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4-02-18 14:48:10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1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78-0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存在和发展,其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程度也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增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情趣,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疲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培养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精神生活方式,达到文化育人,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双重属性揭示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有两个环境: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境”,即针对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依赖的“环境”,如,现有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社会大环境等;二是期待学生通过在上述环境中的改造而达到的能驾驭的状态,即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建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倡导“对话环境与交往体验”。

再来看第一个“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境”,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也可看作是教学结果。这一点显然已经在研究领域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广泛地被认识到,但人们往往忽视了第二个“环境”对第一个“环境”的反作用,而实质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双重属性,具有手段性与本体性的双重属性。

根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双重属性,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环境,文化技能环境,文化情趣环境。文化价值环境强调学生认识到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习得必要的知识,文化技能环境强调学生改善校园或班级的文化氛围的能力,文化情趣环境强调学生形成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显然,比之于第一个“环境”,第二个“环境”实质上是指向过程的,这个环境所关注的是学生达到的结果与状态,具体指向学生对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从双重属性的角度解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可能带来的好处:其一,有利于从理论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证明其存在价值;其二,提升其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便于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落实。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现状

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坚持正确方向,弘扬主旋律,立足学校实际,建设特色文化等,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价值取向的偏失

1.重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轻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趋向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下大力气出巨资搞建筑、竖雕塑,这势必会影响到文化环境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2.低俗文化有存在的空间

由于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忽视了人的因素,淡化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出现了“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在这样“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3.重现代文化或外来文化,轻传统文化

现在的学生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许多学生以现代青年自居,用挑剔的眼光对待传统文化,并有强烈的崇洋心理,如: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立足于传统文化,面向现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这二者是相悖的。

(二)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漠视

学生只关注第一个“环境”的优劣,而忽视了第二个“环境”会对第一个“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殊不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仅是一种既定的事实,更是一个优化的过程。

(三)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等同于知识的“灌输”

长期以来,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时一直强调的是对“规范”的灌输,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主体——人的培养,使实践更多地流于形式,以至于在工作中常常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四)评价体系不健全,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

人的思想道德状况难以量化,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周期较长,而现行的评价体系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强调结果,忽视了过程,忽视了主体的体验,即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的熏陶与改变,以至于学校在实践中只关注第一个“环境”的建设,而忽视了第二个“环境”的优化。

三、基于双重属性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优化的主要对策

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首先要更新理念,这集中体现在:应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凸显主体为实践理念,过程与结果并重为系统理念。在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应抓住以下主要对策。

(一)回归到以人为本,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神形具备

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时,必须尊重生命,重塑尊严,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克服在学校整体功能中重物轻人的观念,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社会功能与本体功能协调发展;克服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重物质文化建设而轻精神文化建设的观念,使二者协调发展,在当前应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建设,使学生不仅能在舒适的文化环境中熏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能达到并驾驭现有文化环境,创造生成更高的精神状态,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神形具备。

(二)坚持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

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崇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还应与时俱进,在内容上体现现实性,为此必须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具有自净功能,但其功能是有限的,不能指望它自动地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课堂内外,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建设校园生态文化。

(三)学会讲“中国故事”,突破跨国度交往中的“文化围城”

欧阳康在讲文化环境时,谈到“文化围城”,其中有两种现象:其一,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其二,城外的人不想进去,城里的人不想出去,而正确的选择应是,城里城外的人,既能走进去,又能走出来。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受着来自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以及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冲击,因此,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需要国际理解的眼光,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包容度,用“君子和而不同”的大气使之融合,为此,首要的一点是我们应会讲“中国故事”,因为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步步精彩。五千年的薪火相传,创造了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留下了无数饱含思想精华和价值追求的“中国故事”。学校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时必须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符合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发展水平,综合时代特色,本着人文化、个性化的原则定位,切合学校发展历史,有的放矢。培养校园人的文化自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作用,并在对全球文化环境与自身文化环境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的文化环境创新,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文化育人、文化创新,超越跨国度交往中的“文化围城”。

(四)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将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体验和创造,因此,传统的只注重结果性的终结性评价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引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建设良好的制度文化,既要管住,又要理好,关注人的成长过程,“一花引来百花开”,使优化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发挥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环境、文化技能环境、文化情趣环境中的诊断、导向、监督、激励、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师生的文化素质、道德质量和审美情操。

四、结语

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的事物赏心悦目,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仅体现在个体上,也体现在群体中;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也体现在精神文化上;不仅体现在结果上,也体现在过程中;不仅体现在欣赏上,也体现在创造中。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双赢的长期过程,学校应该学会用文化环境的视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反思文化环境。学校只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才能以文化力推动教育力,以教育力促进文化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5.

[4]欧阳康.“文化围城”及其超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1).

[5]肖谦.多视野下的大学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3

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是指城市面向外籍人士语言与信息生活的相关要素、途径和条件的总和,是城市国际宜居宜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环境。本文结合现有国际城市和城市语言学研究成果,对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深化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学界目前尚无关于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专门成果,但部分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成果对此已有相关论述,而国际宜居城市、城市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则已相当成熟。这些成果对于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学界关于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要素的系统化研究成果较少,主要代表性观点有:一是界面表达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张伟(2004)提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由界面表达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组成。“界面表达系统”是“解决城市主要界面和国际人士的沟通与交流”的系统,包括城市“双语书面表达”和“城市咨询和求救”。二是跨语言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面与度。赵楠(2008)提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包括外语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广度、深度和频度”,即外语信息交流与传播覆盖面、交流传播程度和信息量,并从外文公共标志、涉外服务场所人员外语服务能力、市民外语水平和交流频度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三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王彦颖(2012)认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包括市民外语水平和应用的“人的因素”和外文公共标志等“物的因素”。四是常态语言环境、应景语言环境与应急语言环境。马金宝(2015)认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包括常态化、应景与应急三个层面。常态语言环境包括外语人才培养、公共标志、外语人口和外文网站;应景语言环境包括涉外会务翻译服务、多语种外语服务等;应急语言环境是指外文求助、咨询、投诉平台。这些成果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要素构成,但存在概括不全面、不同构成部分存在相互交叉因素等不足。国内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近年来纷纷制定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规划或语言文化发展规划,主要从外语人口数量和质量、窗口单位外语服务水平、外文公共标志、多语种外语服务平台、外文媒体、外语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对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构成和评价进行界定。

二、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人本原则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服务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在选取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时,应侧重与外籍人士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要素,尊重外籍人士的主客观感受和需求,将实用性和有效性作为要素选择和权重的灵魂。2.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其指标选取应该要全面反映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的各个方面、层次和要素。同时,这些方面、层次和要素之间又有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科学反映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的系统整体。3.稳定性和发展性原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要求其要素选择和构成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城市国际语言环境中的一些技术性、物质性要素又呈现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应当具有一定灵活性,以符合发展趋势。

