Z].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历史课讲稿例6

路途漫漫立志不移

早在年少时我就有当画家的夙愿。

我出身于书香门第。小时侯,院门楣上就挂着一块“岁进士”的牌匾,在我家的姓氏起名中蕴含着文化的内涵。祖宗规定,从我父亲以后十代,名字中间一字必须为“宗、德、尔、常、致,天、开、国、瑞、祥”。我们一辈名字的最后一字应为“恭、宽、信、敏、惠,富、贵、寿、永、昌”。从六岁起,爷爷就手把着手,一笔一画教我写大字,先是描红,继而拿出家传的《玄秘塔》字帖,让我反复临写。爷爷说“字是出马枪,过去科考,字写不好,人家都不看”。我听后,便认真写字,那时学校规定每天至少交一幅“大仿”,每盘仿老师给我的红圈最多,还在全班展贴表扬。

1957年我上初中,经常去县文化馆看书画资料,那年秋假,我画了一张“晚归”的水彩画,在县文化馆的橱窗内展出,增强了我画画的信心。

1963年,我应征入伍。在通信兵结训队期间,我的画画特长,被部队首长发现并认可。

后来我被分配到总参第一通信总站,我们驻地的旁边是原通信兵陈列馆,工作人员翁祖望油画画得很好,我经常去看翁老师画油画,他给我讲解画油画的步骤,使我对画油画有了初步的认识。

初期,全国掀起学习宣传思想的高潮。我在通信部大院小有名气。部里经常借我去画设备图,搞展览,画宣传画,还在画布上画过八米高的油画标准像。为了画好画像,我多次去天安门管理处,向专门画像的金石先生请教画像的技法,初步掌握了画油画色彩的一些技巧。

上下求索殚精竭虑

1969年我被借到通信部搞五七展览,那是个学毛选盛行的时代。我想作为通信兵的一员,应该创作一张关心通信兵建设的作品。再现为通信兵上第一课的历史事实,为通信兵留下点精神财富,这也是一个战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构思“上党课”,并确定用油画表现这一历史题材。

我研究了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大量资料。1925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红军从张辉瓒手中缴获了一部电台,结束了我军没有电台的历史,从此我军有了通信兵,由王铮同志指挥这支部队。在江西省宁都县甘塘镇红军驻地,从各部队抽调了十二名青年男女战士,从事电台工作,这些刚从田里种地的泥腿子,哪会摆弄电台,便办了一个训练班,学习使用电台知识。因为从各部队调来,人地生疏,技术有难度,团结上难免有点疙疙瘩瘩。于是便请为红军无线电班上党课。这是我军通信兵历史上第一次党课,这段历史对通信兵极其重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为了搞清历史背景,我三次登门拜访王铮同志(前任四机部部长),他每次都热情地介绍当时的具体隋景,有一次,还带着我去西直门总政招待所,会见原副政委袁光同志,袁老也是无线电训练班成员,他们共同回忆了当时的细节。王铮同志还建议,你应到江西去采风,体验一下,找找红军无线电班第一次上党课的感觉。

根据王老的意见,我两次去江西的井冈山、宁都和湖南等地采风,那时正是期间,的威信极高。听说了解给红军上课的故事,都极其热情地介绍情况。

后来,井冈山文工团的同志也来协助,他们按我的构思要求,穿上红军的服装,打上绑腿,戴上斗笠,摆出听课的姿态,让我拍照、画素描。这次采访写生,我收集到许多宝贵的素材,为创作《上党课》打下坚实基础。

搞创作,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所以,轮到自己创作油画《上党课》,有点犯准。

我逐渐搞清了创作油画的基本步骤。这时,我根据创作油画的流程,首先画素描稿,也不知画了多少张,总觉得不满意,记得画废的草稿有几大筐。经过半年创作,素描稿定了下来。草图画好后,开始放大作正式稿。画主题性的油画素描稿,重要的是处理好人物关系,人物之间按一定的透视规则合理组合,另外还须处理好主与次,人物和背景的关系,等等。

《上党课》正稿共做过三次大的改动。

第一稿,整体画面较大,当时觉得为了表现主席的气度,处理成站立的姿势,面对大家左手叉腰,伸出右手演讲。

第二稿,调整画面,使之适度、适中、合理、完美。

第三稿,后经反复琢磨研究,总觉得站立的姿势不妥,一是听众不多,只有十二人,二是坐下显得更亲切,因为这次重点讲团结,坐着谈更有亲和力。所以,我决定将画像的站姿改为坐姿,其他人物的安排、动态姿势,均服从总的构图需要。

师承名家精益求精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当时我去中央美术学院请教老师,那时正值“”,大学停课闹革命,我找到中央美院的王同仁教授。他听说去部队大院辅导搞创作,欣然应邀,他耐心地指导,热心地帮助,使我终身难忘。

