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6 17:18:02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1

装饰雕塑的审美内涵受创作材料与工艺等因素影响,各自具有不同的审美倾向,以木材、石材、金属材料、陶瓷、纤维、塑料等不同质感、不同成型方式与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创作出的装饰雕塑各自展现了不同的艺术之美,为现代雕塑设计与创作提供了众多宝贵经验,也成就了不同创作材料、工艺影响下的独特审美内涵。下面我们从装饰雕塑创作的材料与工艺两个方面对其审美内涵加以分析研究。

一、装饰雕塑的特征

装饰雕塑特征主要以审美性能、功能性、形式性为主。装饰雕塑作为雕塑艺术的重要分支,其本身也兼具雕塑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审美性能,装饰雕塑所营造的视觉上的美感是其审美内涵的外在表现,是创作中遵循美的规律完成艺术活动的直接体现。功能性意味着装饰雕塑可以起到美化周边环境的作用,适应不同外在环境的变化,或者在某些特殊情境中可起到突出环境主题效果,从而利用自身的存在与表现形式完成对环境的调节。除去审美与功能价值外,装饰雕塑还代表着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其外在审美形式离不开创作者审美内涵的赋予,通过雕塑的外在形式可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理念,感受到创作者赋予雕塑的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互动。装饰雕塑作为装饰环境的重要艺术形式,以多种方式融入环境,如北京王府井与上海南京路上那些形式多样、主题各异的装饰雕塑《王府井牌匾》《王府井徽标》《火树银花》《逝去的记忆》《童趣》《大灌篮》等,不仅增强了可观赏性,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赋予生活更加浓郁的艺术气息,凸显了人文生活情趣[1]。

二、装饰雕塑创作中审美内涵的影响因素

1.石材的表现手法与工艺

石材应用中材料的质地、颜色、硬度等性质决定了创作设计的表现形式,目前石雕普遍应用大理石、花岗岩、青田石、砂岩、寿山石等。以大理石和花岗岩为例,大理石质地紧实,纹路优美,硬度较佳,便于进行雕塑、磨光,艺术呈现效果较好,是常用的创作石材;花岗岩吸水率低,质地紧实,硬度可靠,经得起时间侵蚀,因此,是长时间被广泛使用的。石材中具有特殊色泽的石材多数应用于特殊雕塑中,以此方便造型,营造了不少风格与色彩较为独特的装饰雕塑佳作。装饰雕塑中石材的质感是审美的关键,石材的结构、质感差异有助于表现不同审美,如天然大理石质地紧实坚硬,雕塑创作中要选择质地均匀、透光性良好的石材,且以白色最为常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大理石分布,尤其是北京房山、山东潍坊,四川云南大理石最受欢迎,是装饰雕塑创作中较常用的材料[2]。装饰雕塑创作过程中,石材成型工艺的选择十分关键,其决定了雕塑的审美价值与内涵。石材本身的疏密水平、石质高低都会对审美产生关键性影响,选材时首先要分析石材质地水平,从岩石断面观察色彩平衡度、颗粒均匀度,借助铁锤进行声音测试评判食疗质量,还要对其内部是否存在石筋进行判断,以免对创作工作造成干扰,像大型石刻要借助拼接工艺解决创造问题。随后在雕凿过程中要明确整体外观,去除无价值的部分,对细节部分做深入雕凿,打破抛光后做专业造型处理,以顺利完成装饰雕塑的创作。

2.综合材料的表现手法与工艺

综合材料包括多彩塑料、有机玻璃、陶瓷、水、植物等。多彩塑料以树脂为主要成分,通过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化学添加剂的作用方便后续创作,塑料的优势在于透明性、耐磨性佳,不会生锈,成本低,成型着色水平高,劣势在于稳定性较差。不过由于塑料种类较多、性质各自不一,因此,目前仍旧在应用探索阶段。塑料材料成型手段包括注射、吹塑、模压、绕铸、层压等不同手段,塑料中合成树脂的应用频率较高,如环氧树脂、乙烯树脂、酚醛树脂等,这些材料质地紧实、可塑性突出、重量轻,方便做着色处理,成本低廉,极大地推动了装饰雕塑的推广与普及。有机玻璃也被称为亚克力,是热塑性塑料,透明度突出,重量轻,抗外部打击性能出众,硬度可与金属相媲美,耐老化性突出,适用于恶劣环境,加工难度小,抗化学腐蚀性强,因此,应用较为普遍,也有“塑料水晶皇后”之称。陶瓷是一种传统又现代的立体造型艺术材料,其物理性能与艺术表现性出众,因此,备受创作者喜爱。陶瓷是陶与瓷的总称,二者物理性质上有一定差异,但是联合应用几率较高,由于其原料可塑性较强,利用捏、挤、压、塑等手法配合单色釉、彩色釉、花釉等着色手法可带来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备受装饰雕塑创作者喜爱。水和植物作为人类生存的关键基础,本身与生俱来可带给人愉悦性审美,人类天生的亲水性及对绿色的喜爱决定了二者具有广阔的应用创作空间,尤其是现在环保思想与生态思想的推广使得水与植物成为备受关注的创作素材,以二者应用为代表的生态雕塑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作潮流。如胡向东《透明的白菜》这一作品就是对水和植物素材的巧妙应用。装饰雕塑创作中面对多种形式、多种类的创作素材,创作者要选择合理工艺进行巧妙加工,以展现作品的审美内涵,提升其美的表现力与审美价值。

三、装饰雕塑创作中审美内涵的展现途径

1.不同创作形式材料的运用

目前装饰雕塑创作中,各类创作形式材料都有相匹配的应用工艺,材料作为创作媒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应用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随着雕塑创作领域对不同雕塑定义的明确细化,现代雕塑创作者将生态学、多媒体技术、大地艺术等引入创作领域,与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进一步拓展了创作空间、提升了创作技术水平,不仅使材料走出了以往金石木的局限,同时与多种媒介合作展现了具有不同审美内涵与价值的装饰雕塑作品。现代雕塑艺术已经进入构成主义发展阶段,受20世纪雕塑家毕加索等人影响,雕塑艺术方面视觉革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不仅仅是内涵方面得到拓展,形式功能框架方面更是趋于科学性。如波普艺术,简单而言就是流行文化,其创作关键是“复制”,众多波普艺术家为雕塑艺术文化的商业化与流行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促使装饰雕塑推广与普及变得更具可能性。观念艺术则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状态艺术与思索艺术,强调摆脱原有思想束缚,是强调创新与实践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这类创作者而言,材料和形式并非关键,思想才是决定审美内涵与价值的关键,受这类思想影响,当前涌现了一大批社会雕塑,并推广普及到各个领域。

2.创作材料、形象中形与意的结合

艺术表现形式上,形与意二者是不可剥离的主体,媒介的存在就是要为二者提供完美的融合平台与空间,展现创作者在外形与思想方面所赋予作品的寓意,达到形与意的平衡点,使作品的审美内涵达到最佳。装饰雕塑创作领域形与意的结合其实正是我国文学领域所说的意境,意境正是超越雕塑主体外在形象带给观赏者一种或历史、或宇宙、或人生感悟的关键所在,是观赏者对所体验感悟到的创作者思想精神的于自我中的升华感悟。正是由于意境的影响,装饰雕塑的创作才不单单止步于装饰性作用,创作者所赋予雕塑作品本身的人生感、历史感等意蕴激发了观赏者精神层面的思考,让他们与创作者思想共鸣,获得或感性或理性方面的感悟,精神层面获得享受与提升[3]。伴随着装饰雕塑艺术的发展,未来可供创作使用的素材媒介只会越来越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作为重要的创作载体,雕塑材料的选用、工艺的选择将会对审美内涵产生别具一格的影响,带给群众耳目一新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为装饰雕塑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综上所述,装饰雕塑艺术创作中材料的运用、工艺的选择、表达语言的选用直接影响雕塑作品本身的审美内涵,多样化的创作材料、丰富的表现语言与高水平的技术工艺为雕塑的创作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带给人们出众的视觉体验,丰富、延伸着作品的审美内涵。

参考文献:

[1]张杰.浅议当代艺术语境下装饰雕塑艺术内涵的外延与扩张[J].大众文艺,2013(16).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2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存空间,而雕塑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及三维立体的空间结构,在美化环境、记载历史事件、进行思想宣传教育、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境雕塑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一大亮点。环境雕塑涉足建筑学、雕塑美学、环境生态学等多门学科,强调将雕塑主体与公共环境的有机融合,讲究整体环境的审美效应。

雕塑的形式结构、颜色材质、内容题材等诸多因素与雕塑所处的公共环境和谐交融,是雕塑作品设计成功的关键。这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仅指所处场地周围的建筑景观和自然特征,还包括特定的历史文化习俗和大众的审美品味。雕塑艺术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它自身与公共环境的关系。

1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1)两者的和谐统一是雕塑艺术成功的关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艺术的魅力,使雕塑的公共性、环境性、艺术性得以体现。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结合,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一大表现,所谓的公共艺术,是指艺术家以艺术服务于社会公众为前提,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创作于特定公共环境相融合的艺术作品,并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雕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雕塑公共性、环境性、艺术性的完美体现。这就意味着雕塑已不再只是艺术家单单为艺术而创作的艺术品,同时在本质上雕塑已经日益发展为公众行为,雕塑是整体环境的一组成要素,处理好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雕塑作品的设计才能成功,两者才能相互依存、彼此受益。

