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文关怀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4:47

人文关怀论文

人文关怀论文例1

二、结合课程,多角度、全方位贯彻人文关怀

首先,课堂上,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特质,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程感染力。多媒体信息容量大,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形、静止的画面以及活动影像传达信息,以其丰富性和表现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传播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任务,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积极使用多媒体,以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逼真的生活场景等生动地再现文本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精神之美,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容纳人文内涵提供助力。比如,讲《论语》时,可以用水墨画展示孔子形象,用篆刻等各种字体展示文章内容,用孔庙、孔府的图片和视频等激起学生内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效果会好得多。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通过播放月夜春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由此同诗人遐思冥想,与诗人一道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理解诗人“哀而不伤”的人生情怀,再现当初盛唐诗坛的灿烂光华,促成学生与文本心灵交流,进一步理解诗之旨趣,使大学语文成为塑造和培养人文的关怀课程。其次,充分利用课间和课后的时间。课堂并不仅仅局限在上课时间的教室内。课间、课后时间都是课堂的延伸。在课间休息时,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多与学生聊天,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同理心听取他们的疾苦,对意志消沉的学生多鼓励多赞扬,将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上课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终结,课后也同样是课堂的延伸。课堂上教师发现有问题的学生,或者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学生,教师都应该在课后与他们保持联系,可以请学生到自己的家做客、谈心等等,帮助他们理清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与学生线上交流,及时对学生的困惑加以指导。这些虽然并不一定是教师必然的本分,但是如果教师能认真去做,学生会受益匪浅。第三,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如,组织读书会、图书漂流、国学讲座等积极向上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更能够满足大学生归属和交往的需要,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第四,指导学生锻炼交往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格的发展与塑造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集体以及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健全的人格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要指导大学生扩大良往面,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把自己融入社会,从而对自己的人格成长偏误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方面,“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有一套非常好的教材:《YTL青少年生活教育课程系列丛书》,一共有以下几本:《自我形象——他人眼中我为谁?》《应对冲突——如何解决冲突》《男孩女孩——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学会生活学会爱》《人际交往——友谊,我与他人的关系》《预备婚姻——是爱,还是别的什么》。

人文关怀论文例2

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是电视新闻通过声画结合、形象直观的特殊传输手段,在关注大多数社会人群的存在价值和自身完善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注重从人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和批判。实际上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既关注民众的现实生存的状况,哀乐疾苦,精神欲求,思想感情,又重视个体和族类的全面发展,重视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境界。而今天有的电视传媒人对人文关怀却有着不同的曲解,致使电视新闻没有更好地实现其传播效果。通过对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实现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以期电视传媒人能以受众为本,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传媒与人之间的对话和双向交流的良好关系。

一、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现状

目前我国新闻报道里的人文关怀精神已不再鲜见,新闻从业人员在关怀理念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现在几乎可以随时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平台上发现人文关怀精神的存在。例如,在涉及未成年犯罪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传媒多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处理为化名等。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或多或少显示了人文关怀精神对传媒行业操作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它的发展态势并不是完全令人乐观的。

(一)传媒人对真正的人文关怀的背离

新闻人都知道传媒需要秉承新闻事件客观真实,而且传媒需要考虑能够吸引“眼球”的节目才是好节目。但这种单一的为了追求新闻事件完整性和新闻事件震撼度而忽略对个体人的微观人文关怀精神的做法,是否可行呢?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类综合栏目,讲的是对一个高考作弊事件的颇有影响力的隐性采访。栏目记者深入到作弊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目击了当事考生作弊从准备到落实的全过程。可以说无论对受众的思想振荡还是从新闻实施的持续冲击力而言,这次隐私采访都成就了一期难得的好节目。大量翔实鲜活的现场资料从头到尾向受众展示了整个作弊事件的始末,白描的手法更是突出表现了当事人心态和行为的逐渐变化,受众所接受的信息也不仅仅只是写实调查,而同时又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新闻纪实故事。客观真实全息热点,可以说这些好节目所应当具备的要素在这期新闻报道中一个都没少。我们知道,这种新闻事件报道以普通人群为关注焦点,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对广大受众传递一种告诫和警示,从而避免类似的错误重演。但是,这期节目却在受众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受众观众观看节目后,认为该节目缺少了一种切实的人文关怀精神,传媒人缺少了伦情常理中基本的道德标准。因为这样的新闻报道最终还是诞生了一个牺牲品,那就是事件中的当事考生。直白地说,就是人为地断送了一个青年考生的前程。试想当时的记者如果在该事件的高潮部分到来以前就及时阻止当事考生的错误行为,那么这名考生或许就会悬崖勒马,而事实上记者却是一步步亲眼看着其滑向错误的泥潭。这样的节目的确在宏观层面上对受众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精神,但是这种宏观却恰恰忽略掉了对当事考生本人在微观上的切实关怀,或者是传媒在权衡轻重之后抛弃了这种微观的人文关怀精神。它让我们怀疑这是不是传媒人道德素养的一种缺失和传媒人对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目标的一种背离呢?

(二)人文关怀的“相对过剩”

相对于微观人文关怀精神的缺乏,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误区表征,那就是人文关怀精神的过剩。按照“自我决断原则”的核心思想来看,任何个体的人都具有独立于所有环境之外的绝对价值,传媒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到某个目标的工具,从而侵犯他们自我决断的权利。他人的权利价值和决断力必须受到尊重。新闻报道中传媒在关注事实的背后,应当给予当事人权利以真正的关心,把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的尊重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

(三)人为的人文关怀

传媒是否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和人性意识,都会在传播细节中流露出来。某企业出资帮助一位贫困学生继续求学并为其在车站站台送行,可以说这是一则感人而又真实的新闻。而恰恰许多媒体就错把这种感人当成了“人文关怀精神”甚至是“煽情”的。于是,为了表现画面的美感,有些记者要求该企业代表和受助学生不断重复拍摄激动握手的画面,并要求场面气氛热烈,再热烈,借以突出表现企业助学的慷慨淡定和受助学生的无限感激,结果因为这样的“摆拍”重复过多,且过于虚假,导致了受助学生产生心理反感,最终该学生愤然拒绝接受捐助。可以想象这样的“摆拍”将受助学生的尊严强制性沦陷,这不能不说是传媒在“人文关怀精神上”的重要越位。当关注弱势群体的过程时,传媒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尊严和情感。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需要传媒潜心捕捉,设身处地为行为主体考虑,而不是生造画面所实现的。通过这种摆拍所传递的信息对受众而言,只能是拙劣的煽情故事而远非新闻报道。

