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模板(10篇)

时间:2024-03-12 14:50:53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中央提出和号召在全国实施的一项重大、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性工程。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上都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我国的广大版图上,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形成了多个多民族的地区。由于多民族地区文化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这类地区既十分重要,又更加困难。加之成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在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是必然具有特殊规律和途径。

一、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挑战

(一)多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据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语言和表现为民族文化的民族心理是民族确认的重要因素。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多民族省区的民族文化状况更是丰富和多样。以云南省来说,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些也都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普遍性和一致性。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会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例如,虽然傣族和彝族同样具有传统社会的身份等级意识、民族内通婚的意识、神判意识,但是它们各有其自身的历史特点。藏族和傣族历史上也都有重要的佛教现象,但是佛教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关系以及宗教本身的特点都有不同之处,这些都对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在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对于自我文化的强烈认同、保护意识与爱国主义教育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多民族文化的丰富特点,使得在开发、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中渗透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十分复杂多变、成本较大。

从多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方面看,有的民族汉文化程度较高,有的民族传统文化较浓;有的民族综合文化素质较高,有的则较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重要而又抽象的理论体系,其对于学习主体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宗教是一种价值观,在不同民族生活中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例,在云南省久居的少数民族的宗教情况很复杂,有多个民族都信教,有的民族甚至是全民信教,有的民族在历史上政教合一,有的民族中又有多种宗教现象。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十分复杂。在笔者籍贯地镇雄县的花山乡就有一个叫“大火地”的彝族村社,这里的绝大部分村民都信仰基督教,在其他农村地区还信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和原始宗教等。笔者了解到,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社会成员把很大部分经济收入投入到宗教设施的建设上。“大火地”的居民十分贫困,但是他们近几年修建了一个大约价值在十多万元的基督教堂,在镇雄县的县城边的面山上就能在远处看见矗立着一座宗教建筑物。而且,据笔者了解,农村的一些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退休以后也转而信仰宗教或从事宗教相关的活动。由此可见,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基层社会,宗教在公民中有一定的市场;另一方面,基层社会公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危机。

除此之外,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边疆地区,与境外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密切的往来,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境外非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这也会给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难度。

(二)学生文化背景和素质差异较大

成人大学生往往来源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实现方式也都会出现很大程度的分化和多样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完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方式、途径和程度都会出现一定的差距,这些社会成员也会受到自己工作和生活领域的单位亚文化的影响。这些都会成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此外,成人学生存在着较大的文化素质差异,这种差异会给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成人利益价值观的阶段特点

从人的心理和生理成长过程来看,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成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具有阶段性特点。一方面,成人学生是正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工作的社会成员,他们承担着一定的家庭责任,并需要通过承担特定的工作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为了在以当代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中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学习和工作,必然会以利益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度来说,成人学生的第一个阶段性特点是以利益为导向。另一方面,成人学生由于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生活,他们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着相当程度的理解,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既是优势,又是挑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理解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可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理论教学不能够和成人学生的价值观结构产生良性互动,成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可能就会变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抵触。

二、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功能和责任

(一)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从理论上来说,成人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参与各项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关系着国家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观还会通过家庭、工作、生活的群体对家庭成员和其他社会成员产生重要影响。成人高等学校是专门从事教学的组织机构,抓好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特殊的理论意义。其次,从实践上来说,成人高等学校中的学员,大都是素质较高的或者是正在改善素质结构的社会成员,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的学员素质情况更是如此,开展好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多民族地区的成人高等学校具备以下方面的优势:学校具有高水平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可以搞好教学;学生的素质相对较高,能够很快地接受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对于深化多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体系的形成和内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转贴于  (二)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宣传和再教育功能

成人学生是正在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工作的社会成员,他们的继续深造不仅能够改善自身的素质结构,提升自身的能力,而且通过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能够使他们在生活和工作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效果,他们的言传身教能够对于其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生产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因此,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由此具备了对于社会成员的宣传和再教育功能。由于多民族地区社会成员所处的文化环境较为复杂,社会成员的意识结构和素质较为多样,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是要承担特殊的功能和历史责任。

(三)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事业的正确导向

党的十六大郑重地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对于通过开发多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十分重要。但是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要素也是良莠不齐的,甚至还包括一些是与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方向不吻合或者是相抵触的要素。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都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这就是当代党中央提出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如前文所述,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通过成人学生形成积极的宣传效果,而且在成人学生中,有许多人就是从事民族文化开发、保护和传播工作的。因此,通过开展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以为坚持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正确导向产生积极作用。

三、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措施和途径

(一)在教育中注重成人学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特质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育实践中各要素性质的把握及科学配置都是影响教育结果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成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成人学生在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特殊角色和性质。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作为成人高等学校的学生,他们是受教育者,他们必须在学校认真学习,通过接受学校多形式的教学,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理论体系,学习如何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科学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教学,科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成人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多民族地区其他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者,学校应该为他们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使他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责任感。总之,在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要把成人学生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特质把握好。

(二)从利益的视角,结合成人学生的工作实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成人学员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社会实践、扮演社会角色,成人学员必须维持自己基本生计或者担负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以及维持家庭生计的义务和责任。他们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维持生计或者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做准备。因此,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现实的、眼前的、个人特殊的利益问题上。针对这一特点,对于成人学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在灌输和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与成人学员的利益结合起来,使得成人学员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更好地实现自我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建立的社会利益格局是成人学员实现自我利益的必要条件,从而使得学习、形成、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行为和需要。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2

当今社会时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动了文化思想的全球化传播趋势,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革命性创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这些变化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发出了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开始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既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挑战性。尤其是在高校校园环境中,更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竞相登场的重要舞台,这种大发展大繁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提升大学生文化水准、开拓大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唯一性和主体地位,坚决杜绝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思想,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导向,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要发挥高校文化创新的社会职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性和时代性,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说服力。

