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国际政治趋势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9 14:49:18

国际政治趋势

国际政治趋势例1

1 国际政治趋势在稳定中演变

21世纪前十年,是国际态势不断转化的十年;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继续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现状没有改变。

1.1多极化继续发展,未来变数增多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势头加强,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第一,美国保持“一超”地位,“多强”获得发展。“一超多强”是冷战结束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包括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或国家集团。随着新兴大国崭露头角,世界各主要力量实力此消彼长,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入调整演变。利比亚问题中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替代美国扮演主要角色,形成“欧洲回来了”的景象。

第二,在大国关系格局中,“一超”将受到“多强”的更大制约,但不会出现全面对抗,彼此之间既有矛盾也有共同利益。中俄、中欧关系将更趋加强,中美、中印关系将保持改善势头,历史问题仍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

1.2地缘战略竞争激烈,大国合作大势所趋

国际关系中的传统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因素依然突出。俄与美欧关系一度趋于紧张,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出现一些困难。此外,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安全乃至软实力方面的较量依然存在,围绕深海、极地和太空的争夺正在逐步展开,战略利益竞争日益突出。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缓和了大国关系。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各大国普遍认识到加强合作、共渡时艰是唯一的共同选择。美、欧等传统发达国家加强彼此协调,并加大对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借重。大国关系的合作面回升。欧俄重启新伙伴关系计划,并将探讨建立新的欧洲安全机制。大国间既合作又竞争的总体框架得以维持。

1.3美国转移战略重心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

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无疑主要是针对中国的:“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并保持它压倒一切的主导地位;通过利用亚太地区迅猛的经济增长,解决国内的经济困境;在亚太地区制造麻烦,并利用矛盾结成同盟(如加强了同一些对南海宣示的国家的军事关系);在亚太地区进行整体布局,以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转移战略重心与它力图强化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巩固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是一致的;同时,在经济上,它也不愿意被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亚太列车拉下。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中国定位为主要战略对手,现在又把战略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不可否认是为了集中精力对付中国。面对对中国越来越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只能加强经济力量,建设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政治上更加灵活地与周边邻居相处。中国要坚持和平外交政策,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2 当前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的快速发展,既是世界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世界变革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与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频繁地互动、紧密地交融。面临机遇的同时,中国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2.1中美关系问题

不管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插手、问题、南海争端问题,还是美国主要针对中国的战略重心转移,都表明了中美结构性矛盾的深刻性和霸权利益的根本性。中国安全环境的确十分严峻,决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面对美国全球战略转移,我们既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能麻木不仁。对局势要有清醒的认识。目前应对复杂局面的战略基点在内不在外。只要我们把自己事情办好了,政治清明,上下团结、万众一心,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整垮我们。如果国内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搞不好,墙倒众人推就可能成为现实。

2.2南海风云骤紧

南海问题背后是利益纷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海局势升级后,一些大国或地区集团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积极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染指南海地区事务,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随着近来中菲在黄岩岛问题上的摩擦及公众通过互联网、手机网络参与国家事务的增多,使得南海风云有骤紧的趋势。

对此,中国国。内战略界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保持克制,继续为中国现代化赢得战略机遇期;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中国应当采取强硬态度,甚至不排除选择打的可能。

目前来看,从战略清晰方针出发,南海问题有三类问题需要作出明确表态:“远亲不如近邻”,作为在该地区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的成员国,中国和其他地区国家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南海问题上,相比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其他问题都是小问题。只要不改变现状,不挑战原先达成的原则和共识,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一些国家暂时有困难,中国也可以伸以援手,共克时艰。但如果非得要以此挑战底线,进而引发冲突和更严重的后果,中国也不怕。总之,惟有坚持原则,进退有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海问题。

3 爱国主义催生敬业精神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作为骨干建设力量之一的职工,唯有坚持和平发展的信念,爱岗敬业,冷静分析,努力抓住各种发展机遇,才能切实为国家分忧解难,尽到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和义务。

3.1关注国际形势,激发爱国主义

由上文可以看出,当前国际政治趋势下的中国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职工作为奋斗在建设一线的中华儿女,富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从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岳飞的“精忠报国”,这种历史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寄托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了对中华大地的兹兹之念,凝聚了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南海问题上诸国对中国底线的试探,激发了炎黄子孙内心的激愤,民意不一,倡和倡战,都体现了基于爱国主义的态度,然而,爱国是一种情感,一种价值观念,更意味着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随着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大国意识应渗透到每一个职工血液中——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天没有任何人可以任意欺凌中国而不受惩罚。

因此,在通过关注国际政治趋势演变激发职工敬业精神时,要注重引导正确方向,引发职工对国家机遇与挑战产生责任感的同时,引发正性情绪,引导客观、冷静的逻辑分析。

3.2践行爱国主义,实践爱岗敬业

践行爱国主义,需要有载体,就像过河,需要有桥或船一样。职工践行爱国主义的最好载体是什么?就是每个人的岗位工作。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业、社会职业和社会工作岗位,这些内容不同、性质各异的行业、职业和岗位,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为人们爱国报国提供了各种直接、具体的平台。

国际政治趋势例2

多年来,我们虽然一直在努力探索政治学的本土化,但由于西方强势话语的“搅扰”,中国政治学本土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实现。当前,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政治生活的一个伟大试验场。对于中国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一种新的奠基性解读,而这种解读只能用我们自己的话语。这就更彰显了中国政治学本土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中国本土的政治学,它“必须能够正确描述并科学解释中国社会的现实政治生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规律,预测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前景,从而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但也必须承认,关注中国的现实政治生活,也只是政治学本土化的一个层面而已。

政治学自身建设中的本土化并非要将视角局限于中国,放弃对外交流。恰恰相反,中国政治学应该制定走出去的战略,逐步将中国政治学的本土性和原创性成果向国外推介,同时加强对政治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以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尤其在吸收西方政治学先进成果的同时,要有清晰的本土化意识,要从我们独特的视角对全人类的政治现象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能够把这种思考的结果上升到理论性层面,即“要有意识地在理论化过程中创造新的关键词、概念体系、基本假设、分析框架、研究方法,要以自信的姿态积极与各国政治学者对话,将中国人看中国和世界的心得与各国政治研究者共享”?。

