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现代科学的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4 15:23:14

现代科学的发展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1

[作者简介]冯伟福,中共泉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040-03

一、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人本价值思维

人本思想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的综合发展理论。它是对传统以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目的的经济发展观的否定,相对于西方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而言,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全新的价值思维方式。它不只把人作为获取和创造社会财富的手段、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把人看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归宿,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核心,突出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理性回归。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人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完善,无不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进程,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其本质在于探索与创造,其发展在于这种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与升华。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过程,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变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始终作为主导者和归宿者而存在。经济的增长、成长、发展,社会的进化、变革、进步都要由人来体现。因此,只有充分认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彻底转换发展理念,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只有充分重视人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有效增强人的创造力、发展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拓展对自然诸物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是确保物质资源持续涌流,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而且也是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宗旨目标密切联系,从根本上确立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赋予社会发展全新的内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强调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始终以人为中心,以现实的每一个人的发展为宗旨,把增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它要求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要有效维护人的尊严、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切实保障人的权利、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思维方式,正是对现代人本理论的最好诠释,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物本思维的片面性和直观性,从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刻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内涵,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热情。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需求,同时为满足需求产生了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不仅因人始,且始终以人为中心展开,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从社会生产要素看,劳动者(人)是社会生产力中能动的、最终决定性的要素,生产资料的开发利用,生产工具的制造改进,无不由人来主导;从社会生产过程来看,人类社会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生产一交换一分配一消费各个环节,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总是以人为归宿。人类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既不断地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也不断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正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生产活动,一方面发展了人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正是由于人的主导,才使得经济发展富于人性,使经济活动作为人类自身的活动而与人类社会共存亡。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其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产生来自于其内心需求的满足程度。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便会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而随着人越往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越高,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就越充分。正是这种对自身需求不断实现的欲望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激励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创造,从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人不仅是发展的策动者、组织者,而且是发展的衡量者、受益者。物质财富的增长,精神道德的完善,人类文明的延续,无不围绕着人来进行,离开了人,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确立,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经济活动的本质,体验到发展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起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科学发展观使人类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实现更大多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标尺。科学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同步,意味着自然、社会和人的三种价值增殖。在作为类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人们通过实践方式的改善,使自然的存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存在方向转变,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对人的价值增殖;在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他人或集团之间的关系上,人们通过相互交往方式的改善,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朝着更有利于个体人存在的方向转变,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关系对个体人存在的价值增殖;在个体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与理想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上,通过上述两种转变,即个体人的总体存在方式的改善,从而形成其自身的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殖。这三种价值增殖就是作为发展一般的基本内涵。不言而喻,这些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的人化以及与此相伴而行的人的自然化这种互动过程的产物,归根到底,也都是人们实践方式改善的结果。离开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离开人的价值取向与存在方式的价值增殖,就无所谓前进与倒退,自然也就无发展可言。所以,从根本上讲,科学的发展无非是人们实践方式的改善,无非是人们从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殖。整个社会制度的设计和推崇,现代化进程的组织和制动,都是以大多数人的幸福满足和利益实现为导向的。科学发展观把大多数人的需求满足和自由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归宿,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

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开辟了人类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二、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认知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认知方式。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它立足半个多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实践,以30年的改革开放为实证基础,站在新世纪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更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用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缜密的研究,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与教训,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新世纪新阶段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角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它把发展当作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根本目的,对发展的本质有了更清醒的把握;它要求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它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发展的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指向;它把发展的实现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紧密结合,对发展的规律有了更科学的揭示;它强调发展要做到统筹兼顾,对发展的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规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善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难题。第一,在发展理念上,它要求人们正确认识“质”与“量”、“好”与“快”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持续发展。第二,在发展目的上,它要求人们正确对待“人”与“物”、“面”与“点”的关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作为自己发展的最高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第三,在发展模式上,它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已”与“他”、“中”与“西”的关系,立足自身实际,突出自我特色,大胆实践,理性发展。第四,在发展路径上,它要求人们正确把握“新”与“旧”、“引”与“创”的关系,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实力,合理引进,主动发展。第五,在发展评价上,它要求人们正确看待“长”与“短”、“功”与“过”的关系,从大局出发,将“人文、社会、生态,基础、全局、长远”放在绩效评价的重要位置,公正客观,平衡发展。科学发展观将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紧密结合,为新时期社会财富的创造、各项制度的完善、人类文明的推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种科学的认知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执政过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日益成熟,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三、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模式