二、实现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体现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体现电视文化的人文精神应该让电视工作者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以人文的视角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电视新闻的每一个制作环节之中。

(一)确立新闻传播的目的

在电视产业化经营之后,电视就具有了一定的商业属性。一个电视台的经济创收在很大程度上是这家电视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电视台在创办栏目、制作节目时必定会受到经济效益的操纵。事实似乎也的确是这样,由于受到商品化法则的冲击,电视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放弃了应有的理性追求和人文关怀,吸引受众的大多数眼球成了他们的目的,也成了它本身的致命弱点。那么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电视新闻要实施人文关怀,首先就要让电视决策者和电视新闻工作者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自己这份工作的人文意义。当前电视媒体和电视人努力的方向就要弘扬人文精神,建立一个“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电视文化体系。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电视文化的终极目标,当然也是电视新闻的终极目标。

(二)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中

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首先表现为办电视的一种理性思想,但这种理性思想还要通过新闻采编播出等各个环节体现出来。电视新闻从选题、采访、写作、编辑、制作、播出有一套严密的处理流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新闻传播者的传播理念和人文理念,所以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应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

1.选题要以人为本。

新闻选择的过程其实是人文关怀最集中体现的过程,这是新 闻工作者传播理念的具体化过程。新闻记者和编辑在选题上要更多地从人出发,考虑这则新闻是否和普通百姓息息相关,是否能从中映射出人性美的光华或揭露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还要更多地注重这条新闻播出后对人的影响。在缤纷繁多的各种社会信息中,如果电视新闻工作者从人的行为、方法、见解、情感、心态、命运等角度开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意义,就会使新闻报道更具人性化,更富有人文情感,从而也就更容易打动人。

2.采访角度要平民化。

首先,以平民化的视角确立报道。所谓平民化,其根本就在于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以一种普通百姓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传播和接受、社会与个人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情感共鸣,这是对传统电视新闻中存在的“高大全”和居高临下说教模式的离判,显示了对时代、对生活、对观众的一种尊重,体现着一种电视新闻改革过程中崭新的审美价值。新闻采访的平民视角,是指以平视的角度处理新闻,把所报道的事实与所报道的人物与平民的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与民平等的采访视角要求记者在访问时的情感、动作、语言、身体姿态随着被采访者的情绪波动而变化,或表示鼓励,或表示同情,这样就可以让被采访者感觉到记者是关心自己的,从而获得鼓励与安慰,这样的采访也容易达到好的效果。

另外,要注意抓住细节,尤其是画面细节。生动的细节给观众的感受是渗透性的、潜移默化式的,它比那些说教式的灌输要好得多。

3.解说词要通俗易懂。

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观众对电视节目没有选择和支配的权利。观众的思路只有紧紧跟住播讲的速度,才能理解信息的内容。因此,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也应该充分体现在文稿写作和语言表达上。做到新闻的通俗易懂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善于运用同期声,同期声是拍摄人物讲话的现场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由于同期声直接来自新闻现场,真实感强,新闻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也能一目了然,因此容易给观众造成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达到较好的播出效果。

4.电视画面要充满人性。

电视新闻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画面冲击力。因而,电视新闻要比报纸和广播的新闻多一点画面处理上的谨慎。画面是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表现符号,画面编辑的人文关怀看起来只是几个镜头的遮蔽,但这其中却暗含了记者、摄像对人的尊重和爱护。不滥用自己的采访权,充分尊重被采访者和受众的权益,进而在电视画面上表现出来,这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新闻样式的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

(三)重视新闻受众研究

受众是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就必须懂得受众作为电视新闻要关注的“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的特征、需求、心理是什么,因而了解受众、研究受众、重视受众的参与和反馈是电视新闻实施人文关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作为新闻媒体研究受众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电视新闻的目标受众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民族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收视取向,收视心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新闻媒体要做好同一地域受众的共同心理特征的研究。另一方面,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地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兴趣。媒体需要很好地把握受众关注趋向的变迁,及时调整自己的报道计划以适应观众的需求。所以,媒体应经常召开受众座谈会、个案访谈,及时处理观众的意见反馈。在节目调整之前更要召开多层次、多方面的受众论证会,为节目的设计作指导。

人文关怀论文例3

一、娱乐新闻的现状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而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裂变,社会节奏的愈来愈快,使得人们在向着更加丰富的物质社会不断迈进的同时也导致了现代人生活压力巨大,精神空虚。因此,能满足公众猎奇、窥私心理,不带有政治倾向,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的娱乐新闻便成为当今媒体的宠儿。但娱乐新闻在被人们享受时,内容却越来越低俗化。真正能够赢得受众尊重的是那些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新闻作品。从新闻事业的历史演变,从人文关怀与新闻媒介的联系,从人文关怀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契合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新闻报道亟需强化人文关怀。

二、娱乐新闻呈现低俗化的原因

1、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内容低俗化的娱乐新闻得以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阶段,面对突来的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自然更愿意选择轻松的、娱乐性强的新闻来缓解压力,于是当普通的刺激不足以满足所有的欲望时,猎奇心理又促使人们不断追求更离奇、更匪夷所思的东西,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欲望。因此“道德没有了,审美没有了,剩下的只有与大脑相脱离的感官和肉身。感官与大脑脱离,全部活动就变成对视听觉的刺激,以及各种变着花样的刺激。”①特别在受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媒介出现低俗化倾向的影响后,追求新鲜和刺激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人们争相以谈论他人,尤其是外表光鲜艳丽的明星、名人的隐私为乐。

2、受众的需求为娱乐新闻的低俗化提供了生存空间。受众最广泛的兴趣是非社会属性的,如好奇心、求异心理等,说到底,与、冲突、猎奇等本能有关,这些兴趣是人的“原始兴趣”,虽然因政治背景、社会地位、职业特征、文化水平、心理个性、地域特点不同而有些个体差异,但总的趋势和方向性基本一致。②人们除了想知道周围其他人的生活状态,也想了解外表穿着光鲜亮丽的明星们在离开公共场合后又是什么样子,他们会与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于是媒体报道的娱乐新闻为人们的“原始兴趣”带来了极大地满足,媒体争相以揭露名人隐私、挖掘明星绯闻来创造收视狂潮,争取更大的利润。