三、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本文结合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的本质、属性、形态和特点,进行评价指标选择和体系构建。1.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的确立第一,语言的根本价值在于信息传递和沟通,国际语言环境在本质上是跨语言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环境。因此,一切有关跨语言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要素都应纳入城市国际语言环境体系中。第二,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各要素具有多属性特点。本文将要素与整体性国际语言环境的关系设定为一级要素指标划分标准,将要素形态设定为二级以上划分标准。2.城市国际语言现实环境指标体系构成⑴城市国际语言现实性环境。城市国际语言现实环境是指城市当前直接影响外籍人士在华语言生活质量和感官的环境系统。根据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功能实现的形式,包括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场景交流三个方面。①信息传递,是指面向外籍人士的单向性信息告知,包括外文公共标志、外文网站、外文杂志、外文微信公众号、外文广播电视节目等。②信息交流,是指交流工具环境下的双向性跨语言信息沟通互动,包括以信函、电话、电子邮件、互动式APP沟通平台等方式实现的交流。③场景交流,是指现实环境中涉外服务管理机构、组织和人员面向外籍人士提供的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在城市国际语言现实环境中,各指标的选择以其对于外籍人士的实际效用为根本依据。⑵城市国际语言发展性环境。城市国际语言发展环境是指潜在影响一个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未来状况的各项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整体。城市国际语言发展环境包括外语资源和政策资源两个方面。外语资源是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国际语言服务、交流和发展的各项要素,包括外籍人士所占城市人口的比重、外籍人士汉语能力、城市外语人口数量与比重、语言培训机构数量与规模、国际会务赛事和国际组织机构数量与规模、语言活动平台数量规模等。3.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文按照层次分析法探索建立的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共选定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和城市国际语言发展环境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及35个四级指标(详见表1)。本文在选择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体系的要素时,兼顾了各要素的必要性、实效性和成本性。所谓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外文公共标志和窗口单位外语服务覆盖率、外语语种设置类别、外文杂志和广电节目、语言活动品牌和数量,但不追求绝对量,而以满足外籍人士的实际必要需求为原则。所谓实效性是指各类信息在内容、时效、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实际价值和功效。所谓成本性,是指在必要性和实效性实现的前提下的集约式投入导向。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4

当前,环境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意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督促其加大环保投入,重视环境管理,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绩效审计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检查评估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开展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可促使资源节约、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良性互动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反之,对企业进行环境绩效审计又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召唤环境绩效审计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和谐生态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具体内容有: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措施。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到大量的工程投资、科技投入。为了验证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和项目是否有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需要审计部门参与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项目和资金监管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审计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二)环境绩效审计力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环境绩效审计具有环境审计的基本特征,并与环境财务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环境审计体系。在资源环保、财政、企业、投资等多项审计中,都有涉及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如产业政策的落实情况、节能减排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在审计中不仅要关注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更要关注环境保护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科学、资金投入是否及时到位、项目是否如期完工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等。这些不仅是各级政府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审计监督、履行审计职责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的推广,环境绩效审计内容、重点和审计方式方法都将进行不同程度的演进和发展。当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环境绩效审计范畴,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开辟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新方向。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作为审计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对企业执行相关环境政策法规情况的审计

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环保部门也会适时推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作为审计部门,在审计中应重点关注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资源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的分解、落实情况。测试企业环境管理的内控制度运行是否健全、有效,是否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关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环境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情况。测评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给予适当的建议,督促其加以改进。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提高环境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

(二)对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的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作为企业,首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但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的承受力,对环境的影响做到正面影响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为此,企业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转向资源节约型产业,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审计中要重点关注企业对发展绿色经济的资金投入及投资效益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集聚、生产方式转变等格局。企业在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优化企业形象和生产能力高效发展方面是否有所作为。

(三)对企业环境项目及资金的审计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企业必定有各种环保设施要兴建,需要有大量的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审计部门应进行跟踪审计,在环保设施立项前,重点关注环保设施立项是否经过环评,资金预算是否合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关注环境监督管理是否到位,资金利用是否有效、看有无资金浪费,有无超预算等情况;在项目竣工及后续运营时,要关注是否办理了环保验收手续,项目投产后有无达到预期效果。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构建

要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评价,需要构建严格的指标体系,在指标的设计、取舍中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一)指标设计要求

1.可操作性要求。为了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好坏进行明确的评价,指标的设计和选取要有利于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考虑易于被审计人员所接受,容易被量化,便于评审人员的实际操作。指标最好可以利用企业现有的财务统计资料,加以适当的改良,以便能全面反映企业所处行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发展水平。

2.可比性要求。对企业进行环境绩效审计,其主要目的是用审计结果来评判企业环境管理能力的优劣。如何体现出一个企业环境管理能力是优还是劣,需要将多个企业或行业进行比较。故评价指标应具有横向和纵向可比,以反映同一时间的不同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求。环境绩效审计是一项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的结果会有多种方式,除了量化的指标外,还要定性的指标作补充。对可以定量描述的项目,要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以使评价结果更具有证明力和说服力;而对只能定性评价的项目,也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估,提高定性评价的科学性。

(二)审计指标的设计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考虑我国具体情况,笔者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分为以下五类:

1.环境管理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所获环保奖项数,所获环境标志产品数量,环境事故发生数,环保政策的制定、执行状况指标,环境管理系统的合规性指标,外界对企业的环境评价指标等。

所获环保奖项数和所获环境标志产品数量越多,越表明企业的产品官方认可度越高,越环保。环境事故发生次数越少,表明企业的环境管理越到位。环保政策的制定、执行状况指标是指企业是否制定环保措施,企业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环境保护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等,是定性指标。环境管理系统的合规性指标指企业是否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如何,各项环保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规的要求,是否先进,执行是否良好,是定性指标。外界对企业的环境评价指标指政府、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保状况的感性认识如何,是定性指标。

2.资源节约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万元产值耗电(水、煤、油)量,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

万元产值耗电(水、煤、油)量反映企业获得万元产值耗用的电、水、煤、油耗用量。指标值越小表明企业对年电、水、煤、油的消耗程度越小,资源越节约。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反映企业重复利用水资源的效率。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重复利用水资源的程度越高,对环境的贡献也就越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反映企业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3.污染物排放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工业粉尘排放强度,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等。

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反映企业万元产值所排放的工业废水量,表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反映企业取得万元产值排放的工业废气,主要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工业粉尘排放强度反映企业为取得万元产值排放工业粉尘的程度。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反映企业获得万元产值产生的固体废物量。这些指标值越小越好,是反向指标。

4.环境治理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主要污染物 COD、SO2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环境治理系统自身建设指标等。

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反映企业排放的 COD 、SO2是否超标,该指标可以衡量企业对水、大气资源的治理情况。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反映企业排放工业废水、废气的达标程度。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反映企业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程度。该类比值越大越好。环境治理系统自身建设指标指企业是否设立环境治理相关的部门、配备相关的人员,环境管理人员的数量、级别和处理环境事故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企业员工环境保护的培训是否到位等,是定性指标。

5.环保投入指标。设置以下二级指标:环保设施支出占产值比重,排污费占产值比重,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率,环保技术创新投入率,绿色行动的创新和落实情况指标等。

环保设施支出占产值比重反映企业为治理环境在环保设施上的投资情况。排污费占产值比重反映企业为取得万元产值支出的排污费情况。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率反映企业当年用于环保用途的实际资金的使用程度。环保技术创新投入率反映企业所取得产值中有多少用于环保技术的创新。绿色行动的创新和落实情况指标指企业是否使用清洁能源,是否推行产品的绿色工程计划,是否落实绿色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绿色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情况,是定性指标。

(三)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评价

1.定量指标的评价。将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都设为“1”,把一级指标所辖的二级指标,根据重要性程度将权重“1”分配给各项二级指标。将各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乘以分配到的权重值,求出各项二级指标的最终分值。具体有三步。

首先,要计算各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对建立的各二级指标依据公式计算得出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转换成在同一尺度上可以相互比较的量。具体公式为:

Zi=(Ci/Si)(i=1,2,3,…,n)或Zi=(Si/Ci)(i=1,2,3,…,n)

式中:Zi:指标评价指数,Ci:某评价指标实际值(或设计值),Si:某评价指标参照值。该参照值可以是法律规定的标准或历史和行业标准的数值。

其次,要计算定量指标综合评价指数。用第一步算出的各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乘以该指标相应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出各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数。

最后,对定量指标的评价。为了更直观,笔者将定量指标综合评价分成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等级,得分值采用百分制,结合综合评价指数,判断得出定量指标的最终得分值(见下表)。

2.定性指标的评价。对于定性指标,可以通过利益相关者、专家、审计人员分别打分或问卷调查给出一个分值,各分值所占比重,可以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给予赋值。将每项指标分值加以算术平均,计算出每项明细指标的实际分值,再根据该项指标所占的权重,计算出定性指标的最终得分值。