为了按时展出,我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地工作,利用节假日去革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请教大师,学习他们创作历史画的技法。那个时代,互相协作的气氛极浓,连油画大师高虹、彭彬、刘秉江等老师都指导过我创作《上党课》。

我还拜访过许多名家,如油画大师中央美院教授王文彬,还有国画大师刘凌仑、刘力上、俞致贞、白雪石、梁树年、胡爽安等先生。后来,我又与中央美院联系,临摹了赵域、孙滋溪等先生的作品,这些都获益匪浅。

在自己掌握油画技巧的基础上,开始画正式色彩稿。我根据需要,画了不少人物习作,满意后一一画在正式画布上。

刻画的形象是本次创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找的形象特点,我搜集了许多在井岗山时期的照片,作为参考。

搞创作不是把照片临摹上去就行,而是要抓形象特点。首先要形似,脸型眼神我基本上按早年照片为依据,再结合1925年时期的照片修正表情,着重刻画主席亲切可敬的形象,我在手势上下了不少功夫,左手夹着烟卷,坐在竹椅上,和大伙娓娓道来,右手伸出微弯欲展的手势,似乎在讲团结的重要性。

此外,在环境的烘托上也反复思量,当时正值阳春三月,江西的桃花盛开,我把桃树安排在无线电训练班的院子里。远景是江南风光,徽派建筑,棕榈遍地。为了画好环境,我多次到公园里进行写生,探讨桃讨及其环境的表现方法。

身穿粗布深兰色衣服,放在画面的最显著的位置,形成黑白对比。主席的头部位置是在黄金分割点上,他的背后是一棵怒放的桃花树,和前景的主席形象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其意象征革命事业蓬勃发展。至于远景,则结合我在江西写生稿和习作进行。

1972年初总政通知,3月份将在军博举办全军美术展览。

历史课讲稿例7

[作者简介]丁玲玲,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C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198―03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用规范的语言系统地阐述某一课题教材的内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与学活动安排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在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说课对于教师探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高师院校是培养合格教师的摇篮,应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强对高师生进行说课的训练。

一、说课的必要性

加强对高师生进行说课训练是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历史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历史学教学论”作为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最具师范性特征的课程,是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等一系列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教与学的问题。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的“历史学教学论”教学,要么轻理论讲授重实践训练,要么轻实践训练重理论讲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总是处理得不是很恰当。说课这一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在说课中说出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还要能说出为什么这么教。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及知识,促使他们认真学好历史教学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使理论与实践达到自然和谐的统一。说课训练可以改变目前师范院校教学论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促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未来教师素质的提高。

同时,加强对高师生说课能力的培养,也是摆在师范院校面前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在当今这个就业压力相当大、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教师职业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不仅在师范生之间存在着竞争,还有来自其他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的竞争,师范生不再独享教师岗位,要求得理想的教师岗位必须经过严格的市场竞争。在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应聘过程中。教育招聘单位考虑到时间、人力等主客观原因,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说课的形式,来考核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从教能力。说课成为考核毕业生是否具备教师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省时的方式。因此,要提高师范生在人才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加强说课训练,培养高师生的说课能力,以提高高师生竞争教师岗位的优势。

二、说课训练的主要途径

高师生说课是指在教学论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教育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备课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在备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处理、教学设计等依实际需要面向老师或同学作出综合的阐述,是为了适应教师职业的需要而进行的训练。在“历史学教学论”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强对学生说课的训练与培养。

1.理论讲授

在讲授“历史学教学论”的“备课”、“上课”等相关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按教师所指定的中学历史教材的某一课题进行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在学生备课的基础上,让2~3个学生对这一课题进行试讲,师生共同讲评。尔后让学生观看同一课题的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并就师生的教学进行比较讲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对该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就比较熟悉了。随后,教师向学生强调目前中小学的教师聘用、职称评定、业务考核、教学评比、教学观摩等,都广泛引入了说课活动形式。要求学生以这个课题为案例进行说课。由于学生还没有掌握说课的基本知识,肯定不知道说课应从何下手,对说课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渴望。这时教师抓住契机向学生传授“说课的概念”、“说课的功能”、“说课的类型”、“说课应说什么”、“如何撰写说课稿”、“怎样进行说课”、“说课应遵循的原则”等说课的常规理论知识。强调说课与上课一样,必须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吃透历史教材,了解学生情况,选择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说课与上课又有区别,上课主要体现在备课后的操作过程,重点是教什么、怎么教;说课则不仅要讲清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重在说理。如教学目标为什么如此锁定,教学策略为什么如此选择,教学方案为什么如此制定,教学过程为什么如此实施,要说出个理论依据。随后,教师再以学生较为熟悉的课题为例,进行示范分析,从而使学生对说课的知识有个较完整的认识。

