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8 16:27:24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1

中图分类号:F015;F0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007-02

由凯恩斯开始,西方经济学便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这也正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时期。

1.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由于重商主义者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只能说是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2.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古典经济学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自由放任,让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使人们在追逐自己私利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合理而有效的分配。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经济科学。

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奥地利经济学家K.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并经由其继承者庞巴维克,发展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890年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他把边际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当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当代西方经济学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标志。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大危机的背景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干预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办法。凯恩斯所提出的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基调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形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展开的,其基本假设有以下三点:(1)完全理性;(2)市场出清;(3)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两个:(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产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时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消费者)与厂商(生产者)。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作为消费者的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作为生产者的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亨德逊强调:“居民与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中的个体单位,而研究由个体单位构成的整体。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则强调说:“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的最优配置会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研究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引导和支配居民户与厂商行为的是价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所以,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怎样决定,个量分析就是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例如,对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的决定的分析就属于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总量分析就是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例如,国民收入是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总和,总消费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各单位消费的总和等。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其内容来说,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假定社会经济制度是既定的,它们不探讨和考察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而只分析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制度和价值判断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只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实证描述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法。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然而,这两个领域曾一度界限分明,对如何把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论。不过,近来这两个学科已逐渐融合起来,因为经济学家们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如凯恩斯主义学派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来解释宏观经济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也接受了这一基本观点,并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个经济学框架之内。

总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虽然先后形成,但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选择――资源配置。在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即辩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2

摘 要:《宏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管理类研究生的通开基础课,对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与经济学研究生的经济学课程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15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学科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14-12-16

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市场中理性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一般都被设定为必修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将会奠定坚实而持续的理论素养基石。武汉大学向来注重对学生的复合型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鼓励宽口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硕士)的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被设置为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之一。这既是基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特征与功能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当前社会及市场对研究生毕业生的学科背景需求的回应。《宏微观经济学》在武汉大学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已有较长时间,在给管理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素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及思考,结合研究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些许启发。

1 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系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经济学的特征与作用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对于科学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和正确理解人们的行为,具有深刻而独到的指导作用。清华大学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具体来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各种间接机制(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从“均衡”、“效率”、“福利”等视角展开分析。这些分析视角与方法,能使学习者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保罗·萨缪尔森在巨著《经济学》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另一位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则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对管理类研究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和别人作为理性个体的思考上,更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解决用稀缺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的决策指导功能。

1.2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也要求管理类研究生必须重视和学好经济学课程。尽管经济学与管理学表面上泾渭分明,在大多数大学的学科设置上都将两者分开(如设立独立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超乎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关联,其内在的学科精神与追求是一致的,即都致力于解决社会稀缺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方面,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实践应用的产物。尽管现代管理学已经吸收了诸多学科的精华,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几乎所有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专家都认同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离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管理学的学科大厦将不复存在。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正确理解管理学中的许多理论与原理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管理学的实践行动要求,提升组织管理绩效。

另一方面,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化的产物。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经济学研究注重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重视解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的问题,注重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经济学更重要地具有指导作用。如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现实分析及发展趋势等,而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探讨的是企业或其他类型组织管理者应该如何行动。但是管理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时,又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是许多经济学背景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内在原因之一。

此外, 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方法借鉴。钱颖一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而审视当前的管理学教学和研究, 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生, 才能运用和拓展这些方法, 去分析和研究管理领域的问题。

所以,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既有学科关联的要求,更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开设好这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当前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宏微观经济学》,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建立大致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即便是管理类研究生群体,由于不同细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的差异,也并未形成对本门课程的统一理解。结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际,发现在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主讲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2.1 过于注重经济学理论推导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较为注重理论原理、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计算,而如果不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似乎又很难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内在的原理及其依据,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经济学的教材充满了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方程等,具有典型的数理和工程特征,这与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推导与数理计算的工作量所占比重高出许多,让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无所适从,学习过程感觉较为困难。

