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业项目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8 16:02:59

农业项目发展

农业项目发展例1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农业发展项目是指中央、省、市、县计划安排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态修复与治理的退耕还林工程、农业病虫害防治等建设项目。农业发展项目实施是为了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产业培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 提高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财政支农的重要形式。

一、审计发现农业发展项目实施的存在问题及表现形式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加大了对农业发展项目的审计力度,这也是民生工程审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审计,各地农业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认真总结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问题造成的危害,便于找准审计突破口,也便于提出好的审计建议,促进规范农业发展项目建设,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创造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虚造花名册套取项目资金,侵害农民的利益

农业发展项目直接与农民农业生产息息相关,部分农业产业项目的实施,是改善中低产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唯一途径,实施办法通过改良土壤、增加肥力、良种改良。项目单位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虚造农户花名册的形式,把本应按照计划补助农户的资金套取克扣,农民无力改变耐以生存土地条件,耕作产出依然如故。

(二)需开发票套取项目资金,项目建设成了“走形式”

农业发展,科技是关键,近年来各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农业科技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手段把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项目单位在科技推广过程中,虚开发票套取资金,部分科技项目做表面工作“走形式”。

(三)工程项目缩水、项目建设质量差

南部山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基础设施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还很薄弱和落后,如田间道路、水利。农业项目近年来不断加大坡改梯、耕作道路、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总以交通条件差、成本高为由,加上有“从工程上套点资金”的打算,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缩水,部分项目工程质量差,建成几个月已经不具备相应功能,甚至有的就没有发挥过功能。

(四)项目建设不按规定程序滋生腐败

农业项目有大有小,100万元以下的居多,有德单位以项目小借口,不经过招投标建设程序;有的项目部经过集体讨论,直接由领导做主给关系户实施建设,项目建设存在“一言谈”或“暗箱操作”,这样滋生了“行贿受贿”腐败行为。

(五)项目验收走过场

项目验收是农业发展项目建设的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通过验收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可个别单位项目验收走过场,有的项目资料造假、验收资料造假。

二、农业发展项传统的审计方法

我们传统的审计方法主要有:审阅发、访谈法、问卷法、实测法、观察法、核对法、详查法、计算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

在农业发展项目审计中,首先对资金和项目的财务核算资料、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招标投标、合同竣工验收等资料进行详细审阅。其次,根据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重点,在可接受审计风险范围内,利用审计抽样技术,对确定的重点内容进行抽样详查。最后了解和检查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利用问卷调查涉农补贴的受益者是否足额收到补贴,核对、计算项目效益指标的实现程度。

三、创新农业发展项目审计理念的思路

从农业发展项目资金使用、分配、配套等相关规定看,资金的投入方向、资金整合、资金分配是审计中的关键点,但项目建设能否发挥效益是重中之重,审计人员应该创新审计理念,实现有力的审计监督。

一是从检查结果为主转向检查业务流程为主。从近几年审计发现问题汇总看,资金问题主要是在业务环节存在漏洞。农业项目相关的种苗、化肥、种子发放过程中,在发放时用一套花名册,发放环节不进行公示,农户不清楚应该享受多少,只要能得到一点也心满意足,发放结束后报账又用一套花名册,“两张皮”的金额相差很大。因此,在进行农业发展项目资金审计时,应当对业务流程进行审计,找出业务流程中缺少的环节,从中找到作假、更换、隐藏相关资料套取资金的行为。

二是从账面检查为主转向主动调查为主。农业发展项目涉及千家万户,点多面广,有的甚至交通不便。审计工作不能以不利于审计的条件为借口或者以资金大小为检查的界限,要主动出击调查为主。如果不调查核实,就账论账,一些违法违规问题很难发现。调查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听从于被审计单位的安排和指引,要能做到“明察暗访”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审计。以项目立项、招投标、建设管理、项目管护为重点看项目管理。农业项目一般建设在农田、投资规模小、对施工企业资质要求不高,因此其在项目立项审批、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公示制等方面规范性相对不高,容易存在项目盲目申报,工程未按规定招投标,违规转分包、擅自调整项目实施内容、降低建设标准、偷工减料多申报工程款、以旧顶新或重复申报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

