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文地理优势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5 15:06:57

人文地理优势

人文地理优势例1

要探讨文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首先应该明确文化的内涵与经济作用,然后将结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观点,论证三大优势决定对外直接投资而文化又影响三大优势,最后得出文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文化通过影响三大优势进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

一、文化的内涵与经济作用

(一)文化的内涵

现在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的解释大约有一百多种。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全部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这种概括,将那种仅仅同劳动生产相连的狭义文化扩展为涵盖人类创造物与人类自身活动的广义文化。按照对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理解,可以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也是本文所指的狭义文化,它包括语言和符号、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民族主义以及涵盖以上因素的企业文化等。

语言和符号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都起着沟通的作用,还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反映、传授和创造文化。形体语言是沟通的另一种形式,在不同文化中,相同的手势或其他动作可能有不同含义。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伦理道德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等力量,使人们具有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风俗习惯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是文化中真正能够持久的基质,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另外,民族主义往往会使一个民族自信自强,也形成了本国产品的一种最为坚实的保护屏障,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对外交流。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人们的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习惯,包括企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

(二)文化的经济作用

探讨文化的经济作用,将借用文化资本的概念。经济学家们传统地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制度资本等。1990 年,布迪厄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从此文化资本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每个人,即使他没有接受任何正规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但他一定习得了一系列的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这一系列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等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资本。

袁晓婷,陈春花(2006)认为: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如图1所示。

1、间接影响

文化资本制约着人们对资源、技术、制度等要素的选择与合理配置,决定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和观念的创新,影响企业家的创新和决策,还有它的规模报酬递增特性推动着一个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均收入持续地增减。

2、直接影响

文化资本能够影响人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其中的互利交易。

二、三大优势决定对外直接投资

三大优势决定对外直接投资源于英国学者邓宁(John H. Dunning)于1981年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OIL模式。目前也有争议,为此,有必要对该理论进行述评。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简述

邓宁认为,企业的国际经营决策是由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组变量决定的。这三组变量的不同组合决定跨国公司在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之间的选择。如果同时具备三类优势,企业就可以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组织国际生产。对外直接投资是充分利用三类优势的最佳方式。具体而言,三大优势含义如下。

(1)企业优势

企业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但外国企业无法获得或拥有的有利经营条件、资产及其所有权。它又称为所有权优势、竞争优势或垄断优势。企业优势分为四类:第一,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专利、专用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技巧、研究与开发能力等。第二,规模优势。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第三,人才优势。第四,金融和货币优势。

(2)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与经营活动,将其所有的资产内部化而拥有最大收益的优势。企业内部化的动机是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把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降到最低水平,防止技术外溢。

(3)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为外国企业在该国投资设厂提供的更有利的条件。它的大小取决于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区位优势决定着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和国际生产的类型。

(二)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修正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了过去出现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精华,能够解释企业进行三种主要国际经营活动的原因,是迄今为止比较完备的跨国经营理论。但它无法解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因为这些企业并不同时具备三大优势,也不具备发达国家企业的绝对优势,他们的很多投资为技术寻求型、资本寻求型、资源寻求型、产业结构转移型等。所以,有必要修正它。

1、三大优势可以相互替代

中国学者林叶1991年在《中国跨国公司论》一书中对邓宁的折衷理论进行了修正:发展中国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仍可能发生对外投资,这是由三种优势相互替代产生的。当内部化优势(I)分别大于所有权优势(O)与区位优势(L)时,内部化优势就弥补了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劣势,就可能发生寻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内部化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同理,可以发生寻求区位优势或寻求所有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人均GNP低于400美元的国家仍可能发生对外投资,这是某些领域的比较优势决定的。

2、企业优势应是相对优势

笔者以为,企业优势应是相对优势,不仅相对于东道国企业,也可相对于母国同类企业。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是寻求技术、资本与资源等,甚至是被迫跟进国外市场。它们并非都具有相对于东道国企业的优势,但是一般都具有相对于本国同类企业的优势;否则,它们很难率先或跟进跨出国门。后来出现的针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业结构转移论等都与企业的相对优势有关。

因此,修正后的国际折衷理论可以适用于所有国家所有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可见,三大优势决定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那么,什么因素影响三大优势从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呢?

三、文化全面影响三大优势

以下将逐一分析文化全面影响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大优势。

(一)文化影响企业优势

文化对企业的人才、技术、产品、管理等优势都有影响。

1、文化影响着企业的人才的吸引、获得与培养

企业提倡“诚信、团队、合作、创新”的价值观,吸引人才效果显著。当一种企业文化使职工得到职业化训练,并形成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对称结构时,企业内就会成长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反之,有损企业的人才优势。比如,儒家文化中的群体意识、“唯上、唯君、唯父”、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消极思想限制了人才的涌现与培养,从而削弱了对外投资的优势。

2、文化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保护与传导

僵化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传导与创新技术。此外,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对自己的无形资产借助法律加以保护的意识,对自己的产品技术尚未采用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措施加以全方位保护,导致无形资产泄露、被外方人员盗走,造成一些很有优势的无形资产流失。

3、文化影响企业的产品优势

以变化、新奇、差异、个性等为特征的企业,定位于“领先使用者”细分市场,产品优势是“时尚”。相反,以稳定、有序、规范、无差错等官僚文化为主体文化的企业,其产品性质为“长寿型”,其产品优势是“质量――成本”,对应的细分市场是“从众者”和“保守者”。

4、文化对企业优势的其他影响

互利合作的文化使管理等都更有保障。一种凝聚力强大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在国际投资中的谈判权利,获得更多的利益。一个自由的、不受国家干预的文化中成长的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时刻保持竞争力和活力。

(二)文化影响内部化优势

跨国公司内部的文化差异增加了管理成本从而削弱了内部化优势。

1、机制

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它对国际市场的替代,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创造出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和交易体系,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节约或取得更大的效益。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时才会有意义。内部化的收益一定时,其优势大小取决于其成本的高低。内部化的成本主要是企业扩张增加的管理成本,而国际企业的文化差异与摩擦是导致管理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胡浩(2004)认为对文化差异的测量一般是通过Kogut & Singh 设计的文化差异指数来度量的。一般认为文化差异较大时,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绩效水平会较差, 原因在于文化差异会造成交易效率的下降、敌意的产生或显著的不适、经常的文化冲突等等。

2、表现

刘宗明、石文慧(2006)总结了:“Hofstede提出的国家文化模型主要由权力化程度、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性/ 女性主义和长/ 短期取向等维度构成的。企业层面的文化差异往往也都是国家文化在这些维度上差异的不同体现。根据Hofstede的研究结果,赵曙明等人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与中国等六个国家在上述五个维度上进行比较(赵曙明,张捷,2005),结论是中外企业文化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化类型、沟通方式、认同程度、等的差异都会影响内部化优势。彭新万(2003)指出: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面临的跨文化管理问题主要有:管理理念、价值判断、风俗习惯三者不同引起的问题。不同的文化环境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某一文化中适合的组织战略、结构和技术在另一文化中却可能导致失败。

(三)文化影响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涉及到东道国的整体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软硬要素。东道国文化的异同与优劣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一般而言,越接近本国文化、人文环境越好的国家越有利于作为投资的东道国,因为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易费用较低。

1、东道国文化的异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

我们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越接近本国文化的东道国越有利。

孙焱林与胡松(2004)运用1997年的数据估计中国与其FDI的主要来源国(28个DECD国家和5个非OECD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Gravity模型。Gravity模型预测到中国的FDI中有80%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本文通过定量分析说明了中国之所以吸引的许多FDI,是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其拥有较大的文化和地理优势。中国和亚洲主要的FDI来源国(包括日本和几个新兴工业国(地区))有很多相同的文化关系,而且和这些来源国的地理距离很近。我们强调文化和地理对FDI的影响并不意味着FDI政策、市场规模和政治稳定性等因素对吸引FDI没有关系,事实上,后面列出的一些因素帮助东道国达到或是提高其吸引FDI的潜在值。”

2、东道国文化的优劣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

东道国优良的文化环境会增加外来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儒家文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巨大成功就是明证。儒家管理集治国、治家、治生、治身为一体,是体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完整体系,而其中又以治国为其最高成就。具有现代意义的儒家管理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成功,尤以新加坡、韩国等最为典型。相反,东道国的文化环境恶劣甚至敌对可能会导致严重错误。如伊朗革命后社会中长期积累的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憎恨情绪最终导致了新政府在革命成功后把大批外国石油公司所有权收归国有。