首先,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突出以人为本_的核心,使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更明确的方向。经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的本质和内涵。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2

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它会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而会计环境是随着科技革命不断发生变化的。会计的管理服务功能注定它要依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具体体现就是科学技术。现代科技革命与会计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科技革命是推动会计学发展的源动力

自近代科技产生以来的3次科技革命,每次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组织的成长壮大,促进了会计由簿记向近代会计的转变,并由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产生了质的飞跃,最终使会计从生产的附带职能中解放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企业产生与发展壮大,我们所看到的会计必然还是地主家那鼻梁上架副老花镜、头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当然,也不会有今天会计学科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会计学科发展的源动力。

早期的会计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对财物的收支进行计算和记录。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wWw.133229.cOm它从简单的计算、记录财物收支,逐渐发展成为用货币单位来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直到参与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各个方面。会计的技术和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及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

15世纪航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发现了地球,从此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日益发展的商业和金融业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已经流行于这三个城市的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技术首先来自银行的存款转账业务。为适应实际需要,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o)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了理论上的阐述。可以认为,此书是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最早的著作。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复式簿记方法才在欧洲和全世界得到推广,开始了近代会计的历史。18世纪,蒸汽技术的发明实现了社会的工业革命,使得会计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英国进行了产业革命,成为工业最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在英国,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首先产生了适应大生产需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于是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了会计内容的变化。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了,过去只服务于单个企业,现在通过职业会计师的活动发展为所有企业服务,使会计成为一种社会活动。会计的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发展,过去,会计主要是记账和算账,现在还要编制和审查报表,而且,为满足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还要求研究资产的估价方法和有关理论等。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了现代会计学科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无论是生产上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上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会计学的发展中心也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对标准成本会计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会计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会计科学也已经比较成熟。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国际化,其间的it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虚拟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快速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保护那些不参与企业管理的所有者的利益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为了在这种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就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方法,以便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和预见能力。为此,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管理当局的这一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科技革命发生,使得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高科技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获得突破性进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具备了经济全球化、交易方式和货币电子化、企业虚拟化和学习化等特征。它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

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学科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it信息技术革命使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彻底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运行方式,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和网络空间的形成已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网络已经把整个世界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会计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将得以完全实施。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逐渐发展到电算化,产生了电算化会计,这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推动了会计的自身发展和变革。

信息技术和网络带来了诸如电子市场、虚拟商店、网上购物、网络贸易以至商业互动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会计角度看,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会计和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其中,电子商务会计=传统会计+会计数据信息服务+其他;而网络信息自由流动是会计信息供给方、寻求方、认证中心(ca)之间发生的信息自由流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物——电子商务会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标准、报告内容乃至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一)会计目标将会多元化

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可能发展出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

(二)会计基本假设将面临挑战

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仅是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下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进而使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着挑战。随着虚拟公司与网上银行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假设。

(三)会计核算的重点将有新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决定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不再是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发展的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而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信息资产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会计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知识产品中无形资产的计价、金融衍生产品的计量、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新经济运行会计模式的建立等也会对会计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四)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数据的加工者、会计信息的输出者,而且是对接收到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的参与决策者。网络经济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1.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而且要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利用网络;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从网络上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过滤”,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且要注意对本企业财务机密的保管,防止黑客和竞争对手非法获取。2.在网络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频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

三、会计学的创新会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

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会计学必须不断地创新。这不仅是对科技发展的被动反应,同时,对科技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一)会计学的创新能够科学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协调各种经济关系,促使资源配置优化,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经济水平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会计的创新水平。例如,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崛起,成为科技大国、经济大国,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此后一直执世界科技、经济发展之牛耳,会计自然而然处于领导地位。现代会计就起源、发展于美国,美国会计的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会计的水平,美国的会计准则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蓝本。我国在2007年1月1 日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主要参照了美国的模式。

(二)会计学的创新促成了新的科技发展动机

会计学的创新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资基础,而且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动机。因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许多新的科技需求和其他需要。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这两种新的需求,必然又形成科技创新动机,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经济科技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铮,韦华宁.试论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财经研究,2000(3).

