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4 09:51:07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1

一、益智教育产品的概述

1. 益智教育产品的内涵

益智教育产品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是开发智力并具有教育功能的产品,这类产品既可以面向儿童,也可以面向成人。例如普通的桌面拼图、积木一般广泛被学龄前孩童接收,而像九连环、桌面游戏此类比较复杂的益智教育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则是成人。

2. 益智教育产品的发展与分类

益智教育产品兴起于最近几年,它是玩具当中的一种,它与玩具一样都拥有相当长的历史。按益智教育产品制作工艺和材料分类,其发展分为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在传统阶段,益智教育产品以传统的手工艺为技术基础,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我国的传统玩具的七巧板,它是汉族发明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益智玩具,在唐代已经出现它的雏形,是当时文人的玩具,后来演变成为今天的七巧板。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技手段融入益智教育产品当中,益智教育产品发展也就进入了现代阶段。在现代阶段,现代科学技术被人类所利用,人们从空间、节奏、视觉等智力方面进行设计研究,设计出有助于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的益智教育产品。

本文中,益智教育产品按其功能的不同,分为七大类,分别是:声光学习机、积木、智力拼装玩具、遥控玩具、拼图玩具、木制仿真玩具模型、DIY系列。

(1)声光学习机,实现了孩子与玩具的智能对话,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读书,也可以采用点读笔读书,轻松地可翻阅各类书本。此类儿童益智教育产品可以从网下载新的内容,让孩子学习到更多新的东西。

(2)遥控玩具,高科技含量的玩具市场日益火爆,智能遥控飞机、跳舞特技车、爬墙车等,含有高科技的玩具,是小朋友的最爱,同时它们也受到大人的追捧。

(3)积木,是教育和游戏的最优化结合。最早发明木质玩具并定出积木理论是福禄贝尔,他设计的恩物被很多教育界的大师所推崇,恩物也被许多国家所接受,被当成孩子们的基本玩具。未来积木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要保留积木的特性,并要开发出积木新的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积木在外观上更加流畅,结构上更加复杂,功能上会更加动感、新奇。

(4)智力拼装玩具,自身不能动,需要儿童自己动手去拼装,它们没有声光的声音和光影效果,但在玩具的造型上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5)拼图玩具,让儿童在一定的时间里,将一堆十分杂乱的图块,拼组成固定的、一块都不能错的美丽图案,这需要儿童具有很好的观察力和耐心才能完成。儿童很喜爱他们生活中的事物,如蔬菜、交通工具、动物、建筑等,如果把这些做成拼图玩具,一定受到他们的欢迎。

(6)儿童DIY系列益智产品,儿童可以自己动手拆卸、拼装玩具,并且该玩具富有变化,有多种玩法,让孩子不会感到厌烦。与传统的玩具相比,DIY产品拥有七十二般变化,深受孩子喜爱,并且它有着其独特的功能和内涵,足以能吸引儿童的兴趣。

(7)木制仿真玩具模型,是仿生活中的事物,主要运用造型的美感,让人认识事物和通过可爱的造型带给人快乐。

二、益智教育产品与玩具、益智玩具的关系

1. 玩具

“玩具”泛指用来玩耍的物品,通常与儿童或者宠物有关,现在也有为老年人做的玩具。玩具可以是自然物体,各种可以触及到的沙、石、泥、树枝等非人工制作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玩具。而根据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的界定,玩具是指“设计用于或预定用于14岁以下儿童玩耍的任何产品或材料”。玩具产品品种繁多,全世界玩具种类达15万种。

2. 益智玩具

由于智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以益智玩具也有两种定义方法。广义上的益智玩具是指能帮助玩家锻炼各方面能力的玩具,而狭义的益智玩具概念则恰恰相反,是指可以在玩家思维成长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开发作用的玩具。本文中所指的益智玩具是指可以让儿童在娱乐的游戏过程中发掘大脑潜力以及开发智力的玩具。

3. 玩具、益智玩具、益智教育产品的关系

益智玩具是玩具的子系统,只能作为玩具中的个别种类;而益智教育产品则是益智玩具的其中一个分支。益智教育产品和普通玩具不同,它能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创造力等,具有寓教于乐的效果。

本文所指的益智教育产品主要是指能开发儿童的智力和创造力、兼具教育功能和游戏功能的产品。益智教育产品不同于普通的玩具(如布娃娃、玩具枪等),也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用品(如教科书、文具等),它能使儿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既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提高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能力、意志力、合作性等心理品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益智教育产品的教育功能

在儿童活动中,益智教育产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积木到简单的组装式模型飞机,都属于益智教育产品。其特色就是使儿童在娱乐中去获取科技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开发智力。益智教育产品的出现并不是因教育产生的,但在不断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教育功能。从传统的益智教育产品如简单的两根竹棍做的竹蜻蜓,儿童在玩弄中找到欢乐,到现代的运用科技的电子学习机和电子化的乐高积木都体现了现代科技的高深概念。在这种概念下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同时得到了教育。从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改革中,近几年教育都要求无论家庭还是学校的教育都要以“人”为本,而人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是有思维的,是有延续发展的,是有社会融合性的个体,益智教育产品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着教育和影响的功能。

1. 益智教育产品在教育中的情感功能

益智教育产品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交往方式,有利于各种情感的产生。它作为自我情感表达的通道,成为儿童表现积极情绪、调整消极情绪的媒介。在消除陌生感、建立快乐感、培养兴趣感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益智教育产品可以培养兴趣感。儿童的兴趣感往往来自他们的好奇心和被探索对象的无知或兴趣。有了兴趣,心理上就会变得积极,观察力和想象力也会越发敏锐。如木制仿真玩具模型、智力拼装玩具等。木制仿真玩具模型,它是仿生活中的事物,主要运用造型的美感,让人认识事物和通过可爱的造型带给人快乐。而智力拼装玩具,其造型就是拼装好的玩具,它们能吸引儿童的兴趣,他们对自己能亲自动手拼装出小船、小汽车等生活中的物品而感到高兴。

益智教育产品具有吸引儿童感兴趣的特征,才能吸引儿童去玩,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一些以学习为主旨和载体的益智教育产品,例如声光学习机,在以前人们想象中,益智教育产品是不会说话的朋友,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陪伴着孩子成长,给孩子带来快乐和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教育玩具应运而生。它因为实现了玩具与电子数码技术的融合,因此具有了很强的教育特点,成为益智教育产品尤其是早教产品中的生力军。融合高科技的益智教育产品使孩子可以边玩边听边学,可以增强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对其他问题的理解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儿童看图、听音、辨别图的能力。

其次,益智教育产品可以缓解得失感。现在的儿童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6个大人围绕一个小孩转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小孩存在着不合群、不积极,或者太争强好胜的性格。通过合作类的益智教育产品,孩子由开始的独占欲强到学会和别人分享,体会了合作更容易成功,并从中学会了用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情感感受。缓解了迫切的得失感,会让儿童的情感更加积极向上。