3、东道国文化的类型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

东道国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保守型与进取型,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大与权力差距小等,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从而影响区位分布。比如保守型为主流价值观念的国家,对外交流的欲望不会太强烈,所以不利于贸易投资的发展,而进取型相反。东道国文化的类型还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与开发地点。周凌霄(2006)对此有比较系统的分析。“跨国公司在进行投资时应该把研发部门布置在文化环境有利于实现更高研发效率的国家。权力差距越小、不确定性规避越低、鼓励个人主义与男性主义的国家为最佳地点。”

三、小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文化全面影响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与区位优势,从面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所以,文化是全面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如图所示)。该结论的启示是一国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文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机制“菱形图”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丽琳著:《企业文化的新视野》,《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袁晓婷,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 《科学学研究》, 2006年8月增刊。

[5]孙淑红,曾铮主编:《国际投资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6]王军,高国威,刘育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3期。

[7]胡浩:《论文化差异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8]刘宗明,石文慧:《企业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4期。

[9]彭新万:《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面临的跨文化管理问题及对策》,2003年第6期。

[10]孙焱林,胡松:《文化和地理因素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0期。

人文地理优势例2

一、关注劣势:传统心育文化的误区

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场景,在很多学校里可能经常会出现:

场景一:班主任对班里的一位男生说:“你做事细致认真,责任心很强。只是你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性格太内向了。以后把这一个小毛病改掉,好吗?”男生看着班主任期待的目光,十分为难地点了点头。

场景二:办公室里,家长在和语文老师沟通:“老师,我的孩子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包括课文朗读都不错,就是对作文不感兴趣,你能帮他在作文方面补一补吗?”老师觉得有些勉为其难,但还是答应道:“好啊,我们共同努力吧。”

这些心育场景,在很多学校里司空见怪,以至于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以审视的眼光来分析这些现象背后所折射的心育文化时,就会发现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中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关注劣势。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心育对象,窄化为问题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初期,由于受认识水平、实践经验、理论指导的限制,很多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同起来,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个别有心理问题或品行不良的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面临生理、心理发育以及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挑战,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阳光和雨露”的现状。这种将对象窄化为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陷入了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大大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心育内容,简化为学生短处

受“扯齐拉平”的“补短教育观”的影响,学校在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自助的过程中,较多时候会关注学生的短处。正如两个案例中,班主任和家长都能看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但是,他们期待的是“弥补学生身上的短处”,而非“学生身上的长处”。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相对模糊,他们在确定自助内容的时候,更多地会受老师、家长、同伴等的影响,于是,在老师、家长的影响下,他们也会简单地将心理自助的内容确定为自己的短处。

3.心育过程,异化为消极体验

当心理自助的内容确定为学生的“短处”的时候,心理自助的过程自然就成为了“让短处变长”的过程。有些学生的有些短处通过短时间的努力,可能会成为他的长处,但是多数学生的短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成为他的长处。于是,一次次心理自助的过程,极可能是让学生在自己的短处面前一次又一次感到自卑、沮丧的过程。这种长期消极的心理体验,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确立和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心育评价,弱化为甄别优劣

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短处,其实是评价标准过于划一的具体体现。和这种划一的标准相对照,大多数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短处。于是,大多数学生被比下去了,得不到肯定和赏识,成为了劣势群体。得到肯定和赏识的只是极少数全知全能的“通才”。这样的心育评价起到的是甄别学生优劣的作用,完全违背了“心育评价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初衷。

总之,在以“关注劣势”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心育文化中,更多培养的是缺乏自信、没有个性的平庸学生。

二、追寻从关注劣势走向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

以“关注劣势”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心育文化显然不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那么,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应该以什么为主要特征呢?我们不妨通过追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目标,来寻找新的心育文化的印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助人自助”,有的说是“帮助人认识生命的意义”,也有的说是“实现人的自我成长”……这些说法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其中都蕴含着一层同样的意思,那就是“让人幸福地活着”。

我们进一步追问:“让人幸福地活着”的要素是什么?人文心理学告诉我们,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之外,“对自我的认可”是“让人幸福地活着”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人的认可。而他人的认可主要凭借的是发现并赏识这个人的长处。于是,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特征呼之欲出――关注优势。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对象上,每一位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因为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优势。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内容上,能客观地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淡化学生的劣势,强化学生的优势,让学生的优势得到更优的发展。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过程上,发现学生的优势,赏识学生的优势,不断培养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在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强化自己的优势,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心,进而迁移自己的优势。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评价上,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认可每一位优势得到强化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地、有个性地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要开展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构建从关注劣势走向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

三、我校构建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发现优势、培养优势、迁移优势是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理论上的三个不断递进的环节。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这三个环节很有可能交融在一起。为了便于阐述,暂时将三个环节分开来叙述。

(一)发现优势――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起点

善于发现学生优势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的优势观。我们对“优势”的理解,并不完全等同于“特长”。它指向个体身心素质发展过程中逐渐生成并有所变化和发展的相对优越的长处、强项或势能。即每个人具备的正向特征,除了较为出众的能力以外,品德、性格、习惯等都有可能构成一个人的优势。

发现学生的优势要关注三个点:

1.关注学生的不同点

学生的不同点往往是学生的潜在优势。

我校四(1)班有位男生,喜欢拆东西。家长向班主任告状,老师笑着对这位男生说:“喜欢拆东西,说明你的好奇心强,想探究的欲望也很强,希望你在扔鸡蛋比赛中好好表现!”到了扔鸡蛋比赛的那天,只看见一顶用“碗罩”做的降落伞徐徐降落,盒子里的鸡蛋安然无恙。男生高举成功的作品向大家示意,脸上洋溢的是幸福、自豪的笑容。

在这个案例中,男生的家长发现了孩子的与众不同,男生的老师又保护了男生珍贵的好奇心。这份与众不同的好奇心,激发了男生乐于探究的欲望,使得他在扔鸡蛋比赛中获得了成功。

所以说,学生的与众不同,往往是他潜在的优势。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与众不同。

2.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如何来判断什么是学生的优势?唐纳德・克里夫顿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比如,当这一个学生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他心里是否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这一个学生完成一件事时,他是否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假如是,这就是这一位学生的优势。

因此,发现优势的过程始于自省。我们要让学生定期回顾自己做过的哪些事是自己心里十分愿意做的,很容易做好的,做完以后心里十分开心的。如此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也能够发现学生的优势。

3.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我校任斐老师在她的班主任随笔中这样写道:

周某某是我们班一个文静的男孩子。他沉默内向,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哪怕老师点名表扬他,都会惊得面红耳赤。就是这样一个害羞的男孩子,做事认真仔细,分配给他的任务,总能完成得很出色。于是,在班中调整班干部时,他凭着这份责任心当选了劳动委员。从他当上劳动委员的那一天起,班级的清卫工作,就不要我多操心啦!瞧,他的这一份沉稳,他的这一份踏实,他的这一份尽责,让其他同学无不信服!

确实,每一位学生都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即使是所谓的“后进生”,我们也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让这一个闪光点逐渐成为他的优势,以唤醒他们可能已经失去的尊严,树立学生的自信。

(二)培养优势――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拐点

培养学生的优势,关键在于营造一个保护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心育环境。目前,我们设想以学习课堂、学生社团、班级岗位三个途径为载体来实现培养学生优势的目的。

1.在课堂学习中培养优势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不同,每一位学生学习时都会结合一种特殊的学习优势。加德纳在《心智的架构》一书中提出,人有八种基本智能:语文、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肢体动觉、音韵、人际、内省、自然观察者。不同的学生就这八种基本智能的构成也不同。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优势,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与学生的学习优势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如,李某是个才华横溢的舞蹈爱好者,她能迅速想起并重复舞蹈老师示范的多套动作。然而,她在数学课上却无法很好地完成测验,后来,老师带着她参加证明相关概念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她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于是,她不再害怕数学测验了,并能自觉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引导学生发扬光大,久而久之,它自然就成为了学生特有的学习优势。

2.在学生社团里培养优势

学生社团是学生的兴趣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一般分为实践服务类、探索研究类、文体技能类等。

组建学生社团时要考虑教师的优势和学校有效资源的优势。这是培养学生优势的人力资源保证。

组建学生社团时更要考虑学生的优势。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之上,让学生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我服务。

学生社团的运作时间,可根据设立项目的不同、参与对象的不同,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

