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2 14:56:15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1

做了几年的医药代表,感慨颇多,也许我们在很多时候也会常说坚持就是胜利,但是问题在于真正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到最后呢?成功的人毕竟在少数,因为他们能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习惯,始终如一

主动......只有主动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刚开始做销售员的时候,我每次去药店拜访回来,同事或是领导问我为什么没有签到单?我就会对大家解释说:因为这样......因为那样......!我的任务没完成,我总是在找借口,在抱怨环境恶劣,别人生意不好之类的,在我找借口的同时我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消极了。有几次都对领导说我不想做了,真的做不下去了,我的领导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就会不厌其烦的教我鼓励我,每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我都会看看他发给我的那些鼓励我的信息,就会暗暗给自已鼓劲,在内心反复的念着你一定行、你一定行的,我坚信一点,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事实证明我比以前进步了。

始终如一......给自已在不同时期制定一个销售计划。

我刚开始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就把拉单做为一种首要目标,现在想来真可笑,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方向性积极,最后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争强好胜的我太急于求成了,最后搞得自己精疲力竭。现在我不同了,我为自已设定一个时间表,一个销售计划,今天我去拜访哪里,明天我又要去先做什么,后去做什么。在对待自已的业绩上,我以自已上个月的目标来衡量,哪怕在这个月我只增长了几十块钱的销售额,我也会感到很有成就,因为我的销量在不段的增长,只因这样,我一直保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在客户跟进方面,我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别人不可能第一次就与我签约,但对我们产品好象感兴趣的客户,我就在本子上做上记号,作为重点筹划如何进行下一次的跟进,可能我定的目标是在第二次的接触中让那些在第一次接触中认为我们产品广告力度不够的客户,一次又一次的认同了解我们的产品,我深信将带来的是最终的成功。

客户至上......要耐心听客户的反馈。

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每去一个地方都是在计划内的,我们不可能对那些点头的客户都觉得有希望,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个个不放过,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那些置后合作的客户身上。但你可以应用你空闲的时间来打打电话,想一些方法和语句来探探风,来决定客户的急迫程度。

三赢思维......站在公司,客户,自身的三方角度上思考问题。

在整个的销售过程中,有时我可以通过言语直接告诉我们的客户,我们做为一个公司的销售人员,我们一定会站在他、公司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事情,这样对客户直说,客户就会觉得我们坦诚,因为他们最怕一些不诚恳、不守信用的人,让你的客户加深对你的信任度,那你也就快将要成功了。

知己知彼......先理解客户,再让客户来理解我们。在进行完与客户第一次接触后,我们一定会碰到许多客户因不理解、误解产生问题而将我们拒之门外的事。也会因一些老客户用了我们的产品后,因很多主客观的原因,不愿同我们继续合作下去。当遇到这样的一些障碍时,我们不能先去抱怨客户,他不够理解我们。要先了解事情,难后站在他们角度上想一下问题,近快把能解决的问题处理好,重新把客户争取回来了。

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不断成长! 我们作为一个销售人员,一定要有不断超越的精神,让自己不断的成长!其实除了看书外,我认为在工作中,用心去学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能从客户那里学到丰富的产品知识及产品美中不足的建议,我们也可以从同行那边学到知识,那样才能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在竞争中,让自已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我们要不断的超越自已,在不断超越自已的同时,你已经超越别人了。我一直保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我相信总有一天会轻松到达顶峰!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范文2

在药品销售中如何有效的拓展客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于技巧,下面跟大家分享在药品销售中的几点体会

第一,必须提高综和能力。 平时多注意学习,勤于思考工作方法工作技能,以及拓展客户的思路,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所有人都喜欢跟知识渊博,有感染力的人交往。

第二,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家型销售人才,知识面要宽,能力全面,以强烈信心感染客户,以全面的行业咨讯指引客户,成为客户运作品种与资金的参谋,这样做之后,您将获得拓展客户更大的提高!一般而言,经销商对一个充满自信,能力知识全面的销售专家是无法抗拒的!具体方法,首先对各中渠道得来的基础客户资料进行分析,可先进行电话交流,在电话中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运作品种,期望的目标品种,运作医院等进行初步的筛选。接下来对适合合作的客户作进一步跟进,谈的深入些,确定目标客户。这之前的电话沟通是开发客户的最关键的一步。必要时,可上门拜访。拜访中可详细了解客户的真实实力和适宜运作的品种,充分运用谈判技巧,表现出真诚,务实,专业的职业的工作态度,从取达成合作共赢。

第三, 通过客户介绍法成功开发新客户,这个方法可以多多借鉴,根据多年的销售经验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客户对介绍另外地区的朋友是愿意的,大家不要有太多的思想障碍和顾虑,以为客户不肯介绍。此前本人在江苏做业务,曾屡试不爽,至从用了此招,业务销售额就连续上涨,比XX年股票上涨的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效果非常不错,当然首先的前提是,你要取得人客户的信任,肯定。对所有的客户都要发自内心的真诚,于信赖。

第四, 通过医药商业公司介绍客户,这也是一个相当精准的方法。因为商业公司,在某一区域内,对潜在的客户基本都了如指掌。能够取得商业公司经理的信任,你的客户也将会是源源不断。

万变不离其中,任何的学习围绕的,真正中心就是,怎么去做人,其中的方法有很多,都需要自己去体会,销售就是人生很好的磨练,我们应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在销售中品味人生,充满热情地去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我们的销量会越来越大。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范文3

拓展培训至今已近九个月,我还时常回忆起与我的搭档在天梯上的约100分钟,总是纳闷自己当时是怎么挺过去的。七月,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站在五层天梯的最高层,我始终犹豫着,就是鼓不起勇气攀上去。当我请求放弃的时候,却被告之不行!必须上去!,我知道我已无路可退,攀上去是唯一的选择。只好把心一横,咬着牙在搭档的鼓励和帮助下改进了方法,最终成功地攀上了原本认为无法攀登的天梯。

其它的拓展项目开展之前,我也总是认为太难,但最终都成功完成了,并且有些项目还完成得很出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团队的智慧与凝聚力,展现了集体的强大力量。

山西药品销售培训,更具体地讲我们目前所做的药品销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特有的销售模式。我个人总结的一个公式为:勤奋+方法+客户的利益+专注=成功,以上的各要素缺一不可。像拓展训练一样,勤奋踏实的态度是必需的,方法和技巧是重要的,勇气和胆量同样不可或缺,坚持到底的毅力更不容忽视。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2

怎么做是个问题

医改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历时两年左右的时间才姗姗而来,虽然在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但在整体宏观思路上进行修改的可能性不大,只会在具体配套措施的执行层面上有所变动。

医改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明确了政府在医改中的主导地位和资金上的投入,但考虑到中国国情,广覆盖的医疗保障面临着低水平的保障,首先是保障普通老百姓的就医问题,至于民众更高的医药保障需求就只能借助各种商业医疗保险和自身负担。因此,在医药行业销售链中,中低端市场的药品需求格局会受到极大影响。