2. 益智教育产品在教育中的思维培养功能

不同种类的益智教育产品可以帮助儿童认知周围的事物,同时也促进他们的感官器官的发育,让他们能通过感官来了解未知的事物。益智教育产品在深化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思维、塑造艺术思维和锻炼发散思维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益智教育产品可以深化形象思维。3-6岁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幼儿的学习也是通过感官的参与、具体的操作对事物的表征来获取知识的。儿童主要依靠直观、具体的资源来建构、丰富自己的经验,来认识生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益智教育产品的展现,让儿童触摸,能够深化他们的形象思维。

其次,益智教育产品可以培养创造思维。比如积木就是教育和游戏的最优化结合。儿童喜欢积木,是因为积木能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创造和再创造。它没有固定的玩法,没有对错之分,可以无数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还可以推倒重新组合。教育家格兹姆特认为,像积木这种玩具素材越简单,越能给孩子们以成就感,其想象力及幻想的空间也能无限延展。

再者,益智教育产品可以塑造艺术思维。好的玩具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一特性本身对于培养儿童审美情感、审美能力有着强大的功效。此外,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益智教育产品发挥其它教育功能有利条件。

再者,益智教育产品可以锻炼发散思维。目前,益智教育产品有一些很强的开放性,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深受儿童的喜欢。开放性强的益智教育产品意味着有多种“玩”的可能。儿童在游戏时,需要进行一系列选择、想象、判断、组合的活动,改造它们的结构或创造新的玩法。

此外,益智教育产品可以促进逻辑思维能力。例如,积木有不同的形状,圆的、方的、三角形的,不是简单的堆叠就能达到理想效果,而是需要一定的逻辑。这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就锻炼了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想要的形状和构造。

3. 益智教育产品在教育中的社会融合功能

首先,益智教育产品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协调性发展。通过益智教育产品训练,他们能够运用手脚协调性较快地做出相关的动作,同时手眼配合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比如鲜明色彩、流畅线条的益智教育产品,有助于儿童视觉的发育;能发出各种动物的声音或能够模拟大自然的声音的益智教育产品,有助于刺激儿童听觉的发育;能够运动的彩色球,有助于儿童触觉的发展。

用手活动的操作类智力教育产品,主要是让儿童手指小肌肉能更灵活,促进眼睛与手更协调的玩具,如积木、儿童DIY系列益智产品等。用积木堆出具有想象力的图形,儿童除了要拥有想象力之外,还需要他们身体的配合。积木有助于开发智力,训练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积木中的排列、接合、环形、对称等都对儿童的智力有好处,也给儿童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儿童DIY系列益智产品,这类产品能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能独立思考,同时又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所以,形色多样的益智教育产品是辅助儿童来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有效工具,可以帮助他们配合身上各种感官的反应,来接触和认知新奇繁华的大千世界。

其次,益智教育产品可以增进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例如DIY系列益智教育产品等,亲子共同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形象的自制玩具,在制作过程可以引导他们从中学习知识。

再者,益智教育产品可以增强儿童与小伙伴之间的默契。观察表明,两个儿童一起时比一个人单独玩更倾向于探究新的玩具,发现玩具新功能和玩法。儿童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愉快的结果,比如玩拼图时,可以由一人负责将图片归类找相近颜色,另外一人负责将找出的图片恰当地拼上去,也可以交换,遇到难题两个人还可以商量解决,这样一幅拼图很快就可以拼好。

此外,益智教育产品可以促进儿童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儿童在与他人共同玩益智教育产品时,他们需要互动,这将有助于儿童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即便与同伴发生了争吵,在发生矛盾中他们能很好地认识自己,这对其人际智能的培养有一定的益处。在整个的过程中,儿童需要与人交流,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通过与人争吵,可以有效地释放他们的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益智教育产品是一种蕴含丰富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玩具,它以轻松娱乐的形式阐述科学知识,展示科学现象,培养儿童学习科学的思维与精神,使儿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项目来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题“科普场馆益智教育产品的自主创新开发与推广”,项目编号2011B040200005)

参考文献:

[1]旷伟. 基于儿童益智类产品的设计与研究[D].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雷雳.发展心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著.《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理解与实施[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年.

[4]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著.《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5部分:玩具》理解与实施[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年.

[5]赵吉美.幼儿益智玩具设计研究[D]. 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J. H. 弗拉维尔等著,邓赐平、刘明译.认知发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吉亚娟.论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以科学玩具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8]罗哗.科学玩具的教育价值及设计研究[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2

智力是心理学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领域。教育的本质是要提升人的素质。而智力作为个体认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也就成了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如何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处于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小学教育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教育,对学生为了的成长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小学生进行智力训练和教育,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成功智力教育是美国心理学家R.J.斯滕伯格提出的观点,即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的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指出个体在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下,强调学生个体目标的实现,促成学生个人生活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就成了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因此,在新一轮课改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并加强从成功智力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智力

成功智力主要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个体能对环境作出调整,并及时适应,以达到个人的预期目标。也就是说对各种环境进行分析和调整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现成功智力的教学,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智力。所谓的分析性智力就是指分析、评价、解决并评价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让学生的心理活动有目的有方向的朝这一目标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一个问题情景出发,沿途解决科克服多重障碍,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讲解式的教学方式,把成功智力教学的模式引入其中。具体来说就是以“让乌鸦喝到水”为根本目的,在教材提供的情景上加入新的情景元素,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最终实现“乌鸦喝到水”的目标。教师可以设置“瓶子附近没有小石块,那乌鸦怎么办”、“瓶子附近的小石块不够,怎么办”等这样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当然,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尚未成熟,教师在答案的要求上,不能有太大限制,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认同并且表扬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和荣耀,让学生达成他们心中设置的目标。这样,通过对学生分析智力的训练,就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情景时,能够尽快的适应,并找到解决的途径,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智力

要成功,就少不了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因此,要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的必然要求。成功智力的运用也需要对学生创造性智力的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智力指的是一种超越已有知识和信息并产生新的独特的思想的能力。创新性智力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心智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具有创造力、活泼、充满激情和想象的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育成功智力的实现,也要依赖于学生创造性智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个人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要突破传统的“教”与“学”地位不平衡的状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培养学生个体的创造力当成语文教育的关键。毕竟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气息的学科,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极大的空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门学科。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学习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拓展,引导让学生的思维从教材和课堂上跳出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让学想出除了“草船借箭”的方法外,的其他能借到箭的方法。只要学能自圆其说,符合历史条件,教师就应该认同、支持并引导学生对解决方案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以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方案。通过这样的创造性培养,可以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适当的引导,增加学生学习及生活目标成功的几率,增加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这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智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决定着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实践性智力指的是个体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教育不是空谈理论,而是要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个人素质的提升,在实践中实现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它不等于学业上将的智力。因为,当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学生是“高分低能”,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智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真正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并为学生的成功打下心理和智力基础的关键。例如,在学习《灯光》时,教师可以在教材之外布置一个具有实践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制作一盏灯,然后拿到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并评出“最美的灯”,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在增加学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智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个人成功的目标。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小学教育的重点。为了学生未来的成长,有必要从成功智力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为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更多的成功因素。当然,实施成功智力的教学方式不是单独的对学生进行分析、创造和实践性智力的训练,而是要有目标有秩序的进行综合,才能真正的达到成功智力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3