(2)两者的统一有利于美化和改善环境,提高公共环境的质量。雕塑以公共环境作为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为公共环境增添了美感,给观赏者带来了极高的视觉美感。相反,如果雕塑设计者不考虑环境因素,甚至还会造成公共环境的视觉破坏。城市雕塑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放置独特的城市雕塑,来营造美景,点缀城市景观,平衡广场等偏实用性建筑的审美功能,美化环境。

(3)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实现艺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增强人文气息,提高审美情趣。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互为主体,空间环境为雕塑提供了展示空间,而雕塑又为空间环境增光添彩,具有艺术性的雕塑艺术记录着历史事件,承载着这一大背景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人们的思想及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影响。与环境相结合的雕塑艺术,通过表达特定的空间意境与氛围,以鲜明的视觉形象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感共鸣。

2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及实例

2.1雕塑的形式风格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

雕塑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其形式结构和风格也是复杂多变,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艺术作品必须呈现出相应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结构与风格出彩的灵魂,同样的材料及工艺,却能创作出与环境和谐交融的不同优秀雕塑作品,优秀的雕塑艺术通过自身的形式结构及风格特征,与周围空间环境相呼应,以空间为依托,同时雕塑以其独特的审美影响力来维系空间环境,最终达到雕塑形式结构与风格设计与环境相融合。

比如中国传统的石狮造型的雕塑,应该放置在带有中国传统格调和庄严肃穆的建筑环境中,这样才能最好地凸显出两者威武宏伟的特点;而园林雕塑则应结合园林恬静闲适的特点,如意大利的《木雕群》,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再比如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里的《美人鱼》便是与环境完美融合的典范,美人鱼雕像倚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与礁石、天光、海水和迷蒙的倒影交相辉映,营造出美好恬淡的氛围。

2.2雕塑的尺度大小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

雕塑的尺度体积大小也是雕塑作品设计中的关键,如何将雕塑作品的魅力完美表现出来,同时又与周围的空间环境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是雕塑艺术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在尺度与体积的设计上都较为庞大,装饰性雕塑的形式则较为自由灵活,并无尺度和体积的限制。在设计雕塑的尺度与体积时,应与周围的建筑、地面实际空间以及观赏者的审美心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高水平的美感。

四川的《乐山大佛》体积极其庞大,陕西《秦始皇兵马俑》规模超前,数量众多,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瀑布》雄伟宽广,这些雕塑作品都以恰当的尺度与体积,加之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给人以迫人的气势和宏大无比的气魄,鲜明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而如无锡的雕塑《小阿福》则以小巧的体积给人以可爱玲珑的审美感受。

2.3雕塑的材质选择应与环境相协调

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也是设计雕塑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雕塑本身的材质所具有的审美感受经由它的质感、色彩及肌理作用于观赏者的视觉,从而产生审美感受,如今现代工业的进步使得制作雕塑的材料更加多元化,为雕塑与环境的完美契合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雕塑艺术的材质,一方面要与雕塑的主题相融合,此外,雕塑的材质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通过合理运用材质来与环境更好地交流与沟通,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奥运精神》这一雕塑采用不锈钢加工成具有强烈动感的彩色线条,不锈钢的材质与充满现代气息的北京体育场环境和谐交融,表达了体育运动的多姿多彩和生命的活力。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采用天然砂岩,这一材质不仅突出大写意风格,还与雄伟连绵的山脉和肃穆壮观的陵寝和谐交融,与环境充分结合的雕塑理念可见一斑。

2.4雕塑的主题内涵应与人文环境相协调

雕塑并非独立的艺术品,将雕塑放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必定有其人文价值。不同的环境,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环境下的雕塑,也承载着不同的人文内涵,人们对雕塑的欣赏,不仅仅在于雕塑优美的外观和技艺的精湛,更应该从雕塑中了解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氛围。

雕塑《五月的风》放置在东海路五四广场,它是精神的象征,弘扬着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五月的风、钢铁的风,其火红的颜色和螺旋上升的造型衬托着周围的人文环境,与五四广场的环境和谐统一。

3小结

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内容,雕塑艺术对于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处理好雕塑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相互衬托相互交融,是雕塑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将雕塑的形式、尺度、材质、颜色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机结合,是推动雕塑艺术深入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公共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J].燕山大学,2010(12).

[2] 刘强.环境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J].美术大观,2005(12).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3

Abstract:Abundant views are created in limited space in order to meet visitor's aesthetic psychology's needs. Outstanding sculpture art at ancient and modern is a kind of culture form. It can give people an uplifting influence in humane intension and art for people.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ce 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resource to develop China's modern garden and sculpture art as Chinese nation with deep cultural tradition.

Key words:Garden; Sculp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园林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场地,它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创作丰富耐看的景观,以满足观者审美心理的需要。在园林景观发展史上,雕塑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园林雕塑是一种环境艺术,介于绘画和建筑之间,它的表现需要衬托和依附。在传统园林中雕塑大多是以装饰的角色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雕塑不再仅仅是环境的装饰与点缀,而是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其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景观”,是环境内在的“形态”,是园林艺术的视觉中心及点睛之笔。而现代雕塑越来越强调它的公共性,我们如何认识公共性的内涵?

雕塑作为立体的造型,主要通过视觉感应而作用于人的心灵,即使从属于建筑和周围环境起装饰作用的雕塑作品,也都具有这样的作用。人们欣赏雕塑,第一眼就是欣赏它的形式和风格语言,优秀的雕塑作品能赋予人们以人文内涵与艺术熏陶。对社会和观众,我们要多做艺术普及工作,提高他们对雕塑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看雕塑,就像读诗、读小说、欣赏电影和戏剧一样,不仅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试看古今中外的优秀雕塑艺术都是与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以及风俗习惯有密切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例如王宫、庙堂、神殿或园林、墓室里的雕塑品,莫不是如此。无论是古代希腊和罗马,还是印度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无论是南美的玛雅文化,还是非洲的部落文明,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资源。作为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中国现代园林雕塑艺术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形神兼备,以形写神,要求艺术形象外观与内涵的统一。讲究玄学的阴阳太极、“传神”、“气韵生动”、注重时空的情感与想象,讲究艺术的“意境”情景交融。《园治》中所反复强调的“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是随形”等原则,这对我们进行园林雕塑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1自然中的“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形神合一、浪漫与博大的精神理念。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观念造就了我们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在园林景观艺术中,雕塑作品在内容上应更多地合乎中国人的美学传统思想,在形式上应该是一种趋向,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形式。如:霍去病墓纪念性石刻,是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艺术家充分利用石块的自然形态,运用纯朴的意念稍事雕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贴于

2含蓄中的意境

在传统中国传统艺术素以含蓄为特征,“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像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等都有这种效果。中国现代园林雕塑可以以泼墨淋漓的大写意表现手法来表现含蓄之美,它蕴含着几千年的东方文化沉积、人文习俗和山水灵气。如:园林中最早的雕塑就是园林之石——太湖石、黄石等,从石峰形体的凹与凸,透与实,绉与平,高与低来看,都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律感。对于现代艺术家来说,自然界就是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视觉艺术创作的动力之源,它能让你展示出丰富而奇妙的艺术想象。中国美院洪世清教授的岩雕作品,以海洋生物为素材,在造型上,用残缺美的理念让那些生物在似与不似之间流露出了一种自然古拙的神韵。这些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入到自然里去研究、发现、拓宽艺术创作的新空间,真挚地表达他们的艺术观念。六朝园林公园设计的《竹林七贤》,突破了历史人物雕塑“写实”的大众思路,大胆地把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融入到这组石雕上来。并吸取墓砖壁画,砖雕,以及中国古代一些雕塑的表现手法,以“浑然天成,内聚而外张,神先而形其次”为艺术创作思路,充分挖掘了人物的精神气质,生动体现了东方艺术的魅力。充分发挥了观众的想象力、发挥观众的创造性、使雕刻家具体达不到的让观众自己来补充,使观众自觉来想象,这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技巧。

3中国传统艺术也往往采取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烘托等艺术手段来创设意境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蕴涵丰富,从而在传统文化的主题和题材上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在取材上也有着无比广阔的空间。如象征性,即不重在追求肖形象物,而是以某件雕塑所代表的意义为主要目的,因为人们在约定俗成中,形成了一整套特有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纹样体系。如在表现祥瑞题材时,经常选用以下一些事物:选用凤凰,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凤凰相偕喻爱情;白鹤有清高、纯洁、长寿之喻;选用牡丹象征富贵繁荣;芙蓉象征雍容华贵等。

现代园林雕塑也能通过借景与借意的烘托引起观者审美心理的共鸣。特别是纪念性雕塑更应注重以人文景观为依托,利用原有自然景观的自身意义和价值,使雕塑的内容与周围景物浑然一体、气韵相连,使观众触景生情、感情充沛。岳飞坟前有铁铸的秦桧夫妇的雕塑,使人联想到“江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诗句。在一些城市和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重大事件或有着美丽的故事传说,在这些地方建立纪念碑或园林雕塑,其一木一石都能引起人们对先辈们的缅怀和崇敬,从而使雕塑作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如:重庆乐山烈士雕塑群像、兰州黄河岸边的《母亲》等等。这些雕塑无不情景交融,充分利用地点和环境的特殊性,使雕塑艺术的内涵得以充分地扩展。

中国现代园林景观雕塑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化面貌,应该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准则设计,不能简单抄袭传统的装饰符号。在雕塑语言特性的基础上,力求使作品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现状、生存感觉和当代文化情境相呼应,吸收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养分,使之融会贯通创造出全新的更有意义的、能体现我们东方民族气质,能包涵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语言,使中国的现代园林景观雕塑设计出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园林景观。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4