在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中,方案的思想是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二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优化医院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医院在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等等。这些都预示着未来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将在本次医改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医药品的销售将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医院的临床推广工作将重心下移,尤其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为主的处方药的销售终端将下移。新医改方案针对医生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几乎没有,因此,针对医疗机构药品销售的主要模式将不会改变,只是重心下移。

医改所倡导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等,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等全国人民。医疗保障体系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提高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药品的市场需求和份额,为药品市场销售的不断扩容奠定了基础。同时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医药资源重新合理分配也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销售带来新的契机。 【谈机遇】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对药品销售的营销工作影响主要在于:一、营销工作终端下移是发展趋势;二、低水平的医疗保障对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中高端医疗药品服务影响不大;三、低端市场所需求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普药销售的市场份额将会迅速放大,市场竞争格局将会更加激烈。

工业和商业公司:

抓住核心 抢占基层

针对医药工业企业,尤其是以生产处方药为主的制药企业,其生产的药品首先必须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中的药品报销目录。至于本次医改即将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前医改征求意见稿中只有筛选原则和使用指导,没有具体内容和措施。

抓住核心目录

有人认为,即将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限定在500~800种之间,国家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全部或按一定比例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这类药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利润空间受限,市场推广力度因费用问题而受到限制,如果能够获得国家强制性使用也会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个人认为,这些药品的执行力度和到位程度值得怀疑,而目前收入水平较其他大型医疗机构相对偏低的基层医疗机构,面对就医患者不断增长,用药量不断增大,基层医生“久旱逢雨露”的机会来到了,但能否真正完整执行下去是个问题。

因此,制药企业生产的药品能否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核心问题,其一在于能否顺利进入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报销目录,其二在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能否强制性按计划经济的模式实现销售量的突破,其三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是否需要经历再一次的降价洗礼,医疗机构能否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和基本药物的用药比例要求。如果没有以上关键因素的明确指导,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统一制定和发布将难以执行到位。

面对中高端人群使用的药品若能在不降价的前提下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当然是好事,毕竟多了一条产品增量的途径,但若价格降得太厉害,进与不进都没有多大区别,只要能依然抓住几个核心医疗保障的报销目录,销售影响不会太大。

制药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所生产的药品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医改带来的医疗保障体系资金多分一杯羹。

抢占基层资源

制药企业的药品销售,尤其是处方药销售,营销工作下移是医改将带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医改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和倾斜,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份额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目前许多企业重点工作的大型医院今后将是我们学术推广的重点,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教育和培训指导的作用,而基层医疗机构将是临床推广工作的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与大医院之间的差距决定了营销工作在下移过程中,模式必须有所调整,半学术推广将会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第三终端营销工作将会把县级医院纳入营销管理的范畴之中,县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指导和培训作用决定了其在未来营销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新医改方案中,药品销售份额的最大受益者是基层医疗机构。获得各医疗机构(包括数量众多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配送资格将是医药商业公司市场竞争的关键点,当这些医疗机构的配送资格不是被惟一一家医药商业公司独占时,医药商业公司的竞争格局开始展开。这时,医药商业公司市场开发和销售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医药商业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1.终端市场的开发和维护能力;2.配送和网络建设能力;3.销售人员终端市场的服务能力;4.市场开发和销售的资金实力。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医药商业公司要注重销售部门人员配置和能力建设,以及配送能力和范围的发展。

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

多元化,基层化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3

中图分类号:TB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182-01

引言

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的药物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行业规定进行,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全面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药物销售错误的现象,就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身,文章首先对社会零售药店经营处方药物的特殊性开始分析,进而又对其具体的销售方法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一、社会零售药店经营处方药的特殊性

1.药品经营的特殊性

药店是销售药品的地方,因此储备足量的药物是经营销售的前提,药品种类要齐全,这样才能够满足方面患者的需求,是人们在需要药物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同时,经营者要立足于人们的需求,最大限度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药品经营所面对的群体相对个数,它与人体密切相关,是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人们恢复健康的产品,所以说,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药品出售。最后,药品销售要兼具一定的实效性,药物是有一定保质期限的,过着这个时期,药物就会失去药效或变质,人们如果使用了这样的药物,很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延误或者是中毒现象。因此在规定时间内销售完毕药物,是必然的,过期药品应该立即下架。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主要区别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主要区别,见表。

3.法律对社会零售药店经营处方药的特殊规定

执业药师或药师必须对医生处方进行审核签字后依据处方正确调配、销售药品。对处方不得擅自更改和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生更改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零售药店对处方必须留存2年以上备查。当前,药品分类管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处方药的监管采取“双轨制”,即分期分批公布必须凭处方购买的处方药的类别品种。

二、社会零售药店经营处方药面临的问题

1.执业药师数量不足

有很大一部分的药剂师没有从法律上确认执业药师的法律地位,造成了在社会零售药店中执业药师可有可无的现象。部分社会零售药店不重视执业药师。据统计,社会零售药店处方药的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10~20,处方药销售额的比例不大,而聘请一名执业药师需要较多的费用,加之国家对《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行力度不够,因而部分社会零售药店认为没必要花钱聘请药师。

2.处方不进药店

药店收不到处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医院不开外配处方。一般情况下,医院不开外配处方,除非医院缺货。首先,虽然病人在看病时有权要求医生开具“外配处方”,但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患者一般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社会零售药店很少有机会得到医院的外配处方。其次,在现有的药品流通体制下,药品从出厂到消费终端,期间具有相当可观的利润。在药品流通费用中,医院和医生占有相当的比例,药品收入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医院也不愿让“肥水外流”。

2.2费者不习惯带走处方。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使患者不习惯要求医生开外配处方。处方药的销售结构中,医院一般占80~90,药店只占10~20。虽然社会零售药店与医院药房的处方药价格有差异(例如同类抗生素药品,医院的售价比药店大约贵5~7个百分点。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购销体制上存在漏洞),但由于药品消费属于被动消费,患者过分依赖医生,习惯于“大病上医院,小病上药店”。所以价格上的差异并不能换来消费者对零售药店的青睐

2.3社会零售药店数量少、药品不全一是药店数量少、布局不合理。有的地方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购药不便。二是药店药品品种少。有些药店缺少一些常用药或一种药只有一个品种,使消费者感到很不方便。

3.来自医院的竞争

社会零售药店和医院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处方之争。由于医疗技术劳务的收费低,药品收入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有些医院为防止处方流失搞了一些“小动作”,客观上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例如,有的医院给患者的药费单只有总额,没有单价;有的医院采用微机管理,处方仅显示一串代码;有的医院处方只写医院内部的药品代码,患者;有的医院只开自己特有的药,患者在外根本买不到;有的医院开的是非处方药,告诉患者不反对在院外买药,但出了事不负责任;还有一些医生开了处方让患者先买药再告诉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等。

三、解决社会零售药店经营处方药面临问题的对策

1.完善法律,保障对执业药师的客观需求

1.1确认执业药师的法律地位。国家应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颁布专门的《执业药师法》来加强对执业药师的监督管理。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落实各种规章制度,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2完善考试制度,适当调整执业药师的报考年限和考试难度,提高执业药师的含金量。

