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8 15:42:57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1

近些年来,一些区域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产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区域的环境问题。众所周知,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过程中,很多情况是一种无意识的,但是却是非常简单的,一旦人们发现环境遭到了破坏,想要及时的进行补救,其任务量是巨大的,并且区域的生态环境很可能无法恢复原来的状态。正因如此,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环境的管理工作,这样区域环境的质量才不会持续恶化。[1]

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理论概述

21世纪将是中国振兴和发展最有利的时期,这个时期将会遇到许多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今天和未来,环境问题都是渴求不断得到发展的需要人类深刻关注的主题。随着全球性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迫切的发展要求、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科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从传统地理学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的描述性评价,发展到今天涉及各生态要素不同尺度的综合性评价,目前还没有标准和公认的理论框架,尤其缺少应有的定量化评价方法。[2]

二、理论基础

1.发展阶段

早期局部环境问题的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经历了从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种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人类从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转变到自觉利用土地、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来获取生存资料,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便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或沼泽化等环境问题。近现代过渡环境问题的阶段,工业革命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阶段,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2.评价原理

2.1人地关系原理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人地关系理论也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理论,长期以来它左右着地理学的发展。人地关系研究涉及到地理学、环境学、资源学、人口学、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计算技术、信息工程等一系列学科。人地关系的矛盾可以通过减轻人类对自然界作用力的大小,并对其加以调节,当然生态脆弱区的移民更是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措施。

2.2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诸如能源紧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世界性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来加以克服和解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外界进行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转化速度和传递方向随着人类开发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系统平衡原理、食物链(网)原理、生态因子作用原理三种,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94 个,其中部级226个,省级 733个,地市级396个,县级83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4822.6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14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6个自然保护区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

2.3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可以看出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自然资源60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可持续利用、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地保护环境,以达到自然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并且不产生环境问题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进行系统的调控,以使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状态, 实施这一战略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高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保证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免遭破坏和污染、特别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完整性的重要途径。[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过多的重视起经济利益,从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忽视,这就使得区域内的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对此,我国进行了相关规定的调整,对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这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使得环境质量有所提高。[5]

参考文献:

[1] 田文鑫,李柞泳,刘伟等.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3,39(19).

[2] 郑新奇,王爱萍.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4,20(4).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山东省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区域评估工作的通知》、省自然资源厅等11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淄博市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淄博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自然资源局等11部门《关于贯彻落实鲁自然资发〔2020〕6号文件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有关精神,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及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是指各区县组织相关区域管理机构,结合区域产业定位特点,对应当开展的区域进行环境现状评估,具体建设项目环评可共享区域环境现状评估成果。

第二章  范围和主体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市范围内依法设立的各类经济功能区(包括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自贸区、示范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各类区域。

第四条  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的责任分工:

(一)各区县应结合地方实际,按照应评尽评、客观合理、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辖区范围内开展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的范围,编制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方案,明确推进措施、进度目标、责任部门和人员。

(二)各类经济功能区的管理机构是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的具体实施主体,并对评估结论负责。

(三)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三章 编制和评审

第五条  相关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应自行或委托有技术能力的单位,参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130—2019)、《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等技术导则中现状调查与评价要求,以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相关技术规范,结合相关区域产业定位特点,对相关区域进行环境现状评估,高质量编制《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

第六条  《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区域概况、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含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声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现有主要环境问题、结论等内容(参考提纲附后)。

第七条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主要来源:

(一)相关的国控、省控等监测断面(点位)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现状手工监测数据;

(二)区域内自动监测站常规监测的大气、水等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

(三)区域内近三年进行过且在有效期内的建设项目环评的现状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数据;

(四)相关产业园区开展的环境监测数据;

(五)生态环境部门监督性监测数据等。

第八条  现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不足时,需结合相关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664—201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等规范要求对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区域环境现状评估监测布点应充分考虑区域规划、已入驻企业、建成区、未开发区域以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分布等。

(一)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的要求,结合实际在区域及上下风向布置合适点位。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的要求,结合实际在区域上游对照断面和下游控制断面分别布置合适监测断面。

(三)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的要求布置监测点位。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开发程度高、主导产业涉及医药、石化化工、印染、电镀、冶炼、皮革、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区域,应适当增加监测点位;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发程度低、主导产业污染较轻的区域,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

第九条  《评估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及时报送生态环境部门,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对市级及以上层级设立的各类经济功能区进行评审,市生态环境局各分局及派出机构组织专家对其他各类经济功能区及其他有条件的各类区域进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由相关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将评估成果向社会公开;对存在重大缺陷,需进行修改并重新评审的,生态环境部门应书面说明理由并退回《评估报告》。

第十条  对已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或者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评价成果数据不超过三年或严格落实监测计划的,可视为已完成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评价成果超过三年的,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或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提出的监测计划重新监测,落实相关监测要求的,可视为已完成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

第四章  成果应用

第十一条  各相关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应强化主体责任,及时主动公开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成果,推进评估成果落地。原则上三年内应至少编制一次《评估报告》,更新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成果,以确保相关数据在有效期内。同时,应每年汇总、更新各类例行监测、监督性监测及补充监测数据的内容,供入驻企业共享使用。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发生重大不良变化,应及时重新编制《评估报告》,新的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成果。

第十二条  对于已完成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的区域,入驻建设项目环评的环境现状评价可直接引用已公开的区域环境现状评估成果;但对于有特殊要求或不满足技术导则要求的,应进行针对性补充监测。