(2)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文化思想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人类文明史上的各种文化思想和文明成果也随着互联网广泛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迅速便捷地查询到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文化知识,极大地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而大学生作为时代精英的代表,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则更为热衷和娴熟,据调查显示,现在几乎任何一个大学生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熟练地进行学习、阅读等活动,自助式的丰富自己的文化视野。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文化包容能力,因此,在高等院校校园环境中,各种文化思潮和文明成果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但这些思潮不仅仅包括那些有益于大学生成长的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存在许多腐朽、堕落的文化思想及异端学说,造成了对大学生成长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高校中得到全面的推广和传播,就必须积极应对网络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兴趣和向往,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内涵和精髓。另一方面,要积极占领最新的科学理论传播阵地,充分利用网站、微博、校园网等能够深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传播媒介,引导当代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

(3)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具有更加敏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接受资讯和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多元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冲击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文化广度,因此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不再单单依靠书本、老师或是家庭教育,而是更多来源于现代化的媒体传播途径,通过这些新兴的媒体传播途径,大学生既可以主动地去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任何消息和知识,同时也会自动地接收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各类信息和资讯,从而形成了他们更加依赖于网络获取资讯和知识的独特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在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时,当代大学生同时还具备更加敏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经常从自己的价值理念出发,对资讯和信息的内容及其核心观点做出独立的甄别和判断,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两个方面的变化,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提出了挑战和要求,一方面,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广过程中必须开辟更多的传播途径,并且要选择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宣传方法和教育理念,重视网络信息传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的现实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转换教学思维,彻底改变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育教学活动由单向的“我教你学”变为双向的“互动式”教育。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允许学生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和思考,并针对学生的疑惑和独立观点,相应地进行阐释和教育,务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在高校学子中能够深入人心,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传播的主要途径及改革方向

根据当前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及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具体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主要通过这样几条途径:

(1)以理论体系化课程教育为主体,创新教学方式。在高等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仍然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整套具有合逻辑性与规律性、合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整体理论体系,因此必须通过课堂教育进行完整的体系理论教学,才能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一方面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从多个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剖析和认知,并积极地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与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向高校学生认真负责地讲授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还必须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维。首先,要积极采取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开拓网络教学途径,例如多媒体教学、数字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其次,要广泛收集社会最新资讯和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中的价值理念充分解读和阐释社会事件和信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最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还必须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变单一式教学方式为交互式教学方式。由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非常强烈,因此他们从内心较为排斥传统的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教学方式,他们更期待以交流方式为核心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教学,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观点。这种新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更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在高校学子中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这一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充分得到高校学生的认同和深刻领会。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3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内化;精神追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55-02

大学生承载着未来社会的l展方向,是树立和培养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涌入,给当前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应当从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特征出发,从大学生内心中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自觉地成为自己精神追求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的现实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大学生承载着社会的未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未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风险的并存,信息的社会化、利益的多样化、文化的多元化的局面,在多元文化的整合和冲突中,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各种社会思潮也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蜂拥而至,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期,缺乏相应的政治素养的大学生来说,必将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因此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内心之中,成为他们自觉追求的精神动力是当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诉求。

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积极地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使得他们从内心中获得满足感和认同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这不仅可以及时地了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趋势,而且可以有力地强化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大学生头脑的有效方式,可以使大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进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在统一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内涵上和逻辑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社会化的重要力量,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道德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道德价值、怎样评判道德、怎样追求道德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既是个体对各种现象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也是决定人们的道德理想追求、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评价方向的相对稳定的思想体系,是价值观的核心。”[2]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目的,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教育培育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路径,引导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追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理论成长点。

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展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启迪思想、感化心灵,进而实现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的过程。这种统一性就要求在实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大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的现实状况、身心特征,及时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加以积极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地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当中。

三、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的实施途径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是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因而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而作为我国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展现。因此高校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依托,来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出引领的作用,正确地区分不同意识形态的利益因素和政治意图,从而增强对不同意识形态的辨识能力,而不被其所迷惑。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现实、采取大众化的方式,便于学生掌握,从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着手,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动地解答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当中,积极地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导向,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有利于引领高校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可以说,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也是广大师生共同认同的精神乐园,其展示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准则。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凝聚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J同,因而其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高校从各自的办学特征出发,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娱乐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地融入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当中,同时注重以大学生班级、宿舍、社团等活动场所为出发点积极地开展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当中,提升大学生活动场所的文化品位。

3.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手段,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纲领

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大学生的亲身体验,从生活中点滴感知,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实践各种社会活动,可以将主体的思想动因和行为方式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自觉自发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现象、认识国情,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并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取多样化形式,既可以“引进来”也可以“走出去”,既可以带领大学生以调研的形式走出去多了解身边的事和物,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来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同样也可以以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讲座、座谈等方式,增强大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以网络为媒介,拓宽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为大众所掌握,其以传播速度快、实时性、覆盖广等特征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通过对大众传递多元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而网络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世界、展现自我的一个平台,越来越为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因此高校必须把握网络发展的总趋势,以网络为媒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从而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主动地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传播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接受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文化。并且充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联系,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一宝贵资源,及时关注学生的网上动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在当中。