1.3提高待遇,合理布局。社会零售药店既要重视处方药的经营,更要重视执业药师的配备,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和优越的待遇。同时要缩小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待遇差异,使2.社会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布局合理。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医生处方走进药店欧美发达国家都实行医药分业,即医生诊断开方,社会药店承担卖药的职能,医药分业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我国医药分业却迟迟未能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应同步进行。如果医院门诊药房能够脱离出来,实现医药分业,不仅能解决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而且能

推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流通体制两项改革的发展。应加强对社会药店的监督管理,改善社会药店的经营质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社会药店的良好形象。让他们相信社会药店卖的药不仅货真价实而且物美价廉。

结束语

文章对我国药店零售行业销售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将存在于我国药品销售中的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整顿措施,希望零售店经营者以及工作人员能够以此为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的销售管理制度,以人们的需求为经营依据,在不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优越,健康的购药环境。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发展。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4

目前我国医药销售代表现状是代表分层比较严重,调查数据显示:代表中40%为社交活动家,50%为药品讲解员,8%为药品销售员,仅有2%为专业化医药代表。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公司的销售代表以及如何对代表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评估,优化医药企业的销售队伍,是摆在各医药厂家面前的一个课题。

医药销售代表的选择

选择医药销售代表或者选择什么样的医药销售代表,这是医药代表人力资源管理的先决要素。可以分为四个象限:学而有术、学而无术、不学有术、不学无术。如何选择医药销售代表,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的文化见仁见智。譬如,蒙牛的用人标准就是:有德有才,提拔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总体来说,大部分的医药企业在选择“学”和“术”的时候,一般都会把“学”放在前面来考虑,因为大部分的人认为“术”(即“才”)是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的。当然这与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有关,也与企业的文化及管理者的喜好有关,但所衡量的标准,无外乎上述几个。医药销售代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对于医药销售代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大致分为三个方面:①医药销售代表的思维。这也是医药代表的价值取向,而一个公司中所有销售代表的综合价值取向,也是该公司呈现在客户面前的企业文化,因为销售代表是一个公司中与客户接触最为紧密的团体。②医药销售代表的行为。是指其日常销售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譬如:着装、拜访频率、处理反对意见和突发事件的流程以及效率等方面。销售代表的行为是让客户最直接感受到公司的销售力量和工作情况。③医药销售代表的能力。是指医药代表在介绍公司产品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在与客户沟通时表现出来的沟通能力。我们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代表进行评估,应该是比较全面的,但是,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估又是比较复杂的事情,尤其是医药销售代表的思维,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进行衡量,所以更多的公司还是从“销售业绩”,即销售完成方面对代表进行评价,这基本上也是一种结果管理。我们认为“销售业绩”管理固然重要,但以上三个方面的管理落实到位与否的过程,对销售的结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和影响,从长期来看,对医药销售队伍的建设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建议在“业绩”管理的考核指标中加进去以上三个要素。医药销售代表的思维,还可以从“代表的企业忠诚度+客户反馈”两个角度进行衡量。但是对医药销售代表的行为,可以从代表在处理一些流程化工作方面,比如上交报表的及时性等角度衡量。而医药销售代表的能力,可以从医药销售代表的过级管理角度来进行衡量。如何提高医药销售代表的人力资源管理

医药销售代表的思维管理:医药代表的思维管理是靠企业文化去解决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员工在公司生存的“空气”,而公司管理者的行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譬如:一个公司的老总抽烟,那么这个公司的员工中抽烟的人数会相应的偏多一些;如有的公司是亲情文化,强调关怀,这样的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会比较人性化;有的公司是军队文化,强调纪律,这样的公司在客户的心目中感觉比较严谨,执行力较强;还有的公司是专业化文化,强调整齐化一,这样的公司给人的印象是产品值得信赖,信誉也可以得到保证。总之,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文化,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文化,一定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医药代表的企业归宿感,增加代表的企业忠诚度,从而在客户面前呈现出企业的特色,这对企业品牌的树立和加强是很重要的环节。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5

那么我们医药企业的医药代表在卖什么呢?我老师花10多年的时间在医药行业做了个调研,调研题目是:医药代表是卖什么的?选项有:药品、其他(比如

)。调研的对象都是医药企业的医药代表,总共有80家医药企业的1019个医药代表填写了可以纳入统计分析的调研表。

调研结果显示:95%的是卖药、1.9%卖药品疗效、0.8%的卖药品品牌、0.7%卖药品质量、0.7%卖治疗方案、0.4%卖健康、0.5%选择其他但没有具体内容。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6

社会零售药店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分市场蛋糕,被正如日中天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分食,而二者并非处在一个平等的竞争地位上。

业内权威机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医院药品市场年销售规模接近3000亿元,零售药店市场约为1300亿,零售药店占据药品销售30%的市场份额。但是受政策的影响,在未来5年内,零售药店的市场份额可能将继续降低。

作为一个促进医疗体制转好的市场化手段,近年来,零售药店始终扮演着冲击虚高药价的角色。

但是,由于“以药补医”政策的客观存在,在零售药店与医疗机构的药品市场份额争夺战中,零售药店从来没有赢过。这一次“竞争”的开局,似乎也是结局。

药店或将节节败退

张玉宽已经无心恋战,有意出售其亲手创办的北京德威治大药房。由于这家北京地区首家平价大药房的诞生,并很快掀起北京药品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其董事长张玉宽一度具有较高的曝光率。

在经历了前几年圈地热、连锁热、平价风暴……如今面临政策冲击的时候,一些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已经感到精疲力尽。本刊记者去年与张玉宽交流的时候,他已经表露出退意。

近日,他对《望东方周刊》表示:“现在我仍然愿意将这家连锁药店让给优秀的人去做,但是至今没有人愿意出合适的价格。”

据市场调研机构IMS Health公司2009年10月的报告显示,中国药品市场年均增速20%,2013年的销售额将达到近800亿美元。

但是,这并没有使得作为药品销售第二终端的零售药店感到欣喜。相反,由于政策的影响,零售药店所占的份额正在进一步萎缩,医疗终端市场的份额则在进一步扩大。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在今年两会期间对《望东方周刊》表示,他在两会上提出的一系列建议源于“新医改方案配套方案对零售药店定位引导的缺失,对药品零售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我要为全国37万家零售药店,以及300多万行业从业人员说话,争取公平合理的政策。”他牵头创办的湖南老百姓大药房是全国首家平价大药房。

按照零售药店行业最初对于新医改“医药分开”的理解和期待,药品经营应当完全交给零售市场。基层医疗机构将不再经营药品,甚至大中型医疗机构也应该彻底与“药”分开。

现实情况与这种期待存在明显的反差。

中国药品零售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8月的研究报告说,2001年~2008年期间,药品在医疗终端市场和零售药店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23%、21.45%,而2008年医疗诊断市场和零售药店市场的增长率分别为20.78%、18.18%。医疗终端市场的增长速度在继续加快,而零售药店市场的增长明显放缓。

行业资深研究人士李从选对《望东方周刊》表示:“未来3~5年之内,药品零售市场份额将由目前30%萎缩至25%,而整个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将升至75%。其中基层医疗机构将占据整个药品市场30%~35%的份额,将超过零售药店市场成为第二大药品销售市场。”

零售药店表现出忿忿不平或者无可奈何,几乎整个药店行业都备感失落。药品零售企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制度设计存在问题?