第十三条  入驻建设项目开工前,应按法律法规要求办理项目环评手续。对入驻相关区域、符合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成果共享应用条件的建设项目,全市各级环评审批部门在审批项目环评时,不得要求重复开展区域环境现状评估已包含的现状监测。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淄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施行过程中国家、省出台新的技术导则、技术规范或规定的,按新要求执行。

附件: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报告参考提纲

 

附件

 

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报告参考提纲

第1章  总  论

1.1背景介绍。介绍各类经济功能区背景、由来及发展历程。

1.2编制依据。列明评估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

1.3相关标准。列明评估所引用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

1.4评估范围。区域空间范围。

第2章  区域环境概况

2.1社会环境概况。介绍区域基本情况,至少应包括地理位置、区域定位、主导产业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等。

2.2自然环境概况。至少应包括地形地貌与水系特征、水文地质资源状况、气象气候情况、植物覆盖情况和土壤特征等。

第3章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3.1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应包括基本因子及特征因子。基本因子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等。特征因子指区域主导产业排放的基本因子以外的其他主要污染物。

3.2评价标准。国家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3.3监测数据。针对用于评价的监测数据,给出监测点位名称、坐标、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监测值及监测点位分布图等。应说明所引用监测数据的资料来源和有效性。

3.4评价内容与方法。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现状评价要求开展。

3.5评价结论。给出评价因子是否满足相关评价标准要求的结论。结合超标因子、超标倍数,分析超标原因。

第4章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评价因子。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有关要求筛选评价因子。

4.2评价标准。国家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4.3监测数据。针对用于评价的监测数据,给出监测点位名称、坐标、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监测值及监测点位分布图等。应说明所引用监测数据的资料来源和有效性。

4.4评价内容与方法。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现状评价要求开展。

4.5评价结论。给出评价因子是否满足相关评价标准要求的结论。结合超标因子、超标倍数,分析超标原因。

第5章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1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原则上分基本因子和特征因子。基本因子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等及背景值超标的因子,可根据区域地下水类型、污染源状况进行适当调整。特征因子为评价区域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其他主要污染物,可根据区域主导

行业废水成分、物料成分、固废浸出液成分等确定。

5.2评价标准。国家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5.3监测数据。针对用于评价的监测数据,给出监测点位名称、坐标、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监测频次、监测值及监测点位分布图等。应说明所引用监测数据的资料来源和有效性,尽可能兼顾监测水井的区域均布性。

5.4评价内容与方法。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现状评价要求开展。

5.5评价结论。给出评价因子是否满足相关评价标准要求的结论。结合超标因子、超标倍数,分析超标原因。

第6章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1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原则上分基本因子和特征因子。基本因子为《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规定的基本项目,分别根据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选取。特征因子为区域主导行业产生的可能导致土壤污染的其他主要污染物。

6.2评价标准。国家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6.3监测数据。针对用于评价的监测数据,给出监测点位名称、坐标、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监测值及监测点位分布图等。应说明所引用监测数据的资料来源和有效性,尽可能兼顾区域所有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

6.4评价内容与方法。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中现状评价要求开展。

6.5评价结论。给出评价因子是否满足相关评价标准要求的结论。结合超标因子、超标倍数,分析超标原因。

第7章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1评价因子。受一般噪声影响的区域,评价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受机场噪声影响的区域,评价因子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7.2评价标准。国家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7.3监测数据。针对用于评价的监测数据,给出监测点位名称、坐标、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监测值及监测点位分布图等。应说明所引用监测数据的资料来源和有效性。

7.4评价内容与方法。对区域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比标法。

7.5评价结论。给出评价因子是否满足相关评价标准要求的结论。结合超标因子、超标倍数,分析超标原因。

第8章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调查

8.1分析区域内固体废物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实际利用处置量、贮存量、贮存是否满足有关要求,并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

8.2分析区域内固体废物的利用处置措施和接纳能力,分析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是否匹配,是否满足有关要求,如不匹配或不满足要求,应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第9章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9.1调查方法。生态调查以资料收集法为主,现场勘查为辅,原则上不开展样方调查等工作,具备条件的区域可利用遥感调查法,详细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等开展。资料收集应充分借鉴已有的资料进行,如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污染源调查、生态保护规划、规定、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目标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他生态调查材料。

9.2调查内容。调查区域内是否存在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地方特有物种;调查区域内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情况、植被基本覆盖情况、生态保护红线、水土流失情况等;明确区域内有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等,若有,说明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以及保护要求。

9.3评价结论。结合调查现状概况,给出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植被类型、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分析等。

第10章  区域现有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现场调查与资料搜集、环境现状评价结果等,综合分析区域内生态环境、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含污水管网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集中供热以及固废处置等)及运行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1章  结论与建议

对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对超标或接近评价限

值要求的各评价因子,根据区域现有主要环境问题,结合环境管理要求,明确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超标原因,提出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建议。

 

有关附图或附件

1.区域地理位置图(必选)

2.监测点位分布图(必选)

3.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图(必选)

4.地表水系图(必选)

5.区域主要环保基础设施分布图(必选)

6.区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必选)

7.土壤类型图(可选)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可选)

9.土地利用现状图(可选)

10.其他图件(可选)

11.相关监测报告(可选)