3.审计结论。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最终得分=定量指标的最终得分值×定量指标权重+定性指标的最终得分值×定性指标权重。假设评价指标最终得分为 X,则审计结论分为以下五类:当 X∈[0,40),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为很差;当 X∈[40,60),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为差;当 X∈[60,75),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为一般;当 X∈[75,85),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为良好;当 X>85,企业环境绩效为优秀。

四、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实施建议

(一)规范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

目前,对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没有强制性规定,导致企业环境绩效审计难以开展。为了顺利开展环境绩效审计,需要政府建立一个公认的披露标准,而企业要做好基础性工作,以便各公司披露数据具有可比性。有了统一公认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审计才能发挥鉴证和评价作用,对企业的环境绩效情况出具具体的审计意见,更好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可使审计人员得到相关的可比数据,为企业的环境绩效分析提供依据。

(二)不断提高环境绩效审计人员评价业务能力

环境绩效审计涉及环境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审计人员应当不断扩宽知识领域,学习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知识能力,以便具备足够能力适应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扩充他们的环境学相关知识,力争成为复合型审计人才。同时,积极引进熟悉环境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做好人才建设。另一方面,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作为新鲜事物,要做到干中学、学中干,要及时总结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审计方法理论体系,做好知识储备。

(三)建立多部门联合机制,加强协同作战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牵涉面广,绝不是一个审计部门能完全胜任的,很多业务需要借用“外脑”。审计机关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机制,利用专业机构、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优势提高环境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还要就环境绩效审计加强国际交流和协调,积极利用国外成熟的经验和操作流程,降低环境绩效审计实践中的盲目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下,企业应当注重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定及相关工作的发展变化,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注重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支出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借环境绩效审计之际,尽可能解决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寻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张静,宋付杰.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新会计,2012,(06) .

2.刘长翠.企业环境审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黄道国,邵云帆.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1,(03).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5

1.校园环境的整体性建构

现代大学校园是有机的整体,其景观设计中,多以系统的思维来思考校园景观的整体性,而不是把校园空间割裂成片段。其校园环境从整体总布局到建筑实体及其外部绿化环境。强调绿化的独立性,建筑实体是主体,外部环境是背景与衬托,两者相互统一形成完整的环境系统。

2.人性化的空间环境营造

高校校园空间环境的营造,归根结底是为了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教师。环境是课堂的外延,对学生的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特有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开放性、易变性、复杂性、自主性。因而决定了大学校园户外环境的需求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将人文空间的规划思想融入到校园环境设计中,使校园环境更具人文关怀的深刻内涵。

3.开放性的功能分区环境

为了满足校园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求,学习的生活区大都规划在靠校园外出的位置,以便社会化管理;同时开发相应的科技园区,并与校内科研区相联系,后勤分区也更加的分散化、外向化、社会化。这些传统的功能分区,都逐渐加强其开放性,将校园环境与城市环境密切联系,使校园环境与城市环境高度结合构成系统。

4.校园环境的文化个性

校园文化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是密切相关的,校园环境文化体现了校园人的生活方式、理想追求,审美情趣,精神风貌等等。校园环境各个构成要素作为媒介和载体,都以各种形式反映,表达着文化品位,通过人的认识与体验活动以隐性形态完成的。校园环境景观小品就是其文化表达的要素之一,既要体现时代科技文化特征又要具备学校的文化品位特点。

二、高校环境景观小品设计原则与方法

1.高校环境景观小品设计原则

(1)环境小品布局少而精:根据人的视力的局限性,观看活动是有选择的行为,决定了我们在特定视觉范围内能看到的和仔细看到部分,以及我们所不能看清楚的部分。一个突出的标志性景观,可能胜过我们对整个场地的注意,因此在高校校园环境小品的平面布局过程中,要寻找和创造视线焦点,形成场地中的主景,使主题更加突出,这在景石、雕塑、亭廊类小品的布局设计中尤为重要。(2)比例、尺度与环境相协调:和谐的比例可以引起人的美感,高校环境小品与高校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的尺度、比例需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协调,才能取得均衡的视觉效果,使人感到愉悦。而其中的尺度一般不是指要素真实尺寸的大小,而是指要素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预想的艺术感。(3)明确环境小品的主要功能:在高校校园室外场地中,环境小品设计根据景观轴线的需要是环境设计的主题要素,是否满足休憩功能还是增加趣味性等,对确定小品的形式,大小,色彩等十分重要。(4)注重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环境小品能够体现当代大学校园的文化特色,是很好的文化传承载体,能够起到美化环境,提高环境品位以及“环境育人”的作用。无论是在弘扬校风学风精神,理论宣传方面,还是在展示先进科技,体现学习专业特色等方面,环境小品都能体现出很大的优势。

2.高校环境景观小品设计方法

(1)根据校园环境规模和规划设计:根据不同校园环境的规模和规划设计手法,确定需要布置的环境小品种类。从实际使用功能考虑,在综合性的校园环境中,休息类结合照明的功能性小品是必需的,装饰性类小品,往往根据景观轴线或室外空间组织的需要确定是否布置。(2)依据校园观赏视线设计:依据观赏视线的流动性分析,将环境小品与周围建筑广场、道路、绿化等空间因素相协调,确定环境小品的尺度,比例。同时注意最佳观赏空间的营造,并确定该小品的主要景观界面及朝向。(3)从展现校园文化需要设计:从展现校园文化的需要考虑,根据校园历史和学科设置特点(如师范类院校,医学类院校、理工科类院校等),统一构思小品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并对主题性,科教性、纪念性的要素加以意境上的提升。(4)根据整体环境风格和投资预算设计:根据整体环境的风格和投资预算,确定环境小品的风格,色彩和图案内容,在高校校园内,低造价的环境小品同样能够实现美观、实用效果。用量较多的功能类小品,重点考虑风格协调,坚固耐用,便于管理,物美价廉等因素,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和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型,适当体现出地方特色。

三、高校环境景观小品设计的意义

1.实用价值与精神功能的结合

校园环境小品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精神功能。满足人体需要的小品,如凉亭、柱廊、公共卫生间等;满足人们所需信息的小品,如路标、电话亭等;满足点景需要的景观要素,如雕塑、花坛、喷泉等;满足生活必需品的小品,如垃圾箱、路灯、邮筒等。校园环境小品作为校园景观设计的元素,具有提供空间界定、转换、点景,甚至成校园地标的作用。良好的环境小品设计与布局,还是校园空间中富有吸引力的许多活动的前提,是触发学生与教师积极使用户外环境的重要因素。能够成为凝聚能量、释放活力的区域象征,而并不只是局限于“室内家具外移”的意义。校园环境小品的整体性,艺术性,文化性和休闲性等特征,能够与校园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有能体现艺术性和文化性,本身还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针对不同的主题,其造型、色彩、材质亦会不同,从而体现现代高校不同的特点和校园文化背景,并使整个校园空间的层次更加丰富。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6

基金项目: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闽台非传统旅游资源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2R0060)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城市夜间旅游环境感知实证研究――以泉州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5日

引言

环境感知论是文化地理学通过直接体验描述方法研究人类环境和空间行为,用以解析人地关系的一个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成为近十多年来人们对旅游地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以及人地关系协调的支撑和研究热点。兰克福德(Lankford S V.,1994)、塞瓦特托森(Cevat Tosun.H,2002)、阴(Um S,2006)等国外学者对旅游环境感知的研究集中于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环境影响、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态度和旅游地吸引力等方面;卢松(2005)、陈金华(2007)、梁旺兵(2010)等国内学者主要从游客或居民环境感知角度研究某旅游地的市场营销、环境管理、景观建设、旅游安全等问题,对旅游环境系统研究较少,对夜间旅游环境感知的实证研究更为少见。

