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0 14:46:53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1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推翻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2

一、把握历史事件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我们知道,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每件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微观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注重每个微观历史知识的记忆,缺乏宏观上的高屋建瓴,结果花了大量时间,记了很多零散的知识,导致其所记知识在头脑中“打架”,一片“浆糊”,成绩不理想也情有可原了。可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有重要意义。“宏观把握”,即从大处着眼,理清知识线索,将历史知识放到特定的专题中,前后联系进行思考和分析。如在学习必修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先将其宏观构架:萌芽时期(战国)―正式建立时期(秦朝)―巩固时期(两汉)―完善时期(隋唐)―加强时期(北宋)―新发展时期(元朝)―空前强化时期(明清)。 “微观分析”即从细微处入手,多角度思考,挖掘知识内涵,把握知识的核心和精髓。如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正式建立的,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其确立的原因条件、表现、作用和影响等。

教学中,笔者经常提醒学生不仅要记微观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知识放到宏观体系中去,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比如,在对必修二第五专题《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的教学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四个阶段(即本专题的四节内容):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影响)、初具规模(伴随着殖民扩张和掠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微观上学习本专题各课的具体内容。如第一节“新航路开辟”,可从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概况、各方面尤其是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等等微观方面掌握。在“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并探究一些本专题的更深层次问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什么能形成?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各地区文明和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样,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学生不仅从立体上把握了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而且将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这对他们解决历史学科的各种问题也大有帮助。

二、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很多学生感叹历史事件和时间太多太难记,除了没有分清历史知识的主次外(其实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有主干知识和次要知识之分,要学好某一学科,都要遵循“抓大放小”、“抓主放次”的原则,在此笔者不再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少去探究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导致死记硬背,效率自然低下了。我们知道,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特殊的原因,而且这原因可能与前期甚至同期发生的好多历史事件有关。同样,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也可能对同期和后期的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多用箭头的形式探究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逻辑关系。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种变革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各个方面,但归根到底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理清以下的因果关系: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耕作的效率提高■原有的“公田”(即井田)不够耕种■“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奴隶主越来越依赖“私田”的收入,不重视“公田”耕种■奴隶主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被迫实行赋税改革,规定无论“公田”和“私田”都统一收税■客观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产生■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掌权■各诸侯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封建制最终确立起来■伴随着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大变革,思想领域也出现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现象。通过以上图示的演示,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确立的原因有了深刻的认识,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理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把握历史事件纵向和横向联系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可见历史课堂中“纵向”与“横向”知识的联系教学尤为重要。纵向联系是指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发生事件的联系,或者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现行教材不管是必修部分还是选修部分都是按纵向联系的方式编排的,它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把所学历史知识前后联系,从而把握贯通古今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发展的规律,而缺点是人为地将同一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历史事件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立体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横向联系正好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横向联系是指对同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历史事件,或不同国家、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它的优点是有利于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将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有机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而且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能收到举一反三的实效。

四、从多种角度理解历史事件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3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60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诞生、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导致了生产结构、阶级结构的一系列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自然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危机频繁、政治动荡、世界大战爆发、人们的精神世界迷茫、价值虚无。为此,后现代主义者站在不同的视角对当前新的历史境遇进行了阐释。

视角的多元化转向是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总体趋势

后现代主义者在认识论上赞成尼采的视角主义,提倡视角的多元化与差异化,反对研究任何事物一元化、绝对化和权威化,认为对世界的任何解释都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标准,应该运用多视角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人实施的全面无意识监控问题,后现代主义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和阐释。

米歇尔・福柯运用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的方法,从癫狂、临床医学、现代规诫和性等不同视角对现代性的话语与制度及其对人们实行的规训和惩戒方式进行了描述。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通过对17世纪时法国总医院的建立及比塞特尔收容院带镣囚禁者解放事件的考察,认为这里的疯癫并不是医学意义上的疾病,而是统治者根据西方的理性文化通过否定性机制实现对非理性的控制,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理性对人们的监控已经不仅仅是在军队和生产领域,而是渗透到医院、监狱、学校、家庭等几乎各个日常生活领域①。统治阶级通过这样一个庞大的、隐秘的、复杂的、地下监禁机制在这些领域中树立自己的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控制。

吉尔・德勒兹运用迥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未来前途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方面德勒兹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封建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经济,代之以商品经济,一切都可以成为商品,一切都要通过交换进行,市场关系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正是“资本主义消解了前现代世界的联盟和依附关系,扫清了限制经济发展的障碍,通过对前现代世界‘犬儒式’的去圣化,因而极大地扩展了‘解码’过程”②。这种革命性使得资本主义冲破了以往社会的编码,社会生产、市场和资本积聚的膨胀,带来了财富的疯狂增长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德勒兹认识到资本主义“以抽象的等价交换逻辑对所有事物进行了‘再制码’,将它们‘再辖域化’到国家、家庭、法律、商品逻辑、银行系统、消费主义、精神分析以及其他规范化制度当中。资本主义以一种‘极端严格的通则’取代了质性符码,从而量化地管理和控制所有的‘被解码’之流”③。这就导致在充满人权的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财富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所希望的幸福和自由,而是被更隐秘的辖域化和控制。因此,德勒兹强烈地批判资本主义,批判现代话语与制度对欲望的压抑,挖掘新的革命主力,并试图将现代社会引向自由的游牧部落式社会―一个人们可以摆脱一切法律、制度、国家规则的束缚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一个没有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且平滑、无规则、无中心的开放空间。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空间中纵横驰骋,他们形象地称之为“千高原”。

视角的文化学转向是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主流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化,文化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小说、诗歌、戏剧、广告等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社会运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切都是文化的,一切都被冠之以文化的标志。社会的政治问题亦成为了文化问题,正因此,后现代主义者们开始“更少依赖于传统的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科学而更多依赖于人类学、语言学和符号学”④,更多地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社会发展的原因及归宿。