中国传统雕塑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雕塑在意象思维的应用上十分注重对“心师造化”、“物我合一” 境界的表达,强调艺术创作要仔细观察事物、感悟自然、把握规律,并通过观察和捕捉客观的物象,挖掘作品的审美意象。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具有装饰性、象征性、纪念性的特征,其“托物言志”、“寓意于物”的美学特征就是中国传统雕塑“意“和“象”的深刻表达。

1.装饰性。中国传统雕塑善于利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来美化空间环境,达到表现雕塑品艺术美和装饰空间美的效果。优美、形象、生动的装饰性雕塑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中国传统雕塑不仅仅满足于模仿自然形态,而是非常重视采用装饰性的表现手法,把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情感、趣味和审美理想,寄托在创造性的雕塑作品形象中。

2.象征性。中国传统雕塑不是单一地表达物体的形态,还承载着艺术家浓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并结合创作者的意念,营造出庄重、古朴、大气等多种风格的意境。可以说,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深刻体现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一“象征性”的美学风格与传统。如西汉大型雕刻代表作──霍去病墓的16件动物石刻,创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野兽和神怪的幻想动物形象,与大自然环境结为一体,充溢着生命力,象征着那个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动物充满着敬仰之情。其中马踏匈奴石刻因其逼着的雕塑手法和富有象征意义而备受瞩目。中国传统雕塑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数不胜数,其强调精神感受和个性化追求,象征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个性、品味和民族气质。

3.纪念性。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家在表达意象思维市,往往会在艺术创作上采用巨大的体量和粗犷的风格来充实雕塑的思想内涵和深度,表达特定时代和一定阶级的信仰和崇拜。传统雕塑纪念性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为了纪念某一历史人物和事件,或是纪念某种功绩和勋业,具有政治性和纪念性。正因为如此,所以创作者在创作中更加注重“意”与“象”的表达,使作品成为能够被独立鉴赏的艺术品。如着名的唐代雕刻“昭陵六骏”就是现存最有纪念意义和观赏价值的雕塑之一。中国传统雕塑的纪念性特征是能工巧匠们艺术创作的思想衍伸,是雕塑艺术“意”和“象”的升华。

中国传统雕塑集装饰性、象征性、纪念性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雕塑独特的意境和美感,代表着东方精神、东方文化、东方气概和神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内涵决定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又丰富着文化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充分理解构成雕塑的“意象”美学特征,积极发挥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体验,在理解材料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富有内涵的雕塑作品。

中国传统雕塑“意”和“象”的运用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中国传统雕塑的创作者们注重将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相结合,适当地融入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物象”,使雕塑作品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记录着民族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雕塑家在艺术创作时擅于发挥主体意识去接纳、吸收、再造新奇的东西。中国传统雕塑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品格,以雕塑独特、博大、独具有魅力的文化享誉世界。因此,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的意象思维不仅是我们艺术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要求。

中国传统雕塑“意”与“象”的表达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形态的夸张意象;二是形体凹凸隐显的质感意象;三是人物瞬间神态的意象,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雕塑的意象思维表达方式。雕塑创作者十分注重对生活原型的描绘,重视创作主体对生活现象的感受,并把感受渗进作品;注重情感的升华,例如雕塑艺术家对瞬间表情的捕捉,并把这种表情理想化、夸张化、诗意化,使人从中感受到“意犹未尽”及无限延伸质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热情。所以说,中国传统雕塑是创作者情之所至、心之所向、意之所归的综合结果。

将中国传统雕塑的意象思维运用的淋漓尽致的当属雕塑家吴为山。他的大写意雕塑作品,构思奇巧、手法酣畅淋漓、神态挥洒自如,表面往往磅礴嶙峋,有些地方甚至还留下如飞白一样的手指扫过的痕迹,给人十足的想象空间。吴为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颇有中国画“无形之处胜有形”之感,他注重虚实相生,在雕塑创作中遵循混沌虚幻、若即若离的原则,总能在最具神采之处画龙点睛,使作品形神具备、宛若天成。其独特而大胆的作风为他获得了国际声誉。

中国传统雕塑“意”与“象”的表达注重在外部塑造的手法上留下情意、自然肌理、潜意识变幻等,有利于从实践上拓展中国雕塑的表现领域,从理论上建构中国雕塑的言述方式,能够真正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意”与“像”的运用促进中国雕塑向前发展

近现代,随着西方国家雕塑的介入,当前以西方现当代艺术为参照的形势也愈演愈烈,中国雕塑大有以西方写实主义为体、为用的倾向,原本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精神,也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那么,中国雕塑家该如何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又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写意精神促进中国当代雕塑向前发展呢?笔者认为:注重对中国传统雕塑“意”与“象”的表达十分重要。

首先,中国雕塑向前发展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写意精神。博古通今、探源创新,立足中国传统雕刻的意象思维表达有利于促进当代雕塑作品内在形式的构建。“意”与“象”的表达既是雕塑创作的艺术形态,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灵魂。我们要继续追求融化、渗透、诗意、张扬的精神,搭建雕塑作品的内在构架,注重对作品灵魂及灵气的塑造,才有让人一目了然又饱含意蕴的艺术形式,才能让中国雕塑艺术品走的更久远。

其次,雕塑“意”与“象”的表达运用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雕塑艺术品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特有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记述着历史,给人一种穿越时空、永垂不朽、无法言说的美感。中国雕塑向前发展不仅要注意思想表达、文化开放与借鉴,更要注意保存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价值理想。而运用意象思维,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艺术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5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预言当代为景象社会或景观社会,简而言之,商品变成了形象。也可以说,形象就是商品,我们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2]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认为,消费社会打破了传统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艺术作为商品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假如说,19世纪文化还是指高雅的少数人的行为,那么,20世纪后半期则情况大为改观,“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3]因而,我们处于“一个如此众多地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中”,[4]这就是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对于雕塑艺术而言,其深刻影响主要是加快了雕塑泛化。

(一)当代雕塑与泛化

在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雕塑这个古老的艺术发展到当代,怎样给它进行概念定位,这的确是件难事。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确定它的艺术范围;二、雕塑材料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艺术媒介;三、雕塑应用领域的扩展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学科领域。总归一句话,雕塑界面越来越模糊不清——雕塑在不知不觉中泛化了,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涵都已经远离了雕塑原本的定义。

因此,人们在观赏任何一种视觉对象时,总把具有艺术意味的立体空间实体往雕塑上靠拢,把其称之为雕塑或像雕塑之类的,不再是那种仅在观赏雕塑时才有这种感觉了。这种意识或状态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

(1)当代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自从西方现代艺术的演进,雕塑观念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作品表现的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全面颠覆了雕塑的传统意识,诺大的传统雕塑领域一夜之间变得那么渺小而无助。谁是米开朗基罗、罗丹等雕塑艺术大师已经并不重要,他们仿佛成了雕塑史家们用放大镜去研究的古董。另一方面,非艺术、反艺术等新思潮翻江倒海,来势迅猛。

杜尚的《泉》、毕加索的《公牛头》等成了人们追逐的理想。时至当代,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观念艺术铺天盖地,并且仍在推陈出新,花样纷繁。

(2)当代雕塑媒介的多样化。现代雕塑伊始,媒介的革新就是重头戏。雕塑家们始终在挖空心思,考虑怎样引进新的媒介材料,怎样挖掘新的媒介空间。马蒂斯那种女人体的背影变化尽管在形式上有突破,但是比起德加给穿真正的裙子,就算不上革新。因此,对于现代雕塑而言,无论是有机材料,还是无机材料,亦或是复合材料;死的、熟的、生的、鲜的,该用的材料用了,不该用的材料也使上了。尤其当代,诸如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无不是雕塑媒介的革命。再不成,就用脑子“观念”一下,“雕塑作品”就成立了。

(3)当代的雕塑泛化。当代,雕塑的“风光之处”就在于它完全脱胎换骨。其突出的表现不仅仅是雕塑走出艺术圈,进入社会;或者是打破展架,走进公共空间。关键之处,在于传统的雕塑价值观念被颠覆,其艺术界线被突破。雕塑泛化的趋势如同文学的泛化一样,在所难免。一方面,雕塑的指向性已经无限宽泛。

美术学院所谓“加、减法”的雕塑教学不过是古典雕塑的繁衍,只能算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复着同样的样式与标准,在一条固有的生产线上制造。但是,对于当代而言,雕塑已经不是什么“加法”和“减法”的事了。雕塑可以“心想事成”,可以随心所欲,直到自己认为over的时候。另一方面,那些凡是具有审美价值并占有立体空间的造型或实体,都可以被看成或理解为雕塑。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西班牙各地的高迪建筑、那些具有实用功能却又是立体空间造型的公共设施、高耸的广告塔、具有雕塑意味的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被看成是雕塑品,或被理解为雕塑,雕塑的形式被扩展了,或者说被泛化了。

(二)视觉文化下的雕塑泛化

雕塑泛化并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一种艺术流派或思潮,更不是吸引眼球的炒作,而是一个过程。雕塑泛化的出现应当自雕塑产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了它的历程。然而,它的进程是微弱的、段落化的,它的范围也是区域性的,并不完全统一。

