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政治安全培训模板(10篇)

时间:2024-03-12 14:50:55

政治安全培训

政治安全培训例1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37-01

引言:档案整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利用价值,档案整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要想真正的解决档案整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提高文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加强档案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只有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培训,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法治意识,增强全员防范意识,才能筑起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本文就提高安全生产法治意识,从观念、制度、内容、形式、考核体系方面,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的质量。

一、目前安全生产法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安全生产法治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企业甚至地方领导,对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工作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将安全生产法治培训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不少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视有关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的规定,一旦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损失惨重。

(二)安全生产法治培训法规制度尚不健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监管机制的变化,尤其是面对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规定,我国现有安全生产法治培训法规制度已暴露出不少问题:首先是有些法规修订滞后,造成安全生产法治培训职能交叉,一定程度上加重企业负担;二是部分立法迟缓,可操作性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法律、法规或标准存在缝隙,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安全生产法治培训投入尚显不足。近年来,由于不少国有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无力保证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的投入,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又不愿意在安全生产法治培训方面进行投入,没有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经费,导致生产经营单位的整体安全素质、安全意识偏低。

(四)监督管理机制还未健全。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培训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培训的监督管理考核机制相对滞后,对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的组织机构约束不够,培训考核欠规范。同时,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情况的监督检查也明显缺乏力度。

二、 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工作水平的对策

(一)切实担负起地方的监管责任。地方党委和政府要高度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工作,领导的高度重视将为做好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障。坚持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要明确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的重大意义,提高对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工作的认识,把握总体目标,按照 “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明纪律、务求实效”的要求,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按“一切工作具体化”的要求,明确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的工作任务,详细制定学习、考评、后勤保障等各项措施,确保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层层到位,确保安全生产法治培训质量。

(二)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内容应重点突出。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必须根据受教育的对象的情况,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的内容、层次应该有所不同,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不仅起不到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应有的效果,还可能使受学习者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法治培训要在培训大纲范围内,加强培训需求判研,完善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模式,努力做到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培训对象的层次化、培训方法的多元化和培训内容的实用化,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因人施教,增强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的针对性。

(三)必须加大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的投入力度。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职工培训经费应在安全生产保障预算中足额列支并且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升级时要专门安排专项安全生产法治培训资金。同时,考虑到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安全生产法治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将安全生产法治培训部分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由政府、企业有机分担的企业安全生产法治培训的投入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安全生产法治教育齐抓共管的合力。

(四)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法治人才奖励制度。将培训考核结果与经济鼓励相结合,运用经济杠杆去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学习成绩优秀的职工给予适当奖励,对在安全生产法治培训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人才进行表彰奖励,适时举办法治知识创新、比赛和评选活动等,都是值得推荐的好举措。这种培训效果与经济奖励动态结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的目的,促进企业实现安全好、效益高、发展后劲足的良好局面。

政治安全培训例2

 

根据《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教育系统“三查三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教育综合治理,集中开展“查学生学籍管理,整治跨片区招生导致大班额问题;查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问题;查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校园周边乱象”(以下简称“三查三整治”)工作,解决我县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环境,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县教体系统大班额、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校园周边乱象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活动,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治理,不断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水平,努力为学校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全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从即日起到秋季学期开学,集中开展为期200天的“三查三整治”行动。消除大班额方面,进一步落实“三长”责任制,到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时,我县大班额比例控制在2%以内。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加大对在职教师违规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补课查处力度,加大对无证开展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及其他违规开展培训机构的整改力度,对符合标准的尽快进行办学许可,对不符合标准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停业整顿,直至取缔。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面,对校园周边治安状况、文化娱乐场所、各类违规经营行为、交通安全等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重点任务

(一)查学生学籍管理,整治跨片招生导致大班额问题

检查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落实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三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榆政办发〔2020〕21号)工作落实情况。重点排查“三长”责任落实情况,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立情况,消除大班额年度建设项目完成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照起始年级入学人数排查学籍异动情况等。集中整治“三长”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不健全、项目建设进度慢、消除大班额年度目标任务未完成等导致大班额的突出问题。特别整治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执行不力、学籍管理混乱、将生源信息外泄致使人籍分离等现象。整治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借学校共同体等名义抢夺优质生源、招收插转生、制造人籍分离,部分普通中小学完成招生任务后违规接收插转生导致大班额等招生乱象。县教体局要在5月份前,将本年度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招生方案报市教育局、县政府审核备案,并在城区范围公示。

(二)查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问题

检查我县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榆政办发〔2019〕40号)、市教育局等五部门下发的《榆林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基本标准(试行)》(榆政教发〔2019〕127号)和《定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定政办发〔2021〕1号)工作情况。重点排查在职教师“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等行为,排查《榆林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基本标准(试行)》和《定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的校外培训机构名称、办学场所、师资队伍、培训科目、教学点设置、资金管理、章程制度及疫情防控等落实情况。整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治理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过程中有关部门认识不高、责任不明、排查不准、整治不力等问题。集中整治在职教师“组织、参与校内外有偿补课及组织、推荐或暗示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等师德失范行为;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无证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超纲超进度培训、聘用在职教师兼职培训、违规收取培训费用、疫情防控和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规范不达标等突出问题。各学校要在放假前,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和签定《榆林市中小学教师师德承诺书》。