[中图分类号]G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3-0078-05

一、智能与智能开发

智能的定义有多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总结的智能定义不同。从智力与能力的角度出发,可把智能定义为智力和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从潜能的角度出发,可把智能定义为智力潜能;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出发可定义为一种人性整合的生活操作模式,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智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能力改进并扩展自己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并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

根据智能的概念,智能开发有如下几种情况:(1)从智力与能力的角度出发,智能开发是指对智力与能力等诸方面综合素质的开发训练与培养。(2)从潜能的角度出发,智能开发是指对智力潜能的开发训练与培养。(3)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出发,儿童智能开发是指在儿童发展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利用一定的环境与资源,通过科学的方案,对其进行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各要素进行开发训练与培养,达到提高素质、开发潜能的目的。

儿童智能开发包括0-3岁、4-6岁、7-12岁三个年龄阶段的开发训练与教育,即对应的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三个阶段。随着儿童年龄的不同,其生理、心理与智能发展状况差别很大,需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地智能开发训练效果,达到较为满意的素质教育目的。

二、儿童智能开发的类型及要素

1.多元智能开发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开发是指针对儿童的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等八项智能要素进行开发、训练和培养。

2.全脑开发

所谓全脑开发,即对人的大脑进行左脑与右脑两大部分实施智能开发。(1)左脑开发:左脑具有语言性、分析性、推论性、部分性、意识性、时间性、连续性。其左脑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左脑常用来组织语言、掌握生词的意义、计算、按顺序背诵数字和生词。主要负责语言中心、逻辑数理、综合思考、人格行为模式等。所以常称左脑为“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2)右脑开发:右脑具有非语言性、关联性、直观性、无意识性、空间性、全体性、同时性。右脑主要负责记忆人脸、认识环境中的声音(自然音)、旋律、噪音、掌握视觉形态(知觉和分析图片、相片)之类构造性弱的事情。

3.五力智能开发

根据智力要素分析,五力智能开发包括对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五大要素进行开发训练和培养。

4.五商智能开发

所谓五商智能(5Q)开发是指对儿童的智商(IQ)、情商(EQ)、健商(HQ)、财商(FQ)、德商(MQ)等五大要素进行开发、训练与培养。

三、儿童智能开发专题网站的设计开发与建设

(一)网站建设的需求分析

1.社会需求分析

纵观世界各国,对儿童的智能开发训练与培养都十分重视。美国于1989年率先推出了全国性的脑科学计划,把1990-2000年命名为“脑的十年”;1996年,日本开始启动为期20年的“脑科学时代”计划;2003年月1月,启动了“脑科学与教育”研究项目,逐步构建出理想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教学方法;1998年,法国推出了“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学会动手、具有科学素养和能力”的教育纲要。1998年,我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人脑的开发,其意义甚至大于物质的开发和利用。”从上世纪末到今天,智能开发已成为世界的教育潮流之一。

2.学习者需求分析

有关调查报告指出,儿童早期智能开发的理念得到家长的广泛关注,但存在一定的误区,家长对儿童智力开发认知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儿童保健门诊都提供较为简单的保健服务,如测身高、体重等,普遍忽视儿童智力发育的指导,迫切需要开展儿童智力发展的指导工作,并借此提高保健人员的服务能力。因此,儿童智能开发专题网站的需求者包括家长、儿保与幼教人员和其他教育者,家长通过本网站平台学习儿童智能开发的知识和方法,掌握智能开发的有效策略和技术,并进行经验交流互动,儿保与幼教人员通过网站平台学习儿童早期智能开发经验与技巧,儿童保健专家通过网站平台科学研究成果,指导儿保与幼教人员及家长进行儿童保健与智能开发。

从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这个角度出发,可分析出儿童智能开发专题网站的内容需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智能开发环境(平台)的需求。儿童智力的发展除与年龄、体重等生理条件相关外,生活经验与环境也极为重要。其中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教育程度等本身特点),通过基因遗传和环境刺激相互作用的方式可较大地影响着儿童智力的发展。除此之外,社区、保健所、托幼机构干预等早期教育方式对儿童智力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现实情况下,大多数父母忙于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早期教育机构进行面对面互动,并寻找专业资料思考如何构建环境刺激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早期教育机构则受限于服务渠道的匮乏、服务管理方式的陈旧。因此,家长和早教机构都期望有一个网络智能开发环境,能够在他们之间构建早期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教学互动、服务管理的平台,满足他们对儿童进行系统早期教育的需求。

(2)智能开发数字教学资源的需求。儿童智能开发的教学资源目前较为丰富,按通俗程度主要分为专著、科普、日记、手册,网络资源大多表现为电子书籍的形式。要达到较高水平的智能开发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数字教学资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资源的内容与理论方法既要求科学、正确,又要求这些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易学、易用、易操作。该数字化教学媒体主要有课件、网络课程、素材库,所有这些资源的具体内容,应紧紧围绕智商、情商、健商、财商、德商,多元智能中的八种智能要素及左右脑开发中的诸要素进行设计开发,以满足广大家长对儿童智能开发与教育的需要。

(3)智能开发方法与策略的需求。据调查,在我国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教育中的极端情况。一是对儿童过份溺爱,过份溺爱的孩子,在与其他孩子相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谦让,表现出生活与社交能力较差。二是过分严厉,过分严厉的家长常常只注重于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这类家长表现出重智商,轻情商、健商、财商与德商的教育方法。

故儿童智能开发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要丰富,既要有儿童

智能开发与教育的理论,又要有儿童智能开发与教育的教学方法、策略与模式等内容,使广大师生与家长在对儿童实施智能开发与教育过程中,有内容可教,有方法可循,有模式可依。因此,儿童智能开发与教育方法、策略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迫切需要的内容。

(二)网站的教学设计

儿童智能开发专题网站的主要目标是向家长传播正确的智能开发理念和科学知识,让他们掌握并灵活运用智能开发技能,针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智能开发实践。因此,专题学习资源、学生对专题知识的学习以及基于专题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显得非常重要。

1.网站的教学设计

(1)专题学习内容设计科学、前沿,结构完整。儿童智能开发专题网站中,专题知识的学习是基础。为此,本网站大量参考儿童智能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合理组织其内容结构,将儿童智能开发专题知识分为“多元智能开发”、“智力要素开发”、

“五商智能开发”、“基于儿童成长特点的智能开发”、“全脑开发”五大模块。其详细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儿童智能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内容结构

每个内容栏目下专题知识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建设按照如下的策略进行:

――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发育特点选择学习内容。对0-1岁的婴儿,其生长发育特点比较快,应以周为单位对其进行生理、心理与智能等方面的发育特点总结;对1-2岁的幼儿应以月为单位,进行发育特点的总结;对3-4岁的幼儿应以三个月为单位,进行发育特点的总结;对5-6岁的幼儿应以半年为单位,进行发育特点的总结;对7-12岁的儿童应以年为单位,对其进行发育特点的总结。