目前,零售药店反响最大的是对于销售基本药物政策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销售基本药物施行零差率,国家统一给予补贴,而零售药店则无此待遇。而且,多数基本药物是零售药店的主打品种。零售药店价格优势由此已不复存在。

“这在体制上也无形地分流了零售药店的消费人群,使得零售药店与医疗机构药房处在不平等的市场地位。”张玉宽对本刊记者表示。

不过,影响究竟有多大?不同药店看法并不一致。

金象大药房董事长徐军对《望东方周刊》表示:“从目前来看,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最让行业担心的其实是制度设计存在问题。”

支持此观点的人还认为:基层医疗机构只有与零售药店相互竞争、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改革的最终目的,如果零售药店无法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有同样的待遇,容易滋生腐败;零售药店已经是一个市场竞争较为充分、成熟的领域,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肯定具有一定的优势,完全可以担负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销售的社会任务。

面对制度的此种设计,江西开心人大药房集团公司营运总监龚波无奈地对《望东方周刊》表示:“种种事实表明,新医改配套制度的设计者从来没有将药店考虑在内。制度设计有问题吗?如果按照目前的思路和逻辑,制度设计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医院处方无法外流以及各地主管部门对于医保定点药店的控制,使得零售药店与医院药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竞争弱势。

处方药销售占药品销售的较大份额,医院主导着80%的处方药销售。医院处方难以外流,零售药店只能望洋兴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数据显示,我国百强药店的平均处方量由2007年的168万张下降到2008年的137万张,处方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占比也由上一年的27%下降到25%。

零售药店行业对新医改中“医药分开”政策寄予厚望,也是期望该政策能促进医院处方外流。尽管零售药店行业几年前就开始储备药师人才为“接处方”做准备,但目前来看这终归还是一厢情愿。

据谢子龙对14个省市73个城市的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显示,调查走访的116家医疗机构中,实行电子处方的有102家,但仅有30家应患者要求提供了纸质处方。电子处方逐步演变成医院控制处方外流、垄断处方药销售、增加药费收入的工具。

2010年1月15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工作会议上就提及对医院阻碍处方外流、导致零售药店难以销售处方药的问题,并提出要会同卫生管理部门妥善解决。谢子龙在今年两会上,也提出了关于“规范电子处方管理”和“促进医保协议药房、门诊统筹向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倾斜”等建议。

多元化前景未明

在新医改方案中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的政策,使零售药店曾经风靡一时的“平价”概念难以为继。由于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竞争地位不对等,零售药店不得不忍痛失去基本药物的大部分市场。

为了生存零售药店被迫调整进行产品结构,谋求多元化转型。谢子龙在今年两会上提交议案之一就是“建议允许药店加强健康管理服务”。

再加上时下“大健康”概念的兴起也契合了药店“多元化经营”的转型趋势。于是药店的货架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非药品,零售药店俨然变成“可以售药的便利店”。

中国药品零售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2009年上半年非药品类产品所占份额继续加大。2008年竞争力百强连锁企业的数据分析表明:药店的保健品、药妆、器械等平均销售比例占23.47%。

“在欧美等国,非药品占零售药店销售额的比重更大。”徐军对本刊记者表示,“但是在我国药店行业,这种改变是无奈之举!”

药妆曾被零售药店行业寄予厚望,被当作连锁药店盈利模式的不二之选。但现实情况如徐军所言:“国内至今没有一种能称得上成功的模式。”

此外,家用医疗器械的销售正出现快速的增长,但是大多数零售药店并没有从中获得太多的市场份额。并且也将面临家用医疗器械专营店的强力竞争。由于整个保健品行业正遭遇诚信危机,零售药店销售保健品的增长也面临困难。

“由于进行调整培育,近一年以来,中药饮片的销售额出现增长,”张玉宽对本刊记者表示,“但这部分的销量仍然有限。”

面对政策的影响,众多单体药店的生存显得更加困难,抱团自然成为一种抗风险的方式。去年,由单体药店或者小型连锁药店组成的众多联盟出现井喷之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药店数量达38万家,其中单体店占57%,但只占药品零售额的21%。

“联盟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对于记者的提问,龚波对本刊记者表示:“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主要是壮胆吧。”

PTO药店贸易联盟总经理王春雷对《望东方周刊》表示:“基本药物零差率,小区卫生机构增多等所有这些冲击,对零售终端来说是一种危机。联盟是顺应了时势,是一种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新一代药店模式。”

除了“多元化经营”之外,李从选还认为可以寻求“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旦托管成功,基本药物目录内品种即使不赚钱,也可赚取人气和政府补贴。

药房托管无用武之地

然而零售药店的多元化转型并非如想象的那般容易,目前也未见成功的例子。在这般境况下,一些零售药店的负责人又对托管基层医疗机构药房产生兴趣。

药房托管能解决零售药店的困境吗?曾经在武汉、南京等各地率先兴起,并盛极一时的医药公司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房,如今多半也都偃旗息鼓。

全国卫生服务体系基线调查2008年4月的报告显示,29个重点联系城市(区)所有辖区中,仅有12.63%的辖区开展了医药分开或药房托管试点。

当时步子最大的药房托管试点是武汉的“北湖模式”,知名度最高的药房托管试点来自江苏南京,两种模式都曾经受到各地好评且效仿者众多。

“北湖模式”一度在武汉各区推广,但是由于医药公司不能获得合适的利润,而变得动力不足。

南京的药房托管也曾经拥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但是,最初积极参与药房托管的几家医药公司,如今只剩下南京医药与医疗机构在保持合作。而南京医药也已将当初“药房托管”改为“药事服务”,并且成立专门的药事服务公司。

南京医药相关负责人对《望东方周刊》表示:“药事服务是药房托管的升级,已经不再是当初简单的药房托管。”

公司在2009年明确了药事服务的内涵与定位,服务内容包括为医疗机构提供药品采购、药学服务、药房管理等服务,是“基于订单的以药学服务为特征的集成化供应链”,不再是简单地为医疗机构提供药品。南京医药2009年年报显示,药事服务业态销售规模约11亿元,销售净利率远高于零售和现销快配两块传统业务。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7

外资药企的销售代表面临的挑战,比同行更加严峻。随着2015年前后很多专利药的大规模到期,原本是外国药企主要利润来源的专利药不再具有优势。专利到期意味着短时间内市场就会出现大量仿制药,这些价格便宜20%以上的仿制药将在很大程度上抢夺市场份额。而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对药品最高零售价限制的取消,又让一批利润较低、经营困难的本地药企通过涨价重获生机―这些药物即使在涨价后也有价格优势―这些都让外资药企的销售代表很头疼。