3.在班级岗位上培养优势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优势的有效途径。在设置班级学生管理岗位时,我们遵循自愿、自主的原则,按照班级学生人数设立学生管理岗位数,确保人人有事做。如,除了设置常规的班委会、大小组长、各科课代表等岗位,还设置个人卫生管理员、优秀作业管理员、图书角管理员、电灯管理员等具体的管理岗位。

为了在引导学生把事做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优势,我们倡导班主任做积极的旁观者,尽可能让自己隐藏起来,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在暗中“帮扶”。

五(3)班的赵某是每周一的早读管理员。刚上岗没多久,她就碰到了管不了几个调皮男生的问题。在了解了相关的情况后,班主任组织五位早读管理员进行了一次小小的“管理讨论会”,一起来商讨如何处理早读中碰到的突发问题以及“问题人物”。经过将近半小时的讨论,学生总结出了谈话法、写说明书法、自我反省法、电话告知法等多种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方法。赵某等几名早读管理员的善于管理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迁移优势――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终点

发现并培养学生优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迁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个体优势向个体优势迁移

学生个体优势的迁移包括提升和拓展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优势更优,即在优势原来的程度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优势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从一项优势扩张为几项优势(优势拓展)。

例如,五年级的杨某,原先在班里很普通。一个偶然的机会,体育老师发现他擅长跑步,于是让他参加了校田径队的训练,出乎意料的是,杨某跑步的技能提高得很快,在市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班里的学生对杨某十分佩服,杨某的威信在班里越来越高。班主任发现了这一变化,建议杨某负责管理班级的课间纪律,杨某欣然答应,一个学期下来,杨某的管理能力也初显端倪。

2.促进群体优势向个体优势迁移

学生群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名学生倘若置身于一个团结合作的群体,那么,他的合作意识也会逐渐增强,进而成为他的优势。

3.促进个体优势向群体优势迁移

当学生的个体优势不断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认可的时候,这种优势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群体向心力,成为这个群体中个体学生努力的方向。

人文地理优势例3

[分类号]G311

科学论文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作科学技术产出的一类指标,科学论文的学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体系的状况和特征,同时也是表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国际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和成熟,特别是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SSCI)的推出,许多学者采用文献数据库统计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绩效、结构及影响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国内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的开发也逐渐繁荣,为研究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了数据基础。范并思利用报刊资料索引文献数据指标,采用文献数量和增长率等定量方法研究了中国1978~1995年社会科学以及学科结构、增长及其变化。一些学者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献数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l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影响。莫作钦利用408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献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1996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及其学科发展态势进行了揭示。蔡曙山采用国家社科规划申报项目数据分析了各省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科研生产力。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有优先和轻重缓急之分,那么对于一个省份来说也应该选择自己优势和特色学科研究领域。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要以之前的优势积累,了解和知道哪些领域具有优势。科研优势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反映,如科研投入中人力投入、经费投入,科研产出中论文产出等,在这些指标中最具有可比性的是论文产出。对于所有的优势可以体现到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和国际上所处的优先地位,这可以通过科研产出指数来测度各地学科结构及优势领域。本文以反映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CSSCI检索系统论文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指数,借以分析和比较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分布与优势。

尽管科学论文只是衡量科学体系结构的一个方面,但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科学研究学科结构的产量、质量和覆盖面。分析和揭示各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结构分布及优势领域,对科技宏观管理部门来说,可以作到系统规划、突出优势、兼顾一般、协调发展,调整和建设优势领域,对整个国家学科优先领域的选择和科研基金的投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 数据来源

本论文统计分析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 1998~2004年的数据,时间跨度为7年。CSSCI精选了国内出版的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比较规范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来源期刊,该检索系统具有较完善和规范的学科分类论文省区归属检索系统。

CSSCI根据文献来源分为25个学科,表1给出1998~2004年我国25个学科领域论文数量及比例排序。部分学科进行了简称:马克思主义(简称马克思)、新闻与传播学(简称新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简称图情学)、社会科学总论(简称社科论)、人文地理(简称人地学)、环境科学(简称环境学)。

从表1可以看出:

从25个学科领域7年论文量占全国论文总量比重和排名看,第一位的是经济学,占30.3%,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领头羊,一支独秀成为显学。分列二、三位的是教育学和政治学,各占9.6%、7.1%。有7个学科所占比重不超过1%,分别是宗教学(0.9%)、考古学(0.9%)、民族学(0.7%)、统计学(0.4%)、人地学(0.4%)、社科论(0.2%)和军事学(0.2%)。

所有25个学科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性增长,各领域波动的年份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一方面收录来源期刊数量不稳定;另一方面来源期刊变更所引起的。

2 各地学科优势与结构

2.1 各地优势学科领域

各地的学科结构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也预示着各地的社会科学体系的发展方向。要对各地的学科领域的地位进行分析,必须求助于全国比较。对某个具体地区而言,有必要对衡量社会科学领域成就的绝对优势学科领域和相对优势学科领域两个指标进行区分。两种优势的界定如下: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的论文在全国论文总数中的份额,这个指标可粗略评估该省区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取全国3l省区中每一学科领域前5位的省区,以定义它在该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测算公式: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论文在该省区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中的份额与该领域中各省区论文总数在全国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总数中的份额比较,这是从学科领域的角度来展示相对优势指数(RCA)。它表明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应成比例地比其他省区做出更多的贡献(发表更多的论文)。相对优势指数的测量方法是:

因此,如果两者的比值大于1,则说明该省区在该学科领域中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比值小于1,则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测量各地区的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领域,同时也为了消除各地区年度论文变化的影响,取7年各地区论文数据,分别按25个学科领域进行汇总,按上述的计量方法进行测度。各地区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学科领域如表2所示。

观察表2并分析数据可以得出:

从各地区绝对优势比较看,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在大部分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5个省市属于第一层次。很明显,北京在全部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论文产出中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各领域的论文数占全国相应领域论文数的15%~48%不等,没有哪一个省份在任何领域能与北京匹敌。北京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是所有领域都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0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上海在马克思主义、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1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江苏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体育学只具有相对优势,在宗教学等9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湖北在管理学等8个领域既具有绝对优势又具有相对优势,但在宗教学等6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广东在马克思主义等4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

管理学等16个学科前5名都集中在第一层次,而马克

思主义等9个领域就比较分散,特别是考古学最为分散。

四川、山东、陕西、河南、甘肃、云南和广西分别有4至1个绝对优势领域,其他省份不具有绝对优势领域。这表明少部分省市产出了大部分的社会科学论文,全国绝对优势学科是相对集中的,对于具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市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绝对优势地位,因为这是最具特色的优势。

从相对优势领域比较看,各地区相对优势领域的数目不等,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领域,除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外,其他具有绝对优势领域的省份,他们的绝对优势领域几乎也同时是各自的相对优势领域。对于同时具有两种优势学科的省市,更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特色的优势学科。对于没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份,应该在各自的相对优势学科里发挥力量,使优势更突出。

从各学科相对优势值比较看,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比较强的省份差异小,而能力比较弱的省份差异比较大,也就是说社会科学能力弱的省份相对比较优势更突出。

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图情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这是西部所处地域环境的反映。

社会科学研究的地区产出与综合性大学和文科院校的地区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社会科学研究产出能力强的省份也是拥有高等院校比较多的。

2.2 各地区相对优势学科领域比较

为了考察各省区相对优势领域在时间上的纵向变化,将1998~2000年和2002~2004年的各省区25个学科的论文数汇总,也分别计算出各省区的相对优势领域。这样可以比较各省区前期和后期相对优势领域的变化。采用蛛网图可以清楚地显示相对优势领域发展的强弱变化。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东中西省份中各选取一个省份,东部的上海、中部的湖北和西部的陕西。

分析数据和观察图1可以看出:

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科学学科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稳定性高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强的地区学科结构稳定性高于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弱的地区,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不发达地区的学科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动。

上海的民族学、环境科学和军事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统计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相对优势被消弱。湖北的新闻与传播学、统计学和文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而艺术学、宗教学和教育学相对优势降低。陕西的人文经济地理、军事学和管理学相对优势得到大力加强,而体育学、心理学和宗教学相对优势降低。

2.3 各地区学科结构比较

各地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异同和变化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加以测定:

从表3可以看出: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只有部分省份如青海、重庆、河南、内蒙古等结构稍有不同。

社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小,如北京、上海、湖北和广东等;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较弱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大,如青海、海南、黑龙江和江西等。

总体上,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变动低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

