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态环境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9 14:52:55

生态环境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例1

二、成人教育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环境问题的严重,对于实施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也更为紧迫。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中提出,环境教育主要是针对公众,针对每一个公民。这把环境教育提到了全民教育的层面,是人人都参与的。在1977年第比利环境教育大会中提到:应该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途径向所有年龄层次的人士提供环境教育。在1992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提到:“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公共意识和培训,应当是使人类和社会发挥出最大潜力的过程。教育对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处理环境和相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儿童、少年,还包括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成人群体。环境教育是全民教育,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全民的参与,环境问题难以解决。我们的社会是以成人为主导的社会,因此,成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成人教育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成人教育提高了社会人口的环境素质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教育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教育的分支──成人教育则是环境保护中的先锋。Close(1977)指出成人基本教育目标:“……助长人们与自然及文化环境之间密切关系,培育改善环境,尊敬及保护自然生态”。他给成人教育提出了这一要求,促使成人教育以环境的保护为自己的目标。成人生态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弥补既往教育过程中环境教育的缺失,对不懂环境知识和环境保护的人进行补偿教育,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自身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状况的意识,包括环境知识、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参与和行动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形成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系统知识。成人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在生态平衡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它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成人教育的对象包含了年满18周岁的所有成人,而成人又是社会的主体。成人都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与社会的联系密切,直接从事着生产实践和管理活动,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破坏的实施者。在以成人为主导的社会中,成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成人爱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的模范行为,也会激励和带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反应的教育;环境教育也是一种全民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终身性、全民性的教育思想也正是现代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2.成人教育培养了专门的环境保护人才

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都需要一批专门的环境保护人才,需要环境专家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出谋划策。而目前,我国环保队伍的总体水平和数量还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和地方环保系统内的近7万名干部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1.5%,中专占11.7%,其他占36.6%,而环保专业毕业的不超过5%,许多同志毕业后,从未参加过业务培训,知识老化需更新。这给成人教育带来了市场,成人教育通过开设与环境工程相关的专业培养高学历的环境保护专门人才,通过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升环境保护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生态环保继续教育基地实施生态环保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成人教育还通过一些专业培训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环保素养高的师资队伍。

3.成人教育培养了具有环境素质的政府

1987年莫斯科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明确指出:“环境教育应扩大到更高层次的决策者中去”。中共在“三大对策”中也提倡:“各级党校和干校也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对环境和发展关系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作为成人决策者的环境思想和意识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环境建设,因为他们制订了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并能集中治理大型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工业生产及日常消费的决策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开展情况,取决于当地领导的环保意识的强弱,当决策层具有了对环境重视的意识,才会制订出关于环境的保护措施,呼吁全社会来共同保护生态环境。政府人员作为环境教育的优先对象,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融合到他们的政策和活动中,是改善自然及生活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创立于1981年的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是国家环保局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培训全国各地环保局长5000多名,培训两万余名各类环境管理人员,大力提高了政府人员的环境意识,培养了具有环境素质的政府。

三、成人环境教育的对策

1.树立成人教育的环保意识

在莫斯科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中指出:“保护环境就意味着合理开发,这个思想应作为环境教育和培训的前提”。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在于生产方面的,也有认识的原因。认识产生行动,有了正确的环境意识,才会产生爱护环境的行为。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水平和产生相应行为的自觉程度,即在环境和发展关系问题上,人们的观念、态度、责任感、行为自觉性等,促使这种认识水平和自觉程度形成的教育活动就是环境与发展意识教育。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许多人忽视了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的辨证的关系,成人教育应帮助每一个成人形成对待整个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帮助他们获得有关环境的一系列观念和情感,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的动机。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机关、媒体、学校、单位、社区等各级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环境教育活动;大众媒体负有宣传环境保护的使命;社会各种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也成了宣传环保的载体;还可通过电视、电影、讲座等向成人进行宣传教育;开展一些具体的关于“保护环境”的文艺活动来宣传教育;帮助成人自觉树立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了解人与自然互相制约的辨证关系。

2.加强成人生态环境教育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建设

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广泛性,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协作配合和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因此,要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的机制。组建成人生态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成人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组织,指导群众性环保活动的开展,制定完善的成人生态环境教育的方案和相关的环保行为法律规章制度等,依法加强和普及环境教育,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成人环境教育的开展。要加强环保、教育、司法、工商、人社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充分发展和利用环保协会和工会等协会、学校及校外教育机构、科技场馆和公共图书馆等科普机构、干培中心及生态环保继续教育基地等政府培训机构来全方位的开展成人生态环境教育。