2.实践训练

在学生了解、掌握说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说课的实践训练。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合,4~6个组合为一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中学历史教材某一课题,进行集体备课,撰写说课稿,进行模拟说课,师生再共同交流、讲评。这样做既可以让同学们共同学习,互相交流与提高,发挥集体智慧,增加团队协作精神,也可以减少个体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际感受说课的全过程,从中锻炼学生说课与评课的能力。

在小组说课训练的基础上,再让每一位学生自由选择课题进行说课的全方位准备与实践。由于有了小组说课训练的基础,每个学生都能轻车熟路进行相关的准备与操作。考虑到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可利用微格教学的设备。几个微格教室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课训练,并将每个学生的说课过程全方位地录制下来,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的说课录像,大家互相交流,帮忙找出不足之处,进行修改,随后再次进行说课微格训练。在学生经过两轮的微格说课训练后,教师再选择一些较为典型的说课录像,进行集体讲评。同时,推选几个学生根据说课时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试讲,实践检验“说课”的可行性、实效性和科学性。这样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懂得说课应说什么,怎样进行说课,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课能力。

3.观摩学习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说课能力,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多观摩学习。如利用教育见习或社会实践,让学生参加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说课教研活动,或观摩市、县或片区组织的历史教师说课比赛,让学生实际感受在中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们的说课风采。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学历史教师说课的录像。在观摩学习之前,教师要尽可能提前了解中学历史教师说课的课题,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如熟悉课题教学内容、撰写说课稿,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学习观摩。强调在观摩学习过程中要全方位地认真观察和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要虚心向中学教师学习请教。观摩学习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体会和评价意见,找出自己与中学教师的差距,从中得到比较和借鉴。通过观

摩学习使学生获得了说课样板示范的效果。

4.检查考核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功能。“历史学教学论”的考核成绩评定,应依本课程的特点,将理论知识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与实践操作以面试的形式,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实践操作可从说课、试讲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具体操作程序是让学生自选中学历史课题,撰写说课稿,面对老师和同学进行说课,一般要求说课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必要时还要回答老师、同学提出的疑问。将说课纳入“历史学教学论”课程的考核内容,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使学生变压力为动力,认识到说课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说课训练的重视,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在实践训练中经常发现,一些同学说课稿写得挺好的,而且也多次进行自我的说课练习。但在关键时刻,由于怯场、紧张,说课的实际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常出现丢三落四,或语言表达含糊不清等情况。通过说课考核可以从中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应聘考核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说课进行检查还可以反思“历史学教学论”的教学,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说课的作用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摇篮,高师教育引进说课理论,不仅可突出其师范性,提高高师生的职业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育理论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说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教学论”的积极性

高师生由于对中学历史教学还缺少感性认识,常常觉得“历史学教学论”的理论知识是空洞的,枯燥乏味,没有实际用途,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要说出历史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板书设计等,还要求说出这些设计和安排的理论依据。高师生为了把课说好,就要主动地翻阅资料、查找依据、寻找方法、制作教具、制作课件,与同学商量,向老师请教,变被动的“死学”为主动的“活学”。在与老师、同学相互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要说好课,不仅要掌握和运用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和运用历史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更要了解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从而把刻苦学好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变成自己强烈的内在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说课能培养高师生分析和运用中学历史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是教与学的根本,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结构和体系,学会分析和处理中学历史教材是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说课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说教材,说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其相互关联;二是说教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说出本节课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三是说学法,说出本节课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四是说教学程序,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课堂结构和板书设计等。所有这一切要求高师生在说课前,要认真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弄清教材前后联系及各部分教材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知识的承接性和延续性,对知识系统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并进行认真的备课。通过说课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准确地制定出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及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的具体做法,从而提高高师生分析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

历史课讲稿例8

一、抢住机遇,敢为人先;敏锐发现,潜心研究;科学定位,厚积薄发;严谨编撰,实施研发

《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地方课程资源为主体,介绍本地方的历史人文和民风民俗、现代产业等。如果你喜欢历史,关注文化,注重积累,你不难发现,各地州市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请让我们看看发展中的定西吧:

定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阜民康,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这里有古老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有久远的战国秦长城遗址;这里有名享史界的新莽权衡,有誉满陇中的汪氏元墓;这里有雄伟的威远古楼,有秀美的灞陵虹桥;这里有风光旖旎的贵清秀峰,有遗世独立的首阳双冢;这里有“三王十公”的汪氏家族,有同根同祖的李氏后裔。春风骀荡,黄土开颜,如今这里已是甘肃省会兰州的门户: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兰渝铁路建设正酣;310、312、316、212国道,天定、兰临、兰定高速建成运营;引洮工程、华家岭风力发电场工程全面建设,发挥其惠民功能。定西举全市之力实现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的宏伟目标,定西人民群策群力,改造山河,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为定西美好的明天谱写新曲,这些都是编撰校本课程的丰富资源。