3 结论与建议

当前经济学成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第一大学科,远远超过其它学科。

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广东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最强的地区,其它地区具有少量的绝对优势学科,每个地区都拥有数目不等的相对优势领域,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全国各地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特色与优势并不突出。

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首先要结合本身具有的学术优势基础和特色。各省区优势领域的存在与各省区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强弱有很大关系,所以各省区选择和发展社会科学,应主要结合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分布力量,特别是各地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社会需求。其次,在选择学科研究重点时,必须确立学科主体研究方向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在选好方向的基础上,建设和培养学术梯队,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

人文地理优势例4

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传承人文文化与生态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因子,能够激发人们旅游探究兴趣,并具有良好开发价值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它能够刺激旅游者产生文化旅游动机,也能够被文化旅游企业所利用,能够产生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1]

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方面,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多样化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比如四川,它是中国西部大省,地理位置重要而特殊,是汉民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历史交会之地。悠久的历史,遗留下了丰富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以文物、史记、古代建筑、特色古镇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现代文学艺术、科技成果为基础的现代都市景观文化旅游资源。生活习俗、礼仪礼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祭祀、民族体育、民族服装服饰,都能勾起旅游者无尽的想象。但是,这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产业化,必须遵从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和发展规律,经过人工雕琢与天然契合,构建有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又要遵循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在资本投入与产业融资、文化旅游产品规范管理和人才队伍培育及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2]

一、文化旅游产品构建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前提

文化旅游产品是供旅游者消费的物质文化产品,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物质结晶。但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并不必然构成文化旅游产品,更不必然会产业化。要将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生化,必须首先将优势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提升相关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3]

1.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人工雕琢与天然契合是必经之道

上世纪80年代,四川利用国内和国外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创了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开发了崇州“中华神话宫”、成都“月亮湾”、“世界乐园”。这些文化旅游产品,曾经火爆一时。但是,没过多久,人们的热情和新鲜劲过后,产品项目逐渐凋零,有的项目已经不见了踪影。从这些铁的事实中,四川获得的基本经验是:要使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人工雕琢与天然契合相统一,将人工雕琢的文化旅游产品与自然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旅游产品结合在一起,才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方面可以利用自然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的持续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人工雕琢的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得以延伸,长期发挥吸引旅游者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人工雕琢的文化旅游产品,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存在,为旅游者提供互动参与机会,延长旅游者在景区自愿而快乐的留滞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应当依据资源特色为旅游者需求服务

首先,针对不同的旅游者科学合理地设计旅游线路产品,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基本思路。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旅游者出行的目的是不相同的,同一旅游者每次出行的目的也是不相同的。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有的是为了慰藉心灵;有的是为了增长见识,有的是为了实现理想抱负,亦或兼而有之。旅游者当次旅游的目的性,决定其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的选择。比如寻求心灵慰藉,对于宗教徒来讲,道教信徒可能选择青城山、鹤鸣山,佛教信徒可能选择峨眉山、德恩寺;对于革命者则可能选择遍布各地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同样是放松心情,对于农村人来讲,到大城市,看看灯红酒绿的世界是一种选择,游历名山大川也是一种选择;对于城市人来讲,乡村野趣是一种选择,名山大川还是一种选择。由于人们的身份不同,旅游的目的不同,最终选择的旅游服务产品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必须依据资源特色,设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服务旅游者需求,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其次,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地域性特色纪念品,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必备条件。现时中,旅游者除了通过眼睛观看,留下一张相片或一段视频,写下一些文字外,非常客观的需求就是希望获得独具地域特色的纪念品,留下旅游的经历和念象。在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管理,针对不同人群,做好、做实旅游纪念品市场,做到制作精良,保证质量,合理定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后代人留下我们时代的精神物质财富。

再次,依据特色优势,增加旅游观赏性和参与性,才能深化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比如四川,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景名胜众多,但对一个旅游者来讲,在短时间旅游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却是需要当地政府和人民付出努力,才能扩展旅游者的视线,使其真切地感受历史、领悟文化。四川众多的地方戏曲、民族歌舞,只有连续不断的再现、演出,旅游者才会有真切的感受。因此,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地,政府应当在文化休闲广场或者开放式文艺演出场所,提供各种表演舞台。通过购买文化服务,重大文化活动资格积分等方式,让当地人自娱自乐,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当地文化的真切感受,使旅游者能够前来,也能够留滞观赏,甚至成为文艺节目的表演者、参与者,从而增强文化旅游的观赏性,增加旅游者参与异地文化体验的机会,增强优势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美誉度。[5]

二、运用市场规律和政府政策扶持,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

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运用市场规律和政府政策扶持,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

1.加大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运营的资金投入,为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提供动力

首先,积极营造平等参与经营开发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环境。贯彻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精神,在立项审批、投资核准、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评比表彰、专项资金申请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类文化旅游业务公司,使他们处在平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经营,平等地开展合作与竞争。

其次,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融资渠道。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初期是耗资、耗时、耗力的工程运作,仅仅依靠文化旅游公司和企业的资金积累,无法加速其产业化进程。要加速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必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努力争取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信贷支持。

再次,通过公司+个体工商户的形式,提高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资金运行效率。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形式和需求千差万别,因此在各类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都存在大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住宿餐饮和纪念品企业,将他们纳入大型文化旅游公司或文化旅游集团的业务指导范围,通过联保联贷融资等形式,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金融货币资金的投入量。

2.按照专业市场组建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公司,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健康发展

首先,从整体开发利用区域性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出发,组建专业开发公司。以四川为例,应当依据川南、川西北、川东北、攀西地区和川江、嘉陵江的资源实际,组建若干区域化的跨地市州的大型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公司,负责相关区域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业务。

其次,积极探索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运行规律,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进程中,唯有通过专业化公司的积极探索,才能建立起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具体行为规范,杜绝各种形式的强卖消费与“温柔一刀”,促进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

再次、合理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塑造合作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专业公司,应当处理好自身利益与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项目所在地的利益关系,处理好与中小文化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处理好与旅游消费者的利益关系,为文化旅游消费创造舒适、平和,快乐、幸福的运营环境。

3.强化人才队伍培训,为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提供智力保证

首先,人才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第一资源。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进程中,什么资源最宝贵呢?最宝贵的不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这种资源只是一种基础性资源,没有无法进行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进程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最为稀缺的资源是创意性开发与制作的人才资源。优秀的人才资源在适合的社会环境和相关资金技术条件下,可以巧夺天工,化腐朽为神奇,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创造出一个个叹为观止的人工雕琢精品。但是,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如果落在一个庸才手中,则可能变得庸俗不堪,没有任何文化旅游价值,失去文化旅游的意义。

其次,全面培养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所需的各类人才。通过岗前、岗位培训,逐步将初级形态的人才资源队伍,打造成能够适应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需求的人才队伍。

4.规范宣传路径,提升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竞争力

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竞争力,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和文化旅游经营者不断地有效开展各类宣传,进行公关,使潜在的旅游者变成本地域实实在在的旅游消费者,另一方面也需要旅游者根据个人实际经历口口相传。

首先,应当积极创建各级各类政府旅游网与专业公司旅游网,便于旅游者获得各类旅游信息,指导旅游者消费。各级各类政府旅游网和专业公司旅游网的版面设计,应当大致统一格式,以便于消费者查找信息,切忌为了版面好看和个性化,各种旅游网花花绿绿,潜在旅游者因无法查找到准确信息,最后临时放弃前来旅游,转投别处旅游。

其次,调动各方力量为旅游者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和旅行服务,为口口相传提供现实素材。旅游者在旅游途中,最为关切的是交通的便捷安全。如果交通不便,安全得不到保证,旅游者一般是不会前去旅游的。旅游者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回去后口口相传,将对身边的各类人群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调动各方力量为旅游者提供便捷安全的交通和旅行服务,也是一种宣传,有利于提升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侯昊鹏.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路径与重点[J].经济体制改革,2011,(01)

[2] 刘贵华,张瑶.转化文化资源优势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 刘奇葆.以先进文化引领巴蜀文化繁荣发展[N].光明日报,2011-12-15

[4] 何常全,蒲鹏阳,曹启富.川北丘陵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5] 李贵卿,黄萍.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人才匹配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7,(06)

作者简介:

人文地理优势例5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优势产业形成基础

(一)优势竞争理论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狭义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贯穿整体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当一个行业可以及时的制定并实施能够创造高额市场价值的战略,而任何的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都无法及时的跟进或模仿这种战略,并且缺乏进入的能力和信心,就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优势性和可持续性。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来自于七个方面,分别为产业环境、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战略执行能力、产业内人才能力、产业文化以及产业创新力。获得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依靠耐心和长久经营,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护不能在当下就产生额外效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长久化行动。

结论

通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可以发现,优势产业建立在地区性的外生性比较优势基础之上,通过实行先发或后发性的优势战略,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可以得到加速培养,进而过渡转变为竞争优势。以产业或产业群形式存在的优势产业依赖自身的经济优势,将持续性领先同地区不同类型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产业。

参考文献:

1.刘立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分析-基于区位熵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2(5)

2.张文武.我国优势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求索,2013(1)

3.安树伟.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J].生态经济,2011(5)

4.王恩胡.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2(1)

5.王业强.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4)

人文地理优势例6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 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 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 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3 ]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 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 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 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 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 ] 。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 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性行为,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天下]。

3. 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29.

