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模板(10篇)

时间:2024-04-17 15:52:39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1

作者简介:蔡颖(196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张玉荣(1983-),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洪旺元(1971-),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研究”(编号:MKS1423),主持人:洪旺元;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中国梦’融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过程研究”(编号:JXJG-14-46-4),主持人:蔡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2-0022-05

党的十报告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也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在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和融合下,如何做好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我们政治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旨在通过调查,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与情况,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和理论支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开展,并且依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创新,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教育功能。实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即是其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包含了德育和美育的内容,体现了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人的全面而且自由的发展[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的依据,指明教育的方向,提供新鲜的血液,提升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相互贯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3]。职业院校应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做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优良品质的重要性,并以优良品质来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2]。高职院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基础,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领高深思想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最终实现为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促进了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现在的大学生们都拥有娴熟的信息技能,通过各种信息手段能够最快速度地了解现代社会的各种思潮,明晰社会发展的动向。西方的各种思潮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快速渗透进入校园,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深受其影响。这一方面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把西方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带入了学习生活之中,如现代大学生普遍比较自私、集体意识淡泊,非常强调个人享受而责任意识缺乏,心理变化快而导致心理调节能力差,信息接受能力强而辨别是非否能力弱。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这些优秀的社会品质来引导大学生,让他们能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形成民族自信心,具备高尚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进而最终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课题组对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职院校大三在校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男性70人,女性80人。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相应的结论。

(一)职业院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与分析

第一,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认同感。有95%的学生认为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核心价值观,90%的学生认为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是有必要的,92%的学生赞同把价值观的教育融入社会各领域的建设中,另有97%的学生认为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有必要的。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文化与精神的认同感,在我们这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中,非常需要一种主流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来主导与引领人们的精神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国家和社会需要核心价值,并赞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教育和渗透。

问卷显示:大多数学生赞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并支持理国。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有92%的学生赞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何种时代,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凝聚爱国主义精神。在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只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这与我们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密切相关。近期,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由中日等问题引发的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对于中日关系的态度,调查显示有81%的学生支持理国,14%的学生坚持抵制日货,只有5%的学生选择无所谓的态度,而上街游行这个选项则根本没有一个学生选择,这与前两年反日游行中,大量高校学生参与的情况大相径庭,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社会层面的平等、公正主题词最受学生的关注与认同。调查显示,在价值观的主题词中,学生关注与认同率最高的词为:平等,达到32%;然后是公正,达到28%;第三位是自由,达到21%;这三项加起来已经达到81%。所以社会平等与公正问题是职业院校学生最关切的问题,这也符合当前的社会民意。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复杂,这使得社会公正与平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各种发展不平衡问题,教育、医疗、住房特别是在分配领域内的收入差距扩大等各种民生问题,是群众最关切最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报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可以说,这是对当前民众期待的有力回应。

第三,在法治与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多数高职学生具有正确的法治观念,并赞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问卷调查显示,对于法治的看法中,“在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中,公民应遵守法律和制度”这个选项得到84%同学的支持,而选择“权力比法律和制度更有用”这个选项的只有3%。可见,随着国家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推进,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更期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解决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权力介入和人为干预的方式。在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方面,有67%的学生赞同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体制。众所周知,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是克服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和方式,而不是照搬西方模式,这也获得多数同学的认可,选择赞同建立西方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学生只有5%,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照搬照抄西方模式还是持否定态度。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待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待进一步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职业院校学生存在信仰缺失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在信仰问题上,有42%的学生选择“没有信仰”,选择“实用主义”的占28%,选择其他信仰的占30%。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社会上烧香拜佛之人不少,但中国毕竟不是一个宗教传统很强的国家,在我们职业院校学生中,真正信仰宗教的人并不多,而没有信仰或者崇尚“实用”是多数学生的信仰状态。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是共产党人与无产阶级的信仰,但调查显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职业院校学生中正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处境。

职业院校大三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将参与社会分工并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他们的信仰状况其实也是当前社会人们信仰状况的一种投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信仰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设,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受到人们的日益推崇,人们的各种价值观和信仰也随着社会开放而日益多元化,但随之出现的却是人们信仰缺失等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的出现可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社会实践进一步融合,对于重构现代国人的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受到学生普遍关注。在影响和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问题上,有77%的学生选择“社会风气”,有12%的学生选择“网络与媒体中的负面信息”,选择“家庭教育缺失”和“学校教育效果不好”总共占10%,而选择“西方价值观影响”的只有1名学生。因此,多数职业院校学生认为影响和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是社会风气问题。而在被问及“当前思想道德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上,有54%的学生认为是“社会诚信缺失”。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诚信缺失问题是当前道德领域内非常突出的问题,这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最终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诚信缺失问题在当下中国是道德领域非常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们身边,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药品安全问题、假证假文凭、电话诈骗、老人摔倒无人敢搀扶等社会问题,说明诚信缺失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诚信者获得利益而诚信者却处处吃亏的情况下,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效仿,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从而造成整个社会诚信度下降与失衡,给社会风气带来严重的负效应。