3、媒体观念的偏差成为娱乐新闻低俗化的助推器。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大部分传媒机构纷纷走向产业化经营的轨道,采用纯商业化的运作机制,自负盈亏成为传媒机构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面对利润的诱惑,媒体更愿意选择成本低且受欢迎的娱乐新闻,来取代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并且随着某些媒体人责任感的淡化,只知一味地追求高收视率或点击率,全然不顾事件的真实性,甚至为了创收,不惜编造虚假新闻欺瞒受众或是以腥、性内容吸引受众等违背新闻规律的事情屡屡发生。

4、新兴的网络表现形式为娱乐新闻的低俗化提供温床

如今网络资源发达,人们渴望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并参与到讨论当中,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而网络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形式的出现恰好为这样的人们提供了更大的方便。这些新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一对多”,是所谓的“集市”模式。极有可能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因为某种一致性或相关性,自发地联系起来,形成信息共享。信息的或发表有着极大的自由,这导致有些人为了获得关注而一些内容低俗、格调低下的信息,从而污染了整个网络环境,玷污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加强娱乐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1、拒绝低俗报道。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总是有选择、有倾向地向受众展示人与其他各种对象的关系,这是新闻传播实施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样,娱乐新闻作为媒体的重要宣传方面,也要承担一种人文关怀的责任。坚持正面报道,拒绝低俗报道,要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应向读者展示经过编辑净化了的娱乐新闻,如果一味地追求发行量而向读者推出低俗的报道,则如同无形的杀手,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如有些媒体在报道娱乐新闻时配上穿着过于暴露的美女图片,或是带有极端暴力血腥的文字描述等等,不但污染了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视线,而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不好的影响。

2、尊重演艺界。人文关怀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关照,具体体现在娱乐报道中也是如此。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不仅要以舞台、银幕上的形象娱乐观众,还要以生活中的自己满足公众的好奇心,这似乎成了他们对自己的演艺事业所付出的另一种代价,也成了艺人、媒体和公众这条“生物链”之间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契约。不可否认,艺人们在舞台上、银幕上的精彩表演为他们的人生带来了事业的光环,也给观众带来了神秘感,人们在欣赏他们的艺术时,也想了解他们在幕后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作为能够近距离接触明星的媒体,也承担者满足读者的义务,但是,不经允许地对艺人生活空间进行无底线披露,甚至把艺人生活中所遭到的不幸来作为取悦读者的卖点,不仅是人文关怀的缺失,而且是道德的沦丧。如在报道张国荣自杀新闻时,有些媒体将重点特别放在了他是同性恋上面,连篇累牍地把许多很庸俗的或真或假的事情翻出来炒了又炒,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媒体塑造的刻板印象,人们多用嗤之以鼻替代了同情。

3、遵守职业道德。传播者作为整个传播过程的“发起者”,对信息的选择和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众传播中的低俗化的产生就和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媒体尤其要注意不跟风、不随波、不逐流,保持自身品味,坚守自身阵地。娱乐新闻工作者必须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不能鹦鹉学舌,应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创作出具有人文价值的作品。因此,当面对促使娱乐新闻变相的经济利益摆在面前时,作为“把关人”的媒体人员,应该担起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严格筛选报道的内容,提供给受众多一些社会道德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健康、积极、向上的娱乐事件;同时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写出真正具有娱乐精神的文字来陶冶人们的情操。

四、小结

人文关怀是媒体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将成为媒体终身追求的目标。人文关怀的主体应是广大受众,娱乐新闻要贴近大众生活,贴近大众情感,引导大众生活向积极、健康的方面迈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注释:

①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7-48.

②张浩.娱乐新闻低俗化现象探析[J].青年记者,2008(5).

人文关怀论文例4

二、言传身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力戒训斥

封丹的寓言作品中,有一则南风与北风的故事。同一个寓言故事,不同的人看到的时候就会获得不同结论。笔者看到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从中的到启示是:做班主任工作,有时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南风效应”,往往最能打动学生。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应该拥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持之以恒地、春风化雨地教育和感化学生。例如当有一个学生做错了事,我们不能够当着许多同学的面去训斥他,我们应该单独与他进行接触、谈心。但是在谈心切记不可直接就说“这件事你做错了”,这样和当众责骂他没有任何区别。我们应该间接的让他(她)感觉到这件事自己错了。如果他(她)做出错事确实是有原因的,我们则应该想办法帮组他(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心他(她)。泰戈尔有一句名言:“爱是种理解”。学生毕竟只是一群心智没有成熟的孩子而已,很多时候他们都会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对一些事物的理解都比较的肤浅、幼稚。作为班主任应该为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三、坚持主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班主任工作要真正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就得在实施主体教育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实行民主管理。笔者在班级管理中曾多次这样实践:“实施小组长负责制”。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均衡学生优劣之势后,把班级分为几个行政小组,并由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任小组长,在班主任的直接指导下,由各小组轮流管理,每个小组管理一周。小组管理期间,负责班级全部事务工作,如卫生、考勤、班会、课外活动等,每次循环结束,民主评议选出本轮最佳管理小组和最佳管理学生。这种负责制度把全班学生安排在同一起跑线参与班级管理,竞争具有公平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教师要平常的对待班级荣誉

大家都争取第一名,这是一个很好的目标。但是应该以一个平常的心去对待。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说,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工作的灵魂。班级作为一个小集体,生存于学校这个大集体中,既要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又要参与其他班级之间的竞争。不管是教学成绩、运动会、歌咏比赛等各种类型的比赛,作为班主任,肯定希望自己的班级都能出类拔萃。但每次都能如愿吗?学生活泼好动,违反校规校纪现象时有发生,班级因此评不上先进,班主任自然也就评不上什么先进。这时候,作为班主任就得有一颗平常之心,明白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不能苛求学生,更不能因此埋怨谩骂学生。只能想想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尽量地做好班级工作.