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操作的新媒体技术平台,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因而高校在建设网络技术平台时可以结合网络发展的趋势,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对一些通过网络传播进来的社会思潮的观点和思想给予一定的解释和引导,让大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鉴定各种社会思潮附带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正确地把握主流的价值观不受冲击。同时在加强校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校园网络,通过网站、博客、QQ、微信等大学生喜爱的交流方式,加强同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导向等,确保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这些交流方式的互动还可以有效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融入网络文化中,进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84-03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民族地区地缘环境特殊、复杂,其多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深入调查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本研究是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维度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方面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研对象是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喀什师范学院六所高校的学生。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调研中共发放问卷1562份,男生作答696份,女生作答866份,其中汉族学生作答1146份,少数民族作答416份。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认知认同的整体状况。整体来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状况良好,但仍存在认知不全和不知的现象。调研显示,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部分大学生仅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当被问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的程度”时,50.4%的学生“只知道书本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1.7%的学生“阅读过经典著作”,8.2%的学生“没兴趣也不了解”,只有29.6%的学生“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部分大学生搞不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较为模糊。“关于人类发展的趋势”,37.5%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42.9%的学生“相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会逐步融合,走向趋同”,还有8.4%的学生“认为资本主义不会灭亡,共产主义只是个幻想”,11.3%的学生表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认知较理想。91.4%的大学生都能认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88.9%的大学生对于“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的说法表示认同。大学生对荣辱观的认知情况较为欠缺,22.7%的学生能说出7条以上,29.2%的学生能说出4~6条,38.4%的学生能说出1~3条,还有9.4%的学生一条也说不出。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总体状况。调研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上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仍有部分学生持消极否定的态度。大多数学生赞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思想地位,但也存在少部分学生赞同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实现的大学生占调研人数的87.2%,赞同“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学生占81.7%。这说明大学生整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充满信心的。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91.4%的大学生赞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其中49.7%的大学生非常赞同;94.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在理性上和情感上都不接受、、,而且访谈中所有的大学生均坚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认为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感认同状况一般。41.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得非常精彩,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下十分有必要”,17.6%的大学生认为“只是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26.3%的大学生认为“刚提出时都很积极响应,过一段就淡忘了”,14.4%的大学生认为“不过是个口号,没太大实际意义”。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的总体状况。在行为认同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多数学生表示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且近70%的大学生表示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行为,87.5%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而努力奋斗,他们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充满信心。75%的大学生表示会去制止有损国家利益及尊严的事情,87.5%的大学生愿意为发扬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而努力。大学生对荣辱观的认同存在着知行不统一的现象。90%左右的大学生表示“诚信很可贵”,但只有35.9%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表示“鄙视”,43.9%的大学生表示“可以理解”,还有15.5%的大学生表示“难以判断”,4.7%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思潮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国家、地区、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流激荡,涌现出多样的社会思潮,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等。这些思想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带来极大挑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大学生享受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有利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但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性等负面效应会使大学生在价值趋向上出现问题。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目标选择上目光短浅、功利、自我,价值评判模糊、道德缺失,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另外,相比沿海及内地发达省份,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依然很大。

3.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教育来引领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民族地区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教育目标模糊、教育方式单一、内容空泛刻板、脱离实际等问题。调研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很难感兴趣,学过的东西也很难记住,甚至有些大学生公开表示学习这门课只为学分。

4.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价值观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民族地区有相当比例的家庭信仰宗教,少数民族家庭大多是家庭。由于父母是者,孩子从出生就受其影响,甚至还要经常去参加一些宗教活动。长期受宗教文化影响的一些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产生认知障碍,这自然不利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调研结果显示,在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四个参与调研人数最多的民族中,汉族大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最多,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8.8%(占被调研汉族学生的52.9%);哈萨克族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的最多,占被调研总人数的0.9%(占被调研哈萨克族大学生的21.4%)。

5.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价值取向、理性判断、信仰、情感认同和对权威的崇尚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1]调研中发现很多大学生还未满20岁,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他们的心理年龄不够成熟,对问题的看法不够理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不够深刻,尤其民族成分较多的民族地区大学生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难度就更大。

三、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对策

1.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就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主要渠道。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刻板的说教,也不是空洞的理论,其核心本质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信仰、生活、情感的困惑,进行人文关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自身和谐。”[2]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认真备课、授课,确保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流于形式或照本宣科,而是真正有效地进行;面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各民族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需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诸如讨论、演讲、案例、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尽可能地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贴近大学生的现实要求、贴近大学教育的精神诉求,

2.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成长追求”。[3]访谈中,大学生认为在学校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最多,良好的校园文化无疑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意义重大。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当前,营造各民族大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已成为新疆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内容。各高校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构建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和借鉴。如:新疆大学提倡“爱国爱疆,团结进步”的民族精神;石河子大学坚持“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新疆师范大学则较重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3.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调研中,61.8%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育应成为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这表明,大学生普遍喜欢用社会实践的形式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基层实习活动等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达到“知”、“行”统一。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能培养自己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如:新疆大学生通过去团场实习可以了解兵团的历史,学习兵团人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北疆长大的大学生可以去南疆参加实习活动,为当地百姓做些切实的好事,同时通过南北疆经济、社会差距的比较可以增强大学生建设新疆的责任感,也可进一步加深自身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杜京,宋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师,2012,(5).

[2]周生贵,闫卫华,王政爱.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5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07

〔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0-0032-06

Analysis o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hinese Core

Journal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Wu Aizhi

(Librar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Being high academic journals,Chinese core journals(CCJs)are releasing platforms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and knowledge outputs.From the provincial scale,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CJs is extremely uneven.This paper tri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CJ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using metrological methods.Beijing,Shanghai,Jiangsu and Hubei have the most CCJs because they were important bas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academic exchange and achievement sharing.According to ag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1998-2008 panel data,the numbers of colleges,universities and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teachers and research supports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CCJ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In addition,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has certain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

〔Key words〕Chinese core journal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influential factors;metrological analysis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根据某学科论文的信息和引用在期刊中的分布状况,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和网上专家评审,最终确定出的各学科中利用率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核心期刊是我国进行学术交流、传递科研信息,将学术成果进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1];同时,作为知识创新和产出的体现,其影响力已经超出图书情报学界[2]。中文核心期刊的空间分布极其不平衡,省市区间的数量差异巨大[3]。是什么原因导致省市区间的核心期刊数量差异?为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从核心期刊作为知识创新和产出体现的视角出发,影响区域层面创新的一些因素应该对其空间分布产生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区域层面创新的基本驱动因素包括区域经济水平[4]、人才智力基础[5]、资金保障[6]等,它们通过纳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微观创新主体的开放式创新系统对绩效产生影响[7-8]。区域经济水平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基础平台,科研投入有赖于区域经济投入,同时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价值实现也需要相对丰裕的市场空间。省(市、区)专利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区域GDP的增长与专利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75以上[9]。人才资本是实施区域创新的基础力量,人才智力基础越高,意味着高校等微观创新主体具有更多的隐性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机会,同时知识的交流与互动能够促进知识的快速整合和利用,提升创新效率。区域研发投入是区域创新的重要驱动要素,直接影响到技术进步的效率和水平[10]。高校R&D经费支出和人员投入,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11],促进本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12]。从核心期刊的区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由于资金雄厚和较高的创新动力,成为中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进而在区域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相关研究中可以引申出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应该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知识产出有关,同时也应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必要的支持与投入有关。