――根据儿童发育情况,抓住智能开发的最佳时期,选择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实施卓有成效的智能开发。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与智能的发育情况,及成长过程与智能开发的最佳期,实施有效的智能开发。如出生后10-11个月,是婴儿语言能力开发的最佳期,此时应以培养儿童的语言智能为重点;2-3岁是计算能力开发的最佳期,此时应重点开发婴幼儿的计算能力;3~5岁是儿童音乐能力开发的最佳期,此时应重点开发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等。

――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恰当合理地选择学习内容进行智能开发。如前所述,常用的儿童智能开发类型有五种,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按照不同儿童的发育特点、个人特长、兴趣与爱好,尽量包含各种儿童智能类型开发训练的知识、方法、策略,使得家长能够恰当地选取上述类型中的某一种,对其进行相应的智能开发训练。

每个儿童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智能状况,不同儿童其发育特点与智能状况不同,学习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每一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尽量包含各种不同类型儿童智能开发训练的知识、方法、策略,使得家长实施有效的分类、因材施教,使每个儿童享受到适于自己成长发展的智能开发训练与培养的方式和方法。

(2)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简洁、形象,易读、易学,具有针对性。良好的内容表现方式能够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对内容的理解。儿童智能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将内容表现方式分为媒体呈现方式和内容表现形式,总结目前的专题学习网站中这两种形式采用的常见类型,最后根据儿童的特点与兴趣爱好,恰当地选取教学内容与案例的表现形式(如表1所示)。以期掌握概要知识和技能。

2.网站教学策略设计

(1)提供丰富的专题资源库。自主学习是专题学习网站学习的一大特点。为了让家长掌握智能培养方法、策略和模式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必须提供给家长丰富的儿童智能开发最新进展报告,智能开发案例库、音乐库、动画库、视频库、游戏库、书籍库和智能测量专业工具。这些资源库可以同时为家长进行儿童智能开发实践提供工具支持。这些资源库大多按照易操作度,适用年龄,适用智能开发类型,儿童发育特点、个人特长、兴趣与爱好,推荐度分类,并提供高级检索功能。用户能按照资源的标题、分类别进行查询。

(2)设计适量的研究活动。通过与其他家长协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交流研究成果等专题研究活动可以深化和升华家长对专题的学习。在儿童智能开发网站中,儿保与幼教机构人员可以定期在“专题研究”栏目中发表研究性课题,有一定经验和成果的家长可申请加入课题研究小组,对专题进行协作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儿保与幼教人员提供研究方法指导,引导家长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和激励家长积极讨论,对研究的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3)提供学法指导、在线交流、专家答疑等学习支持服务。针对同一专题,家长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展现方式,自主控制学习过程。因此,儿童智能开发专题学习网站针对同样的专题知识信息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媒体形式呈现,并提供学法指导(包括知识地图、关键内容或词汇的解释等),来帮助家长对专题知识的掌握和意义建构。本网站同时也通过在线交流、专家答疑等功能对家长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支持服务,通过专题知识的提问和回复功能对家长的专题知识学习提供学习支持。

由于大多数家长没有网络学习经验,对专题学习网站也不熟悉。网站提供了网站介绍、内容导航、功能导航、在线帮助模块,并在功能设计时,尽量符合他们的操作习惯。例如,每个功能操作都提供了功能步骤导航、在线阅读内容提供了书签功能、个人显示风格设置功能以及笔记功能等。

(4)提供完整的评价机制。本网站中主要的评价包括知识学习评价、研究过程评价、研究结果评价。本网站针对专题知识内容设计了测试习题,家长在测试结束后,得到成绩反馈和相关学习建议。题目的形式主要有单选题、判断题、客观题、图例题、情景测试和游戏式测试。测试的结果应考虑到家长的经验影响。

对研究过程的评价是依据学生在论坛上的发言,判定其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依据学习同伴的评价,判定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纵观发言,判定其对问题提出及解决所做贡献。本网站采用的方法是家长互评发言等级(五分制)和儿保与幼教人员主观评分(五分制)按比例计算。

在研究活动开始之前,儿保与幼教人员要指定评价量规,以便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不同的研究活动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便在学习的最终阶段给出家长学习的总成绩。本网站采用的方法是在系统中内置若干评价量规项目,儿保与幼教人员在提出研究活动时,输入研究活动基本信息、权重值,然后选择量规项目,指定量规项目的不同等级,并详细说明每一等级的特征,形成该研究活动的评价量规。家长在参与研究活动时,可浏览研究活动题目、权重、描述、要求和评价量规,这样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便于家长进行自评和互评。

(5)提供家长参与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中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的机会。组织、指导家长参与专题学习网站的资源库开发和建设,有利于促进家长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他们收集素材甚至亲自动手制作素材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再理解、再建构的过程。本网站提供的大家争鸣栏目,让家长针对专题知识

发表论点,写明论据,并上传教学资源,由保健与幼教专家查阅并推荐,作为专题知识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形成也是一个研究活动。

(三)网站的模块设计

根据以上网站教学设计的理念,儿童智能开发网站包括以下五个内容模块,每个内容模块的实现依赖于网站的若干个功能模块。

1.在线学习模块

在线学习模块支持家长进行专题知识的自主学习。儿保与幼教人员通过知识编辑功能模块编辑选择专题知识类型,输入专题知识多媒体内容,确定知识内容的组织形式,通过知识建构功能模块收集家长编辑的专题知识多媒体内容,通过知识测试功能模块编辑专题知识测试内容,并指定测试题目未回答正确时所建议转向学习的专题知识内容。这些专题知识内容在在线学习模块中呈现,家长则通过该模块的专题知识显示功能模块学习专题知识内容,利用专题知识提问功能模块针对疑难问题提问,其他家长、儿保与幼教人员通过专题知识回复功能模块回复提问,家长同时可以使用专题知识测试功能模块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该模块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2.专题资源库模块

专题资源库模块是家长智能开发实践的支持工具。儿保与幼教人员通过资源编辑功能模块选择资源类型,编辑上传资源内容或者编辑智能测试工具,通过资源建设功能模块收集家长编辑的资源内容。这些资源按类别在专题资源库模块中显示,家长浏览或下载这些资源。该模块的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专题研究模块

专题研究模块是儿童智能开发的主要模块之一,支持家长之间的研究活动,为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智能开发方法、策略和模式提供帮助。儿保与幼教人员通过活动编辑功能模块编辑活动的基本背景信息、权重值、评价量规信息,通过活动建设功能模块收集家长编辑的研究活动内容,通过活动评价功能模块对每位家长参与活动给出星级评价,并浏览家长研究活动的总成绩。家长通过活动显示功能模块浏览研究活动信息,并经过经验等级功能模块核实是否有参加研究活动的资格。在线交流功能模块中,可以针对研究活动的研究过程、材料和结果与家长、儿保与幼教人员交流,在星级评价功能模块中可以对研究同伴的留言进行评价,通过专家答疑功能模块与儿童保健专家进行交流。该模块的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