3.成人教育课程内容渗透生态环保

生态环境教育要立足本土,着眼于社会。在成人教育的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保护的思想,一方面应当在学科专业课中渗透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开设关于环境工程的专业课,并把这一课程作为成人教育中的基础课进行教学。如,自然辩证法、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课程。环境教育内容的设计要针对不同的行业和职业特点,把岗位和污染的实际、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相联系,同时结合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环境的现状选择有地方特色的实用性的环境知识。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对生态环境污染的认识、生态环境的形势、环境保护的知识、环境污染事故的防控技术、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和义务等。重点要介绍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使生产活动直接实践者的成人懂得如何来进行环境保护,怎样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

4.创新成人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

积极引导成人参加环保活动,倡导环保行为,在环境中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教育成人从身边细小的事做起,不因事小而不为,要积少成多,环境保护本来就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为成人多途径、多形式的提供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和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机会。开展社会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环境知识讲座和环保读书活动;创建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活动如绿色家园,绿色地球;参加一些植树活动,义务劳动,卫生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如何保护环境。总之,加强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接触,把认识付诸于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从而在活动中反省自己,监督他人,共同维护环境,促使人类与生态环境这对社会的基本关系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教育例2

二、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增强青少年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生态环境教育例3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25-02

一、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是一个阶段性与动态性的概念,新农村作为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必须反映时代的特征,因而其衡量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1]。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建设新生态环境。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农村得到可持续发展和使村民幸福获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为目标,以村民为主力军的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新农村核心在于环境友好型公民与新农村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使努力实现十提出的美丽新农村目标。

二、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阻碍因素

(一)环境保护知识欠缺,村民环保意识低

村民对于新农村的模糊认知在于国内环境教育的缺失。村民在感性与理性上都未对美丽农村形成正确认知,故而难以形成一套支配自己环保态度与环保习惯,无法内化为农村环保情感。村民对美丽新农村在思想上没有正确认识,不能从行动上真正参与新农村环境建设过程中。而这种认知上的进步、行动上的落实则需要通过系统教育,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实现[2]。

(二)环境保护动力不足

在“中国公民的环境意识”调查中,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一项中,对其了解的只占3%,听说的55%,不了解的47%。我国社会团体组织规模小,力量弱,数量少。目前村民的环境保护动力不足。根据中华环境联合会发表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情况蓝皮书》统计,我国环保民间组织有2 764家。主要类型有: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民间自发组织、学生环保社团、港澳台及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等。政府部门组织的虽占了49、9%,却难以制定出可行性的政策;其中民间自发组成的只有7.2%,并且这些组织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经国家法律认可的制度[2]。农村中鲜有形成强大感召力与支配力的村民自发环保组织来给予村民更多激励以落实环境保护行为,加之村民委员会对其支持力度低,这使村民难以在新农村环境建设上有自己的发言权,更没有在自身的环境权受到损害时主动争取幸福存在的行动。

(三)环境保护情感薄弱

“生活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的生活的一定方式。”[3]这种观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意味着生活方式是有一定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条件下活动着的每个人所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每个人的活动不断被修正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与膨胀的消费欲望促进了大量生产浪费,这源于人们对于村庄环境的淡薄情感,只是单方面认为个人与环境是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而没有内化与一种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双向保护的情感意识。薄弱的环保情怀难以激励村民主动积极地加入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去。

三、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措施

我们对自然敬畏的缺乏只是表象,更内里的还是我们缺少一种对自己传承生态文明的态度,是缺少一种崇敬自然的信仰。环境友好型公民的含义:环境友好型公民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环境友好型主体,第一,要与环境友好相处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第二,与环境友好相处的习惯(行为模式)需要一个过程;第三,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情感和社会氛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2]。这三个过程可将环境教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过程对应的是由环境教育者向学习者传授环保知识,使学习者初步形成环保意识;第二个过程对应的是通过环境教育实践,学习者逐渐形成环保行为习惯;第三个过程对应的是通过对学习者“绿色情商”的培养,使其内化为一种环保情怀,最终成为一种无意识保护环境的新型村民。通过环境教育的三个方面使村民在新农村环境建设过程中不自觉成为环境友好型公民。

(一)传播环境保护知识

建设新农村的经验告诉我们美丽农村的建设其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的意识,只有村民在思想上对新农村有正确认识,才能主动加入建设美丽村庄的队伍中。而这种认知上的进步与行动上的落实则需要村民通过环境教育掌握环境基本知识进而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瑞典政府非常注重对全民族的环境教育,自小学三年级学生便开始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使民众从小就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儿童环境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也是最容易实施环境教育的时期[4]。因此环境教育需要首先从中小学学习者抓起,以未成年人为重点对象,教育他们充分认识环境保护重要性并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主动向成年人传播环境知识,不断扩大环境知识宣传范围。人们在环保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环保意识。这可有效促进村民的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