目前对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研究多来自于定性判断和简单的定量分析,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甚清晰,为此本文聚焦各省(市、区)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尝试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核心期刊在各省间地理分布进行探讨,厘清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这种地理分布。

除了海南在1992年版和1996年版、青海在2000年版、在2004年版中无核心期刊外,核心期刊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各省(市、区)的核心期刊数量分布很不平衡,区域差异非常明显,总体呈现由东部向中部、西部递减的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四地遥遥领先,中文核心期刊数量最多,它们也是中国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重要基地,尤其以北京最为突出。同时,在各版本的省(市、区)排名中,北京、上海、江苏、湖北、辽宁、陕西和四川七省市集中了全国近70%的核心期刊。

计算1992-2011年版31个省(市、区)中文核心期刊的平均数量,以消除个别年份中文核心期刊数量波动对空间布局的影响。将这些省(市、区)核心期刊数量的均值及所占比重进行分组,可以分为:第一组,北京核心期刊数量最多,高达770种,份额接近40%;第二组,拥有核心期刊数量100种以上,所占份额超过5%,包括上海和江苏两省市;第三组,拥有核心期刊数量70种以上,所占份额介于3%~5%之间,包括湖北、辽宁、陕西、四川;第四组,拥有核心期刊数量20种以上,所占份额介于1%~3%之间,包括黑龙江、天津、广东、吉林、河南、湖南,山东、浙江、重庆、甘肃、山西、福建、河北、安徽;第五组,拥有核心期刊数量在20种以下,所占份额在1%以下,包括云南、江西、广西、内蒙古、贵州、新疆、宁夏、青海、海南、。

为了进一步衡量中文核心期刊的集中程度,本研究参考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利用各省(市、区)面积和洛伦兹曲线计算了1992版-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如表2所示。表中的指数值比较高,表明各省(市、区)中文核心期刊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六版的基尼系数变化不大,表明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表11992-2011版各省(市、区)中文核心期刊的

平均拥有量及所占比重

地区核心期刊数及比重种%北京7703856上海178892江苏104520湖北97484辽宁83413陕西76378四川75374黑龙江59295天津57283广东56281吉林48240河南42210湖南42208山东38191浙江35174重庆31153甘肃28140山西28138福建25124河北24121安徽24119云南16081江西16080广西15073内蒙古10048贵州9046新疆8042宁夏3014青海2011海南10051005

表2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集中程度:基尼系数

版次基尼系数1992063711996070202000069962004064712008063932011063862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

中文核心期刊能够体现期刊的办刊水平和文章质量。作为一种科研产出,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取决于多种要素,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投入能够对办刊质量产生影响。一个地区核心期刊产出能力与该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综合实力相一致,该实力越强的地区,核心期刊的数量就越多,反之亦然[13]。本研究重点关注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地理分布,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办学规模、高校投稿规模和科研支持水平等作为控制变量。

21经济发展水平

高等学校具有知识产生、知识传播、高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政企技术服务与咨询等功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与劳务的增加,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政治、文化、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区域的教育科研水平和产出就越高。本文以各省(市、区)人均GDP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并认为其与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有关,如果两者正相关,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核心期刊的数量也较多,且以排名较高的核心期刊为主。

假设1:经济发展水平与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呈正相关关系。

22办学规模

中文核心期刊的主办单位多为科研院所和高校,各省(市、区)高校的数量会影响到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本文用各省(市、区)所拥有高校的数量来反映区域办学规模,并认为该数值越大,办学规模和条件越好,越有利于本区域产生越多的中文核心期刊。

假设2:办学规模与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呈正相关关系。

23高校投稿规模

学术期刊的质量除了源自办刊单位的努力,还来自于作者的投稿质量和学术水平。由于高校的在校生和专任教师是学术期刊的主要作者群体,其规模和数量会影响到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由于研究生相关资料难以获得长时间序列数据,本研究则以各省(市、区)每万人高校在校生数量和每万人高校专任教师数量来反映各区域高校投稿规模,该规模越大,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越大,越会影响到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

假设3:高校在校生规模与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4:高校专任教师规模与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呈正相关关系。

24科研支持水平

各区域通过对科技活动进行资助来提高科研产出水平。因此,科研支持水平和力度与区域科技创新产出密切相关,也是中文核心期刊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各省(市、区)科技与研发机构研发支出占该区域GDP的比重来衡量科研支出水平,该比重越大,对当地的科研支出力度越大,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就会越多。

假设5:科研支持水平与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呈正相关关系。

3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1数据及模型说明

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为地理空间单元,基于1988-2008年的省(市、区)面板数据,研究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并解释其影响因素。数据主要来源于1989-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和2011年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存在诸多困难,所评选出的核心期刊要比其数据统计时间大约滞后2~3年。如1992年版的数据统计年份为1988-1990年,1996年版为1992-1994年,2000年版为1995-1997年,2004年版的数据统计年份为1999-2001年,2008年版为2003-2005年,2011年版为2006-2008年。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如表3所示,中文核心期刊数量(y)以1992版-2011版各版所评选出的各省(市、区)核心期刊来衡量;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GDPper)以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除以常住人口计算而得;办学规模(UNInum)以各省(市、区)所拥有的高等大专以上院校的数量来衡量;高校在校生规模(STUnum)以高校在校学生数量除以该省(市、区)的常住人口来衡量;高校专任教师规模(STAFFnum)以高校专任教师数量除以该省(市、区)的常住人口来衡量;科研支持水平(RDrate)以各省(市、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以上数据的取值为各版相对应年份数据的平均值。此处以2011年版数据为例,将所对应年份的各个指标进行直观对比,如表4所示。