我们编写《我的家乡定西》时,主编组织编写组成员认真讨论,确定编写思路和书籍应体现的特色,由主编撰写出“大纲”,并安排好章节目录,推荐参考资料。把编辑优化组合,每章由专人负责,严谨工作,历时一年半,完成校本课程的编撰和出版发行工作。

二、主编必须要有明确的编书思想和严谨的编书思路

在编书过程中,主编必须要理出明确的编书思想和思路。主编具有了明确的编书思想后,要确立严谨的编撰思路。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照自己的编书思想和整体思路,撰写出对自己思想和思路的解读文字;编撰出章、节目录;安排每章、每节的具体内容;推荐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明确要进行实地考察的内容。组织召开编写组成员会议,宣讲自己的编书思想、具体思路和要求,让成员们正确领会主编的编书意图,依照主编思路去查阅、搜集、整理、撰写材料,在主编规定时限内完成初稿,由副主编整合初稿,交由主编审阅定稿,要求配上恰当的图片,力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能引导青年学生喜欢读,读后有收获,达到编书的预期目标。

三、主编要有领袖风度,倡行精诚合作、勤奋耕耘、高效工作的团队精神

一个需要带领十多位编辑成员编书的团队主编,要求编辑们在数千万字的资料中搜集、整理、提炼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已非易事;还得对很多史实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为编撰初稿做好第一手材料的准备。因此,主编必须要有领袖风度:创新、睿智、敏捷、坦诚、勤奋、合作、统筹、协调、团队、决断。凡事提前要有严密的思路,周密的计划,经过同大家协商决定后,付诸实施时,主编一定要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鼓励成员们精诚合作、勤奋耕耘、高效工作。编辑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必须要具备无私奉献精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编撰好自己承担的一章或一节,还要有大局和整体观念,积极向主编提出修订建议,群策群力,才能撰写出优秀作品。

四、主编要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保证书稿的审定、作序、题写书名、出版、立项、发行工作的顺利推进

编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组织团队编撰出来,还得让书中写到的内容得到大家的认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这就要以主编为中心,积极行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要联系作序的领导;联系出版社,申请国家统一书号;整合书籍内容定稿;筹集出版费用,出版发行。同时要努力争取学校课程委员会及时审定立项,允许在本校相应年级发行。这一系列的统筹协调工作,是需要时间、智慧和策略的。在书稿定稿付印前,为保证书籍的质量,主编走访了定西市县(区)各行业的四十多位领导,征询他们的修订建议,对书稿的不完善之处及时作了修改。

五、编撰、出版校本课程,完成立项、发行工作后,要积极制定方案和计划实施课程,发挥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

在完成校本课程的编撰、出版、立项、发行系列工作后,重要的事情是实施课程计划。主编制定了科学、严谨、详细、实用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报请学校课程委员会批准后认真实施。我们的课程实施计划主体是:由主编承担主讲任务,在我校高一全级、高二文科班实施校本课程。主编撰写讲稿,制作课件,在校园网总控室讲座,各班学生在本班教室通过视频听讲。每次规定四个班的学生撰写作业,由编辑审阅,评定学分。在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主编和编辑成员诚恳地、广泛地征询师生对书籍的修订建议,做好修订的准备工作。通过我们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使我们的这本校本课程臻于完善,帮助青年学子真正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振兴家乡,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为我校的课程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历史课讲稿例9

提起“三尺讲台”,脑海中不禁浮现“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属于老师的舞台”等修饰语。“讲台”总是与老师联系在一起,而台下坐着的则总是规规矩矩的、等着回答老师提问的学生。能不能也让学生走上讲台,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笔者在最近两年大胆地进行了尝试,有些许的想法和做法。

一、让学生利用课堂的前10~15分钟,讲授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1.想法产生的背景

本轮新课改的第一年,教材已打破了原有的框架,教起来不再那么得心应手,甚至对某些领域完全陌生,如《必修三》中的“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追寻生命的起源”等都是与物理学、生物学有关的知识。经过调查了解到这些内容学生已学过,于是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讲呢?”