因此,政治学本土化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强调政治学理论的建设与研究方法的选择要关注中国的政治实践,尤其要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实践和发展,以此确立中国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和理论路径,避免陷人全盘西化的误区。综上,政治学学科建设中的本土化即中国化,是以中国政治文化资源的研究为依托,从中挖掘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政治理念,以中国学者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建构中国的政治学学科范式。其根本宗旨是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一方面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科范式的建设,另一方面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我、观察世界,以自信的姿态积极与各国政治学者对话,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政治学学科的重建。

二、政治学学科自身建设中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共生

在欧美各国,政治学已是理论成熟、体系完整的独立学科。而在中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创建中国自己的政治学学科范式,就必须借鉴西方各国政治学巳有的理论成果,这必然涉及政治学学科自身建设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问题。政治学学科自身建设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不是二律背反的关系,只有二者的和谐发展,中国政治学才能尽快跨越介绍西方政治学理论的起步阶段,改变当前理论研究中“西主中附”的格局,才能为世界政治学研究提供属于中国的实证材料,主动将西方政治学理论运用到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研究之中,并从中培育出中国本土化的政治学理论体系,这涉及到政治学国际化与本土化如何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政治学学科自身建设中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并非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扬此抑彼,即避免或坚持国际化的唯科学化、客观化,或坚持中国政治学的本土化倾向,而是走向二者的统一,超越两种模式的自溺和封闭,坚持把国际化、本土化作为政治学学科自身建设中的两种互补性旨趣,也就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共生。目前,在我们的政治学研究中不乏带有普适性的西方政治学理论,但明显缺少具有世界价值的本土理念。中国政治学能否有普适性理念,如何把具有世界价值的本土理念推向世界,即如何把中国政治学推向世界,把研究中国政治和中国学者研究世界的成果推向世界,需要深人挖掘中国的政治文化资源。

众所周知,西方政治学理论的创立基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同样,政治学理论之中国范式也应该基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如“民本”、“和为贵”等理念。中国传统的政治理念不仅丰富了当代政治学理论的知识谱系,同时也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世界的持久和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和选择。不仅如此,历史上的中国也不乏普适性的话语体系,譬如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数千年一直就是东亚世界的普适性话语。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对儒家经典进行重新阐释,以儒学的内在脉络作为建立普适性话语体系的依据,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政治学概念的部分对接,重建中国的政治学。进而言之,就是在西方普适性与东方普适性之间寻求融合与折衷。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中国也不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话语内容,如中国的“和平崛起”、“和谐世界”等等。但不容否认,这些话语首先不是来自于学术界的思考。由于我们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西方相比在总体上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政治学界的主流话语都是西方的,几乎没有一个核心概念是“中国”的。中国政治学界输入了大量的西方概念和话语,而极少输出我们自己原创而富有影响力的概念和话语。与中国经济对外大幅“出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政治学界在与西方的交流之间存在严重的话语“逆差”。因此,中国的政治学重建有赖于中国政治学界提出一种新的政治准则和规范并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同。

国际政治趋势例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积极引进吸收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这鲜明地指出了我国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利用国际资源提供了合理的价值选择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积极汲取国外资源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是面对异质文化的交融、价值观多元化的一种大胆开拓,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探索过程,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实践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育人理念的国际化趋势

随国际化交往日益频繁与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发生显著变化。针对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往我们主要采取“反”、“堵”的应对策略。现在,面对思想开放且复杂、信息来源渠道繁多的教育对象,采取反、堵的方法,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已不现实。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通过积极应对,而不是单纯防御,学习和借鉴国际上一切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先进经验和知识等资源,为我国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和战略思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伴随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培养“国际人”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育人目标和理念。诚如日本临时审议会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中所提出的育人要求那样:“只有做一个出色的国际人,才能做一个出色的日本人,在国际社会中要想生存下去,除了牢固掌握日本文化外,还应该对各国的文化和传统加深理解。”国际化背景中,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目标契合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战略指导思想准确预见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必须面向世界、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客观现实。

2.教育内容资源的国际化趋势

信息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化的深入使得各种知识、文化和思想观念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共享,传统的以我国本土衍生的知识、精神、道德文化和思想观念等资源为主要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组织形式,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要求,也必然要求其教育内容与之相通。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人类面临许多重大问题,一些超越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1995年的《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问题宣言》中,描述了全球问题并将其归纳为如下一些问题:民族国家之间的隔阂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等。鉴于此,由上述问题而引发的理解教育、和平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就纳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体系,成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共识。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改善人类处境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基于此,人类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难题纳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之中,增强学生的共生意识、合作意识,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是各国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本土问题的同时所具有的共同的崇高使命。作为以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后继力量为重要己任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理应重视这一教育内容资源的应用。

3.教育方法资源的国际化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在走向国际社会的客观过程中,必需研究、借鉴和运用对我国有用的他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资源体系。新时期针对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尤为要具有如下两种国际化发展趋势。第一,国际社会化发展趋势。为适应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意识不断增强的教育对象的要求,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适应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走国际社会化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国际社会各领域,尤其要探索与我国中小学生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的,与学习、生活等相结合的方式和规律,通过观念资源、物质资源、制度资源的综合选择、建设和优化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感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国际社会化,就是要动员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全员、各部门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他国的发展状况,与国际接轨。第二,综合化发展趋势。一是面对国际化日益强化发展的态势,思想政治教育在秉承、探索本土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国外有效的方法。二是今天的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思想丰富、知识信息接收面广,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思想、心理、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也很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吸收包括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采用发生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科学方法。而后在这两点基础上,将其整合起来,形成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符合与国际接轨、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本土化趋势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虽呈现运用国外资源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但不可能取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土资源。相反,国际化发展趋势愈强劲,本土化的表现愈有力。这因为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真正能够代表人类共同利益的组织,国家仍然是国际交往的最高主体,而每个国家的利益仍然代表着各自国家民众的利益。所以,各国都在开发、强化、发展和利用自己本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其后继者,为其民族的崛起、腾飞和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支持。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土资源绝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伴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的,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