三、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经

我们认为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承载了重要的人生教育的任务,占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比重也非常大。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前提和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全面渗透和充分体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4]。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必须予以明确。那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目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清楚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学习中必须积极跟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应用,必须学会自觉地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思想意识,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来强化对于建议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加强爱党爱国意识的形成。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予以明确。那就是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成果,并把这些新的理论融入教学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政府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在行政实践中结合社会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而形成的,具有传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应该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同时不仅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课中也可以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专业教学的效果[5]。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必须予以丰富。那就是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提升教学效果。长期以来,由于逆反心理作怪,高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较排斥,教学效果非常有限,所以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部分,可以增加现场参观、观看视频、学生表演相关小品、演讲、知识竞赛等手段来丰富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模式来阐述理论问题,通过这些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二)更新教育观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新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推动了媒体的不断更新,从报纸、广播、电视、博客发展到微博、微信。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阵地的利用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紧跟时展要求,积极探索当代高职生的心理需求和新媒体的应用价值,将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转化为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一是积极打造职业院校宣传网络新平台。让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筑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媒介平台成为学生舆情舆论信息、校园文化建设的聚集地。同时,适当运用喜闻乐见的“微言微语”和交流方式与大学生平等对话,扩大官方“微”平台的影响力,主动把握网络宣传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引导校园舆论发展。二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地有效利用微时代交流平台。教师要进驻微博微信,贴近微时代,不留“空椅子”,不要“失语”。在微博和微信上,面对学生的大量诉说和“微言微语”,如果教育工作者不发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阵地就很容易流失。三是建立微博微信分类平台。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特征,搭建高校社团、学生先进分子以及家庭困难和心理特殊学生群体的交流平台,从而进行有效分类引导。四是开发基于微信语音接口的校园APP,将校园新闻、校园服务、教育内容以“微信语言”、“学生风格”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互动传播,充分展示小亲和力和感召力,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与“微信”的对接,营造主流舆论氛围。同时,举办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访谈”、“微辩论”、“微展示”、“微演讲”、“微咨询”等教育活动,在交流互动中传道答疑解惑,对大学生“微信”用户潜移默化地进行正面引导和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

此外,完善可行的制度保障是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网络平台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职业院校应建立和健全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网络平台的相关保障制度。如:微网络平台信息监测制度、教育主体工作责任制度、资金保障制度、队伍保障制度和技术保障制度等。

(三)以工学结合为基点,在实践中加强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职院校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企业是应用技术类人才的主要职业去向。在企业中,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为组成部分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的指导方针。在企业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企业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为企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的重任。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教室课堂的学习和企业的实践教学中深刻领会社会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分发挥“追求社会效益、优良的工作作风、创新精神、荣辱观教育”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精髓对高职学生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3-66.

[2]法红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1-92.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2

按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求,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可以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我国,微观经济学是部分商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因此,对商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而迫切。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对于知识体系繁杂、基础理论较多,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来说,如何使学生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提高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并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微观经济学数学逻辑性较强,在教学中老师能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模型,也符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金融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开展5年来,同学们的数学推导能力强,但对抽象的经济学概念的理解等不到位,教师通过设计研讨、演讲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并让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他们理解基础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统计学专业、金融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是需要一定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的要求,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偏重于基础理论,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课时为54学时,课程知识体系繁杂、内容多,以前的教学中基本无实践课时安排。尽管选用了通俗易懂的教材,但由于学生对于实际经济运行不了解,又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很难将晦涩难懂的“高大上”经济理论同经济的实际运行规律联系起来,这样加大了微观经济学的课程难度。例如,需求和需求量在教学中区别明显,而现实中人们认为没有太大的区别,以至于学生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需求量在需求曲线上是点到点的移动,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改变;而需求揭示的是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在需求曲线上反映的是需求曲线的整体移动。

2.课堂效果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微观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大多数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没多久,对大学学习生活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理科生,由于受高中题海战术学习方法的影响,在课程的学习中,他们更重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很容易看到学习效果的课程,而对于理论性强的微观经济学这样的课程,随着经济理论知识的积累,效果慢慢显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课堂上会看手机,注意力无法集中,对教师在讲台上兴致勃勃的讲解没反应。

3.课堂授课形式单一,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

微观经济学课堂上,采用的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的授课方式,即更多的时间是教师在讲课,学生被动的学习,相对来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缺乏趣味性的授课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也差。平时成绩中仅仅看作业、考勤,不能没有反映学生在课堂外表现以及学习态度;期末成绩仅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不出来。

三、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反思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北师大珠海分校应用统计专业、金融数学专业中有不少学生商业意识较强,他们自信、思维活跃、有想法,具有创新特质,根据学校提供的软、硬件环境,一些同学从大二就开始有创新、创业的想法。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这一倾向,借助学校的转型升级东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更好、更快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络、报刊上选取典型案例,把交易过程尽量还原,即还原情境法,让学生感觉经济学理论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对供给弹性和需求规律的理解,可以以春节购买车票为例;消费者剩余及价格歧视的理论知识,以明星演出设定不同价位门票为例来帮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增加学生的经济情境的体验,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2.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已经形成了对“满灌式”传统授课方式的依赖,大部分学生自学的习惯没有养成,尽管不喜欢“满灌式”,但还是倾向于教师讲授,互动体验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探究出新型的教学模式,比如采取辩论、课堂提问等,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3.考核方式多样,倒逼教学手段多样。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3