(三)查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校园周边乱象

检查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五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陕教规范〔2018〕4号)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陕西省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十条措施》(陕市监发〔2020〕110号)落实情况,排查校园周边治安、文化娱乐场所、食品经营场所、交通安全等治理情况。整治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不到位、部门日常管理职责体系不健全、警校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集中整治学校周边“护学岗”建设不齐,上、放学高峰期勤务机制不完善,网吧、电游室、音像书刊点、彩票店、棋牌室治理不力等问题;整治食品安全承诺制度、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通报制度、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高盐高糖高脂食品风险警示等制度不健全问题,整治校园周边流动摊贩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培训、食品经营网格化监管、食品抽检等措施落实不力问题。各学校要认真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引导每位学生自觉遵守《榆林市学生校外安全倡议书》。

四、实施步骤

“三查三整治”行动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安排部署阶段(1月16日前)。召开全县教体系统“三查三整治”专题部署会议,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整治重点及要求。

(二)自查整改阶段(1月31日前)。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开展“三查三整治”工作。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要明确相关责任人,全面开展自查,做到重点领域全覆盖。对于发现的问题逐一记录,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向教体局报告。教体局要逐条建立问题台帐,形成整改方案。

(三)督查整改阶段(2月1日至3月30日)。根据整改方案,全面开展督查工作,逐条整改落实,保证“三查三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四)整改提升阶段(4月1日至9月10日)。县政府、教体局适时组织“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或整改后反弹现象持续跟进。总结“三查三整治”行动工作经验,推广典型案例,构建教育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三查三整治”行动是回应百姓诉求、治理教育乱象、净化教育生态、推进全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全县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结合当前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追问初心,担当使命,全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县政府成立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我县“三查三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任务。县教体局要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协调组织开展好“三查三整治”行动。对于消除大班额,以教体局牵头为主实施;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治理,由教体局牵头,市场监管、公安、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配合实施;对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建立教育、公安、市场监管、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强统筹部署,夯实工作责任。各部门要在认识上找差距、工作上找短板、措施上找弱项、落实上找问题、安全上找盲点,围绕2021年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坚持统筹实施、组合推进,全面强化依法治教。要严格按照“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全面细致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坚决实行“零容忍”,该停止的立即停止,该整改的立即整改,该处理的严肃处理,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强化督导考核,严肃问责排查整治不力现象。“三查三整治”行动期间,县政府将对各部门、各单位综合治理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同时,将“三查三整治”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加大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对认识不足、治理不力、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单位,县政府将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教育系统良好政治生态。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官方网站等网络和新媒体,以专题形式全面、准确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科学教育观念和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典型案例形式大力宣传“三查三整治”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榜样个人,以教师师德承诺书、家长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倡议书、学生校外安全倡议书等形式,加大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治理的宣传力度,主动发声,引领舆论,讲好教育故事,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附件:《定边县教育系统“三查三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定边县教育系统“三查三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为推动全县教育系统“三查三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经县政府同意,决定成立定边县教育系统“三查三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彦强   副县长

副组长:蒋登峰   县教体局局长

        姚万红   县政府正科级督查专员

成  员:雷睿翔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曹文平   县纪委第三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

王  斌   县发改科技局副局长

谢淳杨   县公安局副局长

叶肖雄   县人社局副局长

张渊博   县财政局总经济师

彭虎程   县交警大队教导员

何红飞   县卫健局党组成员

孙常青   县资源规划局副局长

韩  瑛   县住建局副局长

张生文   县民政局副局长

梁小宁   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副局长

高牛宝   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高小平   县教体局副局长

吕宏斌   县教体局副局长

李立辉   县教体局副局长

刘午亭   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

乔海军   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大队长

韩世权   定边县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体局,办公室主任由蒋登峰同志兼任。

 

 

 

 

 

 

 

 

 

 

 

 

 

 

 

 

 

 

 

 

 

 

 

 

 

 

 

 

政治安全培训例3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强化建设施工领域安全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规范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生产行为,使因“三落实”不到位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三、职责分工

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制订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协调、督促县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县建委:负责组织实施职责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和在建市政工程建设施工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组织实施公路、水运交通工程建设施工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组织实施水利、水电站工程和病险水库整治工程建设施工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县市政园林局:负责组织实施市政设施管养、维护改造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县国土房管局:负责组织实施土地整治、房屋拆除维护工程、地灾防治工程建设施工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县质监局:负责对建设施工特种设备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县经委:负责组织实施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县电视台、电信、移动、联通、网通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通信工程建设施工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4月)。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依据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分别制订具体的、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专项整治方案,并于4月20日前报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4—7月)。县政府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督促有关企业、有关单位开展自查自纠。以6月份“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广泛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狠抓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掀起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检查、抽查及整改活动的高潮。按照本方案职责分工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制订的专项整治方案,在本行业领域认真组织开展拉网式的以“三落实”为重点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重大安全隐患,县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条块结合、属地负责”的原则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三)检查督查阶段(2009年8—9月)。县政府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组织开展督查和抽查;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会同县监察局、县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组成督查小组,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分行业、分片区适时组织联合督查,对发现存在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的,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严肃处理。