4.网站帮助模块

网站帮助模块主要是为没有过多网络学习经验的家长提供的学习支持工具,它提供了网站介绍、内容导航、功能导航、在线帮助四个功能模块。网站帮助模块由系统管理员通过帮助管理功能模块编辑,家长通过网站帮助模块浏览。

5.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模块是为系统管理员管理整个网站的日志记录、数据库、注册用户、系统参数提供的功能模块。同时,也包括儿童保健专家、儿保与幼教人员、家长的注册登陆、个人信息管理功能,儿保与幼教人员的服务管理功能。

(四)网站的测试与试用

1.选择试用对象

对该网站的测试所选用的对象分别为亲子园、幼儿园与小学三种教育机构,每个机构至少选取6个样本,该样本的选取分别为山东、浙江、江苏各省的城市与农村中的上述三种机构各一家。家长样本选取12个,分别为山东、浙江、江苏各省的县级城市与农村各一个,地市级城市与省城各一家。

2.网站测试

测试人员根据网站的总体功能与模块功能对网站的性能进行测试,依据首页主要栏目进行逐一测试,看其栏目的内容是否与首页栏目内容相一致。如有误,由后台管理员及时调整、修改、充实、完善等。试用对象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阅读网站信息与内容,如阅读遇到困难或者信息查找迷失方向,可利用导航栏目进行快速有效的查找与阅读;试用对象既可对智能开发的内容、方法与理论进行阅读试用,也可对智能开发的案例进行阅读与试用等。如智能开发的内容、方法、理论与案例不科学、不实用,或者出现明显的错误与问题等,可通过网站的留言栏目留言,或通过媒体交互获取读者的信息反馈,反馈至网站管理员,以便对信息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更新等。

3.网站试用

让试用者访问本网站,试用时间为三个月,在试用期内试用者对试用意见通过留言栏目、媒体交互栏目实时上传至该网站,如智能开发的内容、方法、理论与案例不科学、不实用,或者出现明显的错误与问题,可通过网站的留言栏目留言,或者通过媒体交互将读者的反馈信息及时反馈到网站管理员,以便对信息内容进行修改、充实、更新等。也可以采用跟踪调查的方法对其网站的功能、智能开发的效果与作用等意见进行总结与汇总,以便对该网站的功能的实现,网站内容与信息中的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评价,使该网站开发建设得更好。

四、结束语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4

一、网站的构建 

 

1.网站框架设计 

我国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据调查,全国已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中学不超过十所。事实上,对于人工智能这一前沿学科,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对于该课程的开设也一直处于观望状态。考虑到人工智能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网站的主要对象,我们以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教材《人工智能初步》为基础,按教学内容设置和划分栏目,同时又围绕“学人工智能、教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专题”四大专题进行内容重组。当然,网站的基本架构并非一成不变,它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检验与修正,最终实现网站的完美架构。依据上述思路建构的网站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网站的栏目设计 

 

新闻栏目以图文的形式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情况,这是激发并维持广大师生关注人工智能的基础,也是师生获取最新信息的窗口。子栏目“中国动态”“欧美动态”等分别介绍了各地区最新的人工智能信息,尤其是机器人产品的新闻。子栏目“会议论坛”,“比赛通知”为师生、参与比赛提供服务。 

论文栏目是作为资源型网站的基础。子栏目“教学研究”主要面向从事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者和教师,探讨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案例、推荐教材和参考书,为更好的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子栏目“学习乐园”主要面向学生,展示活动实录、阐述学习感受,聆听专家意见,为更好的学习人工智能提供事实参考,教师也通过“学习乐园”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感所想。子栏目“赛事规则”介绍了各个地区和各级机器人比赛的一些规则,有利于师生更好的进行人工智能的教与学。 

资源、视频、图库、酷站:这四个栏目是资源型网站的核心。尤其是资源模块中的子栏目“电子书刊”“教学课件”“人工智能软件”分别以不同的文件格式向师生提供教与学的资源,使其能快速准确地获取符合需求的资源,免去了在因特网上盲目搜索出现大量冗余信息的麻烦。网站整合了文本、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资源,增强了网站的吸引力和信息的可阅读性。 

爱问栏目是作为学习型网站的基础,也是本网站的一大特色。“爱问”是采用了模仿“百度知道系统”的程序设计,更注重知识的答疑解惑。我们将此栏目划分为“学人工智能”“教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机器人问题”四个子栏目,师生可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提问、回答问题、搜索问题等操作。同时,设立了积分制,激发师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热情。 

用户中心栏目是学习型网站的核心。作为一个专题网站,必然要十分强调学习的功能。子栏目“网络书签”的功能可以使学习者记录自己所浏览过的或所感兴趣的网页,便于在下次登陆后继续学习。在子栏目“信息”功能中,学习者可以新闻、论文、资源、爱问等信息,待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即可在网站中显示出来。另外,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此模块要求学生提交作业,便于教师随时随地的批改作业。 

 

二、网站的访问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教育专题网站从开设至今将近8个月的时间,已经有超过1万的独立访客访问了本站,我们选取了最近访问的2000位独立访客进行研究。通过对地域、被检索方式、受访页面及回头率的分析,可为网站下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为其他人工智能教育类网站的建设,在网站的用户类型,网站的内容选择与更新,网站的推介宣传等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 

 

1.地域分析 

在统计到的访问该网站的地域中,国外共有12个国家访问了本网站。国内除西藏、澳门之外,其他省份、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都有访问过本网站,这为我们今后在高中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是,通过图2的数据我们也可看到,各个地区间的访问量差距较大,并且访问量靠前的几个省份基本上是沿海地区,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访问量比较少,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加强网站本身的建设和宣传,更要把人工智能教育的理念推广到中部和西部地区,使那里的中小学师生也接触人工智能的知识,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美好前景的向往。 

2.被检索方式分析 

搜索引擎是网络上最常用的获取资源的方式。掌握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情况,有助于了解网站的被检索方式。统计搜索关键字的次数,有助于了解网站被检索访问的原因。在专题网站建设完成后,向“百度”、“Google”等大型搜索引擎系统提交收录网页申请是极其必要的,它有利于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访问量。而在网站中增加“人工智能”,“prolog 源程序”等文字内容,将会有利于用户在盲目搜索时能访问到该专题网站。 

3.受访页面分析 

受访页面是指用户访问该专题网站时所停留的页面。通过对受访页面的统计,使我们能够掌握用户相对较为关注网站的哪些内容。表1数据中“学人工智能”占23.82%,“资源下载”占了16.32%,表明用户对人工智能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还停留在“学”的层面,远未达到“教”的程度。人工智能教育类网站在建设中,如果能提供大量的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可下载资源,将会显著提高网站的受欢迎度以及用户的认可度。 

4.回头率分析 

在网站访问统计中,通常将距离上次访问超过12小时的再次访问记录为一次回头。通过对回头率的统计(表略)看出该专题网站的粘性不是很高,尤其是3次回访以上的用户还不多。通过对部分用户访谈后了解到,网站的更新速度慢,资源较少,内容偏难是其不愿进行多次回访的主要原因。所以,人工智能教育类网站在维护期间要注意内容的时效性、丰富性、通俗性才能保证网站访问的可持续性。 