[2] 陈海清.试论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上海会计,2000(3).

[3] 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

[4] 王开田.科技革命与会计管理范式创新.江苏财会,2003(1).

[5] 张东莉.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假设的挑战.财经问题研究,2001(2).

[6] 秦志敏.环境的变化与会计未来的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01(7).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3

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它会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而会计环境是随着科技革命不断发生变化的。会计的管理服务功能注定它要依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具体体现就是科学技术。现代科技革命与会计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科技革命是推动会计学发展的源动力

自近代科技产生以来的3次科技革命,每次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组织的成长壮大,促进了会计由簿记向近代会计的转变,并由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产生了质的飞跃,最终使会计从生产的附带职能中解放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企业产生与发展壮大,我们所看到的会计必然还是地主家那鼻梁上架副老花镜、头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当然,也不会有今天会计学科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会计学科发展的源动力。

早期的会计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对财物的收支进行计算和记录。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它从简单的计算、记录财物收支,逐渐发展成为用货币单位来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直到参与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各个方面。会计的技术和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及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

15世纪航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发现了地球,从此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日益发展的商业和金融业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已经流行于这三个城市的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技术首先来自银行的存款转账业务。为适应实际需要,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o)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了理论上的阐述。可以认为,此书是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最早的著作。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复式簿记方法才在欧洲和全世界得到推广,开始了近代会计的历史。18世纪,蒸汽技术的发明实现了社会的工业革命,使得会计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英国进行了产业革命,成为工业最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在英国,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首先产生了适应大生产需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于是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了会计内容的变化。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了,过去只服务于单个企业,现在通过职业会计师的活动发展为所有企业服务,使会计成为一种社会活动。会计的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发展,过去,会计主要是记账和算账,现在还要编制和审查报表,而且,为满足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还要求研究资产的估价方法和有关理论等。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了现代会计学科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无论是生产上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上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会计学的发展中心也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对标准成本会计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会计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会计科学也已经比较成熟。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国际化,其间的it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虚拟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快速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保护那些不参与企业管理的所有者的利益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为了在这种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就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方法,以便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和预见能力。为此,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管理当局的这一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科技革命发生,使得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高科技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获得突破性进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具备了经济全球化、交易方式和货币电子化、企业虚拟化和学习化等特征。它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

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学科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it信息技术革命使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彻底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运行方式,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和网络空间的形成已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网络已经把整个世界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会计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将得以完全实施。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逐渐发展到电算化,产生了电算化会计,这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推动了会计的自身发展和变革。

信息技术和网络带来了诸如电子市场、虚拟商店、网上购物、网络贸易以至商业互动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会计角度看,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会计和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其中,电子商务会计=传统会计+会计数据信息服务+其他;而网络信息自由流动是会计信息供给方、寻求方、认证中心(ca)之间发生的信息自由流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物——电子商务会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标准、报告内容乃至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一)会计目标将会多元化

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可能发展出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

(二)会计基本假设将面临挑战

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仅是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下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进而使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着挑战。随着虚拟公司与网上银行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假设。

(三)会计核算的重点将有新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决定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不再是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发展的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而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信息资产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会计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知识产品中无形资产的计价、金融衍生产品的计量、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新经济运行会计模式的建立等也会对会计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四)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数据的加工者、会计信息的输出者,而且是对接收到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的参与决策者。网络经济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1.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而且要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利用网络;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从网络上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过滤”,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且要注意对本企业财务机密的保管,防止黑客和竞争对手非法获取。2.在网络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频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