海登・怀特在《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中通过分析19世纪欧洲主要历史哲学家的著作,确定不同历史过程概念的家族特征,确定用来证明史学思想的可能理论。海登・怀特抹煞了文学与史学的界限,认为在历史作品中存在着一种本质是语言学的深层次结构性内容。这些结构性内容通过四种主要的诗性话语模式即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讽加以描述,并预构历史领域,说明该领域“实际发生了什么”。海登・怀特认为,“过去是一个神奇之地”,历史已经逝去,不可能像在实验室里重复物理事件一样再现和复原,人们只能通过遗留下来的东西来研究它。任何关于历史事件的描述都是在人们原有的价值选择框架下进行,有多少种价值选择就会有多少种阐释。因此,根本不存在真实的历史。人们只能选择认同关于历史的叙事或者经过人们阐释和改变过的历史。这样,海登・怀特就从文学的角度解构了社会历史的客观性,从而影响了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从文化学特别是大众文化视角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詹姆逊认为,随着当代社会阶级结构的弱化,意识形态已经不再是一种显性的存在。在当代社会,意识形态正是以一种神秘的状态渗透于文学、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切文化和文本都是政治性的,都潜藏着个人的政治欲望和阶级话语。任何文学中都渗透着政治思想,都在一定程度对社会进行阐释和反思。在此基础上,詹姆逊认为:“历史不是文本,不是叙事,无论是宏大叙事与否,而作为缺场的原因,它只能以文本的形式接近我们,我们对历史和现实本身的接触必然要通过它的事先文本化,即它在政治无意识中的叙事化。”⑤也就是说,由于历史的“缺场性”导致历史不可能是一个完全清晰可见的事实领域。我们对于历史的接触和了解必然要通过文本的形式。但是,“在各种高度发展的现代主义文本中,政治不再是可见的了,政治正如在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表象世界内一样不再清晰可见,它被累积的物化无情地驱赶到地下,最终变成了一种真正的无意识”。⑥这就导致如果我们不能够透过文本去探寻文本中的政治、意识形态的真正内涵,就无法认识真正的历史。

视角的微观转向是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思维模式

传统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预先选定特定的宏观主题如国家、阶级、革命等,关注的是民主、平等、自由、正义等观念。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基础、反中心主义,导致了后现代的哲学家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时,抛弃了关于社会历史的本质、规律、意识形态等宏大的主题,抛弃了纯粹的理论思辨,转而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人们的微观社会生活领域中来,进而从社会的不同层面揭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压制和奴役。

米歇尔・福柯关于权力的论述集中体现了其研究视角的微观转向。权力问题本不新奇,然而绝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理解,将权力看作是国家阶级统治推行其政策的工具,看作是一种影响、控制他人或组织的力量。福柯开始注意到权力在微观领域的作用,是始于1968年法国学生的“五月风暴”运动。“五月风暴”中草根层斗争所展现出的力量使福柯认识到,在权力体系中,统治权虽然具有高高在上的崇高地位,但却只是庞大权力体系的一角。在宏观权力大厦之下还有许多隐蔽的、不为人知的支点,仅仅看到政府和国家机器后的统治阶级是不够的。权力具有更为广阔的外延,医学、教育、建筑、宗教,在所有这些往往被传统权力所忽视的地方都存在着权力的影子。因此,在权力问题上应该从最细微的机制入手。

让・波德里亚在其导师列斐伏尔的影响下,从人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最熟悉的“物”开始,开启了基于日常大众生活的大众消费文化研究。在《消费社会》中波德里亚写到“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后福特主义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消费为中心并最终形成了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波德里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谈论物,但并不从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而是考察了物从功能性到非功能性,再到技术之物和符号之物的演变过程。波德里亚认为物不仅本身具有“一般”,而且具有超越于“―般”的特征,即物品不仅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突出的符号。“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⑧这就意味着人们并不在意商品自身对人的物质满足,而是将商品当作一种进入某一理想社会团体的跳板,当作彰显自己社会地位或阶层的标志。如此一来,人们总在参照之中消费,在参照中确定自己。然而人们越是这样通过消费来确认自己,越是感到一种不安全和不稳定,更深的不安全感促使人们更加疯狂地去消费,消费永无止境。人们不再是决定消费的主体,而是被消费所异化,被消费所控制。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在这样的消费社会中通过消费这个符号潜移默化地实现着对人们的最终控制。

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视角转向的启示

当代西方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视角的转向,对我国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化具有多重启示意义。

第一,当代西方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视角的多元化,扩展了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空间。后现代主义者描述了被许多传统社会历史理论所忽视的微观现象和边缘现象,肯定了过去常常被宏大叙事所压制的差异性、多样性。西方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视角更趋于多元化。不同的个人经历、学科背景使得后现代主义者们从不同的主体立场对后现代工业社会中出现的现象和存在问题进行解读,摧毁了既有学科之间的界限,如波德里亚从大众媒体等技术角度对政治、日常生活的统治方式进行阐述;福柯从现代性制度及话语特征角度对资本主义对主体进行规范和惩戒的方式进行系谱学分析;德勒兹和加塔利在批判继承精神分析学理论贡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欲望生产理论,等等。这种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使人们能够对社会现实的不同层次与领域进行相对自主的分析,从而更加精确地描述当前的时代,产生对社会有价值的思想。

第二,当代西方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视角的文化学转向,为我国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落脚点。传统的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政治、经济角度,研究视角较为单一。而西方后现代主义者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变迁的新变化,与时俱进,认识到文化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文化学角度研究社会历史理论,为我国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我国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既要坚持传统的宏观视角,又要批判地借鉴西方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应该重视对社会发展的文化方面的研究,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充分意识到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认识到文化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整体性,对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自觉从文化角度加以分析,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第三,当代西方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视角的微观转向,揭露了社会历史理论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某种联系。传统的社会历史理论注重于宏大叙事的研究,有预先设定的主题,这使得我们能够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规律性东西得到清晰的掌握。后现代主义者对于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视角的微观转向启示我们,伴随着经济、社会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人们的关注点从国家、政治、阶级、革命等宏大叙事转移到微观世界,转移到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仅仅关注社会的主流群体,在社会阶级关系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也开始关注社会的边缘群体;对于人类解放和自由这个问题,也从传统的生产领域转移到社会细微之处。这种注重社会实践并用理论及时作出回应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点,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要注意宏观问题与微观世界相统一,要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然,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视角的转换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的文化学转向导致了历史客观性的消解及意识形态敏感度的丧失;对于微观领域的关注,使得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忽视了政治经济学,因而不能够阐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未能对资本主义的当展做出深层次的探讨;另外,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出现的社会问题,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仅仅肤浅列出了各种社会现象,如波德里亚从技术角度来看待各种媒体,而没有挖掘媒体出现的深层原因;福柯仅仅从话语的角度对权力进行分析,并没有对社会的发展做出深层次的剖析,没有分析各种现象产生联系的原因和相互关系。