另一个变化是,在葛兰素史克事件之后,医生开始变得更加谨慎。与普通商品不同,处方药无法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因此医药代表的主要推销对象是医生。但如今医生开始与医药销售代表保持距离,他们逐渐排斥传统形式的拜访。如何重新建立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也是医药销售代表的新难题。

不过另一方面,中国医药市场同样潜藏着不少机会。医药健康产业的市场研究公司艾美仕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医药市场仅以141亿美元(约合877亿元)的规模位列全球第九,而到2016年,这个数字预计会是2005年的12至13倍,市场规模跻身全球第二。庞大的增量让越来越多的外国药企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而药品最终的销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药代表的能力。

因此,能否适应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并对工作方式进行调整,正成为医药销售代表的考验。作为医药领域的资深销售人员,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MOST区域规划经理秦英杰明显感到压力在增大,“这种挑战还是蛮大的。我们必须要去适应这种变化,否则按照传统的销售模式继续一定会面临淘汰。”

本期《第一财经周刊》采访了多家外国医药企业在华销售团队的负责人、一线销售人员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源专家,谈谈医药销售代表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A

思维模式需要转变,to医生变成to病人

原本以医生为中心的推广方式不再那么有效,医药销售代表的新思路得更多从病患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进行药品推广。

秦英杰对此很有感触,正是因为及时改变了自己原本的思维方式,才让她的团队在药品销售的过程中变得更加顺利。

秦英杰所带领的团队主要负责脑卒中药物的推广,脑卒中常被人们称为脑中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在发病之后的3个小时内就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一份中美两国数据的对比让秦英杰印象深刻:美国脑卒中的溶栓率达到50%,而中国的这一数值只有15%,这个数字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都是比较低的―这意味着脑卒中药物在中国的推广比在其他国家更有难度。在传统拜访已经无法有效地进行药品推广的情况下,秦英杰转变思路,从观察病患入手。

她注意到,脑卒中治疗的复杂程度并不算高,只要及时用药就能挽救患者,较低的治愈率更多是因为医院的治疗流程出了问题。比如治疗的第一步是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但在大部分医院做这项检查都需要排队,医院并没有建立起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应急方案,最佳的抢救时间很有可能就浪费在排队的环节。

发现了这一问题后,秦英杰尝试与医院合作进行流程优化,一家天津医院接受了她的建议。优化后的效果很明显,这家医院的脑卒中治愈率有了很显著的提升,更多病人来这里就诊,从而也提高了勃林格殷格翰的药品使用量。

“反馈很正面,这家医院已经成为国内很有名气的脑卒中专科医院,这也使得我们和它们建立了更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销售推广的过程也因此变得更加顺畅。”秦英杰意识到,医生固然重要,但销售代表在这种新的环境变化下,需要将思维模式调整到以病人为中心,帮助病人解决实际的就医难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药品推广。

B

更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推动销售

互联网正在影响着医药这个原本相对传统的行业,医生在工作中开始更多地使用在线平台。医药销售代表也因此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传播,推动药品销售。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医生开始有很多App或者销售网站可以选择,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在线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很多药企都已经在这方面发力,比如辉瑞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大的投入。”Kelly Services行业总监何飞宇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作为内部销售团队的一员,辉瑞中国高级区域医学顾问经理徐美林也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公司专门筹办了“辉瑞大学”项目,通过网络视频、在线文献资料查询等远程教育方式,提高全国各地医生的治疗水平,这样不仅能增进公司与医生的互动,也能巩固品牌。

在医药销售领域,新媒体所体现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覆盖力。以美国为例,一个医药销售代表一般负责维护30个左右的关键意见领袖,有的时候这个数值可能上升至100人到200人。如果只是单纯依靠人力拜访,显然无法满足要求,而通过新媒体进行关系维护就会更容易一些。

这也是秦英杰重视新媒体传播的原因。“以前我们去做学术拜访更多是靠人,但当进入二三线城市之后,我们发现光靠人力进行拜访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的覆盖力扩大我们的范围,这需要医药销售代表拥有更强的新媒体传播能力。”秦英杰说。

C

学术背景,比以往更被看重

学术化是目前医药销售领域非常明显的变化趋势,这要求医药销售代表与医生进行更多学术层面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关系。

医学联络官(Medical Science Liaison)就是近年来为了应对这种趋势产生的一类新职位,主要职责包括关键意见领袖的沟通管理、医学学术会议和论坛的组织筹办等。由于能够给医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所以这种方式颇受欢迎,目前中国的前十大外资制药公司都设立了这样的职位。

在美国,70%的学术联络官都具有博士以上的学位。中国药企的要求也开始与其他地区接轨,辉瑞现在就希望招聘到更多具有医学或药学学科背景的硕士,并且最好具有两三年临床背景或其他医药公司的工作经验。可见,这类职位对于专业背景有很高的要求。

“随着创新药成为国内药企的发展重点,作为公司和专家之间桥梁的医学联络官的工作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徐美林说。辉瑞的销售团队每年都会举办多场研讨会、“全科医生教育”会议等,如果没有专门的学术背景,要完成这样的工作会比较困难。

除此之外,医学联络官还需要给传统销售人员培训相关疾病的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当欧美一些医疗协会出版相应疾病的治疗指南之后,医学联络官需要把要点提炼出来,让传统销售人员能对产品所处的整个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能力与医生或者专家进行更高质量的沟通。辉瑞和勃林格殷格翰都提到了对于英语能力的看重,因为医药领域的学术成果往往最先是通过英语发表的,为了更快地掌握前沿医药信息并进行传播,对他们的英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

薪资不再结果导向

工作模式和思路的变化使得医药销售代表的待遇也在发生变化。在以往的工资构成中,奖金是最重要的部分,奖金又与药品的销售量密切挂钩,这种侧重结果导向的薪资结构,诱使部分销售人员铤而走险。

现在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医药销售代表的基本工资开始提升,而奖金部分的占比开始下降。“之所以提高固定薪酬并且拉低奖金,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保证员工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以更正常的心态、更合规和学术化的方式去做事。”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人才发展及学习部负责人方华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薪酬结构的调整带来的是KPI考核标准的变化。在奖金的考核上,业绩、销量、利润这些与企业营收直接相关的指标已不再那么重要。现在各大药企开始降低这些方面的考核,转而开始评价医药销售代表的学术推广能力,以及是否与医生建立起了高质量的沟通。

“只有对考核机制进行重新梳理,才能引导销售人员将有限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更需要关注的点上,这样可以规避销售领域的风险。”何飞宇说。

当然,薪资结构的变化也对团队leader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奖金比较高的时候,销售经理对团队的掌控和辅导是比较松的,因为奖金就可以驱动销售人员尽力完成工作。把奖金降低之后,我们对于销售经理领导力、辅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要求就提高了,他们需要引入更多的管理手段。”方华说。

“之前对销售团队的管理只需要关注销售结果,现在更多的是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评价大家的工作,并带领团队探索新的合作模式。”面对现在变化的新环境,秦英杰也在自我调整积极地去适应。