(二)注重环境教育实践

习惯是一个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行为自觉。这种自觉的形成需要靠多次实践来完成。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是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环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需要将所学知识及时实践于生活中,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环保习惯并一直保持下去。环境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主张“在环境中学习”,强调参与,将教育引向与生活、社会相结合。未来的中国环境教育的内容,必然更加重视知识、方法和目的的统一,重视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决不仅仅是“环境科学知识与环境道德伦理知识”[5]。

(三)培养村民的绿色情商

克里斯汀・韦尔丁在《情商》一书中将情商定义为“情商是一种了解和控制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方式”[6]。大卫・卡鲁与彼得・沙洛维在《情商管理者》中提出与情商有关的四大技能:辨认情感识,运用情感,理解情感,管理情感。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提出与情商有关的四大技能:辨认情感,运用情感,理解情感和管理情感,他还将“绿色情商”定义为“生态商”,是我们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生态”指对于生物体及其所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理解;“商”指适应环境的能力。“绿色情商”可让我们了解环境知识,并将知识加以合理运用减少环境破坏的能力[7]。

我们认为绿色情商是一种将环保思想与行动统一于学习生活中的能力,我们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对其产生积极情感,逐渐适应环境并通过控制自身对环境的消极行为,自主合理减少破坏环境并适当改善环境以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绿色情商培养的重要作用。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先祖对自然的认识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心”、“物”、“德”、“循环”等范畴诠释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并在其中寻求一种平衡,对自然的宽容是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基本精神[5]。在今天人们仍然需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生态情操,汲取先哲朴素环保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并内化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一种积极情感。这对培养新村民及建立美丽农村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九十年代绍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J].浙江社会科学,1993(4).

[2]陈彩锦,康燕雪.环境友好型公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山东大学学报,2007,(4)

生态环境教育例4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保要深入人心,启发式的教育可以更加有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环保是一项终生事业,当教育启发人们环保意识时,生态环境就可以持续不断的改善。当小孩子从小就拥有环保意识和行为,那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将取得持续发展。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意义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

生态保护,保护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由于人类的过多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不再能自然协调,产生了很多自然灾害。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保护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资源摄取平衡的一种过程,生态保护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空间,这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生态保护不是一个名词而更像是一个动词,你我积极参与其中的行动。环境教育是进行生态保护的第一步,只有接受和感同身受的人们才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身体力行的进入环保事业中。环境教育是每个人生活在地球上都要接收的一堂课,环境教育通俗易懂,不是之于课堂教师的学习,是身边可以切身感受的一堂课,是终身受益,造福后代的教育。环境教育可以是身边公园的文明标语,亦可是学术研讨会上激烈的辩词,环境教育不分大小,环境教育可以带动全员促进生态保护。

(二)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意义

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生态保护就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生态保护是在人们已经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提出的一种观念。是在生态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后,人们自觉意识到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行为,生态保护不是一个阶段性过程,而是持续的过程,环保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生态保护,只有大力宣传进行环保教育,让人们普遍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要深入浅出的进行引导。环境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的人们环保意识的觉悟,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让人们从小就培养良好习惯。环境的教育就是重在让人们了解环境对于每个人意味着什么,人类身处的每一个景色,吃的食物,穿的衣裳种种都是与大自然密不可分,通过实时性环境教育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生生态保护和环境的教育教学策略

(一)深化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习的母本,深化教材内容,把生态保护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表述给小学生听,改变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传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本中能看到身边生态保护的行为及破坏环境后生态的景象,学生能够在课本中读出生态保护是与每个人体息息相关,与大家平时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态环境的神奇和破坏环境后所引发的恶性影响。通过思考和反思来理解生态对于我们来讲是什么,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是环境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课堂上所接受的东西主要都是被动的,与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本编材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让学生主动去接受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的视野,使生态保护更加深入学生的心中,阅读也可以更加符合每个学生对环保教育的理解,读学生喜欢的环保类型教育能够让学生持续关注生态保护并参与其中。增加兴趣了解的同时,学习更多环境保护知识。

(三)展开专题讲座

开展专题讲座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社会上有这么多杰出的环保人士,在讲座中每个主讲人都有着关于环保事业的不同理解,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保事业领域里做出很好的成绩,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去学习。在生态环境专题讲座是应更加着重针对主讲人自身参与的环保事业为核心进行讲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们感同身受。

(四)加强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当中,让学生们感受到环保事业就是深处在身边的点点滴滴,加强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参与环保事业,积极开展每周环保一行。让父母引导孩子开展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可以使家长们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开展课外活动中孩子所进行的每一项环保行动都会增加孩子心中的成就感,这对于素质教育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生态保护关系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回归天然保护生态。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个参与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进行对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教课的老师就是热爱自然,生态保护的参与者,老师以身作则可以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授课的内容一定要言简意赅,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接受环保教育。在社会环境中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模范的榜样。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家园。

作者:李琳琳 惠兴科 单位:云南省曲靖地区宣威市普立乡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陈衍,李海洲.石漠化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生态环境教育例5