三、会计学的创新会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

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会计学必须不断地创新。这不仅是对科技发展的被动反应,同时,对科技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一)会计学的创新能够科学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协调各种经济关系,促使资源配置优化,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经济水平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会计的创新水平。例如,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崛起,成为科技大国、经济大国,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此后一直执世界科技、经济发展之牛耳,会计自然而然处于领导地位。现代会计就起源、发展于美国,美国会计的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会计的水平,美国的会计准则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蓝本。我国在2007年1月1 日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主要参照了美国的模式。

(二)会计学的创新促成了新的科技发展动机

会计学的创新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资基础,而且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动机。因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许多新的科技需求和其他需要。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这两种新的需求,必然又形成科技创新动机,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经济科技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铮,韦华宁.试论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财经研究,2000(3).

[2] 陈海清.试论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上海会计,2000(3).

[3] 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

[4] 王开田.科技革命与会计管理范式创新.江苏财会,2003(1).

[5] 张东莉.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假设的挑战.财经问题研究,2001(2).

[6] 秦志敏.环境的变化与会计未来的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01(7).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4

心理学的自然科学传统深远流长。从19世纪后半期,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生理学和化学的的影响下,心理学蓬勃发展,最后终于以冯特(Wundt,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正式独立,到现在世界各地心理学越来越普及,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派生出很多新学科,心理学一直在自然科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陪伴与影响下发展。

一、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的成长相伴

(一)物理及数量方法对心理学的促进

古希腊时期哲学和自然科学混为一体,其中的心理学思想已经受到其他自然科学思想的影响。其实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到公元前三百多年期间,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者即已奠定了以物质现象解释心理活动的基础。15世纪后一段时期科学研究风行一时,伽利略(Galilei,1564—1642)、开普勒(Kepler,1571—1630)、牛顿(Newton,1642—1727)等人在机械运动研究方面成绩卓越,特别是牛顿力学理论得到普遍承认。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的反射论中机械力学观点更是彻底,他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件自动机器,脑是控制中枢,肌肉是引擎,各种器官是活门和机件,生命现象归结于机械运动,机体活动不是精神支配的结果而是对刺激的回应。19世纪生理学家韦伯(Weber,1795—1878)发现了“恰可辨认的差异”,用系统的实验方法研究各种形式下的感觉阈,寻找心理量(感觉)与物理量(刺激)的关系,并用数量关系把它表示出来,创造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定量法则韦伯定律。物理学家费希纳(Fecher,1801—1887)在韦伯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论述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与心理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在心理学界人人皆知的韦伯—费希纳定律,创造了心理物理学。

(二)生物学、生理学及化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是生物体的生命现象,故心理学的发展进步必然与生物学、生理学的发展进步相联系。达尔文(Darwin,1809—1882)的科学进化论影响深远,对心理学的影响也甚为广泛。19世纪,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生理解剖学发展迅速。以贝尔(Bell,1774—1842)为代表的对神经冲动和传导的研究,和弗卢郎(Flourens,1794—1867)关于脑生理的研究,为理解人的感受和运动过程打下了重要基础。19世纪后期,生理学家发现了神经冲动的电性质,并测出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颅相说及后来的大脑机能统一说,与布罗卡言语中枢、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一起,使心理是脑的机能成为共识。

(三)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及原理对心理学的促进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成就对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信息论是一门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量度量和信息分析、信息编码、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及信息变换规律的科学。认知心理学者借用信息论中信息输入、过滤、衰减、存储等过程模式。自动调节控制系统中反馈系统促进达成有效的控制的思想被心理学家所接受。而从系统理论来看,人处于物理,生物、社会三大系统的交叉处,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主动性,决定了人心理活动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二、自然科学对现代心理学的促进及展望

我们看到心理学几乎是从萌芽时期起,一路走来,离不开自然科学的一路相伴,自然科学的进步总是对心理学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总的来说,自然科学对心理学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一)促进心理学的独立