2.2 忽视不同专业特征与要求

管理类研究生是一个包含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群体,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尽管都统属于管理类专业,但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面,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对研究生的要求可能更多地涉及生产、成本、利润等方面内容,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则对消费者均衡、市场结构等经济学内容较为倚重。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容易忽略也难以将这些专业差异体现出来,而是进行统一讲授,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专业研究生打好相关经济学的内容基础。

2.3 忽略学生的本科学科背景

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一高校录取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和专业背景差异也日渐突出。在管理类研究生中,本科背景的差异格外显著。根据教学经验发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中,理工科占40%左右,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占50%左右。那么,不同本科背景,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对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视角及深度千差万别,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差距。当前的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也基本忽略了学生的这种背景因素,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在接受程度和效果上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抱怨的现象。

上述问题,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并引起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关注,但当前鲜有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采取行而有效的系统措施进行解决,因而成为困扰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3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3.1 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经济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包含从宏观到微观、从基本概念到原理和应用、从消费者到厂商的完整体系。而这些,对于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来讲,并非都是直接相关的,不同部分的内容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划分重点层次,并把握好不同部分内容的深度和详略程度,使得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亟需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专业学习研究和未来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如,对于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专业来说,宏观经济学中的“国际联系”等内容就可以省略。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除了理论学习之外,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这方面的要求对于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也同样适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管理类研究生难以真正通过参与组织管理实践,运用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强调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分析经济实践现象,通过分析实践现象验证和强化理论知识,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突出经济学的决策指导功能

管理类研究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逻辑指导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而经济类研究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指导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进行经济问题研究。因此,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向学生清晰阐述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内容基础上,突出其在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决策原则和决策依据的分析。因为,正如赫尔伯特·西蒙所说,“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工作都会是组织管理,因而对于决策的方法、过程要求较高,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则是其进行管理决策的工具。

总之,管理类研究生的《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主讲教师与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3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4

摘要:把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划分为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阶段,然后阐释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和联系。从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核心理论等不同方面对比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都是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资源配置的选择,对正确引导初学者认识和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别;联系

由凯恩斯开始,西方经济学便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这也正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时期。

1.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由于重商主义者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只能说是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2.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古典经济学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自由放任,让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使人们在追逐自己私利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合理而有效的分配。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经济科学。

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奥地利经济学家K.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并经由其继承者庞巴维克,发展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890年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他把边际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当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当代西方经济学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标志。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大危机的背景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干预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办法。凯恩斯所提出的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基调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形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展开的,其基本假设有以下三点:(1)完全理性;(2)市场出清;(3)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两个:(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产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时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消费者)与厂商(生产者)。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作为消费者的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作为生产者的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亨德逊强调:居民与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中的个体单位,而研究由个体单位构成的整体。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则强调说: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的最优配置会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研究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引导和支配居民户与厂商行为的是价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所以,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怎样决定,个量分析就是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例如,对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的决定的分析就属于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总量分析就是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例如,国民收入是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总和,总消费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各单位消费的总和等。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其内容来说,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假定社会经济制度是既定的,它们不探讨和考察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而只分析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制度和价值判断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只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实证描述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法。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然而,这两个领域曾一度界限分明,对如何把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论。不过,近来这两个学科已逐渐融合起来,因为经济学家们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如凯恩斯主义学派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来解释宏观经济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也接受了这一基本观点,并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个经济学框架之内。

总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虽然先后形成,但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选择――资源配置。在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即辩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崔冬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41-42.