E

渠道下沉,需要复合型人才

如今,一线城市的医药市场已经显得有些饱和,众多的竞争者以及较高的运营成本让外国药企开始关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8

近几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问题凸显,“看病难”、“看病贵”、“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等问题突出,医药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其可及性和公平性并未得到体现。为此,我国自2009年实施了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1 新医改对零售药店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品零售行业发展迅速,目前约占药品零售市场20%的份额。我国的零售药店数量逐步增加,逐渐走向成熟,在药品零售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零售药店的突出优势体现在价格低、覆盖网络广、百姓购药方便和服务好。新医改对药品行业影响巨大,同样,零售药店也受到了政策的极大影响。新医改涉及零售药店的政策有: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特别是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颁布新一版的基本药物目录,要求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全部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特别是社区医院的建设。开展社区首诊制,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

(4)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通过增加政府补贴、医院增设药事服务费、提高诊疗服务收费等方式,转变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5)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

(6)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零售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

(7)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

(8)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

2 新医改对零售药店的影响SWOT分析

2.1 影响因素分析

2.1.1 内部优势(S)

(1)自主灵活。

医疗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和医保、农保等公共资金,在经营品种、物价水平等方面进行限制。而对药店来说,目前除部分地方要求医保药店不得经营非药品外,没有出台限制型规定,有更强的自主性。

(2)方便。

由于医院很集中,常常“人满为患”,看病买药都需要排队挂号等,极不方便。而零售药店分布广泛,不需要排队挂号,购药程序简单,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

(3)服务好。

由于零售药店是市场竞争,往往有更好的服务态度,从而形成了服务优势。

2.1.2 内部劣势

(1)规模小,实力不强。

尽管我国零售药业发展迅速,但是,我国零售药店还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等问题。2005年美国销售排名前4位的公司市场份额达60.17%,我国前10位的连锁企业占前100位的销售总额的37.83%。

(2)专业人才不足。

由于大医院的显著优势,一直是医药人才的集中地。而社区医院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以及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培养全科医生,使得人才的不足也逐渐得到改善。相比之下,零售药店的待遇在行业中处在中低水平,同时,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培训体制,使得零售药店在人才方面存有短板。

(3)竞争手段单一化。

一直以来,我国零售药店都保持着传统单一的竞争方式,即价格竞争。单一的竞争方式,也限制了零售药店的发展。

2.1.3 外部机会(O)

(1)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政府负担一定比例的医药费用,减轻了消费者的医药负担,一部分潜在药品需求得到释放,促进市场扩容。同时,消费者自付比例的减少,也会促进对其他健康产品的需求。新农合的大力推进,农村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

(2)拓宽了药品的销售范围:“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

“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品”,患者可自由选择购药的地点,医院和零售药店具有同样的机会,拓宽了零售药店的销售范围。

(3)医药分业制度,新机遇。

医药分业制度是新医改提出的一项改革,具体方式也正在探索中,其中“药房托管”是目前主要研究的一种方式。这给一些具备规模和实力的零售药店,特别是大的医保药店提供了机会。

(4)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

(5)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虽然目前还未有相关配套方案,但是也体现了连锁化、规模化是未来趋势。

(6)网络药品销售机遇。

2010年,美国网上药店的销售额占药品零售额的40%。而我国的网上药店的销售额很小,相比我国庞大的医药消费需求,明显不足。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药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并且,网上销售客源丰富、成本低。

2.1.4 外部威胁(T)

(1)零售药店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制度,对零售药店影响巨大,并且,由于基本药物制度先行实施的特点,使得其对零售药店的影响最为显著。所有零售药店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因基本药物大多为常用传统药,售价便宜,单位产品利润很低,提高其在药店产品结构中的比例,拉低了药店的利润。

(2)基层医院的竞争威胁。

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医院的建设,削弱了零售药店的价格优势和方便性优势。使得社区医院逐渐成为零售药店的强劲竞争对手。社区医院基本药物的零差率和高报销率,分流了零售药店的客流量,进一步降低了零售药店的赢利空间,原本属于零售药店的市场份额或将流向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3)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价。

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价,削弱零售药店价格优势。以往,零售药店的客流量有一部分是由医院的高价格“转移”而来。新医改取消了医院药品15%的加成价,零售药店的价格优势不再具备,将导致一部分客流量流向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降低了零售药店的盈利。

2.2 对策分析

2.2.1 SO策略

(1)差异化产品结构。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自付比例下降,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有更多的能力能购买其他健康相关产品,如保健品、家庭用医疗器械、家庭康复用品、药妆品、食品以及日常快消品等,带来这些产品的需求上涨。因此,零售药店特别是未取得医保资格的零售药店,可以差异化产品结构,侧重于这类健康产品的销售,形成“健康药房”的理念,不仅仅是卖治疗药品,更重要的是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注重的是健康和保健,从而与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金钱用于购买高端产品,而社区和医院大多是常用药,因此,零售药店可配备高端药品。

(2)特色化,医保药店经营处方药,特别是慢性病药品。

由于新医改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对于零售药店,特别是医保药店,可以社区高发病患者为依据,配备齐全一些社区高发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打造这几个类型疾病治疗保健用的齐全品类,建立社区高发病产品特色店。

(3)开发农村市场。

新医改明确今后注重农村的投入和发展,并且,随着新农合的大力推进,农村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零售药店自主灵活,可以考虑开发农村市场。

(4)开拓网络销售渠道。

利用我国药品互联网销售还处在起步期的大好时机,拓展经营渠道,通过互联网进行药品销售。

(5)争取药房托管。

有一定实力的零售药店,特别是有实力的医保药店,可利用自身良好的服务优势和自主灵活性优势,争取医院药房托管,或者与医院以合作的方式共同管理。同时,在托管过程中,提高自身医药知识,提升人员素质,同时对自身品牌知名度的树立也大有裨益。

2.2.2 WO策略

(1)加盟或联盟,提高管理水平。

中小零售药店可以采用加盟大型连锁药店的方式,依托连锁药店的品牌知名度、管理水平和培训机制等,来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中小零售药店之间也可采用联盟的方式,通过共享资金流、物流、知识等,增加与供货商的议价能力或直接从厂家进货,降低进货价格,压缩成本,重新获得价格优势。

(2)产销合作,贴牌专供。

与上游企业合作,产销一体化,渠道扁平化也是目前一种趋势。在我国,因为还没有形成大的操作规范的强势连锁药店,可考虑与其他药店合作做一个贴牌产品的种类,然后以合作的订单去采购。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获得更多的利润。

2.2.3 ST策略

(1)提升服务,应对基层医疗机构。

服务一直是零售药店的一大优势。针对目前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竞争威胁,零售药店应该更重视服务,从简单化药品销售、终端拦截的单向医药商业服务,走向给消费者提供健康干预、医药健康咨询、药学服务等多角度的医药专业服务。如建立慢性病会员档案,实行个性化服务,进行慢性病管理等,将良好的服务打造成品牌的一大特色。

(2)弱化基本药物目录内产品。

目前,新医改只是要求所有药店要配备和销售一定比例的基本药物,但具体的比例尚未有明确。过渡时期,可以在保障消费者正常购药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基本药物的配备量和库存量,减少由于基本药物的低利润带来的影响。