12.其他证明材料(可选)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判别,是研究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究[1-4]。目前用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有多种,相比较而言,层次分析法更具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方法较为成熟[5,6]。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制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本文采用2005年和2009年LandsatTM图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并依据该规范,应用生态综合指数的概念和方法对2005—2009年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面积15•7×104km2。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二部分: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西部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为全省最高点,主峰海拔1532•7m;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东省植被覆盖状况区域分布不均,林地和草地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鲁中南地区。省内水系发达,平均河网密度为0•24km/km2,长度在5km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大汶河、小清河等。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以济宁为中心,分南北两大湖群,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全省海岸带总长3791km,沿海7市近海海域面积17×104km2。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东至西呈东部较发达、中部过渡、西部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格局。 2 评价方法与基础数据 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表征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林地、耕地、水域等15个二级指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如下: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依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幅度(ΔEI)的大小,将其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 2.2 技术路线 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路线见图1。 2.3 基础数据 2005年和2009年LandsatTM图像。LandsatTM图像是以县(市、区)为单位的LandsatTM4、3、2波段合成的LandsatTM图像,地面分辨率为30m。2005年和2009年河流长度、土地侵蚀、SO2排放量、COD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水资源量和降水量等数据。河流长度数据来源于《1∶25万山东省电子地图》,土地侵蚀数据来源于《2002年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SO2、COD和固体废物排放量、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来源于环境统计数据。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2009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计算2009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和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2009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47•16,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属于“一般”(35≤EI<55)。全省123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为“良好”(55≤EI<75)和“一般”(35≤EI<55)2个等级。在123个县域中,有9个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好”,总面积0•92×104km2,占全省面积的5•9%,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的威海、烟台和青岛地区,鲁中南的淄博地区,鲁西北的济宁地区。其主要特征为: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域评价区生物丰度较高、植被覆盖较好、近海海域面积大、水资源量较丰富;分布在鲁中南地区的县域评价区山地面积大,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较好;分布在鲁西北地区的县域评价区湖库分布较多,水资源量丰富。在123个县域中,有114个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总面积14•78×104km2,占全省面积的94•1%。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均处于一般水平,湖库分布和水资源量相对较小,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114个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的县域中,有28个县域评价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50~55之间,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主要分布在烟台、威海、青岛、东营等沿海地区,济南、淄博、泰安、莱芜等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以济宁为中心的鲁西湖库地带。此分布特征与山东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基本吻合。 3.2 2005—2009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2005—2009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由47•7变为47•16,变化量为-0•54,属于“无明显变化”(|ΔEI|≤2),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在表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5个单项指数中,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分别下降了0•31和0•51,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的扩张、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带来的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水网密度指数下降了2•97,主要原因是全省平均降雨量从2005年的810mm下降为2009年的674mm,而全省水资源量减少了约131×108m3;环境质量指数上升了1•54,说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统计数据表明,全省COD和SO2削减量分别为12•3×104t和41•3×104t。2005—2009年,山东省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在123个县域中,有115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ΔEI|≤2),总面积为14•97×104km2,占全省面积的95•3%;6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变差”(-5≤ΔEI<-2),总面积0•58×104km2,占全省面积的3•7%;2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变好”(2<ΔEI≤5),总面积0•16×104km2,占全省面积的1•0%。在115个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的县域中,有86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略有下降,其降低原因主要为降雨量减少,水资源量及湖库面积有所减少;有29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有所上升。这表明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趋于稳定,部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鲁西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p#分页标题#e#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全省123个县域评价区生态环境质量以一般为主,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的县域总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4•1%。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沿海地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和鲁西湖库地带。2) 2005—2009年,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鲁西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4.2 建议 为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议:1) 深化总量减排,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结合工程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减排责任,全面改善环境质量。2)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利用耕地、草地和水域湿地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3) 加强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强化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4)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为更好的服务于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4

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和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全球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受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目的,选择具有代表可比性、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对生态环境的质量优劣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判别;主要包括了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地资源、水资空气质量及土地荒漠化等要素。然而气候要素对这些要素存在着巨大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因此进行气象生态环境评估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的发展概况

生态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庞大复杂的多因素系统。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系统的退化已成为普遍现象[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就是根据特定的目的, 选择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判别。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评估体系针对范围较广,根据评价区域划分主要有各省域生态环境评估、城市生态环境评估、农村态环境评估、县区生态环境评估、旅游景点生态环境评估乃至个别具有典型特征的具体小区域生态环境评估。根据评价对象划分主要领域有森林生态环境评估、湿地生态环境评估、城市森林生态环境评估、海洋生态环境评估、流域生态补偿、森林景观资产价值评估和碳评估七大领域。但各评价体系着重评价研究区域各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好坏,各次评价结果纵横向可比性差。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可比性强、操作简单易行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正确评价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类型及及计算方法

在分析生态环境各要素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指标体系,吸取李如忠、李晓秀、屠玉麟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成功经验,笔者选用5个相对独立的评价系统因子,即生物丰度系统因子、土地退化系统因子、自然资源系统因子、人类活动影响系统因子和环境质量系统因子[2-4]。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因子的权重,利用加权叠加法计算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EQI),综合评价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1)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评价指标选取要求具有代表性、全面性、综合性、简明性、方便性、适用性;所选取指标能够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征,尽可能反映自然、生态和社会特征,能够反映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同时,指标尽可能地少,评价方法尽可能地简单,指标的数据要易于获得和更新,指标易于推广应用。

a、生物丰度指数:是指衡量被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

生物丰度指数=Abio×(0.5×森林面积+0.3×水域面积+0.15×草地面积+0.05×其它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bio,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b、植被覆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及农田三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veg,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c、水网密度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水网密度指数 = 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 式中: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Aress

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 备注:计算值大于100时,一律按100计算。

d、土地退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ero,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e、污染负荷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担负的污染物的量。

污染负荷指数=(ASO2×0.4×SO2排放量+Asol×0.2×固废排放量)/区域面积+ACOD×0.4×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