一般把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在这之后的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心理学在独立之前主要作为灵魂学说依附于哲学,受一些其他自然科学思想的影响,心理学逐渐摆脱泛灵论和宗教神学的束缚,有了实证研究思想,为心理学走上自然科学的道路埋下种子。冯特正是从物理、化学、生物中得到启示,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建立了标志心理学独立的实验室。

(二)促进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工具的改良

心理学领域的众多理论进步,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工具的改良。而无论是历史上有名的斯金纳箱,还是当今的眼动仪、生物反馈系统等,包括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心理量表,都不开自然科学的支撑。从物理及数量方法被带到心理学中,到现在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生物反馈技术等为支撑的各种越来越先进的研究工具,自然科学以其巨大的发展成就为心理学独立和发展在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自然科学拓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并推动心理学研究不断深化

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学已与其他一些自然学科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局面。计算机信息、电子、分子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导致心理学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促进心理结构的研究逐步深入,如阈下启动效应、知觉的选择模型等,使我们对心理现象实质的认识取得巨大进展。我们看到,自然科学不仅仅给心理学带来了具体的科学知识,更是改善了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模式,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条件、手段和工具,为心理学研究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性。心理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必然联系,利用自然科学中对心理学有益的先进思想和方法,能够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5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成果的总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成功地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他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并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邓小平用“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代替了“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使现代化的内涵更加科学、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更加明确。

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这种全面发展观表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种科学发展观倡导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社会转型,表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新飞跃。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曲折和艰难的过程,发展观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既是对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西方各种发展观念的一种历史性超越。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思想的创新

1、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新战略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果断而明确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实现了从单纯经济发展中心论到社会全面发展论,从发展主义中心论到现代性社会结构全面构建论;把握住了中国现代化现代性问题的脉络与逻辑,即从社会结构内部子系统的协调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从物的发展到人的发展;从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到现代性自身内在的矛盾;从国内的社会矛盾到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流动性的风险性问题的反思认识,层层深入,不断推广。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理论全面深刻总结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推进与全面创新,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基本理念的全面改变。这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中国化”提出了新的方向。

2、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

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世界、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根据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和矛盾不同,可以将众多不同的发展模式归并为“先发内源型”和“后发外源型“两大类型。前者是以英、美为代表的最先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走在现代化国家的前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切都自发地演进,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主要由民间基层的内在需要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由于它有时间上的保障,能充分获取廉价劳动力、各种自然资源和广阔的世界市场,通过殖民掠夺和征服统治,赢得了巨大的剩余价值和垄断利润,同时也把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与代价转嫁给了殖民地人民。因此,先发国家的整个发展进程表现出缓慢而领先、稳步而主动、渐进而协调的特征,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要素在自发成长的渐进过程中也能不断地、从容地得以整合。

而以德、俄、日等为代表的后发国家,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是在外来压力的挑战下向现代化目标奋进的。当他们启动现代化进程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的已是既成的不平等的竞争格局,后发国家只能在这种十分不利的格局和规则中艰难发展。并且在后发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先发国家的模式做样板,先发国家就先入为主地成了后发国家进行现代化的参照物。和先发国家不一样,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同家与政府的组织和推动,由政治强力介入到经济事务和社会发展中。这样,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容易表现出冒进、快速、赶超等特征。由于实践的仓促、战略的偏颇以及后发国家往往以经济增长为现代化唯一要义的特点,会使后发国家在社会、政治、文化各领域出现滞后与失调。

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源型”,它当然具有这一发展模式的普遍特征,如后发、赶超与政府主导等。但是,由于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模式又有自己的特点,如全面性、辩证性、开放性和发展性,这些特征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中国现代化的性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因此其社会发展就不仅包含着现代化的理想目标,而且还包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当代中国现代的发展动力不仅仅是外部作用的结果,而且越来越转向内部的创新与改革,不但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还出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华西模式等。新的发展观念的提出与传播,通过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这一“中介”,作用于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使其减少偏差,更趋合理。

3、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现代化的最高追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动力和目标,按人的发展要求评价社会变革,把人的发展提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这是实现整体现代化指导思想的新要求。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6