表3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

变量符号定义中文核心期刊数量y各省(市、区)所拥有的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经济发展水平GDPper各省(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办学规模UNInum各省(市、区)高等院校的数量表3(续)

变量符号定义高校在校生规模STUnum各省(市、区)每万人在校生数量高校专任教师规模STAFFnum各省(市、区)每万人专任教师数量科研支持水平RDrate各省(市、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32回归结果

首先,对中文核心期刊总体的面板数据进行随机效应模型(RE)和固定效应模型(FE)回归,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通过Hausman检验,统计值为7067,p值为0,拒绝原假设,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FE),该估计结果更佳。

然后对回归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检验,p值为01347,拒绝不存在自相关的原假设。利用广义最小二乘(GLS)对固定效应模型(FE)进行改进,即采用带AR项的GLS-FE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表5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总体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REFE〖〗带AR项的

注:在001水平显著,在005水平显著,在010水平显著。根据带AR项的GLS-FE模型的估计结果,讨论实证研究结论:

(1)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之后,GDPper回归系数不显著,但为正值。结合假设1的推演分析,说明中文核心期刊数量仍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中文核心期刊的办刊一般依托于某一机构,多数为作为事业单位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或专业学会,并且需要在办刊条件、编辑人员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支持,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区的办刊依托机构会有更好的物质支撑条件、相对好的工资待遇也会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刊物编辑人员,同时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一般来讲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水平都相对比较高,可以产出更多的科研和创新成果,稿件数量也自然会多,因此有利于保障刊物的高质量。

(2)UNInum和STAFFnum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办学规模、高校专任教师规模与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的假设2、和假设4。

高等院校的数量和专任教师的规模是引导中文核心期刊的重要因素。其中,通过对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进行研究,90%以上的学术期刊都是由高校或科研院所来主办的。与其他变量相比,高等院校对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贡献和重要性最大。从各区域来看,拥有高校数量最多的省(市、区),所拥有的核心期刊的数量往往也比较多,尤其是985或211高校的数量最多的北京、江苏、上海、湖北、陕西和四川也具有最多的中文核心期刊。

(3)RDrate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科研支持水平与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的假设5。

科研支持水平是取得科研创新成果的基本保证。科研支持水平高,科研经费投入量大,才能保证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核心期刊恰恰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载体,从而使得科研支持水平与核心期刊的多少存在相关关系,例如2006-2008年间,北京市年均科研投入总额达到33513亿元,核心期刊数量高居榜首;而核心期刊最少的省(市、区)的科研投入则大多在10亿元以下。

(4)STUnum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说明高校在校生规模对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影响不明显,这与前文的假设3不一致。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除少数年份外各省(市)的招生数额一直呈增长趋势,各省市在校生规模都在快速增加,特别是人口大省的增加更为显著,因此导致各省市每万人高校在校生数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如最高的北京市为347人,最低的贵州省也有74人。另外,除部分省市外,我国的高等教育仍以本科教育、高等专科教育为主,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各类应用型高级劳动者而非高级专业人才,这导致其总体数量多少和科技成果的产出关系不大,进而高校在校生规模对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影响并不明显。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而言高校研究生在产出科研成果应该具有较大贡献,但由于高校研究生数量的历史数据不完整,因此本文没有将其单独列出作为变量进行分析。

4结论

本文通过对1988-2008年省区统计数据进行面板回归,揭示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1)各省(市、区)的核心期刊数量分布很不平衡,区域差异非常明显,总体呈现由东部向中部、西部递减的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北京集中了近40%的核心期刊,北京、上海、江苏、湖北、辽宁、陕西和四川七省市集中了全国近70%的核心期刊。之所以导致核心期刊在这些省市的集中分布,和这些省市作为中国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重要基地,科技成果产出量高等关系密切。

(2)1988-2008年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高等院校数量和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对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影响相当显著。加强高校建设能起到增加科研成果产出,提升学术期刊质量进而增加核心期刊数量的作用。

(3)计量分析结果还表明科研支持水平对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影响相当显著。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资金支持力度,有利于增加核心期刊数量,可改变核心期刊地理分布过于集中的状况。

(4)经济发展水平与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文核心期刊发展受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现实状况。

(5)高校在校生数量对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分布的影响尚不显著,但如果能够获取在校生结构数据的前提下,区分在校生结构后再进一步分析检验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另外,本文并未将中文核心期刊进行质量等级的区分,而是作为同质事物进行对待;同时所选择的影响因素由于数据获取和处理上的难度,难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后续研究将对以上方面进行逐一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姜富明,冉强辉,何剑秋,等.科技期刊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20-22.

[2]王玲,叶继元.中文核心期刊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135):21-24.

[3]吴爱芝.中文核心期刊的地理分布及其变动态势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96-100.

[4]Henri LF.de Groot,Peter Nijkamp,Zoltan Acs.Knowledge spill-overs,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Regional Science,2001,80(3):249-253.

[5]Jeffrey LFurman,Michael EPprter,Scott Stern.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2,31(6):899-933.

[6]Giovanni Schiuma Antonio Lerro.Knowledge-based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2(5):121-136.

[7]Brian Ceh.Regional innovation potential in the United States:Evidence of spatial transformation[J].Regional Science,2001,80(3):297-316.

[8]Vincent Daultel,Olivier Walther.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a small metropolitan region:An intra-regional approach in Luxembourg[J].Regional Science,2014,93(4):703-726.

[9]付淼.省域专利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3):106-112.