1.指导思想的本土化趋势

具有鲜明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一点不容置疑。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这一本土化特色将在当前乃至以后的发展中继续存在并发展,这也是与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根本特性。但在国际化条件下,日益开放的交往中,多元文化的交汇、对话与影响显著增强。我们要在国际社会中,在时空界限相对模糊的条件下,在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进行的交往、竞争中,对我们的接班人进行主旋律教育,“一元”与“多元”的关系问题便凸显出来,教育的条件、内容、目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显然必须继续坚持用具有鲜明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用其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绝不能提倡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当然在价值观层面,则有着一元与多元的并存现实,即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价值导向的一元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我们认为有一条最基本的底线:不能因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削弱或否定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和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不能由于我国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性而否定公民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惟其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的国际交流互动中,才能掌控自我主动权,趋利避害。

2.教育内容资源的本土化趋势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才的质量关乎国家的生存发展。所以从培养人才的目的看,任何国家所要培养的都不是对本国冷漠、厌弃本社会的人,而是理解、热爱并愿意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贡献才智的人。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本土的思想观念、精神、文化以及承载其的物质遗产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不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就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土生于本国的,即与本土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和发展及其历史密不可分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功能和价值的,且被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一切存在。”这些被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的本土资源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引导和教化功能。另一方面,植根于本土的这些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之内的本土资源,如思想政治观念、民族精神、传统习俗和文化等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延续的重要精神动力支撑,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比而言,本土资源更容易激发爱国情怀,产生更加真实的“力量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国际化与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辩证关系

进入新世纪,受国际化潮流的影响,不同思想、文化、道德价值观之间的对话、融合更加广泛、频繁、深入,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相悖的现象:思想、文化、道德价值观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对话与融合中不断强化。这意味着作为本土思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定要打开国门,不能封闭地传承和发展,一定要经由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思想、道德价值观等的对话中寻找自我优势和特色,同时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与弱点,从而形成具有独特内涵和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样才可能更加符合现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而具有勃勃生命力和鲜明内涵的“本土化”恰是因为“国际化”得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本土化特色和优势在开放对话的横向交流与比较中获得展现。当然,在寻求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若不考虑本土化、我国国情,只是片面重视国际化,则很有可能会淡漠民族、国家界限,从而危及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反之,忽视国际化发展,只强调本土化发展,则只会走向狭隘的现代地域主义、民族主义,错失国家的发展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中这样写道:“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它们的传统文化中去,把世界思潮吸收到它们自己的民族生活中去,才能更新它们自己而又保持它们民族的特点。”的确,作为影响我国学生思想观念重要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现代化发展的国际化、民族化两大趋势中,前者是更能动、活跃的因素,国际化总是不断冲破民族化藩篱为现代化寻找发展之路。然而,从终极目的上说,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寻求所使用资源的国际化仍是为解决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服务,因为各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植根于各国既定的土壤,要受到各自不同国情的制约。而且任何外来思想、文化和道德价值观,都必须要与其所进入国家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价值观或冲突、或部分融合、或趋同、或吸收,最终取得本土化的形式方能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曾对本土化问题作过精辟论断:“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言以蔽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既反对抛弃本土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味地追求“国际化”,而盲用或被动地屈从外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削弱甚至丧失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特性;也反对在国际化背景之外谈仅凭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进行人才培养。

本土化发展趋势与国际化发展趋势二者不是根本对立的,但在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不同水平上,其本土化与国际化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在现代化初级阶段,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因而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要任务和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服务于此,关注国际社会,汲取可资利用的国际资源。而在现代化较高水平、程度和阶段上,国家没有消亡的情况下,本土化发展则成为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本土化发展解决的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个性问题,而国际化发展解决的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展水平与质量问题,也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与质量问题。两相对比显而易见,对现代化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具有国际化视野,积极引进、比较和借鉴有益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于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外资源,更为重要。相反,若主观地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土化,只依赖和重视本土资源发展,抑或有意无意地拒绝和抵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水平,当然也很难培养出能够迎接和应对国际问题的高质量人才。事实上,这样的本土化,只是在低水平上的徘徊。只有当现代化体系中的本土化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寻求现代化的高度发展之上,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获得存在的意义,立于现代化充分发展之上的本土化,才能够真正融入国际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否则仍将是地方的、狭隘的,最终走向沉默和消亡。总之,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务必如《纲要》中指出的那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概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本土资源在国际化背景中对人们意识形态影响的重要性,务必将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本土资源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所以,国际化交往愈频繁、深入,愈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本土意识教育,而应该严格依据《纲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质量,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香港: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清.本土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发展之基.中国高等教育,2008(9).

国际政治趋势例4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工具化和实用主义,大多数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让人们树立起服从社会,服从集体,牺牲个人利益以利于群众利益的意识,用来规范和约束人的活动。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个体的自身利益以及个体的价值诉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活动逐渐增多,个体的主体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开始重视个体的生存发展需要,弘扬和培育人的主体性,培育个体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和能动、创造的精神。

时代呼吁着人的主体性,个体也殷切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培育人的主体性,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必然会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世界各国联系日趋紧密,各国面临着激烈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国际化背景下,国家发展既有基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国际化意识,在思想观念上要更加开放,我们要打破闭关保守的思想,积极地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政治地交流、碰撞。在比较中,增强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积极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东西来提升、发展自己。在吸收别国优秀思想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观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对国民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仅面临机遇,还有很多挑战。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人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文化、思潮,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国际化环境中,还要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积极地心态面对国际挑战。