宏观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的行为及运行规律的科学。经济社会个体的总和构成经济总体。因此,由个体的一般规律就有可能得到经济总体的一些规律。

一、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分析了市场的需求、供给、供求均衡及供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向关系。对应需求曲线D为负斜率。供给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正向关系。对应供给曲线S为正斜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市场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格会下降;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价格会上升。市场通过价格杠杆作用的调节趋于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如图1所示。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或供给变动时,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改变,对应的均衡改变。如消费者收入增加,对于正常品而言,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为D1。均衡点为E1,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如图2所示。再如,生产成本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为S2。均衡点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如图3所示。

二、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

从图2可以看出,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由P0上升到P1。由于经济社会大部分商品属于正常品,就经济社会整体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均衡数量一方面是生产者的供给量,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需求量。在这里不考虑新产品的出现和旧产品的退出,只考虑现有产品。供给量增加意味着经济增长,需求量增加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以,消费者收入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上升。

从图3可以看出,当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由P0下降到P2,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2。说明生产成本下降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下降。引起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在经济社会中,生产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生产要素的价格却一般是上升的。如果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引起的成本下降高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上升,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下降。

三、由微观经济理论到宏观问题的结论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消费者收入或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但提高消费者收入会使价格水平上升,削弱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会使价格水平下降,提高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5

当前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授课教师的缺乏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般都采取大班的教学模式,课堂纪律难以保证,师生互动很难开展。第二,微观经济学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学任务繁重,部分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整个课堂就是在“灌”⑴。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光死记硬背一些结论,并做一些与理论相关的题目,但对这些理论到底是干什么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何作用、如何利用这些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却甚少关心,更不用说弄清楚。“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更重的是让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等。第四,部分年轻老师注重理论模型的推导,数学化严重,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可接受度,进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积极性。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入手探讨改革对策,以期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现有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第一,教学内容多,课时偏少。微观经济学需要讲授的内容特别多。目前很多本科院校都以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作为教学用书,该教材共有十一章,涉及的内容包括需求、供给和均衡理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结构论等,教师很难在规定的50个(左右)课时之内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理论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弱。微观经济学主要是对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一些经济学原理的介绍,理论性非常强,难免会有些枯燥。并且,现在讲授经济学的基本上都是年轻老师,缺少实践经验,对一些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缺乏深刻理解,讲起理论来自身都感觉空对空,没什么依托,底气不足。学生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看课件和记笔记上面,很少联系实际。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丧

失了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热情反过来也受到了打击,教学陷入了恶性循环。

第三,研究方法多而杂。研究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很多,经常采用的有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和数学方法等。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被学生所接受。像有些数学模型,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就难以接受。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很重要。

第四,教材的选用存在问题。国内高校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版的《微观经济学》,主要阐述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一些经济学思想,为西方学者所写,更有权威性;第二类是中国学者根据自身对经济学思想的理解并综合中国的实情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在国内得到大多数的认可并运用;第三类是照抄别人的教材而组编形成的教材,编者对研究一些经济学理论的假设前提、经济学思想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易误导学生,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材质量层次比较低。

第五,考试方法单一。选择什么样的考试方式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目前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试方式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微观经济学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学以致用,现有的理论闭卷考核方式不能真正考核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2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对策

第一,调整教学班级的人数规模,班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这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课堂交流中,学生可自由提问、自由发表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充分备课,吃透教材,吃透所要讲授的理论,才能在交流中游刃有余。

第二,教师应首先把理论讲透,再联系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枯燥的理论。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科学,对消费者、生产者和商品价格等进行研究,其实就是对日常经常经历的事情进行讨论。比如,物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当一方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价格的波动。教师可联系实际生活,如夏天热就会引起对冷饮的需求增加,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需求发生变化时会影响价格的波动,那么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影响需求增减的因素有哪些呢?商品的价格、收入、偏好、预期等等是属于什么因素呢?

