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9 17:49:33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1

伴随着21世纪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加强,水资源作为一种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俗话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更是从心理上给人类震撼,告诫人们珍惜水资源,珍惜用水。但是,事实却不尽然,二十世纪以后,地球上人口数量剧增,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而水利工程事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资源的利用幅度加大自不必说,重要的是,伴之而来的严重水资源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海洋水资源占总水量的97.2%,而陆地水尚不足3%,其中河流水仅占0.0001%,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频繁的国家,如果按水资源总量来排名,中国的水资源占全球的第六位。但是按照人均水资源来排名,在世界上排名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另外,一些社会现象、社会动态更是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大批农民工如今涌进了城市,伴之而来城区水资源供给加大,有时甚至不能满足需要,超出了地区供水的能力范围。另外,工业用水未经过处理排入地下水,严重污染了潜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更是加剧了水资源的供用紧张。基于此,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保证水资源的供给,水利工作者必须向资源水利侧重,并注重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工业用水,有利于实现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具体内容

实际上,人们对于资源水利有所误解,资源水利并不是完全取代了水利工程,而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样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只不过是通过资源水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如果要将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工作做到完美,那就必须掌握相关的方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等方面,如果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变人们对于传统水利工程的看法,宣传资源水利的优势,从思想上让人们意识到资源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性。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目前已经不能够再适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向专业化建设管理体制改变,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只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然而思想上并未从传统水利的观念上转变过来,将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倾斜则能够弥补在解决自然灾害中的水资源浪费的不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2)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完善水利的内容并将资源水利完全运用到目前社会发展建设当中。实际上,传统的水利工程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如解决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它主要解决洪涝灾害所酿成的损失,与之相比,资源水利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许多问题,资源水利通过研究社会经济的水资源的关系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水利工程制定出一个合理而严谨的水利工程方案,在无形中保护了水资源并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资源水利主要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水平来解决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侧重于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科学开发、节约和保护,资源水利的核心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如何处理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使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道德效益和环境效益,关键就在于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水利基本上涵盖了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资源水利强调水利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工程的考虑不仅要考虑对单项工程的可靠性,而且要考虑这项工程在整个流域、整个区域的合理性;不仅要考虑工程的规模、标准,还要考虑这项工程与大系统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关系。资源水利是对工程水利的延伸和发展,工程水利和资源水利都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历史产物。从工程水利转到资源水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治水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客观需要,也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资源水利,使其更加详细具体。

(3)对社会各个部门的水利利用和排放进行科学的管理。在规划工利工程的设计时,要将自然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不仅要考虑单项工程的合理性,也要考虑该项工程在一个地区、一个流域或者在全国的合理性,此外,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也应在考虑的范围内。提高法制政策保障水平,真正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纳入法制轨道,遵循自然规律的经济规律,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促进和保障水利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发,制定水利投资、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政策。

3.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进程发展

(1)加大资源水利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使资源水里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使资源水利的建设发展更迅速。相关水利部门不仅要对水利工作者加大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的思想教育,使人人都能够认识到资源水利。

(2)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针对淡水资源稀缺以及人们浪费水资源的现状,科学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计划基建要统筹安排 ,改变以往的单纯工程计划,将节约水资源优化调度,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摆在重要的位置,统筹安排;改变以往重主体工程建设,轻配套工程的倾向,并努力做到一次建成生效;加强管理,彻底改变重建轻管的现象,现实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水利建设工程只注重建设,不注重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失,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时,要切实建立有效地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用水定额和指标评价体系。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2

伴随着21世纪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加强,水资源作为一种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俗话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更是从心理上给人类震撼,告诫人们珍惜水资源,珍惜用水。但是,事实却不尽然,二十世纪以后,地球上人口数量剧增,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而水利工程事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资源的利用幅度加大自不必说,重要的是,伴之而来的严重水资源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海洋水资源占总水量的97.2%,而陆地水尚不足3%,其中河流水仅占0.0001%,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频繁的国家,如果按水资源总量来排名,中国的水资源占全球的第六位。但是按照人均水资源来排名,在世界上排名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另外,一些社会现象、社会动态更是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大批农民工如今涌进了城市,伴之而来城区水资源供给加大,有时甚至不能满足需要,超出了地区供水的能力范围。另外,工业用水未经过处理排入地下水,严重污染了潜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更是加剧了水资源的供用紧张。基于此,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保证水资源的供给,水利工作者必须向资源水利侧重,并注重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工业用水,有利于实现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具体内容

实际上,人们对于资源水利有所误解,资源水利并不是完全取代了水利工程,而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样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只不过是通过资源水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如果要将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工作做到完美,那就必须掌握相关的方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等方面,如果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变人们对于传统水利工程的看法,宣传资源水利的优势,从思想上让人们意识到资源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性。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目前已经不能够再适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向专业化建设管理体制改变,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只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然而思想上并未从传统水利的观念上转变过来,将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倾斜则能够弥补在解决自然灾害中的水资源浪费的不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2)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完善水利的内容并将资源水利完全运用到目前社会发展建设当中。实际上,传统的水利工程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如解决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它主要解决洪涝灾害所酿成的损失,与之相比,资源水利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许多问题,资源水利通过研究社会经济的水资源的关系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水利工程制定出一个合理而严谨的水利工程方案,在无形中保护了水资源并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资源水利主要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水平来解决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侧重于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科学开发、节约和保护,资源水利的核心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如何处理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使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道德效益和环境效益,关键就在于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水利基本上涵盖了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资源水利强调水利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工程的考虑不仅要考虑对单项工程的可靠性,而且要考虑这项工程在整个流域、整个区域的合理性;不仅要考虑工程的规模、标准,还要考虑这项工程与大系统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关系。资源水利是对工程水利的延伸和发展,工程水利和资源水利都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历史产物。从工程水利转到资源水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治水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客观需要,也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资源水利,使其更加详细具体。

(3)对社会各个部门的水利利用和排放进行科学的管理。在规划工利工程的设计时,要将自然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不仅要考虑单项工程的合理性,也要考虑该项工程在一个地区、一个流域或者在全国的合理性,此外,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也应在考虑的范围内。提高法制政策保障水平,真正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纳入法制轨道,遵循自然规律的经济规律,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促进和保障水利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发,制定水利投资、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政策。

3.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进程发展

(1)加大资源水利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使资源水里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使资源水利的建设发展更迅速。相关水利部门不仅要对水利工作者加大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的思想教育,使人人都能够认识到资源水利。

(2)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针对淡水资源稀缺以及人们浪费水资源的现状,科学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计划基建要统筹安排 ,改变以往的单纯工程计划,将节约水资源优化调度,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摆在重要的位置,统筹安排;改变以往重主体工程建设,轻配套工程的倾向,并努力做到一次建成生效;加强管理,彻底改变重建轻管的现象,现实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水利建设工程只注重建设,不注重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失,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时,要切实建立有效地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用水定额和指标评价体系。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3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68-01

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的普及,对学生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日益对物理人才的需求成为了物理教学的核心和目标。丰富的课堂资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然而现阶段,我国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课程开发人才,课程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了对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

一、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特征

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丰富物理教学内容的源头。全面掌握对物理课程资源的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前提。物理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科学。不仅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学知识点、思维逻辑和其他学科也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实验不仅生动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操能力,活跃了思维空间。综上所述,物理课程资源具有多性、关联性、生动性等多种特征。因此,在课程资源中,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采取多种手段,多条途径进行开发。

二、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学课程资源主要是国家统一规定,直接发放。并且课程资源对教学考核没有直接影响,加上传统的课堂教学、教材教学理念的误导,教师不能全面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开发积极性不高。第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开发手段单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信息,教学模式。我国缺少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课程资源开发中受制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学校文化,社会风气等诸多因素,导致了我国在课程资源能力不足。第三、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课程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教师往往只局限于教材、学校、实验室等校内资源,忽视了更为丰富的隐形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三、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课程资源开发手段的多样性

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要求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要采用多种手段。第一,对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材、物理课堂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往往出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的错误现象。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应当灵活掌握教材关键部分,有效的将教材中典型的例题、案例、实验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对校内资源进行开发。校内课程资源丰富集中,合理开发校内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氛围活跃。对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优势,其次,要关注于潜在校园文化,学习气氛,学校历史等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第三,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随着科学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身边网络资源。将物理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另外,教师可以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生活现象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二)学会与其他物理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共享

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资源运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和开发态度。因此,合理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也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问题。意识是物质的放映,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在资源利用中,要注重培养教师对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提高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办公室一般都是按照学科,年级进行分配。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当注重这一有利的地理优势。其次,学校可以组建课程资源总库,将优秀的,有效的课程资源收集起来,形成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参考引荐,提高了课程资源的使用率。另外,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中,可以形成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重点,生活经历等等的不同,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就会形成侧重点。比如说,初中物理主要是研究声、光、热、电、力五大部分,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每位教师都会有擅长的开发部分。开展专业老师进行教学,有利于增强课程资源的使用率,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对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素养的培训