夜间旅游作为近年来我国旅游休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深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延展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已引起许多旅游城市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夜间旅游开发明显滞后,夜间旅游品牌、旅游氛围和夜间旅游精品线路尚未形成,夜间旅游环境亟待改善。因此,本研究拟构建夜间旅游环境感知模型,以泉州市为研究案例,对城市夜间旅游环境感知进行分析,为旅游地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旅游规划与管理以及城市形象推广提供决策依据。

一、夜间旅游环境感知概念模型

旅游环境感知概念模型是旅游环境感知量表设计的基础。梁旺兵(2010)建立了由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导游服务等人文环境为核心的游客――环境感知模型;胡茂川(2011)考虑到自然环境要素并设计了由基本环境要素和营建环境要素组成的白鹭岛旅游度假区感知环境要素体系。

城市夜间旅游环境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复合系统,除了包含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旅游产品等硬环境要素之外,还包括城市形象和旅游休闲氛围等软环境要素。游客对城市夜间旅游环境的感知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游客在客源地通过多种渠道对城市旅游地夜间旅游环境有一个期望感知――重要性评价;第二个阶段游客通过夜间旅游体验之后获得一个实际的环境感知――满意度评价,游客在比较前后不同的感知差异后,会对旅游地夜间旅游做出一个总体满意度评价。结合我国夜间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层面建立由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旅游产品、城市形象、旅游氛围5个维度构成的夜间旅游环境感知概念模型。这个模型包含软硬环境18个环境因素,强调了旅游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运用环境感知方法对夜间旅游环境特征进行测度提供理论支撑。(图1)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泉州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闽南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与富集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夜间商贸氛围浓郁,而且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地域特色鲜明,夜间旅游发展条件优越。近年来,源和1916创意园、领show天地创艺乐园、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T淘园等一系列创意产业园区逐步发展起来,与万达广场、丰泽广场、中山路、东街、西街、文庙、东湖公园、西湖公园、电影院等商贸及文化场馆共同构筑泉州市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夜间旅游休闲网点。但是,泉州市夜间旅游环境建设滞后,成为影响“光明之城”夜间旅游休闲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游客人口学特征与出行特征、夜间旅游环境感知测度量表。人口学特征与出行特征采用封闭式选项来测试被调查者的意愿,夜间旅游环境满意度感知测度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以5表示“很满意”,4表示“满意”,3表示“一般”,2表示“不满意”,1表示“很不满意”;描述感知环境要素的重要性时,以上5个分值分别表示“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为直观反映游客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感知评价结果,各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均值运用以下公式求算:

■j=■■xi(1)

式中,xj表示第j项环境要素指标的重要性或满意度平均分值,xi表示该指标的游客感知评分,人数,M表示被测试的游客总人数。

项目组一行6人于2013年3月25日至4月6日,在泉州市领袖天地、万达广场、美食街、丰泽广场、中山路、源和1916、开元寺、西湖公园、锦绣庄、六孔井等地对旅游者开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与访谈,共发放问卷325份,收回并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81.5%。借助SPSS14.0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变量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α系数0.915,量表信度较高。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基本情况。从样本统计结果可知,受访者以福建本地人和中青年为主,个体户、行政和管理人员居多,文教和商贸服务人员次之;学历层次和收入水平以中等偏上收入者为主,见表1。这些特征与泉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发祥地、著名的“民营特区”与“品牌之都”、客源市场以泉州本地及周边城市为主以及本研究调查时间等情况基本是相符合的。(表1)

(二)游客出行特征分析。受访者以购物、美食、休闲为主要目的,旅游者选择万达广场、美食街、中山路作为旅游休闲场所的居多,选择领袖天地、东湖公园或六孔井的次之,夜间出游清源山、森林公园、崇武古城的极少,见图2。可见,近年来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夜间旅游的吸引力并没达到预期效果,而2013年开业的万达广场吸引力却超过传统的景区和商业街区。(图2)

受访者夜间出游大多与朋友和家人结伴出行,占受访者的91.34%,选择陪客户和个人出游的占受访者的3.8%和4.8%。可见,夜间旅游活动大多具有休闲性和自,商务应酬较少。受访者夜间旅游休闲活动人均消费以50~300元为主,其中,人均消费101~300元者占39.4%,人均消费50~100元者占36.5%,说明泉州夜间旅游游客消费水平处于较低层次。

(三)环境要素重要性分析。为直观地了解不同的环境要素在游客心目中的重要性程度,通过调查游客对各环境要素重要性的感知情况,见图3。(图3)

图3中各项指标的标准差均为1左右,说明游客对这些指标的认知内部一致性较高,样本具有显著代表性。停车场位置合理性指标的标准差最大(1.111),笔者分析这项指标是由于拥有私家车的本地游客车和外地游客之间存在不一致的认知;场馆建筑风格标准差最小,说明游客对夜间建筑风格的重要性程度认识比较一致。除了公共服务和景观资源这两个指标外,软环境的其余5个指标综合平均值均大于4,说明游客对软环境要素的认知程度比较高,对夜间旅游的软环境非常重视,尤其是对社会治安和环境质量表现极为关注,而对公共服务和景观资源这两项软环境要素的重视程度略微低些。在硬环境要素中,夜景工程、环卫设施、公共厕所、交通条件4个指标综合平均分值大于4,说明游客对夜间旅游的这4个硬环境指标极为关注;停车场位置、活动项目多样性、活动场所网点位置、项目文化内涵、场所建筑风格的指标平均值介于3.5~4之间,说明游客对这5个夜间旅游硬环境要素也比较关注;标识系统、活动场所聚集程度的综合平均值均小于3.5,说明标识系统和活动场所聚集程度在游客心中的重要性较低。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旅游产品、城市形象、旅游氛围5个维度的重要性综合平均值分别为4.05、3.69、3.73、4.04、4.11,均介于3.5~4.5之间,说明游客对这5个维度的环境要素都比较看重,尤其是对旅游氛围、基础设施和城市形象极为关注。

(四)环境要素满意度分析。通过游客对泉州夜间旅游环境要素满意度感知调查描述性分析结果见图4。(图4)通常5分制李克特量表的分值4~5之间表示满意、3~4之间表示一般或中立、2~3之间表示不太满意。由图4可知,除了标识系统、公共厕所、文化氛围3项要素评分值低于3以外,其他的15项夜间旅游环境要素的感知评分值均大于3,说明游客对泉州市夜间旅游环境感知评价基本是满意的,但是对标识系统、公共厕所和文化氛围等要素满意度较低。从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旅游产品、城市形象、旅游氛围5个维度看,城市形象和旅游产品的满意度均值最高(3.19和3.18);规划布局和旅游氛围的满意度均值次之,分别为3.053和3.057;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较低(2.93);说明游客对泉州市夜间旅游环境的城市形象、旅游产品、规划布局、旅游氛围的满意度感知评价比较高,对基础设施条件的满意度评价一般。

从标准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游客对交通条件的感知评价结果差异性较明显,其标准差为1.191;游客对商业氛围的评价结果比较一致,其标准差值为0.765;其他因素的满意度感知标准差接近1左右。

(五)重要性与满意度交叉分析。通过建立二维坐标图描述夜间旅游环境要素游客感知的重要性与满意度交叉关系,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环境要素的满意度和重要性感知评分值。(图5)根据环境要素所处的不同象限,提出不同的应对措施来改善泉州市夜间旅游环境质量。图中阿拉伯数字所代表的环境要素与图1一致。图中黑色垂直线代表所有环境要素满意度感知评价分值的平均值,满意度的均值为3.078;图中黑色水平线代表所有环境要素重要性感知评价分值的平均值,重要性的均值为3.946。环境要素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平均分值线把整个二维坐标划分为4个象限,以逆时针方向分别标注为Ⅰ、Ⅱ、Ⅲ、Ⅳ,各个象限均有环境要素对应。