2.2.4 WT策略

(1)优化内部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进行内部改革与控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2)加强人才培养。

完善企业的培训机制,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培训的内容应该有专业知识培训、商务沟通和礼仪知识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在专业知识方面,零售药店存有明显不足,可重点进行培训。商务沟通和礼仪知识培训,是零售药店未来的竞争力所在。企业文化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同时,建立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估。

(3) 转变竞争方式。

转变以价格为核心的传统单一的竞争方式,开展新的营销方式。如情感化营销,创造情感环境,进行情感服务,如提供情感化个性化的健康养生服务等。

3 结论

在新医改的影响下,当前零售药店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零售药店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经营方式,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够取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9

企业数量多。在我国医药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加上地方政策的保护等多种原因使大量医药商业企业产生并生存下来。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具有“三证”的医药批发企业近1.7万家,零售企业约12万家。美国是医药事业发达的国家,其零售药店只有5万多家,批发企业经过兼并重组也已减少到了现在的70多家。与之高度规模化相比,我国医药流通组织结构显得不甚合理。数量虽多,却是鱼龙混杂。

企业规模小。在1.7万家批发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只有800余家,不到总数的5%;销售额最大的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和上海医药股份公司分别为60多亿元,各占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4%左右。前十大批发商的年销售额之和也仅占批发行业总销售额的20%左右。零售企业年销售额最大为3.49亿元,与美国的零售巨子CVS每年150亿元销售额相比,差距十分巨大。而且批发、零售网点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尽合理,存在过于密集或过于疏散的现象。

经营效益低。企业由于改革滞后产权结构单一、管理手段落后、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企业经营成本高,整体经济效益低,三角债现象普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销售利润率小于1%;美国医药批发商的销售利润率为1.5%,而其流通费用率仅为2.9%。据统计,我国已经有15个省的医药商业企业连续三年出现汇总性亏损;而国有医药批发企业负担更是沉重。

流通秩序乱。主要表现在药品购销中“回扣”风盛行;药品非法市场屡禁不止,无证经营、制假售假等问题严重,对人民用药安全造成威胁;药品虚高定价,社会和患者负担沉重;交易手段的落后导致交易行为不规范;以及企业间不拼质量不拼服务拼价格等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严重。 二、可行经营之路探析

随着中国医药事业发展渐趋成熟,相关法律日益健全,医药市场不断规范,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再加上入世后,外国医药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我国医药商业企业要想在国际化的市场上站稳脚根并与同行一较高低,就不得不提前思考自己的经营之该路到底该怎么走的问题,从而为实现医药大企、医药强企的目标,打造集约化、一体化、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的未来核心竞争力。

一)、规模集约化:实现规模经营,带来规模效益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长期被“数量多、规模小”这一顽疾所困。随着国家“三改一加强”等相应宏观调控措施的推进、GSP换证验收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以及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行业的规范和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中,一些企业被兼并重组,一些企业被勒令退出市场。中国医药集团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组建了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市医药公司与上海医药工业销售公司组建了上海医药股分有限公司。国内这些医药企业正是通过联合、购并、重组,实现超常规的资源汇聚,资产增值和资本扩张,以形成足以与“安万特”等外国大公司同台竞争的实力,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大显身手。有专家预测,5年后中国医药企业将减少30%左右,正是这种集约化经营汰弱留强的结果。

医药商业企业要改变流通组织的方式,推行总代理和连锁经营制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在批发业搞代理配送制,在零售企业推行连锁经营制,是医药商业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复的必由之路。厂商双方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合同形式进行的医药总代理、总经销,将成为医药商业企业经营的发展方向。这种经营方式,不仅可以为合作的双方带来稳定的货源和销售市场,而且有利于密切和稳定厂商、商商和工商间的协作关系,有利于深化流通市场的管理,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跨区域的连锁零售经营,更有利于规范一线卖场,为医药流通市场的有序经营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二)、纵横一体化:缔结外部战略联盟,打造内部核心实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医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促进许多新型的跨国经营方式产生,我国医药商业企传统的营销渠道、交易方式会受到巨大挑战。医药商业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体化经营势在必行。

横向一体化:生产商、批发商、医院、药店等医药企业与企业之间,结成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经营战略联盟,减少渠道磨擦内耗,提高渠道运作效率,创造条件实现联合经营,组建大企业与大集团,以供应链和价值链来增市场控制能力和渠道规范能力。1.厂家为一个品种或几个品种而建销售网络是得不偿失。比如说建办事处,往往带来销售人员分散不便监控、货款回笼困难、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而再建一个销售公司实际上是还是商业企业。所以生产企业愿意和大批发商结成合作同盟,以利用商业批发企业强大的销售代理或物流代理。 2.医院、药店等医药零售终端将与大的批发商建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是他们经营品种多,任何一个生产厂家不可能一两次给它们配齐,从而会增加他们采购的工作量。二是他们没有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其最佳进货渠道只能是配送能力强、品种齐、并严把“计划购进关、入库验收关、在库养护关、出库复核关、售后服务关”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批发商。3.批发商同样需要生产商这一稳定的货源和医院、药店这一稳定的分销渠道,努力避免通路上的“两头活跃,中间痿缩”。

纵向一体化:医药商业企业在以一种经营方式为为主体形成自己的核心实力和竞争主力后,还应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实现代理、配送、批发、零售连锁一体化经营,以增强流通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石油行业的“欧佩克”就是我们医药企业学习的榜样。“三九”“海王”“太极”等中国医药生产巨子的销售公司先后建立自己的连锁零售药店,并在一体化经营模式慢慢做强做大,成功上市,渐具同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更证明了一体化经营是迈向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第一步。

三)、手段现代化:统一管理标准,完善服务手段

过去,曾成立全国电子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以推进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现在到了网络时代,电子商务代表了未来商业贸易的方向。医药商业企业首先要实现EDI(电子数据交换),并逐步实现从订货到付款、从谈判到成交全部电子化。推动企业上网工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创造条件实现管理方式系统化、营销过程自动化、商务运营电子化。

首先,引进商品条码识别系统,实现药品条码管理。特别是大型批发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企业更应实现计算机联网,达到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的六统一管理标准,确保总、分公司(店)的经营同步。

其次,实现数据信息化。引进先进的数据管理软件,将产品的进销存相关数据,进行网络信息集成,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行业间的信息共享。前些时,喊得比较响的一句口号是“解放全国总经理”,它或许能从管理方法特别是数据管理方法上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三,流通手段上推进电子商务交易,网上交易是一种高效率的交易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在药品购销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流通费用。因为网络技术可以缩短人与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加速物流和信息流,降低成本,节约费用。

批发业要向广州医药公司、上海医药股份公司学习,连锁零售业要向“中联” 学习,以他们为样板,建设好自己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和电子商务架构,并创造互联互通,引进现代化集中管理,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实现服务优质、降费增效。为增强竞争力,奠定新的物质基础,为迎接入世后医药销售市场上的新挑战,创造有利条件。