――式中:ASO2,SO2的归一化系数;Asol,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ACOD,COD的归一化系数。备注:计算值大于100时,一律按100计算。

(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及评价分级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3×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退化指数)+0.1×(100-污染负荷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1。

(3)其他常用指标

a、大气:大气背景值、降雨pH值。

b、土壤:土壤类型、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质量(肥力、水分、质地、厚度)。

c、水:地表水状况、地下水状况。

d、气候:年降水量、降水分布均匀度、灾害性天气日数、无霜期、蒸发量、常年风速。

e、景观:绿色植被率、人均绿地面积、农区土地与植被的比例、景观和旅游资源的保护程度。

实际评价中,往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和评价主要目的,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权重,计算出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总指标。

当前关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马荣华等在前人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及GIS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多因子综合评价为主要方法,进行了海南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分析研究。另外,加拿大建立了生态监测与评估网络。通过此网络对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对水纯净度的影响,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等。李世东等人出版的《中国生态状况报告2005》首次利用了生态综合指数的概念和方法,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做出了综合分析和判断。

三、气象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研究展望

做好生态环境评估工作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乃至出尽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广大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气候要素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气象生态环境评估或能成为生态环境评估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在理论研究上,气象生态环境评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急需完善,要在大气科学和生态学的学科背景下,更多地借鉴或者引用数理统计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的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期待在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气象生态环境评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气象生态环境评估理论研究发展和学科建设。

我国的生态环境评估工作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气象生态环境评估领域相对空白,要加大对相关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如何建立合理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而且指标新消息容易获取的指标体系,并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评价,是气象生态环境评估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生态环境评估时,应充分考虑到我国所具有的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根据评价区域本身的气象环境条件,通过客观科学的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合理地结合起来,依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出科学权威的评估结果。中国更是要借助WMO等重要平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和评估结果的国际对比,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汲取精华促进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学礼,赵爱芬,李胜功.生态脆弱带的尺度与等级特征[J].中国沙漠,1999,19(2):115-119.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5

中图分类号:X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755-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11

近年来,利用3S技术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已得到广泛应用[1-8]。水能资源以及兴建水利水电设施对于支撑中国能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能资源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3]。如何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水电资源,建立合适的监测机制,确保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对金沙江下游、长江乃至全国的水电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电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大面积且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诸多领域。研究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区域或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之后对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水利水电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良好的监测数据源和数据分析手段,可以在定性和定量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9-11]。

金沙江作为长江的上游横贯中国一二级阶梯,地形复杂多变,地势落差大,滩多水急,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12]。金沙江全流域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4座三峡大坝。其中金沙江下游特别是大凉山地区年降水量高,径流深度大,已建成或正在开发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世界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2座三峡大坝。同时金沙江流域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这一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金沙江下游是四川省乃至全国的主要林业生产基地和长江上游水源区,是中国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13]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等要求提取金沙江下游区域的各生态指标参数,对金沙江下游在2000、2014年水电开发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程度进行评价,可为研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数据

本研究数据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遥感影像数据,包括长江下游(金沙江段)的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影像数据;第二部分为长江下游(金沙江段)的ASTER GlobalDEM(简称ASTER GDEM)高程数据,精度为30 m。Landsat-5拥有7个波段,其多光谱空间分辨率为30 m和120 m(第六波段);Landsat-8 OLI拥有9个波段,多光谱空间分辨率为30 m,全色波段分辨率为15 m。通过研究区所在影像轨道号获取的数据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运用ENVI 5.1和ArcGIS9.3软件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主要利用ENVI 5.1进行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利用ArcGIS9.3对研究区域进行镶嵌、裁剪、数据统计以及坡度计算等,其中镶嵌中的误差不大于2个像素。利用30 m空间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制作出高程分布情况,并且对研究区域内的高程做出了分布统计,对研究区的高程值进行分级处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对研究区的坡度进行分级,并且统计各坡度范围内面积,可以看出研究区内急陡坡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该区域地势上属于急陡坡的山区[14,15]。利用监督分类和综合阈值法[16]进行数据分类和对比分析。

通过对指标数据的科学分析和统计来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结合已解译的土地类型数据,依据《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13]进行指标筛选,本研究选取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人类干扰指数5个指标因子分析流域内生物、植被、水资源、土地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计算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

各项指标的权重与计算方法如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0×植被覆盖指数+0.20×水网密度指数+0.20×土地退化指数+0.15×人类干扰指数[13]。

1.2.1 生物丰度指数 指通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的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13]。

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S林地+0.21×S草地+0.28×S水域湿地+0.11×S耕地+0.04×S建筑用地+0.01×S未利用地)/S区域

式中,Abio为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S表示某类型土地的面积(km2)。

1.2.2 植被覆盖指数 指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5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的比例,用于反映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13]。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S林地+0.34×S草地+0.19×S耕地+0.07×S建筑用地+0.02×S未利用地)/S区域

式中,Aveg为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1.2.3 水网密度指数 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例,用于反映评价区域的丰富程度[13]。

水网密度指数=Awat×S水体/S区域

式中,Awat为水体密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1.2.4 土地退化指数 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例,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的土地退化程度[13]。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S轻度侵蚀+0.25×S中度侵蚀+0.70×S重度侵蚀)/S区域

式中,Aero为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1.2.5 人类干扰指数 指被评价区域内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对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人类的干扰程度不同[13]。