第Ⅰ象限为环境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评分值均较高区域,主要环境要素有社会治安、夜景工程、商业氛围、环境质量、服务氛围。除了夜景工程属于硬环境要素外,其余的4个因素均属于软环境要素,说明夜间旅游休闲软环境在游客心目中非常重要,而且游客对泉州市夜间旅游休闲软环境的满意度比较高。对于这一象限的环境要素,旅游与相关部门需要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和发展提升。

第Ⅱ象限为环境要素的重要性感知分值较高、满意度感知评分值较低区域,是重点改善的方面。处于这一象限的环境要素包括交通条件、公共厕所、环卫状况、文化氛围,其中文化氛围属于软环境要素,交通条件、公共厕所和环卫状况属于基础设施类硬环境要素,说明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在游客心目别重要,但是现状满意度较低,要求业界加大力度改造提升夜间旅游休闲的交通条件、公共厕所和环境卫生设施,并加强文化氛围营造。

第Ⅲ象限为环境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评分值均较低区域,如活动场所的位置、停车场位置合理性和公共服务设施。对于这个区域的环境要素,只需根据实际情况稍加采取应对举措即可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标识系统的重要性在游客心中重要性和满意度均比较低,可能与游客以本地客源市场为主有关,对泉州市夜间旅游场所比较熟悉,但仍需加大力度改造提升。

第Ⅳ象限为环境要素的重要性感知评分值低、满意度感知评分值较高区域,包括活动场所聚集程度、活动项目多样性、场馆建筑风格、项目文化内涵、景观资源。除了景观资源属于软环境要素,其余的均为硬环境要素。理论上,这一象限的要素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财物进行改造,只需继续维持。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单项性分析结果可知,游客对不同的环境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结果不同。游客非常重视城市夜间旅游的软硬环境建设,尤其是对社会治安、环境质量、服务氛围、文化氛围、商业氛围等软环境要素以及交通条件、夜景工程、环卫状况、公共厕所等硬环境要素极为关注;游客对泉州市夜间旅游环境的满意度评价总体上为一般,对标识系统、公共厕所、文化氛围3个要素的满意度感知评价均为不太满意,其余的15个因素的满意度感知评价均为一般或中立。从夜间旅游环境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调查综合分析可知,游客对夜间旅游环境要素的感知结果可划分为4类:一是重要性强、满意度高的环境要素,如社会治安、夜景工程、商业氛围、环境质量、服务氛围,这类要素以软环境要素为主;二是重要性强、满意度低的要素,如交通条件、公共厕所、环卫状况、文化氛围;三是重要性弱、满意度低的要素,如活动场所的位置、停车场位置合理性和公共服务设施;四是重要性弱、满意度高的要素,如活动场所聚集程度、活动项目多样性、场馆建筑风格、项目文化内涵、景观资源。泉州市夜间旅游处于发展阶段,游客以购物、美食、休闲为主要出游目的,总体消费水平处于较低层次。

基于以上感知调查分析结果,本研究对泉州市夜间旅游环境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以旅游休闲为导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与完善。国内早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基于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进行规划建设,很少考虑旅游者旅游休闲的需要。泉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早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主要围绕本地居民和文化遗产保护而进行的,距离旅游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基础设施是游客感知旅游环境最重视的一类因素,在图5中,落入第Ⅱ象中的4个因素中有3个因素(交通条件、公共厕所、环卫状况)属于基础设施类要素,可见,改善夜间旅游休闲的基础设施条件是泉州市夜间旅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建设主要内容及措施有:一是为整合夜间旅游活动聚集区,如古城文化旅游区的资源,科学规划夜间游览线路和夜间公交线路,改造和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并实施夜间交通管制,实现顺畅、便捷和高效地进入夜间旅游活动场所;二是系统规划建设与完善城市环卫设施,如增设垃圾桶、公共厕所及女厕所蹲位比例,配备足够工作人员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与服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和居民开展城市环境教育与宣传,教育市民树立文明城市公民的意识,以建设美丽干净的泉州市和卫生的夜间旅游休闲活动场所;三是遴选若干街道,实施临街建筑物入夜景观亮化工程,进一步美化市容市貌,并完善城市旅游标识系统,以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夜间景观效果和提升城市品位,让泉州更宜游。

第二,以软实力建设为内容,持续推进软环境优化与提升。软环境是我国旅游发展的“软肋”,也是城市夜间旅游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图5分析可知,旅游软环境的要素在四个象限均有分布,其中环境质量、社会治安、商业氛围、服务氛围属于第Ⅰ象限,文化氛围属于第Ⅱ象限,公共服务属于第Ⅲ象限,景观资源属于第Ⅳ象限,说明不同的软环境要素在游客心中的期望和满意度感知评价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由于软环境的建设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多因素、多环节,需要系统规划和持续推进,而且其改善需要多行业、多部门密切配合。本研究提出泉州市夜间旅游软环境优化的三项举措:一是尽快把社会服务体系、旅游氛围和城市形象建设内容纳入泉州市城市规划修编、泉州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和泉州市文化旅游专项规划;二是建立由交通、环保、城建、旅游、安保等多行业、多部门综合协调的管理机制体制,从培养全社会的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入手,重点做好城市环境质量监控、社会治安管理和旅游相关服务业诚信体系建设及其标准化建设,引导服务企业走规范化经营;三是挖掘泉州地域文化内涵,整合泉州古城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夜间休闲、娱乐和餐饮项目,深化旅游购物活动,形成有丰富的活动空间、活动项目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进而延伸夜间旅游休闲活动时间和提升夜间旅游消费水平。

第三,以集约化为原则,尽快落实空间布局调整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房地产项目和商服网点等不断扩张对城市自然与人文景观产生破坏,使得城市旅游休闲空间趋向破碎化趋势,从而降低了城市夜间旅游品质及其集聚效应。从图5分析可知,城市夜间旅游空间布局的3个要素在游客心中重要性程度较低,活动场所的集聚状况满意度高于平均分值,而停车场位置合理性和活动场所的位置合理性2个要素的满意度感知分值低于平均值分值,说明泉州市夜间旅游空间布局亟须调整和优化,夜间旅游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本研究提出应对举措有:一是加快以中山路及其周边的街巷综合整治,构建由步行街、酒吧街、文化街、自行车慢行道路、旅游休闲服务点组成的集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于一体的夜间旅游项目聚集区,促进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古城文化旅游区的辐射功能,促进旅游集聚和集约化发展;二是根据夜间旅游集聚区内夜间旅游休闲节点的分布并考虑服务节点的服务半径,加快完善服务节点的布局和推进产业融合与功能完善,以实现夜间旅游集约化经营及其综合效益。

第四,以体验性为视角,加快推进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与白天旅游相比,夜间旅游更关注游客精神与情感方面的需求,除了满足本地市民休闲需求外,主要针对外地的旅游者。从图5分析可知,旅游产品的3个因素均分布在第Ⅳ象限,说明夜间旅游产品类型、活动场馆建筑风格和活动的文化内涵满意度较高,但资源整合不足,品牌建设滞后,特色吸引力缺失,因此亟须进一步深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创新,打造泉州独特吸引力的夜间旅游品牌。本研究提出产品开发与创新建议有:一是深化闽南文化、海丝史迹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以泉州古城文化旅游区为核心,中山路步行街为主轴,按照夜间旅游规律组织地域特色的夜间旅游线路,开发综合性夜间旅游产品;二是依托泉州美食街,引入台湾美食和小吃品牌,开发夜市型旅游项目;三是整合环清源山的景区、景点资源,配套夜间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开发景观型旅游产品;四是挖掘泉州文化资源和传统制作工艺,开发文化创意体验类和旅游商品类产品,打造文化创意旅游品牌,增强游客体验性和提高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五是挖掘闽南文化内涵和融合外来时尚文化内涵,引进国内外著名的夜间生活休闲品牌,推出泉州地域特色鲜明的大型文化演艺类旅游产品;六是配合侨乡自驾车营地建设项目,开发自驾车风情小镇、房车营地和露天影院等特色夜间旅游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Lankford S V,D R Harward.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 Attitude Scal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4.21.1.