参考文献:

农业项目发展例2

(一)大榛子产业

围绕建成全省最大的大榛子种植基地目标,做大做强大榛子种植产业。鼓励集中连片发展大榛子种植,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0-20亩(每亩667平方米,以下等同),每亩奖励60元,连奖2年;20-50亩的,每亩奖励80元,连奖2年;50亩以上(含50亩)不足150亩的,每亩奖补100元,连奖2年;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50亩以上(含150亩)的,每亩奖补120元,连奖2年。

(二)中草药种植产业

鼓励集中连片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种植面积20亩以上(含20亩)不足50亩的,一次性奖补每亩100元;种植面积50亩以上(含50亩)不足100亩的,一次性奖补每亩150元;种植面积100亩及以上的,一次性奖补每亩200元。

(三)平菇、香菇产业

鼓励集中连片发展平菇、香菇产业,除享受市里补贴政策外,对集中新建连片平菇、香菇棚达到10栋及以上规模(单个菌棚不少于667平方米),并投入生产的,每个菌棚当年一次性奖补3000元,或配套相应价值的基础设施。

二、奖补要求和优惠措施

(一)上述一大类产业项目,集中连片经营面积达到100亩以上规模的,在土地流转时,同等条件下镇政府优先办理产业项目用地。

(二)达到奖补条件的,政府负责协调信用社、邮政等金融信贷部门提供贷款支持。

(三)对达到200亩以上的镇政府设立产业园区,优先安排申报国家建设项目补贴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资金。对园区规划、用地建设、办理建设审批手续的,镇政府安排专人帮办,属于镇政府主管部门直接收取费用的,根据建设规模投资情况将给予适当减免优惠。

(四)大榛子产业奖补分2年发放,第一年成活率85%以上发放奖补,第二年补植率(补种树苗)100%且总体成活率达到90%以上发放奖补。符合国家清理林地还林补贴政策的,按国家有关政策办理。

三、奖补范围、对象及考核办法

(一)奖补范围。发展扶持项目是指文件后规定的2020年新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

农业项目发展例3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1日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的目标要求。消除贫苦、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阶段,全面脱贫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属于贫困人口大省。2014年底,河南省还有53个贫困县、8,103个贫困村、576万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农户是欠发达地区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元,因此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是河南省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户的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从事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家庭收入由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构成的农户为兼业农户。目前,国内对农户兼业的研究主要包括兼业行为的动因、影响因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扶玉枝认为农业收益相对低下以及生产的季节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户兼业的根本原因。郝广海等人通过建立经济模型,认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劳动力的收益差别是造成兼业的根本原因,并利用调查数据建立农户兼业二元Logistic模型证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成员的最高文化程度和是否拥有小型农业机械对农户兼业有显著正面影响,而劳动力平均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对农户兼业的影响相对较小。李文认为农户兼业是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而机会成本较高时农户的自主选择,对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和商品经济发展具有突出作用。

本文研究的专业项目与兼业概念不同,指农区居民在不离乡的基础上进行的非农行为和农业内的职业多样化,如蘑菇等经济作物大面积的种植。因为农户经营专业项目的过程中不离乡,所以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提高农户收入,而且对于农村居民就地就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专业项目发展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河南省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2013年2~3月份,在河南省范围内,考虑区位、交通通达性、资源和经济水平4个方面因素,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了25个代表性村庄,每个村庄随机抽查农户50~60户,最后形成有效调查问卷1,245份。在调查的农户中经营专业项目的农户有166户。(图1)