但是鉴于河南省尚属城镇化发展阶段,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因而生态环境意识偏低。尽管政府和科学界做了大量工作,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不治众、执法难的情况还比较严峻。例如农村生活垃圾随便丢弃,污染水体土壤现象突出,有调查显示,生活垃圾中不仅有厨余有机垃圾,还有大量的塑料袋、电池等,这些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环境。解决这类问题仅仅靠法律显然是不够的。通过深入开展环境教育,迅速提高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当前环境保护事业中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

河南省目前生态环境教育主要在两个领域中进行。一方面是面向全社会的公众教育,第二方面是通过教育改革,把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到大、中、小学校的教育体系。虽然在目前河南省学校教育中生态环境教育已经纳入到了课程体系里,但是由于河南省人口多,升学压力巨大,学生接受的生态环境教育仅限于课本理论,主动认识生态环境压力,思考解决之道能力还远远不够。

我们通过采用自编“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的方式对1 000名在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现状做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河南省学校环境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河南省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1.从教育理念上,河南省学校对学生环境教育认识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和绿色消费意识缺乏。 在对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方面的调查上,总体来看,学生的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不强,生态保护意识薄弱。责任感不强的学生在行动上缺乏毅力,当个人利益和环境利益冲突时,往往会舍弃环境利益而谋求个人利益。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盲目使用“一次性用品”,这是近年来造成浪费的一大消费现象。卫生筷、饭盒、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消费的实质是迫使仍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物质退出消费过程,作为废弃物被抛弃。一次性木筷的消费,现在就让中国人一年耗掉500万立方米木材[1~2]。调查表明,一些学生环保意识淡化,现实生活中即使看到有人浪费水电和扔垃圾的现象,也不会去阻止,原因是他们的生态责任感不强。如果学生有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明确的生态责任意识,那他们在行为上就会有强大的动力。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确立科学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协调好生态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3~9]。绿色消费主要包括:消费无污染的产品,消费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的产品。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消费方式。

2.从教育方式上,河南省学校环境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在教育方式上,传统学校德育过于注重理论灌输,严重忽视了德育过程的实践性及学生的情感,结果出现了知而不行的现象。调查表明,河南省学生乐于接受环境道德教育的课堂讲授只占11.59%,学生乐于接受环境科技教育的课堂讲授只占21.25%,河南省学生更乐于在参与活动中接受科技道德教育,如河南省学生乐于参与环境道德教育活动的比例是56.52%,河南省学生乐于参与环境科技教育活动的比例是43%。因此,河南省学生环境科技道德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河南省学生的环境科技道德观念,增强其环境保护的使命感,提高遵守科技道德规范的理念,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3.从教育管理上,河南省学校环境科技道德教育管理缺位。调查表明,河南省学生对草坪的爱护情况是:“从不走”的同学只有27%,“偶尔走”的同学有30%,“很少走”的同学有39%,竟有4%的同学选择“经常走”;从数据分析知道,河南省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活动情况是:经常参加的只有23%的同学,选择“偶尔参加”有67%,还有10%的同学选择“从不参加”,这种情况充分体现了河南省学校在环境科技道德教育管理上的缺位。教育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管理也是河南省学生环境科技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渠道。因此,河南省学校应树立“管理也要育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正确引导河南省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二、为了提高河南省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生态环境教育例6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具备复杂性的特征,其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如社会、自然和规范等。该学科的重要观点,是注重教育活动和环境的作用及关系,只有明确两者作用,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提高教学活动的效能。篮球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协调好教育生态环境,做好优化工作,从而推动我国教育生态学发展。

1、教育生态学理论统述

1.1、教育生态学的含义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把生态环境和教育相融合,联系两者的机理作用与对方间的关系,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研究和发展的目的。

1.2、教育生态学的作用原理

限制因子定律。教育生态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可对自然限制因子起到一定的扩张作用,让其变成社会中的精神因子。教育生态领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子包括两点,分别为信息流和能量流。如果能量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就造成教育生态系统的质量和规模和质量受到限制。适度原则及耐度定律的相互结合。教育生态学发展过程中的规模和数量,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律有着密切联系。如果不能实现两者发展速度上的相互统一,给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构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教育生态学发展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耐度的发展目标,并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生态位原理。为实现教育与其他系统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标,要对其输入一定的能量。这种情况下,就要做好合理分配,此过程中包含两种关系,即排斥与竞争。在相同的生态位中,激发事物斗志,实现积极进取是竞争的重要表现。但在实际过程中,竞争和排斥,会存在一些负面情绪,因此,要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2、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作用分析

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包括三种,分别为规范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要注重结合三种生态环境,以确保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持续、稳定和安全发展。