现阶段,在我国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情景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对课程开发认识不够,开发能力欠缺。因此,改变我国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就必须对教师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的素质培训。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推广和深入,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到自我是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可以开展“课程资源重要性、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等等讲座,培养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其次,开发能力欠缺是我国课程资源开发的普遍现状。在素质培训中,应当加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探讨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方法。这需要学校不仅加大对教师课程开发培训的投入,不断更新先进的课程资源设备,修建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基地。同时,定期有请在课程开发方面能力突出,具有现代化开发理念的知名人士对教师开展课程培训。还应当积极与其他高校的课程资源开发者进行交流讨论,引进先进的开发理念,吸取在开发中经验教训。

总之,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课程开发中,应当注意不断完善课程资源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4

中图分类号:TD1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推动了区域经济特别是少数名族地区、边远地区经济的发展。巨大的经济利益带动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利益的渴望和对资源的大肆掠夺、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尽管我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把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但仍然因为部分地区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

部分矿山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是直接促成部分矿难的根本原因,人们为了掠夺资源,攫取利益,瞒过有关执法部门在相关手续不全的情况下非法私自开采,他们的私自开采对矿山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破坏,对国家的正规开采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阻力。由于个人资本能力小,资金投入少,矿山的开采利用不成规模,设备落后,安全措施不到位,矿工的自我防护不到位,造成了大量的矿山职业病和人员伤亡,给祖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受害者的亲属带来的难以承受的悲痛。

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它首先是个科学和体制问题,其次才是一个道德和态度问题;它首先是无形资源的浪费问题(如思想教条、体制僵化、贸易壁垒、技术封锁等),其次才是有形资源的浪费问题(如矿山开采、水资源利用、城市规划的浪费问题)。浪费资源现象在世界各国、在各行、各业均可见到,其原因有:①不珍惜有限的资源,任意舍弃,如矿井只采块煤,扔掉煤末;②技术不成熟或落后或操作不精细,致有用资源未经利用即作为废弃物扔掉;③利用方式不合理,致资源未能充分发挥效益,如作物桔秆经过发酵制沼气作能源,沼渣可培养食用菌,沼水肥田等,可受到多种经济、环境效益,但许多桔秆直接用做燃料烧掉;④社会结构不完善或价值比率不合理,如许多部门或学生中的废纸虽然是极大的造纸资源,但回收极少,废玻璃、废塑料、包装玻璃瓶等回收也很少;⑤过度消费,近几年工业发达国在消费方面所占资源比例已占35%,能源方面约占60%。面对世界不可更新资源正日趋减少甚至面临枯竭的形势,面对在一定条件下可更新的生物质能资源处于全球环境破坏日趋加剧、生长受到威胁的局面,以及可更新的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资源利用技术尚未过关的现实,亟待尽力减少以至消除资源的浪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大力引进技术才是对资源的最大节省。当然自然资源的浪费也不能小视,如果技术落后可以不开、限开或晚开发,所缺资源可以通过进口解决,因为你暂时不开发它们不会消失、不会消耗(水资源除外)早晚都是你的。

矿山环境污染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多种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其中主要是矿坑排水、矿石及废石堆所产生的淋滤水、矿山工业和生活废水、矿石粉尘、燃煤排放的烟尘和SO2以及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等,其中含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危害矿山环境和人体健康。

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颁布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和一系列政策法规,贯彻执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方针,对新建和改造项目的矿山环境保护实行“三同时”的规定。但是,随着人们对利益追求欲望的无限膨胀,矿山环境危害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监管的漏洞,治理的不及时等众多原因造成了矿山附近大量的环境污染,废石废矸对农田、山林的侵占,矿石粉尘、燃煤排放的烟尘等对大气层的污染,矿坑废水、矿山生活废水等的肆意排放,对当地的环境、水土都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有些甚至污染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源,对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既然已经认识到了矿山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后果,认识到了矿山环境的污染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有效、合理、安全的利用矿山资源,并且在矿山资源为我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合理、有效地治理好矿山环境,尽可能的减少矿山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

如何有效地、合理的利用矿山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矿山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能充分发挥效益,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贡献呢。

首先,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要做到有法可依,必须先要有法可依,尽管我国已经制订了许多矿山资源管理法律,但有些法律却存在多个执法体,多个管理部门,职权交叉,法律责任不清,对执法责任追究制和违法处罚责任追究制的监管责任不到位等,所以,我们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给予矿山资源管理的依据。

其二,资源整合,合理利用。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稀缺性、分布不均匀性,开发对环境破坏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国家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整合小的开采单位,对大的矿山资源,用规模大,能力强,资质雄厚的开发单位集中开采,会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高。整合推动矿产资源向开采技术先进、开发利用水平高的优势企业集聚。一批矿山采用科学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

整合,是不同的商事主体之间为了追求全局的、长远的和更大的共同利益,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宏观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良性结构调整和优势互补,促进企业生产要素和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即整体扩张升级,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矿产资源整合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维护公众利益而由政府主导开展的一项经济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涉及治乱、治散 、治本,同时还涉及生产安全、环境保护、资源税费等问题。矿产资源整合正是治散即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实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重要手段。矿产资源的整合包括大矿与大矿之间的合并,但主要是矿指小矿联合组建大矿和大矿对小矿实施收购及兼并。整合对象主要是那些占有矿产储量不足、缺乏后备资源、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简单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存在安全和环保问题的小矿,以及相互间存在采矿权重叠和交叉问题、通过整合能够促进资源开发利用更趋于合理、利益关系更加协调的矿山。通过资源整合,既有利于直接解决历史遗留的矿山布局不合理问题,也有利于在按照规划重新设立采矿权的过程中提高矿山企业准入条件,建立更多规范开采的大矿,从而有助于打压和遏制违法小矿产生和生存的空间,从而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反弹—再整顿—再反弹的被动局面。这将有利于通过结构调整解决合法矿山中阻碍有限资源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从而稳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矿产资源整合的目的不仅要通过整顿治乱以恢复和建立正常的开发秩序,而且也涉及对现有矿山进行重新规划实现合理布局。整合不是矿山企业间进行机械组合和简单拼凑,而是通过优胜劣汰、扶大促强、在使现有矿山企业整体实力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利用。

矿产资源整合不是单纯为减少矿山数量而整合,也不等同消除私营小矿,而是要有利于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打破对所有制、行业和区域方面的限制,平等对待国有和私营、外资经营以及股份制的各类矿山企业,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投资矿业的积极性,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竟争中发挥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于管理不善、破坏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安全问题突出的国有矿山企业,同样要依法查处并可以作为有实力的私营矿整合的对象。不能见了大矿就轻易放行,见了私营小矿就一棒子打死。同时,也不能错误地理解有关规定,无条件地保留采取短期行为,实行掠夺式开采的民营矿山。 总之,以科学的理念去指导矿产资源的整合工作,一定会有显著的成效,切实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集约经营、合理布局,规模办矿是矿业经济走向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不同资源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整合模式,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对推动矿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会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再说关于矿山资源开采后的环境保护。主要是因为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误读,造成了很大一部分矿产企业和个人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以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谋取利益。加上社会公众缺乏环保意识,环保观念不强,“现开发,后保护”的现象屡禁不止,这造成了执法困难,削弱了环境保护法的预期效应。所以,我们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情况,加快环境体系法建设的步伐,以填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矿业环境保护法的空白,实现环境保护法制话,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讲话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体系和环境立法原则,构建人类生存和发展和谐环境,增加并明确矿产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使其具有一定得可预防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5

资源性资产,是指自然界天然形成的,且为人力所能控制、成为资产以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藏、草原、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应该说,资产和资源不是同―个概念。按人们现有的认识,现实的经济与科技水平,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经济价值(收益与财富)的自然资源是一种资产,称为资源性资产。从经济学看来,它具有经营性、非经营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作为经营性资产,能带来经济效益,作为非经营性资产可带来社会效益(主要是环境境效益)或间接经济效益。

一、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配置方式上,市场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比较重视,但无论从观念还是制度上,对自然资源的商品属性和规划管理都不够,导致对自然资源资本属性的忽视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在我国,一方面,长期不把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对待,自然资源的权属转让受到很大限制。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产权(资源的勘探权、使用权、拥有权等)是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并未形成有效率的产权转让市场,资源性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配置,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加之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思想陈旧、管理过于行政化,决策体系与监控体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特别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资源性国有资产缺乏应有的保护,狭隘的利益观念造成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与破坏。