三、农户专业项目分析

(一)专业项目种类分析。农户经营的专业项目种类很多,其中39%的农户选择养殖业和种植业,占最大比例;12%的农户从事修理、理发、电焊汽修等技术性项目;13%的农户经营超市或小商店项目。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很多个体门市经营得很好,比如服装店、鞋店、家具店、电器店等,也有贩卖木材和销售煤球的店面,与从事蔬菜、水果、豆腐等果蔬类生意的农户比例相当,共有16%的农户选择;6%的农户选择餐饮业类项目;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以及农民思想的解放,土地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专门耕种小麦、土地中介等项目,4%的农户选择;其他如运输、诊所、废品回收、幼儿园和玻璃厂、预制场等专业项目虽然选择的农户较小,但是对于农民生活的便利、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需要关注。

(二)农户劳动力分析。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不等,从1个到6个,大部分集中在2~4个劳动力。92.9%的农户家庭拥有2~4个劳动力,其中2个劳动力的家庭有47.6%。在经营专业项目的过程中,41.57%的农户投入全部劳动力,而且其中大部分的项目为养殖业和饭店。61.4%的农户是有两个劳动力参与专业项目。究其原因,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的待遇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所以选择外出打工。此外,一些农户反映因为经营的项目规模小、收益低,所以劳动力剩余,打工亦是不得已。

(三)项目经营原因分析。结合与农户们的交谈和对农村发展现状的分析,问卷中把专业项目的经营原因分为9个方面,分别是有相关技术、传统;当地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有氛围、模仿;政府支持;认识这方面的人多,方便得到信息和建议;市场需求好;有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其他。虽然不同种类专业项目的经营原因不尽相同,却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表1)

市场、技术和传统以及人脉对农户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40.96%的农户选择“市场需求好”,市场需求对农户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47户选择“有相关技术、传统”,占比28.31%。由于环境限制,普通农户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缺少发展机会,家族传统或者新学习到的技术是很重要的一技之长,尤其是对于从事修理铺、理发店等技术类的项目,这一因素在所有从事原因中是最重要的。人脉资源对农户是同样重要的,亲戚朋友是农户很重要的信息来源,21.69%的农户选择经营其专业项目的原因是“认识这方面的人多,可以得到信息,听取他们的建议”,该因素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氛围”也是影响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其他农户取得较好收益时,容易引起模仿行为,18.67%的农户选择此原因,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中影响比较突出。农村的交通条件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交通依然是影响农户专业项目经营不可忽视的因素,特别是对超市、个体门面房以及需要走街串巷的项目,10.84%的农户选择“交通方面”。“资源丰富”只是针对需要当地原材料的特殊项目影响较大。政府和劳动力因素对农户的影响是较小的,因为农户的专业项目一般规模较小、技术较低、自主经营,所以“政府支持”的因素并没有太大影响。同理,因为规模小,通常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所以剩余劳动力是农户开始专业项目经营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

(四)项目帮助来源分析。虽然农户的专业项目一般规模较小,但是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资金问题、管理问题等,这里主要考虑项目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即农户在遇到资金困难时,会选择什么帮助来源。对农户关系网进行梳理分析后,我们总结了他们项目经营的9个帮助来源,分别为家人、邻居、族人、亲戚朋友、合作组织、银行、政府部门、村干部和其他。(表2)

在调查的农户中,近90%的农户项目启动时需要资金帮助,有借贷行为。其中,“亲戚朋友”、“家人”和“邻居”是主要帮助来源,尤其是“亲戚朋友”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选项,95户家庭选择,占比63.76%。33户家庭选择“家人”,占比22.14%,26户家庭选择“邻居”,占比17.45%。由此可知,血缘关系和裙带关系在农村是非常重要的,农户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向身边的或是联系紧密的人寻求帮助。“族人”在调查中仅占到6.04%的比例,低于“邻居”十几个百分点。现在农村社会中家族概念正在逐渐淡化,更加关注自己的小家庭。10.74%的比例说明“银行”在农户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合作组织”、“政府部门”、“村干部”为农户项目提供的资金支持较少。