五、建立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

马克思指出,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创造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氛围,包括管理环境、服务环境、感受环境和共事环境,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特别是将人文关怀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时更加需要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要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老师要放下自身的威严,不以长者自居,尤其是对待学习成绩差或是犯了错误的学生,要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个人差异,灵活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不要过分指责、嘲弄甚至羞辱学生,而要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尽量减轻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精神上的焦虑,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支持、赏识每一位学生,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学生拥有更多更大的自由空间,个性品质得到更好发展。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人文关怀论文例5

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上的一切服务都是有偿收费的,你交了钱才能得到应有的服务,这冰冷的原则把许多贫困者拒之门外,只有图书馆例外,图书馆坚持公益性的原则,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免费服务,每位来到图书馆的人,不管你的职位高低,贫穷或富有,是正常人或残障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力,都能免费使用图书馆这个公共空间。可以说图书馆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一片净土。

一、图书馆应具有免费开放的义务

图书馆要尽其所能为市民服务,要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充分尊重读者人格的、温馨的、平等的自由的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建立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图书馆的资源和设施属于公共财产,这些资源和设施的使用以及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应对公众免费开放。所以说图书馆应该是为广大民众提供免费的或是优惠的服务场所,图书馆应由国家建设并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因此我们就不能随便地乱收费,特别是为读者的基础服务,如图书、期刊的借阅,不能收取费用,特殊的服务需要收费时,如代读者查询检索文献、复印文献等,收取的费用也不能太高。图书馆的价值就是要向公众提供优质的无偿的文献信息服务,使国家投资支持的图书馆资源能充分的利用,不能作为单纯追求创收和盈利的事业。

二、图书馆要为读者创建人性化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不仅是信息的传播地,更是人类文化的集散地。它拥有古今中外的灿烂文化,是一个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的场所,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学习读书空间,静谧的环境能让一个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一书在手能让一种迷茫的思想投入进去;在修身养心的同时更能收获几分从容与自信,收获几分读者对你的尊敬与拥戴。

目前,我们的大中型图书馆的设计非常的人性化,不仅阅读环境优雅安静,藏书量非常丰富,书架排放整齐规范,还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设计合理布局,比如有的图书馆专门为儿童设立了阅读借阅室,就连书架和桌椅都根据儿童的身高合理设计。墙壁上张贴一些色彩鲜艳的卡通图片,对少年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使他们能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书学习,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总之,图书馆从建筑格局到室内布局设计,都应遵循读者至上的原则。创建读者满意的人文环境。吸引更多的读者到这个公共空间来看书学习,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使国家投资建设的图书馆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关怀、帮助和服务于“弱势群体”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指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主要指老弱病残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这一群体有了改变,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他们一般是由农民、进城的打工者、城镇失业下岗人员等构成。这些人群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尝到了艰辛,也遭受了许多白眼和冷漠,所以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怀,他们渴望社会上有爱心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渴望一些文化场所和娱乐空间能够免费向他们开放,渴望在这个社会中能平等地享受一切权力和社会劳动保障。

1.建立“盲人图书阅览室”

目前,我国有盲人900多万,调查发现,大部分盲人依然不能平等地利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必须强化服务理念,有针对性地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开展个性化服务和构建无障碍图书馆,这对盲人能平等地利用公共图书馆,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盲人虽然看不到这个世界,但他们能够触摸感知周围的一切,他们能够通过盲文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图书馆应该为盲人建立图书阅览室,馆藏一些盲文图书和资料,还要准备一些录音磁带,用声音和触摸文字的方式向他们传递世界的精彩,让盲人也同正常人一样享有读书的权力。我们国家现在也在积极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关心弱势群体,采取一切手段为他们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我们的2.为农民工送去人文关怀

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切身权益,加强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和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我们这个社会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图书馆有义务为农民工提供人文关怀,努力改变目前农民工文化生活失调的状况,可以为他们开辟免费的图书阅览室,把他们聚集到图书馆里,有目的地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还可以免费为他们开设有关法律知识和提高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讲座。图书馆还可以送书到工地,开办“工地流动图书馆”,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用实际行动体现党对农民工的关怀,目前各大图书馆还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没有想不到的事情,关键看是不是愿意去做。

四、图书馆员是人文关怀的执行者

前面讲了许多图书馆应该怎样体现人文关怀,但落实到实际行动和工作上关键要看图书馆员的人文素质的高低。人文素质的实质是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和体现终极关怀的一种精神。一个具有人文素质的图书馆员在与读者和用户沟通时,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快速了解其意图,为其提供满意的需求,如果图书馆员人文素质低下,那么他就会将个人的不良心理带到工作中去,处事有失冷静、或是态度蛮横,有可能与读者发生直接或间接冲突,最终导致读者服务的满意度下降。

当然,人文素质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结构、一种沉积,必须有一个内化过程。图书馆人文关怀做的怎样,决定着图书馆员人文素质的高低,实践图书馆人文关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贴近读者,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设定个性化的服务,在可能条件下给他们一些方便,在遇到困难时,给他们一些帮助,使他们有一种受到尊重和温暖的感觉。

图书馆是一片净土,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地方,人们来到这里,可以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尽情地吸吮知识,在这个充满人性化的公共空间里,即便是“弱势群体”也同样人们享受着平等的权力,享受着图书馆员热情的关心服务,这个公共空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满足了人们的心里需求,成为了社会民众赖以依靠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孙丽文,辛燕玲,刘丽.公共空间论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新定位[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21―22.