(二)资源性产品价格过低

传统的价值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可以无偿占用。在这种观念下,依据宪法确定的国家对国有自然资源享有的所有权只是徒有虚名,经济上得不到实现。受传统的“资源无价论”的影响,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价值长期严重背离价格。大量属于国家财富的资产,由于价格不合理,被企业、个人及外商所侵吞。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对资源性资产的价格仅考虑了其勘探、开发和运营成本,而未考虑自然资源作为资本的属性。这一方面使得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国家减少了资本性收益,制约了国家在开发的同时对资源进行保护所需要的财力,也使得整个社会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偏离市场而畸形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使得资源产品的直接生产者的自我积累能力难以提升,直接威胁其生存和发展。这也是我国目前很多资源性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的―个重要原因。

(三)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导致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管不力,从而造成资源性国有资产开发利用上的混乱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资源性国有资产分部门管理,使得批准权限分头行使,缺乏统一规划和开发管理,也使得各部门各地方争权力争资源的现象发生。例如,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实物核算应由地矿部统一进行,但是煤炭部、核工业部、有色金属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都有自成体系的勘探找矿部门和实物核算,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勘探,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计算上导致多次重复登记,人为虚报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实有数量。由于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多头管理,使得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具体步骤安排,而各部门各地方为了自身或本地方的利益,往往滥行使其管理批准权限,使得某些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同时,这也不能满足资源性国有资产即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要求,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过滥,从而间接地破坏了代际之间的资源配置的公平,破坏了代际之间的利益均衡关系。

二、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选择问题上应考量的因素

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建立过程中,我们应当从自然资源的特性出发,基于其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强化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这种强化管理,要求管理机构具有权威性,管理措施具有正当性,管理方法具有合理性。从前述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考察看,我们目前在这些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在资源性资产的管理上,我们既要看到其自然资源的特性,也要看到其作为资本的属性,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配置上,我们除了实现其在横向配置上的合理和科学,还必须做到代际之间资源性国有资产配置的公平和合理,即解决代际之间对资源性资产利益享有上的公平。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迅速推进阶段,而人均土地、水、森林和许多矿产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粗放式的生产经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摆脱资源困境,促进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可持续地利用,就必须改善资源管理现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资产化的资源管理体制,加强资源性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使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科学原则和经济规律经营和运作。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特性考察中,我们还必须关注其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分配方面的功能,强化其管理措施的公平与合理,甚至我们还不得不考虑与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有关的另一个问题即政府利益的问题,目前我国各地各级政府为追求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的发展而滥用审批权,导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过滥,这也使我们看到了各级各地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在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利益关系,如果处理得不好,将影响到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的分配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措施选择,建立统一、权威的,真正能规范市场主体的资源开发行为以及政府审批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选择

如前所述,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更多的探讨和改革。必须对现行的资源性国有资产分头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一个权威的统一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而且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基于维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公平的需要,以克服政府的局限,解决代际公平的问题。其次,在设立统一、权威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分立,各司其职,各担其责。或者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下设不同的管理部门,其目的在于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在权威和地位上能够与政府之间形成制衡关系,防止政府为自己的利益而滥实施资源开发利用行为,谋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公平。而且就我国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政府由于担负社会经济建设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其压力也较大,由此也导致了其较大的利益驱动的内张力,存在一些利用其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特殊权力损害其他主体利益的行为。如政府利用国家所享有的土地征用权力,进行滥用,存在不同程度的侵害农民利益甚至剥夺农民利益的问题。

再者,所建立的管理机构应对资源性资产实行资产化管理,其最核心的问题是:产权界定、登记、管理和有偿使用(占用、开发)。因为无论从市场运作还是从资产的保值增值来说,产权界定,明晰产权关系是前提,而实行有偿使用,加强产权管理,则是保护国家所有权,优化资源业的重要环节。只有紧紧抓住这两个基本点,才能将资源开发权推向市场,并实现价值意义上的保值增值,使资源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资源资产的产权登记

资源性国有资严的产权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其委托部门,代表政府对资源性资产的状况,依法进行登记,确定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既然资源性资产是指能被人类所控制,进入开发利用阶段,为人类带来收益的那部分资产,从本质上说,应当是一种经营性资产。对其登记无可厚非。

2,规范产权变动行为,维护资源性资产的国家所有权

资源性资产的产权变动是指由于出让、转让、合资、合作、股份经营、联营、租赁经营、抵押、拍卖、企业清算等引起的资源性资产产权变更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资源性资产的产权变动将会大量出现。如在合资合作经营中,中方原来的采矿权要依法转给合资合作经营公司,同时,也会发生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为了确保这些资源性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国资管理部门应依法对这些产权转、止行为进行管理。当资源性资产发生产权变动时,应先向其行业主管部门提交资源性资产产权变动申请书及相关资料,审核后报同级国资部门审定,并进行资产评估和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6

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公共治理活动中形成有效集体行动的重点和难题。为了克服“公地悲剧”,人们界定了各种各样的产权。然而这些碎片化产权却导致了资源使用不足的“反公地悲剧”。“反公地悲剧”给公共治理资源整合与共享带来了挑战。这既需要从宏观上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共组织的整合能力,还需要对此做出具体的策略安排。

关键词:

公共治理;资源整合与共享;反公地悲剧;困局经济学

一、导言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利益多元化时代,利益多元化衍生出更多的公共利益需求。无论是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还是公共利益的实现,都离不开公共治理对于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程度对公共治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问题,对于公共治理来说是必要的。从历史上看,国外学者很早就公共治理中的资源问题进行研究。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一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任何人主要考虑的是他自己,对公共利益几乎很少顾及,如果顾及那也仅仅只是在其与他个人利益相关时”[1]。这形象地描绘出了公共治理中资源容易产生使用不当的问题。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逐步从广域的视角关注公共治理中的资源问题。英国近代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在他的“利维坦”论述中,以及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结社的科学与艺术”的论述中都提到了公共治理中的资源问题。1968年英国经济学家加勒特•哈丁更是提出了著名的“公地悲剧”理论用以描述处于无限制进入状态的公共资源,容易发生“掠夺性”滥用,进而导致发生“公地灾难”[2]。从已有文献看,对公共治理中资源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有几种:私有化模式、利维坦模式、自主治理模式、网络治理模式以及诸如“选择性激励”、制度和社会因素等其他模式[3]。理论上,公共治理中的资源问题可以从多角度阐释。尽管学者们针对产权属性不明晰的公共资源及类似公共事务而提出的解决方式各不相同,但详细考察各种观点之后,在他们看来,明晰产权属性无疑是最佳途径,只是产权归属的主体各不相同而已。实际上,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带来另外的问题是常见的现象。产权过于明晰也会导致另外一些问题的产生。公共治理中面临资源碎片化的困局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知道,通常有效的治理行动都是集体行动的结果,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乃是有效公共治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在公共治理中如何才能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以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迈克尔•赫勒教授提出的“反公地悲剧”理论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基于此,讨论公共治理中存在的“反公地悲剧”现象及其困境,并提出公共治理中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有效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资源整合与共享:公共治理集体行动的一个常见难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总是稀缺的。充分有效利用资源一直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命题。政府管制和产权私有化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公地悲剧”的有效途径。然而,资源收归政府管制或赋予私人产权是否就解决了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迈克尔•赫勒教授研究发现,情况并不尽然。产权明晰也有可能导致资源使用不足的后果,尤其是在资源需要整合起来才能实现有效利用的时候。如果资源的各个所有人互相阻碍彼此使用资源,最终则会导致没有一方能够收获资源使用的效益。赫勒把这一现象定义为“反公地悲剧”,那些由于“反公地悲剧”导致使用不足的资源被称为“反公有资源”[4]。2008年,赫勒将“反公地悲剧”理论总结成《困局经济学》一书,书中大量列举和论证了“反公地悲剧”例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公共治理活动的目标在于解决公共问题。公共治理既要应对公有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也要处理好“反公地悲剧”的公共资源使用困局。在当今社会产权制度日渐健全的背景下,后者显得更加重要。解决公共问题的公共治理活动需要付出资源的成本。通常情况下,公共问题的治理,需要参与治理的各方有付出相应资源成本的意愿和共识,及在参与各方达成共识前提下,有实质性的参与行为,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参与协调和整合资源的使用,使原来产权属于私人或局部的资源汇成可资利用的公共资源,以支持公共问题的解决。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的逻辑演绎的结果。事实上,各产权主体的集体行动过程并不一定总是顺利,期间往往要经历矛盾甚至是冲突和利益的博弈。如何整合各方有效开展集体行动是公共治理中的一个常见难题。奥尔森研究发现,大集团比小集团更难组织起集体行动[5]。如果选择性激励机制缺乏的话,则更是如此。一个社会越是庞大,利益主体越是多元化,就越难组织起统一目标的集体行动。尤其是社会主体间缺乏互信,存在着利益冲突的时候,这种集体行动就变得较为困难。因此,相对于资源分散导致的公共问题难以解决,集体行动可能是解决“反公地悲剧”发展困局的一条路径,当然,它距离公共问题的解决还相当遥远,这中间还需要诸多环节的有效联结,形成有效的公共治理的集体行动。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看到,公共治理过程中,虽然形成了解决公共问题的集体行动,但由于公共资源无法凝聚和运行,导致不少行动有始无终甚至最终归于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反公地悲剧”:公共治理中资源碎片化的困局