[2] 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J ] . 法学研究,2007 (6) .

人文地理优势例7

优势视角理论是在实证主义理论范式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所凸显其缺陷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理论试图继承并超越的一种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范式。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实践领域日益受宠的一种新颖视角、理论概念。它以丰富的理论内涵、较强的实践价值颠覆了传统社会工作中的问题模式、病态视角。强调社会工作者应该以正向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模式应对案主及其处境,挖掘潜藏在案主及环境中的资源和能量,真正实现“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转换,达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宗旨。因此,进一步对优势视角理论发展动态及其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现状的文献梳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优势视角的源起

视角是人们看问题、做事情的不同视野角度,是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相异的实践模式。而优势视角是一种着眼于人的优势与潜能,以开发和利用人的潜能为着力点,帮助自己及他人解脱于挫折与不幸的逆境之中,最终达成自身及他人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但是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对优势视角理论的源起的时间及其创始人仍有争论。有些人i认为,优势视角是源于美国Charles Rapp教授及其团队在1982年针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制定了一项应对方案的研究工作中发现的。研究团队通过,将案主视为一群部分失能或人格欠缺、处于困境和挫折中的人,通过实验证实这些案主仍具有自己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很容易被他人和案主所忽略。因此,Charles Rapp教授及其团队开始转向优势视角,充分发挥和运用社区资源来帮助案主们融入社区生活。从此,优势视角地逐渐被应用于西方社会工作领域中;还有些人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优势视角首先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Dennis Saleebey认为,“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问题的标签对服务对象具有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就改变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长远来看,这些变化融入了个人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ii。由此优势视角渐渐地被运用于社会工作领域,并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受到社会工作者的青睐。

笔者认为,优势视角在其开创伊始并没有被迅速的运用到社会工作的实践之中,也不是一种完善的理论模式,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优势视角的源起出现分歧也毋庸置疑,但是可以确信优势视角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产物,尔后逐渐被运用到社会工作领域,并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最后在日益累积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工作理论。

二、优势视角理论的内涵

优势视角在其诞生之初,还谈不上是一种理论,但是随着其逐渐地被运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后,它结合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由概念界定、理论来源、基本假设、核心概念等基本要素砌成的理论大厦。

(一)概念界定

自从优势视角诞生到现在,学术界对其定义依旧没有统一的界说。美国的Dennis Saleebey认为,“优势视角是以优势为核心,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帮助时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身上,尽可能的发挥案主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并利用案主的这些优势来进行自我的帮助和发展”iii。加拿大学者狄罗瑞教授认为,“优势视角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接触服务人群的时候,我们关注的不是他们的问题和缺点,而是关注他们的需要和能力以及他们任何好的方面,比如动机、激情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如果人关注的是正向的一面,会比较积极的去改变”iv。而在国内学者直接继承了西方学者对优势视角的定义的观点,相异程度比较低。其中对优势视角的界定最有代表性的观点表示,“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协助案主从挫折和不幸的困扰中挣脱出来,最终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v。通过文献梳理,笔者认为优势视角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在一定程度上要着力于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并以与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协助案主转换他们生命中的挫折与不幸为优势与潜能的一种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最终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虽然学术界对优势视角没有统一的界说,但是每种界说对该视角的本质性理解没有出现偏差。因此,优势视角对社会工作实践指导依然占有重要的席位。

(二)理论来源

每种事物的发展都逃不过传统的掌心,优势视角理论亦不例外,依然与其传统理论脱不了干系。优势视角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立足于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案主的主体性,以实现案主目标的达成。那么在怎样发现案主的优势和潜能这问题上就涉及到了优势视角理论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即强调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以及从他们的生活经历的理解意义。从这个侧面可以透视出优势视角理论具有传统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传统。其具体理论传统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米德、库利的符号互动论,E・胡塞尔、舒茨的现象社会学。尤其现象社会学理论思想影响最深。其中现象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是被人建构的,是按照人的主观意识的理解或解释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建构起来的意义世界当中,由于每个个体对世界的理解或解释是不同的,所以其所拥有的意义体系也是不同的。当一个人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如自己现在的理解与过去的理解不一致,自己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就容易出现意义体系混乱的情况,即所谓的问题便出现了”vi。优势视角理论不仅建构于以上传统理论,而且它还吸收了许多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某些思想。例如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话作为研究和分析的起点,即将各种现象或问题还原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话中去,强调相互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和交流。而人们所遇到的生活场景或对话场景往往是不同的,这样人们对常生活的理解和解释也就不同,这里不包含对错之分,只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的区分”vii。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传统,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切实理解案主的意义体系,帮助他们在原有的意义体系基础上重构新的意义世界,从而充分的挖掘案主自身所蕴含的优势与潜能,促进案主人生目标的实现。

(三)基本假设

每个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基本研究假设,优势视角基于对人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上,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可以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所以,学者们对优势视角理论的基本假设作出了自己的解读。但是他们大体上一致认为,优势视角理论的基本假设命题表现为:“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得到尊重;每个人有其未被挖掘的潜在优势,都可以依靠自己的优势与资源来解决问题;关注案主个人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缺陷,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其优势,对于个人而言,家庭和社区都是他们的优势,包括财富、资源、智慧和知识等;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抗逆力,创伤和困难、疾病和抗争虽然具有伤害性,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viii。

(四)核心概念

当然作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在原假设的基础上,扩充了一些核心概念以充实和完善该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工作的实践工作。“优势”、“赋权”、“成员资格”和“抗逆力”构成了优势视角理论的核心的概念体系。“优势”面向认为,个人、团体和社区等具有的资源在特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人们在创伤、困难、挫折和压迫中的体验,以及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都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和资源;人们在抗争和逆境成长中形成的品质、特征、能力、性格和美德等,也是个人的优势;个人也可以从生活的社区中获取相应的资源,并且在个人与社区互动的过程中对社区也贡献了自己的才能和知识。“赋权”面向反对歧视性标签,主张通过赋权为个人提供家庭、机构和社区等资源的机会,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并协助案主发挥其能动性,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冲突和紧张。“成员资格”面向认为成员资格是一种身份、权利和参与的象征,缺乏资格可能被边缘化或被异化,每个成员是平等的,都应受到尊重和信任,反对歧视和不公平。“抗逆力”被视为人类的一种潜能,是人在遇到挑战和危机后能顺利反弹复原的能力。抗逆力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家庭和社区也具有抗逆力。抗逆力可以使人们在困难挫折甚至是危机状态中存活下来,从而不断得到提高;逆境可以促人成长,反省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优势、赋权、成员资格和抗逆力等核心概念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和行之有效的实践框架。ix

三、优势视角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现状

优势视角理论广泛地被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中,解决了诸多社会问题。现在笔者拟从该理论被应用的领域、关注的问题、适用的人群、具有的特征四个方面对近些年来优势视角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现状就进行梳理。

在我国,优势视角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本土残疾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社区矫正和家庭社会工作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潘泽泉,黄业茂在《残疾人家庭个案社会工作――基于优势视角的干预策略与本土化实践》文中,以优势视角为切入点,展开对残疾人家庭个案的社会工作。刷新了以往问题视角的模式。田国秀在《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文中,以优势视角理论中的抗逆力为突破口,超越以往的问题视角,重构了学校社会工作在学生心理教育领域的意义。王磊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与青少年自我评价》一文中,以优势视角介入青少年自我评价,充分运用“优势”、“赋权”、“成员资格”和“抗逆力”等核心概念作出解释。爹明伟在《优势视角下的社区娇正模式分析》一文中,对社区矫正模式作出了分析,谈及到社会工作介入案主的效果,优势视角颠覆案主以往的思维方式,为他们重新观察这个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金江英在《优势视角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主要讲述了优势视角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核心概念。闻英在《社会工作中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比较》一文中,主要论述了优势视角的界定、假设、理论基础、对社会工作本质的理解、视角下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