[10]项歌德.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其方法应用――基于R&D溢出效应测度的视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55-70.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6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学习与培训 制度与机制 创新与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流考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帕拉哈拉德(C.K.Parahold)和哈默(Gray Hamel)。1990年,他们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他们指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西方学者鲍•埃里克森和杰斯帕•米克尔森在研究成果中揭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Javidan和Mansour(1993)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分解为四个维度,即产品技术能力、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能力、分销渠道能力以及制造能力;并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

在国内学术界,有的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独有的价值观念同所拥有的各项资源整合下表现出的整体行为能力,具体体现为组织管理能力、生产制造能力、独特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反应能力和连带服务能力;有的认为企业竞争力中那些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的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资本的大小。在国内企业界,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指出,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特有的能力。它可以使你超过竞争对手,有比较快的发展,有比较高的利润,有比较低的成本。这种能力应能持续五年以上且应该是结构上与他人不同。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理论包括资源基础论、竞争战略理论、马克思的动态竞争理论、企业能力论、核心能力理论、市场竞争理论、企业成长进化论、交易费用理论以及文化控制学说等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包括价值性、动态性、独特性、延展性和长期培育性。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是指那些能够促使企业持续不断的产生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某种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价值活动两个层面(企业基本价值链活动和辅助价值链活动)的某一个或几个核心环节,系企业在这些环节优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尽管哈默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企业的竞争能力包含众多要素,既有企业创造低成本的能力和掌握某种重要技术的能力,还有获取不同资源的能力,更有开拓市场的能力以及构建市场营销网络的能力,但只有那些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攫取稳定超额利润、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能够不断提高客户价值并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是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核心竞争力外化、派生出来的能力多不胜数,但是所有的能力都无一例外地为人所有、所有的企业资源包括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都为人所用。因此,“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本质的构成要素。从逻辑上讲,凡事都是人干的,这种能够持续不断地产生出竞争力的力量只能是来自于“人”。本文强调的“人”,是强调对“人”予以适当区分。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度不同。据此,本文将企业的人分为企业领导层和普通员工两类,这两类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度是存在差异的(见图1)。

领导层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体现于其决策的正确性和对企业运行的控制能力。决策是企业领导层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基础上的对企业发展方向和重大问题的定位。无数事实证明,企业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决策的成功,企业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决策的失误。企业的成与败,往往在这里就埋下了根由。一个正确与一个错误的决策主体之间的竞争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决策能力往往表现在企业决策者对未来预期的判断能力。至于控制能力,则主要是指企业驾驭内外环境,驱使企业实现预定战略目标的能力,其本质上也是一种资源整合的能力。一般员工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在于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企业全体员工充满激情的工作和创新氛围,正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是企业致富的源泉。迄今,许多企业设立了革新奖、合理化建议奖等,其目的正是为了激励这种创造性并使之发扬光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取路径

不断学习与培训。国外学者在提出“自我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概念之后,又提出了超级学习的概念,即系统的、复杂的、动态的学习。国内学者徐锐(2006)提出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三种方法,即整合、学习与重构。潘琼(2007)提出企业能力创造的六种模式,即激发式学习、驱动式学习、辅助活动整合、整合构建“合作网络”、核心流程再造、发挥资源的协同作用。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决不能成为静态的东西。只有那些不断地进行各种投入、提升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创造新的战略成长机遇。要使核心竞争力有效,必须通过持续地组织学习不断地使之进化和变化。首先,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基础素质。无论是正确的决策、控制,还是员工的创新,都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做基础。这种基础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决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市场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一方面,企业要培育核心员工。如果说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那么核心员工则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本。企业只有十分重视培育核心员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企业要通过狠抓干部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基础素质,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其次,逐渐培养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必须能够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企业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通过创建学习型的企业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可见,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优化制度与机制。众所周知,美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得益于有一部好宪法,这从宏观层面说明了制度、法规的重要性。对一个企业而言,制度和机制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导向和刚性约束。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企业制度就是企业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的综合。企业制度的创新直接关系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它从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知识技能等方面,决定着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奠定观念平台和智力基础。判断一个企业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这个企业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是否完善以外,更主要的是看这个企业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好的制度与机制会诱导和驱使人们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工作。它克服了“人治”的不足,可使人们感受某种公平的氛围,也可防止企业因个别人的变化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此外它还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员工自觉地维护组织秩序。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按照企业改革的既定方针,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应变能力,实现运营机制科学化、柔性化。

注重创新与文化。首先,创新能够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养成。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因此,为了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赋予企业新的生命力。正如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不创新的企业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老化和衰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要求进行各方面的创新,“制度创新是根本,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关键”,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次,企业文化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品位。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土壤,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企业的发展仅靠制度的刚性约束是不够的,尚需营造企业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郑刚(2007)认为组织文化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四个构成维度之一。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两手抓,一方面要培养企业学习文化。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文化即是学习文化。企业为了适应变化,必须保持不断地学习,形成一个开放的团体学习文化氛围,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这样的组织文化能够让企业更具适应力。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注重内外兼修。企业文化听上去很有用,但实际用起来却很头痛。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企业文化仿佛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东西:从远处看它是险恶环境中的希望所在,一俟走近目光所及的只有流沙。简言之,只注重外在形式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空洞的企业文化。管理者不仅要营造学习文化氛围,还要塑造企业核心理念。企业的核心理念也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消费者所感知。例如,摩托罗拉公司始终坚持“公司存在的目的是光荣地为社会服务,以公平的价格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诚实、正直、讲究职业道德”,“不断自我更新”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核心理念,形成了擅长研发、生产市场变化快的移动通讯、电脑芯片等产品的核心能力,从而保证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万科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度=万科化”、“规范、诚信、进取是万科的经营之道”等理念,并在坚持这些核心理念的前提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经营管理规范和流程,奠定了公司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地位。所以,管理者应当在企业中推行共同的理念、价值观、道德风范等,使员工自觉地、心悦诚服地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奋斗,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建立在科学的制度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的高素质的干部和员工队伍。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眼点则在于巩固和完善能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和员工队伍的企业制度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由于企业制度、文化等的特有性,也就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有性。员工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也有一个不断提升、强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宋远方.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培养[J].管理世界,2002(8)