党的十报告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炼为24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西方思潮、西方的价值观暗潮涌动,在大学生群体中和宣传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必将对“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根据CNNIC的调查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高达6.49亿,大学生更是成为智能手机覆盖率最高的群体,笔者所在高校大学生的智能手机覆盖率为100%,90后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世界里的原住民。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同时也是活跃在互联网世界里的重要力量,因此“互联网+”网络发展趋势下,如何在高校学生中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的背景与本质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目前“互联网+”到什么程度呢?目前“互联网+”模式已经成功与零售业、批发业、制造业、外贸、农业、金融、物流、教育创新性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形态,同时“互联网+”模式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网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成果和集中反映。本质上是信息的在线化、数据化,“互联网+”兴起也宣告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如一些传统纸质媒体创新性的运用“互联网+”,将难以消化的“大骨头”,分而化之,利用碎片化的信息,借助于“三微平台”焕发了新的生命。无论是淘宝、美团、快的打车等其基本工作都是努力实现交易形态的在线化。只有交易的主体双方和交易过程深刻的记录在网络上,才能形成可供监控的实时数据,成为可分析、可监控的数据流,从而促进经济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二、作为“用户”的90后大学生的社会观和文化观分析

“丰裕”或成解读90后的关键词。40、50后是“贫乏的一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百废待兴,很多建设成果的取得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在物质极具匮乏的环境中艰难生存的一代;60、70后是“温饱的一代”,新中国发展的动力和中坚力量,在社会大生产和改革开放初期集中全部力量将自己的价值实现于国家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价值中;80后是“发展的一代”,他们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不再有“温饱”的困扰,更加注重知识和自身价值的实现。90后作为真正的“丰裕一代”,物质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大,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更加受到重视。伴随中国经济高歌猛进,90后大学生自然而然成为幸运的一代,享受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代的巨大成就”,90后大学生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但不盲目崇拜,不会陷入拜金主义和金钱的奴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的蓬勃发展,90后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并倡导和认同良性竞争,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充满信心;伴随互联网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洪流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保持一定的增长,如《舌尖上的中国》普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一)90后大学生的社会观:崇尚市场经济,政治事务“冷漠”

90后大学生崇尚市场竞争,相信市场主导的经济治理方式。有学生明确表示,垄断必然有弊端,没有竞争就不会有进步。在可清晰判断态度的样本中,大多数(66.8%)大学生相信市场主导是更好的治理方式,29.6%认为政府与市场需要相互配合。

与大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相比较,大学生群体对国家政治、国家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等政策等比较冷漠。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调查数据显示,65.21%的大学生的微博基本没有当前政治议题的内容,78.69%的大学生的微博、微信、QQ空间没有或者不转发与政治相关的文章,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体系的身影。与大学生呈现出的高发展效能微信感相反,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相对较低,即对于自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政治参与影响政治过程的信心不足。[4]调查结果显示,仅3.75%的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保持“强烈”的敏感度,80.4%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或者其他组织没有活动安排的话,自己不会主动关注。

虽然90后大学生群体政治敏感度低,政治态度冷漠。但是对当前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人民生活质量,所调查学生中7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拥护”或“非常满意”,100.0%受访学生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认同”,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的认同度很高,94.3%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中国梦”的实充满乐观态度。

(二)90后大学生的文化观:立足传统,洋为中用,理国

在网络信息急剧膨胀的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也是互联网的一代。面对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西方思潮的渗透,90后一方面对西方思想文化持开放态度,如在对待日本发展的问题上,并非一味主张不屑一顾,部分网民跟贴表示关注日本普通民众的理性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渊源、发展及继承和发扬和以往比较有个更多的关注。

三、“互联网+”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除了云计算、大数据与新分工网络提供动力支持,互联网思维提供了其核心建构。互联网思维主要表现为:用户至上、用户参与、个性化定制和体验至上。“互联网+”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也应该有“互联网思维”,即学生至上、学生参与、学生体验,善于将各方合力形成联动机制。

(一)学生至上思维下的“话语权”再定位

学校的官方微博、学工系统微博群、辅导员个人的微博、微信、博客、QQ、人人网等在承担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能时,其对象已经有别于传统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互联网的世界里,教育的对象已经由个体教育转向群体教育。此时的“话语权”不是来源于身份而是网络权威和网络大V。因此,脱离学生的关注点和行为习惯指向,将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说教”式的搬到网络上肯定是没有粉丝,没有点赞的。因此,“互联网+”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应当着力培养一批深得“民心”的大学生“意见领袖”,牢牢把握教育的“话语权”,通过他们的个人新媒体网络平台,用生动、形象、生活化的语言和符合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积极引导身边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隐形渗透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学生参与思维下的互动教育过程

网络的开放性与隐匿性使信息的传播者和者的界限不再分明,正是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共存的特性,使得信息数据不断更新,从而形成强大的信息流。与传统传媒相比,网络媒体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各大高校及学工系统也创建了大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博、微信、QQ群甚至专门的网站,但是实践中的大多出现费力建成的网络只为“一时之需”,大多建成的网络都出现无更新、无人问津的局面。因此,众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平台建立以后,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段子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的应用,及时更新维护好平台,创新学生参与机制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网络参与权的同时,在互动的学生群体中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洪流,此时借助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分秒就可以在网络世界掀起一场风暴。“橘子哥”意外走红――仅数日,美国网络上的帖子辗转之后就于茫茫人海找到了中国的“橘子哥”,这是众多传播者与接受者即时互动、共同接力的结果――网络舆论的形成亦是如此。

实现教育的有效互动,需加强舆论引导。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实施监督的保障。权威机构(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等)要及时回应舆论,不回避热点问题,在双向互动中释疑解惑,提高时效性,公正坚定地站在正确立场,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三)学生体验思维下的活动教育创新模式