(四)总结评估阶段(2009年10月)。按照本方案职责分工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总结、评估,形成书面材料,于10月15日前报送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五、整治内容

(一)落实安全专项经费的足额提取和投入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478号)等规定,按工程总造价的1%—2%计提建设施工安全专项措施经费,并列入总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使用时单独设立账户,由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共同控制,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逐一检查全县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情况,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着力强化保障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对未按规定提取和支出的,依法进行处罚。

(二)落实安全专项技术措施方案的编制、审核和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年第1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等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危害因素编制操作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同时,做好论证和技术交底工作。对未按规定编制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依法进行处罚。

(三)落实建设施工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和国家七部局《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培〔*〕228号)规定,整合优化安全培训资源,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力度,加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强化农民工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未按规定进行培训教育、使用培训教育不合格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培训合格人员的,依法对用工单位进行处罚。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深化认识。县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单位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平安*的高度,深刻汲取武隆县芙蓉江大桥“10·28”建设施工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教训,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按照“一把手总负责”、“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建设施工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政治安全培训例4

摘 要 治安保卫工作人员承担着保卫企业和职工安全的职责,其思政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通过强化治安保卫工作人员思政工作,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力量源泉,为实现企业的健康和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文章针对企业治安保卫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强化企业治安保卫思政工作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 治安保卫 思政工作 路径

治安保卫工作部门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企业安全保卫的重要职责。但是,通过对企业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现状进行分析,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思政水平相对较低,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途径进行强化。因此,文章针对企业治安保卫思政工作有效路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治安保卫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思政工作是企业治安保卫工作力量的源泉

现阶段,思政工作和治安保卫工作存在密切的关联,思政工作能够为治安保卫工作提供指导,同时思政工作需要在治安保卫工作中实施,通过强化思政工作,能够对治安保卫队伍的不良风气进行净化,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治安保卫人才,进而为治安保卫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部分治安保卫工作人员收到拜金主义的影响,为了追求金钱不惜采用 各种手段,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强化思政工作能够帮助治安保卫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很好的杜绝上述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思政工作可以助推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

治安保卫工作在企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只有治安保卫工作做好,才能够为企业各项工作的进行创造稳定、健康的环境,为企业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做好保障。通过强化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思政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思想觉悟,做好自身的工作,为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保障。

(三)思政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治安保卫工作人员思想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企业众多方面的利益,如具有良好思政水平的治安保l工作人员,能够保证企业财物的安全,保证企业生产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提高企业形象,为实现企业的健康、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思政培训,提高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企业治安保卫思政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创建健全的治安保卫思政培训体系

企业为了提高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思政水平,需要创建科学、健全的思政培训体系,对治安保卫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以规章制度对准则治安保卫工作人员进行思政培训,不断提高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思政水平。由于企业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思政水平参差不齐,在进行思政培训制度制定时需要根据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实际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制度和方案,并严格按照培训制度进行执行,以此提高治安保卫队伍的整体思政水平。思政培训体系的创建,能够保证企业认真的对待思政培训工作,结合企业的管理制度,创建统一、科学的思政培训工作结构和格局,实现治安保卫思政培训工作的制度化,为保证治安保卫思政工作的执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坚持与时代同步原则

现阶段,时展速度非常快,企业为了治安保卫思政工作水平,需要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的原则,紧随时展的脚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挑战,并把握各种机遇,为企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应该根据时展的实际状况,对治安保卫思政工作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思想能够和时代同步发展,避免出现治安保卫工作人员思政水平落后于时代,甚至被时代所淘汰的现象。同时,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需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做好最近思政工作知识、理念的学习,为治安保卫工作人员做好榜样,引导治安保卫工作人员自觉参与思政教育培训和加强自我学习,全面的提高企业治安保卫队伍的整体思政水平,为实现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思政工作和治安保卫工作实践的结合

企业治安保卫保卫思政工作不能脱离工作实践,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创新思政工作,为了保证治安保卫思政工作效率,需要对思政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创新,以此保证思政工作能够符合时展的特点,充分的发挥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潜能,不断的提高其思政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培养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其二,求真务实,治安保卫工作必须要脚踏实地,对待工作需要秉承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水平,不仅需要肯干,还需要能干,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寻找合适、高效的个工作方法,全心全意的为企业和职工提供良好的服务。其三,严于律己,思政工作人员应该帮助治安保卫工作人员树立严于律己的观念,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从”。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不受物质以及其他诱惑,自律、自励以及自省,始终保持浩然正气,全心全意的为企业服务。