但是,自现代艺术产生以来,雕塑泛化的速度与范围就强化了。特别是今天——以视觉文化为先导的读图时代,雕塑泛化就更为明显。

(1)视觉文化与雕塑泛化。读图时代奔涌而至,网络、影视、多媒体数字化等艺术独领,形象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逻辑。“解像”——从形象本身取得意义,即对外观的注意逐渐成为受众的习惯。外观,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就是感性的,可以通过感觉把握的形态,也就是我们能看得见的东西。视觉文化之所以成为一个文化主因,在于图像对文字的优势,在于人们对视觉的追求。在视觉文化主导下,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对立消失了,生活的审美化或审美的生活化成为文化的主流。现实世界与虚幻空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艺术形态之间的交叉与界面的模糊性也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视觉图像的刺激性、瞬间性、即时性、直观性、浅显性,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

雕塑,作为视觉文化元素之一,其界面的模糊性是显而易见的,即在视觉文化风潮的巨浪里被泛化是在所难免的事。

(2)审美泛化与雕塑泛化。审美的泛化即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切入点是审美的生活化。人们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从美容、时装、工艺饰品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与设计,从室内、建筑的装潢设计到园林景观、城市的规划设计,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审美的泛化,深刻地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至改变了“文学”、“艺术”、“文化”的定义。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更多的人们以雕塑审美的态度面对生活,审视生活日用品与设施;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一些不经意的实物或虚拟体与雕塑相提并论;再一点,那就是生活中的衣食起居等所需的工具设施与设备更具雕塑感,甚至直接就用雕塑结合使用功能而成为生活必备品。

(3)信息数字化与雕塑泛化。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一方面,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DVD,包括数字化通信网络等等技术与设备的不断产生,另一方面,信息数字化技术可以传播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代表各种媒体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虚拟出幻真幻彩的图像现实世界。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客观性同虚拟的数字化世界的结合,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无限的数字化世界。从信息数字化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虚拟的雕塑空间中。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今,对于多数甲方而言,雕塑方案设计没有电脑效果图是不行的,有的还用作图软件 3DMAX 建模,并且贴上不同的材质,可以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光源和不同的环境中观看雕塑的表现效果。至于媒体中虚拟的雕塑作品数不胜数,佳作也不少。

总之,雕塑泛化现象的源泉是出自于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地是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蔓延,选择并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其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视觉文化,当现代艺术的产生到后现代艺术的涌动,尤其是现代电子传媒的高速发展,从纸质媒介向电子、数字媒介转变,这就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引领了社会文化的变革,直至艺术界面被生活化。另一方面,雕塑泛化的本质是审美观念的泛化,读图时代则是它的促进剂。

二、雕塑泛化与泛雕塑

雕塑审美属性的本质,就是其造型的立体性或空间化,造型媒介的外观化或直观性,造型内涵的凝固性或段落化。因此,雕塑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根本之处,就是它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属性,凡是不具备这种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雕塑。而雕塑泛化,是指雕塑借助其它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雕塑泛化现象可以理解为逆向的两种不同运动过程:一种是“泛化的雕塑”,即雕塑审美属性的扩展,雕塑日益世俗化、生活化。另一种就是“雕塑的泛化”,即雕塑的审美属性被打破,雕塑形式的消亡。

传统雕塑的审美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具有无功利性特征,即雕塑的审美并不寻求现实中的直接利益。

也就是,在雕塑活动中,无论是雕塑家还是观众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得到现实的直接利益。

“泛化的雕塑”,就是直接将雕塑的审美属性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雕塑或类似的品质所充满。在这种审美化的雕塑作品中,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整个楼体的雕塑化装饰,小到一只张着大嘴的青蛙形象的果皮箱、一双熊猫造型的拖鞋、一个猫咪形状的削笔器等等,任何日常生活用品都可能以雕塑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因此,“泛化的雕塑”所体现的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

“泛化的雕塑”,实际上是雕塑的生活化,他的基本特点就是打破了雕塑的非功利性特征,形式服从功能。简单地说,就是生活居住环境、设施及日用品的雕塑化,其目标直指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是雕塑艺术的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

“雕塑的泛化”就是解构雕塑的本质属性,它是以后现代艺术为主体的前卫艺术运动。其“反美学”的取向就是审美的生活化,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让审美方式转向生活。

从表面上看,后现代艺术家们试图延伸艺术的概念,要将原本不是艺术的东西如何被当作艺术来理解,让艺术越来越靠近生活。他们力图打破艺术的边界,使“非艺术”成为艺术,建立一个逐渐拓展的艺术世界。最大限度地把艺术引到日常生活物品上来,力图将艺术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在这种艺术生活化的趋向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真的变得日渐模糊。我们可以从以“身体”的运动而倡导“身体美学”的行为艺术、走向环境的环境艺术、以生活实用品为创作素材的装置艺术等这些雕塑化的艺术中看出,“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纯粹雕塑意义上的解构,雕塑已经是分解的零部件,散落在不同的艺术媒介当中,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雕塑相比似是而非,是非而似。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可以让人们看到或想到一个仍然是具有本质属性的雕塑,即既具有雕塑的某种外在形式,又包含某些审美内涵的雕塑;“雕塑的泛化”,则就靠我们去发现或感悟雕塑的精神,而不是雕塑的外在形式了。

上述看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虽然说都是雕塑泛化的过程,以当代审美泛化的状态而言,却是两种逆向的运动过程,它们共同构筑了雕塑泛化的景象。

“泛化的雕塑”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泛化的雕塑”是雕塑形式与功能的拓展,是雕塑艺术走出象牙之塔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二、“泛化的雕塑”是消费社会条件下,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的必然产物。其三、“泛化的雕塑”并没有消解雕塑的审美属性,而是将其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雕塑的泛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雕塑的泛化”是雕塑形式的解构,外观上看,传统雕塑固有的形式逐渐被解构直至被颠覆;其二、“雕塑的泛化”缘起现代艺术,经后现代艺术的推动,形成了许多诸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思潮与流派;其三、“雕塑的泛化”试图将生活与艺术柔和在一体,把雕塑的固有形态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抹平。

从“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特征来看,这两个方面是一种逆向的发展过程,互相是无法取代的,泛雕塑这个词也只能代表“泛化的雕塑”,指的是以功利化为先导的生活化、世俗化的雕塑形式,不足以涵盖雕塑泛化这个动态化过程的全部。

因此,从概念上给雕塑泛化过程找出一个新的符号是欠妥帖的。本来,在大众生活中推广雕塑艺术仍然是一个不小的任务,如果又在雕塑里套一个“泛雕塑”,对于大众而言,犹如雾里看花,不如沿用传统的符号;对于艺术界而言,雕塑泛化现象是文学艺术泛化的个案,大家心知肚明,何须再戴一定高帽子呢?三、生活雕塑化,雕塑生活化雕塑属于意识形态,雕塑泛化致使雕塑从精神的层面向物质层面推进,从文化的层面向生活的层面融合。因此,无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雕塑生活化的两个层面,即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审美化、艺术化。

从视觉的角度,“泛化的雕塑”以更为灵活的形式承载着雕塑审美的本质属性,其表征主要是生活的雕塑化。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从环境景观到室内外空间,从衣纽饰品到首饰项链,无不渗透着雕塑的影子,就连美容护肤的面膜,也是那么充满雕塑之感,通透而立体。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实际上就是生活的雕塑化。生活雕塑化作为当代景观社会的元素走向社会,并进入生活的最深层,带来的是社会生活品质立体化、空间化和艺术化,提高的是大众审美的观念。从“雕塑的泛化”表面特征来看,它以抹平艺术与生活界限为理想,打破与颠覆雕塑的固有形制为目标。实验性的尝试着各种媒介形式,挖空心思,试图把艺术与生活柔和起来,竭尽全力地从事着建设一个艺术世界的理念。

但是,其结果却是在远离生活的轨迹,并非愿望所及。

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是从物质的层面扩展雕塑的发展道路,“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在开辟着另一条道路:那就是从精神的层面探寻着人类心灵的艺术念想,抚慰新时代迷茫的精神,开拓未来精神世界的荒原。它以更深层、更隐晦的审美精神,穿透生活,直达心灵。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6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预言当代为景象社会或景观社会,简而言之,商品变成了形象。也可以说,形象就是商品,我们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2]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认为,消费社会打破了传统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艺术作为商品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假如说,19世纪文化还是指高雅的少数人的行为,那么,20世纪后半期则情况大为改观,“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3]因而,我们处于“一个如此众多地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中”,[4]这就是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对于雕塑艺术而言,其深刻影响主要是加快了雕塑泛化。

(一)当代雕塑与泛化

在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雕塑这个古老的艺术发展到当代,怎样给它进行概念定位,这的确是件难事。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确定它的艺术范围;二、雕塑材料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艺术媒介;三、雕塑应用领域的扩展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学科领域。总归一句话,雕塑界面越来越模糊不清——雕塑在不知不觉中泛化了,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涵都已经远离了雕塑原本的定义。

因此,人们在观赏任何一种视觉对象时,总把具有艺术意味的立体空间实体往雕塑上靠拢,把其称之为雕塑或像雕塑之类的,不再是那种仅在观赏雕塑时才有这种感觉了。这种意识或状态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

(1)当代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自从西方现代艺术的演进,雕塑观念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作品表现的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是其最显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全面颠覆了雕塑的传统意识,诺大的传统雕塑领域一夜之间变得那么渺小而无助。谁是米开朗基罗、罗丹等雕塑艺术大师已经并不重要,他们仿佛成了雕塑史家们用放大镜去研究的古董。另一方面,非艺术、反艺术等新思潮翻江倒海,来势迅猛。

杜尚的《泉》、毕加索的《公牛头》等成了人们追逐的理想。时至当代,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观念艺术铺天盖地,并且仍在推陈出新,花样纷繁。