2多学科相互渗透

生物科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与数学、力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互为一体,这种渗透与反渗透作用便推动了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发展。举例来说,力学、化学以及物理学对生物科学的渗透作用产生的结果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边缘学科,例如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由此开创了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新方向。同时生物科学对力学、化学以及物理学的反渗透作用产生的结果便是新形成类似化学仿生学以及物理仿生学等新兴学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量子力学、信息论以及控制论等新兴学科有了飞速的发展,再其强大的影响力下电子生物学、生物信息论以及生物控制论等边缘学科也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现代生命科学与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新特点促使人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不断汲取多方面知识扩大视野显得尤为重要,那种只局限于研究自己专业领域的科技人才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隔行如隔山的状况将不再适应于社会发展。

3实验手段更先进

随着人们探索空间与认识领域的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也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实验手段日趋先进与现代化,这是生物科学现代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更是其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与重要标志。换句话说,生命科学只有依赖于实验技术与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有飞速的突破与长远的进步,科学实验的技术水平与方法手段决定着生命科学的发展高度。假如现代生命科学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那么其发展进程将受到停滞,甚至一事无成。由此看来,不断汲取新方法,创新新技术,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手段的现代化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创新,不仅方便人们从细胞水平上进行生物规律的探究,更有利于推动人们从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运动规律研究分析,这不仅是现代自然科学领域对生物的新认识,更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7

后现代系统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理念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由此,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后现代系统理论做较为深刻的探讨与研究,并以此解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

一、后现代系统理论的精神实质在于它的有机整体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8

一、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人本价值思维

人本思想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的综合发展理论。它是对传统以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目的的经济发展观的否定,相对于西方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而言,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全新的价值思维方式。它不只把人作为获取和创造社会财富的手段、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把人看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归宿,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核心,突出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理性回归。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人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完善,无不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进程,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其本质在于探索与创造,其发展在于这种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与升华。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过程,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变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始终作为主导者和归宿者而存在。经济的增长、成长、发展,社会的进化、变革、进步都要由人来体现。因此,只有充分认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彻底转换发展理念,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只有充分重视人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有效增强人的创造力、发展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拓展对自然诸物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是确保物质资源持续涌流,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而且也是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宗旨目标密切联系,从根本上确立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赋予社会发展全新的内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强调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始终以人为中心,以现实的每一个人的发展为宗旨,把增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它要求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要有效维护人的尊严、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切实保障人的权利、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思维方式,正是对现代人本理论的最好诠释,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物本思维的片面性和直观性,从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刻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内涵,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热情。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需求,同时为满足需求产生了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不仅因人始,且始终以人为中心展开,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从社会生产要素看,劳动者(人)是社会生产力中能动的、最终决定性的要素,生产资料的开发利用,生产工具的制造改进,无不由人来主导;从社会生产过程来看,人类社会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生产一交换一分配一消费各个环节,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总是以人为归宿。人类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既不断地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也不断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正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生产活动,一方面发展了人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正是由于人的主导,才使得经济发展富于人性,使经济活动作为人类自身的活动而与人类社会共存亡。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其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产生来自于其内心需求的满足程度。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便会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而随着人越往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越高,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就越充分。正是这种对自身需求不断实现的欲望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激励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创造,从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人不仅是发展的策动者、组织者,而且是发展的衡量者、受益者。物质财富的增长,精神道德的完善,人类文明的延续,无不围绕着人来进行,离开了人,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确立,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经济活动的本质,体验到发展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起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科学发展观使人类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实现更大多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标尺。科学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同步,意味着自然、社会和人的三种价值增殖。在作为类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人们通过实践方式的改善,使自然的存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存在方向转变,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对人的价值增殖;在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他人或集团之间的关系上,人们通过相互交往方式的改善,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朝着更有利于个体人存在的方向转变,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关系对个体人存在的价值增殖;在个体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与理想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上,通过上述两种转变,即个体人的总体存在方式的改善,从而形成其自身的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殖。这三种价值增殖就是作为发展一般的基本内涵。不言而喻,这些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的人化以及与此相伴而行的人的自然化这种互动过程的产物,归根到底,也都是人们实践方式改善的结果。离开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离开人的价值取向与存在方式的价值增殖,就无所谓前进与倒退,自然也就无发展可言。所以,从根本上讲,科学的发展无非是人们实践方式的改善,无非是人们从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殖。整个社会制度的设计和推崇,现代化进程的组织和制动,都是以大多数人的幸福满足和利益实现为导向的。科学发展观把大多数人的需求满足和自由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归宿,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开辟了人类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二、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认知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认知方式。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它立足半个多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实践,以30年的改革开放为实证基础,站在新世纪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更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用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缜密的研究,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与教训,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新世纪新阶段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角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它把发展当作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根本目的,对发展的本质有了更清醒的把握;它要求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它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发展的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指向;它把发展的实现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紧密结合,对发展的规律有了更科学的揭示;它强调发展要做到统筹兼顾,对发展的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规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善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难题。第一,在发展理念上,它要求人们正确认识“质”与“量”、“好”与“快”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持续发展。第二,在发展目的上,它要求人们正确对待“人”与“物”、“面”与“点”的关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作为自己发展的最高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第三,在发展模式上,它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已”与“他”、“中”与“西”的关系,立足自身实际,突出自我特色,大胆实践,理性发展。第四,在发展路径上,它要求人们正确把握“新”与“旧”、“引”与“创”的关系,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实力,合理引进,主动发展。第五,在发展评价上,它要求人们正确看待“长”与“短”、“功”与“过”的关系,从大局出发,将“人文、社会、生态,基础、全局、长远”放在绩效评价的重要位置,公正客观,平衡发展。科学发展观将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紧密结合,为新时期社会财富的创造、各项制度的完善、人类文明的推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种科学的认知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执政过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日益成熟,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三、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模式