(四)强化监督

企业治安保卫思政工作不仅需要强化自身学习和自省,还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企业治安保卫工作过程中需要领导以及全体员工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此保证治安保卫工作人员能够认真的履行自身的职责。通过充分的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的监督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的思想主动性,主动、更好的为企业提供保卫工作。同时,企业为了提高治安保卫思政工作监督水平,还应该创建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设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和标准,对于思政工作学习积极、思想政治觉悟水平高的治安保卫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工作懒散、思想消极的治安保卫工作人员,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罚,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所有治安保卫工作人员强化思政学习的主动性,不断的提高企业整体治安保卫队伍的思政水平,为企业的治安管理和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思政集体活动

政治安全培训例5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贫困村为主要区域,以贫困人口为对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有效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切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推动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任务目标

1、培训任务: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培训。每年计划培训2000人以上,其中引导性培训1200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800人以上,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就业技能并实现转移就业。每年培训任务应在当年10月份前完成。

2、培训对象:贫困村内年龄16-40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劳动力。

三、培训内容

1、培训内容:一是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通过开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增强农村劳动者安全常识、遵纪守法意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技能性培训。围绕县内外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建筑、餐饮服务、保安、家政服务、服装、电子维修等工种为重点,实行“订单式”培训。

2、培训时间:引导性培训时间为10天左右,技能性培训为30天左右。

四、工作措施

政治安全培训例6

我国正处在和谐社会的发展时期,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公安工作的科学发展。新警察培训成为对公安注入新鲜血液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警察招录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公安类大学生通过考试进入公安队伍,以往短期的初任民警培训显得日渐单薄,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公安院校开始招收改制生。然而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依然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的初任民警大多来自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课堂书本的教育方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产生些许抵触,这种方式的政治教育收效逐渐降低。

一、初任民警培训政治教育现状

笔者在2006年至2008年在河南省开封人民警察学校先后担任河南省公安机关四期初任民警培训班大队长、教导员等职务,管理参训学员一千余人,其中大多为应届或近两年的大学毕业生。在日常与参训学员交流与沟通当中,发现有的学员存在厌学情绪,对培训所授课程存在逃避、敷衍了事的心理,根据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到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学员在思想意识方面没有深刻认识到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对公安工作性质不够了解,仅仅把警察当作一份普通工作,没有体会到警察职业的政治性和使命感。二是因为有的学员大学所学专业和公安业务相差较远,对公安业务感到陌生,担心参与公安工作后会逐渐荒废所学专业。三是通过对公安专业课程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对警务工作完全不感兴趣,平凡而艰苦的警务工作和自己原本的心理预期差别较大,对未来的从警人生之路产生了厌倦、逃避的心理。

二、初任民警培训中的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初任民警培训对象多是八零后或九零后

政治教育是对思想的教育,对于不同的时代,应该有所区别。当今初任民警培训的对象大多数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思维活跃,期望新鲜事物的出现,对于传统的课堂书本教学早已没有了新鲜感,甚至有的产生了抵触情绪。这就使以往的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授课教师大多与公安实践相脱节

对于大多数培训学员而言,政治理论的学习早在系统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中烂熟于心。然而与实践的结合却正是他们知识的空白。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民警培训中,政治教育的授课教师大多没有公安实践经验,这就对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生动性有了一定影响。

(三),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待转变

传统的书本课堂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年轻人的需要,那么我们就应当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或途径,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

三、初任民警培训政治教育变革初探

(一)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就像医生看病要对症下药一样,我们初任民警政治教育也要因人而异。对于思维活跃,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而言,政治教育应该是适应他们思维发展的新观念和新内容。众所周知,政治教育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应当探索新的授课艺术和授课方式,尽可能把政治理论“揉”进各种适合年轻人接受的新鲜事物中去,改变以往的课堂、书本、课桌、黑板等授课形式。如开展室外授课、举办思想辩论等多种活动。

(二)师资培养也需重视实践经验

对于师资的培养,更是每一个教育机构应当重视的。为保证教学不脱离实际,英国警察院校的教师与警察部门的警官经常交流。专业教师一般签订1-3年的任教合同,在学校讲课和到实际部门工作交替进行,以便把警察工作中最新成果、经验传授给学员。我国初任民警培训中的业务课授课教师有的来自公安一线,有的实施过下基层调研,大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相比之下,政治教育授课教师却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得到实践机会。这就给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出现一个例子用上十几年的情况。实战经验的短缺给课堂的生动性带来的难度,也给授课教师的视野造成了束缚。因此,政治教育授课教师的培养应该包括一线实战锻炼。

(三)开辟新的教育途径,顺应时展

时展至今,网络已经成为每一个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台。我国的初任民警教育也应该合理利用起这一平台,为传统教育方式作补充。