[2]Cevat Tosun.Host Perceptions of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

[3]Um S,Chon K,Ro Y H.Antecedents of revisit inten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4.

[4]卢松,陆林,王莉等.西递旅游地居民的环境感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7

引言

设计是一种对物质形式和结构的改造和组织活动,论文从人的因素来考虑与人有关的一切活动,使这个物质世界成为人类生活需求的一部分。这说明,任何设计活动都是从人的生理、心理、喜爱、生活习惯等因素来考虑,体现人性化内涵。随着社会的文明发展,任何设计都越来越注重人性化、人情化因素,强调以人为本。环境陶艺是一门新兴起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被设计的物质形式介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物质形态,还提供一种生活观念。

因而,环境陶艺设计必须通过一种有人性化、人情味的艺术形式来联结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情感生活,才创造一种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生活世界。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人性需求的设计,也使人和被设计的物质形态有良好的、合适的互动关系,能更好地符合人的各种需求,提高和完善人的人性和人格。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是一种设计形态(符合人类的审美需求,适合人类自己的文化的、情感的、审美的趣味和生活理念),有利于环境陶艺作为一种迎合大众的视觉形式进入公共环境空间,赋予人们生存世界更多维的生活艺术化、自然化。

1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概念界定

环境陶艺设计是艺术家或设计师借用陶瓷材料媒介为某特定环境空间进行设计创作的艺术形态。简言之,协调“人、环境、陶艺作品”三者关系,人指(设计者或创作者和公众),环境指公共环境和个人环境,陶艺作品主要指三维陶瓷雕塑和二维陶瓷壁画等。

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是指艺术家或设计师通过在其作品设计方面注入“人性”的因素,使环境陶艺构成视觉艺术形态,更富有人情味和情趣性,引起人们视知觉的亲近,符合人们心理审美的舒适、愉悦、自然,营造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和亲切感。而这种设计主要表现在其形式与内容设计上符合人们理想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使其陶艺作品与人、公共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体现人性的关怀。它是注重人性需求的设计,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人的审美需要,提升人格和性情,热爱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时,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不仅仅强调其造型、题材、结构、色泽等因素,符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文化心理、历史文脉、自然生态环境,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而且使环境陶艺及其环境空间尺度宜人,满足环境陶艺使用者—公众的审美需求,创造人性化的空间景象,实现人性的关怀和心灵的体验。

2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的表达方式

环境陶艺构成空间景象之美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及文化心理相符,毕业论文才使环境陶艺作品、人和公共环境三者形成整体和谐关系,满足人类生活方式的理想诗意化。

2.1主体审美尺度的平衡性

主体审美尺度的平衡性是指设计者在设计环境陶艺时,个人审美观的传达与公众在欣赏其作品时反映出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等相符一致性,构成审美欣赏关系的亲和性和愉悦性、自然性。而这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限制和约束其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方面,即设计者在其作品设计的表达方式须反映公众的审美需要。

一方面,环境陶艺的形式(造型、色彩、肌理、装饰手法等因素)设计,须考虑公共空间人群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等。首先,设计者在设计造型的形态方面,寻求与公众的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形成和谐,针对性选择装饰性的写实人物、动物、器物等造型,还是变形夸张的直观化造型,或者抽象几何体的象征性造型等,这样,才使其造型更生动、形象化贴近公众的审美标准。其次,其色彩饱和度、明度、纯度、冷暖的搭配与组合,符合公众视知觉的舒适感和心理的情趣感,以及风俗习惯等,即与公众的审美理想达成一致性。还有其肌理组织质地的细腻美和粗犷感,组织结构构成形体空间的秩序美与分割排列关系,装饰方面汲取传统纹样,地域文化符号(如景德镇的青花、粉彩等),以及采用绘制、刻划、雕刻、镶嵌等手法,才会形成公众的丰富审美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环境陶艺的内容(题材、主题、内涵)表现方面,须反映公众的审美生活、审美情趣等。

首先,题材是设计者设计环境陶艺的重要素材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映现,也是使作品贴近公众生活的重要方式。其次,主题也是环境陶艺表现的重要思想内涵和文化语言,如标志性、教育性、宣传性等环境陶艺,其主题思想不仅要反映地区性文化特征,还要体现公众的审美情趣。

主体审美尺度的平衡性,不仅是环境陶艺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前提和表达方式,英语论文还是贯穿于其作品的设置与审美的主要参照或空间景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评判。这种平衡性强调艺术家或设计师在进行环境陶艺设计时,除了将自己的主观审美理想、审美情趣、设计意图、统一构思之外,还须更重要地从公众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理想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考虑,并把主观的审美意思纳入客观的审美对象之中,才可以建立起陶艺作品与公众审美相呼应的关系。

2.2公共空间环境的和谐性

公共空间环境是指陶艺作品设置在某特定环境内,依附着周边(城市文化、建筑特征、自然景观等)某种空间的“场”或“群”,以及与此环境中人群共同构成空间环境。它主要指自然环境、场所环境、城市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陶艺与公共空间环境的共存和谐才能构成空间景象的美,形成具有某种“场”或“群”的氛围,引发人们视知觉的亲和性和凝聚力,提供给人们的舒适、愉悦、自然、诗意化的生活空间,赋予人们审美的人性关怀和心灵润泽。

2.2.1自然性

自然性指“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作为置身与特定环境中的环境陶艺设计,在介入大众生活空间的同时,应从自然生态的地形、地貌、地物、人文等诸方面探索设计的取向。因为从功能出发,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最佳位置设置环境陶艺,其作品的尺度、体量、距离关系受周边自然环境形态的约束和限制,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态完整性(指人文景观、历史遗

产、植被绿化、交通畅通等),并使环境陶艺成为自然环境美的一部分,体现“情”与“景”的融合。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反映环境陶艺设计因素(造型、色彩、肌理、光影等)符合人与环境和谐的关系,在追求人类与自然的长期平衡发展中,又赋予自然景观美的意识形态,求得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空间场所。2.2.2文化性

环境陶艺设计受制于城市的特定人文环境和空间特质,才能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氛围,硕士论文营造城市精神风貌和树立地域特色。环境陶艺的设计形态因素融入其文化语境,如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特定环境人群的文化心理和建筑空间文化氛围等。它可能表现在对原有文化结构的延续,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或者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在本土文化结构上嫁接新的设计思想、手法、思维方式,包括嫁接外来文化和其它类型文化等,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结构。这样,环境陶艺才作为视觉经验的对象,能强化场所传达的社会文化意义或生活方式,能引发环境观赏者的共鸣和联想,使其作品、公众与环境三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激发环境的生机与活力以及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同时,它反映该特定环境中人群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肯定了此空间景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2.3交流性

公共艺术的发展,其支配权由“精英”向“大众”的转变,反映公众精神和公众审美,与人形成一种可交流性的视觉艺术空间。这种交流性决定环境陶艺设计须面向大众审美心理,促使设计者设计出符合公众的审美趣味、生活习惯、文化观念等因素的作品。其环境陶艺的形式设计要体现人们审美心理的生动性与直观性,个性化与人情化,场所性与文化性等,才能引起人们的亲近心理,使其作品与人们实现可欣赏交流空间,如造型设计符合人们的理解、安全心理,色彩设计符合人们的情感心理以及风俗习惯。因此,环境陶艺设计的某些实施方案,应采取开放化、民主化的策略,由大众(指具有一定艺术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的人)的参与抉择,这样设计者才能准确地获得公众对审美对象物的反馈评判信息,更加合理地使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表现与公众的审美趣味、生活习惯、文化观念等积极因素相符,真正地开启了一个展现人性审美需求的艺术空间。