整合和共享社会资源是公共治理活动的重要使命。而“反公地悲剧”则无疑会增加这种资源整合和共享的难度。分析“反公地悲剧”困局的形成机理,发掘产生“碎片化”产权的动因,可以发现公共治理中资源整合面临的困境,有助于探寻克服这些困境有效的途径。

(一)产权“碎片化”与“反公地悲剧”传统的产权理论根据有无排他性,将财产所有权分为三种:私有财产、公有财产和国有财产。私有财产关系中,资源使用的决定权在于个人;公有财产是共享的资源,没有单独的决策者,有开放式和集体式;国有财产只有一个决策者(政府),这类资源的使用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目的是满足公众的需要[4]。而对于稀有资源来说,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所有时,就会要么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即“公地悲剧”),要么造成资源利用不足(即“反公地悲剧”)[6]。赫勒认为,简单地对产权进行区分,会出现对困局的文化盲区,可能看不到资源使用不足这样的困境。使用不足是相对于过度使用而言的,两者之间是资源使用的最佳状态,即最佳使用。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理论学者开辟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先河。他们认为,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会导致社会生产效率低下和资源配置无效。而清晰的产权可以有效解决外部不经济的现象。哈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地悲剧”的概念。之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学者着力于以清晰的产权边界解决公共池塘资源使用过度导致公有资源枯竭的难题。他们从界定产权、对产权进行制度化保护、加强政府管制以及自主合作治理相结合来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但这样又会带来另外的问题。首先,因私有化而带来产权主体过多问题。私有化能带来竞争和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带来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但私有化也会引起过度竞争,增加社会协调成本,侵蚀民主政治的政治基础。其次是政府过度管制可能带来的高成本与低效率。从资源使用角度看,如果私有化做得太过分,资源会以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白白浪费掉[4]。这类资源的异质程度往往不高但相互屏蔽,造成大量“资源孤岛”现象,这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监管和调控责任。对产权进行无尽的制度化保护的后果是社会上的产权越积越多,以至于出现“碎片化”的产权格局。赫勒认为,所有者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理性的个人选择最终导致了反公有资源的集体性悲剧[4]。这种反公有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无形性。反公有产权多居于隐形状态,会带来资源利用不足和浪费,人们有时也对此感到困惑,但常常难以为察觉到其中原因。因此,面对资源使用中效率不彰困境,如何知微见著,发现困局所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赫勒认为,解决困局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看到困局。对于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困局是所有社会浪费和损失的主要来源,可人们往往观察不到使用不足[4]。因此,从反“公地悲剧”的角度思考,也许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路径。2.分散性。为了确保资源不被滥用,人们使产权明晰化。这样反而带来资源产权的分散,分散于各处的资源产权所有者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各有想法和价值追求,这为资源整合和共享带来了难度。现实生活中,诸如垃圾分类不易推进、城市地下管线各自为政、街道公共厕所设置不合理、社区资源非开放使用等问题,都与资源分散、没能有效整合和共享有着一定关系。3.自利性。资源拥有者更多考虑资源给自己带来的收益,而且一般而言这些收益越多越好。资源的自我拥有体现为一种自由:使用的自由,收益的自由。资源整合和共享往往对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有一定的限制。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外权利的让渡。这种让渡如果是单向的,则可能意味着利益的损失;让渡如果是双向的,则可能因对资源整合和共享前景无法预知和对风险的担心,而缺乏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动力。4.普遍性。“反公地悲剧”和反公用资源以各种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人们不管是出于对资源共享的无意识、疑虑还是反对,常常造成资源无法共享的结局,使得反公地悲剧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西方语境中就有“厨子太多,煮坏了一锅汤”的俗语。中国也有“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谚语。现代博弈论也论证了利益博弈而非合作的普遍存在。由此可见,“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之间存在一种对称性的属性,即“反公地悲剧”问题是在“公地悲剧”问题出现之后出现的;实际上,正是在人们努力解决“公地悲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反公地悲剧”[7]。这就是一种公共治理中的“困局经济学”,当所有的所有权主体能够对整个决策行使否决权时,个体的理性行动却不能带来社会总体福利的提升。对于个体理性的选择,人们不能认为这是他们的道德问题。赫勒认为,这些产权所有人在道德上并无缺陷,他们只是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出于理性的目的行事。面对某一种稀缺的公有资源,人人从理性的角度出发选择消耗它,没人关心公有资源是否能维持下去。这就是一种表面看人人受益,实则人人受害的“囚徒困境”。

(二)“反公地悲剧”对公共治理的挑战自私有财产发端以来,人类社会一直是公有与私有共存的状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公有私有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各不相同。有学者认为,在公有私有问题上可能存在某种中间状况,对“大公”来说带有私的性质,对“小私”来说又带有公的性质[8]。这种观点已被实践所证实。从公共治理角度说,公有和私有的财产构成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治理的物质基础。财产公有和私有,不仅表明为拥有财产的主体性质,也影响着财产的使用效率。公有资源的私有化,或许可以解决过度滥用的悲剧,但也可能在不经意间招致另一种恰好相反的问题,即太多的人阻止其他人创造或利用一种稀缺资源[4]。公有资源滥用的对立面是反公有资源的使用不足,两者都是公共治理过程中应当避免的状况。“反公地悲剧”给公共治理带来了挑战,增加了公共治理的复杂程度。传统公共管理者认为只有对公共资源进行明晰产权的界定,保护好产权,市场主体就会自发地开发利用资源。但是“反公地悲剧”却要求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治理主体协调好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利益冲突。而且很多利益是很难进行有效协调的,尤其是“不可治理性”特征突出的社会问题。一般来说,公共治理活动协调和整合的资源都具有公共性质,而那些属于私人产权的资源使用应当由私人基于自愿或市场经济规律自主决定。这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对公共管理活动达成的一致性认识。但是,在社会利益高度分化的今天,如果把公共治理目标仅仅放在公共领域和公有资源,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就无法解释,不少社会公共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对待和解决。当下,我们正处在公私共存乃至适当条件下公私相互转化的社会。个人利益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公共利益;私人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公有资源。尤其是当众多私人利益出现彼此冲突的时候,这些冲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就会影响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总体福利的提升,这时候就成为了公共问题,需要公共管理去整合资源以化解这些冲突。在现代社会,原子化的个人有其存在的内在机理,但单纯强调个体的存在和个人主义则会给社会带来许多弊端。这需要有公共的力量对其加以超越。这种情况下,维系社会持久发展需要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治理主体发挥协调作用,而且这种作用的发挥显得日渐重要。弗雷德里克森指出,传统的对于公共行政和私人行政的理解已经不合时宜,人们对于公共和公共利益的界定是如此的狭隘,以至于赋予了公众看似十分自由的个人空间以及自由放任的企业环境;而人们又如此宽泛地界定私人和私人利益,以至于人们反而找不到有效和权威的途径来表达那些超过个人利益以外的共同利益[9]。对此,社群主义理论也有相似的观点。社群主义认为,人们在确立个人的正义与自由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比人们在决定和执行公共利益的集体制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还要大。换言之,人们在实现权利方面所展示的个人能力要比在实现公共目标方面所展示的集体能力更大。这可能源于我们在理念和制度设计时特别强调保护私人利益。传统观念认为,私人利益处于弱势,公共权力处于强势,容易受到公共权力的侵害。这在理论界似乎已成一种固化的常识性观点。尽管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事实上,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相比,有时也会处于弱势状态,过于强调个人利益的保护和过于抑制公共权力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作用都会产生极端化的不良效果。现实生活中不时出现一些漫天要价以一己之利阻碍公共利益实现的“钉子户”可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当代公共治理活动需要超越狭隘的公私之分,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中去,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营造资源共享的环境,从而实现社会“善治”的目标。