 

 

三、网站建设的若干思考 

 

目前国内外有关人工智能的专题网站不多,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网站更少。在可供借鉴的成熟案例较少、研究又处于刚起步阶段的情况下,有必要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通过上述访问数据的分析,以及在人工智能教育专题网站建设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运行阶段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类网站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充分关注用户信息 

访问量是综合类或门户类网站的生命线,应当尽可能地拓宽访问者的类型与层次。但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专题网站的学科性特点甚至比普通的专题学习网站还要突出,因此单从访问量上来说,它是无法和门户类网站相比的。所以在建设的初期首先就要考虑的网站的对象问题,也就是要关注哪类人访问了网站。只有准确的掌握了用户的信息才能更好提供用户需要的资源。 

在这里,人工智能教育专题网站是通过以下三种手段来获取用户信息的。 

第一,用户必须注册才能访问网站,注册的内容包括年龄、身份、学历,电子邮件等内容。 

第二,在网站中设立“网站调查”栏目,可以对“你是如何知道本站的”,“你觉得本站建设的如何”等内容教学在线调查。 

第三,通过“中国站长站”等专业的数据收集程序来获取用户基本信息,可收集到用户地域、受访问页面、用户回头率等信息。只有掌握了准确的用户信息,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2.与用户携手共建网上资源 

人工智能的子学科门类众多,仅高中教材《人工智能初步》中就有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等多个主题。而且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相对薄弱,很多资料都是外文的。任何一个人要很熟练的掌握人工智能的各个内容是很困难也是不现实的。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也体会到,仅仅依靠课题组成员很难保证网站资源库内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所以在网站最新一次改版中,我们增加了用户的信息功能,使得用户自己可以新闻、添加文章,上传资源,只要经过管理员审核即可在网站中显示。 

另外,在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提交文本和视频资源,并将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指标。这些举措保证了网站内容更新的时效性和内容的针对性。用户所的就是用户所关注的,用户所关注的就是网站所要收集的。 

3.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网站作用 

目前,全国高中开设了“人工智能初步”选修课的学校极少,教师手头上可供选择的教材也只有5套。从专题网站上统计的数据来看,虽然网站目前的用户主要是教师,但“学人工智能”页面访问量却远多于“教人工智能”。从这些情况看,单靠几个人工智能教育类的专题网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现阶段所面临的窘境。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研修班、会议论坛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例如,我们就在2007年5月25日至27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全国首届“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研修班”,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70余位信息技术教师及教研员参加了研修班的学习。在研修活动中,教师不仅学习了人工智能的知识,也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充分了探讨和交流。本次研修活动结束后,人工智能教育专题网站则成了学员们交换信息、交流体会、共享资源的有效平台。 

 

四、结束语 

 

总之,借助专题网站的平台作用开展各种活动,不仅弥补了人工智能教育网站缺乏面对面交流和互动的缺点,也为把网站资源建设的更具针对性提供了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剑平. 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3,(1).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5

正确认识音乐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多年来,音乐课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娱乐和消遣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是陶冶情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另外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美育功能。

人们所认识到的这些音乐教育的功能,实际上只是音乐教育的“副产品”,人们把音乐教育只是作为“其他学科”,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纯属认识上的误区。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同样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音乐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基础教育的课堂,应当属于智育的范畴,而不应当用美育来淡化它,更不能用德育来统辖它。

为什么说音乐属于智育的范畴呢?

第一,我国在制定教育方针的时候就提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很显然,德智体三育就概括了当时已经设置的课程。体育的概念是很明确的,并且学校所开发的课程也用此名。德育显然包含了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尽管许多人认为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但我们不能将实现某一目的的辅助手段混同于其目的本身。因而,音乐不能属于德育范畴,应当属于智育范畴。

第二、音乐具有其他智育学科的共同属性。智育,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样我们要判断一门学科的教育是否属于智育只好把它与“典型的”的智育学科进行类比。?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所有的智育课程都有作为劳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属性,音乐课同样具有这方面的属性。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音乐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音乐方面的消费成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商业化,音乐工作的职业化,使得音乐人的工作与其他职业没什么区别。所以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也就同其他诸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智育一样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矗?2.在音乐学科中,无论是音乐创作、鉴赏、表演、评论都有其自身的研究领域,并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一门学科。而无论从事其中哪一项的学习,学习者都需要理解、想象、联想、记忆、创造诸思维功能的参与。多种思维功能的参与,说明了音乐学习具有与其他智育学科一样的脑力劳动特征,即具有智育特征。(若不同的话,那是在学习器乐过程中,还需要眼、耳、手、脑甚至嘴各身体器官的精密协调。)遗憾的是人们习惯上以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教学来衡量、看待整个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几首歌,奏几首曲,其教学方式是“匠人传艺”式的,无须思维,更无须创造性。这实在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在音乐课中学习演唱、演奏技能、技巧,同其他应用学科的基本技能一样,仅属于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手段,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和目的。?3.音乐同文学一样部属于艺术领域,既然文学跟语言联系在一 起属于智育课程,那么,音乐依理应当纳入智育课程。从本质上讲,音乐作为一 门学科,其特征与其他“智育学科”没什么两样。

第三,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加强音乐审美来培养应有的音乐能力,这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它是基本素质教育之一。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6

一、课题名称

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促进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

二、课题界定

在武夷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中,目前主要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残疾或多重残疾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他们很难主动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来,常常表现为缺少兴趣,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性情冲动,不良行为的体现等等。就康复效果而言,也是收效甚微,如何帮助中重度智障儿童强化记忆,提升能力;如何使康复教育效果最大化等等问题困扰着我们,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头病。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

周仁来说:“刷新是工作记忆一个重要的中央执行成分,主要功能是监控输入信息,用与当前任务相关较大的新信息来替换与当前任务联系不大的旧信息,以不断对记忆中的内容进行修正。通过训练工作记忆提高流体智力为该领域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研究希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方式激发起孩子们对参与到特殊教育康复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特殊教育康复质量,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将结合本校特点,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教育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在我校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工作呈现多样化,不断的通过工作记忆来刷新功能的训练,以帮助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组成员在普通小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研究做的比较多,并取得丰硕成果,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在特殊教育方面论证不足,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近年来特教逐步被更加重视,医教结合将是主流,智力潜能开发不容忽视。

四、课题研究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周仁来表示,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工作记忆的功能,探索人类认知活动和认知神经的可塑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教育领域,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研究也可以为儿童智力开发,特殊儿童的治疗、干预和教育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说:“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研究可以为特殊儿童(如学习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的治疗、干预和教育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可以为工作记忆缺陷个体(如认知老化个体)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有效的训练工具;对于人类认知活动与大脑神经可塑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我们将结合前沿理论知识经验和已有的技术能力进行实践研究,以便更好的帮助智力障碍儿童通过工作记忆训练,提高流体智力,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帮助学生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言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3)、帮助学生进行行为缺陷的矫正。

(4)、帮助提升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

(5)、通过此项研究,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与特殊教育对象感情的交流。

(二)、研究的内容:

(1)、融合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生活适应课程。

(2)、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帮助提升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