“互联网+”的跨界链接和其产生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率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挖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所产生的效益。如炙手可热的苹果手机红遍了大江南北,这和分布于全国的客户体验店是分不开的。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开展,要开发与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户端和新媒体产品。如上海的易班和重庆大学的“E颗红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表达,区别于以往的写出你的故事、征文、朗诵、影视作品展播,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的微信活动一经转发,竟有了数以万计的跟帖,“爱国”情感的表达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旋律。

其次,在对传统媒体革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的结合。因受众对传统媒体信息质量信赖的历史惯性仍起作用,所以传统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就不能忽视。而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媒介融合特征,正如麦克卢汉所指出的,“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实现两者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融合。具体来说,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网络电台、网络杂志、网络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报和电子报等革新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媒体形式,拓展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05).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41-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意识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固本强基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处,高校思政课教学责无旁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三贴近”的原则,在“深”、“细”、“小”、“微”等方面下工夫。那么,如何在“深”、“细”、“小”、“微”等方面下工夫呢?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微教学创新模式,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微教学模式之中,从而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效果。

一、微教学创新模式的概念及其作用

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微教学创新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也不同于现当代的“微课”模式。“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而“微教学”则特指思政课微教学,是指在调研和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突出的或聚焦的思想问题、在0.5-10学时范围内开展的思政课教学,是以大学生思想问题而开设、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为导向的,用“小”、“微”课时或灵活多样形式开展的思政课教学。它的形式可以包括嵌入式教学(嵌入思政课教学)、主题性教学(含报告、讲座、座谈、沙龙等)、微型选修课等。它的教学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一是0.5-2学时的微教学,这种教学一般是有选择性地将问题嵌入到相关的思政课教学之中;二是2.5-4学时的微教学,这种教学一般是以问题为导向或中心,有选择性地开展主题报告、讲座、座谈、沙龙等形式教学;三是4.5-10学时的微教学,这种教学比较灵活,即可以动态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型选修课或微型选修课群。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微教学创新模式,强调通过实证的方法发现和掌握“大学生突出或聚焦的思想问题”,并以灵活的“微教学”形式解决问题,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增强适应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变化的时展需要,增强了思政课实效性的新的组织形式,体现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同时,这种微教学模式能够引导思政课教师转变墨守成规的、不求探索的观念,使教师回归或进一步明确思政课的价值本位,增强教师关注、发现、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观念和自觉;能够引导思政课教师转变片面关注教材、教材内容体系、教材内容重点的观念,促使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思想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这种微教学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实现了教学观念的创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时安排。一是教学内容。始终围绕“为何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进行教学。二是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培养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相关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在教学重难点方面,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其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四是课时安排,计划用1学时完成。

(二)微教学创新模式及结构。党的十以后,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根据我们的现场访谈和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为何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感到疑惑。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次,我们要弄清意识形态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重要性。再次,我们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最后,我们要认识如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处。只有弄清这些问题以后,我们才会弄清为何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党的十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词。

1.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及其提出的背景。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的?首先是初步理解含义。通过多媒体展示党的十开幕式的几个盛况画面,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及相关内容,解释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执政党的两件大事即“两个伟大”: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工程;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理论是对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即把握规律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党已经认识到什么是最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特点是什么。譬如,以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总结了国内外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际国内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而解决了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和发展依靠谁等问题,其中包括了发展的世界观、发展的人民观、发展的群众观和发展的幸福观等“四观”。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的追求,对文明和谐的向往,为了实现党和人民的共同目标,以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认为,必须“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尽量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现实的、美好的可能,提出了“两个一百”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可以说,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机困难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注重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凡是不能够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凡是不能把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传给下一代的国家,不能是一个好的国家。于此,党的十及相关重要会议都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做出相关要求或部署。

2.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从意识形态的功能来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本工程。意识形态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是加强意识形态的工作。为何要搞好意识形态工作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关系或两大矛盾,其中,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范畴。在人类社会的“五大建设”中,“文化建设”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而文化建设是属于意识形态建设方面。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并不一定是快速发展,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先进的意识形态需要不断地培育或建设。如果缺乏先进的思想文化指导,世界将是一遍混乱或迷茫,革命也不会取得伟大胜利。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及其他重要会议上都反复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从的多次讲话中可以看出:一是“一个定位”,即坚定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即意识形态是兴国之效、兴国之魂;二是“三个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一个最高要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总之,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一个政党的精神追求,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现。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现。

第二,从依法治国来看,搞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法治是治国的基本方略,德治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五个坚持”的主要内容之一。法治就是充分发挥法的规范作用,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即以法律为准绳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其重在突出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政治就是政权、治权即公共权力。德治就是发挥思想教化工作,说服劝说或导力,用思想道德引导或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德治的核心是大德,即人民的德、国家的德和社会的德;而法治是正如阳光普照,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或影响力,具有最高统治效力。

第三,从进行新的历史斗争来看,搞好意识形态工作可以引导多样化、打牢社会思想基础。党的十及相关的重要会议都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期,社会面临“四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思想转变为现代思想;从生产粗放型转变为生产集约型;从国家治理层面的“人治”转变为依法治国即“法治”。同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错误思想或思潮,譬如,在我们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时,有人就提出“党大还是法大”等问题,可以说,关于“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其目的是想消除党的领导地位。还有人意图用新自由主义解构深化改革,用西方民主否定依法治国,用西方普世价值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否定或歪曲党史、国史和中国革命史。党的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12个词,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平衡社会各阶层、各团体或各利益集团的最大公约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感召力或吸引力,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粘合剂”。可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塑造国家形象,培养中国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接续中华血脉,传承人类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5