第三,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经济学理论。通过建立模型,可把一些次要、粗糖的东西去掉,留下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前因后果。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具体化数量化,而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经济学中有很多数量方面的关系,有时候数学模型可以帮我们清楚地了解这些数量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的真实存在性。但数学模型的建立也要适当,对数学基础好的班级可适当多讲一些。

第四,教师应尽量采用双语教学。目前一些比较好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都是外国人写的,很多原著都是英文版。有的用英译过来的教材,有的用国内学者组编的教材。由于翻译上的习惯和文化差异使得那些非原版教材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学的原始概念,而这种原始概念更能体现经济学的精髓,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采用双语教学,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经济学的一些思想。

第五,建立更科学的考核体系。以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版本为例,章节内容非常多,48个课时连课程内容都讲不完,根本没时间复习,有时学生学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仅通过闭卷考试很难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应该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如可以把闭卷考试和平时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期中测试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6

一、影响微观经济学学习效果的因素

1.教学内容繁多。微观经济学的开设一般在大二的上学期,大二和大三往往是专业课安排比较密集的两年,这无形中使得花费在微观经济学上的学习时间变少,加之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理论性强,内容繁多,以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为例,16开的课本369页,而开设课时一般为54学时,这就意味着每一次课平均要讲授13页。因此,按这样的进度,即使老师能完成任务,学生也很难在每一次课后掌握所学内容,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期末考试结束,也不是很清楚微观经济学的大致框架结构。

2.假设条件太强太多,学习中易于混淆。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偏重于理论性学习,因此,假设条件非常强,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混淆概念。比如说,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下的分析条件是有很大差别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最强,它要求产品完全无差别,这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存在的,现实的产品中或多或少都是有差别的。

3.学校对课程要求的高低程度。微观经济学在我们院历来是作为考试课来考核的,因此学生学的都比较认真,课堂气氛也比较好,学生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提问,当然,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如果学校把这门课定为考查课来考核,可想而知,学习效果会是如何。笔者讲授过其他作为考查课的课程,刚开始几堂课学生学习的还比较认真,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这门课上,因此,期末考核时,结果不是很理想,一样的学生,一样的老师,但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学习是一环扣一环,一步落下,步步吃力。如果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标准提高,那么学生就会认真扎实地学习每一堂课。

4.案例更新及时与否。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模型多[3],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单纯的理论讲解,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对于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本专业的最终学习目的都是要应用到实践中的,鉴于以上两方面,一定要重视典型性案例的分析,同时也要及时更新案例。如果我们一直用很多年前的案例来分析经济学理论,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由于那些事件发生的时间比较久远,会和现实世界有些脱钩,最终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5.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强弱。由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可知模型多,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掌握,需要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微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最多的是对导数的运用,只有掌握了导数的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才没有障碍。

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针对以上影响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因素,特提出一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1.学校要合理安排课程。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1)从学校方面来看,要合理安排每一门专业课。因为对于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比较多,因此科目安排的时段合理恰当,是很关键的。(2)从老师的角度看,老师也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课程的讲授有不同的偏重,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根据本专业的要求来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更深入、更数学化一些,使学生不仅掌握经济学的知识,而且要知道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及推导过程;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则不要求掌握得太深,只要能把这些经济理论讲得明白透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就达到了这门课的学习目标。

2.熟记假设前提。对于每一种理论的学习,都有它的假设条件,如果连假设条件都搞不清楚,自然不能进行理论分析。因此,学习微观经济学,就要转变观念,既要能够在假设的前提下学习理论知识,又要能够运行理论知识来分析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正是由于现实的情况复杂多变,所以我们不可能把所以的条件都分析在内进行研究,因此,有了这些假设条件,才能使得分析简化,并且把分析结果作为现实分析的一种参照。因此,熟记假设条件才是学习一门理论知识的前提。

3.对学生要高标准和严要求。从现实的角度讲,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一般都是在大二上学期开设,这对于一个二十左右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人生还没有好好地规划,根本无法确定自己大学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就业,即使就业,也未必就一定能从事和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相符的职业,对于一门将来不知道对自己是否的科目,学习的兴趣自然减弱。所以鉴于这些原因,建议学校对这门课高标准、严要求,尽量让这些迷茫的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对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我们学校是作为考试课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这样,学生必然更重视这门课的学习,而且,从每年的考研率来看,这门课的学习效果还很不错。