(3)、在教育康复课程中,有效的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行为的矫正

六、实施方案(说明研究的方法、步骤)

(一)、研究方法:

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比较法和分析法。为 “融合信息技术后,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进行研究。

(1)、借助医院测试证明和我校心理、智力测试筛查测试仪器为课题研究收集第一手参考数据,为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个案辅导”等教学环节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找出优劣,进而改进、完善特殊教育康复活动。

(3)、比较法:是通过对本课题活动开展的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研究者对研究现象的认知。

(4)、分析法: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对象行为问题的原因或结果进行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7月—9月)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申报、制定实施方案等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12月)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医学证明资料及进行相关筛查测试工作,确定实验对象。

第三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具体步骤如下:

(1)、(20XX年1月—20XX年3月)为课题组试验、求证阶段。按照新的教学设计导向进行实践。

(2)、(20XX年4月—20XX年2月)为课题完善、推广阶段。组织中期评估,撰写中期评估报告,并根据中期评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结题阶段。学科课题组写成结题报告、材料自查、整理,做好结题工作。

七、研究队伍

本课题研究队伍由新丰小学3位教师组成,共同承担研究任务。

课题主持人:何煦儿(武夷山市新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参加人员:陈珉(新丰小学副校长)、梅霞莉(武夷山市新丰小学财务)

具体分工:何煦儿操作实施,陈珉信息技术指导,梅霞莉收集整理资料

八、预期成果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7

1.改变对学生的认知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我们要改变以往对学生的认知,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技校的学生,经历了中考和高考的失败,是别人眼中的差生。我们要改变以往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观念,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挖掘,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个方面成才,正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

2.重新定位教学观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鼓励学生参加多种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技工教育,课堂教学和车间实训兼而有之,怎样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对接,需要我们老师认真分析,认真总结,既不是单纯的理论传授,也不是单纯的车间实训,而是将理论和实践尽可能地糅合起来,就是我们说的一体化教学,或者是以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教学,让每一名同学都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重新拾回对学习的信心。

3.重新定位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技工教育在这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更重要的要考核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技能过硬知识理解欠缺的学生同样是好学生,毕竟技工教育应该以技能为主,而不是以纸笔测试为主。

二、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1.教育目标的定位

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学习技能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根本任务的不同,决定了技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一流的技工,总书记在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因此,一流的技工是一流产品的前提和保证,技工教育承担着培养技工的任务,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要敢于创新,不重知识重技能,不重升学重就业。

2.教育目标的转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量化和考核一个学生的全部。显然,这种评价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提出了“双核型”人才培养目标,即不仅要具有核心职业技能,还要有核心职业素养。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突出他们的优点,因材施教,不以成绩论英雄,最大程度地释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在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结构各种功能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不同个性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任何一种智能,尽量按照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结构提供发展、成长的条件和机会。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8

【基金项目】1.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一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项目”《信息化视域的高职能力课WSQ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课为个案》”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JHYYB15272;2.沈阳大学“2014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项目”《探索移动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能的研究――以大学语文课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1056。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09-02

智能手机自问世以来,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内容倍受青年人尤其是高校学生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高校在校生的智能手机持有率已接近百分百。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一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智能手机深受学生喜爱,能否利用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为学习服务呢?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教育部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明确的政策促进教育信息化改革,教育工作者要跟紧时代潮流勇于创新,投身于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去。

(1)当前,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掀起了信息化改革的大潮,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可见,国家从政策层面大力提倡和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这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制度的保障,清楚地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避免了盲目性和混沌状态。

(2)教育信息化改革在我国属发展阶段,需要花大力度加以推进和完善。教育部2012年3月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提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明确指明,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起步阶段,由于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多观念需要转变,很多做法需要尝试,很多传统需要颠覆……在历史发展的转折阶段,作为教育者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机遇,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遗余力地投身于改革中去。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软件与硬件的发展升级,为智能手机应用于教学提供了充分条件。

(1)硬件上,智能手机的内存强大,并支持内存扩展,可以存储更大容量的数据文件;它小巧的体积,方便随身携带,为随时随地使用提供便利;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不再受限:一是拥有足够大的电容量,二是产生了移动电源。

(2)软件上,网络接入速度加快,尤其4G手机的问世,可以迅速访问互联网,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覆盖率增加,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省高校基本都达到这一目标;智能手机相关软件的开发为实现学习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如即时通讯,语音功能的开发等。

3.学校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阵地,应为改革者提供充足的濡养。

(1)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下,政府部门以下发通知和评估检查等方式,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都纷纷按照国家和政府的规定,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自身的硬件建成。如设立独立的信息中心,设立信息中心专业负责人,建设校园网络和信息化教室,进行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的培训,参加信息化项目比赛,在教改中侧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立项比重,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及网络办公等等。

(2)学校硬件建设上基本满足了信息化评估的指标要求,但思想认识还需提高。比如以上我们提到的无纸化办公、开视频会议、用微信群和QQ群发送通知,电子成绩单,学生成绩系统等信息化范例,我们通过智能手机几乎都可以操作。但事实是,如果我们在工作的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操作手机查询以上信息,人们就会以“他在玩手机”而论之。

4.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始著民,他们对智能手机的态度非我们所能理解,教师应该采取大禹治水的办法因势利导,顺应之,利用之,因为疏通永远比拦堵更有效。

手机的通讯功能已不十分重要,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的其它功能,如资讯功能、学习功能、娱乐功能等,笔者调查,近98%的学生把手机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几乎是离不开智能手机的。在他们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学习方面问题还是生活方面的问题,学生们第一反应就是拿出手机上网查询。

基于以上方面,再用传统的教学标准来衡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者要另辟蹊径,重新审视教学环境,制定教学规范,提高课堂活力。

(1)教育者首先要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手机是娱乐工具,与学习无关。

第二,上课看手机是不听课的表现。

第三,好的课堂是专心听讲。

第四,听讲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第五,每节课从头讲到尾才是负责任的老师。

(2)面对信息时代,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掌握教学新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最大化。

a.启发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已知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授之以渔的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b.探究式。学生独立研究,以开放性的课堂,团队合作的方式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学类型。

c.讨论式。学生围绕题目,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d.参与式。让所有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参与,都是有均等的发展的机会。