从上面的文献探索中,笔者发现对优势视角理论的研究,从研究层次上看,理论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证主义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优势视角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包括该理论核心概念对的实证诠释;从研究的问题上看,主要对青少年网瘾、社区问题、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残疾人问题比较感兴趣,但是针对妇女问题、老年人问题涉及的面还比较狭窄;从研究的范围上看,主要体现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总而概之,学术界对优势视角理论的运用相对比较广泛,但是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拓展。

四、结语

优势视角理论从起初的一种视角发展到如今日臻完善的理论体系,已经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中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它使社会工作者把看待案主的视角从“问题”转移到了“优势”,丰富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内涵,但是该理论中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以更好的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优势视角理论过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案主的优势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忽视一些隐藏在案主自身和来自外部环境,例如社会结构对案主能动性的制约等深层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充分发挥优势视角理论的优点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其他理论,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真正的理解案主的意义世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注释:

i 参见 刘炳跃.论优势视角[J].商品与质量,2002,(2).

ii 参见 Dennis Saleebey著.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6).

iii 参见Dennis Saleebey.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M].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2002.

iv 参见 狄罗瑞.用优势视角来做社工――来自加拿大的启示[J].中国社会工作,2012,(2).

v 参见 庞飞.社会工作两种视角的比较分析[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09,(9).

vi 参见丹・扎哈维著.胡塞尔现象学[M].李忠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5.

vii 参见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viii 参见 潘泽泉,黄业茂.残疾人家庭个案社会工作――基于优势视角的干预策略与本土化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2013,(1).

ix 参见潘泽泉,黄业茂.残疾人家庭个案社会工作――基于优势视角的干预策略与本土化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2013,(1).

【参考文献】

[1]田国秀.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4-18.

[2]王磊.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与青少年自我评价[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2(12).

人文地理优势例8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358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成人高等学校365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12所,高职(专科)院校1246所,中国已具有世界最为庞大的教育规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越大则竞争越激烈,高校之间在“生源”、“师资”、“经费”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已成为一种普遍规律。在当前纷繁复杂、群雄逐鹿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要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必须首先解决自身在发展中始终不能回避更不应该漠视的基础性和方向性问题,即高校办学定位问题。高校只有在学校运营的重要方面做出角色的合理定位,才能保证学校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内在的协调统一,才能保证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在类型、层次、规模、特色及服务范围等方面难以准确定位。距今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又使很多高校失去了理智,忽视了原本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盲目追求“高、大、全”,致使高校同质化、劣质化现象严重。优势是高校办学准确定位的基石,高校应挖掘、培育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并基于自己的优势确定其在社会服务面向、学校类型和层次、人才培养及规模和特色方面的名位(角色)。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从优势的挖掘和建设上对各高校办学定位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二、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启示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源于大卫·李嘉图对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批判。亚当·斯密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都可以利用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去换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从而彼此获利。而李嘉图则认为如果某国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都比乙国高或低,但只要两种产品的比较成本在两国存在差异,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两个国家都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利。由此,他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真实原因在于成本的相对差异,而不在于成本的绝对差异。比较成本理论虽然突破了斯密理论的局限性,但他只分析了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依据,却未能揭示出比较优势的来源以及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根源。继比较成本理论之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他认为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本国既有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并进一步指出资源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从而解决了斯密理论未能揭示出比较优势来源的基础性问题,理论上的突破也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最终的形成。二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实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理论实难解释诸如“里昂惕夫之谜”、比较优势陷阱及产业内贸易等现象,这使得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力受到挑战,从而出现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需求相似理论、技术差距论及竞争优势理论等相关理论。无论这些理论如何演变,本质上它们还属于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它们还是以比较优势来说明贸易产生的原因。

实际上,比较优势理论不仅适合贸易分析,对一切运用稀缺资源从事生产的经济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比较优势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不同国家经济之间,对于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区域发展、经济实体发展也同样适用。高校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比较优势理论有其应用的可行性。首先,教育是第三产业,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是教育服务,是为学生(客户)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就意味着高校间在师资、生源及经费等方面必然存在激烈的争夺,高校如果没有其优势和特色,提供不了优质的教育服务,必然会在竞争中惨遭淘汰;其次,教育是一项昂贵的,需要耗费巨大资源的事业,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供给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间资源的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第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开放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高校间的竞争已从国内竞争演变成国际间的竞争,高校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要在复杂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各高校必须在深入分析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以及学校的生存环境基础上科学定位,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1.有所为,有所不为

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成员个性化,教育需求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这种社会特征给我国高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机遇就是各高校在发展目标上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挑战则是在充满诱惑的社会现实中高校能否坚守自己的价值追求,能否舍得放弃一些有利益但自己并不擅长的方面。面对机遇和挑战,各高校必须牢记使命,从学校的比较优势出发,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于为数众多的地方普通高校而言,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部分实力,如学科专业、师资、经费以及生源等都无法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同日而语,根本无法在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但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或较浓厚的文化历史,仍可以应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内向寻求的方式去挖掘相对优势,并集中资金和精力做大做强这些优势,使其建设和发展成为具有外部竞争力的优势项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提出要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要利用自己的强项形成优势学科,集中力量抓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其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这也正是该校校长柯亨教授办学思想的体现,即“我们不追求在所有领域都领先,我们遵循的最大原则是比较优势”。高等教育是一项耗费巨大的事业,没有充足的资源,学校科研水平、生源质量、教师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就无法保证。高校在充足的资源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就应当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所谓合理就是把更多的资源放在最有希望,最能体现学校办学优势的项目上。哈佛大学的工科无所建树,因为这不是它的强项;加州理工学院甚至就不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那是因为它要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理、工两科。

2.盘点资源,挖掘优势

俄林认为,资源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作为高校,类型、层次、规模、特色及服务范围等方面的准确定位,不是拍脑袋轻易得来的,而是在客观地分析学校特定资源并挖掘优势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首先,摸清学校家底。作为学校管理者,在认识自己的身份、地位,规划学校的发展中首先要盘点家底,充分认识学校的资源现状,包括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师资质量、学生质量、图书设备及经费状况等。在这些资源中尤其是要准确把握本校的品牌资源及校园文化资源等无形资源。遗憾的是,不少高校在办学定位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有形资产的短期价值和所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却忽视了高校长期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无形资源。

其次,挖掘区位优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的发展突飞猛进,数量剧增,高等教育地方化的趋势也显而易见。地方普通高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一席之地?实践证明,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立足地方,充分挖掘区域的优势资源,积极为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景德镇陶瓷学院立足景德镇的千年文化,建成了以陶瓷工程和美术工艺为龙头专业的重点学科,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不仅可以突出地方高校的特点,增强学校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4]井冈山大学依托井冈山的生态资源,成立了区域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开展科研,建立了庐陵文化研究所;依托独特的井冈山红色资源,建立了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研究中心,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3.避免“比较优势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5]

目前,有些高校由于发展不慎也可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首先,一些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自身具体实际情况了解不透,仅以既有的某些教育资源作为优势资源发展学校,导致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部委院校本来主要是为行业培养技术人才而存在,但划转地方后,大部分高校逐渐淡化了行业特色,开始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开办了大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新兴专业。从表象上看,似乎反映了某种趋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学校规模扩大了,学科专业丰富了,但大量新兴专业质量不足,传统专业又停滞不前,反而导致学校整体优势下降。其次,有些高校继承传统优势,缺乏改革动力,造成“比较优势陷阱”。很多高校缺乏敢为天下先的胆识,长期执行已有的某种比较优势政策,不去改造现有、创造未来,常常依靠传统和惯性办学,致使学校只能在苟延残喘中不断地重复着过去。高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通常是因历史、地域、传统天生条件的差别所形成的,是高校发展的外生比较优势,这对于高校的发展当然是很重要的,但传统比较优势往往是固有的、被动的,容易造成高校的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从而停滞不前。

人文地理优势例9

广西高等教育作为“弱省”,要跟上“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方法,必须建设广西高等教育特色强省和优势强省。本文章立足于特色与优势的内涵,分析了广西特色强省与优势强省的内涵及意义。