4.教师要及时更新案例并采取多样化教学。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的专业理论性强,对老师的讲授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使这门课讲得生动,成为众多老师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方法有三:(1)穿插一些典型性的案例分析,使枯燥的理论在综合运用于案例,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取传统板书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并且可以节省大量课堂上作图的时间,尽量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里身心愉悦。(3)有些案例也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课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这样不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讨论,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收集资料的能力。现在正被众多老师推崇并在学习的翻转课堂,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方法。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7

将人之利己性即人利己的经济本性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坚实基点和起点

一门基础性的经济学建立在什么根基之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制度以什么作为前提?无可回避的,是对人自身经济属性的认识。假如连这个基本的问题都真假难辨,一切都将是枉然。本书系统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对人作为“经济人”特征的研究,明确提出:根据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来看, 这里,利己性是排他性的,并不包含利己利他的两面性,也无利己会利他的必然性。利己是“经济人”的一元规定性,是理解整个经济学的一把钥匙。

该书坚持认为,人之利己性是人类与生俱来、亘古不变的本性。针对有些学者借口有人单纯追求货币利益、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眼前利益,因此否定人的利己属性的认识,指出“‘经济人’利己性涵盖十分广泛,并不局限于金钱财富”,“利己性作为个人追求自身最大化利益的表现,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针对一些人在特殊场合出现的“利他行为”,指出“一个人为什么会发善心,对别人产生同情,慷慨帮助别人,不排除就可能出于利己的考虑,并不改变人利己的本性”。“在经济学中,‘自利原则’作为人类行为的永恒动机是不可证伪的,它不仅是西方经济学体系的“阿基米德支点”,同时也是用于解释人类行为最有效的工具”。针对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从恶的角度看待“经济人”的自利特性,指出“追求自身利益和享受是人的一种固有的本能倾向或行为动机,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人既没有先天的美德,也没有先天的恶行。对于利己孰善孰恶的判断,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考量”。人类要改变的,不是利己之本性,而是规范利己的行为,改变不平等的经济利益关系。

纵观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对“经济人”的研究,该书作者的认识应该比较彻底和到位。

在人之利己性这个维度基础上,强调利己行为之规范性

在肯定人的利己性、保护人的利己权利的基础上,该书进一步指出:经济学仅仅揭示人的“经济人”属性是不够的,必须认真揭示“经济人”心理特征及其产生的行为影响和后果,从而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约束。正是人之利己性的客观存在,才提出了利己行为之规范的问题。否则,如果人是利他的,人类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完善就是一个伪命题,甚至道德劝导也属多余,整个经济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该书作者明确指出,“当人的利己行为不只跟本人有关,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和关系的时候,必须参加与他人的合作和协作以后。如果没有外在的限制和束缚,往往会出现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而影响和损害他人与社会利益的情况。这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事情”。比如,“人们心照不宣地希望:与别人一起劳动的时候,自己劳动的付出比别人少,但得到的比别人多;在与别人交换产品的时候,最好是别人吃亏,自己得益;在与社会协作中,最好别人是诚实守信,而自己如果不被发觉或没有惩罚条款的话,却从欺骗别人中获益;在社会分配问题上,最好是自己占有比别人多得多的资源财富,让别人有求于自己;在权力与义务上,最好是自己拥有的权力很大很大,承担的义务却很小很小……”。

如何在不改变人的利己属性前提下,规范和限制个人的行为,保证人的利己行为不影响、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这就要求在生产关系即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范围内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构建良好的利益关系,规范人的行为,保证人们自身利益的满足以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前提。这也是经济学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个维度。否则,光有人之利己性,却缺少行为之规范性,人类经济必然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最重要的是设计违规成本大于违规收益的制度,确保每个经济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们既要从自己的经济行为中获取利益,又要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特别是为违规行为担负的责任。