四、公共治理中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宏观方向

理论上解决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反公地悲剧”问题,其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将分割的产权重新卖出,解决分割的产权使用起来不统一的问题;二是通过政府力量来整合产权,利用公共权威来推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单纯的市场化和产权流动无法解决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物品的使用,也会带来寻租和腐败等问题。归根到底,解决资源使用的“反公地悲剧”问题还需政府为核心的公共力量来整合资源。这就需要在公共治理活动中树立公共权威,提高公共组织的整合能力,这包括重新安排产权,把碎片化产权整合起来使用,也包括通过促进不同产权所有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共赢。(一)提高政府的整合能力:过度规制和无规制间的选择理论上,对资源的过度规制,虽然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引发“公地悲剧”,但也容易带来“反公地悲剧”的效果。解决“反公地悲剧”问题,不可避免地需要放松规制。那么,放松规制到达何种程度才算合适,显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实际上,对资源规制的程度应该根据资源的特性和规制的实际需求去加以考虑,规制应该是适度的,既不可以过度规制带来资源流动的困难,当然也不应该没有规制带来“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规制与“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之间的关系可以下表来表示。根据上表所示,如果对资源产权过度规制,虽然可以避免“公地悲剧”,但可能出现“反公地悲剧”的局面。如果不对资源产权进行规制,则不仅会出现“公地悲剧”,也会出现“反公地悲剧”。一般来说,根据资源产权的性质、产权所处的环境条件,对资源产权作适当的规制,则既可以避免“公地悲剧”,也可以避免“反公地悲剧”。对资源规制的程度可以从历史去追溯。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以自由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话语是许多民主国家政权结构和公共权力分配的根据。在自由主义看来,政府和公共权力是一种必要的恶,任何时候公共权力都有可能构成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威胁。所以从亚当•斯密开始的古典自由主义者普遍认为,政府应当扮演“守夜人”的角色,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随着近现代多元主义的兴起,主张权力分散和分割成为一种流行的看法。这可以从美国《联邦党人文集》里找到根据。麦迪逊说,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置于同一人手中,不论是一个人、少数人或许多人,不论是世袭的、自己任命的或是选举的,均可公正地断定是虐政[10]。汉密尔顿也说过相似的话:“把所有权力赋予多数人,他们就将压迫少数人;把所有权力赋予少数人,他们就将压迫多数人。”然而,实践中,常常出现权力过度分散的情形。权力的过度分散,容易带来权力的软弱和权威的丧失,以至于在处理复杂问题和遭遇重大危机时,公共治理主体往往陷入无能为力的状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性经济开始爆发,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创伤。人们期待强有力的政府去化解经济危机,带领人们走出困局,但人们发现许多国家并没有足够强大的公共权威去动员整合社会资源应对经济危机。在21世纪,各国将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各种危机事件层出不穷,需要有足够的公共权威去应对。亨廷顿说过:“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其实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11]政府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公共权威的大小和有效程度。弗雷德里克森也认为,多元主义者主张权力的分散与分割,而公共管理者的主张恰恰相反。公共行政的旨趣在于专业化和专才,行政效率要求的是集权[9]。在现实资源配置过程中,碎片化和众多的个人产权难以产生统一行动,这样不利于化解危机、实现公共利益。因此,需要树立有效的公共权威,提高政府的整合能力。这些整合既包括利益和资源的整合,也包括价值观的整合。价值观的整合并不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完全一致,因为多元社会通常难以形成完全一致的思想观念,但可以促成人们在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上形成共识。共识有利于打破僵局,超越彼此差异。价值观整合可以促进利益和资源的整合,把那些破碎的、分散的利益和资源整合成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打破“反公地悲剧”的困局。此外,值得提出的是,在解决“反公地悲剧”困局中,整合碎片化的产权固然重要,但防止因多头管理或产权分散而滋生的“权力寻租”也同样重要[12]。因为,“权力寻租”过程往往会带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资源使用的不足。

(二)共享经济与合作经济:走向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归宿近年来,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一直在倡导共享与合作的经济。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预言,协同共享经济将成为未来颠覆许多世界大公司的运行模式。传统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出现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但是各个企业间的协调成本一直占据着生产成本的重要内容。多项产权的竞争,无疑会增加彼此的协调成本。协同共享经济的基础在于零边际成本,也就是说可以减少市场主体的生产成本、时间成本和环境成本等[13]。里夫金还提出了“合作经济”的概念,他认为崇尚共享是合作经济的最大特点,合作经济将成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和合作经济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私有观念,不再固守和保持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在共同市场上进行各种资源的共享,在共享与合作中实现共赢[14]。可以认为,共享经济与合作经济打破了利益边界,是利益融合的基础。从私有到公有再到公共的回归,开始成为一个社会资源利用向着良性发展的标志。通常,在私人利益之外存在着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公共利益。要实现这种公共利益,就需要在依法保护个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整合分散的私人产权,实现私人产权向公有产权的转化,最终达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共同增长的结果。在激发社会活力的前提下,政府职能应进行调整,把精力放在宏观管理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减少“反公有资源”,最大程度地达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整合资源,建构共享的合作经济,需要营造资源整合与共享文化,既要摒弃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独享资源的文化遗留,也要打破计划经济条块分割互不通达的体制传统和市场经济利益分化以邻为壑的竞争特质,缝合产权虚置、互相抑制导致的资源碎片化困局,促成各产权方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合作处理公共事务打下基础。赫勒指出,资源的使用往往取决于某种管控程序的结果,要是管控领域牵涉到的方面太多,且各方缺乏协调,就有可能阻碍潜在资源的使用[4]。因此,公共治理需要一种公正且有效的方式整合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形成主体间协调性公共政策,实现整体性治理整体性治理是公共治理的新方式,追求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特征促使社会主体间加强彼此的联系,拓宽彼此交流、沟通、协调、整合的渠道。整体性治理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合作,打破资源所有者碎片化和自我中心主义的壁垒,让各所有者的行动统一到相同的目标,保持行动的一致性,有利于充分使用各种资源,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整体性治理机制包括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信任机制[15]。协调机制既要求协调各个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要协调各个资源所有者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合作网络关系。协调的内容包括资源的内在使用价值协同、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的共享、政府诱导与动员的协调。协调机制致力于通过强化和塑造共同目标来化解冲突,增强社会结构的凝聚力。公共治理中整合机制的主要内容是治理层级、治理功能和公私部门之间的整合。而就资源整合和共享内容来说,对碎片化产权主体和部门化利益进行整合更为重要。信任机制是在公共治理不同行动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长效对话机制。信任是一种社会黏合剂,能够减少社会交易成本,从而降低资源整合的成本。(四)注入社会资本,构建利益共同体社会资本是营造优良公共生活和锻造社会利益共同体的有效机制,社会资本包括信任、网络和规范。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指出,公民信任度下降,缺乏公共对话,就会弱化一致性的公民行动;社会中存在各种形式的公共生活,它们把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引导到共同的或者公共的目的上来[9]。信任是社会资本不可缺少的要素,社会信任度越高,社会资本就越多,人与人交往的成本就越低。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信任以一种秩序为基础[16]。大量重复性的市场交易活动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可预见性,这种可预见性可以减少摩擦和不确定性。而构建市场交易活动的可预见性,一方面依赖于各种规章制度维持的秩序,另一方面则依赖于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信任。信任也意味着彼此愿意进行公平、和平的对话,以恰当方式进行协商,化解矛盾和冲突。关键的时候,也愿意适当放弃自己的某些利益,去维护更重要的公共利益。这是自我约束的一项内容。倘若人人随时都坚持自己的权利,社会就会慢慢停止运作[4]。因此,需要在公共治理活动中形成信任、规范和网络,以社会资本为基础构建利益共同体。资源整合本质上是一种形成和发展公共利益的治理活动,在其中注入社会资本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五、公共治理中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具体策略

公共治理中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它不仅包括人、财、物等有形资源,还包括促进社会凝聚和进步的理念、价值观、社会规则等无形资源。为此,公共治理中的资源整合与共享不仅需要明确宏观发展方向,还需要明确微观的具体策略。

(一)搭建资源整合和共享的组织架构组织是集体行动的基础。组织化的程度决定着集体行动的效果。公共治理中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的启动、规划、推动,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其冲突、矛盾,形成有序化的组织架构安排。从长远看,资源整合与共享应当成为多数组织的发展战略。建立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组织架构,是实施资源共享战略的工具,可以支持资源整合的战略发展,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职业化、专业化,使组织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资源整合与共享做出及时调整和有效应对,为资源配置和共享的集体行动提供了可能条件,进而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

(二)形成可持续有活力的资源整合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包括资源整合的规划、决策、执行、绩效评估、监控和回应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互动环节,它是资源整合过程中组织或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和方式,是常态化的行为准则和运行过程,能够使资源整合的集体行为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一个科学的整合与共享机制可以超越狭隘的个人主义和破碎化产权格局,有助于从经验性分享走向理性共享,实现合理、有效、持久的资源共享。

(三)体现平等互信的社会合作精神组织安排和整合机制从外在层面给公共治理中资源整合和共享的集体行动提供动力支持,而社会合作精神则从内在层面激发和鼓励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和公共管理者之间形成有序的集体行动。社会合作精神让社会成员直面各自的利益问题,形成利益关照,尊重彼此的利益诉求,既保证把蛋糕做大,也保证把蛋糕分好。而社会合作需要以互信为基础,如学者所言,共同目标的实现需要群体成员的合作,就此建立和达成共识并非易事。日常互动中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和不确定感,它阻碍着人们采取集体行动,甚至导致集体行动瘫痪,进而引发不合作的互惠模式的出现[17]。