农民借贷行为较普遍,借贷行为也不是很规范。不过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很多农户是不愿意主动借贷的,除非万不得已,甚至很多农户会因为资金不足而放弃投资意向。一方面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复杂,需要的时间也长,农户要想申请贷款是很难的,所以很多农户向亲戚朋友借款,包括有息贷款和无息贷款,而无息贷款导致的“人情债”也会给农户造成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受农户自身文化以及发展水平的限制,可投资的专业项目也比较少。

(五)发展限制因素分析。农户专业项目规模的扩大或者维持受到很多因素限制,总结为以下几点:要素市场的缺陷、产品市场波动、技术和工人素质、政策不好、农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差、区位不好、环境污染等。要素市场缺陷主要体现为土地、资金或劳动力不足,贷款困难。产品市场波动具体体现为市场需求小或有季节性、竞争激烈。技术和工人素质限制表现为赶不上技术、产品的更新或者找不到技术先进的工人。支持性政策实施不到位、没有支持政策或现有政策限制为农户专业项目的政策等限制因素。基础设施指道路、水电和通讯等。农村生产设施中比较有挑战性的是原料和物流。(表3)

与经营原因相似,不同的专业项目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因素不尽相同,但是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为改善农户专业项目经营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对具体项目的分析则更方便对症下药。

46.99%的农户家庭认为最主要的发展障碍是要素市场缺陷,其中缺少劳动力和资金表现尤为突出,尤其是对于养殖业和畜牧业。农户的产品市场波动也是影响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37.95%的农户选择。很多农村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方便,区位条件不好,对于超市、个体门面房等项目影响较大,16.27%的农户选择。选择技术和工人素质、基础设施不完善两个因素的农户比例相同,为9.04%。其他如生产设施和政府政策对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小,均在5%以下。在所有选项中,环境因素是对农户项目经营影响最小的,这一方面说明农户专业项目规模小,对环境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说明大部分农户并没有注意环境问题。问卷中设置的“其他”选项所占比例并不低,位于第四位。通过与农户的详细交谈得知很多农户受小农意识的限制,安于现状,并没有想过要扩大规模。此外,他们认为规模小,风险也小,所以并没有继续发展和扩大专业项目的想法。

四、结论及建议

上述各方面的分析为精准扶贫中“谁来扶”、“怎么扶”两个问题提供了方向,对于农区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被调查农区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区劳动力是比较丰富的,92.9%的农户家庭拥有2~4个劳动力。但是,在农区项目经营原因的调查中,“劳动力丰富”只占到了3.61%,在农区项目总体发展限制因素中,要素市场缺陷则占到了46.99%的比例,其中劳动力是构成要素市场的重要成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在我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一直处于自发性、兼业性和低层次性的“怪圈”。农民外出就业的首要原因是家庭经济状况差,其次是能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农民外出打工时缺乏技能且容易受到歧视与伤害等。农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可以带动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使得农户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空心村现象和留守儿童、老人等,而且劳动力外流使农区消费能力下降,引起农户产品的市场波动。

(二)农民项目资金缺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三农”问题的日益缓解,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农民的创业热情普遍高涨,但是农民的创业资金非常匮乏,资金不足是制约农区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调查中,接近90%的农户在开启专业项目或者是经营过程中需要资金扶持,其中大部分的农户选择亲戚朋友为其帮助来源,银行以及政府部门提供的帮助较少,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农民贷款难是长期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表现。农民贷款难既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有体制和制度方面的缺陷。农民贷款担保难、期限短、额度低、手续繁、费用高、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和农民资金互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农区发展加大政策支持,解决农民资金难题是推动农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农户消费水平低和产品市场波动。收入波动通常导致农民较多储蓄和更少消费,农户家庭收入波动在随着时间增加,不过短期收入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减小。农户的收入虽然相对提高了,但是物价也上升了,特别是子女的教育负担和老人赡养义务、医疗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天灾人祸和生老病死等不确定因素强化了农户消费的谨慎心理。农村的消费市场环境较差,“集市”供给的“间歇性”与需求的连续性是矛盾的,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户消费。产品波动是影响农户专业项目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市场需求又是不可忽视的项目经营原因,由此可知农区居民的消费具有波动性,而农户在项目经营过程中并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特别对于种养殖业,经营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氛围好”,但是如果对市场需求调查不够或者没有好的销售渠道,那么模仿行为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提高农户的消费水平,组织种养加一体化、农工贸一体化、农商、电商、农超对接等生产加工及产品流通新形式,为农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并应根据市场调整专业项目。