一、内涵

(一)特色与优势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特色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辞海》将“特”解释为“杰出的’“独”等,“色”解释为“颜色”“品类”“景色”等,进而可以将“特色”理解为独有的、优秀的品类和景色;《辞源》解释为“特别优胜处也”;英语中,对应的单词为“characteristic”,意为“special mark or quality”,译为中文即为特有的标记或特质。

笔者认为“特色”应是“事物经积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而这一积淀过程浓缩了人们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的着意追求,该特色指的是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特定区域等特定条件下的“人无我有”,要使特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还必须不断的努力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优势,就字面理解,是指能压倒对方的有利形势。但高等教育优势强省,不能理解为压倒其他省区高等教育的有利形势,而应该理解为突出自身高等教育特色的相对长处。

(二)特色与优势:广西高等教育强省概念的特定内涵

本研究认为可以将“特色与优势:广西高等教育强省”界定为:广西高校在定位与目标、大学理念、学科、课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教师、组织管理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特色与优势,并能与广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或基本实现良性互动,就可以称为:广西高等教育的特色强省与优势强省。

二、表征

(一)定位的特色与优势

特色与优势是立校之本。高校必须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优势,要在充分张扬个性、发挥优势的过程中提升办学水平与实力;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应当始终把追求特色、打造优势作为重要的办学思想,选择特色和优势,保持特色和优势,强化特色和优势,设计特色和优势,打造特色和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和国内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努力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

在这里,科学、合理定位是广西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广西高等教育特色和优势强省建设的基本依据和必要步骤。因此,广西教育厅必须加强管理,督导各层次高校准确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满足广西经济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二)大学理念的特色与优势

大学理念往往承载着大学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集中体现了特色与优势,是建设广西高等教育特色强省与优势强省的精髓。

世界上有特色并具备优势的大学,都具有鲜明独特的大学理念,这在许多大学的校训中得到集中体现。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吹拂”;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是“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广西大学,办学多年来一直秉承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倡导的服务广西的精神,形成了“求实、自强”的办学理念。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广西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向和“211工程”建设的实际,又进一步设计了“服务区域、开拓未来”的理念。这个办学理念符合广西大学的办学实际,将有助于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学科的特色与优势

伯顿•克拉克认为,无论讨论哪一个层次的教育,都离不开知识这一核心概念。在高等教育中,是用一门一门的“学科”将知识联系起来的,学科是高等教育组织最重要的组织基础。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而学科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因此,学科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综观世界一流大学,虽然并非所有的学科都属于一流,但总在某一领域独具特色与优势。例如,哈佛大学的商学、政治学,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电子工程,麻省理工学院的机电工程、计算机工程,剑桥大学的物理等。因此,要建设广西高等教育特色与优势强省,必须把特色与优势学科建设好,最好是建设特色与优势学科群,创造品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四)课程的特色与优势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建设,也是其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的水平,既反映了高校学科、专业、教学与区域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反映了高等学校能否及时、系统地传递给学生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课程特色要紧跟综合化的趋势,形成具有特色的跨学科课程。

(五)科研的特色与优势

科研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完善自我,立足于学科的发展前沿,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科研。一方面表现为广西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科研方向和科研能力,独特的服务面向和服务方式;另一方面表现为广西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能力和水平、科研转化率、成果应用率和社会服务的效果效益。作为主要面向广西区的高等教育,倡导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但不要过分强调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和单项水平指标,更多的应强调面向区域和行业的人才、科研与服务效益。

(六)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

(1)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因学校类型、特色各异,即便是同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多层次的。高等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应重点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符合;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本校的历史积淀、学科优势、校园文化相统一。

(2)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三类:以培养领袖人物为目标;以培养通才为目标;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3)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当然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丰富多样化,如有些高校采取“分段培养模式”,有些高校则采用学科培养模式,有的高校机械类(包括机械工程学、热能学、精密学)按宽口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模式上,有的高校采取主辅修制,有的采用完善学分制,还有的高校采用双学位与本硕贯通模式。

(七)服务社会的特色与优势

广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上,必须要提高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度,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形成的特色办学与特色科研,将使这些地区的高校在广西高等教育体系中确立起牢不可替的地位。

(八)教师的特色与优势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校长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大学,它们的办学特色都主要是由教师和毕业生对科学事业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卓越成就和贡献支撑的。

(九)组织管理的特色与优势

一是重构政府权力,重塑新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模式。政府要以服务导向代替传统的政府中心主义,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要由过程管理转化为目标管理,广泛运用立法、拨款、科学指导和信息服务等手段、方法来间接调控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应强调的是,要使高校的自主和自律相伴而行,必须健全教育法制,确保高校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二是建立和健全高教管理的辅助机构或组织,特别是有关的咨询、审议和评估机构。三是高等学校尤其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管理特色体现在对学校的定位确立、办学目标的确定、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方略、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的设计等方面。

(十)校园文化的特色与优势

校园文化“是在一个高校范围内,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操、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是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合成和融合,是高校办学历史、办学传统的积淀,是高校办学特色、风格的基础和深厚底蕴,优美的环境、独特的建筑、浓厚的学术氛围、独一无二的传统活动、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反映出学校的“气质”和“场效应”。

潘懋元教授谈到:“教育环境的研究多是从教育科学出发注重各种学校在教育意义上的共性。而文化环境的研究则是从文化社会学出发注重各个学校校园文化的个性。它指导各个学校形成鲜明特色的,不同的校园文化,借以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各种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高等教育具有特色与优势的校园文化,往往成为高校的象征,成为高校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因此,广西高等教育在营造特色与优势的校园文化时,要因地制宜。

三、广西高等教育特色强省与优势强省的意义

(一)提升广西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样把竞争法则带给了高等教育内部,各个省(区)、高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争生源、争经费、争师资、争办学设备、争取科研课题、吸引投资、捐赠等资源、争人才“产品”、争科技产品的推销市场,等等。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不是在竞争中壮大,就是在竞争中萎缩,甚至被淘汰。而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从总体上来讲,广西高等教育是处于劣势的。广西“高水平”大学数量有限,仅广西大学进入“211工程”,在全国排名列100位左右,毫无竞争力。要想扭转局势,那就只有从广西高等教育实际出发,考虑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水平、社会服务等条件,扬长避短,发挥后发优势,办出特色与优势,从而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使特色不断得到展现,优势得到发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具有竞争的力量、优势和资本,这样才会在竞争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壮大。

(二)增强广西高等教育的贡献力

如果广西高等教育一味趋同与模仿,那只能是永远落后,只能是希冀从“高水平大学”引进人才更好地为广西服务。因此,作为担负着为广西地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重担的高等教育,必须增强自身的贡献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广西高等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必须利用自己的特色,为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提供特色服务,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与优势人才;也必须利用自己的优势,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广西高等教育具备了特色与优势,才能更好地为广西服务并作出贡献,其他省份才有可能从广西引进人才,从而增强广西高等教育的贡献力。

(三)提高广西高等教育的知识应用力

“高等教育是研究高深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广西高等教育能否有所作为,有多大作为,关键取决于其知识应用和转化能力如何。实践证明,综合实力强的地区的高等教育显然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而特色鲜明且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的高等教育,凭借较强的知识应用和转化能力,通过系统、高效的知识应用和转化,能够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高社会服务的占有率。特色愈明显,优势愈突出,高等教育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区域及行业经济发展、追踪学科前沿动态、应用和创造新知识等方面的能力则愈强。

(四)夯实广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是结构性失业: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距离遥远,甚至学非所用,造成学生自身就业取向模糊,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而特色与优势的高等教育由于其办学理念取向不一,人才培养过程注重与行业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学生在入学时就基本上有较为明确的职业定向。因此,学生在就业时,依靠其具有特色与优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不但可以在区内行业就业,而且可以在全国本行业就业具备竞争实力,较容易实现社会需求和个人愿望的最佳结合。从用人单位的情况反馈来看,特色与优势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也是较受欢迎的,从而夯实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1-24.

[2]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633.2146.

[3]辞源正续编合订本.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964.

[4]尹建国,曾冬梅.论地方大学的学科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2.50.