第一,教学内容多,课时偏少。微观经济学需要讲授的内容特别多。目前很多本科院校都以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作为教学用书,该教材共有十一章,涉及的内容包括需求、供给和均衡理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结构论等,教师很难在规定的50个(左右)课时之内完成教学任务。第二,理论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弱。微观经济学主要是对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一些经济学原理的介绍,理论性非常强,难免会有些枯燥。并且,现在讲授经济学的基本上都是年轻老师,缺少实践经验,对一些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缺乏深刻理解,讲起理论来自身都感觉空对空,没什么依托,底气不足。学生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看课件和记笔记上面,很少联系实际。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丧失了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热情反过来也受到了打击,教学陷入了恶性循环。第三,研究方法多而杂。研究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很多,经常采用的有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和数学方法等。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被学生所接受。像有些数学模型,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就难以接受。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第四,教材的选用存在问题。国内高校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版的《微观经济学》,主要阐述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一些经济学思想,为西方学者所写,更有权威性;第二类是中国学者根据自身对经济学思想的理解并综合中国的实情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在国内得到大多数的认可并运用;第三类是照抄别人的教材而组编形成的教材,编者对研究一些经济学理论的假设前提、经济学思想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易误导学生,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材质量层次比较低。第五,考试方法单一。选择什么样的考试方式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目前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试方式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微观经济学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学以致用,现有的理论闭卷考核方式不能真正考核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2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对策

第一,调整教学班级的人数规模,班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这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课堂交流中,学生可自由提问、自由发表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充分备课,吃透教材,吃透所要讲授的理论,才能在交流中游刃有余。第二,教师应首先把理论讲透,再联系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枯燥的理论。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科学,对消费者、生产者和商品价格等进行研究,其实就是对日常经常经历的事情进行讨论。比如,物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当一方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价格的波动。教师可联系实际生活,如夏天热就会引起对冷饮的需求增加,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需求发生变化时会影响价格的波动,那么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影响需求增减的因素有哪些呢?商品的价格、收入、偏好、预期等等是属于什么因素呢?第三,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经济学理论。通过建立模型,可把一些次要、粗糙的东西去掉,留下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前因后果。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具体化数量化,而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经济学中有很多数量方面的关系,有时候数学模型可以帮我们清楚地了解这些数量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的真实存在性。但数学模型的建立也要适当,对数学基础好的班级可适当多讲一些。第四,教师应尽量采用双语教学。目前一些比较好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都是外国人写的,很多原著都是英文版。有的用英译过来的教材,有的用国内学者组编的教材。由于翻译上的习惯和文化差异使得那些非原版教材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学的原始概念,而这种原始概念更能体现经济学的精髓,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采用双语教学,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经济学的一些思想。第五,建立更科学的考核体系。以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版本为例,章节内容非常多,48个课时连课程内容都讲不完,根本没时间复习,有时学生学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仅通过闭卷考试很难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应该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如可以把闭卷考试和平时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期中测试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6

一、相关概念解析

正确理解与之相关的概念含义,有助于我们站在科学的角度审视问题,客观精确地对待所研究的问题。

(一)“微文化”的涵义

微文化产生于网络社会,依托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通达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微文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所创作的具有明显个体性导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物质文化由计算机、互联网和个人移动互联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构成,这是微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精神文化指的是一种关注个体,注重发挥个体力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制度文化则是与微文化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诸如微博、微电影、微公益等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文化主要是在移动个人互联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实际行为。从狭义上讲,“微文化”指的是一种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逐渐形成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迅猛发展的注重个体和微观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

党的十首次在报告中使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进行了三个层面的概括,这是社会主义价值认识在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取得的新成果。这一概括从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而来,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身的价值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概括。作为国家整体价值观,富强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全面发展,实现民富国强;民主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即通过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保障公民政治参与和各项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是精神和文化发展的目标,即通过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提升整体社会文明风气,构建明礼诚信的社会秩序;和谐是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目标,即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共赢的局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概括。在这四个语词中,公正、法治早已出现并运用于社会,而自由、平等在党的报告中则是首次使用。自由含义较广,在政治社会意义上是指法律规定之下的人身行动、个人发展、利益表达、思想和信仰等方面的自由权利;平等是指人生而平等,每一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发展上应当具有相同的待遇和权利,不应当存在因地域、身份、家庭、职务而产生的不同;公正是将某种被普遍认同的原则或标准普遍地无偏颇地适用于一切人,使人们获得各自应得的权益和结果,倡导给社会成员以平等的机会;法治是指要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团体凌驾其上,同时要充分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与基本自由的实现。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个人层面的价值的概括。爱国是指公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愿意为祖国的发展和安全贡献力量;敬业含义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工作的热爱、认真和投入的精神和状态;诚信、友善是公民交往道德的集中体现,诚信指公民在社会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友善指公民在人际交往中要友好和睦、与人为善。

三个层面的价值,从国家层次、政治社会层次,到公民个人道德规范层次,实现了国家精神与公民个体道德的联通,“体现国家的利益和目的与公民相一致、国家精神能够自觉地转化为公民内心道德法则的思想特征。”

二、微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地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人的差异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微文化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一)微文化领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分化”的挑战

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改变对其他国家的干预模式,倾向于借助网络文化产品加大对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利用冷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特殊时期,采取将对手污名化的政策,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加强思想攻势;此外推广“互联网自由”作为对它国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使我国在微文化这一新型而又富有活力的领域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诸多问题。美国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宣称“支持这些技术的扩散和使用,以促进表达自由、扩大信息的获得、增进政府的透明度,反对对这些技术使用的限制。……以有效地将我们的信息传递到世界。”这充分凸显出美国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其意识形态渗透的立场。