(四)农户综合素质影响项目发展。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现代技术更新快、要求高,技术和工人素质是农户专业项目的一大障碍,而且农户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激情。农户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也比较单一,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农民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缺乏创新精神等。农户的保守性使他们勤俭吃苦、安分守己,追求小规模和较低的风险,不着眼于开拓和发展,这种小农意识严重地阻碍农户专业项目的发展。农户思想的滞后严重阻碍农区的自我发展,直接影响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人力资源潜力的发挥。提高农民素质,发展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技术的培训对于农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农区基础设施有待改善。农户的项目中如饭店、服装店、电器店、理发店等对区位和道路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农区基础设施是农户进行正常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农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但是和农区日益发展的经济以及农户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区位因素和基础设施有着紧密的联系,较好的道路条件可以改善区位条件,但是农区很多村庄仍是土路,由于缺少管理,通公路的地区,道路损害也非常严重。改善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户专业项目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农业项目发展例4

2009年,我们新争取项目三个,续建项目两个:1、玉米良种补贴项目。争取国家资金200万元,补贴面积20万亩,推广良种50万公斤。项目区优质玉米平均亩增产10%。2、小麦良种补贴项目。补贴面积10万亩,已完成统一供种工作。3、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争取国家资金80万元。目前完成全县418个村街,4000个土样采集工作,正在落实微机室、药品室、仪器室、样品室、消毒室、分析室和晾样室的建设装修工作。续建项目:一是沼气项目。按照市政府2009年工作目标,我县新建沼气池1750个,目前已建成1700个,其中国债项目1500个。高标准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3个,示范户215个。二是鲜食玉米项目。重点抓了技术指导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基地面积已完成8.8万亩,其中,订单面积4.6万亩,发展会员7000余户,已完成建设任务。

二、完善四大体系,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信息服务体系。我们强化网络平台功能,发挥好固安农业信息网信息、价格参考、购销服务的作用,全年通过互联网农业信息达1000多条,其中手机短信90条。

二是售后服务体系。扶持腾飞种业、参花面粉有限公司、绿华浓生物工程保鲜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是植物保护体系。加强了对进出我县的各类种子的检疫,加大审核力度,严格审核程序。加强了病虫害监测,进一步提高病虫害信息入户率。对全县的麦田进行了小麦吸浆虫、野杂麦和小麦全蚀病的疫情普查和长期监测,及时指导了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实施了“农药减害控害计划和轮换使用计划”,减少农药使用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和对生产环境的污染。

三、落实四项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以农技推广中心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载体,通过多条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截止目前,共组织科技下乡50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3次,完成引导性培训1000多人、农民科技培训200人、劳动技能培训150人,受益农户4000余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结合项目建设,在每个乡镇建立测土施肥点,加大土壤检测力度,使农民施肥能够“对症下药”,既减少了投入,又增加了效益。共采集土壤样本4000个,正在积极开展实验室和仪器采购工作。

三是良种推广工程。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扩大主导品种的种植规模。推广了优质小麦石新616、轮选987、农大211,鲜食玉米肯粘系列,豌豆中豌系列等一批优良品种。推广了以抗旱节水、保优节本为主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全县受益农作物面积达20余万亩。