人类干扰指数=Apop×(10×S林地+47×S耕地+34×S水域湿地+70×S建筑用地+40×S未利用地)/S区域

式中,Apop为人类干扰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评价区域划分

结合Google Earth解译研究区域内的4个一级电站位置图。研究区内水电站包括乌东德电站、白鹤滩电站、溪洛渡电站和向家坝电站,并将4个电站划分为4个流域单元,对4个流域单元进行质量评价,获得4个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4个一级电站位置和4个流域单元划分如图1所示。

2.2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变化幅度

通过对研究区电站建设前后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人类干扰指数进行统计,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各指标权重及计算方法计算出研究区的4个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并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EI≥75的为优、55≤EI

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可以计算得到研究区的生态状况变化幅度,并将其分为4级:|ΔEI|≤2为无明显变化、2

通过研究区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虽然电站建设前后4个流域单元的生态状况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通过表2和表3不难发现研究区大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是呈下降趋势的,尤其比较明显的是乌东德电站和白鹤滩电站流域,这两个电站呈显著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电站仍在建设当中,这说明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建成之后的更大,而溪洛渡电站和向家坝电站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稍好。

3 结论

金沙江下游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优良状态,生态系统较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生态问题。影响金沙江下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干扰较大、工矿业众多、土地垦殖和放牧过度、水土流失严重、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多等。因此,应在流域范围内继续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控制农业以及放牧业面源污染源,加之区域内继续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会使得流域范围内的林地以及草地面积增加,这些因素可能会使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000年金沙江下游生态环境质量好,4个流域单元生态环境质量分级均达到了优;2014年金沙江下游生态环境质量较好,4个流域单元生态环境质量分级均达到了良及以上;2000-2014年金沙江下游4个流域单元生态环境质量除了向家坝电站流域无明显变化,其余3个均有明显变化,其中溪洛渡电站流域明显变差,乌东德电站和白鹤滩电站流域显著变差。总体来讲,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强度更大,建成之后由于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功能和国家地方等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水电开发对环境后期的影响程度,使得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

利用RS的方法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研究,与只局限于通过地面测量的传统统计调查方法相比,多源多尺度的遥感图像在大时间、大空间尺度的环境监测方面能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尤其是在动态反演地表信息情况下具有巨大的尺度优势,为流域的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其能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具有方便快捷、更新周期短、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特点,能为掌握生态环境信息提供第一手资料,而且其为水利水电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动态监测的可能和必要的数据分析手段,可以在定性和定量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何映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漓江流域地表覆盖分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2] 张志军.基于遥感技术的青海湖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2.

[3] 单 博.基于3S技术的奔子栏水源地库区库岸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及灾害风险性区划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4] 肖 艳.基于遥感与GIS东北界河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 长春:吉林大学,2014.

[5] 乔玉良.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研究――以汾河流域为例[J].经纬天地,2014(1):43-51.

[6] 李妮娅,唐 瑶,杨 丽,等.基于遥感技术的白水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7(1):103-107.

[7] 吴柏清,何政伟,闫 静,等.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水电站库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3):39-42.

[8] 仙 巍,邵怀勇.基于遥感与GIS的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质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2):232-236.

[9] 黄 薇,陈 进.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06(8):10-13.

[10] 瞿 群.流域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1] 杨达源.长江地貌过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13] 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S].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6

中图分类号:X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5003

1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人们在享受道路建设带来的便利时,也逐渐意识到道路的建设和营运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山区道路受地形、地质、水文和生态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其建设和营运给山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路通、树枯、兽空”等影响。所以,只有科学评价山区道路建设和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措施减少山区道路建设和营运对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扰动,实现山区道路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评价山区道路建设和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急需解决的就是指标或指标体系的问题,而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进行山区道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研究山区道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提供一个科学的、可供操作的评价手段,以便能对山区道路生态环境所处状态进行整体性描述。但是,目前对山区道路生态环境的评价没有

统一的、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所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建立统一、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2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建原则2.1科学性原则

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指标概念明确,并且有一定科学内涵,能够反映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的内容。

2.2系统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具有涵盖性和概括性。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之间是有机联系而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系统整体。

2.3代表性原则

应选取代表性较强的典型指标,尽可能以最少的指标包含最多的信息,避免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复利用、相互包含以及大同小异现象,去除那些意义相近、重复关联性过强或者具有导出关系的指标。

2.4可度量性原则

所有选择的指标都能够根据其度量方法进行度量,同时也便于比较相关的研究项目,用于地区之间的比较评价。

2.5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山区道路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以研究理论为基础,同时又必须考虑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和现实数据资料支持的可行性。

3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

构建3.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见图1。

3.2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山区道路的建设和营运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植被的破坏、土壤的污染、大气质量下降等;另一方面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如道路建设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等。因此,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两部分组成,即自然环境指标体系和社会环境指标体系。

3.2.1自然环境指标体系

山区道路的修建和营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为:道路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加速土壤侵蚀;山区道路的建设产生了许多边坡加剧了水土流失;道路的建设和营运破坏原始自然景观;道路施工和营运期间造成水环境的污染;道路施工和营运期间产生的噪声污染;道路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和营运期间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道路施工和营运期间对道路沿线土壤造成的污染;道路的建设和营运对生物产生的影响;道路的建设引起山体移动、变形、破坏加剧了山区地质灾害的发生等。因此,表征自然环境的主要指标有:①植被覆盖率,②水土流失率,③自然景观分离度,④水质量指数,⑤声环境质量,⑥大气治理指数,⑦土壤质量指数,⑧生态系统稳定性,⑨生物量,⑩物种丰富度,地质灾害发生率。