(二)微文化领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相分离的挑战

我国微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大众化”、“娱乐化”、“社会化”的特点,这种“大众意识形态活跃”与现有 “主流意识形态失语”存在对峙和分离现象,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在资本和权力的双重挤压下,市场功利主义在微文化空间里盛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滋生出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众多腐败分子将其大肆渲染,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偏差;其次,技术理性的张扬,加剧了技术异化,淡化了政治信仰。技术理性向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渗透要求人们把意识形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的科学化,使人重新成为技术的奴隶。“微博控”和 “低头族”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使自己忽略了和他人的生活现实,致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再次,过分的数字化娱乐导致消费主义盛行。传媒内容的娱乐化和传媒运作的商业化带来了消费主义,以至于消解精神走向低俗,思想道德教化功能弱化。

(三)微文化领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挑战

微文化生态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遭遇的挑战,实际上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网络镜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促进了社会价值体系的新变化,在新旧价值体系范式转换还未完成之际,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变革的不相适应大大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在微文化生态下这一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微博上存在三股值得关注的思潮:一是政治上的主义,一些别有心机者将“中国梦”解释成“梦”,利用网络这一新阵地网上网下互动、国外国内联手,试图探新一届中央意识形态底线;二是经济上的自由主义:鼓吹市场万能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三是:一些人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用所谓的“历史细节”和“解密材料”丑化党的领袖,并试图否定革、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面对这一复杂状态,我们党和人民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对此,我们应针对互联网这一巨大能量空间,加强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三、微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索

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型平台的同时也使其贯彻实行面临了诸多的新挑战和新考验。探索新环境下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路径,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新旗帜,是当下开展思想工作重中之重。

(一)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管理,营造和谐健康的微环境

当下,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不仅是因为网络本质存在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交流为基本内容的缺场交往对在场交往已经构成了难以阻挡的作用”实体权力如何有效制约缺场交往,已经变得令人捉摸不定。”针对微文化的发展状况,需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共同规范网络参与主体的行为。首先,从他律角度,制定针对微时代文化产品的专门法律法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我国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成为我们科学管理网络空间的必要措施。微时代的迅猛发展速度超过了相应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进程,使得我国网络监管体系出现诸多漏洞。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我国需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借鉴国外这一领域的法律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从自律角度,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在虚拟世界里构建伦理规范,通过内在理性,形成可为、可不为的思想约束,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系,推动社会向合理化发展。

(二)推动内容创新,构筑导向鲜明的微文化

目前,我国微文化生态中主要存在三种成分:一是由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红色地带;二是由网上负面言论构成的黑色地带;三是介于红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之间的灰色地带,具有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随着社会利益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的主体性显著增强,在网络领域中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这些广阔空间向全社会宣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正能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多维度、方面对其进行通俗解读,力使各阶层人民群众都能科学理解,身体力行。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微文化也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和实践要求,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充分吸收世界各个民族各种制度优秀文明成果,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基本趋势,反映人类共同的理想愿望和价值追求。

(三)创新信息传播形式,形成与时俱进的微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传播环境的日渐放开,人类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如何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式,使其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鹤立鸡群,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使价值观渗透于流行要素中。新媒体实现了对社会意义的微观操作,并将图片、音频等魅力元素与高科技手段相融合,达到接受数量的无限多。这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供了重要路径。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灵活多变等特点,在信息长传下达之间树立“形象”,牢牢把握话语权;另一方面,借助文化产业实现价值观制作的市场化。通过对受众注意力的把握,把注意力资源引导到特定议题上,塑造在市场中备受追捧的新媒体品牌,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适应的品牌基因,实现政治信息以“视像化形式” 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最终完成新媒体“文化形象”,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在微文化生态这一特殊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发展在充满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拓展文化创新的视野,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侯惠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J].北京:红旗文稿,2012.

[2] 孙来斌.当前西方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挑战和应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5).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7

当今的互联网犹如空气和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一种虚拟与现实混合的,无边界的网络社会新常态也在逐渐形成。这种新常态不仅对社会宏观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对高校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着重于“培养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包含着众多的教育要素。教育环境的生态关系和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核心价值观是否能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思想认识,是否能真正外化为积极的行为方式,从而对教育的长效性产生影响。高校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场域,其环境生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宏观的社会环境生态、中观的高校环境生态以及微观的大学生具体生活环境生态。

一、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生态

社会环境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宏观生态环境,它是社会价值观的自然生态基础和社会基础,是社会价值观生成的原发地。同时它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现实生活基础。社会环境以宏观的环境支撑为基础,以社会价值观为价值中介,对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生态效应,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环境作为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社会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相互作用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由此生成。

当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生态主要遭遇到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建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另一方面是网络社会生成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前者是基于制度变迁引起的,后者是基于技术革命引起的。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导致了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爆炸和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各类新兴媒体在技术、管理、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使得一些虚假不良信息和外来腐朽文化思想混杂于网络中,在刻意炒作和宣传下得以大量快速地传播。大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受心理、知识储备和阅历的局限,对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观点缺乏社会洞察力和判断力,极易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到群体极化的网络舆论生态当中,这些都直接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