2.1、规范生态环境的作用

规范生态环境,又被称作精神环境和价值环境。所谓的规范生态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展现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等。其包含内容较为广泛,如、民族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科学技术、风俗习惯、艺术和社会思潮等。规范环境是制度环境的一种,既是人类所特有的,又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规范生态环境是以自然和环境为前提,其可作为一种条件,起到决定篮球教学活动发展的作用,又可作为一种制度,保障篮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非独立性是篮球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要在规范生态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内规范生态和外规范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价值观。创设制度性的规范,充分展现其文化价值,陶冶学生情操,达到体育教育文化目标是规范生态环境的教育目标。创设的规范环境,其作用多以文化层面体现,不仅展现了人们与篮球有关的心理认知,又形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从而推动篮球教学活动开展。

2.2、社会生态环境的作用

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教育的动机取决于社会生态环境,由教育内部组合、教育群落、社会和家庭构成,与科技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生态环境比自然生态环境更强调“社会化功能”。就学校教育而言,社会生态环境包含多个方面,如篮球专业的经费状况、课程设置,教育学生的技术手段,学生与同学、家长、教师的关系,社会关系以及生活和学习现状等。国家政策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态环境,因此,在创设社会生态环境时,必须有国家政策作为保障。

2.3、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

一切物质的基础是自然,就篮球教育自然生态环境而言,要注重创设物质条件。自然环境包括教育物质环境、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方位等。学校自然生态环境一般为硬件建设,主要包括生活、生产和教学基地,教学基础设施,学生的绿色成绩、建筑质量、装修风格、建筑功能和建筑面积等。自然生态环境关系到学生参与的任何一项活动。构建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还可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审美能力,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起到重要作用。

3、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关联性分析

从生态体系来看,构成该体系包含多个因素,各个因素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就教育生态环境而言,各个因子相互牵制、相互影响,既存在联系,又具有独立性,从而决定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各个因子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篮球动能,养成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篮球教学活动中,任何一个因子不可缺失,只有确保各个因子同时存在,才可保障篮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各个因子的关联性,充分发挥各个因子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场区意识的培养。要想完成此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有优越的场地设施作为前提条件,同时,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就教育生态环境各个因子作用而言,各个因素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例如,教师队伍,教学活动风气,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给予学生有关篮球技术方面的指导,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总结和归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4、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分析

4.1、规范生态环境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规范篮球教学,能够提高篮球教学效果。高校篮球文化,融合了娱乐文化和竞技文化,其既可让学生积极参与篮球教学活动中,又可加强教师与篮球文化的内在联系。高校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影响其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风气。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同时,注重舆论导向的把握,从而构建良好的生态氛围,以促进篮球教学的发展。

4.2、社会生态环境

社会生态环境中,政策体制直接影响到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国家要制定一系列体制,保障高校篮球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完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强调学生思维的扩展,学生可创新篮球要领及技术,使其有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3、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学校器材和运动场馆间的生态建设、整体建筑规划以及自然环境建设。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人的塑造受到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建设校园时,要融入学校的思想和制度,加强户外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建设,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优化措施分析

教育生态环境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基础,其质量决定着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效果。要想提高高校篮球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要不断的改进生态环境,使其更加系统化。通过上述教育生态环境分析,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包含多种因子和维度。任何一个因素缺失,都容易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在对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优化时,不仅要强调高校内部与外部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又要重视内部各个因子的协调发展。优化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生态环境时,要结合自身本校的特色,构成一种特定的意境及条件,以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方法论、价值观和参与性。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行为,使其满足体育教育理想变化的需求。例如,开展趣味的体育比赛,设置体育专栏和体育角等。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要联系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教育过程情景化和自然化的教学目标。篮球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提升。优化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和学校的积极配合与响应,还需要国家制定一些政策给予支持。国家可以制定一系列条文规定,确保学校建设校园时,重视篮球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建设。由于我国地域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相对自然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国家要给予大量资金方面的援助,从而起到优化生态环境的效果。篮球作为竞技体育的一种,正因为其赋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才展现出特殊的魅力和气场。因此,在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时,要对其进行规范,不断注入全新的文化内涵,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舆论对于教育生态环境而言,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优化过程中,要给予舆论支持,从而推动篮球教学改革。

总结

教育生态环境对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规范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学活动效果,需要完善各个生态环境,以加强高校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培养。与此同时,国家和学校要重视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制定一系列措施,并认真贯彻和落实,从而营造优质的生态环境,实现篮球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詹朝阳.福建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5).

[2]沈云激.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研究[J].林区教学,2014,(10).

[3]魏钦.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4]叶琴.江西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

[5]刘亚楠.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以篮球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3,(21).