(3)教育者应大力开发智能手机的学习功能助力教学,大量国家精品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的推出为学科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提供了基础。

a.学生课前通过智能手机登陆知识界面学习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测试和答疑,实施颠倒课堂的教学方法。

b.学生在课前或课上观看(学习)教学视频,掌握某知识点的学习方式,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方法。

c.学生在课前或课上观看(学习)在线教学视频,掌握某些知识点或某项系统知识的学习方式,利用Moocs开展教学的方法。

(4)教育者利用智能手机的辅助功能参与教学,即顺应了时代的特点,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有些时候,无声的交流更能贴近心与心的距离,更便于师生情感的沟通。

a.利用QQ群或讨论组功能点名

教师按学号以10人为一组,40人班级为四组,然后分四次下达命令,每次命令一组成员将本人学号以文字信息的方式发送至对话框,教师通过快速浏览每组学号,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点名工作。

b.利用QQ群或讨论组等软件互动功能与学生实时交流,比如学生可将自己思考的答案或讨论结果以信息形式发送给教师,教师进行个别或全体点评。或者教师在课后作业环节给学生即时答疑解惑,即时反馈信息等。

c.利用录像、播放功能生成视频案例,即时动态点评。如《教师口语》课中关于教育教学口语的内容,为便于点评案例,在学生表演时录像,然后通过大屏幕播放,实施动态点评。

d.利用录音功能做听说辨音练习。如《普通话》语音教学、《英语口语》语音教学中,学生可以反复进行听说训练,不限时间和次数反复做听说练习。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又打消了学生的顾虑。

e.利用照像或录像功能进行课堂记录。据观察,课堂上学生已经自觉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的照相和录像功能进行教学内容的记录和存贮。

5.教师要坚定改革信心,把创新与实践放在首位。

(1)信息化教学改革中,上有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教师进行信息化改革的信心倍增。

从近年的信息化大赛参赛情况可见一斑,仅以我省教育厅举办的信息化大赛为例,近三年来,参赛选手逐年稳定增加,参赛作品数量和种类激增。自愿接受信息化培训的教师人数连年增加。从每年的参会、研讨、培训会来看,不但是年轻教师积极参加,中年以上教师也充满热情。这些充分说明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魔力,正期盼它越来越成熟、壮大。

(2)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进程中也遇到一些困惑。

第一,目前高校教学环境中智能手机处于尴尬的境况。处在夹缝中畏手畏脚的改革是难以获得收效的。

第二,要转变学生的观念。一部分学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上课如果不从始至终地讲个不停,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的这一态度急需扭转。

信息化时代,知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教师永远不要想着把自己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要想着从教师这学到以后会用到的全部知识。

总而言之,智能手机将以灵活的姿态呈现在教学领域,这是勿庸置疑的。伴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我们不应取其精华,本着正视的态度,让智能手机助力教育的发展,必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詹青龙,张静然,邵银娟,李玉顺. 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迈克・沙尔普斯教授的对话[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3):1-7

[2]金延旭. 便携式网络教学模式在师专大学语文学科的构建与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18):61-64

[3]郭小琪.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2014

[4]罗宇,岳淼,朱力强,陈仕品. 基于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移动学习[J]. 科技信息. 2010(03): 397-460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9

随着社会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脑机器人教育走进我们的课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智能电脑机器人技术融合了机械造型、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而这些充分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多个领域的重要内容,更是智能技术的结晶。智能电脑机器人作为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智能平台之一,必将承载起信息技术教学新载体的任务,给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活力。 智能电脑机器人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使学生了解智能电脑机器人发展和应用状况,理解智能电脑机器人的概念和工作方式,打破对智能电脑机器人的神秘感,为进一步学习智能电脑机器人技术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使学生掌握为一种智能电脑机器人下载程序方法,了解智能电脑机器人的传感器和驱动装置。体会语言程序是智能电脑机器人的灵魂,学习为智能电脑机器人编写程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和比赛项目,使学生在为机器人扩充功能的过程中拓展有关数字电路方面的知识,在组装扩展机器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鉴于此,智能电脑机器人教育走进课堂的必然性已经在近两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以校外科技活动为动力,在校内以科技活动小组的方式出现,而更深一层的是要以信息技术课内容之一出现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

二、 智能电脑机器人与程序设计的有机结合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程序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等起着得天独厚的作用, 但在强调程序设计教育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反思存在的问题。对于初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以往的程序设计媒介很难使初学者看到程序设计的应用效果,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这正是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主要缺陷。

而恰恰正好,我们教学所编写的程序是智能电脑机器人的灵魂,让学生通过为机器人编程序来学习程序设计的知识是程序设计教学入门的最好方法。在学习为机器人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会建立成功的信心,从而取得程序设计学习的兴趣。将智能电脑机器人作为程序设计学习的载体,会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智能电脑机器人使程序设计的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智能电脑机器人对学生引发的程序设计的兴趣还会对算法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通过程序设计更好的学习有关的算法知识。

三、 智能电脑机器人成为综合能力培养的平台

编写程序是以智能电脑机器人为平台的学习内容之一,在编程序的过程中学生要了解智能电脑机器人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并根据机器人要完成的某项任务来编写程序。学生要充分了解机器人的各种传感器,通过程序来控制传感器,使机器人感知外界的环境,并对接受的信息做出感应,以使机器人完成规定的任务。学习为机器人编写程序的过程可以用拟人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例如:可以将机器人的硬件看作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而学习为机器人编程序的过程是学生赋予机器人行走、避障、避碰、说话、听话、观察等人类行为功能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感受着失败的遗憾和成功的喜悦,对遗憾和喜悦的感受必然形成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智能电脑机器人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随着智能电脑机器人作为学习平台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会有许多针对中小学生的机器人产品应运而生,因此我们要结合基础教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来选择智能电脑机器人作为学习平台。智能电脑机器人硬件要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和可塑性,适合学习有关的硬件知识,便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智能电脑机器人学生可以进行多项目的研究性学习,使它成为中小学课程整合的新载体。

人工智能教育功能例10

为什么说音乐属于智育的范畴呢?

第一,我国在制定教育方针的时候就提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很显然,德智体三育就概括了当时已经设置的课程。体育的概念是很明确的,并且学校所开发的课程也用此名。德育显然包含了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尽管许多人认为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但我们不能将实现某一目的的辅助手段混同于其目的本身。因而,音乐不能属于德育范畴,应当属于智育范畴。

第二、音乐具有其他智育学科的共同属性。智育,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样我们要判断一门学科的教育是否属于智育只好把它与“典型的”的智育学科进行类比。?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所有的智育课程都有作为劳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属性,音乐课同样具有这方面的属性。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音乐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音乐方面的消费成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商业化,音乐工作的职业化,使得音乐人的工作与其他职业没什么区别。所以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也就同其他诸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智育一样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矗?2.在音乐学科中,无论是音乐创作、鉴赏、表演、评论都有其自身的研究领域,并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一门学科。而无论从事其中哪一项的学习,学习者都需要理解、想象、联想、记忆、创造诸思维功能的参与。多种思维功能的参与,说明了音乐学习具有与其他智育学科一样的脑力劳动特征,即具有智育特征。(若不同的话,那是在学习器乐过程中,还需要眼、耳、手、脑甚至嘴各身体器官的精密协调。)遗憾的是人们习惯上以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教学来衡量、看待整个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几首歌,奏几首曲,其教学方式是“匠人传艺”式的,无须思维,更无须创造性。这实在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在音乐课中学习演唱、演奏技能、技巧,同其他应用学科的基本技能一样,仅属于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手段,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和目的。?3.音乐同文学一样部属于艺术领域,既然文学跟语言联系在一 起属于智育课程,那么,音乐依理应当纳入智育课程。从本质上讲,音乐作为一 门学科,其特征与其他“智育学科”没什么两样。

第三,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加强音乐审美来培养应有的音乐能力,这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它是基本素质教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