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校环境生态

高校环境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观生态环境,它以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为核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态状况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未来目标的选择以及具体价值观念的塑造。高校环境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态支撑,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感染和文化熏陶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三者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思政教育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把握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尤其重要。各种网络新兴媒体传播能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时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教师们也能从传播渠道获得各种最新的社会资讯和新闻热点追踪。同时,可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引入网络舆情的探究,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结合学生的关注热点进行及时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在特色平台的建设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开设个人微博微信等渠道,以隐性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微教育”。同时,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学生进行关注,既消除了从其他途径了解学生动态的障碍性和滞后性,又有助于教育者把握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机。

三、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学生环境生态

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环境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微观生态环境,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从主体的内在需求角度看,大学新生有着非常强的求知欲以及建构自身独特价值观系统的需求。大学生具体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是大学生自身独特价值观的反映,核心价值观教育走向大学生生活的微观基础就是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环境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及具体网络行为的认识是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生活发挥生活育人的重要方式。

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大学生对新兴事物的天然猎奇心理和对流行的追赶心理,让他们对这些新兴媒体的使用上更有优势,对信息获取的广度和速度在某方面甚至超过了教师。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掌握了信息的平等获取权、自由选择权以及话语权,部分政治素养过硬、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有影响力的骨干学生甚至成为了学生网络圈子中的领军人物。这使得大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更加接受和认同。

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网络社会的逐步生成之后,不仅出现了网络虚拟空间,拓展了空间的内涵,而且还打破了工业化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高校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当中,而是应该将其置身于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中,基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的变化,开拓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载体和新途径,利用好、管理好新兴媒体平台,加快管理、服务、教学的网络化环境建设,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逐步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的高校环境生态。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63-0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工作是使大学生内化它,而如何实现内化的关键则是构建内化机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既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受微观环境的影响,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予以探讨。

比之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宏观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更为深刻。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首先要从宏观层面规划。

(一)加快经济社会建设,为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广大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地不平衡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形塑大学生多元价值体系的深刻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也必然要基于一定经济基础。然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大学生内化同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现实条件。因而,必须加强经济社会建设,统筹各地的经济社会建设,减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平衡各阶层的经济社会状况,这才能为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大学生的素质,同样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这是由物质基础影响人们价值体系的更为重要的先决条件。道理很简单,现代传媒工具都是物质基础,使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外界的新思想;发达便利的现代交通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加便利地交往,同时也会使他们以一种更加开放积极的胸襟接受新事物,去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庞大的先遣队,树立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

一般而言,相对于整个社会价值体系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于最高层次,无疑具有引领社会的责任和要求,必然要发挥其引领社会价值体系才有意义。但是,由于价值体系是比较抽象的,外显为具体行动才更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引领作用。因此,国家要从宏观层面考虑建立一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庞大的先遣队,为大学生树立典范。这支特殊先遣队的构成首先可以考虑的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

1.各级领导干部应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遣队的骨干。一是由各级领导干部的角色决定的。领导干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担任着组织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的光荣历史使命。这种角色就必须要求他们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由社会转型时期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所迫切需要的。当前干部队伍中,越来越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干部思想观念、领导模式、工作方式和生活准则出现一些问题,公务员队伍中的一些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追究原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他们思想观念中的指导与整合是一个共性。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各级领导干部被人民赋予重托,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要让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各级干部首先应身体力行,带头践行。正如2012年在就职演说中所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对大学生无疑是无言的巨大动力。

2.广大党员应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遣队的生力军。一是党的特殊属性决定与要求的。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种属性必然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党的先进性使然。同志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这种先进性要求与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全是一致的。三是共产党员的影响力所致。中国共产党已是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最大政党,共产党员担任了党和国家的绝大部分岗位。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到全社会的各方面。因此,党员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应走在前列。

(三)着力引导、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引导作用

现代媒体,尤其是互联网日益普及,影响益深,使信息传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根本改变了此前大学生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书本与教师的状况,成为当代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互联网等媒体上各种假、恶、丑的信息也铺天盖地而来。这些极大影响着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因此,国家必须着力引导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一些重要网站国家必须牢牢控制,坚持弘扬主旋律,净化网络空间,改善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虚拟环境。

从微观层面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主要是从高校层面考虑建立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机制。

(一)高校要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

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场所,它一个重要任务是使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因此,高校在把使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政治任务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首先要牢牢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

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认知与提高成效。一是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教育的范围。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阵地和平台,通过丰富授课内容,突出教育重点,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大学生学习、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机和热情。在教学方法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不仅要把课堂放在教室,还要逐步适当地将课堂放到教室之外,通过鲜活事例吸引学生。当然,这些绝不仅仅是这些任课教师的责任,高校其他人员都或多或少地承担着使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二是丰富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手段。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学习渠道呈多元化特征。这既给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开辟了新的教育模式和渠道。因此,广大教师要高度重视网络这个新型的教育手段,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内涵,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寻求,由被教育的对象变为自觉教育的主体[1]。三是控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班级人数,采用小班制。目前思政课采用“批量生产式”的大班制,无法因“人”施教,大大影响了教学成效。因此,高校应在班级人数方面严格控制。

(二)高校要在广大大学生中积极树立他们身边的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

全体大学生实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不可能齐步完成。高校应当积极挖掘广大大学生身边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较好的典范,他们是自觉不自觉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某一方面的榜样,这些榜样给大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当以高度的注意力与敏锐的政治性予以发掘出来。还有,大学生党员、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大学生代表,他们也是广大大学生最直接、最具影响力的学习榜样,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表彰活动,突出大学生身边平凡的人和事中孕育着的不平凡的精神和特质,以他们的崇高精神和道德力量感染广大大学生,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鲜活的榜样,注入新鲜的活力,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有效引领广大大学生的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建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巩固机制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巩固机制,是大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部机制作用的过程,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机制,具有独特要求。