生态环境教育例7

前言

环境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组合而形成的复杂综合体,是保障人类依存于辽阔地球和生活发展的精神与物质要求的总和。社会环境是指人们生活的城市、县城以及乡村等,自然环境则是构成人们生存的阳光、土壤、水、空气、动植物等。上个世纪人类开始大肆违背自然的生态规律,导致森林和草原的面积逐年锐减、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水资源恶臭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是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无法离开环境,同时环境又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处理好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矛盾关系,人们就应反省自我行为,将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并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代代相传环境意识,加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1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素材

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知识涵盖了生态环境,这些素材有效地推动着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环境教育素材并加以利用。对处于需要不断接收外界信息才能形成自我知识体系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文章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基本意思,还要让学生领会明确的中心思想,进而逐渐构建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语文课本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教学素材有很多,例如《放小鸟》、《鲜花和星星》、《春到梅花山》、《这儿真好》等都是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教师在给学生教学这些课文时,首先要认真投入钻研找出知识的结合点,再在给学生教学新的知识的基础上,着重针对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逐渐在自我意识体系中形成对环境保护和创造的良好意识。《放飞蜻蜓》和《狼和鹿》这些课文则是描写野生动物的,应侧重讲解其与人类生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并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懂得珍爱各种野生动物,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这些文章都是十分典型的生态环境教育素材,教师准确地展开这些文章内容进行教学,在给学生增加了新知识和丰富视野的同时,可以使生态环境意识在他们的脑中很好的渗透,从而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教育效果。

2强化学生生态环境意识

随着大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日渐加剧,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还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因子。因此,要改变此状况保障人们得以安全和健康的生存,就必须加强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共同保护环境。对于很多意识还需逐渐形成的小学生而言,其看问题的方式和视角正在慢慢构建,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自我价值观以及是非分辨和判断的标准,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借助有效的课本教学素材加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将生态环境意识渗透入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不仅能使生态环境教育获得更好的成效,还能提高相关文章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内容,细细品味其中的美好意境,感受自然界的缤纷绚丽,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和切身进入自然探索的兴趣,进一步让他们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发地意识到需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想要在教学上为这一课本文章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开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将校园的每个绿意环绕的角落走遍,让学生以自己的感观器官去亲身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去嗅闻花香、青草香以及泥土气息,去倾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这样能让学生全身置于大自然当中充分感受到它的美以及带来美好的享受,不仅让学生对文章的学习也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还能先行一步给学生上了一课,之后再进行课堂讲解教学自然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了。

3拓展生态环境教育范围

生态环境教育不是仅仅只局限在课文教学当中的,还需要教师有意地拓宽生态环境教育的范围,才能将生态环境教育有效地渗透入语文教学里。可以开展口语表达课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口头描述自然环境,不限制范围不论是思考、现象、感受都可以任意发挥;或者在作文练习时同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进行描写。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述能力,还能深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例如,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一处景物进行写作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先自己到校园或学校周围巡走一遍,实地观察完毕后确定自己要用以写作的景物,再进行查找或询问相关资料,比如建筑物的位置、走向、风格、材料、年代等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整理与分析从中得到感悟,进而结合自己看到的现象重点突出景物的各种特性进行写作。这是十分具有灵性的写作模式,不仅能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里,而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

参考文献

[1]卞海林.生态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J].新课程导学,2015(7):46.

生态环境教育例8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84-01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一、教育学生认识环境和热爱环境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来说的,我们所说的环境就是人类环境,它的中心事物是人类,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和改变。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教材内容中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揭示人与环境的关系,

从历史长河来说,人类的文明大多发祥于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物产丰饶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诸如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亚洲的两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和地中海地区等。为了世世代代的生存和繁衍,人类不断从自然界中摄取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和能量,然后,又把经过改造和利用的物质与能量还给自然界,从而不断地改变着生存环境。例如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居于山洞,懂得了使用石器和火,用以照明、取暖和防御野兽;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则建房定居、挖井饮水、垦荒种植粟和水稻等,古代玛雅人懂得了种植甘薯和玉米;古代的印度人还懂得了种植棉花等等。

人与环境又是相互矛盾的,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环境又把它所受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如果人类的活动能自觉得遵循自然规律,就会创造出更加适于生存的环境,否则,人类就会受到无情的惩罚。例如,古巴比伦王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他们在数理、天文学、医学、文学和建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人类文明做起过卓越的贡献,但是由于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使得居住在那里的苏美尔人不得不纷纷逃离这个地区,致使昔时繁荣富饶的文明古国,变成了不毛之地,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人类社会,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物质、能量和场所,人类代谢活动的产物又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辩证的人地观点,是中学环境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二、教育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

自然灾害是指导地震、水灾、旱灾、病虫害、鸟兽、风沙、冰雹等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自古以为,我们就是一个多灾、灾重的国家,据史书《西门豹治邺》记载,战国时魏国曾一度“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老百姓“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人们在深受水灾的同时,也饱尝了“人害”之苦,所以有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开凿十二条渠道引漳河水的治水故事,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人民仍旧遭受着自然灾害的困扰。教师要通过历史教材中,讴歌我们劳动人民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的内容,教育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