人文关怀论文例6

从2007年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到现在,仍有许多现实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首先,从教学课程设置上看,由于教学定位的模糊不清、教学课程的不断压缩以及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不断弱化等诸多因素,大学语文课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次,从教师队伍上看,大学语文师资队伍极度不稳定,基础教研室专职教师比例总体较低,导致语文课程发展潜力不足,而这一点在理工类院校中尤为明显。第三,从学生学习角度上看,同样作为文科性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时间普遍更长,教学地位也更受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大学在校生而言,迫于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将时间花在英语学习当中,忽视了母语的学习,导致文字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下降。当然,造成现行大学语文课程当中种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究其本质仍然在于高校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认为语文课程所占据的几个有限学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事实上,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与理念中对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强调,而未能充分领会语文课程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安身立命之学”的终极教学目标。然而按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2人文关怀视野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三个方向

2.1“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而在语文课堂中则体现为在对文学知识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鉴赏、解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兴趣,一本体例编排合理,理论与创新相结合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各大高校选取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繁多,且大多是按照文学发展的顺序将各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做一个筛选,然后汇编在一起,或者是根据主题或者题材进行分类,不仅和高中的课本没有太大的差异性,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以及课程体系安排,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尝试以文学史和代表作家双线为脉络的教材编排体系,进而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呈现古今中外文学史的全貌,系统化学生的文学认知,为进一步解释文学的人文性奠定基石。教师在专题教学时也应把握好难易程度,不应铺陈太多专业性内容,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能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则能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接受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同于初次接触语文的中小学生,经历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对文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以及基本文化常识,具形成了一定的“接受心理”。与此同时,刚进校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中思维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阶段,并且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背景经验不尽相同,因此对文学作品与思想的体会与理解不同。

针对学生已有的文学认知结构,教师就不应当将大学语文课变成思想品德课程那样,通过单一的说教方式以及树立道德榜样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事实上,人文关怀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的是对人性中真实面的强烈的精神关照,所以教师应当从一个语文知识灌输者转变为文学世界的导游,在带领学生领悟文学的同时将大学语文作为交流传统的场所,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阐释自己的理解。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发言与辩论。比如在讲解项羽这一人物时,教师可以先总体疏通文本,然后着重于激发学生从社会、心理、伦理角度反思促成项羽悲剧性格的原因,并探讨“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愿意和项羽这样的人做朋友?”,进而增进对现代人交友观的剖析。又比如,在探讨安娜•卡列尼娜的死时,教师可以在同时代背景以及小说人物对话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将当时俄国社会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婚姻爱情观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2“情”提倡感悟性教学,引导大学生从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中获得人生启迪。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不仅仅具有理性认知,还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意味着具有较高的智商以及专业知识,还意味着具有较高的情商以及健全的人格。这一点是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当中的人文性目标相一致的,因为文学本身就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与情感的抒发与升华,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价值。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为了学分与课时而流于形式的语文课堂片面强调了文学知识的工具性,将学生看做知识灌输的容器,无法真正激起学生的共鸣,也就无法发扬人文知识的精神和审美价值。因此,教师自身应当做到用心感悟文章,然后再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与体验,对学生形成一种文学感染力。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也应当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声情并茂的展示,比如播放《霸王别姬》、《傲慢与偏见》等优秀电影片段,增强文学材料的可观、可感性。大学语文教材是各时期文学作品的精华所在,无论是从《诗经》到唐诗宋词,还是从现当代文学到外国文学,都体现着人本主义精神与生命意识。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中教师不必拘泥于文字的字面解释,而应该通过恰当的情感运用加深学生印象。但是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感性层面,还应当带领学生深入问题本质,最终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意志情怀。

2.3“行”大学语文课堂也应勇于尝试实践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文学是指在适当的情况下,能够把学生的高校语文教学与他们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的文学社团,展开诸如诗文朗诵比赛、演讲辩论比赛,甚至尝试自己构思与创作小说等等实践教学活动来锻炼与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输出与表达能力,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文化遗迹和自然人文景观,让大学生在亲近自然与感受自然的同时,深化语文课程学习的理解。

人文关怀论文例7

第一,它们都以“人”为价值主体。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文关怀的主旨,围绕“人”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以人为主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渗透“人”的理念,体现“人”的价值,运用人性化的手段对“人”施加有效的影响。离开了人的主体,离开了对现实的人和实际生活的人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发展的误区、盲区,变成了泛泛的政治宣传和理论说教,变成了机械性的、缺失生命力的传声机,其感染人、激励人、引导人、提升人的功效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它们都以“人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一切从事与人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人文关怀之所以拥有无限魅力,说到底就是满足了对“人的需求”的关怀。这种需求既是人的物质、政治、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也是人的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个人需求与整体需求的统一。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恰恰是有效契合了“国家、社会、个人三重不同需求,即国家培养‘接班人’需要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以及个人融入社会、提升素质、印证本质属性,进而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它们都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至高理想,又是彰显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皈依。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作用人的主观世界、参与社会实践的,它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可以通过精神的关怀与指引,提升人的主观意识水平,进而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它首先离不开丰富的、具有创造力的精神空间,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与满足,是发挥人的潜能的动力支撑,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同时,人的发展毕竟无法独自进行,它要取决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实践条件,人的发展程度与社会的成熟度是一体化的过程。所以,凸显人文关怀既不能忽视“人”,更不能忽视属“人”的社会,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正是从这一基本关系出发,强调妥善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运行,为实现“人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

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党在新形势下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体现在时刻“协调和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将社会需要内化为个人需要,或将个人需要外化为社会需要”之中。新时期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彰显了新的时代所赋予的特定意义和价值内涵。

第一,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本质功能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做“人”的工作,是通过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性,往往就体现在它在多大程度上关注着人、满足着人、实现着人,在多大程度上彰显着“人”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价值。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创造力的。可是,这种能动的实践过程不是抽象或任意的,它总是要反映特定条件和时代环境所固有的规定性要求。人对这种规定性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培养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要引导“人”清楚地认知内在的规定性,发挥调节、激励、引导的功能,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进而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直接的精神关怀,而且是一种间接的物质实践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运用和人文情怀的调动,就会变成了一个充满灵性的教育过程;若只流于形式、简单地说教、硬性地灌输,只能是扼杀掉它的生命力,既不能关怀人,更无法展示“人”。

第二,注重人文关怀,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生命线”作用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一切工作任务的“生命线”。之所以叫做“生命线”,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发挥出调动、组织、激励和引导的独特功效,更是能够协调和影响其他各个领域的工作,形成共识、汇聚力量,集中去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困难与挑战。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自身的“群众”意识,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关注群众的“需求”,无论是革命战争的年代、还是在竞争无比激烈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是这种需求的汇集与展现;始终致力于提升人、促进社会的发展的伟大实践,不仅实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需求,更要奋力体现人的发展夙愿,而整个这个过程都要建立在社会统筹运行的基础上。新形势下,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一方面是与时俱进地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的现实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问题和利益关系的时代需要。