(四)政治教育效果考核方式的转变

我国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试卷、考场,这就培养了大批应试型人才。而对于初任民警政治教育来说,思想上的接受和认同才是最重要的。就在2011年的年底,开封人民警察学校在对一期刑侦技术人员培训班进行考核的时候就已经在尝试新的突破。他们一改往日的闭卷式,把考场搬到了一间模拟现场。通过对模拟现场的侦查,既考察了学员实践的能力,又检验了教学效果的优劣。还从中看到了学员对思想政治的理解。这对学员和教师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杜绝了考试作弊的可能性,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获得了省公安厅专家考核组、参训学员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通过这种方式的实践,我们看到,考核方式“科学化”是具备可操作性的。无论对于什么年龄阶段的民警,检验学习效果和业务水平是我们考核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对于不同警种的民警进行不同的考核方式,即不拘一格。

(五)远程网络教育对初任民警培训政治教育的延伸

初任民警培训不能仅限于初任民警培训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结合每个不同的工作岗位,新警在适应警察工作的道路上应始终保持一颗“新”心。小到见习期,大到终身学习,政治教育要真正延伸到工作岗位上,才能做到实践出真知。

终身教育对于时刻处于工作一线的民警来说是一种挑战。他们很少有大段的时间参加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和培训,但工作的高强度不代表他们不需要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来充实自己。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也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四、结束语

初任民警培训中的政治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难免出现问题,这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作为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努力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的途径,为我国的民警培训政治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参考。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每一个公民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彦吉.中外警察教育与培训[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

政治安全培训例7

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非常重视人民公安教育培训及立法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与日寇和国民党反共、反人民阴谋进行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在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公安管理体制的同时,对人民公安教育培训及立法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和总结这一时期人民公安教育培训及立法的特点与经验,对加强新时期人民公安教育培训及立法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安业务工作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之保障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继承了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的优良传统,建立了各级人民公安机构,创造性地执行了党的公安保卫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锄奸、肃特、警卫、侦审、治安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公安、政法干部和业务骨干。在抗战各个时期,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安全保卫工作各有侧重[1]。

抗战初期的安全保卫工作以锄奸反特、保卫抗日民主政权、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保卫抗日民主政权,我党锄奸保卫工作的重心是动员民众集中主要力量,严厉镇压日本特务和汉奸分子,打击他们的破坏活动,巩固抗日根据地,保卫党和根据地军民的安全。同时,配合抗日武装力量,维护根据地的治安。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锄奸保卫工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考验。各抗日根据地的锄奸保卫机关和广大锄奸保卫干部,在党政军一元化的领导下,根据当时军事形势的变化,把锄奸保卫工作同军事斗争紧密结合,粉碎敌人武装进攻,保卫根据地,英勇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后期的各项公安业务建设都有强化,明确了工作原则,健全了工作制度,改进了工作方法。在侦察、情报工作上,加强了深入敌人内部的工作,推动了侦察破案,进一步掌握了敌情;在治安工作上,随着一些大城市的收复,进行了城市治安管理的探索;在预审、看守工作上,贯彻“九条方针”,纠正刑讯逼供现象,有了长足的进步等。

总之,抗战期间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人民公安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前进,为人民公安教育及其立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锄奸保卫教育的开展: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之基础

为了建立健全各级锄奸保卫机构,中共中央社会部、各级中共党委社会部和各根据地锄奸保卫机关,普遍开办锄奸保卫训练班,吸收、培训大批锄奸保卫干部,壮大锄奸保卫队伍。这不仅是锄奸保卫部门自身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需要。

1936年12月,八路军总部在山西辽县麻田开办了锄奸保卫干部训练班,学员主要充实部队的锄奸保卫组织。次年12月初,八路军总部又在麻田开办了第一期锄奸保卫干部培训班,不久,又先后在此地开办了保卫干部培训班,在长治县的莲花池开办了政治训练队,主要是为地方培训锄奸保卫干部,有些学员就是由地方选送的。这种训练持续约两年时间,为地方培训了锄奸保卫干部500余名[2]。

中共中央社会部先后办了9期锄奸保卫干部培训班,另外还举办了情报人员训练班。这些训练班既吸收了一批老红军老干部,又吸收了大批的青年知识分子,学员经过训练,参加锄奸保卫工作。这些培训班的学习时间一般半年左右。一是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是学习业务,掌握锄奸保卫工作的方针、政策、方法;三是到实践中学习,把理性认识同感性认识结合。培训班吸收的学员,都经过严格挑选,要求历史清白,政治坚定,机警灵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培训班教师除由保卫战线的老同志担任外,还请中共中央及地方党、政领导同志讲课,刘少奇、陈云、彭真等都给培训干部训练班讲过课。1941年4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在华中地区的盐城保卫人员训练班作了重要讲话。这篇讲话,不仅对盐城报训班的学员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对华中地区的锄奸保卫建设也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3]。

各抗日根据地开办的这些培训班,培训了成百上千名锄奸保卫干部,在当时的锄奸保卫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同志成为人民公安战线的骨干力量。这些教育培训同时也为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的特点及评价