(2)当代雕塑媒介的多样化。现代雕塑伊始,媒介的革新就是重头戏。雕塑家们始终在挖空心思,考虑怎样引进新的媒介材料,怎样挖掘新的媒介空间。马蒂斯那种女人体的背影变化尽管在形式上有突破,但是比起德加给穿真正的裙子,就算不上革新。因此,对于现代雕塑而言,无论是有机材料,还是无机材料,亦或是复合材料;死的、熟的、生的、鲜的,该用的材料用了,不该用的材料也使上了。尤其当代,诸如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无不是雕塑媒介的革命。再不成,就用脑子“观念”一下,“雕塑作品”就成立了。

(3)当代的雕塑泛化。当代,雕塑的“风光之处”就在于它完全脱胎换骨。其突出的表现不仅仅是雕塑走出艺术圈,进入社会;或者是打破展架,走进公共空间。关键之处,在于传统的雕塑价值观念被颠覆,其艺术界线被突破。雕塑泛化的趋势如同文学的泛化一样,在所难免。一方面,雕塑的指向性已经无限宽泛。

美术学院所谓“加、减法”的雕塑教学不过是古典雕塑的繁衍,只能算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复着同样的样式与标准,在一条固有的生产线上制造。但是,对于当代而言,雕塑已经不是什么“加法”和“减法”的事了。雕塑可以“心想事成”,可以随心所欲,直到自己认为over的时候。另一方面,那些凡是具有审美价值并占有立体空间的造型或实体,都可以被看成或理解为雕塑。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西班牙各地的高迪建筑、那些具有实用功能却又是立体空间造型的公共设施、高耸的广告塔、具有雕塑意味的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被看成是雕塑品,或被理解为雕塑,雕塑的形式被扩展了,或者说被泛化了。

(二)视觉文化下的雕塑泛化

雕塑泛化并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一种艺术流派或思潮,更不是吸引眼球的炒作,而是一个过程。雕塑泛化的出现应当自雕塑产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了它的历程。然而,它的进程是微弱的、段落化的,它的范围也是区域性的,并不完全统一。

但是,自现代艺术产生以来,雕塑泛化的速度与范围就强化了。特别是今天——以视觉文化为先导的读图时代,雕塑泛化就更为明显。

(1)视觉文化与雕塑泛化。读图时代奔涌而至,网络、影视、多媒体数字化等艺术独领,形象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逻辑。“解像”——从形象本身取得意义,即对外观的注意逐渐成为受众的习惯。外观,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就是感性的,可以通过感觉把握的形态,也就是我们能看得见的东西。视觉文化之所以成为一个文化主因,在于图像对文字的优势,在于人们对视觉的追求。在视觉文化主导下,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对立消失了,生活的审美化或审美的生活化成为文化的主流。现实世界与虚幻空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艺术形态之间的交叉与界面的模糊性也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视觉图像的刺激性、瞬间性、即时性、直观性、浅显性,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

雕塑,作为视觉文化元素之一,其界面的模糊性是显而易见的,即在视觉文化风潮的巨浪里被泛化是在所难免的事。

(2)审美泛化与雕塑泛化。审美的泛化即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切入点是审美的生活化。人们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从美容、时装、工艺饰品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与设计,从室内、建筑的装潢设计到园林景观、城市的规划设计,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审美的泛化,深刻地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至改变了“文学”、“艺术”、“文化”的定义。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更多的人们以雕塑审美的态度面对生活,审视生活日用品与设施;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一些不经意的实物或虚拟体与雕塑相提并论;再一点,那就是生活中的衣食起居等所需的工具设施与设备更具雕塑感,甚至直接就用雕塑结合使用功能而成为生活必备品。

(3)信息数字化与雕塑泛化。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一方面,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DVD,包括数字化通信网络等等技术与设备的不断产生,另一方面,信息 数字化技术可以传播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代表各种媒体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虚拟出幻真幻彩的图像现实世界。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客观性同虚拟的数字化世界的结合,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无限的数字化世界。从信息数字化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虚拟的雕塑空间中。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今,对于多数甲方而言,雕塑方案设计没有电脑效果图是不行的,有的还用作图软件 3DMAX 建模,并且贴上不同的材质,可以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光源和不同的环境中观看雕塑的表现效果。至于媒体中虚拟的雕塑作品数不胜数,佳作也不少。

总之,雕塑泛化现象的源泉是出自于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地是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蔓延,选择并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其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视觉文化,当现代艺术的产生到后现代艺术的涌动,尤其是现代电子传媒的高速发展,从纸质媒介向电子、数字媒介转变,这就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引领了社会文化的变革,直至艺术界面被生活化。另一方面,雕塑泛化的本质是审美观念的泛化,读图时代则是它的促进剂。

二、雕塑泛化与泛雕塑

雕塑审美属性的本质,就是其造型的立体性或空间化,造型媒介的外观化或直观性,造型内涵的凝固性或段落化。因此,雕塑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根本之处,就是它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属性,凡是不具备这种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雕塑。而雕塑泛化,是指雕塑借助其它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雕塑泛化现象可以理解为逆向的两种不同运动过程:一种是“泛化的雕塑”,即雕塑审美属性的扩展,雕塑日益世俗化、生活化。另一种就是“雕塑的泛化”,即雕塑的审美属性被打破,雕塑形式的消亡。

传统雕塑的审美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具有无功利性特征,即雕塑的审美并不寻求现实中的直接利益。

也就是,在雕塑活动中,无论是雕塑家还是观众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得到现实的直接利益。

“泛化的雕塑”,就是直接将雕塑的审美属性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雕塑或类似的品质所充满。在这种审美化的雕塑作品中,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整个楼体的雕塑化装饰,小到一只张着大嘴的青蛙形象的果皮箱、一双熊猫造型的拖鞋、一个猫咪形状的削笔器等等,任何日常生活用品都可能以雕塑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因此,“泛化的雕塑”所体现的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

“泛化的雕塑”,实际上是雕塑的生活化,他的基本特点就是打破了雕塑的非功利性特征,形式服从功能。简单地说,就是生活居住环境、设施及日用品的雕塑化,其目标直指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是雕塑艺术的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

“雕塑的泛化”就是解构雕塑的本质属性,它是以后现代艺术为主体的前卫艺术运动。其“反美学”的取向就是审美的生活化,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让审美方式转向生活。

从表面上看,后现代艺术家们试图延伸艺术的概念,要将原本不是艺术的东西如何被当作艺术来理解,让艺术越来越靠近生活。他们力图打破艺术的边界,使“非艺术”成为艺术,建立一个逐渐拓展的艺术世界。最大限度地把艺术引到日常生活物品上来,力图将艺术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在这种艺术生活化的趋向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真的变得日渐模糊。我们可以从以“身体”的运动而倡导“身体美学”的行为艺术、走向环境的环境艺术、以生活实用品为创作素材的装置艺术等这些雕塑化的艺术中看出,“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纯粹雕塑意义上的解构,雕塑已经是分解的零部件,散落在不同的艺术媒介当中,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雕塑相比似是而非,是非而似。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可以让人们看到或想到一个仍然是具有本质属性的雕塑,即既具有雕塑的某种外在形式,又包含某些审美内涵的雕塑;“雕塑的泛化”,则就靠我们去发现或感悟雕塑的精神,而不是雕塑的外在形式了。

上述看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虽然说都是雕塑泛化的过程,以当代审美泛化的状态而言,却是两种逆向的运动过程,它们共同构筑了雕塑泛化的景象。

“泛化的雕塑”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泛化的雕塑”是雕塑形式与功能的拓展,是雕塑艺术走出象牙之塔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二、“泛化的雕塑”是消费社会条件下,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的必然产物。其三、“泛化的雕塑”并没有消解雕塑的审美属性,而是将其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雕塑的泛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雕塑的泛化”是雕塑形式的解构,外观上看,传统雕塑固有的形式逐渐被解构直至被颠覆;其二、“雕塑的泛化”缘起现代艺术,经后现代艺术的推动,形成了许多诸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思潮与流派;其三、“雕塑的泛化”试图将生活与艺术柔和在一体,把雕塑的固有形态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抹平。

从“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特征来看,这两个方面是一种逆向的发展过程,互相是无法取代的,泛雕塑这个词也只能代表“泛化的雕塑”,指的是以功利化为先导的生活化、世俗化的雕塑形式,不足以涵盖雕塑泛化这个动态化过程的全部。

因此,从概念上给雕塑泛化过程找出一个新的符号是欠妥帖的。本来,在大众生活中推广雕塑艺术仍然是一个不小的任务,如果又在雕塑里套一个“泛雕塑”,对于大众而言,犹如雾里看/:请记住我站域名/花,不如沿用传统的符号;对于艺术界而言,雕塑泛化现象是文学艺术泛化的个案,大家心知肚明,何须再戴一定高帽子呢?三、生活雕塑化,雕塑生活化雕塑属于意识形态,雕塑泛化致使雕塑从精神的层面向物质层面推进,从文化的层面向生活的层面融合。因此,无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雕塑生活化的两个层面,即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审美化、艺术化。

从视觉的角度,“泛化的雕塑”以更为灵活的形式承载着雕塑审美的本质属性,其表征主要是生活的雕塑化。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从环境景观到室内外空间,从衣纽饰品到首饰项链,无不渗透着雕塑的影子,就连美容护肤的面膜,也是那么充满雕塑之感,通透而立体。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实际上就是生活的雕塑化。生活雕塑化作为当代景观社会的元素走向社会,并进入生活的最深层,带来的是社会生活品质立体化、空间化和艺术化,提高的是大众审美的观念。从“雕塑的泛化”表面特征来看,它以抹平艺术与生活界限为理想,打破与颠覆雕塑的固有形制为目标。实验性的尝试着各种媒介形式,挖空心思,试图把艺术与生活柔和起来,竭尽全力地从事着建设一个艺术世界的理念。