宏观调节之有效性将经济学上升到最高层次

该书提出,承认人的利己属性、保护人的利己权利、加之以必须的行为规范,只是满足了微观的基本规定性。但微观上有效的经济活动,在宏观上并非一定有效。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问题市场没办法自行解决,必须依靠第三方的力量,发挥第三方的作用,即通过宏观来协调微观的利益矛盾关系。在本质上,宏观主体对经济调节与管理的职能(在广义上,调节也可以纳入管理的范畴)不是从外部强加于微观的东西,而是微观自利的内在要求,是微观自身难以自行和自发解决的难题。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8

“微观”是希腊文μικρο”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有效的。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具体说,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方法,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看,该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理论比较抽象。说它抽象,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内再现,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说它抽象是因为这些理论的总结,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假设的条件均有区别,使学生在理解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第二,图形较多且复杂。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可以通过坐标图来形象直观的再现,便于说明理论的存在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每一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因素繁多,因此,对学生来说有些问题理解起来不太容易;第三,数学知识运用频繁。在微观经济理论中,许多经济理论的得出,都是通过数学推导得来的。通过数学证明其自变量的变化是如何导致因变量变化及变化的程度,对数学知识掌握一般且缺乏应用能力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也有一定的难度[1]。

综上分析可知,《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而现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多是从理论到理论,抽象而乏味。在学生对实际经济活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展开教学,学生对教学内容总是似懂非懂。因此,必须在讲解微观经济理论的同时,补充与理论有关的实践资料与事例。不仅应将西方国家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实际情况,结合理论讲解介绍给学生,也应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资料适当地补充到教学中去。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及时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西方国家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端正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克服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崇拜倾向。贴近现实,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为《微观经济学》增添鲜活的实践资料。

2《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悠久,理论内容很丰富,但也很抽象、深奥、难懂,学生难于消化,特别是要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和推导经济理论,使很多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加之长期以来,经济学的教学往往采用的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则努力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所学知识囫囵吞枣,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改革《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为解决微观经济理论学习过程中的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晦涩为通俗,变苦学为乐学,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首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在对教材进行整理、归纳后,引入大量的图表,借助国内最新的教学内容、短片、精彩片段等,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需要做图、做表量较大,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堂时间,这对教学内容的完成将更有利;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图表的重要性。教会学生看图表、做图表对学习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非常重要,尤其需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图、如何作图。俗语说“一图胜千言”,解释经济现象时,有时用图来说明要远远好于语言的罗列;第三,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环节也早被提出,这种互动不仅是提问、启发式等方式,可以将课堂实验的方法引入《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2]。该方法是当今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这一方法的运用,为解决微观经济理论学习过程中抽象的难于理解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晦涩为通俗,变苦学为乐学。经济学课堂实验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它改变了过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听的单向信息流的局面,而是形成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这种课堂实验教学方法将经济学原理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第四,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在现代教育领域已被广泛使用,我们不仅要加强对西方经济社会的研究,揭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企业组织与管理等的新变化,还要加强对我国经济实践的研究;第五,注重习题练习。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生疏的概念、原理,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3《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

对任何课程来说,考试都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虽然它是教学过程的终端,但对整个教学过程逆向影响十分显著,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育质量的高低[3]。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尽管人们在表面上非常强调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但在实际的考试操作上,考的都是对微观经济学原理的机械记忆,使理论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水平上。近年来,人们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虽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显著。因此,深化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教学改革,探索并认真尝试,找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检验该课程学习效果的考试方法势在必行。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来说,考试是其教学过程的延续,是学生再学习、复习和深化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使其所学内容得到强化,加深了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的理解。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学生将所学到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分析实际问题,使其综合素质提高,也使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同时,考试也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是对教与学的一次全面性反馈。通过考试,教师可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思想的阶段性变化,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教师不能只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要仅仅在追逐最后一张成绩表。我们可以通过累加式组合构成学生的成绩,即《微观经济学》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共同组成,平时成绩的权重确定,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时,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社会学专业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时,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个人作业、小测试、小论文等形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围绕讨论写出小论文,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不再通过死记硬背而完成期末考试。同时对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调整,注重考评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期末考试试题中,取消概念题和简答题,加大分析讨论题的分值和计算题的分值。这种考试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经过三个学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教育作用和反馈作用。