总之,当代西方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视角的转向,突破了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传统视角,从宏观的政治领域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我国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理论空间。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视角转向中存在的明显不足。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才能批判地借鉴西方后现代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我国的唯物史观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作者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对我国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YJA710019)

【注释】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48页。

②③[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99页,第99~100页。

④[美]格奥尔塔・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页。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4

建国60周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学著作 总结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方法及规律等等,从而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实践。经济学在 我们国家的发展较之发达国家相比要晚,学科体系的成熟程度、理论的前沿程度、研究方法 的先进程度都较之国外先进水平都要稍逊一筹,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更好地学习国外经 济学著作中的优秀成果,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经济学理论,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将变得 日益重要。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指出,我国人文社 会科学论文的引用文献中,图书形式文献(包括著作、汇编、法规文献、标准)的比重接 近60%。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图书资源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学术参考价值。因此挖掘经 济学领域最有学术影响的图书,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发展的跨学科性在经济学领域体现得尤为显著,经济学研究需要参考大量的非经济 学领域成果,因此本文根据经济学论文的引用文献统计选出的图书,包括一些非经济学著作 ,这些图书虽然不属于经济学领域,但它们在经济学研究中同样发挥了很大作用,故我们同 样把它们作为对经济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 

 

经济学领域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概况 

 

为了更合理地讨论经济学领域的图书影响力,我们借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根据总 被引60次及以上或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标准选择了330种在经济学领域影响较大的图书,[注:一本著作可能会被不同出版社出版,而且都有较高的被引数量,本书将这种情况下的 著作视为不同的图书加以选择,因此330本经济学入选图书会有同名出现;若一本著作被同 一家出版机构在不同年份出版,本书视为同一本书,并将每个版本的图书被引数相加。]这330种图书被引篇次共计52309次,占经济学论文引用的图书总被引次数的14.64% 。为了更 科学、客观地分析不同类型图书对经济学领域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将这些图书分为5类 :领袖著作、历史文献、工具书、国外学者著作(含译本)、国内学者著作。 

通过对各类型入选图书数量、被引篇次、所占比例及篇均被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①领袖著作在篇均被引方面独占鳌头,这说明马克思主 义、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领袖著作等对经济学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②历史文献、 工具书的被引种数少,但篇均被引次数较高,这说明对经济学发展产生影响的历史文献、工 具书的数量较少,但是这些少数的历史文献、工具书带来的影响较深远;③国内学术著 作的被引种数高于国外学术著作,但篇均被引次数低于国外学术著作,这说明我们国内的经 济学著作数量不少,但整体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与国外学术著作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影响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 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少学者对当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发表见解,形成某种系统的经济 思想。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欧美学者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著作也广为流传,被我国诸多的经济学学者参考、借鉴和引用。本章选出的对经济学 研究有较大影响的330种图书中,共有114本国外学术著作(见表1)。 

 

 

 

 

 

为了更加详细讨论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我们将入选的国外学术著作按著 作的内容特征大致分为微观经济学(17种)、制度经济学(17种)、经济理论及发展史(14 种)、产业经济学(12种)、宏观经济学(11种)、货币银行学(10种)、计量经济学(7 种)、比较经济学(5种)、西方经济学(4种)、发展经济学(4种) 、经济学其他类著作等主题类型进行讨论。由于篇幅所限,仅对各主题类型被引较多的图书 做具体分析。 

1-微观经济学类著作 

本次入选的微观经济学图书多达17种,在114种国外学术著作中的所占比重为14.9%,这足以 证明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被引252次)是微观经济学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 的国外学术著作。该书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实践,由营销管理的原理概念、分析营销机会、 制定营销战略、营销计划和组织执行、市场营销等五个部分组成。引用该书的经济学论文的 主题主要集中在:营销理念、营销策略、权变营销、营销转型研究、体验营销模型、无形资 产的营销、网络营销模式、政府营销与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理解和改革等方面。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 (被引182次)是入选的国外微观经济学著作中唯一一本原版学术著作。该书的作者Oliver 

E.Williamson被誉为重新发现“科斯定理”的人,使科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经济学中异军 突起 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该书对于 产权制度结构、企业战略联盟和关系模式、创新供应链策略、国际货币制度、企业性质和制 度、网络化市场、股票期权的博弈分析,企业理论与组织创新等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参考和 借鉴价值。 

《微观规制经济学》(被引157次)的作者植草益先生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根据西方 微观经济学和日本的经济政策实践,对有关规制政策的理论和运作问题,特别是经济性规制 政策的目的、手段、结构、主体、价格规制、激励规制等问题阐述得十分透彻。研究日本企 业规制、竞争性产业的价格规制、规制与放松规制等方面的论文对该书引用较多。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5

宏观思维就好比是整个思维体系的钢骨架,是整体思维的经络,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与此相比,微观思维就好比是思维体系的血肉、细胞,是整体思维的灵魂,他更加生动具体。任何一门学科的宏观理论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统率微观理论的作用,而对应的微观理论则是用来给宏观理论服务,更多的是阐述或论证宏观理论,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只要能把这两种思维方式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就可以在教学中做到深人浅出,纲举目张,让我们整个思维更具有递进性、层次性。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二者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从局部看是宏观的东西,而从全面看往往却是微观。宏观东西的出现往往是以合的方式,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从宏观上来划分的话,其分为四大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其中,辩证法又可以细分为对立统一(矛盾)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再比如,中国革命史从大宏观上细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而对于其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从小宏观方面又可以细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当然,还可以相应的继续分下去,如对立统一规律中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两种属性。如此思维方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性表现的就相对比较明显,层次性也较为分明,既可以做到细致深入,又能够深入浅出地概括。