2.具体操作

(1)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走上讲台当一回“小老师”,并鼓励学生从《必修三》中自由选择课文。如有冲突,请大家谦让些,由科代表负责调解;

(2)引入竞争机制,对学生的表现打分,以提高活动的质量;

(3)要求授课学生在寒假期间必须认真准备,并交老师审核备课稿和课件;

(4)老师要全过程地指导每位学生。

3.效果

(1)因备课时间安排在寒假期间,从而避免了与开学后作业增多现象的矛盾冲突,不会增加学生的课后负担。

(2)“小老师”为了上好课,势必会进行一番精心的准备,如翻看辅导书、上网查资料、自觉深入钻研教材,从而有助于培养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拓宽自身的视野。这课前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小老师”上课时,学生有新鲜感,大部分表现出一定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能轻松自主地学习。

(4)基本上每位同学都十分珍视自己上台“亮相”的机会,为了给同学和老师留下好的印象,获得较高的分数,总是认真准备,所以多数同学的讲课都比较成功。他们会获得大家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包含着对他辛勤付出的感谢,包含着对他能力的赞赏,包含着对一位成功者的钦佩,也包含着对成功的向往。同时,在一部分同学的心里,滋生了成为成功者的希望。这才是学习的快乐!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全班几十名学生,每个人都各有所长,站在讲台上的同学能将所知的内容有声有色地说出来,并虚心倾听其余同学的发言,这样对每个同学来说是一种相互取长补短的交流机会,无形中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6)学生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开朗而有的却腼腆,有的学习好而有的则较差,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可带领他们走出自卑的困境。

(7)在老师给讲课学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可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可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讲课前要先给老师说一遍,老师会给出一些建议,然后进行修改,最后才给大家讲。可见,老师的任务并不轻松,甚至有“加负”的趋势――既要自己先备好课,还要指导学生。

(2)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即使课前准备充分,上阵时也难免会手忙脚乱、语无伦次,导致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得延长教学时间等。

(3)学生授课的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书上的要求复述一遍,再配上几张多媒体图片。台上学生讲的,台下学生都能懂,自己看看书也就可以了。有一种流于形式的感觉。

(4)毕竟是学生,讲的内容总会存在一些不足,老师要在本节课剩余时间重新讲过,又感觉有种重复作业、浪费时间的感觉。

二、让学生选择课文中涉及的任意一个人物进行讲解,时间限制在3~5分钟

1.想法微变的背景

(1)在前一阶段的尝试中,深切感受到让学生讲一节课难度比较大,课前辅导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2)本轮新课改的第二年,虽然对教材有些熟悉了,但笔者承担了跨年级教学,备课量增加,更加没有时间来全程指导学生,但又不甘心放弃对“让学生走上讲台”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究;

(3)看过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顾忠华老师的《从2006年高考作文看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文章后,对其中提到的"加强对历史人物的剖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洞察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深受启发”。于是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可以减轻老师的指导负担,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具体操作

(1)还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走上讲台当一回“小老师”,从《必修三》中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人物进行介绍,并引入打分机制;

(2)要求每位学生在讲课前都必须认真准备,并交老师审核讲稿,可不做课件;

(3)讲述人物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平介绍,还要绘声绘色地讲一个相关的故事,并谈感受;

(4)讲述时要求脱稿,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三分钟(因为有些课文涉及的人物不止一个,也就是说一堂课并不一定是一个学生讲述)。

3.效果

(1)精心准备自不用说。为了能找到一个感动每个人的历史人物故事,学校图书馆里已许久无人问津的一些人物传记被掸掉了上面的灰尘。通过广泛的搜集资料,培养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2)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每一节历史课的开始都让学生充满期待,那应该算是良好的开始吧。这就需要每个学生的人物介绍都要精彩,这样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3)雷鸣般地掌声,欢乐的笑声,若有所悟的惊讶,会不时地从我们的教室里传出。

(4)脱稿让有些学生的眼睛不知道该看向哪里,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挑战。

(5)老师对学生的课前辅导只需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看一眼讲稿,适当剪裁就可以搞定。剩下的任务就看学生自己的背功和临场发挥了。

(6)《必修三》是一部“思想文化史”,不是以人物为主,学生的人物介绍是书上所没有的,所以内容不会重复,反倒提高了学习效率。因为在课堂开始的渲染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热情的状态。

(7)学生讲的一些内容,老师也有不知道的,这样有利于教学相长。

4.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尤其是理科生认为历史是副科,在准备过程中敷衍了事,不得不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很是费一番心思和口舌。

(2)部分学生声音太小,台下的学生听不清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效果。

三、让学生利用课堂的前5分钟,讲述历史故事,内容不限

1.想法产生的背景

高三的总复习实在是枯燥乏味,为了不“炒冷饭”,除了避免对已学内容的重复再现,深入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外,为什么不能让高考生在上课的时候讲故事呢?历史故事很多呀!这样也许可以把高考复习变为一份可口“蛋炒饭”。

2.具体操作

(1)选择的历史故事要生动,讲述时要脱稿;

(2)最好能交待一下所讲故事的历史背景。

3.效果

可调节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能力等。

4.存在的问题

有个别同学存在抵触情绪,认为“都要高考了,还搞这些没用的!”