(四)增强整合和共享的主动性公共治理中的资源整合和共享的主体包括各种各样的资源所有者。在所有主体中,政府对资源整合来说尤为重要。政府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容易识别、理解资源整合的需求,也便于进行资源整合的规划和组织。当然,其他组织也可能提出资源整合需求,政府应顺势而为,促成资源整合行为的生成。政府通过调动或顺应各种资源所有者参与社会合作的积极性,使资源共享从被动走向主动。

(五)走规范化整合与共享的路子在传统公共管理实践中,往往需要公共权威和公共管理者例外地、个别地推动和引导各种资源所有者进行合作,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传统人治色彩较浓。当今时代,国家和社会越来越注重依法治理,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资源整合因其关涉利益交叠更应该依法行事,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责任,减少彼此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推动资源共享从人治性共享走向法治性共享。

(六)生成开放性的整合共享氛围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开放的、竞争与合作并存、合作价值突显的有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依靠内部资源,还要擅于利用外部资源。因此,公共治理要积极推动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地方合作及系统合作,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使资源利用从封闭性独享走向开放性分享,在分享中实现资源的增值。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7

国土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六大类。它们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世界各国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使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国土资源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充分发挥战略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国土资源的矛盾进行跟踪监测,对国土资源的供需保障情况、开发利用状况、市场运行状况、生态环境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国土资源管理进行监督引导。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包括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三个最基本原则,其本质是强调必须处理好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关系,强调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公平具有时空性。从时间上看,一般从代际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可持续发展要求代际之间、代内之间的公平性。由于当代人主宰这个世界,后代人对他们的意愿没有发言权。因此,当代人应该在不影响其发展的前提下,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后代人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区域之间也存在公平性问题。

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可持续性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即适宜的人类生存条件的可持续性,生存条件能不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保持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以支持人类以及与人类共存的其他生命;代际代内均等性,对于权利与义务,不仅代内是乎等的,而且要顾及代际之间。

3.协调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不仅强凋公平性,同时也要求具有协调性。协调性是指社会之间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行动时,要考虑行为的后果,不要对他人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要采取协调和谐的方式行动,保持与自然之间的共生互惠的美好关系。

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框架内,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国土资源要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开发,使之既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从其定义看,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涉及土地、矿产、水、海洋、生物,气候等多个自然资源领域,既有资源有效保护的问题,又有资源合理开发、合理利用的问题;既有社会发展问题,又有经济发展问题,还有环境保护问题;既有技术问题,又有管理问题;既事关当前,又影响长远。

二、可持续性开发利用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可持续性,是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本平。这是由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失去国土资源这个基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无从谈起。想要确保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根本是确保各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并不回避某些资源特别是可消耗资源终有一天被用完的可能,也不是要将稀缺资源统统储备起来不去利用,而是要将资源的总量和质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使未来时代至少能获得与当代同样的产出。因此,在国土资源管理实践中,对土地资源要实行集约利用,对矿产资源要实行节约利用,对废弃的金属要回收利用,对共伴生资源要可能的利用,对稀缺资源要优化利用。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有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要尽可能使可再生资源得到及时的恢复,使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小于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从而促进其有持续利用,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目标。

三、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国土资源

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是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国土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统一。有效保护,是指通过措施和途径使国土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免受可能遇到的伤害、破坏或有害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合乎自然资源的客观规律之理,合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理,使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外部性的影响最小化。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保护是手段,开发利用是目的。保护是为了开发利用,要利用就必须保护。离开了开发利用的保护,就失去了保护的真正意义。离开了保护的开发利用,也就失去开发利用的根本保证。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效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发展相协调

不以牺牲后代人的资源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是保护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决不是不要发展经济,相反,而是要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以满足当代人需要和摆脱贫困。但在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的条件下,在获取当前利益的同时,也要切实保证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协调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必须坚持正确理解可持续性与代际公平原则,合理调整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的条件下来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标准,并保证一定的资源总量,以满足后代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8

防洪规划之后,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另一个重要的规划。为此,今年3月份,水利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今年4月初在浙江东阳召开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启动了这项工作。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规划。为了做好该规划编制工作,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审查会,旨在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的技术路线,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谈四个方面的意见,供各位专家在审议技术大纲时参考。

一、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距今已20多年了。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水资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用水对水量和水质的高要求,需要有高质量的水源作保证;二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也需要有比较稳定的水源;三是全社会对水资源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节约优先,保护为本,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四是全社会对水环境非常关注,要求改善水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由于气候的变化、地下水超采、水利工程建设及其他人类活动,对水、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多的变化。这些都为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贯彻新时期党中央水利建设方针和资源战略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19*年大水以后印发了中共中央15号文件,专门部署了水利建设,增加了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快了水利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今年初,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建设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自然规律及其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协调和谐关系,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按照经济规律和要求,制定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2、是建立节水型社会,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西北、东北都面临着严重缺水的威胁。南方及其它一些地区也存在着局部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等问题。据初步统计,全国年均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136座城市缺水严重,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还缺乏足够的、安全的饮用水源。城市供水的保证率还比较低,部分农业和生态用水被挤占。中国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的现实,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来看,节水还有很大潜力。无论是节水意识还是节水措施和政策,都与对节水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在节水和治污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洪水资源、中水资源,以及跨流域调水,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等,使其相互衔接和协调,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从而进一步挖掘供水潜力,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3、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

最近副总理在视察南水北调中线时指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生态的相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均匀性、流域性及后续效应性,说明加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控制地下水超采,都是十分重要的。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施对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要根据我国水资源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在科学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各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建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水污染治理和节水型产业的发展,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

实现流域、区域、城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就是要以流域为单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用户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要建立权威、高效、统一、协调的流域、区域新型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就必须统筹考虑防洪、排涝、蓄水、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水事活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些问题除了依据《水法》等法律武器来解决,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水利规划体系作为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依据以及工程布局的基础。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就是要在深入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把握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开发、利用、治理六个方面,协调各方面关系,明确各个时期的水资源管理目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切实有效地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5、是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需要

水具有两重特性,即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过去我们较多地认识水的自然属性,对水的商品属性认识不足。因此,越是短缺的东西越便宜。认识水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办事。长期以来,我们把供水和污水处理作为公益性事业,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污水排放越来越多,政府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水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供水和治污应作为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计入生产成本,居民排污应作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水利也有两重性,有社会公益性的一面,也有运用价值规律进行组织和运作的一面,政府公共财政要承担社会公益性的部分,企业和群众要承担属于市场的部分。所以必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利管理体制。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可以为水的使用权的界定和赋予提供前提和保障,为推动水权改革和水市场的建立、实行水的有偿转让奠定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可以为污水的处理走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路子寻找出可靠的合理的渠道和机制。

6、是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全国水利规划体系的需要

水利规划是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为了在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中央的治水方针,急需构筑新时期水利规划体系。**;*大水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各级水利部门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大批规划成果。根据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新时期水利规划体系的建立不仅要有区域规划、专业规划,而且必须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水利规划网络,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实行动态管理,使水利规划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前瞻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作为水利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尽快组织编制,为今后的水利管理和工程布局奠定良好的规划基础。

二、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

这次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是:运用新思路、新资料、新技术和新方法,对水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分析其承载能力,在节约和保护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时也对经济建设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出要求,规划还必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提出明确的方向、目标、步骤。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统筹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总体规划布局,制定相关对策措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落实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编制规划的主线。根据这条主线,规划编制中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通过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按照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对水资源的要求,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出既符合水利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规划成果。其次,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既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要坚持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在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做到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要坚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认真研究水利管理机制、体制、法律法规等问题,科学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水事活动。要坚持科学治水,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确定各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和规模。

整个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对水资源及水环境状况及区域、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第二步,在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第三步,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指导下,进行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开发、利用、治理布局和方案论证,制定水资源的各项保障措施。每一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每一阶段都要进行阶段成果验收和审查,为下一阶段规划工作打好基础。

三、制定和完善技术大纲是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

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水资源综合规划涉及全国、流域和区域等不同层面,是一个全面的规划,任务繁重,工作量巨大,参加规划工作的人员非常多,需要各层面衔接、联系和协商的地方也非常多;二是规划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不同领域,是一个综合规划,它有若干专项规划为依托,往往前一个规划的成果是后一个规划的基础,规划之间相互交叉;三是规划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行业的不同的技术标准,需要大量的协调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规划;四是规划不仅面临许多水资源专业领域的老问题,也面临许多新思路、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是一个体**;四新"的高标准规划。总之,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成为指导今后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由政府推动实施的一个带综合性、前瞻性的规划。因此,需要对规划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各涉及部门和行业、各种特殊情况等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概念、标准、方法等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制定科学统一的工作大纲和技术大纲,并严格按规则行事。这样才能提高规划效益和规划质量,使规划成果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国家计委、水利部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全国水资源规划技术大纲的编制工作。水利部组织专家在规划任务书的基础上,编制提出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并征求了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意见,进行了多次反复修改,经这次专家审查讨论修改后,将印发全国各地参照执行,指导全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各流域规划编制机构要在全国技术大纲的指导下,结合本流域的实际情况,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并由水利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审查批准,指导流域内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根据全国和流域的技术大纲,结合本省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省级区域规划技术大纲,做更加具体的细化工作,经所在的流域机构审查,并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还将统一制定相关技术细则。