二、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相结合

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是其中最为简单的部分,复杂的东西往往显得比较无序,认识事物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事物的本质,让思维更加简化。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事物的表象入手,逐步实现对事物必然性的认识。简单与复杂二者的关系也是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的,在简单中孕育复杂,而复杂中更包含简单,复杂的现象往往会蕴含、掩盖着本质。我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一方面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问题能够有序的显露出来,能够让思维更加的快捷、简洁,为最终复杂问题的解决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样能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动地证明了著名华侨王安先生“在解决一个问题时有许多办法,往往最简单的办法是最科学的办法”。古人有云:“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合藏不尽则简”,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三、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相结合

纵向是思维在一维空间,它更多的是体现知识的贯通性、连续性以及解决我们知识的深度、发展及其前后联系;横向是思维在二维空间,体现出了知识的综合性、交叉性,它解决知识上面的相关汇流、广泛衔接问题。而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相结合展示出的是一种思维的三维空间,知识整体的构建,知识网络的织成。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克服思维的孤立性、片面性和记忆中存在的死记硬背的问题,在运用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时,做到各种知识的左右逢源、融汇贯通、得心应手。

纵向思维更加重视知识在前后方向上的联系,往纵深处发展,在历史科学上表现的尤为明显。曾说“无限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以现实为渊源”,给我们指明了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即将成为历史,历史与昨天、今天、明天紧密相联系。比如,建国以来我们的经济形式而言,我们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计划经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指导下)、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这些经济形式前后紧密相连,特别是我们现在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如果把各种经济形式与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横向联系起来思考,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分析,我们就可以对中国经济全貌做一个大概的把握,更加认识到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及深远意义。

四、阶段思维与过程思维相结合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6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020-02

作为政治理论的重要范畴,权力观的发展经历了霍布斯到马克思的权力理论演变,传统政治理论关注的核心始终在宏观统治权力方面。20世纪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在学术界兴起,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正是福柯,他从批判和解构的立场对传统理论思潮进行了革新。在福柯观念当中,将权力思想视为一种变相的政治哲学,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法律、王权及禁令等内容是截然不同的,这对于现代政治理论的建立尤为必要。通过对国家政治权理论中心的颠覆实现微观统治权理论的建立,这一微观权力学的形成讨论的核心是现代微观权力运行机制及形式构建等问题。在与马克思权力思想的融合与碰撞中,福柯的微观权力观对于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深刻的政治影响。

一、福柯的微观权力观

不确定性是福柯微观权力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其意识形态当中,自身并非是某一派别或是某一体系的代表,而是在就事论事中阐述一个道理,因此福柯的权力观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显得并不完整。在对福柯已有定论文本进行查看时不难发现他习惯于修改自己说过的话,从理论框架出发,我们可将其微观权力观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考古学、谱系学以及伦理学。

福柯针对微观权力观的探讨可从五个角度加以概括:其一,针对他者的权力。在临床医学研究的过程中显示出福柯针对他者理性秩序的权力观研究。其逻辑起点为对疯狂话语霸权和理性秩序的批判,将对现实理性困境的回应视为实践取向,研究核心置于精神病学权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反抗研究,通过对恢复非理性地位和描绘理想秩序的过程突出自身的研究目标,实现现代西方社会理性秩序与权力压抑的相互结合,通过自身超越方案的构建以达到对他者权力思想的抵抗。其二,针对主体的权力。在先后考查主体哲学、人文主义及其相关的主体建构内容之后福柯对建立在这一主体基础之上的人文科学展开了研究,并将这一主体视为虚假性主体,这对于第二人造自然主体控制而言是一种突破过程,同时也是从主体主动性方面寻找全新的权力出路。其三,空间权力。在福柯观点之中,主题化并非是空前权力的象征,而是权力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是建立在知识考古学基础之上对专项权力的划分,这是对福柯现代性结构的含义概括。其四,规训权力。从规训权力中体现现代惩罚的内容,是谱系学与考古学的一种并用,在对他人权力进行细化的过程中促进主体性权力与知识性权力的结合,这实则也表现为对空间权力的一种具体化呈现。其五,牧师权力。以古希腊资源为思维微观权力超越传统理论的一种象征,这一超越过程是微观权力在内化机制中的呈现,实则也包括了牧师权力的普遍性与复杂性特征,通过非理性和理性批判的结合从艺术生活方面实现对微观权力的改变与掌控,建立在现代性态度前提下的自由才是符合人性根本的。

福柯观念之中针对微观权力的研究并非仅仅是建立在宏观权力物质基础之上,而是从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方面扩大研究尺度,突出微观权力是话语权力和规训权力的结合,中观权力则表现为治理权力,而宏观权力则是法律权力和国家等等,通过这样的三位一体实现突出权力特征的多维度本质。微观权力观的提出在微观领域中融入现实社会生活的问题,通过对西方政治社会思想的运作体现权力思想的独特性,在社会史领域融入经济学领域和传统政治学领域的内容,并将日常生活哲学在社会生活网络结构中得以进一步扩展。

二、马克思权力思想评述

从马克思哲学的意识形态分析,其哲学思想从“整体主义”和“宏观叙事”方面突出“经济决定论”的内容,这一论调与马克思哲学的纲要式结构特征相契合,然而具体到对现代社会的指导价值却不仅仅表现于此。从现实的微观人性分析出发,马克思哲学对于宏观人性关怀的体现在其宏达的理论体系中有所彰显,通过对单个的、现实的以及经验化的个人的分析明确国家权力主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个人异化劳动过程的描述突出特定历史阶段下个体的交往形式及其生产方式等相关因素,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现实动力对于利益纷争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动力。个人追求特殊利益的形式表现为历史国家权力主体的相互统一过程,而这一过程中历史创造背景喜爱的个人生存与发展显然是不同以往的交往方式,这与社会发展程度有着必然关联,在个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促进私有财产与社会财富价值的统一。交往形式和生产方式的产生需要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下形成,这其中国家权力的存在既是对个人主体性原则的体现,同时也是对自由生成的拓展,是从国家权力异化方面来对个人的权力异化进行分析,其中主体异化与人的异化劳动是相互统一的过程。