参考文献

1童霞.微观经济学的本科教学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金学钧,杨晓兰.试验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9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38-01

1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对组织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基本假设是有区别的,但经济学是管理学理论基础,管理学思想的萌芽、理论发展都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工具。由于培养目标不同,管理学科的经济学教学与经济学科的经济学教学是不同的,经济学科的经济学主要是关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研究,侧重社会整体公平与效率,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重在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研究能力;管理学科的经济学侧重微观经济组织和个体的研究,主要为企业的决策与经营服务,注重实用性,重在培养学生经济思维方式和理论运用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以及市场均衡的实现,因此,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其作用体现在:

(1)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资源稀缺性和选择的必然性,了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最终形成经济理性思维和认识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将帮助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管理者能够认清管理活动中经济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

(2)后继课程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在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运筹学、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课程中都会有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如统计学中需求曲线的拟合、指数分析,市场营销中市场分析、定价策略和原则,财务管理中成本分析、筹融资决策、投资理论,战略管理中环境与条件的分析、博弈竞争与战略选择,运筹学与运营管理中的最优化分析、设备经济管理、库存管理,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关税理论等。

(3)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分析工具,如最优化的分析方法在价值工程得到具体运用和发展,成本收益分析也成为管理学中经济原则的体现。而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更是为组织结构与组织规模、管理成本与激励约束、厂商的竞争与合作等诸多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的依据。

2 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设想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难,经济学被称作“沉闷的科学”、“最难学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中也表现出应用能力较差。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提出看法。

2.1 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结合

微观经济学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本质上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灌输式的课堂讲授,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中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非常严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生“知”,更要懂得如何“行”,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适应这一要求,微观经济学教学肩负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重视微观经济学的结构,又要体现经济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好基本概念,讲清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经济生活实际讲解原理使学生体会到经济学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模型,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训练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此要求教师要注意搜集资料,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2.2 将微观经济学教学与管理专业结合

首先,教师应对管理学科及专业课程有所了解,在讲授时联系相关课程的知识,使学生理解微观经济学对管理学科的基础作用,同时在学科背景下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其次,注意教材的适用与内容的选择。目前多数学校采用人大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这本教材是部级优秀教材,系统、规范,但由于是面向经济学专业的,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时,就显得内容过多,程度较深,为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上针对管理专业有选择地讲解,重点介绍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

第三,采用专题形式介绍微观经济学新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出现融合趋势,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决策理论在管理学的发展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例如,管理学的企业组织理论中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发展大量借鉴了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而契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组织结构和组织规模问题、组织中的冲突和协调问题、契约机制和契约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管理中的成本、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解决、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正是依赖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与博弈论。因此,采用专题形式介绍这些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新思想、新理论对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逢锦聚.关于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5):31-33.

[2]黎诣远.管理学科的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5):81-82.

[3]高核.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及未来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1(1):121-123.

微观经济如何分类例10

一、前言

法治观念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也可以成为一种自发的秩序,它是整个法治大厦的底座,对法治社会的生成与运转起到一种调和作用,同时也具有一种催化作用。[1]财经类大学生肩负国家财政经济类工作的重担,良好的法治观念是大学生们未来职业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财政经济工作秩序化、法治化的有力保障。从目前来看,我国财经类大学生们的法治观念还比较淡薄,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法律知识、提高法治观念、树立法律信仰,从而建立完善的法治观念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分析