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没有建立全国性的根据地政权,因此,这一时期人民公安教育立法活动具有新特点,即关于全国性的人民公安教育方针和政策不是由国家政权发布的,而是由中共中央及其有关部门直接发出,通过党内文件下达或通过党的机关报向全国人民宣传,包括《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实行国防教育政策,使教育为民族自卫战争服务》等党的重要文件。

政治安全培训例8

之所以对有些基本观点、基本问题、基本方法不清楚或者一知半解,分析起来主要原因体现在:对政治工作注重“实用”多一些,学习仅停留在分管的业务工作上,对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认为较“虚”而思想上不够重视。更重要的是没有经过象政治学院这样的政工专家、教授的系统讲授、辅导学习,从而导致对有些知识,读了却不清楚,学习了却一知半解,理解了却不透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当好一名合格的消防政工干部,必须要有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来作支撑,必须学习掌握好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政治工作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探索、积累的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博大精深,含盖了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我军开展政治工作的源泉和依据。消防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依据的同样是政治工作条例,因此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也同样适合消防部队,作为消防部队的每一名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好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只有学好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军政治工作的发展历史和沿革,弄懂政治工作的基本问题,掌握开展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原理、规律,才能使消防部队的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学好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全面、系统上下功夫。政治工作千头万绪,内容繁杂,形式多样,而且目前消防部队政工干部人少、任务重,加之这几年消防部队院校没有培养专门的政工专业人才,从事政治工作的同志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政工实践中往往不同程度的存在重实用,轻研究;重业务,轻理论的现象。有的对自己分管的具体政工业务较熟悉,对其他的政工业务不甚了解,这就导致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问题要么不清楚,要么一知半解,甚至还存在错误的理解。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全面系统上下功夫,不仅要熟悉具体从事的政工业务,而且对其他政工业务也要了解,更重要的要下功夫学习钻研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全面系统掌握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是要在抓好教育辅导上下功夫。学习是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系统全面的培训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直接方式。按照公安部“大教育、大培训”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既能提高思想认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又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增强了开展工作的本领,所以系统全面的培训是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有力措施,也是人才建设的必要过程,从这放面,我个人认为搞好教育辅导是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个人的学习理解往往受文化水平高低、理解能力强弱的影响较大,在个人学习中会出现把握不了重点,理解不透彻的情况。系统培训学习过与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学习还是有差别的。因而要提高理论素养,必须重视对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理论辅导。教育培训必须注重高层次、高起点、高水平,要克服培训学习的“低层次化”、“一般化”、“任务化”,一定要注重质量。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派遣干部外出参加专业培训班,或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开展好的单位观摩学习、交流经验;或者聘请象“南政”这样政工院校的理论专家、教授来讲授辅导、解疑释惑,避免少走弯路,曲解问题,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整合教学资源。作为贵州消防部队,要充分发挥贵州消防指挥学校的优势,举办各类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各岗位干部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要在透彻掌握上下功夫。要注重学习方法,力戒“蜻蜓点水”,力戒心浮气躁,力戒泛泛而读甚或断章取义。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博大精深,要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对政治工作的发展历史、基本文献、基本问题、基本原理等理论,一定要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原原本本的学习,反复研读。学习环节最重要的是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要善抓重点,抓住观点,认真思考,掌握其精神实质。只有思考了才能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掌握,只有掌握了才能运用。

四是结合实际在经验借鉴上下功夫

1、士官代干制。从参观交流中得知现在、等普遍实行士官带干制,考察优秀的二级以上士官,中队排长,由政治部门负责管理代干士官。代干士官福利上享受排长待遇。据了解这一制度大大调动了士官参管中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缓解了基层干部不足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了士官发挥能力的平台。