历史演进过程中关于国家权力的研究与人的主体性特征展现有着必然的联系,这其中人的异化就成为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治表现,异化劳动是个体异化的根源所在。由此不难分析,人的异化劳动也可视为国家权力遭遇异化的过程,在异化土壤下个体的异化劳动过程与国家潜力发展一脉相连,并且将异化劳动视为私有财产的创造过程。未完成的法哲学手稿当中,针对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并未完整对其定义,此外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创造之间的关联以及人的异化和异化劳动间的联系也并未得到证实。马克思关于国家权力的起源及历史推进研究在《法哲学批判》中表现得较为完整,这既是对主体性与个体发展关系之间的描述,同时肯定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进步元素,突出了私有财产与人的异化之间的本质关联。因此,异化劳动成为人的异化的主体,在现实生活和具体行动中实现对异化思想的消除,并通过实践的方式对劳动本质进行阐述,并最终形成对权利异化思想的深入理解。

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马克思异化思想是对整体主义及经济决定理论的辩驳,马克思通过对思想逻辑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者活动影响针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实现对现有哲学思辨圈子的冲破,将副本批判与原本批判内容相互结合。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之上的权力思想研究使得马克思明确了工业生产与劳动之间的意义关联,并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对现代性矛盾根源予以剖析,这对于现代社会人性本质的理解有着深远影响。

三、马克思与福柯权力思想的对抗及融合

从权力机制及其来源分析,若是仅仅探讨权力哲学的权威性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伴随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现当代针对权力哲学的研究渐渐转向人文关怀方面,尤其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我们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从其时代意义来挖掘哲学理论的存在价值。作为20世纪在权力哲学领域有着较大影响的一位哲学家,福柯的微观权力观对于现代权力的研究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范本和导向,从这一角度来分析马克思的权力观无疑是现代社会建设重要的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与福柯的权力思想有着莫大关联,福柯的大学生活深受马克思思想潮流的影响,其政治理论的形成也切实与法国政治实践相一致。加入法国共产党后又退党,这也足以看出福柯与马克思在哲学思想方面的碰撞。在自己的作品当中,福柯鲜少会直接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引用,甚至在一些作品当中会选择回避马克思的观点,以此明确二者在哲学主张方面的偏差。在某些公开的场合当中,福柯曾经公开表现自己与马克思哲学主张之间的差异,并坦言马克思哲学观对自己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在对马克思相关的词句、概念及作品进行引用时福柯并认为非要在作品书页位置对其加注相关出处,然而事实上他对于马克思作品的引用也并不多,但其中的影响却无疑是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哲学差异也让福柯意识到他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可否认,从事实情况分析福柯的确不能被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者,然而其哲学思想中却也或多或少地存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痕迹,比如在对《资本论》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面。针对马克思与福柯权力思想之间的融合可从其共同的理论背景研究出发,他们所研究的群体是相互等同的。马克思之前出现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将二者之间的权力思想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各领域当中融入规训权力的内容,但这一过程也无疑会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约束。因此,在马克思对现代性资本逻辑批判的指导下,福柯针对现代性权力逻辑的批判才能够找到更为充分合理的支撑,并最终与现代社会相统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资本逻辑的总体性视野出发,马克思的权力思想实现了权力理论微观分析与宏观理论的相互融合,其总体性逻辑架构类似于总体性权力一般对社会整体运动情况进行支配,甚至逐渐在社会微观层面渗透。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微观生活权力还是宏观国家权力都象征着资本关系从转化物象衍生物的转变,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资本成为一切经济权力的支配者。因此,福柯微观权力观对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除了是对马克思教条主义内容的破除之外也不应忽视从权力资本深层逻辑分析方面实现与马克思权力思想现代生命力的融合,这对于权力思想的哲学研究而言无疑是一种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冬.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权力观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12).

[2]陈培永.后现代主义的权力谱系学[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3]姜宇辉.将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结合起来[N].文汇报,2013-10-28.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7

2.横向特定场域与纵向历史变迁的结合统一“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引入“过程的”理念也是探讨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必要面向,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强调在历史的变迁中。强调历史的维度是对以往企业社会学研究缺陷的必要补充,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制度主义只是注重了其相互关系的横截面,而缺乏关注历史视野的纵向过程演变和分析。对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不仅应当研究企业的当前阶段构成和状态,而且应该研究不同历史阶段企业的生存发展资料信息等等。(2)注重在特定的场域中。注重特定“场域”和“情景”是社会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但是在企业社会学的研究中往往为了追求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分析力和解释力而予以忽略,“过程”视角的引入,能够对于特定情境、特定时空和特定关系的事件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探讨,尤其对于“偶然性事件”的把握和剖析常常会有“意外收获”,“过程的行为—结构”正是在特定情境中而展现出对于“抽象的因果分析”的超越,从而迈向偶然的、现实的和实践的分析方式,最终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融合。(3)侧重在联系和运动的状态中。这是相对于理性经济行为和结构分析共同的局限而提出的,采用“过程的”理念就是以一种灵活性和生动性的姿态充分发挥社会学所擅长的描述和解释功能,使其成为探讨“不同条件下”的企业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力工具。