相关数据显示,只有近10%的大学生十分清楚自己的权利义务,64.7%人只能大体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见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法律中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不甚了解。[2]总体来说,我国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较为淡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知识欠缺。这是导致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既然财经类高校都有开设法律类课程且财经类水平考试、职称考试都对经济法律有所考查,但被动学习、应试学习与法律运用能力脱节,使得财经类大学生们对法律有很多的不解与迷惑,客观导致不信法、不用法,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恶性循环。

(二)法律意识淡漠。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应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然而,在财经类高校,法律并没有发挥其作用。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停留在尚浅的程度,未能理解作为财经类的职业人是否具备契约的意识、是否明确经济活动的规则、是否能够有效识别自身行为的效力、是否能自觉主动地在工作中形成相应证据会决定其职业发展的前景。

(三)权利意识不强。许多财经类大学生不知道作为公民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他们对国家的法律认识到的只是其强制性的一面,而并没有认识到权利保护的一面。作为未来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财经类大学生必须树立权利意识,明确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组织彼此的权利义务,掌握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在遭遇经济纠纷时有效选择合法途径予以解决,这些能力都需要在法治观念提升的前提下完成学习。

三、培育路径:实施载体的创新

调查显示,62.4%的大学生选择学校法治课程,通过法律题材电视节目的占33.3%,选择政府的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的占21.3%,自己主动学习的占18.3%。[2]不难看出,学校教育仍是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主要阵地。[3]然后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活动实施载体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过时守旧的载体如课堂板书教学、课外读本教育已同新时代学生日常生活脱节,为了有效实施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工作必须迎合时展,对实施载体进行创新。

(一)关键点:建立培育工作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对接通道

纵观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微时代”已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跟父辈的生活模式截然不同。在这个购物无须出门、交友只需动手的时代,一部网络手机足以满足生活学习各种需求,电脑终端、手机终端、平板等等已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硬件,而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等已成为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如果法治观念的培育工作仍停留在多年前的状态,不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轨,一味追求课堂、书本,会令学生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在生活实际中也不适宜接受。守旧就会被淘汰,只有培育工作者发自内心走入学生日常生活,将培育载体同日常生活对接,开辟适合学生自身的培育载体,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能力性,让学法变得容易、变得可接受、变得随处可学、随时可学,是培育路径创新的重要任务。

(二)创新措施:开发新时代培育工作多元化载体

不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载体就应当摒弃,广大学生喜爱的载体方式就应当开发、研究、推广、应用。主要体现为:

1、微课:指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微视频),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的推广可以方便学生离开教室、离开教师,随时随地只要有手机或电脑均能实现自主学习且反复学习。这一培育载体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喜爱的微视频方式完全吻合,符合学生学习需求、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模式。

2、微信公众平台:当代大学生没有微信号的基本难找,微信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微信中信息的快速传递成就了微商,也同样可以成就教学培育工作的发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法治观念培育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培育行为活动,如高校可以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展示高校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调查等,以学生喜好的方式向其作法治推广,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培育方式。

3、网络教学: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对传统法治观念培育活动而言,网络学习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以个体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二是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三是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财经类高校需要打造自身的网络教学平台,相关法治资源供学生分享,同时也可将传统的作业方式改为网络作业完成。

4、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其特点表现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全球知名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这对于习惯“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微时代”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慕课的学习更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探知欲、对名校名师的崇拜度,有利于切实提升其法律知识、培育良好的法治观念。

四、总结与展望

新的时代下,财经类大学生有新的生活方式,其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学习生活模式发生了改变,教学培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改变、接受这些改变并努力适应这些改变。

传统的法治观念培育载体已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必须“OUT”出局,新的培育载体必须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实现容易学、随时学、随地学的局面。培育工作不仅仅是以培育内容为重点,其路径如不符合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不接受它、厌烦它,再好的培育内容也会成为尴尬。尊重时代的发展、尊重生活的进步,切合财经类大学生实际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真正将法治观念培育工作做好做强。(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课题]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院级课题《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