四是科技入户工程。通过开设“服务热线”、开展“技术下乡”、建立“科技广播站”、完善“农业信息网”、配置科技宣传车、举办电视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新成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益农民群众达到16万余人。

四、“两员”培训工作情况

“两员”培训工作已招生170人,完成了市校下达的招生任务,培训工作正在进行。

五、农业系统行风建设情况

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切实加强行风建设,严肃纪律,树立全新的农民部门形象;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落实好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同时,规范行政行为的时限、程序和内容,确保工作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加大政务公开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六、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我们在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经费少等诸多困难条件下,目前完成并通过了省农业厅的普查验收。

七、做好稳定工作

今年,我局共接待种子公司等上访人员80余人次,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没有造成集体上访。

八、明年的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扎实工作,全面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在明年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彻底清除高度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要以农药检查为重点,对县域内农药市场进行“拉网式”清查,严禁违禁农药上市流通,严厉杜绝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我县销售使用。加强责任追究,对失职渎职、包庇纵容的执法人员,严肃追究责任。要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负全责,全面精心安排好各项工作,细化分解相关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在工作中做到五个到位:一是职责认知到位。二是工作部署要到位。三是检查要到位。四是案件查办要到位。五是信息报告要到位,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继续抓好项目建设。一是积极争取玉米良种补贴项目,争取国家资金100万元,落实示范面积10万亩。二是积极争取玉米高产示范方项目。三是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农业项目发展例5

安徽百思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一企联多村”模式,与镇域10个村开展联建,携手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村企共建、合作共赢。

基层组织共结。与石固村、练山村成立2个联合党支部,全年累计参与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美丽村庄建设等活动21次。

项目联建共赢。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及投资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分别与石固村、复兴村联建“精品苗木花卉园”、“精品花卉展示馆”项目,10个联建村筹资554.5万元入股共建“苗木基地管护”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53.17万元。

素质提升共培。先后邀请21名盆景大师、林业专家进行技能培训,共为全镇10个村500余名苗农举办21场讲座,有效提升了苗农种植技能。

为民服务共助。百思德公司主动提供面向本地用工岗位,全年共提供常年岗位40个、季节岗位100个,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

农业项目发展例6

安徽百思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一企联多村”模式,与镇域10个村开展联建,携手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村企共建、合作共赢。

基层组织共结。与石固村、练山村成立2个联合党支部,全年累计参与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美丽村庄建设等活动21次。

项目联建共赢。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及投资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分别与石固村、复兴村联建“精品苗木花卉园”、“精品花卉展示馆”项目,10个联建村筹资554.5万元入股共建“苗木基地管护”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53.17万元。

素质提升共培。先后邀请21名盆景大师、林业专家进行技能培训,共为全镇10个村500余名苗农举办21场讲座,有效提升了苗农种植技能。

为民服务共助。百思德公司主动提供面向本地用工岗位,全年共提供常年岗位40个、季节岗位100个,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

农业项目发展例7

项目管理是国民经济中许多经济组织和科研组织需要用到的管理手段。在理论上项目管理专家把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项目管理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80年代以后为现代项目管理。传统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这一阶段项目管理主要应用于国防科研、建筑工程等领域,致力于预算、规划和达到特定目标的小范围活动。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项目管理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制造、金融、电信、软件开发等许多行业,国外许多大公司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及培训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教授等数学家在全国推广统筹法开始了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招标承包制初步形成了建筑市场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内,理论核心包括了项目管理的概念、观点、原理及与项目环境和管理行为有关的内容,诸如领导、权利、成员及组织的目标等,这些基本的内容与农业技术经济学有密不可分的学科与应用联系。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技术经济关系。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特别是以技术经济效益原理为主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现象和特点进行解释,对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系统内的地位进行分析,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索。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知识性项目蕴运而生,农业技术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知识性项目。