3.2.2社会环境指标体系

山区道路的修建和营运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为:道路建设工程占用民房、耕地,涉及搬迁、安置等问题;道路的建设和营运将对道路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道路建设对道路沿线已有通信、灌溉等设施产生影响;道路建设开山取石,破坏植被,不同程度地对当地旅游风景区、历史古迹等人文景观产生影响;道路建设和营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因此,表征社会环境的主要指标有:①土地占用,②对人口结构和就业的影响,③城镇化效应,④土地增值,⑤促进区域生活水平改善,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变化,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⑧促进区域投资增长,⑨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⑩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交通便捷舒适性效果,社会治安与安全。

将两方面指标综合在一起初步构成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3.3层次分析法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3.3.1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即通过向中国勘查设计协会专家库中选取15位生态方面的专家发送调查表,实收回14位专家打分表,结合这14份专家的打分结果,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各指标中所占权重最少的为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标(0.0287),其次为自然景观分离度(0.0297)、物种丰富度(0.0332)。并且根据道路为线状的特点和本次研究区域为道路两侧150~500m范围以内的带状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物种丰富度和自然景观分离度作为评价山区道路自然环境的指标,代表性不强,不能有效反映山区道路自然环境状况,根据山区道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予以舍弃。因此,经过分析,山区道路自然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为:①植被覆盖率,②水土流失率,③水质量指数,④声环境质量,⑤大气治理指数,⑥土壤质量指数,⑦生物量,⑧地质灾害发生率。

社会环境各指标中所占权重最少的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治安及安全(0.0249),其次为促进旅游资源开发(0.0264)。结合山区道路自身特点及道路所在不同区域的自身特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社会治安及安全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等指标代表性不强,予以舍弃。因此,经过分析,山区道路社会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为:①土地占用,②对人口结构和就业的影响,③城镇化效应,④土地增值,⑤促进区域生活水平改善,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⑦促进区域投资增长,⑧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⑨交通便捷舒适性效果。

3.3.2确定指标体系

经过分析、优化筛选出的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结语

本文确定的山区道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建立统一、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但由于指标选取过程难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一些指标难以量化以及受调查条件等的限制,山区道路的建设和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还需进一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参考文献:

[1]程胜高.生态旅游项目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J].环境保护,2004(2):35~37.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7

摘要:基于生态环境的信息不确定性特点,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根据未确知测度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质量级别

>> 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方法的房地产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基于未确知测度评价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研究 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 未确知测度模型在黑河中游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熵权―AHP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在财政大额专项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熵权未确知模型在矿井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粗糙集与未确知模型的能源结构合理性测度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组织发展架构分析 基于PSR模型的南水北调中线主干渠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创业企业知识创新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刍议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上海水域溢油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探究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水平及相关未确知测度的分析 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测度及评价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理论和实际应用 多Agent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未确知数学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GIS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企业信用评价的未确知―AHP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区域生态环境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及应用 区域生态环境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及应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基于生态环境的信息不确定性特点,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根据未确知测度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质量级别及样本间的优劣排序。以巢湖流域为例,运用所建模型对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未确知测度模型对于多指标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上是可行的,结果是可信的。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巢湖流域中图分类号:X821,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04)02―0022―04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8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形成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直观结论。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尽可能以现代统计理论为基础,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系统性原则。应把社会经济发展、金融资源、信用和法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使得评价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社会经济与金融生态的内在联系。

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要便于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所谓纵向可比,即与历史数据可比,指标应相对稳定;所谓横向可比,既相邻区域之间可比,在一个地区内,评价指标至少应是80%以上省(市、县)都有的项目,若只有几个省(市、县)才有的项目,其评价结果就没有什么意义。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无法对所有指标逐一量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充分结合定性分析。但最终评价结果应形成一个明确的量化结果,以排除定性分析中主观因素或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国外通用的做法是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例确定为4:6。

基本框架之一――定量计算

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等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和90项指标层组成。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由经济总量、产业结构、集约化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开放度、人民生活及保障水平等6个准则层的40个正向指标构成(见表1)。其计算公式为:

P1表示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6个变量(Pet,t=1,…,6)分别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选定的6个准则层的综合得分值; 6个系数(Set, t=1,…,6)分别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选定的6个准则层的经济总量权重系数,且ΣSet=1。P1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反之则相反。

金融资源水平。反映金融资源水平的指标体系,由银行业发展水平、证券保险业发展、风险抵补、盈利能力、金融业开放度等5个准则层的30个正向指标构成(见表2)。其计算公式为:

P2表示区域金融资源水平综合得分值;5个变量(Pbr,r=1,…, 5)分别表示金融资源水平选定的5个准则层面的综合得分值:5个系数(Ubr,r=1,…, 5)分别表示金融资源水平选定的5个准则层面的权重系数,且ΣUbr=1。P2数值越大,表明区域金融资源越丰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反之则相反。

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选择逆向指标,由商业与社会信用、银行信用以及法制环境等3个准则层面的20个逆向指标构成(见表3)。其计算公式为:

P3表示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逆向综合得分值(扣分);3个变量(Pzn,n=1,…,3)分别表示一个区域选定的准则层面的逆向综合得分值;3个系数(VOn, n =1,…,3)分别表示一个区域选定的准则层面的逆向指标的权重系数,且ΣVOn=1。P3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社会信用程度及法制环境越差,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差;反之则相反。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定量计算综合得分模型。上述3个指标体系,分别从3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有关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状态特征。要总括揭示和反映有关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运行状况,还需计算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综合得分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P表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定量指标综合得分值; d1、d2、d3分别表示目标层面的经济发展、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的权重系数,d1+d2+d3=1。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定量综合得分值P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也越有利;反之,数值越小,则质量状态相对越差,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益处也相对越小。