四、让学生在课堂小结时填充板书并进行语言概括

1.想法产生的原因

俄国谢切塔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田荷珍教授也有句名言:“在讲台上讲过的话对自己的记忆是一种强化。讲授过程是对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的补充完善或重新构建过程。”事实上,当堂课的内容应该当堂完成,当堂课的问题应该当堂解决。因此,我采用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上讲台写的方法。

2.具体操作

(1)讲完一节课后,留给学生一个好看的实用的板书(板书要注意布局得体,结构合理,提纲挈领,合乎逻辑,条理清楚等);

(2)留给学生记忆的时间;

(3)课堂小结时,保留板书的题目和主线,擦掉板书上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最后让学生填写空白部分,并要求学生讲解或解释自己填写的板书内容,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要点。

3.效果

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上讲台填写的方法,能增强学生记忆的目的性和紧迫感,学生在识记知识、解题方法和技能技巧时,恰好是在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刚刚理解的基础上,怀着强烈的要记住的积极愿望,此时,注意力特别集中,记忆效率高。

综上所述,学生走上讲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锻炼能力,给教学活动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动力。

所以说,讲台并不为老师所独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宗绪.《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顾忠华.《从2006年高考作文看当前中学历史教育》.

历史课讲稿例10

他以学之正俗比政之王霸,“王道永行而无弊,霸图偶用而有功。正学坦荡而迟效,俗学险仄而利踪”,故而他认为,文学史之编写也不免于俗耳。由此看来,吴芳吉此本文学史稿之所以与俗不同,正是因为其正学俗学之观点。

据吴芳吉日记记载,他自己于1925年7月31日至1927年2月初,任教西安国立西北大学,撰有《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一种。讲稿原件为油印线装本,用小楷写成,字迹清秀,当出自西北大学写工之手,竖排繁体,有简单句读,侧边时有小注,对于吴芳吉的一些主要观点用圆圈内加点的符号表示着重强调。抄本共98页,两万一千余字,分为上下两讲。由哈尔滨藏书家韩倩女士收藏,迄无学者研究披露。

吴芳吉,字碧柳,号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今重庆江津人。生于1896年,卒于1932年,年仅36岁。吴芳吉为人孝义任侠,而生平坎坷曲折,饱尝人世辛酸,看遍人间疾苦,深知民族、百姓之忧患,常将感触发于诗歌,尤善古典,又学新诗,曾以诗名著称于世。

吴芳吉虽英年早逝,然著作颇丰,其中《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是其1925年7月底至1927年2月初任教西安国立西北大学时的授课讲义。1925年,吴芳吉同时收到北京清华大学、奉天东北大学、西安西北大学的聘请,吴芳吉选择了西北大学任教。于是年7月入西安执教,为国学专修科及大学文预科讲授《本国文学史》与《诗文选读》两门课程。仅逾半年,吴佩孚支持下的镇嵩军进攻陕西,西安遭围,历时达8月之久,是时情况危急,学校被迫停课,吴芳吉之课程亦戛然而止。西安围城解后,兵荒马乱,西北大学经费更为窘迫,唯有停办学校了事。先生不得已,只好另谋他就。而他为《本国文学史》一课编写的讲义只粗具大纲,因时势不容,无暇增补完善,不得不搁笔中断,甚为遗憾。

一、文学之外更无学

《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第一讲为总论,阐释何为文学,述古、今人文学之情状,论学制之优弊,辨正学、俗学之区别。此一讲似论文学而实论国学,通篇凌驾于文学史之上对其进行宏观把握,上下几千年,于学人之优劣,皆信手拈来,任情挥洒,纵横捭阖,然从不谈相如司马之文章,亦不论李杜苏辛之诗词,只将文学融于一切学问之间,阐经论道,又指出今日学制之弊端,提出解决之方案等等,洋洋洒洒,将文学的里里外外剖析得淋漓尽致。此等文学史写法,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讲开篇且述入西安任教并写作此文学史讲稿之写作背景,文风谦逊有余,然末一句日:“呜呼哀哉!古无所谓文学史也。文学史之为技,自今之浅人始耳。”话锋突转,严厉而悲痛。而由此切入正题,如迎面击掌,让人猛然警觉。紧接着论文学之发生,言“文学所包者大,其道非一”,又借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阐明文与道之关系,表明文章出于自然,谓世间万物,为文学者多矣。更言“文学之外,更无所谓学矣”,以文学与经、史、子、集之关系论之:

“经也者,文学之准绳也,所以折衷文学者矣。史也者,文学之事迹,所以证明文学者矣。子也者,文学之思想也,所以繁衍文学者也。集也者,文学之感情也,所以润色文学者矣。”