政治安全培训例9

之所以对有些基本观点、基本问题、基本方法不清楚或者一知半解,分析起来主要原因体现在:对政治工作注重“实用”多一些,学习仅停留在分管的业务工作上,对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认为较“虚”而思想上不够重视。更重要的是没有经过象市政治学院这样的政工专家、教授的系统讲授、辅导学习,从而导致对有些知识,读了却不清楚,学习了却一知半解,理解了却不透彻。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当好一名合格的消防政工干部,必须要有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来作支撑,必须学习掌握好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政治工作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探索、积累的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博大精深,含盖了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我军开展政治工作的源泉和依据。消防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依据的同样是政治工作条例,因此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也同样适合消防部队,作为消防部队的每一名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好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只有学好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军政治工作的发展历史和沿革,弄懂政治工作的基本问题,掌握开展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原理、规律,才能使消防部队的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学好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全面、系统上下功夫。政治工作千头万绪,内容繁杂,形式多样,而且目前消防部队政工干部人少、任务重,加之这几年消防部队院校没有培养专门的政工专业人才,从事政治工作的同志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政工实践中往往不同程度的存在重实用,轻研究;重业务,轻理论的现象。有的对自己分管的具体政工业务较熟悉,对其他的政工业务不甚了解,这就导致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问题要么不清楚,要么一知半解,甚至还存在错误的理解。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全面系统上下功夫,不仅要熟悉具体从事的政工业务,而且对其他政工业务也要了解,更重要的要下功夫学习钻研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全面系统掌握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是要在抓好教育辅导上下功夫。学习是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系统全面的培训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直接方式。按照公安部“大教育、大培训”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既能提高思想认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又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增强了开展工作的本领,所以系统全面的培训是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有力措施,也是人才建设的必要过程,从这放面,我个人认为搞好教育辅导是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个人的学习理解往往受文化水平高低、理解能力强弱的影响较大,在个人学习中会出现把握不了重点,理解不透彻的情况。系统培训学习过与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学习还是有差别的。因而要提高理论素养,必须重视对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理论辅导。教育培训必须注重高层次、高起点、高水平,要克服培训学习的“低层次化”、“一般化”、“任务化”,一定要注重质量。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派遣干部外出参加专业培训班,或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开展好的单位观摩学习、交流经验;或者聘请象“南政”这样政工院校的理论专家、教授来讲授辅导、解疑释惑,避免少走弯路,曲解问题,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整合教学资源。作为贵州消防部队,要充分发挥贵州消防指挥学校的优势,举办各类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各岗位干部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要在透彻掌握上下功夫。要注重学习方法,力戒“蜻蜓点水”,力戒心浮气躁,力戒泛泛而读甚或断章取义。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博大精深,要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对政治工作的发展历史、基本文献、基本问题、基本原理等理论,一定要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原原本本的学习,反复研读。学习环节最重要的是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要善抓重点,抓住观点,认真思考,掌握其精神实质。只有思考了才能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掌握,只有掌握了才能运用。

四是结合实际在经验借鉴上下功夫

1、士官代干制。从参观交流中得知现在山东、省等普遍实行士官带干制,考察优秀的二级以上士官,中队排长,由政治部门负责管理代干士官。代干士官福利上享受排长待遇。据了解这一制度大大调动了士官参管中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缓解了基层干部不足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了士官发挥能力的平台。

政治安全培训例10

高云是河北省鹿泉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5月30日,他从北京返回鹿泉,结束了全国县级公安局长专题培训班的学习。

他是全国3000多名县级公安局长大规模进京培训的最后一批。为期十天的培训,让他们这些长期在基层一线的公安局长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作为一名县级市的领导,进京接受如此高规格的培训还是第一次,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高云知道,在他进京培训前后,中央对全国县委书记、县纪委书记的大规模跨级培训已经结束。而全国县级检察长培训班、县级法院院长培训班、县级国土局长培训班也都在进行之中,和他同样的县级重要岗位的主要领导几乎都是第一次纳入中央培训的范围。

在更多人的理解中,这种对县级领导全覆盖式的中央跨级直训,主要是为了化解矛盾,维护基层稳定。但在目前看来,这样的理解可能过于片面。

分析人士认为,中央层面的想法是,未来的县级政权尤其重要,县政改革或许是下一步全面改革的突破口。

“县政”危机

2008年,贵州瓮安、云南孟连、陕西府谷、江西铜鼓、重庆开县,相继发生的让全国为之震动,基层矛盾加剧的现实让人对县域稳定产生怀疑。进入2009年,不论是经济形势还是社会矛盾都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拐点。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深度转型,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发群体性冲突,已经威胁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基层政权的稳定。”

毫无疑问,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矛盾多发期。尽管民间舆论对中央轮训县级官员的效果有些怀疑,但中央高层对种种不确定性的判断显然更深谋远虑:既要化解当前的危机,更要有一个长远的全面治理。

2008年10月,新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正式出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将县委书记纳为中央党校轮训对象,学员在党校的考核情况将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培训县委书记开始,到随后的县级公安局长培训、县纪委书记培训、县检察长、法院院长、国土局长……几乎所有县级重要岗位的领导都在全覆盖式的培训之列。

如国家行政学院刘旭涛教授所言,此番轮训与当下频发,基层矛盾加剧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由此中央高层对基层干部重视空前。

国际机构战略顾问、资深时事评论家棹元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说,在中国的五级行政体制中,县域属末梢,事权最重而财权有限,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这是中国政治最具有不确定性的政治断面。而这个断面背后涉及到的是,中国的纵向权力合理分配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中央党校曾针对一千多名县委书记做过问卷调查, 92%的县委书记认为,县域政治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等,有钱有权的部门都上收了,花钱难办的事都下放了。七成以上的县委书记认为,县乡政府是一个功能不完全的残缺政府。

棹元认为,中央对县政的空前重视与近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是密不可分的。通过2008年的多起,可以观察到,社会底层特别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公正的博弈机会。而在金融危机和信息技术进步的双重背景之下,随着社会底层对于利益分配公正性的要求日益高涨,可以说社会危机是一触即发。

“随着这一轮县域官员的培训结束,县级政权会在整个行政架构中得到强化。”

轮训不只是为了“维稳”