3.个体理与社会制度结构的结合统一纵观以往企业研究的理论基点都是建立在对纯粹经济理论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如马克思认为“企业不只是为了利益而存在的微观经济体,而是由丰富内容构成的‘经济系统’”,韦伯也从家庭、氏族、伦理、宗教、法律、政治和制度等不同层面探索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反击古典经济学思想最激烈、最有力的要数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他摒弃了任何经济决定主义的思路,他指出,不能放弃企业理性经济运行的面向,企业不仅包括规则、制度等社会因素,还包括根本性的科学生产和理性计算,他们同时构成了企业实践运作。“过程的行为—结构”则有机地结合个体理与社会制度结构,系统、全面、真实地了解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新视角的应用与实践企业是经济系统中的组织,具有经济属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多种属性,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和模式需要研究视角的“系统全面性”。“过程的行为—结构”正是这样一种综合性分析范式,在重新解读传统经济学思想魅力的基础上,实现微观行为主义与宏观整体主义、横向特定场域与纵向历史变迁、个体理与社会制度结构等三方面的结合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深化体制改革,逐渐放松对于公有制企业的控制和管束,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外自由竞争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农村,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转型以及乡村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乡村民营企业成为企业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也成为探索乡村企业与乡土社会互动机制和模式的有效工具。

1.乡村生活与乡村企业“过程的行为—结构”的研究视角从微观的乡土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入手,探索和剖析乡土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网络、道德伦理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与乡村民营企业的生产运作所呈现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状况。在实践运作中,乡土生活的诸多因素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运营,同样,企业的生产运营也对乡土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2.乡土权力与乡村企业“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从中观的乡村政治结构维度分析乡村政治与企业管理的相互作用模式,运用社会学中的制度、结构、功能、流动以及文化等基本概念来剖析乡土权力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是否拥有乡土权力或受到乡土权力的庇护,往往成为乡村民营企业生产、管理和运营的关键,反之,乡村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也是决定乡土权力转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8

一、 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

产业经济学是通过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二者内在联系来探索产业组织与产业活动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于其自身研究方向的限制,产业经济学必须要紧密围绕企业、行业以及市场三大要素,并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探索不同类别不完全竞争案例的实证含义以及规范含义,从而为参加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产业经济学的演进过程,在经济学领域主流的观点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九世纪末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开始出现,也就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上世纪中期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初步形成,也就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的中级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以及爱经济活动中的实践得到了充分而快速的发展,从结构上看,产业经济学开始分化出了几个较大的分支:结构主义学派、效率主义学派以及行为主义学派。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结构主义学派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反垄断反集中的结构主义主张,效率主义学派则提出了放任自流的市场政策主张,但是二者从理论角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的,即决定生产者与营销者利润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学派在理论上是对立的,而市场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由——宏观调控——自由”的模式,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个学派的政策观点都会得到应用,也正因此,西方的经济才得以稳步快速地发展。

二、 新时期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特色演变

上世纪提出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是在市场发展较为不充分、不成熟的条件下提出的,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技术、交易成本以及企业组织的作用。在宏观调控的问题上,效率主义学派也没有将产业政策研究并实行的成本考虑进去。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各国的经济都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发展,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逐步成为了现代企业结构的一个典型特点,各国的产业政策也由针对国内转变为保护本国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逐渐显得捉襟见肘,新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呼之欲出。

二十世纪末,新的研究方法以及高级的经济学家加入了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来,对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突破和再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现在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主流学派,即延续着结构主义的“结构——效率——绩效”的路线继续发展,他们的新特点是加重了对市场的重视,将市场条件与企业行为作为一种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外力,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探索产业组织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点。成功地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产业组织学的理论进行了升级,逐步形成了双向动态的行为主义新产业组织学理论。而另一个方向则是延续了效率主义学派的特色,把研究的重点放入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以及结构演进,从而形成了新产业组织理论。这种理论突出了市场行为的重要性,将市场结构看做受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影响的外在变量,从企业战略入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博弈论、推理演绎法等新方法,将产业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进行了统一,从而让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变得更加科学严谨。然而该方向研究的理论色彩日趋浓厚,对于分析模型的重视日益减弱,甚至有时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经济现象,但是理论与实证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促进产业经济学的成熟,也使得经济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演进。

三、 产业经济学对其他经济学科渗透的演变预想

(一)产业经济学向微观经济领域渗透

产业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发展起来的,微观经济学更加关注实际的经济现象,产业经济学则更加关注企业关系、一体化进程、对政策的影响等。正因为其关注方向更加偏向宏观,所以产业经济学可以解释垄断程度与企业债务的关系。

随着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关注点逐渐转入公司内部活动,产业经济学向其他领域的渗透也正在加速,一些本属于管理学研究范畴的内容在产业经济学也得到了研究,例如效率合同、人力资源开发、信息传递、组织结构设计等本属于管理学研究的领域,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也对其进行了相当的借鉴。波特将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公司战略理论进行了很好的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公司战略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形成以及产业经济学向微观经济学领域渗透。

(二)产业经济学对宏观经济的渗透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它忽略了结构、个体、产品,因此其作出的政策参考很容易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由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并形成寡头经济的现实,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就必须要关注到寡头经济。这就需要产业经济学在结构上与宏观经济学进行统一协调,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渗透到宏观经济学领域,从而形成更加科学、细致的理论来指导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

(三)产业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渗透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这是一种不良的市场行为,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只关注进入,不关注重复。要解决这个发展经济学未曾关注到的问题,就需要产业经济学将自身的结构理念和效率理念引入到发展经济学中,打破政府的完全垄断,通过内部优化来提高产业内部的效率。

四、结语

不同历史时期的产业组织理论,根据当时的经济环境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管是结构主义学派、效率主义学派还是新组织经济学,其实都是在“结构+效率+绩效”的框架中变化的。随着产业经济学不断与现代的经济环境相协调,信息时代模块化的残叶组织研究已经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未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也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参考文献:

[1]现代产业经济学 戴伯勋、沈宏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5-18.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9

某些老师常常置教材资源与不顾,在网络上大量下载资料。一次我看见有个老师网上找了半天没有找见,我说就在课本里啊。他说把书本知识制作成微课很麻烦,网上下载一个就行了。过后我想,有的知识没有必要刻意追求用微课来上课,原始的就非常好,比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在这里,我和大家谈的就是要科学地利用网络制作自己的微课,要适可而止,不要盲目地一哄而上。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新生事物,它在和我们的实际教学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理智,清醒看待,唯其如此方能开拓出自己的教学天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所以,把教材资源原汁原味地用微课展示出来,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优势,是很好的教学策略。课本中的资源包括书中的插图,书后面附带的光盘。我在讲“北京人”一课时,就到书上附带的网站上,打开相应链接,把“北京人”生活的场景,直接打开让学生观看,学生既看到了“北京人”当时生活的状况,又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了解人类在发展进化历程中的轨迹。所以,这也是一种微课的利用,不一定非要自己去做才叫微课。