一、农业技术进步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一)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项目的特性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农业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新技术通常是通过提高单位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或增加农产品的新用途等形式对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发挥作用的。农业技术进步活动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项目,如研制开发、工艺进步、技术改造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开创性、前瞻性、风险性、一次性等特点,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每一个活动也就具备了项目的特性。另一类是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如日常的生产、营销活动的组织,这些活动具有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特点,这些活动由于面对社会需求的不同,每一次组织活动也可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

(二)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项目管理

1.农业发展要靠技术创新项目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个项目诞生、实施、运作过程的集合,农业科研机构不断参与技术创新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项目也就不断产生。每一个创新项目构成了技术进步的载体,成功的项目为农业带来了活力,也构筑了农业发展的阶梯。

农业项目发展例8

收到《安徽省XX县2011年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后,我局立即会同县农委认真对照绩效评价报告扣分项目,逐条研究落实整改措施,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绩效评价报告指出我县申报的实施方案建设内容粗糙,不够具体明细,我们将总结经验教训,着重对2012年方案进行精细化编制、科学化管理。

二、资金配套及整合情况是我县丢分最多的项目,其中配套资金因受县级财力制约,仅达到省定20%的最低标准;资金整合因项目实施地平山镇是省农发局牵头的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项目资金大多属于农业开发等省级财政部门资金,导致资金整合渠道单一,未能得分。

三、针对落实项目管理,建立工程管护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县财政局与县农委已着手制定《XX县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工程管护制度》,并于近期与企业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签订资产管护协议,明确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

四、绩效评价报告指出2011年企业自筹资金未按实施方案实行政府招标采购,我县在2012年项目中,严格按实施方案将财政专项资金与企业自筹资金打捆,统一实行政府采购。

五、对项目实施单位未建立专项资金备查账、财务资料不全的问题,我县将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建立现代农业专项资金备查账,加强财务资料及项目建设资料的档案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安全有效。

特此报告。

 

 

 

 

                                                  XX县财政局

农业项目发展例9

收到《安徽省XX县2011年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后,我局立即会同县农委认真对照绩效评价报告扣分项目,逐条研究落实整改措施,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绩效评价报告指出我县申报的实施方案建设内容粗糙,不够具体明细,我们将总结经验教训,着重对2012年方案进行精细化编制、科学化管理。

二、资金配套及整合情况是我县丢分最多的项目,其中配套资金因受县级财力制约,仅达到省定20%的最低标准;资金整合因项目实施地平山镇是省农发局牵头的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项目资金大多属于农业开发等省级财政部门资金,导致资金整合渠道单一,未能得分。

三、针对落实项目管理,建立工程管护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县财政局与县农委已着手制定《XX县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工程管护制度》,并于近期与企业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签订资产管护协议,明确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

四、绩效评价报告指出2011年企业自筹资金未按实施方案实行政府招标采购,我县在2012年项目中,严格按实施方案将财政专项资金与企业自筹资金打捆,统一实行政府采购。

五、对项目实施单位未建立专项资金备查账、财务资料不全的问题,我县将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建立现代农业专项资金备查账,加强财务资料及项目建设资料的档案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安全有效。

特此报告。

 

 

 

 

                                                  XX县财政局

农业项目发展例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10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①因此,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淮阴工学院园艺和农学专业与淮安市农业资源开发局、淮安市农科院等单位结成产学研联盟,在促进“三农”发展中发挥高校教师的和智力优势,以农业开发项目为载体,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打造特色农业、实施技术带动、引进推广示范、培训技术骨干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农业资源开发。

1 农村科技特派员,坚持农民利益放在首位

2007年始,江苏省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淮阴工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农村科技特派员,承担起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推广科学技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特殊使命。“农村科技特派员”是农业新技术和农村生产实际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新政策、新技术的宣传员和推广者,体现了科技促进“三农”的时效性,顺应了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了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落到实处。②这种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使命,要求他们具备对农民兄弟般的深厚感情,一心一意干事业的精神风貌、把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为一体的一技之长、时刻把农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奉献意识。淮阴工学院科技特派员认真履行职责,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调研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把满足农民对科技的渴求放在第一位,农民需求什么,就提供什么样的技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就组织农民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使科学技术知识与“三农问题”实现了第一时间的“无缝衔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2 实施品种改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