基本框架之二――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好与坏,除了上述进行定量的比较外,还应结合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信用环境和政府对金融业的支持和干预程度进行定性评判。指标的数据应从广泛的社会问卷调查中获得,并且问卷对象应包括社会各个层面与领域的人士,如知名学者、专家、银行行长(经理)、企业家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等。在具体操作程序上,为了确保各类子因素的公正性和代表性,可以将各类因素设计成调查问卷,组织有关专家、各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打分,然后以样本均值作为定性评判的总分。

四个标准

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法律体系是否健全,二是各项法律法规是否真正得到落实。

政策对金融活动的支持程度。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对合法金融活动的支持力度;二是政策的稳定性;三是政策的透明度。

信用机制的健全程度。信用环境是衡量金融环境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一般包括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信用文化的核心是讲不讲诚信,信用制度则是信用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信用评级制度、征信制度、公证制度等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中介机构。

政府对金融业的支持和干预程度。可从三方面考察:一是政府对金融业的重视程度;二是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支持程度;三是政府是否尊重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的权利,不利用管理者的权利随意干预金融活动。

结论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9

1 前言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目前已成为土地科学及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 ,土地覆被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尤其对区域气候、土壤、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而基于区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且由于当前对特定区域LUCC的综合生态环境效应的定量分析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以木兰县2008遥感影像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借助于RS和GIS技术,在研究分析县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因子和社会因子出发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并探索区域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区域概括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括

木兰县为哈尔滨的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处东经127038/-128017/,北纬45055/-46037/,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丘陵,西南部为平原,大体呈北高南低的地势走向,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3℃,极端最高温度35.5℃,极端最低温度-42℃。年平均降雨量为596.2毫米,无霜期127天,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2.2 遥感数据处理

在ERDAS IMAGINE 9.2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采用二次多项式纠正方法对2008年Landsat TM/图像的几何校正,并利用木兰县行政区域边界完成图像的区域裁剪。参照《中国土地分类系统》(2001) 为标及部分野外调查数据,完成对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在ArcGIS9.2支持下,完成对解译后的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拓扑关系处理,并生成土地利用的数据库,其土地利用共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耕地(水田和旱田)、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和疏林地)、草地、水域(河流、湖泊和水库池塘)、建设用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其它建设用地) 和未利用地(沙地、沼泽等)6个一级类型。

2.3 空间分异特征

以研究区域的DEM为基础,运用ArcGIS9.2的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在土地利用的基础上,采样方式采用等间距,按1km×1km对研究区域进行分割和评价小区的划分,建立基于LUCC变化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单元,进而综合评价并统计每个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基础上,通过空间聚类进而获取整个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以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层,根据研究区域态环境的特点和所获环境信息的容量,按照综合性、代表性、实用性和主导因素和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涵盖自然、农业和人为活动等方面的指标来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其中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人为影响指数见参考文献,>10°C积温、年降雨量主要通过对气象数据进行内插而获取的,而海拔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主要通过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而获取,在选定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权重。

2.5 评价指标处理方法

为保持各指标数据间的可比性,利用归一化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处理,得出最终所需的各个指标值,即:

xi为某一参评因子第i级值;xmax为某一参评因子最高阈值;xmin为某一参评因子最低阈值,其中对于公式(a) 表示的意义是归一化值越大,生态环境质量越高,即越大越质量高型;对于(b) 表示的意义是归一化值越小,生态环境质量越好,即越小越好型。

2.6 评价方法

根据指标体系、指标权重以及实际研究的需要,构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采用综合评价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法(EI),其计算方法为:

式中:pi为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Wi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i的权重,m为指标总项数,从而计算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单元总分值,然后进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并以此进行质量分级。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类统计

对研究区域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知,研究区域林地的面积最大,为1642.61km2,面积比例达到51.71%,表明林地在该区域处于一定的优势地位,而且斑块数目也最多,达到266个,该地类与其它土地利用相互分散交错分布,但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该地类的破碎化程度较高,连接性减少,其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为山区以及东南部的丘陵地带。耕地的面积为1118.43 km2,面积比例为35.21%,次于林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木兰达河、白杨木河和松花江主河道的沿岸,其斑块数为108,占总斑块数的16.27%,由于耕地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大,表明该地类的破碎化程度较小,分布相对趋于集中。该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土地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两者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86.92%,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该土地利用结构决定了该区域以农林牧业生产为主的特点,而斑块数占总数的56.33%,草地的面积最小,仅为0.95 km2,居民工矿用地的斑块数目较大,为184个,由于其面积较小,表明该地类的破碎化程度大,分布格局趋于随机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为干扰对该地类的影响。水域和未利用地的面积较小,分别为201.37和140.03km2。总体而言,研究区域自然景观(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占据一定的比例,而半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占据较小的比例,与研究区域的人口数量、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3.2 生境评价分类图

在ArcGIS 9.2 的支持下,完成对研究区域生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评价单元的中心点坐标来提取各个评价单元的生境质量综合评价值,并通过插值的方式获取整个研究区域的生境评价值,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共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生境较差区域、生境差区域、生境一般区域、生境较好区域和生境好区域。通过对的统计可知,研究区域生境较好的区域的面积最大,达到1774.67km2,其所占比例为55.87%,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该区域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林地,由于林地在该区域占据的的比例,同样该区域主要分布于北部林区和东南部的丘陵地带,生境一般区域也占据较大的比例,其面积比例为35.96%,