四、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当今是一个民主与法制民主与法制并存发展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行为受到约束。但是,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平、违法违纪现象,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使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首先是群众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制定相关政治、标准约束人们的不合理行为,保证人们在这些制度、政策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使得人们对制定的政策、标准积极认同,然后规范自身行为。其次,需要建立保障机制来保障制度的权威性。例如:建立评估机制,规定固定的时间对人们一定阶段的思想政治行为进行评估,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发扬正确点,改正不正的行为。还可以建立鼓励机制,对思想政治觉悟高的人进行表扬、奖励。对差的行为进行批评、惩罚,以此来激励人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守法的好公民。最后,如果制度建立的好,在群众中有好的反映,必然会引发群众的积极参与,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约束自身行为,使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立真正发挥实效。

五、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虽然各个社会、各个国家都事实上存在,但把这些教育综合在一起,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这就是中国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首先在于它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分向。不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开辟新道路。广大人民群众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客体,因此,广泛的群众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并且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和主要的教育内容,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将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特征。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符合中国国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的传统。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不仅留下了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形成了民族的习惯。它的合理成分和精华因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国际政治趋势例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善乏可陈,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不减,经济社会现代化步伐逐步加快,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趋势的研究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笔者结合所思所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现代化发展趋势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而逐步走向国际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上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国际政局的原因被隔绝化,没有能够充分的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随着冷战的接受、东欧剧变,加上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日渐走向世界,在丰富世界政治经济学说的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走向国际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经济理论上极大的丰富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随着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奇迹的出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优势的确立,尤其是中国经济在西方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优异表现,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日益得到国际知识界的关注。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也是走向服务于实践的经济理论工具的探讨过程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应当更多地被运用、拓展到部门经济、应用经济和专题经济的学科中去。从近年的情况看,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广泛应用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分析方法等,都渗透到了金融、贸易、产业经济等学科之中,体现了理论经济学对应用经济学的引领作用,这一点是值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借鉴的。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机制,而经济系统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其他系统存在一定联系和发展的某种共性,因而它对于其他相关学科往往具有渗透和双向借鉴的意义。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走向现代化也使得其逐渐数学模型化

经济学研究中的模型,除了文字模型和图表模型以外,数学模型是重要的表达和分析方法。当前政治经济学的数学化,已在以下方面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新的数学应用模型的研究和数学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运用,丰富了解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理论的工具,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现代化带来了很大后备支撑。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数学模型焕发新的活力和生命,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通过数学工具、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创新,助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化,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也逐步精细化

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不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派化,不是为了代表劳动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而是都应站在劳动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整体立场,都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和理论精神,都应尽可能地全面系统掌握实际经济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理论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由于认识上的不同或不能完全做到“三个都应”而形成各自的学术流派。我国经济体系分工日渐精细化,经济是文化好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研究领域越来越细致,研究分工也越来越明确。研究分工的细致化给整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在宏观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才越来越少,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性,研究范围日渐细致也势必会使得宏观研究被人为摒弃。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趋势逐步明显,我国经济正大踏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也给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新的生命力,助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将成为我国马列主义研究学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于金富: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 赵学清.: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问题[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9(03)

[3] 洪远朋: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7)

[4] 赵学清: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现实走向[J]. 中州学刊. 2008(04)

国际政治趋势例6

一、政治的内涵和性质

(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作为上层建筑,要有一定经济基础作为经济条件,并且都有一个特定的经济内容;经济问题聚集到一定程度或者到了一定高度,这将不可避免地转化成政治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是被动决定的主体。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政治有巨大的作用,作用于经济,作用于社会,政治一定历史条件下甚至可以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速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生产为出发点,立足对社会生产和社会政治关系的研究,研究政治关系在整个社会的重要角色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也提供了政治经济中的“政治”,研究生产和生产力以及和上层建筑的的辩证运动关系,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政治的本质。

(二)当代的“政治”新内涵。

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对政治的本质以及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揭示,为我们理解“政治”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当代经济全球化下的“政治”指的是什么?它是一个狭义的政治,是国家权力的主导思想和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的权力的运行机制。武汉大学的刘德厚教授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的内涵,以及结合国内的社会,不同的全球性的人类关系,协调和控制不同性质的人的利益和全球性关系的方式或手段不同,把政治分为“强权形式的政治”,“经济形式的政治”和“文化形式的政治”。湖北大学刘建平教授抽象概括国际政治的理论有两种形式,“国际权力政治”和“国际经济政治”:前者主要是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和控制该国的政治关系,形成“国家权力政治,即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寻求实施的控制行为和意志的政治权力,从而获得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的政治利益。各国对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控制,形成“国际经济政治”,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对外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外交,寻求自己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格局,以适应当代社会历史的发展,丰富了当代政治内涵。

二、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

(一)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

随着苏联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政治局势进入新的时期,国家将趋向多极化结构发展。首先,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既不能创造一个单极的世界,也不能长期保持这种“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其次,国际政治势力风起云涌。不仅是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国际事务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区域化和集团也显现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以欧盟为楷模进行各种尝试,极大地促进了多样化。

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中国将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一个“极点”,因为这是中国民族以世界各国为立场,中国正在建立一个新的使政治和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世界,也确保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和平、发展、合作的大趋势。

和平、发展、合作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当今世界变化就是从旧世界演变过来的,旧世界是一种战争革命的时代,其特点是冷战、对抗、暴力和冲突,这个时代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今天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时代,潮流中会有新旧的东西在较量,在斗争,新生的正确的有生命力事物必将代替旧的暴力的错误的落后的事物,这是国际关系中最大的特征,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占主导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大趋势。

国家世界中,首先是西方国家崛起,它们崛起的时候国家人数很少,几千万人,能有几亿人就很了不起了,他们掌握了世界的趋势也拥有了全世界的资源,虽然当时他们的崛起是发展的是可持续的。但是现在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他们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这是世界的主力军和力量。现在的国际力量主力军在亚洲,因此,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个当前政治非常明显的大趋势。