第三,注重人文关怀,是凝聚中国力量、展示“中国精神”的现实需要。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千锤百炼、千辛万苦。国家实力的增强、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虽然在不同程度地优化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是在触动和调整旧有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能量也得到了良性的释放,然而随之而来的还衍生出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消极的、悲观的、质疑的甚至对抗的情绪时有发生,面对社会的剧烈变动彷徨无措、焦躁不安、精神空虚的现象也不乏存在,各种负面的、情绪化的、甚至是极端性的社会行为也偶有发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层出不穷,是不利于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良性运行的。有些人还在肆意误读和恶意曲解,企图煽动民众、挑起纷争。党和国家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特殊的方式来进行适当地调整和疏通,毕竟解决人们头脑中的疑惑和问题,还得从精神层面入手。另外,中国身处改革转型期,如何引导民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凝聚共识,如何在各种困难和风险中迎难而上、汇集力量,这都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执起充满民族性与时代感的“中国精神”的鲜明旗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前进的发展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是一个发挥人、调整人、引领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社会、作用社会、推进社会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充分地认识、挖掘“人”的特有因素,也要注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际发展程度,通过各个环节的协调运行与合力支撑来发挥作用。任何社会中所要实现的人文关怀都不是抽象的、随意的,而是要遵循现有的条件,从实际出发。

第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立场引领多元化的人文资源。正确的行为,只能通过科学理论来引导。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引领民众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倡导的有效的工作方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公开讲过,共产党人要“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领工人阶级,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同资产阶级斗争到底。而且,思想一经为群众掌握,才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充分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实现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可能。每一个认真研读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不难发现,人文精神贯其始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的生成起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掌握“人”的本质、充分发挥“人”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这一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创造性地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将凝结着几千年人文智慧的、透着独特人文魅力的传统精华注入其中,既丰富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这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化的人文关怀思想资源,“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就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假象、挣脱各式人文理念的漩涡,不被错误思想侵蚀,不畏各种艰难险阻,保持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人文关怀论文例8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使用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损害。在当下,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平等的,所以必然地为语言暴力的生长提供了合适的土壤。而在特殊教育领域,教师所处在的情况更为特殊,以自我为中心,依靠强制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学生的行为特征更为明显,为了使特殊学生向教师预想的方向发展,面对违反纪律、犯了错误、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采取简单粗暴或讽刺挖苦或恐吓威胁的暴力语言也是很常见的。例如,“你怎么长大的,这么笨!”“我教了这么多年书,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你呀,什么也学不好。”等等。特殊教育课堂上的语言暴力折射出教师缺少人文关怀的同时,更能表现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素养程度偏低。特殊教育教师长期使用暴力语言,会严重伤害特殊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影响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如何化解特教教师的“语言暴力”是当下特殊教育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师授课语言冷漠敷衍,温情不足

在特教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学生那种对于教师权威的“藐视”,尤其是面对一些非班主任教师时更加明显。究其原因是一些特殊教育教师在授课中表达出来的“我上的课你要是不喜欢就睡觉,但是不能扰乱课堂秩序”的意思。长期的这种“安民告示”似的授课,让学生感觉到的并不是宽松的环境和舒适的课堂,而是感觉老师的潜台词是“随便吧,反正怎么学也学不好”,从中得到的答案是教师对学生过于冷漠。冷漠都是双方面的,教师的冷漠影响着学生,学生渐渐由冷漠发展成“藐视”和“不屑”,这种态度的展现,更能激发起教师在语言中的冷漠敷衍,缺乏温情。赢得学生的尊敬,不是靠大力压制,也不是靠低眉顺眼,更不能靠冷漠敷衍,特殊教育教师需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来面对特殊学生各项教学需求,不能为了表面的和谐气氛,放弃运用自身的情感语言来解决各种问题。通过情感的联络沟通,才能化解冷漠,展现特殊教育教师人文关怀的风采。

3.教师授课语言重复沉闷,激励不足

语言表达是教师的基本功,而特殊教育教师的授课语言也同样展示着教学的基本功。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特殊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语言重复的情况随处可见,容易分散误导学生的注意力,有些调皮学生可能上课就开始统计教师重复语言的次数,无法安心听课。有的教师一句话能表达清楚的意思,又怕学生没有听清楚,不断重复,这种重复沉闷的讲话,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使学生听起来厌烦。重复并且沉闷的语言是没有新意的,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引发兴趣爱好,启发式的教学更是谈不上。现在,特殊教育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往往一问一答式的多,真正融入到学生内心,将教学中精彩的知识点播撒给学生,激励学生心灵深处存在的真善美的情况很少。语言是教学的最主要媒介,其所能传递的信息可以给予那些特殊学生温暖和力量,让他们尽知学校与社会的关怀。

二、特殊教育教师在语言素养方面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1.师生角色定位的历来传统

人因其社会性,所以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而中国的传统师生关系是依靠伦理来维系的。在古代,由儒家思想构建的社会等级规范,从根本上确立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从属关系,师道尊严严肃细致的讲究,赋予了教师极高的权威性,进而演变成师生之间的专制关系。到了近现代,人们把教师的教学活动看成了一种主客体关系,即教师育人就是一种“育物”,这样的结果就变成了教师高高在上地进行知识传送,而学生只有洗耳恭听,从而忽略了学生是“人”,并非“物”这样的事实,漠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两主体中的一极。不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在教学活动中均忽视了学生的平等存在,漠视了受教育者本身应有的独立和尊严。而在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特教教师所接受的教育背景,在课堂上当其面临与自身求学时遇到的相似情况,便驾轻就熟地运用当年所受的语言和思维开展教学,因此一些冷漠的语言、暴力的说教都会运用出来,所以这种一代又一代的惯性力量是不可小视的。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因为他们自身存在的某种缺陷,面对这种不平等的对立情况,反应往往会更加强烈,导致学生心理的抵触甚至逆反,觉得教师的批评就是挖苦讽刺,没有关怀和帮助,缺乏足够的温暖。