2.3时代性

人类审美行为具有一种活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也会相应地流变。那么艺术家或设计师在环境陶艺的艺术形式设计上应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环境陶艺设计赋予人性的审美需求,其表现形式(造型、装饰、色泽等)与内容(题材、主题、内涵)都应该具有现代人认同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即创造性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与内容,融入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气息和国际化艺术的多元思想,才促使环境陶艺文化的自身积淀和发展,使公共艺术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得以延续和扩展。

2.4通俗性与趣味性

这里所说的通俗性并不是指“世俗性”或“庸俗性”。环境陶艺不仅设置于公共空间之中,而是表征和蕴涵着广泛的社会群体所认同的文化精神,审美意象及道德理想等。由此,环境陶艺的公共性决定了其设计形式,显示大众化文化精神,大众化审美需求,即公众的通俗性。环境陶艺的艺术形式设计的通俗化,主要指其视觉形态语言的表现符合大众审美文化心理,赋予大众与其作品更形象化、情趣化的欣赏交流,让人易于理解它,亲近它。其通俗性体现在造型设计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色彩运用的丰富性与时代性,题材表现的人情性与趣味性,内容反映的生活化与平民化。通常,这种趣味性表现在其作品的物质形态赋予人性的情感、情趣、个性和生命,而这种趣味性包含了滑稽性、幽默性、好奇性、幻想性和亲和性等。环境陶艺设计者的趣味性与公众审美的趣味性之间相符,才能建立一种物质和情感的交流关系。然而,趣味性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装点性的环境陶艺设计中,装点性的环境陶艺是为配合既成的环境(指开放自由化的场所环境)而进行的艺术设计。当然,像标志性、宣传性、象征性等类型的环境陶艺或者庄严、理性化氛围内的环境陶艺,其主题性表现因素会削弱其形式设计的趣味性。虽然环境陶艺设计的趣味性以注重其自身的价值为主要因素,但却脱离不了环境对它的制约和要求。

2.5生态可持续性

环境陶艺设计注重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时,工作总结决定着艺术家或设计师设计环境陶艺,不能仅仅停留在建构当前视觉景观的审美意识中,还须考虑未来此周边环境空间(指建筑、植被、绿化、交通、和人的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对作品构成视觉美景的影响以及价值的评判。同时,生态可持续性也反映出环境陶艺设计要考虑其作品的易安装性和可拆卸性、维修性和持久性、抗压性和安全性等因素。这样,环境陶艺设计充分考虑人与城市环境以及公共空间构成的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多样性、全球性、人文性;从而体现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真正遵循以人为本,在物质和精神上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

3结语

任何艺术设计活动须关注人,关注人性,体现心灵,不仅是创造一种物质形式,更重要是要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环境陶艺是艺术设计实现人们审美需求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是艺术家或设计师通过对其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赋予“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提升和润泽人的心灵,才使环境陶艺作品起到审美、休闲和娱乐民众的目的,为大众创造出愉悦感、快乐感,以及增加城市公共生活的亲切感,激发人们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起人们的好奇、触摸,依偎、攀沿等活动行为,成为一种公众性的生活审美化、自然化的艺术空间,构成空间景象的愉悦之美。

参考文献

[1]赵中健.公共艺术的审美思考.艺术生活.2004-1

[2]李建盛.希望的变异—艺术设计与交流美学.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3]朱红文.工业.技术与设计—设计文化与设计哲学.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4]施慧.公共艺术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8

1.设计要做到实用性和公众审美的高度统一

从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可以得知,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不同于其它艺术设计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特性要求设计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效益性。随着现代文化理念的介入,实用性的设计原则被置于更高的地位,现代人对环境规划的要求是既要满足公共环境设计的功用性也要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这就使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做到实用性和公众审美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从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中,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细胞,身临其境地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审美体验。

2.设计要在确保经济性的同时关注环保性

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将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经济性特征置于十分显眼的地位,因此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设计目标在满足人们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忽视其对环境带来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同时关注经济性与环保性两方面内容。环境公共艺术设计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现念,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现代文化理念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单纯立足于经济效益,更要体现对环境的积极性,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设计要注重文化内涵与自然性的完美结合

公共环境艺术是一项综合性设计工程,其包含较多内容,尤其包含着人们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积极处理和相互协调,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问题。公共环境艺术所附带的文化性,无论是从政治性还是商业性层面来看,都应该与公众效应、价值取向、审美需求完美结合,从而将艺术作品的自然性特征完美体现出来,即公共文化设计要注重文化内涵与自然性的完美统一,以不断迎合现代文化理念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4.设计要在继承传统性的同时关注时代性

文化发展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而非混沌盲目、僵滞不前,因此,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在充分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关注现代性。目前,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吸引力有增无减,其表现形式与艺术设计理念或多或少的反映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折射出人们对环境的某些审美需求。由于不同时代人们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不尽相同,人们的思想文化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于是,随着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入和渐进式发展,时代文化的差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环境设计者的高度重视。更多的设计者也认为,在继承环境设计传统性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艺术设计的时代性。近年来,由环境设计时代性催生出的生态性,和长久存在的人文性也成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9

1校园环境的组成元素和作用

凯文·林奇将城市意象归纳为路径、区域、边缘、地标和节点五种基本元素。从校园环境的物质形态而言,这五种元素同样是构成校园环境意象的基本元素,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对这五种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有整体性的校园环境意象。

校园中的路径,包括车行道和步行道系统,既是校园各区域的交通联系纽带,也是校园各种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校园中的区域,指具有特定景观环境特色或风貌特征的不同功能区;边缘是指校园各个特色区域的交界处以及校园与城市的交界处;地标是指能使人产生强烈印象的建筑物、雕塑、小品等;节点是指校园环境的视觉焦点、端点或转折点,泛指校园环境的精彩片段。校园环境的营造就是通过上述五种元素的交织,组织起具有吸引力的、连续的空间序列,从而形成生动而富有内涵的校园环境意象。

校园环境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内涵,美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配套设施,不仅能给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给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规范学生行为,体现院校的文化和内涵,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在浑然不觉中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挥。

2营造育人校园环境的原则

校园作为育人的场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建设,使构成校园环境的基本元素组合效果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2.1功能性与教育性原则

功能合理是环境营造的基本要求,只有满足功能需要,才能塑造出富有人文秩序的学习、生活空间和交流环境;同时,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相互交流、师生生活等物质需要的同时,还应赋予校园环境教育性,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给师生以精神营养和熏陶。

2.2文化性与艺术性原则

校园文化是院校的灵魂和精髓,是院校总体面貌和特征的结晶,也是一所院校个性的反映。从构成上看,校园文化由外在的物质景观和内在的精神景观两个方面组成,其可以体现在院校的专业办学特色或传承的人文精神中,可以体现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也可以体现在校园的公共空间环境和建筑中。在校园环境规划与建设中既要延续校园文脉特色,营造空间的文化性,也要寻求艺术性,做到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高雅、淳朴、自然的格调。

2.3生态性与特色性原则

因地制宜地结合原有自然环境,反映区域自然环境特色,实现校园环境建设的生态化,是校园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从“环境育人”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校园育人环境的营造要以尊重自然生态为基础,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对原生的自然环境进行保留和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坚持特色性,院校都有自己辉煌的历史、性质和特色,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设不可忽略这些要素。

2.4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

校园环境营造不同于园林建造,要顾及到校园环境现状及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要遵循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尊重历史,因地制宜地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地规划、建设、改造和美化,以较小的投资取得明显的效果。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安全、舒适、便利以及情感和心理等因素,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体现出实用性。

3营造育人校园环境的着力点

营造高标准、高水平的育人环境,必须立足高起点规划,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原则,注重实用有效与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注重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注重历史延续性和营区风格的和谐统一、注重景观与文化氛围建设的和谐统一,并对规划成果进行环境评价与评估,以营造出最优育人环境。

3.1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是构成校园环境基本元素中的路径,是连接校园各功能区的纽带,主要包括校园道路网络结构和分级。

3.1.1可及性。可及性是对校园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校园道路系统及出入口的设置,应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直接地与校园的各资源相连接,便于校园活动的开展和后勤保障社会化。