多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该区域是人们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地段,人为的干扰程度较大。而生境较差的区域面积最最小,为53.64 km2,其对应的土地主要是河流沿岸的沙地和部分弃耕地,生态环境好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松花江流域沿岸的湿地和草地区域,由于该区域受到人为的干扰较少,故部分地区与依旧存在着滥垦草地、湿地等现象。生境较差的区域中城镇居民点分布较多,人类活动的强度较大。但是总体而言,林地和水域所对应的生态评价结果较好,可见林地和水域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很积极影响。

4 结论

4.1 研究区域自然景观(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占据一定的比例,而半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占据较小的比例,与研究区域的人口数量、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4.2 研究区域生境较好的区域的面积最大,其面积为1774.67 km2,而生境较差的区域面积最最小,为53.64 km2。

4.3 林地和水域所对应的生态评价结果较好,可见林地和水域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很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例10

关键词:水电站、生态系统完整性、现状与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对生态完整性的评价要从评价区自然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稳定性两方面分析。本评价通过现场实地测量,得到评价区背景的净第一性生产力,通过比较对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并预测工程实施后评价区生态完整性的受损程度。自然系统中生物组分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是识别非污染生态影响程度的首选判定因子。

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特征,即阻抗和恢复。阻抗是系统在环境变化或潜在干扰时反抗或阻止变化的能力;而恢复是系统被改变后返回原来状态的能力。因此,对自然系统稳定状况的度量要从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两个角度来进行。恢复稳定性与评价区稳定元素(如植被)的数量和生产能力较为密切,阻抗稳定性与景观异质性关系紧密。

2、评价区生态系统完整性现状评价

2.1 背景生产能力调查

生产力的背景值是指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现状值。自然植被的净第一生产力反映了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根据现场调查和有关资料,红山水电站所在评价区内植被的生产力情况见表2.1-1。

注:评价标准采用全球大陆生态系统平均净生产力值。

2.2 评价区生态稳定状况分析

从表2.1-1中可以看出红山水电站项目所在评价区平均净生产力为967 gC/(m2.a),评价区针阔混交林面积占的比重较大,使评价区的平均生产力较高,比全球陆地水平高247 gC/(m2.a),说明该地区的植被生长力较高。评价区内以针阔混交林为主要植被类型,该植被有较强的恢复稳定性,表明评价区本底的恢复稳定性较强。

3、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评价

水电站工程的实施,使评价区景观中拼块类型发生变化,引起评价区生物量发生变化。红山电站淹没占地面积为433.71 hm2、工程设施永久占地面积为9.33hm2,主要占用林草地,其中占用林地面积247.85 hm2、草地12.36 hm2;淹没区水域面积增加了280.43hm2。在工程建成后,整个评价区的绿地面积将减少,导致评价区自然生态体系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发生改变,但对本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不大。

3.1评价区自然体系生产能力变化

红山水电站建设完成后使评价区的各拼块类型发生变化,结合其植被立地情况,其变化面积和生物量变化情况见表3.1-1。

从表3.1-1可以看出:工程建设完成和运行后,与工程建设前评价区生态系统自然生产力相比较,评价区自然体系的生产力有所下降,平均减少26gC/(m2.a),生产能力由现状的967gC/(m2.a),下降为941gC/(m2.a),说明工程实施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仍然远高于全球大陆生态系统平均生产力水平,处于该自然体系的生产力范围的上限水平,即自然等级的性质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工程对自然体系生产力的影响是能够承受的,项目区域自然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和调控能力。

3.2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评价

①恢复稳定性

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是根据植被净生产力的多少度量的。如果植被净生产力高,则其恢复稳定性强,反之则弱。

从表3.1-1可以看出,工程建成后,土地类型发生变化,林地和耕地减少,水域面积和建筑面积增加,水库建成后水域面积增加了280.43hm2,与生态评价区面积相比,对景观没有太大的影响。工程建设造成评价区生态系统生物量减少,水库建成后水域面积增加以及水文条件的变化,使水库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将会增加,但由于陆地生物量的减少量大于水域生物量的增加,从而使区域自然体系的生物量减少了20297.2t,生产力下降26gC/(m2.a),平均生产力为941gC/(m2.a),仍远高于全球大陆生态系统平均生产力水平,表明评价区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仍较强。

②阻抗稳定性

自然系统的阻抗稳定性是由系统中生物组分异质性的高低决定的。异质化程度高的自然系统,当某一斑块形成干扰源时,相邻的异质性组分就成为干扰的阻断,从而增强生态体系抗御内外干扰的作用,有利于体系生态稳定性的提高。

评价区地貌比较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水面等,自然生境为生物组分较高的异质性提供了可能。评价区具有多种典型的植物群落:小叶樟草甸群落、榛子灌丛群落、蒙古栎林群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群落,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混交形成了异质化程度较高的地带性植被,评价区自然系统本底的阻抗稳定性较强。

工程建成和运行后,林草地的面积减少了260.21hm2,与评价区林草地面积22.70km2相比较,减少面积所占比例为11.5%,表明评价区生物组分的异质化程度依然较高,有利于植被抵御来自内外的干扰。因此,评价区具备较强的阻抗稳定性。

4、 结语

总之,评价区景观模地为森林,具有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生态恢复能力和调控能力,对受损环境的恢复非常有利,库区周边植被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但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依然较强。

其次,评价区植被群落丰富,包括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表明评价区景观异质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植被低于来自内外的干扰。因此,评价区具有较强的阻抗稳定性。

综合分析表明,伊春水电站工程的建设对评价区生态完整性的影响较低,自然系统仍可维持较好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