2.缺乏对人文关怀的认识

人文关怀基础是教育,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2]。特教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多数由于身体机能的缺陷,再加上心智发育尚待完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不能像家庭生活一样,时刻享受父母的呵护和家庭的温暖。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就目前情况来看,特殊教育课堂上要完成的任务有很多,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的学生也很多。在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特殊教育教师很难再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每一堂课语言表达的细微内容,同样很难通过琢磨细微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人文关怀的本意。虽然在表面上看来人文关怀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但随着表面的风平浪静,长久之后就完全忽略了人文关怀。如果特殊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出教师的关怀与温暖,那么特殊学生肯定会感觉心灵受到伤害,久而久之会疏远教师与学校,变得自律性相对较差,面对将来更迷茫和困惑。结果是学生虽然可能学到了一些安身立命的技术,但是在缺乏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会形成一定的心理缺陷。

3.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压力增大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压力增大,这与当前教育的大环境和特殊教育所处的小环境有很大关系。特殊教育教师要承受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重重压力。例如绩效考核情况,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除课堂以内的工作,还要承担学生的考核测评、安全、卫生、饮食等各方面的工作,甚至考核测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若不达标就降低工资等。这样特殊教育教师把工作中的不满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训斥、威胁甚至采取不正当惩罚方式,都容易造成师生间的对立冲突。而目前社会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期望和评价标准过高,更加重了教师的压力,本来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责任,但是现在几乎全落到学校身上,奉献时关注少,犯错时人人指责。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需要得到家长、学生、社会各界的肯定,这也造成了对教师不利的舆论氛围,误导了学生和家长,无形殊教育教师的压力与日俱增。

三、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语言素养方面人文关怀的途径

1.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人文关怀的主观意识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道主义情怀,人文关怀是对人价值的肯定、完整人格的尊重,对残疾人更重要。[3]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的主观意识。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语言素养,以期展示对特殊学生的人文关怀,这不仅仅只是简单地通过语言本身素养的提高来完成,而是需要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来相互支撑。首先,从知识文化素养层面来看,优秀的课堂语言表达是由丰富的知识文化素养决定的,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的。在学生看来,教师有能力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甚至依赖教师,因此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不影响正常的语言表达。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做个博学多才之人,扩大知识面。只有知识文化内涵深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主要体现。其次,要注重语言素养本身的提高,特教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时,要词汇丰富、逻辑严谨,甚至可以充满艺术表现力的语言来进行授课。这也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在授课前要认真备课,按照预先设计来进行发挥,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毫无逻辑、缺乏节奏的组织语言。只有严谨细致,才能尊重课堂、尊重学生。再次,从思想素养层面,特殊教育教师在平时语言交往中要给学生做表率,决定语言质量的人,只有慧于心,才能秀于言,在师生对话过程中,要将高尚的道德观念、情感价值观渗透到语言中,不能将工作生活中的不快和不满带到课堂,不能将不良情绪传染给学生。最后,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是引发师生对话语言问题的主观因素,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提高教师内在和外在的威信,为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才能更好地展现特殊教育教师人文关怀风采。

2.建立以人为本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

构建以人为本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就是要在教学氛围、教学资源配置、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特殊教育教师更多的支持。因此,以人为本,尽可能多地培养特殊教育教师,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关心、爱护、扶植、尊重他们,帮助解决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促使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激励、开发和调动,这亦是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第一,要构建幸福奋进的教学氛围。让特殊教育教师感觉到特殊教育这个职业是幸福快乐的,奉献和挑战并存,只有幸福快乐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特殊教育教师的师德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理解他们,使其最终具有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第二,教学资源配置要合理。充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调节课堂内容,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扶持他们参与科研,提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设备、图书音像资料等。第三,要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教师参加重要学术活动的机会,同时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甚至出国等机会。注重加强校际间、国内与国外,老、中、青教师之间以及特殊教育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允许就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之在学术探讨、交流、争鸣中开启智慧,活跃思想,承前启后,立足于发掘和发展本学校特有的学术风格、学术文化,注重精神理念的提升,给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这样特殊教育教师可以从其他同行、其他领域学到精湛的技艺和品德,使其在学术、学业、思想上更快地提高。

人文关怀论文例9

一、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一)我国传统文化涵盖的人文精神

我国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其涵盖的人文精神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之一。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人的品行、精神及修养一直受到文化学者的重视,当然,这里提到的人非个体人而是整类社会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是极为强烈的,这一点可以从古文典籍中查证,比如《易传》将人与天地比肩,称这三者为“三才”,可见古人对人的重要性有着强烈的认知;又如《尚书》中写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由此可见人的地位。儒家文化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文化历史,并一直在发展和演变。其中,“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受到儒家文化的追捧,儒家认为人应富有仁爱之心,做到“天人合一”。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就表现在通过其自身的修养,同时依赖社会教化,个体可以成为被社会认可的有用之人。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对美好人格的推崇,所以对于现代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而言,要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一理论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二)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文关怀是其基本维度之一,主要体现在提出人全面发展这一理念,这也是从最高层次上对人做出的重要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密切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以及命途发展,注重追求人的精神及价值,追求人的尊严与自由,在马克思主义中,人文关怀是其重要组成内容,这与当代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内容本质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论理所应当作为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1.人全面发展理念的形成及发展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开始关注人的发展,考虑到职业选择及发展等因素。在意识到当时人发展的畸形及片面性后,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该文对资本主义形式下的异化劳动做出了批判,并首次将新型人理想公诸于世,指出人要想获得全面发展,其基础就在于劳动。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的标志,该理念逐渐形成于《神圣家族》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期,同时其从抽象化的研究对象转向为生活于现实中真正的人,并提出人的本质是其周围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该理念真正成熟并得到正式确立的标志是《资本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问世。马克思、恩格斯对人得以全面发展的条件及途径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对其历史必然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其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而有效稳步确立了该学说理念的知识科学体系。由此可见,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抽象到现实,从不成熟至成熟的过程。

2.人全面理念的科学内涵

该理论科学内涵丰富,主要通过一种辩证的思想来体现,其主要对人的社会关系、能力、个体需要及个性等方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进行了论述。人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客观基础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脱离社会关系,人是不能够生存的,更谈不上发展,实际上,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对其自身发展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人全面发展的所有内容中,能力的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包括人的智力、体力、社会适应、社会交往、社会关系驾驭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而人要想获得全面发展,其前提就是首先要满足个体需要,人类进行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来自需要,也正是为了使自身精神及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会参与社会活动,开展物质生产。作为人得以全面发展的载体,人个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创造性、能动性以及自主性这三个方面。