三、中国的当前国际政治关系

(一)中美关系。

中美概括来说就是中美关系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中美建交以来,中美之间就存在很大的矛盾和分歧。我们两个国家政治制度不一样,历史文化传统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这就决定两个国家之间必然有很多的矛盾分歧和意见不一致的地方。中美建交到现在,中美关系有了大发展。以前在美国的市场的商品是没有中国的商品,但是现在中国制造大量走进美国市场,双方之间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由于中美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这么多年来中美关系才有了巨大的发展。

中美之间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但是我们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这是中美双方很重要的论断。比如售武的问题,的问题,贸易摩擦问题。这些问题是相当长时间都存在的,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影响或者使两国关系停顿甚至完全倒退,这就说明双方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都考虑了大局。

从宏观来看,保持和发展中美关系,使得两国关系能够继续向前推进,这符合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双方的关系好不仅有利于双方,而且有利于世界。

(二)中日关系。

中日概括来说就是中日关系和则两利损则俱损。把中日关系放在世界大变化的背景下来看,在今天中国的外交棋盘上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提升了。国际关系的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说明了亚洲在崛起。亚洲崛起是经过五个大浪潮:战后第一个崛起的大陆是亚洲,在亚洲第一个崛起的浪潮是日本,日本人发明了出口导向型模式;第二个浪潮是台湾、香港、新加坡和韩国;第三个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一些国家;第四次就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印度实行改革。在世界大变化的情况下,亚洲崛起的大趋势会改变世界的面貌,国家关系的重心在向太平洋亚太东移,在这个东移的过程中,中日关系好会使这个势头更好,中日关系坏会使这个势头受到影响。所以

中日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

日本的政策符合世界变化的大趋势,世界在变化,日本如此重视亚洲是一个新的现象,在今天世界大变化的时候,我们要提升日本在外交当中的作用,这样做对中日两国有好处,也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三)中俄关系。

中国不能失去俄罗斯这一重要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也长期需要中国,“两国关系紧张对俄罗斯来说简直就是战略灾难”。中俄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有效率的合作机制将把两国关系继续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理念已渐入两国民心。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各自主流社会的强烈愿望。中国视俄为全方位战略协作伙伴,俄也将中国作为最亲密的伙伴相待。两国睦邻友好、深化各领域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战略选择,也是两国历届领导人的高度共识,更是两国的民意所在。201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两国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共同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优化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推动经济技术合作和大项目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推向更高水平,造福于两国人民、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国际政治趋势例7

一、治理理论概述

“治理”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和拉丁文中的“掌舵、引导、操纵”原意,治理的过程也就可以理解为一个组织或社会自纵、掌舵的过程。[1]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N・罗西瑙认为,治理是通行于规制空隙之间的那些制度安排,或许更重要的是当两个或更多规制出现重叠、冲突时,或者在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需要调解时才发挥作用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2]格里・斯托克指出:“治理的本质在于,它所偏重的统治机制并不依靠政府的权威和制裁。‘治理的概念是,它所要创造的结构和秩序不能从外部强加;它之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3]从词源和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治理是一个协调和系统的网络,这个网络是多方主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的合作和妥协而形成的,而在这些主体中,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被弱化,社会和组织的力量应该得到发挥。治理打破了常规的规则与制度安排,仿佛规则与制度并不是那么重要,而目标就是解决问题,那么,治理也的确解决了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有学者将治理理论的谱系分为:以“市场”为中心的治理,以“网络”为中心的治理,以及以“国家”为中心的治理。[4]我更赞同“网络”治理,网络治理模式更符合公共政策的复杂和网络状的环境,更有利于政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网络治理模式包含多主体和多层次,在运用治理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时,要从市场、政府、社会(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和个人)三大主体以及全球、区域、国家三大层次进行。尤其针对本题的核心内容:世界移民问题,采用网络治理理论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问题。

二、世界移民问题

(一)世界移民现状

随着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世界移民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数量上看,1965年,全球国际移民只有750万人,到1990年增至1.54亿,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蓝皮书显示:2013年世界移民人口数量达到2.32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2%,比2010年的2.14亿增加了0.18亿,比2005年的1.95亿增加0.37亿。2000-2013年间,移民人口数量年平均增长率2.2%。[5]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的《2013国际移民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接近59%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地区的国际移民占世界移民总数的41%,其中,仅2013年,居住在发达国家和或地区的1.36亿国际移民中,8200万(6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5400万(40%)出生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定居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9600万国际移民中,8200万(86%)出生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其余的1400万(14%)出生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国际移民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也在逐步提高,2013年为3.2%,1990年这一比例为2.9%。[6]从流动趋势上看,流动趋势可分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以下分别简称趋势一、趋势二、趋势三、趋势四)。根据联合国《国际移民报告2013》中按来源地和目的地划分的国际移民人数统计图(图1)显示,趋势四的移民方向一直是主流,而趋势三则是势头最强劲、增速最快的,并于2010年与趋势四数量相当,之后两种趋势发展并驾齐驱。趋势一一直是处于平稳的态势,虽有所增长但涨幅不大。移民浪潮中程度最弱的要数趋势二,在2012年以前数量平稳且稍有下降,但在2012年以后却出现了大幅增长趋势。

(二)世界移民面临的问题

1、非法移民问题。非法移民有非法滞留和非法偷越国境两种方式。在现代,非法移民的方式也变得愈加多样化,类似于通过旅游、探亲、劳务、“协议婚姻”、公派等方式进行的非法移民,更是防不胜防。据国际移民组织2000年的保守估计,全世界1.5亿国际移民中就有3000万属于非法移民。[7]非法移民最大的危害在于这类人群可能会在迁移时或迁移后与非法组织或活动有所牵连,带来很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2、社会问题。移民给输入国或地区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当地外来人口的增加,由于各种原因就会间接产生宗教冲突问题、与当地居民的融合问题、对于当地公共资源、就业机会的抢占、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以及可能带来一些社会秩序问题。