我们十分重视技术大纲的制定工作,对各层次技术大纲的编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工作要求:2002年5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经专家审查后,由水利部报全国水资源规划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下发执行。2002年6月,组织编制流域的技术大纲,并审查批复,下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执行,并全面开展规划第一阶段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技术大纲执行工作,还将结合规划工作的启动,重点做好项目任务书和技术大纲的宣传贯彻,开展技术大纲的培训等工作。组织具有规划工作丰富经验、参与规划项目任务书和技术大纲编写工作的专家,介绍规划思路、技术方法,对规划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交流研讨。近期,将重点组织对各地的规划编制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编制人员理解、掌握本次规划的思路、工作方法。并针对第一阶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工作,结合对规划中的难点问题,如水质水量统一评价问题、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的专题研究成果,进行技术交流、研讨与培训,加强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

四、在规划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技术大纲的编制和完善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国家计委、水利部和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要充分发挥各类技术力量,广泛地依靠各方面专家,开展技术大纲的制定、审查和修改完善工作。为此,明确由水利部水规总院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及技术大纲编制工作的技术总负责单位。水规总院在编制技术大纲过程中,邀请了中国水科院、中国环科院、南京水科院等单位的60多位专家,召开了各种讨论会、研究会和编制工作会,参加专家180多人次,充分依靠和发挥了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在座的有一部分专家就参加了技术大纲的有关研究和编制工作。

可以说,技术大纲的编制专家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邀请更加广泛的各方面专家,对技术大纲进行审查,进一步讨论修改完善。应邀参加这次技术大纲审查会的有两院院士,中科院、国务院发展中心、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有关大专院校及水利部部内的40多位专家,还有国家计委等部门领导和专家,请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研究,通过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进行全面审查,把规划工作的技术路线确定下来。这关系到水资源综合规划今后3年的工作,关系到规划的成败,十分重要。我深信,经过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技术大纲审查会一定能够开得很好、很成功,各位专家将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和奠定可靠的基础。

在规划技术大纲的审查中,一是请大家从宏观和整体角度出发,对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技术路线,以及大纲的总体框架和结构等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技术大纲是否贯彻了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政策和资源战略政策,规划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全面反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需要。

二是请各位专家从规划编制的角度出发,对技术大纲中的一些具体概念、处理方法,以及规划内容及要求等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技术大纲的各个环节处理是否恰当;各个部分的内容及要求是否反映了水资源的实际,突出重点,抓住了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否体现创新意识,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念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9

防洪规划之后,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另一个重要的规划。为此,今年3月份,水利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今年4月初在浙江东阳召开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启动了这项工作。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规划。为了做好该规划编制工作,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审查会,旨在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的技术路线,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谈四个方面的意见,供各位专家在审议技术大纲时参考。

一、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距今已20多年了。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水资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用水对水量和水质的高要求,需要有高质量的水源作保证;二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也需要有比较稳定的水源;三是全社会对水资源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节约优先,保护为本,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四是全社会对水环境非常关注,要求改善水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由于气候的变化、地下水超采、水利工程建设及其他人类活动,对水、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多的变化。这些都为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贯彻新时期党中央水利建设方针和资源战略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19*年大水以后印发了中共中央15号文件,专门部署了水利建设,增加了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快了水利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今年初,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建设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自然规律及其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协调和谐关系,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按照经济规律和要求,制定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2、是建立节水型社会,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西北、东北都面临着严重缺水的威胁。南方及其它一些地区也存在着局部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等问题。据初步统计,全国年均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136座城市缺水严重,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还缺乏足够的、安全的饮用水源。城市供水的保证率还比较低,部分农业和生态用水被挤占。中国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的现实,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来看,节水还有很大潜力。无论是节水意识还是节水措施和政策,都与对节水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在节水和治污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洪水资源、中水资源,以及跨流域调水,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等,使其相互衔接和协调,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从而进一步挖掘供水潜力,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3、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

最近副总理在视察南水北调中线时指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生态的相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均匀性、流域性及后续效应性,说明加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控制地下水超采,都是十分重要的。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施对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要根据我国水资源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在科学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各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建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水污染治理和节水型产业的发展,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

实现流域、区域、城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就是要以流域为单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用户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要建立权威、高效、统一、协调的流域、区域新型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就必须统筹考虑防洪、排涝、蓄水、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水事活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些问题除了依据《水法》等法律武器来解决,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水利规划体系作为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依据以及工程布局的基础。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就是要在深入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把握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开发、利用、治理六个方面,协调各方面关系,明确各个时期的水资源管理目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切实有效地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5、是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需要

水具有两重特性,即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过去我们较多地认识水的自然属性,对水的商品属性认识不足。因此,越是短缺的东西越便宜。认识水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办事。长期以来,我们把供水和污水处理作为公益性事业,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污水排放越来越多,政府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水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供水和治污应作为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计入生产成本,居民排污应作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水利也有两重性,有社会公益性的一面,也有运用价值规律进行组织和运作的一面,政府公共财政要承担社会公益性的部分,企业和群众要承担属于市场的部分。所以必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利管理体制。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可以为水的使用权的界定和赋予提供前提和保障,为推动水权改革和水市场的建立、实行水的有偿转让奠定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可以为污水的处理走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路子寻找出可靠的合理的渠道和机制。

6、是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全国水利规划体系的需要

水利规划是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为了在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中央的治水方针,急需构筑新时期水利规划体系。&dyh;*大水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各级水利部门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大批规划成果。根据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新时期水利规划体系的建立不仅要有区域规划、专业规划,而且必须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水利规划网络,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实行动态管理,使水利规划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前瞻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作为水利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尽快组织编制,为今后的水利管理和工程布局奠定良好的规划基础。

二、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

这次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是:运用新思路、新资料、新技术和新方法,对水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分析其承载能力,在节约和保护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时也对经济建设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出要求,规划还必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提出明确的方向、目标、步骤。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统筹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总体规划布局,制定相关对策措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落实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编制规划的主线。根据这条主线,规划编制中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通过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按照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对水资源的要求,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出既符合水利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规划成果。其次,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既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要坚持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在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做到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要坚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认真研究水利管理机制、体制、法律法规等问题,科学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水事活动。要坚持科学治水,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确定各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和规模。

整个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对水资源及水环境状况及区域、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第二步,在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第三步,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指导下,进行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开发、利用、治理布局和方案论证,制定水资源的各项保障措施。每一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每一阶段都要进行阶段成果验收和审查,为下一阶段规划工作打好基础。

三、制定和完善技术大纲是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

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水资源综合规划涉及全国、流域和区域等不同层面,是一个全面的规划,任务繁重,工作量巨大,参加规划工作的人员非常多,需要各层面衔接、联系和协商的地方也非常多;二是规划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不同领域,是一个综合规划,它有若干专项规划为依托,往往前一个规划的成果是后一个规划的基础,规划之间相互交叉;三是规划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行业的不同的技术标准,需要大量的协调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规划;四是规划不仅面临许多水资源专业领域的老问题,也面临许多新思路、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是一个体?quot;四新"的高标准规划。总之,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成为指导今后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由政府推动实施的一个带综合性、前瞻性的规划。因此,需要对规划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各涉及部门和行业、各种特殊情况等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概念、标准、方法等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制定科学统一的工作大纲和技术大纲,并严格按规则行事。这样才能提高规划效益和规划质量,使规划成果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国家计委、水利部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全国水资源规划技术大纲的编制工作。水利部组织专家在规划任务书的基础上,编制提出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并征求了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意见,进行了多次反复修改,经这次专家审查讨论修改后,将印发全国各地参照执行,指导全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各流域规划编制机构要在全国技术大纲的指导下,结合本流域的实际情况,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并由水利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审查批准,指导流域内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根据全国和流域的技术大纲,结合本省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省级区域规划技术大纲,做更加具体的细化工作,经所在的流域机构审查,并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还将统一制定相关技术细则。

我们十分重视技术大纲的制定工作,对各层次技术大纲的编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工作要求:2002年5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经专家审查后,由水利部报全国水资源规划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下发执行。2002年6月,组织编制流域的技术大纲,并审查批复,下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执行,并全面开展规划第一阶段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技术大纲执行工作,还将结合规划工作的启动,重点做好项目任务书和技术大纲的宣传贯彻,开展技术大纲的培训等工作。组织具有规划工作丰富经验、参与规划项目任务书和技术大纲编写工作的专家,介绍规划思路、技术方法,对规划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交流研讨。近期,将重点组织对各地的规划编制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编制人员理解、掌握本次规划的思路、工作方法。并针对第一阶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工作,结合对规划中的难点问题,如水质水量统一评价问题、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的专题研究成果,进行技术交流、研讨与培训,加强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