人文地理优势例10

一、动态比较优势

(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以时间为序列的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即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的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来考察成本问题。该理论实质上是一种静态比较理论,采用的方法是比较静态分析,即研究外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与不同外生变量对应的内生变量的差异。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筱原三代平仅仅是考虑到了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状况,而最终又归结为以最后一个时间点为起点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局限于结果的再次比较,而没有考虑到变动的过程。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在支点

1.比较优势衰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相模仿和学习,以及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深,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也就是说,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发展会不断衰减。延缓衰减的可行办法就是,向区域优势产业注入更多的其它区域不易模仿、学习和替代的要素,或构筑独立的经济运行模式。例如,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文化的注入,区域体制、机制的革新,运行模式的变革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个简捷有效的办法是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它可以有效保持区域优势,甚至在特定阶段强化区域的经济优势,保持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

2.动态比较优势的测度模型。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类优势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差异,针对差异的存在和比较的必要,提出优势弹性概念。所谓优势弹性是指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种类别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亦即对不同区域同类、同质经济要素对特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的体现和比较。

运用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对经济的贡献(A1,A2,…An),考察特定经济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持续贡献的能力和趋势。其中地区经济增长为(G),动态比较优势指数为(E):

Ea=An-An-1/Gn-Gn-1………………………(1)

对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的简单模型为:

Ep=Ea×ka+Eb×kb…En×Ln/Ea+Eb+…En………………………(2)

其中En,是第a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Eb是第b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依此类推,Ea,Eb…En分别为Ea,Eb…En的权重,En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比较,测算特定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变化情况――动态比较优势指数,即(1)式,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的不同比较优势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即(2)式,成为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说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综合水平。必须指出,该模型尚需大量实证资料的验证,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二、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及其动因

(一)经济转型

1.经济转型主要理论。理论界对经济转型的认识非常宽泛,主要按照以下逻辑理解。一指经济制度的转变,即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改变,比如苏联和东欧剧变就属于这一类型,是一种根本性变革;二指经济体制转变,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变更,例如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起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体制;三指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主要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指经济结构转换,包含两个层面,从静态看,经济区域或者经济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内在要素配比发生重大变化,如由工业比重较高的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变化。动态看,经济结构是经济主体经过长期经济过程形成的支撑区域经济运行的骨干框架,以及展开经济运行的路径,它凝结经济活动中价值的创造过程,是有序列,有组织,有特定架构的区域运行机制。五是指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直接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

2.经济转型。理解思路和框架设计的差异,以及社会制度、文化理念的差异造成了对经济转型理解的分歧。综合多种观点,笔者认为:经济转型是经济主体主导的,以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变革为主要内容,在结构、机制、效能等方面发生的经济系统变革。据此,经济转型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第一,经济转型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三个层面;第二,经济系统的机制、功能、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第三,经济主体主导经济转型过程。

(二)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由经济要素的复杂组合而成;可以通过开发静态比较优势,注入新内涵形成;通过生产流程和管理创新形成。笔者看来,挖掘动态比较优势,就是运用变化、发展、科学判断的方法来分析、组合、创造、消亡既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并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深刻挖掘区域内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和不竭的发展动力。运用比较优势衰减理论及其模型可以判断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水平,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动态比较优势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目标的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区域经济转型必须着力挖掘区域内部所拥有的综合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发现和创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要素和制度条件,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一)区域静态比较优势分析

静态比较优势主要指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构成。内蒙古

中部地区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对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的发挥和运用。因此,经济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就体现为当前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所谓优势产业。相对优势产业包括:第一类: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和核心的产业类别,包括煤炭产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具体有煤炭的出产、运输、销售;煤化工、煤液化、煤转油;火力发电为基础的电力输出;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等产业类别;第三类:包括以稀土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和以生物、信息为核心的新技术;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这些优势的根基在于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优势的衰减,经济发展必定不可持续。

(二)遴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1.遴选标准。按照现代经济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一是形成内生拓展性经济体系或区域经济;二是形成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四是形成工业化为根基,信息化、数字化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五是深化经济体系的竞争与合作。五大标准代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反映了未来人类的共同需求,共同描绘了区域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是区域经济转型必须遵循准则。

动态比较优势不仅局限于资源分布以及主导产业,遴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必须考虑以下方面。其一,现代经济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并非完全取决于民族经济主体人数的多寡,也并非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分布状况,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还必须考虑到,政治体制,产业政策,民族文化,区位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动态比较优势是多种条件的有机结合。其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激发出文化的活力,加强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成为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核心。其三,区域经济发展源于区域优势的发挥,从而合力获取区域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区域的动态比较优势与市场的适应性上。其四,必须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区域产业结构是围绕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的紧密整体。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首先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辅助配套产业之间是否协调。其次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区域内非专门化产业部门是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区域内居民的经济利益。形成内蒙古中部地区整体的综合比较优势,取得规模效益。经济整体的动态比较优势才能权利推动经济转型。

2.内蒙古中部地区动态比较优势遴选思路与结果。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筛选过程与结果如下:第一类,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以及低端化工产业不符合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代价巨大,所以应该逐步削减规模。寻求其替代产品(新兴能源)的开发与大规模应用,因此新能源行业将逐步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有代表性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作为支撑区域经济的关键产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类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竞争趋于激烈,产能过剩和产品结构问题突出,利润率逐步下降,增速趋缓。这些产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同时产生大量副产品,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因此,应该以集约生产为模式,注入拥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经过筛选,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的高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符合动态比较优势的判别标准。第三类,以稀土资源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储量的垄断性占有高附加值,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体要求。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的集约化是农畜产品加工类能够符合要求的必然出路。现代生态农畜产业,这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类别。

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集中体现于以下方面:

有机整合的多元文化,区域的动态开放的多元文化,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和核心的优势要素就是区域的多元文化,区域聚合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明,聚集了穆斯林文化,同时囊括多样文化形态。多种类型文化通过人们的经济交流和生活民俗文化交流,形成了以多民族文化交互的极具活力的多元综合文化系统,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文化内核。

动态城市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从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到呼和浩特,城市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特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经济关联路径,四个城市的经济联系起来看,具备形成完整城市经济链条的空间和潜力。按照主导产业的关联性来看,乌兰察布处于经济链条的最上游,鄂尔多斯次之,接下来是包头,处于高端的是呼和浩特,区域经济整合和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显然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的要求。

畜牧经济是区域经济竞争潜力最大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畜牧经济是最符合经济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副产品极少,综合效益高,是内生拓展型的经济形态,符合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自由和谐发展。这种经济形态的存在自然为今后区域经济形态的丰富留存了珍贵样本和发展空间,为人类储备了最符合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和生存方式。

四、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与动态比较优势互动

(一)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预测

拟合预测是建立一个模型去逼近实际数据序列的过程,适用于发展性的体系。建立模型时,通常都要指定一个有明确意义的时间原点和时间单位。而且,当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模型应当仍然有意义。将拟合预测单独作为一类体系研究,其意义在于强调其唯“象”性。一个预测模型的建立,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体系,这是拟合的原则。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在实质上就是将动态优势与目标模式匹配。经济转型寓于经济运行中,经济转型结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型,经济转型过程必须符合和发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比较优势。只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作用发挥与区域经济转型过程全面拟合,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才能完全实现,从发展趋势来看,双方的关联程度越高,说明经济转型的结果就越好,说明经济转型过程中,动态比较优势发挥的程度就越高,经济的效率与活力就越明显。

(二)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根据

动态比较优势是经济运行的根基。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包括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文化产业、符合城市经济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的经济结构条件、有机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符合人类发展本质的畜牧经济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最大资本。城市经济之间在总体来看,处于产业的不同位置,因此,城市经济之间具备很强的互补性和吸引力,为经济转型的目标――形成区域经济高度关联的有机经济体系――提供了具有很强扩展空间的经济条件。经济转型必须依靠文化转型的实现,文化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先行者,它能够表现出区域经济主体对于经济转移的总体预期和意愿,区域内所具备

的不断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必然激发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思想和意识文化条件。畜牧经济形态经济价值虽然有限,然而,考虑到人类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畜牧经济必将对区域经济转型将产生潜在而深刻影响。

(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互相促动

动态比较优势并不是孤立存在,经济转型是动态比较优势的整合运用过程。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构成一个具有很强活力的动态有机体系,各要素之间高度关联,形成的是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资源型产业的高端化、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文化的多元有机整合。归结起来,经济要素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经济转型的物质条件;多元文化整合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了思想和文化基础,说明区域经济转型是由区域经济主体主动选择生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畜牧经济形态对现代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的调整与修正,对工业和信息化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外在保障。它们共同构成区域经济转型实现的主要条件,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然而,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蕴含着动态比价优势的丰富过程,使得动态比较优势体系也在不断的调整内容、结构、功能,所以经济转型对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起到了促进作用,动态比较优势在转型过程中得到了从内涵、外延、从内容、结构到功能的全面更新。动态比较优势系统的优化过程与经济转型过程相互促动,必然对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共同完成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