极言文学之大,似是抬高文学之地位。其实此说与章学诚之“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的说法相似,是将文学、史学、哲学等西方所分之学科按东方之传统融于一体。中国的学问自古以来即圆融合一,彼此关联,无有文、史、哲细划之科目,只有四部逐一生发之类别。20世纪早期,学界众人津津乐道于西方划分细目之“科学”,皆奋力作新文学史,而吴芳吉独发此说,可谓挺立于流俗。此是以论四部与文学之关系来阐发文学之大,其后又论四部学人于文学之定位来深入阐说:

“孔、孟,文学之宗师也。老、庄,文学之大匠也。苏、张,文学之辩者也。申、韩,文学之饬者也。管宁、王裒,文学之笃者也。曹植、陶潜,文学之和者也。韩愈、欧阳修,文学之卓者也。……曾国藩、罗泽南,收拾文学者也。乃至克强、松坡及中山之伦,革命复仇,明耻教战,所以救人心,定国是,立民族之精神,辨千秋之邪正者,莫非源本文学之教然矣。”

吴芳吉以排比之法,将中国历史上由先秦孔、孟至当世革命者按类别顺次与文学联系起来,可谓从文学角度对史上文人的一次大的梳理。既正文学之名,则不满于世人之妄论文学者,遂讥评之,警醒之:

“乃今之嚣然言文学者,舍正途而趋狭路,轻源始而重末流,以文学脱离乎政教,别异乎经史,则已误矣。更以西洋文学所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云者,谓之文学,复何所见小哉!而名流博士之讲论文学史者,亦皆拘于古今。……学步必同欧风,为灾无异秦火。……此真中国未有之危机,当前无比之大患也已矣!故居今日而言文学者,在救学之弊。学之弊不除,则所学也终无是处。”

此段可视为吴芳吉论文学之根本思想。吴芳吉认为,文学不可脱离乎政教,不可独别于经史,如此,则成大错,若又照搬西方所谓科学之划分方法,使文学支离破碎,则不是对文学的解救、创新,而是一场犹如秦火的毁灭。此段文字下笔悲愤激切,充满了吴芳吉对眼见中国传统学问遭劫的剜心之痛。中国文学历经新文化运动,优良传统几尽失,中国学者受西学之浸染,大有仿西法以论文学者,而中国青年受各种理论的鼓吹,多已盲然自失。吴芳吉此论重申中国文学之根本,不啻于对取巧为文者与盲目崇洋者的一计当头棒喝。

二、救学救国与敦儒行

随后,吴芳吉引时人章炳麟1924年的《救学弊论》深入阐发。章氏之文,从为学之步骤,为学之大道,教育之学制等方面批评当时学界、教育界的根本弊害,并提出学制中文科的五大弊病:“一日尚文而忽事实”,“二日因疏陋而疑伪造”,“三日详远古而略近代”,“四日审边塞而遗内治”,“五日重文学而轻政事”。所论鞭辟入里,尤为深刻,是当时学界亟需之声音。吴芳吉于文学史讲稿中全文引入此文,可见其救文之心如章氏一般,目睹国内学界种种问题,饱含忧思,故而希望在自己任教之时,可力所能及地作些改变。虽说吴芳吉只是引用他人之文,表达的却是自己一片欲救学于青年的殷切之心。

由章氏之“救学之弊”,吴芳吉引出“区学之端”诸论,他认为辨别学之正俗,是分辨学问好坏之重要因素。

“俗学好限范围,好执定义;正学贵在受用,贵能自得。盖知范围以欲张转弛,定义以求明而晦,古今论文者千百家,岂非皆可不可耶!……俗学以学问果有其物,求之可以治用,得之可以居奇;正学则以学本无物处,由假定。即此正俗之分,亦属浮名之象。盖知行而不著者,达人之妙观,言而不苟者,教人之正义已矣。”

吴芳吉从十个方面论俗学与正学之不同,俗学与正学不同之处诸多。又俗学浅易,正学艰深,而世间流俗之人往往多于平正之人,故而累世以来,俗学不曾绝,此是学界之遗憾,然则又恰恰显出正学之可贵。先生此段文字,句式整齐,文采流丽,而大道贯于其中,可谓文质彬彬,亦可谓是先生“根底既深,华实茂故”之佳例。他又以学之正俗比政之王霸,“王道永行而无弊,霸图偶用而有功。正学坦荡而迟效,俗学险仄而利踪”,故而他认为,文学史之编写也不免于俗耳。由此看来,吴芳吉此本文学史稿之所以与俗不同,正是因为其正学俗学之观点。