但是,其结果却是在远离生活的轨迹,并非愿望所及。

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是从物质的层面扩展雕塑的发展道路,“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在开辟着另一条道路:那就是从精神的层面探寻着人类心灵的艺术念想,抚慰新时代迷茫的精神,开拓未来精神世界的荒原。它以更深层、更隐晦的审美精神,穿透生活,直达心灵。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7

二、新疆当代城市雕塑发展现状

新疆雕塑艺术的发展由于特殊的历史、宗教原因,在一段时期曾出现空白,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渐渐复苏。新疆城市雕塑在经历了同其他地区类似的、遍及全国各地的伟人像式的“红、光、亮”的纪念碑式的雕塑运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城市基础建设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使得文化艺术尤其是一座城市精神文明象征的城市雕塑蓬勃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生活,并表现出强烈的愿望。而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视觉文化形象,在展现当代地域文化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新疆当代城市雕塑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新疆位于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受益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汇以及新疆本地独有的民族文化,新疆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后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地域文化艺术。在新疆多地的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中原地区、古印度、古希腊、波斯等地多元化艺术风格的印迹,为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物质财富。公元10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由于其教义禁止偶像崇拜,使得佛教造像及带有人物形象壁画传统艺术的中断,新疆的人物雕塑艺术长达近千年的空白时期。新疆和平解放后,在乌鲁木齐市南门的人民剧场门口放置了由李宇翔、黄以德创作的一男一女两个维吾尔族舞蹈人物塑像。“”期间,以挥手的大型雕像席卷各地,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符号,至今屹立在喀什广场的大型雕像是当时政治文化符号在新疆的代表作。“”后,中国的文化艺术摆脱了长期的桎梏,雕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1982年,建设部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指导全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全国城市雕塑遍地开花,新疆城市雕塑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中,新疆地区以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喀什市等地的作品较多,建成了石河子市广场的《军垦第一犁》、乌鲁木齐石化的《腾飞》和《长桥饮马》、喀什的《阿曼尼莎汗》等一批质量较高的城市雕塑作品,较好地提升了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1992年,新疆第一个本科雕塑专业在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为培养新疆雕塑人才提高专业技能奠定了基础,推进了新疆雕塑艺术的发展。2003年,乌鲁木齐市举办了首届城市雕塑主题展《西部雕塑》;2007年,新疆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成立;2009年,乌鲁木齐首届新疆国际雕塑营开营,由此,新疆当代城市雕塑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三、新疆当代城市雕塑的地域文化类型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内,具有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相结合的综合特性,它既包括特定区域内的地理状况、气候条件、动物资源等自然条件,又包括人们在改造自然界中所产生的生产行为、生活方式等,从而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具体涵盖的内容包括当地民族的信仰、思维方式、语言、价值观、共同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共同的民族和共同的地域文化又形成了共同的审美心理,并进入其集体意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审美意识和美学精神对受众的审美心理产生共塑作用,从而形成稳定的地域文化符号。新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千百年来13个聚集于此的少数民族更是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给世界留下了璀璨的文化遗产。近几十年来的新疆各地涌现出的城市雕塑作品作为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成为物质与精神固化的见证,形成独特的艺术视觉符号,使城市雕塑更加具有人文气息,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愿景。从艺术的时空演变以及类型来看,新疆的地域文化可以划分为体现民族风情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体现历史传统的丝路文化和军垦文化,这些文化类型伴随着时空的演变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已经将地域文化的内涵注入到新疆的城市雕塑艺术当中。

(一)民族文化

“要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性的艺术,首先必须是民族性的,”这是中国知名艺术家吴作人先生对民族艺术的著名论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素质、审美取向在文化中的体现,是地域文化中最为稳定的因素,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当代城市雕塑相对于传统的艺术创作而言,与城市环境、地域风貌以及人文关怀联系得更加紧密,公共艺术的二重性将城市历史和地域民族文化渗透到当代城市雕塑的创作中,在展现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城市雕塑空间形体的聚散和格调气韵,表达出蕴涵其中的民族文化脉络和审美取向。所以,在新时期创作出具有本土文化内涵的、地域民族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雕塑作品能够反映出整个区域的地域文化,更具有时代意义。新疆多民族世袭繁衍、交汇融合,创造了灿烂的、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生态,以维吾尔族文化为典型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其歌舞艺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挖掘民族歌舞艺术不仅是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的表象,更表达的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一个民族积极向上、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坚强民族性格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在表现民族文化的城市雕塑创作中,新疆多地都有优秀的作品出现,比如,喀什的城市雕塑《阿曼尼沙汗》是为了纪念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者,由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孙增礼教授创作;新疆著名的维吾尔族雕塑家、新疆艺术学院地理•木拉提副教授创作的《维吾尔族歌舞》、《萨满舞》等一系列民族歌舞城市雕塑矗立在新疆多座城市,成为当地的引人注目民族文化景观。还有许多新疆雕塑家创作的关于民族歌舞、民族历史人物及文化的城市雕塑,都能很好地将民族文化运用到新疆当代城市雕塑的创作中,这样,既能使民族文化的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更能开拓雕塑家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视野,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升整个地区的软实力。

(二)民俗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多民族传统生活的不断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现象,其中包含着人们淳朴的思想情感,蕴涵着民族历史的精神内涵,是现实社会与历史传统、生活传统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一种默契,通过对地域民族风俗习惯、民间传统文化及其风土人情的深层次发掘,都能提炼出、创作出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艺术作品。所以,对地域性民俗风情特色在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的运用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在新疆,艺术家也能很好地将新疆本地的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到城市雕塑创作中来,运用他们长期在新疆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能够蕴含当地民俗风情的题材,立意于本土自然环境、生活习俗、民族习惯、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征之上,使新疆当代城市雕塑具有本土民族文化的特征,结合当代艺术的创作形式和手段,实现二者的结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矗立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国际大巴扎的街头雕塑《买馕巴郎》、《烤烤肉》惟妙惟肖地表现了维吾尔族热情开朗的生活场景;昌吉市回民小吃街的小品雕塑《九碗三行子》、《拉面》生动地展现了少数民族的饮食内容及制作方法;喀什帽子巴扎的《卖花帽》、《打铁匠》雕塑很好地表现了维吾尔族的日常生活景象。民俗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表现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审美追求,做到人人都能接受,更能直观地展现民俗风情,形成具有代表意义的地域民族文化符号。

(三)丝路文化

源自于南北朝时期,繁荣于汉唐盛世,翻过帕米尔高原,穿越中亚直达西方的“丝绸之路”,不仅为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搭建起了重要的桥梁,丰富了世界的文化格局,还为身处中心地带的新疆带来了灿烂而丰富的文化宝藏。这段辉煌的历史不仅被世界历史所称道,更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可以挖掘的重要文化历史元素。如汉代时期出使的张骞、班超、班勇,他们在西域生活了长达百年,与当地居民共同生存直到水融,为加强西域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与联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维护了祖国的统一,这也是中华民族骨肉情深、交汇融合的历史见证。还有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岑参等人在古代西域留下的大量诗篇,都能反映出西域特有的文化历史,并且对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具有王哲杨树文:新疆当代城市雕塑的地域文化研究现实意义。新疆喀什就为纪念班超雕刻了班超雕像,还有一些城市以骆驼为题材雕刻了一批城市雕塑来展现丝绸之路繁忙的景象。这些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元素在城市雕塑中的出现,可以增强观者的历史趣味性,为中华民族的这段辉煌历史而感到骄傲,进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感,对体现传统历史、表现丝路文化、提高城市品位有着明显的作用。

(四)军垦文化

军垦制度在中国不是新中国建立起来才有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防范外蛮的侵略和巩固边防,西汉政府开始在新疆屯田。这样可以保障部队的补给,还可以维护西域的稳定,如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肩负着这伟大的历史使命。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几十万部队在新疆安营扎寨、军民合一,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建立起了诸如石河子、阿拉尔等军垦新城,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挑战着大自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堪称人类文明史的奇迹。而军垦文化体现的顽强的精神既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与地域相结合创造出的人类伟大的文化精粹。兵团人流淌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血液,承袭着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所以,军垦文化与前文所述的几种文化样式同样是新疆地域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这在当代的文化艺术创作中也有较多的反映,成为新疆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符号。号称“戈壁明珠”石河子市广场上的城市雕塑作品《军垦第一犁》于1985年落成,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杨美应、张玉礼创作,表现的是三个军垦战士奋力拉犁的场面,健壮的身体、夸张的动作以及生动的表情,强大的军垦气场充分展现,与广场上的《王震将军像》遥遥相望,唤起人们对艰苦创业年代的集体回忆,成为新疆军垦人的精神象征,是新疆城市雕塑的佳作。

四、在新时扬新疆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的地域文化传统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为新疆各地的城市雕塑创作提供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内涵、高雅艺术品位的当代城市雕塑,是新疆当代文化艺术创作必走的道路,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一)尊重地域文化,传承文化内涵,营造独特城市形象

我们不能遗忘传统,传统文化为我们当今的艺术创作留下了丰富的素材,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作具有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当代城市雕塑是新时期带给我们的新课题。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其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态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是新疆最具魅力的文化特质,可以在当代城市雕塑创作中不断挖掘和利用,创作出好的作品,这样既可以增加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将好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又可以塑造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更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增强民族的自豪感,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8