2.徐锐,李恒.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培育[J].情报杂志,2006(3)

3.潘琼,张卓.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资源创造模式.现代管理科学,2007(3)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帅地位。十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也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一、概述

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国家的未来――广大青年而言。就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是青年人的聚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虽然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值得肯定,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价值取向等方面深受其影响和冲击,出现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给高校的思政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高校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课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很大作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性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部分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重智轻德,专业课安排的课时较多,且多采用小班教学,而思想政治课则被认为“无用”,课时大多被挤压且采取大班教学,少则100人,多则300多人,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教育模式僵化单一,不仅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的实际需求,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除非老师强制点名和考试测评,否则很多学生会选择逃课,即便上课,也有一部分学生在玩手机、看课外书或睡觉,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2.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对学生的品行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也会成为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整体上是很好的,但是,还是有部分高校教师一方面欠缺政治理论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外),对思想政治理论不重视,不积极、不自觉,即便勉强学习也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道德责任感和价值判断力有所滑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部分高校教师容易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在价值观选择上作出错误判断,片面地认为职业知识技能比思想道德素养重要,对学生实行放任自流的举措,部分教育者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等诚信缺失的行为,没有切实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3.由于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还比较单一,所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喜忧参半”,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刻;而理论认同与现实困惑间的矛盾,使少部分大学生在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产生了困惑和动摇。据2014年年底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一份针对四川15所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受访大学生中,尽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高,达到85.9%,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正确认知率偏低,对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均有正确认知的学生仅占13.7%。

三、对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建议

1.加强调研和理论研究,提升教育理念。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高校一方面要转变观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对大学生价值结构、思想状况、理想追求、心理需求和道德需求等进行研究和定位,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对“90”后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价值观培育。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思想要求,在互动中实施教学,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用科学理论做好答疑解惑和引导工作,使学生从内心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拓宽教育途径,探索教育渠道。要使大学生深刻而全面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和认知深度。一方面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并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大学生交流互动,要“润物无声”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价值观进行塑形。另一方面,要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校报、电子屏、广播站、橱窗等物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宣传出来;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校园活动中,多举办一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班会、报告会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寓教于乐,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深刻内涵。

3.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高校要想方设法提升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多开办一些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班和研讨会,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组织教师自主学习,将政治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使教师深刻理解为什么在新时期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要求,让教师真正产生心理认同,言行一致地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好榜样和领路人。

4.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相关规章制度保驾护航。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高校制度建设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奖惩分明,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8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48-0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七大报告丰富了其内涵。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爱国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对实现我国精神文明及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现阶段,我国人民正在同心同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定的价值观来指导,核心价值体系正提供了这一强大精神动力。其次,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更加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形成了。这个共同理想是实在而具体的,鼓舞着我们建设和谐、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当今世界,文化在提升综合国力的作用逐渐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这一作用的具体见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防止了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分化”“图谋”。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提供了道德规范的准则。目前,社会确实存在不明是非、不分美丑、诚信缺失、不知荣辱、不辨善恶、道德滑坡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胡景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了我们对道德规律的认识,为道德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标准,旗帜鲜明地指出应当坚持什么,抵制什么,告诫人们不能荣辱不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大学生积极践行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然也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十七大报告曾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始终,成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只有大学生内化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发挥出强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大学生应从以下几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大学生应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处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支配地位,大学生应积极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建设和谐校园。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要主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正内涵及其对大学生的要求,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二)大学生应积极传承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因而大学生比普通群众更容易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其文化层次较低,这就需要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以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要传承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使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大学生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抽象的理论,需要融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需要亲自参加各种各样群众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活动。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倡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对的,坚决不做。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9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张琼:河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要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坚持以人为本的落脚点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为主体,把实现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需求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价值反映,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只有最广大人民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才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必然要求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价值体系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活动,并使之内化为实际行为选择的自觉价值取向。

(三)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同德,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被认同,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使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致并形成一个坚强的堡垒。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的涌入,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一定冲击。为应对冲击,坚定人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加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来指导自身的行动,以保持与时代同步。

二、网络境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认同,但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认同困境。

(一)国家层面: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普遍认同,但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化倾向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正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一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就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目标,正是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基于对未来共产主义的美好设想。然而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国际强势集团构建新的意识形态霸权创造了条件。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互联网,凭借技术和信息传播等优势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隐含并充斥着西方的价值观念。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长时间习惯于从网络获取信息,在西方文化冲击之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政治信仰迷茫化。一些大学生信奉西方民主,向往西方文明,追求民主形式而拋弃民主本质,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认同感,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弱化,甚至对社会主义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

(二)社会层面:对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普遍认同,但存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功利化趋向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要素和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自由平等、促进公正法治,并在实践中努力将之循序推进,发扬光大。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但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显现出价值理念多元化、功利化趋向。网络文化作为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促成了网络信息的多元化,网络信息包含的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侵袭,一定程度上使得崇尚个性自由与解放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无所适从,造成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功利化,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奉行实用主义,重视自我利益而忽视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个人层面: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品格普遍认同,但民族精神缺失、道德观念失范等问题有所显现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要爱国,爱国敬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修养条件,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友善是人与人交往的道德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应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网络的开放与自由使部分大学生容易跃过道德约束而放任自流,而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容易使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的自由放纵、感官刺激,影响现实世界正常的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导致部分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水准下降。一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认知模糊,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感情用事,难以理性把握爱国尺度;部分大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友善的胸怀,道德底线设置过低甚至道德观念缺失,混淆善恶、曲直、美丑,造成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的偏离。

三、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途径

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范畴,属于一个国家文化体系中深层的精神文化,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而它一旦形成并达到系统完备,就会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价值标准并影响人的终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尤其是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迅速普及的今天,应对新的挑战,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从思想理论灌输、校园文化渗透、实践活动养成等三个方面着手。