1.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教育的成果。大学期间,大学生除了广泛涉猎知识学习工作技能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规律,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合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教育的实效性也应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予以体现和检验。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也要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去诠释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和作用[1]。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反复躬行践履,形成行为习惯[3]。

2.获得社会正面评价和赞扬及舆论支持。一般说来,当社会对某人的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时,那么他就容易巩固这种思想行为。社会评价可形成某种舆论导向,创造强大的舆论氛围,这是一种无形的正能量,它既可制约不良的思想道德行为,又会对社会认可的思想道德发生重要固化作用。此外,对已经接受的思想道德观念或信念,创造和给予其反复表达的机会、场合和条件,也可对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巩固作用。

实现广大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目标,需要建立合理有效内化机制。构建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机制,既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建立内化机制,也需要高校从微观层面建立内化机制,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的内化机制密切结合,才有可能使广大大学生卓有成效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大学生成功内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成为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社会的中坚力量。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9

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彻党的十精神的重要体现。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与人平台,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

一、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1.多元文化思潮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涉世未深,价值观尚未成型,更容易成为西方文化思潮及多元化价值体系渗透的主要对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出现的道德诚信缺失、个人拜金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也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2.开放式新媒体传播不良信息的冲击。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媒介。新媒体的出现像一把双刃剑,既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快捷性,又有不良文化和舆论传播的隐蔽性。国外敌对势力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媒介通过隐秘方式侵蚀着广大青年的文化认同、政治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1.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高校应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通过社会实践直观的认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坚定信念、明辨丑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的内化认同。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大学生要真正地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认同,应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判断和反思,增强大学生追求真理的品格与能力以及大学生对错误思想言论的辨别能力[3]。

3.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行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人生理想和政治立场方面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自觉将内化的主观认同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外化的实际行动,强化角色意识,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

三、拓宽基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依托项目实践模式,发挥实践育人作用。高校应该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紧密结合,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与“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主动参与实践的动力,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创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健全实践教育长效保障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服务的基本平台,高校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村居社区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企业实训基地、社会志愿服务基地等基地,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经费支持,为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

高校应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监管小组,健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明确职能部门和教师责任,建立全面考核、科学评测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证。

3.发挥校园文化载体作用,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开展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重视发挥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作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微文明微志愿”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及社会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结合新媒体传播手段,在校园网、微博、公共账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学生道德模范、志愿服务模范、勤工俭学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跟踪宣传报道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用校园“好声音、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扩大道德先锋模范和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2]中国网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http://.cn/news/2014-05/05/content_32283223_3.htm。

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例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42-01

一、微文化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微文化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削弱

大学生有思维新颖、接受能力强、想法活跃等特点。而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恰恰适应了大学生的需求,在微文化的环境下,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这种形势下,提出网络舆论分为三个地带:红色地带、黑色地带、灰色地带。红色地带就是我们党的主要阵地,也就是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宣传主流思想和生活中正面的力量;黑色地带是负面消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主要宣传消极思想,腐败的价值观;灰色文化是在网络传播消息时,宣传中立思想或者模糊不定的评价和结论,在似是而非的舆论评价中,大学生容易丧失自己的判断。

(二)微文化的发展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判断模糊

微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途径,不良的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比如、普世价值等。支持的人通过各种手段歪曲英雄、模糊历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他们把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段历史全盘否定,标榜自己的创新理念。大学生是新事物的接受群体,他们有的人在跟随大流,甚至加入到倡导历史虚无的群体中,比如,历史中出现的英雄人物,他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子弹这一话题,在微博上有许多大学生说出了的自己想法,有的说“这个人是根本不存在吧,肯定是假的”,有的人说“其他人趴了那么长时间一动不动,就他一个人去玩命,真亏”。看到这些评论我们也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回看历史,他们的事迹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现在不良信息网络的肆意传播,使得大学生不明是非对错。

(三)微文化的发展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脱节

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人都要遵守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我们会根据自己的道德信念去评价事物的好坏以及人性的善恶。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西方的价值观逐渐渗透到中国,大学生的道德观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首先,微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视频、图片、音返鹊任引了大学生的注意。而有些微文化包装出来的产品的感官诱惑力使得大学生丧失了对事物的理智判断和思考。

二、微文化环境中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政府对微文化的监管,完善微文化的管理制度

我党的十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面对微文化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政府应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对国际之间的竞争,处理好国际关系很重要,政府方面应该在参与国际交往的同时,从根本上把握网络话语主动权,坚持走出去战略,使中国的微文化发展融入到国际交往中。

(二)加强校园微文化的平台建设、优化教育环境

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场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大学的发展又映射着整个社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示范作用。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平台,可以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应该建设校园微文化的平台,这就要以学校的师生作为主体、建设以学校为单位的官方微博,强化微博的指导功能、宣传功能和服务功能,而教育工作者要依据我国的法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三)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大学生是新鲜事物接收能力比较快的群体,在微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媒介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教育。高校可以开展关于微文化发展的讲座,引导大学生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展相关的课程或者在校园内设置微博传播的平台,通过校园互联网的传播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启发,还可以播放经典电影,用生动的画面、鲜明的故事情节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严宏伟.微媒体舆论引导策略、方法、案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2013.

[2]李长学.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