二、利用微课提炼“核心词”强化教学效果

现在提倡的微课和我们以前使用的幻灯片相比较而言,更加短小精悍,你能突出某一个知识点,制作的时候也能精心地准备。制作微课大家最好使用的工具是“喀秋莎”,如果放在以前,把图像、声音、动画、特效能集中到一起的软件不多,就是“ppt”演示里,制作起来也是很麻烦的,效果还不理想,所以,很少有老师使用。现在的微课克服了上述缺点,就一课中的重难点,集中制作一个微课,展示给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抓住“核心词”,科学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科学分析历史的演变规律,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归纳提炼出一些“核心词”,作为记忆的纽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此强化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1858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书上列举了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的《天津条约》,我把此条约的主要内容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传教、经商、游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大清律法的管制。后来我讲到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引导学生用提炼“核心词”的方法,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还有,学生根据这个方法,将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我觉得非常好。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谓是一箭双雕。

三、联想记忆,微课展示,强化教学效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日常教学中,经常见到有些学生对简简单单的历史知识写错,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记住,没有记住是印象不深刻,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微课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巩固记忆。这里我讲一个联想记忆的方法,就是将原有的知识进行联想,赋予新的含义的记忆方法。近代史里的《天津条约》,识记的内容较多,学生不好记忆,那么我们可以联想成“公开行贿”。用微课展示:“公”: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行”是: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这样一来,学生识记就有了提纲,不再是记住这个忘记那个了。这个测试卷里反映得非常典型,学生对条约的内容往往回答几点漏答几点,原因就是没有记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老师上课时没有加强学生的印象,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模模糊糊,一知半解。假如老师能够利用微课,制作形象生动的微课课件,把整个条约内容演示出来,而不是从老师的嘴里讲解出来,我想学生一定会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故而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写错。

四、利用微课比较记忆历史知识

现行的初中历史课本,是北师大版的教材,没有上过人教版的老师,很难很快进入角色。现在有了微课,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比较,才有鉴别。如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几个条约的内容作比较,从中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如果不经过比较学习,则学生是很难理解中国近代史的。

五、利用微课,与其他学科结合提高历史教学

每个学科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只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注重这方面的联系,有的老师不善于联系罢了,如语文和数学看似联系不大,其实语文学不好的学生理解能力就是有缺陷。语文和历史那就是孪生姐妹,学语文必须了解历史,了解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文学主张流派等,这些恰恰就是历史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语文课前一定要了解历史,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孔乙己》时,利用微课,让学生首先弄明白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什么时间创设的,对古代的读书人有哪些影响,对社会有哪些影响,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怎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科举制度的历史及其对历史的影响,就有了大致了解,这个过程就是间接学习历史的过程。还有语文课本里的古文,如果不把历史背景讲清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无法完成。

微课的好处就是每个知识点可以制作一个课件,非常简洁地给学生展示了所要传授的内容。上面讲的是语文课和历史课的内在联系,历史课和政治课联系也非常紧密,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外交制度等都是历史课所要研习的内容、比如我在讲《新中国的成立》一课时,书本内容涉及三大战役,对三大战役的战争背景、战争过程、战术思想、战争指挥、战争意义等,都要做一个简单叙述,让学生有个全面了解,因此学习此课的过程就是对历史了解。还有1929年的“经济危机”,如果不把这段历史讲清楚,后面的经济危机就无法搞明白,经济危机发生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社会背景,世界经济环境等,都需明白,才能知道经济危机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也就能明白物价忽高忽低的真正原因了,这就对经济历史的发展有了初步的清晰的了解。其实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它的历史发展进程,历史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人类社会进程中的所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课无处不在。

六、利用微课,开展历史教学教研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例10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

就大学数学而言,尽管高校各专业普遍开设了大学数学(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作为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讲授课程时,没有真正挖掘大学数学课本中的育人素材,对数学文化即数学教育、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涌现出的大批数学家、数学的思想及观点等涉及甚少,达不到真正的育人功效。所以,有必要对大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充分渗透数学文化,真正提高大学数学教学的育人功效。

1 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执著的信念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可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精神境界。信念内在地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学术观等方面的信仰,外在地表现为一些坚定不移的行为志向[3]。因此,任何人要实现人生的目标或理想,都必须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作为内在动力。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下,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缺乏等问题。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微积分》课程中,就有很多育人的素材。

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上之所以能做出巨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们有执著的信念,他们信奉“万物皆数”,认为造物主是按照数学来创造世界的,各种现象都可以通过数学来理解。他们凭着自己对数学执著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努力研究数学,企图通过揭示数的奥秘来探索宇宙的真理,所以,在数学上做出很大贡献。当毕达哥拉斯学派内部的一个成员希帕苏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表示成整数比时,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数学危机。直到两千多年以后人类认识了实数系,危机才算彻底解决。第一次数学危机之所以能够解决,就是凭着一代一代数学家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古今中外,伟大的数学家数不胜数。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在《微积分》的诞生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给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牛顿之所以能在科学上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靠的是他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执著信念。18世纪,法国女数学家索非热尔曼(Sophie Germain)为了学习数学女扮男装。由于她的勤奋执著,在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深得当时的数学教师拉格朗日的喜欢,并从此准许她学习数学。正因为她对数学有一个执著的信念,所以她刻苦钻研,取得对费马大定理部分证明的优秀成果。