对于历史人文主义思想的缺陷与不足,马克思主义分析的深刻透彻,从阶级性、社会性及历史性的局限中突破出来,并基于现实人,对关乎人的几大问题如解放、发展、本质及价值等进行了深刻探讨,为人类寻求到其努力的目标,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人全面发展理论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两位哲学大家毕生的理想,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也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必须要坚持的。

3.西方文化坚持的人本主义思想

古希腊孕育了西方文明,因而古希腊也成为了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地。苏格拉底首次提出人本主义,而且其研究对象就设定为人,他告诉人们,人作为一个存在者,是理性的,在对真理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会逐渐对自己的本质有所认识,因此,人应该尽最大可能的去追求心灵、真理以及智慧的改善。之后,柏拉图提出了灵魂结构说,在这个学说里,强调了人的理性本质,并提出了“做自己主人”的主张。普罗泰戈拉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现在看来,这句话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及盲目性,但对于当时西方文化思想而言,它首次肯定了人的价值,强调万事万物应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地位及作用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由此拉开帷幕,这对于西方文化传统而言,无疑是个极为重大的进步。

古希腊先哲们对于人的这种认识,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后期植入青年人本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西方文化在神学统治时代,对人的价值(自由、才能、尊严等)进行了过分的鼓吹。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指出所谓抽象的虚幻的精神并不是人的本质,存在决定思维,人的本质应是自然的、感性的,并提出人本主义发展的基础应该是自然主义。基于这一思想,马克思发表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言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马斯洛先生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生理需要,这也是最低级的需要,第二层是安全需要,第三层是归属需要,第四层是尊重需要,第五层是自我实现需要,也是人最高级的需要,这五个层次需要呈递进式,也就是由低到高的发展,马斯洛指出在对人进行教育时,要遵循人的需要规律,循序渐进,决不可一蹴而就。此后,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教育应该注重情感因素的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打造出真诚平等的关系。

总而言之,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体系博大精深,从其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西方人文关怀的核心始终是对人价值及人性的肯定,要求人与人之间应处于自由平等的状态,要求解放个性,要求对人精神生活的关怀等,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部分主张言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其对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以及在反封建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仍旧是积极的,这一点不可否认。总之,西方文化坚持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整个人类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该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能够积极有效的推进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深远发展。

二、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是时代得以前进的推动力,是高校思政工作得以发展的推动力,是学生得以成长成才的推动力。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受体是学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内涵及意蕴充分展现出来,遵循人发展的规律,密切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并使其得到完善,使人文关怀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坚持以人为本,要明确学生的需要,做到一切为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人文关怀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文关怀论文例10

1.2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儿科护理教学的需要护理作为一门与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专业,要求护士既关注护理技术,又熟知人文知识,护理工作在本质上是充满关爱的服务。儿科护士要理解患儿、关爱患儿,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宽容、豁达、博爱,这样才能为患儿提供有感情、有内涵、有爱心的护理服务。所以,加强儿科护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是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是护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儿科护生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原因

2.1家庭环境缺乏对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及长辈凡事优先替孩子着想,尽量减少孩子的社交和情感体验,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造成孩子“唯我独尊”的思想越来越严重,不懂得关心他人,与人沟通也存在很大问题,这是造成现代护生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2社会环境缺乏对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贫富差距日渐明显,人们注重对权力和利益的追逐,忽视了对人性的关怀。这种现象反映在护理专业上,就是只重视专业知识、技术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护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护生普遍对护理工作热情不高,特别是儿科护生,感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心理不平衡。

2.3教师人文知识相对不足,引导不够护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一毕业就走上讲台,几乎没有任何的临床工作经历,忽视临床锻炼的重要性,缺乏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交流,与临床脱节,对当今社会儿科护理的现状了解甚少,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依据教材理论“纸上谈兵”。此外,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教师对护生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行为(如随意放置婴儿模型、不爱惜模型、操作时动作粗暴等)没有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

3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的方法

3.1更新观念,循序渐进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或者说是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提倡尊重生命,关爱人及人的思想感受,爱我们的家人以及爱我们周围的一切生命。人文关怀精神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人文关怀精神并非只是简单地通过学习人文课程、听人文讲座、看人文书籍就能够养成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终身教化的过程。现代护理推行的整体护理理念的宗旨是:一切以人的健康为主导,人文关怀是其魅力所在。我们要注意培养护生乐观、豁达的心态,使其树立“病人至上”的护理服务意识,具备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美德。

3.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教师的思想、学识、人品直接影响着护生价值观的取向。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言行举止等对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护理教师首先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对护理工作有极大的热情,对人宽容,对护生负责,并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让护生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学校也要经常为教师提供临床实践和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知识学习及培训的机会,教师可通过亲身体验和加强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来拓宽自身知识面,以适应和提高医学人文教育。

3.3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护生内心深处对弱小者关爱和保护的意识。例如,在讲授生长发育这一内容时,可以给护生播放小儿发育过程的视频,以激发护生对儿童、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又如教师在抱婴儿模型时,应告诉护生因为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颈肌无力,故抱婴儿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其头部,并一边向护生讲解,一边用婴儿模型示范,动作正确轻柔,语言亲切;再如在用婴儿模型示教婴儿抚触时,也要体现出关爱,操作时要求环境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面带微笑,动作轻柔,还要注意保护婴儿的关节。实训时指导护生认真练习,爱护模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习惯将逐渐养成。

3.4定期安排赴社区及幼教机构服务的实践为了拓宽护生的知识面,使其进一步了解小儿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教师可组织护生赴社区及幼教机构与婴幼儿亲密接触,让护生亲身体验照顾婴幼儿,在护理时想办法让他们配合,探索与婴幼儿家长有效的沟通方式,理解他们对婴幼儿健康的需求,宣教育儿知识。让护生从家长和孩子的现场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护理技巧,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3.5在临床实习中实践人文关怀理念许多患儿的治疗主要靠静脉输液完成,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在儿科护理实习前,要求护生练就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从而尽量避免患儿及其家属的焦躁情绪。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包括安慰和鼓励患儿、适度表扬、适当解释等。护生对患儿应多抚触、搂抱,善于用玩具使患儿愉悦;对稍大一些的儿童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询问心理方面的需求等调节护患关系。良好的沟通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护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