中国汉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民生的积极意义,歌颂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大禹风餐露宿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以疏导和方法制服了弥漫天下、祸害人间的洪水,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了一个不辞辛劳、为民除害而又充满智慧的英雄形象,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李冰修建都江堰,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以后,历代政府都曾致力于抗灾,防患于未然,例如,汉武帝下令整治黄河;张衡研制候风地震仪;张仲景辞官从医,救死扶伤,立志征服“伤寒”,成为济世名医,《伤寒杂病论》流传至今,;马钧发明了翻车;唐代农民发明了水排;明太祖召集吏民开塘堰、疏河道、修堤岩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把减灾工作置于富国安邦、造福子孙后代的战略地位。我国先后颁布了14部环境 保护法,制定了一系列减灾方针和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提高我国承受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例如:整治黄河、海河和辽河;构建水情、雨情测报网络;安置地震测报点;设置天气海潮气象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营造“三北”防护林,修建“绿色万里长城”。

所有这些,无不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抗灾斗争的历史。

生态环境教育例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2-0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价值观代表了社会知识阶层的发展方向,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环境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环境教育

1.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和环保事业的发展,环境教育逐渐兴起,成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上,“环境教育”的名称被确定下来。这次会议以后,世界各国对普及和发展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也逐渐达成共识。1975年10月,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在贝尔格莱德举行,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环境教育专题研讨会,标志着环境教育的确立。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对环境教育的目的、环境教育的对象和环境教育的内容作了规定。1977年10月,在第比利斯举行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通过了著名的《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和建议》,该宣言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此后,环境教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组织召开了地球高峰会议,这次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人类环境保护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的召开,明确了新形势下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环境教育,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发展。随着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环境教育经历了一个逐渐兴起的过程,环境教育在世界各国不断普及和深化。

2.环境教育的内容。环境教育并不是单独的专业教育,而是综合教育,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①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掌握关于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②环境法律法规。对公民进行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形成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认识,自觉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减少和制止对环境产生的破坏。③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学是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所作的研究,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学说,是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的理论。环境伦理学是建立环境伦理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对环境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大学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其目的是使人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每一个公民来讲,接受环境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终生的教育过程,应根据人的不同发展时期的认知特点,对环境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应实施方案。而大学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对公民形成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环境教育是指大学,包括研究生阶段的环境教育,包括专业环境教育和通识教育。专业环境教育,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目的是培养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覆盖所有专业、跨学科的普及式环境教育,教育内容以环境伦理学为主。在校大学生将来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行为习惯对整个社会形成科学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通过实施大学环境教育不仅传授给大学生保护环境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这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中学环境教育相比,大学环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和谐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我国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在高校中普遍进行的环境教育实践,我国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有较大差距。因此持续开展和普及高校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目前我国大学生环保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保知识肤浅。大多数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基本的生态环境科学常识,这在非环境专业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说明对于非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引导力度不够。

2.生态环保目的不明确。环境保护目的是不断深入研究环境系统,探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环境问题途径和方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使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目前多数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目标认识不全面、不准确。

3.生态环保整体意识缺乏。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环保是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还没有形成整体认识,对环境恶化的严峻性还没有更深刻的了解,因此需要通过普遍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系统性、整体性的认识。

4.没有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基本素质之一。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欠缺以及日常行为习惯不文明的现象在高校中还较为普遍。

5.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还不高,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参与环保活动没有热情、缺乏积极性。

三、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培养对策措施

1.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在大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国家环境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有调查表明,目前很多大学生认为现有的学校环境教育不能够满足他们对环境科学知识的需求。大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共必选课,授课对象是全体学生,其设置要兼顾各专业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是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二是专业必选课,如“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选修课要结合各专业本身的特点,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能力。