第一讲之末,吴芳吉引《礼记·儒行章》之言,期与学生共勉。《儒行章》出于《礼记》第四十一章,全篇以孔子与鲁哀公之对话来反映儒者的整体形象。篇章从孔子答鲁哀公“不知儒服”开始,分别阐述作为儒者所需具备的十五种基本的道德要素:自立、容貌、备豫、近人、特立、刚毅、仕、忧思、宽裕、举贤援能、任举、特立独行、规为、交友、尊让。郑玄《三礼目录》有言:“名曰《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者所行也。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生之道,能濡其身。”此言是对《儒行章》功用的精辟总结。吴芳吉引此以勉学生,亦是为安服其身,使之行仁德之事。与吴芳吉同时代的熊十力于《读经示要》中曰:“吾国民元以来,党人如敦儒行,则不至以私欲比党而祸国……民国以来,党祸至烈,使儒行修明,当不至此。”所论即是民国之党人不行儒行,以致祸国殃民,言语之中悲痛不掩。熊氏之《示要》作于抗日战争期间,他当时大概不知数年之前,已有作客西北的吴芳吉早已看到《儒行章》的重要性,并将其录于讲义之中,濡染青年。

三、文学蕃变之旷观

与第一讲总论相对,《文学史讲稿》第二讲分各要领论之。首段先述纲要:

“文学蕃变,首在旷观。欲振大纲,须正概念。曰中外之比较,曰地理之沿革,曰人才之升降,曰典籍之存亡,曰历史之要领,曰文学之简目,曰体制之孽乳,曰艺术之骈兴,曰特征之性质,曰初学之正途。”

由此段来看,吴芳吉本计划从中外比较、地理沿革、人才升降等十个方面来展开文学史的编写。然而突如其来的西安围城之厄迫其中断,故而第二讲只撰中外之比较、地理之沿革、典籍之存亡、文学之简目此四节的内容。

首先论中外文学之比较,认为中国文学之久远绵延,世界无与匹敌者。从公元之前各国文学之发生与发展来看,其他诸国文学“或先于我而寡成,或后于我而无继”。埃及与巴比伦即属于前者,文学发生虽早于中国,却亦早已消亡于世;印度、腓尼希亚、希腊、亚述、拉丁等国文学发生稍晚于中国,然亦是后无所继。后又与公元后之西洋文学相比,西洋文学产生之早者,为法兰西、波兰,时当中国文学大盛之唐朝,其次俄罗斯、英吉利文学之产生,对应于中国之宋代,后来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之文学更是产生于中国之元明时期。皆不可与中国文学相提并论也。吴芳吉此论立于新文化运动之后,广大民众对中国文化产生怀疑之时,对提高民族自信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将中国文化之渊源与外国文化相比,扬我所长,增长中华民族之神气,亦是当时有责任感的学者常为之事。此一节中,吴芳吉提及中西圣哲多生于前五六世纪之妙处,并引严复所译之《天演论》,对于圣哲几乎同时出现这一奇特现象,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后来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即轴心时代。

第二节讲述地理沿革,因为“以占风俗之所由,而文学之所丽也”。则引宋人马端临之《文献通考·舆地考》中论古冀州、古充州、古青州、古徐州、古扬州、古荆州、古豫州、古梁州、古雍州此九州。九州之民受地域影响,民风各不相同,受民风影响,文风亦各有特色,故而中华文学五彩斑斓,因而地理条件对文学的影响不可忽视。吴芳吉将地理沿革纳入文学史中,看似毫无道理,其实是对各地文学形成原因的深入探索。

第三节人才之升降缺,第四节为典籍之存亡。此节吴芳吉没有太多论述,直引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总叙中述中华典籍之编纂、散佚及收藏等主要与古典文献历史相关之章节,基本呈现中华典籍自先秦至宋之存亡状况。

第五节历史要领与第六节文学简目均以年表列之,但第六节文学简目缺,仅撰有关历史的《本国历史大事年表》。年表前有说明,日:

“一民族之文学,发生于一民族之历史。故不深悉历史而轻言文学,则文学之背景全失。此表所列,皆历史上之常识而有关于文学者。条目不多,必要熟记,然后研究文学乃有附丽之处。至以公历纪元者,便于将来参证西史之用也。”

述历史之于文学之重要性,其实仍是对中国学术文史不分家传统的强调。《本国历史大事年表》分西历纪元以前与西历纪元以后两个部分,所计之事比较简略,几千年历史,所计不过39条,其中西历纪元前18条,西历纪元后21条。虽然是编写历史大事年表,吴芳吉与一般历史学家所选取的角度稍有不同。主要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来编写大事纪,大的政治事件往往能引起比较大的社会变化,而社会变化则必定反映于文学作品之中,如前1122年,记武王伐纣之事,是后世重要的文学素材。同样,大的文化事件亦能对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如记前551年孔子生,前479年孔子卒,即为对后世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事件。1918年中国对德奥宣战,南北分裂是为大事年表最后一条,至此条,亦是文学史讲稿之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