早在去年11月10日至26日,中国2600多名县委书记在五所国家级干部培训学校开始“轮训”。鲜为人知的是,这次轮训并非中组部、中央党校组织,而是由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决定的。

在当前形势下,如此高规格地对县委书记集中轮训,中央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意图显而易见,而其后对全国县级政法系统内的公、检、法、司开始全面培训,其“确保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目的则更为突显。

“县级公安局长承担着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复杂的‘维稳’局面下,必须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人事训练局局长李春生谈到跨级直训的原因时说。

其实,对于全国县级重要岗位领导的全面培训,“维稳”只是内容之一,是形势紧迫的应时之举,经过一番轮训,县级主要领导并非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中央更为深远的考虑是,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县政”在中国行政架构中越来越重要,县级主要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影响中国的稳定和发展。

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所说,“县域发展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决定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决定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前途。”

此次对县委书记的轮训,除了维护稳定之外,更主要的是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的决定,如何搞好土地流转、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培训的内容,不仅有中央文件,还有经济管理和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

湖南省宁乡县委书记黎石秋介绍,给他们讲课的除了专家以外,还有中组部常务副部长、中农办副主任、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发改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他们都堪称专家型领导,谙熟情况,讲课针对性很强。”

国际机构战略顾问、资深时事评论家棹元表示,可以预想的是,今后各县域仍有大大小小的,或是利益诉求,或是无意识的群体泄愤。这将是当前县政最直接和最紧迫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发生,显然不是主要领导的素质就能解决问题的。不过依然需要他们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争取能够采取谈判和解的方式化解潜在的危机。

棹元认为,在危机催生之下,培训县级主要领导的短期目的在于维持一个更稳定的政治结构,和更有效的行政集团。长远来看,县域政治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效突破点。

政令畅通更为重要

在传统的政府架构中,县委书记一头代表执政党形象,一头连接着基层百姓,县委书记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央的政策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县委书记几乎都没有机会直接与中央直接沟通,更不要说县级其他领导了,在目前的行政架构中,县级领导更多的时候不是对中央负责,而是对上级负责,这与中国干部选拔制度的演变不无关系。

新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开始是党内任命、下管两级,中组部管到省级和地市级,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干部任免制度改革,改成下管一级。基层官员只需要对他上一级的领导负责,这样,县这个中国最重要的地方治理单位在政权系统里就被边缘化了,县级官员的行为和中央政府的意图就容易发生偏离。

棹元称,县域官员本来是应当和当地公民水融的,但从现在的权力来源上看,他是上级任命,属于行政,在权力链条上恰恰是距离本地公民最遥远的。而我们难以奢望一个遥远中央政府的行政人对本地公共政治负责。这种人关系背后无法构成对等政治权责关系,因此也很难寄望于官民信任。

其实,在基层,许多老百姓都承认中央的政策是好的,是下面的执行者把经给念歪了。基层的一些官民冲突看起来是发生在基层政府和公民之间,但事实上,这种基层权利诉求的实质,是直指整个政治结构的。“在当前的形势下,一个起码的要求是要保证政令畅通。”

如何建立和中央的直接关系,从而对政策的理解更加到位,就要考虑县政主要领导人的选拔、考核和培训等问题。目前中央已经在选拔和考核干部方面做了诸多努力,而从去年开始,对县级官员的跨级直训也开始进入轨道,且无论效果如何,至少这是一种令中央的意图更准确有效地传达到基层的手段之一。

辽宁省长海县委书记郝明在培训后坦言,中央政策平时是层层下达,在这里是面对面交流,我们可以把要求、想法直接表达,可以说真正实现了中央和基层的无缝对接。政策的制定者亲自来讲政策,让我们了解了中央政策“为什么出”,为什么是“这样出”而不是“那样出”。

“县政”需要全面整治

许多人都知道,北京有一个著名的上访村,那里长年居住着一个庞大的上访群体,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而县级以下的上访者居多。上访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大多是因为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与民争利而造成上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更多的是在经济方面的改革,由此带来的一个负作用是,各级官员把经济指标当作唯一的政绩。对于今天的中国政府体制改革而言,还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博弈化、利益博弈公开化造成的政府权威流失。

在当前各种危机的压力之下,各种社会问题突显出来,基层官员的思维并没有从原有的惯性中解放出来,在处理问题时方法简单粗暴,而在和突发事件面前,更是显得经验不足。

从近年来社会情势的变迁来看,必须要对“县政”做出改革,如果能够顺利地转变管制性思维,“县政”改革将是进一步改革的突破口。

中央采取跨级直训县级官员的意图之一,也是想借此改变这种思维惯性,但目前只是应时之举,本质的改变必然要从全方位的改革入手。

棹元认为,在当前的县级行政架构中,财权被长期边缘,事权却是日益增加。由于财权和事权的矛盾日益凸显,我们才意识到,单一制国家必须要对地方分权做非常深入的制度算计。而县政问题其实就是当前中国地方分权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由县域所贯穿的财税制度、司法制度和人事制度都存在改革之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