3、环境问题。人口的迁移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从常规和非常规两方面说明,常规环境问题就诸如垃圾处理、排污设施、资源消耗加剧等,而非常规环境问题则如微生物入侵。我认为,非常规的环境问题具有隐蔽性、危害性更大、影响范围更广等特点,但常规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视。

4、对政治系统的挑战。随着移民涌进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就要要针对移民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进行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在民主、公平与效率之间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再加上移民的不稳定性,着实对政府及公共部门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5、人才的流动。就拿我国为例,最初的移民是拥有者高学历和知识水平的人才,这部分人的流失对于我国的发展的损失是巨大的。而对于类似于美国这样的世界移民主要输入国来说,人才的大量涌进也是造就其世界领头羊角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世界移民问题的治理

世界移民问题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影响面十分广泛,对于世界移民问题的治理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要遵循网络化的治理原则,整合多层次、多主体,共同治理来自世界各地或移去世界各地的移民问题。

(一)多层级治理

从全球和区域层面来看,国际移民组织的出现和国际移民法规的出台已经证明了世界移民问题的全球化和区域性治理开始逐步呈现。在涉及移民问题不同领域的国际法规主要有两个方面:关于国际移民个体权力与责任的法案包括宏观的诸如不区分性的《世界人权法案》、《公民权力与政治权力公约》和针对弱势群体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微观性的具体到跨境迁移人口的诸如《保护所有移民工人及家庭成员权力国际公约》、《移民就业公约》、《国际难民公约》等。这些法规的特点是以法律形式固定并对签署国具有约束力。由国际性公约需要同意该合约的国家进行签署,才能对该国家的移民进行保护。据统计,截止2009年7月,签署《国际难民公约》的国家增加值144个,签署《保护所有移民工人及家庭成员权力国际公约》的国家增至41个等等。[8]国际移民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体系外的移民治理领域的国际组织,自成立来一直致力于全球移民问题的治理。最早的国际移民组织发起于处理难民问题,并在“二战”前后的难民保护与难民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际移民组织正式成立于1951年,经历了从欧洲地区行为体向全球行为体的转变,其治理的主要领域逐步扩展为:移民与发展、促进移民、规范移民以及帮助被迫移民,所进行的活动涉及技术合作与能力建设、数据与研究、移民权力与国际移民法、政策争论与指导等。国际移民组织通过采取非正式移民区域磋商机制与区域内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加强合作,推动区域内移民治理的完善。[9]

在国家层面看,除去对外的国际合作,大多数国家更愿意单方面的采取移民治理措施,但是,当国家面临腐败、犯罪等跨越国界的限制时,一个国家的力量就显得无力。各国制定了针对本国国情的移民政策,不仅要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各国的移民政策以及国际影响。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国家层面的世界移民治理问题要结合多主体治理,在国境内形成对对民问题的多头治理模式。

(二)多主体治理

在概述治理理论中我就谈到了多主体治理中的主体应弱化政府和市场的功能,而强化社会的作用。在针对世界移民问题的多主体治理过程中,国家政治系统应该只起到大政方针的引导与指向作用,是一个宏观的掌舵人,而具体需要市场和社会进行实施与补充完善,然而市场是理性的,世界移民问题确是复杂,有很多诸如风俗、宗教等感性的成分夹杂其中,因此,社会的作用就变得不可替代。我在这里将社会中的力量分为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组织两大类,营利性组织也可以看做是市场中的力量。首先,国家政治体系对外参与国际移民组织和国际移民法规,对内规范移民的迁入和迁出所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严格把控出入境申请,加大对出入境检查的投入,把好最外层和最宏观的关卡。其次,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为移民及其家庭的安居贡献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市场也是滋生移民不良行为的场所,因此,市场所要做的不仅是保护移民的就业权利,还应做到的就是对初入境的移民进行监督和考察,这就需要以营利性组织或个人作为主体,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最后,社会角色应补充国家和市场的职能漏洞,社区是最小的的社会单元,也是跟移民个体接触最为密切、最为息息相关的单位,社区要做的就是将移民的状况及时反映给上一层级,并积极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帮助移民更好、更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减少不同风俗文化、等带来的冲突。成立针对世界移民的专业的公共移民组织,结合社区工作,可以将整个国家的移民状况进行综合治理,影响范围更广。社会中基本单位是个人,所以,本国或本地区的居民也应该树立一些针对移民的意识,比如说保护合法移民的权利、善待外来移民、尊重外来移民的风俗文化、勇于检举外来移民的非法或不良行为等。

参考文献

[1]翁士洪,顾丽梅.治理理论:一种调适的新制度主义理论[J].南方社会科学,2013(7)

[2][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

[3][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2).

[4]李泉.治理理论的谱系与转型中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新华网.《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http://.2014年02月07日

[6]张秀明,密素敏.国际银民的最新发展及其特点――兼析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的概念[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3)

国际政治趋势例8

(1)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

(2)强调公民的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

(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特色;

(4)成文宪法形式被普遍采用;

(5)宪法基本上仍然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法律现象,局限于西方文化圈。

2.简述英国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答:17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逐渐取代封建经济关系,作为一个阶级的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并于164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宪法就是在这一革命过程中产生的。而英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特点,并由此导致英国宪法产生如下特点:英国宪法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由一系列宪法性文件累积而成,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封建王权的形式得以保留下来;有些旧的法律也成为了新宪法的组成部分;不具备根本法的形式特征等等。

3.简述1918年《苏俄宪法》的意义。

答: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新型的现代宪法——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1918年7月,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根本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宪法,苏俄宪法的意义在于:

首先,它突破了资产阶级宪法和宪政的局限性,使宪法成为无产阶级实现民主和组织国家政权的根本法;

其次,它第一次系统地规定了经济制度,扩大了宪法的调整范围,使宪法由传统的政治领域进入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从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再次,苏俄宪法推动了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发展。

此外,苏俄宪法还使宪法突破了西方文化的范围,开始成为世界文化现象。

4.评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仅有的一部反映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宪法性文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具体体现。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树立了民主观念,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作用。但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和任务,具有明显的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妥协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权利,因此只存在了一年多时间就被袁世凯*所撕毁。