四、在规划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技术大纲的编制和完善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国家计委、水利部和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要充分发挥各类技术力量,广泛地依靠各方面专家,开展技术大纲的制定、审查和修改完善工作。为此,明确由水利部水规总院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及技术大纲编制工作的技术总负责单位。水规总院在编制技术大纲过程中,邀请了中国水科院、中国环科院、南京水科院等单位的60多位专家,召开了各种讨论会、研究会和编制工作会,参加专家180多人次,充分依靠和发挥了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在座的有一部分专家就参加了技术大纲的有关研究和编制工作。

可以说,技术大纲的编制专家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邀请更加广泛的各方面专家,对技术大纲进行审查,进一步讨论修改完善。应邀参加这次技术大纲审查会的有两院院士,中科院、国务院发展中心、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有关大专院校及水利部部内的40多位专家,还有国家计委等部门领导和专家,请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研究,通过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进行全面审查,把规划工作的技术路线确定下来。这关系到水资源综合规划今后3年的工作,关系到规划的成败,十分重要。我深信,经过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技术大纲审查会一定能够开得很好、很成功,各位专家将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和奠定可靠的基础。

在规划技术大纲的审查中,一是请大家从宏观和整体角度出发,对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技术路线,以及大纲的总体框架和结构等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技术大纲是否贯彻了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政策和资源战略政策,规划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全面反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需要。

二是请各位专家从规划编制的角度出发,对技术大纲中的一些具体概念、处理方法,以及规划内容及要求等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技术大纲的各个环节处理是否恰当;各个部分的内容及要求是否反映了水资源的实际,突出重点,抓住了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否体现创新意识,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念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例10

我国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及水资源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而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在许多方面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适应,使在解决这些问题当中存在较大难度。因此,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中国水资源需求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将对水资源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是现代水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现代水利的关键所在。

一、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管理现状

1949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开发利用水资源,治理水旱灾害。这一时期,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是采用分级、分部门的管理模式。按照行政区划在各级政府设立了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管理,并且在各级政府的水利、电力、农业、建设、矿产、环保、交通等部门之间划分水资源管理职能。例如,水利部门负责农村水利和防洪,建设部门负责城市供水,矿产部门负责地下水勘察,交通部门负责航运、航道建设和管理等。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往往只重视本地区或本部门的利益而忽视水资源的整体性和多功能性,忽视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且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0世纪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以及出现了连续干旱,我国北方和许多沿海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水污染日趋严重,有些城市和地区出现了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水源枯竭、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水事纠纷时有发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增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另一方面,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导致水资源的无序开发,用水效率低下,不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水法》,提出要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即“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理顺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中央、流域、省、地方)之间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职责。但从10多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尚未真正解决。

1998年以后,中央政府实行了机构改革。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水利部和建设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地质矿产部之间进行了职能的调整,本着一事一部的原则,基本上把水资源的统管职责划归水利部门。但由于种种原因,水资源分级、分部门管理的基本格局尚未真正改观。

2.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造成水资源问题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特别是水资源需求管理上的不足也是影响水资源问题主要原因,它们包括:

(1)水资源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未能形成良好的法规体系和政策监督机制;

(2)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关系不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并未形成,也难以形成;

(3)水资源权属管理滞后,水权制度尚未形成,影响水市场运作和发展;

(4)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与贯彻不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尚未全面实施;

(5)用水方式落后,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短缺与水浪费和污染并存;

(6)水资源管理仍处于粗放、落后状况,缺少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因此,进行水资源需求管理是抑制不合理的水资源需求、缓解水供需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恶化的有效途径。

二、水资源需求管理概述

1.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基本概念

水资源需求管理是近年来国际上正逐渐兴起的一种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模式。由于正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尚未有统一的解释。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概念进行引申,水资源需求管理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为了抑制由于水资源需求增长所造成的用水矛盾加剧、生态系统破坏和水环境容量衰减,促进水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与高效可持续利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宣传等一系列手段,而进行的涉及水行政管理者、用水户及水经营者三大群体的综合系统性行为。

其中“水行政管理者”是指政府决策者、政策制订和执行者、代表政府行使职能的规划和管理者;“用水户”是指水的终端用户以及对问题关注的公众,包括具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各行业用水部门、具有社会效益的生活及公共用水者、具有生态环境效益的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水经营者”是指水服务提供者,包括水利工程开发者、各级趸供(售)水经营管理者(非终端用户)、废污水处理经营管理者等。因此,所有受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利或不利影响的群体,即所谓利益相关者,都是水资源需求管理行为的主体。

水资源需求管理涵盖了水资源综合管理与需水管理,即在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将重点加强需水管理,强调从整个流域的观点出发,从源头到终端用户全过程对需水进行管理,达到可持续的供需平衡。

2.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可持续性原则

水资源需求管理模式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意味资源利用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要维护子孙后代对其利用的权利。可持续性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经济、财务的可持续性、技术可持续性、运行可持续性、体制可持续性、资源基础与健全环境的可持续性。

水资源需求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所以,水资源需求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而人们又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进行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

3.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活动

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管理机构体制、经济效益与调节手段、社会需求与利益相关、机构能力建设以及有关的科学技术手段等。这些内容特别需要围绕水权、取水许可制度、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三个方面的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我国早期的水利管理主要强调工程管理,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考虑全面的水资源管理,重视对过度需水采取控制措施。我国现代的需水管理大约始于1982年。当时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开始显现并不断加剧,山西省尤为突出,因此率先开始对水资源的需求采取控制措施,通过了《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中央政府也逐渐加强对需水的管理,进行宏观调控,尝试改革水利管理体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1985年国务院94号文件《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198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及后续的《水利产业政策》,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配,建立取水许可制度,逐步加快了需水管理的进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健全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修改国务院(1993年)第119号令《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在竞争用水激烈的地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水价,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建立鼓励用水户参与管理用水者协会组织,建立经济自立灌区,变革水管理体制,进行各方面的能力建设等。从2002年开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正式启动,其中特别强调了对水资源的需求管理和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社会水行业的各项活动,配合制订水行业的各种行动计划和行动纲领,开展水资源需求管理领域中的工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并认真履行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例如,参与水行业的国际协作网络组织——全球水伙伴,成立中国地区技术咨询委员会,多次举办有广泛代表性的研讨会,推进各部门、单位、团体、社群的协作、沟通,加快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步伐。

4.水资源需求管理与现代水利的关系

“现代水利”或“资源水利”,是以水资源需求管理为基础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代水利”和水资源“需求管理”分别与“传统水利”和水资源“供给管理”相对应。过去,为了解决缺水问题,人们一般倾向于开发新水源、扩大供水,尽最大可能满足用户要求,总的来说需求不受约束,即所谓的“供给管理”。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方法日益显露出其不可持续性,具体表现为: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例如,在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黄河断流、水土流失严重,一些北方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面积扩大、沙尘暴危害加剧等等。人们开始认识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是有限的,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于是开始把目光转向水资源的需求方面,即所谓的“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要求有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公众介入,有足够透明度的决策和管理,科学的水行业战略规划,以及强调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正性与有效性等。供给管理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反映了人类从畏惧、崇拜自然的远古洪荒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强烈要求主宰自己命运的思想;而需求管理则侧重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倾向于抑制人类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尽量约束人类本身过度膨胀、只顾眼前利益、损害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种种不适当需求。

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过程中,做好水资源需求管理是关键。只有约束人类对水资源无限制的需求,对有限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水问题,真正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实行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措施建议

1.水资源需求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进入21世纪,水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在推行水资源需求管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1)如何改善水资源与环境的管理;

(2)如何缓解水资源短缺、用水竞争激烈、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的矛盾;

(3)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4)如何防止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普及推广节水减污高效的用水方式;

(5)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水管理体制,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做到除害兴利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使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在国际上,面临日趋严重的水问题,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频繁举行水问题方面的国际会议,实施各种水管理项目,采取行动,帮助各国政府解决水与贫困问题。因此,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都为中国推行水资源需求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实现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措施建议

针对当前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下列措施逐步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

(1)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形成完善的法规体系和政策监督机制。立法规划既要体现新的治水思路,也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中心,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应该修订水法规体系,突出重视水资源合理配置、节约保护、高效使用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有关水权、水市场的法律法规内容,用法规推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

(2)理顺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理顺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中央、流域、省、地方)之间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职责,划清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界限。加强流域统一管理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真正形成“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格局。在水管理体制改革中还应当重视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认真总结以往在部门之间进行协调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对如何建立这种机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3)加强取水许可制度改革。理顺取水许可制度管理体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权属管理,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完善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申请报告的审批制度;建立水资源使用权转让制度;维护生态水权和环境水权等自然水权。

(4)加快建立健全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与合理的水价体系,有效抑制低效用水和水污染严重的用水需求,建立起鼓励节水减污、高效用水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