雕塑是人类精神情感的物化形式,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内涵决定着雕塑的形式,雕塑的形式也丰富着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原始文化艺术来源于自然,随着宇宙思维、巫术礼仪的图腾和抽象艺术思维的出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儒家、道家和禅宗三股江水汇集而成的华夏文化长河,天地人浑然一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创作者们对天地宇宙万物的认识和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广泛流行的永恒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神韵和浪漫精神气质。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它的创造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其发展需要依靠社会经济及文化的支助与参与,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优秀的雕塑艺术不单是单纯的欣赏品,而是与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以及风俗习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中国现代雕塑的西方渊源及民族文化缺失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用宽容的气魄接纳并消融了周边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营造出了繁荣昌盛的局面。所以中国的帝王与士大夫养成了一种历史文化的优越感,他们满足于本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的生存现状,以泱泱大国自居。中国传统雕塑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代代相传,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和谐及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雕塑传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无不体现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历来重礼轻器,雕塑一直不能登上正统文化的大雅之堂,中国古代雕塑服务于,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雕塑家的自由创作空间。雕塑虽有着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但传统的雕塑理论几乎等于空白,传统雕塑的发展与延续几乎依靠师傅带徒弟的面传心授方式,再加上雕塑家基本上是匠人,文化层次不高,使得中国传统雕塑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缺乏详实的理论研究和文献记载,为中国雕塑发展的连续性埋下了隐患,也对中国雕塑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进,中国传统雕塑虽然在发展,但它并不能主宰中国雕塑的主流发展方向,再加上西方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涌入和渗透,使中国雕塑的发展不得不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追随西方,滴水不漏地将西方古典雕塑技法和创作程式引入中国。中国雕塑界以西方古典再现为主体,没有从中国传统雕塑自身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以及本民族文化的角度深挖其精髓之所在。中国的雕塑家在进行创作时,往往也忽略本民族雕塑的优秀传统和方式,不能深层挖掘当代的文化精神,使雕塑作品在形式和内容等诸多方面游走在东方与西方的边缘,一度造成了中国雕塑与油画一样都是西方泊来品的假象。中国现代雕塑全盘引进和吸收了西方的雕塑艺术体系,民族的、传统的艺术特色几乎荡然无存,造成了它的西方性起步,使它与西方雕塑艺术产生了不可否认的渊源关系。

雕塑本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雕塑家创作的作品,似乎都应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中国现代雕塑是在全盘吸收西方雕塑艺术体系基础上起步的,以西方的标准衡量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中国制造的西方艺术形式,深受这种影响产生的部分作品并不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现实和中国人的艺术欣赏趣味,很难找到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三、中国现代雕塑自我身份的确立与转型

在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中,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和经典文化,促进了艺术的繁荣,中国现代雕塑的新风格从此也层出不穷。雕塑家们从内容、形式、材料、技法等诸多角度去寻求途径表明自身价值和确立艺术位置。但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依然曲折艰辛,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地位使雕塑艺术的发展十分坎坷不平,由于它的西方性起步,没能与自己的传统相传承,一直按西方的标准衡量自己,使其发展陷入了重复西方的误区。

幸运的是在跟西风盛行之时,中国部分雕塑家意识到了西化的问题,开始关注本民族的、传统的因素对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重要性。他们面对西方汹涌的艺术文化进行思考、消化与再创作,依靠民族传统加上现代意识,形成了开放多元,更具有本土特征的创作趋向。

在近些年,中国现代雕塑已经着意发展出“中国特色”,并努力以其“中国特色”积极参与到国际现代艺术对话中,寻求新的发展可能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现代雕塑在经历模仿到继承再到创新的过程中,逐渐把握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不再盲目跟随西方,潜意识里已经开始关注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在世界艺术之林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身份。

今天世界各民族、各文化的接触与沟通的频繁与密切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现代雕塑要想在激烈的艺术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新认识和开发民族文化价值,把握好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根。

雕塑艺术的根,应扎根在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中,扎根在我们本民族几千年来优秀的民族文化当中。我们应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坚定的信仰,强调本民族的个性,中西结合,以中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把握住民族传统精神内涵,依靠民族传统加上现代意识,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雕塑巨作。

参考文献: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9

雕塑艺术,随着人类的文明的向前发展,为人类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雕塑艺术在公共意识的强化下,逐步进入城市发展,和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它不仅仅作为独立的对象存在,而且更多的被赋予了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意义,从而实现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城市雕塑的定义

城市雕塑一词,在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使用。虽说城市雕塑是一个完整的语言概念,但其在中国这片特定的地域范畴内又有着深远的背景含义。而城市雕塑这个提法,从学术上来说并不确切,相对与室内雕塑,也称为室外雕塑的,而在现在欧美,又称为公共艺术或是环境雕塑等。近年来,公共艺术的概念开始被人们普遍提出,有人就开始把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等量齐观,这两个概念即不是并行的关系,也不是从属的关系,它们是存在着某种交叉,即有的城市雕塑因为它们具备了公共性,同是也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一个内涵和表现形式更加广泛的当代艺术的概念。

在城市雕塑的定义范畴中应该与建筑雕塑、园林雕塑等特定语义范畴进行辨析。首先是建筑雕塑,应该说城市雕塑的发生发展与建筑雕塑休戚相关。在现金的中国城市雕塑语义中,美化城市、强化地区人文魅力已经逐步取代了政府符号成为城市雕塑设计创作的主要功能;而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后现代艺术的持续侵入,城市雕塑范畴有继续扩张的趋势。

从公共艺术概念方面辨析城市雕塑的定义,首先从公共艺术定义方面辨析。公共艺术应包括的艺术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与户外的城市雕塑,其艺术的载体形式可以包括开放性的、可供民众以不同方式感知抑或参与的壁画、雕塑、装置、水体、建筑构造体、城市公共设施、建筑体表的装饰及标识物、灯饰、园林等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所具备的公共性与城市雕塑所体现的公共属性不同,公共艺术的主体应该是大众,其作品形式应该是民众与具体艺术操作者的合作结果,而城市雕塑不同,城市雕塑所体现出来的公共性应该说是民众对于权力主体与精英文化的引导作出的协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众是站在对话者的角度而非实施者主体,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城市雕塑被公共艺术这样的概念所取代应该会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城市雕塑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型纪念性雕塑和小品性雕塑,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我国的城市雕塑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成为城市文化的主体。它们具有浓重的政治和革命性年代的图式化形象,有使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作的大无畏英雄人物形象,有以表现工业建设、农业发展为题材,或者表现劳苦大众受压迫被屈辱的历史,为满足当时较低层次的审美趣味和达到教育及政治宣传目的。

第二阶段是时期红光亮的和工农兵为题材,高高在上、体量巨大,造型手法概括写实的城市中心广场雕塑。这种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雕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短短十年中,建立了一批式样造型相同,创作题材一致,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政治雕塑广场,也是在特定历史时间,艺术审美有权力全权控制的结果,创造了独具中国文化,文明,审美品味存在普遍共识的城市雕塑奇观。

第三阶段中,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成为了中国城市雕塑的主要创作题材。较之前两个阶段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特别在形式思想创新和新材料的使用方面更为突出。虽然这一阶段以写实为基础,变形加抽象为手段表现方法,但政治力量的背后操纵依旧普遍存在,出现了假、大、空的城市雕塑。 充满象征性的几何构成与抽象的造型,传递出虚无的观念信息,误导了受众的审美。

第四阶段的户外观念雕塑在90年代末期涌现出来。在开放的社会背景和自由的创作空间中,观念雕塑多表现出了创作者的思考,和个性化的思想。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也开始摆脱传统学院主义的束缚,逐渐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环境雕塑。城市雕塑开始具备环境性、地域性、公共性、社会性等特点。创作者在创作中也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因素的变量,考虑城市雕塑的观念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形态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性质。城市雕塑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有人文特征的一种公共艺术形式,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正确的引导着受众审美。

三、探索中国式城市雕塑之路

在当代良好的艺术氛围下,为雕塑艺术创作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也为当代艺术家开拓视野扫除了心理障碍。

虽然雕塑作为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悠久,但由于重道轻器的思想及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写意的美学的张扬,中国雕塑既没有能够走入正统史学家的视线,也没有能够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建树上留下太多的印记。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雕塑家对外学习借鉴重,为十大建筑配置的雕塑或多或少的融合了中国的装饰元素。在改革开放的催化下,城市雕塑的真正民族化行动开始。更在后来纷繁芜杂的当代艺术的大环境中,为雕塑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包括韩美林先生的大型现代装饰性雕塑,陈云岗先生的学院派写意雕塑,还有吴为山先生的大写意雕塑,

城市雕塑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有人文特征的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当代城市雕塑的形式语言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国城市雕塑已成为一种具有历史学意义的文化现象。作为当代艺术创作者,更应该从繁杂的雕塑造型中提炼出雕塑的形式语言,从公共艺术角度来揭示城市的文化状态,展现关于人性的思考,衡量艺术的内涵。由城市雕塑艺术出发,面对未来而展开,引导中国公共艺术翻开全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例10