首先,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突出以人为本_的核心,使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更明确的方向。经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的本质和内涵。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9

现代科学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管理信息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中后期,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突破式发展,因为信息技术不仅带动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且缩短了世界人们的距离,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高校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加快了教学科研进步的步伐。目前全国各大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校园内部的光纤网基本已实现到最基层(学生宿舍)。学校的门户网站初具规模且都已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校内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日臻完善。电子公告,电子查阅等宣传方式已经广泛得到推广使用。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高校体育课程管理的信息化也必然被提到日程上来,这不仅是数字化校园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育网站、体育教育论坛

在学校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体育教育的网站以及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论坛。在体育教育的网站上实现信息公开化,包括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大纲、教师任课信息、学校体育活动计划与信息等,还有体育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个人体育成绩、运动处方查询系统,远程体育教学系统等。为了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便于体育教育的开展与提高,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自己的体育论坛。

2多媒体教学课件

结合教学实践,应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制作精彩清晰实用的课件,能够帮助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增强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健身理念,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魅力。

3体育教学辅助软件工具

现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已经有很多的专业教学辅助软件出版。根据当前学校的课程设置的实际特点,购买一些实用的教学软件或者根据自行用Excel等常用工具编制辅助登记和分析统计工具,加强对学生体育数据的挖掘处理,形成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的工作思路;根据实际总结归纳的教学报告,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等。