四)、范围多元化: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与国际接轨后,医药商业企业为增强生存、发展、应变等能力,必须摆脱己有经营范围的限制,在发展和巩固医药主业的同时,向其他领域拓展,在突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分散经营风险。近期上市公司的投资动向表明,包括医药在内的6大项目将成为未来五年的投资方向。到那时,我国医药行业中将涌现出一批以医药经营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财团式大型集团公司。目前,国内外己有不少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医药企业实实多元化经营,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高经济效益,其经营模式值得借鉴。比如,现在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医药连锁店全部是多元化经营,在以医药为主的同时,兼顾与健康相关产品和其他日用品的经营,将医药连锁店的平均毛利从28.3%提升到32%左右,足以与日用品综合商场35%的平均毛利媲美。

五)、营销网络化:三网合一营销,优势打拼未来

入世后,国外医药企业将在技术、价格、质量等各环节上给我国医药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同对手竞争的优势将不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产品流通的渠道,即销售通路。所以,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个突破口,营造好自己的营销网络,以通畅的销售渠道,顺利地完成产品的分销、资金的周转、信息的交换和服务的传递。

医药销售心得体会例10

中图分类号:F42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064-01

一、传统医药市场营销的特点

“老化产品+简单广告+业务员+政策+招商”的传统性、游击式、浅层次的市场运营体系和“分地盘、下任务、抓货款”的粗放型营销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和满足新市场环境的需要。面对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医药市场,这些模式要么受到政策限制,要么越来越无效,要么反遭消费者厌恶,企业最后被淘汰出局。

1、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主要是通用类药品和仿制药,鲜有特色产品,国内企业拥有自由知识产权的产品寥寥无几,技术附加值极高的新制剂的开发也处于落后状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生存,“进行有限的仿制”便成为许多企业选择的捷径,几十甚至百家企业竞相申报仿、改制药物或制剂,仿、改制品种市场泛滥,产品同质化严重,最终造成大家互相倾轧,争先降价的自残局面。

2、传统营销体系不适应商业渠道的快速变革。

中国医药渠道正在向多元化、跨区域、横向纵深延展的立体渠道网络模式转化,纵向深度和横向宽度加大,分销和推广难度增加。特别在零售终端运作上对企业的整合营销能力和队伍专业化方面提出较高要求,跨区域大型连锁药店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提出挑战,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传统营销体系已不能适应商业渠道的快速变革,疲于应对。适合新形式下的渠道模式创新势在必行!从医院到药店,再到风起云涌的第三终端,医药渠道正在变革,正在拓宽,但是什么样的渠道模式才适合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需要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从改变经营理念入手,借助外脑,去研究、探索和不断实践。

3、粗放型管理模式难以对市场快速反应。

“分地盘、下任务、抓货款”的粗放型营销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和满足复杂的市场环境的需要,难以在公司决策快速贯彻执行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具体来说,营销体系中岗位职责部完备、不清晰,甚至有些企业只有销售部没有市场部,缺乏对市场的研究和主动推进;政策制度有时甚至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不是按照市场、根据公司战略制定出来的;业务流程更是官僚主义,不以效率为先,这必然会导致:一方面,企业领导的好决策难以执行到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管理者那里以供决策参考。建立适合企业现状的高效营销管理控制系统是此类企业的核心问题。

4、浅层次的市场运作模式使市场重心无法下沉。

前几年的招商是医药企业迅速发展的法宝,自建队伍自营市场却是现在的主流。随着中国医药渠道向向多元化的、跨区域、横向纵深延展的立体渠道网络模式转化,企业要主动帮助商家对产品深度分销和零售终端运用能力顺着渠道往下延伸,进行下沉,才能做深做透,实现对商业渠道的有效掌握和深度开发。问题是,现行营销模式,市场运作的重心都在营销本部,区域和终端运作能力都有限。

二、医药市场营销的方向与策略

首先是医院销售方面坚持走专业化的学术推广,依靠以前建立起来的医院关系来巩固产品在医院的销售量。通过临床科室科研项目的资助,临床医生的职称考评,学术性文章的发表及提供学科前沿的学术帮助,应用学术性营销组合策略来巩固和提高企业产品在医院的销售量。其次制定临床代表的日常拜访中长期工作计划,制定临床代表的日常监督考评机制;利用夜间拜访,家庭拜访,组织医生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来稳定和促进产品在医院的销售。

OTC市场和第三终端市场营销策略:

首先是制定完善的OTC市场和第三终端市场的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建立从公司总部到办事处的营销组织架构)建立健全OTC,第三终端营销网络。组建OTC,第三终端市场销售队伍,建立健全对OTC,第三终端营销队伍的管理,考核和激励体系。

其次是OTC,第三终端渠道建设:

A.借助大中型连锁医药公司的配送能力,直接铺货到药店终端;

B.与一级物流医药批发公司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借助医药批发公司的流通平台,终端覆盖能力,通过开订货会,在医药公司开票大厅设置促销专柜,配备专职促销人员.与医药批发公司各驻外销售机构和销售人员配合等营销模式,企业制定配套的销售激励政策和促销措施,快速铺货到下游终端客户(零售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医院、诊所和偏远的农村市场);

C.组建自己的专职OTC和第三终端营销队伍,按区域划分,通过自己的终端销售人员直接接触终端客户,推销药品,给予终端客户一定的进货奖励政策铺货到终端渠道;

D.建立健全OTC和第三终端客户档案,依据终端客户的经营规模,同类产品销售及自身产品销售量等来划分ABC类客户,销售代表依据终端客户的划分来作好日常的终端维护和促销。

E.制药企业在不同的产品周期(产品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制定不同的营销政策来加大产品在各个时期的市场铺货和市场占有率。

网上销售药品营销策略:

国家已逐渐放开医药企业开办网上售药业务,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顺势而上,“得先机者得市场”,尽快建立网上售药销售业务,抢先占领网上售药市场。

网上售药营销组合:

产品组合:品牌产品+普药,以品牌产品为主打,带动其它药品的销售

价格策略:执行国家物价局批准药品零售价在网上销售

促销策略:主打产品购XX合赠一或赠送一定的小礼品和制作其它促销品以供网上售药专用.网上售药因其没有中间销售环节,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可以把一部份的利润空间投入到专业媒介和目标患者关注的媒介上,刊登硬性广告和软性文章,提高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知名度并促进医院市场.

广告宣传策略:制定年度网上广告策划书,企业产品有针对性的,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对目标患者的宣传教育,采用硬性广告的“推”和软性广告的“拉”来促进患者对企业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和长期的购买习惯

会员制策略:以会员制模式来稳定和培养患者对企业产品的品牌忠诚度,使企业产品在网上销售有稳定的患者群。

售前售后服务:企业网上资询人员应热情提供网上患者的资询,并留下患者的联系方式,以并追踪反馈。针对已购买药品后的患者要给予提醒或了解其再次购买意愿,以培养忠实患者客户群,向二次以上购买企业产品和会员患者定期邮寄企业相关产品资料和最新的促销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 汤少梁:医药市场营销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