一、雕塑材料与中国传统雕塑发展

《圣经》云:上帝用尘土按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中国神话也载有女娲“抟黄土为人”。似乎人类一开始便与万物结下不解之缘。雕塑的起源不是本论文的主题,但雕塑的产生与物质材料分不开,雕塑形象是借助物质材料呈现出来的。雕塑史的发展,撇开雕塑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外,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制造工具,后创造形象。从削制的石头工具和用黏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经火烤而成的陶器工具开始,似乎雕塑这个词的“雕刻和塑造”的内涵已经具备。后随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在雕塑材料里添加新的成员,再由铜制、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大型的石雕、木雕成为可能。随科技的发展,不仅雕塑形体的尺寸不断扩大,制作工艺的精细也成为可能,当然这里涉及到材料来源和其他诸如运输、安装等基础科学技术。在传统雕塑中,材料只是作为一种媒介,从属于选择地位,雕塑几千年的发展,对材料的运用已非常成熟。

中国古代掌握雕塑材料的情况如下:

* 130~50万年前:原始人群时期。打制粗糙的石工具。

* 2万年前:母系氏族初期。打制兼能磨制石、骨工具,并在贝壳上钻孔穿连,用为装饰,形成雕刻艺术雏形。

* 6000年前:母系和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氏族时期。磨制各种各样的石器工具,雕磨玉、牙等装饰品,烧制泥塑的各种陶器以及简单的人物、动物造型,成为中国最早的雕塑的起源。

* 4000年前:父系氏族时期。除各种石、玉、牙、陶等器具和装饰制品外,人像和人体雕塑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 殷商时期:已熟练地冶炼铜锡等金属,雕铸为各种青铜器用具、象形青铜器,雕琢玉石象牙等装饰品和人物动物雕刻制作。官府手工业,有土、金、木、石、兽(皮革)、草(苇席)等六工。

* 周代:更有珠(翠)、象牙、玉、石、木、金、革、羽等八材之分。

* 战国:雕塑艺术走向精致。在青铜器方面,镶嵌错金银技术有突出的发展。

* 秦汉:雕塑走向成熟,在制作大型雕塑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

* 唐代:在雕塑表现形式上,所有的石雕、铜铸、木雕、泥塑、陶瓷塑以及夹纻、锤碟等,唐代已普遍盛行。在雕塑材料上,紫檀、黄杨、玉石、犀角、象牙以至竹根等,已是应有尽有。在雕刻技法上,雕、琢、镂、刻、剔、嵌等,亦无不刀凿兼施,五光十色。

* 宋、元、明、清时期:宋代有雕瓷出现。元代在工部以下,有出蜡局、铸泻局、银局、镔铁局、玛瑙玉局、石局、木局、竹局等。这个时期,除雕漆以外其他工艺美术,如石雕、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工艺无不得到发展。

二、雕塑材料与中国传统审美

雕塑是造型艺术中与材料最直接相关的一门艺术,虽然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在雕塑的审美中,材料占有重要的位置,没有它,美就没有形象性、具体性和直观性,就不能作用于人的感观而成为审美对象。由于雕塑形象的呈现是借助物质材料而呈现的,材料本身的表面肌理也构成了形象呈现的一个方面,使得与触觉相联系的质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在传统雕塑中,材料本身质地与雕塑作品二者的审美结果不一定成正比的。一件大理石的作品或许是失败的,一件泥制的作品可能是杰出的。雕塑作品的审美就其本质而言,是有和物质材料不同的特征,它不能归结为物质的特征和属性。一件作品的泥稿、石膏、铸铜三个形式,其审美价值应该在浇铜之前已经存在。当然,媒介材料有时也直接对雕塑的人物性格起象征作用。同一作品用大理石或花岗岩雕成,前者温柔,后者刚硬,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在所有传统雕塑材料中,对材质美感的认识方面,其他材料是很难与玉石相匹敌的。在古代中国,玉器的被注意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青铜器渐次萌芽之时。玉质的天然美既深得奴隶主的爱好,而玉工的传统技巧又得到新工具(青铜器)补助大有提高,故大量玉器被制作。

因硬玉和软玉都有温润之光和不可描写之色,深为人所好。“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糜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礼记·聘义》第四十八篇)。这里不仅把玉看作坚贞温和、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的象征,而且把玉作为人生行为至好标准的代称辞(如玉人、玉色、玉立等)。似乎玉石的材质审美已高于用玉石做媒介的雕塑本身。

象牙与黄金也是贵重雕塑材料,象牙不仅稀少,而且材质纯洁光润,所以很珍贵。黄金为贵金属,产量不多。材料本身的珍贵使得雕塑的审美效果大大提高。

在传统雕塑中,人们最爱用而且用得也最广泛的材料是青铜。以中国青铜器为例,根据历代著录及发掘所得,大约成品已超过万余件。虽然铜的合金有好几种,但由于长期受腐蚀,最终的质感差别不大,铜制雕塑数量虽多,其材质美感已成定式。木材与石材一样,材料资源丰富,石材坚固永久,木材的人工雕凿肌理丰富,两者加工工艺成熟,很受广大制作者青睐。

纵观中国古代雕塑,一方面与绘画相比,雕塑只是工匠们的“皂隶之事”,使得雕塑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思维形态,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雕塑实物资料,却没有留下系统的雕塑史论的专著。另则雕塑一直没有摆脱宗教与墓葬两大服务,由于题材和仪规的限制,极大地妨碍了雕塑工作者的艺术想象。对雕塑材料的探讨也仅局限于工艺品之类。

再者对雕塑材料的探索还跟材料的加工工艺紧密相连,在工业文明之前,手工工艺从某种意义上也有其局限性,其耗费的精力远大于机械加工手段,机械加工所带来新的材质美感从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雕塑审美的发展。

三、材料探索与西方现代雕塑

赫伯特·里特写的《现代雕塑简史》是从罗丹开始的,罗丹本人对雕塑材料有很好的描述,他说大理石近似人的皮肤:“抚摩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在现代雕塑发展过程中,通过对雕塑材料的探索,产生了立体派、构成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诸多流派,而对材料自然属性的探索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布朗库希的雕塑形式是“在两个颇为使人折服的观念下发展进行的——普遍的和谐及材料的真实性。”1布朗库希本人也曾表示:“当你雕琢一块石头时,你将发现你手中的这块石头的精神及其他属性,你将跟着对这块材料的思考而展开你的艺术构思。”2布朗库希所使用的雕塑材料,从现有的作品看仍是铜、大理石、木材等,但他对材料的抛光、着色以及从对材料的观念出发下的形式等,在现代雕塑史的发展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布朗库希,现代雕塑的特征进一步被奠定——对自然材料的重视。让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现代雕塑史:

虽然毕加索在1909—1910年完成第一件立体派雕塑《女人头像》,但在随后两年间,立体派的“纯形式”理想渐渐被一大堆各种物体的“掺杂”所代替——浆糊纸、油毡、木片和细绳,其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件用集合手法做成的雕塑《苦艾酒杯》,是用蜡模翻制的青铜作品,上面放置一把真正的汤匙来平衡整个雕塑。

构成主义的倡导者——塔特林,从毕加索那儿得到了启迪,开始“一种新型的雕塑,用原材料和现成物品构成艺术品,并将它安置在真实的环境空间中,严格摒除任何再现的意图。材料有着各自的造型品格,用木头、铁、玻璃等表面质感来组织一幅艺术品,‘真实空间中真实材料构成’。”3《第三国际纪念碑》这件作品不仅仅用合适的材料来象征这个新时代可能获得的成就;更进一步说,一种新的艺术也依赖着新的材料也被创造出来,并被赋予社会意义。

而后,康定斯基、嘉博、佩夫斯奈、罗德钦柯和李西斯基相信艺术的功能更为直接——对空间、量感和色彩基本因素的深入研究,如他们所讲,去发现“美学、物理和功能上的容量”,雕塑和构成的浮雕似乎是揭示这种物理和功能的容量的最好媒介,也提供了生产上最终的益处。

在包豪斯学校,构成主义的教学分为基础课和设计课,前者指材料和工具的训练,后者指观察、表现和构思的训练。而后的基础课指导老师莫霍利·纳吉创作出活动的雕塑,而且采用了一种新材料“树脂玻璃”,到1943年他完成了第一件树脂玻璃与铬管的雕塑。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从未同具像传统作出过决定性分裂,而波丘尼的未来主义则相反,他不仅仅是工业技术文明的第一批艺术家:他们的原则来自技术——动力和运动、机械的节奏和制造的材料。他还宣称人类的整个艺术体系的基础都将被改变,同新体系相符合的应是新的形象、新材料、新的社会功能。

对于雕塑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在绘画、浮雕、圆雕和现成品之间消除任何形式上的区别。现成品艺术由此产生。这样的艺术品已经远远不是通常的雕塑、绘画所指的涵义了,而是一件不能具体规定的物体。

轻视思想上的母题,导致雕塑家迈向金属材料的选择,金属易拉长,拉长成丝;易锻打,可以锤击成形;还可以熔和铸。现代雕塑家充分利用金属的这些特点,开始制作金属焊接雕塑。

由以上的西方现代雕塑各流派的发展得出:材料的探索对雕塑的发展意义重大。

虽然,在亨利·摩尔的作品中青铜作为最终材料不断出现,但他的雕塑设计随材料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在雕塑中发现的材料真实性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特质。每种物质材料都有它自己的特质,只有当雕塑作品直接地与材料发生关系时,物质材料才能作为观念的一部分发挥作用。例如岩石是坚硬和凝固的,它不可能超出它的物质结构之外去勉强达到一种柔软的程度。

随着雕塑概念的解构,现代艺术家已从生态学、大地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样艺术入口,将艺术与人的感官和环境、时间、空间等紧密地联系起来,各种艺术的可能性正在探索。材料的内涵已不仅是传统雕塑材料中的金、石、木等,而是指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