现代科学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与重点内容之一。它不仅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体现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重要标志。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与创新均需要很多现代教学辅助设施的配合与支持,如多媒体教学系统、音响系统、教学视频控制系统等。而在体育教学领域中更是如此,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更多的是示范法、讲解法、指导法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在实践课堂上需要更多直观、形象、声貌并重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出现。在体育理论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体育实践课堂的视频教学系统均能够帮助体育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使大学生加深对体育技术和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现代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技术成为改变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高校体育教学氛围,实现对学生实施“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个性化体育教育的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均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国民素质发展需要使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而特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与发展的互动关系。在部分高校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已经被计入体育课程成绩之内,所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是他们升学、毕业、获得奖学金和学位的必备条件,而且也成为体育成绩的组成部分。因此,大部分高校的体质健康测试被纳入体育课程管理系统当中,这样可以随时监测到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并根据实际数据和总结,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内容和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一测试系统的完成需要包括体育学科、信息学科、管理学科、体质监测学科等多学科高科技人员的研究设计、开发以及不断地试验和摸索才能研制成功。它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其测试内容包括了心肺功能、肺活量、身高体重、下肢爆发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6个方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仅内容涵盖全面,综合反映出体质健康水平,而且每种测试均需要相应的高科技测试仪器,这些仪器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其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它从操作和测试方法上均虑到了测试人员和被测试人员的各种需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还配备有专门的测试管理软件。该软件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大学、高中、初中版。软件特色:(1)突破性智能化管理,可用于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成绩录入可无序性(任意前后班级录入),可多机联网同步处理。(2)对机器性能要求低,同时提供录入错误智能纠正功能。(3)智能用户、日志及安全管理。(4)自动设置打印格式,完整标准化报表输出,可直接放入档案袋。(5)软件开发针对性强,经过实际操作,成本极其低廉(无须购置昂贵测试器材),支持国家数据库上报格式。软件功能:(1)本软件可对学校历年测试数据任意顺序录入,智能化管理。(2)支持对数据的修改和删除备份、恢复,确保数据的安全。(3)本软件查询、统计功能强大,可以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各种科学统计,使用户能得到科学的完善的数据。(6)本软件还支持用户操作权限管理(即超级管理员、普通用户),同时具备日志管理,记录任何修改记录信息,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从上述软件的特色和功能上不难看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涵盖的技术含量,其从设计、开发、实际应用、管理以及相应设备的设计、生产、维护等均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的发展例10

中图分类号:F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095-01

一、强化现代邮政管理创新

现代邮政业发展需要管理战略,加强企业管理和战略规划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现代邮政管理水平是企业战略的重要问题。邮政要发展必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邮政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立足高起点科学管理,积极探索以效益为中心的降本增效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水平、扩大竞争优势,由渐进式发展到跨越式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强发展后劲的着力点,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特别要强化企业管理战略,引导企业制定和实施市场竞争战略。

随着市场开放和现代物流业的崛起,邮递业的整个竞争格局已经发生急剧变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两个基础因素,且制度重于技术。制度创新在现代邮政服务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中国邮政要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基点,突出战略重点,展开全方位的制度创新,增强制度供给能力,以赢得新的体制与制度优势,降低企业制度成本,在发展的总体战略上重点解决制度制约发展的矛盾,充分利用制度创新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邮政服务的广泛性,网络设施的普遍性是邮政服务与发展的比较优势,同时规模投入、规模产出,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更需要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邮政这样一个网络型企业的管理体制,既要有高度的全网整体协同性,以保障网络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序进行,同时又要解决好集权与分权问题,赋予省级邮政企业较大的管理权责。

二、培育国有邮政企业文化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文化是生产力,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国邮政正经受市场竞争和电信产品替代的双重压力,同时凸显自身经营粗放和盈利模式单一的缺陷,只有建设先进和谐的企业文化,承担起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才能实现科学和谐全面永续发展。一是特别注意学习和吸收其他国有大型企业和国外发达国家邮政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激活机制、增强能力,做强快递物流、金融保险、电子信息等市场竞争激烈的邮政服务业务,做好函件普遍服务、党报党刊发行、机要通信等特殊服务业务。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中国邮政服务企业形象宣传,将树立邮政品牌形象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完美的统一起来,提供诚实守信、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经济便捷的邮政服务,是中国邮政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

从邮政发展战略的高度,实现现代邮政服务功能战略性提升,业务结构战略性调整,企业结构战略性转型,在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阶段做出中国邮政的新贡献。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力带动生产力,从而提升竞争力,必须建立中国邮政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解放和发展邮政生产力,企业和员工、客户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围绕和谐科学发展观,营造文化氛围,建设和谐现代邮政企业,实现邮政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企业,必须注重企业先进文化建设,用企业先进文化打造现代邮政服务品牌,这是企业经久不衰的秘笈,更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