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品种是关键。农业科技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结合本地特色、主导产业引进、改良品种。

淮阴工学院科技人员在市农业资源开发局的支持下,在淮安市淮安区宋集乡开展了一系列以梨新品种引进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开发课题。梨树栽培是当地特色农业,原栽植品种秋白梨为较老的梨品种,成熟期迟,果实外观、口感等方面品质较低,不适应市场需求。根据该地区存在的这些问题,从浙江、河北等地引进“翠冠”、“黄冠”、“5-18”等新品种,为使新品种质量最优化和产量最大化,采取品种和技术“捆绑”引进的方式,定期培训,现场指导,将标准化生产融入到梨树生产全环节。在盱眙县,同时引进优良梨品种和南瓜新品种,并推行梨园套种南瓜的种植模式,在强化对农民技术指导的同时,积极牵线搭桥为新优品种落实“订单”,确保当年引进,当年增产,当年增收,种植第一年,仅南瓜一项,每亩年产值达2000元以上,增强了农民种植推广新品种的积极性,加快新了品种推广步伐。

3 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提升农业效益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淮安农业资源开发局坚持在农村推广先进实用、增收增效快的新技术,进一步发挥农业潜能,为农业生产带来可观的收益(表1)。比如,在宋集乡引进优良梨新品种的同时,推广棚架梨栽培配套新技术,改变了传统梨树栽培模式,改善了梨果品质,提高了梨果的优质率,果农增收,在淮安区宋集乡建成优质棚架梨园18 ha2,早熟梨示范园40 ha2,辐射推广面积350 ha2,梨树进入盛果期以后,亩产值6000元以上,③加上果园发展套种、果园养殖技术,年产值超过10000元。同时,项目实行无公害栽培管理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增加有机肥、无公害农药的用量,减少污染,改良土质,既保护了环境,又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淮安市淮阴区,淮安区推广“蔬菜安全用药技术”,改变农民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的“发现病虫情再治,用药量大、毒性强、频率高”的不良习惯,推广“以病虫预测预报为基础,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和降低农药残留为目标,综合运用农艺、生物、物理防治,科学应用化学防治”的防控策略,提高施药技术,降低蔬菜农药残留和植保防灾风险,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实现蔬菜安全生产打下了基础。

4 人员培训,完善农村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资源开发,仅靠政府力量和少数科技人员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可以解决农村科技力量不足的问题。高校科技人员根据帮扶村主导和特色农作物种植需要,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当地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支撑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示范和带动周边地区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比如,在帮扶淮安区种植棚架梨的过程中,首先选定3~4名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的种值大户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他们除了参加常规培训外,还担任科技特派员田间技术示范的助手,并带领他们去南京等地的棚架梨园实地参观考察,逐渐培养成为土生土长的、天天与农民见面的技术员,壮大了农村技术队伍。

5 锻炼高校教师队伍,增强团队建设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对科技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多层次化,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的多产业区域综合性技术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淮阴工学院以农业开发项目为纽带,组建农民技术服务科技团队,团队成员包含有农学、园艺、食品加工、机械及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老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促进了学科交叉,提高了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不仅提升了教师知识水平,还丰富了课堂教学,使学生能近距离感受科技对农业的促进和现代农业的魅力!几年来,团队成员中有多人被聘为省和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两人获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一人获中国市场协会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总之,长期以来存在的农科教分离使得农业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无法实现对接,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无法得到推广,广大农户的技术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进步,④如何在农业技术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寻找合适的桥梁,满足农户的科技需求便成为新世纪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业开发单位和地方高校科技人员产学研结合的案例,为此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注释

① 曾业松.历史的启示 现实的需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2:1-1.