论述题

试论现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答:宪法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内部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将不断发生调整,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国际社会对国内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因此对现代宪法的发展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一般而言,现代宪法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权力日益集中、行政权力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权力的集中主要体现在:

(1)在传统的集权国家,国家权力的重心在中央,虽然有的国家在宪法中也有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的规定,但地方的权力由中央决定,地方并无脱离中央的权力。

(2)在奉行地方分权并以此为基础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中央对地方的干预也越来越多。

(3)在联邦制国家,联邦中央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对其成员的干预不断扩大。

2.宪法越来越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宪法在组织配置公共权力的同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也日益加重,因而公民基本权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主权在民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调整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以来,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日趋广泛,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也出现了专门化的趋势。

3.宪法的保障加强,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已成为一种潮流。自美国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例确立违宪审查制度以来,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同时还有不少国家并不满足于普通法院的审查,进而建立起了专门机构来监督宪法的实施。特别是二战以后,许多国家进一步完善了宪法监督制度。

4.宪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

二战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朗,因而全球化对宪法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宪法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

(1)对国际法的直接承认和接受。例如德国基本法;

(2)对国家主权有条件的限制。例如欧盟对其成员国主权的限制;

(3)围绕****问题签署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体现了公民权利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4)从宪法国际化趋势的方式看,过去主要通过政治手段,而现在则是多数国家通过主动采取措施来顺应国际化趋势。

国际政治趋势例9

资本的扩张性特点,使其创造了世界市场,进而将世界联结为一体。从很大程度上说,“存在于全球资本主义背后的驱动力也是推动全球体系的、占主导地位的、尽管不是唯一的驱动力”。[1]因而,经济全球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全球扩张上是一致的。另外,平等、自由、公平、公正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普遍要求。一方面,多种主体和多种力量参与全球贸易、资本、信息、市场、企业和人口的扩展。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关系和行为也进行了重组。在此背景下,建立和完善国际关系基本主体间的民主机制实际上就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应有之义。如果说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全球生产力发展及其在经济基础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反映的话,那么,国际关系民主化则是全球上层建筑领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的结果。简言之,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互动性。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内在的关联性

在全球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和阻挡。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表现在国际关系领域就是国家间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国际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日趋增大。总体而论,经济全球化作为生产力推动下经济运行状态的演变进程,其社会进步意义深远。由于经济从财富、生产、竞争与分配关系等方面对于国际关系产生、发展、丰富、繁荣的过程发挥着重要影响,[2]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就存在相当大的关联性。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都是在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的,体现的是生产关系对应于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调整与变革。

经济全球化以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基本动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跨越空间限制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实现物质和信息的充分沟通,不断扩大共识,共同制定并遵守各项规则,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3]经济全球化从运行模式看,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从其运行结果看,是世界各国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世界经济决定国际政治,国际政治反作用于国际经济,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在国际关系领域的集中体现。国际政治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服务于各国国家利益的实现。而国际政治领域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突发性和对抗性因素的化解,又都离不开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二者的关联性是明确的:一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其综合国力,进而影响该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国际经济政治化和国际政治经济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国际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被越来越多地赋予政治目的,一国往往通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并借助政治外交手段来谋取本国的经济利益。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内在的关联性还表现在二者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必须通过其彼此间的协调来缓解。

冷战后,国际政治依然停留在国家的层面上,世界经济的发展却日益显示出全球化的特征。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国家处理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的基本方针,这导致国际间的协商机制无法充分发挥根本性作用。尽管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国界和文化的差异,但经济政治化趋势却引发了民族主义甚至霸权主义某种程度上的反弹。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接二连三,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经济与政治对立统一的关系,决定了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分工的不平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均衡等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经济全球化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国际经济领域的差距扩大、矛盾加深和对抗增强,国际关系民主化也就更加难以实现。国际关系上的不平等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也相当明显:国家间政治上不平等,在经济活动中就谈不上平等;国家间的疑惧越深重,国家间经济交流与合作就越难以实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之间的对立性和差异性,是在比较中产生和加深的,必须通过二者的协调发展逐步缓解。

(三)从本质上讲,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内在的关联性,对于国际经济政治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其运行机制和实际效果方面具有相通之处。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国家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加强交流与合作成为现实。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益所得状况。不同经济实力的国家谋求经济利益的欲望和能力不同,所以在获得的经济利益自然存在差别。全球范围内财富的再分配、缩小国家间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有赖于全球化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该机制既要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要求,又要体现世界各国协调发展的要求。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就需要世界各国之间消除敌意,不同民族国家和睦相处,并建立起国际民主机制。政治利益的核心是权利。国际政治利益的分配,实质上就是国际政治权利在国家间的配置和重组过程。不同国家对于政治权利的诉求存在区别,在国际政治利益分配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性。国际政治领域的矛盾与冲突,从根本上讲就是围绕权利展开的。总之,就利益的再分配过程而言,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强者越强,弱者更弱,是客观规律使然。要解决两极分化的矛盾,必须加强有关国际政治经济合作机制建设。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积极互动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协调一致性,是二者良性互动的基本内涵。所谓良性互动,主要体现在相辅相成与互相促进方面。这是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互动性内涵的首要内容所在。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家间关系以此为契机有了较大的改善。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互相联系、层层推进,推动着商品、资本和信息的跨国流动,使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都有了更大的发展。这种形势下,全球经济合作的作用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国际关系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自身已经处于一个相互依存、俱荣俱损的国际体系之中,全球化的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也已得到普遍认同,为协调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统一的理念、准则和价值尺度。国际关系中的各行为主体共同协商国际事务,开始逐步指导和规范着国际关系的总体走向。从实践的层面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合作层次不断提升,通过相互磋商与谈判,签订经济协定,在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准则的框架内借助协商谈判机制,解决彼此间的贸易合作和贸易争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区域经济政治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国际政治多极化进程的发展,这为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全球化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欧盟作为区域经济共同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其国际政治与经济影响力也不断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由美国单极主导演化为美国、欧洲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围绕着世界经济体系内的规则展开的较量与斗争,由于各方面力量对比的变化,少数几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凭借经济政治优势,直接将其国内或内部规则延伸为国际规则的做法越来越不得人心,日益淡出国际舞台;国家间相互协调,在合作中产生新的国际规则,进而形成全球性制度规范,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协商决策机制的中心。多极化意义在于:任何一极都不能凌驾于其他力量之上,不能单独或联合主宰世界,国际事务应当由国际成员平等协商和民主解决。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总之,国际政治多极化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从而为国际关系民主化机制的形成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三)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过程中,南北矛盾推动南南合作日趋密切,促进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也促进了国际民主政治的建设。