3.1.2步行优先。步行系统是校园内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具有活力的交通系统。要坚持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则,优化步行道路与建筑空间序列及绿化景观空间的组织,营造出多样的环境效果。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的步行交通系统依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设置了不同等级的步行道,其中教学区步行系统结合环境特点,采用了多样的空间形式,营造出了丰富的景观效果(图1、图2)。

3.2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构成校园环境基本元素中的区域与边缘,主要分为教学、科研、办公、生活、活动等功能区域。

3.2.1弹性。弹性规划旨在建立充满活力,具有多种适用性的校园骨架。功能分区的划分要科学、合理、可行,要有利于进行宏观控制,其形态既要对现有教学模式及功能组织等具有灵活的适用性,也要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教学区的规划设计采用模块化布局,在保障现有教学模式和功能的同时,为以后的发展也预留了弹性空间(图3)。

3.2.2特色。校园的功能分区在规划与建设效果上要形成不同的空间主题,以产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特别是要在容易建立明显印象的地方,通过空间氛围的差异性来强化校园特征,形成特色,如国防科技大学一号院北门的规划建设,利用紧邻城市主干道的区域位置,将学校的科技成果馆与大门合并建设,巧妙地实现了“门”馆“合一,在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营造出了学校的特色与性格,提升了学校形象(图4)。

3.3建筑。建筑是构成校园环境中地标的重要载体,院校建筑是典型的育人空间,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要赋予其艺术性和人文性,使其具有高品质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在校园环境中起到统领作用,并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3.1历史延续性。校园环境经过历史积累和沉积,已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特色,在新时期的校园规划与建设中,传承和延续这些风格与特色,有利于体现院校文化和底蕴,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二期规划中沿承一期建筑组群布局的风格和形式,并结合山地特色,对建筑体量进行了调整(图5、图6)。

3.3.2自然和谐。校园环境建设要坚持“以单体建设带动环境建设,以环境建设突出人文特色”的建设思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做到“建一个,成一项,配套一片”,实现规划、单体和自然环境的融合,为建设生态化育人型营区奠定基础,如国防科技大学在以丘陵地貌为主要特征的三号院规划建设中,通过具有山地特色的建筑空间及外型的塑造和环境配套,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图7)。

3.3.3多样化空间。随着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校园环境形态也需呈现出多样性与层次性,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建设要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注重完善公共服务空间、营造交流空间,以适应不同活动功能的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以增强校园环境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3.4景观。景观是构成校园环境基本元素中的节点,是校园环境中最有活力的场所,要按照人文化、生态化的原则进行。

3.4.1人文化。具有鲜明人文特色的景观是展示校园形象,唤起师生共鸣,提升校园活力与品质的关键。景观作为校园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反映出科学文化的理性与秩序,体现人文精神和氛围,如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规划在南门主入口区域,利用原有水塘作为水源,设置可循环的景观水系,广场等组成丰富的入口景观,并沿步行系统规划设置了富有军校文化特色的名人雕塑园等多种文化建筑小品,以塑造富有军校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图8)。超级秘书网

3.4.2生态化。校园景观环境的生态化不仅仅是校园绿化,其既包括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建设,也包括建筑、道路等人工环境建设,还包括市政环卫系统的配套与清洁能源的利用,要达到人工环境与文化、地域、自然相融合,形成人、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使整个校园成为良性循环的有机体。

4结语

总之,校园环境,重在建设,贵在规划。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必须强化规划意识,把握营造原则,选择恰当的着力点,深化其人文内涵,强化其教育功能,才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和谐、人性,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参考文献:

[1]魏春雨.营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李驰.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规划理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4).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例10

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城市公共环境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它包括城市公共环境的空间、道路、广场、广告、台阶等这些人造景观,还包括天空、山脉、水面、河流、树木等自然景观。另外,那种在城市公共环境中起作用的,但不是固定有形的东西,如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习惯模式、人口构成特点等,都是进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巨大载体,是人类科技成果的聚集中心,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将是今后环境设计的关键和重心。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的概念

许多现代设计家艺术家把环境艺术同西欧、北美城市的公共艺术或街道艺术有机联系起来。认为环境艺术是指与环境有关的环境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其实这样去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是达不到提升环境艺术质量的,环境艺术是广义的具有多种不同层次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设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协调设计,又是社会和人类行为的设计和引导。根据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本身的性质,可以给它下一个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上讲,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使其环境艺术化的工作;狭义上讲,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使该环境中的每个对象进行环境化的设计。

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和城市形象的关系

探索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就必须突出城市的地方精神。应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以历史为轴线,探索和分析城市的地方精神,深入探索那些存在于城市空间背后的规律和实质。只有这样,城市特色的塑造才不会流于形式而得以持续发展。

1.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来源于城市。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范围十分广泛。有人把环境艺术称为“无所不包的艺术”、“管闲事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行为对象是城市中的人,行为主体则是城市。

2.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作用于城市。从广义上看,城市视觉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整个城市生活,它涉及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

(1)广场。广场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有休闲、文化、集会、纪念等功能,多数广场均是上述功能的复合。广场在城市中有特殊地位,而城市中心广场又被喻为城市的客厅,是一个城市对外展露的窗口,因而也是城市形象表达的关键。广场的形象意义已不在于广场本身,而是城市整体形象及面貌的客观反映。这正是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用武之地。

(2)步行街。这是另一个重要的城市形象表演舞台。步行街商业繁荣、人流密集,既是城市中的磁性点,也是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之间的一个极佳的交互场所,是城市标志性的空间,具有形象的传播意义,而这正是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

(3)滨江、滨湖、滨海地段。这些地段均为城市的重要展示界面。江河湖海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全景的空间场所。城市音乐化的轮廓、万家灯火的气度、充满神秘幻想的空间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对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

就应用层面而言,狭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最具有现实意义。狭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即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主要处理城市的公共界面,如广场、街道、滨湖滨海地带、公园和绿地等城市景观。这种景观大可至城市或街区,小可至建筑或软硬质景观。广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除囊括上述所有狭义内涵外,还是对该地城市环境、城市活动、城市构成、城市规模等各类要素的总体概括。由广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所形成的理念可以成为一个城市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是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反映。因此广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对城市总体形象的营造具有战略意义,狭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对下列所述的城市内容在总体形象方面有实践指导意义。

四、现代城市环境艺术发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1世纪的现代城市,不仅要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设施,更要具有现代气息的环境艺术。优秀的城市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现代城市的环境艺术应当强调生态性、文化性、经济性。兹分述如下:

1.城市环境艺术首先要注重生态性

环境艺术的生态性可以简单表述为:生态美。即艺术和生态的完美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生态美”初步表述为“由于环境内部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而表现于外部,被人感知的美感”。可见,在城市环境艺术中首选要注重生态性。

2.城市环境艺术要注重与人文的结合

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需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与当地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等相统一,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注重城市环境艺术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是历史文化积淀的载体。一个城市的文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审美作用和凝聚力作用。现在我们的建筑要找根,有的是找到了我们中国建筑文化的根,有的是找到了欧洲建筑文化的根。这体现了我国环境艺术的包容性和博怀。

五、个人思考与总结

既然公共环境艺术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具有如此重大意义和作用,那么,目前公共环境艺术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呢?总的来讲,近年来虽然有大量环境艺术实践,参与这一实践的人也很多。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为规范,更没有进行相碰的学科理论建设,所以说公共环境环境艺术“有行无思、有行无业”,远远尚未成熟。塑造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公共环境艺术的作用使居住在城市的人与环境产生共鸣。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城市公共环境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对城市的文明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越发突出和重要,因此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与城市形象的构建设将是今后环境设计的关键和重心。

参考文献:

[1]傅崇兰.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冯骥才.手下留情DD现代都市文化的忧虑[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王志杰,闫广道.郑州“沟灾”[N].大河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