2.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生态环保活动包括广泛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一是以展览、讲座、座谈等形式为主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调动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二是利用地球日、环境日等主题活动日,开展参与型生态环保活动,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环保事业的自觉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三是利用多种校内宣传媒介定期向学生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在全校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开展校外活动。动员学生建立环保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也可以在学生中成立环保协会等,开展环保活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目前高校中有些大学生表现出高消费、追求享受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除了要结合环境保护宣传绿色消费,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消费意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综上所述,高校能否培育出大批具有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的人才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行为习惯,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译.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生态环境教育例10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前,西部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因此陕西省的生态文明如果能够率先探索和实行区域化保护,将为西北五省和其他地区提供有力的范本,同时能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陕西省高职院校在生态环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西生态环境状况非常严峻,导致陕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原因主要是:当地环保意识不强,环保工作及环保法制、环保政策滞后等。作为西北五省之一的陕西在教科文方面极具优势,发挥陕西优秀的教育资源,是长期、稳定、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高职学生是我国的发展未来,是建设我们美好中国的栋梁,是将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济发展进步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只有他们具有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只有他们自觉践行环保理念,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生态文明,才能建设好美丽中国。在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所盼、社会所望、个人所需。”目前,陕西省共有37所高职院校,包含了机械、工程、管理等众多应用型专业,这些学生的生态文明的高度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者和践行者,决定了对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力。同时,陕西省高职院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条件。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通过直观感性的接触陕西的生态环境,以及一系列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环境保护知识和能力,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就能激发和实践生态文明保护的环节,从而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线工作者,最终完成陕西作为中部和东部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最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能促进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生态环境教育对高职教育来说,不仅赢得了更多的人才培养机会,更赢得了培养人才需要的政府重视和社会支持;赢得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和创新的机遇。而反过来,创新一定能够促使高职教育更符合和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持续推动高职教育的存续和发展。”总之,陕西省高职院校在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重要引导和实践作用。高职院校的生态环境教育即是自身发展的职业化需求,也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但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的实际情况如何呢?(一)高职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缺乏,校园不文明行为普遍。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不重视,生态环境知识狭窄仅限于普通生活中的节约等基本理念,以及新闻媒体的个别热点话题的片面性认识,同时获取的途径也相对单一,仅仅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宣传式的口号,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了解。,于是,普遍存在着具有“校园特色”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二)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实践性。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多数以德育的方式来开展,主要通过“两课”来完成,而这两门课程虽然都涉及到生态文明教育,但内容很少,地位不突出,实际学习中容易忽略。同时,高职院校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决定了“德育”中获得的理论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根本无法和应用型的专业教育相联系,学生无法从专业应用中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体验,自然也无法获得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三)校园生态环境建设落后,缺少环境教育氛围。随着前几年陕西高校扩张政策的影响,大量现代化的新校区逐步取代了古老的校园,原本多年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断层了,没有历史厚重感的校园,单一、雷同、平乏,身在其中的学生难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无法从身边获得生态环境保护最直观的诉求和愿景,导致高职院校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比较滞后,这明显有违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初衷。(四)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欠缺,法律普及不到位。目前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常识,如很多学生对垃圾的可回收问题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虽然学校社团众多,但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社团组织较少,即使存在的社团组织也因人员的流失引起“生存困难”,更不用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了。

三、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机制的内容和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原因,陕西省高职院校应当打破传统的生态文明德育教育方法,创建新型的“以生态环境法制教育为起点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形成“学习认识———实践参与———情感诉求”的整体生态环境教育机制。首先,法制教育是开展高职院校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制度的基础,只有清晰的理解环境法律规定,才能约束和促使学生们主观上自觉自愿去遵守,进而才有可能被学生们带入工作实际,这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教育模式。但是单一的依靠理论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教育,往往与社会实践脱节,难以发挥长久的效用,所以我们必须以“生态环境法制教育”为起点,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开展多元化多方位的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实践的多元化需求。任何脱离专业工作过程讲环保都是不切实际的,企业和其工作人员作为经济活动的具体实施者,都必然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干预,只有具备环保专业化能力的人,才能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矛盾,也才能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确保了对生态环境的最小危害。以上教育模式中,生态环境法制教育是“通识性的学习认识”,专业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更多的是为专业实践做准备的,应属于教育中的“实践参与”环节,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从主观和客观上完成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任务,但还需要通过长期的效果反馈来加强学生的“生态环境感受”,激励他们从情感上继续支持和践行环境保护行为,进而由己及人,宣扬、带动更多的人来共同完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属于教育中的“环保情感诉求”环节。以上三个环节的相互作用,就建立起一整套逐步递进、逐步深入的生态环境教育机制,这种机制自发调解,自发良性循环。陕西省高职院校生态环境教育内容的完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的完善,将生态环境保护引入专业课程和实践。陕西省高职院校应当“将第一课堂的基础教育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发挥第一课堂的生态文明的主渠道教育功能和第二课堂的校外实践功能,让课外补充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主题化教育活动,以确保理论教育可以得到实践教育的补充,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功能。”第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进入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失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应当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的原则下,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同时,学校鼓励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团,通过多样性的主题活动,来推行和宣扬校园生态文化。第三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也应当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基地。陕西省高职院校多数都有跟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或者企业合作单位,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和便利,将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具体融入到实践基地和企业合作单位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第四结合陕西省的地理人文深化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的情感。陕西省的高职院校大多身处在历史文化灿烂的地方,学生们可以通过人文历史、秀美山川直观感受着历史的变迁,在加上学校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激励,促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内心产生生态环境保护的共鸣,因担心优秀人文地理的消失而自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抵制破坏生态文明的现象,进而形成保护一方水土的强烈情感,这也是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最高目标追求。具体可以通过公共机构的宣传、组织,民间机构的配合实施,学生个人的参与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洋.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构建研究[J].科技展望,2014(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