改革现存不合理的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一贯的立场和要求。经济全球化进程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特别是贸易、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与对抗始终交织在一起。尽管双方合作趋势在不断加强,但是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以集体的力量改善处境的整体生存能力,从而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同主体平等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一样,国际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世界各国平等参与,只有反映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合与力量整合,有利于国际民主政治建设。

(四)经济全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美国的国际霸权战略,对于国际协商机制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前乃至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国的国际霸权战略与单边主义政策是威胁国际民主政治建设的最主要方面。冷战以来,美国以自己的制度、民主、价值标准衡量各国,动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手段,维护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压倒性优势,例如,美国在处理伊拉克问题上的单边主义做法,不仅加深了美国与伊斯兰国家由来已久的矛盾和对立,而且加深了美国与传统盟友之间的分歧与裂痕。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贸易领域利益磨合所造成的国家间关系的调整,经济的利害关系与政治立场态度结合更加紧密。美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美国的国际政治战略不能无视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反应。这对于美国实施国际霸权战略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促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为实现二者协调运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良性互动与彼此制约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同样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引发世界范围内新的不公平与不稳定因素上升,国际民主政治建设步履沉重。促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实质上就成为消除二者之间不协调不稳定因素的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作为基本主体的现实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世界各国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应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理念。

一战后兴起的否认国家的诸多观点,二战后逐步演绎为关于建立无国家的世界的设想和冷战结束后的过时论,[5]其观点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已经带来国际社会的新秩序,“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的不和谐、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6]西方的现实主义学者强调,国家利益在国际交往当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国家利益的保障不可缺少。“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所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7]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非但没有消除,反而加剧了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国家过时论在现实中是站不住脚的。当然,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传统的国家观必将发生某些变化:以国家利益为主的观要向兼顾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观转变,以政治为核心的观要向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化内容的观转变,以保护自身为出发点的观要向以合作为出发点的观转变。[8]实际上,作为国际政治经济活动基本主体的民族国家都需要建立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友好合作、共同发展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来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共同目标。

(二)反对文化霸权,倡导合作互谅的精神,寻求国家间协作与联合的有效模式,促进国际间新的合作文化的产生,发挥其在国际民主机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更加明显,谋求政治、经济与文化霸权,已经成为美国对外基本战略方针。冷战以来,美国视本国利益高于一切,强调国内法甚于国际法,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实施保护主义政策,以新帝国主义论指导对外战略,严重阻碍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共同文化与多元文化在一体化进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形成全球政治经济统一观念的重要基础。消除文化霸权,推动多样性与共性和谐统一的现代文化,倡导互谅合作精神,成为促进国际民主机制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把握住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在解决国际事务过程中坚持国际社会成员平等协商、民主决策,推动多极化格局的建立。

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一般意义上说,当今世界逐步形成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五大力量中心。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竞争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更加激烈地展开,多样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促进了各力量中心的相对均衡,使得相互间对话与沟通、竞争与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在实质上反映不同社会文明之间的此消彼长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融合形势。生产力上的发达与落后的矛盾、文化上的西方与非西方的矛盾、经济上的南方与北方矛盾、政治上的权力与公理的矛盾,在比较中逐步演变,通过国际间的各种斗争得到整合。[9]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区域政治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从世界上主要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历程看,参与国之间的互相信任、彼此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由贸易和政治协调合作机制是提高一体化程度的前提。国家间的信任与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既是地缘战略利益的反映,又是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观念相接近的结果。基于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要求,以契约合作机制为核心的集体安全将成为国际地区安全合作模式的基本发展方向。这都为多极化格局的建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结语

关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作用,中国领导人曾经多次表示,要充分重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性国际组织在多极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在未来多极化格局的基本框架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国把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确保中国经济安全,当作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之一。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都会出现新的特点,各种国际力量的博弈会产生诸多效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将呈现出更多的复杂不确定性。中国必须全面地分析这些方面的问题,把握住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走向,从容应对,积极参与,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良性互动,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48.

[2]谢震.经济影响国际关系的探源性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5):3.

[3]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

[4]王杏芳,曾子熠.对国家原则的再认识.国际问题研究,2002,(3):35.

[5]kenichi Ohmae: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New York:Free Press,1995:5.

国际政治趋势例10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战略格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也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毫无疑问,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能源和资源的依赖以及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依赖,这就使得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未来世界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潮流继续前进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在经济发展上起示范作用,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重要影响力作用。当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等已经愈加成为全球范围的产物,全世界的文化也在碰撞中交融,世界不再是无数文化共存却又毫无联系的散沙,尽管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很多年里,世界格局再也没有发生改变,并依旧保持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而现实的情况是各个国家不会因为结果而去追求结果,只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去实现结果。为求生存,只能通过压榨、战争等方式实现资本、科技的积累,从本国公民利益出发,寻求更加利于本国发展的国家环境。

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愈加鲜明。目前,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风险,以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为代表的持续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由此而引发了社会危机和价值观危机,而席卷西亚北非的历史性政治大动荡和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向亚洲地区转移,使中国周边环境出现新变化,形势日益严峻。这些将深度地影响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国际战略格局变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