(一)思想理论灌输

哲学家康德指出,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样去做,知道怎样去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思想理论灌输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更要解决认同的问题。认同是指主体对国家的重大问题或公共事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主张,是一种选择的过程。当主体对自己选择的内容认同后,才可能主动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并决定去实施,因此,思想理论灌输是必要的。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灌输,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承担起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站在时代前列,主动抢占互联网这一阵地,破除“消极封堵”系统地在网上进行正面的理论灌输。

第一,构筑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要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德育资源开展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加强校园网建设,构筑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虚拟阵地。要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并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网站作为网上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要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穿于理论网站的每个板块,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网络基地上营造主流文化氛围,鼓舞教育大学生,塑造美好心灵。内容上,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要选取一些理论性强、对大学生具有深刻启迪价值的“经典”,如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政策的解读,使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明确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形式上,网络教育平台应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善于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应用于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创新领域,利用声、文、图、像等手段综合表达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自觉地经常到基地来进行学习或讨论。

第二,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栏目,可以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模范人物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作为网站宣传内容的重点。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对先进事迹模范人物的大力宣传,增强榜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中的作用。要贴近学生实际,采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和个案剖析的方法,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克服宣传上的形式化,不断向感性化、日常生活化转变,以达到入情、入理的教育效果;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网络讲座,利用网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讲座,通过政策解读和理论阐释等教育活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文化建设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大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二)校园文化渗透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认同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社会上各种文化形式都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文化作为载体始终在有效地传播着各种各样的思想信息。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有理论的形态和大众文化的形态,理论形态的意识形态往往需要严密的逻辑思考,而大众文化的特点则是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根据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我们的文化正在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变。人们更多地倾向于直接形象地接受事物而不愿意进行深入的社会政治思考,因而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地需要通过大众文化来向多数民众传播。文化的力量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力量正在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巨大动力。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需要借助校园文化来向大学生传播核心价值观。

第一,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为目标,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网络工作有正确的政治导向;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将上网的宝贵时间主要用于查阅学习资料、拓展理论视野等方面,端正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内容,提高鉴别能力;针对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事关国家大局以及一些敏感的意识形态等问题,必须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安全,拥护党的领导,同时对错误的思想勇于开展批评;要多介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使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宽视野。

第二,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网的内容,为大学生创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第二校园。网上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大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只有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才能提升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尽可能地丰富校园网的内容,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将大学生的眼球吸引到校园网,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服务之中,使大学生感到校园网可信、可亲、可用,使校园网能够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全面、优质和高校的服务,以减少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可以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讨论活动,定期在网上举行学习交流活动;开通网上心理咨询,为大学生解答择业、竞争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等。通过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渗透其中,使大学生在享受互联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三)实践活动养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的产生,往往由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所决定。大学生经常迷恋于网络,使他们既是生存于现实社会中现实的具体的人,又是生存于基于互联网络虚拟社会中虚拟的符号化入,成为虚拟化了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他们对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的产生既与他们生活于现实社会环境和条件相关,也与互联网不良虚假信息对他们的思想干扰有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必须付诸社会生活、付诸实践,把解决网络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例10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上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方面担负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重担,他们学习和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为先,并用以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大学生人心,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都能够积极地响应国家的要求与号召,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整体上都非常赞同新时期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在认识上,都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发展状况,关系着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实现的重要的文化软实力。

认同上虽然整体上能够达到上述要求,但是也存在着问题。从总体上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虽然基本不存在态度问题,但在思想认识上也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理论上的深刻领会。为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认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只有自己首先摆脱认同上的困惑,才能够在实践中去自觉培育与践行,同时在自己阵地课堂上才能够把它讲清楚,讲透彻,将其精神传达给学生。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不能简单化、单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重要的也是对思政课教师自己的要求。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与践行,都是深受教师的影响。这也是我们思政课教师在认同上要注意的另外一点,而且也要有一种功不在我的奉献精神。我们的功劳不是一时就能够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作用也是长远的,我们是在做影响学生命运前途的事业,要有一种正其谊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上的分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有正确的态度,而且要深入钻研,从理论上、学理上实现对它的认同。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要明了党中央提出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语境,善于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在学术与政治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和践行。要把学术思维与政治思维、宣传教育思维结合起来,综合地、辩证地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真正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正人者先正己。要想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首先自己要践行。为此,不仅要在认同上进行分析,还要在践行的路径上进行深入分析。

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及时关注时事政治,广泛收集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与路径,并能及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课堂,进行正面宣传与教育。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爱戴与喜欢,可以说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都能够爱岗敬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怎样能够真正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与实践的问题,特别是在践行路径上存着怎样践行的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生活,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而且在践行的过程中还要做到落细、落小、落实,这都是需要在践行的路径上进行大量的考察总结与探索。

虽然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探索之路永无止境,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创新与发展。在践行的路径上同样也面临着自身如何自觉培育与践行的问题,面临着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双重践行路径的问题,具有双重路径的探索。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战略上的指引

(一)理论路径指引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的系列讲话,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同上的困惑指明了走出的方向,指明了实现的根本路径,解决思想理论培育和践行的路径,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认识、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具体的实现路径。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又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育人工作,同样也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中华文化繁荣兴盛高度上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创造精品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精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只有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为学生真正喜爱,才是精品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同样也要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提升精神境界,达到内圣外王,行不言之教的作用。“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也要牢记,在教学中不断地创作才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的创作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真正的共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吸引力也是最大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关键是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地在课堂上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学生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给学生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也同样是根本。我们也要做到自觉坚守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不仅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还要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

在系列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今时代转型时期人们面临着思想困惑解决的路径,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怎样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思想文化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不仅要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在理论上为真正做到、做好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实践路径指引

系列讲话不仅为我们找到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路径,也为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实践路径。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实。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断在实践中增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做到师生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