信念是一个人成功的盔甲,执著是一个人成功的利器。一个人要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无法摧毁的执著信念。有了执著的信念,才能拉近你与成功的距离,才能在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清扫挡路石,排除万难。所以,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渗透数学文化,深刻挖掘课本中的育人素材,适时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以数学家生平等数学史料,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们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从中体会到他们从事数学研究的苦乐与甘辛,以及对数学执著追求的精神,并从中获得鼓舞和激励。让学生在接受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过程中,吸取科学家的科学献身精神,增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执著信念。这样,大学数学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育人的功效。

2 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

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大学数学课程中,富含很多德育因素。因此,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深刻挖掘大学数学课程中的育人因素。

2.1 适应转变,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经历了“黑色七月”的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这些“骄子”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因此,许多大学生就会产生失落、沮丧、苦恼、困惑等各种低落情绪。因此,应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转变,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例如,在《微积分》课程中,已知方程xy+lny=1确定的是y关于x的隐函数,求■值。求解过程如下:方法一:因为显函数的导数计算方法我们已经掌握,所以,很容易想到,如果此隐函数xy+lny=1可以显化为显函数,可用计算显函数导数的方法来计算■。但此函数不能显化为y=f(x)的形式。这时,我们可以转换思想,把xy+lny=1看成x关于y的函数,把xy+lny=1显化为y=f(x)的形式,即x=■。这时,可以用显函数计算导数的方法求出■=■,所以■=■。

方法二:因为方程xy+lny=1所确定的是y关于x的隐函数,所以,我们可以用隐函数求导的方法来计算■的值。对方程两端求导,得y+xy′+■y′=0,解出y′,得y′=■,即■=■。

方法三:通过对方程xy+lny=1两边同时求微分的方法来计算■的值。对方程两边求微分得:ydx+xdy+■dy=0,由此方程解得■=■。

通过以上例子的讲解告诉学生,遇到问题不要死守一种思维模式,应学会变通,在学习上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事只有学会变通,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2.2 坚持真理,勇于创新,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社会做出贡献

牛顿和莱布尼兹被公认为微积分的奠基者。他们的功绩主要在于,把各种问题的解法统一成一种方法,微分法和积分法;有明确的计算微分法的步骤;微分法和积分法互为逆运算。虽然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微积分是一项划时代的科学成就,但其中也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如对无穷小概念理解的模糊性。英国的大主教贝克莱对牛顿的无穷小量提出责难,引发了历史上第二次数学危机。由于当初牛顿的伟人形象已深入人心,而且,许多数学家已成功地用牛顿和莱布尼兹的这套理论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对无穷小量严密不严密的问题并不感兴趣,也不支持贝克莱的责难。如达朗贝尔就说,现在是“把房子盖得更高些,而不是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更有许多人认为所谓的严密化就是烦琐。但是,贝克莱、波尔查诺、阿贝尔、柯西、狄里克莱、威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和康托尔等人能发现问题、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对牛顿的无穷小量一直批判和攻击。经过他们的努力,直到极限理论的诞生,实数理论的进一步严密,危机才算彻底解决,为数学分析奠定了一个严格的基础,中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所以,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向老师挑战、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执著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 提高数学素养,形成良好作风

数学的严格规范,对于形成严肃认真、踏实细微、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作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严格规范的学习和解题,可以学会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

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充分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会交往,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个性。把学生学习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把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发展,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 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

学学数学,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大学数学作为高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学学数学,不能只局限于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上,应深刻挖掘大学数学课本中的育人素材,充分渗透数学文化,讲解数学教育,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涌现出的大批数学家的生平史,数学家做出的巨大贡献,数学家追真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数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数学的思想及观点,数学与文学、历史、考古、工程、经济等学科的联系等等,达到真正的育人目的。

4 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练就过硬的本领

4.1 历史久远,数学绵长,文化古老,数学渊源,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离不开数学

新世纪新经济时代,数学在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1.微观经济学中的常见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弹性函数、生产函数以及边际函数等都是《微积分》的内容。通过学习《微积分》中的导数,可以对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变量进行边际分析,可以研究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问题。用数学模型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用数学手段进行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预测,用数学理论进行风险分析和指导金融投资等等。

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数学家或有研究数学经历的经济学家占了一半以上,而且,90%以上获奖经济学家都是应用数学方法阐释经济理论。

3.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把其最重要的著作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因为他发现新宇宙的思维方式是数学的思维方式。在这本书中,牛顿用了大量“微积分”的知识和非常复杂的几何知识与技巧。

4.爱因斯坦分别于1905年和191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这是对物理学的重大变革,其核心内容是时空观的改变。爱因斯坦的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四维空间的洛仑兹变换是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5.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概括了由实验建立起来的电磁现象规律,把这些规律表述为“方程的形式”,用纯粹数学的方法推导出可能存在着电磁波并且这些电磁波应该以光速传播着。

6.两位美国数学家解开了一个困扰科学界长达50年的“简单”问题:啤酒泡和肥皂泡在膨胀、收缩及合并时的数学规律。该研究成果将对工程学的泡沫材料设计、生物学的组织结构研究以及物理学的晶体颗粒排列探测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关在2007年4月26日的《自然》杂志上。其中,气泡胀大、收缩或者合并,背后的驱动力都是表面张力,气泡的变化,取决于表面总曲率。

7.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f・布莱克与m・肖莱斯提出了布莱克-肖莱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对股票期权的定价作了详细的讨论。此后,不少学者(Merton)又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发展与推广,极大地推动了期权定价理论的研究。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97年的Nobel经济学奖。该模型中用到很多数学知识。

8.从医学上的CT技术到印刷排版的自动化,从飞行器的模拟设计到指纹的识别,从石油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到信息安全技术,还有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等等,这些形形的技术背后,数学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4.2 渗透数学文化,提高数学素养,练就学生过硬的本领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体现社会的某种价值取向,无形地规范着人们的行动。数学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功能,是数学知识最为本质、高层次的成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若只会解几道题目,根本不了解数学文化,不能算是懂得数学。只有在大学数学概念和命题的讲解及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深刻挖掘大学数学课本中的育人素材,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升华,见解深刻、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数学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数学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真正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方可以培养学生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真正提高大学数学教学的育人功效,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光明日报,2010-07-29.

[2]顾沛.数学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